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户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围观:城市承载力是无法明确量化的问题,城市权力越大承载力越大
热度 2 wya 2012-2-24 14:36
http://news.qq.com/a/20120224/000760.htm?pgv_ref=aio 中国首次放开地级市户籍 工作满3年可落户 袁崇法认为,该通知虽然让户籍制度改革又有所突破,但仍旧不是一个很完美的政策,也不是户籍政策的根本突破,只把原来对户籍限制缩小了一点。 “实际就是把城市的门开大了一点,但是门本身是没有去掉的。”袁崇法表示,通知还是在原来的户籍体制框架下进行了完善, 接纳了更多的农民进城,但是进的不是他们向往的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 。 同时,袁崇法指出, 通知中以城市的承载力压力为理由限制农民进入承载力压力较大的城市,存在一定的矛盾 。他认为, 城市的承载力是无法明确量化的问题。实际上,城市的权力越大承载力就越大,相对而言,权力越小承载力越小,中国城市的承载力大小不是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赋予的承载能力,实际上受到城市权力附着的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他解释称,城市可以用权力去调动各种资源集聚在它的周围,从而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以此来推论, 权力大的地方承载能力相应的大。 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特别强调农民进小城镇容易,但是实际上小城镇恰恰承载能力不强,就业机会也小,产业项目也是集聚在大城市,大城市交通条件、能源供给条件都好,集聚得多了产业发展的固定成本很低,产业很容易发展。 “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可以休矣 http://www.cpdrc.org.cn/yjwx/yjwx_detail.asp?id=12994 “城市人口承载力”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理论和决策失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2f7dd0100lc18.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7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whyhoo 2012-2-24 08:55
国办发〔20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推进城镇化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努力解决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成效。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又相继推出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城镇化速度;有的地方不分城市类别不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味放宽落户城市的条件;有的地方擅自突破国家政策,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对这些问题如不高度重视并及时妥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城镇化依法健康有序进行,严重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继续坚定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同时,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必须立足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特别是容纳就业、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着力完善配套政策;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做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    二、分类明确户口迁移政策   (三)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镇落户问题。   (四)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中西部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可以适当放宽职业年限的要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同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市落户问题。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年限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五)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现行城市落户政策。    三、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六)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现阶段,农民工落户城镇,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必须完全尊重农民本人的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引导农民进城落户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充分考虑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搞强迫命令。   (七)坚持土地用途管制,不得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避免擅自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损害农民权益。   (八)禁止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严格执行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政策。    四、着力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   (九)对农村人口已落户城镇的,要保证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下大力气解决他们当前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   (十一)采取有效措施,为其他暂住人口在当地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对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修改的认真修改,该废止的坚决废止。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继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二)户籍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社会管理制度。有关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严肃纪律、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的落实。   (十三)国家基本户籍管理制度属于中央事权,地方在国家确定的基本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则和政策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探索、制定具体措施。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和统一部署,统筹规划、扎实推进,不得各行其是、有禁不止;要对已出台的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加以清理,凡与本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要立即停止执行;要认真做好新旧政策措施的衔接,防止引发不稳定问题。   (十四)公安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执行本通知的情况报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原文见 http://www.gov.cn/zwgk/2012-02/23/content_2075082.htm
个人分类: 社会|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类非京籍考生可在北京参加中考
热度 2 halcon 2012-1-5 00:31
1, 有“原北京下乡知青子女身份证明”的考生; 感觉下乡知青的子女怎么也有30多岁了吧,不明白这一条是为了什么。 2,有“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的考生; 台胞可以,言外之意香港和内地各个省市的不可以。台湾护照真好使!! 3,有“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批准函”的人员子女; 赶紧博士毕业做博后吧。 4,随军子女考生; 原来以前随军子女也不可以。 5,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人员子女; 不知道啥叫工作居住证,所以就不瞎说了。 6,父母一方为北京市正式常住户籍的考生; 以前不可以么? 7,为“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这个公司要火啦,哈哈
