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枪拍案惊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片、足球和科技何时融为一体?
BaoHaifei 2010-2-9 13:40
大片、足球和科技何时融为一体? 鲍海飞 2010-2-9 当国人欣赏国产大片时候《三枪拍案惊奇》,大师作品的表现似乎让人们失望之极。尤其是跟美国的《 2012》一比较,不仅视觉效应不如人,连深度都谈不上。一部完全搞笑的片子,让人觉得上当。从旁观者来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东西好坏一目了然,不要低估了群众的眼光,更不要小看群众的眼界。其实,不要奢望太多,因为我们的现状就是这样。 但是,国人应该回过头来仔细思量,为何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实际上,影响我们行为结果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资源,主要是资金;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想象力。作为一个大师,他有足够的号召力和领导力,因此就具备了能够调动的资源的前提。但是结局似乎总是意外,你期望的越大,结果也可能越可怜。尽人皆知,当今无论做什么事情,能够调动资源是最主要的,否则,什么也不要说,没有钱,就更什么也不用说。而想象力是来源于个体和集体创造的结晶。有时候,我们能够调动资源却调动不了创造力。这里面就有其他因素在约束限制了。 我们来源于有着丰富文化和内涵的国度。现在已经打破了你吃了吗的时代,但现在更多的追求是你炒股了吗?,你买车了吗?你买房子了吗?你有 。唯独很少能够见到有人来读书。而这,比如在法国,即使某一个老妪在等车的时候,也可能会取出一本书来读。而我们有的似乎更多的中国元素隐藏文化在起作用。现在某些人富裕了,能够坐上汽车驾驶飞机了,但是其思想依然在你吃了吗的时代。这是最可怕的。那种最原始的动力、创造力可能早已经消失了,追求的是我的身价是,我的资产是,因此,怎么会有超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我们的思想始终没有能够和汽车飞机一起去更快更高的去飞翔。同样,我们国人现在还缺少一种等待和忍耐,更重要的是缺少一种宏大的胸怀。邓小平同志说的好,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当那奥运会上由焰火构成的 28个大脚印向北京走去时候,没有人说这没有创意。当那一个美轮美奂的画卷打开时候,伴随着一个个巨大的字块变化时,我们不能说我们缺少创意。当李宁高举着火把以太空漫步的雄姿去点燃那个火炬时,谁不为此叹为观止那!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应该过度去渲染这些。李宁是在众人皆睡的时候,他独自在练习狂奔;还有那些翻动的字块又是多少人辛苦训练了多长时间才得到得成果。为什么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这一广大资源可以调动,而在国外西方先进国家,人力是最昂贵的。因此,我们能够玩的是人的功夫,而我们自古以来就最擅长的也是这个把戏。因此,当你看到,所谓一部一部闹剧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友邦不要惊诧! 写着写着,我忽然想起了毛泽东主席说过的话,那就是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其乐无穷。我们现在恰好是也最擅长的就是最后一斗,跟人斗。因此,这一关一过,就无往不胜了。相反,美国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元素恰恰是前两项,跟天斗,跟地斗,在这同时,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有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个人的英雄主义,但这丝毫不防碍这种文化和思想以及主义的传播。美国所表现的元素,关心宇宙大问题,星球大战,导弹防御计划,航天计划,这些都是由经济物质基础决定的和高层决定。人的智慧,人物形象所塑造的是看似平凡的超人,而我们的好多人物却恰恰相反是看似超人的凡夫。因此,国人的失望是因该能够预见的。 其实美国大片也不是具有十足超前的想象力,因为,目前现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不都是摆在我们得面前了吗?不过,美国人把这表现得更为夸张,更具有想象力了。那么,在大片上表现不出来的这种振撼力和超前的想象力,我们在什么地方应该能够表现出原始的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想象力那?那就是田径比赛和足球等团体比赛。然而,中国的足球已经成了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啦!为什么,要知道,中国人最为推崇的是所谓的术。那些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我们中国人的武术技巧和功夫,这些最能表征人的原始性的东西,中国的《易经》、《孙子兵法》,这些最讲究战略战术的东西,为什么在一个所谓足球是圆的战场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呢?那是哪一年的世界杯比赛,我不记得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没有大师教练、没有大师球员的 德国战车,他们把足球玩的那么精彩! 难道吃草的动物就是打不过吃肉的动物吗?但是,但是我们的国家队怎么连越南这样的游击队都打不过呢?