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范美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又想起了范美忠!
热度 8 xcfcn 2015-5-16 12:18
汶川地震后,「范跑跑」的这七年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36岁的中学教师范美忠从距离震中15公里的教室中抛下学生夺命而出,却又亲手把自己送进了一场震动全国的舆论风暴。在震后10天的一篇文章中,他说自己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哪怕母亲也不会管,「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 铺天盖地的谩骂声接踵而至,集合了懦弱、无耻、缺乏责任心等评判的「范跑跑」一词广为流传,成为他此生难以揭除的标签。 然而,这一夹杂着愤怒情绪的刺耳代号,却远不足以呈现出这个千夫所指者的真实面目。在熟悉的人眼中,他是一个令旁人生羡却不敢效仿的精神裸奔者,逃离毫无归属感的故乡,考入最高学府,却又对之满心失望,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四处游荡。孤独、绝望、愤怒、狂傲、虚无、分裂成为他的人生基调,他的身上,交织着中国社会文化的种种冲突悖论。 现实中存在一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他们身段灵活柔软,在现实夹缝中游走自如,为实现胸中理想常做出适度妥协。范美忠对之心生佩服,却从不愿效仿。幼年时,他日复一日用拳头击打自家墙壁,这一场景恰是他个人,乃至以他为代表的一类人命运轨迹的映射——个人欲求与坚硬现实持续冲撞,纵然疼痛,也不停歇。 震灾过后,那篇有意挑衅大众伦常认知的文章将他与外部世界的格格不入推向顶点。道德审判的狂欢之后,看客纷纷离场,他本人的精神余震却一直持续,至今已是7年。他将自己多年的精神困局形容为一个蛋壳,自己努力挣脱而不得,「范跑跑」事件却像是一把锤子,从外部将蛋壳狠狠击破。 锤子力道凶猛,砸碎了蛋壳,也砸伤了他自己。汶川地震7年之后,《智族GQ》记者贴身采访范美忠,探寻其漫长艰险的精神重建历程。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曾经的精神教父鲁迅,尝试皈依基督教却以失败告终,随后投向了曾经怀疑拒斥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庄子的信徒。从鲁迅到庄子,这一精神源头的颠覆是否如其本人所言业已实现,目前做出判断还为时过早,但其变化过程却摆出一道横亘在旁观者面前的命题:置身于纷繁复杂遍布困扰的世事之中,每一个向往精神自由的个体,究竟该以何种方式面对自己的内心。 《人物》微信账号:renwumag1980 撰文|何瑫 黄周颖 《裸奔者范美忠》 布道 往返于成渝两地间的火车每天从四川省隆昌县金鹅镇瓜子岩村旁驶过,隆隆的汽笛声让村民们烦躁不安,却又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之一:对于这个偏居川南的破旧村落而言,铁路负载着数辈人对繁华富裕的想象,以及改变命运的可能。但村中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孩子在成年之前,却从未获得机会借此打探外面的世界。1980年代中期,这个戴着1000度近视眼镜的瘦弱男孩,为自己制订的首要任务不是应对初中课业,而是日复一日用拳头疯狂击打自家泥土砌成的墙壁。三年过后,他的心愿达成,练出一身紧实肌肉,足以对抗父亲及四个兄长的殴打辱骂。 「青春期那种对父亲的彻底反叛,是我特别成功的一点。后来那么多人骂我,却完全击不垮我,为什么?因为这种经历让我十几岁就完成了人格的独立。」如今,43岁的中学教师范美忠回忆起儿时与父亲的冲突,将其视为个人性格的源起。家庭气氛的暴戾贫苦令他心生绝望,北大历史系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被村民们视作光宗耀祖,在他眼中,却获取了一种逃离压制的解脱感。 自1992年离开隆昌,二十多年间几经辗转,范美忠如今的落脚地,离故乡不过二百公里。2015年2月的一个清晨,我在成都文殊坊的一家茶馆里见到他。他被围坐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中间,与他们进行有关文学、历史、哲学的无主题自由讨论。这是为期一周的公益课程的其中一天,八个小时的讨论,他的回报是三四百元的象征性酬劳。 村邻眼中,没有比考入北大这样的学校更加美妙的改变命运的机遇。然而,1997年毕业至今,范美忠从未像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的大多数毕业生那样,获取超过平均水准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但他却毫不在意,甚至从未对此产生兴趣。 牛仔裤松松垮垮,裤脚早已磨破。黑色羽绒服的下沿露出来了白衬衣的一角,另一角却藏在里面。十几个人中,范美忠是穿着最随意的一个。为了保证秩序,讨论引入了罗伯特议事法则:每人有两分钟时间提问,范美忠则有五分钟时间回答,一旦到时,必须停止,除非下一个人放弃提问。多次超时后,范美忠表达了反对。「这套规则是非常好的,但是用于开会,我们是讨论问题,并不完全适用。」 主持人表示,既已如此规定,就要执行下去。他再无异议,却加快了语速,陌生的人名和术语越来越密集地出现。他飞快地转动手中的纸杯,杯口已被捏扁。一脸茫然的面孔越来越多,但不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他的眼神始终投往一个固定的方向,前方并不是某个提问者,而是人群外的一块地板。 正如范美忠曾在不同场合反复表达的那样,他在我面前多次评价自己为「中国最好的文科老师」。中午12点,讨论结束,我们走在去饭馆的路上,聊起了曾被他视为精神教父的鲁迅。「北大钱理群对鲁迅的研究根本比不上我。我花了五年做到了中国鲁迅研究第一人。」 然而,即使是他看来最理解他的朋友,也对他的这番自我判断持有保留意见。成都同辉国际学校校长李勇对我说,范美忠更像是一个不由分说的布道家,需要的只是一群听众:「美忠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老师。他更多考虑的是把我想说的尽可能说出去。可是好的老师要照顾受众的心理,他想听什么,他能听懂什么,他需要听什么?美忠是不考虑的。」 类似的评价,范美忠心知肚明,却不为所动。每接一届学生,他首先要做的是「在学生目瞪口呆之时对他们进行知识轰炸」。他也从不掩饰对大部分老师在智力和道德两方面的优越感。 他曾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公开撰文:「我对那些要我注意教学方法的劝告不屑一顾:你们这些老师懂什么?连《史记》都没看过也跟我谈历史!你们那点儿可怜的知识和僵化的头脑再有教学方法也没用!」 在他的眼中,大部分老师是充当应试教育的帮凶,向学生们传递无用甚至有害的伪知识。为与他们划清界限,这个自视「中国最好的文科老师」的人,至今没有教师资格证。「参加这种考试是对我的一种侮辱。」 这自然令他付出代价。学生抗议、家长举报、校长停课、然后离开,如此周而复始,「大半个中国倒腾了一圈」。最短的一次在广州华美外国语学校,仅21天。但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他所痛恨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各种人的反应都在我的预料范围内。每一次离开,主动权都在我自己手上。」 然而,当这种行事风格在特殊的历史节点出现在课堂外的公共空间时,受众的反应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令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也让这个自视极高却寂寂无名的中学老师在一夜之间世人皆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范美忠在剧烈震荡中,第一个跑出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室。10天之后,他在天涯论坛贴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我是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 这番言论迅即引起了无数批评与谩骂。次日,网络写手五岳散人撰文提出「范跑跑」一词,这成为了范美忠此生难以揭除的标签。 时任教育部发言人说: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北大历史系党委书记说:北大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如果开除他,我们很赞成。类似的批评,当时无法计数。「如果发生在十几年前,我可能会去自杀。但当时我一丝这种想法都没有。中国十三亿人,哪怕十二亿九千万人说我是错的,只要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我就是对的。」回忆起旧事,他的神情有些不耐烦——「我绝不后悔」、「如果事情重来一次,我还会那样做」,过去7年间,这样的语句他已经重复了无数次。 在他眼中,童年一次次用拳头击打墙壁,恰是他此后人生轨迹的映射——个人欲求与坚硬现实持续冲撞,纵然疼痛,也不停歇。正因如此,他人为名利打拼之时,他四处漂泊,寻觅理想的归宿;而当要求开除他甚至杀他全家的大字报贴上光亚学校的大门,他却选择留下,一待就是7年。 在他研究鲁迅的一本著作《民间野草》中,他引用里尔克的诗句:「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死在途中。」而算上汶川地震之前的3年,他在光亚学校任教已近10年。他为数不多的朋友们一度觉得,他或许已经不再漂泊,找到了归宿。但他本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我见到他的一周前,光亚学校正式批准了他的辞呈。 离开成都后,我飞往三亚,采访在此休假的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谈及范美忠辞职一事,这个1949年后内地第一家私立学校的创始人说:「地震的事对他刺激非常深,我觉得他现在还是一个病人。他辞职的时候情绪是失控的,根本没有计划。」 范美忠本人的说法与此大相径庭。