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叔本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缅怀叔本华
热度 2 yurongming 2014-12-5 11:24
就如 苏轼诗歌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一个时代里的人,都很难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真正深刻清醒的认识。而能做到在任何喧嚣、任何环境里都不迷失自己,唯有真正的哲人而已。 这世上有太多所谓的大师,可就再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哲人!缅怀叔本华,因为他的毫不虚伪,因为他冷眼看世界的深邃,更因为他所带来的真正心灵的温暖和慰藉。喜欢一句黑色幽默,“来到这世上,就从没想过活着回去”。是的,不管穷人、富人、伟人还是哲人,没有谁可以逃避得了生死。命运是公平的,每个人在得到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世界的本质无非是欲望的追逐与纠缠,无非是生、老、病、死,没有什么是真正新奇的,也没有什么是真正de了不起! 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另一种是你得到了它!”这是王尔德戏剧作品里的调侃,也是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着力渲染的主题。想要是自由的吗?欲望是自由的吗?其实,叔本华告诉我们,就连我们自己的想要都不过是意志的盲目冲动。天堂是没有的,有也不过等同于我们满足了自己所有的“想要”,倒是地狱全由我们自己的欲望所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尼采是叔本华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叔本华最叛逆的学生。我无意于评价两者的谁高谁低,只是从他们的表现里看出,真正哲人的悲悯天下,真正哲人的豪放旷达。真正的哲人不会为任何权势富贵所屈服,不会为任何地域山河所局限,也不会为任何历史时代所淹没!他们只有对宇宙本源的虔心探索,只有对人类命运的悲叹与讴歌,唯独没有献媚,唯独没有苟从,唯独没有现今“大师”的嘴脸:故作高深,搬弄术语,高高在上,借以吓人!
个人分类: 读书杂感|2914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正确解读癌细胞指标
热度 28 何裕民 2014-11-6 16:25
9月18号,我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幸福和厄运的辩证法》 。我在文中写道, 幸福和厄运,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对很多问题的看法 ,并 提到了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名言 :“生命的幸福和厄困,往往不在于降临事物的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物!这些事情,我们怎么看待它,感受如何?” 还 讲到一个具体案例:一个卵巢癌患者,三年多了,平时很稳定,ca125指标也一直稳定,最近查体,就是ca-724指标升高 。几位 医生(包括我)都明确劝她,关系不大,过些天复查一下即可。但追求完美的她,却紧张 得 不得了,十多天时间,寝食不安,到处求医(检查),花了一万多元,且体重急剧下降,折腾了一番,结果虚惊一场。 其实,那篇文章我写了一段时间, 但 一直没有 放到博客上 。为什么 一直等到 9月18号 才放上呢。因为我遇到一 个 相似 的故事——有位肠癌患者,女性,手术 已经 多年,但 在 三年前退休后发现CEA值明显升高,达到了正常的近8倍(27,正常应该3.4) , 而且是持续走高 。 她很紧张,故东托西求地通过朋友找到我 。 我看了看,说不妨先做下些中医药调整,吃两三个月中药后,再做检查。 二个月后,CEA开始大幅度下降,半年后完全正常了。此后,她很得意,也很开心,毕竟排除了复发,也不用惊慌,更无手术化疗等之虞了。然后,我建议她无需吃汤剂了,用丸药调整调整即可。今 年 九月中旬,她去做了个普通复查,CEA正常,所有癌标中 只有 一个 ca -724升高,而且,一下子跳到256,这下她吓昏头了。主治大夫信誓旦旦地对她说:肯定出问题了,你必须做个检查,趁早发现。而且,该医生肯定地说是消化道出了问题。她自己也第一时间网上查了,的确如此,网上说724可以反映消化道癌症。她六神无主了。 因为那几天我不在门诊,她通过老关系,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我。我听出 了 她言语中 的 颤抖,肯定是吓得不行了。我一时没法见她,想起了我已经备有的这篇文章,就说: “ 我正好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这个主题的,还没 放 网上,我现在就 放 上去,你自己先看看吧!过几天门诊时再来找我,我给你分析分析,顺便改改方! ”过后 ,她看了 文章 ,给我发短信说:心里坦然多了 。 而那个医生坚决让她做个pet/CT。她说我想还是先停一停,观察观察再说。 几天后, 在 门诊找 到 我,我当时给她开了方,并建议吃一个半月中药后,再复查,调整一下,并郑重其事告诉她,ca-724意义不大,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她真的认真到了顶点,11月1号,正好一个半月后,去检查了。11月3号下午,她准时来找我复诊。我看她坐在后排位置等着时, 气定神闲 的,且不时笑嘻嘻,相信一定虚惊过了,心踏实了。果真, 轮到她 时,她拿出单子,满脸堆笑,乐呵呵地说: “ 何教授!你看我这次指标,神经病一样的,ca-724只有1.6了!比上次跌掉了百分之九十九点几,幸亏你那篇文章救了我!我当时不慌,不乱做pet/CT检查是对的! ” 其实,这既是幸福和厄运的辩证法,也包含着哲理:如有人说真正的恐惧,不在于恐惧事件,而是恐惧本身!今天癌症引发的很多所谓 的 问题,也不一定在癌症这个病本身,而是在于我们怎么认识它! 在此,我要讲个常识:生物学问题和物理化学不一样!物理化学讲的是定律。比如说,水在常温常压下,到一百度肯定沸腾,到零度肯定结冰。那是个定律,百分之百的,没有例外。除非你气压改变。但生物学不是这样,生物学中没有定律,或者说不存在定律,生物学只讲概率。甚至有学者强调:生物学的唯一定律是万事皆有例外!它准确的描述是:这件事情出现,相关问题大概可能性有多少!那个标志有异常,某种疾病的可能性有多少!因为生物是非常错综复杂的。 简单说,你CEA升高了,CEA可以说是所有癌标中最普遍、最典型的,但它也只是提示患癌的可能性(百分比)是多少,也许预示着百分之三五十的可能性是癌症;还有百分之二三十可能性只是炎症;也许,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多只是检查过程中的失误或误差。只有反复多次持续升高,才有比较明确的意义。而且,各种癌性指标中,其实际意义又大相径庭——有些指标有特异性,相对比较敏感,像CEA,广谱的,对多种癌症都有一定意义(只是一定意义);像对乳腺癌,ca-125也有一定意义,ca-153也有些意义;但ca-125的意义弱于ca-153。总体上,这都不是对应性很强的。而对肠癌,ca-199 则比较 有意义;CEA也有点意义。但不能说升高了就是肠癌或肠癌复发了。肺癌则很少有特异性意义指标。像胰腺的腺癌,ca-199很可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胰腺的神经内分泌癌,ca-199可以完全正常。即便是胰腺的腺癌,我看的患者中就有很多指标一直都很低的。而且,ca-199这个指标与其他癌标又大不一样,CEA也许升高几个单位就比较有意义了;ca-199升高100~20 0 也往往没有多大意义,且影响因素太多,大便异常,胆囊炎症,感冒等都可以 使它 明显升高。因为这个指标本身上下幅度很大,常常像过山车似的,很不稳定。 因此,对于大多数指标的偶尔异常,特别是像ca-724、ca-242、ca-211等,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有时候,做此检查,与其说是为了查体,不如说是经济利益驱使),故大可不必为此惊恐。即使异常了,不妨过几天重复查一查。只有连续三五次还在持续往上走,而且数值体现出一种攀升趋势,那我们才觉得这个指标可能提示有比较明确的病理意义。因此,定期检查是需要的。但同时每个人要学会一定程度自我解读。别匆匆忙忙,有风就是雨。一看到有大鸟飞过,就认为敌机来轰炸了!不妨隔个一两个星期,再换一个医院查查看,这往往是最聪明的做法。千万别因此而忐忑不安,六神无主。这就是“ 难得糊涂”的态度。而 健康生活的智慧之一是“ 难得糊涂”,不纠结于鸡毛蒜皮之事,也是难得糊涂的智慧之一。 这也是生活的辩证法。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5194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一句名言,让人坦然。
热度 1 axin0813 2014-1-19 10:27
发生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必然地发生 。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4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生活,也让别人生活(叔本华)
rynn 2013-9-16 14:29
承认别人的存在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的事。当两个人平等时还好,一旦不平等出现,占优的一方就会趾高气扬的把别人踩在脚下。这种“弱肉强食”的现象成为社会进化论的基石,被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所证明。因而,我们可以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思考中,我们重新审视意识形态的斗争、宗教斗争和社会上种种人性的显露。那些妄图压制人性、改造人性的荒唐之举,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叔本华用死物来锻炼这种耐心。这实际上是科学研究:你无法改变物质的规律,你发现它,然后利用它。物质是客观的,“人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附录: 生活,也让别人生活 叔本华 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 谁要是生活在人群当中,那他就绝对不应该摒弃任何人—只要这个人是大自然安排和产生的作品,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最卑劣、最可笑的人。我们应该把这样一 个人视为既成的事实和无法改变:这个人遵循一条永恒的、形而上的规律,只能表现出他的这个样子。如果我们碰到一些糟糕透顶的人,那就要记住这一句话:“林 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怪鸟。”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是不公正的,我们也就等于向这个人发出了生死决斗的挑战。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真实个性,这包括道德气质、认识能力、长相脾气,等等。如果我们彻底地谴责一个人的本质,那么,这个人除了把我们视为他的仇敌,别无其他选择,因为我们只在这个 人必须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与那永远不可改变的他截然不同的人的前提下,才肯承认这个人的生存权利。 为此原因,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 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的作用,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这就是“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这条格言的含义。这种做法虽然合乎理性,但具体 实施却并不容易。谁要是能够一劳永逸地躲开那许多多的人,那他就是幸福的。 要学会容忍别人,我们不妨先利用死物锻炼我们的耐心。物件由于机械和物理的必然性顽固地妨碍着我们。每天我们都有这样练习的机会。在这之后,我们就 可以把在这种练习中获得的耐性应用在人的身上了。我们让自己习惯于这样的看法: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严格的发 自本性的必然性,它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所以,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 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个人分类: 得意之作|3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论阅读和书籍》——叔本华
