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体书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学,书店来了,阅读来不来?——聚焦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
libseeker 2019-7-26 08:02
聚焦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 1 大学,书店来了,阅读来不来? http://tv.cctv.com/2019/07/25/VIDEbhAM2aSgLKNUOvKxYruC190725.shtml 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9年07月25日 23:3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日前,教育部提出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校园实体书店。力争到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打造一批独具高校特色的“校园智慧书店”。(《新闻1+1》 20190725 大学,书店来了,阅读来不来?)全长24分钟。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907/t20190724_392124.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建设和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深刻认识进一步支持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明确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三、加强校园实体书店的建设规划和扶持力度。四、引导校园实体书店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五、打造开放多元、特色鲜明的校园实体书店。六、促进校园实体书店与图书馆、出版社和后勤服务实体互动合作。七、促进校园实体书店提升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八、支持校园实体书店与勤工助学和创新创业工作相结合。九、严格规范校园图书经营秩序。 3 2019年7月19日《图书馆报》馆长访谈版 《助力优势学科建设,提高服务社会能力——访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彭雪勤》 http://xhbook.ltd/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6Itemid=127ptid=1a=20190719b=4
个人分类: 圕人堂|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国家科学图书馆到798艺术区
ecoliugy 2012-8-31 17:39
从国家科学图书馆到798艺术区
798 艺术区内一家集收集、展出与销售为一体的艺术书店 今早在豆瓣上读《哈佛自然史》的几篇文章,讲述了哈佛大学自然博物馆里收集、整理、展示的一些相关内容。作者从自己游历博物馆的经历生动讲述了哈佛大学自然博物馆里所藏生物的有趣故事。从动物分门别类,到颌的进化;从海星的体外消化到人的生死等等,枯燥的科学语言变成了生动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星期之前的《科学与艺术》会议。中科院科普联盟与北京市科协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的会议,探讨网络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中国式会议总是这样,议题价值连城,内容空无一物,充满了哲学般的苦逼思考和政治意味。选择性听了几场报告之后,我偷偷溜进了国科图的藏书室,之后又陪同事去了 798 艺术区。 C.P. 斯诺提出“两种文化”的概念已过半个世纪,人们依然在讨论着科学与人文间的关系,苦苦思索而未进一步。科学与文化沟通时如此困难,讨论会的举行意味着中国在科学传播上又再次迷失了。一位老先生在台上说,科学精神在上个世纪社会畸变之后迎来了口号式的大传播,让相信科学不迷信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人民却从未真正意义上的认识到科学。随着网络的发展, “假道学们”一次次被实用主义的网友戏称为“砖家、叫兽”,虚拟空间的扩张和儒学的复兴,正吞噬着中国仅存的丝丝科学精神。 科技论文的激增遮不住中国科学基础薄弱的真相。漫游走在国科图里,边走边思考如何做好科普无疑是非常有趣的经历和旅行。为什么先辈们要建立国家科学图书馆呢?