349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城镇人口数历史上首次超农村 比重将超50%
xuxiaxx 2011-12-21 14:17
社科院蓝皮书称,中国近三成农村户籍人口定居在城镇   昨天,社科院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表示,这是中国历史上城镇人口第一次超过乡村人口。   农村人进城难享城镇居民待遇   蓝皮书指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以目前的人口城市化速度,2011年城镇居民的比例将超过农村居民。   同时,根据蓝皮书统计的数据,目前18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9.7%的是具有农村户籍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这一数量相当于近三成(29.7%)的农业户籍人口数,或近四成(39.4%)的目前城镇常住居民的数量。   蓝皮书说,虽然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成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   两成城里人不愿与农村人结亲家   蓝皮书指出,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社会距离,部分外来人口不能完全实现社会融入。有近20%的城市受访居民不愿与农村人成为亲家。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仍存在一定的社会排斥心理。   ■解读   “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逆转”   社科院学部委员陆学艺表示,城镇居民的比例将超过农村居民。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   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这是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城市社会为主的新的成长阶段,这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及其深刻的变化。   陆学艺预计,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会超过70%或在80%以上,每年将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要进入到城市里。   陆学艺表示,目前全国有2.5亿左右农民工,其中1.6亿人已进城,但要把他们逐渐地变成正式的市民和正式的职工,“如果假定一年解决一千万人,需要16年,才能把半拉子市民变成整个的市民”。(郭少峰) 来源:人民网
1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口统计的相关概念
tonybean 2011-12-17 10:07
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都有不少的统计数据,有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明确,有时人们会混淆,以致误用。下面的表格根据广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构成的资料整合,有些数据是统计原始数据,有些是间接计算。根据我的理解对各个概念和他们的联系的理解,如果有误,还望指正。 户籍和户口意思很相近,但具体含义有所不同。户籍偏向于地域性,对一个省来说有本省户籍和外省户籍;户口着重于人口是否记录在案以及归于哪种人口类别,比如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在术语中,两个概念交换用不妥,比如很少说外省户口和乡村户籍。 对于一个省的总人口,是指在这个省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本省户籍且居住本省的人口和非本省户籍人口。以上是有户口的,总人口中还包含无户口人口,包括原住本地出国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主要是超生黑户)的人口,这些无户口的都归入本省户籍,也算入总人口,可能因数量较少,方便统计,尤其是出国的。而总人口按照居住地性质又可分为城市人口、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本省户籍中有一部分是到外省半年以上的,不算入本省总人口,算到迁入省的非本省户籍人口。本省户籍且居住本地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最多,本省户籍且在省内流动的按照流动的距离分为区县内流动(跨乡镇,城市内跨街道不知道算不算,因乡镇街是平级的)、市内流动(跨区县)和省内流动(跨地级以上行政单位);以乡镇为最小流动单位把本省户籍人口分成本地常住人口和省内流动人口,而省内流动人口加上非本省户籍人口统称为外来人口。 已上户人口(区别于两类无户口人口)可分为集体户和家庭户、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不管是哪里的户籍还是外国籍,只要登记在册都叫已上户人口。可以看到,非本省户籍和集体户的人口数量很相近,但并不一定就是基本重叠,比如外省大学生没有入集体户的,算外省家庭户。 一般来说,农业人口和乡村人口是相当的,但是这里农业人口比乡村加镇的人口还要大,说明还有部分城市人口是农业户口。这样的可能原因为:农民工从外地迁移进来(本省或外省的),他们生活在城市和镇中从事非农业生产,但只要回老家就还是农业人口;还有的可能是本地人本来从事的是农业活动,但由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该地方变成了城镇建设用地,但他们仍然属于农业人口(由于惯性没有改过来)。这种农业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巨大差异很好地反映了广东(尤其在珠三角)的快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和镇是有差异的概念,一般镇是在原本乡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城镇性质的聚居地,城市就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商业中心(“市”本身的含义是商业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街道是城市的特征行政单位;因此有必要明确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
个人分类: 若有所得|4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文重温]中国的失误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
miran 2011-11-11 10:56
中国的失误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 文.仲大军 摘自《新经济》   20年前,中国人的经济观点十分简单:现行的制度已十分完善,中国的问题在于十年动乱的内耗和极左思潮的干扰。即便是当时最激进的改革派亦如此。20年过去了,中国人面临着由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巨大生态和社会矛盾。现在经济学家正告诉我们:失误的制度将加大发展的代价,甚至使我们的发展看不到未来。道理大家都懂,但那么多年来我们却一直不遗余力地为这种「南辕北辙」执著。   建国50年来,中国在各项工作中最大的失误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这个问题至今社会上还没引起应有的重视,但相信不久即将突出显现出来。造成这种失误有诸多原因,长期忽略的有两个,即公地制度与户籍制度对国土资源的影响。   最近中科院有关部门通过卫星遥感,对中国西部12省区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西部有1/5的土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如内蒙古科尔沁沙地、陕西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云南、四川、贵州等地,都处于土地承载力超负荷状态。西藏的南部和西部、新疆的伊犁谷地以及南部绿洲、青海东部等地则处于满负荷状态。这种严重超载已经造成了很多地区环境恶化,如科尔沁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陕北高原水土流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出现石漠化。 土地承载力是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生长的绿色植物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即根据一个地区的降雨量、植被情况,来测算这个地区每平方公里适宜居住多少人口。例如宁夏西海固地区每年的降雨量仅有150毫米,按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确定的标准,这种地区每平方公里只能生存7-20人,但西海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10人,大大超过了国际界定的临界值。如此众多的人口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蚕食」,只能造成生态日益恶化。 与天斗重于与人斗   今天中国还有多少生存空间?有人计算了一下,原始荒漠及彻底荒漠化的国土如冰川、石山、高寒荒漠、沙漠、戈壁等,面积约为3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严重水土流失、正在走向荒漠化的国土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生存条件较好的国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也就是说中国目前适宜生存的好地方只有国土总面积的1/3。   