他评价自己如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和」、「生命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极度的黑暗中找到了出路」。他认为自己摆脱了曾经的精神教父设下的牢笼:「鲁迅无法解决你的问题,基本让你走向绝望。」 那新的精神资源是什么?一天午饭过后,他提议去一个附近的茶馆喝茶。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绿灯时,我向他提起了里尔克的那句诗。「那你觉得自己依然还在漂泊吗?还是说像他说的那样,已经死在途中?」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没有转向庄子,我早死了。庄子让我起死回生。」绿灯亮起,我们快步穿了过去。 漂泊 成德高速上车流稀疏,远方弥漫着四川盆地常见的雾气。范美忠的妻子吴文冰坐在后排,不时提醒丈夫开慢一点儿,注意安全。 吴文冰之所以坐在后排,是因为她肚里怀着孩子,需要宽敞的空间。按照预产期,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还有不到半个月就将降生。因为担心成都的医院过于拥挤,他们驱车前往德阳做最后的产前检查。 产检结束后,我们去医院附近的餐馆吃饭。刚一落座,范美忠问服务员:「青菜有哪几种?」对方一一列举,他摇了摇头,带着我们离开。他向我解释说:「文冰爱吃的那种菜这里没有,我们换一家看看。」妻子怀孕后,他包揽了买菜做饭的任务。「她做饭其实不好吃,所以我宁可多做一点儿。」看到我有些惊讶,他特意补充道。 这是范美忠难得一见的,让人嗅到烟火气的时刻。见到他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斗士,永远在与人争辩宏大命题,柴米油盐这种东西似乎与他无关。 这并不符合范美忠对自己的判断。 「婚姻拯救了我,让我变得柔软。我原来是一个缺乏爱、缺乏归属的人。一个人长期这样,心理是会变形的。买菜、做饭、带孩子,这些形而下的东西迫使我低下头来关注现实世界,这样的生命才可能是通透的。」 他的朋友李勇则张开双臂,用手势向我演示他眼中范美忠的变化:「在他的生活里,一头是物性,一头是诗性,前者是世俗生活,后者是精神追求,结婚前他无限地靠近后者,但这是非常危险的。妻子的出现,把他往另外一头拽了一点儿。」 幼年时的穷困常令人成年后被追逐财富的欲望所绑架,范美忠却恰恰相反。作为家中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儿时与四兄一姐抢食的经历令他对物质的欲求产生厌恶。初二时,有三个月家里没有油,盐巴在口腔留下的咸涩久久挥之不去,这让如今的他对街头的「苍蝇馆子」赞不绝口。与贫苦相比,他眼中对自己未来性格影响更为深重的,乃是爱的缺失。 曾经读过四年私塾的范父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还会杀猪、编箩筐、在村里的红白喜事上担任大厨,这使他具备超出村邻的挣钱能力。但自范美忠形成记忆以来,范父对赌博的兴趣盖过了一切。他总习惯性地将杀猪刀磨得锃亮,却只磨不用。早上醒来,范美忠总会看到一把利刃挂在墙上,这令他心生恐惧。 勤劳隐忍的范母挑起养家重任,农活最忙时,她夜里两点入睡,4点起床,以至于多年之后,七十多岁的她与九十多岁的母亲坐在一起时,比母亲显得更加苍老。「父母的爱是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但我感受不到。母亲不是不爱你,但她必须出去劳动。父亲呢?他一早就去赌钱,天黑才回来,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你是完全看不到的。」范美忠说。 每年寒暑假,范美忠有两个多月时间可以回到隆昌。但最近几年,他在家乡的时间越来越短。还有一个星期就是春节,他只打算回去两天,初二就离开。「在成都其实也很无聊,但是回到那里更难受。那是母亲的家,是你哥的家,不是你的家。你会发现他们面孔很熟悉,但交谈起来非常陌生,无法交流。那种时候你感觉极其孤独,坐立不安。」 这使他在成年后的漫长时间里,成为一个找不到归宿的异乡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只是一个过客。」《过客》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主人公是一个不停向远方行走的老人,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人。」范美忠在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一篇对《过客》的解读文章里,他写道:「行走本身即已成为目的,停止即意味着死亡。」 四处漂泊时,他曾有一年未和家人联系过。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家乡的电话,才知道父母曾经以为他已经自杀了。原因是搜到他很久之前发在网上的一篇文章:《自杀离我有多远》。 他戏称自己有「处女书情结」,同一本书会反复买好几次,原因是「不想让上一次做的批注框束新的思考」。而这件事的另一面则是,每去一个新学校,他会把大多数书送给同事,只随身携带少量原典。到光亚学校前,他从未买过书柜,一大堆书就随意散落在房间里。「因为我每次搬家都清楚,这就是一个临时的落脚地,睡觉的地方,不是家。买书柜怎么处理?难道背着到处走?」 即使已经在光亚执教了10年,这种漂泊感依旧困扰着他。「我内心有非常痛苦的一对矛盾。一方面你渴望漂泊,因为你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让你失望,然后你就总会觉得有一个遥远的地方,神秘,未知,充满着可能性,就像当年的新教徒,漂洋过海,到美洲寻找新大陆的感觉。但另一方面,你又极其渴望有一个地方,让你觉得稳定、熟悉,心里踏实,有安全感。这是非常矛盾的感受。」 到光亚的前两年,为了抵御独居带来的孤独感,每天上完课后,他会来到学校附近的一个茶馆读书,点一杯10块钱的竹叶青,从下午两三点钟,一直坐到晚上打烊。为了找到「稳定、熟悉」的感觉,他每次都坐在同一个座位上。第一次去时,老板养的狗刚生了一窝小狗。每次去喝茶,他都要逗小狗玩儿,日复一日,一窝小狗只剩下一只,他却依旧每天坐在那里。除了老板,小狗只听他的指挥。 每到一所新的学校,他都会给学生们放映他最喜欢的电影,《死亡诗社》。那个孤独却饱含激情,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的「船长」在曾经的他眼中,正是自己的化身。但多年过后他说:「船长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充满善意的。可我在黑暗阴冷的深渊里待了太久。」 促使他这样思考的是他的学生。汶川地震后,他对大多数批评意见予以猛烈的反击,但当光亚学校的几个学生表达对他的失望时,他开始反思:我是不是真的太过冷酷了? 答案是肯定的。他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孤独、虚无、黑暗」,但又无能为力。「我也想多给别人一些爱,但是做不到。我从小没有感受过被爱的感觉,你自己都没得到过的东西,怎么给得了别人呢?」 裸奔 名为「第一线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班」的培训进行到第三天,一位听课的企业家请几位授课老师吃晚饭,范美忠也在其中。企业家来自新疆,饭桌上的话题便从新疆问题开始,自然地延伸到了更广的时局领域,时不时还会插进来几个荤段子——性和政治,男人们的饭局主题总是如此。 范美忠却几乎从不发言。他后来对我解释说,他对当下的时事并不关心。直到服务员端上了一盘秋葵,面无表情的他却一下子兴奋起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的这首诗就是秋葵名字的来历。」原本热闹的包厢突然沉默了几秒,众人纷纷掩饰尴尬的表情,夸赞他有学问——在一个荤段子横飞的饭局上突然冒出两句唐诗,你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情景。 另一位老师则成为了饭局的主角。他牢牢主导着话题的走向,偶尔开几句其他人的玩笑,实则是夸赞对方,语言风趣而不失分寸。他叫魏勇,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特级教师,范美忠最好的朋友之一。2003年,范美忠执教两个半月后被杭州外国语学校驱逐,在天涯社区发表帖子批判杭外校长。次日,魏勇发出《坚决反对范美忠的个人英雄主义》,两人由此不打不相识。互动几句后,他们发现对方竟是隆昌老乡,魏毕业于隆昌一中,范则是二中。 单从饭局上的表现来看,他们像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前者一身书生气,显出几分迂腐,后者则身段柔软,深谙处世之道。而二者的教师生涯也似乎是两条相反的轨迹:前者毕业于最高学府,一路颠簸,驻足于一所西部县级市的私立中学,后者师专毕业,从家乡的一所小学起步,一步步成为京城名校的王牌教师。 另一天中午,我和范美忠、魏勇一起吃午饭。聊着聊着,范美忠情绪有些激动:「我不怕别人骂我,你可以把我刚才说的写出去!」说到这里,他的手机响了,出去接听大概五分钟后,他回来说自己要赶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西装革履的魏勇用手指着他的衣服调侃道:「你穿得这么随便,就别去砸场子了吧?」范美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是急匆匆去了。 就是这样两个状况迥异的人,却保持了十几年的友情,至今联系密切。双方都认为对方对求知本身充满热情,并且具备与自己对话的水准。他们共同的朋友,德阳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丰继奎向我这样分析二者的异同:「魏勇既有俗世的油滑,又同时怀有某种理想主义。相比之下,美忠是一个拙于谋生的人。他身边的很多人,打着理想主义的旗号,但在现实中其实都捕获了很多猎物。而美忠呢,一点儿猎物都没打到。」 对于性格造成的命运差异,范美忠不回避。「魏勇是一个有弹性的人,能够适当扭曲一下自己,在缝隙中游走前进,既让自己活得更好,同时能够实现理想。他这个能力是很强的,我很佩服。这种扭曲自己的能力,我几乎没有。」 在2012年一篇题为《启蒙者魏勇》的文章里,他用看似更为刻薄的语句评价这位挚友:「他在理想和现实、批判思考与体制限制之间周旋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魏老师的这种内心分裂能力和世俗智慧才是我最佩服的。」 