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LCA

tag 标签: LCA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1度电不等于1度电 —— CDM与LCA方法上的区别
热度 3 wanght 2011-7-2 16:50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重要的全球碳减排机制,它建立了严密的方法,并由权威部门发布各种排放因子,用于测算每个CDM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并用于交易。国家 发改委近年公布了我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 ,为国内CDM项目的减排量测算提供了依据,得到普遍地采用。 http://cdm.ccchina.gov.cn/web/main.asp?ColumnId=3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目的和方法的区别,上述CDM排放因子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也不能直接应用于基于LCA的产品碳足迹研究。 从目的上讲,LCA的目的是尽可能真实地记录“ 实际发生的 环境影响”,即量化描述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而CDM的目的是尽可能合理地预测“ 预期减少的 排放数量”,需要设定一个“基准线”情景,然后估算一个CDM项目可以在未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从方法上讲,二者的数据收集范围及计算步骤差异很大。以电力为例,各种电力生产技术下生产1kWh电的 LCA研究,需要 向前追溯各种主要原料、燃料的生产过程直至开采阶段、收集各阶段的能耗、资源消耗、 温室气体 以及各种主要排放数据(如果是碳足迹,则只包含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汇总得到的LCA结果代表了如此生产1kWh电力所造成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当然也可以计算由各种发电技术混合得到的1kWh电网电力的生命周期数据。 而对于CDM方法而言,首先,并不追溯上游的原料、燃料的生产过程,只考虑发电过程本身;其次,CDM计算的结果是CDM发电过程排放与“基准线”排放之间的差值(通常LCA方法并不计算“差值”,也就不需要“基准线”)。 原则上, 一个CDM发电项目 每发1kWh的电,意味着电网中别的电厂可以少发1kWh电,但关键问题是,电网中哪些电厂会因CDM项目减少发电量呢?这就是电网基准线试图确定的。 从发改委公布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说明中,可以看到其基本算法与假设: 1) 在短期内 , CDM发电 项目导致电力需求减少时, 电网中只有火力发电厂可以因此减少发电量(水电、风电都不减少,即假设来水、来风时就一定会发电) ,所以基准线就是电网中火电的排放因子(生产1kWh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称为电量边际排放因子( OM, Operation Margin),即 短期内CDM项目每发1kWh电相当于当前火电厂减少1kWh发电量 ; 2) 在远期 , CDM 导致的电力需求减少,是由新建的电厂来平衡 的,所以基准线就是新建电厂的平均排放因子,称为容量边际排放因子 ( BM,Build Margin), 即 从远期看 CDM项目每1kW的发电容量相当于少建1kW装机容量 ;( 如果新建电厂中有很多水电、风电或核电等低碳电力,则BM可能远远低于OM)。 3)综合而言,CDM发电的基准线排放因子设定为:(OM+BM)/2 4)保守性原则:如果基准线中高估了电力的排放因子,就会高估CDM项目的减排数量。为保守计,基准线排放因子在计算各种燃料的排放时都选择了低限值。 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到,CDM的基准线排放因子BM与LCA或碳足迹所需要的排放因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OM则只包含了生命周期的一部分,起码需要以下的扩展才能变为碳足迹计算所需要的排放因子: 1 )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应从下限值改为缺省值(中值), (其效果会拉高排放系数) ; 2 ) OM 只包含CO2排放,碳足迹计算起码应增加 CH4 和 N2O 排放, (其效果会拉高排放系数) ; 3 ) OM未包含燃料的开采与运输,尤其是我国电煤的开采、运输、自燃对生命周期排放系数有重要影响, (其效果会拉高排放系数) ; 4) OM只包含火电,应增加我国电网中其它主要电力生产技术及其上游原材料生产过程,即水电、核电、风电,(其效果会摊低排放系数); 5)OM未考虑电网传输损耗,(加入损耗后,会拉高排放系数); 6)某些LCA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排放,例如水库大坝或火电厂的建设。 在我们开发的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的 模型中包含了上述修正,大家可以下载eBalance软件,并在示例文件中打开CLCD电力模型,查看最新的模型与结果(数据会不断更新,就不在这里写出来了)。eBalance下载地址: http://www.itke.com.cn/cn/product/?CategoryID=1 网上有一篇文章也解释了 CDM 和碳足迹之间的差别,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0dbd60100j6ng.html 7月20日更新:上文作者又专门写了一篇三种方法比较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0dbd60100txjn.html 补充:在LCA领域也有类似CDM的研究,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线”。例如在Consequential LCA中,不仅分析一种产品带来的直接影响,还考虑其避免/替代了其他产品造成的间接影响。如何选择被替代的产品,其实就是基准线。另外,在多产品系统中,采用扩展系统边界方法时,其实也是选择了一个替代产品作为基准线。 再补充:基准线的选取其实是一种猜测,未必总是合理的,甚至很难证明其是否合理,人为的假设而已。就像有个笑话: 一个人向老婆表功说:“我今天是跟着公共汽车跑回来的,省了2块钱耶。” 老婆说:“你个笨蛋。为什么不跟着出租车跑回来,可以省20块钱呢。” 谁能说清楚:到底省了多少钱呢?
个人分类: LCA/LCM|10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LCA培训资料可以下载啦!
