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候模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争论:近万年来,全球是在变暖,还是在变冷?
杨学祥 2018-11-12 14:23
近万年来,全球是在变暖,还是在变冷? Steed 发表于 2014-08-22 18:43 工业革命前的10000年里,地球的全球气温是不断升高,还是有所降低?这还真是个问题。图片来源:wallgang.com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最近要求,在他们的年度报告中绘制一幅图表,以显示全球气温在过去10000年间的变化趋势。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官方网站报道,该校气候研究中心教授刘征宇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下可麻烦了。 刘征宇和他的学生、同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朱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一些科学家合作,一直在利用物理学模型来模拟气候变化。8月11日,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描述了他们所用的3种气候模式得出了一致的趋势:在所谓的全新世(Holocene),也就是我们当前所处的地质年代,全球气温一直在上升。 然而,这一结论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肖恩·马考特(Shaun Marcott)2013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另外一项研究相矛盾。那项研究调查了其他科学家从全球73处地点采集的冰芯及浮游生物沉积物等样本,收集了从中分析得出的温度数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全球从大约7000年前开始进入了一段降温期,直到工业革命人类开始大规模影响气候变化。 “研究气候变化最主要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对气候变量,比如温度,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观测;二就是利用全球气候模式,对气候变量进行数值模拟。”朱江在接受果壳网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地提出,这两种手段对全新世全球温度变化趋势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气候代用资料表明全球平均温度降低了约0.5℃;气候模式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了约0.5℃。” “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个顽固的矛盾,”在校方发布的新闻稿中,刘征宇表示,“观测数据显示全球在变冷。物理模型却显示全球在升温。” 这些科学家把这个问题称为“全新世温度变化之谜”(the Holocene temperature conundrum),这也是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那篇论文的标题。 气候代用资料 “全球气温的可靠测量始于1856 年,而高覆盖的卫星观测仅始于1978年。”朱江对果壳网解释说,“对于更早的温度变化,我们只能利用一些环境记录来反演,比如树木年轮(tree ring),冰芯(ice core)和珊瑚(coral)中的稀有同位素,海洋沉积物中浮游性有孔虫(Planktonic foraminiferal)外壳的钙镁比值,以及海洋沉积物中长链烯酮(Alkenone)的不饱和度等等。这些资料称为‘代用资料’,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利用它们间接推测出温度变化的趋势。” “不难想象,气候代用资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朱江表示,“以浮游性有孔虫外壳的钙镁比值为例,这个比值常被用来反演海表温度。实际上,钙镁比值除了和有孔虫生长时的环境海水温度密切相关,还与海水盐度以及碳酸离子浓度有关。此外,我们反演出的海水温度,更多地代表了浮游性有孔虫生长季节的海水温度,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年平均温度。” 在2013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那项研究中,马考特等人调查了其他科学家从全球73处地点采集的冰芯、浮游生物沉积物等样本,并收集了从中分析得出的数据。但是,他们收集的数据有时候相互矛盾,特别是在北半球。 由于解释这些代用资料非常复杂,刘征宇及其同事相信,它们或许无法恰当地提供一个全局图景。举例来说,从夏季沉积的岩芯中采集的生物样本,与同一个地点在冬季沉积的岩芯中采集的样本,或许就会存在差异。这是去年那项研究的作者都承认的一个局限性。 蓝色为气候代用资料表示的温度变化(Marcott et al ., 2013 and Shakun et al. , 2012)。黑色和黄色为气候模式模拟的温度变化(平均方式略有不同)。红色表示考虑气候代用资料可能的季节偏差订正后所得到的全球平均温度。摘自Liu et al ., 2014. 气候模式 “全球气候模式是用来模拟大气、海洋、陆地和海冰,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朱江继续解释说,“气候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和古气候变化研究,也被大量用于预测将来的气候情景,尤其是考虑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即将达到过去几百万年来从未有过的高值。” 朱江对果壳网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3个来自不同研究中心的气候模式,分别模拟了全新世的气候变化。”这些模拟考虑了诸多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地球上接受的阳光强度,全球温室气体的浓度,冰盖的覆盖率以及融水的变化等等。每个模型都显示,过去10000年来全球在变暖。 刘征宇也在校方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过去的1000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在20世纪之前升高了20 ppm(1 ppm为百万分之一),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的大规模冰盖也一直在消融。这些物理变化暗示,全球年平均温度应该是在持续升高——虽然地球上某些局部地区经历过降温,比如16世纪和19世纪之间欧洲经历的小冰期(Little Ice Age)。 按照刘征宇及其同事目前的认识,他们不相信过去10000年间有任何物理量能够强大到足以逆转上述气候变暖的趋势。他们在研究中所用的气候模式也显示,这是不可能的。 套用刘征宇在新闻稿中的话来说,“基本物理定律说温度会上升,那就必定会变暖。” 当然,气候模式也存在一些已知的不足,比如模型中没有考虑火山活动的影响,而火山喷发可能导致降温。不过这些研究者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全新世发生过剧烈的火山活动。此外,模型也没有考虑尘埃和植被的影响,它们也都可能导致降温。 归根到底,过去10000年来,全球是在升温还是在降温?换句话问,到底谁说得对呢?刘征宇说:“或许,我们全都不完全正确。部分问题可能出在数据上,因为2013年那项研究中有些数据本身就相互矛盾。也有可能部分问题出在模型上,因为模型没有考虑所有的物理机制。” 不过,朱江特别强调,他们的这一研究结果,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并无冲突。“我们采用的3个模式都能较好地模拟出过去100多年的全球增暖,增暖幅值和全球气温的直接观测大致相当。而且,模式研究都表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如今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古气候模拟结果和代用资料的矛盾,不能简单地用来否定气候模式对当今气候的模拟能力。”朱江说,“因为一方面,古气候代用资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用来作为评估古气候模拟的绝对标准。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当今气候强迫量的认识完备性,也要远超对古气候强迫量的了解。” 气候科学家计划在今年秋天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全新世的这一温度变化之谜。(编辑:Calo) 参考文献: Liu, Z., J. Zhu, Y. Rosenthal, X. Zhang, B. L. Otto-Bliesner, A. Timmermann, R. S. Smith, G. Lohmann, W. Zheng, and O. Elison Timm (2014), The Holocene temperature conundru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In press, doi:10.1073/pnas.1407229111. Marcott, S. A., J. D. Shakun, P. U. Clark, and A. C. Mix (2013), A Re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and Global Temperature for the Past 11,300 Years, Science , 339(6124), 1198-1201, doi:10.1126/science.1228026.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045/ 需要历史记录来证实:全球变暖留给人类只剩12年? 来源:科学网 2018.10.11 我要分享 需要历史记录来证实: 全球变暖 留给人类只剩12年? 杨学祥 关键提示:2018年10月9日, 联合国 气候变化 专门委员会( IPCC )发布重磅警告: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摄氏度,否则地球在2030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气候。简单来说,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12年了。 不过,这一结论只是模型计算的结果,缺乏历史证据。 1991 年美国环保局专家 Titus 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 3~5 o C ,海面比现在低 100m 。末次间冰期较今高 1~2 o C ,海面高 5~7m 。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 5 o C ,比最近 200 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历史证据表明,末次间冰期较今高1~2 ,海面高5~7m 。当时并没有出现人类生存危机。因此,“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摄氏度,否则地球在2030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气候”的结论违背历史纪录,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和认真地研究。 相关报道: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 海平面上升 不会超过6米 杨学祥 ,杨冬红 二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 Titus 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3~5 o C,比最近200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Wu和Peltier(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前间的冰川融化速度减少。Jaritz和Ruder(1977)绘出 莫桑比克 全新世 海面变化曲线,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米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0.47米。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米。