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测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际仪表与测量技术会议 (I2MTC) 简介
热度 1 chrujun 2010-4-20 18:30
国际仪表与测量技术会议(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 I2MTC) 是 IEEE 仪表与测量学会( IEEE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Society )主办的仪器仪表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2010年的会议主题包括: 仪表与测量基础 信号处理 测量应用 仪器仪表理论基础 数据处理与后处理 射频与微波遥感 测量量,测量单位与标准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故障容忍与恢复测量系统 测量不确定度 信号检测与分类 机械测量与材料分析 信号与系统模拟 反问题与信号重建 光学测量 信号与系统数学模拟 测量数据管理 化学与生物测量 测量信号产生 自动测量系统 机器人 软计算 集成与可视测量系统 传感器与换能器 测量系统 汽车与交通 智能传感器 自动测试与诊断系统 航空与航天 光学传感器 A/D 与D/A转换器 船舶与海洋技术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标定与自标定 环境监测 传感器阵列处理 模拟与混合信号处理 虚拟测量系统 传感器网络 远程测量与遥测 药品与科学研究 无线传感器 虚拟仪器系统 安全与生物测定学 传感器节能 非侵入测量系统 人机交互 传感器应用 分布式测量系统 电信 系统工程 健康监护 物理量测量 系统健康状态监控 电气与功率测量 测量微系统 介电与磁场测量 温度与湿度测量 I2MTC 2009在新加坡举行。I2MTC 2010将于今年5月3日~6日在美国奥斯汀举行。I2MTC 2011将在中国杭州举行。I2MTC的网址如下: http://imtc.ieee-ims.org/index.php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11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剪断光线
liuxiaod 2010-3-13 23:24
小彭妈每天都要在镜子前照一会儿,每当这个时候小彭都要在镜子里偷看妈妈,可是每次都被妈妈抓住。 看到你了!小彭妈每次都很得意,小彭很沮丧,为什么每次都被发现呢? 因为光是可逆的,你能看到我,我就一定能看到你。小彭妈是物理系讲师,可是小彭听不懂,他不信这个。 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如果偷看一眼然后马上离开,那么小彭妈看到小彭的时候小彭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即使看到了也不算(有点耍赖的味道,哈!),小彭把这个理论告诉妈妈,妈妈说光非常快,你根本来不及跑。那么光到底有多快呢?小彭想找到答案证明自己能够跑掉。 小彭发现可以用剪刀剪断光线,先把剪刀张开,让光线从眼睛里射出来(这个地方不对头,不过没关系),通过剪刀,当光线从对面返回来时,合上剪刀,就把光挡住了,人就看不见剪刀后面的东西,这要求剪刀开合的速度非常快,用这个办法可以知道光跑多快。当时小彭上小学二年级,他试了很多次,手指都僵了,但是仍然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开合剪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变形定量分析: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带
cgh 2010-3-12 16:58
陈桂华; 徐锡伟; 郑荣章; 等.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变形定量分析: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带.地震地质.2008,30(3):723-738 摘要: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在北川-映秀断裂产生了长达240km的同震地表破裂。通过详细的测量、基于测量标志与断裂变形的几何关系对数据的分析,给出了观测点的断裂同震地表变形的垂直位移、倾向水平缩短、走向滑动、断层上盘水平运动方向等参数。结果显示,断裂同震变形分布的空间变化很大.目前获得的最大水平位移位于虹口乡深溪沟,为4.98m,同时也是最大右旋走滑位移点,走滑量4.5m,而目前获得的最大垂直位移在其东北的支沟,为5.7~6.7m。NE向断裂水平位移多为1~2m,垂直位移多为3m左右,而小鱼洞-草坝分支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都更小,只有0.5~1.5m。擂鼓镇附近的数据则反映与断裂相关的巨型滑坡可能将重力变形叠加到构造变形中。由断层水平缩短和垂直位移计算的断层倾角表明,北川-映秀断裂是浅部陡倾的具有走滑分量的逆断层。 下载pdf文件