当同样的问题抛给魏勇时,他将范美忠定义为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裸奔者」:「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范美忠?因为他有侵略性;为什么许多人反感范美忠?因为他有侵略性……他的侵略性源于思想裸奔的举动,比基尼让伊斯兰长袍感觉到侵略性,裸奔则让比基尼感受到侵略性。所以裸奔者范美忠让一切比基尼思想者自卑羡慕,进而产生一起裸奔的愿望——当然,仅仅是愿望。」 童年的回忆毫无愉悦可言,尽管如此,范美忠觉得父母的一个共同点给他留下了愿意接受的烙印:真实。由于家事繁重,担任集体公社会计的范母曾一度辞职,几天后,邻居们纷纷上门请她回去,因为只有她能秉公办事。而范父也是从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人。「我爸就是有一种什么呢,又臭又硬的感觉。不管是官是富,我没有听他说过一句吹捧别人的话。」 一件事如果让他感到厌恶,他必定反对。他的姐姐范美琼回忆说,父亲有时酒后会殴打母亲,家里无人敢发出声音,范美忠却会站起身来和父亲理论。 这样的习惯被他带出了故乡。1992年,北大新生要在石家庄接受一整年军训,这被他视为「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他每天熄灯后将头蒙在被子里偷听《美国之音》,直到随身听被没收。「这东西我军训前没听过,军训后也再没听过,但是当时禁止我们听,那我就偏要天天听。」 一年后的北大初体验,令他感到崩溃。他发现自己当时人文基础之薄弱,不但无法与大城市考来的同学相比,「甚至不及校门口卖盗版光盘的文艺小贩」。只是读了几本历史研究著作,他便觉得,自己过去12年阅读的课本,乃是满纸谎言,从小建立的世界观顷刻崩塌。一番恶补后,他又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北大教授们多是寻章摘句的考据家,全无知识分子的情怀与格局。他表达失望的方式是放弃考试,在宿舍闭门自修,每天与室友辩论,且绝不认输。四年下来,成绩稳居末位,这并未让他失去批评教授们的底气:毕业后,他写出一篇流传甚广的《评北大历史系诸君》,将老师们骂了个遍。 这篇在今天看来过于愤懑苛刻的文章,夹带着他当时对个人命运的不满:成绩不佳,又无其他技能,找工作四处碰壁。他觉得一门心思读了四年书,其实是把自己推向了极尴尬的境地:20岁时才从零开始补课,基础之薄弱,注定成为不了大家。而若是投身于现实,他天天琢磨的东西,又离社会太远。 某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如此痛苦,全是书本的错。一气之下,把四年来买的一千多本书全卖了。 冷静之后,他决定做一名老师。「自己成不了大家,但可以培养未来的大家。」他回到四川,进入自贡蜀光中学。校长看中他的最大原因是,一个考进北大的人,一定能传授给学生们其他老师不具备的考试技巧。 这个推测是错误的。范美忠不希望学生们重演他当年进入大学后世界观崩塌的一幕,「我上课的基调就是猛烈批判教材」。不到一个月,党委书记嘴唇发抖地质问他:你觉得学生考试的时候,该写你讲的,还是教材上印的? 冲突不止于此。他的第一堂课不到20分钟就讲完,然后回办公室喝茶,因为觉得内容很简单,无须多言。他在公开场合对校长说高三老师都是在摧残学生,不顾同事们尴尬的表情。事实上,他并不把他们视为「同事」,而是「当我的学生资格都不够的蠢材」。 三年后,他不辞而别。类似的故事随后在不同学校反复上演。在广州华美外国语学校,他21天即被辞退,导火索是在课堂上对比蒋经国和邓小平。2005年,朋友丰继奎邀请他做关于鲁迅的演讲,台下坐着德阳几所中学的五六十位老师,他张口就是「我觉得中国的文科老师多数都是白痴」。没过几分钟,人已走了大半。 「他就是比较任性,谁都不管,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绍兴稽山中学语文老师蔡朝阳与范美忠在新浪读书沙龙相识,一度共同担任论坛版主。他用10个字形容范美忠:「执着如怨鬼,纠缠似毒蛇。」2002年5月,这两位网友在绍兴的一处出租屋首次见面,接头暗号是一本林贤治的鲁迅研究著作《记忆》。范美忠毫无初次碰面的拘谨,聊了三天三夜。「你根本没机会跟他说,我不知道,我听不懂。他就是不停讲不停讲,你带个耳朵听就是了。」 与范美忠交谈的几天里,我充分体验到了蔡朝阳的感受。他极度看重言说的连贯性,对交谈环境也十分在意。和他去德阳的那天,我找了两家茶馆,都被否决,打车找了大半个小时后,他仍不满意,直到打电话咨询一个当地的朋友才选定地方。「我这个人对吃饭穿衣一类的事情不是很注意,但是聊天的地方,一定要感觉舒服,才能进入交流的状态。」 因对应试教育体系深感绝望,「不愿成为其帮凶」,在他的教师生涯中,还曾短暂穿插过一段媒体从业经历。在《经济时报》,一篇近万字的文章被删去三分之二,「感觉就像挥刀自宫」,在《南方体育》,「我忍受不了新闻娱乐化」,一个月就主动走人。他只得回到自己熟悉的教育领域,在成都的《教师之友》杂志担任编辑。 这段经历仍然是不愉快的。 时任主编李玉龙回忆起一个细节:和一个教育专家讨论问题时,范美忠觉得对方姿态高傲却见识浅陋,骂他「傻逼」。李玉龙命令范美忠道歉,他强忍脾气照办,但最后还是忍不住来了一句:「虽然跟你道歉了,但我还是觉得你是一个傻逼。」 2005年下半年,《教师之友》团队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被迫解散,在尚未清理完毕的编辑部办公室里,他用一台旧电脑连写了一个月文章,名为解析鲁迅《野草》,实为复盘己命:「鲁迅自身对社会抱有过于完美的理想主义态度……他仍然缺乏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鲁迅的启蒙未尝没有效果,但是因自身心态过于急切,总希望更快地见到更好的效果,故反而产生失败和受挫感。」 他觉得自己几乎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偌大的中国,竟无一处自由表达的空间。」就在此时,在朋友的牵线下,他在成都的一间茶馆里,收到卿光亚的邀约,担任IB项目的中方老师。 IB项目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学生获得证书,就可取得进入大多数国家大学学习的资格。没有指定教材,没有教学大纲,甚至没有固定的考试形式,都由任课教师自行掌握。该项目的学生不参加国内高考,这意味着老师也无应试压力。这些都令范美忠兴奋不已,觉得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制。 在光亚,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授课自由。为了表达对他授课方式的充分尊重,卿光亚甚至从未听过他讲课。但好景不长,他不再忍受外部空间的逼仄,内心的痛苦,却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无节制地蔓延开来。 他觉得找不到哪怕一个能与自己进行有质量交流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多次抱怨学生「质量普遍太差」后,卿光亚甚至为他特意修改了选课制度,由学生选课改为双向选择,不喜欢的学生,他可以不要。 包括魏勇在内的朋友们,经常接到他抱怨的电话。「他经常说,学生差得不得了。他的兴趣其实不在教育本身上面,而是通过讲课这种形式去探讨高精尖的问题。他看到学生没兴趣听课,他自己也没兴趣讲了,好吧,那你们就自己看书吧。这是没有道理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大师、文豪,而是发掘孩子身上的可能性。如果我在他的位置,我不会去挑拣学生。」 范美忠接受这样的批评,但不愿做出改变。教育对他而言只是走出精神困境的手段,不是最终目的。目力所及范围内,很难找到一个比光亚更宽松的环境,但精神之困却还在延续,这令他内心的绝望感达到了峰值。坐在都江堰堤坝旁那个固定的茶馆座位上,三十多年来的种种痛苦矛盾,累积到了即将爆发的时刻。 重建 范美忠偶尔会参加中学同学组织的聚会。多年不见面的同学,见面后总会问他,你原来那么强壮,现在怎么瘦了这么多。 在我面前,他突然攥紧了拳头。「因为那时候天天在墙上狂打,本来很平整的一面墙,打得坑洼不平。」拳头越练越硬,后来已经察觉不到痛感,他便不再满足于在家中操练,而是成天提着一根棍子到处走,等着别人与他干架。 这种风格自然会激怒别人,针锋相对的反驳文章屡屡出现。这反倒让他结识了不少朋友,魏勇、李勇、蔡朝阳皆是如此。由于讨论话题多集中于学术领域,引发的波澜始终限于小圈子里,直到2008年5月22日发在天涯社区的那篇《那一刻地动山摇》。 7年过后,如今的他承认,当时的文风过于极端,语气比平时更加挑衅,但他强调,这是有意为之的结果,至今不后悔。「矫枉必须过正」。 为了躲避盛传的大余震,随后几天,他没有上网。直到三天后一个记者的电话,才让他意识到文章的影响。他问记者:我并不是一个受人关注的人,你采访我干什么?记者说:你自己上网看看吧。 「我蒙住了,不知所措。不是害怕,是压根儿没想到会扩散到这种程度。」直到风波渐渐平息之后,他才回过神来:提着棍子和别人在小巷里打斗,或许没什么。但若是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挥起棍子,结果就不是自己能预料的了。 记者的电话如潮水般涌来。他一概拒绝,希望事情渐渐平息。但发现一些曾对他予以极高评价的人也称他为「人渣」后,他推翻了自己。「我怎么能以这样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呢?我还想用我的声音影响这个社会,如果现在不出来扭转这个形象,那以后说话还有谁听呢?」 在他自己的观察中,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成为了扭转形象的关键节点。一位辩论嘉宾请求主持人让他提前离场,在其看来,现场近乎疯狂的谩骂声,已经超越了承受极限。但范美忠表现平静,用微笑回应嘉宾的请求:「放心,我足够坚强。」 节目播出后,大量支持他的声音出现,舆论由此前的一边倒批评变得多元。无论褒贬,都已让他感到麻木,他更敏感的是,媒体约访时,不再将注意力局限于那篇文章,而表现出对他过往经历的强烈兴趣。 央视、新华社、《南方周末》、《朝日新闻》、BBC……媒体规格之高,问题之细致,令他意外。接受一家杂志采访时,他忍不住问记者:难道是中宣部下了文件要求你们报道我?回答让他哭笑不得:「竞争媒体都在做你的稿子,我们不做,就是漏题。」 一拨接一拨的采访,持续了大约三个月。「当时我突然就想:我为什么不借此机会传播我的观念呢?平时写文章发网上没什么人看,现在到处都采访你,那你就借采访把观念说出来噻!虽然他们肯定会删,但是总能出来一些的。」 对于邀约,他也并非照单全收。北京一家培训学校请他去讲座,他本已接受,但在临行前,得知对方临时将主题改为了「如何考上北大」,他在电话里大骂对方。「我当时非常生气。我这样一个反对高考、追求教育理想的人,你让我讲这个?」 一些心态乐观的朋友,觉得他是因祸得福。