热度 1 wanght 2011-7-2 15:33
5月和6月我们在北京、广州、上海举办了四场LCA讲座及培训会,主题是“LCA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回来之后根据大家的反馈,对讲稿做了一些修订,现在可以下载了: http://www.itke.com.cn/cn/news/view.aspx?articleid=13 培训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 1. LCA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特点与意义 2. 巨大应用潜力 1) 针对国际和国内市场日益普遍的环境要求,介绍了国际上产品生命周期报告与改进的发展趋势 2) 针对国内节能减排政策目标,介绍了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方法与指标(ECER指标),不仅为节能减排宏观政策目标在具体产品、技术和企业的落实提供了方法支持,而且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产品环境标准与认证、绿色采购、生态工业园区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3. 研发进展 1) 介绍了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开发的方法、特点和进展 2) 介绍了通用LCA软件工具的开发进展:eBalance(适用于化工等流程型产品)、eDesign(适用于机械、电子等离散型产品) 3) 介绍了企业级产品生命周期报告与改进集成解决方案 4. eBalance软件操作培训及LCA个案分析示例 上述资料也弥补了课程讲义的一些缺失内容,例如eBalance软件操作部分、节能减排(LCA在政策中的应用)。供参考。
个人分类: LCA/LCM|4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期末答疑
wanght 2011-6-17 02:04
欢迎班上的同学在这里提问,其他人关于LCA的问题也欢迎。 考试安排与要求: 1)考试时间:下周二(23日)上午二大节综合楼B405 2)考试为开卷 3)题型: 名词解释(4题,共24分):以课件和课堂讲授为准; 简答题(2题,共24分):类似解释题,但需稍微展开论述; 综述题(1题,20分):以大家的个案调查(如环科班)或课件中的例子,论述LCA的应用; LCA计算题(1题,32分):请提醒大家带计算器,不能带电脑和使用eBalance。
个人分类: LCA/LCM|2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生态设计 - 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wanght 2011-6-14 23:05
上周(6月8日)参加了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办的广东省生态设计研讨会,并做了一个报告,题目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生态设计”。会议概况与现场见网上新闻: http://www.gdcp.org.cn/detail.asp?id=5256 我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定义 产品生态设计,也称为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是通过产品和工艺的设计改进,改善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其首要的问题是系统、量化地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2)方法基础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量化评价产品造成环境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ISO14040系列),也已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GB24040系列)。LCA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也涵盖了多种资源、能源以及环境影响类型,是适用于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化、综合性的分析方法,为产品生态设计提供了最好的分析方法基础。 3)国内进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国内不仅完成了多项与LCA方法相关的标准转化和制订,也已经开发了国内的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CA分析软件工具(eBalance和eDesign),为LCA方法在各种产品生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基础数据和软件工具的支持,使得LCA在产品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可能。 4)意义 - 支持产品出口 开展基于LCA方法的产品生态设计,对于国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保持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发达国际市场日益普遍地要求生产企业提供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信息,甚至于要求持续地改善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这种趋势已经从欧盟国家扩散到世界的主要市场。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出口大国,及早帮助企业建立日常性的产品生命周期报告和持续改进能力,是关系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意义 - 支持节能减排 开展基于LCA方法的产品生态设计,也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各种产品改进措施与方案都容易造成环境影响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和不同影响类型之间转移,因此其实际的节能减排效果也需要系统、量化的生命周期评价。基于LCA方法的节能减排评价,可以将宏观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落实到各种具体的产品和企业,从而发挥各种企业和各个设计环节的改进潜力。这是对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机制的重要补充。而且,基于LCA的节能减排评价也可以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工具,例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采购、低碳经济提供方法支持。 6)意义 -拓展新型服务业 另外,基于LCA方法的各种产品环境声明及其认证,例如近年流行的产品碳足迹标志,在国际上不仅已经形成了基于市场机制的产品生命周期报告与改进体系,也促进了相应咨询、认证服务的快速发展,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服务业。
个人分类: LCA/LCM|4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10) - 环境标志与环境声明
wanght 2011-6-9 18:50
内容提要: 基于LCA方法的产品环境声明越来越普遍,从最早提出的III型环境声明(即EPD,ISO14025),到最近三年走红国际的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以及包含多种生命周期指标的产品生态足迹报告(product footprint),相应的标准、认证体系已逐渐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作、提供此类报告。这一方面为绿色消费提供了环境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产品的各种改进手段,如清洁技术研发、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等,提供了数据支持。 简而言之,LCA在企业的应用主要是两种相互支持的方式:产品的生命周期报告 产品的生命周期改进。 讲义下载: LCM10-EcolabelEPD.pdf 返回课程大纲
个人分类: LCA/LCM|3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9) - 清洁生产
wanght 2011-6-7 01:18
内容提要: 清洁生产可能是LCA在中国广泛应用的一个机会(另外一个机会是节能减排)。无论是清洁生产审核、还是清洁生产标准,国内目前的清洁生产实施都未采用LCA方法,这有可能遗漏更有效的改进方案,甚至有可能是误导的。所以,机会啊。 讲义下载: LCM9-CP.pdf 返回课程大纲
个人分类: LCA/LCM|3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LCA软件与数据库免费培训通知 [6.2更新]
wanght 2011-5-16 15:12
各位专家及LCA同事,大家好 四川大学与亿科环境科技公司共同举办的LCA软件和数据库免费培训定于6月8日和13日分别在广州和上海举办,主要介绍以下四方面内容: 1)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开发进展:最新版的CLCD 0.3数据库包含了国内近200种大宗能源、基础原材料、运输的LCA数据,为国内LCA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eBalance软件操作培训:包含CLCD以及国际权威基础数据库,支持各种流程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建模、计算、分析与报告,为产品LCA研究提供软件工具支持;(建议自带笔记本电脑,并事先安装eBalance评测版软件。下载地址及安装信息见: http://www.itke.com.cn/cn/product/?CategoryID=1 ) 3)eDesign软件介绍:专门为机械、电子等结构型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分析与生态设计软件,包含国内外基础数据库,支持零部件数据库建立、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与改进; 4)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方法:此方法严格依据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标,评估各种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可得到单一综合指标和明确的评价结论。 讲座安排: 时间:2011.6.8(14:00-18:00)周三,(原定于6月9日,现确定改为6月8日) 城市:广州 会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3306会议室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 电话:020-88800888 交通路线: http://www.gzbicc.com/contact.asp 注:6月8日上午广东省经信委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1号楼1楼清和厅召开广东省生态设计研讨会,会议通知见 http://www.qysme.com/html/43-1/1648.htm 如需参加上午的会议,请与此会议组织方联系。 时间:2011.6.13(9:00-17:00)周一 城市:上海 会场:上海广场嘉廷酒店悦廷厅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新闸路126号(长沙路口) 电话:021-61371111 交通路线: http://blog.auyou.cn/jdmb/index-el10201313 说明: 1)会议培训资料将在会场发放 2)本次会议为免费,代表食宿请自理 3)会场座位有限,请填写会议回执(如附件)并寄回 support@itke.com.cn 培训回执(空白).xls 联系人:王志慧 152 0821 5468 祝好! 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附: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简介 LCA是量化分析各种产品在其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中造成环境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ISO14040系列,即国标GB24040系列)。国际上LCA研究已经渗透到生产与消费的各个层面,涉及产品设 计、生产、消费、清洁技术研发、企业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政策制订等重要环节,包含着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绿色采购、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产品环境政策等重要而丰富的研究内容。 更多国内LCA研究,请访问“中国生命周期管理会议网站”: http://www.iscp.org.cn/clcm2008cn/default.aspx
个人分类: LCA/LCM|2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让LCA变成环保指南针?
