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沁园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沁园春

相关日志

己亥杂咏第七·中秋
sstone2009 2019-9-16 09:04
沁园春·中秋 己亥中秋佳节,微信祝贺连连,恰HHG成立在即,欣赏安文教授《沁园春·中秋》,和之。 年年中秋,桂馨蟹肥,今又丰收。 月圆当头照,双湖游兴,漫步归途,夜清风爽,月影似水,街灯如珠,庆步履坎坷足印留。 无可悔,数山河掠影,无限风流。 几度轮回起伏,望明月一轮永相候。 可庆可怀思,家园陡变,双亲自在,小酌泪流。 完美医疗,倾心铸就,用一生执念所求。 借敬月,唤天地动容,不成不休。 9.13日晚稿,16日录。
个人分类: 诗词欣赏|1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钟健诗选集》序
热度 3 taodeng 2019-6-1 11:59
《杨钟健诗选集》序 杨钟健先生无疑是近代我国科学界最著名的才子之一,这突出地表现在他丰硕的著述上。他生前发表的学术论文近 500 篇,还出版了 20 余部学术专著以及一些科普文集,是近代我国自然科学界著述最多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他的语言能力出类拔萃,中文就不用说了,他还能够熟练地运用英文、德文发表复杂的科学论著。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杨先生还是一位产量惊人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 2000 多首诗歌,并且不仅写旧体诗,还写新诗。实际上,杨先生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很早就在刊物上发表了新诗。 “ 诗言志,歌永言 ” ,杨钟健先生忠实地践行了诗歌的要义,诗歌也伴随着他的一生。这些珍贵的作品记录下了他生活的年代岁月,记录下了他的喜怒哀乐,记录下了他对所见所闻的思考。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些诗歌中感受到杨先生所经历的场景,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尤其是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的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和祖国的山山水水,就像现在常说的 “ 诗和远方 ” ,这恰恰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他描绘美丽的自然界、沧桑的人世间、野外考察中的奇闻异事、科学探索里的跌宕起伏,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朴素的叙述性,在诗歌的音韵美中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就看他写的《衡阳道中》,完全是唐宋的气韵和格调: “ 江南初夏五月天,仆仆行役忘烽烟。杜鹃送歌客梦远,农夫插秧稼穑难。远山半露晴复雨,溪流百折去又还。行行不尽前途路,明日又是一重山。 ” 我们有如此幸运能够读到这些诗作,全赖于杨先生多年来的用心观察和笔耕不止,其实他并没有要为写作而写作,完全是有感而发。 秉持杨钟健先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在解放前的诗歌中无数次为劳苦大众的遭遇呐喊: “ 我要是可以支配自然,能够发生人工的地震,一定把万恶的军阀、恶浊的棍徒,陷落在这无情的地窖中,无奈何陷落只是苦百姓的生命、财产 ” 。即使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身处遥远的欧洲,他也不忘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写下了 “ 国威哀不扬,舌亦失自由。到处遭白眼,泪向天涯流 ” ,但 “ 国事嗟如此,忍作袖手观 ? 此生无所补,空为一青年 ” 。一位刻苦学习的年轻人,愿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形象跃然纸上。 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杨钟健先生归国后更加令他失望,反动统治变本加厉,日寇侵略内忧外患。 “ 天生我辈必有用,忍看神州半沉沦。指锥虽愧雕虫技,救亡亦存报效心 ” ,从杨先生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科技救国的决心和毅力。