个人分类: 地震地质|3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线特性参量中天线参量测量的简单小结
williammilo 2010-2-25 07:42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天线特性参量中天线参量测量/ 1.天线参量是描述 天线特征的量,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 。天线参量的测量(简称为天线测量)是 设计天线和调整天线的重要手段 。因为天线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所以一个天线有很多个参量。在这些参量中,大多数情况下要着重测量的是方向图、输入阻抗和增益。 2.天线输入阻抗是 从天线的输入端向天线看去的阻抗 ,从原则上说,所有测量阻抗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天线的输入阻抗。但实际上, 常用的方法是电桥法和测量线法。前者常用于短波以下,后者常用于超短波以上的天线 。用测量线法测阻抗时,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待测阻抗值是一件费时的工作,尤其由于天线的输入阻抗是随工作频率而变化的,所以当需要在众多的频率点上测量天线的输入阻抗时,工作量将大为增加。 但若用圆图来计算待测阻抗或用自动扫频阻抗测量仪,则可大大减少测量天线输入阻抗的工作量 。 3.天线增益系数的测量 常用绝对法和比较法 。对于射电天文、雷达设备等应用的大口径天线,测量时很难满足所需的最小距离。还由于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为使电磁波不为球形地球表面所遮挡,收发天线的高度也将达到不现实的程度。对这样的大天线,其参量的测量通常有两种方法, 即利用射电星的测量技术和近场测量技术 。 4.射电星测量技术就是 利用辐射稳定的射电星作为发射源,被测天线用于接收 。这样就可保证收发间距离远大于最小测试距离。近场测量技术是在天线附近(距天线表面仅几个焦距的距离范围内)测量远区的天线参量。 近场测量技术包括缩距法、聚焦法和外推解析法 。 5.①缩距法:利用特定的信号发射天线,使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减少后,仍能保证发射天线在接收天线口径处产生如同远距离时一样的平面波。一般的发射天线在其附近产生的是球面波。为把球面波校正为平面波, 可用附加的透镜或抛物面反射器等 。 ②聚焦法:调整被测天线,使如抛物面反射器天线、透镜天线、相控阵天线等有聚焦特性的天线,原来对无穷远处的聚焦改变为聚焦于近场区(几个焦距或几十个波长的距离内),然后在焦区测取其方向图。使天线聚焦于近场区的方法是:对抛物面反射器天线可把馈源从焦点沿轴外移一小段距离;对透镜天线可把馈源安装在一个焦距到两个焦距的范围内;对相控阵天线则可通过适当调整其移相器而达到。 ③外推解析法:先测得天线口径上的场分布或天线导体表面上的电流分布,然后用解析的方法算出远区场分布,即天线的远区方向图。 6.在普通实验室内进行天线参量的测量时,周围环境使电磁波产生反射、散射和绕射等现象,这些反射、散射和绕射场对测量场的“干扰”导致测量精度的下降,这对方向图的零值深度和副瓣等微弱场的测量,影响尤为严重。建立微波暗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微波暗室就是周围安装微波吸收材料的实验室。暗室不但用于天线测量,还可用于目标散射场和绕射场等弱场强的测量。使用暗室除能减弱干扰场因而提高测量精度外,还能保证有一个保密的、全天候的测量环境。起初,暗室采用平板型吸收材料,这种材料的吸收频带较窄。 现代宽带微波暗室大多使用锥形或楔形吸收材料 。一个设计良好的微波暗室,在测量区内的干扰场可以做到-40分贝以下。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3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波测量中亚毫米波的简单小结
