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80后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80后

相关日志

我眼中的70后与80后-从年龄看责任感
lightw626 2010-7-18 09:28
我眼中的70后与80后的确有些不同,以后陆续补充,大家也可以补充。 从年龄看责任感:70后走向成熟与担当 从年龄上看,70后介于而立与不惑之间,大都有家庭孩子,事业的方向基本确定,上有老下有小,属于家庭的中流砥柱,做事的风格慢慢形成,行事比较稳重,考虑问题也会从更多的角度出发,很多人正是单位的中层干部或者中坚力量,担任着重要的职责。而80后这时更多的是处于寻找爱情或者收获爱情甜蜜的阶段,事业的发展方向可塑性还很强,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有很多事务困扰着他,比如爱情、房子、工作方向,很多责任都还没有落地,人还像自由电子一样,这样体现到工作中,就会让人觉得责任感一般,属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类型,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都会慢慢长大,就像张艾嘉的那首歌,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慢慢长大...... 从告别看性格:80后不拖泥带水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312
个人分类: 随笔|3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眼中的70后与80后-从告别看性格
lightw626 2010-7-7 12:54
我眼中的70后与80后的确有些不同,以后陆续补充,大家也可以补充。 从告别看性格:80后不拖泥带水 和70后告别的时候,他会在车站或车上和你挥手、微笑告别;和80后告别的时候,他说bybye,然后冲上车,头也不回的走了。不同的告别方式暗示了在一件事结束后不同的态度:70后在一件事结束后往往会回味、做出总结,而80后的态度就是结束了就结束了,迅速开始下一个旅程。就像《大女当家》中的女主角的80后男朋友,在感情中很投入,当他认识到这是一段错误的爱恋后,马上投入到新的故事中,当他友好潇洒地用背影挥手告别时,70后女生不仅诧异和有些失落的说就这么走了?
个人分类: 随笔|4649 次阅读|1 个评论
80后的心声
jinhejiang 2010-6-11 16:56
80后的我们渐渐的老去, 渐渐的沧桑上了眉梢, 藏匿起了自己的天真笑脸, 渐渐梢上了皱纹 ; 80后的我们慢慢的沉默, 慢慢的变得沉默了, 沉默在当前的霓虹灯下, 沉默在喧嚣的城雾中; 80后的我们为了归宿而奔波 我们为了不做房奴而奔波, 为了做个堂堂的男人而心在流血, 慢慢的学会了独立生活, 知道了什么是责任, 需要对一言一行负责。 80后的我们也有爱心和勇气, 我们也在为国家和人民的正在遭受的灾难而心急如焚, 但是却是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分子 我们也想有所作为, 梦想有一天能顶天立地,创造奇迹,但多元的社会无情的说,你们太嫰了! 80后的我们为了爱情而蜷缩 我们的爱情在经历了美好憧憬和社会现实的冲击后,蜷缩了起来,谁都不愿意受到或让别人受到伤害, 渐渐的习惯了单身的生活,因此慢慢的成了当今的ldquo;圣斗士rdquo;。 也想拜托ldquo;一人吃饱全家不饿rdquo;的局面,不要成为世俗眼中的ldquo;齐天大圣rdquo;,但是我们没房没车!
个人分类: 个人原创|3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朝阳:就业难不怪80后
longfo 2010-6-4 15:52
缩小贫富悬殊,避免中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有效而实质的办法是在各行各业形成充分而公平的竞争,各企业的大小老板关心的是人才,管理,创新,而不是忙着跟领导吃饭。当人才在竞争中成为重要优势的时候,员工工资占企业成本的比例才能提高,有才能的人无论就业还是创业才可能有能够有尊严地生活的收入。看到很多能干的80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收入微薄因而自我怀疑或对前途悲观失望,我不再说有志者事竟成这种废话,真的不是他们的错,是社会缺乏充分,公平竞争的错。 以上是张朝阳的微博上的话。但是哪里能有公平呢,就拿博客来说,在人人网,分享得多,点击量就多,在科学网,推荐到首页,点击量就多。男人不能去女厕所,女人不能去男厕所,有人生下来就有富贵的爷爷奶奶,有人生下来就有坚强的意志。女人生孩子,男人却也干不了此事。记得有个跛子,走起来一高一低的,他往往风趣地说,你看看这路,不平啊,人送外号,路不平,还有一个人是个罗锅,每天都看不到太阳,需要躺下才可以看到,就这看太阳这稀松平常的事情,他却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 我觉得,给我们一个人人遵纪守法的环境就好,我们也不奢望了公平了,但求法律允许就可以了。确保安全,确保尊严,确保生存,给一个努力的环境,给一个劳动创造财富的氛围,这就够了。感谢国家感谢党,赐予我们吧。 http://t.sohu.com/t/index.jsp?msgid=34987865next_cursor=0pageNo=2#replys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原谅我年轻的诗与风情
savior15 2010-5-29 18:01
