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官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官学’与‘官商’本质上是一样的
热度 24 lin602 2016-3-27 10:11
百度上对‘官商’是这样写的: 亦官亦商,原义为官员从事商业活动,现在主要指有官方背景的商人。 中国著名的官商有不少,例如:胡雪岩等。 ‘官学’这个词,是指官办学,所以官学与官商二个词的概念有所不同。 如果将官员从事学术活动,或者学者从事官员工作,我觉得可能用‘亦官亦学’这个词更准确一点。本文就简化一下用‘官学’来对应吧。 官员从商,所向披靡,因为官们手中有权,这些权为自己经商服务,包括各种批件,审批,计划,打击对手,垄断等,甚至可能用专政机器来打击竞争对手为自己的商业服务,不要忘记还有国家或政府采购。目前国际上的通用规则,一般是不允许亦官亦商的。 中国不允许官员自己从事商业活动,甚至对于直系亲属经商,许多国家都有些限制。 仔细分析一下当前国内高校的‘亦官亦学’的双肩挑,本质上与官商是一样的! 因为学校的资源、各种项目与计划、审批、奖项、经费、实验条件、研究生人数等,本来应该在全校教职工之间合理竞争与分配,领导应该是按照规定主持、监督。 但是,如果官员也从事学术研究,他们就会近水楼台先得月,许多项目与计划他们就扣下了,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限项申报时他们的项目优先。 与政府经费管理部门打交道主要是他们,各种评委优先是他们,学会的领导大部分是他们,评职称他们是评委,学校还有招生权,人事调动权,仪器与用品采购权等等。 甚至还有看不见的互相交换! 学校、社会、管理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人脉互联网’,这个网,许多大鱼、中鱼都被‘网住’,这也是目前许多院士、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家、学术‘大牛’都带有官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当官的学者相比,普通学者在起跑线就输了。 官商不能搞,‘官学’(亦官亦学)更不能搞,因为他会搞坏了教育的道德底线。 我们国家科技的发达,将官学与官商要放在一个标准上进行处理,学术界才会安放下一张教授的‘书桌’。
6052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官商组团失踪不仅关乎反腐
duzhanchi 2014-9-17 11:40
一场官与商的组团失踪,难免引发很多追问。答案恐怕不仅关乎反腐,也关乎吏治和政府改革。 河南省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并不是反腐风暴下第一个失踪的官员,但和房地产商“组团”失踪的方式,确实罕见。 据媒体报道,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自8月5日起失联,一起失联的还有当地两名房地产商。另有一份流传于网络的《“8·5”专案排查提纲》,曝光了当地警方的搜索细节:地点是“所有房屋、院舍、废弃厂房、窑洞等能藏身的地方”,手段是“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逐人排查”。至于搜索规模,则有当地网友称,“和几天前延寿县公安局满天下找高玉伦等三个越狱犯一样一样的”。 有意味的是,事情虽有戏剧感,但三人失踪的消息并没有产生舆论大哗的效果,很多围观者似乎都有种不出意外、见怪不惊的态度。梳理郭宜品的履历会发现,他基本具备了反腐情势下最“危险”官员的特征,一是执掌肥缺,曾分管房管、安监、煤炭、基建等领域;二是涉嫌以权代法,曾被多次举报成立“训诫教育中心”,用来关押上访人员;三是有机会介入经济项目,曾被举报授意一位亲戚参与快速路路灯招标项目,高价中标却以库存旧货敷衍。在公众的经验里,这类官员“出事儿”可能就在旦夕之间,失踪也完全“合情合理”。 至于官商组团失踪的“剧情”,初看令人吃惊,细想起来不过是对目前官场生态的一种浓缩。官商勾结、资源交换一直是官场顽疾,最近二十年来更是已成普遍趋势,媒体和学者所谓的“特权资产阶级”“既得利益者”,说白了都是对这种政商共同体的描述。这个共同体往往一荣俱荣:官员可以提供资源扶植商人,商人借助权力寻租做大后再将利益回输给官员;也常常一损俱损:官员下马必然会带动一批商人锒铛入狱,跟着商业案件顺藤摸瓜也大多会牵出“老虎”。两个圈子之间的利益粘连,是半管制、半开放市场经济的结果,相应的,也在制造着市场和政府间的灰色地带。虽然尚未有消息坐实三人失踪就是因为腐败案件,但郭宜品的前述为官特征,确实在建立政商共同体上有天然优势。 一场官与商的组团失踪,难免引发很多追问。最基本的是,失踪了一个月地方才开始追踪、搜索,难免有后知后觉的嫌疑,对于频繁出现的失踪和外逃官员,能否建立一套制度预警?延伸问题是,官员失踪能变成“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很大可能已做好了财产转移的铺垫,对于财产转移甚至裸官化,能否建立事前预防屏障?相比起来,跨度更大的问题则是,到底该如何遏制改革以来越演越烈的官商勾结惯性,以便真正将这个利益共同体拆解开? 这样看来,答案恐怕不仅关乎反腐,也关乎吏治和政府改革。 (原载:京华时报, 2014.09.16 ;作者:刘白) 引自: http://news.ifeng.com/a/20140916/41989778_0.shtml
个人分类: 转载|1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官和商,楼市和股市
热度 2 qyu111 2013-11-28 12:57
