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危地马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危地马拉发生6.3级地震:拉尼娜导致地震强烈
热度 1 杨学祥 2013-9-7 14:45
危地马拉发生6.3级地震 发布时间: 2013-09-07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9月7日08时13分,在危地马拉(北纬14.7度,西经92.1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70公里。   原标题 文章来源: 光明网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9/07/content_22210198.htm 菲律宾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78公里 2013-09-07 11: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日报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菲律宾群岛地区附近6日发生6.0级地震。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6日19时33分(与北京时间相同),震中位于北纬20.189度,东经122.314度,位于首都马尼拉北东北方向634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78.1公里。     原标题:菲律宾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78公里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菲律宾群岛地区附近6日发生6.0级地震。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6日19时33分(与北京时间相同),震中位于北纬20.189度,东经122.314度,位于首都马尼拉北东北方向634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78.1公里。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zbyt/2013-09-07/content_10060271.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3 2013-09-07 08:13:29 14.7 -92.1 70 危地马拉 3.0 2013-09-07 07:30:49 36.4 77.9 1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 4.5 2013-09-06 23:04:08 28.2 99.5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 3.9 2013-09-06 21:34:03 42.6 79.4 4 哈萨克斯坦 6.0 2013-09-06 19:33:52 20.2 122.3 180 菲律宾群岛地区 6.0 2013-09-05 12:01:36 15.2 -45.2 10 中大西洋海岭北部 3.1 2013-09-05 00:47:41 43.6 83.3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尼勒克县交界 3.2 2013-09-04 19:26:29 29.7 89.5 8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 6.0 2013-09-04 14:27:05 51.5 -174.9 3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5.8 2013-09-04 14:16:51 51.4 -174.8 3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3.2 2013-09-04 12:52:41 28.2 99.6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5.8 2013-09-04 12:16:30 51.6 -174.8 3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6.7 2013-09-04 10:32:32 51.6 -174.7 4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6.1 2013-09-04 08:23:10 51.3 -130.4 2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6.6 2013-09-04 08:18:24 30.0 138.9 400 日本本州以南附近海域 4.8 2013-09-04 06:23:26 25.6 118.8 10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福州市永泰县交界 6.2 2013-09-04 04:19:07 51.2 -130.4 1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3.2 2013-09-04 01:30:35 35.7 77.0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叶城县交界 4.5 2013-09-04 00:08:37 28.2 99.5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 4.5 2013-09-04 00:08:37 28.2 99.5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 4.5 2013-09-03 22:32:34 28.2 99.5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 4.2 2013-09-02 22:52:31 28.2 99.4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 5.7 2013-09-02 10:51:14 42.2 133.6 440 俄罗斯东南沿岸附近海域 6.7 2013-09-01 19:52:31 -7.5 128.4 130 班达海 3.0 2013-09-01 09:33:21 28.2 99.5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4.0 2013-09-01 07:17:46 28.2 99.5 1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地区 4.0 2013-09-01 05:06:30 28.7 94.4 6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 http://www.ceic.ac.cn/ 拉尼娜进入高潮使强震火山频发 已有 269 次阅读 2013-9-5 14:52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拉尼娜 地震 火山 推荐到群组 拉尼娜进入高潮使强震火山频发  SST Anomaly 201304 (center) 秘鲁乌比纳斯火山三天内喷发五次 场面壮观 2013年09月04日 12:51:48 | 责任编辑: 陈杰 | 来源: 新华网 ♦ 关键词 ⇒ 秘鲁 乌比纳斯火山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日,秘鲁Moguegua,乌比纳斯火山发生喷发,冒出浓烟和火山灰。在过去三天时间内,该火山喷发五次之多。图片来源:cfp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3-09/04/c_125318138_2.htm 日本樱岛火山再次喷发 火山灰高达2800米 2013-09-05 09:27: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有1人参与分享到 日本九州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4日上午11时再次喷发 日本九州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4日上午11时再次喷发 【环球网报道】据日本《产经新闻》9月5日报道,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4日上午11时再次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高度达到2800米。据当地消防部门透露,目前已有17辆汽车被火山喷发出的石块砸中,部分车辆损毁严重。 鹿儿岛当地气象台发布消息称,位于樱岛火山昭和火口南部约3公里处的国道上,有车辆被直径3-4厘米的石块砸中,车窗玻璃被砸碎。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了解,樱岛火山上一次喷发是在8月18日,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高达5000米,为观测史上最高的一次。但当时并没有发生车辆被毁坏的事件。 (原标题: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 多辆汽车被石块砸中)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作者:关超 http://news.163.com/13/0905/10/980I1D3000014JB6.html 2013年9月潮汐组合:拉尼娜进入高潮使强震频发 已有 355 次阅读 2013-9-4 16:17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地震 火山 潮汐预警 推荐到群组 2013年9月潮汐组合:拉尼娜进入高潮使强震频发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9月南半球处于冬季,南极海冰最多,德雷克海峡海水通道变窄,使冷水沿南美西部沿海北上,增强秘鲁寒流,加快拉尼娜发展。强潮汐组合集中发生在赤道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地壳均衡运动反向升降13-20厘米,激发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强烈的构造运动。 潮汐组合A:9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1度,9月5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9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68327度,1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月亮近地潮,9月19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4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 9月26日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59919度,9月2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月28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靠近,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和地球自转减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229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04 次阅读|2 个评论
智利南部海域发生6级地震:关注厄尔尼诺发展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14 02:07