高晓松作词曲:《风景》 http://www.inkui.com/player/?id=172237 以后春花开了秋月清 冬阳落了夏虫鸣 谁来唱歌谁来听 谁喊了青春谁来应。 爸爸总说,现在的歌没有他们那个时候的深刻和有内涵。 对也不全对。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深刻。 60-70 年代的他们,社会初定,有动荡年代特有的不安和飘零。只要能生存工作,温饱无忧,生活就会美得像一个梦。他们有激情有冲动,他们对美的等待那么深刻。 我们就在父辈的梦里出生和成长。处处笙歌处处随。 用物质富足、精神沦丧来形容我们的时代实在有些粗浅。可是从不谙世事到初步建立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父辈们构筑的理想世界在浮光掠影中开始轰然崩塌,灰头土脸。首先倒下的是他们的物质观,接着是婚恋观,然后是社会关系、权利政治一个梦的破碎,倒下的是两代心。 我们在耳濡目染父辈世界的嬗变中继续我们的成长。社会或褒或贬,这无所谓。反正有一部分人还是会根正苗红,而另一部分继续用最玩世不恭的态度过最严肃的生活。在前一代没完成的追逐中去寻找既生活富足又内心充盈的生活方式,苦苦挣扎。精神世界里的压抑与期许,美好与残忍相互慢慢撕磨,悄悄释然。 难道不深刻? 爸爸不知道,我也爱诗,以及和诗一样美的高晓松的校园民谣。 白衣飘飘、倾城的月光、被雪覆盖的再见、谁喊了青春谁来应。与世隔绝般的纯净与剔透,熠熠生辉得令人黯然。一听可以听一个温暖的下午,如读一本好书般惬意。 想起导师说的,纸质书与上网读书的区别。网上阅读很容易被文章边花花绿绿的图片、链接、广告分散了注意力,不如读纸本书的专注。 这也许就是个隐喻。 席慕容有一首小诗:《无悔的青春》 在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 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一辈子有多长,世界有多迷乱,多少人可以始终温柔的对待一个人? 在父辈们的青春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我们的青春也在最后回眸一笑时 ,还好我们有诗,有风情。 爸爸也不知道,我写诗。 初中的时候参加了古诗词培训班,学格律、学用韵。把方方正正的七律发表在小小的校报上,自鸣得意。 诗人是偏执的。 所以,诗词可以随意评价,诗人却不可以。 诗只能存放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深刻却要放在最坚韧处。不小心放错了地方的人们,才会有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与轻。因此,迷醉于物质,搅乱了世界,而致力于经营浅薄生活的人们,或者并不能全怪他们。 想起一个关于女研究生的故事。 大概是某同学找了个研究生女朋友,一次约会经过南京某处断壁残垣,女朋友顿生感触,即兴赋诗一首。然后他们分手了。 这也许是高晓松那句请原谅我年少的诗与风情的原因了。 一个大大的隐喻。 现在的人们爱诗,却已不能再接受写诗。而即便有人写了,往往登于诗、词类的报刊,自娱自乐,权当消遣。古诗词的创作已经被当今的世界异化和边缘化了。偶尔在话剧和小说中爆出几句,时常被冠以先锋、文艺,一旦堂而皇之的侵入不读诗的现代人的视野和生活,冷漠者漠然、反抗者唏嘘。诗人的悲哀,亦是诗的悲哀。 我也已不再写诗。 但对于诗,同样也有自己的偏执。 科学网有很多学者写诗,偶尔我会去拜读一下。可是发现,多数的诗词虽然有七绝、有多种多样的词牌,但却是没有格律(平仄)而只有韵的古风,甚为可惜。我以为中华诗词最美最动人处之一是它的音律。或轻悦或幽怨,不同词格适合不同情绪;节奏与音调经过了上千年的检验,让人甘之如饴。 我也明白,太严格的格律会限制词人的情感抒写,变酣畅写意为填字游戏般的造作和矫情。我认为,这个问题通过通读古诗词是可以解决的,而如果历史传承将顺着古风的方向进展下去,格律的悠扬与绝美是否永远作古? 当然,诗其实已经是消遣了,无需多虑。 南歌子 仄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仄平(韵) ⊙ 平 ⊙ 仄仄平平(韵) ⊙ 仄 ⊙ 平 ⊙ 仄仄平平(韵) 南歌子 月平风止 月影纱帘重, 温情梦冷终。 当年歌尽忆如风, 只笑锦年花事最匆匆。
个人分类: 忆悦|2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80后到底惹了谁?到底是谁惹了80后?……
YonLushgry 2010-5-24 12:13
80后到底惹了谁?到底是谁惹了80后?同样,90后到底惹了谁?到底是谁惹了90后?还有,00后到底惹了谁?到底是谁惹了00后?以及 我认为,这是两个甚至是多个相互纠缠而令人纠结的问题!我更认为,对80后、90后、00后挑毛病、找茬、挑刺、指指点点等等并以此为乐等等是一种怪现象! 为什么80后、90后、00后不可以对70后、60后、50后、40后予以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呢?我想,还是不如此这般为好。但是,社会只允许长者对青者这般如此,我想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也是社会的弊病!这样的社会现象及其包含的社会文化不应该也最好不能够长青! 70后、60后、50后、40后不应该反思吗?80后、90后、00后身上出现的问题70后、60后、50后、40后就没有责任吗? 我们都是同根生,我们只是生于不同的时代,但是,我们共同生活在具有连接性、延续性、可持续性的时代里,共同生活于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家庭里,共同生于祖国母亲的怀抱里! 问题不光是80后、90后、00后的,而实际上,80后、90后、00后的问题又是谁造成和影响的呢?我想,70后、60后、50后、40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吧?因为恰是70后、60后、50后、40后掌管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以往和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干力量、决策者、决定者、管理者、执行者等等,社会的问题恐怕也恰是70后、60后、50后、40后所有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环境生态等活动造成的的结果吧!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把我们分为70后、60后、50后、40后和80后、90后、00后我认为,这或许本来就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的、人为的错误!其中不免有推卸责任的心态、思想、意识甚至行为等! 当然,80后、90后、00后也应反思、也会反思,要不然怎能在现在以及将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当顶梁柱、主力军、继承者、开创者、传承人 我们都反思、觉醒吧!为了我们每一颗胆敢相照的赤色的中国心!