williammilo 2010-2-10 19:18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微波测量中亚毫米波/ 1.亚毫米波是 波长介于微波和红外波段之间的电磁波 ,波长约为0.03~1毫米。 波长短,波导传输的损耗大 ,且对元件、器件的 机械加工精度要求高 ,因此,亚毫米波测量很少采用微波技术中常用的波导传输线、元件和器件,而是 沿用光学测量的方法,即准光技术 。 2.亚毫米波功率测量是采用 经典的炭斗法 进行的。这种方法的 测量精度较高 ,但 响应速度太慢 。因此,通常采用热敏材料制成的探测器,用炭斗法校准后测量亚毫米波的功率。常用的 室温探测器 (如 高莱探测器,热释电探测器和真空热电堆等 )可在室温下使用,操作简便,但 热噪声干扰大,测量的灵敏度较低 。低温探测器(如 掺杂锗辐射计、砷化镓光电导探测器和约瑟夫逊结探测器 等)需要 液氦温度 的工作条件,但 灵敏度高 ,噪声电平比室温探测器低几个数量级。亚毫米波波长测量用光学方法进行。用得较多的是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它用 金属栅网反射器或有小孔耦合的全反射球面镜代替光学干涉仪中的半透膜玻片 , 测量精度可达0.1%~0.01% 。反射光栅法与光学测量用的光栅法相同,只是光栅的单位长度条数减少到每毫米1~10条, 测量精度约1%~2% 。 3.迈克尔逊干涉仪用 聚脂薄膜作分光束器 ,并可配上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测量精度较高,利用这种仪器测量是 最为成熟的一种测量方法 。迈克尔逊干涉仪 也可用作亚毫米波波谱仪 。测量亚毫米波的频率可间接得到更精确的波长。如果对 本振和高稳定晶体振荡器或原子频标进行频率锁定 ,则测量精度可达10 -10 以上。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1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波测量中反射计的简单小结
williammilo 2010-2-10 10:55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微波测量中反射计/ 1.反射计测量传输系统中 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场强之比 的仪器。早期的反射计仅限于测量两者的 幅值之比 。 2.幅值反射计是利用 定向耦合器 分别拾取 正比于反射波和入射波的功率 ,经检波后送至 比值计或其他指示器而得出反射系数幅值的装置 。如能保持入射波的幅值恒定不变,则仅需 一个定向耦合器就能检取反射波幅度值 。反射计的系统误差主要与 定向耦合器的定向性、信号源和检波器等的匹配情况 有关。 3.矢量电压表是能同时测出 两路相干信号之幅值比和相位差 的仪器,又称 复数比值计 。用作反射计时,可测得 复数反射系数 。六端口反射计只需通过 功率测量来确定复数反射系数的一种装置 。 4.六端口反射计的误差主要取决于 功率测量 。有关对六端口反射计测量的几何解释认为:每两个端口的功率比值对应了Г复平面上的一个 反射系数轨迹圆 ,因此待测反射系数值取决于三个对某指定端口功率测量值取比值的轨迹圆之交点。六端口反射计的性能 取决于这三个圆的圆心位置 ,其 设计原则 是 使三个圆心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 。 5.从网络结构来看,测量线和调配式反射计都是 三端口网络 , 只能测量反射系数的模 ;双定向耦合器式反射计是四端口网络,能分别测量 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幅值 ;若在反射计的测试端口附加一探针构成五端口网络,就能 同时测量反射系数的相角 ,但不能判别其正负;六端口反射计则能测定复数反射系数。在六端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八端口、十端口网络,还具有 测量网络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的功能 。 6.时域反射计是利用 阶跃或脉冲信号在传输系统中的反射 , 来显示并测量各阻抗不连续点的位置和特性的仪器 。阶跃电压沿传输线以一定速度向被测系统传输。当被测系统与传输线匹配时,示波器只显示入射阶跃电压波形;若被测网络有失配点,则显示入射与反射电压波形的叠加。因此,由显示的波形特征可以判断失配点的位置、性质(容性、感性或电阻和量值)。时域反射计的 主要技术指标有(反射电压的)幅度分辨力和(反射点的)距离分辨力。前者主要与显示噪声有关;后者与系统上升时间和高频损耗 有关。 7.时域反射计与电子计算机配合,并使用 离散傅里叶变换 技术,可将时域波形参数变换至频域,从而得出网络的 复数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 ,该系统称为 时域自动网络分析仪 。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4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波测量中波长计的简单小结
