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系统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系统论

相关日志

[转载]“Interplay Research 内参” mailing list / e-letter
josh 2020-5-12 06:22
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015757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3662740
个人分类: The Ar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1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著 “Towards Integrating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Theories”
热度 1 josh 2020-3-25 07:03
Towards Integrating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Theories: From Information-Theoretic Measures to Control Performance Limitations By Song Fang, Jie Chen, and Hideaki Ishii This book is an attempt towards bridging control theory and information theory to characterize the fundamental limitations of generic feedback systems; in particular, we aim to develop an information-theoretic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bounds and design trade-offs that are prevalent in all possible feedback systems. Towards this end, the book introduces new entropic measures compatible with the analysis of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 and studies various classes of performance limitation relations. In addition, we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in the context of state estimation and correspondingly obtain generic bounds on estimation errors. It is also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anks to the information-theoretic analysis, the aforementioned performance limits are valid for arbitrary causal controllers or estimators, whether they be designed using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or, say,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in the loop). 链接: https://www.springer.com/us/book/9783319492889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147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郭雷院士写的“系统与控制”科普文章等
josh 2019-5-1 04:21
郭雷院士个人网站上的系统与控制科普文章: http://lsc.amss.ac.cn/~lguo/guonewpage/sciarticle-4.html 以及更多相关文章: http://lsc.amss.ac.cn/~lguo/guonewpage/guolei.html 很多都非常值得参考,如: http://lsc.amss.ac.cn/~lguo/guonewpage/sciarticle-2.html --- 另外,推荐他的一篇演讲: http://www.cas.cn/zt/jzt/zgkxyqnlhh/jcbg/200503/t20050310_2664541.shtml 其中对控制乃至对研究的很多观点都非常有启发性。第一次看到此文是在下面这本书中(第一版是 2006 年出版的;书中的其他一些文章也很值得参考): https://www.amazon.cn/dp/B00JGJ8T9A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2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白毛洪80:驯兽散记】
liwei999 2017-12-17 00:50
李: @毛德操 说点做开放系统的真实体会,这个体会你可能有呼应。 毛: 我一直都赞同你的呀。所以我劝你写成书,经验之谈,加上理论上的洞见,对后进学子将大有帮助。特别是,当钟摆又摆回来的时候(见 【立委译《Church:钟摆摆得太远》(全 )】),你这个就宝贵了。 李: 先说针对封闭系统做模型,因为对象是封闭集,可以做到逻辑的完整性,现象 cover 的完备。面对开放集,尤其是自然语言这样的monster, 情况有所不同。大的思路框架和方法论是需要讲究的,但架子里面填血填肉就无法“搞计划经济”。不说摸着石头过河,也差不了太多。很多时候就跟拼图游戏似的,拼拼凑凑,蚕食桑叶一样试图分而解之。 今天从方法论上认真想了一想,觉得拼图或蚕食的路数还不是很确切的比喻,因为二者都没有“厚度”和冗余,只是把一个二维空间填满。实际的情形还有一个pipieline的时间维度,一个“数据流”的顺序在内。 毛: 好啊,要是把数据流的思想和技术结合进去,咱俩就更有话可谈了。 白: RNN比较体现这个“流” 毛: 有道理。而且RNN不是那种DAG形式的简单数据流。。 李: 为了把自然语言这个其貌不扬的毛毛虫(参见 【白硕- 穿越乔家大院寻找“毛毛虫”】 ),模型出个比较逼真贴近的人模狗样来,实际上的工作更像是用橡皮泥在“流”里面一层一层贴面。 每贴一块,重复无用功居多,有用的就是那么一小块儿。可是不能因为有无用功在,就不做这个重复面很大的活儿。换句话说,从方法论上,面对一个 monster,斩不了他的胳臂,就剁他的手,剁手不成先伤其一指也好,活不厌细,活不厌早,最终才能征服他。 在一个pipeline中,条件总是慢慢具备的。不能因为条件只有越到后面越完备,前期就碌碌无为,因为在有限条件下做活儿本身,不仅是完成了部分任务,也同时贡献了条件。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 白: i-1肯定不是也不如i,但是i-1不作为就肯定没有i。 李: 具体说就是,如果一个现象在早期可以处置,但是因为条件不好,需要严格限制其范围才不至于 overkill,同样的现象在后期条件好的时候,可以放开一点,做得漂亮一些,做得更具备逻辑完整性和完备性。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因为后期的工作貌似可以涵盖前期的limited的同类工作,因此就不做。面对一个不复杂的对象,当然不必做这种重复而且也做不全的前期工作。但是面对魔鬼,我们还是能尽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因为这个貌似重复的小工作也许的确是涵盖在后期的工作中,但是我们其实不知道:(1)在前期到后期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幺蛾子出来;(2)即使这本身是完全的重复工作,几乎肯定会在下一步或下几步被涵盖,这件工作对其他相关的周边的事儿可能是有用的,起码增加了确定性。 人有一种精简的冲动,人也总是希望自己不被看成傻瓜,避免重复就是精明的一个表现。但是,面对魔鬼,用力上傻瓜一点其实有好处。当然前提是,那个傻气的活儿是增加了确定性。换句话说,早期工作只要心里觉得是 high precision,不管 recall 多低,都值得去做。high precision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条件收紧,在早期说白了就是一个 local ngram 的拿捏。虽然吃一点肉末不如吃一块完整的红烧肉那样鲜美,但肉末也一样解馋和营养.关键是肉末就好比开胃前菜,吃了它为后来的红烧肉大宴做好了前期试点。 总结一下,能做多少做多少,能早做不晚做,不怕重复,不怕冗余,不厌其烦。毛毛虫就好比一个窟窿,可以用橡胶泥反复去补,层层叠叠,最后把这个窟窿补得严严实实(recall 最大化,但不损伤 precision),虽然窟窿的有些地方是补丁摞补丁,不知道被泥了多少遍。这看上去绝对不是一个漂亮的系统,但却是现实的鲁棒的,敢于面对复杂对象的。 毛: 毛毛虫模型的核心,就在于虫子的长度大于乔姆斯基的直径,即使把它盘起来也容纳不下,总归会露头露尾。所以,问题在于怎样分而治之,乔姆斯基的归乔姆斯基,露在外面的就归别的方法(深度学习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认为抛弃乔姆斯基肯定是不对的,关键在于如何补上用来对付露在外面那部分的方法,并与乔姆斯基整合。@wei 的深度解析就是走在这条道上(白老师也是),我认为很有价值。 李: @毛德操 其实我的体会是,毛毛虫模型的核心是毛毛虫的扁度超出乔姆斯基及其追随者的想象。乔老爷挥舞大刀,风驰电掣,貌似凭空垒了这么个大院,实际的效果是让许多人画地为牢,以为自然语言就是牢的模样。那太粗线条了,而且院子显得空荡荡的,就好比一个瘦子穿上了宽大的衣服,怎么看怎么不像。 白: 慈禧穿的衣服也没型 洪: 语言工程不唯美, 泥瓦工匠汗水挥。 修补老乔也不累, 茅庐破屋别递归。 毛: 我认为,纯粹的深度学习只能训练出文盲老太太,阅人无数,也知道一些新名词,但没上过学,不懂推理。人总得上学,而学校教的就是符号推理。老太太再是阅人无数,也不会懂 f=ma。 白: 伟哥说的这个时间,是针对开发而言的时间,具体体现就是版本。其实针对运行,也同样有时间维度和流进行迭代的“微版本”。 李: 应邀到北大做了个纯学术的演讲。北大在我们小时候的心目中是何等高贵,从来都是仰望。年轻时进去拍照留念过,羡慕死里面的才子佳人了。进了社科院,貌似与北大近了些,同学同事中北大人越来越多,开始沾上仙气。进象牙塔论道,入乡随俗,就西装革履一些散发点书香味道吧,绝不敢拿大数据忽悠。大数据可以忽悠哈佛(几年前曾应邀去哈佛医学院讲过大数据),却不能忽悠我心中的圣地北大。还有北大的三角地。 【内容提要】 乔姆斯基1950年代末提出的形式语言理论及其层级体系是计算语言学的基石。然而,长期以来,计算语言学界的自然语言处理(NLP)践行者,越来越远离乔姆斯基学派。演讲回顾计算语言学的历史,分析该领域一分为二渐行渐远的足迹。过去30年是NLP主流学界以经验主义取代乔氏理性主义的一代。乔姆斯基对于 n-grams 的批判,没能阻止统计学派利用 n-gram 模型在自然语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学界的理性主义符号学派日渐式微,究其原因,这与乔姆斯基理论的负面影响有关。乔姆斯基对于自然语言的所谓递归本性的论述,以及对有限状态机制的鄙视,深深影响、束缚并牵累了一代学人。在深入梳理乔姆斯基体系对于自然语言模型的关系之后,演讲最后论述并展示了符号规则学派对于自然语言深度解析和理解的创新和实践。 毛: 最好能有个录音,这样我们也可听听。不行的话退而求其次,整理一个文字稿。 李: 毛老知道,一个演讲哪里会深过两年的恳谈?对于您,这都是立法委员的陈词滥调了。说话已经在尼克群和白老师群促膝整两年了。 毛: 我刚才出门了没看见。立委你真的应该好好整理出一份东西来(叫什么并不重要,讲稿/讲义/概论/指南/导论),系统地讲讲你的见解,然后找个出版社。@立委 你上面的内容提要就很好啊 李: 不知不觉就讲了两个小时,结果只有时间回答一个问题。我本来是要留半小时以上做答问的,想让讲座 interactive,结果一开了话匣子,就忘了时间,很对不起听众。卫东老师主持,也没好意思打断我或提示我。下次类似讲座要小心了,其实还是答问更有意思,也更容易发挥,或借题发挥。很多年不上讲台了,还是经验不足。 邓: 你干货太多。现在这么讲的人不多了。 马: @立委 你讲座太有激情了。 白: 伟哥讲的一定比发出来的多多了。 李: @白硕 借用推介了白老师的毛毛虫理论。 Nuva: 内容太多了,每张slide都需要细读 郭: @立委 你讲座太有激情了。+++ 你一定又觉得“我没讲几分钟啊”。 李: 尼克的书我最爱读,尤其是冰冰助理过的。 好多年不读纸质书了,但尼克的《哲学评书》和《人智简史》除外:那是可以一边品茗,一边遐思的。 尼: @wei 多谢捧场。此冰非彼冰。 施: 为了突出冰冰把白老师和吾等一概屏蔽 李: 羡慕啊。有样学样,哪一天我要是撞了狗屎运出书了,也要来这么一桌酒宴。就怕到时没人捧场,我就拉@毛德操 做炮灰。毛老是本本主义的信奉者。 马: 先预定一个位置 李: 马老师不可食言,这可是动力之源。 马: @wei 绝对的 李: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酒不在醇,有书则赢。一本书主义与一杯水主义,有的一比。当然,尼克和毛老都是n本书主义了。 毛: @wei 早就劝你动笔,你这扭扭捏捏的。到时候,席上必得有红烧肉伺候,俺连干三杯。书名都给你想好了: 《Ruminations on NLP》 虎: 我给伟哥定个书名:tame of NLP 驯服自然语言处理,俗称你老婆驯火记 毛: 本本主义不能一概而论,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功成名就意气风发,于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二师兄就属于这一种,伟哥当然也是如此。第二种是穷极无聊,看着别人发财的发财,成名的成名(也有升官的升官,但是较少),自己却什么也干不了,唯独在自己电脑上打几个字还是可以的。我就是这种情况。 洪: 伟爷驯服NLP, 狮吼河东至河西。 Deep Parsing深见底, 看破老乔卖手艺。 李: 洪爷好诗,句句受用,飘飘然也。 【相关】 【NLP主流反思的扛鼎之作: 立委译《Church:钟摆摆得太远》(全 )】 【白硕- 穿越乔家大院寻找“毛毛虫”】 【李白之39:探究自然语言的毛毛虫机制】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置顶:立委NLP博文一览】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系统与控制科普杂志《系统与控制纵横》
josh 2017-9-10 13:58
推荐系统与控制科普杂志: 《系统与控制纵横》 链接: http://tcct.amss.ac.cn/sc-journal.html 注:过刊在右下角。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2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混沌浅释
Mech 2017-7-1 10:12
混沌在古希腊、古罗马、希伯来和华夏等诸多文明中,都是表示天地开辟前的元气状态,或者这种状态的神格化。如古希腊赫西俄德的《神谱》开篇第一句便是:“最先到来的是混沌。”人文大师庄子、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和科学大师牛顿等都在这个意义上用过“混沌”一词。肇始于上世纪初、兴盛与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热潮,给“混沌”这个古老的词汇注入丰富的科学内涵,相关研究成为数学、物理、力学、控制理论等诸多学科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混沌理论的部分内容成为人类知识大厦中的砖瓦臻于成熟,部分内容演化为新的学术增长点。这个过程,如苏东坡《与侄书》所谓“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经过混沌研究热潮的洗礼,人们已经认识到,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本文拟从不同角度通俗地解释混沌概念。 1 从气象预报谈起:蝴蝶效应 巴比伦、希腊和华夏诸文明中人们在公元前数百年就尝试预测天气。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才开始基于数值计算而不仅是经验和气象观测记录来预报天气。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人们对于天气预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 “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在四十年代坚信,人们能够通过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实现长期天气数值须报,甚至最终达到控制气候。 尽管有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长期天气预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即使计算机的能力大为提升,仍然是 “天有不测风云” ( 宋人吕蒙正《破窑赋》开篇首句 ) 。 “控制论之父” 维纳 ( Norbert Wiener 1894-1964) 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思考。在 1956 年发表的一篇会议论文《非线性预测和动力学》 1 中,维纳指出是一些微小的局部扰动,使得天气的长期性态有显著改变。并引用一首童谣,作为气象学的一个生动例子: 少了一个钉子,失掉了马蹄; 少的一个马蹄,失掉了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失掉了骑士‘ 少了一位骑士,失掉了战役; 失败了场战役;失掉了王国。 维纳领悟了长期天气预报的本质困难,系统对扰动的敏感性。随便一提,维纳也是较早在科学文献中使用 “ 混沌 (chaos) ” 一词的学者,他在分别在 1938 年和 1942 年发表了论文《各向同性混沌》和《离散混沌》,但其中混沌的含义并不是本文所述对初值敏感性的描述。 学习应用数学出身的气象学家洛伦兹 (Edward Norton Lorenz 1917-2008) 也在研究长期天气预报的可能性问题。 1963 年,他发表了论文《确定性非周期流》 2 。他基于一个大气热对流的简化模型 ( 现在称为洛伦兹方程 ) ,发现了完全确定性的方程中出现了非周期解, “ 微小差别的初始条件能演化成显著不同的状态” 。由此,洛伦兹推断, “由于天气观测中不可避免的不精确和不完全,非常长期的准确天气预报似乎不存在。” 后来,洛伦兹将这种由于初态敏感性而具有的不可长期预测性形象地称为蝴蝶效应。 1972 年他在会议报告《预测性:在巴西一个蝴蝶拍动翅膀等在德克萨斯产生个龙卷风吗?》 3 中说到, 一个蝴蝶的振翅,导致大气状态极微小的变化,但在几天后,千里之外的一场本来没有的大风暴发生了。蝴蝶效应是混沌的生动描述。 2 一个混沌算例:虫口模型 为了对前述初值敏感性有直观的切身感受,我们先进行一个简单计算。计算对象为二次迭代映射 其中取 r= 4 。给定一个初始值 x 0 ,就可以计算后续的 x 1 , x 2 , … x k , … 。选择第一个初始点为 x 0 = 0.1 ,另两个初始点分别与 0.1 相差亿分之一和千万分之一 ( 绝对差别,相对差别是 0.1 的千万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 ) ,即 x 0 = 0.100,000,01 和 x 0 = 0.100,000,1 。对 3 个有微小差别的初始值,保留了 10 位有效数字的前 50 次的部分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中列出的计算结果看,最前面几步迭代后初值的微小差别仅导致结果的很小差别。第 3 步迭代后,亿分之一的初始差别导致结果差别在千万分之一量级上,千万分之一的初始差别导致结果差别在百万分之一量级上。到第 10 步时,迭代的差别已经分别变为十万分之一量级和万分之一量级。这个差别不算很大,但已经比初始误差放大了约 100 倍。继续进行迭代,到第 50 步时,误差已经在十分之一量级,与迭代值在同一量级。此时及其随后的迭代中,从 3 个初值迭代的结果变得似乎不相关,完全看不出都是初始差别只是亿分之一和千万分之一。这个计算结果展现了混沌的基本特征,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即初始值的微小差别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系统动力学行为的显著差别。 从表 1 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迭代的结果从不重复,混沌具有非周期性。周期性是指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间隔一段时间后就会重复出现。非周期性就意味着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再重复。非周期性有两种极端的情形,一种是运动幅度越来越大,这样当然不会重复;另一种是运动停止,也就不能重复了。混沌运动的非周期性不同于这两种情形,是一种有界的非周期性,或者说是往复的非周期性。二次迭代映射的计算过程中,始终没有进入任何循环,同时也没有停止不动或趋于无限大,因此呈现了往复非周期性。 混沌这种 往复非周期性导致迭代结果的变化看上去似乎无任何规律可循。只就不像是确定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而完全类似于随机噪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类似随机的过程产生于完全确定性的系统。因此,称混沌具有内禀随机性,也称作自发随机性。 混沌的初值敏感性导致了混沌的另一特征,长期预测的不可能性。现实中的任何量都只能以有限精度,无穷高精度在物理世界中不存在。因而初值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例如,上述二次迭代初值的确定,就是有效数字取 100 位,计算机处理时,第 101 位还是随机地取 0 到 9 中的一个。具有初态敏感性的系统对于初值误差的作用不断进行放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初始条件中的不确定因素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决定运动的已不是初始条件中以有限精度给定的部分,而是在精度范围之外无法确定而又必然存在的误差,运动的预测便不可能了。例如,如果虫口模型中初值误差是亿分之一,到第 50 次迭代后,起作用的是十亿分之一或者更后面的位数。可预测的时间长度取决于初始条件的精度,这又有别于完全不可预测的真正随机过程 式 (1) 定义的二次映射又成为虫口模型,其生态学意义是昆虫数量的代际变化。正是在对生物数量的研究中,梅 (Robert M. May 1936-) 首次在表示初值敏感性和非周期性这个意义上使用了“混沌 (chaos) ”一词,见于他 1974 年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无代际重叠的生物数量:稳定点,稳定环和混沌》 4 一文中。梅在文中指出是约克 (JamesA. Yorke 1941-) 首先用“混沌的 (chaotic) ”表示这种非周期性的变化。事实上,是李天岩 (Tien-Yien Li 1945-) 和其导师约克在当时尚未发表的论文中用了“混沌的”一词,他们的论文《周期 3 意味着混沌》 5 在 1975 年才发表。 3 进入混沌的路径:倍周期分岔 虫口模型这个貌似简单的模型,展示了混沌许多本质特性。除了上述计算揭示的初值敏感性外,还可以说明系统随着参数变化而进入混沌途径。理论分析和直接计算都表明,若 r 1 ,从任何初值开始的迭代,最终都趋于 0 ,称为零不动点。若 1 r 3 ,非零初值的迭代,都趋于非零不动点 1 - 1/ r 。若 3 r 1+ Ö 6 ,从非零且不为 1 - 1/ r 开始的迭代,都趋于两个值 之一。迭代的结果在这两个值之间变化,两个值称为周期 -2 点。周期 -2 点就像两个足球运动员的传球配合,你来我往。进一步增加 r ,还会有周期 -4 点,周期 -8 点等。更高的周期点,就像多个运动员的传球配合。 继续增大,最后就没有任何周期点,迭代结果不呈现周期性变化,就是前述具有初值敏感性的混沌。 整个过程如图 1 所示。对于给定的参数 r ,图上有限个分离的点对应着周期点,因为多次迭代后的结果就是这几个点,点的个数就是周期数;不是有限点而是连续的竖线就是混沌,这时候迭代的结果没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相继出现周期倍化的周期点最终进入混沌的过程,称为进入混沌的倍周期分岔路径。 倍周期分岔开始几步, 正好与《易传·系辞上》的说法类似, “《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的路径不仅存在在虫口模型中,也存在与一切单峰映射 ( 即在迭代区间上只有一个极大值 ) 中。 1978 年,费根鲍姆在其论文《一类非线性变换的定量普适性》 6 中报道了他自己的惊人的发现,单峰映射的倍周期分岔的分岔值 λ k ( k= 1,2,…) 间距之比的极限为一个常数 每个分岔的高度之比的极限也为一个常数 这两个常数与单峰映射的具体表达式无关,因此具有普适性。 单峰映射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洛伦兹在其论文《确定性非周期流》 2 中,就是用一种成为庞卡莱映射的数学技巧,将洛伦兹方程归结为单峰映射。庞卡莱 (Henri Poincaré 1854-1912) 在混沌的数学机制和概念阐述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是混沌理论的开创者,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的奠基人。 4 一个混沌系统:双摆 混沌的非周期性和有初值敏感性,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由两根摆杆构成的双摆来演示。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双摆既可以呈现周期运动,也可以呈现混沌运动。例如,双摆的两根摆杆都稍微偏离其稳定平衡位置 ( 铅垂且重心在最低位置 ) ,两根摆做周期运动或者准周期运动;即使偏离平衡位置较大甚至很大,如两根摆杆同相位在水平位置上自由释放,仍然是做周期运动。但若把两跟摆杆反相位置于水平位置,如图 3a 所示,释放后,上面的摆杆仍是左右摆动,但下面的摆杆可以左右摆动,也可能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转动没有任何规周期,是混沌。如果把两根摆杆想象为双节棍,混沌运动的摆杆的打击不可预测,因此更有威胁。武侠小说中常说 “无招胜有招”。有招就是周期运动,不论招式有多么复杂的套路,实施完了就要从头再来;而无招就是混沌,没有重复因此不可预测;搏击效果自然是“根本无招,如何可破”。在可以出现混沌的初始条件上,即使把两个双摆的初始条件尽可能相同,如图 3a 所示,运动不到 10 秒钟后,两个摆的运动就会变得截然不同,如图 3b 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混沌不仅在人工搭建的实验装置中出现,也是种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例如,木星的第 7 个卫星 ( 木卫七 ) 的转动就是混沌的。这主要是因为木卫七形状很特殊,非常不规则,并不像通常星体那样接近椭球体,而像个大土豆。虽然土卫七的轨道运动是周期性的,但土卫七在轨道中时而翻滚时而摆动,自转运动规律无法预测。这种混沌自转与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其他卫星的周期性转动都截然不同。 5 结束语 从前面介绍可知,混沌是种特殊的时间变化模式,具有初值敏感性和非周期性,因而不可长期预测而类似于随机过程。混沌的这些定性的描述都可以相应地引入定量指标进行数值识别。初始误差的增长导致长期动力学行为的变化,可以用李雅普诺夫指数描述,定量刻画了初值敏感性。耗散系统中,非周期性导致吸引子具有分形结构,可以定义各种分形维数来定量刻画。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导致不可长期预测,可以用动力学熵定量刻画。类似于随机过程就可以用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等随机分析的工具进行定量刻画。 为了更深入理解确定性系统中出现混沌的哲理,我们用两位大师的阐述结束本文。一位是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 ,他以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和统计物理的奠基人而闻名于世,但同时也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他在 1868 年发表的《论调节器》 7 一文,讨论了蒸汽机自动调速器与钟表擒纵装置的稳定性。麦克斯韦把初值敏感性归结于不稳定性。他在 1873 年的剑桥演讲《物理科学的进步是支持必然性 ( 或决定论 ) 的观点还是支持偶然性和自由意志的观点?》 8 中说: 相同的前因导致相同的后果,这是个哲学法则。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该法则有时候没有多大用处,相同的前因从来不出现,任何事情都不发生第二次。……有条类似的物理学公理,“相似的前因导致相似的后果 。”这里,我们从相同变成相似,从绝对精确变成或多或少粗略的近似。有这样一些现象,其中数据中小的误差导致结果中小的误差。这类情形是稳定的。还有另一类更复杂的现象,其中出现不稳定性;随着变量数目的增加,这类不稳定的情形也增加,而且以极端快速的方式。 另一位大师是混沌理论的开创者庞卡莱。他在《偶然性》 9 一文中写道: 我们觉察不到的极其轻微的原因决定着我们不能不看到的显著结果,于是我们说这个结果是由于偶然性。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地了解自然定律以及宇宙在初始时刻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能够正确地预言这个宇宙在后继时刻的状态。不过,即使自然定律对我们已无秘密可言,我们也只能 近似地 知道初始状态。如果情况容许我们以 同样的近似度 预见后继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一切,那我们便说该现象被预言到了,它受规律支配。但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可以发生这样的情况: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在最后的现象中产生了极大的差别;前者的微小误差促成了后者的巨大误差。预言变得不可能了,我们有的是偶然发生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N Wiener.Nonlinear prediction and dynamic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Berkeley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 Vol. 3 (Univ. of Calif. Press, 1956): 247-252 2 EN Lorenz.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 Journal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1963, 20: 130-141. 3 EN Lorenz. Predictability: 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 139th Meeting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Section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ewApproaches to Global Weather: the GlobalAtmospheric Research Program ), December 29, 1972 4 RM May. Biological populations with nonoverlapping generations: stable points, stablecycles, and chaos. Science , 1974, 186(4164): 645-647. 5 TY Li, JA Yorke. 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 The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 1975, 82(10): 985-992. 6 MJ Feigenbaum. Quantitative universality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s.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 1978, 19(1): 25-52. 7 JC Maxwell. On governors. Proceedings of theRoyal Society , 1867/1868, 16(100): 270-283. 8 L Campbell and W Garnett. The Life of JamesClerk Maxwell, with Selections from his Correspondence and Occasional Writingsand a Sketch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 (London: MacMillan and Co,1884): 362-366. 9 彭加勒 ( 李醒民译 ). 《科学的价值》,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387-406. 发表于: 系统与控制纵横 , 2016, 3(1): 46-53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6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链式?系统性?