个人分类: 论见&亮见|2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身边那些走出农门的“80后”
cwhm 2010-5-23 18:11
现在越来越多的80后市长,局长,博导,富豪。我认识的80后没有这么多耀眼的头衔,但是他们走出了农门,走到了城里,走到了大学,甚至走到了海外,相对农村那些一辈子没出过大山,没坐过火车和飞机的父辈们来说,他们真的很成功。 A是同实验室的一个师兄,26岁博士毕业就成了副教授,现在又去了英国做研究。跟A很少聊学术之外的东西,不过还是知道一些,A的父亲是小学老师,母亲是农民,他读的高中少年班,进大学的时候刚好赶上扩招第一年,四年本科他总是年级第一名,并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我现在的导师做研究了,本科毕业后也就自然的保送读了本校的研究生。那个时候刚好也是导师的事业辉煌期,他们两个在一起写了很多文章,多数发表在领域内的顶级杂志上。A师兄在博士的后期开始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写了国内关于该研究的第一个程序,这个程序也成了后来的实验室很多博士生的科研平台。他现在正在英国从事着飞机涡轮发动机高温蠕变的研究,等他回国,可能又将带领着实验室开展着新的研究。 B是我的邻居,小时候一起玩大的,他虽然比我大一岁,本来和我是同班同学,但是由于小学贪玩,留了一级,后来就和我妹妹成了同班同学。等我读高中那阵,他由于严重的鼻炎很难再坚持上学了,他选择了辍学而出去打工。后来大家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读了大学后,我更只能寒暑假回趟家。但是我一直认为他和很多的农村孩子不同,他很爱读书,而且读的书很杂,各种各样的文学书,还有周易,老子这些古书等等。他也很爱辩论,很自信,虽然他没再读书了,但是跟他还是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这些年过去了,他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了,他已经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厂里时不时派他去上海等 其他 城市学习,听他说,在厂里还时不时跟外国来的技术员交流。最近他们厂里从德国进口一批设备,厂里又派他去德国学习,厂里还专门为他在德国配备了一辆专车,想怎么旅游就怎么旅游。 C是我来希腊后通过网络认识的,他在尼日利亚的建筑工地上,他学土木工程的,和我是校友,比我还低一届。本科一毕业就去了尼日利亚,听他说那里的生活还蛮滋润的,有当地的尼日利亚的佣人照顾着,工作之余还到健身馆去健身,游泳。他们在那里简直是过着贵族般的生活。昨天聊到了压力,才知道他现在已经坐到了区域经理,但是压力很大,说今年要完成5000多万美元的指标,如果完成不了,他就完了。我当时还自嘲的回复他说,我身上只有1000欧元的压力,如果科研做不好,我也就完了。 ABC是我认识的还算成功的走出农村的80后,他们是我们农村很多同龄人的骄傲,相信他们未来的路会更棒,会走的更高更远。 (来自老乡朋友的相册)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21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80后年轻人教育宝宝的三大误区
xupeiyang 2010-5-20 16:51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1649722.html 误区一:    爱孩子就给他最优越的生活   80后父母有话说:优越的生活条件让我们有条件为宝贝创造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经常能听到家长之间沟通如何为孩子选购精加工 营养 品,经常看到孩子手中几百元的玩具,甚至看到休息日家长带着未满6岁的孩童穿梭于各类学习班,而忽视孩子在成长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体验的过程。   看似家长的投入却并非适合宝贝的成长。幼教专家认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从父母处直接经验的获得,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学会学习。不应将学习视为结果的展示,更应关注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家长需要从孩子自身需求出发、从宝贝年龄特点出发,让宝贝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根本生活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    误区二:    把孩子当小大人对待   80后父母有话说:我希望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在孩子身上实现。   初为人父母的80后家长对自己宝贝有着较高的期望,甚至将孩子当做自己的翻版培养,为此在孩子出生后就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兴趣培养项目、用成人定势思维来规范宝贝的行为。   当宝贝用自己的视角来认识世界时,家长不断地将自己的意识灌输到孩子的头脑中,使得孩子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儿,为此家长还沾沾自喜。专家提醒家长,随着宝贝的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点,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活动,忽视宝贝自身的需求从而让孩子们产生逆反的 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二字是双边活动,不仅仅是家长教育子女,孩子们的行为也是教育父母的过程,年轻的父母应在家庭教育中视子女为伙伴,放低自己的年龄试着用 儿童 的思维方式与宝贝共同思考、游戏,摆正家庭教育的天平。    误区三:    教育孩子啥事都讲民主   80后父母有话说:我们崇尚自由、民主,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凡事也要民主。   有的家长认为对于孩子的每个要求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就是先进的、民主的。在家庭教育中无具体评价的赏识,如在孩子做对任何事情时,家长的赞赏语言都会是 宝宝 真聪明,不忍心拒绝孩子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不去表达自己对孩子无理要求的不快,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养环境。   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恰恰忽视了一点:没有原则的民主是对孩子一味的纵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看似民主的教育环境却是让孩子陷入欲望滋生的黑洞,使得孩子反而失去了民主带来的快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能在社会生活中换位思考,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80后史无前例地三十不立
xupeiyang 2010-5-19 08:40