网络时代的国科图现在还有什么价值?国科图里能否找到中国科学半个世纪来的成果呢?一大堆问题涌上心头。 确实,昔日建立国家科学图书馆是个相当美妙的提议。国科图里除了可以让科学家查阅资料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让普通大众也认识和欣赏到浩瀚的自然科学。 有位老先生还特地对比了科学与艺术间的相似性,一言以蔽之,即科学与艺术的终极追求乃真善美也。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科学重事实,艺术重感情,侧重点不一样而已。艺术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美学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否有共通之处。下午,我和画家同事去逛了逛 798 艺术区。后来,一位中央美院画家在吃饭时透露,真正的艺术家不去 798 艺术区。虽然在这位艺术家朋友眼里, 798 艺术难登大雅之膛,然而,第二次访 798 的我还是颇有另一番感觉。美育与科普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科普有图书馆、科技馆和植物园等基地,而美育则有艺术展览馆、 798 和艺术书店等; 798 虽有点沦为街头杂货店的感觉,但一些古怪的设计、排列和收集还蛮有一些新意,且少数商店颇有创意,出售特定的艺术类书籍,让参观者可随意选择,主动参与。虽然与经典艺术还有较大差异,但互动性上要稍强于传统的艺术展和教条式教育模式。面对在当下国民的基本艺术素养, 798 的生命力似乎也要高一些。科技馆也有这样的意味,各种光电、声影奇异设备,看似眼花缭乱,但多数的东西与科学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显然,科学精神并非积极主动的参与几个科普活动便可培养得了的。科学精神的培养需长期有计划的培养方可形成。虽然对初高中教育有所异议,但正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培养科学精神的唯一选择。 参与性是科学与艺术讨论会中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无论是实地的植物园、展览馆还是虚拟的网络科普,公众参与成了最广为接受的议题。耗金无数的这馆那馆,这技术那媒介,若没有公众参与,还不都是白搭。原北京科技馆馆长也苦口婆心,站在讲台上掩饰一番,极力推荐科普要引领公众参与,活动设计要利用元认知等心理过程来激发兴趣。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讲座都潜意识的认同了一种观点 ----- 科普活动便可培养科学精神。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科学精神又那是积极参与就可培养的出来的。试问,骑自行车的人会思考物理学平衡问题吗?玩 ipad 的青年会思考信息科学问题吗?吃大米的会思考大米是如何种出来,水稻是如何驯化的科学问题吗?显然,科学精神并非积极主动的参与几个科普活动便可培养得了的。科学精神的培养需长期有计划的培养方可形成。虽然对初高中教育有所异议,但正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培养科学精神的唯一选择。 很多时候,公众并非缺乏激情与兴趣,而是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边远农村孩子往往缺少最基本的读物,饥渴而死;城市的孩子则被淹没在过多的娱乐信息之中,娱乐至死。试问,有多人有机会读过《生活科学文库》这样的经典科普丛书呢。可见,长期以来无论出版、新闻、网络和教育如何发展,最有价值的信息基本都处于缺乏的状态。遑论随着大量实体书店的倒闭,一直门庭冷淡的科学知识变得更难以获取。表面上网络科普红红火火,叫嚣得风生水起,但个人感觉科学传播实则越来越难发挥其功效了,整个国家的科普教育事业成倒退之势。 可能是藏书稀少且深奥,国科图也是冷清得很,三三两两地有几个人,反观 798 艺术区的几家书店却颇有人气。也许科普教育可以学习一下艺术传播中的一些做法,在众多的科技馆、博物馆或植物园建立专业的书店,收集、展览,并销售学科相关的书籍,不仅可展出本领域的一些科学成果,提供传统经典和新兴的科技成果信息,还可通过公众自愿购买以提高互动性,确为一种比较好的普及教育方法。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艺术馆均可建立艺术、语言、民族、建筑、植物、地质、水文、考古、气象等小型专业的书店,兼售一些相关的开发产品。这方法无疑既能链接历史,展示过程,具有相当时效性。让公众在满足购物、消费的同时,顺带学些科学或艺术知识,激发一点点的理想和审美方面的思考。顺便可以拯救一下苟延残喘的实体书店行业。这也许是在当下畸形科研之下,提高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最好的科普形式之一。