智利南部海域发生6级地震 2012年11月13日15:00 新华网 评论(2人参与)   新华社圣地亚哥11月13日电 智利南部海域13日凌晨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9.7公里。目前,有关部门没有发布海啸预警。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台网测定,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时31分(北京时间12时31分),震中位于南纬45.74度,西经77.14度,距智利南部海港艾森约350公里,距首都圣地亚哥约1470公里。(完) (智利南部海域发生6级地震) (编辑:SN026) http://news.sina.com.cn/w/2012-11-13/150025570427.shtml 点评:南北美洲强震多发是厄尔尼诺发展的结果。11月18日以后厄尔尼诺将有新进展。 危地马拉沿海地区再发生6.2级地震 2012年11月12日06:55 中国新闻网 微博 评论 震中位置示意图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2日6时15分,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沿海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29.9公里。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当地时间2012年11月11日16点15分,危地马拉钱佩里科西南偏西24公里处发生里氏6.2级地震。   据悉,当地时间11月7日,危地马拉发生里氏7.4级的强烈地震,并波及邻国墨西哥和萨尔瓦多,目前已造成至少5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多座房屋坍塌。 (原标题:危地马拉再发6.2级地震 震源深度29.9公里) (编辑:SN026) http://news.sina.com.cn/w/2012-11-12/065525559236.shtml 北美地震形势严峻:奥巴马应该更多关注国内民生 2012-11-9 12: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美洲 美国 北美地震形势严峻 奥巴马应该更多关注国内民生 杨学祥 2012年10月28、29、30日北美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连发3次强震,11月8日北美温哥华岛附近海域和危地马拉附近海域连发2次强震。北美的强震和火山活动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30669 我们在2008年提出2014年可能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2010年徐道一根据特大地震54年周期,推测西半球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地震。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刚刚连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应该更多关注美国国内的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793.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02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危地马拉沿海地区再发生6.2级地震:关注北美强震多发
杨学祥 2012-11-12 14:11
点评:北美强震多发是厄尔尼诺发展的结果。11月18日以后厄尔尼诺将有新进展。 危地马拉沿海地区再发生6.2级地震 2012年11月12日06:55 中国新闻网 微博 评论 震中位置示意图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2日6时15分,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沿海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29.9公里。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当地时间2012年11月11日16点15分,危地马拉钱佩里科西南偏西24公里处发生里氏6.2级地震。   据悉,当地时间11月7日,危地马拉发生里氏7.4级的强烈地震,并波及邻国墨西哥和萨尔瓦多,目前已造成至少5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多座房屋坍塌。 (原标题:危地马拉再发6.2级地震 震源深度29.9公里) (编辑:SN026) http://news.sina.com.cn/w/2012-11-12/065525559236.shtml 北美地震形势严峻:奥巴马应该更多关注国内民生 2012-11-9 12: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美洲 美国 北美地震形势严峻 奥巴马应该更多关注国内民生 杨学祥 2012年10月28、29、30日北美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连发3次强震,11月8日北美温哥华岛附近海域和危地马拉附近海域连发2次强震。北美的强震和火山活动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30669 我们在2008年提出2014年可能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2010年徐道一根据特大地震54年周期,推测西半球2014年可能发生特大地震。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2011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1960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刚刚连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应该更多关注美国国内的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793.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2-11-12 07:02:18 3.0 41.9 82.4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地图 2012-11-12 06:15:01 6.2 14.2 -92.2 30 危地马拉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1-11 18:54:42 6.2 22.7 95.9 20 缅甸 地图 2012-11-11 09:12:40 7.0 22.8 96.0 20 缅甸 地图 2012-11-11 08:58:59 4.3 29.3 105.2 11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 地图 2012-11-11 07:53:51 3.2 41.8 120.3 10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 地图 2012-11-11 06:01:30 4.2 29.3 105.2 16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 地图 2012-11-10 22:19:31 4.0 29.3 105.2 10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 地图 2012-11-10 03:54:26 3.5 25.4 102.4 6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禄丰县交界地区 地图 2012-11-08 10:01:50 6.3 49.2 -128.5 20 温哥华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1-08 00:35:49 7.3 14.1 -92.0 30 危地马拉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1-07 04:50:57 3.3 38.3 81.8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11-06 17:46:13 3.1 43.9 84.0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交界 地图 2012-11-05 21:40:29 4.2 23.8 121.5 10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2-11-05 21:07:56 3.8 28.6 86.0 6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地图 2012-11-05 19:51:24 3.5 18.6 110.9 3 海南省万宁市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1-04 22:31:41 3.3 40.0 75.3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地图 2012-11-03 16:40:55 3.5 38.9 93.3 7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地图 2012-11-02 14:32:29 3.9 35.6 88.4 8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2-11-02 13:03:29 2.3 24.4 109.4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辖区(有感) 地图 2012-11-02 00:09:45 3.4 35.9 111.7 5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尧都区交界 地图 2012-11-01 19:25:49 3.3 40.5 122.4 7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盖州市、市辖区交界 地图 2012-11-01 09:52:05 3.1 42.2 85.2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库尔勒市交界 地图 2012-11-01 06:19:31 3.3 38.4 73.4 115 塔吉克斯坦 地图 2012-10-31 03:42:36 3.2 30.9 110.8 5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地图 2012-10-30 10:49:03 6.2 52.3 -132.0 1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地图 2012-10-29 18:43:48 3.3 34.5 82.3 7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地图 2012-10-29 02:54:21 6.3 52.6 -132.7 1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地图 2012-10-28 11:04:09 7.7 52.8 -131.9 2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地图 2012-10-27 19:37:53 3.8 39.5 73.3 6 吉尔吉斯斯坦 地图 2012-10-26 09:52:55 3.7 40.1 75.8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地图 2012-10-26 06:11:17 3.0 35.9 82.6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10-25 18:31:17 4.4 22.5 120.3 6 台湾高雄县附近海域 http://www.ceic.ac.cn/ 2012-10-2 10:01 2012年11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1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本月增强。 2012年9月22日秋分是地球自转变慢的高潮时期,秋分过后,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条件将逐渐增强。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253.html 潮汐组合A:2012年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11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纬20.92119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11月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46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潮汐组合D:11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5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714.html 潮汐组合D: 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13度,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967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危地马拉7.4级地震,M-T图,美洲西岸板块又进入活跃期?