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图1 鹿回头地区 全新世 海平面变化曲线 全球变暖 留给人类只剩12年 90后五险一金白交了? 世界都要没了。。。。。。 就在昨天,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甩出一记重磅警告: 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摄氏度,否则地球在2030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气候。 简单来说,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12年了。 12年?网友们炸开了锅。 “这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是我们了结 气候变暖 就是我们自己先被了结了” “哪怕是涨1.5摄氏度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也真是够残忍的。” “想想我们下一代之后得忍受什么样的高温天,还不赶紧着想想办法?”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今年的夏天,北半球就没有消停过。 先是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气温一度超过30℃。冰川崩裂,积雪消融,无家可归的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的距离去寻找食物。 一位 摄影师 在位于北极圈内的 加拿大 巴芬岛 上捕捉到了令人唏嘘不已的画面: 饿得瘦骨嶙峋的北极熊拖着沉重的脚步,跋山涉水寻找食物,最后只能从一个汽油桶中扒出来一点点残渣来填饱肚子。 气温升高,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 种种极地气候的极端变化,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殃及到了北半球其他地方,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极端高温: 北欧 城市 瑞典 创下百年纪录的高温,引发森林火灾。 英国 部分地区今夏持续高温干旱,创下50年以来最干旱夏天的纪录 气温升高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极端天气。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新的IPCC报告认为,如果气候不能得到控制,这种野火将越来越频繁。 飓风 弗洛伦斯 在今年夏天肆虐美国,导致620万人眼看着自己家被飓风吞噬,无奈被迫撤离家园。 超强台风登陆 日本 ,大阪出现57年来最强风力——15级大风,全城陷入瘫痪。 随之而来的暴雨使得汽车像 饺子 一样泡在水里,飞机场瞬间变码头。 小汽车在风中表演漂移特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IPCC报告和2015年设定的《 巴黎协定 》不同的是,IPCC将气温升幅调整至1.5摄氏度,而非《巴黎协定》提出的2摄氏度。 区区0.5摄氏度的差距似乎无关痛痒?实际上一点点的温差对于地球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打个比方吧: 如果温度多上升0.5摄氏度,北冰洋夏季无冰的可能性陡增10倍,海平面将多上升10cm,99%以上的 珊瑚 将消失殆尽。 不断濒临灭绝的生物,消失的天然 景观 ,被淹没的海边城市。。。。。。 试问,我们到底还能留住些什么呢? 然而更糟的是,根据CNN报道,这1.5摄氏度的升温额度,已经被用掉了三分之二。 新报告表明:全球气温升高有望在2040年左右突破1.5度大关。 要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只有在2030年前,将导致气候变化的主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2010年45%左右的水平。而这显然会触动很多国家和行业的利益。 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就在今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这天,给地球以及人类的未来送上了一份惊天“大礼”: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 *科普时间:什么是《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于2015年签署,2016年获美国及194个缔约国确认并于2016年11月正式生效。根据协定,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帮助它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 巴黎协定 将使美国损失利益,并让其它国家如中国及 印度 获益。。。。。。这是将美国利益转给其它国家的协定,使美国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这样的事情,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容许它的发生,对不起了。 同时,特朗普还提出停止向一些 联合国 应对 气候变化 项目拨款,并大幅削减美国环保局的预算。 特朗普等美国国内一部分人始终认为“ 气候变暖 危机其实就是一场骗局,一场想要美国掏钱的骗局”。他们认为减少排放会损害美国经济发展,削弱 美国 的竞争力。 然而,自诩是食物链顶端的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并非地球的主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 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人类要拯救地球”,但地球并不需要人类去拯救! 地球已有44~46亿岁,经历过很多不同的时期。但无论是哪个时期,无论地球曾经遭受过何等巨大灾难,无论是否有人类存在,地球都是地球。 所以,当有一天人类把地球的资源耗尽,把地球变得很热,海平面升高百米,即使人类会像 恐龙 一样消亡,地球还是地球。 今天,我们需要拯救的不是地球,恰恰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现在, IPCC 这份报告向全球发出了一个清晰的警告: 拯救人类,我们还剩12年。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Etrgpt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4027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改进气候模式的性能?
WileyChina 2018-10-12 14:52
作者: 秦怡,林岩銮 A Diagnostic PDF Cloud Scheme to Improve Subtropical Low Clouds in NCAR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5) ——Yi Qin, Yanluan Lin, Shiming Xu, His-Yen Ma and Shaocheng Xie https://doi.org/10.1002/2017MS001095 Alleviated double ITCZ problem in NCAR CESM1: a new cloud scheme and the working mechanisms ——Yi Qin and Yanluan Lin https://doi.org/10.1029/2018MS001343 台风山竹的凶猛来袭,美国的佛罗伦斯超级飓风,希腊接二连三的高温与野火,过去的这个夏天,各种极端天气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全球气候变化开始严重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气候模式是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但气候模式长期存在的系统偏差,如海洋低云偏少和双赤道辐合带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可靠性。一系列研究表明,在气候模式中能否准确模拟海洋低云和热带降水的分布对预估未来全球变暖幅度以及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气候模式CESM1.0,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气候模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气候研究和气候预估。然而,该气候模式在海洋低云和热带降水分布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偏差。 在CESM1.0中,云量的计算只依赖于格点的相对湿度以及一个可调节的固定低云形成阈值(Park-RH方案)。这不能反映模式网格内小尺度温度和湿度的分布,即次网格变率,对云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可以看到自然界中云的空间分布变化是非常大的(图1),必需充分考虑次网格变率的影响。 图1. MODIS卫星观测格拉西奥萨岛(红圈位置)附近500km的云分布(左图:2009年11月22日海洋层积云;右图:2010年8月30日浅积云)(图片来自:Re′ Millard et al.,2012) 日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统计云量方案。该方案(Gauss-PDF)把模式中的次网格变率和模拟的边界层湍流和浅对流过程直接联系在一起,从而能描述不同区域随时间变化的次网格变率。该方案不仅改进了热带海洋低云的模拟(图2),还有效缓解了原有CESM1.0 模式中双赤道辐合带偏差(图3)。 图2. 全球年平均低云云量(%):(a) ISCCP观测,(b) Park-RH模拟,(c) Park-RH与ISCCP之差,(d) Gauss-PDF与Park-RH之差(图片来自:Qin et al., 2018) 图3. 全球年平均降水(mm/day):(a) GPCP观测,(b) Park-RH模拟,(c) Park-RH与GPCP之差,(d) Gauss-PDF与Park-RH之差(图片来自:Qin and Lin, 2018) 新方案缓解太平洋双赤道辐合带偏差的主要机理是:增加的低云减小了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使太平洋东部的海温降低,从而增加了东西方向的海温梯度,增强了热带大气的纬向沃克环流和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增强的信风进一步加强了海洋混合层内自东向西的冷平流,造成赤道中太平洋的海温降低,从而缓解了热带的双赤道辐合带的模拟偏差(图4)。介绍这些成果的两篇文章陆续发表在Wiley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Modeling Earth Systems。 图4. 新统计云方案(Gauss-PDF)缓解双赤道辐合带偏差的主要机制(图片来自:Qin and Lin, 2018) 近几十年在气象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气候模式的系统偏差正在得到逐步的改善,也为气候模式更加准确预估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本研究为改进热带海洋低云的模拟提供了一个实践依据,同时为改进双赤道辐合带偏差提供了新的解释机制。该方案目前已经被清华大学牵头发展的公共地球系统模式采用,有效改进了海洋低云模拟偏少和双赤道辐合带问题,推进了中国气候模式的发展。 通讯作者/课题组介绍 该项研究由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研究生秦怡,指导老师林岩銮教授及其他合作人员完成。林岩銮课题组主要关注气候模式以及天气模式中云降水过程相关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开发与改进,台风以及极端降水机理和模拟等研究。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ISSN 1942-2466, Impact factor: 3.97 ) is a Gold Open Access journal that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ls at all scal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Earth system and its coupling to biological, geological and chemical systems.
