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2010年哲学所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梅珍生 2010-9-11 23:23
梅珍生 刚才各位老师对如何度过研究生的三年时光,做了很好的提示,语重心长,启人深思。我也给大家讲几点意见。 第一,增强自豪感。 各位同学进入我院之后,可能与高校比,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差。毕竟我们这里是科研机构,与高校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是如此。但我们这里人杰地灵,有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引以为骄傲的学术大师。我们湖北省社科院哲学所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创办的学术机构,在国内哲学界有崇高的学术声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专业,正赓续着李达的事业。所以,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自豪感,应该把这种自豪感变成我们学习的动力。当然,这个自豪感要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否则,作为研究生,在学问上被别人指指点点,就会没辱我们前辈的清誉。 第二,增强主动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生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就是靠个人发挥主动性。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对知识的认识,与高中相比有巨大的反差。高中我们以为我们学习的知识是确定不移的,是真理,有固定不变的答案,大学告诉我们那些以往以为是真理的东西,未必是真理,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在研究生阶段则更要我们发挥主动性,敢于探索,敢于质疑,要带着问题学,而不是背标准答案。发挥主动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自己自主学习,主动向老师请教,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灌输。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增强学理性。 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是基本要求,但不能满足于对政治话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复述,而要善于从学理的层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思想精髓,发展脉络,要认认真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当做科学来对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面对当代现实,也要弄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还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文化土壤有深刻的把握。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方面下大功夫。 最后,注重人文修养。 我们读研究生是知识上了一个台阶的标志,但我们在研究生阶段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增强人文修养。不要以为读了研究生,就不得了,就可以一步登天。对于你们这些80后来说,更是如此。前些日子,我们这里搞了内部竞岗,很多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表现出了很大的闯劲,但也表现出了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生活知识的严重缺失。所以,大家要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自己道德修养。当然,社会是一本大书,很难做到大家都满意。但做人还是有一些基本准则的,这也是我们在都研究生阶段需要注重的一种能力,要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注意个人人文修养的提升。2010-09-09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试论学科的学理部分和功利部分
panfq 2009-11-28 10:52
大学在走向创业的过程中,日益注重经济方面的考虑,注重效益。所以对于那些能带来效益、与市场需求相吻合,或者给学校带来声望的学科就日渐得到重视。有一些学科,起不到上述的作用,既不能为学校的经济生存做出贡献,又不能吸引学生,那它的存在与否就值得考虑。许多大学现在举办的独立学院中所体现的学科,就是创业中的代表学科。 当创业深入到每个学科部门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每个学科的学理部分和功利部分或实用部分。例如经济学管理学,除了搞理论部分,还要考虑能否办 MBA, 面向企业进行培训。工程学科考虑结合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开发,等等。 学理部分是所谓的学科的心脏地带,功利部分是学理的延伸和应用。二者可相互促进,也可能造成相互紧张的关系。功利部分借助于其获得的收益反哺于学理部分,为学理的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学理部分的进展可能为功利部分寻找新的生长点。 有些学科的功利部分可延伸得很长。有些学科则难以施展力量。例如,让学历史的学者去给企业撰写企业发展史 ? 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的非重点学科,尤其需要学理和功利两部分的相互促进。如果为了行政安排方面的考虑,把学科的功利部分单独剥离出去,而不能反哺于学理部分,学理部分就缺乏相应的学术和物质资源。虽然剥离出去的单位在创收时、在争取国家省级地方相应的培训项目方面,仍然需要学理部分的老师来讲授相关课程,但总的来说,由于基层研究部门的天生的弱势,不能轻易拿下大的课题,就会造成一种影响,它给学校的名誉、经济效益方面都不能为学校做贡献,同时自己在经济生存方面也日见其穷酸。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背景下,弱势学科又不能吸引学生。于是,管理人员就会觉得它占着学校的办公设施而不能带来效益,有些浪费,随时面临被撤销的危险。 这里就不免想到教育学科。许多大学都把教育学科的学理和功利部分整合在一个教育学院,学理研究和师资培训相得益彰。可是,学校把负责能够争取国家级和省级、地方培训项目及经费的部分 独立出去,而把作为培训相关学科之一的教育学科教师单设一个部门,前面说的那种学科发展中的反哺作用却不能显示出来,学理部分就会出现上述的危机。像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这样的由学科教师组成的机构就日见其无用,先后辗转几个部门,挂靠在哪儿都显得不合适,只好撤消。十几位教育学科教师自谋出路。从此,你在山东理工大学再也找不到教育学实体机构的影子了。 相关链接 当教师被清退的时候,教育学也该退场了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