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疾病与健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筹备)
hucs 2009-12-1 22:48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筹备) China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us Healthy Lifestyle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guoliuhu1950 2009-3-13 15:14
关于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整体观、相互作用、疾病与健康 摘 要: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的真正的整体观 如果把这个 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 搬到每个临床医生的电脑屏幕或病例分析中,某个局部功能的过剩或过衰(如血液循环系统或心脏),就在这个模式的 对应位置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 ,直接就会看到整体或其他各个部位的连锁反应。因为它们的 相互作用 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不断趋向新的平衡的机制 ,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血液循环系统或心脏的势能(位能)过高或过低( 这里有个正常的域界 ),整体性势能不能持续趋向新的平衡的时候,疾病就产生了。 如某个人的血压终生都维持在 90mmHg 60mmHg 这个范围内,她的整体性势能能够持续的趋向动态平衡, 那她的身体还是健康的。 如果有人的血压一直维持在平均值 120mmHg 70mmHg 的平均水平,由某种原因突降至 90mmHg 60mmHg ,或突升至 180mmHg 90mmHg 或更高, 那这个人就会处于病态。也就是整体性势能被这种局部势能的突然变化而影响(不适应),在趋向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病态。 (1) 、 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 设: 整个机体 ─ A 整体性动态势能 ─ A 势 (2) 、按实验医学所证实的层次结构形态概念 , 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从层次 横 的方面设: 消化系统 ─A 1 , 呼吸系统 ─B 1 , 循环系统 ─C 1 , 分泌系统 ─D 1 , 神经系统 ─E 1 , 生殖系统 ─F 1 , 运动系统 ─G 1 , 泌尿系统 ─H 1 , 排泄系统 ─I 1 , 其它 ───J 1 ( 骨胳、皮毛、膜系等 ) 。 (3) 、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从层次 纵 的方面设 : 各局部组织---- A 2 、 B 2 、 C 2 、 D 2 、 E 2 、 F 2 、 G 2 、 ┅┅┅ 器管组织----- A 3 、 B 3 、 C 3 、 D 3 、 E 3 、 F 3 、 G 3 、 ┅┅┅ 细胞------- : : : : : : : ┅┅┅ 大分子------ : : : : : : : ┅┅┅ 分子------- : : : : : : : ┅┅┅ 原子------- : : : : : : : ┅┅┅ 无限性------ A n 、 B n 、 C n 、 D n 、 E n 、 F n 、 G n   ┅┅┅ (4) 、设 : 外界环境 ──── O (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 (5) 、设 : 生态动性平衡符号 ( 不可逆性 ) 相互作用符号 如图:高血压 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 : {A 1 势 B 1 势 C 1 势 D 1 势 E 1 势 ┅┅┅┅ } : 自 { : ┅┅┅┅ } : 然 { : ┅┅┅┅ } : 因 {A 2 势 B 2 势 C 2 势 D 2 势 E 2 势 ┅┅┅┅ } : 素 { ┅┅┅┅ } : A 势 { ┅┅┅┅ } O 势 {A 3 势 B 3 势 C 3 势 D 3 势 E 3 势 ┅┅┅┅ } : { : : : : : ┅┅┅┅ } : 社 { : : : : : ┅┅┅┅ } : 会 { : : : : : ┅┅┅┅ } : 因 {A n 势 B n 势 C n 势 D n 势 E n 势 ┅┅┅┅ } : 素 如消化系统疾病: 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 : { A 1 势 B 1 势 C 1 势 D 1 势 E 1 势 ┅┅┅┅ } : 自 { : ┅┅┅┅ } : 然 { : ┅┅┅┅ } : 因 { A 2 势 B 2 势 C 2 势 D 2 势 E 2 势 ┅┅┅┅ } : 素 { ┅┅┅┅ } : A 势 { ┅┅┅┅ } O 势 { A 3 势 B 3 势 C 3 势 D 3 势 E 3 势 ┅┅┅┅ } : { : : : : : ┅┅┅┅ } : 社 { : : : : : ┅┅┅┅ } : 会 { : : : : : ┅┅┅┅ } : 因 { A n 势 B n 势 C n 势 D n 势 E n 势 ┅┅┅┅ } : 素 总而言之,有了这个宏观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我们对机体疾病的认识,就会 产生一个整体观 。而且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医患双方都会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辨证施治,采取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如果我们利用现代电脑技术制成一个 专用软件 ,那就更会十分方便。如在模式中的 病变对应部位 作一个 开启窗口 ,里面填写病例指标数据,随时开启(关闭),这样就会形成一个 的真正的整体观。 如中医的气滞血瘀肝脾不和等功能概念,也会因对应数据而一目了然(这些对应数据现仍在探索中,但可以确定:它是动态的、功能方面的、整体观的、并与西医学中尚未最后结论的问题相对应的)。对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更是清晰可见。 它的最大优点: 1. 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概念产生了一个 名副其实的整体观 。即对各局部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比较客观和必然的认知探索和语言描述。 2. 此整体观的建立,会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如何保持健康,如何更全面的去治疗疾病, 以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治未病的上医。 3. 关于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会得到更全面的发挥。首先, 人的生命活动规律 是与大自然天地(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一致的客观规律(非平衡的有机结构形态,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趋向新的平衡的客观动力)。 这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精髓。 它抛弃了所有生命中的鬼、神、上帝、意识等的神秘色彩。更客观和必然的认识我们的生命活动现象。 4. 在中医整体辨证方面,其语言描述方式,比传统辨证(阴阳、五行等)虽然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同),但其内涵却表达的更为明确。有力的去除了那些抽象性、模糊性、重复性和复杂性的语言描述。 以利现代人(包括国际交流)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对这些生命现象的语言描述,也提到了比较客观和必然的高度。 5. 在临床治疗方面,对症下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治疗手段),使整个机体(各局部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其局部功能(调节局部与整体间的势能关系)能够不断的趋向新的平衡。 其治疗目标更明确,其治疗方法也更清晰。 如何治未病?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效果?(能位级的提高),推拿、气功、养生、理疗、化疗、针灸、药物(中药、西药)等一系列对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都是在这种有清晰目的的崭新理念中, 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并采取相对应的各种有效手段去精心治疗。 这仅是一个粗浅的构思, 在这个课题不断深入的探讨中,统一的新医学概念的诞生将为时不远了 。观念的改变,直接会带来一系列技术的变革。治未病和治病的观念,更会清晰可辨。让我们对这个目标循序渐进,不停的去努力吧。 虽然这个生物力能学动态模式,在语言和格式的描述上,不一定十分完善, 但这个课题的内涵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急需我们去认知它。因为 无论中医、西医或生物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都是一片空白 。因此,我们的有识之士,都应该勇敢的去探索和认知它,并为我们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探讨,找到一个突破口。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