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忽视叶片水分损失可能带来气候模型的巨大误差
热度 7 lionbin 2017-7-3 10:3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植物失水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而叶片的表皮失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科学家们忽略计算植物叶片水分损失中的这样一个误差,可能对估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带来偏差,这也可能危及全球气候模型,而且当植物处于供水严重不足的条件时,这些错误会显得特别明显 。 碳循环与水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同时它们的变化又可以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过程。理论上,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水循环并非各自独立碳,而是相互制约的。从叶片水平来说,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气孔张开以便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当水分丰富时,叶片气孔尽量张开以便让更多二氧化碳进入,使光合作用最大化,而随着气孔的张开,植物的水分又因蒸腾作用而损失。如果水分比较贫乏,或者发生水分胁迫时,叶片又会通过关闭气孔来阻止光合作用 。也就是说,植物气孔的活动会在获取更多的碳和失去更少的水分之间进行权衡(图)。虽然植物也可以通过叶片的表皮失水,但相比前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植物叶片水分损失与二氧化碳吸收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并将之推广到计算二氧化碳进入叶片的通量中。 图 气孔开闭与碳水之间的权衡 测量叶片内部的二氧化碳需要繁琐的专门定制设备,而叶片水分损失则容易测定,所以野外研究人员一般通过测定叶片水分损失来计算二氧化碳浓度。一旦获得了叶片中二氧化碳浓度,就可以计算出植物将之转化为能源物质的有效性,这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分,也是一些气候模型的重要因子。 这种计算是基于通过气孔的水分流失的,忽视了直接通过表皮的水汽蒸发。最近的实验表明,当水充足时,该近似结果是可行的,但当水分很少时,气孔会关闭,就有很大比例的水分通过表皮蒸发。如果这一点不能进行调整,可能就难于计算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如何将CO 2 转化为糖。也就是说,在气孔关闭的条件下,继续忽略叶片表皮水蒸发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2015年,Hanson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一次研讨会上,Hanson用数据展示了叶片细胞的性质如何限制其对二氧化碳的捕获,Boyer为他提供了另外一个解释——通过表皮的水分损失,并描述了他实验室在1980年代所收集的数据,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注意。Boyer的研究小组发现,当水分丰富、气孔张开时,叶片表皮损失的水分会使向日葵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计算偏高15%。当气孔完全关闭时,预测的二氧化碳浓度比叶片内直接测定的值高六倍。 叶片内的二氧化碳是气候模型的核心特征,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光合作用是如何运作的。于是,接着六个月时间,Hanson就着手进行第一个测量。显然,这里尽量消除测量误差显然是很重要的,所以Hanson也试图简化测量方法,以便其他实验室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更多测试。 当然也有反对的意见。植物生理学家Donald Ort说,这个问题虽然很有趣,但可能意义不大,因为只有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通过表皮的水分损失才会显得比较重要。对于全球的初级生产力估算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影响。 Hanson反驳说,在他尚未发表的一项有关油菜( Brassica napus )的研究中,由于没有考虑到表皮水分损失的问题,结果即使在水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也高估了水分通过气孔损失达12.6%。 点评:从生态系统水平来看,除了植物呼吸,土壤呼吸还通过土壤孔隙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时也伴随物理性蒸发和生物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因此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水循环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蒸发散过程构成了更为复杂的联系。 参考资料 Overlooked water loss in plants could throw off climate models, Nature 546, 585–586 (29 June 2017) doi:10.1038/546585a Kurc, S. A., and E. E. Small (2007), Soil moisture variations and ecosystem-scale fluxes of water and carbon in semiarid grassland and shrubland,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 43(6), W06416. Luxmoore, R. J. (1991), A source–sink framework for coupling water, carbon, and nutrient dynamics of vegetation, Tree Physiology , 9(1-2), 267-280.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14849 次阅读|16 个评论
南极冰盖增加还是减少:现有数据是一笔糊涂账
杨学祥 2014-8-16 08:17
南极冰盖增加还是减少:现有数据是一笔糊涂账 杨学祥 南极变冷还是变暖?南极冰盖增加还是减少?这涉及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必须有真实的数据和明确的发展趋势资料。 2012年的厄尔尼诺预测放了空炮,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预测也放了空炮。全球气象权威机构不能总用空炮来应对全球变化和极端灾害频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9887.html 南极冰盖增加还是减少?现有数据是一笔糊涂账。 相关资料: 南极北极,是变暖还是变冷?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月刊 2014-02-10 15:35:37 南极和北极地区,大部分终年为冰雪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南北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生态环境,突出了极地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1. 北极,谜一样的明天 在北极地区, 最近几十年发生了被称之为“Unaami”的快速变化。“Unaami”在北极因纽特(yup'ik)语中的意思为“明天”, 将北极气候环境的快速变化称之为“明天”有“不可预知”、“不可控制”、和“谜一样的明天”之意;正如当初用西班牙语言“圣婴”(El Nino)来命名南美西海岸东太平洋海水的异常增暖现象一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在北极环境研究计划(SEARCH,2001)中,科学家将“Unaami”界定为: 近期正在发生的十年尺度(30 ~ 50 年) 的,与北极及邻近地区错综复杂的环境变化有关的综合现象。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北极陆地地面气温持续升高,在某些地区,20 世纪最高变暖达5℃;海冰覆盖减少,海冰范围每10 年减小3 %、厚度减少3%~5%;格陵兰冰盖边缘消融,尽管格陵兰岛中部高原地带由于固体降水的增大而导致冰盖增厚,但南部边缘的冰盖消融十分显著, 每年以50km3 的速度融化;大陆雪盖和冻土覆盖面积减小,30 余年来欧亚雪盖减少10%, 冻土消融;陆地淡水径流、雨量和融雪增加,海水盐度降低;海水增温:大西洋部分海域中层水温度增高1℃;北极气压下降,极涡加强,海平面气压降低,热量、湿度经向通量增加;由北极向亚北极的淡水通量增加等(图1)“Unaami”与北极大气环流有关,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海洋、陆地、海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在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的变化对北极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北极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 北极是全球增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对增暖反应非常敏感。近几十年来发生在北极地区大气、海洋、陆地领域中的各种重要的环境变化, 对北极环境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并正在影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并反馈到人类社会, 进而影响区域的乃至北半球的经济活动。 极地气候和大气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气环流,特别是我国天气气候也会发生影响。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极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早为人熟知,对我国造成灾害的旱、涝、风、雹等天气气候事件也大多与冷、暖空气及其活动异常有关。北极区域是我国冷空气的主要源地东部三条路径进入我国境内;冷空气路径不同, 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也不同。例如,2008 年春季,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就与冷空气活动频繁、路径偏西, 及青藏高原南侧和西太平洋的暖湿空气活跃等有关。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特殊、资源潜力大,北冰洋海底蕴藏着巨大的油气和矿产资源,那里还有巨大的鱼群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航运通道。按目前北极海冰缩减速度(图2),北冰洋的 “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有望在2030 年完全开通,北冰洋航道将成为北美洲、北欧和东北亚国家之间最快捷的黄金通道。 在北极冰冻圈中,封存了大量的碳,其中既有元素碳、有机碳,也有固态的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冰,可燃冰)和气态的天然气(石油天然气、煤层和泥炭层等)。北极气温升高,更有利于发酵菌和产甲烷微生物生存和繁殖;加之北极冻土消融、海冰融化带来的北极地区天然沼泽、湿地面积增加;北极苔原冰冻时间缩短;河流湖泊、海洋无冰面积增加等也都导致了北极地区甲烷气体释放的增加。此外,北极变暖加速了石油、煤矿开采,北极航道开通及其他生产活动,也会增加了甲烷气体的释放 2.东西不同的南极 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从时间、空间上来说都是多样的。近几十年来,南极地区的显著增温主要发生在西南极的南极半岛地区,大大地超过了近100 年全球平均增温0.74℃的幅度;而在东南极大陆增温并不明显,有些年个别站还有较明显的降温趋势。 由美国NOAA 卫星获得的1981~2007 年南极地表温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说,南极温度升高,其中西南极一些地区,百年增温率接近2℃;而南极大陆主体,特别是东南极大陆冰盖,不但增温不显著,某些地区还有降温倾向(图3)。我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分别位于西南极和东南极,两站的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时,我们从新闻媒体上也可见到“南极冰盖崩塌”的报道,其中影响最大是,2002 年从2 月27 日到3 月5 日一周不到时间,位于南极半岛的拉森陆缘冰架发生了大面积塌陷,200 米厚的冰架塌陷后变成小的冰山和碎块, 塌陷的陆缘冰面积约有3250 平方千米。只是近年来在西南极经常发生的,大范围的冰架融化和崩塌,在东南极地区并没有发生;冰川学研究也表明,在西南极地区冰盖物质的补充小于消融,冰盖是 不稳定的;而在东南极地区冰盖物质的补充大于消融,冰盖是稳定的。 3.气候变化的时空多样性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北极和南极的气候和大气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极地环境的变化跟地球其他区域的变化息息相关。 南北极地区,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的温度和海冰变化,很难用单一的人类活动影响来解释。