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嫁祸于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寻找替罪羊,中国小心!
热度 12 杨学祥 2016-10-3 06:17
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寻找替罪羊,中国小心! 杨学祥   最近有报道说,欧盟还未从英国脱欧中缓解过来,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又随之降至,债务危机是导致英国脱离欧盟的最主要原因,率先爆发债务危机的国家是希腊,随后意大利也紧跟其后。最近,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也面临着债务危机。今天美国向德国银行发了140亿的罚单开出天价罚单,作为欧盟经济体的领军人物, 美国终于动杀手了 ,既然向德国下杀手那么无意是向欧盟开刀,英国脱欧或许只是开始,最残酷的还将在后面,还记得在前一段时间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但是就在今天欧盟慌了,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不仅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且还向中国求助真是大块人心!这对风雨飘摇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现在140亿对德银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罚单总是要接的,美国司法部也不会不知道德银根本交不起这样的天文数字,那么美国的这张罚单出现在此刻便显得颇有些“别有居心”了。如今世界经济泡沫盛行,狂热和盲从主导着世界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复苏假象逐渐显著。 美国现在就在等着一个大的经济体崩溃,一次借助自己复活,而这个“猎物”就是中国。 经济危机是富国和富人间的生存战争   金融危机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代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一个共同的统计特征是,每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仅给社会带来萧条和苦难,而且总是伴随一大批富国和富人的衰落和破产:这是一场富国和富人间的生存战争。 我在5月28日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 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美国吃定德国大佬,计划早在筹谋之中。 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2168.html 德国过去是美国宿敌现在是潜在对手。这就不难理解,美国在下一次经济危机之前就封杀德国银行的断然举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637.html 美国国会本月通过沙特法案,允许“9.11”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 沙特政府和个人在美国有几千亿的国债和投资,好像一只肥羊,令许多贪婪律师垂涎不已。第一步应该是立即冻结沙特政府和个人在美国的帐户。 这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美国布局下一次经济危机,富国和富人间的生存战争从美国对德国和沙特的财富掠夺开始。 富国和富人间的生存战争已经打响,试看德国和沙特如何反击。 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防人之心不可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692.html 美国的胃口是填不满的:敲诈德国,起诉沙特, 下一位替罪羔羊是谁?   有报道称,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财长保尔森就说,当时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美国将欠债一笔勾销,我就不还了,你们能怎么的?尽管保尔森立刻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说美国不是这种人。但这是因为美国还想从中国借到更多美元,如果中美哪一天真翻脸成了仇敌,山姆大叔未必就不会这么做。   所以,尼克松时期的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曾有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现在,中国要开始去美国国债化了,美国将无法从中国借到廉价资金了。   中国要开始去美国国债化了,美国将无法从中国借到廉价资金了。   习惯了从中国随手拿钱的美国,会心甘情愿吗?就如同某个邻国,给惯了援助的我们突然决定不给援助了,小金同志心里会爽吗?某个坏招,估计正在憋出中! 中国,也要小心啊。 http://mt.sohu.com/20160929/n469372990.shtml 我们在2016年6月26日指出,英国脱欧的决定表明,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英国不愿为欧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买单,世界共同应对危机的幻想已经破灭,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首先使全球化趋势戛然而止,欧盟的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英国退欧将引爆金融危机,敲响超级灾害链的警钟 :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历史再一次一步一步重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68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686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637.html    勾销欠账,经济制裁,冻结资金,直至发动战争,没收敌产,寻找替罪羊的借口可以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关键是还没有到撕破脸皮,卸下伪装的时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785.html 英国、德国、沙特,下一个目标是中国? 相关报道 全球经济危机,美国140亿罚单声东击西,中国小心! 投资讲堂2016-10-0200:38:01   世界纷纷扰扰,瞬息万变,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各国经济紧紧相连着,牵一发而动全身。