热度 4 MJ2009 2011-4-6 06:57
后记:本文已有姐妹篇,参见 LCA如何模拟end of life 今天无意间看到美国一家LCA(life cycle assessment)公司的网站上的一个视频,讲的是如何做recycling LCA。视频做的很好,旁白加动画,虽然我仍然没有完全看懂,但还是推荐一下。实际上,这个视频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是关于recycling的burden allocation以及credit(信贷?加分?),再往深一步,又回到了attributional consequential LCA。 http://www.earthshift.com/downloads/Videos/Four_Recycling_Models/player.html 下文是我的理解与感想,欢迎拍砖。 有意思的是,该视频强调了 环保行为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 。也就是说,你做LCA可以有很多allocation的方法,但是不同的allocation可能导致不同的驱动力, 作为LCA practitioner,需要发掘最能激发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建模方式(understand the behavior that the recycling model driveswill help you choose the model that move your company towards sustainability). 注:关于如何模拟回收行为,本视频一共介绍了四种方法,下文介绍的是economic allocation方法。另外,此公司名为earthshift,是PE International在北美的合作伙伴,怪不得这么专业呢。 举该视频中的一个例子而言,如果有个厂家1生产某种铝制品,最终经回收生成回收铝,厂家2购买此回收铝生产另一种铝制品,如果对厂家1和2都采用economic allocation + credit,即相当于告诉厂家1,如果你购买100吨原生铝,然后回收其中的60吨,由于回收铝的价格较高(假定为原生铝的0.5倍?),那么你将获得的credit = 60×0.5×每生产1吨原生铝的环境负荷,显然,对厂家1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回收率越高所获得的credit越高,因此厂家1应该会很愿意提高回收率。但对厂家2而言,驱动力可能没有那么大,因为如果它购买厂家1的60吨回收铝,则它需负担60×0.5×每生产1吨原生铝的环境负荷,如果购买的是60吨原生铝,则需负担60×每生产1吨原生铝的环境负荷,二者的差异或许不是足够大以至于不足以造成厂家2的行为改变。相反,如果不是铝制品,而是纸制品,则对厂家1而言没有多少诱惑,因为回收纸的价格比原生纸低很多,credit因此很小,而厂家2则可能更积极使用回收纸,因为这使得它需负担的环境影响大为降低。因此,采用economic allocation + credit的建模方式可能有两种效果,对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回收商积极而使用者不积极,对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使用者积极而回收商不积极。 这个视频的宗旨在于提醒我们,在LCA模型里面有很多有价值取向的建模选择(value choices),建模本身需要考虑如何驱动那些有意义的环保行为(is your chosen method driving sustainable behavior?)其实,岂止是LCA建模需要考虑环保驱动力, 很多其他事情都需要考虑如何激发人们去保护环境,而不是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去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餐饮业的废油,倒了好像有点可惜,因此往往被重复使用,吃亏的是消费者,现在有将这废油提炼成柴油的做法,虽然还是新生,但这个incentive较之卫生执法部门的监督抽查什么的可能会有效得多。找到合适的动力,诱导环保行为,LCA或许就可能从政策指挥棒变成环保指南针。
个人分类: LCA|5294 次阅读|6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4) - ISO-LCA标准
热度 2 wanght 2011-3-19 20:23
内容提要: 1)ISO14040和14044对LCA的定义:包括术语定义、LCA框架的四个部分的基本解释 2)LCA方法的特点,与其它方法的关系等 作业: (见讲义最后一页) 1)思考题 2)阅读完整的LCA报告,熟悉ISO要求的含义。 讲义下载: LCM4-ISO-LCA.pdf ISO标准: ISO_14040-2006-1.pdf , ISO_14044-2006.pdf (受ISO版权约束,请限于教学用途) (最后更新:2012年5月10日) 返回课程大纲 补充说明: 1. 为什么讲义中试图重新探讨LCA的术语定义? 1)由于ISO14040标准主要针对LCA个案研究,并未考虑LCA数据库的语境。最典型的例子如: 什么是unit process? 2)为反映工作组中的各方意见,很容易造成不一致的问题,甚至是错误。 这给LCA的交流和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例如: a)什么是生命周期Life Cycle?请查找并区分在生物学、工业工程/制造/企业管理中的“生命周期”的定义;在LCA中是通过举例的方式定义的,即from raw material acquisition or generation from natural resources to final disposal,但实际上这可以是一个可以不断追溯的系统。 b)Life Cycle与Product System,究竟谁该包含谁? c)Functional Unit和Reference Flow,区别和联系是什么?RF究竟是在对整个产品系统的定义,还是每个process都有一个?是只在LCI研究中才有定义,还是数据库中每个process都有定义?很不能理解ISO中给的FU和RF例子,我觉得是错的。 具体请见ISO和讲义中的说明。 2. 分配问题没有细讲,以后有机会再补充吧。 反馈互动: 谢谢严明佳的意见。 1)p7,unit process: element不是属性,而是元件、部件; elementary flow: 因为elementary flow被认为没有环境负荷--这是我看gabi里面的建模解释,与product flow相对应 ISO说unit process是最小的构成单元(就是你说的“部件”),但并没有说是以什么属性来衡量的(即 in terms of what?)。就像我说“小明是全班最小的”,但没说到底是指年龄?体重?或身高?这当然不明确。谁能猜出ISO到底是指的什么属性最小? 一个process是由各种flows定量描述的,可以分三类:elementary flow包括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这是process直接造成的环境负荷本身;另外还有product flow (input)和waste flow,这些flow涉及人类生产活动,需要被追溯(即描述为其它上下游process的elementary flow) 3)p14, 对数据库中的unit process而言,FU/RF就是这个过程的FU/RF,但是这个unit process 的FU可能是下一个unit process的单位输入;关于drying hands: RF应该=average v of hot air required,即output,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hot air才实现了烘干双手这样的“功能”,满足RF的定义。