绿色牧场:好像一群未成年的少女失去了生命。   半个世纪来,荒漠化及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面积各增加了约一倍半,中国等于丢失了大约350万平方公里。如果这一数字属实,那就值得高度重视了。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大的一片面积啊!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地反对外国侵略,致使今天寸土都没有丢失。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收复了东北三省。最近几年,把香港和澳门也都收回来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反抗殖民侵略,保家卫国,保持领土主权完整。但是,建国之后,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却拱手将这么大的一片土地让给了沙漠和冷酷的荒漠化。我们在与人斗时,却忽视了与自然斗。没有意识到人类自身和险恶的大自然才是最凶恶的敌人,比外部帝国主义还要凶残。就连鸦片战争之前与俄国签定的尼布楚等条约割给俄国的那几片土地也没有350万平方公里。可见自然界的破坏力量有多么强大。这个对手是多么值得警惕!   但是,等我们觉醒时已有点太晚了。50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如此计算下来,今天中国人的人均有效生存空间已被压缩为建国之初的大约四分之一。这就是当今我们中国的国土资源现状。这就是我们只注意与人斗、忽视与自然斗的惨重代价。50年来,我们没有被帝国主义所驱赶,却每每被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所驱赶。 公地的悲剧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界熟知的一个现象。1993年,笔者到内蒙恩格贝沙地植树点参观。汽车从包头向南渡过黄河后,便进入一片乾旱的荒原。正当笔者为这片炎热而赤裸的土地叹息之际,眼廉中却映出一群羊,在这片沙地上啃噬着零星星的最后一点绿色。这本就是一片几乎完成沙化的土地,只残留了少许灌木,但牧民的羊群却仍在无情地啮食。为什么无人保护?为什么土地的生态状况糟糕到这等地步,牧民仍在放羊?说到底是因为这片土地是公有土地。如果是自己的,牧民的放牧便会量力而行。公地悲剧说到底是一种制度悲剧。在这样一副状况下中国的土地能不迅速荒漠化吗?能不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丧失掉3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   再举一例来印证「公地悲剧」。2001年1月19日北京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个题目为「闽清青山变坟山」的专题报道。福建省闽清县的山坡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坟墓,最大的占地有一亩,耗资几十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与我们国家的公地制度有关。从电视镜头中的村民谈话可以看出,山坡是村子的,归大家所有,村民随便占,有钱建大的,没钱建小的。于是大片绿树葱茏的山坡便成了水泥、石头的坟墓。 可以说,这类公地悲剧现象在全国各地数不胜数。这种制度造成的国土资源浪费是罕见的。陕西榆林的一则报道,说那里将荒山坡都承包给了农民,荒地都有了主人,于是农民们便注意保护荒地上的草情,根据草量多少来放牧。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草地的退化和荒漠化。如果福建的山林也有一定归属,农民是否也会考虑它的用途? 但是,榆林地区的做法已经为时太晚。建国之后如果这些草场和荒地一直是产权清晰的,土地的退化速度不会这么快,中国的荒漠化程度不会这么严重。解决中国土地荒漠化的问题要从土地制度上入手。要将土地的责任落实到人头。公地悲剧再也不能在中国重演了。   另外还要落实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让那些治沙者、造绿者获得切身利益,国家要在这方面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和专项贷款。榆林地区定边县有个名叫石光银的治沙能手,已经将6万多亩(40平方公里)的沙地种上树,变成绿地,但因后续资金问题困扰,治沙工作难以继续进展,还负债300多万元。试问:这40平方公里的林地生态效益有多大?怎么用价值来衡量?怎么用资金来量化它?它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人民,但石光银却得不到好处。另外,这6万多亩林地将来归谁?产权归谁,收益归谁?这些新问题都要新政策、新机制来加以解决。 人口在移动   中国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个人类活动的问题。从历史上看,由于人类的生存开发活动,西部生态不断恶化,导致中国人口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100多年前,美国耶鲁大学一名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就提出了人口重心及其移动的理论。前些年,我国有学者对中国的情况作了研究,发现中国的人口重心点一直以年均0.43公里的速度向东南作直线运动,经过了长达1400年的漫长跋涉,已从黄河中游转移到长江下游附近。在这期间,由于明朝迁都北京、清末开发新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都北京、50年代后实行户籍制度、以及后来的「三线建设」等国家干预因素,中国人口重心又向西北方向作微小幅度回弹。   早在几十年前有学者发现,从黑龙江省的爱辉到云南省的腾冲划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直线,把中国分为两半,西北面积为全国64%,人口仅占5.6%;东南面积为36%,人口却占94.4%。今天东南人口的比例据说已上升到95%以上。文明重心向东南方向倾斜。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口重心点始终在东南靠海的一个地域徘徊。因此有人说,汉文明正在逃离它的发祥地。为什么要逃离呢?当然是生存环境即自然环境所致。在中国科学院《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有这样一条信息:中国人每年搬动的土石方数量是世界人均值的1.4倍。中国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5倍。这条信息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反映出中国人生存空间的狭小,只好通过改造自然、改造国土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相比起来,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可能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如此需要「人造」生存空间。 户籍之痛   第二个与荒漠化有关的制度是建国后实行的户籍制度,不许农业人口随便迁徙。其结果就迫使大量的、过剩的人口滞留在已经不适宜生存的地方,使那些超负荷的土地更加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贫穷与人口有个特殊的关系,那就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西部问题关键是人口问题,人口明显超载。西部人口为何超负载?一是工业化进程缓慢,生产方式停留在以人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阶段,人仍然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越是落后的地区,生育的愿望越是强烈,越要多生多育,最后形成越穷越生的现象。第二个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户籍制度,将农村人死死地固定在居住地上,不能自由流动,即使生态环境已经不适应生存,但也不能迁移,居民没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第三个原因是迁就落后地区的生产方式,允许少数民族多生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生态负荷。 所以,从目前看,要减缓西部生态环境的压力只有首先减人。因为生态环境的恢复不是一年半载就可完成的,基本上是几十年才能见效的事。想立刻生态恢复好使其能够承载超负荷的人口,短期内不可能。所以,适当地放宽户口管制,允许西部地区的人们到内地或沿海发达地区投亲靠友,从而减缓西部人口压力,这是最可行的办法。但目前中国到处人满为患,往哪儿撤呢?向东,向南。 向东,向南 人烟随绿色稀少,流沙与荒山增多。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有的地区人口膨胀了将近10倍,照样可以很好地发展和生存。像东莞市,20年前人口仅有20多万人,现在达到400多万人,20年间人口规模膨胀约20倍,照样承载得了。这说明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水平有很大的人口承载能力。东莞是一个典型。至于说深圳,原先只是几个村庄,人口不足几万,现在已发展成400多万人的大城市。因此,中国人完全不必硬挤在西部生态恶化了的地区,适当地进行战略性的大转移是可行的。广东省改革开放20年来,至少容纳吞吐了5000万内地劳动力。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今后都有继续吞吐西部人口的能力。   从电视镜头上看到东南部一些富庶农村的镜头,家家户户两三层楼,每家房子的占地面积有半亩地。这种畸形的不生态并且浪费土地资源的富庶值得宣扬吗?你那个村因为搞工业富起来就有权大肆挥霍土地资源?   还要想到西部地区那些被户籍分割束缚在贫瘠土地上的农民。这些农民并不是天生就该受穷受困,而是因为计划经济下制定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而被捆缚在那不毛之地上。