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覃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何制作一个吸引人的Biography
热度 6 WeiQin 2011-7-1 16:27
如何制作一个吸引人的Biography
最近报名参加一个 Young Water Professionals的会议(1) ,组织者昨天发信让我给他们发一个我的Biography(短篇幅的传记或者个人介绍)。 因为从来没写过,也不知道这个传记和简历有什么区别,于是上网学习。发现有个几个 网站 总结的不错,介绍了 传记和简历的区别(2) ,还重点介绍了 写传记的一些要点(3)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然后也可以制作自己的传记。我根据这些网站提供的建议和信息,写了一个自己的传记初稿,如下: Wei Qin is a PhD student of Soil Quality Department in Wageningen University. The objectives of his research are (i) to understand water and nutrients interactions from plant to regional scale levels, (ii)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o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from water and nutrients use perspectives and (iii) to explore the options to improve water and nutrients use efficiency at the regional system level. He has MSc degree from Wageningen University in International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BSc from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Soil and Plant Nutrition. He speaks Chinese, English and some Dutch. He is a proactive and social person.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his research topic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him via email: weiqinwur@gmail.com 第一次写,期待大家提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链接: (1) http://www.internationalwaterweek.com/ (2) http://ezinearticles.com/?Bio-Vs-Resume---Whats-the-Difference?id=4098748 (3) http://writeabio.com/
23720 次阅读|15 个评论
“精选博文”秘籍!
热度 5 WeiQin 2011-6-29 23:07
接:请问科学网能否发布“加精”的标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9569do=blogid=460149 本来想等科学网编辑发布“加精”的标准,但在得到各位博友友善的回复之后决定,心动不如行动,靠人不如靠己。所以,今天 review 了一下最近 list 上 top10 的精选博文,以个人的理解,分析一下如何能够得到“加精”,供大家参考。分析结果如下: (1) 有图有真相。把科普和生活结合起来; (2) 有极具吸引力的标题,关键词和内容加图表; (3) 有详细(长篇幅)的描述和论证,再配合以严密的数字图表以及引用文献支持; (4) 有教育意义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尤其对于年轻人; (5) 科学艺术,天马行空,再配以诗词和照片; (6) 逆向思维,友善提示避免知识误区; (7) 资深博主加给力博文; (8) 勇于追根刨底,挑战权威,认真纠错的博文; (9) 提供最新消息和知识的博文; (10) 提供趋势分析和大量相关附件信息的博文; 相应链接: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56do=blogid=460457 (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6754do=blogid=460346 (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id=460297 (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60282 (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992do=blogid=460261 (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883do=blogid=460253 (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6014do=blogid=460233 (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671do=blogid=460212 (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460210 (1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7430do=blogid=460198
4158 次阅读|9 个评论
请问科学网能否发布“加精”的标准?
热度 4 WeiQin 2011-6-28 22:07
今天看到自己最近一篇博文得到科学网编辑“加精”,受宠若惊之际,也想了解一下在科学网上发博文能够得到加精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也有利于自己还有其他博主奋发图强,多发好博文。 得到“加精”的博文标题如下: 南方科大的思考---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还是依靠体制保障 ? 附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9569do=blogid=458875
3474 次阅读|8 个评论
南方科大要走向成功的三大要素
热度 6 WeiQin 2011-6-23 23:50
接: 南方科大的思考---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还是依靠体制保障?(1) 网上关于南方科大的新闻报道已经很多,这里就不再累述了。直奔主题,南方科大要走向成功的三大要素是: 1. 拥有传说中的尚方宝剑!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在满足一系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办大学也好,搞教育也罢,任何事情,要想快速的运营起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众所周知,深圳,上海等地的迅速发展,也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尚方宝剑,从此所向披靡。现如今,南方科大想招个研究生都要参照这个办法那个办法,想多招个讲课的老师也要向深圳市要编制的话,说明南方科大并没有拿到这把尚方宝剑。正所谓,快刀才可以砍乱麻,没有尚方宝剑,要开辟一块新土地,势必会处处碰壁,徘徊不前。也恐怕也是南方科大“一路黄灯”的无奈和真实写照了吧。南方科大要实现“去行政化”,则一定要拿到这把尚方宝剑。 2. 要有切实可行的办学方案和发展思路! 