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楼歪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隔海打牛机制?台湾地震与福州楼歪歪
热度 3 cgh 2013-3-28 00:59
隔海打牛机制?台湾地震与福州楼歪歪 2013 年 03 月 27 日 10:03:19 ,台湾南投县东发生六级地震。 台湾南投县 6.5 级强震 福州高楼疑被震歪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对比于附近一高层住宅楼,可以 轻易发现 ,楼体上半部分 有明显向外倾斜 迹象。” 融侨召开发布会 公布测绘结果:楼没问题 “省地质测绘院人员赶到现场 ,六个检测点检测后, 倾斜均在二十毫米以下 。融侨集团召开发布会,称楼没有问题。” ―――――――― 疑问: 1 、老百姓的肉眼测量能力有问题还是测绘人员测量能力有问题?肉眼看到楼体上部(总共 18 层)外倾, 以这么远看出的效果推测,肯定不止两厘米! 2 、倾斜是用长度单位表示吗?似乎应该用倾斜角度!除非是楼错错,发生错开。倾斜的情况下,在不同高度的平移是不一样的。二十毫米以下的倾斜是一楼某地方就达到这个数吗?那么在 18 楼说不定可以达到 1 米。 从台湾气象局的震动图可以看到,烈度分布很小。能把台湾海峡另一边的福州高楼震歪,可能的机制只能是隔海打牛了。 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Data/quake/EC0327100361041.htm
个人分类: 地震|367 次阅读|7 个评论
浙江玉环“楼歪歪”建成就拆创纪录:警告为什么被忽视?
热度 3 杨学祥 2011-12-7 10:47
浙江玉环“楼歪歪”建成就拆创纪录:警告为什么被忽视? 杨学祥 我们在2004年就指出,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增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问题,导致了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辽东湾、莱州湾和海州湾等岸段就因为海平面的升高而加重了其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盐渍化和洪涝灾害。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投资的风险 。 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等环境风险 。 我们的预测不幸得到证实: 13层大楼如同被抽走底部的积木轰然倒塌,2009年6月27日5时30分许,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在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工地发生楼体倒塌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 。 2011年7月23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一建筑工地突发“地陷”,近20米长的工地围墙和基坑下陷,旁边两栋居民楼里百余户居民紧急疏散。 2011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浙江)玉环渝汇小区17号楼因严重不均匀沉降导致倾斜的问题。目前,这幢有明显质量问题的楼还在拆除中,监测单位最新监测发现,新的楼房质量问题又出现了:17号楼不远附近的21号楼承重墙和横梁,有严重开裂情况! 我们的警告和事故频发,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相关新闻: 浙江玉环“楼歪歪”拆迁未了 附近楼栋又现开裂 2011年12月06日09:55 吴中平 17号楼、21号楼相继出现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用来开拆的机械已进驻小区。   今年11月3日,本报报道了(浙江)玉环渝汇小区17号楼因严重不均匀沉降导致倾斜的问题。   目前,这幢有明显质量问题的楼还在拆除中,监测单位最新监测发现,新的楼房质量问题又出现了:17号楼不远附近的21号楼承重墙和横梁,有严重开裂情况!   17号楼还未拆完,21号楼再现“危机”   昨天上午,当记者赶到玉环县渝汇小区时,原先倾斜的17号楼的拆除工作仍在继续中。   自上个月7日开始拆除以来,到目前,整幢楼还剩下7层没有拆除。   而这次出现问题的21号楼,就在17号楼附近。   在众多业主的指路下,记者在25层高的21号楼架空层的西南角看到,被敲开涂料层的承重剪刀墙上,有一条条长长的裂缝,而与之相连的横梁上,也有好几条裂缝。   地下室里,承重的剪刀墙开裂,顶板也有不少的裂缝,有些还能看到斑斑的渗水痕迹。   一位业主焦虑地说:开裂的那根是承重柱子,整个楼层桩基,当初直接打到海底的。如果主柱子开裂的话,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它这个柱子裂了以后,造成这个梁也已经开裂掉了。”   