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的束缚,西部某些地方的人口可能早已跑光。国际上通行的公民权利中,最基本的一条是迁徙的自由,即哪里易于生存就到那里去,不能一辈子吊死在一棵树上。 如果是这样,看起来富庶地区的人口增加了,拥挤了,但西部贫瘠地区的生态压力减轻了,生态环境得到了休养生息。从总体上看是有利于中华民族长久生存的。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好了,出现了一个自然风光秀美的山川,那也是东南部人口的福气,让西部变成一个旅游的大花园,东部为人口居住密集地,工业加工生产基地,在国土上进行这样的分工,想必中国人民未来的生活质量会更好。但要想实行这一目标,首先要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分割和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国民待遇。 中国特色的歧视   春节到了,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又要迎来一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成千上万的农村民工要从大城市返乡过年。这种一年一度的人口大流动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不知要浪费多少钱财在路费上。假如没有户籍制度的封锁,这些打工者也许早就在外地安家落户了。试想如果20年前就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允许人口自由迁移,那么至少有上亿西部人口已经迁到东南沿海,西部地区的生态恶化不会这么严重,贫富差距也不会这么悬殊。   但20年来,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城乡间和东西部之间的平衡发现,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户籍制度和农业户口已成了农民甩不掉的符咒。盼望户籍改革、取消束缚农民40多年的户籍制度、实行城乡居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已经成了广大城乡人民的心愿。   四川绵阳地区三台县一位农民曾撰文言志,题目是「户口制度:中国特色的种族歧视」。他反映的事情是,尽管他们家早已离开村子搬到城里从事非农生产,但仍然要交纳村里各项税费。山东某村一位到城市的妇女,由于不愿让自己家里再摊义务工,孩子出生多年也未上户口。只要上了户口,家中一年就要摊派上20个义务工。这些外出的农民都与户口所在的村庄中断了任何生产资料的承租关系,没有任何交租的理由,但只是因为户口在,就要交纳各种税费。这种现象说明,中国的户籍制度目前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变相的纳税借口。向身份和户口徵税,已成中国农村的一大特色。这种税种的创造完全是中国特有户籍制度的变种,可见户籍制度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扭曲到什么程度! 一国两制,在中国城乡制度上真是体现到了极至。对工业一个样,对农业一个样。对城里人一个待遇,对农村人一个待遇,这种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引起的种种问题已成当今中国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笔者的观点是,当前中国重要的问题是城乡差别,其次才是东西部差别。而解决这种差别的最好办法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首先是废除不合理的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区别,统一户口待遇,打破城市保护壁垒,允许贫困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均衡财富。只有这样做,才能缩小差距,拯救濒危的西部生态环境,才能搞好国土整治。 大国小农   耕者有其田,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政治家所遵循的主张。但在今天,农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将近1.5亿农民变成了乡镇企业的工人,将近1亿人外出到城市工作。如此众多的「农民」脱离了耕作,但延续下来的土地制度并没有改变。按人头承包土地还在继续,并且又通过延长承包期一包30年固化了这一制度。但劳动力是在不断流动的,不用说30年,就是在三五年间,人口就可能流动走了。那承包的土地又有何用?再转租给剩下的其他农户吗?   现在许多地方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外出打工的农民携儿带女举家外迁,土地又无重新安排,更主要的是由于地租太高,农民种不起地而拒绝种地。这种制度最终造成一定数量的国土资源白白浪费。安徽省是个人均土地仅半亩多的省份,即使这样,许多地方还出现大片土地撂荒的现象。   农村的土地制度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城市化浪潮到来之际。土地资源不能市场化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按规划,今后15年内至少要有1.5亿农民转入城市。他们转入其他行业的资本是什么?城郊农民一般是在土地被徵用后转入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土地徵用费是他们转产的过渡费用。非城郊农民怎么办?他们土地是否也能转化为资本,成为他们产业转移的保障?如果能将土地产权划归农民所有,他可以在进城之后将土地卖掉,使剩下来的人耕种更多的土地,使土地经营集约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大机械化。但现行的土地政策只能使有限的土地无限细分下去,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思想,已经跟不上历史发展和时代的步伐。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人需要认真反省:农村的土地承包制是否已经走到尽头?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小农经济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大农经济? 摘自《新经济》2001.3
2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重庆户改打破50余年户籍制度 农民工忧虑仍观望
zhaoqingjun 2011-11-6 09:25
重庆户改打破50余年户籍制度 农民工忧虑仍观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14:23 南方都市报 “棒棒”们在重百超市门口揽客,杨顺云不肯直面镜头,说自己没在重庆混出个样子。南都记者杨亮摄 一对“棒棒”夫妻在破陋的出租屋内用餐。南都记者杨亮摄 过去当过“棒棒”的谭家建(中)如今已当上了老板,但闲暇时仍喜欢跟“棒棒”聊天。南都记者杨亮摄   傍晚时分,重庆学田湾正街光线浑浊,没有霓虹灯的点缀,只有临街商铺的荧光灯穿过大门,无力地散落在街道上。因装修街道门面临时搭建的脚手架占据了人行道,行人被赶到狭窄的马路上,与急着回家的摩托车、轿车乱糟糟地挤在一起,喇叭声、呵斥声和旁边夜市的吆喝声响成一团。   2011年9月5日晚上6点,杨顺云跟往常一样,熟练地穿越人流和车流,钻进对面巷子里一个闷热的小排档,点了一碗4块钱的酸辣粉,呼哧呼哧几口喝完,已满头大汗。旁边是一家大型餐厅,透过玻璃,他用略带羡慕的眼神看着里面的食客一边享受空调,一边从翻滚着花椒红油的火锅里捞出各色美食,嘴里咂巴着。   杨顺云老家在重庆南岸区迎龙镇,1998年之前靠种地为生,但一年收成只够勉强填饱肚子,35岁还是光棍一条。刚好那时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热播,他受到启发,将老家的一亩地以一年1000斤谷的价格租给老乡,跑到位于重庆渝中区的学田湾正街当起了“棒棒”,希望藉此跳出农门,当个城里人。   “棒棒”又称“挑夫”,与美女、火锅同为“重庆三绝”。一根一米多长系有绳子的小竹棒是他们谋生的全部家当。对于“棒棒”的人数,重庆劳务办并无统计,但有媒体报道这一群体达50万人之多。而据统计,包括“棒棒”在内,在重庆的农民工到2010年底已达到400多万人,集中在建筑、工矿、环卫、餐饮等行业。他们忍受着背井离乡的孤苦,拥挤在逼仄的棚户区或城中村,用汗水繁荣着这座城市。    他们的辛劳    早上7点准时开工,一天12小时换来四五十块   依山而建的学田湾正街两截高高隆起,中间突然下陷,呈不规则的V字形,最陡峭处有40多度,由于山势蜿蜒,仅400多米长的街道打了两个弯,最急的一个接近90度。街道两旁,充满巴渝风情的青砖黛瓦吊脚楼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八九层高的灰色水泥房屋,随地形起伏,远远望去像一道波浪。   早上7点,48岁的杨顺云准时开工,蹲在街道拐角处的重百超市门口,看到有拿大包小包的人,便与其他“棒棒”一拥而上,“老哥,挑行李吗?”仅学田湾正街,就活跃着两百多名“棒棒”,一天12小时的营生,换来四五十元不等的收入。   在重庆“棒棒”已经成为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到家具电器,小到买菜买肉,都有他们穿梭忙碌的身影。   除了给南来北往的人挑运行李,杨顺云最喜欢给商场或工地挑运商品或建筑材料,因为挣的钱多,但也辛苦。杨顺云记得,有一次半夜12点,一个老主顾打来电话,叫他去搬砖(重庆不少老街十分狭窄,白天运输不便,类似建筑的搬运工作多安排在晚上)。把砖头从车上卸下,运到两百多米远的一个坡上,杨顺云和几个“棒棒”熬夜干到第二天下午6点多才忙完,“中间吃饭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小时”。这趟活下来,杨顺云累得够呛,但挣了280块,他很满足。   这还不算最辛苦的。在学田湾正街重百超市二楼菜市场,有一群专门挑菜的“棒棒”,他们的作息时间与蔬菜运输同步: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守在市场门口,运蔬菜的车一到,就排队卸菜,然后一担一担挑到各个档口,一直忙到早上8点。每挑一担菜能挣两块钱,一个“棒棒”一晚通常能挑七八担。