热度 3 Greg66 2017-6-16 17:54
链式?系统性? 我的看法,把事故致因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链式的(sequential accident causation theory, cause-effectchain),另一类是系统论的(systematic accident causation)。 第一类是因果关系的表达,这个最符合人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追求事故原因的清楚定义,追求清楚的事故原因间的逻辑联结关系。 第二类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无非是追求全面的事故原因及全面的相互作用。 要明确、清楚的定义,必然不能全面。要全面,必然不能清楚和明确。这个是实用和全面的矛盾,只能根据需要协调。 链式事故致因模型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线性,线性中的各模块会有系统性;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最终为得到事故致因还是得走上因果联结,也就是链式特性。 学术界大吵系统论模型是主流,最近30年大肆批评链式模型(如果已经批倒就不用老批了,老批就说明还没有倒,估计也倒不了),但是工业界主流使用的却是链式,无视系统论模型的存在。 这一切就是矛盾、现实!两者不结合,没有前途。愚见。 关键词:事故致因模型,系统论,链式,因果
个人分类: 1|3295 次阅读|5 个评论
(四)各学科对于“动态平衡”的概念剖析
guoliuhu1950 2016-7-31 08:26
(四)各学科对于“动态平衡”的概念剖析 关于动态平衡这个生命现象的语言描述 ,在各学派中的定义不一 ,无论现代医学、中医学、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还是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中,都有相似的语言描述。那么,动态平衡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呢?在这一点上都没有一个较明确和统一的 定义 。 1 、 在现代医学中, 它在这方面的语言描述是非常繁杂、抽象和模糊的。 繁杂,是因其基础学科繁杂而形成的。细胞学(细胞动力学的描述 : 自由扩散、胞内运移、腔道运输、带膜运输等)、生理与病理学(各系统的功能描述) 抽象,是因为其语言描述的高度、角度与尺度,都是从各基础学科所发现的动态现象,分别所进行的现象语言描述。如:生理机能的调节、控制机制;神经系统自控(兴奋与抑制)、反馈(反射)与调节机能;体液的调节机制;血液动力学的各类语言描述等。 模糊,首先是因其基础学科繁杂而分别各自所进行的语言描述,从而形成同种生命现象而多种语意描述的重复性和复杂性;其次,就是这些语言描述, 都未能提到客观和必然的高度。 比如: 循环系统 —— 血压平衡、血糖平衡、营养平衡 、酸碱平衡 ------- ; 呼吸系统 —— 氧与二氧化碳机能交换的动态平衡、气体的代谢平衡等。 内分泌系统 —— 各类激素的分泌功能平衡(失衡既现病态);免疫机能的 动 态平衡等。 整体生理状态过程中,各部 分 (各系统、局部对整体而言)功能的平衡、新陈代谢的平衡(失衡既为病态)等等。 在功能方面还有:修复机制、免疫机制、代偿机制、促进与抑制的调节机制、再生与增生机能、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机体有序稳态的维持、反馈系统作用的平衡态、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机能等功能与机能。都对机体生命现象动态平衡的基本功能属性,分别各自进行了不同的现象语言描述, 这些不同的语言描述,是否是同种基本功能属性呢?! 是与不是?我们应该综合起来,进一步思维和认知。如果是的话,那我们不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嘛! 2 、 在中医学中, 这种“动态平衡”的生命现象,更有较具体的语言描述:首先是其“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生理、病理的“整体观”。 关于中医的“辨证八纲”——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深刻内涵,无不渗透在 宏观生物力能学 的基本范畴内。 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机体系统的整体、动态、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 ,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中持续不断的维持机体有序稳态的功能 ; 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反馈系统以及机体代偿力的域阶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 , 信息交换。 这些“现象语言描述”,也包涵了“动态平衡”的功能属性。 那么,这些动态平衡的基本属性,在生物与医学界,其生物物理名称是否能够统一呢?其生物物理的基本属性又究竟应该如何统一称呼呢?直至现在,这些基本属性,还都只知其现象的存在,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生物物理学命名。 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医学、现代医学、现代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生物物理学、整体医学等,都在急需这个课题的突破。 3 、 生物力能学认为 :有生命活动的生物个体,在其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中,是一个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是受到“整体能量关系”所控制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客观的存在着一个“整体性位能”—— 有“生命活动”的 整体内束缚着的能 。这种整体性位能,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能位级不同——强或弱)有时是很大的。也客观的存在一种“整体性势能”——整体内各局部间相互作用的 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既各系统、各局部间在相互作用(作功)中,始终存在着相对的能位差(不平衡势能),这种能位差(不平衡势能)既是生命的客观动力(生物个体进食、进水;吸收、循环、排泄和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也是相互促进的基本因素。其持续不断的趋向新的平衡时(动态平衡),是正常生命活动相互制约的“相生、相克”机制。 这些“动态平衡”的基本属性,其观察角度,都是从 整体、动态、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而出 发(包括中医学与现代医学),那 么,我们就急需从宏观生物力能学的角度,引进一个新的生物学概念——把 整体性位能 ( 有“生命活动”的整体内束缚着的能)与 整体性势能 (整体内各局部间相互作用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 分成两个基本概念,分别引进生物学、中医学与现代系统科学 (一般系统论)。这 是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角度,更是一个新的尺度。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中医现代生理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热度 1 guoliuhu1950 2016-7-23 11:04
(三)中医现代生理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近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创建的一般系统论,在对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中,确定了 三大基本观点 : 1 、系统观点,一切有机个体都是一个整体 ; 2 、动态观点,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 3 、等级观点,各种有机体都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也就是生物系统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超个体的聚合体,层次分明、等级森严。并且贝塔朗菲主张建立一种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来取代机械论的错误模式 。 系统方法的四大原则: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是研究有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贝塔朗菲还提出了 “ 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 的著名定律 , 也就是机体系统内高低等级、分别层次、孤立和组合在功能上的质的不同 。 随着系统论在医学领域中不断的发展与运用,人类对于有机整体生命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不断发现其中客观的基本属性。 (1) 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首先表现在构成人体结构的各个层次上。 ① 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体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 ②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间作用以分子间的作用为基础更为复杂和完善。某一细胞受其他细胞的影响 , 不外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 两者相对平衡使受影响细胞功能相对稳定。不论促进还是抑制 , 两者不平衡时 , 就会产生疾病。 ③ 细胞组织只有构成器管系统才能完成完整的生理功能。 (2) 整个机体稳态的观点 , 是系统论在医学上的一大发展。 人体不但是一个多元素、多变化、多层次的系统 , 而且还是一具有稳态并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系统的又一基本属性。 稳态是指机体在一定的域阶内 , 处于相对有序的状态 , 这种有序态是一个处于一定变化范围内的相对有序态。稳态由机体内平衡和不平衡两方面因素决定。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人体内各子系统之间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稳态关系被各种因素打破时 , 就发生了疾病。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长期处于相当有序的状态 , 必然存在维持这种状态的调节机制。任何一个刺激作用于人体都会产生使人体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两种变化。只要刺激到一定的程度 , 这种影响通过反馈系统可使机体重建新的平衡。 应当注意 , 人体的反馈调节系统是以机体的代偿力为前提的 , 刺激过强以致于超过机体代偿力时 , 反馈环就不再起作用。 人体一切生理机能 , 都是与整个机体有着密切联系各部分的功能表现 , 而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将影响整体的机能。在正常情况下 , 开放的各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 , 有序的相对协调的平衡状态 , 为了维持这种衡态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近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主张建立一种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来取代机械论的错误模式, 这个任务他未能完成。纵观医学近代史 , 由老三论的发展 , 带来了新三论的风暴。有人预测 , 当前又一个前途更为广阔的三论已出现在现代医学面前 , 既 “ 隐秩序 ” 、 “ 认知科学 ” 、 “ 力化学 ”, 简称 “YRL” 。 隐秩序理论把生命现象 , 思维现象和量子现象的自然本质放到了更为广阔的整体背景上 , 已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 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是研究有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 。 整体的、相关有序的(整体间有序的相互作用)、动态的 , 既整体的物质结构形态(各孤立部分局部物质) + 这些结构形态之间有序的、动态的相互作用(总和整体间的物质属性),这就是整体生命活动的客观 , 既整体医学客观高度的、全面角度的基础。 随着系统科学的基础发展,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生物力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对物质属性认知的不断客观和必然化,整体或整体各局部(各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关系 ,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客观因素 , 平衡、不平衡的动态机制 , 应是中医 现代生理学与 整体医学基础理论 探讨 的现代发展 方向 。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8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论》
Michaelhu 2016-3-10 09:39
《系统论》很值得看看,需要仔细研读,无论是理工科还是社科工作者,对管理者也一样。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层次和岗位,都会有不同理解和体会。 地质作用中的渐变和突变、无序和有序的现象很普遍,是有趣的研究方向。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2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山科学会议可拓学讨论会对可拓学的评价
anley 2015-3-15 05:44
香山科学会议可拓学讨论会对可拓学的评价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组办的香山科学会议于 2005 年 12 月 6 - 7 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为主题的第 271 次学术讨论会。 李幼平院士、钟义信教授和涂序彦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会议的中心议题为可拓学研究的科学意义、可拓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拓学的未来发展等。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 36 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十多位专家作了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主题评述报告和中心议题报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会议在民主、平等、和谐、负责、畅所欲言和求同存异的氛围中进行,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发,取得了如下的共识: ( 1 )可拓学是以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可拓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研究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 )关于可拓学的 “ 定位 ” :认同可拓学是哲学、数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由于可拓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因此,讨论中比较赞同把可拓学定位于如同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那样的横断学科。 ( 3 )可拓学突破了康托集合、模糊集合和经典逻辑的局限,建立了可拓集合、关联函数、可拓逻辑和可拓方法,初步形成了描述和处理量变与质变问题的能力,建构了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 4 )可拓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取得了一批工程应用的实际效果,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5 )可拓学作为一门以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为核心的新的横断学科,应当爱护与支持。
个人分类: 对可拓学的评价|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构进化论
热度 1 benlion 2015-1-27 08:23
Re-construction of Evolution Theory 理论生物学和“ organismic biology ”是贝塔郎菲提出,在概念内涵上同于 1968 年的“ systems biology ”概念, 1986 年对进化论的重新思考之后,我也走向了这个研究方向,原因就是: 1 )达尔尔进化论没有区分开结构进化与形态适应,如,不同的物种适应相同的生境; 2 )物种起源和进化过程相似于从闹钟的外壳猜测内在机械运行,或将不同大小星球连成进化谱系; 3 )提出操纵子模型的 JL. 莫诺在《必然性与偶然性》论述生物是机体的自我修复和维持遗传的稳态机制;因而,必然导致一个关键疑问:基因的随机变异,能否进化出完整的基因组。当计算机科学和软件技术建立起来,理论和数学生物学,也发展到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的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模拟( simulation )等。 1952 年的噬菌体感染实验鉴定了 DNA 是遗传物质, 1953 年 DNA 的双螺旋结构发现,而后,进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阶段,在 2000 年我与 1982 年提出 DNA 纳米技术的 N.Seeman 探讨了生物计算机的概念和方法。 1950 年诺依曼发表了细胞自动机模拟细胞的自我复制,计算机科学,建立了神经网络、遗传和进化算法等;然而,属于没有内在结构的元胞或点格自动机,以及计算机软件模拟细胞的自我复制过程,于是, 1999 年我提出“基因组智能”和细胞通讯的分子电路概念图等,也就是 DNA 作为遗传信息系统是编码蛋白质系统的“软件”,细胞分子系统是计算机的电子元件构成的集成电路。 21 世纪伊始,合成与系统生物学,走向迅速发展过程,将继 1924 年奥巴林生命起源的化学学说和 1953 年米勒的化学进化实验,以及 1971 年 M. 艾根提出的细胞信息进化的分子系统超循环理论,而后,将进入人工细胞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的细胞起源与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 附、电子与生物计算机 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属于模仿或模拟生物过程的软硬件方法,仍然是很原始和很粗糙的技术,远不及生物体的复杂程度,未来的生物计算机完全是另外一个路径,包括,制造和设计方法、软件和硬件都完全不同,元件也将是生物分子( DNA 、蛋白质和有机分子)等。 - (进化论、系统论与结构论) -
个人分类: 未来世界|2465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类学 - 系统科学观
benlion 2014-10-15 09:12
20 世纪,人类的科学思想,进入分析与综合哲学渗透的系统科学发展时期。 科学思想,如,哥白尼日心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贝塔朗菲系统论等都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思维和文化。 21 世纪是系统生物学世纪,科学的文化观点,也已经不同于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分子生物学观点。 2009 年申报香山会议系统遗传学会议,同行评议没有通过,之后,我的邀请代表和院士告诫我,应该先期进行科普,这也是我 2010 年底开始写博客的缘故。 然而,钱学森之问又导致李约瑟难题、中西医学等辨论,又导致转入中西文明的历史探讨,在以色列、欧洲,犹太人和西方人问到中国古代历史和说到丝绸之路,其实,我才开始于 2003 年思考与探索中西文化和交流史。 中国 - 欧洲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的路径,包括: 1 )经南亚、非洲到地中海的海上路径; 2 )经印度 - 阿拉伯或中亚 - 阿拉伯的路径; 3 )经中亚 - 罗斯和中亚 - 中欧的路径等。 中亚位于中国 - 欧洲丝绸之路的中间,中古时期历史,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包括,可萨犹太人迁徙到中欧的匈牙利、德国和东欧的俄国等,以及从中亚传入荷兰的风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切入点。 9 世纪的阿拉伯,强调的是查理曼、中国和可萨(或哈扎尔,可能建立乌克兰的基辅),却不是拜占庭(希腊),旁证了丝绸之路的中国 - 阿拉伯或可萨 - 查理曼欧洲的路径。 人类近现代社会,建立了科学与工业文明,从古代社会的宗教到近现代哲学,形成不同的人性论观点,犹太教的善恶双重论与基督教本恶论、儒家的孔子性本善和荀子本恶论,不同学派的观点都不一致。 人性的善恶论观点,也到了必须质疑的时代,不应再是“生而”善或恶的人性论了,猛兽的人工驯服也旁证到了该质疑“出生论”的时代。 人类出非洲、出埃及,形成不同肤色的人种和不同文化的民族;然而,仍然是同一个生物的物种,文化的分化与交流、传承与发展,汇成同一个人类的全球文化。 - (全球化文明) -
个人分类: 社会|2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复杂系统的十种理论、十个人和十本书
bigdataage 2013-12-30 16:41
关于复杂系统的十种理论、十个人和十本书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耗散结构论 协同论 突变论 自组织临界理论 元胞自动机和计算力学 老三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 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 其实都是上个世纪中叶左右的事情了。 复杂系统科学发展的5个阶段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30496-707819.html 大数据与复杂系统(Big Data and Complex Systems) ——数据科学与复杂系统科学相互促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30496-667676.html
0 个评论
关于系统论内容的一些介绍
热度 1 liander 2013-5-18 21:00
(一)开放系统与生命 曾经有位学者这样表述道:“生命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件侥幸做成的艺术品,而理论生物学则要探索它是如何做成的?”面对这一问题,机械论和活力论有不同的回答。前者拘泥于简单还原观点,后者乞求于非科学的神秘因素。贝塔朗菲则独辟蹊径,通过“开放系统”来定义和描述生命体。 开放系统通过持续地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从而维持其动态存在,生命的新陈代谢就是这样一种过程。贝塔朗菲写道:“生命的形式不是存在着,而是发生着,它们是通过有机体同时又是组成有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永恒流动的表现形式。”这种动态的过程以一种稳态的形式出现。在有机体中,稳态的维持基于下列事实,即有机体是由复杂的碳化合物组成。一方面,它们富有能量但在化学上呈随机性,结果有可能保持相当大的化学势能;另一方面,这些能量迅速而有控制的释放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所以,稳态得以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贝塔朗菲所强调的稳态突出了生命系统的主动性。传统的机械论观点将生命体的行为看作是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结果,这是一种被动的生命观。贝塔朗菲针锋相对地指出,基本的生命行为恰恰是一种自发主动的过程。研究已经显示,器官的自律性活动,如心脏、呼吸中枢等的运动具有原始的自发性,而不是仅对刺激作出反应。当有机体处于一个缺乏外界刺激的环境中时,其正常状态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由此看来,对刺激概念必须作出修正。如果有机体基本上是一个自主的系统,那么刺激(外界条件的改变)并不引起一个过程而是修正这一过程,这就导致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与通常看法相反,并不是刺激而是内在状态同正常状态的距离——需要,才决定了有机体的反应。这种需要对动物来说表现为寻找食物、交配等,在人类身上则有更高层次的表现。所以,贝塔朗菲认为在他的科学思想中,极其关键的核心内容是“有机体并不是被动地对刺激作出反应,而是一个在本质上能自主活动的系统”。 从开放系统的角度出发,贝塔朗菲还进一步讨论了生物进化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经考察后贝塔朗菲发现,开放系统的演化会伴随着逐步机械化这一事实。这就是说,原始的系统往往具有全能性或无限制的可能性,随着过程的展开,这些特征逐渐丧失,代之而起的是功能的精确化和固定化,无限的可能性被有限的现实性所替代。这就是系统演化的机械化过程。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生物的进化、个人的成长、社会的演化乃至人类思想史的进程,都体现出这种逐步的机械化过程以及为此而付出的代价。 从人类的起源来看,人类的诞生正是以人类的祖先在体质上的原始性作为前提的。与动物相比,人类没有可以快速奔跑的四足,没有御寒的毛皮,没有高度发达的嗅觉和视觉,没有尖利的牙齿、强而有力的咀嚼功能等,但正是器官上的劣势给人以压力,潜力上的优势给人以能力,使人在形成过程中,通过意识的中介走上了一条跟动物完全不同的进化道路。人以自己的智力而不是体力去适应各种特殊环境。正是凭借智力上的优势,人类的足迹甚至踏上了月球。但这一进化途径同样值得反思,人类是不是该对自身如此发达的智力优势有所警觉,以免误入进化的死胡同呢? 开放系统的概念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虽然贝塔朗菲并不是第一个使用开放系统概念的人,虽然这个概念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但他对这个概念的应用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是他使这个概念成为思维的多方面工具。在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中,开放系统概念成了一把钥匙,不仅在生物科学,而且在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开启了许多新领域。 (二)人类的独特价值 近代科学诞生的几百年来,随着科学尤其是技术的迅猛进步,源于宗教和哲学的荣誉感日趋衰落,人性日益贬值,对此贝塔朗菲怀有深深的忧虑。他担心,这将使人成为千篇一律的产物而不是理应受到尊敬的独特个体。于是,探寻人类的本质,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 从开放系统的概念出发,贝塔朗菲首先看到的正是人类身上弥足珍贵的主动行为能力,这是人具有自由意志的前提。关于自由意志,历来是哲学家们争论的课题。本世纪初,生理学家洛布曾以动物的向性实验①来推论高等动物乃至人的大脑也受制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控制,无自由意志可言。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同样否认自由意志的存在,而把一切行为归咎于环境的控制。所以,设计更好的环境而非更好的人,才是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贝塔朗菲针锋相对地站在开放系统的立场上,以生命体的主动性来论证自由意志的存在,并将此看作是人的最高特征。他指出:“个体的不可预言性会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人类作为生命系统中最复杂的事物,充满着最高的个体自由。” 忽视人的主动行为能力,也就是忽视人的创造性潜能。贝塔朗菲由此对受刺激/反应模式影响的教育理论表示关注。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只是把知识塞到学生的脑袋中,仿佛学生是一个空的容器,被动地等着装填。这一模式还导致了教师窒息学生的自发创造能力,把下一代培养成机器人似的消费者和无灵魂的科学家。所以,贝塔朗菲大声呼吁,教师要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以及对于探索的欲望及其对成功的内在愉悦”。他强调:“合格的教育总是并且总将是在揭示人类潜能的意义上进行,纯粹功利性的教育最终是与人类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科学事业不仅要知道如何,而且还要补充人文意义上的为什么”。贝塔朗菲还进一步地对艺术、诗、历史等人文现象作了阐述:“它们不是短期的、有用的价值,而正是自身的目标……当人这种可怜的生物带着动物的本能,在数千种压力下,在复杂的社会中疲于奔命时——能超越动物的也仅仅是这一无用性,但这却构成了人类的本质……” 出于一位人文学者的关怀,同时也出于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激情,贝塔朗菲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重建人类特有的尊严。这意味着要拒绝接受人类所有价值来自于生物学需要这一机械论观点,因为人类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超越了简单的生存需要。精神上的危机不是来自于生物学需要的受挫,而是来自于现代社会中生命的无意义,以及价值、前途、目标的失落。“一个病态的社会,其特征是极其简单的,这就是它为生物学需要提供得太多,但同时却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正是在力主弘扬“人性”这一意义上,贝塔朗菲拒绝还原论。他认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我们行为的方式,或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认为他只不过是物理、化学层次上的机器,他就会不愿为人类的远大目标和尊严而努力;如果人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动物,他就不会致力于使人类的创造性和同情心达到顶峰。由此可见,贝塔朗菲在他的理论中,始终一致地体现和把握人文主义这一思想,他的理论的出发点和结果都是围绕着这个基点而展开。所以对他来说,拒绝还原论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技术处理,而是服从于一个最高信念,这就是人类的独特价值。 由于将人文性引入到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贝塔朗菲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贝塔朗菲的思想远远超越了生命科学本身的范围,他为20世纪的科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为我们对生命、进化、人性等问题的探讨留下了一些可供进一步思索的话题。