所以他无论在北平城下的紧张岁月里,还是在南迁路上的颠沛流 离中,研究工作都丝毫没有放松,并时时用诗歌刻画他在探索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新中国的成立使杨钟健先生如沐春风,憧憬着科学事业的美好前景, “ 万物更新意,人心喜慰狂 ” ,兴奋的心情在他的诗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带领队伍在祖国的广阔大地上开展轰轰烈烈的考察、发掘和研究,并且培养了大量古脊椎动物学的青年人才。他的诗歌中不仅有野外工作的生动描绘, “ 龙飞凤舞当年雄,骨变为石土变红。埋地知有千万载,今朝掘君喜相逢 ” ;还热情地赞颂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生活和新气象, “ 自然征服有何难,指日旱田变水田。不是光明社会路,农民吐气永无年 ” 。 我并未见过杨钟健先生,但看过他的许多照片,仿佛音容宛在,依然是古脊椎所大家庭中熟悉的一员。不过,我的印象是杨先生在照片中都非常严肃,从青年到老年似乎一直不苟言笑。其实,杨先生是一个情真意切的人,比如他在悼念父亲的诗中写道: “ 河声呜咽,山色渺茫,亲爱的父亲呵!谁能息止儿的悲伤。 ” 杨先生也不乏幽默感,当他研究完马门溪龙的模式种建设马门溪龙后赋长诗一首,开篇就让人忍俊不禁: “ 头小颈长身躯大,尾巴长的更可怕。身长约有十三米,体重更是不成话。 ” 从杨先生丰富的诗作中,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个伟人有血有肉的一生。 杨钟健先生对工作近乎狂热的态度也贯穿在他的诗歌中,直到步入暮年,他一样壮心不已: “ 年近八旬心尚丹,欲和同辈努登攀。应知世上无难事,记骨而今仍依然。 ” 他的一生都在辛勤的忙碌中,我们读到的这些诗歌,绝大多数就是他在每日的工作之余,用很少的一点时间,将当天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挥毫而作。就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杨先生确实是天马行空的才子,他仅当作生活调剂的歌赋,也诗意如涌泉喷流而出;更不用说他呕心沥血的学术著作的撰写了,那更是胸中满成竹,下笔如有神。 景仰崇敬杨钟健先生,调寄《沁园春》表达我的深切怀念之情,以为这篇序文的结尾: 沁园春 怀念杨钟健院士 家近华山,地杰人灵,少幼俊才。 入京师苦读,忧民愤懑;欧洲远历,去国悲哀。 六载回归,五车学富,华北搜寻筑舞台。 侵倭寇,奈南迁辗转,难守书斋。 中年怒放情怀,领化石科研大局开。 掘恐龙无数,疆滇鲁蜀;古牙海量,晋陕江淮。 门类源流,岩层堆积,谋划全方梯队排。 先生逝,有等身著作,泽被将来。 邓涛 于 2019 年 6 月 1 日,杨老 122 周年诞辰日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7530 次阅读|3 个评论
沁园春·祝科学网博友丁酉年新春快乐!
热度 18 kongmoon 2017-1-27 17:25
申酉迭更,斗柄回寅,春意妖娆。 看山河大地,晴空碧碧;垂髫黄发,豆蔻娇娇。 乡念如诗,佳节似梦,驿路艰辛游子飘。 普天庆,见门楣灯耀,凤刻龙雕。 家国共度良宵,忆去岁激情岁月烧。 望海峡对面,绿旗瑟瑟,大洋彼岸,疯象飙飙。 引力传波,天元易帜,墨子巡天重任挑。 福音到,唱金鸡报晓,喜上眉梢。
个人分类: 音画诗情|5578 次阅读|36 个评论
沁园春。初中同学重聚
热度 2 yulaigege 2016-12-27 12:12
时间一晃,初中毕业已近二十年了。组织者让我这个当年的老班长写一封邀请函煽煽情,以勾起大家的记忆。 沁园春。重聚 岁月如流,竹树成阴,过尽百帆。 忆昔年初识,容颜羞涩。时光与共,笑语翩跹。 梦想为邻,青春作伴,赤子丹心起万端。 须勤奋,看风鹏之路,谁与争先? 相逢此去经年,有几度、归程入梦间。 任流离辗转,酒欺人老。桑田沧海,情比金坚。 展翼华堂,栖身燕宇,惯看云帆万里天。 回来也,报平安二字,且醉樽前!
2265 次阅读|3 个评论
死诗-沁园春·别
热度 10 cgh 2016-11-15 20:59
死诗-沁园春·别 不是史诗, 是死诗。 不是时事? 是死时。 不是逝世, 是司事。
个人分类: 杂谈|3733 次阅读|9 个评论
沁园春·恭贺新禧
热度 14 kongmoon 2016-2-7 11:41
祝科学网博友们猴年称心如意,身体健康,宏图大展,阖家团圆! 岁暮神州,大地披红,玉树雪雕。 忆海峡相会,恩仇历历。庆腾洗耻,车马彪彪。 冬奥实归,荣摘诺奖,笑论儿孙欲比高。 惟愁怅,见盘中股价,绿意飘飘。 祥羊逝去悄悄,否极必来年泰运挑。 正福临门舍,人添光彩;春盈湖海,物竞风骚。 把酒围炉,阖家欢聚,黄发垂髫豆蔻娇。 贺新禧,看金猴起舞,耸壑凌霄。 词依中华新韵。
个人分类: 音画诗情|5415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