williammilo 2010-2-10 10:43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微波测量中波长计/ 1.波长计利用 谐振现象测量无线电波波长 的仪器。微波波长计通常用 波导或同轴的可调谐振腔 做成。谐振频率 (或波长)与 调谐活塞 的位置之间的关系预先用 已知频率标准定标 ,根据活塞的位置可确定波的波长。 2.谐振波长计的 调谐精度 主要决定于 腔体有载Q值 ( 也与调谐机构回差、读数装置误差等因素 有关),而它的 波长(频率)调谐范围取决于对干扰模式的抑制程度 。因此,设计时应选择适当的 工作模式和工作区 。 波长计与外电路耦合可用小孔或小环 。 3.按照腔谐振时对外电路反应情况,可分为 通过式(或称为传输式) 和 吸收式(或称为反应式) 两种波长计。前者,腔体有 输入和输出两个耦合装置 ,谐振时腔内建立起较强的振荡,通过输出耦合使 外电路指示最大 ;而吸收式波长计的腔体仅有一个输入耦合装置,谐振时通过耦合;腔内建立起较强的振荡,使外电路 输出指示最小 。 毫米波波长计采用准光学腔,如共焦球面谐振腔、米切尔森干涉仪等 。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4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波测量的简单小结
williammilo 2010-2-10 10:26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微波测量/ 1.微波测量是对 微波信号和微波电路有关参数 的测量技术。主要测量对象有: 功率、频率或波长、波形与频谱、噪声电平、驻波、衰减和相移 等。微波测量和一般无线电测量方法不尽相同。由于微波波长与微波设备的 尺寸相近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考虑 电磁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 ,而很少采用测量集中参数电流、电压的方法。 2. 测量线和定向耦合器 是 检测场强 的典型设备。除直接检测外,也采用测量能流密度和波阻抗,从而计算场的量值的间接方法。因此, 功率和阻抗测量是微波测量的重要内容 。由于微波谐振腔比较容易做到 高品质因数 ,因而被广泛用于 测量波长和介质材料的电磁特性 。选用散射矩阵表示微波网络的特性,能较确切地 反映波动过程 ,而且便于测量。因此,微波网络测量(包括手动和自动)主要归结为 散射参数的测量 。 3.功率的测量是先将微波能量转换成 较容易测量的其他能量形式再进行测量 。微波功率计主要采用 量热法、测热电阻法和热电偶法 。此外,也可利用微波场的 辐射压力、霍尔效应 等原理来测量功率。用 低势垒肖特基二极管 制成的超小功率计能检测0.1纳瓦级的功率;而 水负载量热式大功率计则能检测千瓦级的平均功率 。 4. 驻波、反射系数和阻抗的测量 主要有 测量线法、电桥法和反射计法 。电桥法是测量 短毫米波段阻抗的有效方法 。同轴电桥和惠斯登电桥相类似,若结构上采用 薄膜电路 技术,单个电桥能有 数十兆赫至近20吉赫的工作带宽 ,适用于 扫频测量 。 5. 衰减、相移 的测量是 借接入被测信道或参考信道内的标准衰减器和标准移相器 ,用替代法或比较法测量微波信号的衰减和相移。常用的微波标准衰减器有 旋转式和截止式 两种;微波标准移相器有 伸缩线(同轴系统)、定向耦合式或旋转式 等。也可以将微波信号的 幅度、相位信息变换至中频或低频信息进行替代测量 ,并制成专门的仪器。还可以用 网络分析仪和矢量电压 表进行测量。 6.传统的外差式频率计已逐渐被数字式频率计所代替。借助 频率变换装置 能使测量范围扩大至110吉赫左右。使用 扫频信号源和宽频带元件、器件,可对网络参数的幅度-频率特性作动态测量 。它具有 快速、连续 的优点,适合于宽频带测量。典型的频率覆盖为10兆赫~40吉赫,动态范围可达-50分贝。 7.自动测量系统是采用微波测量、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构成的 快速、精确、多参数、多功能的综合测量系统 ,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 自动网络分析仪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 。前者利用四端口网络, 以测量S参数为基础直接提供幅度和相位信息 ,能快速测量各种网络特性。后者以 测量功率为基础 ,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幅度和相位信息,结构简单, 适用于毫米波测量 。这两种结构形式都具有 自校准和修正系统误差 的能力,从而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理想微波电路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技术途径。实现自动测量的另一途径是 发展能与通用接口母线兼容可程控的微波仪器 , 组成积木式的测量系统 。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5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放大器中直流放大器的简单小结和归纳