4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实体书店
热度 53 lionbin 2012-8-9 13:30
怀念实体书店
作为一名读书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闲得无事的时候,去周边书店逛逛,倒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消遣方式。这种消遣在数年前并不困难,但现在发觉越发难于受用了。最近有一周的时间呆在北京,一天下午正好有空,想到周边书店看看,用手机上的图吧导航搜索了周边1公里范围左右的书店,还真不少,选择了一个名字看上去不错的书店,按照图吧指示的路线寻找。没多会儿,就到到达了目的地,然而围着周围看了好几圈,也没有看到书店的影子,询问旁边摆摊的老板,才知那个书店已经关门好几年了。心里有些抱怨图吧,为什么信息更新这么慢呢?没有关系,还有许多备选项呢,再次寻找,大多结局与此类似,只不有些已经改换门庭,做别的生意了,有些店铺还在,只是铁将军把手,灰心丧气中眼前突然一亮,前面似乎有一个科苑书苑。如获至宝地走进去,可是眼前迎来的全部是买电脑配件、小电子设备和游戏软件的。一直往前穿过柜台,终于发现有一个卖书的地方。表面上这里在卖书,但可选择的品种都是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辅类参考书,偶尔有几本无病呻吟的网络小说,还有更多的文具出售,这与我想象的书店有很大的差异,当然最终也没有找到一本我感兴趣的书,甚至连翻的欲望也没有。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大家谈论实体书店的存亡问题,这次算是亲身体会到实体书店的没落,甚至可能是消失。 实体书店曾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小学三年级,认识的字能读完一本小说了,对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放学回家总是绕道到新华书店去看看,有时候也就是看看书的封面而已,因为那个时候书是放在柜台里面的,要看哪本书需要叫营业员拿给你。一个小孩子要书,营业员是不乐意拿的,因为知道你肯定没有钱,还把书给摸脏了。只能流连忘返地多看上几眼,那个时候特别盼望夏天下暴雨淹水,最好是书店的仓库淹了。那样,自己曾经想要得到的书就可能会贱卖了,几分钱一本,这样我也就买得起了。也就是从某个夏天的暴雨开始,我开始收集并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了。 慢慢到了中学,总是想方设法找理由不在家里吃早餐,这样可讨上父母给“过早”(湖北话,吃早餐)的零花钱。不用太长时间,将这些钱节省下来,就足够可以买一本自己中意的书了。后来,书店拆掉了柜台,开始自助售书了,我更有理由要绕道去书店了,有时候就是为了看书而去的,看的时间太长,最后被营业员哄走。有些书实在禁不住诱惑,买了。于是书柜慢慢撑满,父母好生奇怪,这些书是哪里来的,我说自己的零花钱买的,他们将信将疑,因为并没有给我多少零花钱,我就告诉他们我买的是书店仓库淹水之后的特价书,这其实是在撒谎。1983年“严打”的那年,父亲临时被抽调到公安局,由于眼见了许多年轻人的偷窃行为,开始重视我的培养问题。那个时候卖书,是会在封底盖上新华书店的大印的,表示这本书已经出售了。父亲在我的藏书中找到一本没有盖印的书,严厉追问是怎么回事儿,这很容易让他联想到书是偷的。我没有偷,心里自然憋屈,嘴也特别硬,结果被狠狠收拾了一顿。我很委屈,将这本书一页一页翻了一遍,终于在中间的某页找到了新华书店的大印。我想起来了,那本书的封底是深色的,营业员怕盖上印看不见,所以就翻开盖在书中了。那一次,我觉得新华书店印章中那个翻开的大书logo特别好看,这洗脱了我的“罪名”,不过暴露了我用早餐的钱买书的秘密。之后,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多给我一些过早的钱,也不再追问新书的来源了。这段经历让我有点儿近乎“神经质”了,以后再买书的时候,我一定要确认我买的书上的印章是否盖了,如果没有,我会自己盖上。小时候,买书的速度与看书的速度大致是匹配的,也就是说,放在书柜上的书都看过一遍了,而不仅仅是翻过一遍。 到了大学,有了图书馆,买书的欲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当然也会经常光顾书店,会买一些书自己留着,光顾最多的还属特价书柜台和学校门口的二手书市场。特别贵的书我买不起,但可以从学校书店借到。由于我并不喜欢看赶时髦的书,也不喜欢武打小说,酷爱科普读物,甚至农业和国防科技也爱不释手,这正像我喜欢看的电视是广告和科技类节目一样。书容易获得了,但得到的书也没有时间通读了,有些只能算是翻了一遍。 大学毕业,分配到了研究所。研究所没有了大学那样庞大的图书馆,只有一个图书室,但图书室的书主要是专业类书籍。而此时却对电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电脑类的书籍在1990年代初并不多,研究所的图书室自然不会购买,分院图书馆买得也并不多,偶尔有那么几本,几乎都是在出借状态。