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口述调查工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谈做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调查工作
黄安年 2009-12-13 20:03
再谈做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调查工作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13 日发布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 72 周年,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依具有记忆力的 5 岁来计算 , 今年至少已经 77 岁以上了。三年前的统计数字表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 400 多人,现在估计人数更少了。对于这些幸存者笔者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和当地历史教师和历史学、社会学爱好者一起 , 逐一落实口述调查抢救的实施计划。所有这些均应有书面的记录和相应录像资料 , 社会学和史学工作者需对于这些口述的背景资料进行验证。 鉴于目前量化机制的弊端,极少有人自愿来从事这样的基础性工作。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少数志愿从事动有志于从事这一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进行 , 由江苏省教育和宣传部门指定部分高等学院来负责这一限期工程,并调拨必要的经费,对从事这一工作的大学生按照正式职工来付给相应的工作报酬及享有和政府公务员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如果人员得不到落实 , 那么再怎么强调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恐怕也是一句空话。 下面是笔者 2007 年 11 月和 12 月写的两篇短文 : *****************************888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碑史料抢救工作需要应急机制 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11 月 3 日 昨天全国政协举行文史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抢救是当前文史资料工作中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在我看来应当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碑史料抢救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并且建立应急机制。据统计目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 400 多人( 2006 年 8 月 14 日新华社资料),如果这些幸存者当时只有记事年龄的 5 岁以上,那么今年也都 75 岁以上了,随着自然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这些幸存者只能是越来越少,为迄今的幸存者建立确凿的口碑史料档案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和宣传机关的重大责任。这项工作搞个人是难以完成的。然而迄今这项工作的足够启动资金保障和人力组织保障也都是个问题。 严肃的口碑史料不是一项简单的口头调查,而是科学的复杂的系统研究工作,需要各种档案资料考证、历史实证和论述研究的配合,包括在美国已经于 2005 年开放的日本的档案资料和日本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没有一枝专业和普及的义务工作队伍的结合是难以做好的。在目前的向钱看的量化机制下,笔者坦言大概没有什么学校和研究员有做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我们需要有志于从事这项工作揭开历史谜底志愿者和研究者,在这方面,华裔青年女女作家张纯如是我们的光辉榜样。 像这样的课题还有日本侵略军魔爪和淫威下的慰安妇幸存者,日本细菌战的受害者,日本在华屠杀虏掠的受害者的口碑史料的收集和调查,这些口碑资料调查对象如果从 1945 年记事起算,也至少有 67 岁以上了,慰安妇幸存者以 1945 年时 15 岁计算,现在也至少 77 岁了。我们主张中日世代友好,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不忘历史真相,如果错失良机,将过去的历史真相一笔勾销,那就将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了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0200 ) ************************************ 恢复和维护历史真相再谈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2 月 10 日 今年 3 月 15 日,我在博客上发布《在旧金山参加南京祭,悼念受害同胞活动 ( 补充版 ) 》一文, 7 月 6 日,我在博客上发布了《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一文, 7 月 7 日我又在博客上发布了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同意发布的《南京大屠杀部分图片选》若干幅照片, 10 月 9 日,我在博客上发布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2007 年新译中文版出版消息; 11 月 3 日,我还在博客上发布《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碑史料抢救工作需要应急机制》短文。 11 月 27 日,在博客上还发布了维护史实、追讨公道、保障和平 ---- 记美国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 2000 年 8 月),长文。 至于在学术交流网上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文章和信息,那就更多了。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永远要记住的事件,因为她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和平?为什么需要强国?为什么需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什么希望我们的邻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南亚各国都能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什么我们希望太平洋成为真正太平的大洋。 然而,然而恢复和维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每年为提醒那些对历史患有健忘症的人组织的应景宣传。为维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一个张纯如倒下去,百十个张纯如站了起来,如今我们看到更多的人起来揭露和维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那些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政客和宣传是极其不得人心的,那种纠缠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具体细节和人数的考究虽然有助于历史事件的个别细节,但是并不能也不应该借此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客观存在,为了回击那些力图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右翼分子的无端挑衅,我们既需要从整体上用铁一般的史实向世人宣示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又需要做好南京大屠杀时间幸存者口碑史料的抢救工作。 有件事总使我感到纳闷,还在 90 年代在美国的华人首先起而呼吁人们记住南京大屠杀事件,并且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国内对此反映相对冷淡,民间的正义活动受到不适当的限制,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手脚,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善,我以为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民间活动,也不应为民间活动背书。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事实是,近年来许多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活动是来自北美的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组织和积极发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既没有美国政府又没有中国政府的干预,他们的民间活动既不代表美国政府又不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 在恢复和维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问题上,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在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希望全世界对此有更多的关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2411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2411 )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