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日志

特约综述:级联电光光子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Chineselaser 2017-6-9 10:50
蒋淏苇 李广珍 刘一岸 陈玉萍 陈险峰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级联的线性电光效应(Pockels效应)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常用的控制光的手段。对于周期性畴反转铌酸锂(PPLN)这样的一维光子晶体,平行于光轴方向施加电场可以周期性改变折射率大小,形成电光光子晶体结构,而垂直于光轴方向施加电场将不仅改变折射率椭球大小,同时周期性改变折射率椭球主轴方向。本文对部分已报道的基于周期性的级联电光效应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其在可调的手性器件、全光逻辑门、基于快慢光的时间隐身和非线性光学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级联电光效应在未来的集成光子芯片中的巨大应用价值。(本文发表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年第6期, 点击阅读全文 )    蒋淏苇,李广珍,刘一岸,陈玉萍,陈险峰. 级联电光光子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54(6):060001. 全文图片展示——
3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曾小勤一行来实验室访问
rczeng 2016-11-4 19:25
10 月2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曾小勤教授、长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冉旭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报信息部副主任罗东一行3人来材料学院访问。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JMST)》副主任 罗东 应邀做了题为《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报告。罗主任发放了JMST 和《金属学报(英文版)》宣传资料,在报告中 介绍了 金属所特色期刊《JMST》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英文论文书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论文投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报告当中开展了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并赠送小礼品。 曾小勤教授做了题为《镁合金强韧化研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基本情况,镁合金强韧化研究思路和进展情况。会后,曾小勤副院长参观了实验室。 链接: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曾小勤一行来我院交流访问
2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大学中标基金谁最牛(修改稿)
热度 9 zhpd55 2016-8-24 17:14
看大学中标基金谁最牛(修改稿) 诸平 之前已经写过“ 师范学院 2016 获批基金知多少 ”、“ 2016 师范大学获批基金项目统计结果 ” 已经“ 文理学院基金中标 38 项,绍兴名列第一 ”的博文,下面再根据已经公布的中标基金项目名单,来研究大学的中标情况,看看究竟是哪所大学最牛。大学共计有 29197 项申请中标,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累计金额超过 140 亿元( 1400384 万元),中标项目分类见表 1 。 表 1 大学中标项目分类统计结果 项目分类 数量 / 项 比例 /% 面上项目 13530 46.340 青年基金 11985 41.049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216 7.590 重点项目 465 1.593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350 1.199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22 1.103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112 0.384 联合基金项目 91 0.312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64 0.219 应急管理项目 34 0.116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26 0.089 重大研究计划 2 0.007 合计 29197 100 1 中标基金项目数量:上海交大最牛 就中标基金项目数量而言,上海交通大学有 892 项中标,名列第一;比第二名多 201 项,比第三名多 256 项。比第四名多 300 多项。中标基金数量 Top20 见表 2。 2 获得资助金额最多的:上海交大 获得资助金额最多的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 892 项申请中标,共获得资助基金超过 5 亿元。排名第二的是浙江大学,共获得约 4.5 亿元资助金额。北京大学名列第三,获得资助金额不足 4.2 亿元。其余大学的资助金额详见表 2 。 表 2 大学的 中标基金排行榜( Top20) 单位名称 中标项目 / 项 金额 / 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 892 50279 浙江大学 691 44952 北京大学 537 41608 清华大学 470 37632 中山大学 636 30486 华中科技大学 575 29062 复旦大学 546 28295 同济大学 420 22113 西安交通大学 431 20299 中南大学 407 19728 南京大学 394 269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26 25190 山东大学 400 19084 哈尔滨工业大学 333 19068 四川大学 363 18459 武汉大学 367 18434 天津大学 284 17699 吉林大学 307 16821 东南大学 290 15957 苏州大学 282 13597 3 最牛的责任人:中标金额上千万 中标金额上千万的责任人初步统计结果见表3,如果有新发现,会进行补充更新的。 表 3 中标金额上千万的责任人 负责人 单位 金额 / 万元 张勇 中国矿业大学 1362 王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 1247 王强 广西中医学院 1124 韩旭 湖南大学 1110 王平 大连理工大学 1098 黄晓军 北京大学 1050 邓兴旺 北京大学 1050 王占山 东北大学 1050 于吉红 吉林大学 1050 杨修群 南京大学 1050 祁海 清华大学 1050 李景虹 清华大学 1050 龚启勇 四川大学 1050 元英进 天津大学 1050 王占山 同济大学 1050 严建华 浙江大学 1050 苏宏业 浙江大学 1050 陈宝梁 浙江大学 1050 姚雪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0 陆夕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0 张鹏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1050 宋尔卫 中山大学 1050 朱敏 南京医科大学 1050 周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050), 渤海大学 (62) 1112 4 大学 中标项目 Top10 的统计结果 中标项目 Top20 的大学(见表2)当中,共有 9006 项基金申请中标,获得资助金额累计约为 52 亿元( 518441 万元)。中标项目 Top10 的大学(即表2中的前10名大学)当中,共有 5657 项基金申请中标,获得资助金额累计约为 32.7 亿元( 326843 万元)。下面的统计结果仅仅是对 表2中的前10名大学的统计结果。 4.1 学科中标频次 Top10 4.2 学科中标金额 Top10
个人分类: 新观察|1569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只看排名怎么行?前虎后狼要识清!——上海交通大学篇
coffer 2016-4-14 22:15
只看排名怎么行?前虎后狼要识清!——上海交通大学篇 说明: 1. 红色柱子为本校 2. 蓝色红框柱子为得分与本校并列的高校 3. 蓝色柱子为与本校分差在设定范围内的高校 4. 绿色柱子为当设定范围内没有高校时,以绿色柱子呈现与本校得分最近的学校,作为参考 5. 大学名称后面括号内的数字为名次 6. 柱子上面的数字为得分
2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快!120年上海交大整体实力稳居中国大陆第四
热度 39 liuhongusst 2016-4-8 09:34
上海交通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南洋公学数易其名,经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多个阶段,于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至1949年剔去“国立”二字,径称“交通大学”。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工学、商学、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影响力 。(引自官网)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班子精诚团结,干部士气鼓舞,师生斗志昂扬,在人才制度改革、抢占科研制高点、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世界,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大学则是科技和人才的关键依托载体,也是国家和城市赖以实现全球合作交流的核心节点。竞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竞争就会有对手,有了对手才有战胜之而成为强者的念头。 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全球最顶尖的高校作为标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为追逐的对象,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开展了激烈的竞争,共同在全球高等教育版图上不断实现新的扩张。 今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在他生日到来之际,我们采集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四个全球大学排行榜数据和主管部门最为认可的两大学科排名体系数据,详细对比中国大陆最有影响力的六所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总体实力。 从四个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高校综合排名数据来看(表1),上海交通大学在四大排名中的表现差异较大,QS排名表现最佳,已经位居全球第70名;泰晤士排名表现稍微逊色,位居全球301-350名,在四大榜上和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相比各有优劣,略占优势, 综合表现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仅一步之遥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三大欧美排行榜上表现喜人,总体进入全球前50名,已经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并肩成为中国大陆表现最佳的两所高等学府。复旦大学在三大欧美排行榜上表现突出,也已经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表1:中国大陆六所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四大国际排名表现对照表 排名\校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大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泰晤士排名 42 47 201-250 301-350 251-300 251-300 QS 排名 41 25 51 70 110 130 US News 排名 41 59 96 136 106 180 上海交大排名 101-150 101-150 151-200 101-150 101-150 201-300 数据来源:相关世界大学排行榜 从当前国内最为流行,也最为主管部门所看重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来看(表2),中国大陆六所顶尖高校都已经有16个以上(总计22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初步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领域基本科学指标的特征 。从总被引数的全球排名来看,上海交大位居全球第182位,位居北大、清华和浙大之后;从篇均被引数指标来看,上海交大在六所高校当中位居第六,尤其跟北京大学(12.51)和复旦大学(12.18)相比,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不过,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工科,在这一指标上跟北大、复旦和南大三所理科强校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势,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表2:中国大陆六所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最新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表现对照表 排名\校名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大 南京大学 入选学科数 19 18 17 16 16 16 总被引数 139 159 202 157 182 268 篇均被引数 12.51 9.7 12.18 10.81 9.36 11.15 数据来源:ESI数据库 从最近几年来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的QS世界学科排名数据来看,六所大陆顶尖高校都拥有了23个以上的学科数上榜;北大、清华的上榜学科数都超过33个,在全部42个学科领域当中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准。上海交大的上榜学科数、位居全球前100名的学科数在六校中都稳居第四,保持了对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优势。但是从全球前20名的顶尖学科数来看,目前只有北大和清华取得了进展,其他四校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表3:中国大陆六所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最新QS学科排名表现对照表 排名\校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大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上榜学科数 36 33 26 25 24 23 前100学科数 36 28 21 16 9 4 前20学科数 6 9 0 0 0 0 数据来源:QS世界学科排名 排名只是衡量大学整体表现的一个尺度。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各界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上海交大,生日快乐!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刘虹课题组)
13621 次阅读|79 个评论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LIFE发现新蛋白质去乙酰化酶
ontores001 2016-1-4 10:39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研究员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朱衡教授和Philip A. Cole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芯片的构建和应用,构建了世界上第一张基于纯化蛋白质的肺结核杆分枝杆菌蛋白质芯片,并以蛋白质芯片为平台在蛋白翻译后修饰方面进行了系列有影响的工作。 蛋白质是由基因所编码,蛋白质在其生命周期内往往会被打上不同类型的修饰,而且这些修饰往往也是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会以极其精细的方式影响和调控蛋白质的功能。乙酰化作为一种重要且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类型,与一系列重要疾病密切相关,影响众多关键的生物学过程。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从低等的大肠杆菌到高等的人等众多生物的细胞中发现了成千上万的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的乙酰化由乙酰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所调控。对应海量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目前已知的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数目非常有限,仍有相当数目的新酶有待发现,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效乙酰化相关酶的发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发展了一套称之为Clip-chip的技术,在大肠杆菌蛋白质组芯片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局性蛋白质去乙酰化酶的发现,发现了一种新的去乙酰化酶YcgC。该酶能够非常高效地去除底物蛋白RutR赖氨酸52位和赖氨酸62位的乙酰化。已知的蛋白质去乙酰化酶的活性依赖于NAD+或者Zn2+,但YcgC的去乙酰化活性并不依赖于以上两者。进一步的功能实验表明,YcgC通过去乙酰化影响RutR的转录调控活性。在实验中作者还发现RutR具有蛋白酶活性,YcgC通过去乙酰化能够调节RutR的蛋白酶活性。作者比较了YcgC与大肠杆菌中唯一的去乙酰化酶CobB对大肠杆菌表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既有相似点,也有较大的不同,提示YcgC的底物谱与CobB的可能有较大的不同。通过全基因合成,作者获得了来源于多个其它细菌的大肠杆菌YcgC的同源基因克隆,表达测试表明这些克隆所表达的蛋白均具有蛋白质去乙酰化酶活性。 本研究所发现的YcgC可能代表一个全新的蛋白质去乙酰化酶家族。同时本研究中所发展的Clip-Chip技术具有通用性,可方便地移植于其它酶的发现中。
2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母校的校训
Mech 2015-10-11 10:05
标题中的母校应该是复数,包括我就职的学校,也包括读博士、硕士和本科的学校。 就职的学校上海大学,校训是钱伟长校长提出的,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前者典出《周易·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后者出自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我刚入学做博士后时,只是 自强不息 。窃以为,那样更好。有些过于凌厉刚猛,但对于年轻的学校也合适。像清华那种百年老店,不仅要 自强不息 ,还要 厚德载物 。范仲淹的话,有些陈义过高。调门过高,老实人觉得惶恐,不老实的正好 假借大义,窃取美名 。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是,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我 95 年博士入学时刚确定前述校训。饮水思源很好,是交通大学的传统。典出庾信《徵调曲》,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后面四个字,似乎过于直白,也有些势利,也许是上海这座商业城市的特色。 我读硕士时,东北大学还叫东北工学院。那时候好像也没有校训。大约在 2003 年后,有了校训,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 典出王守仁《传习录》,其实在批驳程朱的知先行后说: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在现代的语境下,这个校训尤其适合以工程见长的东北大学。 我读本科和初当教员的鞍山钢铁学院,后来更名鞍山科技大学,现在是辽宁科技大学。其校训是: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 。 博学 典语出《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德 典出《礼记·大学》开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子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其实, 博学明德 陈义也很高。学无止境,博学不易。明德更难。按《大学》的说法,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能格物致知,已经很不容易了。 经世致用 则似乎与程朱一派理学家唱对台戏。肇起于南宋吕祖谦等的金华学派,成熟于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但具体典出何处,我真不知道。 经世致用 更适合工程专业相对较强的辽宁科技大学。 反躬于己, 自强不息 , 饮水思源 , 知行合一 , 经世致用 ,我或许还可以努力。 博学明德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己恐怕 只能惭愧无法达到了。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交大上课:专业课
热度 3 Mech 2015-7-1 08:53