这里的output相当于“输出”,则RF可以理解为:某产品系统为了满足一个FU所需要的输出 量 我觉得:FU是“干燥一双手”,RF是1 (pair of hands)。热空气的量是“烘干手”这个process的原料输入。 4) p 15, 脱硫工艺:先定义FU,再根据FU定义RF,这里的FU是什么? 我认为FU和RF是一回事。脱硫工艺的功能都是去除烟气中的SO2,但问题是可以有两种FU/RF的定义方式,而且计算结果并不相同)。究竟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哪种定义呢? 6) p 23, GWP这一栏: 应该指出这里的GWP是基于100年时间尺度的,而不是20或500年,另外表中甲烷的23是IPCC 2001的值,好像用的较多的是IPCC 1996和IPCC 2006,其中给出的甲烷的GWP100值分别是21和25,逐年调高了,CFC-12的GWP100在IPCC 2006也调高到了8100(1996的值不知道) 根据IPCC 2007的报告,100年尺度下,甲烷是25,CFC-12是10900。 7)p26, 重复计算,为了促进你的学生的思考我就先不说啦 我也好奇你的看法是什么?
个人分类: LCA/LCM|7724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4) - eBalance软件中的建模、计算、分析
热度 1 wanght 2011-3-5 15:56
内容提要: LCA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必须依靠专门的LCA软件和数据库。 1)以上次课程中简化的电力系统为例,讲解如何在eBalance软件中进行生命周期建模、计算与分析 2)在上述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添加柴油生产、烟气脱硫等过程,演示敏感度计算、多数据组与多计算方案对比等功能。 练习: 1)下载eBalance软件 eBalance是由亿科环境科技与四川大学共同开发的中国首个商业化LCA分析软件,支持完整的LCA分析工作,并带有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 (CLCD),欧盟ELCD数据库 (European Reference Life Cycle Database) 和瑞士Ecoinvent数据库。 评测版(包含eBalance + CLCD + ELCD + Ecoinvent 2.2 public)可免费下载: http://www.itke.com.cn/index.php?_m=mod_article_a=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120 注意,下载前需要用户注册并获得激活码。注册时请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川大同学可以使用讲义中的激活码。 2)通过电力模型练习,熟悉软件使用。 在eBalance软件中可以通过“文件-示例文档-电力练习”菜单打开已有的模型,原始数据与中间计算步骤可与上节课的excel中的练习对照,LCA计算分析可与上节课件中第4-7页的步骤对照。 欢迎提出有关eBalance使用中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请在下面发言。 3) 预告:本学期的研究报告 将要求每个同学选择一种产品或技术,提出需要LCA回答的问题,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收集一些foreground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LCA分析结论。 讲义下载: 返回课程大纲
个人分类: LCA/LCM|7880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3) - LCA方法框架与计算
热度 1 wanght 2011-2-28 13:19
内容提要: 1)LCA的建模、计算、分析步骤:包括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数据收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CI)、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生命周期解释分析 2)电力系统简化生命周期建模与分析练习 作业: 1)按照讲义中的练习题,参考excel文件,掌握LCA的计算与分析步骤。 讲义下载: LCM3-framework calculation.ppt 练习题excel文件: 电力系统LCA练习.xls (2012年5月10日更新) 返回课程大纲 问答: 今天上课讲到:建立生命周期流程图后,每个过程都需要收集清单数据集,其中输入包括原辅材料、能耗、自然资源,输出包括产品产出以及各种排放。生产资料(机器)和基础设施输入是否要包含,取决于目标和范围定义。但不包含投资、成本等经济数据,也不包含人力资源投入。 1. 一位同学问到:为什么不包含人力资源投入?例如广东企业招收四川的工人,这些人到广东的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要不要计算在产品的LCA之内? 我的理解:LCA包含的数据有两方面的要求 1)可以量化的 quantifiable:通常原辅料和排放容易量化,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投入则需要“均摊”到所有产品上 2)与产品生产或消费活动有必然联系的:只有当生产/消费活动与输入输出数据有必然因果关系时,才有分析的必要。如果有时有、有时无,改进的可能性就很小,分析的意义就削弱了。上述从四川到广东的交通运输影响,对于产品生产而言,就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此外,例如,尽管原则上也可以采用统计平均的方法量化事故和风险的后果,但大多数LCA都不包含这方面的考虑。再如,工人吃饭该不该计算?考虑到即使不生产产品,工人也要吃饭,所以食物的环境影响不应计入产品的LCA中。 2.严明佳的意见:第6页,mid-point也可以本地化,已经开始强调那些不属于global impact的category, e.g. 酸化,富营养化,都应该将特征值本地化,否则可能误差较大。 谢谢。mid-/end-point与区域化(regionalized LCIA)确实是两个问题,应该分开说。PPT已改为: 特征化因子(CF)分mid-point和end-point两类:前者基于物化性质,通用性好,后者的特征化模型试图延伸包含更完整环境因果链直至damage层面。二者的特征化模型都可加入区域环境背景信息,实现区域化。
个人分类: LCA/LCM|67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世界开展LCA研究的企业和产品 - 文摘
热度 1 wanght 2011-2-27 01:38