见 http://news.qq.com/zt/2010/80s/80speople02.htm 当80后开始奔三,你眼中的三十而立是个什么概念? 在传统观念上,三十而立是功利主义的概念,并不是思想上的独立。现在的80后,是史无前例地三十不立。 稳定盛世下,没有一个时代替年轻人完成成人礼。三十而立,立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的立;全副武装,对抗的不过是不断攀升的房价走势。 我周围的80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如果满分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答: 5分。 你怎么评价80后这一代? 答:80后是被成功学成功洗礼的一代。成功学的尽头,只有两样东西:一是践踏,二是绝望。 你觉得自己30岁时是什么状态,怎么看待三十而立? 答:三十而立,首先是精神独立;然后才是安身立命。我觉得不需要等到三十岁才立。 现在买房了吗,房子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答:我没有买房子,我同意日本80后加藤嘉一的话:买房子等于谋杀你未来。 描述下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三种人类品质? 答:最喜欢的三种人:很美但自己不知道;很有成就但自己不觉得;很有钱但自己不在乎;。 最不喜欢的人:装幼稚的,装可怜的,装牛叉的。 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答: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国家不会为你做什么,你得自己做。 你认为你这辈子最多能拥有多少钱? 答:我对这个还真的没有过心理预期。 你相信爱情么? 答:爱情是信仰,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我当然相信爱情,但是我不急于寻找爱情,也不觉得没有爱情很缺失,我正在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完整的小宇宙。我原来听过一个破烂故事,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掰成两瓣的苹果之一瓣,另外一瓣散落在不同的时空之中,而人们的目的就是寻找自己另外那一瓣苹果。我小时候听这个故事,第一反应就是:屁啦!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苹果,还找个甚! 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答:一些丢三落四的小事,比如丢手机等等。至于跟我的选择有关的事,我没有后悔过。 十年以后,你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吗? 答:我当然会变。每天都在变成另外的一个人。我希望十年后,我还是一个坚持理想的人。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16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个耄耋老人迈着青春的步伐进入“80后”
tianfei906 2010-5-12 11:23
博主摘录: 一位80岁的地质工作者,在科幻创作、科普写作、科学研究、学术打假、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这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是当权者学习的榜样,也是退休人员学习的榜样。有 刘兴诗这样的副教授在,许多教授应当感到羞愧 ;有 刘兴诗这样的退休者在,许多在岗者应当感到惭愧 。无论比学识,比挣钱,还是比知名度,曾经的大失,果然以今天的大得丰厚地回报。 在我国著名科普科幻作家刘兴诗先生80寿辰庆祝会上的发言 5年前的1月22日,晚辈我在各位学长面前,奉主席之命作了《数字刘兴诗的多彩人生》发言,以纪念刘先生著作满百及人生七十有五。今再奉主席之命发言,庆祝刘先生的80寿辰,竟有面对巍峨高山不知从哪里下笔之惶恐。好在刘先生自己在答《边缘》杂志朋友的文章中说:我总是这样喜欢不断放弃,不断开辟新领域,考验自己。再有主席的点睛:刘先生近年的最大成就,是从科幻大家成为科普大家。这才找到下笔处:短短5年,刘先生不断放弃,不断开辟,数量与质量同步激增,作品轻松过双百,头衔顺利戴大家。与此同时,在经历了60而耳顺、70而耳背(刘先生近年耳朵不好使)的人生修练后,刘先生正风风火火地进入80而耳聪(今天突然能选择性地听见)的精彩岁月,在写作、科研、学术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处处展示出自己这个80后的朝气、锐气与勇气。 一、在创作领域,从70后到80后期间,刘先生实现了从科幻大家到科普大家的华丽转身。众所周知,早在进入70后之前,刘先生就已经以《美洲来的哥伦布》等作品,荣登中国科幻大家的宝座。尤其是《美洲来的哥伦布》,被公认为中国当代科幻的划界标志与断代界碑。原以为刘先生会在科幻领域继续开拓新疆域或建立新境界,哪晓得,区区5年时间,刘先生以总共多达十余套、数十部的全新科普作品,跻身当代中国科普大家行列。 这其中最具分量和代表性的,当数刘老师在希望社出版的讲给孩子系列。该系列分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中国大自然、世界大自然、中国科学、世界科学8套,全书以清新的笔触,优美的文字,灵巧的构思,迷人的想像,科学的提炼,引导孩子们坐拥中国大好河山,卧游世界奇妙风景,闭目可览华夏五千年历史画廊,抬头可遇中国草木鸟兽,做梦能见人类伟人巨星。 据官方统计,截至2009年6月,讲给孩子已累计销售15万套、70万册,销售码洋达2300万元(《赢在资源整合希望出版社两年半实现跨越式发展解析》,中国新闻出版网2009年9月14日),先后获得十余项国家级图书大奖,如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的知识工程推荐书目、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重点推荐图书、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图书、全国最佳少儿文化常识图书等。其中,《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读物提名奖,《讲给孩子的世界地理》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推荐征集中,从239家出版单位上报的913种图书中脱颖而出,可见竞争是何等的激烈,刘先生的竞争力何等的了得! 希望出版社副总编辑陈炜说,《讲给孩子》系列是原创少儿科普出版的里程碑式作品,是继《十万个为什么》之后名副其实的双效书。山西出版传媒网对《讲给孩子的世界地理》的评语是:只有顶尖作家精心创作的科普读物,才能走进孩子们独特的阅读世界。安武林先生的评价是:刘兴诗老师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更有某出版社的评价:每月写作一本书,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本身就是科幻般的奇迹。据悉,该书现已开始发行韩文版。因而说刘先生已经实现从科幻大家向科普大家的华丽转身,是来自广大读者、出版单位和权威人士的客观评价,而非来自个人和小圈子的主观定调。 二、在学术研究领域,从70后到80后期间,刘先生实现了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的横向跨越。近年来,刘先生在大量撰写科普、科幻和童话作品的同时,还有心旁骛,将余光射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先后在境内外公开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十余篇,涉及CHINA研究、柏灌时期研究、长江古桥研究、成都平原古城群兴废与古气候研究、都江堰兴建诸历史悬案研究、三星堆文明与古地理环境研究、杜甫草堂古环境研究、金沙史研究等宽泛而深入的领域。刘先生自谦地说,由于退休不再有科研项目,因此理科的论文很难再写出。但晚辈我粗粗查询,还是发现他有几篇相关自然科学论文,论及乌木成因及其时代分布问题、四川盆地及其邻侧地区地貌第四纪地层体系、冰川分布、新灾变时代论、沙尘暴与冰后期古气候进程、史前古气候与原始农业、史前神话和古气候环境等,分别在大陆和台湾的刊物发表。 刘先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有他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学术背景。他充分发挥自己在地理、地质和古气候方面的学术擅长,将研究的触角伸进最需要硬科学加入的考古、历史、文化等领域,经常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很多论文一经发表,总会产生很大反响。