3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在系统科学中的位置
热度 2 liander 2013-5-17 09:1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的一类新型的科学群。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管理技术等等许多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了展最快的一大类综合性科学。这些学科是分别在不同领域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如系统论是在30年代由贝塔朗菲在理论生物学中提出来的;信息论则是申农不解决现代通讯问题而创立的;控制论是维纳在解决自动控制技术问题中建立的;运筹学是一些科学家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法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问题的决策而形成的;系统工程则是为解决现代化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问题而诞生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则是理论物理学家为解决自然系统的有序以展的控制问题而创立的。它们本来都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理论,但它们相互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在发展中趋向综合、统一,有形成统一学科的趋势。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把以系统为中心的这 一大类新兴科学联系起来,可以形成一门有着严密理论体系统科学。 早在60年代至理名言0年代之间,美国一些学者看到了系统工程的发展与有关的基础理论紧密相关、系统工程与控制论的大系统理论互相渗透的情况,就将系统工程称为系统科学,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萨缪尔森教授,在1976年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上的报告中,谈到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关系时,用幻灯打出一幅“心脏构型示意图”,说明它们合一情况。 国际系统协会联合会主席、《国际一般系统论杂志》主编、美国宾厄姆纽约大学教授G.J.克利尔,在其发表的《关于系统的科学:新的科学测度》一文中,充分评价了系统科学的地位和功能及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他认为,20世纪下半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产生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联系的研究领域:一般系统论、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决策论和人工智能研究等。所有这些研究领域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成功的结果。认为,现在这些相互联系的研究领域都被看作是关于系统的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系统论创立者贝塔朗菲,就把他的一般系统论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系统论是对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描述和分析的理论;而广义系统论则是与应用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基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等等是一般系统论应用的产物。他认为广义系统论可归结为一般系统科学。他还把这种广义系统论区分为“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很显然,贝塔朗菲的广义系统论与我们说的系统科学相近似。 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系统科学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许多学者在各种不同的会议上讨论系统科学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种关于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的见解。其典型者有如下几种: 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系统概念是关于系统的基本思想;一般系统理论是指用数学形式描述的关于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纯数学理论;系统理论分论是指为解决各种特定系统的结构与行为的一些专门学科,如图论、博奕论、排队论、决策论等等;系统方法论是指对系统对象进行分析、计划、设计和运用时所采取的具体应用理论及技术的方法步骤,主要指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的应用是指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的应用是指将系统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各个具体领域中去。 再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系统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系统学有系统概念论、系统分类学、系统进化论。系统方法学有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系统方法学有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等。系统工程学是系统科学的应用领域,可定义为:系统工程学=系统方法+运筹学+电子计算机技术。 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体系结构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出来的。钱学森长期以来倡导系统工程,重视系统科学的研究。1979年他发表《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的文章以后,多次发表关于系统科学的观点,到1981年发表《再谈系统科学的体系》止,逐步形成了他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钱学森把系统科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等具有同等地位的一类科学。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成四个台阶:居于第一层的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巨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技术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个台阶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则是系统观,这是关于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钱学森认为,系统学是建立系统科学严密体系的关键学科,它是整个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这个系统学,不同于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它应该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归一概括出来的基础理论科学。钱学森认为,从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到协同学,虽然他们从各种角度研究系统,对系统学的建立作出一定贡献,得是他们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原来要用定量的、逻辑的方法描述整个自然系统的规律和模式会遇到两面三刀个不可克服和矛盾。第一个矛盾是牛顿力学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是可逆的,而热力学和生物进化论所描述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这就是所谓牛顿时间与柏梅森时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自然增熵原理与生物进化论的矛盾,也就是自然界是由有序走向无序,不是由无序走向有序,即退化与进化的矛盾。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申农的信息论,维纳和控制论,都注意到了这个矛盾,论述了系统的有序性、目的性和稳定性的关系,把信息看成是负熵流,但都未能使无机界系统和生命系统统一起来,没有找到它们统一的计量模式。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从另一侧面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他在不违背热力学增熵定律的情况下,用系统从外部吸收负熵流来抵消系统自然增熵而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理论,摆脱了二者的矛盾。但是这动态有序的耗散结构,是以系统的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的,“非平衡状态成为有序之源”。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提出的协同论则又比耗散结构论前进了一步。他用复杂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进而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新的有序的自组织现象来说明无机界、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并且不论是在增衡状态,还是在非平衡状态都能适用。德国的物理化学家艾肯的超循环论,从分子生物学入手左究生物进化论问题,为无生命的大分子到原生细胞的进化建立了自组织系统的数学模型,完成了从化学系统到生物系统的进化机制、使系统科学又前进了一步。钱学森教授主张在吸取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学。他说:“我认为把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同贝塔朗菲、普利高津、哈肯、弗格里布、艾肯等人的工作融会贯通,加以整理,就可以写出《系统学》这本书。” 系统科学的统一的体系结构,究竟建成什么样子的最好?目前也很难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但是,大家对建立系统科学统一体系结构的做法则是一致的。本书中收录的系统科学类的学科,从基础理论到技术科学再到工程技术,共有18个学科。它们是: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论,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控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
48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系统论之父--贝塔朗菲简介
热度 2 liander 2013-5-15 15:47
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v,1901~1972), 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从小即博览群书,受到良好的人文知识的熏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贝塔朗菲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生物学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癌症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种数学方程,可用于预言不同物种的生长速率。后来贝塔朗菲又涉猎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以其渊博的知识、浓郁的人文科学修养,创立了本世纪具有深远意义的一般系统理论。尤为可贵的是,在贝塔朗菲的理论中,还强烈地体现出对近代科学思想中机械还原论思潮的不满,以及对现代社会中漠视人性现象的深恶痛绝。所以,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系统理论。1954年,贝塔朗菲受邀成为加里福尼亚州斯坦福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在这里,他为系统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做了大量的工作。1968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一般系统理论》,该书被译成德、意、法、西、日、汉等文,影响极为深远。在生命的晚年,贝塔朗菲一直在美国的大学任职。他讲授多种有关系统科学和哲学的课程,深受学生欢迎。1972年6月9日,贝塔朗菲因心脏病发作而不幸去世。但他的系统思想将与历史永存。 贝塔朗菲,L.V.(Luduig Von Bertalanffy)。加拿大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 1901年9月19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 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 1924~1928年曾多次发表文章阐述系 统论的思想。他反对生物学中机械论的思想,强调生物学中有机体概念,主张把有机体当作一个 整体或系统来考虑,认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应当 是发现生物系统中一切层次上的组织原理。 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 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任教。 1932 年,他发表了《理论生物学》。1934年又出版了 《现代发展理论》,进一步论述了整体性原则,提 出用数学和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 统论的概念。 1937~1938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 1937年,他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 1948年任加拿大渥太 华大学医疗系系主任、教授。 1949年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 1950年发表 《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开放系统理论》。 1954~1955贝塔朗菲受邀成为加里福尼亚州斯坦福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在这里,他为系统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4年同 A,拉波波特等人一起建立一般系统论研究会, 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 1955年 出版专著《一般系统论》(1969年第二版,1973年 第三版)。 1955~ 1958年任蒙塔西郎医院生物研究所主任兼南加 利福尼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1~1969年任阿尔 贝塔大学理论生物学教授。 1968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一般系统理论》,该书被译成德、意、法、西、日、汉等文,影响极为深远。 1969~1972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 1972年6月12日卒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 贝塔朗菲认为机械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主 要错误观点:一是简单相加的观点,即把有机体 分解为各要素,并采用简单地相加来说明有机体 的属性;二是机械观点,即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 作机器;三是被动反映的观点,即把有机体看作 只有受到刺激时才能反映,否则就静止不动,他 概括地吸取了生物机体论的思想,并加以发展, 提出了新的机体论思想,其主要观点:一是系统 观点,认为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并把系统定义 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二是动态观点。 认为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活的东西的基本特征是组织:主张从生物体和环 境的相互作用中说明生命的本质,并把生命机体 看成是一个能保持动态稳定的系统;三是等级观 念,认为各种有机体都是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 的,生物系统是分等级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 个体,再到超个体的聚合体,可谓层次分明,等级 森严。贝塔朗菲的上述思想,既受到一些科学家 的赞赏,又受到一些科学家的责难,几经波折,直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的系统论思想,才逐 渐得到承认,系统论作为一问新学科才得以成 立,并不断发展。 50年代,贝塔朗菲为宣传和发 展系统论作了艰苦的努力, 60~70年代,系统论 思想才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他临终前,发表了 《普遍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突破人门对一 般系统论,仅从“技术”和“数学”上去理解,认为 系统论作为新的科学规范,可运用于广泛的研究 领域。它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系统”的科 学和数学系统论;二二是系统技术,涉及系统工程 的内容,研究系统思想和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和 社会各种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三是系统哲学研究。
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拓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anley 2012-12-29 17:08
可拓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徐伟宣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作者为研究员——转载者) 1. 建设一门新学科 1 . 1 横断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可拓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一样,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横断学科。如同有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地方,就有数学的存在一样,有矛盾问题存在的地方,就有它的用武之地。它在各门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成效,不在于发现新的实验事实,而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1 . 2 学科交叉的必要性 可拓学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 处理矛盾问题的需要使可拓学必须是哲学、数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学科。 交叉学科的产生源于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们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理论的前进和工程技术的革新。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要解决形形色色的矛盾问题,必须涉及广泛的知识和多个学科。 2. 可拓学对数学的拓展 解决矛盾问题,有定量部分,也有定性部分,可拓学的定量化工具是可拓数学,二十多年来,在可拓学的研究中,对数学的基础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在如下 4 个方面产生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2 . 1 从数学模型到可拓模型 数学模型能够处理大量精确性的问题,但无法处理诸如曹冲称象等目标和条件不相容的问题。其原因在于 : ①解决矛盾问题时,除了要考虑数量关系以外,还要考虑事物本身和事物的特征;②解决矛盾问题的变换,有定量的部分,也有定性的部分;③经典数学研究的是确定性的事物,而解决矛盾问题却要考虑事物的转化(包括量变和质变)。因此,数学模型难以描述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 为了用形式化方法处理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矛盾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如何描述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为此,建立了物元 、事元和关系元(统称为基元),作为描述物、事和关系的基本元,它们是可拓学的逻辑细胞。 用基元描述信息、知识、智能和各种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称为可拓模型。有了可拓模型,就可以根据基元的可拓性,利用可拓论和可拓方法,提出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策略___可拓变换或其运算式。 2 . 2 从经典集合到可拓集合 为了解决矛盾问题,必须涉及事物性质的变化。在现实世界里,事物的性质处于变化之中,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事物可以从不具有某种性质变化为具有某种性质,从具有某种性质的程度不大变到较大,或者相反。因此,人们必须从描述确定性事物和模糊性事物,发展到能用集合描述性质变化的事物,描述在某些变换下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从集合的角度去探讨事物的动态分类和事物开拓的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发展经典集合和模糊集合,为此,可拓学研究了新的集合理论——可拓集合论,作为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集合论基础。 可拓集合的建立克服了经典集合和模糊集合的局限性。从只能描述确定性的事物和模糊性的事物,发展到能描述性质处于变化的事物,从集合的角度去探讨事物的动态分类和事物开拓的过程。 2 . 3 把经典数学中“距离”的概念扩展为“可拓距”的概念 把“距离”的概念扩展为“可拓距”的概念,建立了定量化的计算方法。在关联函数的计算中,可拓学提出了“可拓距”的概念,突破了经典数学中区间内的点与区间的距离均为 0 的规定,建立了取值可为负数的“可拓距”的概念。这就使经典数学的“类内即为同”发展为可拓学的“类内也有异”,从而关联函数能更好地表达同类事物性质的区别以及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 . 4 从二值逻辑到可拓逻辑 数学剔除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因此,不少问题被形式化为无解的矛盾方程、矛盾不等式或其它数学模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它们是有解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不矛盾的数理逻辑,而且需要研究允许带有一定矛盾前提的逻辑。 大量矛盾问题的解决,必须涉及事物的内涵。 “曹冲称象” 不是靠数量关系,靠的是把大象换为石头。把高度大于门高度的柜子搬进房间,也不是靠数量关系,而是靠特征的变换。由此可见,剔除事物内涵和外延的数理逻辑无法处理矛盾问题。为此,必须建立既利用形式化的符号语言,又考虑事物内涵的新逻辑,来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推理过程。这就导致可拓逻辑的产生,它既利用形式逻辑形式化的长处,又利用辩证逻辑考虑事物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的变化的思想。 现有的二值逻辑和模糊逻辑只能描述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事物,其推理方法无法作为解决矛盾问题的推理工具。为此,必须建立适用于处理矛盾问题的逻辑,使变换和推理不再停留在传统的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基础上,而能作为描述事物可变性的工具。使之成为未来的计算机进行创造性思维,能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的基础。因而,可拓学中建立了可拓逻辑。 为了让计算机能处理矛盾问题,可拓逻辑必须具有两个特点:①使用形式化模型;②要考虑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要能表达“变”的推理规律。为此,可拓逻辑汲取了形式逻辑的形式化特点,采用了辩证逻辑研究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的变化的思想,结合而成为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逻辑。 3. 提出新的概念与可拓方法 可拓学把矛盾问题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哲学家也一直在研究矛盾问题,但可拓学与哲学研究矛盾问题的区别在于:哲学用自然语言描述矛盾问题的处理;可拓学希望建立处理矛盾问题的程式,最后用计算机帮助人们解决它们。因此,要研究用符号语言来建立矛盾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的可拓性,建立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形式化工具。最后,使计算机能够操作,帮助人们处理矛盾问题。这是可拓学和哲学研究矛盾问题的根本区别。 3 . 1 提出共轭性,研究了共轭分析方法 物的共轭性,是对物的全面认识。 可拓学从物质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对立性四个角度研究事物的结构,对应提出了虚部与实部、软部与硬部、潜部与显部、负部与正部,形成了共轭性的思想,为描述“奇谋妙计”处理矛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例如,孔明的空城计是利用了他“平生谨慎,不敢弄险”的虚部去对付司马懿十万精兵的实部。“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喝”,形象地描述了事物软部的作用,这些都是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的依据。可拓学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了共轭的思想,在策划和营销中,利用虚资源与实资源、软资源与硬资源、潜资源与显资源、负资源与正资源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去解决矛盾问题,正是这些哲学思想的体现。 