我们无法完整统计全世界有多少企业正在做LCA或碳足迹,但看看下面这些企业,你能感受到吗? 欢迎提供更多事例 电子产品 苹果每一款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 :看看你的最爱,排了多少温室气体? 一次开会的时候,苹果的环境经理对大家说:“上次Jobs问我"因为使用iPod而不是CD,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我用LCA算了一下......” 那一刻,我心澎湃。 爱立信 : 纽约时报关于e-reader和书本的比较 (严明佳提供链接) 服装及纺织品 彪马的新鞋盒设计Clever Little Bag (严明佳提供链接):看看谁做的报告,PE,又是PE,难怪他们要上市了 LEVI's的牛仔裤 Life Cycle of a Jean 消费品 -综合 联合利华 :网站上可以查找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GHG、water和waste数据 宝洁PG :各种产品都有LCA研究 零售商 Tesco的碳足迹标签 ,Guardian的报道: Tesco becomes UK's first retailer to display carbon footprint on milk 沃尔玛 :老兄,醒醒,别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 综合 全球60家企业参加了Global GHG accounting标准的路演 ,中国企业包括宝钢、联想等,其它企业多半也在中国有分支机构吧。
个人分类: LCA/LCM|37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2) - LCA简介
热度 1 wanght 2011-2-22 13:50
内容提要: 产品是所有人类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载体,LCA是评价所有产品及服务环境影响的标准方法,可以为所有与生产消费活动相关的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支持。 1)本节课尝试通过讨论,归纳出产品和技术环境评价方法应该具有的特点、应该回答的问题 2)介绍LCA方法的框架与特点,即定量化、系统化评价和对比分析产品环境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 3)最后举例说明了LCA方法在政策制订和企业中一些应用 其中引用了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以水泥生产的例子说明:在产品和技术评价中,“环境问题的转移”,包括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之间的转移,是非常普遍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姜睿,王洪涛,张浩,陈雪雪. 2010. 中国水泥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对比分析及建议 . 环境科学学报,30(11): 2361-2368 全文下载 作业: 1)画出LCA的方法框架 2)选择一个绿色产品或清洁技术的例子,尝试查找资料,定性画出其生命周期流程图。与传统产品或技术对比,定性分析可能存在的优缺点。是否能确认何种方式更清洁? (作业需手写,A4纸,下周上课交) 讲义下载: LCM2-LCA intro.pdf 返回 课程大纲 问答: 如果都像严同学这么认真,这个课程讲义应该很快就能完善了吧? 第5页,什么叫“在不同时间之间转移”? 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和时间,所以“产品环境影响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之间转移”,必然表现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转移”。 例如,当你看见太阳能电池不用烧煤也能发电时,其实只是转移到之前的上游去了(多晶硅电池生产时要消耗大量电力,这些电力在中国主要是靠燃煤电厂提供的),这就是在时间上转移了,也是在空间上转移了。 所谓“能量回收时间太长”是说因为投资很大所以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吗? 能量回收时间(Energy payback time)指可再生能源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将制造能耗抵消。理论上,还可以算酸化、毒性、或任何一种环境影响的回收时间。 与投资回收期的概念相似,只不过一个关心环境问题,一个关心钱的问题。 第14页,对每种方法而言平衡运输距离都有4个值,应该选哪个?最短的? 这其实是问:这些平衡运输距离是什么含义?该怎么应用? 在上面的文章的4.2部分有讨论,为了给“环境科学学报”和我们的文章吸引人气,我就不在这里解释了:-) 第15页,工信部是根据什么做的决策? 貌似是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想起来的...... (我也觉得我在开玩笑,但这次真没有) 领导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 在近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将来水泥工业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的内容能不能不按企业规模大小、不分窑型或工艺类型、只追求效果, 设定准入门槛,即用同样的质量、能效、环保、清洁生产标准和利废水平来要求企业。政府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法律、法规等手段,发挥税收、 利率、汇率等杠杆作用,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上,企业主要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政府只是加强监督和管理,尽量减少直接干预。” 大家一定要去读一下讲话原文 ( 或者见转载 )无论是 思想觉悟、 思路、政策水平、 技术水平,乃至表达能力 ,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领导发言之一。 -------------------------------------- 几个大学师生,从没当过领导干部,只是算了一下LCA,就得出与产业政策几乎一模一样的结论,莫非我们可以转行去做“政策精算师”?(得意的笑) 工信部的领导,不用做LCA计算,只是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就得出了跟我们几乎一模一样的结论。要是 科学发展观里再加一章 LCA,岂不天下无敌了 ?(放声大笑)
个人分类: LCA/LCM|57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1) - 课程介绍
热度 1 wanght 2011-2-22 01:39
讲义中介绍了: 1)课程背景 2)课程内容 3)教学目标 4)课程要求 5)参考资料 2012年2月补充:对研究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讲义下载: LCM1-course intro.pdf 返回课程大纲
个人分类: LCA/LCM|39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是unit process?