专业课内部有什么分法我不清楚或者不记得了,反正都是本专业的教授讲的。 导师刘延柱教授讲《航天器动力学》 (2 学分 ) 。那是我第一次听刘老师上课,讲得真是深入浅出。听课除了我之外,有旁听的高访戈新生老师和几个硕士生。我已经在博文《 听课 -- 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四 》中回忆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专业课中,我最熟悉的是《非线性动力学》 (2 学分 ) 。讲课的是包光伟教授。他是导师的第一个博士生,我读书时已经是教授博导。导师曾想安排他给我当副导师,我没有同意,觉得没有必要,而且辈分有些乱。在十多年之前,他在凌复华教授带领下研究过混沌,特别强调数值方法;后来主要做充液体动力学。博士硕士在一起有几个人听课,我的成绩是 B ,班上好像还有 B+ 。我当时还有些惭愧,已经在《物理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上发表过研究混沌论文的副教授,课程成绩还不如硕士生。 交大一般力学的强项是多体动力学,但这是我的弱项。相关的课程为《复杂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 》 (3 学分 ) ,由洪嘉振教授主讲。博士生和硕士生一起听,博士生还有室友于清。硕士生有几个,但他们另外有个课程名称。洪老师课讲得非常好,内行领会门道,外行觉得热闹。洪老师后来获国家教学名师奖,也是实至名归。我就是那看热闹的外行。自己刚体动力学的基础很一般,计算机方面尤其差,因此听这门课先天不足。于清帮忙,洪老师也照顾,最后得 B+ 。推测可能是班上最低成绩。 还有门课是方之楚教授主讲的《随机振动》 (2 学分 ) , 几个博士硕士一起听课。方老师的学术专长是振动的工程应用,但我个人感觉在课程中似乎无法反映。课讲得总体上中规中矩。我最后得了 B+ ,已经是班上最高分了。 交大还有综合考试。理论上,应该考分析动力学、多体动力学和高等振动理论。实际上,并没有考试,只是用开题报告替代,一举两得。主持考试的包光伟教授 ( 当时是教研室主管研究生教学的副主任 ) 认为我的研究选题还不够明确。因此只得了 B 。从包教授对我开题报告的评价判断,他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课题有不同理解。综合考试几个月后,我完成了论文准备答辩,因为提前了一年。虽然我不赞成,导师仍打算请他预审论文和做答辩委员会成员,但由于些技术上的原因,他没有预审论文因此也没有参加答辩。 我读博士时年龄比较大,似乎过了读书打基础的时候,没有太重视上课的事情。而且自己当了多年教师,明白考试成绩不仅是学生考的,而是老师给的。因此更不介意课程的成绩,只要不挂科。这应该也是种可以理解虽然不值得提倡的选择。后来我也招过比较资深的在职博士生,自己经手的课程成绩打分都很高,如果我没有记错,基本都是 A 。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04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唐仲英基金会与上海交大签约捐资 鼎力支持转化医学研究
zhaoming159 2014-11-17 16:49
11月14日,唐仲英基金会与上海交通大学正式签约,捐资一亿元全力支持学校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唐仲英先生、唐仲英基金会执行董事徐小春、唐仲英基金会江苏办事处主任孙幼帆,在唐先生吴江寓所欢迎专程到访的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副校长张安胜、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马磊等一行,并举行签约仪式。 唐仲英与张杰分别代表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在捐赠协议上签字。双方就转化医学发展、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美国唐仲英基金会由唐仲英先生1995年创立,通过在教育、医疗和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帮助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鼓励受助者关爱他人,回报社会。2010年7月,为了发展人类重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向上海交大意向捐赠支持转化医学研究。 上海交大是唐仲英基金会在国内首批设立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的高校。自1998年起,上海交大已有300余名学生获得过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资助。该奖学金鼓励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增强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在学生德育培养和公益理念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8年5月,在唐仲英基金会的引领下,20位唐氏奖学金获得者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自发成立上海交大晨曦志愿者服务社。在广大家境贫困的学生中树立了自强、自立的先进群体形象,成为家境贫困学生提高能力、施展才华、回报社会的特殊舞台,取得了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3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世界大学学术(化学)排名Top200,中国入围高校知多少?
热度 19 zhpd55 2014-8-17 08:38
2014世界大学学术(化学)排名Top200,中国入围高校知多少(修改稿)? 诸平 2014年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14年“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32所大学上榜,相比去年增加了4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所学校进入世界前200名(共有58所中国大学入围TOP200,见下表统计结果)。就化学学科而言,中国有30所高校进入TOP200之列。其中北京大学排名最靠前(世界TOP200排名28)、其次是浙江大学(世界排名46)、复旦大学(世界排名49):华东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北京)以及厦门大学世界并列排名第51-75;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世界并列排名第76-100;香港城市大学、兰州大学、台湾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天津大学以及武汉大学并列世界排名101-150;华东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并列世界排名第151-200,其他国家的化学学科入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200的高校详见下表: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in Chemistry - 2014 Mathematics Physics Chemistry Computer Economics Methodology Statistics World Rank Institution Country /Region Total Score Score on Alumni Award HiCi PUB TOP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00 94.3 2 Harvard University 96.5 100 3 Stanford University 95.8 57.7 4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84.6 0 5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83.4 66.7 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82.9 0 7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0.8 0 8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77 33.3 9 Kyoto University 76.9 33.3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72.9 0 1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72 57.7 12 Yale University 70.3 57.7 1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70.1 0 14 University of Oxford 67.7 33.3 15 Columbia University 67.6 47.1 16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66.7 66.7 17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66.4 33.3 18 Rice University 65.9 0 1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65.9 0 20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65 0 21 Purdue University - West Lafayette 64.9 0 21 University of Toronto 64.9 0 23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4.3 33.3 24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64.2 0 25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 63.8 0 2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63.4 0 27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61.7 33.3 28 Peking University 61.5 0 2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60.8 0 30 University of Wuerzburg 60 47.1 31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59.9 0 32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59.3 33.3 33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58.9 0 34 Tohoku University 58.4 57.7 35 Osaka University 58.3 0 35 University of Florida 58.3 33.3 37 Heidelberg University 57.6 0 38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57.4 0 39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57.3 0 40 Cornell University 56.9 0 41 Texas A M University 56.7 0 42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56.4 0 43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56.2 47.1 44 University of Muenster 56.1 0 45 Monash University 56 0 46 Zhejiang University 55.9 0 4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55.7 33.3 48 Nagoya University 55.6 0 49 Fudan University 55.5 0 50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5.3 33.3 51-75 Aarhus University 0 51-75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51-75 Hokkaido University 0 51-75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0 51-75 Jilin University 0 51-75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51-75 Nanjing University 0 51-75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0 51-7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33.3 51-75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alencia 0 51-75 RWTH Aachen University 0 51-75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0 51-75 Stockholm University 47.1 51-75 Sun Yat-sen University 0 51-75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66.7 51-75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0 51-75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47.1 51-75 Tsinghua University 0 51-7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0 51-75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0 51-75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0 51-75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0 51-75 University of Ottawa 0 51-75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ittsburgh Campus 0 51-75 Xiamen University 0 76-10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0 76-100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0 76-100 Duke University 0 76-100 Hunan University 0 76-100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0 76-100 Iowa State University 0 76-100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0 76-100 Kyushu University 0 76-100 Nankai University 0 76-100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0 76-100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Park 0 76-100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76-100 Princeton University 47.1 76-100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0 76-100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Columbus 0 76-100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0 76-100 University of Chicago 0 76-100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0 76-100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0 76-100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0 76-100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33.3 76-100 University of Sydney 0 76-100 University of Zaragoza 0 76-100 Utrecht University 0 76-100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0 101-150 Cardiff University 0 101-150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0 101-150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0 101-150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0 101-150 Emory University 0 101-150 Ewha Womans University 0 101-150 King Saud University 0 101-150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101-150 Korea University 0 101-150 Lanzhou University 0 101-150 Lund University 0 101-150 McGill University 0 101-15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0 101-150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0 101-150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 0 101-150 Shandong University 0 101-15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0 101-150 Sichuan University 0 101-150 Soochow University 0 101-15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0 101-150 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1.6 101-150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0 101-150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 101-150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0 101-150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0 101-150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0 101-150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0 101-150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0 101-150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0 101-150 Tianjin University 0 101-150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0 101-150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0 101-150 University of Basel 33.3 101-150 University of Bath 0 101-150 University of Bologna 0 101-150 University of Bonn 0 101-150 University of Bristol 0 101-150 University of Delaware 0 101-150 University of Florence 0 101-150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0 101-150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0 101-150 University of Rostock 0 101-150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 Knoxville 0 101-150 University of Utah 0 101-150 University of Valencia 0 101-15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0 101-150 University of Waterloo 0 101-150 Uppsala University 0 101-150 Wuhan University 0 101-150 Yonsei University 0 151-200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0 151-200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0 151-200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 0 151-200 Claude Bernard University Lyon 1 0 151-200 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 0 151-200 Durham University 0 151-200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0 151-200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0 151-200 Fuzhou University 0 151-200 Ghent University 0 151-200 Joseph Fourier