gogorocklee 2012-11-9 10:56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2012年11月08号 00:35:49.0(当地时间7日上午10点35分),危地马拉附近海域发生了Ms7.3级地震,造成了少量人员伤亡失踪。由于地震在地表处的位移比较小,因此没有造成海啸,否则危地马拉沿岸将遭受更惨重的损失。 不同于10月28号加西海岸的地震,这次地震走滑为左旋。震中在北美板块、加勒比板块、cocos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与cocos板块的边界是洋中脊边界,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是走滑边界,cocos俯冲到北美和加勒比两个板块的下面。根据震源机制解判断应该是cocos板块俯冲造成的地震。 11月4号和11月5号这里接连发生了深度分别为84.1km和76.4km,震级分别为4.5和4.4的小震。从深度上判断应该是在岩石圈地幔中。 从中国地震台网给出的10月28号夏洛特的地震以及这次危地马拉的地震的M-T图(1980-2010)看出:2000年以后这两处地震更加频繁了,如果不是由于地震记录技术提高导致的话,是否说明了美洲西岸各板块运动又进入了活跃期?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B0GKderJic/ 11月2日-11月8日危地马拉附近地震 夏洛特皇后群岛附近区域历史地震M-T图 危地马拉近海历史地震M-T图 PS: 最近在浏览NCC破坏的文献,感觉是各种说法百家争鸣,新闻除了知道十八大BXL、LZJ被开除就不知道别的了,危地马拉地震也是才知道,消息不够灵通噢。。
个人分类: 地震构造|3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读危地马拉M7.4地震数据,了解发震构造和地震致灾常识
cgh 2012-11-8 14:16
解读危地马拉M7.4地震数据,了解发震构造和地震致灾常识
解读危地马拉 M7.4 地震数据,了解发震构造和地震致灾常识 前几天加拿大刚发强地震,今天在中美洲危地马拉西部又发生强地震。如果没有一定的地震相关知识,很难判断为什么有的地震伤亡严重而有的地震无所伤亡。地震作为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虽然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但是基本的过程还是比较清楚的。 天然强地震一般都是由发震构造控制,绝大多数是地质断层的突然错动产生。因此,地震的过程和致灾都离不开与其相关的发震构造。不同发震构造具有不同的变形特点,导致的灾害也就各有特点。 首先,多数地震构造通过地质、地貌调查可以获得它的变形特点,从而预知发震和致灾特点。拿危地马拉地震为例,图 1 可以看到,红色的断层线,都是通过地质地貌或者大地测量可以确定出来。本次地震的西南侧就是一个板块边界俯冲带( the subducting Cocos plate and the overlying Caribbean and North America plates ),是相对非常活跃的断裂带,相对运动达到 70 - 80 毫米 / 年。 地震之后,通过地震波观测数据,可以获得发震断裂在发震过程中的力学性质,即震源机制,通过震源机制解,可以知道断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以及断裂面滑动方向。图 2 是危地马拉地震震源机制解: Plane Strike Dip Rake NP1 126° 69° 98° NP2 285° 23° 70° 震源位置: 13.987°N, 91.965°W ,深度 24 公里。 结合地震震源定位与已知周边地震构造,可以判断,倾斜北东的一组节面解是发震断裂,即走向 285 °、倾角 23 °的那组。从滑动角 70 °,可以判断,地震时断裂以逆冲为主,有少量的左旋滑动。这一数据与地震构造环境是一致的,板块俯冲带以逆冲为主。 有了发震构造,根据地震波数据,可以反演地震断裂沿断裂面的位移分布,图 3 是这次危地马拉地震的反演结果,可以看到,震源附近的位移量最大,但是仍然不到 4m ,在地表处的位移很小。所以,不会产生海啸。然而像日本 2011 年地震震源附近最大位移超过 30m ,到达地表的位移也达到数米,因此引发了海啸。 地震海啸是发震断裂出露于海底的大地震主要致灾形式,海啸的产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也就是突然的大规模海水形成垂向位移。因此,只有俯冲带并且有很大位移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 2012 年 4 月苏门答腊一个 8.2 级地震,虽然产生了很大位移,但是发震断裂是走滑性质的转换断层,因此没有显著的垂向位移,没有引发海啸。发震断裂出露于海底的大地震不存在地震地表破裂对人类的破坏。 那么对于发震断裂出露于陆地地表的大地震而言,比如中国大陆的地震,沿断裂带在地震过程中产生大规模的变形,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带总长度达到 345 公里。在地震地表破裂带上的建筑物是没办法抵抗断裂的强烈变形的。这些地震地表破裂的性质也是由发震断裂的性质决定的。 大地震的破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断裂变形形成的破坏,另一部分则是地震动。相对而言,人们对地震动的影响更深刻,甚至认为是地震的破坏。地震动是有震源错动产生的地震波向地表传播形成的震动。具有范围广、随震中距离增大而衰减的特点。图 4 是危地马拉地震的地震动强度预测图,根据测震数据计算得到。从图例解释可以看到,通常震动强度达到五度就可能产生破坏,这次地震在陆地最大震动强度预测达到七度,应该会产生破坏。 所以,危地马拉地震的致灾将主要是地震动的破坏,应该不会特别大范围的毁灭性严重破坏。新闻中已经有报道,现场已经出现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 所有观测和计算的地震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网站。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b000dlwm#summary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11-08/4312016.shtml
个人分类: 地震|5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危地马拉附近海域发生7.5级地震:关注11月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1-8 01:39