nitzschia 2013-8-8 11:52
​ 无知只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丢人现眼。穷人为穷困和匮乏所苦,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代替了求知并占据了他们的全副精神。相比之下,有钱、但却无知无识的人却只是生活在感官快乐之中,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情形。另外,这种有钱的无知者还配受到这样的指责:财富和闲暇在他们的手里不曾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没有投入到使这两者陡具极大价值的工作中去。   在阅读的时候,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们自己的思考,因为我们只是重复着作者的思维过程。这种情形就好比小学生学写字--他用羽毛笔一笔一划地模写教师写下的字体。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思维的大部分工作是别人帮我们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从专注于自己的思想转入阅读的时候,会明显感受到某种放松。但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脑袋也就成了别人思想的游戏场。当这些东西终于撤离了以后,留下来的又是什么呢?这样,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这是因为一有空闲时间就马上重新接着进行的持续阅读对精神思想的摧残甚至更甚于持续的手工劳作,因为在从事手工操作时,我们毕竟还可以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之中。正如弹簧持续受到重压最终就会失去弹性,同样,我们的头脑会由于别人思想的持续侵入和压力而失去其弹性。正如太多的食物会搞坏我们的肠胃并因此损害了整个身体,同样,太多的精神食物会塞满和窒息我们的头脑。这是因为我们阅读得越多,被阅读之物在精神上所留下的痕迹就越少--因为我们此时的头脑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叠写满了东西的黑板。这样,我们就无暇重温和回想,而只有经过重温和回想我们才能吸收所阅读过的东西,正如食物并非咽下之时就能为我们提供营养,而只能在经过消化以后。如果我们经常持续不断地阅读,在这之后对所阅读的东西又不多加琢磨,那这些东西就不会在头脑中扎根,其大部分就会失之遗忘。总的来说,精神营养跟身体营养并没有两样:我们咽下的东西真正被我们吸收的不及五十分之一,其余的经由蒸发、呼吸和其他方式消耗掉了。   另外,付诸纸上的思想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在沙滩上走路的人所留下的足迹。不错,我们是看到他所走过的路,但要知道这个人沿途所见之物,那我们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才行。   我们并不可以通过阅读有文采的作品而掌握这些文采素质--这些包括,例如,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雄辩的说服力;大胆直率或者尖刻讽刺的用语、简洁明快或者优美雅致的表达;除此之外还有语带双关的妙句、令人眼前一亮的醒目对仗、言简意赅的行文、朴实无华的风格,等等。不过,观摩这样的文笔却可以引发我们自身已经具备的这些‘潜在’素质,使自己意识到自己所具备的内在素质;同时也了解到能够把这些素质发挥到怎样的程度。这样,自己也就更加放心地顺应自己的倾向,甚至大胆发挥这些才能。从别人的例子,我们就可以鉴别运用这些才能所产生出来的效果,并由此学习到正确发挥这些才能的技巧。只有这样,我们才‘实际’拥有了这些才能。所以,这是阅读唯一能够培养我们写作的地方,因为阅读教会了我们如何发挥和运用自身天赋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前提当然始终是我们本身已经具备这些天赋。但如果自身欠缺这些素质,那无论怎样阅读也都于事无补--除了勉强学到一些死板、僵硬的矫揉造作以外;以此方式我们就只成了肤浅的模仿者。   正如地球的岩石层逐层依次保存着以往年代的生物躯壳,同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按照时间顺序保存着以往年代的错误观点及其陈述--这些东西曾几何时,就像那些以往年代的生物一样,活蹦乱跳、得意于一时,并且也确实造成了一定的轰动。但现在它们却化石般的一动不动呆在图书架上,也只有研究古籍的人才会向它们打量一眼。    据希罗多德所言,波斯国王泽克西斯一世眼看着自己一望无际的大军时不禁潸然泪下,因为他想到过了一百年以后,这里面的人没有一个还会活着。而看着那厚厚的出版物目录,并且,考虑到所有这些书籍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就会结束其生命--面对此情此景,谁又能不伤心落泪呢?   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鄙之人,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就像夏天那些沾污一切的苍蝇;同样,数目庞大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这些文字作品中的杂草夺走了麦苗的养分并使之窒息。也就是说,这些坏书、劣书抢夺了读者大众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而所有这些本应理所当然地投入到优秀的书籍及其高贵的目标中去。不少人写作就是为了获得金钱或者谋取职位。所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仅毫无用处,而且是绝对有害的。我们当今十分之九的文字作品除了蒙骗读者,从其口袋中抠出几个铜子以外,再没有别的其他目的。为此共同的目的,作者、出版商、评论家绝对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那些多产的写作匠、为面包而挥舞笔杆子的人所成功使用的一个招数相当狡猾和低级,但却效果显著,时代的良好趣味和真正的文化修养也难与之匹敌。也就是说,他们像玩弄木偶般地牵引着有一定趣味的有闲公众,训练他们养成与出版物同步的阅读习惯,让他们都阅读同一样的,亦即最新、最近出版的东西,以获得茶余饭后在自己圈子里的谈资。那些出自一些曾经享有一定文名的作者,例如,斯宾德勒、布尔瓦、欧仁·苏等的劣质小说和差不多性质的文章也都是服务于同样的目的。既然文学艺术的读者群总是以阅读那些最新的作品为己任--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是极为平庸的头脑为了赚钱而作,也正是这一原因,这一类作品可是多如牛毛--而作为代价,这些读者对于历史上各个国家曾经有过的出色和稀有的思想著作也就只知其名而已,那么,还有比这更加悲惨的命运吗?!尤其是那些文艺杂志和日报就更是别有用心地抢夺了爱好审美的读者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应投入到真正优美作品中去,以修养和熏陶自己,而不是消磨在平庸之人每天都在推出的拙劣作品上面。   因为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所以,作家们就局限于时髦和流行观念的狭窄圈子里,而这个时代也就越发陷入自己的泥潭之中。因此,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术就成了至为重要的事情。这一艺术就在于别碰那些无论何时刚好吸引住最多读者注意的读物--原因恰恰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捧读它们,不管这些是宣扬政治、文学主张的小册,抑或是小说、诗歌等。这些东西轰动一时,甚至在其寿命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最后的一年竟然可以多次印刷。并且,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才能给我们以熏陶和教益。坏的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人们写出了评论古代的这一位或者那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文章、书籍,读者大众就跟随着捧读这些东西,而不是那个思想家的著作。原因在于大众只愿意阅读最新印刷的东西,并且,“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起。”这样,对于读者大众来说,当今的某一乏味、肤浅的头脑所写出的沉闷、唠叨的废话比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更加亲切也更有吸引力。我很感激自己的好运,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就有幸看到施莱格尔的这一优美格言--从那以后,这一格言就成了我的座右铭:   认真阅读真正的古人的作品,今人对它们的评论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啊,各个平凡庸常的头脑是多么的千篇一律!他们的思想简直就是出自同一个模子!同一样的场合让他们产生的只是同一样的想法!除此之外,还有他们那些卑微、渺小的目的和打算。这些小人物不管唠叨些什么毫无价值的无聊闲话,只要是新鲜印刷出版,傻乎乎的读者大众就会追捧它们,而那些伟大思想家的巨作却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无人问津。   读者大众的愚蠢和反常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保存下来的至为高贵和稀罕的各种思想作品放着不读,一门心思地偏要拿起每天都在涌现的、出自平庸头脑的胡编乱造,纯粹只是因为这些文字是今天才印刷的,油墨还没干透。从这些作品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鄙视和无视它们,而用不了几年的时间,这些劣作就会永远招来其他人同样的对待。它们只为人们嘲弄逝去的荒唐年代提供了笑料和话题。   无论何时,都有两种并行发展、但却互不相干的文字作品:一种是货真价实的,另一种则只是表面上是这样。前者渐变而成‘永恒的作品’。在这一方面努力的人是为科学或者文艺而生的人;他们执著认真、不作张扬、但却步子极为缓慢地走在自己的道上。而在欧洲一个世纪也产生不了十来部这样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却能‘ 持久存在’。另一类文字作品的追随者却是‘以’科学或者文艺‘为生’;他们跃马扬鞭,伴随着他们的是利益牵涉其中的人所发出的喧哗和鼓噪。每年他们都会把千万本作品送进市场。但用不了几年的时间,人们就会发问:这些作品现在在哪了?