共轭分析方法是用形式化的模型,通过对物的共轭部的分析及共轭部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研究,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目的的方法。 3 . 2 提出可拓性,研究了拓展分析方法 可拓性是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包括发散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它从事物向外、平行、变通和组合分解的角度,提供了多条变换的可能途径。 要处理矛盾问题,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就必须从人们的习惯领域中解放出来,或者变换所研究事物的范围,或者变换事物某些特征,或者变换事物本身,或者把事物与其它事物结合或分解。因此,必须对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可拓性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基础工作之一。 人类要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要认识事物的可拓性。为了让计算机能提出解决矛盾问题的变换,生成可行的方法、窍门和点子,去处理种种矛盾问题,就必须对事、物和关系的可拓性用符号表述,深入加以研究,使策略的生成有规律可寻、有理论可依。在处理矛盾问题的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可拓性,可以寻求各种开拓的可能途径,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任何对象都是可以拓展的。拓展分析方法是用形式化的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矛盾问题的途径的方法。 3 . 3 可拓变换方法是可拓方法的核心 可拓变换方法是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基本工具,它的意义在于: ( 1 )拓宽了数学变换的对象和范围 数学变换的对象是狭义的数量或数量关系式,而可拓变换的对象拓展到论 域、关联准则和对象与特征、数量的统一体——基元。因而,可拓变换不是纯粹的数学变换,而是质和量的变换。数学变换表现为某种确定的函数、规则或解析表达式。而可拓变换是对论域、关联准则和基元的操作、改造或加工,它以实践活动中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和方法为背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等的概括,从而把数学变换拓广到人工变换和实验操作、技术操作等实际领域。 ( 2 )可拓变换的依据是可拓性和共轭性。例如,置换变换依据的是发散性,在基元的可拓线或可拓面上确定变换对象。增加变换是建立在可加性上;扩大变换是建立在可积性的基础上,在原基元的可积集中寻找变换对象等等。 ( 3 )可拓变换是解决矛盾问题的转换工具,是把不相容问题转换为相容问题、对立问题转换为共存问题的桥梁。 上述特点表明,可拓变换大大地突破了数学变换的框架,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操作工具。 3 . 4 研究了描述创造性思维的菱形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不是单纯的形式逻辑思维过程,它包含着在形象思维与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表现为高度的联想能力,能把两个表面上毫无逻辑关系的领域中的有关规律联系起来。基元的可拓性,是描述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再通过可拓变换,可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计算机化。 菱形思维方法是发散与收敛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它把发散性思维的定性分析与收敛性思维的定量计算相结合,实现了模拟人类思维的菱形思维模式,从而为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提供了可行的模型。 4. 可拓学的哲学意义 4 . 1 利用形式化模型研究矛盾问题 可拓学建立了基元的概念,把事物的质和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方法论 上的重大发展。使人们可以利用形式化的可拓模型去研究矛盾问题及其转化。这是哲学和可拓学研究矛盾问题的根本区别。 4 . 2 开启了社会科学走向自然科学之门 由于可拓学建立了可拓模型,把对对象的变换,对特征的变换,对量值的变 换作为特定的运算引入其中。从而能够表述人们既考虑量变,又考虑质变的思维过程。可拓学把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用可拓模型表达,开启了社会科学走向自然科学之门。 可拓方法以变换为中心,建立了可计算的公式和运算去处理矛盾问题,以研究对象所以产生矛盾的内在机制和转化的规律与契机。既可以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应用,又可以用于研究社会等复杂的系统。这就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5 .可拓学将成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之一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问题求解”,多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方面,有的分支已有很高的水平,但在理论上,“人工智能至今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解决矛盾问题是人类智能的集中体现,也是人工智能水平高低的衡量。因此,研究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对智能科学基础理论的建设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问题求解,可拓学研究的核心是矛盾问题求解、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可以用描述信息、知识和策略的可拓模型表示,人工智能的推理规则可以使用可拓逻辑等等事实表明,可拓学将成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为作者在“香山科学会议‘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讨论会"上的发言稿) 有关可拓学的详细资料可见可拓学主页: http://www.extenics.com/
个人分类: 可拓学专题讨论|1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系统科学到系统生物学
benlion 2012-11-20 15:24
贝塔郎菲在创立一般系统论时期,几经战乱的丢失稿件,而且,也遭受几乎所有生物学刊物的拒绝,即使到了如今,仍然有人在争论(却不去阅读文献)他的以系统论方法和数学模型研究开放生物系统的概念是不是系统生物学。 不过,组织第 10 届国际分子系统生物学大会的科学家明确说到贝塔郎菲是第一位系统生物学家, 2001 年国际上第一篇以系统生物学为题目的论文也非常明确论述了系统生物学的这个起点和另一位科学家M. Mesarovic在 “systems theory and biology” 上提出的系统生物学术语,而且目前也建立了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这样的观点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都提到建立在生物化学系统论或系统论和代谢系统论等基础上的系统生物学 - 当然,我想以 “ 理论系统生物学 ” 学派来称之也许更恰当,已经建立了许多这样的国际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 尽管现在也强调数学模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方法。 当然,也有另一种有过之的观点 - 比如,国际上也有论文说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已经是,或者说贝尔纳的生理学稳态观已是。 世纪之交的发展是在贝塔郎菲的 “ 以系统论和数学模型方法的开放生物系统研究 ” 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到细胞分子系统层次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 “ 湿实验 ” )、计算机( “ 干实验 ” )方法或工程(转基因技术和微电子学原理)等的发展。系统科学理论,包括过去老的理论也包括现在乃至未来关于系统研究的新的理论。 世纪之交,以往系统生物学发展到分子和计算生物技术层次,以往合成生物学发展到系统论方法,离开这个观点就不是这个学科体系,这是这学科体系的共同观点或概念定义。系统论,包括生物系统网络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直接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在软件的数学模型已经建好,对系统科学理论的综合是结构论的模块构建、系统整合、动态调控( control 和 dynamics )等规律,系统生物学定义的最后一部分是生物系统( biological systems )是选定一个系统作为对象,实验方法包括组学( omics )的系统( systematic )或规模化测定数据及其分子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总之,在 1999 年的定义中已经使得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可操作化而似乎已经与系统论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却已经蕴含在这个研究模式或可操作的研究方法或范式里了。 参见: http://pubs.acs.org/cen/coverstory/8120/8120biology.html 和 Wolkenhauer O. 和 组织 第 10 届国际分子系统生物学 会议* 等学界开拓人物等观点。 注*: 我组织的会议1996年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阐述生物系统论方法的遗传学与生物技术讲演及email通信 - 包括system bio-engineering词汇)和1999年筹备第1届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大会(元月建biosystem network网站 - 列入Google目录指南和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生物信息网页链接、10月Nature和12月Kybernetes等)、2009年筹备香山系统遗传学会议(未成)等,参与的是第 11 届国际分子系统生物学 会议 和第 11 、 12 届国际系统生物学会议、第 1 届国际系统医学会议等,第19届、20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和第13届、14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以及2010年加州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与展览、2011年冷泉港亚洲年会合成生物学会议等。
个人分类: 2012|21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史上的三次冲击浪潮
热度 1 benlion 2012-9-25 20:36
第一期,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论述系统论和整体方法乃至计算机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但是用的是有机生物学、有机心理学和理论生物学等词汇;同期有其他科学家提出系统心理学和系统生物学的词汇,但分别是工业心理学和工业技术科学家提出,也几乎没有多大影响。 第二期, 这是系统生态学和生物数学、系统生理学和生物控制论等,主要是属于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的研究;同时,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领域的系统理论研究,比如非平衡热物理学、分子动力学等,以及生物化学的分子超循环理论、代谢反应的系统理论和计算机数学建模等,但也因为基本是理论生物学的研究路径,也走向了一个发展瓶颈。 第三期, 这应该是,至少从目前所检索的国内外文献来看,是起源于中国的中医药系统理论探讨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生物物理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这里走向一个分歧是全息生物学和全息医学,当时国内外影响都很大,但最终没有成为国际学术界接纳和发展的学科,我个人的出发点是结合了第一期和第二期,同时,包括这个背景而提出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研究* - 并且是从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调控网络到细胞发生动力学的概念。 现代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的系统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结合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概念(Zeng),最终是在中科院国内最早的分子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转基因生物技术中心,也是中国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研究中心的中关村形成,并从 1996 年北京到 1999 年德国开始规模化的国际通讯和筹备国际协会与会议等。 补充 - :第一期和第二期科学家数量很少,第3期在1999年之前依然稀有科学家,我个人自1986年始几乎一直在探索,涉及相关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由于负责组织国际会议和筹备协会,才大规模展开国际通信 - 这是中科院建立了国内最早的internet和生物信息检索中心,以及北京图书馆外文期刊和Pubmedline等检索提供了条件,并继续在海外网上检索和查阅资料等。*,胡德(Hood)和北野宏明(Kitano)在1999年之前都没有“systems biology”的记录;而且,系统生物学是这2个学科(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在系统论基础上的结合(Zeng)。
个人分类: 2012|2421 次阅读|9 个评论
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想象的创新型城市
chadwick 2012-8-22 19:19
本文是即“重新发现信息社会”之后的第二篇教学文章,旨在通过一些“思想实验”厘清STS中不甚明了的“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及其运作方式。很明显,行文中不但秉承了Latour一贯的做法,更是将其屡屡提到的“人与枪”的案例搬了回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中所提到的“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是对Jasanoff原概念的一种扩充。原文已经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2 年第 4 期 :61-67 上,并在此特别感谢期刊英文编辑韩彩英 hcaiying@sxu.edu.cn教授对英文摘要的斧正。 摘 要: 找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机制之间的抓手,是“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理念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STS中新近出现的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并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将概念理论化认为,社会技术想象能够成为引导并形塑未来的重要资源,但这一机制只有在同时满足与技术和人工物结盟、对外“黑箱化”和对内“开放化”的条件下才能够达成。在理论本源上,创新型城市的系统论预设决定了其先天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指标化和个案化的抽离也会让人忽略城市整体发展的全貌。因此,发展中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同其他城市治理技术和城市化人工物结盟,并重新团结被指标排除在外的力量,想象自我实现的预言才可以达成。 关键词:社会技术想象 创新型城市 黑箱化 “城市的发展就是衡量现代化的尺度”〔1〕,城市也是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2〕。在“城市化,高技术,全球化”的推动下,以信息、知识、人才、创业投资为基本要素的知识经济必然在要素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进而城市的发展必然通过创新来引领,也被喻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3〕。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都纷纷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维系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我国的发改委和科技部两个部门,也分别、分批对17和38个城市(和地区)展开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地方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的城市总数,则超过了200个。甚至在政府高层的讲话中也使用了这样一种话语:要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推动经济发展步入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轨道。 然而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政策界当中,对于什么是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都尚未形成有效共识;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指标化”,即单纯强调创新绩效达到某些“普适性”指标,却忽略了城市发展的个性特征以及城市创新职能和其他职能之间的协调关系的倾向也依然很严重〔4〕。这样一来,如何找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机制之间的抓手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型城市:从标杆到想象的辩证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型城市“指标化”的政策工具设计源于标杆(bench-marking)管理的理念。所谓标杆管理是指通过不断寻找和研究“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并以此为基准与自身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不断接近或赶超一流的“范本”的实践过程。诚然包括欧盟等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都把标杆作为推进各国之间政策相互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一方面标杆的核心仅在于激励欧盟成员国追逐“最佳”的政策供给,而并不是去设立一种类似于国家福利策略的最低纲领〔5〕。同时由于标杆本身模仿创新的本质,过分的指标化也很容易使学习者陷入“落后-标杆-再落后-再标杆”的标杆陷阱。事实上,IBM、通用电器公司和柯达等公司在复印机刚刚问世时,就曾将复印机领先者施乐公司作为标杆。结果IBM和通用电器陷入了无休止的追赶游戏之中,无法自拔,最后不得不退出复印机市场。因此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 system),简单地通过指标化的抽离实现理想中的“趋同”更是不可能的。那么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口号,意义又何在呢?STS中新近出现的社会技术想象(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这一概念恰恰可以给出一种新思路。 社会技术想象是指由反映在(国家)特定的科学技术实践的设计和完成中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所构成的集体想象,即(国家)相信应该去达到的可预期、可规划的(attainable and prescribe)未来〔6〕。也可以认为,面向未来和社会-技术的秩序构成是社会技术想象理念的两个最基本内容。 首先就面向未来的层面而言,社会技术想象和更早出现的技术预期(technology expectation)或愿景(vision)等概念十分接近。想象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未来的某种表述(representations)。换言之,通过创造出一个解决方案得以实现、现实状况得以彰显、错误纰漏得以纠正的场域,想象实际上是“创生”出了一种联系现在和未来的方式〔7〕,〔8〕。或者说通过描画未来,其他行动者可以找到参与预期如何具象地抓住并引导行动者注意的理由。甚至可以认为:想象如同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般,能够为一切行动提供框架性结构和合法性——这也正是除汲取知识以外促动政策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9〕——即便是那些有着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也不例外〔10〕。但仍需指出的是,想象的自我实现并不是依靠预言般的某种神奇魔力,而是因为处在社会-技术系统当中的行动者接受了这个预言并依“法”行事〔10〕。所谓的社会-技术的秩序构成,也便是如此:虽然原则上想象不仅可以帮助招募外部的行动者(或剔除竞争者),且引导并形塑他们的行为。但在实际中,社会技术想象也并不是一个静止,或者有着牢固边界的信仰体系。且仅有部分想象能够产生效力,而其他的则只是流于形式,即无法对物质的、社会的,或是制度行动产生影响〔10〕,〔11〕。因此,社会技术想象也超越了“人们想象他们的社会存在、他们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方式……以及潜藏在这些预期背后的更深层次的规范性观念和图景”,或是“使共同的实践和广泛共享的正当性感觉成为可能的共同理解”(即单纯的社会想象),而是通过和包括技术、人工物在内的异质性行动者的磋商而“后验”建构的〔12〕。进而,想象所衍生出的权力和合法性,必然也是异质性行动者互动和磋商中所建构出来的结果,而不只是原因〔13〕——这也便是社会技术想象同现实所构成的辩证法。 具体而言,有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想象可以分为技术愿景和规制预期两种:其中前者是指形塑学术界和产业界当中科学研究的技术期许;而后者作为一种处于政治文化和结构利益之间的中介性因素,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未来“希望”和“承诺”,更是一个不断通过切实的寻找并创造证据“证实”需求标准(demanding standards)的过程〔14〕。不管是哪种情况,社会技术想象下的创新型城市,都代表了一种面向通过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未来的,包括(体现为城市景观等的)技术和人工物在内的一切社会秩序的演进过程。和其他的社会技术想象一样,创新型城市也总是“由于一直面向并嵌入未来的图景,从而联结了技术和社会的相关议题”〔15〕。从这个意义上讲,衡量创新型城市的诸多指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简化了的社会技术想象。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该想象得以实现预期性的话语和实践的结构化,就可以最终“设计”城市创新的未来〔16〕。那么这样一种机制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二、思想实验:社会技术想象如何运作 可惜的是,就连理论提出的原作者也并没有给出太多社会技术想象如何运作的例证,而更多只是将其停留在可供比较的概念层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机制进行理解,毕竟STS大量的案例研究为我们的思想实验提供了丰富的宝藏——本文也将进行这一尝试。 先从一个最简单的谈起。拉图尔(B. Latour)曾给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人与枪”的例子。在他看来,不管是说“枪杀人”(唯物主义的客观描述)还是“人杀人”(枪只是一个中立的工具)都有失偏颇。相反,当一个人手上有一把枪并用它来杀人时,他才变成一个“枪手”。而“杀人”这个行为,既不能仅仅看作是“枪手”意图的结果,也不只是枪开火的物理过程使然——而是两者的联结造就了这一切〔17〕。其实这个故事已经包含了社会-技术秩序构成的部分,只需要再面向未来便是社会技术想象所描画的图景——其实对此我们也并不陌生,比如很多红色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桥段:八路军在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常常用一些子弹大小的树枝、木条“充实”子弹袋。这样一来,鬼子从外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从而八路军、枪、假子弹和鬼子之间也就构成了一种具有威慑力的社会-技术新秩序——特别是在和八路军进行遭遇战“吃亏”以后。然而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社会技术想象的建构往往会由于异质性行动者的介入而变得更佳复杂。平奇(T. J. Pinch)和比克(W. E. Bijker)对19世纪下半叶自行车技术“多向模式”(multidirectional model)演化的案例分析就表明:竞争性的相关社会群体(relevant social group)对于同样的技术和人工物有着不同的问题界定,而且不同的社会技术想象往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存〔18〕。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个更为复杂的案例。17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曾经爆发出一场是否真正的存在真空(还是有某种以太)及其背后社会意涵的著名争论——其本质也可以解释成不同社会技术想象之间的竞争。 争论的一方是如今被标定为机械论哲学家、政治学家的托马斯•霍布斯。针对当时英国内战正酣的状况,霍布斯构筑了一种通过权力(利维坦)统摄一切的社会技术想象,就连有关自然界的知识也不能例外。停止内战、恢复秩序的愿景和逻辑成为了这个想象最好的支撑,直到罗伯特•波义耳等人所发起的英国皇家学会却将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归于无形——因为皇家学会的宗旨号称是不必经过政府批准、不对政府任何部门负责,以及国家无法凌驾于他们可以独立表达意见的“封闭空间”。更为糟糕的是,这个新的小圈子竟然将关注点聚焦在了空气泵的实验之上,甚至将非物质体——真空请了回来。对于霍布斯而言,这种对未来社会-技术秩序的新构想无异于借助于完全制造出来的实验室事实,以“自然”之名来挑战政治权威,最终导致知识和权力的再次分开甚至内战。 面对霍布斯由理论推定而做出的指责,波义耳采取了另外一种巩固社会技术想象的途径。当时,实验还不是“不证自明”地寻找科学知识的方法。波义耳认为,要获得更多“盟友”的支持就必须通过某种政治结盟的途径实现对“自然”的代言。他首先搁置了普满论(plenist)和真空论(vacuist)的争议,转而讨论空气的压力、弹力和重量问题,从而也在霍布斯的“内战”预设和自己所能提供的另外一种选择之间划清了界限。本着一种人们长久以来所信奉的“眼见为实”的理念,他还设计出被喻为“那个时代的粒子回旋加速器”的空气泵装置。需要指出的是,空气泵设计的精妙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能够提升感官局限,而是可以使得观察者看到玻璃试管内部的情况,并进而引导甚至控制实验的发展。于是每当某个贵族大公光临科学聚会时,空气泵的神奇便不可避免地被展示一番。当技术人员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作那透明却又封闭的空气泵,泵中倒置的托里拆利试管的水银面又有明确的下降时,实验室变成了一个生产知识的公共空间——与此前炼金术士的“密室”甚至霍布斯相对封闭的逻辑推演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波义耳看来,结盟的最好方式就是见证。他的合作者罗伯特•胡克甚至将这种实验记录的程序编成皇家学会的典籍,并强调实验“必须要有实验时在场者一定数量的签名”方为有效。有趣的是在新秩序得以建立之前,证人资格的选定上显然也借助旧秩序的权威——同样是作为见证人,一般认为牛津大学的教授比牛津郡的庄稼汉更为可靠——波义耳对此也从不否认。 除了现场的见证以外,鼓励进行重复性实验成为了增衍见证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为了能让可能的新盟友感受到这种仪式性的力量,已经处于“圈内”的人往往通过“记下种种事物及其周糟相关细节”的实验程序报告之方式(早期还包括了耗资巨大的仿真雕版画)勾勒出关于未来的秩序脚本。到了后来,甚至必要的重复都已经不必要了(当然是在科学的诚信和产出率受到质疑之前,那已经是三个世纪以后的事了):只需要通过某种无止境的虚拟见证(virtual witnessing)的方式,经由实验去发现科学事实的预言就可以自我实现。结果很自然地,波义耳空气弹力学说的接受速度与实验者共同体及其设备的发展速度保持了惊人的一致。