渝汇小区21号楼,跟17号楼一样,也是渝汇小区二期的楼盘,去年12月份交房。   21号楼总共有25层、75户居民,目前已经入住和正在装修的有45户。   几乎每层楼西南角飘窗都有裂缝   记者在21号楼看到,几乎每层西南角的飘窗都有裂缝,西面阳台的门窗因为房屋沉降出现变形,大部分没办法关闭,层数越高情况越严重,有些门和门框间的空隙,有两根手指的宽度。   业主刘先生担忧地说,他家也是飘窗开裂了,他怀疑是下面的地基不结实引起的。“房子往外面倒出去了,这里是飘窗,以前可以关的,现在关不上了。”   业主胡女士说,她家用了所有的积蓄100多万元,好不容易买了这套170多平方米的房子,前段时间,有关部门还明确表示17号楼周边不会出现类似问题。现在不到一个月,21号楼也出现了开裂,太让人震惊。   大部分业主都对房子的质量和安全性产出了怀疑。“房子肯定有沉降,出现砖墙开裂问题还不是很大,但是柱子跟梁是绝对不能裂的,出现开裂的话,肯定是很严重的问题。”业主潘先生说。   而不少业主认为,房子出现这样的状况,跟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有关。   业主胡先生指着一根立柱告诉记者,立柱外面有层比较厚的水泥,应该是后来涂上去的,而不是当初施工时整根浇筑起来的。   “承重墙开裂,横梁开裂,这些现象表明,建筑绝对有问题,但开发商到现在一直没跟我们见面。检测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可以不跟我们业主见面的?”胡先生显得很气愤。   检测人员称部分桩基出现了问题   在17号楼出现严重不均匀沉降后,玉环县政府就委托浙江瑞帮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渝汇小区二期的14幢房屋,一一进行安全质量鉴定。   记者从几名检测人员那里了解到,虽然现在检测数据并没有全部出来,但21号楼的问题,确实比较集中。   检测人员称,相对来说,21号楼问题比较集中一点。该楼西南角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关的问题。“但是我现在只能说有缺陷,至于说你这个房子危不危险,危险的程度有多大,我现在还下不了结论。到时候,我们会出一份报告的。”   这名检测人员还说,现在他们已检测完三分之二房子的室内,但有些数据还没有测出来,大概在一个月内,能将相关检测报告交给玉环县政府。   而据他判断,21号楼出现这样的问题跟17号楼类似,问题应该也是出在房屋的桩基上。   “据我个人判断,就是大楼下面的桩出现了问题,可能只是一根桩或两根桩出现问题。不像17幢,它是有几根桩出了问题。”检测人员称,可能是一个角上面出现了一些“病灶”。   “因为这个基础是填海填出来的,地质可能会复杂一点。出现这种情况,有时不可避免。”检测人员说。(记者 吴中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36657/16510984.html 重力均衡造成的灾害:上海在建13层大楼轰然倒塌 2009-6-28 17:36 关键词:上海在建高层建筑,重力均衡,在建大楼倒塌,预警 重力均衡造成的灾害:上海在建13层大楼轰然倒塌 杨学祥 我们在2004年就指出,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增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问题,导致了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辽东湾、莱州湾和海州湾等岸段就因为海平面的升高而加重了其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盐渍化和洪涝灾害。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投资的风险 。 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等环境风险 。 我们的预测不幸得到证实:13层大楼如同被抽走底部的积木轰然倒塌,2009年6月27日5时30分许,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在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工地发生楼体倒塌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 。 在楼房倒塌之前,由在建楼群引发的重力均衡作用已经发生,倒塌楼房附近的83米防汛墙严重损毁。据了解,倒塌的楼盘附近近期已出现了异常情况。就在倒塌事故发生前一天,即6月26日,莲花南路、罗秀路路口的淀浦河河道南侧防汛墙严重损坏。长约83米的防汛墙严重损毁,整个防汛墙向外推出约4米,河床被抬起约5米,路面出现裂缝。水务部门对此表示,这与莲花河畔景苑工地的堆积泥土过多有关 。也就是说,莲花河畔景苑工地的堆积泥土过多,重力下沉作用推动附近地层向四周扩张,使整个防汛墙向外推出约4米,河床被抬起约5米,路面出现裂缝。这就像水中的货船一样,加载后吃水线上升,卸载后吃水线下降。