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未来科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听说过奇点大学吗?我觉得他们提出了很神奇的思路,有了好的发展
yangxintie1 2015-2-11 23:16
听说过奇点大学吗?我觉得他们提出了很神奇的思路,有了好的发展方法,可以指数式发展,小企业颠覆大公司,这里举了很多例子: http://www.iqiyi.com/v_19rrh7bm7f.html#curid=208635507_96bf1010f5459a6d00b5b7e70e55ea0f 未来机器人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很震撼 奇点大学不说宇宙奇点, 介绍未来科技发展预测 和新企业如何创建奇妙观点,建议有时间的看看这些奇思妙想
个人分类: 趣味科普|2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大科学预测
热度 1 gl6866 2012-12-14 12:02
十大科学预测
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自1985年以来,美国《未来学家》(The Futurist)杂志每年挑选该刊发表过的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和预测,汇集形成年度《展望》报告。以下是该杂志对2013年以后的十大预测。 1、神经系统科学家也许很快就能够在人们行动之前预言他/她要干什么。想做某件事,如拿起杯子的意图会导致血液流向大脑的特定区域。那么,通过神经成像研究血流图可使研究人员洞悉人们的内心想法。安大略西部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一个潜在的用途是改良假肢使之像真的肢体一样对大脑信号做出反应。 2、未来的汽车将能够发电而不仅仅耗电。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设计的一个方案将利用停放着的电动车的燃料电池把生物气或氢转化成电。车主将对其车辆生产的能源收费。 3、家家厨房都有一个溶液栽培回收利用系统?未来的“农民”也许会包括住户,他们将回收利用自家鱼缸里的废料。纽约州立大学的生态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溶液栽培法,用食物残渣喂养罗非鱼或其他鱼类,再用鱼缸里的废水种菜。目标是减少食品废弃物和降低养鱼成本。 4、经济中的就业岗位也许会越来越少,但要做的工作会很多。近些年失去的就业岗位也许会一去不复返。不过,金融顾问詹姆斯•李表示,未来的劳动者无需为失业担忧,他们将专心掌握各种技能,不管是否就业都能高效、持续地工作,而他们的工作就是查明其他人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并去完成。 5、在竞争和风险资本家的推动下,2020年以后将开始下一个太空时代。虽然美国的航天计划已中止,但保罗•艾伦、埃隆•马斯克、理查德•布兰森和杰夫•贝索斯等企业家计划向近地轨道发射商业性宇宙飞船,在几个小时内把乘客送往穿越大陆的目的地。挑战包括完善新技术、形成全球运营、新修基础设施和得到监管部门批准。 6、“云”将变得更加智能而不仅仅是一个储存数据的地方。云智能将演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活跃资源,提供分析和背景性建议。例如,未来学顾问克里斯•卡蓬和克里斯蒂娜•瑙特预言,虚拟机器人将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减肥目标和口味偏好设计全家人的每周菜谱。 7、由于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透明度,维护公司声誉将愈发重要。在管理顾问罗伯特•莫兰提出的“评级学说”中,组织机构的声誉可以量化,数据被收入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选择到哪家饭馆用餐时,你可以参照手机上增强现实技术应用软件弹出的卫生部门提醒或顾客点评。 8、机器人将在今后10年内成为更温柔的护工。机器人或许比人类护工更有力气抬送病人,但它们的胳膊通常缺乏敏感性。日本研究人员正改善第二代RIBA(交互式身体护理机器人)的性能,在其胳膊和胸部装上传感器,使之在抱起病人时动作更温柔。 9、我们将利用周围环境里的噪音振动等“垃圾”能源为小电器充电。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开发技术将周围环境里的微波转化成直流电,可用于无线传感器等小装置。布法罗大学的物理学家苏拉吉特•森则在研究把公路和机场跑道上的振动用作能源。 10、手持“呼气检测器”将及早发现传染性细菌乃至化学袭击。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正在研制的“单次呼气疾病诊断器”利用包裹了纳米电线的传感芯片来探测化学物质,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疾病或感染性细菌。将来,人们可以用手持装置来探测从肺癌到炭疽的各种疾病风险。 神马都是浮云!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1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院思考未来科技走向--- 影响中国未来的22个科技战略
hucs 2009-12-10 22:19
中科院思考未来科技走向 --- 影响中国未来的 22 个科技战略 中国科学院在纪念自己 60 岁生日、回顾过往辉煌征程的同时,也在思考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不久前中科院汇集全国数千专家编写的 创新 2050 :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 战略研究报告,就中国面向 2050 年的科技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空间科技和人口健康等,提出了思考和发展路线图。现将其中有关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22 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列出: 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的 6 个科技战略 1. 后 IP 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实验网研究。