危地马拉附近海域发生7.5级地震 无毁灭性海啸 2012年11月08日01:18 新浪科技 微博 评论   新浪科技讯 据美国地址勘探局宣布,北京时间8日0时35分,危地马拉附近海域发生7.5级地震,震中为北纬14.1度、西经92.0度,震源深度30公里。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不会发生毁灭性、波及广泛的海啸。 http://news.sina.com.cn/w/2012-11-08/011825532186.s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2-11-08 00:35:49 7.3 14.1 -92.0 30 危地马拉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1-07 04:50:57 3.3 38.3 81.8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2-11-06 17:46:13 3.1 43.9 84.0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交界 地图 2012-11-05 21:40:29 4.2 23.8 121.5 10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2-11-05 21:07:56 3.8 28.6 86.0 6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地图 2012-11-05 19:51:24 3.5 18.6 110.9 3 海南省万宁市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1-04 22:31:41 3.3 40.0 75.3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地图 2012-11-03 16:40:55 3.5 38.9 93.3 7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地图 2012-11-02 14:32:29 3.9 35.6 88.4 8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2-11-02 13:03:29 2.3 24.4 109.4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辖区(有感) 地图 2012-11-02 00:09:45 3.4 35.9 111.7 5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尧都区交界 地图 2012-11-01 19:25:49 3.3 40.5 122.4 7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盖州市、市辖区交界 地图 2012-11-01 09:52:05 3.1 42.2 85.2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库尔勒市交界 地图 2012-11-01 06:19:31 3.3 38.4 73.4 115 塔吉克斯坦 地图 2012-10-31 03:42:36 3.2 30.9 110.8 5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地图 2012-10-30 10:49:03 6.2 52.3 -132.0 1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地图 2012-10-29 18:43:48 3.3 34.5 82.3 7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地图 2012-10-29 02:54:21 6.3 52.6 -132.7 1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地图 2012-10-28 11:04:09 7.7 52.8 -131.9 2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地图 2012-10-27 19:37:53 3.8 39.5 73.3 6 吉尔吉斯斯坦 http://www.ceic.ac.cn/ 2012-10-2 10:01 2012年11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1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本月增强。 2012年9月22日秋分是地球自转变慢的高潮时期,秋分过后,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条件将逐渐增强。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253.html 潮汐组合A:2012年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11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纬20.92119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11月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46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1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5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71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条红鱼的心愿 ——扎西拉姆•多多
xiaoying123321 2011-10-9 21:23
亲爱的危地马拉鹦鹉: 你好!今天早上我过得特别幸福,因为阳光透过云层不温不火,不寒不凉,刚刚好。我泡在刚刚好温暖全身的海水里,我觉得自己拥有着最安全的自由。 突然间好想给你这样的温暖,这样的自由。是的,好想给你这样的幸福。 你并不认识的阿拉斯加红鱼 上 亲爱的阿拉斯加红鱼: 虽然我并认识你,但是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谢谢你对一个陌生人的仁慈和慷慨。听到你说要给我温暖和自由,我很感动,但是我也忍不住悲伤:阿拉斯加的红鱼又怎么会懂得危地马拉鹦鹉想要的温暖是摄氏多少度?他想要的自由又到底是几千英尺呢? 充满怀疑的危地马拉鹦鹉上 亲爱的鹦鹉: 你误会了,我不是要给你我的幸福,我不是要给你 25.3 摄氏度或者 38.7 摄氏度,我也不能给你 3000 英尺或者 20000 英里。我只希望你能得到你想要的那种幸福,得到最能够温暖你的温暖,得到最能让你自由的自由。我真的是这么想的,我只希望你能像我此刻这么幸福。 倔强坚持的阿拉斯加红鱼 上 亲爱的红鱼: 我很感激,真的,谢谢你。可你毕竟在阿拉斯加,你毕竟只是一条鱼,我还只能在危地马拉的从林里独自求存…… 孤独寂寞的危地马拉鹦鹉 上 亲爱的鹦鹉: 是啊,我毕竟还在阿拉斯加,我毕竟只是一条鱼,你毕竟还只能再危地马拉的丛林里独自求存…… 可是我就是止不住的想要让你幸福。也许我只能想想而已,但是我停不了的想。 也许你是我的彼岸,也许我是你的彼岸,谁知道呢?也许我们终于会相遇,然后一起到达另一个彼岸,那时候我们就彻底幸福了。 忧伤又勇敢的阿拉斯加红鱼 上 亲爱的红鱼: 知道有一条鱼在无尽海洋的另一头,这么深切地希望我能够幸福,哪怕仅仅是希望,我已经感到足够幸福了。 红鱼,就在你打开来信的一刹那,我突然感觉到了阳光穿过密林不温不火,不寒不凉,刚刚好。我滑翔在刚刚好温暖全身的风里,我觉得自己好像正拥有着最安全的自由……谢谢你,红鱼。 幸福的危地马拉鹦鹉 上
4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竞:解密玛雅纪年柱