那些人所享有的早熟和轰动一时的名声现在又到哪去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文字作品形容为流水般的一去不返,而前一类的文学则是静止、常驻的。   如果在买书的同时又能买到阅读这些书的时间,那该有多好!但是,人们经常把购买书籍错误地等同于吸收和掌握这些书籍的内容。   期望读者记住他所读过的所有东西就等于期望他的肚子留住他所吃过的所有食物。食物和书籍是读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赖以为生的东西,这些使他成了此刻的样子。但是,正如人的身体只吸收与身体同类的食物,同样,每一个人也只‘记住’让他感到‘兴趣’的事情,亦即与他的总体思想或者利益目标相符的东西。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他的利益目标,但却很少人会有近似于总体思想的东西。所以,人们对事情不会有客观的兴趣,他们所读的东西因此原因不会结出果实:因为他们留不住所读过的任何东西。   "复习是学习之母。”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就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在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这样,我们获得的印象也会不一样。情形就好比在不同光线之下审视同一样的物体。一个人的著作是这一个人的思想精华。所以,尽管一个人具有伟大的思想能力,但阅读这个人的著作总会比与这个人的交往获得更多的内容。就最重要的方面而言,阅读这些著作的确可以取代、甚至远远超过与这个人的近身交往。甚至一个才具平平的人所写出的文字也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能够给人以消遣并值得一读--原因正在于这些东西是他思想的精华,是他所有思考、研究和学习的结果;而与这个人的交往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因此,与某些人的交往无法给予我们乐趣,但他们写出的作品却不妨一读。所以,高度的思想修养逐渐就会使我们完全只从书本、而不是具体的个人那里寻找消遣和娱乐。   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是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间岩泉。这到底是因为古老的语言及其完美的特性,还是因为这些古典作家保存在著作里的伟大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无损,其力度也不曾减弱分毫?或许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吧。但是,这一点是肯定的:人们一旦放弃了学习古老语言--现在就存在这种威胁--那新的文字作品就将前所未有地充斥着肤浅、粗野和没有价值的涂鸦文字,尤其是德语这一具有古老语言不少优秀特质的语言,现在就正受到“当代今天”的拙劣文人有步骤的和变本加厉的破坏和摧残;这样,越加贫乏和扭曲的德语也就逐渐沦为可怜的方言和粗话。   我们有两种历史:政治的历史和文字、艺术的历史,前者是意欲的历史,后者则是智力的历史。所以,政治的历史从头到尾读来让人担忧不安,甚至是惊心动魄。整部这样的历史无一例外都是充斥着恐惧、困苦、欺骗和大规模的谋杀。而文字、艺术的历史却读来让人愉快和开朗,哪怕它记录了人们曾经走过的弯路。这种智力历史的主要分支是哲学史:它是智力历史的基本低音,其发出的鸣响甚至传到其他的历史中去,并且,在别的历史中也从根本上主导着观点和看法。所以,正确理解的话,哲学也是一种至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虽然它作用的过程相当缓慢。   对于世界历史来说,半个世纪始终是一段长的时期,因为它的素材源源不断,事情永远都在发生。相比之下,半个世纪并不会为文字写作的历史带来多少东西,因为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滥竽充数者的胡来跟这种历史却是毫无关系。所以,五十年过去以后,我们仍然是原地踏步。   为把这种情形清楚说明,我们可以把人类知识的进步跟一颗行星的轨迹相比,而在取得每一次显著进步以后,人类通常很快就会步入弯路--这我们可以用托勒密周转线表示。在走完每一圈这样的周转线以后人类重又回到这一周转线的出发点。但那些伟大的思想者却不会走进这些周转线--他们的确引领人类沿着行星的轨道前行。由此可以解释为何获得后世的名声经常必须是以失去同时代人的赞许为代价,反之亦然。   与事物这种发展过程相关的事实就是大约每过三十年,我们就可看到科学、文学或者艺术的时代精神宣告破产。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里,种种的谬误越演越烈直至最终被自己的荒谬所压垮,而与这些谬误对立相反的意见与此同时却增强了声势。这样,情形就发生了变化,但接下来的谬误却经常走向了与这之前的谬误相反的方向。这些事实正好为文学史提供了实际的素材,以表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反复。但文学史却偏偏没有着意这方面的素材。(……)   与我所描述的人类进步轨迹互相吻合的是‘文字写作的历史’:其大部分的内容不外乎陈列和记录了众多早产、流产的文字怪胎。而为数不多的自降生以后成长起来的作品却用不着在这一历史中寻找,因为这些作品永远鲜活、年轻地存留人间,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碰见这些不朽之作。只有这些作品才唯一构成了我在上面已经讨论的、属于‘真正’的文字作品;而记载这些的历史包含的人物并不多。这一历史我们是从有思想文化修养的人的嘴里,而不是首先从教科书的大纲和简编了解到的。 但我希望将来有朝一日有人会编写出一本‘文学的悲惨史’--这将记录下那些傲慢炫耀本民族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各个国家,在这些人物在生之时,究竟是如何对待他们的。这样一部悲惨历史必须让人们注意到:所有真正的、优秀的作品无论在哪个时候、哪个地方都要与总是占据上风的荒唐、拙劣的东西进行没完没了的恶斗;几乎所有真正的人类启蒙者、几乎所有在各个学问和艺术的大师都是殉道者;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这些非凡的人物都在贫困苦难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既得不到人们的承认和同情,也没有学生和弟子,而名声、荣誉和财富则归于在这一学科中不配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情形就跟以扫的遭遇一样:长子以扫为父亲捕猎野兽,他的孪生弟弟雅各却在家里穿上以扫的衣服骗取了父亲的祝福;但是,尽管如此,那些伟大人物对其事业的挚爱支撑着他们,直至这些人类教育家的苦斗终于落幕--长生不朽的月桂花环此时向他们招手了,这样的时分也终于敲响了: 沉重的铠甲化为翅膀的羽毛, 短暂的是苦痛,恒久的是欢乐。 --席勒《奥尔良的年轻太太》 有钱的无知富人可以去死了
1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独处-叔本华
热度 1 nitzschia 2013-8-7 12:37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 —— 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这也是尚福的妙语所表达的同一样思想,我把这句妙语作为警句放置这本书的开首)。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无法有确切把握地依靠别人;另一个原因则是社会给人所带来的困难和不便、烦恼和危险难以胜数、无法避免。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别,但社会对这些差别视而不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更有甚者,社会地位和等级所造成的人为的差别取代了大自然定下的差别,前者通常和后者背道而驰。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安排而获得了良好的位置,而为数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睐的人,位置却被贬低了。因此,后一种人总是逃避社交聚会。而每个社交聚会一旦变得人多势众,平庸就会把持统治的地位。社交聚会之所以会对才智卓越之士造成伤害,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平等的权利,而这又导致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提出了同等的权利和要求,尽管他们的才具参差不一。接下来的结果就是:人们都要求别人承认他们对社会作出了同等的成绩和贡献。所谓的上流社会承认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唯独不肯承认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他们甚至抵制这方面的优势。社会约束我们对愚蠢、呆笨和反常表现出没完没了的耐性,但具有优越个性的人却必须请求别人对自己的原谅;或者,他必须把自己的优越之处掩藏起来,因为优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他人的损害,尽管它完全无意这样做。因此,所谓 “ 上流 ” 的社交聚会,其劣处不仅在于它把那些我们不可能称道和喜爱的人提供给我们,同时,还不允许我们以自己的天性方式呈现本色;相反,它强迫我们为了迎合别人而扭曲、萎缩自己。具有深度的交谈和充满思想的话语只能属于由思想丰富的人所组成的聚会。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因此,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当然,为此代价,我们获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他就越会发现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根本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人们通常都是无力还债的;他们把无聊、烦恼、不快和否定自我强加给我们,但对此却无法作出补偿。绝大部分的社交聚会都是这样的实质。放弃这种社交聚会以换回独处,那我们就是做成了一桩精明的生意。另外,由于真正的、精神思想的优势不会见容于社交聚会 , 并且也着实难得一见,为了代替它,人们就采用了一种虚假的、世俗常规的、建立在相当随意的原则之上的东西作为某种优越的表现 —— 它在高级的社交圈子里传统般地传递着 , 就像暗语一样地可以随时更改。这也就是人们名之为时尚或时髦的东西。但是,当这种优势一旦和人的真正优势互相碰撞,它就马上显示其弱点。并且, “ 当时髦进入时 , 常识也就引退了。 ”   大致说来,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 —— 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 —— 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 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这样,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况。确实,我们可以这样说: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但归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望于自己,顶多寄望于他们的孩子。由于客观或者主观的条件,一个人越不需要跟人们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也就越好。