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震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3年10月31日的震感
热度 4 boxcar 2013-10-31 13:36
今天中午,一个博士刚毕业的小老乡在走之前在南苑谭家菜请我们几个老师吃午饭。我11点多走入包房时,听到他和先到的一个老师正和服务员交涉要换个包房未果。落座点菜完毕后,我忽然感觉椅子和桌面微微地震动,其他几人也有同感,遂再次出去找服务员,要求换包房。这时,领班走过来说:“刚才有道里的朋友来电话说,地震了!”重新归坐后才知道,一开始他们是感觉有震动,怀疑包房下面有问题,才要求换的。 随后,同事的母亲从吉林大安(离震中较近)打来电话说,家里那边地震了。 给家里打电话,老爸说当时正在电脑上看电视剧,没感觉。。。 回家问LD,LD说,床和柜门有震动。
个人分类: 新闻|3107 次阅读|8 个评论
由楼上震感能评估所在地地震烈度和远处地震震级吗?
热度 1 陈龙珠 2013-4-29 20:57
讨论专业问题,最终得回到基本概念,这也是科学网学科交叉的一个特色。尽管很是遗憾,但能暴露出问题,能有得以澄清的场合,还是一件幸事。 曾听说有一位地质地震学科的学者,出差到成都时,在楼上感受到了一次地震,能由其在楼上的感受断言出是某处发生了一次几级余震。本博听到后很是惊讶和佩服,因为,由楼上震感推算出远处地震的震级,需要具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1)建筑结构由基础向上至那个楼层的振动传递特性(与结构类型和楼层数等相关),分析的专业基础是工程结构动力学;其中楼层数越高、平面形式越不规则,参与地震响应的振型类型及其阶数会越多,不但有平动分量还有转动分量; (2)由建筑所在场地地基向基础的振动传递特性(与基础类型相关),分析的专业基础是土动力学中的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在这个环节,基底直接受地基土支撑的浅基础、深入地基土深处甚至底部嵌入下卧基岩的桩基础、隔震基础,其振动传递特性彼此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对同类型场地(地震烈度相同)的上部结构相同的建筑,它们也会使得各楼层的震感彼此不同; (3)由震源向建筑所在地地基的振动传递特性(与地层构造及每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地貌、震中距等相关,粗略地可由地震动衰减函数来反映),分析的专业基础是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其中由实测的建筑场地加速度和速度峰值大小,可根据法定的地震烈度表评定这次地震在该处的实际地震烈度。 读到这里,我想读者应该能明白我为何有上述的敬佩和惊讶了吧?那是一位怎样的地质地震学者啊?! 要么很牛,已精通了那么多的交叉学科专业知识;要么吹牛,在不熟系所在建筑的基础形式和结构动力学的情况下,竟然能由在楼上的震感能准确地推算出哪里发生了几级地震! 作为土木工程地震防护的常识,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反映传播到各地的地震动强烈程度的地震烈度会有不同。我国对一场地震中各地的地震烈度进行评定的依据是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其中描述了每个地震烈度下评定区域的地表和地面建(构)筑物的损坏状况,并给出地面水平地震动加速度、速度峰值参考数值。由于我国城乡建筑实际抗震能力有较大差别,农村建筑在中、强震时的损伤和破坏程度整体要比城区的严重,所以目前我国在一场破坏性地震后的烈度分布图(不是作为各地抗震设防水平依据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大多是基于震后立即启动的震害抽样调查的结果,而不能震后很快利用地震动监测网实测的地震动加速度和速度峰值数据来绘制。 最后说一下我国地震动区划的概念,它包括地震动烈度区划和地震动参数区划(最大加速度、场地特征周期等),这是根据地震学、地质学、历史地震、所在地人口密度和财富集中程度等资料经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由中国地震局主持编制,是我国各地开展地震设防各项工作的技术法律依据。原以为新版本能于2012年面世,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却至今不见下落。若科学网有海外华人地震地质学者在我国地震动区划方面指责土木工程界的从业人员,则不是真地已经糊涂,就是别有用心。 对住宅包括在内的民用与工业建筑抗震设计,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抗震措施设计。前者要用到设防地震烈度下的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甚至进行时程分析所需的地震波形、场地特征周期等;后者则是不用计算的,主要是技术标准根据以往震害调查和科研后规定的相关技术性措施,如对应用广泛的多层砌体建筑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和在一些部位砌体中配置钢筋等,以提高建筑在遭受地震时的整体性而不倒塌。 注:本文是本博在沪外手头无参考资料情况下的即兴之作,对其中不够严密之处,欢迎点评指正!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514 次阅读|5 个评论
M=3.0,D=9.0km,2012-12-18-08:11,Taiyuan
热度 1 gogorocklee 2012-12-20 11:07
M=3.0,D=9.0km,2012-12-18-08:11,Taiyuan
从走向判断震源断层应该是三给地垒北侧的正断层,震源球显示断面走向280.33度,倾角80.34度,滑动角-74.78度,属于略带左旋走滑分量的正断层。 太原发生3.0级地震 持续几秒社会秩序井然 2012-12-18 15:06 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月18日08时11分,太原市市辖区(北纬37.9度,东经112.5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0公里。不过,太原发生3.0级地震无人员伤亡,震感只持续几秒社会秩序坦然有序,并未受到影响。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月18日08时11分,太原市市辖区(北纬37.9度,东经112.5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0公里。不过,太原发生3.0级地震无人员伤亡,震感只持续几秒社会秩序坦然有序,并未受到影响。 发生太原地震这一刻,记者身处太原市区解放路一幢9层高楼里办公,感觉有数2秒的明显震感。记者随即打开中国地震台网以及山西地震台网查询消息,并未发出地震消息。 随后记者走到楼下,询问多名路上匆匆行人,称并感到震感,社会秩序坦然有序。18日08时17分46秒,山西地震台网发布消息称太原市市辖区发生3.0级地震。 据山西相关部门报告,太原地震并未接到相关伤亡的消息。(据中国网) 太原理工 梅花教室,有感 太原理工 中区8号楼1层,没感觉 太原理工 中区8号楼3层,没感觉 太原理工 中区9号楼1层,有感 太原东太堡 4楼,有感 Reference http://www.sxeq.com.cn/n16/index.html http://www.ceic.ac.cn/ http://www.s1979.com/news/china/201212/1867321518.shtml
个人分类: 地震构造|368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震感明显啊!哪里地震了!