该研究旨在发展新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实现任何人、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通信和从任意设施获得优质保证的服务。 2. 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揭示材料组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发废弃材料低成本回收、高值化再应用技术等,研发具有更好综合性能、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材料技术。 3. 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研发源头污染控制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绿色过程工程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染源头控制、物质循环利用的绿色过程工程技术体系,并实现工业应用。 4. 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发展感知为代表的新一代自动化和信息化制造技术,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 5. 艾级( 1018 )超级计算技术。研制每秒 1018 次运算的网络计算系统,快速精确地仿真基因组、个体和群体三个层次的重要生命现象,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良种培育、新药发现和疾病防治等领域。 6. 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大规模深入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和工厂化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和设施。 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7 个科技战略 7. 中国地下 4000 米 透明计划。揭示矿床形成深度及其控制因素、矿化规律和矿床的保存条件,建立不同尺度的矿床成矿模型等,力争至 2040 年使我国主要区域或地下 4000 米 以内变得 透明 ,为准确圈定覆盖区和深部的矿产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8. 新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争取在 2020 年前后,实现分布式发电规模化,微网和电力系统形成规模示范; 2030 年前后,实现微网智能化和商业化运营; 2050 年前后,实现基于微网的区域配网电力交易体系和大规模联网运营。 9. 深层地热发电技术。我国已探明的水热型地热能量相当于 32 亿 tce ( 1 吨标准煤当量),远景地热能量相当于 1300 亿 tce ,大约为 2006 年我国煤炭资源保有资源量的 130 倍。有效开发利用地热能,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未来能源供给意义重大。 10. 新型核能系统。急需在快中子堆、核废料处理和先进驱动方法的惯性聚变方面加强部署。 11. 海洋能力拓展计划。重点是建设多维海洋实时观测与研究网络,建设海天陆一体化信息综合处理系统,提高海洋开发与利用能力等。 2020 年前,逐步拓展到全部领海和经济专属区; 2030 年前后,逐步扩展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2050 年前后,拓展到全球公海。 12.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力争用 10 年时间,使我国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再用 10 年左右时间,实现我国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再用 10 年左右时间,实现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的大众化应用。 13. 重大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干预。 获取监测重大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标记物,发展和完善最接近人体复杂系统的动物慢性病模型,寻找和鉴定中国人群的基因多态性以及相应的代谢特征,建立起早期诊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影响国家与公众安全的 2 个科技战略 14. 空间态势感知网络。在 2030 年前后,建成全球覆盖、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的空间态势感知网络,实现信息的准实时应用。 15. 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系统。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实时分析、快速精确大范围地发布和利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问题。 发展迅速的 3 个综合交叉前沿方向 16. 纳米科技 17. 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系列 18. 数学与复杂系统 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 4 个基本科学问题 19.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 20. 物质结构调控。基于对微观世界精细观测和深刻理解,逐步实现对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乃至电子的调控,可以按需要设计、合成新的材料、调节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21. 人造生命和合成生物学 22. 光合作用机理。挖掘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潜力,挖掘重要调控光能利用和转化的功能基因,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研制高效的太阳能生物转换器和仿生转化器。 (转载来源: 2009 年 11 月 23 日 《文汇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