孤独的坏处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们感觉得到,也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据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所以,西塞罗说过, “ 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更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相比之下,由于欠缺自身内在,平庸的人喜好与人交往,喜欢迁就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他们自己来得更加容易。此外,在这世上,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每一个有价值的、出类拔萃的人都宁愿引退归隐 —— 这就是上述事实的证明和结果。据此,对于一个具备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懂得尽量减少自己的需求以保存或者扩大自己的自由,尽量少与他的同类接触 —— 因为这世上人是无法避免与其同类打交道的,那么,这个人也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 —— 在孤独中人们无法忍受自己。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驱使他们热衷于与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观光。他们的精神思想欠缺一种弹力,无法自己活动起来;因此,他们就试图通过喝酒提升精神,不少人就是由此途径变成了酒鬼。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人需要得到来自外在的、持续不断的刺激 —— 或者,更准确地说,通过与其同一类的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取最强烈的刺激。一旦缺少了这种刺激,他们的精神思想就会在重负之下沉沦,最终陷进一种悲惨的浑噩之中。我们也可以说:这类人都只各自拥有人性的理念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此,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许多补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人的完整意识。相比之下,一个完整、典型的人就是一个独立的统一体,而不是人的统一体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这个人的自身也就是充足完备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平庸之辈比之于那些俄罗斯兽角乐器。每只兽角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大众的精神和气质单调、乏味,恰似那些只能发出单音的兽角乐器。确实,不少人似乎毕生只有某种一成不变的见解,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能力产生其他的念头和思想了。由此不但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人是那样的无聊,同时也说明了他们何以如此热衷于与人交往,尤其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这就是人类的群居特性。人们单调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 “ 愚蠢的人饱受其愚蠢所带来的疲累之苦 ” 。人们只有在凑到一块、联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有所作为。这种情形与把俄罗斯兽角乐器集合起来才能演奏出音乐是一样的道理。但是,一个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却可以跟一个能单独演奏音乐的乐手相比;或者,我们可以把他比喻为一架钢琴。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同样,这样一个人就是一个微型世界。其他人需要得到相互补充,但这种人的单个的头脑意识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统一体。就像钢琴一样,他并不是一个交响乐队中的一分子,他更适合独自一人演奏。如果他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他就只能作为得到别的乐器伴奏的主音,就像乐队中的钢琴一样。或者,他就像钢琴那样定下声乐的调子。那些喜爱社会交往的人尽可以从我的这一比喻里面得出一条规律: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质量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人群的数量得到弥补。有一个有思想头脑的同伴就足够了。但如果除了平庸之辈就再难寻觅他人,那么,把这些人凑足一定的数量倒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通过这些人的各自差异和相互补充 —— 沿用兽角乐器的比喻 —— 我们还是会有所收获的。但愿上天赐予我们耐心吧!同样,由于人们内心的贫乏和空虚,当那些更加优秀的人们为了某些高贵的理想目标而组成一个团体时,最后几乎无一例外都遭遇这样的结果:在那庞大的人群当中 —— 他们就像覆盖一切、无孔不钻的细菌,随时准备着抓住任何能够驱赶无聊的机会 —— 总有那么一些人混进或者强行闯进这一团体。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团体要么遭到了破坏,要么就被篡改了本来面目,与组成这一团体的初衷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 , ,这类似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拥挤在一起以身体取暖。不过,自身具有非凡的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在《附录和补遗》的第二卷最后一章里 , 读者会读到我写的一则表达这层意思的寓言。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这一句话, “ 他不喜好与人交往 ” ,就几乎等于说 “ 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 ” 了。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第二点弥足珍贵,尤其我们还记得社会交往所意味着的束缚、烦扰甚至危险,拉布叶说过: “ 我们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 。热衷于与人交往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倾向,因为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大部分人道德欠缺、智力呆滞或者反常。不喜交际其实就是不稀罕这些人。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与人交往,我们平静的心境 —— 它对我们的幸福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 —— 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犬儒学派哲学家放弃所拥有的财产、物品,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享受心境平和所带来的喜悦。谁要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而放弃与人交往,那他也就做出了一个最明智的选择。柏那登 · 德 · 圣比埃的话一语中的,并且说得很美妙: “ 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 ” 因此,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这样做。正如人们从一开始就受到匮乏的驱赶而聚集在一起,一旦解决了匮乏,无聊同样会把人们驱赶到一块。如果没有受到匮乏和无聊的驱赶,人们或许就会孤身独处,虽然其中的原因只是每个人都自认为很重要,甚至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而独自生活恰好适合如此评价自己的人;因为生活在拥挤、繁杂的世人当中,就会变得步履艰难,左右掣肘,心目中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就会被大打折扣。在这种意义上说,独处甚至是一种自然的、适合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它使每一个人都像亚当那样重新享受原初的、与自己本性相符的幸福快乐。   但当然,亚当并没有父亲和母亲!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独处对于人又是不自然的,起码,当人来到这一世界时,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孑然一身。他有父母、兄弟、姐妹,因此,他是群体当中的一员。据此,对独处的热爱并不是一种原初的倾向,而是在经历经验和考虑以后的产物;并且,对独处的喜爱随着我们精神能力的进展和与此同时岁数的增加而形成。所以,一般而言,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渴望程度与他的年龄大小成反比。年幼的小孩独自呆上一会儿的时间就会惊恐和痛苦地哭喊。要一个男孩单独一人则是对他的严厉惩罚。青年人很容易就会凑在一块,只有那些气质高贵的青年人才会有时候试图孤独一人,但如果单独呆上一天的时间,则仍然是困难的。但成年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这一点,他们已经可以独处比较长的时间了;并且,年纪越大,他就越能够独处。最后,到达古稀之年的老者,对生活中的快感娱乐要么不再需要,要么已经完全淡漠,同辈的人都已一一逝去,对于这种老者来说,独处正好适合他们的需要。但就个人而言,孤独、离群的倾向总是与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直接相关。这种倾向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并不纯粹自然和直接地出自我们的需要,它只是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对此经验进行思考以后的结果,它是我们对绝大多数人在道德和思想方面的悲惨、可怜的本质有所认识以后的产物。我们所能碰到的最糟糕的情形莫过于发现在人们的身上,道德上的缺陷和智力方面的不足共同联手作祟,那样,各种令人极度不快的情形都会发生。我们与大部分人进行交往时都感到不愉快,甚至无法容忍,原因就在这里。因此,虽然在这世界上不乏许许多多的糟糕东西,但最糟糕的莫过于聚会人群。甚至那个交际广泛的法国入伏尔泰也不得不承认: “ 在这世上,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的人比比皆是。 ” 个性温和的彼特拉克对孤独有着强烈的、永恒不变的爱。他也为自己的这种偏好说出了同样的理由:   我一直在寻求孤独的生活河流、田野和森林可以告诉你们,我在逃避那些渺小、浑噩的灵魂我不可以透过他们找到那条光明之路。   彼特拉克在他优美的《论孤独的生活》里面,详细论述了独处的问题。他的书似乎就是辛玛曼的那本着名的《论孤独》   的摹本。尚福以一贯嘲讽的口吻谈论了导致不喜与人交往的这一间接和次要的原因。