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能说,50 余年来南北极和邻近地区的温度和海冰变化是由于温室效应加强的结果,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可能是由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结果。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外交问题和政治问题。虽然目前对“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尚有不同意见,既不应把全球变暖妖魔化,也不应对此熟视无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完全必要的。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严密监测全球,特别是三极地区近地面温度在内的大气要素的变化,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4.结语 全球气候系统是由大气、海洋、岩石、冰冻和生物等五大圈层组成的复杂系统。北极和南极则包含了这五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南北两极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尽相同。 从温度变化来说,北极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为直接和显著,近几十年来北极各地都是以增温为主的;而在南极地区,增温主要发生在西南极地区, 而在南极大陆主体的东南极地区,增温并不明显。 近30 年来,南北极海冰的变化趋势不同,北极海冰减少,而南极海冰却在增加。其中,北半球夏季(7 月)和冬季(1 月)的平均海冰覆盖面积分别以7.4%/10 年和3.3%/10 年的速度退缩;而南极夏季(1 月)和冬季(7 月)的平均海冰海冰则以5.2%/10 年和1.0%/10 年的速度增加(图4)。 2012 年9 月南极海冰还达到近30 年来的最大覆盖面积(图5)。 除变化趋势外,南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如,2012年夏,北极海冰面积最小,为341 万平方千米;而2013 年8 月,北冰洋冰封面积583 万平方千米,与2012 年8 月相比,扩大了238 万平方千米,增幅达60%。在南极相邻年同月海冰面积的差异,也可达到20% 以上。 由此可见,包括极地在内的地球气候系统是十分复杂,对于这种变化究竟是人类影响还是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结果,在科学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还有不同的意见,需要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反应,正如我们不能笼统地将北极的变化说成是极地的变化,也不能将西南极地区的变化简单地误认为整个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月刊 http://www.zgkjzx.com/html/sh/other/2014/0210/125938.html 既然“全球变暖”缘何南极冰层不断增厚? 2014年07月06日09:18 人民网 南极大陆附近不断增厚的冰块   人民网7月5日电 长期以来,不断有环保主义者宣称,因全球变暖,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层将越来越少,直至最终消失。实际情况确是,卫星观测数据发现,过去35年来,地球海冰总量增加100万平方公里。   美国宇航局调查人员在研读卫星照片后发现,今年南极大陆附近的海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创下了有观测纪录以来(1979年后)的历史最高纪录。今年是1600万平方公里,比往年同期多了210万平方公里。   那么,预测全球变暖人的科学家是否错了呢?他们又是怎么预测出极地附近冰块将逐渐消失的呢?原来,科学家根据电脑模拟推算地球两极冰层未来变化趋势,但没有考虑地球“暂时停止变暖”对冰层的影响。   过去18年来,地球上很多地方气候非但没有变暖,甚至变冷了。环保主义者称,这也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与此同时,北极冰层的确减少了,但是南半球冰层却不断增加,为啥没有人来讨论这个问题了呢?   美国调查人员发现,“气温预测模型”所使用的气象数据有40%为不完整的,并没有反应出真实情况。比如,很多气象观测站处于关闭状态,纪录人员根据其他观测点的数据,推测出这些被关闭站点的读数。   进行预测的数据多数来自类似“推测”点的数据。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手头有大量真实数据的情况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也大量使用推测数据。   实际上,地球气温在上个世纪末之前,的确在不断升高。2000年后,地球变暖进程暂时停止。可是,令人不安的是,为营造现在比过去热得多这一结论,很多气温变换预测模型的操作者会修改历史数据。   由于我们只掌握几十年数据,很难断言北极冰块减少和南极冰块增多是气候变换的结果,还是不同年份的此消彼长。一句话:不能简单地说地球变暖或变冷。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爱护环境。(高轶军)   作者:高轶军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http://roll.sohu.com/20140706/n401842518.shtml 研究显示:全球变暖致南极冰川融化加速70% 2014年04月04日06:20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环球网综合报道 全球变暖正在加剧南极冰川的融化。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美国近日的一项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比40年前加快逾七成。假如这些冰川全部投入大海,估计全球水位将上涨约1.2米。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员,分析了南极洲西部的六个冰川,包括此前被发现有巨型冰山掉落的派恩艾兰湾冰川。结果发现,这些冰川的融化速度,在1973年至2013年间加快了77%。而融化冰块的面积,几乎等同于整个格陵兰冰原。这六个冰川因迅速融化,已导致全球水位于2005年至2010年间上升10%。   另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3月31日发布报告称,碳排放量急速上升使全球变暖问题加剧,增加各国发生冲突、饥荒、水灾及人口迁移的风险。美国国务卿克里指出,报告显示解决全球暖化的危机刻不容缓。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404/062099704.html 作者:Ian Eisenman 来源:《欧洲地球科学联盟》 发布时间:2014-8-14 9:48:20 南极海冰并未快速扩张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南极海冰扩张速度并非预期那么快速,而是存在着明显数据误差。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南极海冰不可能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快速扩张,海冰增加潜在着数据误差。 虽然近年来北极海冰显著融化,但是卫星观测数据显示,南半球覆盖海冰面积持续增加,并达到最近几年的最高值。尽管全球气温升高,南极海冰面积仍持续增加,这一点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认为人造气候变暖理论存在着缺陷。 臭氧层空洞、融化冰川中淡水数量增加、风力和自然可变性等因素,使得南极海冰面积日益增大,南极海冰增长速度是北极海冰消融速度的三分之一。但是冰冻圈勘测结果表明,南极海冰扩张速度并不准确,与之前人造卫星处理数据存在着误差。目前,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欧洲地球科学联盟》杂志上。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制定的2007年国际气候科学评估报告显示,1979-2005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是2013年最新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1979-2012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多16500平方公里。 该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伊恩-埃森曼(Ian Eisenman)说:“当我们观察分析倾向于变化的报告数量以及观察南极海冰变化的时间范围时,发现得出的结论并不正确。我们发现某一份研究报告中存在显著误差,但我们无法识别出哪份报告包含着错误信息。” 研究人员对比两个数据集,是两份IPCC评估报告使用的不同版本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表明,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两个仪器得出的数据已被校准,很可能是其中一个仪器的校准出错。(来源:腾讯科学 悠悠)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4814948207834076.s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拟建第六代气候模型 提高分辨率增加化学模拟
热度 1 peifs 2013-11-11 11:15
文章出处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2013/09/qhbhyw/1973619.shtml 那些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需要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地球气候的科学家,可能很快会有一个有效的新工具。美国能源部(DOE)正在计划创造自己的新计算机气候模型。这也是美国第六个建模工具箱。但是,在一些气候科学家对这个处在萌芽期的模型表示支持的同时,也有人担心它会耗尽现有模型合作者的才能。但无论如何,这个新模型将提供比现有模型更精确的模拟结果。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模型建造者James Hurrell也承认这些担忧。他负责运行美国现存的主要气候模型。不过Hurrell表示:“现在确实需要高分辨率模型,并且它能在下一代超级计算机上高效运行——我并不认为这会是一种威胁。” 气候科学核心 由成千上万行计算机代码建立的地球模拟系统,正成为气候科学的核心。许多工业化国家都资助发展一个或更多的模型,致力于预测大气中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如何影响空气和海洋温度、洋流以及极地冰等一系列因素。 当专注于大型全球图景时,现存的模型已经趋向于做到最好。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渴望获得更高分辨率的模型,以便将镜头聚焦到小于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例如海洋漩涡、暴风雨和山脉等。研究结果显示,增加这些细节——再配合一些超级计算机的“火力”——能够极大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美国现存的5个模型主要针对各种尺度和议题。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是NCAR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ESM是NCAR于2010年7月推出的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DOE和数百位科学家设计制成。它是一个完全耦合的气候模式,其中包括大气、陆地、海洋、海冰、陆冰等几大模块,主要用于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状况。 CESM成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评估报告所使用的主要气候模式之一,并且全球科研人员都可以免费获取。通过借助CESM,科研人员能够模拟海洋生态系统与温室气体的相互作用;臭氧、粉尘和其他大气化学物质的气候影响;大气、海洋和地表的碳循环,以及温室气体对高层大气的影响等。 此外,在CESM应用中,一种对大气过程的全新描述将使研究人员能探索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包括对空气质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反馈机制的研究。Hurrell说:“有了CESM,人们能够探索那些以前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这个模式中改进的物理过程和扩展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方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描述客观世界。” 全新起航 不过,DOE表示,计划中的模型虽然尚未命名,但将是一个独特的、分辨率更高的新版本CESM。 新模型将致力于回答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生物燃料作物,或者发电厂的水供应。“通过将大量建模专业知识和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相结合,在引领建模的努力方面,DOE下属国家实验室有独一无二的地位。”DOE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官方人士称,该新模型建造计划将涉及7个DOE实验室,并且也可能不需要新的开销。他们希望能在4个月内启动该计划,但是“只能在同行评议得出积极结论,且DOE批准后”,才能实施计划。他们还补充道,DOE将与运行CESM和其他模型项目的科学家分享计算机编码,这也将有助于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模型。 