这一现象表明,由楼群和堆积泥土引发的地壳均衡作用已经快速发生(一般情况下,均衡沉降是缓慢发生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不幸的是,施工管理层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只忙于防汛墙的抢修,忽视了楼群的安全,酿成了历史上少见的在建楼房倒塌事故。从26日起,这个水景楼盘便开始陷入了麻烦。河岸附近堆积了成山的渣土,前一天,邻近的淀浦河防汛墙出现了70 余米塌方险情,可能溃坝,多台挖掘机正在连夜赶工,打算将小山一样的土方运走。27日清晨,闵行区淀浦河畔的莲花河畔景苑的工地上,工人还在忙着抢修前一天溃坝的防汛墙。5时30分左右,梅雨连绵,在巨响声中,一幢13层高的商品房轰然倒塌,瞬间埋葬了一名工人生命,也砸碎了百余名购房者在这里安家的梦想 。 楼房的重力下沉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受力均匀,楼房整体均匀下称,倾斜和倒塌事故就不会发生。此次倒塌事故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楼盘靠近河流,含水高的泥土有较高的流动性。其二,在雨季,增大了地表泥土的含水量。其三,地下车库被挖空,属于卸载类型,受力后上升;堆积成山的渣土属于加载类型,受力后下降。堆积成山的渣土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挤压下层塑性泥土向四周扩张,首先导致整个防汛墙向外推出约4米,河床被抬起约5米,路面出现裂缝。次日导致大楼由北向南不均匀上升,由向南倾斜到向南倒塌。附近三栋大楼没有不均衡升沉作用,因而没有倒塌(见图1)。当然,这并不能排除地基有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但是不均衡升沉作用是主要原因。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忽视了塑性地层楼房建筑的重力均衡问题。   幸运逃生的施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他刚到24号、25号楼工地的地下车库,正准备开工,忽然看见地下的土直往上“冒”。 施师傅说,来自江苏的他,在这个工地做打钢筋工作已近一个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施师傅认为,这是房子要倒塌的迹象。“整幢楼房慢慢地向南侧倾斜,玻璃窗一扇都没有碎。”于是他和其他工人迅速往西边撤离 。这一现象证明了“地下车库被挖空,属于卸载类型,受力后上升”的推理。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经济风险 (2004-2-10)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2/10/878001.htm 2.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 (2004-2-1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2/17/926001.htm 3. 13层大楼如同被抽走底部的积木轰然倒塌。2009-6-28 4:18:41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146/userobject1ai176000.shtml 4. 异常:83米防汛墙严重损毁 http://gz.house.sina.com.cn 2009年06月28日09:10 新快报。 http://gz.house.sina.com.cn/news/2009-06-28/09103853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40813 从楼歪歪到地陷陷——城市现代化如何摆脱地陷危机 来源:新华网 作者:黄玫 欧甸丘 2011年07月25日09:57 23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一建筑工地突发“地陷”,近20米长的工地围墙和基坑下陷,旁边两栋居民楼里百余户居民紧急疏散。从“楼歪歪”到“地陷陷”,全国多个城市先后发生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现代化城市为何频现“地陷”危机? 7月24日,发生地陷事故的广州市江南西路紫金大街一处在建楼盘工地正在进行土方回填。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从“楼歪歪”到“地陷陷”   ——城市现代化进程如何摆脱“地陷危机”?【名称解释:地陷】   新华网广州电(记者黄玫 欧甸丘)23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一建筑工地突发“地陷”,近20米长的工地围墙和基坑下陷,旁边两栋居民楼里百余户居民紧急疏散。   仅仅就在几天前,哈尔滨市南岗区一住宅楼一侧发生垮塌,楼内居民被迫撤离。   从“楼歪歪”到“地陷陷”,全国多个城市先后发生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现代化城市为何频现“地陷”危机?城市在向地下要资源的同时如何建筑“安全长城”?