他说:有时候,人们在谈论一个独处的人时,会说这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这样的说法就犹如当一个人不愿意深夜在邦地森林行走,我们就说这个人不喜欢散步一样。甚至温柔的基督教徒安吉奴斯也以他独特、神秘的语言表达了一模一样的意思:   希律王是敌人,上帝在约瑟夫的睡梦中让他知晓危险的存在。   伯利恒是俗界,埃及则是孤独之处。   我的灵魂逃离吧!否则痛苦和死亡就等待着你。   同样,布鲁诺也表示了这一意见: “ 在这世上,那些想过神圣生活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过:噢,那我就要到远方去,到野外居住。 ” 波斯诗人萨迪说: “ 从此以后,我们告别了人群,选择了独处之路,因为安全属于独处的人。 ” 他描述自己说: “ 我厌恶我的那些大马士革的朋友,我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沙漠隐居,寻求与动物为伴。 ” 一句话,所有普罗米修斯用更好的泥土塑造出来的人都表达了相同的见解。这类优异、突出的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共通之处只存在于人性中的最丑陋、最低级,亦即最庸俗、最渺小的成分;后一类人拉帮结伙组成了群体,他们由于自己没有能力登攀到前者的高度,所以也就别无选择,只能把优秀的人们拉到自己的水平。这是他们最渴望做的事情。试问,与这些人的交往又能得到什么喜悦和乐趣呢?因此,尊贵的气质情感才能孕育出对孤独的喜爱。无赖都是喜欢交际的;他们的确可怜。相比之下,一个人的高贵本性正好反映在这个人无法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乐趣,他宁愿孤独一人,而无意与他人为伴。然后,随着岁月的增加,他会得出这样的见解: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这话说出来虽然让人不舒服,但安吉奴斯 —— 尽管他有着基督徒的爱意和温柔 —— 还是不得不这样说:   孤独是困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因为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   对于具有伟大心灵的人来说 —— 他们都是人类的真正导师 —— 不喜欢与他人频繁交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和校长、教育家不会愿意与吵闹、喊叫的孩子们一齐游戏、玩耍是同一样的道理。这些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任务就是引导人类跨越谬误的海洋,从而进入真理的福地。他们把人类从粗野和庸俗的黑暗深渊中拉上来,把他们提升至文明和教化的光明之中。   当然,他们必须生活在世俗男女当中,但却又不曾真正地属于这些俗人。从早年起他们就已经感觉到自己明显与他人有别,但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才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他们与大众本来就有精神上的分离,现在,他们刻意再辅之以身体上的分离;任何人都不可以靠近他们,除非这些人并不属于泛泛的平庸之辈。   由此可知,对孤独的喜爱并不是一个原初的欲望,它不是直接形成的,而是以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在具有高贵精神思想的人们那里逐渐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降服那天然的、希望与人发生接触的愿望,还要不时地抗拒魔鬼靡菲斯特的悄声的建议:   停止抚慰你那苦痛吧,它像一只恶鹰吞噬着你的胸口!   最糟糕的人群都会让你感觉到你只是人类中的一员而已。 —— 《浮士德》   孤独是精神卓越之士的注定命运:对这一命运他们有时会嘘唏不已,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随着年岁的增长,在这方面做到 “ 让自己遵循理性 ” 变得越来越容易和自然。当一个人到了 60 岁的年龄,他对孤独的渴望就已经真正地合乎自然,甚至成为某种本能了,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一切因素都结合在一起,帮助形成了对孤独的渴望。对社交的强烈喜好,亦即对女人的喜爱和性的欲望,已经冷淡下来了。   事实上,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致某种的自足无求打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我们放弃了花样繁多的幻象和愚蠢行为;活跃、忙碌的生活到了此时也大都结束了。这时,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也不再有什么计划和打算。我们所隶属的一代人也所剩无几了。周围的人群属于新的、陌生的一代,我们成了一种客观的、真正孤零零的存在。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迅速,我们更愿意把此刻的时间投放在精神思想方面。因为如果我们的头脑仍然保持精力,那么,我们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逐步经过完善了的思想见解,以及我们所掌握的运用自身能力的高超技巧都使我们对事物的研究比起以往更加容易和有趣。无数以前还是云山雾罩的东西,现在都被我们看得清晰明白;事情有了个水落石出的结果,我们感觉拥有了某种彻底的优势。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因为,总的说来,他人并不都是些经我们加深了解以后就会取得我们的好感和赞许的人。相反,我们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我们碰到的除了是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不会是别的东西。对于这些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因此,我们不再受到生活中惯常幻象的迷惑。我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就可以判断其为人;我们不会渴望跟这种人做更深入的接触。最后,与人分离、与自己为伴的习惯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天性,尤其当孤独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是我们的朋友。因此,对于独处的热爱变成了最简单和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此之前,它却必须先和社交的冲动作一番角力。在孤独的生活中,我们如鱼得水。所以,任何出色的个人 —— 正因为他是出色的人,他就只能是鹤立鸡群、形单影只 —— 在年轻时都受到这必然的孤独所带来的压抑,但到了老年,他可以放松地长舒一口气了。   当然,每一个人享受老年好处的程度,由这个人的思想智力所决定。因此,虽然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老年期的好处,但只有精神卓越的人才最大程度地享受老年的时光。只有那些智力低劣和素质太过平庸的人才会到了老年仍然像在青年时期那样对世俗人群乐此不疲。对于那个不再适合他们的群体来说,他们既啰嗦又烦闷;他们顶多只能做到使别人容忍他们。但这以前,他们可是受到人们欢迎的人。   我们的年龄和我们对社交的热衷程度成反比 ——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发现哲学上的目的论发挥了作用。一个人越年轻,他就越需要在各个方面学习。这样,大自然就为年轻人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人们在与自己相仿的人交往时,也就是互相学习了。在这方面,人类社会可被称为一个庞大的贝尔 · 兰卡斯特模式的教育机构。一般的学校和书本教育是人为的,因为这些东西远离大自然的计划。所以,一个人越年轻,他就越感兴趣进入大自然的学校 —— 这合乎大自然的目的。   正如贺拉斯所说的, “ 在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瑕 ” 。印度的一句谚语说: “ 没有不带茎柄的莲花 ” 。所以,独处虽然有着诸多好处,但也有小小的不便和麻烦。不过,这些不便和麻烦与跟众人在一起时的坏处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一个真正有内在价值的人肯定会发现孤身的生活比起与他人在一起更加轻松容易。但是,在孤独生活的诸多不便当中,一个不好之处却并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正如持续呆在室内会使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的影响变得相当敏感,一小阵冷风就会引致身体生病;同样,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我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话语,甚至别人的表情、眼神,都会使我们内心不安、受伤和痛苦。相比之下,一个在熙攘、繁忙当中生活的人却完全不会注意到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出于对别人的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选择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我给予这种人的建议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虽然生活在众人之中,但他不可以完全成为众人的一分子;他与众人应该保持一种尽量客观的联系。这样会使他避免与社会人群有太过紧密的联系,这也就保护自己免遭别人的中伤和侮辱。关于这种与人交往的节制方式,我们在莫拉丹所写的喜剧《咖啡厅,或新喜剧》中找到那值得一读的戏剧描写,尤其在剧中第一幕的第二景中对 D .佩德罗的性格的描绘。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1747 次阅读|3 个评论
12月21日,世界末日之说的答案
热度 2 dulizhi95 2012-12-20 12:54