对于一些人而言,该计划听上去很有希望。Hurrell表示,例如,它将允许NCAR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他项目。这些将能更好地模拟局部环流,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或气溶胶颗粒的气候影响。 DOE的全新气候模型征程也可能带来一个更加灵活的团队,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追求高风险的方法。CESM团队包括众多因为预算紧张而离开NCAR的研究人员,他们现在供职于DOE。 面对争议 还有一些人对于合作的官僚主义气息感到窒息。按规定,对于该模型的所有更改都必须经过一个严苛的审批程序。因此有时一些新想法都被遗留在了某个角落。“CESM更倾向于被有效工作的东西吸引。”华盛顿大学气候模型家Chris Bretherton说。DOE的模型建造者有从零开始的自由。 也有人注意到,一个国际研究委员会的报告也曾要求一个更“协调”和“综合”的美国模型建造计划。该委员会还提出需要建设更高分辨率的模型。尽管DOE曾表示,没有削减CESM经费的计划——包括今年划拨给NCAR的620万美元,但有人担心新模型会将DOE专家从现有的合作中转移出去。 “有一个新计划是伟大的。”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模型专家Inez Fung提到,“但是建模研究人手不足。与各自为政相比,将更多的智力投入到一组编码中,效果可能会更好。” 批评者还担心,新模型将对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Philip Rasch等DOE研究人员产生影响。Rasch是一位前NCAR模型家,至今在CESM项目中保留着重要影响。NCAR模型家Richard Neale说:“坦率地说,他好像还在这里。” 但是,如果DOE继续前行,Rasch将受命进行新模型研究工作。“他是否会像过去的几年那样分配自己的时间,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Hurrell承认。 DOE的新模型还可能激励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询问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美国真的需要6个气候模型吗?去年,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考察了模型过剩的机构,而且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共和党成员责难道,他们看到过多的钱被浪费在气候科学领域。
1631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模型模拟的惊人误差:人为变暖作用或被夸大
热度 2 杨学祥 2013-10-28 20:04
气候模型模拟的惊人误差:人为变暖作用或被夸大 杨学祥,杨冬红 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这一事实得到 IPCC 的确认,由此引发对现在气候模型模拟准确性的质疑。 检验结果表明, 对 20 世纪 90 年代进行过的 117 次气候预测与实际的气候变暖情况进行了比较,在这 117 次预测中,只有 3 次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另外 114 次则高估了气候变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被预测的程度平均是实际情况的两倍。 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有可能被气候模型夸大了,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许多关键的自然因素,科学研究要尊重自然规律。 相关报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2012 年 10 月 14 日 报道,这份报告是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他们对分布在陆地和海洋里的 3000 多个测量站点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报告显示,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 1980 年之前的 40 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2-10-15/146749975.html 根据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 1998 年至 2012 年,全球地表温度每十年上升 0.05 ℃ ,远远低于 1951 年以来每十年上升 0.12 ℃ 的增温速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4299.shtm 現實中,最近 15 年( 1998 年 -2012 年)以來溫度上升出現趨緩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對全球變暖的一些質疑。為此,報告指出由於自然變率,基於短序列的氣候趨勢對起始年和終止年的選擇很敏感,一般不能反映長期的氣候趨勢,比如,過去 15 年正好開始於一個強厄爾尼諾年。這段時間增溫趨勢減弱是因為輻射強迫和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減弱,二者的貢獻率不相上下。輻射強迫趨勢減弱主要是因為火山爆發和現有太陽周期處於下行階段,而內部變率有可能是由於海洋熱量分布不均。在對氣候模式的評估中,也強調了模式對最近 15 年模擬的偏差。同時,報告也說明部分模式在對溫室氣體和其他人為強迫增加的響應估計過高,也是模式對近 15 年模擬不夠好的原因。這些都是基於科學態度,客觀地描述了現有氣候模式性能的不足。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3/1007/c70731-23114162.html 现有的气候模型的建造遭到质疑,长期以来,对现有模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对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度上。 最近,有一项研究对 20 世纪 90 年代进行过的 117 次气候预测与实际的气候变暖情况进行了比较。 令研究者惊讶的是,在这 117 次预测中,只有 3 次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另外 114 次则高估了气候变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被预测的程度平均是实际情况的两倍。 这项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有些科学家认为,这说明了气候模型的准确性需要被再次评估,但也有些科学家表示这是正常现象。 因为,从长期来看,气候模型对气候变化发展趋势的预测是正确的,但气候的演化存在很多变数,不能期望其绝对准确。 虽然,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有可能被气候模型夸大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确实应当开始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只不过,也许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而已。 气候模型的预测为什么会不准确?相关学者列举的可能的原因包括太阳辐射、对火山喷发次数预测的不准确,以及对二氧化碳对气候影响的估计不足等。还有专家认为,气候模型之所以高估了气候变暖的程度,是因为它们处理云的方式有问题。 有专家认为,当前现有模型对气候变化预测的不准确,是由于其没有抓住自然变率中的某些因素,如深层海温对气候的影响等,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提高精度所能解决的。 精度提高肯定可以提升模型对更小尺度的自然过程的模拟,这对模型发展是有利的,但不能指望提高精度来解决一切问题。提高模型准确度还需从物理上揭示更深层次的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并改善机制。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科学》) 《科学新闻》 ( 科学新闻 2013 年第 10 期 科学·深度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4273.shtm?id%3D284273 根据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 1998 年至 2012 年,全球地表温度每十年上升 0.05 ℃ ,远远低于 1951 年以来每十年上升 0.12 ℃ 的增温速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 10 月 23 日 举行的中英气候变化科学交流会上表示,海洋表层温度上升的减弱和太阳活动的显著减弱等自然因素是近 15 年全球变暖出现减缓和停顿的主要原因。丁一汇总结了科学界的有关研究,认为导致近 15 年气候变暖减缓的因素主要包括:中东太平洋地区拉尼娜事件增多,使海水表层温度降低,对大气环流起到了冷却作用; 2000 年以来,太阳活动处于宁静期,来自太阳的辐射减弱; 2000 年以来,伴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增加,气溶胶也不断增多,对大气也起到了冷却和降温的作用;过去 20 年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转向负位相,使极地冷空气极易扩散南下,北半球的寒冷天气增多。北极海冰的减少也对亚欧天气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极海冰减少使欧亚地区阻塞高压发生的机会增多,寒潮变得更加频繁;同时,海冰减少增加了海面蒸发,使北极大气水汽含量增加,从而使大雪和暴雪更加常见。此外,太平洋十年涛动处于冷位相和火山的爆发也促使地球温度降低。 IPCC 在报告中也对近 15 年的变暖停滞做出解释说,由于自然波动,短时期的温度变化对选取时期的起止时间很敏感,但不能反映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4299.shtm 我们在 2004 年就提出,地球进入变冷周期: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1947-1976 年和 2000-2035 年都对应太平洋涛动冷位相。 我在 2004 年指出,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事实上,从 2007 年开始西方科学家已对全球变暖预测做出 6 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不过是最后的结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03827.html 《科学新闻》:气候模型,水晶球还是无底洞 作者:张文静 孟瑶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 2013-10-27 19:14:4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就是 IPCC 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到 21 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比现在升高 2.5 至 3 .8 ℃ ,这将导致一些地区持续产生干旱、热带风暴等气象灾害……” 科普日的活动中,工作人员正在给大家演示着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触目惊心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让观众们惊叹不已。这些让他们惊叹的图片并不是出自摄影师之手,而是通过气候模型模拟得到的。 神秘的气候模型 气候模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个稍显陌生的词汇。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候模型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一篇描述它的文章里看出一些端倪。 “英国南部城市埃克赛特的办公大楼在三层玻璃窗户的装饰下,显得富丽堂皇……这座大楼的地下室里,两座毗邻的房间内安放着 27 个巨大的黑色箱子,它们连接着数百万条线路,有关地球和 60 多亿人的下一刻动向通过电脑编码的形式,传输到这些黑色箱子里进行处理……” 这段描述出自一篇 2010 年发表于《世界博览》杂志的文章中,文中的大楼正是英国国家气象局办公楼,而那些黑色箱子就是超级计算机。当时,即将在这些计算机中运行的就是气象局下属的哈德里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制而成的最新气候模型——“哈德里 2 号气候模型”。 气候模型不是一台仪器,而是一个数学模型,换句话说就是计算机程序代码。它利用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方程式,外加由实际观测得到的气候场资料作为起始状态,最终在计算机上再现气候变化的过程。 这种由成千上万行计算机代码建立起来的地球模拟系统,正在成为气候科学的核心工具。 当前,世界上很多工业化国家都在投资研发气候模型,以期用来预测二氧化碳含量在大气中的不断升高,为全球空气和海洋温度、洋流以及极地冰等带来的影响。 与我们更为熟悉的气象预测不同的是,气候预测主要针对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而不是局地尺度。研究人员运用气候模型能够模拟全球几年、几十年甚至数千年的气候变化。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科学家通常模拟过去的气候状况,然后将实际观测到的信息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更好地描述世界” 气候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低精度到高精度;从只有少数动力和热力过程到包含更多物理化学过程(如云、气溶胶等);从只有大气部分到包含大气、陆地、海洋甚至生物圈等多个圈层。 