丰继奎曾对他说,这件事让我觉得你才是真正北大出身的人,你通过让自己下地狱的方式,上了从教以来最成功的一堂课。 但很快,情势急转直下。6月初,他接到通知,光亚学校接到市教育局转教育部指令,要求吊销他的教师资格证。这是一个乌龙事件,因为他从未获得该证,吊销无从谈起。但经媒体报道,他被光亚解聘的消息很快传遍网络。 危机时刻,曾经的电视剧导演卿光亚巧妙处理了此事。他一边向前来求证的媒体确认解聘的消息,一边安抚声称要起诉教育部的范美忠:「你先回家休息,暑假结束就回来。奥运会一开,大家什么都忘了。」为了让他安心调整状态,卿光亚后来甚至将他暑假期间的薪水装在信封里,开车送到他成都的家中。 正如卿光亚所料,一场道德审判的狂欢过后,看客纷纷离场,只留下千夫所指者默默舔舐伤口。谈起这段经历时,范美忠拿过我的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一个圆圈。「这是一个蛋壳。我以前一直努力破壳而出不得,」说着,他又在圆圈顶端画了一个箭头,「直到2008年,那件事像一个锤子,从外面把蛋壳敲破了。」 锤子的力量太过猛烈,砸碎了蛋壳,却也砸伤了他。「我以前一直觉得,我已经把人性看得过于阴暗、丑陋和虚伪,但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自己以前对人性的估计还是过高了。」 越是这样觉得,他越是想要摆脱曾经的精神教父鲁迅。他觉得自己对人性之恶的洞察已经达到了和鲁迅相当的水准,但这又如何?「鲁迅只提出问题,却从来不给出答案。」 决定离鲁迅而去的这一年,范美忠37岁。他在《荣格自传》中看到一套神秘理论,称37岁是一个人找到自我,精神发展走向真正成熟的节点。他将信将疑,阅读了更多材料,发现似乎确有道理——37岁这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黑格尔写就《精神现象学》,海德格尔完成《存在与时间》。与他们相比,37岁的范美忠,却要彻底重建自己的精神体系。他形容当时的自己在沼泽地中越陷越深。「我拼命想抓住一个东西把自己拉上来,但扑腾半天,却不知道该抓什么。」 最难熬的时候,他通过打篮球透支体能来释放压力。李勇成为了他的球伴,几个月间,两人把成都市内所有小学的球场打了个遍。 时至今日,自认为已经上岸的他反复强调妻子的帮助。经朋友介绍,他们2006年初在网上认识,7个月后走进婚姻。为此,吴文冰放弃了自己在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在京时,她曾借从事儿童出版的机会,混迹于北大的知识圈子。「北大的很多学者、博士,比美忠更帅,性格也更柔和。但是和他们聊天感觉很失望,根本没什么力量。美忠那种真、纯的力量感,非常有魅力,让我眼前一亮。」 「如果当时没有遇到我,他现在很可能已经走向崩溃。」范美忠认同妻子的这个判断,觉得对方带给了他一直所期盼的归属感。「我以前一直很害怕有了婚姻和孩子,就会失去自由。但婚后看法很快就改变了,它其实让你获取更大的自由,从那种漂泊的、没有归属感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他们在一起最爱做的事是,在书房里各捧一本书,读到触动之处就念给对方,交换各自的体会。汶川地震之后,在吴文冰的引导之下,亟须心理重建的范美忠每日诵读《圣经》,尝试和妻子一样,成为一名基督徒。 他一度觉得,基督教像是一架直升机,将会把自己从沼泽中拉起。但这番尝试最终以失败收场。「基督教讲求无条件的宽恕。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终究还是很难做到。」 出走 2015年1月31日的傍晚,范美忠在微信朋友圈公布辞职一事:「终于辞职离开光亚学校了。10年,这是我做得最长的一个工作了。稍事休息,接下来要做三件事: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准备华德福高中的历史课;继续写《庄子解读》。」 5分钟后,一位朋友留言:「嗯,终于摆脱了卿光亚的魔爪,祝贺!」 看似平淡的回答背后,暗流汹涌。 2011年,他觉得自己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忍受达到了极限,试图通过开设新课程的新鲜感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在西方思想长河中漂流多年后,他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传统,具体对象是《庄子》。这是一个带有偶然性的选择:「一般的作品我看不上眼,要教就教最好的。唐诗宋词好,但是太熟悉了,厌倦了。那就只有先秦经典了,《论语》讲了一遍,不喜欢。那试试《庄子》吧,其实我当时不懂,大学在床头放了四年,就是读不懂。」 头两年的讲授过程,「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讲得是不好的」。「当时我一直是在批判《庄子》,不讲逻辑,逃避现实。其实根本没读懂人家意思,还瞎批。」 他觉得自己随后突然找到了门径。「第三年才入门,第四年水平就已经非常高。可以说能够代表当代研究《庄子》的最高水平。」 如今,他的自我定位不只是《庄子》的研究者,而是皈依者。这是人至中年的一场精神出走:「曾经我对中国文化是完全拒斥的,但现在我觉得它绝非我以前想象的那样。鲁迅那代人对中国文化有很多成见,其实他们并不太懂。《庄子》这种原典,才真正涉及中国人精神的核心问题。」 「那你现在对鲁迅什么态度?」 「没有任何兴趣了。鲁迅全集还是要留着,其他研究鲁迅的书全扔了,除了我自己写的。」 他觉得「庄子把我对绝对真理的执着和理性逻辑的自由都打破了,这让我彻底自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和」。一个例证是,2008年的风波过后,他和妻子曾经把批评自己的言论全部汇集在一个文档里,现在打开这个文件,他内心不会产生任何波动。 早年间在课堂上大谈政治,向学生「放毒」的场景,如今鲜有出现。早前,他曾参加成都的一些知识分子聚会,在一场读书会中,大家围坐成一圈,谈起了反腐话题,挨个表达愤怒。范美忠感觉尴尬,差点儿中途离开。后来,他退出了这个组织。「别人都很愤怒,我一个人无动于衷,也不是很好。可是,总不能伪装愤怒吧?」 但一如过往,并不是谁都能认同他的自我判断。卿光亚眼中范美忠这几年的变化,就与他本人的讲述相去甚远。他在我面前表示出对范美忠未来生活的巨大担忧,例子之一,就是他不久前辞职的经过。 对于收到范美忠的辞呈,卿光亚早有心理准备。「每次地震周年的时候,总有媒体问他辞不辞职,为什么不辞职?不停地给他心理暗示,结果搞得他居然把辞职当成了一个提要求的法宝,每隔一段就来说一下。」 为了让范美忠留下,卿光亚屡次做出妥协。除了专门为他修改选课制度外,还把他的课程都安排在早上11点。「他说他起得晚。其实是没有理的,按照学校规定,早上8点准时上班,不管有没有课。他也不坐班。有一次他睡过头没来,我还去替他上课。」为了让他安心任教,卿光亚说自己还对他做出了一些暗中的保护。每年春天,都江堰市教育局都会派人来校询问范美忠的状况,卿光亚总会想办法错开范美忠讲课的时间,避免双方直接接触。 「狼来了」的故事上演了七年,终于成真。范美忠与成都华德福学校达成约定,将于2015年秋季学期起在该校讲授高中历史,他的妻子目前正是在此任教。他并不觉得华德福是比光亚更理想的平台,离开的原因只是厌倦了目前的状态。「我对中国的学校,已经不再抱有期待。一个地方待久了,即使它很好,我也会选择离开,因为它是旧的。」 按照他与华德福的约定,他本应在光亚执教到2015年夏天,但实际离开的时间却提前了半年。突然提前辞职的导火索,是一个看似琐碎的事件。 他错过了一堂期末考试的监考,高中分部校长为此开出罚单,要扣他三天工资。他当着校长的面将罚单撕碎,并向卿光亚抗议此事。「我当然是拒绝他。这种事情我不能通融。」卿光亚回忆说。而范美忠的反应则是,辞职。 卿光亚觉得,汶川地震让很多人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范美忠是受伤最深的人之一。「他比以前更敏感,更反叛。2008年之前,高中部是个外国女校长,要求老师着正装上课。他穿牛仔裤,校长要处罚他,他就跑出去买了一套正装,回来跟学生说,看到没有?这就叫规则,就叫纪律。可现在呢?」 无论卿光亚如何一再表达惋惜,这对合作十年的搭档终究分道扬镳。提前辞职意味着,未来半年内,范美忠将没有固定收入,可第二个孩子的降生,必然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支出。但和过去一样,仍然无法在他身上感受到关于金钱的忧虑。一天傍晚,我和他一同乘坐公交,路过一栋闹市区路口的高楼时,他告诉我大楼的主人是一位北大哲学系1987届的师兄。「钱挣多少算多呢?很多时候只是个数字。每年成都北大校友会聚会时,这个师兄都是捐钱最多的,但那些钱换算一下,也不过是这栋大楼的几平米罢。」 他习惯性地将话题拉回精神层面。「我读懂《庄子》的同时,也完全解决了自己的精神问题。心灵得到自由,生命得到安顿。他让我的生命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思想获得了大突破。」 七 年之间,从鲁迅到庄子。这种颠覆性的变化,真的已经完成了吗?他的朋友冉云飞告诉我,他强烈怀疑。「他一段时间内喜欢什么,他就极力推崇什么。这是他的大问题。这是多年累积的知识结构的缺陷造成的,很难解决。」 实际上,范美忠如今仍然在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尽管在旁人看来几乎称不上是问题。几年前,朋友送了他一辆二手桑塔纳,也将烦恼送给了他。那天傍晚等公交车的时候,他说自己每天都在为出行方式感到纠结,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他觉得开车与否将自己置于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他最好的朋友魏勇觉得,判断他是否真正完成了精神的蜕变,还为时尚早,也并不重要。「我经常想,也许在我们同情范美忠的时候,其实他正双倍地同情我们。我们很多人都是假猎手,永恒地瞄着目标却永远不肯扣动扳机,而他想开枪就开了,管它准不准。开枪常失准头的猎手还是猎手,可永远不开枪的猎手还是猎手吗?不如说是猎物。」 PS:一直很熟悉范美忠,但看了这报道,还是心有戚戚!范美忠的心灵历程貌似我都经历过,但显然我比他中规中矩的多,我想应该是我是理科男的缘故吧。蒋科学历经五次精神皈依最后投身佛教,范美忠现在也拜倒在庄子脚下,我自己信仰什么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现在很笃定,心灵不再漂泊! 范美忠的优点和缺点都那么明显,而且都源于他是一个精神独立而且身份也游离于体制的个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就是一个庸人和懦夫!