比如他连续多篇在某大学学报头条上发表的论文,重点关注震前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的建筑和选址教训,以及灾后重建的新址选择、旅游恢复、文化再造甚至5.12地震的科学命名(刘先生认为5.12地震叫龙门山地震)等。而他关于金沙遗址、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化与传说的研究,也由于大多建立在坚实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地质学等背景上,是这类研究中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另类。 三、在社会服务领域,从70后到80后期间,刘先生实现了从埋头著述到登台演讲和实地考察的角色转换。在过去的5年中,除了科普创作、论文撰写,刘老师还从事了大量科普演讲、科学考察以及我们熟知的科学打假活动。 他的科普演讲,内容涉及地震、地球科学、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和人文素质培养等多个领域。省内多家电视台、公众讲坛等,有过他的激情演讲。远在河南的洛阳教育局,曾专程请他前往讲授素质教育。在四川省委组织部副处级以上干部公选培训中,他的《民族宗教前沿问题》获得好评。处干们在佩服他的学识的同时,还十分羡慕他的身体,称这位七老八十的先生,一站就是六七个钟头,年轻人也多半做不到。 2008年5月12号,震惊世界的汶川8级地震发生。当时,刘先生本在北京,完全可以在那里一直呆到风平浪静。但受强烈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良知驱使,他马上启程返乡,并迅速投身到极重灾区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和彭州等地,以丰厚的地球科学专业素养和丰富的龙门山地质研究经验,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贡献。从视频上看到刘先生在银厂沟废墟上悲伤垂泪,我们难免鼻子随之发酸。从照片上看到刘先生在北川残垣边放声大哭,我们不禁热泪长流。这段时间,刘先生是在用行为来展示学术,展示艺术,以及展示人生。 至于科学打假,仅我们最熟悉的,就有他和张文敬、董仁威等先生,对所谓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打假。他们以详尽的实地考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了广元地区根本不可能存在大陆冰川的真实,同时也给予了那里的自然景观以丝毫不亚于冰川、因而完全不必借冰川炒作旅游卖点的信心。我们同样熟悉的还有,刘老师近年频繁在各种场合,不媚权贵、不随波逐流地向本市的东方伊旬园说呸,对府南河上的莱因酒吧喷痰,表现出一个理性的学者和有良知的公民的自觉责任感。 四、在创作理论领域,从70后到80后期间,刘先生实现了从科普作家到科普理论家的显著旁通。近年来,刘先生在大量从事科普创作和科学演讲与考察等活动中,在多篇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愈来愈集中地发表了自己关于科普、关于科幻、关于童话的理论见解和审美嗜好,愈来愈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理念。 在2009年12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刘先生发表大块文章,论及自己的科普创作和儿童文学观:真正讲科学的、真正讲得让孩子们能够听懂,并且也感兴趣的作品就是好科普作品。与之相应的,既是科学工作者,也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作家,才是最理想的科普作家,他们所写出的作品才最可能为广大少儿读者所接受。 在2007年8期的《科幻文学》上,刘先生的《呼唤百花齐放的科幻春天》论及自己的科幻观:现实生活里的许多问题,大自全球变暖、沙尘暴,小至反贪、下岗,以及住房、医药、教育新的三座大山,许许多多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不能进入科幻的领域。你谈社会大众关切的热点,社会大众自然就会关心你。 在2007年出版的《科普创作通论》相关章节中,刘先生论及自己的童话创作观:一篇好的童话,最好具备以下五个要素。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 在2009年的《科普读物面面谈》一文中,刘先生论及自己的科普创作和审美观:最好的科普读物是研究出来的,最好的科普读物是吟咏出来的,最好的科普读物是感悟出来的,好的文学作品,也是好的科普作品。好的科普作品,也是好的文学作品。好的科普作品不仅有科学性、可读性,还应该有思想性。有科学、有文学,也有哲学。好的科普作品是催人上进的,是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是含有浓烈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的。 五、在人格完善领域,从70后到80后期间,刘先生实现了从烦恼人生向乐观人生的顺利升华。刘先生的正直正派、敢说敢为,就像他的童心童趣一样,是他精彩人生的重要构成,也是他跌宕人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他从不后悔,更不思悔改。在提供给南开中学独家使用的长篇杂文《糊涂与不糊涂》中,刘先生曾写下这样一段话:什么该糊涂,什么不应糊涂呢?这是做人的一个大道理。我以为,凡是涉及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事,就应该不糊涂。此外一切小事,包括名誉、地位、职称、工资、房子,都可以糊涂。 刘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众所周知,因政治动乱迷人眼以及人们曾长期不肯给科普以正当地位的历史原因,敢讲爱讲真话,爱写擅写童话的刘先生,曾长期备受打击,屡遭挫折,不得不以副教授的职称退出三尺讲台。但他对此从来是糊涂到底,从不纠缠,最多只拿那些小人当动物园里的成员看。然而他对师母说的那句不给我们加工资,我们自己加好了。我给老伴工资补差,补到正高水平,作为她的私房钱。另外再拿不比别人差半分的生活费用,风风光光不致受人奚落。读来令人肃然,催人落泪。 刘先生在谈及人生体会时,说自己非常时期成长,自幼就形成一个理念,不会动摇:无欲方能无畏,大失方能大得,做文章容易,做人难,要有入世精神,出世胸怀。他还引布哈林的话说,一个时刻关心人民命运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不关心政治。所有这些精神风貌,都令我们这些晚辈敬佩和敬重。敬佩是,刘先生从14英年写到80高龄,愈写愈能写,愈说愈敢说,愈为愈敢为,从不守旧,经常出新,古稀之年始学电脑,短短几月时间,就达到月均敲书一本,令我们这些晚辈,只能拿他当可望不可及的榜样仰望。敬重是,刘先生敢说敢为敢担当,万恶旧社会敢横眉冷对敌特枪口,政治浑浊时期能咬牙吞下人生苦果,70岁生日时加入全市高校师生队伍,冒着当日的酷热从十里店步行到美领馆,抗议美国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成为当时全市十余万师生队伍中的年龄最高者,令我们这些晚辈倍感崇敬。晚辈我对刘先生人格有个不揣冒昧的评价:无党无派无官帽,有血有肉有骨气。 随便说两句:有刘先生这样的副教授在,许多教授应当感到羞愧;有刘先生这样的退休者在,许多在岗者应当感到惭愧。无论比学识,比挣钱,还是比知名度,曾经的大失,果然以今天的大得丰厚地回报。而那个当初把小报告打到上海某出版社,以刘先生不务正业为由,要求把他的稿费寄到本园财务扣留充公的某公,如今发也白了,眼也花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关键是随着权力离他而去,人气和人民币也离他而去,每天在菜市场哪怕是买根黄瓜,也会把要价杀了又杀,把秤杆把了又把,活得哪怕在菜贩眼里也一点儿尊严也没有。哪像他曾告发的刘先生,退休都二十年了,还很难有哪怕还在职在岗的牛人,能够与他比国内外人气、本外币财气和一脸的扬眉吐气。 六、祝福语:从80后到90后,刘先生一定愈活愈年轻   从明天起,刘先生就将开始从80后向90后的新迈进了。正想着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说点什么才好时,从他发来的一个邮件中找到了启发。那是3年前他在《童话的要素》对童话作家素质的界定:童话作家必须具有一颗纯朴的童心,具备一双孩子式的魔法眼睛。突然发现,刘先生就长着这样的童心和慧眼。祝愿刘先生迈着80后的年轻步伐,健康、幸福地进入90后行列,愈活愈年轻,愈写愈有神。只是今年一定要歇歇气,6月开打的世界杯足球赛,4年才一回,且是首次在南非举办,晓得你是资深球迷,自打有电视转播以来,就没有拉下过一场转播。就建议你关闭电脑一个月,中断与出版社往来30天,停止外出活动4星期,吃饱、睡足、看好! 原文链接:井民BLOG 一个耄耋老人迈着青春的步伐进入80后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津大学现“80后”博导