热度 3 wanght 2011-2-7 23:53
Unit process(单元过程)是LCA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很尴尬的是,这次我在日本开会才发现我的理解一直是错误的,幸好我的理解对这次会议的主题(Global Guidance for LCA database)也很重要,大家也顾不上嘲笑我,算是“因祸得福”吧。 先看这个让人晕死的ISO定义: ISO14040:2006 3.34 unit process: smallest element considered in the 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for which input and output data are quantified 大家的标准解释: 1)能有自己的量化的输入输出,这当然是指process(过程)。同一个标准中,Process的定义为3.11 process: set of interrelated or interacting activities that transforms inputs into outputs (我觉得改为model of activities with quantified inputs into outputs更好,即process是activity的模型) 2) 大家都认同(除了我不知道): 一个life cycle inventory(LCI) analysis中所有的process都是unitprocess,它的对立面是LCI results ,即各个unit process之和。这也意味着:当这个LCI results用到另一个LCI个案时,它又变成unit process了。 按照上面的解释,生命周期模型中所有的process都是smallest,并没有bigger process或biggestprocess,所以smallest其实是多余的。事实上,我能错这么多年而未发觉,按照PE的Martin的说法,意味着unit process根本不可能被用错——任何时候你看见生命周期模型中的任何一个框(box)称其为unit process,你都是对的。这其实是个多余的概念,直接称其为process就可以了。 我以前就是被smallest误导了,一直在想,smallest是与谁相比?比的是什么?所以我提了一个不同的解释: 1)当第一次各种原始数据Raw data经过计算被处理为一个清单数据集(dataset)时,这时对应的process是unit process。 2)之后,unit process dataset只能不断与其它datasets汇总(aggregation),而得到的都是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 3)随着汇总次数的增加,这个dataset所代表的人类活动的范围(scope of activity)在不断增大。从这个意义说,unit process是smallest! 我这样解释unit process的时候,Ecoinvent的Bo告诫我“I like your idea, but don't challenge ISO!”(他说不定就是当初写ISO定义的家伙?)郁闷中,我重新细看ISO的定义(见上),然后惊奇地发现......ISO只为LCI analysis个案研究定义了unit process,但并没有说数据库中各个清单数据集(dataset)对应的过程(process)应该叫什么! 这一天是2011.2.3,兔年新年,在去横滨中国城吃晚饭的车上我给Bo说:“在数据库里,dataset对应的process既不是unit process也不是LCI results”,他马上说:“Or, can be both.”(这就是我喜欢Bo的原因,他是LCA里最聪明的人之一)。 这意味着我们彻底解放了。既然我们现在讨论的只是数据库,ISO的定义并不适用(事实上,ISO压根就没考虑数据库的事)。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与LCI和LCA个案研究相比,数据库开发的特点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概念和指南? 在我的解释中,区分了三个概念:raw data - unit process dataset - 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 1) raw data并未与process的参照流(reference)成线性比例,必须经过数据处理过程才能得到unit process dataset。这其实就是我们天天在做的数据收集工作。 2)unit process dataset是 第一次 被处理为 一组 相互成线性关系的清单数据(a set of input and output data related to the same reference of a process,所以称为dataset),它来自raw data,但尚未经历过汇总计算;尽管这里也称为unitprocess,但其实与ISO的unit process无关。 3)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是由existing datasets汇总得到的,汇总的计算方法与普通LCI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即找到各过程的比例系数(scaling factor),调整比例后相加即可。 由此,数据库中清单数据集的开发被划分为两步: 1)从raw data - unit process dataset 2)从unit process dataset - 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 两步的数据来源、计算规则都完全不一样,所以需要完全不同的指南。这更清楚地界定了指南的各章之间的边界: 我所在的组负责从raw data - unit process dataset的指南,国际钢铁协会Clare的组负责从unit process dataset - 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的指南。 以Ecoinvent数据库为例,其中的systemdataset是通过建立生命周期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按ISO定义,在那个模型中,这个system dataset是LCI results);然后这个system dataset放到Ecoinvent数据库中(这时ISO的术语失效了),Ecoinvent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System dataset(在Global guidance中称为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当这个dataset被用到另一个生命周期模型中时(ISO术语生效了),它对应的process应该被称为unit process。所以我说:“既不是unit process也不是LCI results”,而BO说:“Or, can be both.” 现在不幸的是,ISO是用unit表示“大小”(最小),Global guidance用unit表示dataset汇总的历史(无汇总),放在一起仍然是混淆的,此unit不是彼unit。虽然挑战ISO的前景是很不光明的,但还是忍不住要彻底清算一下:-D -----问题背景----- * LCA中主要有“LCI/LCA模型”、“数据库”两种语境/上下文(context); * 在两种语境中,都会涉及process和dataset两个重要对象,dataset是process的属性。 * process之间(及其dataset之间)有各种差异,可能需要用不同的术语(名称)区分。 * 定义术语的关键问题在于:有哪些差异?哪种差异更重要,值得定义一个术语以示区别? -----具体问题----- 在上面关于unit process术语的讨论中,出现了两种差异:大小的差异,汇总(aggregation)的差异 1)大小的差异:按照ISO定义,一个模型中,最小的是unit process,与其对立的是life cycle/product system,但并不存在中间大小的东西。上述定义有两个问题: A. ISO没有说明是process的“什么”的大小。从unit process与life cycle的对立来看,ISO应该是指process所描述的activity的boundary的大小。