世界上有两个聪明人:一个叫官,一个叫商。 官和商联手打造了两个吸钱机:一个叫楼市,一个叫股市。 老百姓挣的活命钱统统进了楼市; 老百姓挣的养老金统统进了股市。 楼市不停的涨把老百姓的活命钱通通吸干; 股市不停的跌把老百姓的养老金通通跌光。 打开吸钱机往里面一瞧,官和商在里面数钱数得正欢。
个人分类: 生活|31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商北官
avein 2013-6-2 03:48
最近跟一位朋友聊天,问及他的近况,他说他女朋友辞去银行工作回北方考公务员去了。在我这个南方人看来无法理解:他女朋友在家那边即使考上公务员,待遇估计不及她现在的三分之一(按正常,一个清水衙门的新兵,待遇应该不会高的,而她现在在银行的收入已经是本地公务员里面底层小兵的两倍多)。朋友对他们的未来很迷茫。这也让我想起了,当初他的准老丈妈对他考警察进入面试鼓励他如果他当上警察不用买房就可以娶他的女朋友过门。可惜他当年觉得自己性格过于直率,不适合干公务员,放弃了。 通过个人的接触,感觉北方人很热衷做官,很多人的志向也就是做官,做了官那就是光宗耀祖了。而对于南方,情况似乎复杂一些,比如我所了解,很多人更崇尚经商,当年上学时接触很多南方的同学,大都认为经商发财那是真正的光宗耀祖的事。 南方商本位,北方官本位。除了历史的原因,我觉得社会的现实也是产生这些的原因。在北方,你要是个官那就太重要了,什么都会有了,区区钱那完全不成问题,比如朋友说他女朋友当初毕业想回山东某地方工商行,找管事的熟人托关系, 熟人 考虑在熟人面子上开口要了十六万,而她后来进了一家重庆的银行,没有花一分钱。他当初的一个同事的亲戚在陕西进一个当地农村合作社也花了26万。我认识一个河南朋友说他的妹妹进当地一个镇上小学当老师花了10万,而且跟领导签了协议前五年工资50%归这个领导。当官能捞到这么多好处,出门又受人尊敬,谁不想当官呢?难怪北方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利益使然也。而在南方,虽然当官权利也很大,你也可以通过当官捞到很多好处,但是有钱似乎更受尊重。记得当年看到一个报告,一位商人在宾馆召见县委书记和县长等人,这个事在北方我想应该是另一种情况:县委书记对这个商人嚷,你这龟儿子有钱怎么啦,不来拜访我,我让警察把你拷过来。南方的这县委书记和县长为什么能接受这个商人的召见,大抵希望商人能给本地方投资,于是自己有政绩,能上升;也不排除想合伙捞点钱。至于商人,有了钱,买点特权哇玩玩那不是很轻松的事吗。 在南北交叉相融的情况下那就是官商,官商勾结。这样的结合结出的恶果是贪污盛行、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老百姓日子艰难。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个人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人治”。由于是“人治”,当官的人也就有了太多的超级特权,有钱的也能买到特权。而在法制健全,真正法制的社会里,你是很难想象克林顿的姘头莱温斯基小姐能像当年“万岁”主席的舞伴空军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刘小姐将空海军司令员呼来喝去那样去对待美国的国防部长和空军司令。你也没法想象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丈夫作为一位大学的物理教授不凭自己的科研实力而能依靠他的老婆拿到科研经费。我想就是作为总理,默克尔女士对待丈夫的科研经费申请也会无能为力,否则,她肯定会像前任总统一样被反对党追下台的。
个人分类: 杂谈|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奉节中学老师为阻止野蛮施工11人被埋
wangdw 2010-1-21 11:47
重庆奉节中学老师为阻止野蛮施工 11 人被埋 奉节(县)中学现有 7000 多名学生和 200 多名老师,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也是刘伯承的母校。 18 日因为了保护学校土地,约 200 名老师挺身而出,为阻止施工队挖过界,排队保卫。挖土机不断挖空教师脚下的地基,结果 11 名老师被埋。施工的是奉节宏安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属于奉节县政府的国有企业,在投资建设中代表奉节县政府履行职责。打 110 ,警察来了又走了。 18 日中午,重庆奉节中学老师在现场抗议。网友供图 老板之所以置人民教师的生命于不顾,正好说明他没有人性,没有起码的良心。据说他们否认说了挖,死一个人才赔二十万!就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他们心里所想,此地无银三百两! 11 名教师被埋,他们连救都不救! 这样的老板为什么敢这么野蛮?因为他们是属于县政府的国有企业!我们也不奇怪了,为什么 110 警察来了又走了?是不是官商勾结?我们猜八九不离十吧!重庆打黑,路还长着呢!
个人分类: 反腐败|2535 次阅读|2 个评论
阻止政府拆迁 卡车将活人碾
tarimriver 2009-12-13 14:33
这是网上的一张照片,一辆汽车将一个人碾于车轮下,从图上看,这不是公路交通线上,而从地面的碎屑物看,非常像拆迁现场,从太阳照的影子看,似乎还有别人在现场。据说这是暴力拆迁的现场,不知是否为真。 我想说,如果这是真的的话,这样的政府还是人民政府吗?这样的官员还有资格做官,有资格在共产党的队伍里混吗?这样的人是想把共产党崔跨为当年的国民党,把今天的社会变回万恶的旧社会吗?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100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