xupeiyang 2010-5-7 16:45
天津大学选聘了新一批博士生导师,54位新博导非常年轻,70后80后占29.6%。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表示,选聘博导,年龄不是问题。为人师者,师德很重要,情商很重要。不是谁资历深就能当选博导,而要将某一领域中能力突出的人才选出来,年轻博导要和学生一起成长。龚克还给出了五条定义好导师的标准   博士生导师是不是一定要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昨天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给出了答案:选聘博导,年龄不是问题。为人师者,师德很重要,情商很重要。好导师,一定要有好德行、好学风、好态度、好情感。基于这样的标准,今年天大不拘一格选聘了新一批博士生导师,54位新博导非常年轻,70后80后占29.6%,还有跨学科聘任及从校外聘任的博士生导师。    认识新博导   为促进学科交叉,马建国、孙小卫、江绍毅等3位教授同时获得两个一级学科申请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马建国、孙小卫还是天大通过全球招聘院长的方式引进的海外高水平人才。 最年轻的博导是精仪学院30岁的庞慰。 32岁的精仪学院副教授胡明列博士期间的论文曾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此次也成为新选聘博导中的一员。 http://news.sohu.com/20100507/n271970528.shtml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代中国青年生活调查显示:"80后"生存压力最大
hjf306 2010-5-6 21:29
  70后是职场拼命三郎,加班从不对老板sayno(说不),80后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90后初吻发生在中学而初夜希望发生在结婚之后近日,共青团广州市委对广州不同阶层的上世纪70、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做了一次生活态度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观、消费观、爱情观、公益观四个方面。该次调查,每个年龄群投放100份问卷,回收反馈率达96%。调查结果显示,这三个年代出生的青年在对重大问题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特质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    工作观: 80后认为加班意味没效率   70后觉得加班体现责任心    调查: 80后尤其抵触加班,高达67%的受访者肯定不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只有20%的受访者偶尔会把没有完成的工作带回家。   70后堪称职场拼命三郎,56%的受访者表示绝对听从老板命令,71%的受访者经常把没完成的工作带回家,48%的人一定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   Benny是某知名外企的销售人员,他所在的销售团队一共有19个人,其中7人是80后,12人是70后。他感觉与70后同事最大的差别是:要加班时,他们会爽快地说no problem(没问题),我们就急着编各种不能加班的借口。   Benny认为,加班和小时候被留堂一样,总之是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事,都令人感到羞愧。他觉得,要加班就是你工作时间内做得不够好。同为80后的Roy则认为,加班不是一种健康的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以是不是加班来评价员工是不是敬业爱岗,是一种病态的评价方式。   然而,70后程先生却觉得,70后对加班不那么抵触,甚至愿意主动加班,是因为有更强的责任心和集体感。    消费观: 70后老公80后老婆   一个热衷储蓄一个爱花钱    调查: 70后是储蓄狂,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储蓄达人;57%的80后表示自己是月光族,甚至有13%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是透支狂。而90后最热衷于网购,87%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东西都以网购方式获得。   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66%的受访者日常最大笔消费是还车贷、房贷,同时,又最讲求享受,当他们获得一大笔奖金时,有57%的人会把奖金花在去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   在3个年龄群中,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80后Benny2008年结婚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及岳父母的所有积蓄,他笑言,即使啃了老,还是要做百万负翁,一百多万元房贷分20年还清,心理压力非常大。   80后也是最讲求享受的。今年28岁的林铭丽是个护士,她的丈夫章晓辉是个公务员,今年35岁。结婚3年多,两人最大的矛盾发生在怎样花钱上。   她花钱如流水,我最相信积谷防饥居安思危。章晓辉说,婚前他就知道太太几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买衣饰、护肤品等方面,婚后,他开始怀疑太太患有网购强迫症,几乎每天都要从网上买点东西,大到暖风机,小到一块肥皂,都从网上买,真是鼠标点一点,花钱不眨眼。林铭丽却认为丈夫太过节俭,这么省多委屈自己呀!她认为,努力工作赚来的钱怎么花都值得。    爱情观: 70后爱以貌取人   80后离婚看得开    调查: 90后感情观最为飘忽,51%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发生与异性的初吻比较合适,而认为初夜应发生在婚后的受访者达57%。   80后对离婚最看得开,61%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   70后最爱以貌取人,以外貌选择另一半的人高达37%;80后择偶更倾向个性,43%;90后择偶更看重爱心,51%。   刚好三十而立,外企白领王小姐决定离婚。她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婚龄一年零七个月。为什么偏要把离婚说成是人生的挫折呢?她对问卷上的其中一个选项(离婚是)人生的重大挫折明显反感。她见证过自己父母不愉快却勉强维系婚姻,很傻,为孩子,为父母,都是借口,都是被观念害了。   而38岁的张先生却不赞成王小姐的说法,老一辈,不轻易提离婚,面子、传统观念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婚姻不是过家家,想玩就玩,不玩就散。张先生与太太结婚将近10年,他坦言,在有摩擦、闹矛盾的时候,也想到过离婚。上有老,下有小,我和妻子是家庭支柱,离婚伤害的何止我们两个?!   我想,不一定要结婚吧!21岁的Kary chow感觉离结婚还有点远,不过,她不讳言体验过初吻了,初吻在高一。    公益观: 70后带着子女做公益: 80后爱做亚运志愿者    调查: 80后最具有行动力,亲身参与公益活动占受访者的53%,而且,最常参与文化传承类与扶孤助残类的公益服务。而90后和70后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最主要是捐钱捐物。