williammilo 2010-1-28 09:46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放大器中直流放大器/ 1. 直流和慢变化信号 的放大电路,直流放大器 常用于测量仪表 。 2. 最大限度地克服零点漂移 ,是直流放大器设计中的一个 重要目标 。 3.利用 成对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构成的差分放大器 是一种零点漂移较小的直流放大器, 常用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和中间级 。在测量仪器中还常用斩波式直流放大器。 4.交流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不会产生零点漂移, 只要斩波器的“通”、“断”不引入残存电压和漏电流 ,整个放大器基本上不会产生零点漂移。 5.高频通道使信号频率较高的分量直接经主放大器输出,能起 补偿和加宽频带 的作用。 6.斩波式直流放大器作为运算放大器,曾在模拟计算机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 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测试 系统。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2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导电率测量的问题
young406 2010-1-11 21:44
想要问一下专业人士,你们是如何测量金属粉末以及石墨粉末导电率的?请问是用通常的电化学EIS 方法以及四探针法,最近使用EIS 两探针,直接测量石墨和铜粉的导电率,发现存在很大的接触电阻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扣除测量过程中的接触电阻,所以一直无法得到石墨的导电率? 请教一下大家,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束质量因子M^2(M squared)的测量
yusufma 2009-12-23 05:36
各种文献经常会用M 2 (M squared)因子来评价激光光束的质量。到底什么是M 2 ?一般文献的定义是:M 2 就是一个光束的腰半径和发散角的乘积跟TEM 00 高斯光束相比的比值。因为TEM 00 高斯光束的该乘积具有最小值,所以M 2 1。要想从实验得到M 2 的值,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光束半径测量的问题。 光束半径 光束没有明显的边界,因此它的半径有很多不同定义方法。对于高斯光束,最常见的定义就是1/e 2 半径,也就是把光强下降到最大值的1/e 2 的位置定义为半径,通常在公式里以W表示。在统计学里,我们对高斯分布的宽度(半径)使用的是方差,也就是说,对于高斯分布函数 它的方差(二次矩)半径为。把这个公式和一维高斯光束光强公式 比较,就会发现W=2。无论是W还是,实验上都没办法直接测量。但是如下定义的宽度实验上是可以测量的:用一个刀片,横向扫描过光束,这样一部分光束被刀片遮挡,另外一部分会通过。如果通过的光强等于总光强的90%时刀片坐标为x 1 ,通过的光强等于总光强的10%时刀片坐标为x 2 ,这样光束的宽度可以用 表示。当然,这个比例不局限于10%和90%,也可以有其他定义。这种实验方法称为刀锋(knife edge)法。为了从测量得到的直径D得到前面定义的腰半径W,我们需要找出一个D和W(或者)的关系。可惜,这个关系依赖于光束的光强分布,所以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关系。但是对于TEM 00 高斯光束,这个关系不难得到。 TEM 00 高斯光束 因为刀片在一维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只要对光强进行一维积分就可以了。高斯函数的积分为 误差函数 。例如我们计算宽度D内通过的光强占总光强的比例: 按照上面的例子,这个比值应该是80%。通过查表或者数值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这是TEM 00 高斯光束的结果。