12 月 21 日 ,世界末日之说的答案 各位,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最终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中国人,最高贵最优越者越莫过于帝王。当年秦始皇动用童男童女,耗费巨额财资“海外求仙”,以图长生不老,最终却只活了 50 岁。中国历史上最顶尖的两个皇帝,秦始皇和李世民都只有 50 来岁的阳寿。有趣的是,这两位,年轻的时后都叫秦王,后来才称帝。 其实每个人都不过是一台能运转几十年的机器,几十年之后机器停止运转了,也就成了一堆垃圾。要么将这堆垃圾烧成灰,要么让微生物给慢慢吃掉。许多人幻想死后还要继续富贵,作威作福。秦始皇修阿房宫,造兵马俑,指望死后能永远做统治者,做帝王,结果让项羽的一把大火,给烧的个体无完肤,据称大火连绵几个月不绝。慈禧死后用大量金银珠宝陪葬,本以为可以死后也永葆富贵,最后让孙殿英给盗了个不亦乐乎,尸体遭辱 。 生死观是人生哲学最重要甚至是最根本的组成部分。 我崇敬历史上那些为了理想、情操而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赴死的英雄,我也敬羡那些无所在乎,能以潇洒谈笑面对死亡的人。有时候,当我看到七八十岁的老头子老太婆总是乐呵呵地生活着时,我就不由得产生敬意。因为,他们说不定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却不为之忧伤恐惧,能坦然面对,快乐每一天。 头脑深刻一点的人就不难理解,说人生有多伟大高尚的价值纯属扯淡,每个人只要在有生之年能做到快乐每一天,并力争做一点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当然,当今贪官们穷奢极欲、金钱美女的“腐朽生活方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逻辑上谁也不好说谁高谁低。只是,在中国,贪官们的生活方式主导着社会风气,主导和引导着绝大部分小民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则是不争的事实。 记得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坐飞机去恩施时,单位一同事小子为了破坏我的情绪,一个劲地跟我说:你乘早不要坐这趟飞机,你这趟飞机肯定要掉下来,武汉恩施线的飞机都是小飞机,且都很陈旧,事故率高。当然当时我是少年狂,根本就没在乎,我的回答是:即使这趟飞机注定了要掉下来,因为我坐在上面,它也不会掉。 后来又有一次在飞机上,旁边一小子应该是家境优裕的太子党,当时飞机进入云层,剧烈颠簸,我谈笑道:不会掉下去吧?那小子非常紧张,一定要我不要再讲这样的话。我觉得好笑。 若是对明天的世界末日之说向全世界发出这样的问卷调查:你是否希望世界在顷刻之间毁灭,所有的人都在无痛苦无知觉当中消失得一干二净?那么,我想,假使人们都能理性回答的话,我相信回答希望的人应该超过半数。 就我个人而言,年轻时信奉尼采,若是那时我肯定回答不希望;但现在,我更加相信叔本华,我的回答是希望。若是在人必须活着这个范畴内,尼采超越了叔本华,但从本质上叔本华无疑是对的。 读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及“爱与生的苦恼”这两本书的人一定知道,由那个无聊的微不足道的奇点,所张开的这个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其实是非常的无聊,而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是自己贪欲的奴隶,自始至终受自己贪欲的束缚,因贪欲而痛苦,为贪欲而奋争。鉴于贪欲永无止境,人的痛苦和奋争也会无休无止。 可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你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意欲何为?最终目标?可以肯定,谁也回答不上来。 人的本质就是:为活着而活着! 呵呵,但愿今晚不要有很多人因相信那个说法而演绎今夜无眠哦。
1701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活与理想
热度 1 wodepengyou 2012-4-14 12:32
我们不应该老是想到我们的计划,热切的展望未来,或是把自己沉溺于往事的痛悔之中。我们要记着,'现在"是唯一的真实和肯定,“未来”几乎总是不符合我们的期望,"过去"也跟我们的假定有所不同,过去和未来,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叔本华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尼采 什么是生活? 众说纷纭。 对于这个简单而又复杂,平凡而又特殊的的命题,似乎没有人可以给他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但有一点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要过生活,并且要过好生活,不容易。有些人说,生活很简单,生下来,并且活着,这就是生活,当然,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无可厚非。 然而有时候,面对现实生活和你的理想冲突的时候,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只有痛苦。 何为理想?理想,也就是合理的想象,是只有人,这样的高级动物才可充分体现的一种 意识。但是,当我们放大理想之时,也就是他变为欲望之时,也就是我们的痛苦开始之时。生活中的事情,不尽如人意者十之八九,但是理想,却正是这个不尽如人意的天生的克星。把握的好,事情会顺着你所追寻的轨迹持续不断的发展。 有人曾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不认为如此。我们追求的事情,我认为无所谓对错,生活本来就是现实,现实无可回避,因此只能正视。为了生活,有人四处奔波;为了生活,有人宦海沉浮;为了生活,有人游离于世间百态之中,难以自拔。在这样的为了生活而游离的过程中,放大自己的理想以至于使其变成梦想,最终使其堕落成欲望。在这样不断的沉浮中迷失自我,变的轻狂,于是又开始做梦,有了梦想,于是梦想又开始上升变成了更大的欲望,................循环往复,最终让人烦躁不堪,不知如何应对以后的生活。 世有百态,事有百态。保持自己的理想,做到不偏不倚;坚持自己的生活,做到积极向上,足矣!
个人分类: 自己写的|19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和艺术的本质
热度 1 wangxiong868 2011-11-10 18:10
“我同意叔本华说的,引导人们通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其中令人痛苦的粗糙状态和无望的枯燥乏味,摆脱一个人自身总是在变化着的欲望的羁绊。……就像画家、诗人或者哲学家一样,科学家努力要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使这个宇宙及它的结构成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这是为了以这种方法去寻找到他在狭窄的个人经历的漩涡中无法找到的宁静与安全。”------爱因斯坦
1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禁欲可升仙,但下半身太重。。。。
热度 1 wph326 2011-7-2 17:13
懂点叔本华的生活哲学---还是禁欲好 在欲望的大神面前,人类就像乞丐,竭尽力气的摇尾乞怜,也只能获得短暂的满足。这些满足就好比抛弃给乞丐的施舍,维持他活过今天,却也延长了他的苦难到明天。就这样日复一日,永不得脱。 禁欲则使人类可以打破任何的神灵束缚,开辟一块可以世袭的领地,在这里不必向任何神灵献媚来获得施舍,在这样一块自己的领地无需为任何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忧虑。 禁欲可升仙,但下半身太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entangle 2011-6-14 09:56
《人生的智慧》 - 叔本华 2010/11/10 来源:人生的智慧,叔本华著,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来说了最近不再读类似的书,今天偶尔拿起来翻了几页,发现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所以又把这本书拿来一读。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想要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尚福尔”( 你必须自己为你自己的幸福负责 ) “当然,一般来说,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说过同样的话语,而愚人们——也就是各个时代数不胜数的大多数人——也做着恰恰相反的同一样的事情。因此,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人类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当然,科技的发展是有利于文明的进步的。不过,如果彻底比一比现在的人类跟古时的人类到底有啥本质上的不同,你就会发现没有。除了科技进步,人类从来都是如此,从来不可能脱离动物的本性。这种动物的本性也是人类延续的基础。如果有一天人类高明到了可以脱离动物的本性了,人类也就灭绝了。 ) “我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它们是: 1 ) 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质、精神智力及其它潜在发展。 2 ) 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 ) 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于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以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同样的东西,牛人说出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争取早日成为牛人,你就可以说这些话了,呵呵。 ) “对于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饶有趣味的事件,在一个肤浅、庸俗头脑的人来说,同样的事件就只不过是平凡世界里买你的乏味的一幕而已。”( 要想理解一个东西,就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能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有可能会给当事人完全不同的感觉。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但是高度并不是越高就越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生活的快乐,只要你能发现并享受其中的快乐就行。 ) “他们内在空虚、感觉意识呆滞、思想贫乏,这些就驱使他们投入到社交人群中。组成那些社交圈子的人也正是他们这一类的人,‘因为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块(荷马语)’。他们聚在一块追逐消遣、娱乐。他们以放纵感官的欢娱、极尽声色的享受开始,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大部分的家财挥霍殆尽。”( 一个人与人交流是必须的,人就生活在一个相互交流的社会里。但是人不能通过交流来追求自己的幸福,必须从自身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 “人的内在的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原来我经常感觉到的无聊的原因是自己内在的空虚啊,我还以为是其它的什么玩意呢? ) 哲学就是为了解决人为什么而生存这个问题而产生的,没有必要去分清各种各样的主义,各种各样的学派,只要能让你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足矣。 2010/11/11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人们拼命追逐官位、头衔、勋章,还有财富,其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别人对自己更大的敬意,甚至人们掌握科学、艺术,也是从根本上出于同样的目的。所有的这些都只不过令人遗憾地向我们显示了人类的愚蠢已经达到了多么厉害的程度。” “一些人为了身后的荣誉,不惜牺牲个人的财富、安宁、健康,甚至生命。这一错误给那些要统治人或者驾驭人的人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手段。”