8点挑完菜,他们又转战街道继续揽活,干到晚上9点。“这活太辛苦,我干不了”,杨顺云说。   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每天约有十几吨蔬菜进入市场,类似情景每天也在重庆其它菜市场重复上演。    杨顺云的家当    “棒棒屋”里两张床、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视机   学田湾正街是杨顺云的全部世界。13年来,他一直租住在学田湾正街东头临街商铺背后一栋小楼内,商铺和他所在的小楼夹成一个在重庆常见的天井用来采光,由于建在坡上,天井很狭长,二十多米长,宽仅两三米,十分局促。   房间只有六七平米,堪堪放下两张床、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视机,这是杨顺云的全部家当,其中一张床被用来放杂物,锅碗瓢盆夹杂着用过没扔的垃圾。由于房间太狭窄,人进去手脚都难以伸展,只能坐在床上。四壁除了一扇已经破损、补钉了几块木板的门,没有窗户,大白天不开灯屋里一团漆黑。“这样有隐私”,杨顺云自嘲道,“隐私”这个字是他不久前从电视上学来的。   由于终年不见阳光,房间弥漫着潮湿、腐败的气息,这样的房间在重庆又叫“棒棒屋”,月租240元,含水电费。   杨顺云想尽办法省钱,只为了终有一天能跳出“农门”。“在城里买房、转户口都得花钱”,他固执地认为要当城里人,首先得有钱。为此,除了节流,他还四处揽活,但这些年的收入始终原地踏步。杨顺云说,过去接一单活起步价是1块,现在涨到了5块,但以前价钱便宜活就接得多,一个月能挣个两千块左右,现在价钱高了,很多人不愿再找“棒棒”,收入其实还是跟以前一样。   但物价却在疯涨。杨顺云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铺盖面,他记得,2008年还是2块钱一碗的铺盖面,2009年涨到2.5元,现在又变成4块,“除了收入,什么都在涨”。   即便如此,杨顺云的住房条件还算好的。学田湾正街的农民工大多选择四五个合租一套房,睡在木板草草拼成的大通铺上,一些农民工夫妻也毫不避讳地与别人挤在一块。    王靖的自豪    素未谋面的“泥腿子”同行当上全国人大代表   没活的时候,杨顺云会提着竹棒在狭长的街道来回晃悠,一边揽客,一边找相熟的朋友“摆龙门阵”。在街道入口处,他碰到了泥水匠王靖,他最要好的朋友。   今年42岁的王靖来自重庆垫江,16岁初中毕业后跟村里泥水匠学手艺,辗转于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当起建筑工,后因遭遇几次欠薪离开了施工队。他与杨顺云同在1998年跑到学田湾正街,给人粉刷墙壁。这个巧合,让两个同在异地打工的人多了一丝亲近。   王靖记得,刚来学田湾正街时,这里搞建筑的散工只有五六个,如今已增加到50多人。王靖起初有些担心,后来发现生意并未受影响,“1998年一个月只能挣两千块,现在行情好的时候能挣一万块,差的时候也能挣3000多块”。2011年,重庆晚报以《泥水匠月收入都能上万了》为题,报道当地建筑市场的火爆,引发不少市民的羡慕。   2008年,王靖攒下十几万元存款,盘算着在学田湾正街买套二手房。但这一年,电视上频频出现的“金融危机”字眼,又让他犹豫了。吃不准重庆房价未来的走向,他决定再等一等。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片观望气氛中,农民工群体却迎来一个好消息:杨家坪一个建筑工人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泥腿子也出了能人,每年都要上北京跟中央领导人一起开会”,王靖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同行感到自豪。   这个受到瞩目的重庆建筑工人是康厚明。康厚明出生在重庆永川区石牛寺村一个9口之家,1979年外出打工,之后像候鸟一样辗转西藏、武汉、昆明、广东中山等地,干过搬运工、建筑工、挖煤工、装配工。1998年,康厚明召集亲戚同事还有村民一共36人,跑到市政一公司承包工程,凭借农村人的吃苦耐劳迅速站稳脚跟,于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年后,康厚明与朱雪芹、胡晓燕三位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成为中国2.4亿农民工群体参政议政的代言人,受到各大媒体追逐热捧。   杨顺云的惊讶50多年制度坚冰被打破,第一反应是“蒙人的”   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只是重庆一次更大规模改革的前奏和铺垫。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2010年8月15日。重庆第一次允许在主城区务工经商5年以上或购买商品房的农村居民自由落户城镇,并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和权力。一夜间,农民工入户似乎变得轻而易举。   听到消息,杨顺云的第一反应是“蒙人的”。在他48年的人生记忆中,城市户口金贵得很,“有城市户口就意味着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吃国家粮,每个月领工资,看病能报销,退休有退休金,单位还有福利分房”。为此,杨顺云已经在学田湾正街打拼了13年。   过去农民想落户城里,只有考大学、提干、参军几种途径,其时大学尚未扩招,一个万人规模的大村一年能出一个大学生都是件了不起的事。而所谓的提干相当于今天考公务员,能挤上的凤毛麟角,“普通村民根本不可能”。杨顺云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他所在生产队500多号人只有一个女村干部通过考试,被安排到政府机关工作,当上了城里人。   前两种途径,对只念过几年小学的杨顺云而言显然都行不通。17岁那年,他把变成城里人的希望放在了参军上,但等了两年就彻底失望。杨顺云说,村里每年只有一两个入伍指标,分到各个生产队,变成零点几个,能参军都是有关系或是表现好的,根本轮不到自己。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和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严格的户籍制度开始松动。杨顺云慢慢发现,一些跟自己一样种地的农民通过花钱疏通关系,一个一个落户城里,最开始一个城市户口要3000元,上世纪90年代涨到两万元,之后的价码他就不清楚了。    王光明的幸运    全家人身份变成居民,开心得整晚睡不着   同在学田湾正街当“棒棒”的王光明就一直舍不得花钱买户口,为了两个小孩读书,他花了老大一笔赞助费。   今年45岁的王光明老家在重庆垫江,1996年外出打工,辗转东莞、贵州等地,2004年携家人来到学田湾正街,妻子给附近一家公司打扫卫生,每个月1100块钱。由于早年曾在工地学过焊接、木工,除了搬运的体力活,装饰、建筑的活王光明也能接,每月收入基本稳定在三四千元。   2009年,王光明用省吃俭用攒下的15万元存款,在市区购买了一套78平米的二手房,按揭10年,月供1700多元,终于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   但由于没有城市户口,王光明找不到一点城里人的感觉,“总觉得处处比城里人低人一等,大人还好,最难受的是小孩教育”。他说,刚来重庆时,大儿子升小学升初中,每次都得一次性交一笔3000块的议价费,小女儿2009年读小学时,议价费改成了赞助费,价格更贵,“每年要交1200元”。王光明一直想不通,曾找校长理论,希望取消赞助费,但被拒绝。“学校说如果不交赞助费,就只能读私立小学或是回户籍所在地”,“私立小学没有赞助费,但学费更贵,而且位置也很偏”,王光明最终妥协了。   但他又是幸运的。2010年10月,重庆户改新政启动后不久,王光明便迫不及待地为全家人办理了转户手续。“到所在地派出所出示老的户口簿、身份证和城里住房地址,很快新的户口簿就下来了”,王光明笑着出示了一张A 4纸大小的农村居民转城镇居民确认书,上面盖有重庆市公安局户口专用章。看着全家人身份一栏从农民变成了居民,他开心得一晚上睡不着,还在读书的女儿不用再交赞助费了。他成了学田湾正街两百多个“棒棒”中转户口成功的第一人。   2011年初,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也把户籍从农村转为城市,落户工地所在的重庆九龙坡区九龙镇,完成了从“农民———农民工———城市居民”的人生转型。细心的康厚明有自己的“小九九”:之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只能领200多块,转为城市户口后,仅养老金一项每月至少能领到500多块,比农村高出一截。   来自重庆市劳务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15日,户籍改革启动一年,重庆转户的农民人口已超过220万。而按计划,截至今年底,重庆市将有338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2012到2020年,再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    谭家建的焦虑    “棒棒”中的传奇人物被挡在户改门外   但学田湾正街大部分农民工仍在观望、徘徊。   泥水匠王靖就一直不愿转户口。他担心转户后,宅基地退了,土地没有了,以后老了即使有补偿款和保险,也难以维持生活,“还是有土地更踏实”。针对农民工的种种顾虑,重庆市设计了一个退地过渡体系,允许转户的农村居民,在最长3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退地后给予补偿,但不少农民工并不买账。   “三年过渡不顶用”,王靖告诫杨顺云,政府虽然会给一笔补偿,但每平米宅基地才三四百元,买完社保如果想买房,还差老大一笔钱,根本没法在城里立足。   距梦想一步之遥,一心渴望做城里人的杨顺云退缩了,“40多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差这一会,先看看再定”。   重庆启动的户籍改革仅仅在坚冰里凿开了一道小口,重庆以外的农民依然被挡在门外。   在学田湾正街开水果店的谭家建今年55岁,老家在四川广元农村,1999年跑到这里当“棒棒”,在上世纪90年代重庆房价起飞之际便不断买房,如今坐拥三套房产,4年前又盘下这家水果店,成为少数从“棒棒”跃迁至另一个阶层的幸运儿,当上了老板。老谭说,现在房租加上店铺收入,一个月能挣万把块,于是他把全家人也接到了城里来。   在学田湾正街,谭家建的际遇在“棒棒”中成为传奇,但谭家建也有自己的烦恼:全家户口至今还在四川广元农村,孙子读书还得交赞助费。虽然每年1200元对于谭家建不是笔大数目,但他还是觉得“不舒服”。   “没有城市户口,心里就没有根,要办个什么证件,每次都要回老家,很麻烦”,谭家建说,去年重庆启动户籍改革,他托关系想把全家人迁到重庆,但折腾了几个月,“花了钱,请了客,硬是没搞成”。   