对于其他分布种类的光束,这个结果会有变化。 M 2 因子 对于TEM 00 高斯光束来讲,光束半径在光轴方向(z方向)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其中z 0 表示TEM 00 高斯模式腰的位置。对于一般光束,我们已经提到过,光束发散程度一定超过TEM 00 高斯光束,所以可以引入一个M 2 因子,这样一般光束半径可以表示为 上述各式均是在某单一横向方向(例如x),对于一般光束,x和y方向可能有不同的半径和M 2 (例如半导体激光),甚至各个方向都不相同,这时候就需要更多方向上的测量才能确定光束分布。M 2 可以作为光束质量的一个量度。M 2 越接近1,光束质量越好,发散越小,聚焦时形成的斑点越小。 刀锋法测量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用10%和90%作为光束宽度的测量标准,那么可不可以用其他数值呢?另外,上面得到的D和W之间的关系只对于TEM 00 高斯光束适用,那么一般的光束半径如何测量呢? Siegman的一篇论文 阐述了这个问题,结论是对于绝大多数激光光束,如果阈值选择在8.5%到11.6%之间,TEM 00 高斯光束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近似,10%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折衷。其实对于大多数激光光束而言,TEM 00 都是主要成分,这样的近似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测量时,可以在不同的位置z多测几组,然后进行拟合,得到光束的M 2 和其他各个参数。
个人分类: 激光实验|12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评价学》中的学术创新
lxj6309 2009-10-13 16:58
书名:系统评价学 作者:刘新建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1. 系统评价理论创新 (1) 区分评价目的和评价目标,确立评价目的在评价方案设计中的基础指导作用。 (2) 深入系统分析了 系统评价学 的哲学基础,特别是价值哲学基础,确认价值关系是系统评价实质上的处理分析对象。正确评价的基础是正确认识价值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3) 建立了 系统评价学 的方法论基础 —— 测量原理。评价是广义的测量,是在事物的属性值本体与人们的概念认识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4) 对系统评价的功能、职能、标准和原则等范畴进行了严格科学地界定和分析。 (5) 提出并定义了完备评价指标体系概念及其建立方法论,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建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6) 提出了建立系统评价模型和评价模式的一般方法论和典型样本建模法。 (7) 发展层位评价模式和提出层位评价理论。认为层位评价理论可以用于指导建立一般评价模式,层位评价模式可以更有利于得出合理的评价结论,并指导实际工作。认为层位评价理论具有重要的评价学基础理论意义。 (8) 建立了一般评价模式可靠性分析的概念与模型。 综合长期积累的理论研究成果,本书在合理界定研究对象和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初步给出了 系统评价学 的学科理论框架,为建立全面科学的 系统评价学 提供了一个基础,对于改变长期以来评价实践缺乏实质理论指导的局面有重要意义。 (9)重新考察了权重概念,强调其主观性及评价目的关联性。 (10)对主成分分析用于评价提出了评判性分析。 2. 不确定性理论创新 (1) 把事物现象不确定性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近似不确定性、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认为灰色不确定性是一种综合不确定性。采用实证描述法,给出了关于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新定义及其产生的来源:测量不确定性、预测不确定性和决策不确定性。 (2) 采用实证性定义模式,重新定义了统计规律和概率两个概念,划分了第一类统计规律和第二类统计规律,提出了联系大数定律和统计规律的大数公理。 (3) 采用实证性定义模式,重新定义了模糊集合、模糊数,提出了模糊变量和模糊变量的隶属函数分布概念。提出了模糊公理。 (4) 基于实证性分析,提出了一套新的灰系统概念:白色信息元 ( 完全信息元 ) ,黑色信息元 ( 零信息元 ) ,灰信息元,灰系统以及灰值,灰数,标准灰数,灰变量,动态灰系统;提出了灰数的基本性质 —— 可改进性;提出了灰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这个法则后来发现与区间数的运算法则相同,但是我在这里是独立提出来的,并强调了与灰数的关系)。 (5) 改进了描述一般不确定性的相对平稳型模型。