pkuwpz 2011-4-28 13:04
南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出土文物中有一通玛雅先民遗留的凿刻文字的石柱。玛雅曾是美洲大陆具有几千年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但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于13世纪,这一文明,包括语言、文字、城镇、建筑、宗教、风俗、习惯,均遭到毁灭性破坏,从大地上消失净尽。今日的印第安人即是玛雅人的部分后裔。 玛雅纪年柱群 根据已破译的古玛雅文字,得知出土的石柱记载的是玛雅的历法,后人称之为“玛雅纪年柱”。该纪年柱建成于公元八世纪,约相当中华文明的大唐盛世年间。那时,也正值玛雅文明的鼎盛时期。 玛雅历算表明,玛雅历法为太阳历,每个月20日,一年18个月,360日;外加5个忌日,总共365日。此外,还有一个长达942万日的长周期,称为“纪”。并指认当时正值“第五纪”之中。现代天文学家将942万日的时间段,换算为今日的岁时,得出的资料是25800年。 现代天文学家对25800年这个时间长度的数值并不陌生,它是地球自转轴类似陀螺的轴摆动那样,正是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长度。不禁要问:在玛雅人编制历法之时,地球人尚未建立太阳系的今日观、也未确认地球的天体运动观、更无从得知何谓地球自转轴的摆动,玛雅历法中的“纪”时长25800年的依据为何?其实,这一数值在那时不止一个古代文明的天文学家知晓。例如,我国东晋之后,南北朝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就首先在编篡历法中,计入改正量‘岁差’。尽管并不知道春分点在天球上位移的‘岁差’现象乃是地球自转轴摆动引起的后果。‘岁差’的轮回周期正是25800年。 人们公认,地球人的文明史只有几千年,不足万年,所以,玛雅文明不会亲历“第五纪”的最初一两万年,关于“第五纪”初始岁月的描述,不是史实,只是传说或神话。根据“玛雅纪年柱”的断代,将“第五纪”的最后一日换算为现行公历,结果是:2012年12月21日,即2012年冬至日。“玛雅纪年柱”记载的是“第五纪”的起止时间,未涉及任何可能有的、在“第五纪”之前的“纪”,以及之后的“纪”;也未表明最后一日之后,是否是“第六纪”的首日,更没有最后一日乃是“世界末日”的明示或暗示。 鉴于“玛雅纪年柱”是唯一有关“第五纪”的历法文物。因此,关于玛雅文明预言“第五纪”之末日乃是“世界末日”的说法是个伪命题。据悉,轮回之说可能是玛雅文明的特征之一。因此,玛雅“世界末日预言”之说乃是固有“世界末日”理念的基督教文明强加给古代玛雅人的,有必要判明历史真相。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2012年12月21日冬至时刻,确实将呈现一幅难得一见的天象: 2012年,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时,太阳在天球上的方位正好与星空背景上、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一点的方位重合,即地球、太阳和银心一点三者正好在处在同一视线上。由于地球和太阳的空间运动,三者呈一直线的天象转瞬即逝。近几年,由于天文探测的进展,发现并确认银河系中心有一个约为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称之为‘银心黑洞’。 银心黑洞 不具备天文科学背景的广大公众,由于专业知识不足,通常会对那种密度超大、体积超小、品质超大、引力超强的奇异天体——黑洞,既好奇又畏惧。如果此时,再面临诸如太阳中微子、地球磁场极性翻转等较生僻等科学名词和现象,往往很难辨明真相和是非。例如,有人宣称,玛雅文明的2012冬至日将是地球毁灭的世界末日的预言是真。因为,地球、太阳和银心黑洞三者一线,银心黑洞的引力和太阳的引力二者迭加;黑洞引力促使太阳爆发并产生中微子;突现的超强引力再加上太阳中微子,致使地球‘天崩地裂’,更引发地球磁场极性翻转,南极变成北极,北极变成南极,一下子末日来临,地球毁灭!这是多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说的如此似乎真的有眉有眼,有根有据,用了诸如大品质黑洞、引力迭加、太阳中微子、地极翻向等诸多科学名词和术语,不怕你不信! 作为有良知的天文学家,应该郑重指出: 一、银河系的直径约 8.5~10万光年,太阳和银心的距离约3万光年。因此,银心黑洞的引力信息传输到太阳系需时不会少于3万年。所以,2012年冬至时刻,呈现在天球的银心黑洞乃是3万年前的“像”。与之类似,那一时刻的太阳是8分19秒前的“像”。2012年冬至时刻,银心、太阳和地球三者呈一直线实为视觉效应,由于银心黑洞于3万年前辐射的引力,在到达太阳系之时,历经了3万年,太阳和地球也同时都经历了时达3万年都空间运动,在3万年前,这三个天体肯定不在同一视线上。结论:《千载难逢的三者一线》是个伪命题。 二、关于包括银河系黑洞在内的‘星系黑洞’的存在可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关于它们的起源和演化还知之不多。如今大多认为它们是星系诞生之初,激烈的天体物理过程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银心黑洞已存在了不下100亿年,其年龄远大于太阳的50亿年和地球的46亿年。尽管,人类发现并测定在银河系中心区有一个重达400万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其实它在太阳和太阳系诞生之前早就存在了。银河系中心区有一个恒星密集的棒状体,包括银心黑洞在内,质量约占银河系总品质的 1/3 ~ 1/4。正因为银河系中心棒状结构的强大引力 ,才致使中心区外围的1~2 千亿个恒星以逆时针方向,围绕银河系中心区运转,其中的太阳和行星系约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2亿年绕行一周。还应指出,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和二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银心黑洞和太阳的距离不下3万光年,其引力作用已微不足道。《银心黑洞和太阳二者引力迭加引发地球毁灭》之说是似是而非。 三、太阳中微子是太阳核心区产能的氢氦核聚变之核反应过程中,诞生的一种中性的基本粒子。它们的一个特征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太阳中微子的诞生与银心黑洞无关,太阳中微子也不会引发‘地球毁灭’。 四、地球的地质史和古岩石学指出,地球磁场的特征之一是极性翻转,例如,恐龙存在的 1.6 亿年间,曾历经3次北极变成南极,南极变成北极。地磁极性变化是地球物理内因,与太阳中微子无关。还应指出,一次极性翻转过程历时长达万年,絶不是瞬间突变。 五、2012年可能和通常年份类似,也会出现多种形式的自然事件,诸如,剧烈的太阳活动、地震、火山、飓风、海啸、极端气候和气象,等等。但可以完全肯定,所有的自然灾害均与“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无关。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李竞 http://lijing.kepu.cn/archives/58 转载已授权。