办学和办企业是一样的,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合理布局,需要切实可行的办学方案和合理的短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在被问到南方科大的目标和定位时,通常看到的回答是,这些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早就定下来的,就是 “ 参照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一步到位的在深圳建一所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 首先,深圳不是香港。其次,众所周知,世界上哪一所优秀的大学,不是经过岁月和历史的千锤百炼,才成为百年名校的?为何唯独南方科大能够在“一天之内建起罗马”,“一步到位”,是别人傻,还是我们自欺欺人?因此,南方科大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合理布局,需要切实可行的办学方案和合理的短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需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就是说,南方科大要有打持久战的信心和准备! 3.必须学会取长补短,中西合璧! 看起来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最好用。比如:在弯弯曲曲,路面不平的山路上,法拉利就不一定能跑得过北京吉普。因此,国外的办学方式虽好,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但不一定就能适用于我们的情况。因此,要有选择有变化地借鉴,要能够灵活地调整出现问题的部分。另外一方面,南方科大应该向国内成功的民办大学或者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取经,学习他们是如何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壮大的。南方科大最后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终将取决于它的智慧以及和客观条件博弈的能力。 另外, 校长是聘任制的,相当于 CEO ,如果在任期内,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董事会可以解聘这个校长,以保证大学的正常运营。因此,一个大学也好,一个企业也罢,最终要依靠一个健全的体制来作保障,需要集体智慧,而不能依靠个人英雄主义。仅依靠个人英雄主义,无法保证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领军科学家需要拥有企业家一样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朴实的务实精神。 最后,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要继续关注与支持南方科大的变化和发展!多给新生事物一些时间,包容和支持!希望南方科大能够保持积极开放的学习态度,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早日实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梦想! 相关链接: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9569do=blogid=458875from=space
4389 次阅读|12 个评论
There is a small corner in ScienceNet
热度 1 WeiQin 2011-6-21 20:18
There is a small corner in ScienceNetwhere generations of 80s and 90s are trying to make some change by themselves and bring their voices and ideas forwards to a broader world. There is a small corner in ScienceNet where they learn English by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ir lives, from inspiring movies, from kind and positivehumour, from reflections and encouragements from each other. There is a small corner in ScienceNet, which is so small but so beautiful. Now you may wonder, where exactly is thiscorner? Please check out yourself over here: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forumdisplayaction=listfid=254
293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步实现中国自己的Nature和Science顶级期刊杂志
热度 5 WeiQin 2011-6-18 21:00
中国绝对不乏Nature和Science级别的研究,但是,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主要是西方列强,尤其是英美等英语国家主导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识形态,搞的全球秩序乱七八糟(比如:中亚),很多地方民不聊生(比如:非洲)。简单套用某种意识形态的方式来统治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绝对是不work的,这些智慧,是中国人早在公元前500年就悟到了 (1) ,可惜西方列强没有当回事。 现如今,就连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科学家,要想在科研上出人头地,也必须使用英语发表文章,估计这些欧洲国家的科学家其实也很无奈,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语言天赋,能够在英语写作和表达上游刃有余。正是因为这些语言的障碍,相信中国绝大部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比较含糊了,因为没有做过调查,大家可以指正),都是国内同行之间相互引用,而很少能过在国际上得到传播和认可。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但是,今昔(公元2011年)不同往日(公元1840年),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有办法实现这一转变,让中国文化与智慧得到传播和认可。荷兰是个小国(4万平方公里,1600万人口),但是在学术期刊上,还是有不少顶尖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这里斗胆提出实现中国世界顶级期刊杂志的建议,分三步: 1,从现在起专注于中国科研以及期刊的建设,提高学术标准,各种实施管理办法向发达国家学习,与世界接轨。 2,在国内大力提倡中英双语学术文章,就是,同一篇文章,同时提供中英全文,这样老外也可以看的懂,也可以引用。但credit则归功于中国自己的期刊杂志。以中国人的智慧和数量,引用率不是问题,数量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所以还是回到第一点上。 3,在国际上,大力宣传推广中国期刊杂志,邀请全球牛人(不分肤色)来华搞科研,投中国期刊,把中国科技,科研,期刊带到一个世界顶尖的高度,起码要和经济同步。 笔者才学疏浅,但存美好愿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链接: (1)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孔子诞辰2555周年的哲学思考
4764 次阅读|9 个评论
80后--我辈需努力 更名为:英语互助圈。欢迎大家加入!