当今国际上研制气候模型较为先进的主要有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气候模型以美国第 5 代气候模型——通用地球系统模型( CESM )为代表。 CESM 诞生于 2010 年 7 月,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 )推出的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型。虽然 CESM 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能源部( DOE )和几百位科学家共同研制的成果,但全球的科研人员都可以免费获取。 作为一个完全耦合的气候模型, CESM 包括了大气、陆地、海洋、海冰、陆冰等几大模块,可以用于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状况。 目前, CESM 已经成为了 IPCC 撰写评估报告所使用的主要气候模型之一。科研人员运用 CESM 来模拟海洋生态系统与温室气体的相互作用,臭氧、粉尘和其他大气化学物质对气候的影响,大气、海洋和地表的碳循环,以及温室气体对高层大气的影响等。 借助 CESM ,研究人员还可以探索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如对空气质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反馈机制的研究。 “ CESM 有助于人们探究前人无法解决的科学问题。” NCAR 的模型建造者 James Hurrell 称,“模型通过改进的物理过程与扩展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描述世界。” 最新升级计划 虽然,在构建气候变化的全球图景时,现有的气候模型所做到的已经能够接近最好水平。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希望获得拥有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模型,可以将镜头聚焦到小于 10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气候现象,例如海洋漩涡、暴风雨和山脉等。 相关研究显示,这些元素的增加,再加之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火力”,气候模型的预测能力有望大大提高。 科学家们的愿望也许就要实现了。根据美国《科学》杂志的报道, DOE 正在拟建美国第 6 代气候模型,这个还没有命名的、计划中的模型将是 CESM 的最新版本,拥有更高的分辨率。这个 CESM 的升级版将致力于回答全球变暖会对生物燃料作物或发电厂的水供应造成怎样影响的问题。 “我们能将广泛的建模技术与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相结合,在气候模型研制领域, DOE 的国家实验室绝对是‘先头部队’。” DOE 的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相关部门官员透露的信息,新模型的建造将会涉及 DOE 的 7 个实验室,但不需要新的资金投入。他们希望建模计划能在 4 个月内启动,但实际上该计划“只有在同行评议中得到积极结论,并且通过 DOE 批准后”才能开始实施。届时, DOE 将与运行 CESM 和其他气候模型的科学家共同分享计算机代码,这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高分辨率的模型。 新一代气候模型的研制计划听起来似乎相当不错,但这个美好的愿景同时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 一些人对相关机构合作中的官僚主义倾向表示担忧。按照规定,该模型建造过程中的所有更改都必须经过一个非常严苛的审批程序。这样就可能会造成一些新想法不能被及时采纳的情况。 尽管 DOE 的工作人员表示新的建模计划不会导致 CESM 经费的削减,包括今年投入到 NCAR 的 620 万美元,但还是有人担心新模型会将 DOE 的专家从现有的研究中转移出去。 “新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建模研究的人手不足。” DOE 的 Lawrence Berkeley 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模型专家 Inez Fung 说,“与把研究人员分散开来相比,将更多的智力投入到一组编码中,成果可能会更好。” 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美国真的需要 6 个气候模型吗? 去年,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已经就模型过剩的问题考察过相关机构。同时,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中的共和党成员表示,过多的钱被浪费在了气候科学领域。 争议还将持续 新模型的建造遭到质疑,现有的气候模型也未能幸免。长期以来,对现有模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对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度上。 最近,有一项研究对 20 世纪 90 年代进行过的 117 次气候预测与实际的气候变暖情况进行了比较。 令研究者惊讶的是,在这 117 次预测中,只有 3 次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另外 114 次则高估了气候变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被预测的程度平均是实际情况的两倍。 这项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有些科学家认为,这说明了气候模型的准确性需要被再次评估,但也有些科学家表示这是正常现象。 因为,从长期来看,气候模型对气候变化发展趋势的预测是正确的,但气候的演化存在很多变数,不能期望其绝对准确。 虽然,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有可能被气候模型夸大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确实应当开始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只不过,也许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而已。 气候模型的预测为什么会不准确?相关学者列举的可能的原因包括太阳辐射、对火山喷发次数预测的不准确,以及对二氧化碳对气候影响的估计不足等。还有专家认为,气候模型之所以高估了气候变暖的程度,是因为它们处理云的方式有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气候型的专家对《科学新闻》记者表示,现有的气候模型的水平肯定是不够的,于是有人将此归因于模型的精度不够高,认为需要发展更高精度的模型,这也是美国发展新一代气候模型的初衷。但是,模型的模拟准确度是否会随着模型精度的提高而提高,研制新一代模型是否在浪费资源,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专家认为,当前现有模型对气候变化预测的不准确,是由于其没有抓住自然变率中的某些因素,如深层海温对气候的影响等,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提高精度所能解决的。 精度提高肯定可以提升模型对更小尺度的自然过程的模拟,这对模型发展是有利的,但不能指望提高精度来解决一切问题。提高模型准确度还需从物理上揭示更深层次的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并改善机制。■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科学》) 《科学新闻》 ( 科学新闻 2013 年第 10 期 科学·深度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4273.shtm?id%3D284273 氣候變暖事實更確鑿 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氣候專家解讀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 2013 年 10 月 07 日 11:22 來源:氣象局網站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分享到 ...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 QQ 空間 原標題:氣候變暖事實更確鑿 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氣候專家解讀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   “最近三個十年中的每個十年均比 1850 年以來的之前任何一個十年都暖。” 9 月 27 日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 2013 :自然物理基礎》及決策者摘要,一經發布,立即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和報告中描述的逐漸攀升的氣溫一樣,氣候變暖的話題再次火熱。   氣候變暖的事實究竟是如何得出的?人類活動到底與氣候變暖有何聯系?評估報告是如何編寫的?中國氣象局在其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IPCC 第一工作組 12 次會議暨 IPCC36 次全會中國代表團成員巢清塵。   氣候變暖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報告,“氣候系統暖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自 1950 年以來,氣候系統觀測到的許多變化是過去幾十年甚至近千年以來史無前例的。”巢清塵告訴記者,“相對於 1961 年 -1990 年, 1880 年 -2012 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約上升了 0.85 ℃ 。”截取 1880-2012 年這段時間,是基於國際上三個獨立的氣候數據集最早的起始時間,( 1850 年 -1880 年全球器測數據有限,再之前幾乎無器測數據,難以得出科學的溫升判斷)。   和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相比,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在很多數據方面都有了明顯進展,尤其是得到更多量化的科學數據。例如,在海洋增暖方面,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 1961 年以來,海洋變暖所吸收熱量佔地球氣候系統熱能儲量的 80% 以上﹔而在第五次評估報告中, 1971 年至 2010 年間海洋變暖所吸收熱量佔地球氣候系統熱能儲量的 90% 以上,幾乎確定的是,海洋上層( 0 至 700 米)已經變暖。與此同時, 1979 年至 2012 年,北極海冰面積以每 10 年 3.5% 至 4.1% 的速度減少﹔自 20 世紀 80 年代初以來,大多數地區多年凍土層的溫度已升高,升溫速度因地區的不同而不同。   這些數據說明,氣候變暖的事實更為確鑿。據巢清塵介紹,此次評估報告對整個氣候系統進行了更客觀科學的分析。和以往相比,現在使用的觀測資料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可以更全面、多角度、多樣化的描述科學事實。同時,在氣候模式方面,考慮了更多影響因子,加入了碳循環和動態植被等過程,對人類活動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報告更科學客觀地描述氣候變化事實   現實中,最近 15 年( 1998 年 -2012 年)以來溫度上升出現趨緩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對全球變暖的一些質疑。巢清塵解釋道,氣候變化研究一般需要以 30 年平均值作為基准態,此次會議在審議 IPCC 報告時,也有國家提出 15 年太短,不適合進行氣候變化評估。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認為決策者和公眾對最近 15 年溫升趨緩現象很關注,有必要對這一現象給予解釋。   為此,報告指出由於自然變率,基於短序列的氣候趨勢對起始年和終止年的選擇很敏感,一般不能反映長期的氣候趨勢,比如,過去 15 年正好開始於一個強厄爾尼諾年。這段時間增溫趨勢減弱是因為輻射強迫和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減弱,二者的貢獻率不相上下。輻射強迫趨勢減弱主要是因為火山爆發和現有太陽周期處於下行階段,而內部變率有可能是由於海洋熱量分布不均。   她指出,在對氣候模式的評估中,也強調了模式對最近 15 年模擬的偏差。同時,報告也說明部分模式在對溫室氣體和其他人為強迫增加的響應估計過高,也是模式對近 15 年模擬不夠好的原因。這些都是基於科學態度,客觀地描述了現有氣候模式性能的不足。但這一不足,不能掩蓋模式在對過去 60 年長期氣候趨勢與實際觀測較為一致的肯定。   人類活動影響極可能是氣候變暖主因    IPCC 對氣候變化事實和趨勢的最新評估結論顯示,人類活動的影響極有可能是導致 20 世紀中葉以來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這一認識得益於對氣候系統更好的認識,巢清塵表示:“科學家對氣候變暖的歸因認識更加深刻,受人類活動影響的証據更強。”   和過去相比,人為輻射強迫更強。這就是指,總輻射強迫是正值,並導致了氣候系統的能量淨吸收。自 1750 年以來輻射強迫的最大貢獻者來自大氣 CO2 濃度的增加。 2011 年與 1750 年相比,人為總有效輻射強迫估計值為每平方米 2.29 瓦, 2011 年人為總有效輻射強迫估計值比 2005 年高 43% 。   根據報告,人類活動極可能( 95% 以上可能性)導致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大部分( 50% 以上)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升高。