1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地热说原理—03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seisman 2011-4-20 19:32
地震地热说原理—03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地 震 地 热 说 原 理 0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简介 Seisman 地震地幔柱各论 0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位于中美洲西海岸( 0 °~ 23 ° N , 75 °~ 120 ° W )。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基础资料见图 1 ~图 3 、表 1 和表 2. 图 1 是地震地幔柱在地表的投影,包含至 2011 年 3 月 19 日 M ≥ 5.0 的地震和 1 次 8 级的壳内强震(表 1 ),还包括近 50 年来有过喷发、且最大喷发指数 VEI ≥ 2 的 17 座活火山(表 2 )。 图 2 是地震地幔柱内 M ≥ 5.0 地震的三维图像。由于作图软件对三维图像数据点数的限制,故将深度小于 33km 和震级小于 7 级的地震舍弃了一半。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北智利地震地幔柱是直立的树型构造,树根位于地震条带的东南段( 6 °~ 15 ° N , 82 °~ 90 ° W ),大约 40 ~ 100km 深度范围内的地震勾勒出熔岩囊的空间位置。两次 VEI ≥ 4 的火山喷发位于危地马拉的首都附近,即该地震条带的中段。 1963 年以来的唯一的一次 8 级地震( 1995 年)发生在该地震条带的北端,墨西哥境内。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活动表现为一般的规律,即火山喷发大多围绕在熔岩囊的顶部,而特大地震则多发生在地震地幔柱的远端。 这是因为,熔岩囊是由当前活跃的中深源地震勾勒出来的,自然也就是当前火山喷发的最直接的能源,而特大强震多半作为地震地幔柱能量的剩余释放,是地震地幔柱的一次彻底解放,多发生在地震地幔柱的外围。 图 3 是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M ≥ 5.2 地震震源深度的时序图。图中的小三角形表示 VEI ≥ 2 的火山,大三角形为 VEI ≥ 3 的火山喷发。图上画了 2 条竖直的虚线。 2 条竖直的虚线隔开了两个中深源地震活动能量积累的时段。 如果将 1978 年墨西哥境内的 7.7 级壳内地震作为 1978 年以前能量积累的交代,则 1978 年开始的能量积累可能导致了 1995 年的墨西哥 8 级大震,而 1996 年以来的能量积累, 6 级以上的中深源地震十分活跃,似乎并不能由已有的火山喷发和壳内地震完全释放掉,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得到一次彻底地剩余能量的释放。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资料取自 http://www.ncedc.org/ 网页的 ANSS 地震目录,火山资料取自 http://www.volcano.si.edu/ 网页的 GVP 火山月报,谨此致谢。 ( 2011.4.20 初稿) 图 1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地表平面投影 图 2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立体三维图像 图 3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的时间进程 表 1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M ≥ 7 地震目录( 1963-2011.3.19 ) 地震年月日 纬 度 经 度 震 级 震源深度 19650823 16.30 -95.80 7.25 20 19680802 16.58 -97.69 7.1 40 19700429 14.51 -92.60 7.3 33 19730130 18.48 -102.99 7.5 43 19760204 15.32 -89.10 7.5 5 19780823 10.20 -85.22 7.0 56 19781129 16.01 -96.59 7.7 18 19790314 17.81 -101.27 7.6 49 19820619 13.31 -89.33 7.0 81 19831202 14.06 -91.92 7.1 67 19920902 11.74 -87.34 7.2 44 19950914 16.77 -98.59 7.4 23 19951009 19.05 -104.20 8.0 33 19951021 16.84 -93.46 7.2 159 19960225 15.97 -98.07 7.1 21 19970111 18.21 -102.75 7.2 33 19990331 5.82 -82.61 7.0 10 19990615 18.38 -97.43 7.0 70 19990930 16.05 -96.93 7.5 60 20010113 13.04 -88.66 7.7 60 20030122 18.77 -104.10 7.6 24 20041009 11.42 -86.66 7.0 35 20090528 16.73 -86.21 7.3 19 表 2 危地马拉地震地幔柱 1960 年以来喷发过的火山 Volcano coordinate Eruption Start Date Max VEI Arenal 10.463°N 84.703°W 1968Jul29 3 Cerro Negro 12.506°N 86.702°W 1999Aug5 2 1995May29 2 1992Apr9 3 1971Feb3 3 1969Dec19 1 1968Oct23 3 1964 2? 1963Mar 1 1962Mar21 2 1961Oct25 1 1960Sep28 3 Colima 19.514°N 103.62°W 1997Nov22 3 1994Jul21 1 1991Mar1 2 1988Jun15± 180 days 2? 1987Jul2 1 1985 1 1983Feb11 1? 1977Dec 1 1975Dec11(?) 2 1973Jan30 1 1963 1 1961 1 Concepción 11.538°N 85.622°W 2009Dec11 1 2007Nov24 2? 2008Jul30 1 2007Feb9 1 2006Sep1 2 2005Jul28 2 1999Dec27 1 1988Jun 2 1985Dec2± 1 day 1 1984Dec 2 1983Mar16 2 1982Jan15± 5 days 2 1978Mar30(on or before) 2 1977Apr4 2 1973Dec24 2 1963May9 1 1962Jun 2 1961Nov28 2? El Chichón 17.360°N 93.228°W 1982Mar28 5 Fuego 14.473°N 90.880°W 2002Jan4 2 1999May21 2 1987Jan5± 4 days 1 1977Sep11 2 1977Mar3 1 1975May28 1 1974Oct10 4 1973Feb23 2 1971Sep14 3 1967Apr22 2 1966Aug12 3 1966Feb7 3 1963Sep28 3 1962Aug4 3 Irazú 9.979°N 83.852°W 1994Dec8 2 1977Mar3 1 1974Mar2 1967Aug7 1963Mar13 3 1962Aug9 Masaya 11.984°N 86.161°W 2008Jun18 1 2006Aug4 1 2005Mar4(?) 