University (Grenoble 1) 0 151-200 KU Leuven 0 151-200 Newcastle University 0 151-200 Paul Sabatier University (Toulouse 3) 0 151-200 Queen's University 0 151-200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0 151-200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0 151-20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raunschweig 0 151-200 Tel Aviv University 0 151-200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0 151-200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0 151-200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33.3 151-200 University of Alberta 0 151-200 University of Alicante 0 151-200 University of Bern 33.3 151-200 University of Bochum 0 151-200 University of Bordeaux 0 151-200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0 151-200 University of Freiburg 33.3 151-200 University of Geneva 0 151-200 University of Houston 0 151-200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0 151-200 University of Mainz 0 151-200 University of Marburg 0 151-200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0 151-200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0 151-200 University of Munich 0 151-200 University of Oviedo 0 151-200 University of Paris Sud (Paris 11) 0 151-200 University of Rennes 1 0 151-200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0 151-200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0 151-200 University of Trieste 0 151-200 University of Tsukuba 0 151-200 University of Tuebingen 47.1 151-200 University of Twente 0 151-200 University of Virginia 0 151-200 University of Warwick 0 151-200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0 151-200 Wayne State University 0 *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same rank range are listed alphabetically. Top 200 Region Mathematics Physics Chemistry Computer Science Economics Business United States 59 62 58 67 99 China 36 8 30 34 12 United Kingdom 8 20 17 16 19 Germany 11 17 19 4 5 France 16 12 8 5 2 Canada 7 6 8 8 13 Spain 10 4 9 10 6 Italy 13 14 3 4 2 Australia 4 6 5 8 8 Netherlands — 5 5 8 7 Japan 4 8 9 1 1 Switzerland 4 6 5 2 4 Israel 3 4 4 6 2 South Korea 3 1 7 4 2 Belgium 1 3 2 3 3 Denmark 2 1 2 2 4 Sweden — 4 3 1 3 Saudi Arabia 3 1 3 2 — Singapore 1 2 2 2 2 Norway 2 1 — 2 2 Austria 1 2 — 1 1 Brazil 2 1 — 2 — Chile 1 1 — — 1 Finland 1 1 — — 1 Greece — 1 — 2 — India — — 1 2 — Iran — — — 3 — Portugal 1 1 — 1 — Russia 2 1 — — — Czech 1 1 — — — New Zealand 1 — — — 1 Serbia 1 1 — — — Hungary — 1 — — — Malaysia 1 — — — — Mexico — 1 — — — Poland — 1 — — — Romania 1 — — — — South Africa — 1 — — — Turkey — 1 — — — Total 200 200 200 200 200 Statistics by Institution and Field Institution* Country/Region Top 20 Top 100 Top 200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 5 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5 5 5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 5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United States 5 5 5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4 5 5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4 5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4 5 5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4 5 5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United States 4 5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3 5 5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3 5 5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Switzerland 3 4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3 4 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5 5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5 5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5 5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5 5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2 5 5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2 5 5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2 4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2 4 5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United States 2 4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2 4 4 Kyoto University Japan 2 3 3 Texas A M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 5 5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 5 5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1 5 5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ted States 1 5 5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1 5 5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1 5 5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1 5 5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1 4 5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 4 5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United Kingdom 1 4 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1 4 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1 4 5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Germany 1 3 5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1 3 5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 1 3 5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Saudi Arabia 1 3 4 New Yor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 3 4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1 3 4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 France 1 2 4 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rael 1 2 4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1 2 4 University of Paris Sud (Paris 11) France 1 2 4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1 2 3 University of Munich Germany 1 1 4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France 1 1 2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nited Kingdom 1 1 1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Park United States — 5 5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 5 5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Columbus United States — 5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 5 5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 4 5 Purdue University - West Lafayette United States — 4 5 University of Bonn Germany — 4 5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 4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 4 5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4 4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New Brunswick United States — 4 4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 4 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 3 5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 3 5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 3 5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 3 5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3 4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United States — 3 4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3 4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 Switzerland — 3 4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3 4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ted Kingdom — 3 4 University of Utah United States — 3 4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 3 4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 Paris France — 3 3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 3 3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 3 3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 — 3 3 Iow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2 5 KU Leuven Belgium — 2 5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 2 5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2 5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 2 5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 2 5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ted States — 2 5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nited States — 2 5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 2 5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 2 5 University of Warwick United Kingdom — 2 5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2 4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2 4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 2 4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 2 4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 2 4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 2 4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Netherlands — 2 4 University of Montreal Canada — 2 4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 2 4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 2 4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ittsburgh Campus United States — 2 4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 2 4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 2 4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2 4 Aarhus University Denmark — 2 3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adrid Spain — 2 3 Heidelberg University Germany — 2 3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 2 3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 2 3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 2 3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 2 3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 2 3 University of Geneva Switzerland — 2 3 University of Muenster Germany — 2 3 University of Roma - La Sapienza Italy — 2 3 Aix Marseille University France — 2 2 Fudan University China — 2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 2 2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Germany — 2 2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 2 2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Russia — 2 2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 2 2 Osaka University Japan — 2 2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 2 2 University of Granada Spain — 2 2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ted States — 2 2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 2 2 University Paris Diderot - Paris 7 France — 2 2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ted States — 2 2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 1 4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 1 4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 1 4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alencia Spain — 1 4 RWTH Aachen University Germany — 1 4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 1 4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nited Kingdom — 1 4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 1 4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 1 3 E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 1 3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Raleigh United States — 1 3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United States — 1 3 Stockholm University Sweden — 1 3 Stony Brook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3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 1 3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nited Kingdom — 1 3 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 — 1 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nited States — 1 3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Brazil — 1 3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ted Kingdom — 1 3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Germany — 1 3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Netherlands — 1 3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 1 3 Durham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 1 2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 1 2 Emory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2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 1 2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ndia — 1 2 Jilin University China — 1 2 Joseph Fourier University (Grenoble 1) France — 1 2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Korea — 1 2 Lanzhou University China — 1 2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 1 2 Nankai University China — 1 2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iwan — 1 2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 1 2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2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 1 2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 1 2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Germany — 1 2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United States — 1 2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United States — 1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 1 2 University of Frankfurt Germany — 1 2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Germany — 1 2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United States — 1 2 University of Lisbon Portugal — 1 2 University of Milan Italy — 1 2 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 United States — 1 2 University of Padua Italy — 1 2 University of Pisa Italy — 1 2 University of Pompeu Fabra Spain — 1 2 University of Sussex United Kingdom — 1 2 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 — 1 2 University of Wuerzburg Germany — 1 2 University of Zaragoza Spain — 1 2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 1 2 Xiamen University China — 1 2 Boston College United States — 1 1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1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Denmark — 1 1 Dartmouth College United States — 1 1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 1 1 Erasmus University Netherlands — 1 1 University Libre Bruxelles Belgium — 1 1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1 Georget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1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1 Gyeongsang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1 1 Hokkaido University Japan — 1 1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Germany — 1 1 Hunan University China — 1 1 INSEAD France — 1 1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udi Arabia — 1 1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Minerals Saudi Arabia — 1 1 Kyushu University Japan — 1 1 London Business School United Kingdom — 1 1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 1 1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 1 1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NTNU Norway — 1 1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Korea — 1 1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Netherlands — 1 1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 1 1 Temp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1 1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 1 1 Tilburg University Netherlands — 1 1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Fayetteville United States — 1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United States — 1 1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Germany — 1 1 University of Hamburg Germany — 1 1 University of Hannover Germany — 1 1 University of Innsbruck Austria — 1 1 University of Jaen Spain — 1 1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nited Kingdom — 1 1 University of Miami United States — 1 1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 1 1 University of Paris Dauphine (Paris 9) France — 1 1 University of Santiago Compostela Spain — 1 1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 Columbia United States — 1 1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ia — 1 1 Western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Canada — 1 1 Xidian University China — 1 1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Spain — — 4 University of Bordeaux France — — 4 University of Iowa United States — — 4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 Knoxville United States — — 4 Claude Bernard University Lyon 1 France — — 3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3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3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 — 3 King Saud University Saudi Arabia — — 3 Korea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 3 Paul Sabatier University (Toulouse 3) France — — 3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 — 3 Shandong University China — — 3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 — 3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 — 3 University of Delaware United States — — 3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nited Kingdom — — 3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United States — — 3 University of Tuebingen Germany — — 3 University of Valencia Spain — — 3 Wayne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3 Wuhan University China — — 3 Yonsei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 3 Carlos III University of Madrid Spain — — 2 Catholic University of Chile Chile — — 2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 — 2 Clems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2 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 Spain — — 2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 — 2 Lund University Sweden — — 2 National and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 Greece — — 2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 — 2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2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2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Milan Italy — — 2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Catalonia Spain — — 2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 Italy — — 2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 — 2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 — 2 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 Pisa Italy — — 2 Sichuan University China — — 2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 — 2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United Kingdom — — 2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 — 2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Spain — — 2 University of Basel Switzerland — — 2 University of Belgrade Serbia — — 2 University of Bern Switzerland — — 2 University of Campinas Brazil — — 2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 — 2 University of Essex United Kingdom — — 2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 — — 2 University of Freiburg Germany — — 2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 — 2 University of Kansas United States — — 2 University of Leeds United Kingdom — — 2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nited Kingdom — — 2 University of Mainz Germany — — 2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United States — — 2 University of Oklahoma - Norman United States — — 2 University of Pavia Italy — — 2 University of Rennes 1 France — — 2 University of Roma - Tor Vergata Italy — — 2 University of Seville Spain — — 2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United Kingdom — — 2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 — 2 University of Trieste Italy — — 2 University of Tsukuba Japan — — 2 University of Twente Netherlands — — 2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2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 — 2 Aalto University Finland — — 1 Amirkabi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ran — — 1 Aston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 — 1 Babes-Bolyai University Romania — — 1 Bar-Ilan University Israel — — 1 Beihang University China — — 1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 — 1 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Israel — — 1 Bielefeld University Germany — — 1 Bocconi University Italy — — 1 Bogazici University Turkey — — 1 Cardiff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 — 1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 Belgium — — 1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 — 1 Chongqing University China — — 1 City University London United Kingdom — — 1 City University New York - Baruch College United States — — 1 Concordia University Canada — — 1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 — 1 Drexe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 Lyon France — — 1 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Hungary — — 1 Ewha Womans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 1 Fuzhou University China — — 1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 — 1 HEC Paris France — — 1 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 India — — 1 International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Italy — — 1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 — 1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 — 1 Lancaster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 — 1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 Baton Rouge United States — — 1 Maastri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 — 1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Canada — — 1 Miami University-Oxford United States — — 1 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 Mexico — — 1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 — 1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 — 1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 — 1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thens Greece — — 1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ina — — 1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Malaysia — — 1 Newcastle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 — 1 NHH - Norwegian School of Economics Norway — — 1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 — 1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China — — 1 Paris 13 University France — — 1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drid Spain — — 1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 — — 1 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Russia — — 1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 — 1 Shanghai University China — — 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ina — — 1 Shari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ran — — 1 Soochow University China — — 1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 — 1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 — 1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 — 1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Sweden — — 1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outh Korea — — 1 Swansea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 — 1 Syracus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Technical