pikeliu 2011-1-12 09:28
上海地震了!震感明显啊!
个人分类: shanghai|42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楼上震感能估地震烈度吗?
陈龙珠 2008-11-20 19:41
近日评审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和读其它文章时,看到了相关作者由楼上地震反应或震感评估地震烈度的做法。本人对此有所疑惑,现讨论如下以抛砖引玉。 目前尚在使用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主要依赖于以往普通房屋和地形地貌等受震反应或破坏程度来编制的,地面水平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峰值还停留在参考阶段。 大约20年前的以往我国城镇普通房屋,大多数是较为低矮的多层建筑。但是,经过近10余年的城市化建设,大中城市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已经大量涌现。 在工程地质基本相同的同一区域,传来的地震地面运动烈度大致相同。但是,处于不同类型和楼层室内的人们,对楼板受震的感受程度(震感)将会有所不同。根据建筑结构动力学理论,随着楼层数的增高,建筑结构对地面或基础所输入的震动一般具有逐层放大效应,而不同类型建筑结构中同一高度的地震放大程度又会有所差别。对多层住宅类建筑,可近似地将这一随层数增高而线性放大的系数来反映,其中低矮的多层建筑楼上对地面地震动的放大较为有限;但对超高层建筑也用这种线性近似,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因此,当人们在楼上感受地震时,要对其所在区域地震烈度做出估计,必须先对自己在楼上的震感关于上述结构震动放大效应进行折减,在高楼层上时尤应如此。显然,直接由在楼上的震感评估所在区域地震烈度则似欠合适。 一次地震的地震烈度,虽有局部波动,但总趋势一般是随震中距的增大而降低的。在震中位置或震中距不清楚的情况下,由震感估计地震震级,往往是较为困难的,直接由楼上震感估计震级尤其如此。对震中区,震级 和烈度 目前有一种近似估算方法 。 附注 : 今年512汶川M8.0级地震时,虽然2:30pm稍后即有西安网友从Q上发了感受较强地震的消息,但其十分钟后本人当时在上海闵行3层建筑的2楼办公室内并未对传来的地震有所感觉,而市区的许多超高层建筑内的人们却有较强震感( 今日四川大地震及其远震区建筑反应 )。近日向地震监测相关人士了解,汶川地震上海基岩实测地震加速度低于10gal(cm/s 2 ),比超高层建筑的震感程度低得多。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4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北京第二次感受地震
wangyk 2008-5-12 16:29
在北京第二次感受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 35 左右,我正在 25 层楼的家里伏案校对稿件,突然觉得头晕恶心,随起来走走。走到客厅,只见到吊灯摇晃直荡秋千,阳台上的好太太晾衣架连同所挂的衣服都在摇晃,我家房子摇晃得利害。我知道地震了。这是我在北京第二次感受到高楼在空中摇摆。好可怕哟!刚 111 天的小儿子天见开始还自个儿在床上玩,震感强烈时他也烦躁不安,我就抱着他在客厅里看着房子摇晃了足足 20 秒。总算平安度过了这漫长的 20 秒!后来得知,北京局部地区发生 2 级轻微地震,而且还警告今晚 22 点至 24 点间,北京局部地区还会有 2-6 级地震。我都奇怪了,这地球究竟是怎么啦?世界之大竟然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我在北京第一次感受到地震,是在 2003 年 8 月 16 日 。那天的中午,大概也是下午 18 时,我和爱人坐在 18 楼的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感觉摇晃,爱人还以为我在摇晃,就让我别摇晃了。我说自己没动呀,随后看见吊灯在摇摆,整个楼都在风中摇摆,十分的可怕。后来才知道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交界处发生里氏 5.9 级地震,余震波及北京。 随后得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伤亡惨重。我为震区的父老乡亲祈福,愿你们都能平安回家!祖国人民与你们同在,相信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人定胜天,定能很快重建家园。 阿 宽 2008 , 5 , 12 , 16 : 20
个人分类: 随感杂谈|477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