1 2004Jul4 1? 2003Sep22(on or before) 1 2001Apr23 1 1999Nov22 1 1998Sep14 1 1997Jun3(?) 1 1996Dec5 1 1993Jun16 1 1989Feb20 1 1987Feb15 1 1965Oct10(?) 1 Pacaya 14.381°N 90.601°W 2004Jul19(?) 3? 2002May30 1? 2001Oct31 1 2000Aug 1 1990Jan4(?) 3 1965Jul4 3 1961Mar11 2 Poás 10.20°N 84.233°W 2009Dec25 1 2009Jan12 1 2008Jan13 1 2006Sep25 1 2006Mar24 1 1996Apr8 1 1994Mar(?) 2 1992Oct 0 1992Feb 1 1991Mar6 1 1987Jun 2 1981Mar 1 1980Dec26 1 1980Sep12 1 1979Sep8 1 1978Sep22 1 1977Dec18 2 1977May 1 1976Jun21 2 1974Sep11 2 1972Feb9 2 1970Jul 1 1969May3 2 1968 1 1967Jan1 1 1964Dec25 2 1963May23 2 1958 2 Popocatépetl 19.023°N 98.622°W 2005Jan9 2 2004May26 2 1996Mar5 3 1994Dec21 2 Rincón de la Vieja 10.830°N 85.324°W 1998Feb15 2 1995Nov6 2 1991May7 2 1987Apr1 1 1986Dec31 1 1985Sep 1 1984Mar31 2 1983Feb6 1 1970Aug14 1 1969Sep20 2 1969Apr22 2 1966Nov6(?) 3 San Cristóbal 12.702°N 87.004°W 2010Dec15 1 2010Jun9 2 2009Sep6 2? 2008Nov21 1 2008Jun22 1 2007Nov8(on or before) 1? 2005Nov13 2 2004Dec3 2003Jun17 1? 2002May29 1 2001May11(?) 1 1999May1± 180 days 2 1997May19(?) 1 1987Nov 1985Sep2 1977Oct16 2 1976Aug29 1 1976Mar9 1 1971May3 1 San Miguel 13.434°N 88.269°W 2002Jan16 1 1997Dec31 1 1995Jan12 1 1985Nov 1 1976Dec2 1 1970Mar30 1 1967Jan5 2 1966Jul 2 1966Feb22 2 1964Oct23 2 Santa Ana 13.853°N 89.630°W 2005Jun16 3 Telica 12.602°N 86.845°W 2008Jul5± 4 days 1 2007Oct28± 3 days 1? 2007Jun12 1 2006Dec11(?) 1 2006Aug4 1 2004Nov5 2004Mar31 1 2002Oct17 0 2001Jan17 1 1999May21 2 1994Jul31 2 1987Nov 1 1981Nov25± 5 days 2 1981Feb(?) 1 1976Nov3 1 1975May 0 1969Feb11 2 1966Jun 1 1965Jan16 1 1962Jan 1 Turrialba 10.025°N 83.767°W 2010Jul24 2010Jan5 2
3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谴责声中特立独行的另类
lix 2010-10-8 04:47
在美国政府为卡特勒在危地马拉的人体实验道歉之后,全球掀起了谴责的风暴。很多美国人也在网上谴责自己的国家干出了德国集中营和日本 731 同样的事。只有一位特立独行,说: This is different. This was done to citizens of another country, not even POWs, and with almost certainty done with a consent of that country's government at the time. USA can feel a lot of guilt about it, but we were not at war with that country, were not occupying that country at that time, and didn't enforce this crime with any kind of US government force. We have here something to be ashamed of, no question about it, but Guatemala should blame their own people first and foremost for what has happened. Because it would not have happened in case their government, that is some Guatemalan people, would not have given a green light for that. I don't give a **** whether we bribed them, blackmailed them into this or whatever it is .. if their government would have said No, none of these would have happened. So. as always .. the government of the country bears most of responsibility for whatever happens in the country. By becoming a government they signed up for that responsibility. I don't think USA should even apologize for that.. Should we call this regretful? Fine. But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it happened because of executive decision of someone who is not under American jurisdiction. Period. 原贴似已删除,但被有心人保留在 http://tieba.baidu.com/f?kz=904346583 。 在 全球对美谴责声中,科学网似乎是一个宁静的港湾。反而与上引帖子类似为美辩护的观点充斥在对我三博文 天不佑老肖,塔斯基吉实验起新波澜 , 几个评论和老邪的答复 , 卡特勒人体实验对伦理的四种侵犯 的反对声中。这是很奇怪的事。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5562 次阅读|7 个评论