随着实验方法不断被学术共同体和社会所接受,作为17世纪中叶最重要的机械哲学家之一的霍布斯,在18世纪末也基本上被逐出了科技史的舞台〔19〕。 由上述两个案例不难看出社会技术想象如何运作的“一般性规律”:首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想象,社会技术想象是社会且文化地嵌入在对未来的憧憬当中的,自然也受到了当下种种条件的制约〔20〕。它不仅是对于未来的修辞,而且也在于这些修辞的物质形式在特定的、可以发挥其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出现〔21〕。比如树枝、木条被放在八路军的子弹袋当中,故意给鬼子看到;又比如作为一种铭写装置(inscription devices)的空气泵出现在实验室里,并邀请社会名流来共同见证等等。因此社会技术想象得以运作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同技术和人工物进行结盟。 其次,想象作为一种筹划“未来世界”甚至能够影响从个人到制度的预期乃至日常生活公共话语的隐含预设、价值观和愿景,必须排除掉(甚至利用)竞争性的想象和作为旧秩序的现实〔22〕。而排除的诀窍就是充分利用物质性的“黑箱化”(black-boxed)。比如在八路军的个案中,战士、枪械、真子弹和假子弹是通过一个“黑箱”展示给规则的,即从联盟的外部无法得知内部的真实运作状况;利维坦与空气泵的案例也是如此:对于非科学家共同体的外部而言,实验室和复杂的科学仪器都被“黑箱化”了。换言之,如果想进入到他们的行动者世界(actor world)就必须遵从“黑箱”内部既定的见证事实的既定规则。 第三,正因为想象的核心功用是作为招募其他行动者的主要资源,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耦合机制还是要对内部“开放化”(un-black-boxed)的〔23〕。即由于不同层面的社会行动者对于未来的期许也许会相互平行乃至相互冲突,占据着不同的时间框架、持有不同的利益,想象必须很好的解释未来的脚本为何以及如何围绕着某个特定的图景如此达成〔24〕——在同外部划清界限以后,这一点对于内部联盟的稳固尤为重要。比如八路军的战士自己要知道哪些子弹为真,从而在战场上才能够良好的统筹射击而不至于不自量力。再比如不管是演示实验的现场见证还是重复实验的虚拟见证,终究还需要有一些因果关系的解释才能够将科学家们招募到“真空论”的旗帜之下而不至于指鹿为马。 三、何种想象:创新型城市发展之问 正如思想实验向大家所展示的:与技术和人工物结盟、对外“黑箱化”和对内“开放化”是使得当下顺利地演进到特定为未来的三条至关重要的机制性保障。那么创新型城市理念的提出能否满足上述条件,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否成为一种引领未来的社会技术想象,还是只能遗憾地止步在臆想(wishful thinking)的层面呢? 从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本源来看,理论的提出更多被看作是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后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的延伸。作为其母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源于“日本奇迹”后对放任自由主义市场模式的华盛顿共识的反思。其中创新强调的是超越传统线性模式的、包含了创新的扩散、应用和首次市场引入等路径依赖的复杂过程。而系统则强调的是由创新主体所组成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才是关乎整体绩效的关键。在当时系统论的风潮之下,创新系统理论也不约而同地将共同演化和自组织标榜为系统运作机制的主要特征〔25〕。虽然该理念已经被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但仍由于只能停留在“指标化”和“个案化”分析的阶段而往往有着“增长的会计账练习”(growth accounting exercises)之嫌。或者可以更佳明确的说,已有的创新系统理论只能通过事实上的成功,后验地总结出特定与境下存在的所谓“创新动态机制”。 把几乎所有因素纳入考量框架的结果是,没有办法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敌我界限,因此也就无所谓对外的“黑箱化”。更不用说在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性话语的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人会去反对用创新去搭建未来,创新型城市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想象引领和形塑未来的特色与内核都很难突出出来。另一方面,系统论的解释倾向也使理论很容易陷入“怎样都行”的境地。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为什么某些国家和地区几乎照搬“先行者”的经验却无法复制成功的事实几乎束手无策(除了强调和罗列特异性)。又如仅从城市的创新指标来看,巴黎、米兰、东京和维也纳在1999至2002年间的失业情况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差;按照欧盟委员会创新调查的结果,奥斯陆的创新企业只有全国的平均水平〔4〕。从这个意义上讲,冷冰冰的“指标化”竟然产生出了本身有害于联盟稳固的“反常识”结论等等。于是,建立在强因果推理基础上的对内“开放化”又无法满足了。因此,即便是同创新指标以及成功案例等人工物以及国家和区域等创新系统理论等技术进行结盟,虽然貌似可以无限制地招募“盟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理念始终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社会技术想象。但需指出的是,这样一种先天不足却并没有在发达国家中引发出更多的新问题。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一般都建立在相对完善的城市化基础之上,即已有的城市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或是形成了惯例性的解决模式;一方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想象本身就定位于城市发展诸多想象中的一个,而且能够也已经和其他想象形成良好的互补。显而易见,对于成熟的城市治理技术和城市化人工物的援引是十分重要的。人类认知的特点决定了新理念的引入,只有基于所熟知的东西才更容易被接受。对此,让我们再次回到前文所述的两个思想实验,如八路军的案例中将子弹放在子弹袋中是一个常识,而空气泵的案例中“见证”以及选取证人资格的理念也早已在政治生活中约定俗成。 相比之下,我国在引进和本土化创新型城市理论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解决上述痼疾。相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几乎是和城市化以及城市发展的其他方面同步进行着的。甚至在很多地方,作为一种主流话语的创新都被当成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唯一图景,进而产生出一系列急功近利的倾向(如不惜引进一些具有高环境污染风险的“高技术”项目)。但由于无法像发达国家一样援引成熟的城市化想象进行结盟,城市空气和水体污染、固体垃圾堆砌、道路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蚕食着本来就很松散的联盟的稳固性(如很多地方仍在打着自主创新的旗号行招商引资的“房地产模式”之实),进而成为制约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同时在“指标化”的政策导向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双重作用之下,不但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被“巧妙”地规避开。对于城市创新绩效的发挥不可或缺的“双低”人群在很多时候反而被看作是“不创新”的形式,他们的利益和诉求都无法在任何创新型城市的规划中得到体现——这种情况对于有着近1.82亿没有户籍但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人口的我国来说尤为突出。事实上,去年深圳富士康的十几连跳和广州本田的大规模罢工等群体性事件都已经为这种短视行为敲响了警钟。 总之在发展中国家的与境下,依然缺乏对内“开放化”的解释机制,无法让公民切身地体会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裨益,加之将原应隶属于盟友队伍中的力量排除在外,都削弱了创新型城市这个社会技术想象引领和形塑的作用。找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机制之间的抓手,也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从原则上讲改善这种状况起来也并不难——只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即可。于是一个可行的抓手就是:在建立起一个能够不断聚拢并巩固联盟而且解释机制也日渐清晰的理论之前,将创新型城市的社会技术想象马上同整洁的城市环境和条理的城市秩序等更多的城市治理技术和人工物进行结盟,结束城市创新和其他职能之间认识和管理上的割裂。 四、结 语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社会-技术新秩序,正如其概念所展示给大家的:一个“好的”技术社会想象可以在宏观(如国家规制性政策和研究资助)、中观(如部门和创新网络)和微观(如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团队)等多个层面动员资源〔15〕。然而想象到未来现实之间的鸿沟不会奇迹般的自行跨越,而是需要同时满足与技术和人工物的结盟,对外保持“黑箱化”以抗争任何竞争性想象的挑战,对内保持“开放化”以招募并巩固尽可能多的盟友等三个条件才能够实现。 可惜的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引进和本土化创新型城市的理论过程中不但依然没有打开创新型城市如何引领城市发展的“黑箱”。“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图景也一边排除了无法被创新指标所衡量的“双低”人群的盟友,却又无法援引城市化的成熟想象,最终使城市的整体发展陷入缺乏“抓手”的两难。甚至当创新成为一种主流的政治话语之时,创新的想象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被定位于在高水平城市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反而却被寄予了通过创新的“魔力”自发解决城市问题的雪中送炭的厚望。于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单纯地强调创新型城市指标这个简化版的想象就远远不够了。 相反,一旦做到了摒弃单纯的“指标化”理念进而把城市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想象的创新型城市也便满足了对外“黑箱化”的条件——毕竟城市的个性和特质是不可以,也从来都不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针对创新型城市理论本身对内“开放化”欠缺的问题,除了强化扎根于本土化的非系统论预设的理论研究以外,我们亦可以通过同城市的规划者和政策的制定者以外的更多行动者(当然也包括“双低”人群)的沟通和共同实践,让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切身地体会到创新为我们带来的机会和便捷以及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最终达到稳固联盟的目的。渐渐地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其他技术和人工物结盟相结盟,就可以超越传统“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暂态、偶然的认同形式,从而使城市发展走向一种类似于自组织的动态平衡。 〔参 考 文 献〕 〔1〕塞缪尔 P.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6。 〔2〕Fischer, M., Revilla, M., Diez, J., Snickars, F..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ree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Europe〔M〕.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 2001. 〔3〕高博:“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潮流〔N〕,科技日报,2010-03-28,2。 〔4〕王程韡:创新型城市之思:多重资本生产与分配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4): 5-12。 〔5〕Porte, C., Pochet, P., Room, G... Social Benchmarking, Policy Making and New Governance in the EU〔J〕.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001, 11(4): 291-307. 〔6〕Jasanoff, S., Kim, S.. Containing the Atom: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 and Nuclear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J〕. Minerva. 2009, 47(2): 119-146. 〔7〕Michael, M.. Futures of the Present: From Performativity to Prehension〔A〕. Brown, N., Rappert, B., Webster, A. (Eds), Contested Futures: A Sociology of Prospective Techno-science〔C〕, Aldershot, Engl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0, 21-39. 〔8〕van Lente, H., Rip, A.. Expectation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n Example of Prospective Structures to be Filled in by Agency〔A〕. Disco, C., van der Meulen, B. (Eds), Getting New Technologies Together: Studies in Making Sociotechnical Order,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8, 203-227. 〔9〕王程韡:政策学习与全球化时代的话语权力——从政策知识到“合法性”的寻求〔J〕,科学学研究,2011, 29(3): 321-326。 〔10〕van Lente H. Promising Technology: The Dynamics of Expectation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D〕. Enschede 〔Netherlands〕: Universiteit Twente, Faculteit Wijsbegeerte en Maatschappijwetenschappen, 1993. 〔11〕Pollock, N., Williams, R.. The Business of Expectations: How Promissory Organizations Shap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0, 40(4): 525-548. 〔12〕Taylor, C..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3. 〔13〕Selin, C.. Expect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anotechnology 〔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7, 32(2): 196-220. 〔14〕Abraham, J., Davis, C.. Deficits, Expectations and Paradigm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Drug Safety Assessments 〔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7, 32(4): 399-431. 〔15〕Borup, M., Brown, N., Konrad, K., van Lente, H.. The Sociology of Expect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6, 18(3/4): 285-298. 〔16〕Pickersgill, M.. Connecting Neuroscience and Law: Anticipatory Discourse and the Role of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J〕.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 2011, 30(1): 27-40. 〔17〕Latour, B..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74-215. 〔18〕Pinch, T., Bijker, W..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84, 14(3): 399-441. 〔19〕Shapin, S., Schaffer, S.. 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20〕Marcus, G... Technoscientific Imaginaries : Conversations, Profiles, and Memoir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21〕Wilkie A, Michael M.. Expectation and Mobilization: Enacting Future Users〔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9, 34(4): 502-522. 〔22〕Macnaghten, P., Kearnes, M., Wynne, B.. Nanotechnology, Governance,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What Rol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J〕.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5, 27(2): 268-291. 〔23〕Horst, M.. Public Expectations of Gene Therapy: Scientific Futures and Their Performative Effects on Scientific Citizenship〔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7, 32(2): 150-171. 〔24〕Brown, N., Rappert, B., Webster, A.. Contested Futures: A Sociology of Prospective Techno-science〔M〕. Aldershot, Engl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0, 5. 〔25〕Lundvall, B..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ool〔J〕. Industry Innovation, 2007, 14(1): 95-119.
4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系统论的问题
热度 4 guoweihehe 2012-7-18 21:58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主要是进行单一因素变化引起的现象,即使最后发现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也是一个一个分别研究后再汇总的。但是疾病的发生,常常是多于一个因素引起的,当然我们可以在动物模型上逐一研究各因素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忽视了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或者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呢?如果上述结果是存在的,我们如何进行研究呢?或者说,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两个或者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现象吗? 大学的时候,浅浅地读过一点系统论的书籍,想来这个应该是系统论上的问题。在此请教诸位,能否推荐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请大家不吝赐教! 谢谢!
个人分类: 博友看过来|3065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医科普知识推荐:王晨霞手纹诊病
热度 4 xupeiyang 2012-5-26 18:29
中医科普知识推荐:王晨霞手纹诊病
掌纹诊病是指通过观掌纹的变化,来了解身体的变化,进而诊断疾病的一种传统中医学. 掌纹医学,是交叉边缘科学,具有包容性和整体性。它生动地、形象地、直观地展示了人体生命的系统性和自我控制性,是系统论、控制论在人体生命科学中的具体应用。 王晨霞手纹诊病 专辑视频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503780.html   王晨霞 云南 晨霞掌纹医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 电视 五台 城市栏目《健康养生之手诊》主讲嘉宾。14岁涉医, 1978年毕业于 南京中医药大学 ,从医已三十余载,1991年至1996年任 兰州 掌纹医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至今任云南晨霞掌纹医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王晨霞将破译人类掌纹作为自己终身事业。十多年来自费走遍祖国32个省、市、 自治区 ,走过亚、欧、 非洲 30多国家及地区,收集了15万份手图,并在 中国 云南 昆明 成立了云南晨霞掌纹医学研究所。1993年出版现代掌纹诊病一书,1999年又出版 现代掌纹诊病图谱 。此次出版掌纹医学实用秘籍,并首次公布了珍藏的艾滋病、性病、吸毒等疾病者手图,以及多年来对癌症研究敌的成果。 。2000年被国家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2006年担任 “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协会”常任理事。“掌纹医学”是其事业之颠峰,并广为社会与大众的受认肯与追崇。   王晨霞,被誉为“掌纹诊疗第一人”,自1986年起,她开始致力于掌纹医学研究。1993年著有《现代掌纹诊病》一书,博得众家好评。同时从所收集手图中,精选上千幅拍摄录制了40课时通俗易懂的目前国内外惟一的“实用掌纹诊断技术教学录像带”;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专门摄制科教片《掌纹诊病》,向世界宣传、推广这一新型诊断技术;1995年《现代掌纹诊病》一书被译成英文、西班牙文出版,在国外发行,引起强烈反响。2000年又集500余幅真实的彩色掌纹手图及实例使医学 界首 本《现代掌纹诊病图谱》问世。王晨霞于2000年被评为国内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个人分类: 中医药学|3961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经典与科研
tengyu2011 2012-4-20 00:16
最近总有个想法在头脑中打转,就是如何为科研而有效读书?此想法何来?倒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一堂系统哲学课。担任系统哲学课的导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那就是回去读一本贝塔朗菲写的书,叫做《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课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决定分成四个小组,由每一个小组同学负责一到三章。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该书的章节内容。首先是第一组的同学上去讲一般系统论的导论和第一、二章。从讲课同学的讲课内容中,导师提到我们缺乏读经典著作的意识。理由是我们讲课把握不到点上,即一些重点我们忽略了,过于囫囵吞枣和流水线式的讲解。后来老师就指导我们怎么样进行一个经典著作的阅读,简单来说就是逐字逐句阅读,扩展性阅读。 回头想想本科的学习,除了一些经典著作选读之类的书以外,还真没看过多少原著。有时候想想,既然是大家公认专业内的原著,那为何大家没有去阅读呢?是畏难情绪在作怪还是没有意识去阅读?我个人偏向于后者。本科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去阅读原著,我们大部分时候都选择了去看一些概论的书。这类书经过作者的整理,已经把一本经典书的精华提取出来。我们更愿意去接受这个精华,因为我们潜意识觉得我们省了很多功夫。不过渐渐地我们形成了容易接收东西而不是去创造东西的思维,渐渐地我们对权威没有了怀疑,渐渐地我们失去了批判继承和创新精神。相反,如果我们有意识去阅读原著,把“精华”还原回书中,情况就大为不同。首先,我们会知道“精华”是怎么来的,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作者是如何进行的。其次,我们形成了独立研读精神和能力,对作者论证的材料我们会进行分析,会觉得合理与不合理?事实上,知识无限,人总要不断地面对新材料和新知识。如何有效地获取新知识,难道要依靠老师?毕业以后无师可靠,靠谁?还是要依靠自己形成的研读和写作能力。这个和教育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相符合的,也是本人十分推崇的。 回头想想,本科时候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接收学习。我想那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去到教室“装知识的”,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去装知识,知识就没有了更新,那么人类的知识如何丰富发展呢?总归有些人要跳出装知识这个圈子,走上了研究新知识这条道路。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这就是研究生的使命,研究生就应该具备这种使命感去研发新知识。 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结合。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这种相对性给了我们批判继承奠定了合理性和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发展。如何发展需要每个人结合自身的专业去不断地摸索。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个人认为读经典是就是形成科研能力的基础。站在巨人肩膀上就很好说明了只有传承精华的基础上才能开拓创新。站得高才能忘得远,经典就是我们站得更高的“垫脚石”。
个人分类: 课堂心得|3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优先原始创新,为应用学科创坦途
zhuchunhua 2011-11-13 19:33
2011《地震》杂志4期刊登地震局两篇文章:《潮汐触发地震研究进展综述》和《潮汐应力与大震关系研究》。这两个课题都获得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由此可见,随着近几年破坏性地震在我国陆续发生,搞清地震发生机制及如何准确预报地震,已成为国民普遍关心的大问题。 应该指明,现行潮汐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引潮力——的定义方法,仍沿袭近代力学推崇的二体作用模式。例如,青岛海洋大学就是这样讲的:假设地月二体是平衡系统且不计地球自转运动,可推出地绕地月共同质心保持平移运动,由此给出月对地的引潮力的定义:地球上单位质量绕地月共同质心运动的惯性力与其受月引力之合力。若先后以日、木代替月,则分别得到太阳和木星对地球的引潮力的定义。而地、日、木分别对月球的引潮力的定义,亦可如法炮制。显而易见,此定义方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相冲突,对此我提出五方面质疑。详见博客: http://www1512599104.blog.163.com/ 中《潮汐学批判》。 毋庸置疑,形而上学机械论的二体作用模式的科研方法,是适宜于近代自然科学早期阶段的经典力学创立时期。其代表人物牛顿认为万物在绝对时空中由同质原子线性作用所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典型力学表现就是广泛采用二质点法处理力学问题。 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复杂系统演化论已揭示现实世界普遍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采用二体作用模式搞科研已不适宜于当代科学的发展要求。作为初步探索,我立足日地月共面运动考察地圈层的交互作用,从中推出作为三体系统质的一系列新结果。详见上述博客中《地球动力学探索结果简介》。其中,提出三体潮汐力假说可消除现行引潮力学说的理论和实际困难。 基础创新,原始发现,是正本清源之要务,是应用学科之靠山,是民族科学制高点。因此,优先安排,理所当然。
个人分类: 地球动力学|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这么发达,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展系统论?