作为“外乡人”,谭家建与学田湾正街的邻居们有些格格不入,“都知道我是外来的,谈不到一块”。他还是喜欢趿拉着一双拖鞋,溜达到街口的重百超市,找在这里休息的“棒棒”们叙旧,讲讲发家的故事,只是当年手中的竹棒已经换成了一把蒲扇。   据统计,截至2010年,在重庆务工的外来工已突破百万人,其中近30%来自四川,其余主要来自与重庆接壤的贵州等地。    他们的感悟    养老最发愁,但城市户口也没有以前吃香了   现在,康厚明在老家已经找不到属于他的位置。“在城市呆惯了,回老家连上厕所都不习惯”,康厚明的人大代表任期还有一年多,他打算在城市买房,和孩子在城里生活。   不过,逢年过节,康厚明仍会约兄弟姐妹一起探望呆在老家的母亲。亲情成了联系他和老家石牛寺村的唯一纽带。   尽管老家离干活的街道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棒棒”杨顺云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他不愿跟外人提起家人,“回到家也冷冷清清,还不如呆在这里,至少有朋友说说话”。   当“棒棒”13年,至今孑然一身,身边也没攒下几个钱,杨顺云解释是物价太贵。其他“棒棒”却笑他把挣的钱花在了几条街外的一间发廊,据说那里提供20块钱一次的服务,专为低收入人群解决生理需要,杨顺云气愤地别过头去,但没有反驳。   医保、养老这些农民工共同的难题,“棒棒”们也都遭遇过。几年前的一次意外让杨顺云至今心有余悸:他在搬东西时绳子断了,脚被砸伤,治了一个多月,由于没有医保,前后花了1000多块,而且一个月都没法干活。   为了给未来一个保障,学田湾正街绝大多数“棒棒”纷纷购买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一年个人出30块钱,遇到大病每年最高可报销3万元。但他们大都没有社保,养老成为这个群体也是所有农民工最发愁的一件事。   “养老保险太贵了,舍不得”,泥水匠王靖曾打算买养老保险,一打听一次性要补交七八万元,吓得直咋舌,转身就走,“还不如留在身边自己养老”。   而他们的户籍观念也在悄然生变,曾经不值一文的农村户籍逐渐走俏。“农村户口有一亩二分地,城市户口没地,现在农村的条件已经越来越好,城市户口没有以前吃香了”,很多农民工开始有了这种感悟。   由于老家迎龙镇靠近重庆主城区,距最繁华的解放碑只有一个多小时公交车程,杨顺云憧憬着老家的土地和宅基地早日被政府征用,按照标准,他不光能分到一套30平米的小户型,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补偿款,“买完医保、养老保险,还能开一间农家乐”。   杨顺云又有了新的梦。    大事记   2001年   1月3日-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0年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讨论2001年工作部署。   1月15日,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授予袁隆平等217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2月17日-19日,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总结交流安徽等地的试点经验,研究完善有关政策,部署试点工作。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安徽全省和由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少数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   5月,全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上来,真正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同时,重点增加粮食风险基金、扩大国家粮库建设规模、适当拓宽粮食购销渠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5月24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部署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8月17日,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大治理向农民乱收费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   8月20日,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的政策措施。   9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召开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针对当前农民负担重的问题,部署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11月20日,历经20年的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圆满结束。此次调查摸清我国各级行政区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全国共有农民集体所有土地439.03万平方公里,国有土地505.48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系统、全面、准确的土地国情国力资料。   12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关于农业发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指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整理:方军    样本意义   195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确立,农民从此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自由迁徙”从法律层面被禁止。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虽被允许离开土地进城打工,但他们的身份依然不被认可,无法在医疗、教育、卫生、养老上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仍有一段与户口有关的故事,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亿万家庭的酸甜苦辣,无数悲欢离合也因它而起。   僵化的户籍制度在2010年被打破。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开始允许工作达到年限的农民工自由落户城里,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由此揭开“千万农民工进城运动”序幕,被外界认为是首度打破中国自计划经济时代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户籍壁垒。   总策划:曹轲庄慎之任天阳   总统筹:王钧南香红张蜀梅   学术支持: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   出版合作:花城出版社   摄影统筹:王景春 潘劲松   分组统筹:王海军沈佩琛   □南都记者 杨亮
1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考户籍限制在法律上符合宪法么?
热度 1 dongzg101 2011-10-24 02:53
学者建议审查高考户籍限制规定合法性 “尽管我们的孩子很优秀,但只能带着满腔的怨愤,去国外接受教育。”随迁子女家长繁琳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她说:“也许我的孩子不能享受到这项政策变化带来的好处,但我们还是要为后来者呼吁。” 对于随迁子女能够在异地参加高考,民间呼声持续不断。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张北县第三中学考察时指出:要逐步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抓紧研究制订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日前,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了建议国务院审查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研讨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指出,目前阻碍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主要障碍是教育部规定中的户籍限制。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审查该规定的合法性。” 张千帆指出,户籍规定意味着一个在北京上学的高中生高考时必须回到原籍参考,而北京和其户籍地的考试范围、使用教材可能不一样,这将直接影响其上大学的机会。这就产生了基于不同户籍的同班同学之间的不平等。由此,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违反了教育法关于受教育权平等的规定,应予修改或废止。 有学者指出,像北京这样高考录取计划最多的城市,形成一个“洼地”,造成很多高考移民问题,都是分省考试带来的。目前,我国司法资格考试、全国研究生考试是全国统一的标准,但是,其他考试五花八门,有的地方750分满分,有的地方900分满分,除了专门研究的人,很多人都弄不清楚。统一高考的制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非京籍学生家长代表撰写了一份《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份民间建议方案提出“户籍与学籍分开,以学籍为主要条件”的解决思路。 与会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认同高考报考与户籍脱离的解决方案。他透露,教育部已针对高考改革分出多个专题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随迁子女高考的专题。在专题调研中,他提出,异地高考的方向是要建立以学籍所在地为要求的报考。 对于人们对“改革没有时间表”的焦虑,他表示,教育部和家长同样着急,都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特事特办,出台新政策和新制度,高考受户籍限制的状况不可能很快改变,这是由政策制订本身的节奏和复杂性决定的。” 时评家童大焕说,他在1997年写时评说户籍制度改革,如今已过了14年,相关状况仍然没有任何改善。 更多阅读 熊丙奇:也谈教育公平与户籍改革 中青报:户籍歧视已成为当前最大的教育不公 评论:异地高考关键是拿出时间表 教育部表示正与北京上海研究推进异地高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低效率拉动内需,增加GDP