个人分类: 杂论|3048 次阅读|15 个评论
大难来临各自飞
fpe 2010-5-31 03:55
大难来临各自飞 这句民间俗语可能来自人们的实际观察,源自鸟雀们面对突发灾害的反应,出自动物的生存本能。虽然这句话也适用于人类在某些场合下的应急反应,但毕竟是少数例外,往往有其特殊的背景。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人们的行动往往是和平时一样,受社会规范( Social Norms )的制约。根据各种对火场人类行为的调查资料表明,人类再入火场的最大理由是寻找家庭成员(亲属),曾经有在火场独自逃生(因为混乱)而事后因自责和失意而自杀的例子( 1942 年波士顿椰林俱乐部大火中罕见的例子),可见即便是亲情,也有难以制止大难来临各自飞的倾向。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大难来临各自飞的情况呢?根据恐慌理论,由于很多的时候事发突然,常人根本来不及分析判断,缺乏足够的信息,不能及时作出适当的优化的决策,便为本能反应所控制,而本能的反应是有可能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前年,河南有一对夫妻,在火场之中,先生先跳楼受伤,太太因为怀孕不敢跳,最后被消防队员救下。先生因为身上着火,失去了理智,就直接跳了下来,算不算大难来临各自飞呢?当然不算。他处于极度的恐慌之中,任何决定对于旁观者来说是不理智的,对于当事人来说则可能是理智的选择。因此有心理学家认为, 没有严格意义的恐慌,因为没有严格意义的理智存在。 在这方面,另一个典型例子是范老师美忠,在 地动山摇那一刻 ,他逃了出来。几分钟之后,当恐慌的心态平静下来,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所以也不能算大难来临各自飞。而他的学生呢,没有及时反应和行动,是典型的 负恐慌现象(Negative Panic) ,最后只好钻桌子。网上有人议论,地震时应该立即逃生还是就地躲避,似乎两方都有理。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应该是因时因地而异。如果建筑安全就就地躲避,如果建筑危险就立即逃生。最好是根据常识作出选择,最忌讳按照别人的指令不假思索地行动。如果没有通知或任何形式的沟通,那么本能的选择都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男女对于报警的接受程度不同,男性倾向于降低对危险程度的判断(勇敢),而女性倾向于接受外来的报警(细心),最后一致的逃生行动往往是某一方妥协的结果。有没有分开逃生的例子呢?有,大多是因为工作或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已的选择。这,往往是商量的结果,所以也不能算是大难来临各自飞。从心理学上来说,大难来临各自飞是因为个体对于外来刺激的认知不同,造成不同的本能反应,因此这是中性的词汇,没有褒贬。 刘墉写过一篇文章叫《爱,何必百分百》,说的是有一种人对爱情太过挑剔,尤其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如果对第一反应是保护自己时,就以为看清了对方,坚决要求分手,以为山盟海誓全都是假的,一次行为已经充分暴露了自私的本来面目等等。其实,应急反应正是人的天性使然,只要不是一错到底,反应过来便能够接受了。所以更好的观察对方的形式是旅游,看人在疲劳之后是如何待人接物(后天习得的反应,容易暴露人的本性),而不是应急状态的逃生行动(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人人都是差不多的)。反应慢的人,在社会的生存能力差,不娶(嫁)也罢。 是的,我们都是很平常的人,故而我们理当谅解和宽容那些在突发的危难面前失态或失措的人们,因为这并不一定是他们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反应,因而我们不能据此而论断他们。只有认识到性格的差异,才有可能做出更合理的选择。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到今天而没有灭绝,就是因为曾经像鸟类那样大难来临各自飞,得以保存族群的火种。如果都像恐龙那样无法飞,那么人类就是另一种无法适应环境的遭到灭绝的动物族群了。 有道是,灾难来临无预兆,紧急各飞利生存;相互沟通作决策,同心协力度难关。
个人分类: 特种消防|1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范美忠事件”的讨论离不开科学和理性
热度 1 张能立 2009-3-27 12:57
根据媒体最新报道,都江堰市光亚学校在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宣传部式的压力下,将范美忠解聘,社会对范美忠事件的争论,不会由于范美忠被解聘而终止。对于范美忠事件应积极的解读,笔者在此呼吁全社会民众广泛参与讨论,仔细厘清道德、高尚与法定责任之间的关系和边界,就这三者的内涵达成广泛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修改相关的法律条文,以进一步规范公民(包括教师)行为。要想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离不开科学和理性。如果离开了科学和理性,除了对范美忠一番道德批判得到一阵道德快感外,社会并不会由于范美忠事件产生什么有实质意义的进步。进一步可以断言:不论是高尚的教师群体,还是其他口头高喊道德的人士,发生类似地震这样的自然或人为的大灾害时,该跑的还是会跑,像英雄谭千秋老师那样不跑的肯定还是少数。只不过是,跑了的人不会像范美忠这样对全社会说出来,更不会去写博客文章,供他人当靶子。 一般人像时评人郭松民那样认为:范美忠事件是一个要不要尽职这样一个黑白问题,对错一目了然。笔者对此看法不以为然,范美忠事件涉及人性、人的本能、伦理、道德、高尚、自由、法定责任等诸多方面,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在科学或理性方面都会有所欠缺,从而其结论也就难以服众。虽然,范美忠由于自身科学素养不足,像国内其他鼓吹敬畏论文人那样否定科学和理性,但他现在可能会体会到科学和理性的重要性,因为离开了科学和理性,他只能承受抽象的道德棒喝,甚至来自他人的辱骂。 对待范美忠事件,无论是持否定、肯定或中立的态度,都应离不开科学和理性。有的人在批判范美忠的言行时,用到了战士或警察临阵逃跑、船长或机长先于乘客弃船或弃机逃生这样的例子,来证明范美忠行为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原谅的。如果我们用平和、科学和理性态度分析,这样的例子与范美忠的行为还是有所区别。首先,如果战士或警察遇到危险临阵逃跑,这是违背了相关的士兵或警察条例的;再者,人们在选择当战士或警察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这种职业所涉及到的生命危险性,这种危险性有时需要牺牲生命。而人们在选择当老师的时候,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该职业也会涉及到生命危险性,且相关的教育法规并没有规定在大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时,老师应该如何作为。其次,为什么船长不能在轮船遇到沉没、机长不能在飞机遇到毁灭时先于乘客弃船或弃机逃生?这是由于船长和机长如果在船上或在机上,凭其专业技能,存在着延长沉船时间或机毁时间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可以延缓灾难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救援赢得了时机;如果船长或机长先于乘客弃船或弃机逃生,那么就存在着加速沉船和机毁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别人的利益受损。因此,法规或职业道德规定船长和机长不能先于乘客弃船或弃机逃生,是有科学道理的。在范美忠事件中,如果范美忠不跑,他也没有办法延缓灾难的发生;再者,在8.0大地震和当地房屋抗震差的现实情况下,即使范美忠留下,也可能没有办法组织学生避险,可以说在8.0级大地震和当地房屋安全状况的现实情况下,生存与死亡就是那么一瞬间;其次,范美忠逃离教室,并没有给其他学生逃离教室造成什么障碍,其行为并没有损害学生逃生的利益。 笔者在拙文道德、高尚与法定责任一文中,对道德和高尚的边界作了一个界定,在这里再补充一点: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的不断升华,道德与高尚的分界线,将不断地往高尚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当今社会是高尚的行为(不能强制),在今后的社会就可能会变成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必须强制)。在笔者看来,离开了人,离开了物质条件,离开了社会的历史阶段,抽象地讨论道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方舟子在当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也说范跑跑事件一文论述道:不过,这事如果发生在范跑跑以及他的某些支持者所向往的自由、公正的美国,没什么可争的,他铁定会被学校开除,而且这辈子别想再当教师了。原因很简单: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诚如方舟子所介绍的那样,如果范美忠在美国铁定会被学校开除,但笔者认为在中国内地,范美忠是否应该被解除教职仍然是一个问题。原因有如下几点: 1、美国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政府机构对公民的高度负责(相对一些不负责的国家而言),使得校舍的抗灾标准符合法定要求。也就是说,即使发生8.0级地震(存疑,不知道美国校舍的抗震标准是几级,请熟悉美国情况的网友指教),美国的校舍也不会发生像四川汶川地震震中学校瞬间倒塌的情况。也就是说美国发生地震,由于美国房屋较牢固,师生面临瞬间死亡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学生不是有组织地撤离,发生学生拥挤踩踏导致的伤亡,说不定比地震本身还大,因此,美国学校要求老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是符合科学和理性的。 2、道德(职业道德)与科学不同。科学的标准是普世的,也就是说科学标准在全球范围是统一的,科学标准与时域无关,不存在什么特色科学标准;而道德(职业道德)、自由和民主,不存在一个全球的统一标准,但有相对标准。这个相对标准就是联合国制定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及《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公约。就民主而言,同是民主国家的美国与法国和英国就有差异。正是如此,方舟子反对伪科学和假科学,笔者是非常赞成的。由于道德标准(职业道德)与时域有关,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道德标准(职业道德),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标准(职业道德),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道德标准(职业道德)都会存在差异,因此,笔者不赞同方舟子拿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把尺子来衡量中国大陆的范美忠老师,并由此得出:范美忠没有一个教师样子。 3、道德与时域有关。大陆内地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涉及老师在大的自然或人为灾害面前老师应承担的责任,几乎也没有任何学校制定这方面的校规,老师也没有受到如何面对灾害方面的训练,很多校舍即使不是豆腐渣工程,也是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大陆的老师的群体觉悟也不会比美国老师的群体觉悟高,因此,不应该用美国老师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范美忠。就拿美国有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说,笔者不相信涉及地震这类灾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美国建国的时候就存在,笔者求教一下那些拿美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说事的网友:在美国还没有这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时期,如果出现类似范美忠这样的事件,美国人是如何评价的?