daodezhenjing 2011-10-24 09:54
  我们这个世界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实体,一部分是空间。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不过实体是物质的一种有组织结构,而空间则是物质的无组织状态,他们实际上是统一的。就象原子和它的空间一样。实体不过是物质密度大,而空间不过是物质密度小而已。   或许有人会怀疑,空间中的物质我们可是观察不到啊,我们怎么来证明它的存在。这可没法证明,因为我们的精密仪器的组成物质和这种被观察的物质是一样的,而且两者之间还有不停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根本不可能观察到,即使你再发明更精密的观测设备。认识它只能有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类比,比如,地球和它的空间,和原子是不是非常类似,地球就相当于原子核,而它的空间就相当于原子空间,原子空间没有物质吗?不过是物质密度小点而已,地球空间也是一样,它是地球整体的一部分,和地球本体是连续的,不同的只是这里物质密度小点而已。   可我们如何才能够正确地认识这看不见的世界呢?要知道,这个不可观察的世界占据宇宙的绝大部分,所谓的实体不过是这个巨大母体的一细胞,它的生存是依赖于这个母体的,如果不能够认识这些空间中物质的运动规律,那么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它还需要发展。要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类比推理,因为自然界是相似的,所有系统的规律都是一样的,比如,有限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它们其实和原子一样是一个巨大的物质系统,我们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其实充满着物质,而且这些物质是在永恒的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它们的运动服从于系统规律,只要我们能够通过类比的方法找出系统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合理地来认识这些物质的运动规律。只有到这时,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认识了全部的世界。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系统论看人的生老病死!
daodezhenjing 2011-10-7 08:42
系统论告诉我们,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决定着系统的性质,并在一生中保持不变,如果变化了,系统就变成另外一个系统了。如原子的衰变,中心要素变了,就成了另一种性质的原子。可系统的性质取决于什么呢?确切地说,它就取决于最初的产生环境。这是因为哪一个要素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主宰整体,取决于哪一个要素能够得到大环境力量的优先支持,因此,系统的产生都是最初环境意志的一种缩影。 每一个人一生下来都有一个独特的体质,对外表现就是个性。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什么不同,就是因为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对人而言,主要体现在血液循环上,在出生之前,血液系统是从属于母体的,而到出生以后,在自然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的性质往往就决定于这一刻。 自然是变化的,可人却是相对不变的,这就象一块铁,到什么温度下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固定的。人也是一样,自然就是的上帝,人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人为什么会活着,是因为自然的变化,没有自然的变化,人就会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走向死寂,正是自然的不对称变化,人才可以在反抗自然变化中获得持续运动的动力。虽然科学观察不到自然变化的具体参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作用于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通过引力或电磁力作用于人体的组织液,激发自由氢质子出来,自由氢质子多了,这里的电位就高,组织液就会从电位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动。不信的人可以到医院实地研究一下,人体也有和大海类似的潮汐效应,在这种潮汐的高点或低点,往往是疾病突变的临界点。 不要以为人可以长生不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基因不可能变来变去,可每一种基因都是有特定的适应范围的,我们都知道基因是生物大分子组成的,而生物大分子是由氢键结合起来的,如果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达到一定程度,这些氢键就会断裂,基因就会受到破坏,人也就难以持续了。所以,人从一出生就注定着它的未来,人的衰老就是这样,随着自然的不对称变化,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密度也在不对称变化,而基因也随着自由氢质子密度的变化在不断老化,但它适应不了这种环境的时候,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人嘛,其实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不管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坚强,其实都是非常脆弱的,人的一生就是同自然变化作斗争的一生,可自然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你只有顺应它才能够长生,违背它就只有速死,这就是天理。需要指出的是,人天生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机制,它就处于人的潜意识状态下,不管人主观上想不想顺应自然,人体都会自动地顺应它,否则人也不会生存。不过,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的社会生活,人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去顺应社会,后天的显意识就是人顺应社会的一种选择。现代人的悲哀,最根本的就是忽视了大自然对人生死的决定性作用,只注重社会生活,绑架了人的意识状态,使人无法在潜意识状态下顺应自然,你不顺应自然,大自然就要惩罚你生病,如果屡教不改,大自然就判你重刑,再继续下去,人也就完蛋了。
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系统论看企业管理
daodezhenjing 2011-10-7 01:33
企业是一个资本的集合,这些资本在企业并不是无序的,而是以人为中心有序地排列在每一个人周围,人与人是在竞争中存在的,资本就在于人与人的竞争之中在人与人之间递进,进而循环增值。 一个优秀的企业,总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这就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控制相应的资本量。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大,监控的企业资本量少,就是人才的浪费,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小,监控的企业资本量大,就是资源的浪费。要想最大限度发挥人和物的作用,就要求企业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规则,让每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控制等比的资本量。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规则。
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系统论看自然规律是什么?
daodezhenjing 2011-10-7 00:40
系统论的建立有两个假设,一个是对称的假设,即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组合;第二则是不对称的假设,即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不对称的。有了这两个假设,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就建立了。 先说说第一个假设,物质的统一性。它的证据有两个,一个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二就是用能量可以造出任何一种粒子。如果你相信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就会相信这是一个事实。近现代科学发源于原子说,它一开始就把物质的基础定义为死寂不变的砖块,站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看能量,就成了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一种东西。可事实上的呢?能量的存在是离不开物质的,它的运动同样离不开物质,能量到底是什么呢?原来,这个世界中的物质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中存在的,紧张/反抗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能量就体现在物质的紧张程度之上。从统一性看物质的运动,它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从无序到有序,一种是从有序到无序,从无序到有序是事物的产生,从有序到无序是事物的灭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的有序和无序的变化之中。有序的物质密度大,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高,内聚的能量也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彼此的紧张程度低,内聚的能量也小,因此,从无序到有序会吸收能量,从有序到无序会释放能量,能量就是通过连续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在空间中传递的。显然,从这种观点看物质的统一性就一目了然了。 再说说第二个假设,从无序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这个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是不对称的。从无序到有序是系统质量上的不断增加,能量上的不断蓄积,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而从有序到无序这个过程是系统物质的离散,能量的释放,这个过程比较快。正是有了这种不对称,才有了丰富多样的物质现象。 系统论是什么?它描述的就是系统的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显然,从物质的统一性就知道,这个规律不是什么东西,它描述的只是一种关系,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存在于自然的每一个事物当中。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确切地说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如果更为详细地说,就是每一个系统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每一个系统的存在都是以不断顺应外在世界的变化为基础的。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对立是一个系统存在的前提,没有这个各个要素共同反抗的目标--外在世界,就没有系统的存在;统一是一个系统存在的基础,每一个系统的存在都是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过程。 系统的产生和周围环境的不对称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不对称,就没有中心要素的产生,更不会有系统的产生,中心要素的产生是环境意志的一种体现,只有它顺应了大环境的意志,它才有可能在大环境力量的优先支持下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并由它通过众多要素之间的竞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它要素身上,形成有统一目标的系统。由此可见,系统的性质取决于最初的产生环境。 系统为什么会灭亡?因为它依赖生存的环境是有限的,随着系统的发展,它生存的环境逐渐变得有限,达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在环境的巨大压力下走向灭亡。
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论的核心观念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3 22:58
系统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第一个假设就是物质的对称,即所有东西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第二个假设就是物质在运动中的不对称。有了这两个假设,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就可以建立起来。 由第一个假设我们可以得到,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的,而且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因此,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系统也是如此,它就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不仅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产生,而且在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中存在,最后也在周围物质巨大的压力下走向灭亡。 第二个假设所说的不对称就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对称。即系统在产生和发展阶段比较慢,而在系统的衰退灭亡阶段比较快,正是这种不对称,使自然产生了秩序。 系统的产生原理: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的,当它们受到周围物质的作用,就会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诸多要素之间优胜劣汰,最终优先出一个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要素和它同步运动,共同反抗周围环境的变化。中心要素的性质决定了系统的性质,因为它可以通过诸要素之间的竞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所有要素身上,它们都是中心要素的一个缩影。而中心要素的产生取决于最初的产生环境,只有顺应了当时的环境,它才能够在大环境力量的支持下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没有了大环境的支持,无论它再强都是无法竞争出来的。系统的中心要素在系统的发展过程是稳定不变的,只到它走向灭亡。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1、每一个系统都是在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 2、外在世界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每一个系统的存在以不断顺应外在世界的变化为前提的。系统的变化和外在世界的变化是一一对应的。 系统的运动规律 1、每一个系统内部都有一种普遍联系方式,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是来源于中心要素对其它要素的控制,因为中心要素就是通过诸多要素之间的竞争来实现控制的,谁顺应我就使它不断在系统空间产生并发展,谁违背我就抵制它使之在系统空间衰退并灭亡。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所引起的能量传递其实就是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 2、从物质的本性可以知道,物质的运动都有一种趋向,那就是走向紧张程度的平均化,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对它的描述。 3、系统的内部都有一种自组织机制,它可以不断把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组织成自身有序的一部分,系统正是这种组织的不断存在而发展的。 4、由于系统内部的组织,使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不断向系统中心不对称涌动。 这是因为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不断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时候,就会形成相空间的压缩,形成了一个低势点,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就会向这里不对称流动。 5、系统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不存在一个死寂不变的东西。
208 次阅读|2 个评论
系统论能够帮助我们什么?
daodezhenjing 2011-10-1 23:38
自然界是简单的,它可能只有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统一的物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观察的有序形式,如空间中的实体,一种是不可观察的无序形式,如空间。近现代科学帮助我们认识了几乎所有可观察的实体,可对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更为广大的混沌物质却几乎一无所知。怎么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它们呢?靠科学的观察方式是做不到的,只有通过系统论。这是因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成系统的,大的如有九大象银河系一样的星团组成的宏大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等,小的如分子、原子,以及它们组成的众多实体,中间还有众多生物系统。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差异巨大,但本质上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个原理,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认识宇宙中的一切。大的如宇宙的生成,太阳系和地球的生成,小的如分子、原子的运动规律,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当然也遵守这个原理,因此,它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解决疾病治疗问题等。总之,有了完整的系统理论,人类就重新感受到自然的宏大,人类的渺小,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又如何活。
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论能够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热度 1 daodezhenjing 2011-9-24 08:37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成系统的,就象原子,不仅它的实体是物质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它的空间也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体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的,但它的空间我们往往是观察不到的,这不仅包括其外部空间,如实体的场,而且还包括其内部的空间,其系统内部的普遍联系就是由空间来完成的。既然它看不见,可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来认识它呢?那就是系统论。   在这个世界中,可观察的宇宙整体只是无限宇宙空间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由九大象银河系的一样的子系统组成,同样,我们的太阳系统只是银河系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个不起眼的系统。不仅宏观的物质是成系统的,而且微观的物质也是成系统的,如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生物大分子,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组织器官,仍至于我们生物整体,还有国家、社会、企业、集团、家庭等等,总之,它们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不仅由同样的物质组成,也应该由同样的原理支配,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个原理,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理解万物的存在。   系统论发展到现在,它仍然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架子,致使现在还不能用它来理解自然万物,要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就必须把灵魂注入,而这个灵魂在哪呢?它就在自然的每一个事物当中,就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个人分类: 系统科学|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时候能改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考模式?
热度 1 csblizhaolin 2011-9-12 10:14
钱老关于系统论的著作本人没有读过,不过我想应该把任何事情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考虑,而这个系统应该是这个点密不可分的,不过慢慢发现,我们理论学得很好,钱老的著作出版了很多,但在实际当中,我们却依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最近关于科研经费花费的问题讨论的很是热乎,可很多记者的报道未免有失偏颇,首先科研人员也是人,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应该把他们的行为放在这个社会大的系统中来思考才合理,而不是孤立出来。现在生活成本这么高,高高的房价,通货膨胀这么厉害,cpi连创新高,人家总得过日子 生存吧,有了孩子之后得养吧,孩子大了得上学吧,可现在上个像样的学校动辄得花好几十万打点,研究员的工资就那么点,各位记者哥哥,说说吧,我么可爱的研究员们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咋能安下心来创新捏?当然如果有人贪心不足,则另当别论。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诸如上面的种种“高消费”,那么我想科研费用的乱花费永远避免不了,如果一味的打压,则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谁还来做研究呢。我们的监管部门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就算了。 经常听说,说现在的大学生太浮躁,不能踏踏实实滴学习等等。小哥我不得不替我们这些学生们说句话了,现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叫社会阶层凝固化。一些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年轻人本来老老实实的学习,可慢慢他们发现有个李刚那样的,李双江那样的,老子,比你老老实实考100分管用多了,社会上这么多的不公平,贪污腐败成风,杀了人有钱就能摆平,成绩不好有关系照样能到好单位,做公务员,你说说我们这些孩子们究竟还能有多少可以人不浮躁呢?原来是我么这个社会出了问题,社会问题不除,孩子们咋安下心来学习呢?更可怕的是,这些孩子们走入社会以后会怎么样,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 会? 当然这只是两个小例,不过却很有代表性,希望咱们以后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长远一点,找出根本问题,之后对症下药,方可治本,否则只能是问题越积越多,最后集中爆发!用ipad写东西,小哥真累,呵呵
2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相对论与结构论
benlion 2011-7-31 16:36
相对论与结构论
前天,不是昨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今天才决定把它写进博文里。 80-90年代,基于对时空、物质、能量与信息,宇宙与生命的思考,我认为结构是比时空更根本的概念;因此,86年写作《结构论》时采用英文“Structurity”对于相对论(relativity)的词汇后缀。 90年代-21世纪初在海外的十载,每次面试时,总有教授问及我简历中的“Structurity”和“Pan-Evolution Theory”,当我提及基于以上原因和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提出生物系统(Biosystems)的进化理论时,有些说到在中国那样的环境不可能产生爱恩斯坦那样的理论。 问题是,我并不是要或认为自己要与世界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家去比拟,而只是借鉴了一个术语的表达或造词汇的方式而已。 前天,夜里的一个梦是爱恩斯坦老态龙钟,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中译本相对论,里面还有几页撕裂了,还我跟他在一个山坡上躺着和坐着,他在书中夹带绵袄类的布料或是布料与书夹杂一起,他走开在旁边,还我就在仔细地阅读和思考那书中的数学方程式和演算方法。 醒来后,确实觉得奇怪,不知道是何意?今天才决定写下来,以免忘记了。 - “相对论与结构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5f70010100sz84.html ) - :“结构论 - 生物系统的泛进化理论”英文介绍1999年我建立网站在线刊登,主要是分子、细胞到器官、个体系统的节律稳态模型和系统论、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等观点。 当时,为许多著名研究机构的生物信息学网页链接,比如,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等,另,惊奇的还有国际上一物理学家将其链接在弦论的网页上等。 (我的生物系统模型图 - 1999年在线) (我的节律稳态原理图 - 1999年在线) (2007年Alon的系统生物学著作 - 封面图,另,Nature上有科学家发表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Oscillator”、“structure theory”等理论论文) (我1999年筹办国际会议的细胞分子电子学与转基因整合 - 原理图,会议通知和网站地址1999年刊登在 Nature和Kybernetes等 ) :90年代我的国内文章的英译:On the concept of system biological engineering, Transgenic animal expression system - transgenic egg plan (Goldegg Plan), Transgenic avian used as oviduct bioreactor for pharmaceutical expression, From positive to synthetic medical science, Structur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 on Transgenic Animals, 1994- 1996. (图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个人分类: 2011|3496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平南方讲话:物理学之下
热度 4 iwesun 2011-6-8 11:35
小平南方讲话:物理学之下   Me: 物理学之下    张小平 : "科学化的哲学,已经不是哲学了,是符号学,信息学,系统论。"   这个话可以这么说。   哲学到了康德黑格尔这些人之后,就只是能往技术方向深入了,主要特征就是转向了语言分析.   语言大致来说分两种: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   据我所了解的东西加上我的估计,形式语言这一支走得非常好,和数学、逻辑结合到一块,出现了形式逻辑,最终出现了机械语言,逻辑和计算都可以用机械语言表达,计算机科学得以产生。   不管怎么说,书上有的东西不等于是自己有的,还得是自己懂才有用。   哲学还是有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的,毕竟这么多聪明人在搞,除了大道理一定会有技术,但是是不是象蒋科学说的要多读一点哲学?   我已经给你鉴定过完全没有必要,还是看能不能建模,能不能有形式化的东西出来。   Me: 但分析哲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和物理衔接。    张小平 : 在技术上没有明确障碍的东西,迟早是会出来的,可能还是没有突破技术吧。   Me: 这不是重点,经典哲学,也就是原始物理思想的哲学,还占据统治地位。       小平同志,是跨阴阳两界者,能知我心,也能知妖心。    小平同志,是熟读了了金刚经、九阴白骨经,老蒋的弯弯绕套不知他,这一点比老鲍还扎实。    老鲍说啥,基本上属于见钱眼开类型的,啥东西好玩,就忽悠啥东西。    小平不是,小平如果说,那本书俺确实应该看看,但俺确实应该看看。    这一点,小平通知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哲学作为原始的物理思想,一直保留到今天,其视野自身就无法突破经验主义层面,知识的来源是经验,这是哲学的自身的弱点。    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康德黑格尔这些人之后分析哲学,“最终出现了机械语言,逻辑和计算都可以用机械语言表达,计算机科学得以产生。”    我个人感觉,这个评价有点过高,计算机和抽象代数的发展,其主要还是计算需求的推动,本质上并不存在飞跃性的难题,很自然的一件事情。    经典哲学,也就是原始物理思想的哲学,还占据统治地位,使我们对知识,规律的最本质的来源,还认识不清,只能从经验主义看待规律,这个视野是狭隘的。    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文科傻妞自身在科学领域必将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
174 次阅读|5 个评论
由系统论展开的一些思考
热度 3 dxniu 2011-4-26 10:45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如果说在通讯和交通不发达的社会人们对彼此的关联,彼此的依赖认识不足的话,在如今地球已经演化为“地球村”的年代,在科学技术主导了人们生活,科技带有显著的交叉关联特点的时代背景下,系统的观点已经成为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指导思想 。现代的系统论是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平台化,也就是在分析认识客体前先合理的界定研究课题所属的“系统”,界定的原则是在认识目标要求下,按照和认识主体的关联强弱做适当“截断 ”,形成相对独立的目标系统.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系统内各个要素的联系中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主体的性质,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研究任务的无限扩大化。系统认识论的一个要点是研究者充当的角色是“旁观者”和“裁判”,不能参与到为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系统中,不能因为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选取而使待研究对象凭添或丧失在原本从属系统中所应具备的性质 。类比说明:“法官”应该是没有利害关系的独立第三方。作为对比: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是通过实验者“参与驱动”,并且把认识对象在检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再次割裂的认为是被认识客体所具有的固有属性 。系统认识方法中也会遇到人为制造“系统环境”的情况,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全面认识被研究对象在原系统中的性质,比如在生物实验中为了更好理解功能酶的生化特性,需要尽可能的将反应溶液成分调节到和生物体液相同。如果不这样做常常会犯一些看似有道理的错误,例如生物物理学家会把 DNA 分子晾干后测量其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等,然后给出这种分子的诸多“生物学特性”。 从系统的内部来看,内部组元的关联和作用可以产生“激化”的机缘,就是在内部的一系列碰撞中,总能获得动能而且不断积累使自己能量远远高于系统能量平均值的幸运儿。获得这样机会的组元不仅具有了获得新的位置能量,同时还可以在高动能释放过程中引发涌动的“激流”。插入一点说明,对组元而言,动能和势能的关系就是能力和职位的关系。当然,也会有总是被榨取能量的倒霉蛋儿,失去了动能的后果就是被势能牢牢限制在原处。对于整个系统而言,这种内部的动能交换是随机产生,交换是内部组元能量的重新分配—既是高能量组元能量损耗的过程,也是低能量组元增加能量的良机,如果完全封闭的系统,交换是让不安分的趋于保守,让孱弱的逐渐坚挺,一直到最终没有差别的“热寂死”状态。但是, 没有系统可以做到真正的“封闭” ,因为无论系统的边界势垒多高,总有一些边界组元可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边界势垒的束缚而逃逸并带走系统的能量。逃逸的边界组元可以是天然的边界组元,也可是内部组元可以经过 N 次和限定势能的斗争胜利后迁移过来。如果原系统的边界势垒是平均能量更高的临近系统产生的(邻居家的围墙也可以挡住自家的院子,相邻系统间,似乎总是能量高的系统提供边界限定条件,正如同邻居间的公用围墙总是富庶的一边修建),逃逸的组元可以说是获得了进入能量更高系统的“资格”,将会在新的系统中面对要求更高要求的竞争。如果逃逸的组元摆脱的是自己系统的边界限制,如表面张力的约束,我们同样要祝贺它可以在新环境中利用自己的能量优势成为组织和改造新系统的“激元”。而留守的组元则为原系统的稳定存在继续提供着贡献。到这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 一是系统组元逃逸的必然性(同时伴随能量损失);二是组元的命运:逃逸组元的两种不同去处,加上留在系统的组元,组元的命运可以分为三类。组元的命运总是能够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个体和整体关系以及个体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暂且不去展开这个话题,先去关心一下保守系统的命运。 保守系统如何保守先进 既然系统的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系统间的能量交换是必然的,如何才能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维持系统不断更新乃至向更复杂的高级发展?热力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孤立系统的下场:由于无限的扩张同时没有新能量的注入,孤立系统最终能量趋于归零的平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热寂死”。保守系统因为边界的存在而避免了无限均分而导致的自然死亡,但是内部能量的不可遏止挥发同样可以导致系统的消亡。好在系统和系统间同样存在竞争和交流,系统本身可以作为组元构成上一级的系统组成。边界条件是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和保持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既然“放出去”是不可避免的,生存之道就在于“放出去”和“引进来”的对比关系。举个简单例子,如人的知识体系,遗忘和陈旧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保持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在于是否及时补充近了新增长的知识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竞争是调节系统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彼此联系的竞争中让能量在系统间重新分配。某种意义上来讲,竞争中被淘汰的个体并没有完全消失,其组元已经在系统消亡前成功的逃离原系统参与到新系统的组成中,甚至其中的部分高能量的组元已近在新环境中作为“激元”,组建以其为核心的局部复杂系统了。所有的系统内变化都具有明显的振荡特性,也就是周期性。而系统又是一级一级无限衍生,作为系统的构成,如果要想成为系统先进性的保持者,就必须跳出系统去上一级系统中寻找答案,就像不断向上延伸的阶梯,也许阶梯的尽头就是人类向往的“自由天堂! 小结: 总结出了保守系统的一些规律,并且初步挖掘了其哲学内涵,很多话题并没有展开和深入的讨论下去,也没有和社会科学中的具体范例作更多的比较说明,笔者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背景,全当作抛砖引玉,同时与读者分享思辨之快乐。