我们研究所离分院远,去一次并不方便,所以一般很难抢到自己想看的电脑类书籍。不过,工作了有一个好处,有些书是不用自己掏钱,可以报销的,但需要室主任的签字。我知道,我购书的欲望是远远大于室主任的容忍范围的,每次当我厚着脸皮,提着购书发票让主任签字,看着他翻阅那些发票,我心里就非常忐忑,生怕人家一不高兴,说这些书不能报销,很没有面子的。还好,虽然人家不是很高兴,但也没有拒接过签字,只是在签完字会叮嘱一下,以后买书要有所选择性,别什么书都买。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在主动压抑购书欲望的同时,在自己经济能承受的范围内也自费一些。 由于自己对购书的癖好,在同龄人当中我的藏书算是比较多的,但仍然羡慕一些老先生家中好几个书架的藏书,甚至立志到他那个年纪的时候家里也有这么多藏书,甚至比他更多。 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可能无法实现了,因为在我能自主支配购书权利的时候,我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实体藏书了。 时过境迁,到了21世纪,由于网络书店的兴起,我不用再光顾实体书店了,我于是成了当当书店的第一批顾客。网络书店不仅能通过关键词查找自己中意的书,而且价格还更便宜,自然成了我购书的首选。甚至还告诉周围的人,并教会他们如何在网上购书。去实体书店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只是偶尔要为儿子购买教辅类书籍的时候会去。虽然书店的人不算少,但大多数人(假期的时候小朋友比较多)可能只是在看书,花钱买的少,还有的人干脆是把书店当做了一个展示厅,拿着手机扫描条码,看看网上的价格能便宜多少,估计最后也是通过网络书店购买的。 购书的欲望下降,其实与电子版图书的盛行也有很大的关联。电子版图书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不仅不占空间,可随身携带,还能查询和定位自己需要的内容。我曾经准备将我所有的藏书通过超星图书馆下载下来,然后保存为PDF格式,这个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如果我有一本实体书,我就会设法找到其电子版,如果我有了电子版的图书,就不大可能再去买实体书了。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网络下载的外文书籍也有好几百本了。有些书甚至是还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的,但电子版已经有了。下载到这样的书,很有成就感。但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是,我有多少时间会去读这些书呢?大多数书籍甚至连翻阅也谈不上,下载的速度远远大于阅读的速度,似乎此时的兴奋点已转化为千方百计地下载到完整的PDF了。 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延安清凉山诞生;1939年9月1日,毛泽东同志为新华书店亲笔题写了“新华书店”四个大字;1948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再次为“新华书店”题写了店名,沿用至今。 我的藏书印。左为专业雕刻,中为自己的习作,右为复旦大学熊庆年教授赠送(致谢)。
个人分类: 其他杂项|9767 次阅读|120 个评论
书店倒闭潮拉开出版业大衰退的序幕
热度 21 renxiang 2011-8-1 10:50
近两年,实体书店的倒闭潮汹涌而至。最近两条新闻尤其让业界人士震惊与担忧:其一,美国鲍德斯书店倒闭,将裁员近万人;其二,网络购书与数字阅读的 盛行,已经导致近一万家国内民营书店倒闭。这两条行业衰退信息具有相当的规模性,比较之前关于风入松等个体书店困境的报道,这些消息更加震撼,对出版业整 体的信心也更具杀伤力。那么实体书店有没有明天?如果书店走向衰亡,出版社是否唇亡齿寒? 就全球而言,实体书店倒闭的根本原因是网络书店的价格优势和数字阅读的读者分流。而在中国,还有一层原因就是由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租金上涨压力。从 倒闭潮涉及的企业来看,欧美以大型连锁书店为主体,尤其是鲍德斯;而中国的倒闭潮开始于民营书店和中小书店。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新华书店系统为国 有企业,主要利润来源是教材发行,而且经营场所多是自有产权。所以,图书市场萎缩首先导致没有教材利润支撑、没有国有资本扶持的民营书店陷入困境;近两 年,房租上涨成了压垮民营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实体书店到底有没有明天?相比廉价、便捷的网络书店,实体书店的比较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对此问题,业界已经展开了数论大讨论。