80后、90后都非常期待成为亚运志愿者,95%的80后受访者表示已报名参加亚运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捷径。华师大三学生阿wing说,上大学以后,她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逐渐认识了志愿服务,从最初探望孤寡,到后来去社区帮助低保家庭孩子辅导作业,再到现在时常和志愿队的朋友组织各种活动,去街头慰问流浪者,给他们放电影等。今年2月,她正式成为一名亚运志愿者。   调查数据表明,70后对公益的热衷程度不及80后、90后。但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70后的下一代反而带动起父母参与公益的热情。   70后邹小姐时常利用节假日陪女儿探访社区的孤寡老人和低保家庭。邹小姐说,她的初衷是为了让女儿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穷苦的人。形式很简单,但孩子收获到开心,不但学会珍惜,而且还懂得关心别人。而她自己则收获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感。 文章转载于人民网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1509738.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民心态观察之二——80后的08记忆
adamliu800 2010-5-1 09:12
2008,是所有国人都绕不开的记忆闸门。那年年底的《南方周末》公布了年度人物 2793名北川中学学生。《南方周末》的读者把年度最高的敬意献给了这样一个集体,排在第二位的是另一个集体80后。我想谈谈我所了解的80后的08表现。 年初,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奇袭南方各省,湖南是重灾区,我回家后不久,京珠高速封路,很多身在长沙的同学滞留学校,大家还没来得及抱怨,温总理就出现在了长沙火车站,滞留旅客的心暖了,与此同时,一支年轻的队伍也赶赴了抗灾抢险的第一线。他们是 80后的新兵,看着他们冻得通红的双手和脸颊,我们看到了坚强的意志和钢铁的身躯。314藏独分子的打砸抢引起了国人的高度警惕和愤慨,80后开始了对藏独历史的深挖,这也为后来的集体高调表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奥运祥云火炬在境外所遇到的冲击给了80后这样的机会,在我的记忆里,就是从那时起寝室里挂上了国旗,家乐福成了众矢之的。我爱中国(I love China)的文化衫成为80后的必备。可是,天有不测风云,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震,举国阵痛,十几万80后的解放军和志愿者义无反顾地前往余震不断的灾区一线,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里。他们用已经不再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重重的责任。记得是6月2日,祥云火炬来长沙,我和几位室友提前一天去沿江大道占领阵地,在湘江边露宿一夜。第二天上午的热烈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当火炬来到我的面前,我们多想离它再近一点。就在这样的动力驱使下,我们开始了追赶,道路两旁是国旗和奥运五环旗的海洋,那种对奥运理想的追求升华为民族自豪感的迸发。8月是奥运月,一张奥运门票使我有幸参与其中,80后的奥运志愿者和我们这样的普通青年民众成为中国新生一代最好的代言人。志愿者的微笑、专业、热情与敬业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作为同龄人,我羡慕和佩服他们,更为他们感到骄傲。多难兴邦,三聚氰胺事件无疑是中国乳制品业的汶川大地震,在这场食品安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大讨论中,80后没有沉寂,他们也在积极思考,理性的光辉照亮了他们的思想。11月15日的杭州地铁坍塌事故成为我们这批具有铁路背景的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一场由坍塌事故引发的体制顽疾和项目转包潜规则的反思展开了。这次又是80后,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找寻媒体报道背后的秘密。 80后,身上还留有许多缺点和毛病,但是在特殊的 2008年,他们在经历成长,也给世人带来了惊喜,正如梁启超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今天,即使是最小的80后都已跨过了20岁的人生关卡。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走到了台前,承担起了不凡的责任。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已成长起来,肩负起重任和希望。我以80后的身份回望08记忆,正是对80后这一公民群体心态的再调查。看到了我们的努力,也看到了我们的希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98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们80后该有的“浪漫英雄主义”
fengzhigu123 2010-4-29 00:23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题记       (一)李雷和韩梅梅谁也没牵着谁的手?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正赶上中国奋起直追、寻求突破的年代,一切都是积极向上、温暖和谐。长辈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一个好日子,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不用睡觉的时候空着肚子上床,忍受学习和饥饿的双重煎熬。我们在懵懵懂懂中长大,我们逐渐养成了对家人的依赖,缺少了压迫感。   可当我们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开始或者即将走向工作,我们成人了,却发现一切都早已不是曾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我们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对于公平的放弃,虽然这样的理论无可厚非,但当经济发展到今天比较高的水平的时候,我们要找工作了,问题便也来了。   由于曾经对于公平放弃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开始像我们80后这群即将成为社会最大劳动群体的人们袭来,而这只是第一波冲击。   此刻我们的少年思绪被一首《李雷韩梅梅》勾起,我们开始回味当年童年无知的玩伴、那些属于我们的小小温情、那些我们曾经的凌云壮志,失落和怅然便涌向心头。       (二)苦涩的根源      任何国家的发展周期中,跟随在高速发展后头的必然是一个相对平缓的发展期,而我想我们的国家大概是到了这样的瓶颈阶段。   而此刻改善民生、处理公平问题便是题中必有之意,而改变之前的发展方式,也是保证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时候我们80后恰是社会中的中流砥柱,这或许是我们应该承受的的责任。   可如今我们仿佛是有一群被束上手脚的孩子,我们关注的事情只是房价,曾经很多立志科研的孩子早已没有了科研的冲动,也是为了科研的环境,也是为了科研的收入。   是啊,此刻,我们80后,一群曾经无比灿烂的少年,却背负难以承受的压力前行。   而反观房价,难道不是变相税收吗?(zf卖地,促抬地价;zf借钱给国企,国企哄抬地价)。      而我想,80后的我们今后面临的苦难会更重,国家又要发展、又要改进,而我们却是社会的中坚,不吃我们还能吃谁呢?而这时候我们将面临第二波冲击。   让我对那些保八的增长率微笑一下吧,难道我们(注:此处作者略去三字)真的很务实?   80后,这高房价或者就是你们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只是倘若有一天你们坐拥权力的时候,请不要给你们下一代过多不应该他们承受的压力,否则你现在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合理而公正的。       (三)我们的浪漫英雄主义      80后们,如今的生活或许有些苦,既然认识到了这生活的苦涩,是天灾又是人祸的苦涩,就请把生活布置的浪漫而温馨吧。   生活中钱是很重要,但真正的生活质量却体现在内心对于自己的认可上面。   所以但请乐观、谦和、淡定、自信、感恩、真诚,当我们有了这些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品质。   而这时候,我们一点小小的成功都会让我们收获很多,不光是物质中的生活,更是精神上的生活。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雪珥答记者问3:当代80后比晚清80后更为进步