( 这也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最多的,对于一个人而言,到底什么更为重要,确实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 “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愚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的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似乎除了傻瓜之外,再没别样的人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东西自己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去怀疑过,这或许就是普通的人跟天才之间的区别吧。 )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也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 这不是狗屁,就是真理。到底这个是真理还是狗屁呢?我相信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但是,还是前面所说的一样,如果一个东西你从出生之后就一直听别人这么说,以至于你都不加怀疑的认为其是真理的时候,等到有一天你听到别人告诉你真相的时候,你自己都会选择拒绝真相。幸好我不是这样的人,虽然曾经是,但现在不是。 )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亚里士多德”( 我是个平凡的人,我还在寻求快乐,是否是不自量力?但是消除痛苦却是是我目前正在做的,因为我现在的生活中的痛苦是我目前最希望消除的。 ) “一般来说,人们最常做的一件大蠢事就是过分地为生活未雨绸缪——无论这种绸缪准备是以何样的方式进行。……经历常年的拼搏,历尽诸多风险,我们终于获得了财富,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已不再能够享受这些财富了。” “正如一个旅行者只有在抵达了一处高地以后,才能够回头总体、连贯地看到自己所走过的迂回曲折的道路,同样,只有当我们度过了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者在我们的整体生命总结的时候,我能才能够把我们的做事、业绩和创作的作品真正联系起来,包括其中确切的因果关联,甚至才能了解到它们的价值。”( 对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必须坚信他就是最重要的,至于其真正的重要性,只有等到自己做完以后甚至将死之时才能够正确的判断。 )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致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至于互相干扰。许多人太过沉迷于现在,这些是无忧无虑、漫不经心的人;也有的人则更多的活在将来,它们则是谨小慎微、忧心忡忡的杞人。……那些以希望和努力生活在将来的人眼睛盯着前面,不耐烦地等待将要发生的事情,仿佛将来的事情才会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在这期间,他们却对现在不予理会、不加咀嚼,听任现时匆匆离去。……上述的那些人一生都在欺骗自己,直到他们死去为止,他们都只是暂时的活着。我们不应该只是计划和考虑将来,或者一味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愉快地迎接现在此刻,从而有意识地享受每一可忍受的、没有直接烦恼和痛苦的短暂时光,也就是说,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神以致败坏现实。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 我之所以不嫌麻烦的把这么一长段抄写在这儿,就是因为我现在就过着这样的生活,而我正努力的想要改变自己正在过着的这种生活,加油,共勉。 ) “正如忙于外在的生活会打扰我们从事的研究,夺走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宁静和专注,同样,持续从事精神活动会或多或少地削弱我们应付嘈杂、繁忙的现实生活的能力。”( 我们首先需要养活自己,其次才是追求更高的层次的东西。不能养活自己,一切都是空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幸运有人来愿意养活的。 ) “毕达哥拉斯总结出来的规律与我在这里向诸位提出的建议不谋而合:一个人在晚上睡觉前,应该详细地逐一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如果一个人耽于世俗事务或者纵情于感官享受,对过去了的事情不加回想,而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那么,他对生活就欠缺清晰、周密的思考,情感就会杂乱无章,思想也夹杂着某种程度的混乱不清。”( do it. ) “如果不跟别人作比较,那我们就会为我们所得到的感到快乐;如果由于别人比我们更加幸运儿内心不安,那我们将永远不会快乐。——塞尼” 2010/11/12 下面选自同一书的叔本华的佚事。 “他一意孤行选择了与当时名声极响、吸引着大批学生的黑格尔相同的授课时间。它就是要和这个被他称为‘只有哗啦哗啦的词语,但却没有丁点思想的江湖骗子’对着干。他就这样失去了不少当时他需要的听众。” 这一段是他文中自己写的: “在与别人谈话时,我们不要试图矫正别人,尽管我们所说的话处于善意;因为冒犯和得罪别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对此作出弥补,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也是相当困难的。”( 呵呵,把他的一个同事称为江湖骗子不知道是不是在试图矫正别人。教育起别人来总是一套一套的,等到自己真正做起来,却连自己教育的一半都做不到,这个看来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毛病,这么牛 x 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我就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 ) 书结束的时候写了一帮牛人推崇叔本华的书和这个人,我读完了,自然也有我自己的观点,并非如此。但是,书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以后尽量避免评论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人,认为其好,就读多一些,认为其不好,就不读,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争论。正如我所知道的,我这个人并不擅长争论,争论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没有自己思考带来的收获大。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你站在不同的角度。
个人分类: 成人礼|3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悲喜人生》-叔本华
entangle 2011-6-13 16:29
《悲喜人生》 - 叔本华 2010/11/1 来源:叔本华,悲喜人生。 “大量单纯的阅读还会使精神丧失其全部灵敏性而变得迟钝起来,并且,只有在连续不断的刺激和推动下,才可能保持一种活力。一个人若不想耗费脑筋,思考问题,那么,他无须做任何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时时刻刻手中拿着一本书。正是这种做法解释了博学多识何以反倒使大多数人变得更加愚蠢糊涂,并使他们的作品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 这也正是我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大量的阅读开始让我怀疑阅读对自己是否是有帮助,因为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发现所读的书都是面目可憎,没有啥意思的书。这可能就是自己读书的时候没有思考,纯粹了为了读书而读书,想着多读书肯定比不读书好。现在看来确实还真不是那样的,如果你不能从书中有所收获,还不如把读书的那段时间拿来出去好好走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 “独立思考的人首先形成自己的看法,只是过后,当权威证实了这些看法,并使他更为自信时,他才知道权威的存在。而只知死读书、颇有几分呆气的哲学家却把权威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他读别人的书,收集他们的观点,然后拼凑在一块作为自己的意见。这种人颇似一架无血无肉、僵死呆板机器人。” “单纯的阅读不是用自己的头脑,而是用另外某个人的头脑思考。用自己头脑思考的人,总是希望形成一个首尾一贯的整体——一个体系,尽管它严格地说尚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体系。如果别人的思想倾向过于强烈,像连续不断的阅读所造成的后果那样——是很难抵制的。这些思想萌生于各自不同的头脑,属于彼此相异的体系,呈现自身特有的格调,绝不可能掺杂糅合到一起而形成一个智慧的整体的。无论在知识、悟力,还是信念上,它们都绝不可能统一起来,相反,只会使头脑乱糟糟的塞满各种思想。精神由于过分庞杂的异质思想的纷扰而失去了所有清晰明确的判断力,几乎陷入紊乱之中。”( 读书应该成为自己思考的附属,而不是思考成为读书的附属。不要试图融合各种观点集大成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那是不可能的。什么都要包容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包容不了,什么都有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就如诸子百家还有不同的观点,而国外的各种不同的学派更是不一样。在这个领域,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才是最好的。不像在科学领域,有明确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那一种学说更好,思想领域没有。而且,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无所谓唯心与唯物,好好的思考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体系,那才是应该做的。 ) “与常人一样,天才也主要是为自己而存在的。这构成了他根本的本性,这一事实既不能避免,也不能更替。至于他为其他人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一件偶然的第二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存在而生存的。 ) “的确,正是工作、忧虑、劳动和烦恼,几乎构成了一切人的漫长的生涯。但是,如果人的全部愿望刚刚出现就立即得到满足,那么人们又将如何填补他们的生活呢?他们生于世界又将有何作为呢?” “我们把现存看着某种不得不忍受的东西和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大多数人再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如果他们回首往事,将会发现自己始终是暂时而生的;他们将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曾漠视和错过的东西恰恰是他们毕生所期待的。然而,又有多少人承认正是希望造成了他荒谬的一生,知道他投入死亡的怀抱。”( 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当下的生活对于你意味着什么,痛苦或者悲伤,都是一样,这些都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 ) 这本书里还有一处是我觉得很好的,现在找不到具体的地方了,就是真理一定要用简单易懂的语句明确的表示出来,故意的模棱两可只是因为对真理不了解。不过话说回来,谁了解真理呢?