但是,解决之 道仍局限于传统出版的视野,综合起来不外乎三点:第一,政策扶植,尤其是实体书店减税;第二,实体书店降价,从节约成本或者压低进货折扣出发,想法设法缩 短与网络书店的价格差;第三,走高附加值、高文化内涵、社会化(或沙龙化)运作的道路。这三点,虽可解决一时之困——前提是政策能否落实——但都无法解决 实体书店在未来知识文化传播体系中的尴尬地位。 书店作为文化机构,它的存在前提是一个知识文化稀缺的环境——也就是说知识的需求大于供给。年长的出版人都知道一句业内行话,说当年北京王府井书 店,就算是一包手纸加上个封面,都能卖出去。在知识稀缺时代,书店成为了知识的集散地;同时,由于印刷时代,知识(或者说内容)与载体是合二为一的,客观 上需要一个物流中心,一个图书货品的分发中心。由于图书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读者需要在书店预览部分内容,来做出购买决策,这也使书店作为一个经营实体, 一个物理场所,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在信息社会,或者说知识社会,人们面临的是一个知识过剩的环境,是一个知识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读者的注意力,或者 说读者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当然,绝大多数人口在平均工资3000以下、猪肉价格却20一斤的中国,读者的金钱也同样稀缺。同时,信息技术一方面使图 书的预览、比较、选择、购买、配送等等可以完全脱离物理场所而实现,甚至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使知识以数字内容,脱离载体而存在,这些非图书承载的知识正 在成为人们阅读的主体。 这一切变化,使图书的购买消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逛书店、浏览图书成为日益繁忙的都市白领的一种奢求,而时间资源丰富的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则 成为书店里只看不买的“白读一族”;(2)图书购买的目的性更强,读者不再亲自大海捞针一样地寻找好书,而是经由各种宣传广告途径获知某书,而有目的地直 接购买,也就是说,通过书店了解图书信息、在书店冲动购买的行为在减少;(3)图书购买由“love to”的阅读向”have to”的阅读转变,这是由于浅阅读、碎片式阅读的替代产品日渐增多,人们对图书的购买日益理性,更倾向于功利阅读,这一变化实际上缩小了图书的整体需求; (4)最为重要的一点,比较其他知识替代媒体,图书正在失去比较优势——没有更前沿的思想、没有更精雕细刻的质量、没有更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更系统的知 识总结,等等,换言之,图书的低俗化和质量下滑,造成了书香文化的整体衰竭,书店危机只是表象之一。 从这个层面看,解决书店危机的一些共识,比如减税、比如降低成本、比如沙龙化,等等,都无法解决整个出版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阅读需求的本质变 化以及出版业文化地位的下滑。从这个角度来讲,书店危机是出版业大衰落的开始;甚至可以说,是出版业正在发生的大衰退的表象。出版社应该有唇亡齿寒的危机 感。一方面,不要以为实体书店之后还有网络书店,很多欧美出版同行对亚马逊恨之入骨,可见一个渠道独大对于出版产业的危害;此外,网络书店也无法解决阅读 多元化的分流问题。另一方面,出版业必须学会直面读者,必须学会倾听读者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渠道的需求;出版业商业模式的核心应该是直达读者,而不再是做 渠道工作,垄断渠道。只有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重新定义传统书业的模式才是出版业返璞归真、拨乱反正的正确战略方向。 所以,书店倒闭潮是出版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传统出版社应该就此去掉渠道依赖,打破渠道霸权,重新将“读者”(而不是“经销商”)奉为上帝。 出版业也必须站在社会知识传播转型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角色,重新建立与书店渠道、数字平台、网络电商之间的价值链关系,打造服务于读者、适应于新 型传播体系的阅读内容供应模式。如此,则书店危机可以成为出版业的转型机遇,书店倒闭潮或许就是解决出版产业危局的突破口。当然,这一转型绝不能一蹴而 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这一深刻转型有赖于业界、政府和阅读大众共同的智慧和努力。 (注:本文已由《新闻出版报》刊发)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8344 次阅读|56 个评论