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建筑工地“地陷”百户居民转移   记者24日在广州地陷事故的工地现场看到,工地西南角围墙已经垮塌,两辆挖掘机正在用泥土填埋泥坑,附近居民楼的入口处拉着警戒线,保安在来回巡逻。   根据海珠区政府通报,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江南四期十区基坑,深度5.9m,该工程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以西地段。23日16:55分左右,因西南角围墙外埋深约1m、管径约200mm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基坑出现局部塌方,现场无人员伤亡。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钟上仑告诉记者,塌方以后,施工方马上采取了用泥土填埋的方式将塌陷的地方填埋,同时密切监测旁边房屋的安全状况,附近居民则被安置到附近的宾馆暂时居住。   被安置在宾馆居住的邓永意告诉记者,“昨日下午四点多出门遛弯,下午六点多回家的时候警察就守在门口不让进去,说是楼房安全可能受到旁边施工的影响。于是从昨晚开始被安置到了宾馆,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带出来。”   海珠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由于大楼安全监测需要一天左右时间,街道督促施工方已制订两套安置方案。一是对愿意接受住宿安排的30户居民,街道协助施工方在附近的7天、科尔等4家宾馆预订了54间房安排其住宿,并向每户派发200元生活慰问金。街道还分别向4家宾馆派驻了工作组,接受居民咨询,听取居民意见,协助解决困难。二是对投靠亲友等自行安排住宿的其他居民,由施工方按照每户2天1千元的标准予以补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4日9时前,已有112户居民领取到补偿金。还没有领取补偿金的住户,可以到施工方设置在紫金居委会的办公点办理有关手续。   “地陷事故”多发危机为何接连出现?   “地陷”事故为何发生?   附近居民刘洋的疑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突然‘地陷’,到底为什么?施工单位应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否则我们再住回去也没有安全感。上百户居民的安全可不是儿戏。”   钟上仑告诉记者:“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合法施工的证件,开工前也就施工安全进行过评估,并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但是安全事故还是发生了。”   根据海珠区政府通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西南角围墙外埋深约1米、管径约200毫米的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基坑出现局部塌方。”至于水管为什么破裂,施工方该承担多少责任?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具体事故原因仍在调查确定之中。   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就在事故现场附近,几年前曾发生过严重的地陷事故。据媒体报道,一排民工宿舍、一堵围墙、一条马路掉入20多米深的工地大坑中,工地有5人被埋进坑里,附近数千名居民被紧急疏散。 周永章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说,国内不少城市发生“地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先天条件不足,不少城市处于沿海的三角洲地带,属于软土地基;二是城市规划有缺陷,除了总体规划外,要注意特殊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处理,尽可能绕过去,或者提高建设安全系数;三是工程建设把关不够严,建设过程当中要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四是城市管理有误区,现在城市的大型活动或者基建项目很多,存在赶工期而忽略工程安全的现象。 魏清泉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魏清泉则认为,“全国多处建筑工地发生‘地陷’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建筑项目下的地质条件了解不够。我们的建筑规划是以城市为单位划分适宜建筑住房的区域、不适宜建筑住房的区域,不会细化到每个楼盘。而地方在开工时,可能没有监测到地下是否有漏斗、溶洞等复杂地质状况,也可能由于下雨、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最终引起塌陷。”   