个人分类: 科学思考|2863 次阅读|3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研究文献分析报告 1945 - 2011年
xupeiyang 2011-4-14 15:34
研究生物系统组成成分的构成与相互关系的结构、动态与发生,以系统论和实验、计算方法整合研究为特征的 生物学 。20世纪中页贝塔朗菲定义“机体生物学”的“机体”为“整体”或“系统”概念,并阐述以开放系统论研究生物学的理论、数学模型与应用 计算机 方法等。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往仅仅关心个别的 基因 和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在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和 基因调控 网路、生物系统组成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和系统功能的涌现。 主题词: 系统生物学 英文名称: Systems Biology 款目词: Biology, Systems 树状结构号: G01.273.180.800;H01.158.273.180.800 相关参见: Systems Theory(系统论) 历史注释: 2005 主题词详解: Comprehensive, methodical analysis of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by monitoring responses to perturbations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Large scale, computerized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are used to develop and test models of biological systems. 信息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2?WEB01i80xmf1jqss6I41I7nI00h001000j100200010 Systems Biology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Animals 20,635 ‍ Humans 16,078 ‍ Proteins 13,722 ‍ Biology 13,060 ‍ Genes 11,801 ‍ Systems Biology 5,618 ‍ Genomics 5,363 ‍ Genome 5,175 ‍ signal transduction 4,903 ‍ Models, Biological 4,852 ‍ Mice 4,825 ‍ Computational Biology 4,740 ‍ Tissues 4,439 ‍ DNA 4,323 ‍ Signal Transduction 4,273 ‍ Metabolism 4,055 ‍ Nature 4,014 ‍ Gene Expression 3,915 ‍ gene expression 3,874 ‍ metabolic process 3,679 1 2 3 ... 2220 信息分析报告: Systems Biology.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休博有感
lvnaiji 2010-5-27 22:42
吕乃基 开博已一年有余。在工作繁忙之时,在琐事缠身之际,在点击率低迷之日,每每生发出休博之想。这次到台湾一周,前面的准备及之后的杂事,加上这些天积压的事务,至今似乎已经停了十天之久。对于一个还算勤快的博主,十天,应该不算短:都可以十日谈了。 终于可以开写了,却有点手生。好比上下集之间断了档,忘了上集写什么,不知下集该怎么写。时而觉得上集这么由着性子写没意思,想梳理这十年正是这十年,中国的 GDP 攀上了老二的位置,同样也正是这十年,社会的底线被一再突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时而又觉得这样的打算过于沉重。那么写未来的十年吧。中国处于分岔点,有多条可能的路径。写写面向未来的罗生门。然后又想起,在科学网上,时时有新的主意,新的热点,本来就是如普利高金所言的随机涨落,既然如此,又何必有所打算,设置什么计划,甚至还要写什么连续剧?前十年,后十年,是我等凡夫俗子写的么?还是跟着感觉走。 思前想后,怎么写竟然慢慢演变为写不写。正如科技哲学在百年前,在执着的追溯中,把传统认识论关于科学家怎样认识世界,演变为是否可能。十天休博,十天清福,十天自我!几乎回到了开博之前。为何写博的所有理由真的成立吗? 然而,我是否真的能回去?记得哪本小说中有一段话,人,能否像一本书架上的书,拿下来翻阅,随后放回书架,没有任何变化?显然,写博,与网友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已经成为自我的某种延伸,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越是参与,也就越依赖于所参与的舞台。 于是,休博的十天,让我体验离开舞台的日子:离开舞台,我还能否是我? 其实,系统论说的很清楚。一方面,要素只有参与系统,在系统中方能体现其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价值,只有当要素的相对独立,以及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时才能实现。这就是休博的体验。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体验,却只有在写博时,在参与中,方得到梳理。回过头来,真要感谢当初把我挟持上网的朋友。 难道一定要休博才有这样的体验吗?平素里,在埋头写博之日,在网上浏览之际,在评论他人文章之余,在阅读他人评论之时,心底里难道不能时时泛起休博之感,以提醒自我的存在?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219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
yangjunchao 2010-5-24 14:11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 作者 量子猫 这两天因Craig Venter把整个基因组成功转入支原体细胞,从Science到The New York Times,到各种报刊、网站,引发了一轮新的人造生命讨论的热潮。不过,正像一个网友随即指出的,Scientists have been putting synthetic pieces of DNA into bacterial for decades now - it's at the heart of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This is just the logically linear culmination of that process - introducing an entire genome.To call it synthetic life is not science, it is marketing or PR。这里结合上下文译为:科学家们把合成的DNA片段成功导入细菌,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这是重组DNA技术的核心。Craig Venter的工作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逻辑上的线性积累,把整个基因组导入而已。把这叫做人造生命,不是科学,是市场运作或公关行为。 显然,把自然生命的DNA局部进行突变、剪切、组合等加工,再导入宿主细胞并可以繁殖自身,这项DNA重组技术只不过某种程度上复制并缩短了生命自然进化的过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形成一些对人类有利的性状,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等各种药物,培育抗旱、抗病虫等转基因作物,等等。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造生命。而且,由于受生物自身极其复杂的系统结构和自洽的内在调控机制的限制,这种为某一特定目的人工加快进化的改造,是有限度的,成功的机率也会越来越低,投入的人力和资金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最终也会导致这项技术失去研究的意义和发展的动力。 象任何工程都必须有蓝图一样,人造生命至少需要把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的全部基因调控和对应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搞清楚,然后才可以合理设计全新的物种。在此之前,人造生命或合成生物学,包括通过干细胞定向诱导人工制造器官,都还只是概念,只是处在初期的研究阶段。任何宣称制造出或可以短时间制造出人工生命或人工器官的,都只是有意无意的炒作。 那么,我们离真正的人造生命还有多远?答案可能会让人失望,很远很远。而且更可能让人们失望的是,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到底有多远。 基因编码了生命个体全部的关键分子构件的结构和调控、代谢机制。虽然10年前对包括人在内的一个生命个体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已不是问题,但对各个基因的功能,也就是其对应的蛋白分子等功能组件和相互调控关系,我们虽然一直不断地取得进展,但很遗憾,至今仍所知甚少。从概念上说,对一个生物个体或细胞的全部蛋白等分子组件进行分析、分离纯化、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并研究相互作用关系和调控机制的技术早已成熟,甚至可以大规模、高通量、高度自动化的进行。但是,我们至今不能准确地知道,生命到底由多少种基本的蛋白构成,甚至不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单细胞到底由多少种蛋白构成。当涉及到具体问题,特别是那些少量或稀有蛋白时,尽管技术和方法一再创新,我们仍然几乎无法找到并捉住它们,更不用说分离纯化了。而且,现在发现,有些中间过程是多蛋白因子相互作用,尝试把这些组件分开后,它们就失去活性和功能,从而让研究无法进行。还有,即使一个蛋白可以分离纯化拿到纯品,也不是所有的蛋白都可以拿到结晶体从而进行三维结构分析的,而且对已经可以分离的蛋白,不能进行结构分析的远多于可以分析的。如果不清楚结构,就不太能彻底弄清楚这些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理解整个生物个体的构造和调控机制。 这些很可能只是困难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我们现在离彻底弄清楚一个最简单的细胞的全部基因调控关系,也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生命的蓝图,还不知道有多远。很可能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目前技术上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这个路程会更遥远。分子生物学研究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观念和方法的创新。 当然,不必怀疑人类在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只有当这些困难一一呈现出来的时候,方法和技术创新也才成为可能,这些困难也才能最终被克服。而且,也不必对真的人造生命大惊小怪,成熟的技术可以克服现在一切假想的负面问题。人造生命涉及的技术会极其复杂,显然也会通过知识产权层层保护,根本不是一个个人或普通机构可以实施的。还有,人造生命可以和现在的转基因生物不同,比如,人造生命由某些特定基因或分子组件构成,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组件的控制随时杀死它们,或使其离开特定人工或自然环境就不能生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功能细菌清除环境污染,通过功能植物让沙漠变绿洲。更可以建设各种生物工厂,高效生产粮食而让农田退耕以改善美化环境,制造针对各种疾病并精确制导的抗体药物,通过高效利用光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煤炭石油等能源替代品并改善变暖的环境,等等,但不用担心这些人造生物会危害环境和人类之身。 很多在这一领域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非常辛苦,但他们却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甚至工作处境困难。相对来说,有些并没有在这一领域做出什么基础性或重大贡献的,借助于商业活动,反而名利双收,早已是亿万富翁,同时也把科学研究导入歧途,误导公众并浪费了公共资源。这是商业或功利目的对科学研究纯洁性的不幸侵蚀。 人类的智慧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在对环境的适应中不断进化。人类早已经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人类不断对自身和环境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索,并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发展出了科学。科学以人类最广泛并与实践过程一致的那些经验为公理,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严格的逻辑演绎扩展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一旦发觉新的现象或问题与科学固有的原则不相符合,那么新的公理就会创造出来,这使科学可以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自我纠错机制。所以,科学家们一旦发现某些科学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负面问题,马上就会设计新的方法或措施改善。当然,当某些和科学有关的概念被误导或有人利用科学概念进行有意无意的炒作时,很快也就会有人站出来纠正。 只有当科学的理念而不是商业利益或功利目的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时,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变得更加美好。 (转自2010年5月22日《新语丝读书论坛》)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3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的网上讨论
yangjunchao 2010-5-24 14:07
《我们离人造生命还有多远?》的网上讨论 网友: You are way off the mark. Venter's work is not as far-reaching as many think, but it is still an important accomplishment. Synthetic biology has huge future, so is systems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is, as Walter Gilbert stated long ago, dead (Nature 421, 315-316). 量子猫回复: 我没有看过Walter Gilbert的文章。我的几个主要观点,都以系统生物学为基础,只不过没有用相应的术语。在短文章中不可能向一般读者介绍清楚这些概念,只涉及了那些比较容易被理解的部分。比如信号传导,我这里用几个蛋白因子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我们现在了解有限,这方面的研究难度很大。对转基因的看法,也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概念。人造生命的前景,更是系统生物学的概念了。 但脱离了对生物系统基本组件的分离和结构信息的获得,系统生物学只能是空壳,也会死掉的。我前面贴子强调了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一句话,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 这是科学理解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任何复杂系统的一个基本原则。冯等以纯数学的方式,为量子理论构造了逻辑基础。冯的理念基础来自于普适的数学,适用于任何系统。这也是量子理论的核心。 网友: 被量子猫说的那个人工生命好象基本就属于骗骗人大。是不是这样啊。到底怎样啊。我觉得部分取材不能否定其是人工生命吧。话说我要说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我的,有突破性的程序,你也不能责怪我我用的是 MS 的 VC 开发的,而不是我自己编写的程序开发语言吧。 量子猫回复: 关键是我们对自然生命那套程序所知甚少,局部修改的成功率越来越低。 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在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可以工作的程序方面有一些无法突破的障碍。更不用说自己独立设计编制一个可以工作的程序了。虽然最简单的程序可能只有几百个模块。我以前在《科学史上最锐利的激情》那篇文章提及,需要数学家的介入来解决基本理论问题,先把可以工作的模型或框图构造出来。这种数学模型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现在系统生物学的那种粗浅的图景或概念。需要拓扑学和微分几何的专家介入。 不过你的贴子对我很有启发,可以用更形象的比喻把问题说清楚 网友:你从哪里看出来需要拓扑和微分几何来搞基因模型?我觉得它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 量子猫回复: 生物系统只是一维DNA模板结构的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状动态调控的拓扑结构。 我们对某些样本的一维的结构信息已经全部知道,生物系统只是这个一维结构信息的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状动态调控模块构成的拓扑结构。一维的结构信息可以按某种规则映射成二维、多维。 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仅是通过单一规则(以中心法则为底层法则)构建起来的。所以可以用微分几何来处理。这与纤维丛联络或规范场有些类似。 解开这个复杂结构,很有助于生物系统真实的调控网络的各个动态模块的解析和人工构建。 网友:我觉得"创造生命"应该是假装生物不存在,用非生物材料创造出可以自我复制的细胞来。要不然转基因,培养金鱼啥的不都可以叫创造"人工生命"了。 量子猫回复: John Von Neumann,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 但是不同的材料,构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分子,有的是岩石,有的是生物,有的是社会。具体的结构形式也是可以不一样的,如果一样,是分形。但所有演化过程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理解不了冯诺依曼这句话,讨论再多也弄不清楚。 网友: 粗浅的图景或概念是因为当前所知甚少。凭几个数据点却画出了精细图景那才是有问题哪。数学家创造不出新的数据来。 量子猫回复: 问题的关键在于由已知的一维DNA结构信息到整个系统的构造,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条件充分的数学问题。数据点有助于整个系统结构的解析和验证,但没有对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估计,仅有数据点也是没有用的。当然现在数据点还不能说充分,但你要知道在哪些地方获得数据点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可惜现在,大家对困难的但关键的数据点都本能地回避,因为可能资金和时间投入很大但结果很少或没有结果,我已经说过,有的还涉及技术创新的问题。这是研究不能进展的关键。 网友:有了一定的数据才有建模的基础。不然用一个通用的模型需要大到不现实的数据点量。我想现在的困难不是数学问题。 或许你没有自己思考我上面说的由已知的一维DNA结构信息到整个系统的构造,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条件充分的数学问题。但对这个图景不清楚的话数学家也很难给出数学描述。充分的数据有利于这个模型的建立。 或许我上面的话现在数据点还不能说充分让你误解了。我指的是关键数据不充分。 分子生物学早已是数据的海洋(Science 主编的话),把问题掩盖了。各种书都越编越厚,唯恐不全,从而让一般的研究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可能性可以Review整个图景,并看到问题所在。除非你一开始就是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关注的,可以清楚哪些是重复性的细节,那些是要点、关键。 网友:量子猫感到那些东西很神秘深奥,就认为生命科学也非靠它们不可。 量子猫回复: 这是谣言,我的看法是:最深奥的最不可思议的东西往往都是最简单的。不是捅破那层窗户纸有多困难,只是找到窗户的位置极为困难。很多时候你可能还需要梯子。甚至人梯,而且可能是多个。 网友:如果有两个学科隔得比较远、几乎没人对两个行当都了解,那么你把它们扯到一起忽悠出新理论的时候就会非常安全。 量子猫回复: 你自己要有能力区分忽悠和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坐失良机,或跟着别人起哄,助纣为孽。 (转自2010年5月24日《新语丝读书论坛》)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3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2、系统论在近代医学中的研究概况
guoliuhu1950 2009-8-9 22:24
2 、系统论在近代医学中的研究概况 近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创建的一般系统论,在对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中,确定了三大基本观点 1 、 系统观点 ,一切有机个体都是一个整体。 2 、 动态观点, 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3 、 等级观点 ,各种有机体都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也就是生物系统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超个体的聚合体,层次分明、等级森严。 并且贝塔朗菲主张建立一种机体动态的正确模式来取代机械论的错误模式。 系统方法的四大原则: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是研究有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贝塔朗菲还提出了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的著名定律 ( 4 ) 。也就是机体系统内高低等级、分别层次、孤立和组合在功能上的质的不同。 随着系统论在医学领域中不断的发展与运用,人类对于有机整体生命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不断发现其中客观的基本属性。 (1) 、 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是 系统固有的基本属性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首先表现在构成人体结构的各个层次上。 ① 、 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体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 ② 、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间作用以分子间的作用为基础更为复杂和完善。某一细胞受其他细胞的影响 , 不外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 两者 相对平衡使受影响细胞功能相对稳定 。不论促进还是抑制 , 两者不平衡时 , 就会产生疾病。 ③ 、 细胞组织只有构成器管系统才能完成完整的生理功能。 (2) 、 整个机体稳态的观点 , 是系统论在医学上的一大发展。 人体不但是一个多元素、多变化、多层次的系统 , 而且 还是一具有稳态并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系统的又一基本属性。 稳态是指机体在一定的域阶内 , 处于相对有序的状态 , 这种有序态是一个处于一定变化范围内的相对有序态。稳态由机体内平衡和不平衡两方面因素决定。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人体内各子系统之间和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稳态关系被各种因素打破时 , 就发生了疾病。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长期处于相当有序的状态 , 必然存在着维持这种状态的调节机制。任何一个刺激作用于人体都会产生使人体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两种变化。只要刺激到一定的程度 , 这种影响通过反馈系统可使机体重建新的平衡。 应当注意 , 人体的反馈调节系统是以机体的代偿力为前提的 , 刺激过强以致于超过机体代偿力时 , 反馈环就不再起作用 。 人体一切生理机能 , 都是与整个机体有着密切联系各部分的功能表现 , 而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将影响整体的机能。 在正常情况下 , 开放的各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 , 有序的相对协调的平衡状态 , 为了维持这种衡态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纵观医学近代史 , 由 老三论 的发展 , 带来了 新三论 的风暴。有人预测 , 当前又一个前途更为广阔的 三论 已出现在现代医学面前 , 既 隐秩序 、 认知科学 、 力化学 , 简称 YRL 。 隐秩序理论把生命现象 , 思维现象和量子现象的自然本质放到了更为广阔的整体背景上 , 已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 综上所述 , 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机体生命活动的 客观实质即将被揭示。 机体系统的 整体、动态、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 ,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中持续不断的维持机体有序稳态的功能 ; 失稳态和趋于稳态的反馈系统以及机体代偿力的域阶 ; 机体各系统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 , 信息交换 。在这一系列的概念名词面前 , 我们发现了现代医学基础概念 , 在语言表述上 , 也相对的存在着它的抽象性、重复性和理论思维的局限性。 这就急需我们利用这些实验医学所得到的宝贵的客观规律 , 加上各门自然科学知识的交叉 , 再 启用我们人类科学理论思维的认识机能 , 把这些基本概念 , 进一步重新认识、整理或 语言翻译 , 使它产生质的飞跃。以期揭示机体在功能方面 ── 促进与抑制的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和代偿力的 客观实质。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2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biozhang 2009-7-12 20:07
【专稿】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今天发布的是研究生李××的《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请指正。 研究生李××: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本学期我们选修了张教授的《发酵原理》的课程,一方面,对本科阶段发酵工程相关的一些基础课程,如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对发酵工程在整个生物学和工业生产中的定位和作用得到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张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曾说过,《发酵原理》试图突破以往发酵工程课程主要依靠化学工程路线的缺陷,还发酵工程生物学属性的原貌,从而实现当前国内化工模式的传统发酵生产到生物工程的现代发酵生产的转变。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发酵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构建了发酵工程的学问。 发酵原理从电子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三个不同侧面反映工业发酵的运动本质,从三个重要学说,即微生物细胞能学、微生物细胞第二解剖学和微生物细胞经济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三个假说。 1.代谢能支撑假说: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地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2.代谢网络假说: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辅酶)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细胞经济假说: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代谢)经济体系。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它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代谢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众所周知,上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步从还原论转变为整体论,在这种趋势下,诞生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被称为“老三论”,后来进一步又出现了“新三论”,即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这些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对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有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以生物学为例,当基于还原论的分子生物学越来越不能解决许多生物医学的综合性问题时,系统生物学浮出了水面,它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单个基因或者蛋白质不同,它研究的是生物单元在所有水平上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把重点放在分散的生物单元如何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机制。自此,许多生物学研究方法都呈现出从微观走向宏观,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趋势。以上三个假说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发酵工程领域进行理论整合和创新的有力尝试。 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系统论,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他的一般系统论中阐述了系统论的主要原理,它包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和目的性。学了发酵原理,我发现发酵原理课程的基本观点非常好地贯彻了系统论的原理。 1.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论的核心原理是它的整体性原理。自然界的事物都具有系统性,而各种系统都呈现出整体性。因为系统是各种要素联系起来、组织起来的产物,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具有各单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性。所以,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只有从整体上才能显示出来。系统的整体性呈现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性。 在发酵原理课程一开始,张教授就提出了“细胞机器”的概念。由于微生物细胞都是自主生活,独立存在的,所以它必须独立完成能量代谢和自身的生长、繁殖等的生命活动。“细胞机器”这个概念便是从发酵工程的生产角度,将微生物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正如普通意义上的机器在工厂作为一个独立整体一样,任何一个部件的功能或它们功能的简单加和,都不能替代机器这个整体的功能。微生物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体现了微生物细胞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在适当的工业生产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实现获得理想产物的整体性功能。 2.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贝塔朗菲认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现生物系统中一切层次上的组织原理。复杂事物中一个层次与另一层次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它要求人们在考察每个组织层次时,不但了解本层次,而且要了解相邻的层次。通过系统不同层次的比较来认识系统的特点。 第二假说中代谢网络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网络和系统之间存在这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一个网络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所以可以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处理。第二假说在叙述代谢网络概念时,经过分析,指出细胞的代谢网络是生物界的一种无尺度网络,而这种代谢网络可以不同层次来讨论,其中包括基因层次、蛋白质和酶的层次、代谢流层次、信息流层次等等。在代谢网络的讨论中,发酵原理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层次和代谢流层次的研究。 即便如此,在单一层次的讨论中也存在主要与次要的区别。无尺度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集散中心。如果把小分子酶解产物看作代谢网络的一个“节点”,而将酶催化反应作为“边”,那么由此可以构成一个在蛋白质层次的代谢网络。所以,这个代谢网络的集散中心就是12种通用代谢物,其他众多代谢产物将与它们相关联;这个代谢网络还存在EMP、HMP和TCA等通用代谢途径(中心代谢谢途径),其他代谢途径也需要经过通用代谢途径合成相应的产物。这些区别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系统层次的体现。 3.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使形形色色的系统得以区分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系统的相对稳定,才能够对它们进行研究。系统存在的本身就意味着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系统的稳定性是在动态中的稳定,系统的“静止”(亚稳态)不是在静止中实现的,而是在运动中实现的。 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经过长时期的进化,整个系统始终处于动态的稳定中。第三假说,细胞经济假说实际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发酵原理在第三假说的叙述中,通过列举了不同层次的微生物代谢调控的例子,提出了微生物通过“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进行经济运行的观点。而代谢网络的刚性和代谢变动性是细胞经济管理原则的生物学根据。所谓代谢网络的刚性,即微生物自动抵制代谢网络中代谢物流量分布的改变的特性;而代谢变动性,是指微生物细胞的代谢流可以根据其所处环境的变动而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路径及其流量分布的性质。这两点正是系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的最好体现。 4.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是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第三假说一开始就指出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进一步阐明微生物系统不断实现有序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 5.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原理 系统的目的性原理是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范围内其发展不受或很少受条件变化或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的状态和特征。 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正如第三假说所阐述的那样,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微生物细胞的“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微生物细胞的生存。所以,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性就在于保障自身的生存。即便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发酵工业上采用不同的发酵工艺条件,甚至选用的改造过的微生物菌种,细胞经济的原则也还是不变。 最后,感谢张教授为我们发酵工程的学子写出了一本好书,感谢您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我们一定会朝着您指引的正确方向,为发酵工程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5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站在世界屋脊看板块理论的中国人-其中一个小学生的遐想