xupeiyang 2010-4-27 08:16
http://blog.163.com/snowswords@yeah/blog/static/12143914020103243316658/ 【记者】: 100年前这帮80后跟现在的这帮80后,都挺热闹,您能做一下对比么? 【雪珥】:晚清到了宣统年间,80后被推上政治舞台。光绪皇帝和慈禧都去世了,80后在中央被迫掌权。当时年龄大的那一批思想太保守,正当壮年的那一批,比如袁世凯他们,他们是改革的先驱者,但是当时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遇到了很多困难,袁世凯这一批去做的时候,也结下了不少恩怨,实际陷得太深。我坚信袁世凯自己再推也很有困难。还有就是改革者的权威不够。 改革到了深水区的地步,一般袁世凯这种正常渠道提拔上来的干部,在满清贵族主导的这种环境下,他已经很难再向前推进了,必须有新的政治资源来推动。载沣这个皇族,可以说是历史性地站在了前台,政绩还算不错。 现在的80后呢,有很多渠道,有的人宣称自己不关心政治,但不关心也是关心,政治是空气一样的。你只是不关心官场。我觉得现在的80后对政治的关心不错,比如韩寒,受到了千万读者的关注。 现在的80后比起百年前的80后,最大的优点是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态 ,他们没有说取而代之,而是给你提意见提供帮助。我觉得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而以往的总是提意见提想法之后,目的还是我来掌权,我如果掌权,就能一二三四五。你现在没有做到,是因为我没有掌权。我觉得现在的80后没有这种想法,这是一种进步。 梁启超说甲午战争时三千年未有的局面,为什么是三千年未有,这种尖锐局面就是爆发于宣统末年。帝制没有了,但是国家并没有陷入一种慌乱之中,中央是失控的,但是国家没有崩溃。袁世凯在北洋政府前期,而且国家的地位是上升的,不是下降的。 【记者】: 这种上升体现在哪里呢? 【雪珥】:一就是国际地位在提高。在宣统年间,中国和西方并没有签订所谓卖国条约,已经基本处于均势。列强在辛亥前后,对中国的认可是不断上升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达到了顶峰。虽然史学界对中国加入一战还有争议,但中国毕竟出兵了,尽管是民工队伍,跟列强有了对抗。在此之前,美国德国还希望和中国结盟,没有力量谁跟你结盟呢?美国虽然没有推动这个同盟成立,但对日本的戒心越来越强烈。所以我觉得这些地位都和满清刚被列强打进来是完全不同的。 【记者】: 好像有一种历史循环的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政权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国家对于地方的掌握就会越来越失控了? 【雪珥】:这就是权力没有监督和制衡。在朝代更替的时候,造反者也承认这一点,但他 只说最高权力没有得到约束,目的还是推翻最高权力。但是造反者内部也没有这个机制 。中国从来都是共和政体,是君权和相权的共和政体,是皇族和士大夫这么一种共和状态。这种状态下缺乏自我的监督,缺乏老百姓的监督,但不乏监察机构。在地方,越往下权力的独裁越强,也就是土皇帝,一手遮天,天再蓝也没用。这也是晚清改革的一种目的,对地方形成监督。 【记者】: 但是中国的历朝以及世界上似乎都没有一种模式能做到这样? 【雪珥】:对,没有万能的模式,根本上还是人的素质,官员不是从天而降的,也是从百姓中出来的, 百姓没有掌权的时候就想着把秀才娘子的床搬过来用一下,把小尼姑的光头拿来摸一下,等到他掌权了,能怎么样呢? 所谓民主的核心,就是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你只有经济上的自立,才有人格上的自立。你看都铎王朝,也是一样的黑暗啊,也没多少年。法国革命也是很暴力。国家也要少折腾,多一些民生的建设。当老百姓都有这种素质的时候,例如贞观之治,不是说经济有多发达社会多稳定政治多开明,而是唐太宗能纳谏,因为他知道魏征那样的人,没有坏心眼。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1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老师,你(们)在哪?
热度 1 peinancai 2010-4-22 17:58
读小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姓邓。认识他是因为我作为希望工程被捐助的对象,而他刚好是资助我的人。他的关心,让我今生难忘。而今,事隔15年之久,我还能再次在广州见到他,感到非常的亲切。唯一的变化是他变胖了;唯一不变的是,他还是那样的关照我。他让我懂得,人要感恩。 读初中的时候,对我帮助最大的要数蒋书有老师。他会重点关心那些学习用功但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会经常跟学生一起跑步倾听学生的心声,他会给学生各种无声有形的支持。在初中一年的时间里,我从考试得17分的后进生,一跃考上全县重点高中,实现了我求学路上第一个飞跃。他让我懂得,人生能有几回搏? 高中的三年,是有喜有悲的混合。悲的是为了考大学,真的拼命去看书,把原本就不好的身体搞得更差,以至于差点因为酷暑之下鼻血直流不止而还好,最终还是捡回了那条小命。稍微值得庆幸的是,最后还是考上了江西农业大学,要知道,这对于一个现届高中生来说,算是比较划算的了。那年班上50多位同学,最后也就七八个去了本科院校。这其中,最重要的人当属叶阙云老师,他让我懂得了作为农村来的学生,最好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 大学四年,基本顺利。过四六级,入党,考研是我的主线,最后也能圆满完成。另外也收获了许多社会工作经历,体会到了做学生干部给人提供帮助的辛酸过程,已经完成任务之后的那种踏实感觉。体会到了学习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收获了同学之间纯正的友谊和感情。廖书记是我们这几届学生最受尊敬的老师,我也深得他的关怀和帮助,这种真切的师生情,不需要过多的渲染,让我永久珍藏。 想想现在的研究生阶段,跟以前的模式大不一样。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收获到一些东西。而现在转眼间已过了4年,回想起来,收获还是不多。倒是没有了原先的那么多奢望,只求早日毕业,有份工作,可以成家立业,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国家。 听人家说:一流的老师培养人,二流的老师指导人,三流的老师忽悠人,还有一些不入流的。谁都想自己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但是现实情况不得不令绝大部分人失望。发现越到上面,越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师生情存在,更合适的说法就是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尽管很多教育工作者不建议这种说法,但这是事实)。更有甚者,不时还出现什么博士生轻生的极端情况出现。难道我们那些高高再上的博导们没有责任吗?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母。是不是正在成为历史? 引用别人的一句话:在某些博导的眼中,学生不是人,只是工具。 天问:好老师,还有还能遇到吗?
个人分类: 发发牢骚|375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