我们在这一块原始的土地上,我们现在是否是又失去什么了呢?是信仰吗?是凝聚力吗?还是其他的什么? 最后一个也是国人尤其是科研业界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啦!诺贝尔奖怎么还没有来,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中国人啊?这个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回答得了。应该讨论的是,我们是否有独立的科研呢?如果这个科研是独立的,那么科学的创造力在哪里那?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不过我们不是也有那么多的科研大师吗?看一看我们好多项目立项就知道了。开篇不都是美国开始了研究 ,日本已经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了,该项研究具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开展,该研究将要。得了,不用作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家做了,我们就不能做。做我们要怎么做,怎样既做又创新。而且在积累相当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了。现在我们的科研又有多少创新呢?除了东抄西抄,这儿贴贴,那儿贴贴。这里,不排除一些精英的确能够有一些独立的发明创造。我们的科研水平依然很落后。没有独立的科研,又如何具有海阔天空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啊! 其实,足球的表现是一种凝聚力,战斗力和想象力 ,这里面有个人的魅力,也有集体的配合,更离不开的是战略战术。而科研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力,也最能表现我们原始创造力思想的东西,在中国目前似乎缺失了什么?想象力? 而表演的影视艺术更是在牢固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所能够表现出最炫目、最耀眼的东西。那种视觉的冲击来源于飞奔的汽车翱翔的飞机上无限的想象力,还有无尽的对宇宙、对未来、对生命的敬畏上。 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经济基础,而最主要的是科学和技术。当科技上去了,那么你能够运用的物质基础也就上去了,而且当那些是大师获将要作为大师的人已经体会和领悟了科技的时候,他才能够运用上去。这个时候你的表演也就上去了,这个时候你用来分析一个足球的运动轨迹的手段也有了,这个时候,你的眼光才能放眼世界和那灿烂的宇宙。因此,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当土地上温度、湿度、水和空气、阳光,还有什么催化剂等等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培育出健康的作物。 我期盼中国的大片,那种有震撼力的大片,那种科技大片;我期盼中国的足球,那种有野性又有灵性的足球;我期盼中国的科技,有一天获得诺贝尔奖的科技;我更期盼中国的大师 ,他有眼界、他有胸怀、他有斗志、他又充满了想象力还有爱心!
个人分类: 社评|352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三枪拍案惊奇》:眼见未必为实
肖立志 2009-12-12 14:08
前几天从电视上看到张艺谋率《三枪拍案惊奇》剧组全体演员作的推介会,出于对张艺谋执导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好感,以及对他的作品桂林《印象刘三姐》杭州《印象西湖》的印象,昨天晚上我忍不住就去电影院看了《三枪》。 《三枪》被定位为“贺岁大片”,张艺谋也自称这是一部“喜剧悬疑片”。可是,在整个九十分钟的放映中,我却一直找不到喜剧的感觉,也很少听到观众由衷的笑声。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相当另类,甚至不应该划在PG13之内! 《三枪》改编自奥斯卡最佳导演科恩兄弟的大银幕处女作《血迷宫》。这部1984年拍摄的影片,讲述老板得知妻子和属下私通后恼羞成怒,雇佣杀手试图杀死他们,但由于杀手的阴谋,引发了一场迷雾重重的连环谋杀事件……影片风格冷峻,充满血腥与压抑的气息。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人物还是那些人物。张艺谋用他在《印象》系列中擅长的大手笔,但这一次只有少数几个演员,置身于西北高坡常常看到的那样的风景舞台,用东北的二人转烘托西北黄土高坡。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用腕来描述的空间碎片;感受的是一个用天来计算的时间碎片。故事中,人物间,“见到的”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片中每个小人物,纠结于自己的小仇恨、小恩怨、小欲望之中,按自己的逻辑和想象对自己所见做出条件发射式的反应,事情最终不可收拾,使王麻子的小面馆最终全部走向灭亡。王麻子、赵六、李四、张三,先后无厘头地死去,当事者至死也没能弄清真正的死因。 眼见未必为实!这是我看过这部电影后所能想到的唯一一个评价。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在我们对人的评价问题上,进一步,在人类处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居多矛盾里,“眼睛”其实并不可靠!
个人分类: 个人偏见|4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