百姓呼吁:远离“地陷”幸福生活   24日上午,在安置了近30户人家的宾馆里,记者看到经历一夜“折腾”的居民们略显疲惫。   居民们普遍认为,地陷事故不仅打乱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让政府花费很大成本去处理,应当“未雨绸缪”,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现代化城市频现安全事故 地点 时间 事件 北京 2011.7.10 丰台区国际花园别墅区在建围墙倒塌致5人伤 海南2011.7.11 海南澄迈民房倒塌 6工人被压2人获救4人死亡 深圳 2011.7.16 中海康城二期围墙倒塌 致三人死亡四人伤 上海 2011.4.25 上海一3层楼房房顶发生坍塌 警方临时交通管制 乌鲁木齐 2011.4.22 乌鲁木齐市中医院在建高层建筑工地发生火灾 沈阳 2011.2.3 沈阳地标建筑皇朝万鑫毁于烟花 B座剩主框架 北京 2011.4.12 北京居民楼燃气管爆炸 两层被炸塌致6人死亡 上海 2010.11.15 上海静安区教师公寓起火 住数十名退休教师 上海 2011.4.12 上海在建宝山万达广场发生塌陷 北京 2011.4.25 北京大兴区旧宫镇发生火灾 17人遇难24人受伤 (责任编辑:JN042)延伸阅读·哈尔滨现“楼歪歪” 后广州又出“地陷陷” ·广州一在建楼盘突发地陷 居民得到安置(图) ·睡到半夜楼房塌了 哈尔滨某小区居民命悬一线 http://house.focus.cn/news/2011-07-25/140027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34 次阅读|8 个评论
专家检测“楼薄薄” 结果两周内公布 (转载)
杨学祥 2009-12-1 07:49
专家检测楼薄薄 结果两周内公布 2009-12-01 06:42:58 杭州网  有业主取样测量,楼板厚度只有9厘米。 看着被打穿的天花板,业主盼着楼薄薄早日有说法。 桐乡楼薄薄事件,进展如何? 上个双休日,桐乡政府部门邀请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对桐乡汇宇都市花园太阳湖小区2幢、7幢两户住宅的现浇板,在不危及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做了检测。对业主来说,这一检测 结果 将 可能 决定他们维权的成败。 昨天傍晚,桐乡市规划建设局党委副书记陈伟健向本报记者确认,检测结果将在两个星期内公布。 事件回顾 桐乡出了楼薄薄 汇宇都市花园,是由浙江汇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 该公司桐乡分公司总经理王海炎曾宣称:我们是全国知名商号,是全国民营五百强。 今年8月,有 业主意外发现,楼上装修堆了堆沙子,他家的天花板却湿了,他 估计 是楼板有问题,找到开发商,对方的回应是,楼板绝对没问题,不信可以去打洞。 真有业主这么干了他们在当地找了相关部门检测,发现设计12厘米厚的楼板,只有7厘米多,最厚处也只有10厘米。 之后,不少业主发现,铺地板一不小心就会打穿楼板,隔着楼板能听见楼上楼下邻居说话。 此事曝光后,有20多户业主开膛验房,把自己装修完好的地板打穿,自己用尺量取,截面厚度在8至11厘米间,均不合格。 不过,业主们打洞测量的结果,开发商并不认可。所以,桐乡建设局提出了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浙江省建科院对房屋的楼板进行检测。 事件进展 20户业主已告上法院 开发商账户被冻结 截至昨天,汇宇都市花园已有20户业主,以商品房销售系列合同纠纷为案由,将汇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桐乡分公司、汇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告到了桐乡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已予以受理。 这些业主,有的要求开发商承担修复责任,也有的要求赔偿损失甚至退房,总计争议标的720万元。 同时,桐乡法院在第一时间采取了诉讼保全措施,以最大限度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案件承办人员在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的同时,根据当事人财产保全的申请,目前已冻结了汇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桐乡分公司在农行桐乡支行的存款22.8万元。同时,他们查封了其价值500万元,尚未销售的700多平方米的商铺。 此外,案件承办人员还赶到了位于萧山的汇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摸清情况,为进一步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作好准备。鉴于案情比较复杂,社会关注度高,今后桐乡法院将组成合议庭审理该系列案件。 检测是如何进行的? 省建科院的检测结果还未公布,但可以让业主放心的是,检测并不危及房屋安全。 1.测楼板厚度 这次检测的那两户人家,都还没有装修。