热度 9 WeiQin 2011-6-18 19:37
圈子建立之初,命名为: 80后--我辈需努力(1) ,其目的是鞭策更多和自己一样,没有经验,刚接触科研的年轻人。即便如此,很多非80后的前辈和90后的朋友都积极响应纷纷加入,一时间受宠若惊,也没有认真想过如何把圈子的功能发挥起来。今天转发了一个关于英语语法: If从句的博文(2) ,突然想科学网中是否存在那么一个英语圈子,结果出乎意料,居然没有。所以我想,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个没有的补上,成立科学网第一个英语为主的圈子,也算是回应了我早些时候发的一篇博文: 科学网缺了些什么(3) ,我自己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调动用户自主积极性,提高科学网服务功能的号召。 现在,80后--我辈需努力 更名为: 英语互助圈(1) 。欢迎大家加入!目前,圈子定义的互助范围主要是以英语互助为主,但生活是多元化的。大家在这里可以一起分享所有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和问题,这其中可以是科研,英语,就业,海外求学的咨询等等等等。更多的互助范围有待大家的反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圈子搞好,利用好圈子里的活跃成员,让英语互助网能够更好的服务大家!最后,诚挚期待大家的加入,发帖发问,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相关链接: (1)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groupfid=254 (2)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9569do=blogid=456715 (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9569do=blogid=456526
4213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英语语法--If从句(updated)
热度 1 WeiQin 2011-6-18 18:13
[转载]英语语法--If从句(updated)
The Type 1 Conditional - Alternate forms (1) Future in both clauses Sometimes we use a future tense in both clauses . This is particularly common in polite requests. If you will marry me,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More polite than 'If you marry me…') If you will wait for me, I will come with you. If you will help us, we will be grateful. Here will means ' is/are willing to' . In more polite requests we can use would . If you would help us, we will be extremely grateful. If you would come this way, I will take you to the theatre. Going to in result clause Going to often replaces will in the type 1 conditional. This is done to emphasize a certain result. If you skip your classes, you are going to fail. If you don't mend your ways, you are going to land in trouble. Going to can be used in the if-clause to mean 'intend to'. If you are going to skip school, you certainly won't pass your exams. Present perfect in if-clause Sometimes we use a present perfect, instead of a simple present , in the if-clause. This is to put an extra focus on the completion of an action. Compare: We will go to the movies if you have finished your work. (There is a focus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tion.) We will go to the movies if you finish your work. (There is no focus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tion.) Should in if-clause Should is sometimes used in the if-clause to imply that something is possible, but not very likely. If he should arrive , we will invite him along to dinner. (He will probably not come. But if he comes, we will invite him to dinner.) This use of should in the type 1 conditional is stronger than the type 2 conditional in which an imaginary or unreal situation is presented. Compare: If he arrives, we will invite him along to dinner. (Type 1 conditional - He is likely to come. And if he comes we will invite him to dinner.) If he arrived , we would invite him to dinner. (Type 2 conditional - I am sure he will not come.) If he studied, he would pass the exam. (Type 2 Conditional - I am sure the student will not pass.) If he studies, he will pass the exam. (Type 1 conditional - He will probably study. And if he does he will pass.) If he should study , he will pass the exam. (Type 1 conditional with should - The student will probably