热度 1 caecae 2011-5-31 12:16
不知道这个论断对不对。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下面简单的举例证明一下 以毕业生办户口事情为例, 一个毕业生办户口,需要多次联系就业单位,特别是去北京上海的公司。 学校盖了章---拿回来---联系单位申请户口---发快递---到单位盖章---单位快递回来----送到学校户籍科---学校办户口迁移 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没啥用的东西。折腾这么多次生的消费, 快递-电话费-学院户籍科-对方的人士管户籍的人。 低效率就是好,增加了这么多的内需和就业岗位。 如果一个人需要办十次户口的话,这个方面的业务量猛增,这样讲导致 1)物流业迅速发展 2)通讯业迅速发展 3)户籍人事人员迅速发展 4)其他n多相应的就业岗位的诞生。 根据这样的推断。为了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岗位,增加GDP,我们可以: 增加所有办事的中间环节,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内需,因为每次中环间环节都要增加内需。 结论, 办事效率低可能增加GDP GDP的增加可能是由办事效率低,中间环节引起的 虚拟产业 + 多重复杂中间环节 既可以增加 GDP又可以增加就业。 没有必要高效率办更多的事,只要想法设法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变得复杂一些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感想|40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冠冕堂皇的理由(关于户籍)
machan 2010-9-23 09:47
1 、发改委观点: 阶梯放水式户籍改革可以推行: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09/23/c_12597741.htm 2、对发改委观点的反驳: http://liuyeji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31852972201082245752469/ 杨伟民说, 这就是阶梯放水,逐步开闸,竖立在农民工和市民之间有道大坝,要让市民这边的水往农民工那边流,到实现了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的水和城市的公共服务的水一致,两边的水就平了。 这种工程技术比喻也很容易打动人。杨指出的是在现有城市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农民和农民工享有的公共服务之间的巨大差距,并指出解决这个差距的方法应基于渐进策略,所谓逐步开闸。我们追问的是,谁在城乡居民之间树立起来这种闸门,造成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这堵闸门存在的历史条件还存在不存在,其正义性和合法性是否经得起考量,如果是个应该判死刑的罪犯,我们是一刀一刀把他割死,还是一针注射了更好?如果现行户籍制度寻在的历史条件已经面目全非;如果承认其正义性和合法性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 无条件废除户籍制度。 况且,无条件废除户籍制度并不必然意味着农民一夜之间涌入城市,废除户籍制度与城市化进城是两码事,一个是正义不正义的事情,一个是社会发展中的自然现象。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进行城乡二元新型种族隔离,宪法和法律倒都赋予一国公民享有同等基本权利和福利(福利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本人支持救济意义上的福利制度,但如果当前有超过救济水平的福利制度,那么应给予所有国民相同待遇,所谓国民待遇原则)。 现行户籍制度的歧视性显而易见,无论农村居民是否有进城意愿,用户籍制度予以严格区分是不正义的,经不起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考量,甚至也经不起现行宪法的考量。对于这么一个事关正义的问题,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罗宾斯式的成本收益的计算器头脑,计算入城成本、城市承载力?事关正义的事业,无关任何经济计算的事。如果我们的心底里寻在一个超级理性,就会计算那些宏观数据和平均成本数据,以此取代无数当事人的分散决策。 我的观点: 我们曾经以担心农民代表太多人民代表大会变成农民代表大会为理由,规定8个农民的代表权相当于1个市民的代表权。 我们曾经以发展经济、便于管理的理由,把公民分成两类。 我们曾经以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做了不冠冕堂皇的事情? 户口,这种变态、丢人、不合宪法、不合现代法理的身份歧视制度,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有:朝鲜、贝宁,还有中国大陆地区。 刘业进博主的观点我很赞成。户口是户口,城市化是城市化,是两码事。 你想让农村城市化了,再废除户口,那要多少年,100年以后吗?即使100年以后,农村还是农村,农村也不会消失,农村的条件依然不如城市。 废除户籍制度为什么这么难?那是因为很多享受到城市户口福利的人,担心废除户口后自己的福利会降低 但是,个人可以这么想,代表公正、正义的国家和政府也可以这么想吗? 这么做吗?一个代表国家和政府的官员,可以视正义和公正如无物吗? 当年,东德和西德统一,东德人的福利立即和西德人的福利一样。 原西德人很多人抱怨,至今也有西德人抱怨东德人拉后腿, 并且至今东德地区的发展不如原西德地区。 但是,德国政府怎么做的?人家没有像咱们这样把国民根据地域分成两类人。所有的德国人享受统一的国民待遇! 把自己的国民歧视性的分类,是一个丢人的事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把歧视性的、违反宪法的制度,迟迟保留,更是失民心的事情。
个人分类: 法在中国|3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一次答非所问
wya 2010-9-14 13:58
http://news.163.com/10/0914/01/6GGODOAA0001124J.html 重庆官方:农民不退地也可转城市户口 这句本是废话,其制定的办法里已经明文规定了,三年内可以保留土地等权益,何必再提!! 关键的核心问题是三年后的土地权属问题,土地权益是否还能由农民收回?没有一个官员敢回答!!!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没有明文规定,如何让人相信 户改的确不是因为政府看中农民土地 ? 问:三年过渡期后,农民想回到农村怎么办? 答: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现行户籍制度,废除附着在户籍上不合理的公共产品分配制度。如果农民在农村真的过得比城市好的话,那么我们当然也很高兴,何乐而不为呢?三年以后,农民在城市里没有立住脚, 想回去也可以, 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一定以农民的愿望作为所有政策的支撑点。 想回去当然可以了,关键是土地能否重新返还给农民啊?又一次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典型的外交辞令!
个人分类: 人口学大师思辨|2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户籍制度是彻底违反宪法和人权的
iwesun 2010-5-9 18:35
户籍制度是彻底违反宪法和人权的 Me :《 中国的知识分子只会煽动爆民动乱 》 王雷 : 可以去看看 谈谈你幼稚的看法。 王雷 :《 对于房价的看法,可不可以别这么幼稚 》 Me:『我不关心经济,经济学家都是害虫,只是这世界没有敌杀死。 我也不炒股,更不看股评。 落孩子户口必须有房,这事我还不知道。』 王雷 : 『 1,可以看看,无房不能落户的户籍制度造成的惨剧 http://offcn.blog.sohu.com/10189894.html 。 2,其实现在好一些了,03年以前更奇怪,孩子户口只能跟着妈,也就是说,爸有房有北京户口,妈户口在外地,孩子只能落到外地。造成不少人先假离婚,等孩子跟着爸爸落户后再复婚 http://news.sina.com.cn/c/2003-08-15/2006573606s.shtml 。 3,当然了,孩子没当地户口可以借读,多交钱就是了。』 网上查了一下,确实这么回事儿。 不想多说,大家一定是心知肚明的。 中国的户籍制度和高考制度,都是彻底违反宪法和人类基本人权的。 党的户籍制度是元朝种族制度和明朝的保甲制度的翻版。 把原本人民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作为一种恩赐,赏给你,让你感恩戴德。 是千秋万代的帝王之术。 这样一个违法(犯不犯罪得看具体的案例)的集团,尽然让我山呼万岁。 十分搞笑。 PS: 赵明 : 鬼王,骂人是件挺过瘾的事情 ^_^ 请问鬼王骂过以后有建设性的建议没有, 13 亿人自由无序迁移就一定好? Me :我靠,我刚说过,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和我谈啥建设性意见。 ,你就犯规。 见:《 100% 的市场,水知道答案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85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现在算是黑户口吗?