三个月前英国脱欧的事件轰动全球,成为2016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这本应是欧盟的家内事,经济影响却波及到了全球,其中日本受到影响最大。现在的地球是一个地球村,每一个国家就想一家农户,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全村。   欧盟还未从英国脱欧中缓解过来,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又随之降至,债务危机是导致英国脱离欧盟的最主要原因,率先爆发债务危机的国家是希腊,随后意大利也紧跟其后。最近,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也面临着债务危机。今天美国向德国银行发了140亿的罚单开出天价罚单,作为欧盟经济体的领军人物,美国终于动杀手了,既然向德国下杀手那么无意是向欧盟开刀,英国脱欧或许只是开始,最残酷的还将在后面,还记得在前一段时间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但是就在今天欧盟慌了,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不仅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且还向中国求助真是大块人心!这对风雨飘摇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英国一脱离欧盟,德国和法国在欧盟只手遮天,德国是欧盟成员国内工业经济最强的成员国,支撑着欧洲经济。美国向德国银行开出的这140亿的罚单,可以说直接捅了德国的心脏,或许很多人认为140亿对于资金庞大的德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谁又能知道德银过得多么凄惨。就在美国公布天价罚单之后,德意志银行基本被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受此消息的影响,德意志银行股价开盘暴跌8%,可怕的是这家银行自开年以来一路暴跌,现在已经跌去40%。这场灾难不但导致德意志银行股价跌到渣都不剩,而且还造成欧洲各大银行股票重挫。整个欧洲的股票市场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预计重挫程度高达3%以上,整个欧盟的银行业已经溃不成军。    现在140亿对德银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罚单总是要接的,美国司法部也不会不知道德银根本交不起这样的天文数字,那么美国的这张罚单出现在此刻便显得颇有些“别有居心”了。如今世界经济泡沫盛行,狂热和盲从主导着世界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复苏假象逐渐显著。美国现在就在等着一个大的经济体崩溃,一次借助自己复活,而这个“猎物”就是中国。   中国人民币在下个月加入SDR,成为世界第五大货币。如今欧盟债务危机严重,德银的危机成为中国继希腊之后打入欧盟的最佳机会。但是,中国自身经济问题重重,而这些问题都被房地产泡沫经济掩盖着。美国这一招看似对德银下手,实着是在等待着中国犯错误,等待中国的经济泡沫破裂,然后自己翻身,再次主导者世界经济。 http://mt.sohu.com/20161002/n469517039.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88 次阅读|44 个评论
国外人士和机构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热度 2 杨学祥 2016-6-16 13:47
国外人士和机构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杨学祥 部分国外人士和机构成为“中国经济悲观论”始作俑者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最近指出,一部分国外人士和机构成为“中国经济悲观论”的始作俑者、背书人或信奉者,原因有三。 其一是对中国经济的无知。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形成的,缺乏对中国这种快速跨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分析框架。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国外人士和机构从传统的需求侧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却看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藏的增长潜力。 其二是希望中国采取刺激性政策以从中获利。中国经济块头大、增速快、外向程度高,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大。 2014 年,在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净出口对本国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净出口增长对世界 GDP 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仍然双双超过 1/4 。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 其三是做空中国经济。一些国外人士和机构或者试图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中获取学术声誉,或者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06-16/doc-ifxtfrrf0432960.shtml 美联储极力掩饰经济危机的存在 在刚刚闭幕的七国集团 (G7) 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防范金融危机,特别是要防范“雷曼级”的金融机构倒闭,形势似乎相当严峻,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哈佛大学的讲话却表示,并不担心金融危机,为何美日对金融危机各执一词呢?   其中,耶伦所说没有金融危机的迹象,无疑是指美国,而安倍所说无疑主要就是日本了,在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之际,美日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严重吗? 日本刚刚经历日元暴涨、日股暴跌,财相麻生一度放声要干预汇市,美日为此还在 G7 财长会议上有过争论,安倍担心日本国内出现金融危机也属常理,至于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就足见形势的严峻了。 我在 5 月 28 日 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美国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英国《金融时报》 4 月 10 日 报道,据斯坦福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美养老金亏空高达 3.4 万亿美元,而官方数额却还不到其三分之一。