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计算机大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6中国计算机大会P与NP问题论坛已获批准
热度 3 accsys 2016-7-8 11:52
各位学界朋友: 2016 年中国计算机大会 Pvs.NP 问题论坛已经批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领导下的,针对世界难题展开的研讨会。论坛会议时间定为 10 月 22 日 下午。 如果您对该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想参加大会发表成果,请您将发言题目, 要演讲内容,姓名单位等项电邮通知我,我好提前进行发言统筹安排。 中国计算机大会是国内计算机界最重要的盛会。 2016 年中国计算机大会预计将有五千余众参加,论坛是您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机会,不可错过。 预备参会发表演讲者的邮件,我必回复。 我的联系邮箱为: accsys@126.com,accsysuibe@uibe.edu.cn 祝好! 姜咏江 2016-7-8
个人分类: 科研讨论|3958 次阅读|8 个评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圈子
accsys 2009-12-8 08:02
参加了中国计算机2009年大会,目的是寻找同行讨论自己研究的动态计算机问题。最关心的是多核技术分会场,希望能够听到真知灼见的发言。然而,给我的印象是距离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深层次太远。多数发言者都没有深入到操作系统以下的层面讨论多核,更不要说对片上多核结构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举例来说,某教授演讲,将多个操作系统同时放在一个虚拟计算机上,在虚拟机的下方连接上许多核。会下,我问:如何将多核与虚拟机连接?没有回答。且不说多操作系统同处一机如何协调带来的软件复杂度,这样做不违背操作系统的精神吗?不要因为国外有此类修补之作,我们就一定要跟上,这样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片上多核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当前,多核结构设计之所以讨论热烈,是因为结构直接关系到多处理器的充分调动,关系到并行程序设计,关系到如何能够让更多的程序,在一机的多个处理器上自由地同时执行,从而高效大量地完成任务。人们不断地重复着存储墙任务墙功耗墙并行编程墙这些挑战性的课题,然而没有听到一点关于多核技术在这方面的破解之术,哪怕是设想也好,叫人感到遗憾。 对功耗墙我没有研究,因而没有发言权,但我的动态计算机可以解决其他三墙。由于我未能进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圈子,自然没有我的发言权。在提问的环节中我提出了希望,希望这个计算机界重要的圈子,能够将理论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增强硬件方面的研究(主要指微体系结构方面),硬件结构决定着操作系统。 无论如何,这次计算机大会能一改全盘软件研究为中心的特点,就已经叫人感到安慰和振奋了。 总的感觉,体系结构的圈子,要加快向更深层次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进军的脚步。 2009-12-8
个人分类: 随笔|4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