个人分类: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5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测量与意识
yjagh 2009-9-24 20:18
测量与意识 由于波函数具有一定的实在性,比如电子在未经探测器时必定同时经过两个狭缝,而被探测后则会导致其塌缩。那么为什么观察会导致客观的塌缩,是什么产生了意识这个东西。我们每个人和设备都是由原子所构成,从宇宙的尺度来看,每个粒子都处于薛定谔方程的演化状态,是什么导致我们可以意识和观察到实际的物体?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55 次阅读|5 个评论
坐等天亮……
shiyu 2009-8-4 21:20
昨夜 , 测量样品磁性 , 虽然设定的测量程序可以一直跑到次日早晨八点 .. 可是因为不放心 , 还是选择呆在实验室 , 幸好 , 老师很体谅学生 , 尚有一张沙发可以小憩 .. 凌晨三点 , 突然惊醒 , 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 因为空气中少了冷头 (压缩 氦气的装置 ) 那富有节奏的 噗哧 噗哧 声 . 趋前一看 , 发现控制窗口上显示的氦气分压仅为 0 Kpa 此情形首次遇到 . 心中有些紧张 , 因为此设备乃顶梁柱 , 倘若出现问题 , 被影响者众 .. 回想 , 确认了自己的操作并无失误 , 又 check 了测量数据 , 比较光滑 , 说明之前设备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 此时 , 心情慢慢平复 ,,, 找来说明书 . 翻看着 , 粗略了解了冷头的工作原理 , 但没有找到关于此类问题的描述 可是又不甘心坐壁上观 . 因为还有最想要的数据还没有得到 . 只是在凌晨三点多 , 求助无方 幸好还有 MSN, 与在美国的同学联系上 , 讨论之后 , 认为可能是冷头堵住了 , 因为处理此问题的处理方式还算比较简单 , 于是乎 , 就尝试了一下 稍有成效 . 于是又开始继续测量 只是测量了两个点就感觉不太对劲 , 冷却速度很慢 , 平时测量一个点只要 5 分钟 , 现在却要约 20min . 唉 . 真想化身为一只飞虫 , 可以耐低温的那种 , 飞到 SQUID 里面去 , 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担心继续测量可能对设备有损伤 , 于是便终止了 重新躺回沙发 , 却毫无睡意 , 一方面有些失落 . 因想要的 30K 附件的数据尚未得到 .. 但更多的是感到无力 .. 面对 SQUID, 这个需要经常使用的设备 , 自己所做的就仅仅是在管理设备的老师已经把设备状态调节好后 , 然后按照他制定的规则去使用 可是当设备在非上班时间 , 出现问题时 , 自己就不知该如何处理 , 所做的就只能是等待天亮 这种等待的心情并不陌生 , 就在上周 , 测量电阻时 , 因为我样品在低温下的电阻超出预料地大 , 数量级为 10 兆欧 , 而测量电阻的程序照例又是由管理设备的老师预先编好的 , 我们所做的就只是拿来用 . 而因通常所测样品的电阻较小 , 为了测量结果的精确 , 他在编程时所选择的参数也较小 .. 然后在我测量时 , 就遇到问题了 , 每每到低温段就不能正确读数 , 然后也是在凌晨两点 , 在换了样品 , 确认样品和接线都没有问题后 , 面对不能正确显示读数的 2400 和 2182. 真是欲哭无泪 . 将说明书来回翻看 , 但也找不出问题的症结 , 毕竟在此时 , 临时抱佛脚是没有效果的 .. 所做的也就只能是坐等天亮了 然后就想起在美国读博的那些同学 , 曾讲过他们在实验测量时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动手 .--- 搭建测试平台 ---- 编程 , 调试程序 --- 测量 这样下来 , 对测试所涉及的环节都很清楚 , 所以遇到问题时 , 多半可以自己解决 反观自己 , 在测量之前的培训中 , 总是被教导着你必须怎样做 .. 这个不能动 , 那个不能碰 ..问 其原因 , 得到的回答 , 不外乎 , 我让这么做是有理由的 . 或者更甚至于 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 只是 , 面对此情形 , 我又能如何呢 ? 期待在日后的测量中 , 这样坐等天亮的日子会少些吗 ?