此外,美国还有联邦 19 万亿美元债务,美国家庭有 14 万亿美元贷款,各级地方政府负债 9 万亿美元,共计 45 万亿各类债务,即每个美国人欠债 15 万美元。 陈思进 6 月 6 日 指出,长久低利率和潜在负利率政策,已然使得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难以承诺养老金支出,再不加息的话,欧美社会信用体系将崩溃。 海涛视线 2016-06-05 指出,周五公布的美国 5 月非农数据大跌眼镜,季调后非农就业新增人口仅 3.8 万人,大幅差于预期的 16.4 万人,创 2010 年 9 月来最差水平, 5 月失业率为 4.7% 。 明辉认为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 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 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http://mt.sohu.com/20160605/n453063694.shtml 大空头席夫称美国经济危机尚未克服 美联储信用将破产。 金投美股网 6 月 2 日 讯, Euro Pacific Capital 首席执行官席夫( Peter Schiff )是华尔街著名的大空头,曾经准确预见到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衰退的美国房地产崩盘。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但席夫却一直坚信,真正的危机尚未被克服。尽管席夫对于美国经济、美元和国债的不少预言现在都没有实现,但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他却强调,或许自己在时机的判断上不够准确,但是这些预言所针对的现实却是不能否认的。 http://usstock.cngold.org/c/2016-06-02/c4144193.html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最近转发一篇博客,博主认为,此文可以与何新的“中美没有金融战,已经形成奇妙金融关系” 相参照阅读。博文摘编如下: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当年中国的 4 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这不是某些人自我吹嘘标榜就说了算,我们可以找到客观的坐标作为衡量考核的依据。 上面这张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中国上证指数关联对比图,足以告诉你如何看清真相,一图抵千言,实在不想说太多。 我只想说: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5 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 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 2015 年 A 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美国市场巧妙地进入横盘震荡的修复阶段,目前已经接近元气回复。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拉升上涨状态。只是这次也许是第五浪 21000 点的最后赶顶冲刺拉升。 之后,无论如何美国经济也逃不掉熊市大调整的厄运而进入危机状态,全球也将因此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 时间节点应当在未来三到五年( 2019 年前后),而这次,估计已经没人能救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w9nr.html#cre=sinapcmod=gloc=16r=0doct=0rfunc=33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29 日 指出, 2019 年前后进入 2008 年以来的再一次金融危机。新的证据在不断涌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美联储信用危机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102.html 挽救危机的措施都是双刃剑,其效果是有限的,过度使用将走向其反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由此导致的负利率时代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 2020 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 2019 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确实有人诱使中国为他人做嫁衣裳: 当年中国的 4 万亿投资究竟最终是救了谁的命? 有识之士指出,美国政府应该给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金融理财专家”和某些金融高官颁发经济特别贡献大奖章,以表彰这些为美国经济摆脱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5 年金融危机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官员,他们为美国经济延缓并短期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功绩足以载入美国史册,与开国总统华盛顿同放异彩和光辉。为此我国股市和经济付出巨大代价。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包括制造 2015 年 A 股暴跌的股灾,转移资金到美国而救助美国,成功避免了美国股市、熊市陷入剧烈大调整的泥潭。 其二是希望中国采取刺激性政策以从中获利。中国经济块头大、增速快、外向程度高,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大。 2014 年,在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净出口对本国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净出口增长对世界 GDP 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仍然双双超过 1/4 。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 对比这两段话,我们现在能得到什么教训? 我在 5 月 28 日 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刊评:经济悲观论始作俑者对中国经济无知 2016 年 06 月 16 日 07:08 综合 5,334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家手笔)   蔡昉   《 人民日报 》( 2016 年 06 月 16 日 07 版)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入而广泛,发展成就和趋势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特征。