卡特勒人体实验对伦理的四种侵犯
lix 2010-10-6 12:54
美国 NIH 主任柯林斯指出了卡特勒的危地马拉研究对伦理的四种侵犯显而易见: 。用缺乏保护的人口群体作实验对象 。缺乏任何实验对象知情同意的证据 。研究人员在实验对研究对象的健康和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欺骗 。不理解或不同意的实验对象被故意感染。 科林斯透露: 美国政府正要求各 医药研究 所 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研究并出具一份研究报告核对所有的事实。而研究生命伦理学问题的 总统委员会 将召集一个国际委员会,以确保所有人体研究在世界各地符合严格的道德标准。目前还没有这些委员会的工作完成的时间表。 摘自: http://www.rhrealitycheck.org/blog/2010/10/01/apologizes-intentional-infection-guatemalans-forties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6229 次阅读|19 个评论
几个评论和老邪的答复
lix 2010-10-4 06:23
在 天不佑老肖,塔斯基吉实验起新波澜中 【 10 】 游客 ip:123.185.202.* 问: 。。。我一直很佩服您的为人 , 但我很纳闷您这时候为何写这样言有所指的文章 . 。。。 老邪回复:谢谢提醒。我无意卷入老肖个人专业素质的评价。但是塔斯基吉实验的及时曝光和美国政府的道歉 - 奥巴马: 所有的人类医学研究都要严格遵守美国和国际上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 参议员梅内德斯: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都不应该被当做实验鼠对待 。 这样,在美国禁止的实验,到中国来作一千余例,取得数据以后,才据此由 NIH 批准在美国作九例。性质就很明确了。 老邪认为该提醒大家科学网上的派系争吵可以刹车了,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是正事。 【 11 】 nm 问: 中国优秀外科医生数以十万计,其中发明了新的手术方法的杰出医生也有很多;但好像有史以来,除了肖传国,还根本没有中国医生发明的手术,有资格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呀,何况还是受 NIH 支持的,第三方医生实施的多中心实验。换句话说,无论是试验还是正式手术,肖传国之外的 100% 的中国优秀医生,都只能自始至终,在中国病人身上施行他们自己发明或创新的手术。据您独家透露,所有中国医学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外科医生,都是在把中国人当实验鼠??? 【 15 】: 匿名 ip:123.115.244.* FDA 一种中药也没批呢,因此,所有中药都是无效的、骗人的,甚至是害人的。。。 请问。。。您也是这个逻辑吗? 这两个问题是老邪没有全文引用美国政府的道歉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44935/140111 引致的误会。我以为大家会明白,美国政府是在向外国道歉,不是在向外国提要求。所以是在讲美国政府资助的所有人类医学研究都要严格遵守美国和国际上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不能把美国政府禁止开展的项目,钻空子到其它国家去开展,把其它国家的人当作实验鼠。 至于其它国家自己怎么练刀,怎么喝药,怎么评国际领先,美国政府管不着,也用不着道歉。 但是平顶山实验时,老肖还在美国全职,神源实验的结果, NIH 接受了作为前期实验基础。所以应该都在奥巴马道歉范围之内吧,美国政府应该为一两千中国大白鼠承担一些道义责任。 感谢【 13 】楼王老师明确支持网友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呼吁的支持。真的,按反肖挺肖来划线站队,甚至搞株连,查历史恩怨。。。有什么意思嘛?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就行了。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6148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危地马拉城再现骇人地洞
pony1984621 2010-6-1 20:05
资料来源:YAHOO画报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29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卫星图像:危地马拉亚提特兰湖的水华
pony1984621 2009-11-30 10:34
资料来源:美国航天局 编译: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蓝色的亚提特兰湖( Atitln )被一群陡峭的火山和玛雅人的定居点所包围,是危地马拉高地上的一个大内流湖,被认为是 中美洲 最深的湖泊,最深处的深度据估计达到 340 米 。亚提特兰湖风景如画,其优美的景色使之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湖泊之一。然而,在 2009 年 10 月和 11 月,这个美丽的湖泊遭遇了一场奇异的灾难:蓝藻水华( blue-green algae )大面积爆发,呈现出丝缕状广泛分布在整个湖水中。由美国航天局 Terra 卫星的星载高级星载热辐射和反射辐射计在 2009 年 11 月 22 日 获得的这幅模拟天然彩色图像,清晰地显示了这一幕。 蓝藻是单细胞生物,依靠光合作用把阳光转化为食物。当湖水中的磷、氮等营养元素丰富时,这种藻类生物会迅速生长繁殖。据当地新闻报道,由于湖泊周围的森林被砍伐而导致来自于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农业径流增加,营养元素越来越多地流入湖泊。 该图像清晰地显示:山脉和火山包围着亚提特兰湖,雨水、径流等都汇入到该湖泊中。湖边银灰 色的定居点,也是一个个的污染源。森林破坏在图像中不太容易被看到,森林的颜色是一种比农田耕地稍暗的绿色。在湖泊西南部的圣佩德罗火山( San Pedro Volcano )的山坡上,林地和耕地的对比最为显著,在火山山顶上有一片正方形的区域为暗绿色的森林。 蓝藻的大面积爆发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有害,另一方面,它们制造了一片 死亡区域 。由于蓝藻呈指数繁殖,在湖面上它们形成了厚厚的一层 垫子 阻止阳光入射,密集的蓝藻耗尽水中的氧气,造成其他植物和动物无法生存。同时,蓝藻的密集程度也会影响它们自身的生存。通常只有表层的蓝藻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而存活,下面的蓝藻就会逐渐死亡和腐烂,而后释放毒素到水中,这些剧毒的毒素会让当地居民和其他动物染上疾病。 据《危地马拉时报》报道,危地马拉政府估计将耗资至少 3200 万美元来清理湖泊,安装污水处理厂,并采取其他措施,以限制污染物流入湖泊,防止今后再次爆发水华现象。(原文载于:资源网) 高清图像 危地马拉亚提特兰湖的水华
个人分类: 卫星图像|5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