测楼板厚度时,业主沈汉良就在现场。 用的应该是红外线装置。他说,专家先在楼板上放了一台有显示仪的装置,而楼下另一位专家则手持移动仪器该仪器在移动过程中,楼上的显示仪会不断刷新数据专家记下了最小的那串数据,听专家说这就是楼板厚度,可惜我看不懂。 在那两户人家家里,专家对客厅和卧室各选取三四个地方作了检测。 2.测承受力 楼板的承受力有多大,来自于专家对现浇板的静载荷做的检测实验。 按设计图纸要求,该小区住宅每平方米楼板核载的重量为200公斤,而此次检测实验,就是按每平方米200公斤的核载,跃层堆放沙袋,然后用百分表(一种仪器)在楼板下进行检测。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检测时他们同时也选取了多个点共分5个点进行,中间1个,四周各1个。 专家说,此次检测,主要是拿到现浇板挠度和裂缝的指标,从而再计算出楼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受力。用他们的话来说,现场堆放沙袋的方式,检测楼板的承受力最为直观,结果也最为准确。 为什么楼薄薄设计标准是12厘米?不达标会带来什么后果?检测结果显示房屋确实有问题,将如何补救?对此,记者专门咨询了一名建筑工程方面的专家。 1.为什么会有12厘米设计标准一说? 这是设计时,根据楼板的荷重和楼高等相关因素计算出来的。 浙江建住宅,以前设计时给出的标准,6厘米也有过,但现在都不会小于11厘米这一厚度主要是依靠混凝土以及钢筋的数量、大小和间隙来构成的。 其实,不管是6厘米还是11厘米,就目前的情况看,一般家庭都足够了,哪怕待的人多点也没问题。 但之所以要有不小于11厘米这样的硬性规定,这是自唐山地震后,有关部门特别强调并出台的,这是一个抗震要求。 不小于11厘米是什么概念?它可以在发生小于7级地震时,楼依然不倒。 2.厚度、承受力不够怎么补救? 如果承受力达标,但厚度不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可以由建科院、质检站以及危房评估中心进行评估。这两项只要一项未达到设计标准,业主都可以向开发商索要经济赔偿。 作为开发商,检测结果一旦被认定承受力不达标,且已影响房屋结构,目前比较常见的补救措施,便是用碳纤维进行结构增加楼板强度碳纤维跟布一样,能贴在地板或天花板上。 这种办法,旧房改造时用得比较多,但它价格比较昂贵,目前每平方米在一两百元左右。 至于楼板太薄,以至于楼上能听见楼下的声音,开发商可以增加一些隔音 材料 来解决,但它不能提高抗震等级,这时只能用经济赔偿来弥补,越薄赔偿就越高。 不到12厘米意味着什么? ■媒体声音 楼薄薄的罪魁祸首自然是房地产商,但最该责问的却是监管部门。要想保证房子的质量,也惟有靠监督机制。 本来,消费者根本用不着担心房子会有质量问题,因为作为纳税人,我们已经雇用了监管部门。可是当我们掀开楼薄薄时却发现,监管更是楼薄薄,薄得让你我都感受不到。 监督的机制也不是没有,但在房地产商的一手把持下,都成为一种摆设,都成为一种走程序,那么出现楼薄薄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来源:都市快报作者:通讯员 赵旭升 记者 叶建良编辑:易晔 http://news.hangzhou.com.cn/zjnews/content/2009-12/01/content_2933162.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理乱象:"楼歪歪"得大奖 不能任由"奖歪歪""证歪歪"盛行(转载)
杨学祥 2009-11-30 11:06
楼歪歪得大奖 不能任由奖歪歪证歪歪盛行 2009年11月27日 16:34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因住宅质量问题而屡遭投诉的南京江北楼歪歪住宅小区,近日竟然获得了省级优秀住宅大奖,让人费解。而据有关人士披露,具有最终决定权的征评组委会在让楼盘入围之时,收取了楼盘的费用。   由这个荒唐的奖歪歪,笔者不禁想到当下一些大奖和认证。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某地很多家具上都打有绿色环保认证,然而这些家具不但会发出异味,还会散发出致癌物质,而这些认证是厂家花钱购买,然后自行打上去的。再比如,前几年备受关注的牙防组牙膏认证事件等等。诸如此类的证歪歪,必然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危害和损失。   我国《认证认可条例》明文规定:认证机构禁止接受企业的任何赞助、资助。但在现实中, 因为不法商家惟利是图,也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种大奖、认证的确认和管理失范,奖歪歪和证歪歪盛行。   有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来一次大清理、大整顿,对于那些官方颁发的各种大奖,必须实行严格的备案和审批,对于各种认证的确定和颁发,实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明 君)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estate-lspl/news/2009/11-27/198875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汶川地震亡魂叹息录:莫让地震法成为虚设