独立书店的潜规则
pup 2009-12-7 18:00
陈静 (北京大学出版社) 独立书店到底如何生存下去,这的确是一个常被热议的文化问题。近年香港的二楼书店相继关张,青文书屋、学津书店、文星书店颇有醉卧 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在北京, 布衣书局从二环搬到郊区,豆瓣书店的分店开了又关。在上海,思考乐的黯然谢幕 事实上, 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独立书店也处于挣扎边缘,其中不乏一些极富特点和地标性的书店,比如纽约著名的高谈书集。 这些书店最初的理想竞相美好,高谈书集的 Wise Men Fish Here 颇具一语双关的幽默气息,青文书屋的 当青年燃点起文学,香港便有了希望 更是气势 磅礴。然而,这些曾经名声在外的独立书店, 最后仿佛都免不了殊途同归。我们常见百年食府,百年药堂或绸庄,然而,抛开历史的原因不说,哪里有百年书店呢? 每个城市都有的超级连锁书城,自然,书城的新而全是竞争优势,又因为大量订购而从出版社取得较低折扣,所以可以遍地开花,繁荣如闹市。自然慢慢地大鱼吃小鱼,就像电影《电子情书》中那样,街角的小书店终因抵不过书城的低价而倒闭;《诺丁山》的旅游书店,也不过在惨淡经营。而越来越壮大的网络购书、送货上门的经营模式,无疑更是独立书店眼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山。 香港的二楼书店本就是小本经营的代名词,因为二楼的租金往往相对便宜。可见降低成本并非是独立书店生存的唯一关键,更重要的是特色。事实上 每个城市都需要形形色色的独立书店,这样才有文化的多元性,才能让社会具有整体性。它们是这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它们告诉你这座城市沉淀的历史故事,承载的人文未来。 笔者前不久在北京秋季地坛书市上采访了几个旧书摊 老板,他们做这行已经多年,却仍然没能拥有一个固定的店面。守着眼前的简易摊位,卖着大同小异的打折书,谈话间,亦总是叹气:做这行不容易! 摊主的感叹,让我想起两家取得真经的独立书店,一家是北京的雨枫书馆,另一家是深圳的尚书吧。她们都年代不长,却一步一步愈发走得灿烂。 雨枫书馆从开业那一天起,就在我的关注之下,近三年来,它的名气像吃了激素一样不断膨胀。其成功,不仅因为它号称我国第一家会员制女性主题书馆,更在于它收取会员费得同时提供了贴心的会员服务。它常开设讲座沙龙,新书发布或名人访谈会,电影观摩讨论,这些与文化艺术扯上关系的活动,不仅恰到好处地吸引特定的群体到店里来,而且随着活动的宣传力度,雨枫书馆的品牌力量也随之增强。那些活跃的会员,就冠之以书女大使的美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紧紧抓住她们的忠诚之心。包书的纸,自制的绢布,精致的会员卡,浪漫的主题色调,网线,茶饮,门窗,壁纸,优雅的书柜和恬静的沙发她为每个心底有梦的女人打造了一个浪漫书房,你可以在此掌灯默读,亦可以在此收获情意,分享人生。 独立书店如果不能在经营模式上推陈出新,那就需要在经营种类上巧做搭配。现在的 年轻书虫们喜欢书和咖啡的黄金搭档,比如光合作用书房就开辟了悦读咖啡;更资深的书痴也许偏爱中国茶的幽香,开在北京赫赫有名的南锣鼓巷一条安静胡同里的书茶,即深得此道;而在深圳书城的尚书吧,老板将老旧的二手书直接嫁给了上等的好酒,老板还坦言,未开书吧前 是书和酒养着他,如今变成他养着书和酒,兼带经营着一份理想。 读钟芳玲的《书天堂》,获知全世界都有这么一些人,怀揣着一个书店理想,穷极一生不肯放下。尚书吧的老板马刀,亦是如此一位理想主义者。老板娘扫红,是颇有书缘的天才女子。因着他们的灵气和趣味,以及两颗有容、乐观、开放的心,成就了这妙趣横生的尚书吧。他们都是性情中人,大有 过一把瘾就死 的勇气和指点江山的胆略。扫红在其新书《尚书吧故事》中,将其开店的乐趣和担忧描写得纤毫毕现。有时候见到酒客中有调情的,有把书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并不珍爱的种种人等,她也难过,为尚书吧是一个吧而难过。但她也清楚尚书吧的生命长青,依仗着这些酒客,以酒养书,是尚书吧的经营策略。换一种角度想,酒客愿意与书对饮,已是一大安慰了吧。 纵观古今中外, 无论书出身大家闺秀还是贫苦人家,她似乎总是无法独立生活得体面,于是,她们常常被许配给他物,以搭档的身份坚持着自己的幽雅。而书香,仿若百搭香,她们放在任何一处,五味杂陈竟也都能独具一味。所以,那些最终如花绽放的 独立书店,必将有那么一点混搭,这便是独立书店的潜规则。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2009.11.28 教材导刊.书香园地)发表时稍有删改。感谢编辑润色,感谢赵晶约稿。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4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