那个时期的美国人会是现在美国人这样的感受吗?可以按照现在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解聘那个时期的范美忠吗?。如果不考虑中国大陆的现实情况和历史阶段,一味地照搬美国的标准来评价中国大陆的事情,会得出一些看似合理,实则荒谬的结论。例如,中国大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和美国一样,可能吗?用一句电影台词来说:人和人咋就不一样呢?。但提高大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向美国看齐的方向没有错,这需要一个过程。 4、从新语丝上登载的文章来看,美国学校也就是在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对教师有职业行为方面的规定,没有在类似校园枪击案恐怖事件发生时,教师如何行动方面的规定(是否有,请知道情况的网友指教)。难道是美国的校园枪击案发生的不够多,不够惨烈?难道是恐怖事件这类情况不需要规定?依笔者看来,不是美国人不精明,而是没有办法对发生枪击案这类恐怖事件时,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规定,这是因为在任何人都可以瞬间死亡的时刻,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受过不严格训练)的理性不会起支配作用,起支配作用的是人的本能。笔者这个观点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请那些反对这个观点的人士,到公园去乘坐海盗船。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明确告诉这些人只需要系好安全带,放下安全护栏即可,不需要用手抓住安全护栏。科学和理性告诉我们,经过科学设计和严密的制造,海盗船由于质量问题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玩海盗船一般不会导致伤亡。但当海盗船进行几乎270度大旋转的时候,大多数人即使具备科学和理性,由于人的生物本能,也会死死地抓住安全护栏。在类似校园枪击案恐怖事件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跑与不跑都是人本能的反应,都是正常的,都不应该受到道德的指责。笔者认为,在四川那样质量差的校舍和8.0级地震的情况,应该与美国校园时常发生的枪击案所面临的死亡威胁程度不相上下,对范美忠行为的拷问,应该放到这么一个极端情况下来对待,这才是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感谢方舟子的赐教,他近日发表于新语丝上 遇到校园枪击案美国教师也不能当跑跑 的文章,他让笔者知道美国的加州圣荷塞Oak Grove高中对歹徒入侵、枪击和劫持人质有规定:在全校范围的紧急状况时,所有的员工都被要求与他们的学生在一起。任何情况下员工都不能离开学生不管。如果决定学生和员工要前往集合地点,那么员工必须伴随他们的学生前往预定的集合地点。但笔者对此还是不能苟同,如果说这个规定的任何情况下员工都不能离开学生不管,包括当歹徒开枪扫射师生的时候,老师也不能独自逃离的话,就目前笔者对人性的理解,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老师不能独自逃离是违背人性的。对这句话不能机械的理解,笔者认为合理的理解是当老师脱离了生命威胁的险境后,要及时报警,然后听从学校的进一步指示,否则的话,假如歹徒只是挟持了师生,然后准备释放其中一位老师,难道可以依据任何情况下员工都不能离开学生不管这条规定,不允许老师离开险地,继续呆在劫持现场吗?这个时候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想尽各种办法,能让师生从劫持现场出来一个算一个。) 5、就美国学校制定的有关教师职业规范而言,也不见得就十分科学理性和合符情理,也是可以讨论的。用美国现有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衡量,美国的范跑跑是会受到校方解聘,但美国的范跑跑是否应该受到校方的解聘,仍然也是一个问题。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美国布什获得国会授权后,采用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独裁统治的军事行动,不仅招致盟友的反对,而且也招致美国国内不少反战者的反对,要知道布什攻打伊拉克也是符合美国的相关法律条文的。总之,在科学和理性面前,没有什么是神圣的,没有什么话题是不可以讨论和争鸣的。 6、笔者目前是在从事计算机软件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熟悉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网友都知道,软件测试对软件质量的保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软件测试的目的不是来证明软件系统的正确性,而是用来找出软件系统的bug,然后交给程序员修改,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如何提高软件测试质量,就在于编写高质量的测试用例,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尽量多列举边界值。如果用软件工程的观点来看,范美忠事件就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对于社会软件系统而言,我们就是要用范美忠事件这样类似的测试用例,来测试一下社会软件系统,以找出目前社会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解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社会运行就会更加平稳,也会更加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范美忠事件不是一个无聊的事件,而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此外,笔者目前不同意把范美忠看成是像笑蜀这样的伪自由主义。这是因为:笑蜀这样的人既然倡导普世价值,就不应该批判方舟子就学术打假而行使一名公民所拥有的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并称方舟子是麦卡锡、法西斯、希特勒、搞恐怖统治、极权暴政、恐怖主义,也就是说笑蜀只承认自己有言论自由,而否认别人的言论自由。到目前为止,笔者没有看出范美忠在宣扬他的自由主义观的时候,否认或妨碍别人行使与他一样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范美忠与笑蜀是有本质区别的。自由与科学不一样,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非常清晰,而自由与伪自由在某些时候,并没有科学与伪科学那么清晰,因此,给某人贴上伪自由主义标签的时候,应该谨慎些。 目前中国内地还是缺乏西方社会拥有的那种宽容,宽容应该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值得特别声明的是,笔者并不是倡导无原则地对真正的伪科学和伪自由的宽容。在有着浓郁宗教传统的西方,西方先哲尼采公然宣称上帝死了!,但尼采供职的大学或单位,并没有由于尼采触犯基督教的道德而将尼采解职。尼采是生活十八世纪,一百多年过去了,难道现在中国内地的宽容度还不如西方的十八世纪吗?由于范美忠先跑的行为,并没有直接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即使范美忠的言论非常出格,全社会还是应该宽容他。对于追求道德(高尚)的人士而言,宽容也应是一种美德。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是一个缺乏科学和理性的国度,因此,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没有人性、科学和理性成分的道德。在笔者看来,没有人性、科学和理性成分的道德就是伪道德。伪道德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毒瘤,它会湮灭人性,阻碍包括科学在内的文明的进步。在伪道德家眼里,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应先救哪一个这个问题是一个道德陷阱,伪道德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或虚伪地回答:两个都救。伪道德家只会做或根本就不会去做,更不会像范美忠那样向公众说出来。但在真正具备人性、科学和理性的人们眼里,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道德陷阱问题,如果人性战胜了理性,救谁都没有错;如果理性战胜了人性,那么就会先救最容易救的那个。 有不少人认为范美忠事件无聊,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如果全社会秉承科学、理性和平和的心态,广泛参与范美忠事件的讨论,并将讨论引向深入,将十分有助于大陆内地道德和高尚体系的重建,将会产生或修改一批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讨论可能取得的成果不会亚于三十年前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是笔者最希望看到的结局。否则,范美忠事件最终的结果不仅是范美忠本人的悲剧,而且也是全社会的悲剧,这是笔者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写于2008-6-19晚,修改于2008-6-22
个人分类: 教育|3377 次阅读|3 个评论
道德、高尚与法定责任
张能立 2009-3-27 12:51
--从范美忠事件谈起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道德的定义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对高尚的定义是:清高;崇高。从《辞海》对道德的进一步解释可以得知,在中国古代两大圣人孔子与老子对道德的释义就有很大的分歧。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依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主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命),而是一切顺其自然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及时报道,国人看到了灾区的悲惨情况,举国同悲!刚开始的那几天,国人的心随灾情的发展而跳动,并纷纷慷慨解囊。随着灾情逐渐平稳下来,国人眼球又被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博文所吸引,并彼此讨论甚至对骂开来。该博文是都江堰市亚光学校范美忠老师所写,这篇文章使其获得了范跑跑美誉。引起争论的主要文字是1、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2、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 。据范老师另一篇文章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以及范老师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所做的说明:第1点是对学生讲过的,第2点并没有对学生讲过,是其为了刺激某些道德家故意编造的。范美忠老师在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自己独自逃离,并将其过程写成博文的这一举措,成了国人近期最关心的话题,招到了海量的批判,甚至是辱骂。在一虎一席谈节目中,另外一位嘉宾时评人郭松民当众用无耻、畜牲、杂种来辱骂范美忠。有意思的是在博客中国上:有关范跑跑和郭跳跳,您会选谁为您孩子的老师?出乎一般人意料,参与投票的网友绝大部分选择了范美忠。 在范美忠事件中,很多网友像郭松民那样高举道德的大旗,对范美忠进行道德审判。说起什么是道德,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难道我不懂什么叫道德 ?如果将心态放平和,在脑子里想一下什么是道德,虽然通过学校接受道德教育多年,但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可能也觉得茫然。笔者以前和很多人一样,把学雷锋做好事认为是道德,其实不然。