个人分类: 成人礼|3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漫谈(36):叔本华的读书四原则
热度 9 sqdai 2011-5-12 08:31
叔本华( A. Schopenhauer,1788-1860 )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很有学问。最近读到他的一篇文章《读书与书籍》,颇有见地,尽管他所讲的读书指的是读文史哲一类的书,但对理工科学人也很有参考价值。经过整理、消化,我认为叔本华实际上提出了 “ 读书四原则 ” :少读多思,绝不滥读,熟读经典,反复诵读,这里作概要的说明。 • 少读多思 。叔本华特别反对整天沉浸于读书而不做深层次思考。他说: “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用笔按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 …… 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犹如经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 所以,他强调,书要读,但不能读得太多,要在读书时多多思考,探寻别人所走过的路径,特别要进行属于自己的创造。我们自己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君不见,在大学里读书好、门门得高分者,有不少后来在学术上业绩平平。在高校里,经常发现整天啃书而写不出论文的人。究其原因,有不少人违背了这一读书原则。 • 绝不滥读 。 叔本华认为,书籍市场鱼龙混杂,多数书籍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下等品, “ 为赚取稿费的作品无时无地不在,并且数量很多。 ……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 ‘ 绝不滥读 ’ 的原则。 ” 叔本华接着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别去买那些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与其在阅读上从众, “ 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大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 对于理工科学人来说,选择名著来读,也是重要的。昨天,与同龄的老朋友交谈,觉得现在为学生指定的教科书、参考书偏浅,大多数并非经典,我们对此很担忧。 • 熟读经典 。叔本华引用德国作家施勒格尔( 1767-1845 )的话: “ 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 叔本华庆幸自己幼时就读到这一警句,在读书时少走了弯路。他深有体会地说: “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 ” 熟读经典对文科学人很重要,对理工科学人亦复如此。例如,如果问问 40 岁以上的理工科教师:浏览过牛顿的经典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吗?给出 “yes” 答案者恐怕为数不多。我校已故的蔡树棠教授就要求他的学生读这本名著,还要求做湍流研究的研读雷诺 1883 年的经典名篇。我学他的样,在指导本科生写关于交通流的毕业论文时要求学生读一读 Lighthill 和 Whitham1955 年的开山之作。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学科和研究方向有很好的初步了解。 • 反复诵读 。叔本华说: “ 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um (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好心境,因此,所得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 这里说的是读文史哲的好书,对理工科书籍更应如此,因为所涉及的深奥原理,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才能真正掌握。 以上的 “ 读书四原则 ” 我在以前的博文里多有谈及。但这次读叔本华的文章,才知道这位大哲学家在二百年前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总结,所以在这里予以郑重推介。 最近,常与年轻朋友探讨做学问、读书之事,不少朋友已经知道自己学识基础不足,很想补习上去,心里有点着急。我想,听听叔本华这位古人的训诫,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读书实践,实在很有必要。欢迎博友们就此进行广泛讨论。 参考资料 叔本华,读书与书籍,《灵魂的边界 —— 外国思想者随笔经典》(王家新,汪剑 钊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写于 2011 年 5 月 12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180 次阅读|15 个评论
伏尔泰和爱茉莉的爱情
baidawei 2011-5-7 12:52
大哲学家一般都是光棍,如柏拉图,休谟,斯密,康德,尼采,叔本华等等。不过他们都不是法国人。法国哲学家的灵感必须由爱情来激励,比如说伏尔泰和萨特。他们的爱情是络绎不绝,而且至为生动。我这里讲的是伏尔泰的故事。 1733年39岁的伏尔泰遇到了27岁的爱茉莉,顿时坠入爱河,写到:为什么我这么晚才见到你呢?在你到来之前,我一直在寻找爱情,可得到的却只是海市蜃楼。 爱茉莉当时已是名花有主,老公是个职业军人。法国人对爱情比较豁达,老公在前方征战美女,把乡下的别墅送给老婆和她的情人住,而伏尔泰还花钱对这个别塾大肆翻修。 可是爱茉莉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的魅力不是一般的魅力。虽然伏尔泰说,“你是如此美丽,让人类的一半成为你的敌人”,我想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然而伏尔泰的下一句话确是真切,“你是如此聪慧,让世人惧服。” 爱茉莉“聪慧”得让人震惊。她在18世纪的中叶就推测到了红外线,还触碰到了爱因斯坦E=MC2公式的一小角,推测到光是波,没有质量。她翻译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如此之好,以至于法国人对牛顿的理解超过了英国人,在物理学上后来居上。 想像一下爱茉莉说话的样子:按照牛顿,光用几分钟从太阳到达地球,那它的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如果光有质量,那非把我们打死不可。再说,这些质量如果原来都在太阳上的话,太阳一定是非常的重,引力无穷的大,那光怎么能出来呢?太阳还是亮的吗? 伏尔泰只好点头。爱茉莉又说:如果按牛顿的光学,光穿过棱镜分成七色,而光是有热量的,那么我们量一下每种色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吧。如果她的温度计放偏了一点,超出了七色的范围,她还是测到了什么,她会说:哼,好像七色之外还有什么东西! 爱茉莉和伏尔泰在这个别墅里宴请欧洲各地文人,科学家,并表演伏尔泰的话剧。夜晚一人一翼,灯光与智慧相互照应,爱情至为灿烂。 可惜爱茉莉做错了一件事,41岁的时候和伏尔泰斗气或者由于爱情不再炽烈,再一次红杏出墙,这次却是致命的,在生孩子的时候离开人世,否则,谁知道科学的发展进程是什么样呢! 我们的诗人哲学家虽然浪漫,对爱茉莉却是极痴情的。他对人说:她不是我的情人,她是我的灵魂。 法国人的不同表现在爱茉莉的葬礼上,她的丈夫,情人,年轻时的情人和最后致命的情人都要出席。 那可是真是法国人的作派呀,换了别的民族,这几个还不是要刀剑出鞘了。 道德贞节品德在这时候都没话可说了。尤其是伏尔泰,他根本想不到这些,只能说:“我的一半已经离开我的躯体,那是一颗灵魂,让我之所以是我的灵魂”。 几个月之后,伏尔泰离开了那个乡下的别墅,回到了巴黎。 可是人们看到,他有时会在傍晚徘徊在一个公寓的外面,那是爱茉莉年轻时他们相会的地方,喃喃地说:“我将在我们乡下的那个田野,仰望天空,注视我唯一的星星,等待我的爱茉莉。” “I’ve lost the half of myself -- a soul for which mine was made”. “I shall await you, quietly, in my meridian, in the fields of Cirey, watching one star only, watching my Emilie.” 2009-08-09 21:25
4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2月22日
xupeiyang 2011-2-22 05:17
亲爱的ISKO成员 这是您的登录为ErgonVerlag在线服务的电子版本的《知识组织》。请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 http://www.ergon-verlag.de/isko_ko URL: 法律注意:所有的可下载文件受德国版权。 因此,他们不能被拷贝或分发给第三人。文件只能用于个人学术目的ISKO注册会员的。 问候 Ergon团队 1788年,德国哲学家 叔本华 诞辰 1921年, 考茨基 等创办“ 第二半国际 ” 1967年, 苏哈托 取代 苏加诺 成为印尼总统 1983年,京剧表演艺术家 侯喜瑞 逝世 1997年, 克隆羊 多莉 诞生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意孤行荐书(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zhanglin9099 2010-10-11 16:13
前几天看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关人生哲学的,大叔认为,尽管人生总体上是一个悲剧,痛苦太多,但却不鼓励自杀,因为自杀不能消除痛苦,相反却是对痛苦的肯定~~ 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 以下为豆瓣简介: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1860年9月21日病逝。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简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12-10 13:59
简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 的悲观 主义 倾向是很明显的。 叔本华 认为, 人生即意欲(或称之为意志)之表现,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 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 人的一生常常与痛苦相拌,人总不能满足。生存状态的需要。 甚至,性的需要使人总是处于一种欲壑难填的境地。 虽然通过对客体的观审可以使自己暂时自失于客体中,但那是短暂的, 之后还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中,只有对生命意志否定才能走出痛苦之渊。 由此也可看到他的 悲观主义正是来源于他的 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 哲学体系和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 实际上,客观的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 意志 为转移的,人们的一切愿望、意志,都只有通过实践,与客观的物质世界的相关特性与运动规律相符合,并按照其相关特性与运动规律进行实践,才能实现。否则,就只能碰壁、失败。 甚至,人们愿望、意志的的形成,也离不开相应的实践,都决定于相应的客观物质世界。 只有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种唯物辩证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的认识所遭遇到的困难与失败。 在遇到困难与失败时,就不会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而是分析原因,寻找办法,使自己的愿望、意志能符合于客观的物质世界的相关特性与运动规律,或对自己的愿望、意志作符合于客观的物质世界的相应修改、补充,而能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意志。因而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乐观主义的! 因此,只有自觉的,唯物辩证的、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能永远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
个人分类: 哲理|666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