但这种差异在LCA工作中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例如我们不会比较一个炼钢的process与一个炼铜的process的大小,也不会比较中国炼钢的process与欧洲炼钢的process的大小。唯一有意义的情况是:用采矿、炼铁、炼钢等process汇总生成一个钢铁生产process,这种“大小差异”其实是由“汇总差异”造成的。如果一定要区分这种差异,记录“汇总历史”即可,完全用不着“大小”的概念! B.而且,life cycle与unit process其实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并非最大与最小的关系。ISO不该用smallest,也不该定义术语unitprocess,直接称呼process就可以了。 2)汇总差异:从dataset的汇总历史看,“从raw data转变来的dataset(无汇总)”与“从dataset汇总得到的新dataset”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非常需要术语区别。这次的Global guidance中用unit process (dataset)和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加以区分。 -----结论----- 1)“大小”只是浮云,汇总历史才是关键; 2)在各种语境中,区分unit process (dataset)和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即可;无需区分汇总历史的时候,称为process (dataset)即可; 3)aggregated process dataset可以再细分各种差异,例如vertical/horizontal aggregated process, LCI result/partialy terminated process, cradle-to-gate/cradle-to-grave/(gate-to-gate,也可能是unit process)等等 -----经验教训----- 1)LCA是人为定义的统计方法,不严密的地方是存在的。讨论问题的时候,应该小心那些含糊的概念,说不定需要重新定义概念才行。 2)找到具体的问题多交流讨论。不说出来,就不知道自己是错的。 3)不要浪费问题。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发展为很深入的讨论。 4)我之后又看了一遍ISO,乖乖隆个冬,里面几乎一句都没提数据库的事,全部都是在讲LCI和LCA,说不定还有这种好事等着我们?
个人分类: LCA/LCM|7343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们的生命周期评价与管理研究
wanght 2010-12-1 23:47
我们在生命周期评价(LCA)和生命周期管理(LCM)方面的主要工作: 1. LCA数据库方面:开发了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CLCD) 包括基础能源、运输以及金属、无机、有机等基础原材料的中国行业平均数据,并持续更新中。 建立CLCD数据库的方法请见:刘夏璐,王洪涛,陈建,何琴,张浩,姜睿,陈雪雪,侯萍. 2010. 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与基础模型 . 环境科学学报,30(10): 2136-2144 http://www.actasc.cn/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310002journal_id=hjkxxbflag=1 2. LCA软件:与亿科环境科技共同开发了国内首个商业化LCA软件 - eBalance eBalance支持符合ISO标准的LCA建模、计算、分析功能,还包含了CLCD、欧盟ELCD和瑞士Ecoinvent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功能支持。免费版本的下载地址: http://www.itke.com.cn/cn/product/?CategoryID=1 3. 服务于企业的LCA应用研究 1)产品生命周期报告:包括产品碳足迹、EuP/ErP产品生态档案、III型环境声明(EPD)等基于LCA方法的报告。 2)产品生命周期改进: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报告和分析的改进措施研究,包括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采购等。 主持了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化工产品和建筑材料关键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开发”,实现了基于LCA方法的、完全量化的产品生态设计,并与产品碳足迹声明、III型环境声明集成实施。目前已应用到机电产品范围。 4. 服务于政策的LCA应用研究 1)面向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技术评价研究 参加工信部组织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与技术评估方法开发” 2)标准制订 参与制订多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即产品种类规则 Product Category Rules) 5. 我们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生命周期管理会议以及相关的研讨会。会议网址见: http://www.iscp.org.cn/conference/default.htm 6. 参与的国际合作 1)在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SETAC Life Cycle Initiative发起的“LCA数据库全球指南 Global Guidance for LCA Databases”中,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数据库收集工作组主席 http://lcinitiative.unep.fr/sites/lcinit/default.asp?site=lcinitpage_id=ABD68212-F8D8-48A6-83A0-9D82DE7ED61A 2)在欧盟研究总署 EU JRC发起的国际生命周期参考数据系统International Reference Life Cycle Data System (ILCD)中,担任ILCD中方技术支持单位 http://lct.jrc.ec.europa.eu/assessment/partners 单位信息: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研究所
个人分类: LCA/LCM|6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周期环境管理导论 - 课程大纲
wanght 2010-11-27 00:44
在四川大学讲授LCA课程多年,一直希望能有一个与课程并行的、内容更开放和便于互动的平台,所以开始写这个系列博客。此系列博客基本与课程对应,并随课程进度更新,博客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要点、作业练习、讲义及参考资料下载、补充阅读材料等,欢迎留言讨论。 ---- 保留所有权利。若用于教学、培训、转载,请与我联系wanght.scu @ gmail.com ---- 题记: 产品是 所有 人类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载体。LCA是评价 所有 产品与技术所造成环境影响的标准方法,可以为 所有 与生产消费活动相关的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支持。 