not study. But if he does he will pass.) Happen to/ should happen to We sometimes use happen to or should happen to in If- clauses. It suggests that something is unlikely, but if it happens, something else will happen. If they happen to come to town, we will meet them. (= They are unlikely to come. But if they come, we will meet them.) Should happen to has a similar meaning. If he should happen to get stuck in that town, he will be able to find a good hotel. Modals in result clauses We can use modals in result clauses to talk about future possibilities, permission and advice. If you finish your work, you can go out and play.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if you continue to feel bad. If I arrive early, I might give him a call. Provided (that), as long as Provided that and as long as can be used instead of if to say that a particular condition must be met in order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Provided (that) he finishes his studies, he will find an excellent job. (= If he finishes his studies, he will find an excellent job.) As long as you pay off the loan, the house will be yours at the end of this year. (= If you pay off the loan, the house will be yours at the end of this year.) The Type 2 Conditional(2) Here we use a simple past in the if-clause and would + infinitive (bare form of the verb) in the result clause. If you asked, they would help you. If it rained, you would get wet. If you loved her, she would love you. If I had more money, I would buy a new car. If he studied more, he would pass the exam. If I were the President, I would lower taxes. The type 2 conditional refers to present and future situations. It is used to talk about unreal - impossible, improbable or imaginary - situations. It refers to an unlikely or hypothetical condition and its probable result. Type 1 or type 2 - What to use?Real and imaginary situations The type 1 conditional is often called the real conditional. It is used for real and possible situations. The type 2 conditional is used for unreal - impossible, improbable or imaginary - situations. Compare: If I become the President , I will give free electricity to farmers. (Said by a candidate, who may win the election - Type 1) If I win this race , I will... (- Said by the fastest runner - Type 1) If I became the President , I would give free electricity to farmers. (Said by a child - Type 2) If I won this race, I would... (- Said by the slowest runner - Type 2) Direct requests and suggestions In direct request or suggestions we use type 1 conditional. To make a request or suggestion more polite, we use type 2 conditional. Compare: I will be grateful if you lend me some money. (direct request - Type 1) It will be nice if you help me. (direct request - Type 1) It would be nice if you helped me. (less direct, more polite request - Type 2)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lent me some money. (more polite request - Type 2) 原文来源: (1) http://www.perfectyourenglish.com/grammar/first-conditional-alternate.htm (2) http://www.perfectyourenglish.com/grammar/second-conditional.htm After sharing this article, I received many useful comments.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 for that. To clarify some relevant points and to avoid further confusion, I have added some other information(pictures) quoted from "Advanced Grammar in Use, 2nd edition, Cambridge, 2005 "to the previous version as below:
47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把乔布斯踢出苹果的前CEO访谈
WeiQin 2011-6-18 06:41
  图片上的这位站在乔布斯右边就是约翰.史考利。或许会有人可以认得出此人正是曾帮助百事可乐超越可口可乐的功臣之一。但更让人容易把他记住的是,他曾担任过苹果的首席执行官,并且在在位期间把史蒂夫.乔布斯踢出这个他亲手创立的公司。   虽然史考利在1993年离开了苹果,然后被BusinessInsider等知名媒体评为“史上最差CEO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他曾为苹果做出的贡献——在1983至1993担任CEO期间,苹果的收益从8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不过最终由于公司利润以及股价的下跌,他还是被董事会赶出了苹果。离开苹果之后,他还是选择继续留在热爱的科技行业,与此同时向外界提供从手机到医疗保障企业的咨询服务。根据Electricpig的独家报导,最近在伦敦进行的一次访谈当中,史考利谈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苹果的起源,以及高科技发展方向等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苹果前CEO的独家访谈。    史蒂夫.乔布斯与比尔.盖茨有何不同之处   “史蒂夫与比尔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均在从事着一个可以定义为“改变世界”的崇高行业。史蒂夫曾对他的工作给出形象的比喻:计算机将成为心灵的自行车,搭载人们驶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憧憬着计算机成为人人都可使用,都会使用的设备。为了做到这一点,史蒂夫认为计算机的整体体验将变得极其重要。你们再看看如今的苹果,它依然遵循着几十年前的原则。史蒂夫一直认为在工作上最重要的不是你投入了什么,而是忽略了什么。”   “相比史蒂夫,比尔更像是一个不给别人留后路的地主,在软件市场收缩之际把微软的产品推向了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并垄断这个行业长达数十年。当然,他的产品也比苹果的MacIntosh挣到了更多的钞票。”    如今苹果与微软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苹果与微软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在30年之前两者的区别尤为清晰。在苹果,史蒂夫负责引领着苹果的设计方向。而微软在这一领域的理解方向却与苹果完全不同。   我还记得苹果在加州总部举行的一次的会议当中,当首度设计师乔纳森.伊夫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在场的每个人所能做的只是屏住呼吸倾听而已,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一条贯穿了苹果的理念:设计优先。然而在微软内部,高管们在举行会议时像是在市场里进行的“讨价还价”——你得先支持我的观点,我才会支持你的。”    史蒂夫.乔布斯为什么要雇用一个卖糖水的人   “我当时并不是苹果的第一选择,但是由于史蒂夫相信计算机最终会像各种各样的包装产品一样——包括百事可乐——售往世界各地,所以我们俩一拍即合。   我对他说,史蒂夫,让我们大干一场,把我们在生活方式上的体验都卖出去(当时史考利还未从百事离职,销售体验正是他在百事期间一直遵循的原则)。众所周知,史蒂夫对于销售体验总是很感兴趣。你们可以看看今天的苹果,他们所卖的一切都与用户体验有关。”   (随后史考利引用了著名的1984年超级碗橄榄球赛广告作为例子)“我记得当我们决定要投入4500万美元来在超级碗橄榄球大赛的电视转播中播放我们的Macintosh广告的时候,董事会认为我疯了,因为他们非常不喜欢这则广告,同时他们建议我应该处在成年人的监督之下做事(暗指史考利幼稚。)然而事实是,这则广告在美国造成了空前的轰动,被很多媒体评为近50年来的最佳广告。在广告当中我们设计一个女人用重锤打破了IBM独裁的市场,重新改变了世界。”    对当今移动时代的看法   “在高科技产业当中,最困难并不是要弄清未来发生的事情,而是这种事情将会在谁的推动之下于何时发生。如今的我们已处在一个全新的移动新纪元,把它推向全世界的只有一个人,史蒂夫.乔布斯。   在这个新时代里,高科技产品成为主流的时间已被大大的缩短了—— iPhone 用了两年,iPad只用了一年。这绝对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是人类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壮举。不过当第二代iPad与所有的Android平板电脑一起面世时,苹果却发现前面这条路已布满荆棘,这是史蒂夫在这个游戏当中出现的失误。” 来自: 威锋网(weiphone.com) 原文链接: http://www.weiphone.com/apple/news/2011-06-17/Apple_s_Steve_Jobs_kicked_out_of_the_interview_with_former_CEO_236915.shtml
2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缺了些什么?ScienceNet should be for us and by us!
热度 2 WeiQin 2011-6-18 06:33
起这个标题,自然是有标题党的嫌疑。但这绝对不是此文的本意,真正和唯一目的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科学网 真正 构建成为全球华人科学交流平台。 对于意见, 科学网一直都是从谏如流,积极接受大家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网站的功能,尤其是服务功能,这些大家都有体会。 科学网吸引大家的原因很多,有它独特的优势,这里不再一一举例,也不是此文的重点。今天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网到底缺些什么,忽略了哪些功能,尤其是 大家(用户)需要的功能? 这里想通过此文仅向科学网提一点建议,如下: 关于科学网博客博文的排行榜以及推荐。首先,个人并不反对任何现行的方式,对现行的方式也没有任何强烈的厌恶感或者觉得极为不便。但是,我想,科学网现在那么多用户,将来只能会更多,何不利用好这些用户,让科学网变得更好,更智能,更方便。具体的说就是,为何不提供选项,让每个点击和阅读过的用户投票推荐,从1颗星到5颗星,从而实现以后可以不光以点击率排列,也可以按用户推荐星级来进行排列(详细可参考App Store里边对应用程序的排列方式)。目前的现状,有时候会有点“被阅读”的感觉,毕竟精选的还是少数。另外还有一小点建议就是博客回复率也是一个很好的指标,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知道,如果有问题要请教,是从博客上去联系几率大,还是直接Email或者电话更好。从技术上说,这些应该可以实现,并且相对容易。 结束语: 诚挚期盼 科学网能够接受这些建议,在技术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丰富各种功能,让科学网能够更好服务大家。我相信科学网的建立是 for us and by us。大家如果有更多的建议,也请一并提出。最后,衷心期望科学网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3110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学讨论题目:关注中国的崛起(有图有真相)