University Darmstadt Germany — — 1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raunschweig Germany — — 1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nmark — — 1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Texas Tech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 — 1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 Tuscaloosa United States — — 1 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United States — — 1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 — 1 Tongji University China — — 1 Tulan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 1 University of Alicante Spain — — 1 University of Antwerp Belgium — — 1 University of Auvergne France — — 1 University of Bath United Kingdom — — 1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 — — 1 University of Bochum Germany — — 1 University of Calabria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outh Africa — — 1 University of Catania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United States — — 1 University of Cergy-Pontoise France — — 1 University of Chile Chile — — 1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United States — — 1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nited Kingdom — — 1 University of Exeter United Kingdom — — 1 University of Genova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Sweden — — 1 University of La Laguna Spain — — 1 University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 — 1 University of Lorraine France — — 1 University of Mannheim Germany — — 1 University of Marburg Germany — — 1 University of Milan - Bicocca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Minho Portugal — — 1 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Nice Sophia Antipolis France — — 1 University of Oregon United States — — 1 University of Oviedo Spain — — 1 University of Parma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Rostock Germany — — 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Denmark — — 1 University of St.Gallen Switzerland — — 1 University of Surrey United Kingdom — — 1 University of Tehran Iran — — 1 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 Spain — — 1 University of Trento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Turin Italy — — 1 University of Valladolid Spain — — 1 University of Warsaw Poland — — 1 University of Wuppertal Germany — — 1 University Rovira i Virgili Spain — — 1 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ustria — — 1 York University Canada — — 1
个人分类: 新观察|17659 次阅读|22 个评论
CN域名杯博客征文大赛走进上海交通大学
热度 2 zhengwen2013 2013-11-14 11:18
2013年11月7日,CN域名杯“科研梦,从这里起步”博客征文大赛校园行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名副其实,理性与秩序是对这所学校最好的诠释,不时看到保安大哥站在道路上指挥着来往车辆,严厉地对那些“违法”司机喊着“这里不许停车!”。 这个校园真的太大了,以至于在这里几乎看不到行人,最多的就是自行车,因此才拍下了下面那些照片,热闹的活动现场边上几乎成了一个临时存车处。 CN域名杯“科研梦 从这里起步”博客征文大赛火热报名中! 报名地址: http://zhengwen.sciencenet.cn/index.php?s=/Index/infield.html
个人分类: 征文大赛|335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 python 作业 上海交通大学 期末大作业
mazhaohai 2013-4-18 09:58
# 统计每一年晴、雨、多云、阴、雪、雾霾、沙尘的天数, # 统计每一年持续1天、2天、3天、 上雾霾的次数,并绘制成柱状图 # 根据前一天的天气情况预测第二天是否会降水 #%% import panda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matpyplot data=pandas.read_excel(' Weather .xlsx') for j in range(7): Shine=0 Rain=0 Cloud=0 Overcast=0 Snow=0 Haze=0 Sand=0 year=list() for i in data.index: if '{}'.format(2011+j) in data.ix : year.append(data.ix ) if '晴' in data.ix : Shine+=1 if '雨' in data.ix : Rain+=1 if '多云' in data.ix : Cloud+=1 if '阴' in data.ix : Overcast+=1 if '雪' in data.ix : Snow+=1 if '霾' in data.ix : Haze+=1 if '尘' in data.ix : Sand+=1 matpyplot.subplot(3,3,j+1) labels='Shine','Sand','Rain','Snow','Cloud','Overcast','Haze' l=len(year) #%% import pandas import numpy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matpyplot data=pandas.read_excel(' Weather .xlsx') data_sort=data.sort_values(by='日期') date=data_sort.日期 tianqi=data_sort.天气 day_one=list() day_two=list() day_three=list() day_four=list() day_five=list() for j in range(7): m=1 days=list() bools=list() for index in list(date): bools.append('{}'.format(j+2011) in index) date_year=list(tianqi ) for i in range(len(date_year)): if i+1len(date_year): if '霾' in date_year : if '霾' in date_year : m+=1 continue else: days.append(m) m=1 else: continue elif '霾' in date_year : days.append(m) day_one.append(days.count(1)) day_two.append(days.count(2)) day_three.append(days.count(3)) day_four.append(days.count(4)) day_five.append(len(days)-days.count(1)-days.count(2)-days.count(3)-days.count(4)) groups=7 index=numpy.arange(groups) bar_width=0.2 matpyplot.bar(index,day_one,bar_width,alpha=0.5,label='1 day') matpyplot.bar(index+bar_width,day_two,bar_width,alpha=0.5,label='2 days') matpyplot.bar(index+2*bar_width,day_three,bar_width,alpha=0.5,label='3 days') matpyplot.bar(index+3*bar_width,day_four,bar_width,alpha=0.5,label='4 days') matpyplot.bar(index+4*bar_width,day_five,bar_width,alpha=0.5,label=' =5 days') #%% data=pandas.read_excel(' Weather .xlsx') data_sort=data.sort_values(by='日期') Weather=data_sort.天气 List_Weather=list(Weather) Weather_num=list() List_Rain=list() for i in List_Weather: if '雨' in i or '雪' in i: List_Rain.append(1) else: List_Rain.append(0) Weather_array= if '晴' in i: Weather_array =1 if '雨' in i: Weather_array =1 if '雪' in i: Weather_array =1 if '多云' in i: Weather_array =1 if '阴' in i: Weather_array =1 if '霾' in i: Weather_array =1 if '尘' in i: Weather_array =1 Weather_num.append(Weather_array) del Weather_num del List_Rain #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lr=LogisticRegression() lr.fit(Weather_num,List_Rain) print('LogisticRegression 采用训练数据测试分数为:{}'.format(lr.score(Weather_num,List_Rain))) #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lr=LogisticRegression() scores=cross_val_score(lr,Weather_num,List_Rain,cv=5,scoring='accuracy') print('LogisticRegression 5折交叉验证分数:{}'.format(scores.mean())) ************************** #%%
个人分类: Python|2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学上海六院皇甫小桥: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骨折的治疗
GaoXurenKnee 2012-12-5 20:06
研学上海六院皇甫小桥: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骨折的治疗
今晚,认真研学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关节镜外科皇甫小桥主任的讲座:《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骨折的治疗》。 受益匪浅。感谢皇甫小桥老师的辛勤总结和精彩演讲!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膝肩肘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创伤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肘、踝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肘、踝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膝关节骨折|3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专辑-8:他缘何选择了上海工业大学
热度 18 sqdai 2012-10-14 09:42
题记: 他选择了上海工业大学,是他的明智,由此觅得了纵横驰骋、一展宏图的良机; 上海工业大学选择了他,是它的幸运,由此赢得了蓬勃发展、迈向先进的契机。 1983 年 1 月 16 日 ,钱伟长先生到上海工业大学履任,正式入长该校。这对于钱先生本人和上海工业大学来说,都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很多人也许不大清楚,这一天的到来,背后颇有玄机,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对此做一概述。 钱伟长与清华大学的不解情缘 钱伟长热爱清华大学,因为它是他的母校。在那里,他度过了他美好的青春年华,从一个羸弱的懵懂青年成长为有志向有抱负有一定学识的学人。他从不讳言,清华大学是他的人生的关键性的起点。直至耄耋之年,他对于当时的梅贻琦校长、对于他的恩师叶企孙、吴有训、马约翰和其他师长以及同学,始终念念不忘。 1931 年,通过入学考试后,吴蕴初清贫奖学金把这位寒门弟子送进了清华园; 1935 年,从物理系毕业后,高梦旦奖学金把他推进了清华的研究院,师从吴有训教授;而后,又随着清华师生,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度过了难忘的四年,直到 1940 年负笈西渡; 1946 年他学成回国,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作为他执教的高校,直到 1982 年年底到上海工大履新。 整整 45 年啊!清华大学在他的漫长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想当初,他风华正茂,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下,在清华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壮志,经历了弃文学理的艰难,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开始了科学研究的生涯。 想当初,他踌躇满志,竭尽全力,驰骋杏坛。他兼职三校,传授力学,科研成果卓著,成为推进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一位先驱者。但那时的现实打击了他的梦想,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反饥饿反内战的行列,成为清华园里有名的“民主教授”之一,心里盼着云开雾散的一天。 想当初,他喜迎解放,意气奋发,倾力奉献。他在清华历任要职(副教务长 - 教务长 - 副校长),为清华大学发展献计献策,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科研方面屡创辉煌,社会活动非常活跃,在国家的科学规划中建言立功,期待着国家的科教事业的振兴。 然而,清华也给他留下了苦涩的回忆。 从 1957 年开始的 26 年间,他在清华过得不爽。主要因为在高等教育观念上与清华的主要领导有歧见,他成了著名的“大右派”,“文革”中又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一时尝尽了被打入另册饱受冷眼的辛酸,连正常的教学、科研的权利也一时被剥夺了。尽管他凭着报效祖国的信念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依然坚守着岗位,依然从事着科学创造,但总归受着各种约束和掣肘。 于是,他萌生了撤离清华园的意念。时间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之交。 争夺钱伟长的“三国大战” 我国高校中的三位有识之士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他们是:那时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院长兼党委书记朱九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邓旭初;上海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华。 于是,三校争夺钱伟长的“大战”在暗中爆发(参看 )。 抢得先机的是朱九思。他是一位有胆有识富有远见的教育家,华中工学院的卓越的领导者,曾在很短的时间里使该校崛起并跻身国内一流(详见 )。他爱才如命,还在别的高校排斥知识分子英才之时,他就广揽人才,吸纳了一批科教精英,钱伟长一直在他的视线之内。难能可贵的是,他与钱伟长的办学理念非常相近,因此两人很快成为好友。 1979 年 3 月,他邀请钱伟长到华工讲学,讲授“变分法和有限元”,总共 20 讲;接着,在理工合校的理念指导下,朱九思邀约钱伟长指导华工创建力学系,该系很快在我国力学界崛起。 1980 年,钱伟长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立志将该刊办成国际一流的双语刊物,而他的“摘帽右派”的身份使得一些主流单位不敢接纳这一刊物,重庆交通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挺身而出,接过《应用数学和力学》中文版的编辑任务,但要同时编辑出版英文版则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钱伟长想到了他的老朋友朱九思,当面求助,后者不假思索地鼎力相助,出钱出人,在华工编辑出版了《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直至 1985 年朱九思离休之时,才由上海工业大学接办。(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1813.html ),这一患难见真情之举使得钱伟长非常感动,没齿不忘。 1981 年 10 月,钱伟长应国防部门之邀,开设穿甲力学讲座,讲课地点就在华工,他向朱九思院长表示想集中一段时间编写讲义,朱九思立即决定将钱伟长邀请到庐山,从 7 月 13 日 到 9 月 16 日 期间潜心完成此事。《穿甲力学》讲义后来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并获国家优秀图书奖。钱伟长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本书的编著得到华中工学院党委的关怀和积极支持,才能在庐山以较短的时间完成 20 余万字的编著工作,特此表示感谢!”(见 ) 就在此时,从 1954 年起就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工作的朱九思想让贤给钱伟长。如《朱九思评传》所述:“ 80 年代初,朱九思甚至想息肩华工院长职务,曾专程赴京请钱伟长出任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回忆说,因为教育部的关系,此事做得很秘密。他先是给国防大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朋友打电话,请他给安排一辆车子,供赴京办事之用。他到北京后就住在国防大学招待所,一天晚上,他用国防大学准备的车子把钱伟长伉俪接到招待所,请钱伟长出山,南下担任华工院长的职务,钱伟长伉俪非常感动。但是,因为华工同样归属教育部领导。钱伟长说,蒋南翔不会同意这项任命的。”于是,此议无疾而终。 确实,当时权倾教育部的蒋南翔绝不会批准此议,退一万步说,即使批准了,钱伟长也不会履职,按一种通俗的说法:他不愿意从一个“蒋管区”跳槽到另一个“蒋管区”。 于是,机遇落到了另外两家大学:上海市市委领导的上海工业大学和时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三国大战”蜕变为“两国之争”。 张华书记三顾茅庐 钱伟长到上海谋求发展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最先找到他的挚友费孝通先生吐露心意,他在为《费孝通文集》写的序言中披露:“(关于脱离清华后的去向问题)我找费孝通商量怎么办,他说上海必将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需要好好地办所大学,他赞同我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支持我到上海实现我的办学思想。” 邀约钱伟长赴沪办学最起劲的是上海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华,这是一位很有政治素养和远见卓识的高校领导人, 1937 年参加革命,“文革”前曾任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文革”后主管上海工大。他求贤若渴,用人有方,大力扶持青年教师,从该校出来的教师到市里任职的有市长、市政协主席、市教委主任等。他有心把上海工大办成一流的地方大学,他说:“办好一所大学要有一位好校长”,那时学校的校长是兼职的,因此寻找一位好校长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恰在此时,钱伟长撞进了他的视野。他得到了钱伟长想“冲破一个束缚,发挥自己的才能”的信息后,精心谋划,化了整整三年时间,调兵遣将,三顾茅庐,把这位他视为珍宝的好校长请了进来。(详见 ) · 一顾茅庐 · 1980 年,张华打听到,钱伟长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后,还想举办全国性的“应用数学和力学系列讲座”,而上海市是他的重要“战场”。张华建议,让钱伟长在上海工大成立《应用数学和力学》驻沪办事处,专门筹办系列讲座。张华觉得,他与钱先生素不相识,必须先派一员良将做“先锋”,他马上想到当时学校里学术水平最高的老教授、副校长艾维超先生,巧得很,艾先生是钱先生在清华时的学弟(比钱先生晚一年进清华电机系),他俩的夫人又是清华中文系的同届学友,钱伟长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艾维超是电机系副主任,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因此,艾先生一顾茅庐,专访钱先生。