国际上一些人只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的速度换挡,却没能理解其更丰富的内涵和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于是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判断。因此,应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消除误解、增进共识。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澄清“中国经济悲观论”,最大程度地消除外来干扰。一部分国外人士和机构成为“中国经济悲观论”的始作俑者、背书人或信奉者,原因有三。其一是对中国经济的无知。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形成的,缺乏对中国这种快速跨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分析框架。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国外人士和机构从传统的需求侧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却看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藏的增长潜力。其二是希望中国采取刺激性政策以从中获利。中国经济块头大、增速快、外向程度高,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大。 2014 年,在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净出口对本国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和净出口增长对世界 GDP 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仍然双双超过 1/4 。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其三是做空中国经济。一些国外人士和机构或者试图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中获取学术声誉,或者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中国经济悲观论”,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更严重的是,悲观情绪一旦蔓延,往往会强化一些国家业已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甚至民族主义政策倾向,形成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加强对外解释和传播,让国际社会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中国政府的举措,有助于消除“中国经济悲观论”及其不良影响。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促使国内外舆论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世界经济新平庸区分开来,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2014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首次以新平庸概括陷入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和高负债中的世界经济。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存在经济减速,但世界经济新平庸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世界经济新平庸代表的是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新常态则是中国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必经的阶段。一些西方人士从需求侧和周期的角度认识世界经济新平庸、解释投资低迷和经济减速。如果他们用类似的观点解释中国经济新常态,则会大大低估中国改革红利和增长潜力,甚至形成干扰我国发展的舆论场。因此,需要向国际人士讲清楚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世界经济新平庸的本质不同、中国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经济学家需求侧思路的差异,以及中国经济通过改革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增强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在重要国际活动中促成于我有利的共识和合作,甚至可以借助外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重大国际场合的讨论乃至交锋中,外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倾向于从他们理解问题的角度出发,促成国际合作中的共识和协调行动。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做法。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因在供给侧,着眼于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因此,在重要国际活动和国际论坛中,我们应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讨论方向,既尊重别人对世界经济的观点和建议,也阐明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判断,努力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同,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使重要国际活动和国际论坛取得的共识和随后的行动于我有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来源:人民日报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6-06-16/doc-ifxtfrrf043296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0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美元升值的背后:美国“收割”世界可以实现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6-5-31 09:36