热度 3 WeiQin 2011-6-17 15:40
昨天晚上8点,瓦大科学研讨小组(民间组织)组织了一次关于中国的研讨,题目是: China: rise of a new world power? 中文意思大致是:中国:一个新世界强国的出现。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瓦大科学研讨小组的网站: http://sciencecafewageningen.nl/ 昨天的讨论有四个命题: 1. 中国需要西化(westernize)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中国的地理(geography)特征将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 3. 中国崛起证明民主 (democracy) 不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4. 贫富差距增加必将严重阻碍未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针对这几个命题,我的观点简要列出如下: 1. 中国不需要西化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在科技上,中国(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在人文历史上,中国以及中国人必将保持自身的文化道德观念,不会西化。 2. 中国的国情,人口众多,水土资源以及能源匮乏,未来中国的发展必然 从廉价劳力,高资源能源消耗的世界工厂 逐步 转向品牌建立, 朝着高效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 3. 中国崛起不需要西方定义的民主。民主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在每一个国家的实施情况都是不同的。美国的民主程度也没有北欧国家高。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国也不可能直接套用西方民主。每个国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逐步推进其民主进程。 4. 同意!中国必须着手于如何改善社会财富的分配,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实惠,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他相关博文: 请点击 直面中国的崛起 图片链接: http://sciencecafewageningen.nl/?page_id=64
2281 次阅读|8 个评论
关注大学生自杀事件
热度 1 WeiQin 2011-6-16 19:30
背景: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尤其是大学生自杀,毕竟都是年轻的生命,还没绽放就悄然离开了。大约一年内,瓦大已经发生两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以自己在过去这几年的经历中,这是比较罕见的事件。作为学生住户代表,今天晚些时候要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的一个议题就是大学生自杀事件。我比较关注学校以及住房公司等相关组织对于大学生自杀事件会做哪些相关的工作,特别是如何预防,所以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 人类自杀的原因(1) 人类自杀的原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的上的原因,一是社会层面上的原因,一是个人层面上的原因。社会层面上的原因是回答: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自杀 ;个人层面上的原因回答: 为什么他会自杀 。要改变现在高自杀率的基本的办法就是研究自杀的社会层面原因,然后针对这些作出相应的措施。 自杀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引起这一异常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是自杀者往往都经历过重大的负性事件,尤其对于非冲动性自杀。这些重要的事件可能是: 失恋,尤其是一段长期的恋情的结束——这属于一段长期关系的结束的范畴,一段长期而重要的关系的结束是一人生中一个非常重大的负性事件。 社会支持缺失,当一个经历了挫折之后,又缺少正当的社会支持,或者长期地缺少社会支持,使当事人无法忍受孤寂与恐惧。 主要生活方式的改变会使人无法适从,面对无法适从的生活状态人们问题试图寻求解决方案,当自杀这一方案被认定为唯一可行的方案时,自杀就可以发生。重要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身体由正常变为残疾,失去身心自由,失去社会地位等等。 自杀还存在一个原因就是: 报复 。许多时候自杀是为了报复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当当事人无法改变他报复对象的观点或行为时,自杀者试图使用自杀的方法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有自杀倾向的初期警号 想自杀的人可能会在自杀前数天、数星期或数月有以下的征状: 表示自己一事无成、没有希望或感到绝望 感到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 心中感到愤怒,痛苦,负面情绪无法倾诉和宣泄,感到自己一点一点被瓦解,希望得到解脱或重生 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 常论及宇宙之大与地球之渺小 谈及“死亡”、“离开”及在不寻常情况下说“再见” 将至爱的物品送走 了无生趣,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 性格或仪容剧变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异的行为 情绪反复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开心 长期失业,特别是禁句:“米虫”、“垃圾”、“你是想要我养你吗?废物。”等 久病厌世,为了避免医药费拖累亲友,久病者常有厌世的想法 长期无法产生悲伤的情绪或压抑自己的情绪过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自杀率数据表明(2),中国的数字高于荷兰。每年每10000人中,中国的自杀人数为28人,其中男性13人,女性15人,此数据统计于1999年。荷兰的自杀人数为17人,其中男性为12人,女性为5人,此数据统计于2007年。大学网 http://www.haodaxue.net/ 有一个关于大学生自杀的专题(3),其中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 最后,希望这篇博文能引起大家对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关注,通过改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多谢关爱和引导,以防悲剧的发生! 文献来源: (1)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7%AA%E6%AE%BA (2)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prevention/suicide_rates/en/index.html (3) http://www.haodaxue.net/html/22/category-catid-122.html