倾谈之间,在上海工大成立《应用数学和力学》驻沪办事处一事一拍即合,于是,钱先生成了学校的常客,与张华成了好友。系列讲座在时任上海市科协主席的李国豪先生支持下办得红红火火。 · 二顾茅庐 ·翌年,张华探听到华工有聘任钱先生之意,且安排钱先生在庐山写书,就立马派出第二员大将——上海工大党委副书记朱晓初,跟踪着上了庐山。朱晓初是一位颇有儒雅之气的老革命,擅长书法,兼通文学(钱先生入长我校后派他担任笔者所在的研究所顾问至今),找到钱先生后,向他详细介绍了上海工业大学的情况,开门见山地向钱伟长表明了以张华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渴望他入长本校的愿望,直到当年年底,钱伟长还在举棋不定,因为在婉谢了朱九思的好意之后,还有上海交大的邓旭初书记在“伸橄榄枝”。张华不敢怠慢,委派朱晓初继续“跟踪”钱伟长。钱先生到桂林讲学,朱晓初也跟了过去,并随同钱先生讲学后的考察,诚邀钱先生到上海工大看看,钱先生答应了,但与上海交大依然有点“藕断丝连”。于是,当朱晓初陪同钱伟长伉俪到达上海火车站时,就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一边伫立着张华书记一行,另一边站着邓旭初书记一行。 邓旭初是 1980 年代高教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一位求才若渴的高校领导人。对于争夺钱伟长一役,他有点“轻敌”,听说上海工大与上海交大在竞争钱伟长,他放出话来:“上海工业大学不就是缺个校长吗?他们可以挑选交大任何一位教授,我们都会放。”他小觑了张华他们的能量。 · 三顾茅庐 ·张华把钱伟长接到上海工大后,带着手下专访钱伟长,极其诚恳地向钱伟长表示:“我们请你来当校长,让你来施展你的办学才能。过去由于错误的政策,你一直受到打击,现在我们请你来,你可以放开手脚地干。”这番话句句说到了钱伟长的心里,他不答应也不行了。恰在此时,传来消息,上海交大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钱伟长一向不愿进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于是,在这场“校长争夺战”中上海工业大学的胜局已定。 当然,张华的邀请有他的底气,他事先做足了功课,请示了当时的上海市市委书记处书记夏征农和市教委办主任杨恺(后升任副市长,由他亲颁给钱伟长的校长任命书),取得了充分支持。此前,钱伟长夫妇拜访过夏征农(左联作家出身的老革命),取得了他的支持,且夏征农在市委专门会议上鼎力支持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参看 ) 于是, 1983 年 1 月,钱伟长正式走马上任,成了上海工业大学的校长,从此学校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争夺钱伟长的“三国大战”就此尘埃落定。 三十年过后论短长 岁月如流,上述事件过去已有 30 年,回过头来想想很有意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与我们一般平头百姓一样,大人物在“跳槽”之前也会有种种情理之中的想法,钱伟长先生选择新岗位的出发点是想一展平生抱负,为实践自己的办学思想找一块“试验田”,选择上海工业大学无疑是当时他能做的最好抉择; ——高校的校长极其重要,从上海工业大学(及其合校后的上海大学)的发展史看来,钱伟长先生的作用确实非同一般,当时的张华书记无疑做了一个最好决定,可说泽及后人; ——钱伟长先生入长上海工业大学之后,学校如此神速的发展,说明了:找准人之后,让其放手一搏,必定会出现大好局面,因此,高校校长应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后话,留待以后再分析。 主要参考资料 1、 王炯华,朱九思评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2、 陈志鹏,钱伟长差点当了华工院长,长江日报, 2010-7-31 . 3、 曾文彪,钱伟长与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 4、 戴世强,仁者寿——追忆夏征农,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576.html 写于 2012 年 10 月 14 日晨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1783 次阅读|30 个评论
交大名家----理论力学教材过眼录3
热度 1 Mech 2012-10-2 11:11
我在鞍山钢铁学院理论力学教研室的时候,就知道上海交通大学吴镇教授有套《理论力学》 1 教材,但一直没有读过。直到 1995 年,我到上海交大读博士,申请了助教津贴,教学任务是为汽车专业专升本的学生讲理论力学,用的就是吴镇教授的书。我入交大读书的时候,吴镇教授已经退休。有时候还参加教研室的活动,但我没有见过。 吴镇 教授的书初稿完成与 1962 年,但一直没有出版。我从吴镇教授翻译的《振动分析基础》 ( 留校工作时教研室发的上、下两册 ) 推测,内部铅印的看上去也与出版的书差不多。出版的是实际上已经是第 6 版。书中有些内容很有意思。例如用几何方法求 2 个平行力的合力,别处没有,至少我不记得以前看过,后来在周培源的《理论力学》上又看到。又例如,相对运动动能定理部分讨论了离心势能,也不常见。我在 92 年曾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篇短文“广义惯性力的广义非惯性势”。总体上,我觉得该书最大的优点还是编写和收集了不少有难度的例题和习题。采用较多的哈工大教材包括后来出配套的习题集,难题不多。 刘延柱 教授的《理论力学》 2 我也是久闻大名,但一直没有见到书。 1996 年 3 月 22 日 ,导师刘先生送我一本,并写了“赠予立群指正”。当时我入学不久,导师还比较客气。等到 2001 年 11 月 16 日 导师赠送我该书第二版 3 时,写的就是 “立群惠存”。刘先生不仅是我的导师,而且还为我上过“航天器姿态动力学”课。另外,我担任他主讲本科生课程“振动力学”和“工程中动力学”课程的助教,全程听课。 刘 先生《理论力学》的最大亮点是运动学中增加了分析运动学一章。自由度以及相关的约束等本来就是运动学概念,从逻辑上看放在运动学中讲授顺理成章;从教学上考虑,如果放在分析力学中处理,与虚位移等新概念一同出现,也增加学生的负担。我在 90 年代初从理论力学教学中深切感到,运动学中要加强分析方法,还发表过相应的教学文章,但没有足够的理论素养彻底处理这个问题。早引入自由度的概念,也被范钦珊先生主编的《工程力学教程 III 》采纳。静力学部分处理的非常简洁,据我所见,是工科教材中第一次像朱照宣先生等《理论力学》那样按照力系简化 ---- 受力分析 ---- 平衡问题的思路统一处理空间和平面问题,而且在约束特性分析方面继承工科教材的传统,处理的比朱先生的书更为细致。矢量动力学部分比传统的工科教材略有扩充,主要与非惯性系相关的内容。分析力学中微分型的变分原理讲解的更全面透彻,讲解了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非完整约束和哈密顿原理。动力学专题的处理也有特色。把分析力学方法应用于碰撞问题,不仅导出了碰撞时的拉格朗日方程的广义动量形式,朱先生等的书用个例题处理,而且导出了碰撞时的动能定理;在振动问题中介绍了相平面方法;刚体动力学的内容比朱先生等的书要少些。 刘 先生《理论力学》的第二版有向传统教学内容回归的趋势。运动学部分把分析运动学移至最后,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矢量动力学中把原来独立的非惯性系中运动一章内容分散都相关各章。分析力学部分删去了一些高级题材。第三版 4 基本上保持第二版的体系和特色,教学法考虑方面有所加强,例如对例题和习题的难度有调整,并增加一些新的例题和习题,也加强对例题的分析和解释。从我个人偏好而论,还是最喜欢第一版。 洪嘉振 教授的《理论力学》又是教学体系方面的革命。我最初听洪先生谈他的设想是在 1999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的全国工科基础力学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研讨会上,很受震撼。后来看到教材的序言才知道,他的想法已经酝酿两年。我在交大读书时,听过洪先生上的多体动力学课程。洪先生奖掖后进,每版教材都送我一本。 洪 先生把多体动力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入理论力学课程中,也引入了计算软件,称为“理论力学问题求解器”。所谓多体动力学的思想和方法,我可能比较外行的理解就是,引入刚体的连体基,连体基与基点共同描述刚体的位形;引入约束库刻画工程系统中各种可能的约束;运动学就是就是求解约束关系的代数方程,动力学问题则是求解动力学方程导出的微分 - 代数方程,静力学是动力学的特例。编著教材时也兼顾传统的教学内容,因此洪先生的书其实是沿着多体动力学方法和传统理论力学教学内容两条主线展开。第一版 5 中多体动力学的内容还局限于平面情形,而传统理论力学的内容动力学方面相当系统,而运动学和静力学都很少。第二版 6 形成了更完整的教学体系,特别加强了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兼顾。整体格局是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大体遵循传统,内容也相对完整;多体动力学方法主要集中在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机辅助分析的两章。第三版 7 保持了第二版的教学体系;内容的细节也有些变化,例如第二版推导力螺旋简化中心位置和主矩时用的是矢量代数的方法,而则第三版用更突出力学和几何意义的方法;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内容调整更多些;在例题习题方面有补充;纸质改良使得文字和图形用黑和篮两种颜色。 交大的三种教材体现了学术的积累和发展。吴镇先生的教材主要是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书中的部分例题和习题,被刘先生和洪先生的教材说汲取。众所周知,刘先生、洪先生都是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在我看来,两位先生的教材都是作者开阔的科技视野、深刻的学术洞见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当代力学教材的最高水准。 1 吴镇编著 . 理论力学 ( 上、下册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9 2 刘延柱,杨海兴 . 理论力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 刘延柱,杨海兴,朱本华编著 . 理论力学 ( 第 2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刘延柱,杨海兴,朱本华编著 . 理论力学 ( 第 3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 洪嘉振,杨长俊编著 . 理论力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 洪嘉振,杨长俊编著 . 理论力学 ( 第 2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洪嘉振,杨长俊编著 . 理论力学 ( 第 3 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个人分类: 书文评论|6554 次阅读|2 个评论
看到“201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五百强”,感觉鸭梨很大
taiyangtu 2012-8-17 14:11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201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五百强。该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8所大学榜上有名。 然而在前100名大学中仍然是没有中国的影子;并且从前往后望去,星条旗依然是如此之多,再想起前些天的奥运会,不由令人感叹。…… 真该好好想想差距在哪,分析分析如何赶超!!! (下表即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201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五百强”) 世界排名 学校* 国家 国家 排名 总分 指标得分 1 哈佛大学 1 100 100 2 斯坦福大学 2 72.8 38 3 麻省理工学院 3 71.8 69 4 加州大学-伯克利 4 71.6 67.5 5 剑桥大学 1 69.8 80.3 6 加州理工学院 5 64.1 48.5 7 普林斯顿大学 6 62.1 52.3 8 哥伦比亚大学 7 60.1 64.2 9 芝加哥大学 8 57.2 61.8 10 牛津大学 2 56.1 51.2 11 耶鲁大学 9 54.8 45.7 12 加州大学-洛杉基 10 52.2 27.7 13 康乃尔大学 11 50.8 38.7 14 宾夕法尼亚大学 12 50.5 33.4 15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13 49.6 20.3 16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14 48.4 22.4 17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5 47.4 39.9 18 加州大学-旧金山 16 46.6 0 19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17 45.4 32.5 20 东京大学 1 43.8 32.5 21 伦敦大学大学学院 3 43.7 29.7 22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 18 43.4 33.9 23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 1 43.3 31.2 24 帝国学院 4 42.4 15.3 25 伊利诺大学-香槟 19 41.9 31.6 26 京都大学 2 41.3 31.2 27 纽约大学 20 40.8 29.7 27 多伦多大学 1 40.8 21 29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 21 39.7 27.7 30 西北大学(美国) 22 38.8 16.3 31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23 37.6 19.6 32 洛克菲勒大学 24 37 18 33 科罗拉多大学-玻尔得 25 36.6 13.3 34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 26 36.5 15.3 35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 27 35.8 17.1 36 杜克大学 28 35.2 16.3 37 巴黎第十一大学 1 34.9 32.1 38 马里兰大学-大学城 29 34.7 20.3 39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2 34.6 16.3 40 曼彻斯特大学 5 33.9 19.6 41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 30 33.5 9.4 42 卡罗林斯卡学院 1 33.4 23.6 42 巴黎第六大学 2 33.4 32.5 44 哥本哈根大学 1 33.1 23 45 加州大学-欧文 31 32.2 0 46 南加州大学 32 31.9 0 47 加州大学-戴维斯 33 31.8 0 48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34 31.6 19.6 49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学城 35 31.5 10.8 50 范德比尔特大学 36 31.4 16.3 51 卡内基梅隆大学 37 30.6 33.4 51 爱丁堡大学 6 30.6 21.7 53 慕尼黑工业大学 1 30.5 36.8 53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1 30.5 33.9 53 乌得勒支大学 1 30.5 24.3 56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 38 30.2 14.3 57 墨尔本大学 1 30.1 18 58 匹兹堡大学 39 30 19.6 59 苏黎世大学 2 29.9 5.4 60 慕尼黑大学 2 29.7 27.1 61 鲁特格斯州立大学-新布朗斯维克 40 29.6 10.8 62 海德堡大学 3 29.5 14.3 63 麦吉尔大学 3 29.3 32.1 64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2 29.1 14.3 65 布朗大学 41 29 15.3 65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 41 29 13.3 67 奥斯陆大学 1 28.9 18.8 68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7 28.6 13.3 69 日内瓦大学 3 28.5 23 70 布里斯托尔大学 8 28.4 7.7 71 波士顿大学 43 28 12.1 72 佛罗里达大学 44 27.9 18 73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3 27.6 50 73 莱顿大学 2 27.6 18.8 73 赫尔辛基大学 1 27.6 13.3 73 乌普萨拉大学 2 27.6 18.8 77 亚利桑那大学 45 27.4 15.3 78 以色列理工学院 2 26.9 21 79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滕比 46 26.6 0 80 莫斯科国立大学 1 26.3 43.7 81 斯德哥尔摩大学 3 26.1 25.4 82 犹他大学 47 26 0 83 大阪大学 3 25.9 9.4 84 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 48 25.7 10.8 85 巴塞尔大学 4 25.6 20.3 86 奥尔胡斯大学 2 25.5 12.1 86 诺丁汉大学 9 25.5 12.1 86 罗切斯特大学 49 25.5 26 89 根特大学 1 25.4 5.4 90 昆士兰大学 3 25.3 13.3 91 赖斯大学 50 25.1 17.1 92 麦克马斯特大学 4 25 13.3 93 德克萨斯农机大学-卡城 51 24.6 0 93 悉尼大学 4 24.6 15.3 93 魏茨曼科技大学 3 24.6 13.3 96 密歇根州立大学 52 24.4 9.4 96 名古屋大学 4 24.4 23 96 西澳大利亚大学 5 24.4 14.3 99 凯斯西保留地大学 53 24.3 32.1 99 弗莱堡大学 4 24.3 19.6 101-150 艾克斯-马赛大学 4-7 14.3 101-150 贝勒医学院 54-67 0 101-150 鲁汶大学(佛兰德语) 2-3 0 101-150 鲁汶大学(法语) 2-3 10.8 101-150 埃莫里大学 54-67 0 101-150 佐治亚理工学院 54-67 13.3 101-150 北海道大学 5-7 12.1 101-150 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 4-7 0 101-150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10-14 21 101-150 隆德大学 4 22.4 101-150 梅奥临床医学院 54-67 0 101-150 莫纳什大学 6-7 0 101-150 台湾大学 1 12.1 101-150 新加坡国立大学 1 0 101-150 奈梅亨大学 3-7 17.1 101-150 首尔国立大学 1 0 101-150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 5 0 101-150 特拉维夫大学 4 0 101-150 佐治亚大学 54-67 0 101-150 谢菲尔德大学 10-14 18.8 101-150 东北大学(日本) 5-7 15.3 101-150 东京工业大学 5-7 13.3 101-150 塔夫茨大学 54-67 15.3 101-150 阿尔伯特大学 5-6 12.1 101-150 阿姆斯特丹大学 3-7 5.4 101-150 伯明翰大学 10-14 19.6 101-150 波恩大学 5-8 16.3 101-150 加州大学-河滨 54-67 13.3 101-150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 54-67 0 101-150 特拉华大学 54-67 10.8 101-150 法兰克福大学 5-8 32.1 101-150 哥廷根大学 5-8 28.7 101-150 格罗宁根大学 3-7 0 101-150 夏威夷大学-玛娄 54-67 0 101-150 艾奥瓦大学 54-67 0 101-150 利物浦大学 10-14 18 101-150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 54-67 14.3 101-150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 54-67 0 101-150 蒙特利尔大学 5-6 12.1 101-150 明斯特大学 5-8 20.3 101-150 新南威尔士大学 6-7 0 101-150 巴黎第七大学 4-7 12.1 101-150 比萨大学 1-2 14.3 101-150 罗马第一大学 1-2 12.1 101-150 圣保罗大学 1 0 101-150 斯特拉斯堡大学 4-7 26.6 101-150 苏赛克斯大学 10-14 0 101-150 弗吉尼亚大学 54-67 0 101-150 瓦格宁根大学 3-7 0 101-150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3-7 0 151-200 卡迪夫大学 15-19 0 151-200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68-85 0 151-200 达特茅斯学院 68-85 18.8 151-200 伊拉兹马斯大学 8 0 151-200 乔治梅森大学 68-85 0 151-200 艾奥瓦州立大学 68-85 0 151-200 九州大学 8-9 0 151-200 西奈山医学院 68-85 0 151-200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1 13.3 151-200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利 68-85 0 151-200 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 68-85 0 151-200 俄勒冈州立大学 68-85 10.8 151-200 北京大学 1-4 0 151-200 上海交通大学 1-4 0 151-200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 68-85 0 151-200 丹麦工业大学 3 5.4 151-200 香港中文大学 1-2 0 151-200 奥克兰大学 1 14.3 151-200 格拉斯哥大学 15-19 7.7 151-200 香港大学 1-2 0 151-200 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休斯顿 68-85 0 151-200 