美元升值的背后:美国“收割”世界可以实现吗? (2016-05-31 00:04:16)转载▼ 美元升值的背后:美国“收割”世界可以实现吗? 美国的“收割”可以实现吗?这是更加深奥的课题,最主要不取决于美联储,也不取决于各国央行,而是取决于各国是否敢于对自己的体制和经济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美联储次贷危机之后,用信用换商品是吃亏的,当然这是从国家利益和美联储战略利益上来说。 到今天,我并没有看过伯南克的回忆录,但我在前文中说过,当时美国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对抗危机。因为美国的国债与GDP之比在当时超过80%,更谈不上财政盈余,注定美国财政没有挽救危机的能力。关注国内外经济走势沥青操作薇/信:zqdp8866祝各位生活愉快 只能用新的危机挽救当时的危机,具体方式就是加印钞票。这不仅仅是美国,未来,全球所有国家都是如此,因为各主要国家的负债率都很高(只有智利、瑞士等极少数的国家除外,尤其是智利,有大量的财政盈余,也因此,在智利不会发生无法挽救的危机),他们都只能采取用新危机挽救旧危机的方式!谁也逃不脱! 既然美国财政没有挽救危机的能力,印钞是美国唯一的做法,所以,无论是伯南克,还是伯北克处在当时美联储主席的位子上,都只能这样做!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美联储主席体现的更主要是国家的意志,而不是个人意志! 但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加印钞票,本身就违反了美元的发行原则,从本质上来说,美联储是信用管理部门,国家经济只是参考,前者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而后者是次要的。但同时,美联储是美国的美联储,面对经济危机又绝对不能袖手不理。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只能依据经济和国家的需求发行货币,这也是势在必行。 可是,这样一来,美元的信用受损,即便在国际上换取了商品,也是得不偿失,因为美元的信用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 美国之所以被逼到这样的处境,最主要是责任是布什父子,在任期内不断发动战争,耗尽了美国财政,将美国推到了只能加发钞票的处境。 但是,对于奥巴马、伯南克和继任者耶伦来说,埋怨布什父子是没用的,也不是美国人的风格。美国的危机必须拯救,货币必须加发,留给他们未来的任务就是如何恢复美元被破坏的信用水平!这才是最正确的态度。 美国加发了三万多亿美元的基础货币,这远远超出了美国经济自身的需求,如果任由这些美元在美国商品市场上兴风作浪,这是美国和美联储无法承受的,那么唯一的做法就是适时升值,这也是耶伦推行强势美元的根本原因!无论美联储官员近两年的言论还是加息,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当美元处于升值的趋势之后,因为美元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就会刺穿全球的资产价格泡沫,这本质是货币泡沫和债务泡沫。世界各个发生危机的国家的人们就会去避险,大量的美元(这些美元流通在国际市场上和各国央行的账户上)就无法回流(美元少量回流、美联储加息等,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文/金升/V信:468331158 美国鹰扬金币铸造与发行量的大幅上升,意味着美元在国内商品交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下降,这更加推动了美联储加息的欲望和动力,让美联储不得不这样做),而是进入到很多国家的经济生活和居民手中,这会达到两个目的:第一,美元不能被动回流美国,美元信用的缺失就无法显现;第二,进入各国经济生活中的美元,有了对应的财富,美元的信用缺陷无法显现。 如果这些国家的货币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美元就有可能成为这些国家的本位币,美元的信用缺陷就会彻底消失(现在有一个典型,那就是津巴布韦,候选的国家是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等等)。 最终,美联储在次贷危机之后发行的信用有缺失的美元,拥有了对应的财富,就成为信用完善的美元,这实际是一种信用修补的方法。 美联储只有将美国的美元变成世界的美元,扩大自己的流通边界(不是趴在各国央行的账户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美元信用修补的道路。这种做法,并不需要伯南克用回忆录来说明,“逻辑”先生已经更清楚地说明了。 当然,在这个地方如果抱有阴谋论的思维也无可非议,美元升值进而刺破各国的货币泡沫与债务泡沫,结果自然是这些国家被收割,也即美联储收割世界。结果当然就是收割世界,当一些国家自己的货币和债务被刺破,自然就只能被收割。关注国内外经济走势沥青操作薇/信:zqdp8866祝各位生活愉快 如松连给伯南克提包的资格都没有,2014年的时候伯南克刚刚退休,还没有回忆录,但我知道逻辑必定会覆盖伯南克和继任者的所思所想,不会有意外。 美国的“收割”可以实现吗?这是更加深奥的课题,最主要不取决于美联储,也不取决于各国央行,而是取决于各国是否敢于对自己的体制和经济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志强解套策略—— 一、根据图表分析,如果所买入的价位处在高位必须立即单子止损。 二、处在中位,可以依据当时的情况暂时观望,以求的解套离场或者逢高减少仓位降低损失。 三、低位,则不必急于单子止损,应该在所买入的价位下跌企稳之后,在重要的支撑位敢于低位补仓,摊薄成本,在接下来的反弹行情中将高位套牢的仓位一同救出来。 四、处在上升趋势,则不必单子止损,耐心地持有一段时间,必然会解套,甚至还会有较大获利的可能。 五、注意:做单顺势而为,切勿逆水行舟! ——志强投资理念—— 投资是有风险的,利润和风险并存。要做好风险控制,严格止损止盈,我们做的是投资,不是赌博。所以希望朋友能够明白这一点,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欲望能使人失去理性,欲望越多的人弱点也越多,堕入深渊的可能性也会越大。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是战胜自我的根本。虽然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但佛家讲究无欲无求境界,我们生活在红尘之中,虽然做不到无欲无求,但是这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保持清醒头脑,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基石。 【本文的最终解释权归志强所有,如有疑问加志强老师薇/信:zqdp8866,或原油/沥青学习群796884备注:志强S 询问详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ef2c4290102wkfv.html#cre=sinapcmod=gloc=7r=0doct=0rfunc=3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经济危机威胁下的大国心态:以邻为壑嫁祸于人(2)