绪 论 课程介绍 第一章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第一节 LCA简介 第二节 LCA方法框架与计算 第三节 eBalance软件中的LCA建模、计算、分析 第四节 ISO-LCA标准 第五节 CLCD数据库与LCA案例研究 第二章 其他相关分析方法 (计划中) 第一节 混合分析(Hybrid analysis) 第二节 Consequential LCA 第三节 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分析(环境、经济、社会) 第四节 材料流分析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 第五节其它分析方法 第三章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和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节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CP)及GAP概念框架 第二节 生命周期管理 (LCM):从评价到应用 第四章 技术研发阶段 -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与环境材料 (Eco-materials) 第五章 产品开发阶段 - 生态设计 (Ecodesign, Design for Environment) 第六章 产品生产阶段 -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第七章 产品采购与消费阶段 第一节 环境标志与环境声明 (Ecolabel / Environmental declaration) 第二节 绿色采购 (Green Procurement) 第八章 区域环境规划 - 工业生态园与循环经济示范区 (计划中) 第九章 政策工具 第一节 欧盟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及工业政策 第二节 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协议 第三节 欧盟环境政策与指令 第四节 中国节能减排
个人分类: LCA/LCM|6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LCA听课笔记(3)
MJ2009 2010-5-25 18:48
(承前文) 除了Consequential LCA和IO-LCA,这次课上还讲了Land use,这也是LCA中的热点之一。可惜我对此依然知之甚少,嗯,大家批评吧~~ 一个产品的生产占用了多少公顷的土地?这个问题似乎比较简单,上网查一下就可能知道。但是如果换个问题,说一个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产品使用,到最后产品回收处理(或者废弃后焚烧填埋) 一共 占用了多少公顷的土地?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原则上来说,LCA中的land use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关于究竟怎么算,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议,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很多文章也就是简单折算一下生产所占土地而已,也即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课上举例谈到的是巴西的牛肉生产所导致的毁林程度。由于近年来舆论的压力,精明的销售商们改变了口号,宣称"我们销售的牛肉不是产自巴西亚马逊雨林"——然而这其实是个可耻的谎言。因为产地丝毫没有改变,只是牛肉最后的处理、包装什么的不在雨林地区,而在港口城市附近,乍一看就变成了不是产自雨林的牛肉了。 说到巴西牛肉,大家也许不是很熟悉吧,很早以前就曾经风行过巴西烤肉,现在想想还真也许就是大量养殖的结果。按照07年的统计数据( http://www.dairyinfo.gc.ca/index_e.php?s1=dff-fcils2=world-mondes3=prod ),中国的奶牛数量大约为一千二百万,巴西比咱们还牛,奶牛数量高居全球之冠,接近一千六百万。美国还只有九百万左右呢(注意这里说的是奶牛不是肉牛,不是乳牛或者其他牛)。毁林开荒,巴西的奶牛可谓功德无量。貌似中国的还没有这么神勇,不过也难说,只不过受罪的应该是草地。
个人分类: LCA|3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LCA听课笔记(2)
热度 2 MJ2009 2010-5-25 18:29
(承前文) 这次课上也简单介绍了IO-LCA(input-output LCA),呃,我一直不甚了解。这里先不多说了。下次弄明白了再补。总之IO-LCA比C-LCA涉及更多。刚才说了C-LCA就好比在链上画出很多分支,其实分支可以没有尽头的,每个环节都能蔓生出各种分支,这样无穷下去就可以从一条链衍生出一张网来——现在几乎所以工农业产品的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了,大家经常是互为上下游——所以我以为C-LCA其实也是要设定边界的,否则算不下去。不过这一点他们不怎么强调~~IO-LCA是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根据全国某年工农业生产的总和计算的一张巨大的输入、输出表格(矩阵),早在经济学中就有这样的思路,表格中各项的单位都是货币单位,后来LCA学者也拿来用,说各项生产都是有环境影响的,IO表格正好可以用来算全国各项生产的综合环境影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从A-LCA到C-LCA,再到IO-LCA,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的方法都开始有了不同,终于看出一点modelling的意思了,唉唉。
个人分类: LCA|4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LCA听课笔记(1)
热度 1 MJ2009 2010-5-25 18:26
说曹操,曹操就到。上次讲到了Consequential LCA,最近就得了一个机 会去听课。貌似是我两年以来第二次LCA课程吧,汗啊汗。 上次我试图将Consequential LCA(以下简称C-LCA)翻译成“动态LCA”, 转眼今是而昨非,觉得还是不合适,不过还没想好新的翻译法(8月后记:今天恍然发现确实很不合适,因为“动态LCA”已经被“抢注”了,呵呵,一般指的是要考虑LCA所涉及的时间尺度,与“区域化LCA”(地理尺度)并列,都是LCA的发展方向)。 我们一般做的LCA被称为attributional LCA,数据是静态的,不考虑市场 需求——我不管市场将来对我研究的产品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遇到 有多个副产品的时候(比如奶牛可能同时生产牛奶和牛肉),就在它们 之间用一个分配值,比如说我研究牛奶,于是我根据牛奶和牛肉的销售 额(=**元/公斤×一头奶牛所能生产的牛奶或牛肉质量),发现牛奶销售 额占到90%,于是我说牛奶要承担90%的环境影响,其他10%归牛肉(因 为我只研究牛奶,于是这10%我不予考虑)。 这次听课讲的是consequential LCA,使用的数据要考虑市场,比如牛饲料 中包含大豆成分,那如果大豆生产发生变化(比如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牛奶生产也会有所变(也许含大豆的饲料价格也增加,奶农不愿意 买高价饲料,转向其他);另外它强调说副产品不能简单分割出去,而 是要包括进来,因为比如说,奶牛多生产了1kg牛肉就意味着市场上的肉 牛可以少产生1kg牛肉,于是肉牛生产的排放得以一定程度的避免。此外 还有比如全国的牛奶产量如果增加,那发电量也需要增加(农场等都要 用电),那全国或者周边各国的煤燃烧量也可能会增加……总之就是说 ,你要考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所产生的效果,所以叫consequential。 C-LCA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觉得自己对LCA的认识开始有了进步。以前我做LCA就是顺着一条 链走,就是看这个产品的生产链上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然后汇总到一 起。现在C-LCA显然是在各个中间环节乃至最终产物上画出了很多外延 的分支,这些分支会影响到最终目标产品的环境影响。因此目标产品不 再是像A-LCA中那样比较“静态”了。
个人分类: LCA|4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