笔者有幸得到著名农民企业家孙大午先生教诲,孙大午先生认为:学雷锋做好事不是道德,而是崇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过孙先生的启迪,通过这些年的顿悟,笔者对道德、高尚和法定责任有如下认识: 1、如果没有法定责任给予明确规定,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行为就是道德的。 2、如果没有法定责任给予明确规定,不论自己是否获利(或获不利),只要有助于他人获得利益,行为就是高尚的。 3、法定责任就是法律或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延伸到某种职业,就是从事该职业所必备的职业道德。 4、按照上述定义,人人都可以做到道德(假如他(她)愿意做的话),也就是说在这种道德标准下,人人皆尧舜。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道德(不难,难道不害人做不到?),社会就已经很美好了;如果其中有一部分人能做到高尚,社会就可以说是人间仙境! 5、现阶段高尚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其道理是:做高尚需要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只有这两个条件普遍满足,高尚就不会是稀有品质,而会变成普通品质。打一个比方,如果某天甲不幸落水喊救命,恰好被乙看见,乙如果想做到高尚,必须具备良好的水性和愿意救人的愿望,否则乙没有办法做到高尚。因为,乙如果不会游泳或水性不佳,正常的理性会促使他不会冒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而去救助他人,这是物质条件不具备;如果乙的水性很好,但他的思想认为:甲落水与己无关,虽然牺牲自己生命的风险不大,那么,乙也不会去救助甲,这是精神条件不具备。再打一个比方,假如一个人看见一个乞丐,他做了给乞丐一元钱的高尚行为。这种高尚行为能发生,首先必须具备物质条件:他身上至少有一元钱;其次必须具备精神条件:他主观上有愿意帮助乞丐的动机。否则,这两个条件任何一个缺失,这种高尚行为就不会发生。 6、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没有权力去指责或谴责具有道德品质的人,但可以倡导他人追求高尚品质。社会不能强制人们必须高尚,但可以强制人们必须道德,法律正是社会强制人们必须道德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道德的一个子集的具体表述。 按照上面的定义,普通人遇到见死不救,不应该受到不道德的指责。因为他(她)没有损害待救人的任何利益,法律或法规又没有规定普通人见死必救,但可以说他(她)不高尚。同样情况对于警察或军人就不一样,警察或军人就必须出手救人(假设法律或法规规定了在任何情况下,警察和军人有救助他人的法定责任)。普通人勇斗歹徒,其行为不是道德的,而是高尚的;警察和军人勇斗歹徒,其行为是法定责任,不能称为高尚,但如果警察和军人因勇斗歹徒致残甚至牺牲了生命,笔者认为这种情况,警察和军人的行为超过了法定责任,其行为就从法定责任上升到了高尚。 如果同意笔者上述对道德、高尚和法定责任所作的边界界定,那么如何在全社会进行道德和高尚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对权力精英、资本精英和知识精英进行高尚教育,对普通民众进行道德教育。简而言之,对强者进行高尚教育,对弱者进行道德教育。为什么这么讲?这是因为像权力精英、资本精英和知识精英这样的强者,占有较多的物质资源,已经具备高尚的物质条件,只要这些强者思想上能升华一步,就也具备了高尚的精神条件。三精英一但同时具备高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那么,他们除了会积极履行法定责任外,在他人对他们要求法定责任以外的帮助时,还会伸出高尚之手。因为普通民众不具备高尚的物质条件,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只须做到道德(不损害他人利益)即可,社会不可拔高标准,对普通民众进行高尚教育。如果不顾社会实际情况,对普通民众进行高尚教育,由于人的理性使然,教育的效果非常有限,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大陆每年虽然开展学雷锋活动,但效果离活动倡导者的预期相差甚远的深层次原因。当然,如果普通民众不顾自身高尚的物质条件不满足,执意要高尚,社会可以对这类民众进行善意的规劝,但不能阻止这类民众的高尚行为。 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正街张国清夫妇,在自己每个月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家里还有一个因视力、肢体残疾的42岁儿子,还要抚养另一个过世的儿子留下的孙女,毅然为地震捐了3000元,捐款过后,由于为灾区捐款掏空了家底,每月定额的生活费所剩无几,一家人只好天天吃藤菜 。向地震灾区捐款是一种高尚行为,但高尚行为还是需要量力而行。针对媒体报道的这个新闻,潇湘晨报有一篇评论文章说得好:我很难赞美他们这样一种善良,尽管他们确实是善良的,而善良也确实值得赞美,但赞美又总会意味着一种弘扬,如果说他们的行为应当得到弘扬,大家都去困境中挣扎,这难道不是残忍吗?仅仅就捐款而言,可以说这是一个无过错的事件,然而,它所造成的结果却让人五味杂陈。这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尽管里面有大爱大善,却令人心酸、令人不忍,它使赞美显得轻佻,使指摘显得残忍。哪怕再希望看到一个良善激发的景象,我也不能不说,但愿不要再听到这样的事情,不要听到有人因捐款而面临困境。我但愿这令人心酸落泪的美好不要再有,不是因为我拒绝看到美好,而是因为我更不愿意看到美好变成令人心碎的事情。我也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被提倡,这不是因为我觉得它不可贵,而是因为它的可贵超出了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这对老人所做的,不只是我做不到的,而且是我不忍看到的。因此,你可以说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被提倡,是基于我寻求心理平静的自私目的。而我所想的,只是在捐献与生活之间保持一点平衡,就足以让人感受世界的美好 。 回到范美忠事件中来,范美忠老师在大地震发生时,弃学生率先跑出教室的行为,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吗?或者说是不道德的吗?首先看范美忠老师是否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个问题涉及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下有6个条目,其中涉及师生双方的有:(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第三章学校保护下有10个条目,其中涉及到学生安全的有:第二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指责范美忠老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其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第八条第四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第三章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严格地从法律意义上讲,如果这次汶川大地震,范美忠老师所在班级出现了伤亡,其学生或家长想起诉范美忠老师的话,只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强调的是学校(法人)的责任,而不是教师的责任。如果教师在保护未成年人中有过失,那是等学校先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后,再由学校来要求相应的教师来承担法律责任。当然,如果学生或家长想起诉学校的话,就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范美忠老师在大地震发生刹那间,不管学生先于学生逃离教室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第八条第四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这一条款吗?笔者认为,范美忠老师的行为没有违背这一条款。为什么?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第八条第四点这一条款,笔者理解该条款的外部条件指的是普通情况而非特大自然(人为)灾害情况。也就是说,在通常普通情况(非特大自然(人为)灾害),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的法定责任。比如,平时有学生生病,老师一方面要积极联系学生的监护人,另一方面,如果学生病情严重,要及时协助学校将学生送到医院。笔者为什么要强调特大自然(人为)灾害,因为这种情况是一种极端情况,从普通情况到极端情况,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相应的法律条文在两种情况下应该有所区别,这也符合唯物辩证法精神。如果发生了正值范美忠老师上课期间,其班上有同学在课堂上突然生病,范美忠老师不闻不问,那么范美忠老师就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如果不是这类情况,那么就很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来指责范美忠老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其次,如果人们一定说范美忠老师由于大地震先跑,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那么我们来设想一种情景:假如像美国校园那样的枪击案,发生在中国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到大学的任何一所学校。持枪歹徒拿起枪闯入教室,不由分说对着学生一阵扫射,这个时候我们要求教师怎么做?我们可以要求教师不逃跑,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这一条款,去要求教师上去与歹徒搏斗,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堵歹徒的枪口,从而为学生逃离创造条件?如果教师先于学生看见歹徒持枪闯进教室,而弃学生逃离教室,难道我们可以指责教师不关心不爱护学生吗?可以指责教师违背了职业道德吗?进一步假设,如果歹徒持枪闯进教室,没有开枪而是将师生作为人质。过一会儿,歹徒准备释放上课教师,难道我们可以要求教师不要离开教室,否则就是违背了职业道德?在笔者设计的这种场景,有一种情况如果发生,就是一但教师脱离了险境,如果不及时报警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违背了职业道德。如果真的发生了假设的场景,肯定还是有教师上去与歹徒搏斗,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歹徒的枪口,但相对于整个教师群体而言,这些英勇的老师肯定占少数。即使法律做出硬性规定:这种情况下,老师必须与歹徒搏斗,也不会改变英勇的老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占少数的局面。这个结论这并不需要什么深奥的道理来论证,而是人性使然,是整个教师群体思想上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使然。 通过上述笔者设计的场景的讨论,可以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没有涉及到在大的自然(人为)灾害面前教师的责任。最近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勉县教育局出台高考监考老师禁跑令,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结论,否则这个规定就是多此一举。搞清楚了这个道理,我们再回头看范美忠老师的行为,真的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吗? 范美忠老师的行为是不是道德的呢?根据笔者对道德标准的定义,我们需要考察范美忠老师逃离教室的时候,损害了学生的利益没有?据范美忠老师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介绍,光亚学校的教室门很大,也就是说范美忠老师逃离教室并不妨碍其他学生逃离教室,也就是说范美忠老师的行为没有损害到学生的利益,因此,也不能简单地说范美忠老师的行为不道德。 