杨学祥 2016-5-29 07:15
经济危机威胁下的大国心态: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2 ) 杨学祥 据媒体报道,中国央行 5 月 27 日 发布澄清声明。声明指出,近日,有个别外媒报道《中国央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立场松动》和《中国官方试图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 6 月加息》,以上报道捏造事实,误导读者,误导市场舆论,我们对这种违背新闻职业操守、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声明还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篇声明可以说非常及时,声明内容也很有针对性。因为,此前,美国媒体报道的相关消息,也确实有些反常。 我再 5 月 28 日 指出,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日本的恐慌、美国的观望、英德的乐观,其中的玄机在于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886.html 我们在 2013 年 1 月 14 日 指出,研究表明,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按照世界经济长波的发展规律,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在 2020 年结束,因此,罗杰斯认为 2020 年前中国的牛市持续没什么问题。这决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由经济科学规律决定的。   但是,经济规律也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和战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由于存在西方经济强国的干涉和竞争,中国经济虽然面临 20 年的经济发展机遇,同时也潜藏外部经济压力和操纵。中国股票市场也毫无例外。如果明年 2 月份,上证指数大幅上涨到 10000 点,罗杰斯就会卖出手中的中国股票。因为这表明外部势力在介入操纵中国的股票市场。 希望与绝望同在,暴利同风险共存。在经过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之后,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人为调整阶段,各国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在为本国的存在与发展出谋划策,争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控制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2992.html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17/content_672190.htm http://stock.jrj.com.cn/2007-09-17/000002689548.shtml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07-09/17/content_659212.htm 表 1 给出了 2013 年和 1913 年的相似性 表 1 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5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时 期 1890- 1913 1914-1944 18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 关键年 1913 2013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有评论说,这次央行罕见的对美国媒体做出不点名的驳斥与警告,很大可能正是意识到了其背后的更多演绎。对于这种金融舆论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 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相关报道 央行警告美国媒体,金融舆论战再次上演? (2016-05-28 21:39:13) 转载▼ 标签: 杂谈 央行警告美国媒体,金融舆论战再次上演? 雷思海 据媒体报道,中国央行 5 月 27 日 发布澄清声明。声明指出,近日,有个别外媒报道《中国央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立场松动》和《中国官方试图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 6 月加息》,以上报道捏造事实,误导读者,误导市场舆论,我们对这种违背新闻职业操守、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声明还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篇声明可以说非常及时,声明内容也很有针对性。因为,此前,美国媒体报道的相关消息,也确实有些反常。 首先看彭博社的那篇报道,该报道称,中国官方将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向美方提出美国加息时间点确认的问题,并称,与 6 月份加息相比,中国更希望美联储能将加息决定推迟至 7 月份。 按照日程,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 6 月初举行。应该说,这样一个级别的对话,谈到双方的利率政策是应有之义,估计过去几次对话也都有谈论这个话题。问题是,彭博社为什么这次要把这个内容突出出来,还称中方希望美国推迟加息? 这个新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央行担心美联储加息,这实际上是做空人民币的暗示。 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则称,中国央行自今年 1 月起逐步放弃了基于市场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基本回归到旧有做法,即基于政府意图来设定每日中间价。这可以说是对中国汇率改革的完全否定,有损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这两条消息几乎在同一时间在美国发出,显示了美国资本的一致愿望,那就是可能再来一次针对人民币的做空大动作。 我们知道,最近美联储多位委员突然放出了加息的言论,而美联储主席耶伦昨天凌晨发表演讲时也提到,如果经济数据可以的话,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加息是合适的。