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 68-85 0 151-200 清华大学 1-4 10.8 151-200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语) 4 17.1 151-200 伯尔尼大学 6 13.3 151-200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1 15.3 151-200 哥德堡大学 5 0 151-200 汉堡大学 9-14 12.1 151-200 伊利诺大学-芝加哥 68-85 0 151-200 基尔大学 9-14 10.8 151-200 科隆大学 9-14 0 151-200 利兹大学 15-19 18 151-200 美因茨大学 9-14 0 151-200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 68-85 0 151-200 迈阿密大学 68-85 0 151-200 米兰大学 3-4 18 151-200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 68-85 18 151-200 帕多瓦大学 3-4 0 151-200 巴黎第五大学 8 12.1 151-200 南安普敦大学 15-19 0 151-200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 68-85 10.8 151-200 筑波大学 8-9 0 151-200 图宾根大学 9-14 23.6 151-200 维也纳大学 1 14.3 151-200 沃瑞克大学 15-19 0 151-200 沃特卢大学 7 0 151-200 维尔茨堡大学 9-14 20.3 151-200 弗吉尼亚联邦(州立)大学 68-85 10.8 151-200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68-85 12.1 151-200 浙江大学 1-4 0 201-300 马德里自治大学 1-3 0 201-300 布兰迪斯大学 86-109 20.3 201-300 布拉格查尔斯大学 1 9.4 201-300 香港城市大学 3-5 0 201-300 里昂第一大学 9-13 10.8 201-300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1-3 20.3 201-300 达尔豪斯大学 8-17 0 201-300 代夫特工业大学 9-10 12.1 201-300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15-24 0 201-300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86-109 0 201-300 复旦大学 5-7 0 201-300 沙特国王大学 1 0 201-300 韩国先进科技学院 2-4 0 201-300 兰开斯特大学 20-30 0 201-300 拉瓦勒大学 8-17 0 201-300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巴吞鲁日 86-109 0 201-300 麦考瑞大学 8-9 0 201-300 维也纳医科大学 2-3 9.4 201-300 南京大学 5-7 0 201-300 南洋理工大学 2 0 201-300 台湾成功大学 2-3 0 201-300 台湾清华大学 2-3 13.3 201-300 纽卡斯尔大学-上泰恩 20-30 0 201-300 挪威科学技术大学 2-3 14.3 201-300 图卢兹第三大学 9-13 0 201-300 米兰综合理工学院 5-9 7.7 201-300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20-30 18.8 201-300 皇后大学 8-17 0 201-300 伦斯勒理工学院 86-109 13.3 201-300 皇家理工学院 6-7 0 201-300 亚琛工业大学 15-24 0 201-300 比萨高等师范学校 5-9 0 201-300 西蒙弗雷泽大学 8-17 0 201-300 坎皮纳斯州立大学 2 0 201-300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 86-109 0 201-300 成均馆大学 2-4 0 201-300 柏林工业大学 15-24 17.1 201-300 乔治华盛顿大学 86-109 12.1 201-300 香港理工大学 3-5 0 201-300 香港科技大学 3-5 0 201-300 阿德雷德大学 8-9 15.3 201-300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 86-109 0 201-300 卡尔加里大学 8-17 0 201-300 康涅狄格大学-斯道思 86-109 12.1 201-300 新墨西哥大学-阿尔伯克基 86-109 0 201-300 雷丁大学 20-30 0 201-300 西安大略大学 8-17 0 201-300 托马斯杰斐逊大学 86-109 0 201-300 都柏林三一学院 1 10.8 201-300 于默奥大学 6-7 0 201-300 阿伯丁大学 20-30 0 201-300 安特卫普大学 5-6 0 201-300 巴塞罗那大学 1-3 0 201-300 卑尔根大学 2-3 0 201-300 波鸿大学 15-24 0 201-300 博洛尼亚大学 5-9 0 201-300 开普敦大学 1 19.6 201-300 中佛罗里达大学 86-109 0 201-300 辛辛那提大学 86-109 0 201-300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 86-109 0 201-300 杜塞尔多夫大学 15-24 12.1 201-300 达勒姆大学 20-30 0 201-300 东英吉利大学 20-30 14.3 201-300 埃朗根-纽伦堡大学 15-24 0 201-300 埃克塞特大学 20-30 0 201-300 佛罗伦萨大学 5-9 0 201-300 圭尔夫大学 8-17 0 201-300 休斯顿大学 86-109 0 201-300 因斯布鲁克大学 2-3 0 201-300 堪萨斯大学-劳伦斯 86-109 12.1 201-300 卡尔斯鲁厄大学 15-24 0 201-300 肯塔基大学 86-109 10.8 201-300 洛桑大学 7 0 201-300 莱斯特大学 20-30 0 201-300 莱比锡大学 15-24 12.1 201-300 烈日大学 5-6 7.7 201-300 洛林大学 9-13 12.1 201-300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9-10 0 201-300 马尼托巴大学 8-17 0 201-300 马尔堡大学 15-24 10.8 201-300 新泽西医牙大学 86-109 0 201-300 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 86-109 9.4 201-300 蒙彼利埃第二大学 9-13 10.8 201-300 圣母玛利亚大学 86-109 13.3 201-300 俄勒冈大学 86-109 9.4 201-300 奥塔哥大学 2 0 201-300 渥太华大学 8-17 0 201-300 巴黎第九大学 9-13 16.3 201-300 萨斯喀彻温大学 8-17 9.4 201-3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7 0 201-300 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 86-109 0 201-300 南佛罗里达大学 86-109 0 201-300 南丹麦大学 4 0 201-300 圣安德鲁斯大学 20-30 10.8 201-300 斯图加特大学 15-24 19.6 201-300 都灵大学 5-9 16.3 201-300 约克大学(英国) 20-30 0 201-300 华盛顿州立大学-普尔曼 86-109 0 201-300 叶史瓦大学 86-109 0 201-300 延世大学 2-4 0 301-400 萨洛尼卡大学 1-2 0 301-400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4-7 0 301-400 巴依兰大学 5-6 0 301-400 班固利恩大学 5-6 0 301-400 杨百翰大学-普罗沃 110-137 9.4 301-400 查尔姆斯工业大学 8-11 0 301-400 长庚大学 4-5 0 301-400 中国农业大学 8-14 0 301-400 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 110-137 30.2 301-400 克莱姆森大学 110-137 0 301-400 德雷塞尔大学 110-137 0 301-400 巴黎综合理工学校 14-16 18 301-400 埃因霍温工业大学 11-12 0 301-400 罗兰大学 1 14.3 301-400 米纳斯联邦大学 3-5 0 301-400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 3-5 0 301-400 弗林德斯大学 10-16 16.3 301-400 乔治敦大学 110-137 0 301-400 格里菲思大学 10-16 0 301-400 汉阳大学 5-7 0 301-400 广岛大学 10-16 0 301-400 华中科技大学 8-14 0 301-400 印度科技大学 1 0 301-400 印第安纳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 110-137 0 301-400 巴黎工业物理化学学校 14-16 7.7 301-400 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 1-2 10.8 301-400 詹姆斯库克大学 10-16 0 301-400 吉林大学 8-14 0 301-400 金泽大学 10-16 0 301-400 堪萨斯州立大学 110-137 0 301-400 庆应义塾大学 10-16 0 301-400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2-3 0 301-400 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产大学 2-3 0 301-400 神户大学 10-16 0 301-400 高丽大学 5-7 0 301-400 林雪平大学 8-11 0 301-400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 110-137 0 301-400 雅典大学 1-2 0 301-400 台湾交通大学 4-5 0 301-400 东北大学(美国) 110-137 0 301-400 冈山大学 10-16 0 301-400 浦项理工大学 5-7 0 301-400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4-7 0 301-400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31-33 18.8 301-400 圣路易斯大学 110-137 0 301-400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110-137 0 301-400 圣保罗州立大学 3-5 0 301-400 山东大学 8-14 0 301-400 四川大学 8-14 0 301-400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 110-137 0 301-400 纽约州立大学卫生科学中心-布鲁克林 110-137 0 301-400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 8-11 0 301-400 中山大学 8-14 0 301-400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 8-11 0 301-400 斯温伯尔尼科技大学 10-16 0 301-400 锡拉丘兹大学 110-137 0 301-400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25-30 15.3 301-400 坦普尔大学 110-137 0 301-400 邓迪大学 31-33 0 301-400 蒙大拿大学-密索拉 110-137 5.4 301-400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 110-137 0 301-400 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圣安东尼奥 110-137 0 301-400 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加尔维斯顿 110-137 0 301-400 东京医牙大学 10-16 0 301-400 杜兰大学 110-137 0 301-400 科克大学学院 2-3 0 301-400 都柏林大学学院 2-3 0 301-400 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 110-137 0 301-400 巴思大学 31-33 0 301-400 波尔多第一大学 14-16 0 301-400 热那亚大学 10-12 0 301-400 吉森大学 25-30 0 301-400 哈雷-维滕贝格大学 25-30 0 301-400 康斯坦茨大学 25-30 0 301-400 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 10-12 0 301-400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 110-137 0 301-400 新罕布什尔大学-达勒姆 110-137 0 301-400 纽卡斯尔大学 10-16 0 301-400 俄克拉荷马大学-诺曼 110-137 0 301-400 奥卢大学 2-3 12.1 301-400 波尔图大学 1 0 301-400 雷根斯堡大学 25-30 0 301-400 罗德岛大学 110-137 0 301-400 罗马第二大学 10-12 0 301-400 塔斯马尼亚大学 10-16 0 301-400 德黑兰大学 1 13.3 301-400 巴斯克大学 4-7 0 301-400 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 2 19.6 301-400 土尔库大学 2-3 0 301-400 特文特大学 11-12 0 301-400 乌尔姆大学 25-30 0 301-400 瓦伦西亚大学 4-7 0 301-400 佛蒙特大学 110-137 14.3 301-400 维多利亚大学 18 0 301-400 华沙大学 1-2 16.3 301-400 卧龙冈大学 10-16 0 301-400 维克森林大学 110-137 0 301-400 早稻田大学 10-16 0 301-400 韦恩州立大学 110-137 0 301-400 西安交通大学 8-14 0 401-500 奥本大学 138-150 0 401-5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28 0 401-500 北京师范大学 15-28 0 401-500 波士顿学院 138-150 0 401-500 开罗大学 1 20.3 401-500 卡尔顿大学 19-22 0 401-500 智利天主教大学 1-2 0 401-500 圣心天主教大学 13-20 0 401-500 中南大学 15-28 0 401-500 千叶大学 17-21 0 401-500 中国医药大学(台湾) 6-9 0 401-500 科庭科技大学 17-19 0 401-500 大连理工大学 15-28 0 401-500 巴黎高等矿业学校 17-20 14.3 401-500 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 6 0 401-500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28 0 401-500 伊斯坦布尔大学 1 14.3 401-500 肯特州立大学 138-150 0 401-500 庆熙大学 8-10 0 401-500 庆北国立大学 8-10 0 401-500 拉托贝大学 17-19 0 401-500 兰州大学 15-28 0 401-500 利哈伊大学 138-150 0 401-500 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 34-38 7.7 401-500 梅西大学 3-5 0 401-500 威斯康星医学院 138-150 0 401-500 格拉茨医科大学 4-7 0 401-500 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 4-7 0 401-500 蒙大拿州立大学-勃兹曼 138-150 0 401-500 长崎大学 17-21 12.1 401-500 南开大学 15-28 0 401-500 奈良科技大学 17-21 0 401-500 台湾中央大学 6-9 0 401-500 台湾中山大学 6-9 0 401-500 台湾阳明大学 6-9 0 401-500 新潟大学 17-21 0 401-500 北京协和医学院 15-28 0 401-500 都灵理工学院 13-20 0 401-500 釜山国立大学 8-10 0 401-500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2 28.2 401-500 华南理工大学 15-28 0 401-500 东南大学 15-28 0 401-500 南卫理公会大学 138-150 12.1 401-500 斯旺西大学 34-38 0 401-500 不伦瑞克工业大学 31-37 13.3 401-500 里斯本技术大学 2-3 0 401-500 德克萨斯技术大学 138-150 0 401-500 开放大学 34-38 0 401-500 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 138-150 0 401-500 德岛大学 17-21 0 401-500 天津大学 15-28 0 401-500 蒂尔堡大学 13 0 401-500 同济大学 15-28 0 401-500 阿肯色大学-菲耶特维勒 138-150 0 401-500 巴里大学 13-20 0 401-500 拜罗伊特大学 31-37 0 401-500 贝尔格莱德大学 1 0 401-500 比勒费尔德大学 31-37 0 401-500 不来梅大学 31-37 0 401-500 坎特伯雷大学 3-5 0 401-500 智利大学 1-2 7.7 401-500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31-37 0 401-500 东芬兰大学 4-5 0 401-500 艾塞克斯大学 34-38 20.3 401-500 费拉拉大学 13-20 0 401-500 格拉纳达大学 8-11 0 401-500 格拉茨大学 4-7 7.7 401-500 汉诺威大学 31-37 0 401-500 耶拿大学 31-37 0 401-500 于韦斯屈莱大学 4-5 0 401-500 夸祖鲁-纳塔尔大学 3 0 401-500 里尔第一大学 17-20 0 401-500 里斯本大学 2-3 0 401-500 卢布尔雅那大学 1 0 401-500 路易斯维尔大学 138-150 0 401-500 马来亚大学 1 0 401-500 米兰比可卡大学 13-20 0 401-500 尼斯大学 17-20 0 401-500 巴勒莫大学 13-20 0 401-500 帕尔玛大学 13-20 0 401-500 佩鲁贾大学 13-20 0 401-500 庞培法布拉大学 8-11 0 401-500 魁北克大学 19-22 0 401-500 雷恩第一大学 17-20 0 401-500 谢布鲁克大学 19-22 0 401-500 萨里大学 34-38 0 401-500 塞格德大学 2 0 401-500 悉尼科技大学 17-19 0 401-500 特罗姆瑟大学 4 0 401-500 维戈大学 8-11 0 401-500 怀俄明大学 138-150 0 401-500 萨格勒布大学 1 0 401-500 萨拉戈萨大学 8-11 0 401-500 犹他州立大学 138-150 0 401-500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3-5 12.1 401-500 维也纳工业大学 4-7 0 401-500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佛兰德语) 7 14.3 401-500 武汉大学 15-28 0 401-500 厦门大学 15-28 0 401-500 约克大学(加拿大) 19-22 0 * 排名相同的学校按英文名称字母顺序排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Prof.施一公的几次精彩报告
热度 9 dgjguoxue 2012-7-15 21:07
Prof.施一公的几次精彩报告