其中,溫室氣體在 1951 年至 2010 年間可能貢獻了 0.5 ℃ 至 1.3 ℃ 。在一系列情景模式下,相對於 1986 年至 2005 年,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在 2016 年至 2035 年將升高 0.3 ℃ 至 0.7 ℃ , 2081 年至 2100 年將升高 0.3 ℃ 至 4.8 ℃ 。到 2100 年地球溫度可能上升超過 2 ℃ ,這是各國政府承諾保持的臨界值。這表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可能將更大。    IPCC 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托馬斯 斯托克說:“根據最低的情景模式,到本世紀末,與 1850 年 -1900 年相比,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可能高於 1.5 ℃ ,而根據兩個較高的排放情景,升溫可能超過 2 ℃ 。隨著氣候變暖,高溫熱浪將變得更加頻繁,且持續時間更長。濕潤地區將有更多降水,而干旱地區的降水將變得更少。”這說明,在未來極端性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概率可能將進一步增加,而人類則需要更多的應對措施來避免自己受到不利的影響。   中國科學家參與人數是最多的一次   根據巢清塵介紹, IPCC 第二工作組和第三工作組的報告將分別於 2014 年 3 月和 4 月公布,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將於 2014 年 10 月公布。第一工作組報告是十分重要的基礎,並為評估氣候變化影響及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堅實基礎,對於今后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9 月 23 日 至 26 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率中國代表團出席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第 12 次會議暨 IPCC 第 36 次全會,代表團成員來自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國氣象局等單位。 IPCC 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秦大河說,中國政府和科學家在此次報告的起草和審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共有 18 名中國科學家參與起草報告,是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有所提高。   巢清塵告訴記者,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從 2008 年開始編寫,作為 IPCC 國內工作的牽頭單位,中國氣象局發揮了重要作用。從確定編寫報告大綱到推薦編寫作者,從專家、政府評審到最終定稿,評估報告幾經磨礪,最終出爐。此次報告中可以看到中國在地表大氣觀測、古氣候模擬、雲和氣溶膠和模式評估等方面在國際氣候研究進展明顯,其研究成果在評估報告中引用較多。中國的 5 個氣候系統模式參與了其中的評估與模擬,國家氣候中心研發的氣候模式表現較好。 ( 來源 : 氣象局網站 )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3/1007/c70731-23114162.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6114 次阅读|3 个评论
气候模型可能高估了全球变暖问题:气候模型不可靠的早期预言
热度 3 杨学祥 2013-9-27 04:24
气候模型可能高估了全球变暖问题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3年09月23日14:30 来源: 蝌蚪五线谱 气候模型可能高估了全球变暖问题   预计由于全球变暖将引起的温度变化(颜色越深,代表变化程度越大),现在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对这个预测所依据的数据产生了质疑。   你能依靠天气预报吗?也许不能,至少在涉及到全球变暖预测的时候不能。   最新的一项研究比较了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117次气候预测与实际的气候变暖情况。研究者发现,在这117次预测中,有3次是基本准确的,另外114次则高估了气候变暖的程度。平均来说,预测气候变暖的程度是实际情况的两倍。   有些科学家说,这次研究表明,需要重新评价气候模型的有效性。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说明,气候模型中确实有些地方需要修正,”气候科学家John Christy说。   但是,还有些科学家说,这是小题大做。   “作为一个气候科学家,出现这种情况,我既不感到惊讶,也不觉得困扰,”气候科学家Melanie Fitzpatrick说。“气候科学家的工作就是不断修正我们对于气候系统的了解,并基于新的了解来改进气候模型。”   Fitzpatrick说,从长期来看,气候模型是正确的。但是气候中存在着太多变数,不能期望对20年后的预测是准确的。   但是John Christy说,早在35年前,即1979年,气候模型就出现了问题。这是存在可靠的卫星温度信息,可供与预测数据相比较的最早年份。   “我利用73个气候模型,对1979年以来的气温进行预测,结果每个模型预测的气候变暖的情况都比实际情况严重,”Christy说。许多这样的预测都给公众造成了压力。1989年,美联社报道,“研究者利用计算机模型得出结论,全球变暖将使全美到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上升2度。”   但是根据 美国 宇航局的考察,全球温度的升高不到以上预测的一半——从1989年到2020年,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华氏度左右。   1972年,《基督教箴言报》报道,“北极问题研究专家Bernt Balchen说,北极地区普遍变暖的趋势使北极冰盖正在融化,到2000年,北冰洋可能就没有冰了。”这个预测显然错了。   但是,人们开始应该关注全球变暖问题。Fizpatrick说,“这篇文章并不是否认全球正在变暖这个事实,也不是否认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地表温度仍然在上升⋯⋯2012年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十个年份之一。2001年到2010年这从进行仪器测量以来最热的一段时间,”她补充说。   Christy也认为,气候确实在变暖。但是他说,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对于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他补充说,“我认为气候模型首先应该预测的就是温度。但是它却偏偏把温度搞错了。”   这项研究的作者没有提过他们的研究对政策的影响。   为什么预测会不准确?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列举了可能的原因,太阳辐射,对火山喷发次数预测的不准确,对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估计不足,等等。   Christy认为,气候模型之所以高估了气候变暖情况,是因为它们处理云的方式有问题。   大多数气候模型都假设,当二氧化碳变暖时,云的体积会缩小,使更多阳光照射到地面上,从而使地面温度升高。但是实际情况是,云的体积并不会缩小。   这项研究还指出,过去的气候模型高估了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威力,所以才会高估了气温的变化。但是研究者解释不出为什么那些模型会犯这样的错误。   Christy说,对于模型的修正情况他并不乐观。“地球这个系统太复杂,现在的气候模型无法很好地反映它。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气候模型都不会得到太大的改善。 http://tech.hexun.com/2013-09-23/158236908.html 全球变冷?科学家称我们正面临冰期威胁:告别全球变暖正当时 已有 602 次阅读 2013-9-10 11:5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全球变暖 全球变冷 冰期威胁 我在2013年新年献词中提出告别全球变暖,最新研究表明: 全球变冷?科学家称我们正面临冰期威胁 腾讯科技 2013年09月09日07:41 分享 微博空间微信新浪微博邮箱朋友人人网开心网 全球变暖似乎是当今全球气候的主旋律,但是一些顶尖气候学家认为全球正在进入“冰期”,并警告全球或正在变冷。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从图中看出2013年北极海冰的面积却出现了增加,科学家认为全球正在进入“冰期”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呼声似乎越来越高,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加剧,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一些气候领域最为优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出警告称全球可能变冷,北极地区的冰帽在一年内增长了60%,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地区似乎没有呈现大面积海冰消失的情况,与2012年相比,海冰覆盖的区域却增加了一百万平方英里,这些信息甚至导致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推迟公布,或许全球变暖的主旋律将被改变。 一些顶尖的气候学家认为全球正走向一个“冰期”,在本世纪中叶前不会结束,而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灾难性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严重的误导,尤其是北极圈周围的国家,如果全球变暖,那么北极海冰就出现大规模融化、消失,北极航线也随之兴起,但是全球进入“冰期”的研究结果似乎让这些国家无法接受,并引发了激烈的政治和科学上的辩论。除此之外,全球变冷的调查结果也让致力于“绿色”环保的一些措施面临停滞,世界经济可能将高达数十亿英镑本用于遏制全球变暖的资金转移。由于受到全球变暖的干扰,一支由20多艘游艇组成的船队今年夏天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开通西北航道,本以为北极将出现没有海冰的夏季,但是事实上这些船只最终被困在冰里。 对此,航运专家称这些船只被解救的途径是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根据加拿大政府官方网站报道,西北航道在整个夏天依然处于冰封状态,无法顺利通航。维斯瓦夫马斯洛斯基教授认为全球进入“冰期”的研究结果是根据超级计算机建立的模型得出,我们正在使用更高精度的气候模式对北冰洋海冰进行研究,相关调查显示人类排放的大气颗粒物可能会遮挡太阳的光线,使地球表面的阳光照射量下降。返回腾讯网首页 http://tech.qq.com/a/20130909/002566.htm 杨学祥:2013年元旦献辞 告别全球变暖 2013-01-01 16:38:55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杨学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杨学祥   2013年的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值得庆幸的是,它不再是多年连续的全球变暖警钟,而是平安之钟,自然之钟,充满生机的希望之钟。   英国政府2007年3月13日公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 。按照该立法的草案,英国到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60%。“这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而采取的一项革命性举措。”当时的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说:“它为全球其它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此后,科学家、政治家,特别是混迹于科学界和政界之间的政客,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气象恐怖主义热潮,全球变暖成为死神的幽灵,飘荡在世界的上空,恐怖的预言层出不穷 。   解铃还须系铃人。5年后的2012年10月,英国气象局发布的报告表明,早在16年前全球变暖的趋势便已经停止。这份报告是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他们对分布在陆地和海洋里的3000多个测量站点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   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16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 。   早在2004年3月23日我就在光明网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为题撰文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http://health.gmw.cn/2013-01/01/content_6218815.htm 杨学祥:2013年元旦献辞 告别全球变暖 2013-01-01 16:38:55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杨学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16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1980年之前的40年期间(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报告证实了全球气候变化中拉马德雷周期的存在,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西方科学家已对全球变暖预测做出6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不过是最后的结局 。   