pinjianlu 2010-4-9 20:24
我原来的身份证一直用了30年了,没想到现在才宣布是重号,有一个和我同地方的、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当初户籍警察登记居然把我们编成了同一个身份证号码。我本来也不想去修改的,就和对方这样耗着,都不改。但由于我要转户口,要重新落户就得更改身份证号码,否则就成了没有身份的人了。 于是,无奈啊,谁叫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呢?!只好回到当初出生地的派出所去更换身份证号码、重新登记,要不是托了朋友去说好话,还不知道要弄到多久。开始人家还不给办的,要写什么申请,单给签字盖章等等。托了朋友的朋友去说,派出所的民警们才给办理了新的号码。然后又拿到落户所在地的派出所,户籍民警们看到那个大红的章印后,终于给我办理了入户手续,想想经历了这么多风雨,落个户口还真是艰难啊。 本来以为风雨过后就是晴朗了吧,结果还有很多麻烦:很多时候,比如办理某某证件的时候,新号码审查不过关,网上查询结果是号码是空号、非法号码或者是查无此人。结果用老号码反而还通过了,网上查询号码和姓名还能对得上,新号码确实空号,没有此人。 中国的民警们,办事效率真是高啊!不但速度很快,还从不出错,呵呵!连这么点儿小事,中国都干不好了,还能干什么?我不明白,既然办理了新号码,那我就是新的身份了,为啥警察大爷们的数据库还不更新啊?!难道我现在真的成了黑户口了?我在祖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现在反而成了没有身份的黑人口了!咳!!党啊!祖国啊!你让我拿什么来爱你?!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5079 次阅读|3 个评论
温家宝:让农民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wliming 2010-3-5 10:09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说,.......让农民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我希望这不是一句空话。我觉得,首先,请砸碎农民身上的户籍枷锁。不自由,毋宁死。
个人分类: 娱乐|1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户口为何会害死人
eduman 2009-12-13 12:29
一 北京丰台区王佐乡8岁女孩茉莉(化名)是个弃婴,虽然被好心的赵大妈收养,即因为无父无母无处申报户口。小茉莉不忍心看到父母发愁,妈妈老在半夜哭,三次选择自杀。(2004年12月27日《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市昌平区某厂工人刘某,在儿子满月时到当地派出所线路孩子上户口,但没有办成,原因是刘某没有当地住房证明。屡屡碰壁后,刘某忧心忡忡,最终患上严重抑郁症,将出生43天的儿子摔死。(2006年7月26日《北京晨报》) 1月4日是北京市高考网上报名第一天,一名成绩优秀的高三女生玲玲因自已报不上名选择服毒自杀,由于抢救及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在10日报名结束之前,如果还没有户口,仍然无法摆脱不能参加高考的命运。(《法制日报》2008年1月6日) ...... 二 我国户籍制度确立的第二年,发生了从1959-1961年持续三年的大饥荒,饿死的人高达千万之多。现在的研究证明,导致如此严重的原因,并不在粮食短缺,而是市场机制的缺乏和对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市场的自由参与,人口的自由流动,都涉及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把人圈定在一个小圈子里,不许可商品和人口的任何流动,粮食只能自给自足,那么任何原因造成的局部供给不足都会造成饥荒,都会饿死人。所以,饥荒造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对人们自由的干涉。(茅于轼博客:《如何看待我国的大饥荒》) 三 现行户籍制度的渊源: 公元前685年,管仲在齐国提出所谓禁迁徒,止流民政策,以控制人口流动,目的是保证国家利出一孔,即国家必须采取强硬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这一编户齐民的措施,被历朝历代统治者当成维护皇权地位的法宝加以继承,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即使不少大胆的改革,如王莽、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但基本原则没有变,变的只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已。 四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是全国城乡统一户口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根源上讲,与1949年之前的保甲制度有一事实上的继承性,和前苏联的国内户照(Propiska) 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是为了配合当时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设立的。国家在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在做出了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两种制度安排之后,还要针对就业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安排。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出,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充分就业,户籍制度应运而生。从此农村居民不能随意变更居住地和务农身份,特别是不再可能进入城市居住和就业,由于能够有效地把农村户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城市福利体制也相应地建立起来。除住房、医疗、教育、托幼、养老等一系列福利之外,以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为目标的排他性劳动就业制度是这种福利体制的核心。 自此,户口所反映的就不仅仅是公民的个人身份特征,也成了工资差别、福利差别、公共服务差别的代名词。 而且,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一种出生时就已经预定的制度,是改革前维持二元社会结构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 五 同样是人,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情况确实如此。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140元。相差3倍,如果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可扩大到6倍。 农村人口占全车总人口的70%多,但农村教育经费支出(国家财政性经费)比重不到60%。 城市人均卫生费是农村的4倍以上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农村是城市的2.4倍 农村文化沙漠化 农民工受歧视现象,是社会最不和谐的杂音之一。 各种补贴,基本上与农民和农民工无缘。 六 龙生龙,凤生凤,这种户籍歧视还会代际相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本来就是信仰唯物主义的人们所嘲讽的血统论和身份论的陈词滥调。 七 这个千夫所指的户籍制度,依然改革缓慢。 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放开户口会不会导致城市过度膨胀 2、外地人会不会抢了本地人饭碗 3、本地的公共财政能不能负担 第一个问题。放开户口自由迁徙制度并不必然导致城市户口的膨胀。大城市病的根源不是户籍制度,而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过大。 第二个问题: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判断。逆歧视模型的分析。研究证明,各地区的失业率与当地的外来从人口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外来人口比重与本地职工工资水平呈弱相关关系。 第三个问题。财政政策应回归公平性和全局性的逻辑。 自 李长安 《户口为何会害死人》
个人分类: 读书|5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郎平20年不入美国籍
sstone2009 2009-11-24 22:05
偶然看到一份杂志上写郎平20年不入美国籍,最后还是美国排球队放弃了一贯的做法,首次聘请了外籍的郎平作为主教练。我还是为这个事件所感动。 关于公众人物改入外国国籍,早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最早的记忆大概要在近20年前,那时候有个乒乓球运动员加入了日本国籍,还改了一个很标准的日本名姓,由于在一场决赛中打败了中国运动员,引起了轩然大波。那时候,有很多觉得,入外籍,改名姓,打败母国的运动员,那是十分不爱国的行为,何况是代表了日本。不久前,好像有著名的影星加入新加坡籍,又是引起了不少议论。 据说,在我的身边,不少著名的高校就不乏有入了外国国籍的教授,这些教授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国外定居已经很久,主要工作也在国外,经常回母国讲讲课、指导指导,他们大凡是我们常说的大牛;二类是入籍外国多年,在外面有比较固定的工作,在国内也有了一份十分可观的前程,他们也属于大牛,但还没有到世界顶级的地步,很显然,国内的平台给与了他们更为靓丽的未来;三类是那些入籍外国,但已经全身地投入了国内的工作,或者说,外面的工作已经不为人知了。 我有一位朋友,女儿出生特地去了澳大利亚,所以孩子便是外籍了。孩子已经渐渐长大,现在已经在国内的幼儿园里学习和濡染着中国的文化。我有点弄不清楚,她的母国应该算中国还是澳大利亚? 前一阵子,看到有关于大陆孕妇到香港生产的新闻,专门有些中介从中牟利。香港早已经回归中国,从这个角度看,已经不是外籍了;但从香港公民护照与中国大陆护照的区别看,还像还有些外籍的味道。 由国籍,我还想到了20多年前,我家乡的很多农村户籍的人,花巨资(好几千、上万,那时候大学毕业的工资才100多元)买一个城镇户口。我十分奇怪的是,那时候,城镇户口所享有的一些食品等方面的供应权利已经渐渐没有了,可是人们还是那么热衷于城镇户口。不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的拆迁,突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突然发现,农村户口一夜之间价值可观! 如今,一些大城市的户口,依然象一堵山一样横亘在那些新到的打工仔面前 国籍、户籍,好像是一个门槛,也好像是一个诱惑,依然摆在许多国人的面前。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可以坦然处之?那时候,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个人分类: 随笔|4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