杨学祥 2009-11-30 05:50
四川汶川地震亡魂叹息录:莫让地震法成为虚设 0 楼歪歪,好一个歪并优秀着 2009-11-27 14:18:49 来源: 辽沈晚报 点评:楼房歪而不倒,歪而获奖,不仅仅是成功,而且是艺术。比萨斜塔歪了几百年了,不就是因歪而得名的吗?外国有塔歪歪,为什么不允许中国有楼歪歪? 惨烈的四川汶川地震至今记忆犹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四川汶川地震亡魂 何时才能安息?楼歪歪、楼脆脆、楼薄薄、楼倒倒一再现身,而且有的被评为优秀住宅,除了死不瞑目,也只能一声叹息:地震不能预报,也不能预防吗?难道防震减灾是一句空话!? 地震法第三条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莫让地震法形同虚设!    制图:赵顺清 有楼歪歪之称的南京一小区近日被评为省级优秀住宅大奖。该小区业主表示这个奖太荒唐。评选组委会则称,对入围的楼盘会收取一些费用。 (11月26日《北京晨报》) 既然买一套房子要把一辈子抵押给银行,甚至要把上下三代人的积蓄全部砸进去才行,要说,投入了这么多,总该有点快感,有所享受才是,不过,假如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在买房这事儿上也同样成立,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现实中,开发商不仅要钱,甚至还要命的事情,其实并不鲜见,业主们本以为花了不菲的代价能够换来一个美丽温馨的家园,到头来却住进了 楼薄薄和楼歪歪,甚至整日提心吊胆于会不会楼倒倒,这满腹苦水,还真是一言难尽。 房子贵未必代表房子好,花的钱多了未必能买来安心,买房这事儿,看来还不是钱够了就行,还是信息和内幕的比拼,于是,购房者在出手之前,往往少不了要收集五花八门的楼市信息,权威房产信息发布机构对于楼盘的评价,更是被奉为必读圣经。不过,如果认为获悉了这些信息,知道了楼盘的排名,就能远离楼薄薄和楼歪歪,并增大住进楼厚厚和楼正正的概率,恐怕也有些过早乐观。 这不,在房地产评选组委会眼中,楼歪歪不仅无伤大雅,没啥不妥,反而堂而皇之的荣膺省级优秀住宅大奖。的确,比起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楼歪歪的确算不得严重残疾,既然人家比萨斜塔都无伤大雅,甚至以歪而名扬四海,楼歪歪入选省级优秀住宅大奖,还真是充分展现出评委们独具慧眼。看来,尽管楼歪歪让业主们心惊肉跳,入选了优秀住宅大奖的楼歪歪身价还将继续飙升才是。 不过,照着楼歪歪都能入选优秀大宅这套逻辑,楼倒倒其实更加独一无二,价值凸显,也就更有入选优秀大宅的必要。的确,既然优秀住宅的评委们也要吃饭,入围楼盘交费更是人家的潜规则,在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代,楼歪歪和楼倒倒们纷纷加冕住宅大奖其实一点也不荒唐。□ 武洁 http://house.lnd.com.cn/htm/2009-11/27/content_933383.htm 取消楼歪歪奖项是想大事化小 2009年11月29日 07:09 来源:红网 张铁鹰 原创评论 安全生产一刻都不能放松 今日看点 人歪楼才歪 有多少奖歪歪楼歪歪沆瀣一气 南京山水云房花园住宅小区内一栋楼房,交付使用不到一年,整体发生严重倾斜,可令业主们意外的是,小区获得了江苏优秀住宅奖。面对质疑,颁奖典礼的第二天,奖项授予单位在官网发布消息,取消山水云房花园所获奖项。(11月27日CCTV《经济信息联播》) 山水云房花园发生严重倾斜的楼被媒体称为楼歪歪,因其倾斜度超过了安全警戒线,目前楼内的81户业主已经全部撤离。至于这个小区的江苏优秀住宅奖称号,来得也很简单,其向评选活动主办单位缴纳了一定的费用。 江苏优秀住宅奖评比活动的主办单位是江苏省建设厅和住宅与房地产业促进中心。这一评比活动始于2004年,迄今已举办了6届。既然楼歪歪能在缴纳了一定的费用后获奖,那其它的住宅,想必不缴纳一定的费用,也不会获得该奖项。这样看来,所谓的江苏优秀住宅奖其实不是评比质量,而是评比谁交纳的费用多。 评比活动主办单位没有想到,楼歪歪太不争气,奖项还没公布,它就倾斜了,结果让评比活动露出了真面目。现在,评比活动主办单位迅速地取消了楼歪歪所在小区的荣誉称号,似乎是尊重民意,可在我看来,其主要还是想大事化小,以免牵出其它问题。 中央早已明令禁止滥评比,可江苏省建设厅不但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反而借评比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的评比已搞了6届,江苏省建设厅和住宅与房地产业促进中心,一共从中收了多少钱,是应该查一查的。至于这些钱都花到了什么地方,那就更不应该成为一个谜了。 只查收取的费用还不够,一个建筑主管部门,不对建筑质量严格把关,反而将其当作儿戏,谁交钱就给谁荣誉。如此监管,建筑市场怎能不乱?百姓的住宅质量如何能有保障?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会不断发生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了。