地球气候的长期历史表明,冷暖周期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   现在轮到“变暖说”犯错误的时候了。2012年10月,英国气象局发布的报告表明,早在16年前全球变暖的趋势便已经停止。这无疑是给了英国政府2007年3月13日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草案一记响亮的耳光。   2013年的太阳就要升起来了,让我们拨开心头的迷雾,迎接光明灿烂的温暖阳光!   参考文献   1. 康娟。英国推出法案削减碳排放开全球环境立法自律先河. 2007-03-15 09:21 中国日报网。   2. 杨学祥。气候恐怖主义正在袭击中国:请君入瓮. 2010-8-2 11:33 科学网。   3. 英气象局报告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2012-10-15 09:12:33 来源:新华网。   4.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上传日期:2004-3-181   5.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上传日期:2004-3-23.光明网。   6. 杨学祥.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2011-11-2 13:02 科学网。   7.杨学祥.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2006-8-30光明网- 光明观察–学术观点.   8. 杨学祥.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世界环境》2007年第02期   9.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health.gmw.cn/2013-01/01/content_6218815_2.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1b2wd.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4830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74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59 次阅读|6 个评论
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举例
热度 1 shaopu 2012-10-13 12:51
在上篇博文里面有朋友问到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1991年菲律宾Mount Pinatubo火山喷发影响了随后几年的全球气候,这也给了气候学家一个绝好的机会来验证模式的模拟能力(同2012年4月沿着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大地震对于地质研究者而言是独一无二的研究材料一样, see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92816293733625970.shtm )。 下面一张图里面显示的是大气中气溶胶的多少(以光学厚度衡量),黑线是全球均值,红色和蓝色虚线代表的分别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均值。下面这张图给出的是全球平均温度,其中绿色和紫色是两种不同来源的观测资料,红色代表的是NOAA的GISS ModleE的5个模拟的集合预报结果。圆圈代表的是6-8月份的值,星号表示的是12-1月份的值。
个人分类: 科研纪行|15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研发高精度气候模型精确预测气候状况
maokebiao 2010-6-17 11:05
GEOS-5气候模型所形成的模拟 图片 (图片) ,模型精确地预测了主体云层系统的位置与形状 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图片 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美国宇航局地球系统科学家近期研制了迄今精度最高的地球气候模型GEOS-5气候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绘制了全球气候模拟图片。模拟图片与卫星图片对比显示,GEOS-5气候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气候状况。 科学是一个过程。科学家首先需要实地观测,然后提出假设用于解释观测数据,最后再通过系统验证和推理,找到支持或辩驳其假设的证据,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许多人或许认为,科学家们在进行假设和验证的过程,所有工作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但是,对于研究地球如何运行的地球系统科学家来说,他们的实验室就是整个星球。面对庞大的星球,科学家们很难将全球各地不同的气温或云雨真正地集中到狭小的实验室中系统地研究。相反,他们只有将实地观测数据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电脑模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这类模型,科学家们可以对不同的假设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利用真实的观测数据进行检测,从而科学家们可以真正地理解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等各个方面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本文中的两幅图片分别为地球气候模型模拟图片(上图)和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图片,图片显示的是分别通过两种方式所获得的同一时刻地球气候状况。该地球气候模型被称为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模型-第五版(GEOS-5),也是迄今精度最高的地球气候模型。下图则是由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图片。通过图片对比发现,GEOS-5模型精确地预测了2010年2月6日时的云层特点。当天,一股强烈的寒流为华盛顿特区带来了一场数英尺厚的暴雪。 2010年2月6日,GEOS-5模型和地球同步轨道环境卫星传感器分别对地球上空的云层进行了红外测量。两幅图片显示,陆地上空覆盖着厚厚的云层,模拟图片与卫星图片所描绘的情况极其吻合。模型精确地预测了主体云层系统的位置与形状,如北大西洋东部上空的卷曲云带以及美国海岸附近的强烈冬季风暴。高精度的GEOS-5气候模型甚至还可以详细预测云层形状的细节。在2月6日的模拟图片中,气候模型预测了一些小型云层的边线、云街现象以及冬季风暴的东部细节。在一幅全球模拟图片中,气候模型还精确地预测了热带地区的大量雷暴现象。 GEOS-5气候模型的精度通常为每像素5公里,尽管它的精度最高可达每像素3.5公里,因此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全球气候模型。普通气候模型在模拟云层情况时,精度大约为每像素28公里。这就意味着,由普通气候模型所产生的全球平面地图包含了77.7万个网格单元(像素),而5公里精度的GEOS-5气候模型所产生的地图(上图)则包含了2400万个网格单元。因此,科学家可以根据GEOS-5气候模型获得关于地球的更详细的信息。 和所有的气候模型一样,GEOS-5气候模型也是利用数学方程式来计算气候变化情况。地球气候的一些物理属性,如温度和能量等,则需要实地测量。实时数据被输入模型,从而保证模型与真实世界尽可能一致。当然,在建造模型过程中,数百万次的计算则需要数千台计算机处理器。GEOS-5气候模型运行于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新成立的气候模拟中心的发现超级计算机之上。发现超级计算机拥有近1.5万个处理器。 气候科学家将利用GEOS-5气候模型预测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情况。2010年6月2日,美国宇航局气候模拟中心以新名称开始运作。(彬彬) 2010年06月16日 11:13:34  来源: 新浪科技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6/16/c_12225580.htm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2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亥姆霍兹气候研究的新行动计划REKLIM
helmholtz 2009-11-24 15:54
2009 年 10 月 28 日 亥姆霍兹总部办公室 地球正处于深刻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其影响可能会在不同地区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 全球变化在各个区域究竟将发生如何影响? * 人为影响与自然的气候变化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借助哪些知识,可以使各个地区通过适当的气候适应战略而实现预期的变化?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八家科研中心在亥姆霍兹区域气候变化( REKLIM )计划中组合了各自的优势力量。该科研协作组将在 2009 年至 2013 年共获得 3220 万的年欧元的经费。 大气、冰、海洋与陆地表面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的气候事件。全球气候模型在过去数年已经成功地帮助人们初步了解了大尺度的自然的气候变以及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但是仍有许多在不同尺度上影响气候的进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目前在科学界所公认的是,当前的地球变暖极其可能是因为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以及土地用途的变化。但具体到个别地区的实际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理解。例如气候变化是否导致夏季更干燥或冬天更潮湿,在科学上至少不能对所有地区一概而论,而结果对于农业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海平面将如何上升的细节对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决策过程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这涉及到相应的沿海保护措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于尔根.米勒克教授在谈到区域气候场景的社会意义时强调说。 在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的彼得.莱姆克 ( Peter Lemke ) 教授的领导下,亥姆霍兹联合会的 8 家科研究心共同参与了亥姆霍兹区域气候变化协作组项目( REKLIM )。该协作组将重点寻找以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们气候是如何依赖于大气、冰、海洋和陆地表面的相互作用的,人类影响以及自然气候变化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大陆冰原(特别是格陵兰)的损失究竟有多大,海平面又是如何对应于融化和升暖而作出反应的? 大洋冰层和北极冻土带的巨大变化是如何造成的,它们又将带来哪些近期或长远的影响? 受 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德国以及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和林业预期可能发生怎样的后果? 由于大气成份的变化的原因,区域性气候可能受到何种影响? 风暴、洪水和干旱等极端事件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何种影响? 如何才能选择最佳的适应与避免灾害的办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8 个中心的科研人员将改善用于模型计算的数据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分辨率的分析和仿真。“详细的观察和过程研究才能形成优化了的耦合气候模型,从中才能知道当气候系统发生变化时,将对区域和地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莱姆克说。因此研究人员才可以更好地为政界、商界、政府机构和广大市民提供其于科学事实的数据,并为区域发展的决策提供更好的方案。“介入本项目的亥姆霍兹中心将在多学科携手合作。我们将通过 REKLIM 项目获得并归纳出优秀的专业知识,构造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区域可以如何适应和规避的决策的基础”,这位气候学家继续说道。 参与亥姆霍兹联合会区域气候变化协作团队( REKLIM )的亥姆霍兹研究中心有: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气象和气候研究所 GKSS - 盖斯塔赫研究中心 于利希研究中心 亥姆霍兹波茨坦研究中心 -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GFZ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 - 德国研究中心环境健康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