5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用Google看月食
热度 2 WeiQin 2011-6-16 17:53
今天一打开 http://www.google.com/ 主页,就可以看到月食视频,对于我这种从来没看过月食的人来说,觉得还是蛮过瘾的。 关于月食,还是有不少说法的。参考中文维基里的说法是: 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 直线 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 满月 的晚上( 农历 十五、十六、或十七),但并不是每个满月时,都发生月食。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月食。最近一次月食发生于 2011年6月16日 ,下一次月全食将发生于 2011年12月10日 。大家如果对于观看月食感兴趣,请关注发生时间。 另外, 相比于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月球由进入至走出地影)是十分长的,平均需时数小时,各年月食的时刻在大部分日历上均有说明。月全食时间最长可长达1小时45分,日全食最长仅能 7分31秒。2011年6月16日的月全食阶段达到1小时41分钟。但是2003年11月8日的月全蚀整个只有25分钟。 英文维基的说法是(供大家对比): A lunar eclipse occurs when the moon passes behind the earth so that the earth blocks the sun's rays from striking the moon. This can occur only when the Sun , Earth , and Moon are aligned exactly, or very closely so, with the Earth in the middle. Hence, a lunar eclipse can only occur the night of a full moon . The type and length of an eclipse depend upon the Moon's location relative to its orbital nodes . The most recent total lunar eclipse occurred on June 15, 2011; it was a central eclipse, visible over Europe and south America after sunset, over Africa and most of Asia, and Australia before sunrise. The previous total lunar eclipse occurred on December 21, 2010, at 08:17 UTC . Unlike a solar eclipse , which can only be viewed from a certain relatively small area of the world, a lunar eclipse may be viewed from anywhere on the night side of the Earth. A lunar eclipse lasts for a few hours, whereas a total solar eclipse lasts for only a few minutes at any given place.
3865 次阅读|3 个评论
80后--我辈需努力
热度 4 WeiQin 2011-5-13 19:44
这是为科学网新建圈子“ 80后--我辈需努力 ”写的一篇(短)博文。 80后,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中青年人,我们应当如何实现自我? 当今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信息高速膨胀,国际化进程不断加深,我们是否能够成为 国家崛起的“希望一代”?我们应当 思考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将理想付诸于行动? 欢迎来到 科学网新建圈子“ 80后--我辈需努力 ”, 让我们携手,共同进步!
4099 次阅读|7 个评论
喜欢科学网的原因
热度 6 WeiQin 2011-5-8 22:19
认识科学网不久,很快就喜欢上了。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可以通过科学网获取一些前沿的研究进展另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聚集很多前辈,他们虚怀若谷,大家自由平等的交流想法,无私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是无法从其他网站平台得到的,非常的难能可贵。非常希望能和大家交上朋友,多沟通和交流。 最后,衷心期盼待科学网越办越好!
513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生就业面试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WeiQin 2011-5-3 21:49
1. 写一份完美的简历(参考STAR策略,用真实数据和例子表明自己的能力)。 2.第一印象很重要,注意礼仪和着装。 3. 见到面试官,主动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这时候只是名字),保持微笑和自信。 4. 准备好自我介绍(参考elevator pitch),然后保持良好互动,眼神交流,记笔记(允许的话)。 5.准备好回答100个可能问到的问题。如:为什么你是最优秀的候选人,为什么选这家公司,这个职位等。忌讳答非所问。回答要简单直接(参考STAR策略)。 6. 面试前要对公司文化历史,职位要求,个人期望值等做全面分析和了解。充分利用好你的人际网络资源。 7. 准备好20个你要问的问题。 忌讳只答不问。 覃伟 2011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
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