所以,还要严查建筑部门的失职渎职问题,严查是否有人借评比受贿的问题。 (责任编辑:冯兴科) http://views.ce.cn/view/economy/200911/29/t20091129_20521288.shtml 是谁让楼歪歪获得优秀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02:56 大众网-大众日报   因住宅质量问题而屡遭投诉的南京江北楼歪歪住宅小区,近日竟然获得了省级优秀住宅大奖。11月21日,有楼歪歪之称的南京市山水云房花园小区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开发商喜滋滋地捧走了奖牌。(11月27日央视)   一边是房子的质量差到让业主无法容忍的地步;一边却是喜获江苏优秀住宅,而且这还是房屋质量的奖项。如此矛盾的结合体,真让人感叹。   房子的质量差成这样,只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就能够明白,况且业主们已经为这事奔走投诉了多日。无论如何, 楼歪歪是没有资格获得 江苏优秀住宅这奖项的,可事实却偏偏是那么出乎人们的意料。   据了解,江苏优秀住宅评比活动是一项由有关政府部门主办的评比活动。该活动自2004 年开展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既然是政府部门主办,应该是有权威性的,也理应是公平和公正的。可有关记者的采访结果却告诉我们,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南京市建委相关人士表示,江苏优秀住宅的参评楼盘,程序上要经过他们这一环节。不过,他们手上的资料有限,无法对参评的楼盘作全面的评判。可既然南京市建委已经参与了,就应该负责,至少也应该对自己手中的这一环节负责,怎么能够将其当做形式?   其实不用深入调查,将一个奖项给了楼歪歪,无非是这个奖只要交钱就能够评奖。果然,有关部门人士承认参评入围楼盘将缴纳一定的费用。而评奖只要是收取费用的,恐怕都不会那么认真,其着眼点在钱上。   据最新报道,楼歪歪已经被取消了省级优秀住宅奖资格,但无论怎么说, 江苏优秀住宅奖给 楼歪歪一事,很值得我们反思。   □郭文斌 漫画/ 唐春成 http://news.sina.com.cn/o/2009-11-30/025616688253s.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南京“楼歪歪”获得优秀住宅大奖引争议
emlyn 2009-11-27 09:49
发表时间:2009-11-27 07:43来源:转载文章 共 85 位网友发表过评论 南京山水云房花园小区32幢 因住宅质量问题而屡遭投诉的南京江北楼歪歪住宅小区,近日竟然获得了省级优秀住宅大奖。21日,有楼歪歪之称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开发商喜滋滋地捧走了奖牌。 关于南京楼歪歪,我们最近得到的消息是81户业主已经全都撤离,地产公司工程部正在对楼房进行纠偏。那些不幸购房者内心的不满和愤恨,可想而知。而就在此时,喜讯传来,让人愤懑的楼歪歪居然得到了江苏优秀住宅的奖牌。恰如网友所言,此乃丧事喜办。估计很多人对这样的脑筋急转弯一时还真适应不过来。 江苏优秀住宅评比活动是一项官方评比活动,既然是官方主办,那么于百姓而言,其结果肯定颇具权威性,据说这一评选活动是对江苏省住宅整体质量水平的一次检阅。在住宅整体质量评比方面,江苏优秀住宅是该省最高奖项。 相对于开发商的喜滋滋,我们还真的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语,来形容看到此新闻后的心情。荒唐?不公?脑残?甚至骂娘又有什么用呢?如此的黑色幽默就是那么坚强地刺激我们的神经、考验我们的忍耐力。 参与评比的南京市建委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手上的资料有限,无法对参评的楼盘做全面评判。或许,这样的评审就是在某个豪华酒店的大包房里进行的;或许,这样荒谬的奖项就是在觥筹交错的愉快气氛中颁发的。没有现场的调研,没有严格的监督,评选的依据或许只是开发商提交的美轮美奂的报告以及沉甸甸的银子。组委会人士也承认,参评入围楼盘将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一定的费用具体是多少,似无必要深究,但应该会比对捂盘惜售、囤房居奇的一万元罚款略高一点吧? 如此评选,要它何用?对于开发商而言,或许还真的有用:装点门面、故弄玄虚。如果想要忽悠那些不知内情的购房者,这样的奖牌无疑能够立见奇效。而对于百姓而言,这样的奖牌无疑就是陷阱上的掩盖物,稍不留神一脚踏进去,就只能一次又一次回头看曾经的家了。 国家质检总局早在2003年的6月就发布《关于认真检查纠正向企业乱发牌证乱收费的紧急通知》,要求认真检查一切有偿评比、发牌、宣传等活动,杜绝乱发牌、乱收费问题的发生。给楼歪歪颁发优质大奖,是管理者对于自身公信力的一次毫不留情的嘲讽,进一步强化了百姓对监管部门的怀疑与不信任。其影响,恐不是简单的一句荒唐所能概括的。(来源:中国青年报)
个人分类: 风水杂谈|297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