moxj 2008-10-26 22:24
二十世纪发现的板快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在过去一百年里的三大最主要发现之一.然而当这场地学革命席卷全球后确在崎岖的陆壳上到处碰壁.即使很多地质学家用尽各种手段,但问题还是很多.这样的情况对别的事情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对科学确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如果还有人抱怨中国人一直没有拿诺贝尔奖是因为国内的条件差,那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研究板块碰撞的最好地区就在中国.没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这样的海岸线,更重要的是唯一的世界屋脊基本都在中国境内.在西藏境内有板块碰撞结束间段表现的各种现象. 虽然新兴的地幔柱理论似乎正在完善板块学说,但在西藏地区的众多现象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疑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想自己能做的解释只是一些遐想,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很敢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我想 张进江 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杰出的,大家可以阅读他的论文和著作.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比喻最近对西藏研究的一些现象.当你打开一盒整装的火柴,将里面的火柴从高处倾倒出来。火柴在下落过程中拍摄尽可能多的它们在空中分布状态的时刻。你会发现并不会由于火柴头部较重而趋于火柴头部全部向下的状态。在火柴们相互影响的系统里,它们趋向最大的杂乱无章的状态。我想这种状态就是在火柴足够多的情况下,火柴头在空间各个方向分布的数量值接近于一个生长很对称的桃子头向下时它的表面上任何一点到与桃子底部内接触且曲率为桃子表面最小高斯曲率的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 火柴的这种在运动中的趋向也许是我们星球上任何一种系统里的运动演变的趋向。或许从板块生长带,滑动部位,消减带的演变,更或到板块作用带的各种构造活动及伴生的热液活动也是这样演变着。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发现的伸展构造主要有藏南拆离系,南北向裂谷,及穹窿三种构造产物. 在板块刚接触的时候,就像生命刚开始,模式简单。但细胞指数形式的分裂已经开始了。只是很长一段时间还不再我们肉眼所能观察的范围。到后来我们看到了人,虽然有了明确的形态,但我们却已经进化成了生物界最复杂的动物. 这个物种不但包括了组成生命的各种蛋白质和核酸,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非常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形成了意识.板块理论在吸取了古生物,古地磁,现代的地球物理和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养分后长到了现在的样子,明天的它还会在当代提出的系统论,超微结构,量子论领域里继续前进走出混沌. 总之,喜马拉雅造山带已经演化到了板块相互作用的高级阶段。拆离系,裂谷,穹隆,不同性质的断裂,不同旋转方向的断块等,它们的出现使系统在一定复杂程度下建立平衡。同时它们内部也在通过更加结构化的层次来诠释这种必要复杂程度下的系统。然而所有这些复杂性的趋向又由板块运动直接限制着。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论概论(System Theory)
entropy 2008-10-7 15:32
http://www.zaoxue.com/article/tech-57146_2.htm 系统论概论(System Theory)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未知 来源: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并转载 发布时间:2005-3-13 2:38:43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 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分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贝塔朗菲对此曾作过说明,英语System Approach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因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他说,我们故意用Approach这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个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商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子。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了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 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统一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着。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系统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而这些系统(理)论的统一业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 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 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有必要概括出一门系统学 来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 学理论; 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两部分: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 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 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 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瑞典勘探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系统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大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整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 (完) 注: 1 文章摘自网络,版权归著作者所有。 2 文章经过编辑,有稍微改动。 总结: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的定义: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根据目的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 任何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 笛卡尔分析方法: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 【录入人员】ANNOYMOUS 【编辑人员】ANNOYMOUS 【内部链接】pkm2:item?key=20081007152834867
3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十二章 新的科技领域与核武器
自我源于思考 2008-7-18 17:15
作为一个未来的总裁,应该具有激发和识别创新思想的才能。 斯威尼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 二极管在十九世纪即被应用,即矿石检波器,在 1904 年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作为替代品。它的重要作用是二进制的物理基础,并构成与门、或门( AND 与 OR )。在 1908 年李 德 弗斯特申请了三极管的专利,其重要作用是运算,放大电路进行运算。电子管不断地发展,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 B29 轰炸机上装有 1 千个电子管,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则安装了 13000 个电子管。一般的使用电阻电路实现比例运算与和差运算,使用二极管或三极管实现对数或者指数运算,利用对数和指数运算以及比例,和差运算电路,可组成乘法或除法运算电路和其它非线性运算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实现积分与微分运算。这些电路组合起来完成各种各样的计算功能。另外根据电子管的特性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即我们所说的组合逻辑电路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数据的输入输出则用磁鼓和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束完成,于是在计算、逻辑、存储的基础上,具备了机器自动控制的理论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机器计算的要求变得迫切,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要计算核反应的条件需要上百人用来计算,并专门成立了 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工学院承担为陆军计算炮火火力表的工作,他们于 1943 年开始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师是美国计算机界的先驱 Mauchly 和 Eckter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1 - AC 于 1946 年 2 月投入运行。虽然每秒钟仅能完成 5000 次加减运算,做一次乘法需要 3 毫秒,仅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然而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创举,成为计算机的始祖。但是电子管有不稳定、寿命短等许多缺点,人们从半导体的特性得到启发研究晶体管。 1934 后德国科学家奥斯卡黑尔申请了一项场效应(晶体)管的专利, Purdue 大学得到了较好的锗晶体,应用到贝尔试验室的工作中去,从而使贝尔试验室在 1947 年发明了较成熟的晶体管,而晶体管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电子技术上的信息时代。 由于通讯的发达,人们对于信息的研究不断增加。 1922 年,卡特莱把信息与其内容本身分开,奠定了信息论研究的基础。 1948 年,香农发表《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信息论的产生。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及利用的学科。信息论还研究信道的容量、消息的编码与调制的问题以及噪声与滤波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如维纳创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检测理论,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之一。随着时代发展,信息论不断地发展,从单纯的通讯渐演化为人类世界观的一个方面。如图灵提出 图灵机 的构想,冯 诺意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自组织、自修复、自繁殖系统的初步想法。这些设想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科研能力分成了三个层次:已经掌握 的信息和知识,新接收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对于已有和新接收的信息和知识的联系。其中第一个是基础,第二个即索取和接收新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第三个是出创新意念 (idea) 最关键的环节,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由于在国内外在科技理念上的差别,我国学者而对于信息论不敏感,蔡长年在1956年率先在北京邮电学院开设《信息论》课程,为国内首次。在间接参加编制我国十二年(1956 1967)科学规划时,他建议将信息论的研究列入规划,并提出选题以应用为主;其后,经蔡长年建议,在北京邮电学院建立了研究信息论的科研室,招收了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与我国不同,日本在美国的占领下安心从事社会经济恢复工作,积极引进、研究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从朝鲜战争开始,日本走出困境并快速发展,又一次把中国抛在了后面。与中国相比,日本的国民思想少一些骄傲,多一些进取。 1945 年 9 月,徐永昌将军在密苏里舰上作为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次日在东京看到社会秩序井然,不禁感慨说: 日本之兴,计日可待 。日本在战后的重新崛起便是依靠新的科技领域的最新发明和发现,大力发展经济的结果。 维纳在 1919 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萌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 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这时,神经生理学家匹茨和数理逻辑学家合作应用反馈机制制造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艾肯和冯 . 诺依曼认为这些思想对电子计算机设计十分重要,就建议维纳召开一次关于信息、反馈问题的讨论会。 1943 年底在纽约召开了这样的会议,参加者中有生物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他们从各自角度对信息反馈问题发表意见。以后又连接举行这样的讨论会,对控制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1948 年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宣告了控制论这门科学的诞生。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地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他特意创造 Cybernetics 这个英语新词来命名这门科学。阿什贝的控制论则比较强调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提出新的思想,例如体温的自行镇定 (Homeostat) 和适应环境 (Ultrastable) 的系统。维纳的《控制论》给钱学森以重要启发。钱学森凭借自己研制从弹道火箭到可控和制导火箭技术的丰富经验,很快用控制论的原理,解决了一批喷气技术中稳定和制导系统的问题。 控制论的研究表明,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有专门的调节装置来控制系统的运转,维持自身的稳定和系统的目的功能。控制机构发出指令,作为控制信息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即控制对象)中去,由它们按指令执行之后再把执行的情况作为反馈信息输送回来,并作为决定下一步调整控制的依据。这样我们就看到,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如温度、血压的稳定),或是机器自动保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 在研究通讯和控制时,都离不开系统;研究系统或控制时,又离不开信息。一般系统论把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提出适合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强调系统大于个体,这有助于说明有组织的系统。而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它对于进一步考察系统内部的组织、控制和调节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信息是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使系统得以实现自我调节,是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联系的主要方式。 1925 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N.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 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 年美国学者 A.J. 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 1927 年德国学者 W. 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 ~ 1928 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 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 1932 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 1934 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 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7 ~ 1948 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这标志着系统论的初步建立。 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建立表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理论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 、 石油 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即氧化反应)。 一般 化学 炸药如梯恩梯 (TNT) 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 化合物 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 碳 、 氢 、氧、氮等物质的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核武器也被称为原子武器。 1 千克 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比 1 千克 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大 2000 万倍。这种巨大的威力对各国高层都产生了吸引力。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核武器的研究,但由于德国轰炸伦敦,英国国内人力物力短缺,只得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 1942 年 6 月,丘吉尔、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会晤,决定两国联合研制原子弹,即把英国原来研制原子弹的合金管计划逐步融入到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英国 派出以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 R. 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美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主要与杜邦财团合作。 杜邦公司总裁瓦尔达 卡班达与政府签署了一项关于该公司全面协助 曼哈顿计划 的合作协议。其合同内容包括:杜邦公司负责全部曼哈顿计划所需工程的设计、建造及安全运转,报酬除成本费外,还需再加上一定的开发利润;杜邦公司在整个计划中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为美国陆军所拥有。但战争结束后,杜邦公司为了改变在人们心中的屠夫形象而象征性地收了 1 美元的利润。 起初高层对于原子弹研究比较乐观,并只拨给经费 6000 美元。奥本海默也认为只要 6 名物理学家和 10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 1941 年 12 月日本袭击 珍珠港 后 , 罗斯福等人决定加快原子弹研发, 将所有分散在军队、大学和各实验室研制原子弹的单位联合起来,这种体制被称为三位一体制,陆军 L.R. 格罗夫斯少将被任命为工程总负责人,奥本海默为技术总顾问,罗斯福还接受核研究负责人布什的建议,赋予该工程有高于一切的特别优先权。 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格罗夫斯和 奥本海默 应用了 系统工程 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曼哈顿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即闻名世界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奥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即使看门人的意见,也会对原子弹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 奥本海默的学生,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经奥本海默推荐,在未加入美国籍的情况下参加了美国的最高机密曼哈顿计划。在这一计划中的另一灵魂人物费米,也一直持有意大利的护照。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都集中在这里,将自己对人类和平、发展的责任贯注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去。 原子弹研究工程 于 1942 年 8 月发展成代号为 曼哈顿工程 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 60 万人,投资 20 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 3 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由于美国在攻取硫磺岛、冲绳岛战争中受到重大伤亡,美国高层决定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瞬间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战后,为了建立核武器使用规则,《原子能法令》被美国国会通过,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当美国新的原子能委员会组成后,杜鲁门决定在 1946 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12 点,将原曼哈顿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人类开始谨慎地对待核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55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身后的世纪(之十三)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建立
自我源于思考 2008-5-5 00:03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二极管在十九世纪即被应用,即矿石检波器,在1904年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作为替代品。它的重要作用是二进制的物理基础,并构成与门与或门( AND 与 OR )。在1908年李德弗斯特申请了三极管的专利,其重要作用是运算,放大电路进行运算。 电子管不断地发展,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末出现的 B29 轰炸机上装有 1 千个电子管,而第一台计算机 ENIAC 则安装 了 13000 个电子管 。 一般的使用电阻电路实现比例运算与和差运算,使用二极管或三极管实现对数或者指数运算,利用对数和指数运算以及比例,和差运算电路,可组成乘法或除法运算电路和其它非线性运算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实现积分与微分运算。这些电路组合起来完成各种各样的计算功能。另外根据电子管的特性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即我们所说的组合逻辑电路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时序逻辑电路。数据的输入输出则用磁鼓和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束完成,于是在计算、逻辑、存储的基础上,具备了机器自动控制的理论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计算机的要求变得迫切,曼哈顿计划中要计算核反应的条件需要上百人用来计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工学院为陆军计算炮火火力表,于 1943 年开始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师是美国计算机界的先驱 Mauchly 和 Eckter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1 - AC 于 1946 年 2 月投入运行。虽然每秒钟仅能完成 5000 次加减运算,做一次乘法需要 3 毫秒,仅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然而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创举,成为计算机的始祖。但是电子管有不稳定、寿命短等许多缺点,人们从半导体的特性得到启发研究晶体管。 1934 后德国科学家奥斯卡黑尔申请了一项场效应(晶体)管的专利, Purdue 大学得到了较好的锗晶体,应用到贝尔试验室的工作中去,从而使贝尔试验室在 1947 年发明了较成熟的晶体管,而晶体管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由于通讯的发达,人们对于信息的研究不断增加。 1922 年,卡特莱把信息与其内容本身分开,奠定了信息论研究的基础。 1948 年,香农发表《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信息论的产生。 信息论 是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贮、处理识别及利用的学科。信息论还研究信道的容量、消息的编码与调制的问题以及噪声与滤波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如维纳创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信号检测理论,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之一。随着时代发展,信息论不断地发展,从单纯的通讯渐演化为人类世界观的一个方面。如图灵提出图灵机的构想, 冯诺意曼提出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自组织、自修复、自繁殖系统的初步想法。这些设想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在国内外在技术上的差距,我国学者而对于信息论不敏感,蔡长年在1956年率先在国内开出《信息论》课程,在间接参加编制我国十二年(1956 1967)科学规划时,他建议将信息论的研究列入规划,并提出选题以应用为主;其后,经蔡长年建议,在北京邮电学院建立了研究信息论的科研室,招收了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 维纳在 1919 年研究勒贝格积分时,就从统计物理方面萌发了控制论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美国研制防空火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提出了负反馈概念,应用了功能模拟法,对控制论的诞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 年维纳与别格罗和罗森勃吕特合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的论文,从反馈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为,找出了神经系统和自动机之间的一致性。这是第一篇关于控制论的论文。这时,神经生理学家匹茨和数理逻辑学家合作应用反馈机制制造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艾肯和冯 . 诺依曼认为这些思想对电子计算机设计十分重要,就建议维纳召开一次关于信息、反馈问题的讨论会。 1943 年底在纽约召开了这样的会议,参加者中有生物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他们从各自角度对信息反馈问题发表意见。以后又连接举行这样的讨论会,对控制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1948 年维纳的《控制论》出版,宣告了这门科学的诞生。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他特意创造 Cybernetics 这个英语新词来命名这门科学。 阿什贝的控制论则比较强调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提出新的思想,例如体温的自行镇定 (Homeostat) 和适应环境 (Ultrastable) 的系统。 维纳的《控制论》给钱学森以重要启发。钱学森凭借自己研制从弹道火箭到可控和制导火箭技术的丰富经验,很快用控制论的原理,解决了一批喷气技术中稳定和制导系统的问题。 控制论的研究表明,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有专门的调节装置来控制系统的运转,维持自身的稳定和系统的目的功能。控制机构发出指令,作为控制信息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即控制对象)中去,由它们按指令执行之后再把执行的情况作为反馈信息输送回来,并作为决定下一步调整控制的依据。这样我们就看到,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如温度、血压的稳定),或是机器自动保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 在研究通讯和控制时,都离不开系统;研究系统或控制时,又离不开信息。一般系统论把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提出适合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强调系统大于个体,这有助于说明有组织的系统。而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它对于进一步考察系统内部的组织、控制和调节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信息是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使系统得以实现自我调节,是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联系的主要方式。 1925 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N.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 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1925 年美国学者 A.J. 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 1927 年德国学者 W. 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 ~ 1928 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 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 1932 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 1934 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 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 1947 ~ 1948 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这标志着系统论的初步建立。 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建立表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理论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伟大成就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昨天的世纪|715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