时间:2012年7月14日 9:00-12:30 14:00-17:30 7月15日 9:00-12:3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主题(Mini-Workshop):Impact of Structure Biology and Epigenetics on Translational Medcine 语言:英文 参会人员:SJTU校长 Dinshaw Patel(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研究所) 施一公 施扬(哈佛医学院教授,第一个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吴皓(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现被哈佛医学院挖走) 丁盛(UCSF,利用化学生物学手段研究干细胞的顶尖学者) 张明杰(香港科技大学结构生物学家,2011中科院院士) 钟伟民(Yale, http://www.biology.yale.edu/facultystaff/zhong.html ) 何建华(上海同步辐射中心) 丁建平(SIBS) 赵立平(SJTU生科院副院长) 徐学敏(Med-X院长) 邵志峰(系统生物医学院院长,千人) 叶德全(药学院院长) PS:其它人员不多,暑假周末,人少的可怜,不过照样精彩,今天上午估计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是学生(其它人全上车吃饭去了 ) 感受: 无疑问,本次大会Yigong She是Superstar(老外不好发“施”的拼音,会议中都是喊做“She”),14号上午安排他本来是20 min(其它人15 min),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只讲了10 min,主要介绍了清华结构生物学中心和与life science相关的院系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规划。Shi想把清华生命科学建设成为world class,结构中心的PI最终会控制在23左右(目前16个,tenure track制度),但是生科院的independent lab数量最终要达到3位数(各位猜猜看)。清华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也简要的介绍了一下,从第一个做结构的隋森芳院士(She的老师)开始,然后饶子和院士,然后吴嘉炜,然后颜宁,然后是Shi......特别是最后shi说道清华这3年出了20篇CNS后,参会人员热烈的鼓掌。 上午的会议,其它人员的报告情况:SJTU的几个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院长做了一些基本介绍,医学院那个搞临床的弄了个机器人做肿瘤切除手术的那个视频很给力,但是比较bloody;生科院的赵立平讲了gut微生物组与肥胖相关的东西,特别介绍了上月被science专题报道的情况,与会人员比较感兴趣;Yale的钟伟民教授讲了高等教育的问题,其中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即“真正意义上的精英培养,不是去满足社会当前的需要,而是去满足社会还不知道的需要”。特别说明一下,SJTU的校长脱稿很随和的用英文致开幕词,内容幽默流畅,当然也是一位好听众,身边没什么大阵势的陪同,务实。 下午的会议是从HKSTU的张明杰教授开始的,张是新科院士,年龄不大,但是头发花白,绝对是真正地一流学者,主要报告了近几年他的实验室的一些工作,特别提醒了我们不要过于看重CNS和IF,之后是Yigong Shi介绍了膜蛋白结构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与膜蛋白的重要作用,然后Dinshaw Patel(2012年上半年nature science好像是4篇还是5篇)介绍了近几年来自己的研究,主要是关于Riboswitch的,然后哈佛的施扬简单了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然后丁盛介绍了一些化学合成的分子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然后哈佛的吴皓介绍了信号转到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第一天的会议,看上去似乎有些平静没有波澜,参会人员最多也没超过100人,第二天不到30人,但是会议高潮迭起,大多数时间是以Yigong Shi为话题的。 第二天上午,Yigong Shi本来被安排的是15min(此次主持人是张明杰),但是Shi一口气讲了1小时多,内容非常精彩(本人有拍摄或录音,学校无此安排),Shi谈了很多回国后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关于基金以及PI们的待遇问题。说到申请经费是,Shi提到有一次XX重要人物答应了XX(数字很大,各位猜)钱,狂喜,感觉经费太好申请了,后来因为疏忽了一些事情,一分钱都没。Shi还到处找大公司赞助,其中拜耳、强生的支持力度很大(M $级),后来找了盖茨基金会,起初基金会主席直接否定了Shi的申请,并非常不客气的让Shi“shut up”,但是晚上给She打了电话,随后就谈好了,是12m $,但是最后盖茨审核的时候把1去掉了,说是因为THU医学没名气,没听说过Yigong Shi,不过现在有了很好的合作。单单是Shi四处找公司拉赞助就让台下的人员十分佩服,因为他们看来这应该是校长的事情,但是Shi几句话却能搞到这么多经费,也确实付出了极大地艰辛,Shi也说到了他与Kids见面的时间太少,等等。说道对PI的待遇,Shi确实给了那些新进的PI国内定好的待遇了,NIBS能给他也能给,THU周围2000$一月租金的房子也搞得起,让PI们住,然后就是明年开始提高Posdoc的待遇(各位猜),与美国接轨。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容(细节处还有很多,不一一介绍)。Shi讲完后很多人题问,主持人继续给时间。等到最后大家最后open discussion的时候,Shi又讲了10来分钟,之后的一些的讲话N次都提到Shi,其实茶歇的时候也是一堆人凑在Shi身旁讨论,Shi最后提前离场了,因为赶飞机吧。 这个,这个还有很多,一一写下来费时间,不写了,写的不好,惭愧。最后上传几张照片与大家分享,部分精彩内容有录像,以后方便看能否分享(有些东西不好讲出来,只好憋着了,见谅)。
15784 次阅读|11 个评论
纪念钱学森先生专辑-3:大师从这里起步
热度 7 sqdai 2011-12-11 15:24
纪念钱学森先生专辑-3:大师从这里起步
今天是钱学森先生百岁诞辰日。一周前,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 核心价值与大学精神 —— 纪念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 ” ,会上隆重首发新书《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见链接)。这里谈谈读此书后的初步体会,想透过该书陈述,勾画、分析这位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简述从中获得的启迪。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一书共分四编:求学交大;情系母校;良师益友;永恒敬仰。本文讲述阅读该书第一编的感想。 优渥先进的求学环境 钱学森 1929 年毕业于北师大附中理工部,以高分考入交通大学,二年级时因病休学一年, 1934 年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机械专业。 那时的交通大学正处于建国前发展的 “ 黄金时期 ” ,名师荟萃,教学严谨,经费充裕,设施完善。学校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地。上海本部设有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五个学院,其余两地分别有工程学院和铁道管理学院。该校是当时国内少数几所建制完善、规模宏大的大学之一,尤以工科办学水平居全国之冠,被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誉为 “ 全国造就建设人才的最高学府 ” 。 综观钱学森求学时期的交通大学,主要有如下特点: • 办学理念先进 • 学校自清末改办工科以来,一直坚持 “ 海纳百川,贯通中西 ” 的办学原则。 1920 年代,时任交通总长的叶恭绰改组成立交通大学后,秉承这一原则,力图与国际接轨,将学校建成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工科大学,甚至考虑过与 MIT 、哈佛大学联合办学(因故未果)。在学制、课程设置、管理等方面参照了各个大学办法,实现了向现代大学的转型。 我认为,在交大的办学理念方面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称道: —— 根据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设置专业和课程。 —— 实行通才教育,主次兼习,强调基础理论课程,设立多种交叉课程,提倡具备广博的知识面。 —— 强调理工结合。钱学森入学后不久的 1930 年初, MIT 提出 “ 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 ” ,交大积极跟进,建立了科学学院(相当于现时的理学院),走上了工科、管理科与理科相结合的道路。 —— 实行学年学分制。到 1928 年,完成了学年制→选课单位制→学年学分制的改革步骤,体现了学校与时俱进地学习西方教育经验的思路。 正因为如此,交通大学赢得了 “ 东方的 MIT” 的美誉。 钱学森从交大毕业一年后到了真的 MIT 。 1989 年,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 1935 年秋(我)就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航空工程系学习。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上海交大的课程安排全部是抄 MIT 的,连实验课的实验内容都是一样的。上海交大是把 MIT 搬到中国来了!因此也可以说上海交大在当时的大学本科教学已是世界先进水平的。 ” • 师资力量雄厚 • 当时的交大集中了一批学有所成的教师,他们中不少人是早期 “ 海归 ” 精英。且说说教过钱学森的几位名师。 钱学森先生晚年回忆他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时,特别提到了大学时代的两位老师:陈石英和钟兆琳教授。 陈石英( 1890 ~ 1983 ),上海人, 1916 年获 MIT 造船科学学士后回国到交大任教,在交大工作了6 7 年,历任系主任、代理教务长、副校长,钱学森听过他的力学、水力学、热力工程学等课程。陈石英学术造诣精深,备课精心细致,上课不带讲义,教学循循善诱,重视启发学生思考。他对钱学森特别器重,有一次热力学考试,钱学森答卷完美,陈老师故意扣掉他 1 分,钱学森一直记忆犹新。学生们称陈老师为 “ 陈老夫子 ” ,钱学森则敬称他为 “ 恩师 ” ,毕业 55 年后他写道: “ 专业基础课中给我教育最深的是陈石英老师,他工程讲热力学严肃认真又结合实际,对我们这些未来工程师是一堂深刻的课。我对陈先生是尊敬的。 ” 钟兆琳( 1901 ~ 1990 ),浙江德清人。 1923 年毕业于交大电机系, 1927 年从康奈尔大学学成归来,回交大工作。历任交大电机系主任、电工器材制造系主任、陕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第一任理事长。钟老师学识渊博,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别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钱学森亲书的传略中说: “ 钟兆琳 先生对我的教育,我也是十分感激的,师恩永志不忘于心! ” 钱学森的其他老师,如数学老师胡敦复教授,物理学老师裘维裕教授,化学老师徐名材教授,英语老师唐庆诒教授,等等,都是一代名师。 • 教学设施完善 • 在历任交大校长的运作下,交大一直有较为充裕的 “ 皇粮 ” ,经费充足,使用得当。当时的交大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使得钱学森这样的学子如鱼得水。他们的住宿条件也相当好,而且随着升入高年级,逐步改善。 • 校风严谨踏实 • 学校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学生好学上进,蔚然成风。考试是硬碰硬的,平均分数的计算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两位数。 总而言之,那时的交通大学为青年钱学森创造了极好的成长条件。 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 然而,在再好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想成为大师也只是空想。青年钱学森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发奋图强,刻苦钻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飞速成长。 读了《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这本书,我总结出钱学森在交大求学期间的如下特点: • 勤奋刻苦 严谨求实 • 钱学森历来不是死读书的、刻板的用功生,他一向肯下死力深度思考问题。曾教过他应用力学和机械原理的特约讲师杜光祖早年说: “ 钱学森的长处在于听课时尽可能找课内所涉及的参考资料,尽量加以理解,相当深透。在班上有时提出极深刻的问题,真的是不可多得,将来定有重大成就。 ” 可谓慧眼识人。 讲授水力学的金悫教授对钱学森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印象颇深。他说: “ 钱学森总是在图书馆里钻研、攻读,掌握了在课堂上内讲过的知识,他深深懂得学海无涯,攫取知识务求渊博。 ” 金教授手里保存了一份钱学森的水力学试卷(现在成了著名文物),试卷书写工整,清洁漂亮,六道题目(包括一道难题)悉数回答正确,只有一处单位 N ( “ 牛顿 ” )后忘了写复数标记 s ,被扣掉了 4 分。 • 志存高远 博览群书 • 当年的交大图书馆是国内科技类书刊的重要收藏场所,而钱学森在交大期间最喜欢泡图书馆。 他曾回忆道: “ 那时上海交大图书馆在校门口右侧红楼,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是读报,二是看书。 …… 对图书,特别是科技书,那真是如饥似渴,什么科目的书都看。我是学机械工程的,常去找有关内燃机的书,特别是讲狄塞尔( Diesil )发动机的书来读,因为它热效高。后来我的专业是铁道机械工程,四年级的毕业设计是蒸汽机车。但我到图书馆借的书决不限于此,讲飞艇、飞机和航空理论的书都读。讲美国火箭创始人戈达德( R.Goddard )的书也借来看。我记得还借过一本英国格洛尔( H. Glauert )写的专讲飞机机翼气动力理论的书来读;当时虽没完全读懂,但总算入了气动力理论的门,这是我后来从事的一个主要专业。 ” 由此可见,后来成为空气动力学大师的钱学森在交大期间就已经起步了!这段话里提到的戈达德与钱学森颇有缘分: 1938 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加入试验火箭的 “ 自杀俱乐部 ” 时曾与伙伴一起拜访过戈达德;后来钱学森成为讲座教授时称为 “ 戈达德教授 ” (参看《钱学森文集》和笔者以前的博文)。 正如书中所指出的,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广泛涉猎各门科学知识,是钱学森之所以成为科学巨星的原因之一。钱学森自己也说: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和资料馆和图书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 ” • 注重实践 学以致用 • 钱学森在交大读书期间非常注意学用结合,努力把学来的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高年级阶段,他敏感地注意到航空事业的大发展和亟待产生新理论的形势,选修了几门航空学的课程,并发愤自学相关知识,还动手写作了一些有关飞机、火箭的学术论文,数量达 6 篇之多。尽管这些论文写得有点稚嫩,从中可见他的知识面之广博。 • 关注艺术 文理并进 • 即使在大学本科阶段,钱学森也不是关在象牙之塔里的“书呆子”,他曾是交大军乐队和管弦乐队的积极分子,有时间就去欣赏音乐会,而且在音乐修养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四时还写了一篇题为“音乐和音乐的内容”的长文,发表于《浙江青年》。 成为大师的非偶然性 通过上文,博友们跟着我走马观花地了解了钱学森的大学生活。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钱学森先生成为著名科学家有其必然性,其中有着有利的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持之以恒的努力。 更深入的分析还有待于进行。希望听到博友们的高见。 写于 2011 年 12 月 11 日钱学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 【链接】《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1929年秋,刚从北师大附中毕业的高材生钱学森,抱着振兴祖国的雄心壮志,千里迢迢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就读,自此开始了与上海交大的一世情缘。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了《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一书。 在交大5年学习期间,钱学森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几乎每学期都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193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交大机械工程学院。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后,与母校的联系更加密切。他不仅多次回母校参观,与师生座谈;还长期与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保持书信往来,对学校的教育改革、学科建设及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 该书真实地记录了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五年求学经历与收获,离校后与母校、老师、同窗及校友之间的往来佳话,以及母校上海交大师生学习、纪念钱学森及其伟大精神的系列活动,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从不同侧面凸显钱学森的精神风采,从平凡细微之中展现其伟大崇高的品质。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史人物研究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有求学交大、母校情结、良师益友、永恒敬仰四篇,书末附有“钱学森与上海交通大学纪年”。(李芸) 《科学时报》 2011-11-29 B4 读书周刊 http://news.hexun.com/2011-11-29/135786101.html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在沪首发 12 月 4 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主持的 “ 核心价值与大学精神 —— 纪念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 ” 上,我社《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一书在沪隆重首发。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方正辉、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焦扬、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高德毅、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为本书揭幕。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 我社社长韩建民在首发式上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从出版社和出版人的角度而言,我们对钱老最好的纪念,就是系统出版有关钱老的图书,广泛传播钱老的思想和智慧,从而启迪、感染更多的人投入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投入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像钱老那样的充满爱国、奉献精神,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科学家、教育家。所以,系统出版钱学森有关图书是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韩建民社长感谢马德秀书记和交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辛苦劳动,感谢党史校史研究室老师们的辛勤研究和重要贡献。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推出《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这部力作,作为一份特殊礼物,奉献给钱学森学长诞辰 100 周年。近年来,上海交大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整理、出版有关交大杰出校友钱学森的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钱学森》、《钱学森文集( 1928-1956 学术文献)》、《走近钱学森》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现在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落成,大批钱学森重要文物、资料将在这里汇聚和研究。我们将配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策划出版更多精品力作奉献给读者,将上海交大出版社办成钱学森图书出版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学术图书出版基地。 这部记录钱学森与母校交大一世情缘的新书,作为上海交大和交大出版社的一件特殊礼物,敬献给钱学森学长诞辰 100 周年。钱学森从 1929 年以北师大附中高材生的身份进入交大,到 1934 年以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从 1935 年赴美国留学,到 1955 年回到祖国;从投身于新中国国防与科技建设事业,到 2009 年离开我们,钱学森和交通大学的交集和情缘是整整 80 年。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首次从一位科学大师与他的大学母校密切联系的角度,来展示钱学森的风采,开拓了钱学森研究的领域。它真实记录了钱学森在交大 5 年的求学经历与收获,离校后与母校、老师、同窗及校友之间的往来佳话,以及母校师生学习、纪念钱学森及其精神的系列活动。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凸显钱学森的精神风貌,从平凡细微处揭示其伟大崇高的人格。 该书不仅是钱学森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交通大学的杰出校友史和交通大学的辉煌史。钱学森在美国推动世界航天事业进步,回国为新中国国防事业运筹帷幄的漫长过程中,他的身边一直有许多交通大学的老师和校友,作为他的同学、同事和战友,与他一起学习、研究、工作,他们共同铸成了中国人的骄傲和共和国的辉煌。钱学森和他的交大校友几代人的人生选择与奋斗,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具有特殊的启迪和激励意义。 首发式中还举行了赠书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副书记徐飞,副校长吴旦,党委常委李建强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学生代表赠送了《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钱学森学术助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涂元季,中国系统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710 研究所研究员于景元、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何友声,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文献研究专家史贵全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并发言。与会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钱老生前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深切情谊,并对《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一书的出版予以热烈祝贺与高度评价,并表示学习和发扬钱老的爱国精神、创新思想,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侯俊华 耿爽 2011-12-07 15:39:16 http://www.sinobook.com.cn/main/newsdetail.cfm?iCntno=4748 钱学森与交通大学.jpg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966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