个人分类: 科研杂想|33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pony1984621 2009-7-13 23:35
附件下载: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5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品放射性检验/检测/测量
pochahu 2009-3-27 15:58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放射性实验室承接进出口食品的放射性检验,为相关单位出示监测报告单,供海关等进出口智能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电话:0592-2195199 传真:0592-2195262 地址:厦门市大学路184号 邮编:36100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野外测量队的工余生活
jlpemail 2008-5-5 11:08
潘显章撰写的《向着大地机理不懈求索忆中国科学院院士方俊》中有这样一段话: 旧中国的野外测量队生活,除白天艰苦劳作外,工余时间几乎为酒色财气所包围。同事们常常赌博、宿娼深夜不归,伙伴们日常言谈亦为声色犬马所充斥。而方俊却不然,如同他赖以栖生的帐篷里那盏驱散黑暗的马灯一般,心中亦有一盏科学的明灯。这明灯规范了他优良的品行,这明灯启迪着他勤奋思进。在这( 1926 1930 )四年的时光里,就在这北国原野孤独的帐篷内,他如饥似渴地秉烛夜读,获取了丰富的大地测量和制图学知识,并打下坚实的英语、德语和数学基础。 ( 5 月 5 日 是方俊院士 10 周年忌日) 其实,在当今的测量队的野外生活中,各种诱惑也是不亚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的。同期到达基层测量队的学员们,起点是基本一样的。可是,经过四年的社会大学的陶冶,差别非常明显。混了日子的有,意志消沉的有。沉醉与扑克麻将整宿不眠的有;夜读专业书的有,读武侠、言情小说的也有。也有升迁了官职的,还有考取了研究生的。 我所在的连队,位于高山峡谷中。一年中,离开峡谷的日子不多。除非是赶上了有发射任务,还可以到训练场训练一些时日。其实,训练场也是在山沟里,不过是驻地变换了,单调的生活仍然没有多少起色。 记得当年,我在海西、海北。多次在那样的野外生活中消磨了青春年华。按照现行的青年标准,我的青年时代险些在那里结束了。离开时,不过保留了青年岁月的尾巴。 那时,获取专业书籍是比较困难的。在西宁书店获得的唯一一本专业书,还让我弄丢了。上级业务部门订阅的唯一技术期刊,据说竟然没有开封,就直接进了废品收购站。我订阅的期刊,也无法全部收到。充斥连队的并非积极上进的信息,而是徘徊、彷徨以及悲观失望。 在那种的光照不足、氧气不足的峡谷中,工余时间,能坚持学习业务的、或者发展业余爱好的不多。日复一日的是,漫无目的的闲聊。谈话没有新鲜的内容,收到的信件也没有令人振奋的消息。报纸上不断刊载各种各样的典型事迹,他们远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那些吸引人的信息,不外乎某人的老乡或者对象来了;某人调走了,某人回家探亲了;或者某战士被禁闭在坑道里了,他偷窃了军用大衣等等鸡毛蒜皮般的信息。 我认识的几个指导员,风格不同。有一个算是有出息的,既善于走上层路线;又能和下级打成一片。比如,在祁连县作业时,他曾在工余时间和大家一起到县城进行娱乐。那里,的娱乐不外乎台球、电影、电视录像等。在海西首府德令哈,这个指导员改变了策略,要求外业干部轮流请客,吃遍了德令哈的几大饭店。那时,消费不高,一桌百余元花消足够了。 我喜欢的工余生活是读书、写字和散步,尤其是在寂静的树林里散步,在河边的树林散步。所以,你年下来专业没有多大提高,日记本反而消耗了几个。 成败都是萧何,这些爱好即成就了我,也沉沦了我。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4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