美国此时一反常态,突然变化政策,除了国内考虑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那就是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流向美国,购买美国资产,这是美国重归利率正常化轨道,同时又不引起其国内资本市场崩塌的必然选项。 而外部资本的来源当中,中国则被其认为是首当其中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外汇储备多,更因为中国被美国看做是最大的战略对手,因此,从中国吸引资本流入,是一箭双雕,既可以恢复美元的强势,同时又打击美元未来的最大竞争对手人民币,进而打击中国经济。 今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的多空之战,曾经惊心动魄,最终的结果是海外做空资本铩羽而归,美国的几个对冲基金都在人民币空头位置上损失惨重,现在仍然心有余悸。但是,这种大国的金融博弈不会就此停止,眼下来看,新一轮的汇率之战又在孕育之中。 这次央行罕见的对美国媒体做出不点名的驳斥与警告,很大可能正是意识到了其背后的更多演绎。对于这种金融舆论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c13fba0102wqj0.html#cre=sinapcmod=gloc=39r=0doct=0rfunc=33 央行发布澄清声明 : 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2016 年 05 月 27 日 17:20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央行发布澄清声明 : 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中国网 5 月 27 日 讯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5 月 27 日 16 时 左右通过其官方微博“央行官微”发布澄清声明称: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下是澄清公告全文: 近日,有个别外媒报道《中国央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立场松动》和《中国官方试图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 6 月加息》,以上报道捏造事实,误导读者,误导市场舆论。我们对这种违背新闻职业操守、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http://news.ifeng.com/a/20160527/48862109_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北极熊将彼尔姆夜总会大火惨案责任嫁祸于人
黄安年 2009-12-8 09:45
警惕北极熊将彼尔姆夜总会大火惨案责任嫁祸于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8 日发布 俄罗斯当地时间 12 月 4 日深夜,彼尔姆边疆区首府彼尔姆市的一家夜总会发生严重火灾。截至 6 日,已有至少 112 人遇难、 142 人受伤。根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当天介绍说,夜总会老板没有向有关方面申请燃放烟花的许可,火灾是违规燃放舞台烟花所致,低矮的舞台顶棚着火后,现场灯光熄灭,由于过道狭窄,人们无法及时逃生,继而发生人员踩踏。梅德韦杰夫在获悉上述情况后,怒斥这一事件是严重犯罪行径:除了用犯罪这个词,我们无法找到其他词语来形容这一事件。很明显,这是一起犯罪事件,应该被起诉。虽然这不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但其后果的恶劣程度前所未有。 (http://www.ahradio.com.cn/news/system/2009/12/06/000398271.shtml) 然而 , 过不了多久 , 俄罗斯主管部门就改变口径称 : 彼尔姆瘸马夜总会使用的是从国外流入的劣质烟火,这是导致火灾的重要原因。而夜总会没有使用俄国产的安全舞台烟火。(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lsyezonghuibaozha/zuixin/200912/1207_8889_1464058.shtml )人们不难看出,俄罗斯主管调查当局试图转移视线 , 嫁祸于人,其居心叵测,可谓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我们知道彼尔姆是以生产炸药著称的城市 , 对于炸药和焰火的防控的经验不言而喻。这起严重责任事故在于管理失职是有目共睹的。焰火燃放是柄双刃剑,管控失当,即使优质焰火甚至在户外燃放,同样有可能导致火灾, 2008 年春节晚会央视大火使用的是优质焰火,并不因为焰火优质就不至于导致火灾,违规不当使用很可能导致火灾。至于火灾后如果处置得当,不一定会造成人员死伤,即使有死伤也会降到最低限度。彼尔姆大火完全是俄罗斯内部管理混乱导致的惨案,现在俄罗斯主管当局却把矛头首先指向未经查证的所谓国外流入的劣质烟火,岂非咄咄怪事! 北极熊这种恶劣做法已经不止一次 , 我们需要警惕这类朋友的不仁不义之举啊! 附报道 : **********************888 俄罗斯严查中国劣质烟花 保证新年安全 2009 年 12 月 07 日 05:52 凤凰卫视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 6 号紧急要求全国各商场严查从中国进口的劣质烟花爆竹,以保证新年安全。俄内务部刑侦专家指出,彼尔姆瘸马夜总会使用的是从国外流入的劣质烟火,这是导致火灾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紧急救援部消防局专家做了一个试验,在瘸马夜总会使用的此类舞台烟火,这是俄国产的安全舞台烟火。这类是俄制的手持烟花。 俄消防专家说:可以见到从下面是火光和炽热的,一点也感觉不到,可见事故现场使用的完全是另一种。   椐目击者称,从发现天棚火光到燃起大火只有十几秒时间,现场勘查的专家质疑,瘸马夜总会使用的烟花来源,警方目前逮捕了瘸马夜总会执行经理和设计舞台烟花的企业负责人等 4 人。   消防专家表示,劣质烟花首先点燃挂在顶棚的装饰灯,然後点燃棚顶。彼尔姆警方目前封存了市区和郊区所有超市的烟火柜台,等候品质检验。   为此,俄罗斯紧急救援部要求全国商场封存从中国进口的烟花爆竹,禁止在市场销售。   消防专家指出,彼尔姆瘸马夜总会造成死伤人数惨重的另一个原因是场内人员超过 450 人,而唯一的应急出口只有 2 米宽,在火灾发生时,电路短路後,人们慌乱出逃,漆黑浓烟中挤作一团,大部死亡人员是吸入一氧化碳而致。    12 月 7 日,根椐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手令,俄全国下半旗悼念彼尔姆瘸马夜总会死亡者,为哀悼日。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lsyezonghuibaozha/zuixin/200912/1207_8889_1464058.shtml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71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