综上所述,依据笔者对道德和高尚标准的定义,可以得出:范美忠老师的行为不能简单地说是违背了职业道德或道德,只能说范美忠老师的行为不高尚。社会包括高尚的人士,不能指责甚至辱骂那些已经具备道德但不具备高尚的人群,更不能强制其他人必须高尚,但可以倡导其他人高尚。因为,指责甚至辱骂那些已经具备道德但不具备高尚的人群,会让这类人群离高尚更远而不是更近。社会能涌现更多的高尚人士,应该是那些热爱高尚品质的人士所乐见,也是社会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所必须。依据笔者的人生经验,人的一生能够做到从不道德到道德,再到高尚,需要一个过程,社会不论是从舆论还是具体措施,应该是促进这个过程的正向进行,而不是促进这个过程的反向进行。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保全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老师这样英雄般的高尚行动,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让日月失色!这样的老师,笔者相信其置身于上述设计的场景,肯定会与歹徒搏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堵歹徒的枪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营救学生。但问题是,基于人性和现在教师群体(社会群体)的思想觉悟,这样的老师肯定是极少数。正因如此,才显现出谭千秋老师高尚的英雄品质的可贵,他那英雄般的高尚行动,将会引导更多的人们从道德走向高尚,笔者在此向谭千秋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谭千秋老师永垂不朽! 范美忠老师发表在新浪上的那一刻地动山摇博文中有一段文字:我们今天认为包括托梦、算命和风水等是迷信,是因为我们用了现代科学实证主义和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科学和理性有很了不起的地方,但它有它的局限,比如我生命的意义虚无科学理性能解决吗?亲人朋友丧失之痛科学和理性能安慰吗?科学和理性能保证我们幸福吗?因此,很多问题和领域是科学和理性所无法认识或无法解决的,因此不能太过因科学和理性而自负,对宇宙间的神秘力量要保持敬畏,这是典型中国文人式反科学言论,十足的科盲,鼓吹无知的敬畏论,范美忠老师这是在严重误导学生!如何看待科学?笔者认为: 1、科学不是反不得,但拒绝用不科学的态度和不科学的方法来反。科学要求真正懂得科学的人要不停的反,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地修正自身的谬误,将人类的正确认识不断向前推进。 2、科学从没有宣称科学是万能的,科学只是用来解决(回答)科学领域问题,对于非科学领域问题,科学不会去起指导作用,科学也没有义务去解决这类问题。当然,科学也不会反对把科学当工具,去分析非科学领域问题。什么是科学领域问题,什么是非科学领域问题?对于具有真正科学素养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但对于像范美忠这样的文科老师,哪怕他是出身名门北大历史系,确实也成为一个问题。这里以实例来给范美忠这样的老师做点科普工作。例如,地震问题就是一个科学领域问题,只能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解决,用非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地震,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婚姻问题就是一个非科学领域问题,不是科学应解决的问题。所以,范美忠老师列出那些科学不能解决的非科学领域问题来反对科学,其理由是荒谬的。这就是典型地用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反对科学,所以理所当然地遭到科学的拒绝。针对范美忠老师对科学的拷问:科学和理性能保证我们幸福吗?,笔者要对范美忠老师说的是:虽然科学不能保证我们的幸福,本来我们是否过的幸福就不是科学的责任,但科学在某些场合会有助于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拿婚姻问题来说,正是由于有了科学(遗传规律),科学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发现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而且先天畸形、早产和流产、幼儿夭折的风险也增加 ,所以法律才禁止近亲结婚,虽然这妨碍了个人自由,但为了保证全社会群体的幸福,只能如此。如果有人用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来说明近亲结婚的人,即使后代痴呆,也不能说近亲人结婚不幸福,果真如此,那笔者只能是无语以对。 道德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伴随人的一生,不论我们是否愿意被道德所影响,道德始终会影响着我们。正因如此,中外名家对道德的追问,闪现着理性的光芒。鲁迅曾说过: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罗素曾说过:道德标准不应当是使人类本能的幸福无法实现的准则。孟德斯鸠曾说过:美德本身也需要限制。弥尔顿曾说过:多数人都只叹赏美德而不能照其实行。台湾作家罗兰曾说过:利己不是罪恶,利己而不损人就是美德的起点,能够舍己为人就是善性最可贵的发挥了。孙大午先生曾说过:我理解的儒家思想是道德的,而不是崇高的。道德的就是本分的、自我的。儒家讲的尽其在我,也就是尽一个社会中人的本分。道德是中性的,并非渴望而不可及,它在民间大量存在着,体现为老百姓的日用伦常。比如开商店的遵循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买卖公平,这就是道德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顾客,这种做法首先就是利己的,通过利己而利他。正因为道德是利己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自觉自然地选择道德 。如果理性地察看道德及道德标准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会发现道德的内涵及标准随时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就拿同性恋来说,历史上中外不少道德家曾对同性恋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同性恋严重违背道德,是罪恶的源泉之一。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同性恋已经合法化,在一些国家,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可以合法结婚。就是在中国,人们虽然不能完全接受同性恋,但对待同性恋理解的人越来越多。笔者在这里用理解而不是宽容,是因为用笔者定义的道德看来,同性恋没有影响异性恋的任何利益,因此是道德的,不存在需要异性恋人们的宽容。就道德在中国的演变历史来看,道德的起点(孔子和老子的道德观)就有分歧,经过数千年的演变,道德的枷锁逐渐减轻,却而代之的是自由空间的增大。这些年的改革,只顾发展是硬道理,相应的道德和良好的制度并没有正在建立起来,不论是官员、商人、知识分子,还是一般民众,道德失范的事例层出不穷,大有礼崩乐坏之势。三十年的改革过去了,人们豁然回首地发现: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但道德却快速度滑坡。在此情形下,人们开始关注和讨论道德,但并没有真正厘清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高尚的,全社会不仅没有达成一个较统一的道德和高尚标准,反而分歧扩大。范美忠事件发生后,在某些道德家眼里,范美忠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道德小人,不配做教师;在一部分人眼里,范美忠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不应说出来;在另外一部分人眼里,范美忠是一个非常有勇气求真的人。在笔者眼里,范美忠事件值得全社会参与讨论,因为经过全社会广泛深入地讨论,有助于就道德和高尚达成一个较统一的标准。一但较统一的道德和高尚标准被全社会认同,那么社会道德和高尚的重建就有可能。如果全社会讨论的结果,认为范美忠老师违背了教师应该有的职业道德,那么,就应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示教师在特大自然(人为)灾害中的法律责任。 在范美忠事件之前,新语丝登过几篇讨论道德的文章,笔者一直想准备写一篇道德与高尚的文章参与讨论。范美忠事件发生后,笔者在看到大家在讨论这一事件时提到职业道德,因此文章题目就变成了道德、高尚与法定责任。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支持或否定范美忠老师,而是借这一典型事件,来阐述笔者对道德和高尚标准定义的创新。如果笔者的这番努力,能有助于全社会在道德和高尚方面达成共识,能在推动个人和社会从道德向高尚方向演变起一点作用,那将善莫大焉。 2008-6-14 写于家中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范美忠的博客,那一刻地动山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ee4aef01009gfg.html 、新华网四川地震特别报道,重庆一老人为灾区捐款掏空家底 吃藤菜维系生活,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8-06/11/content_13509322.htm 、潇湘晨报,http://www.xxcb.cn/xxcba/html/2008-06/13/content_39202.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1.php?file_id=18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http://news.163.com/07/0530/12/3FO8AKBT0001124J.html 、中国遗传咨询网,http://www.gcnet.org.cn/essays/IF.html 、司马英华著,《风雨孙大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个人分类: 教育|4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越来越喜欢范美忠了 [转贴]
ywang69 2008-6-15 10:26
( 许多人是认为范美忠不应该在网上公开承认自己逃跑。这其实是在提倡一种 伪道德 。既然这样做都做了,为什么不能说呢?我想大概还是范美忠挑战了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可以一肚子男盗女娼,但一定要满口仁义道德。)     说实话,我前一阵子虽然写了两篇关于范美忠的文章,但我对范美忠的思想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这两天多看了几篇他的文章,听了他在腾讯网所做的发言,老实说,我越来越喜欢范美忠了。   范美忠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是什么追求一己名利的世俗中人。他的发言可能未必全都正确,但他是一个思想的战士,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   范美忠在大地震面前逃跑了,逃跑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战士的荣耀,没有人天生大胆,一时的软弱与胆怯无损于一个人的正直与刚强。   范美忠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勇敢的人,而且说他也不是一个可以牺牲生命的人,但他又说,他并不反对崇高。   这就可以了。范美忠是一个敢于解剖自己的人。   许多人大骂范美忠, 一定要他捐出一条命,那是残忍与伪善的。 试问:你们那些要求范美忠做英雄的人,你们为地震灾民捐了多少钱呢?有没有勇气把你们十分之一的家产捐出来呢? 连自己十分之一的家产都不愿意捐出来,却要叫别人捐一条命,有这么无耻的行径吗?   当然,许多人也不是反感他临阵逃跑,许多人是认为范美忠不应该在网上公开承认自己逃跑。这其实是在提倡一种伪道德。既然这样做都做了,为什么不能说呢?我想大概还是 范美忠挑战了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可以一肚子男盗女娼,但一定要满口仁义道德。 范美忠承认自己胆小,承认自己当不了英雄(我想他这种人其实最具有英雄的气质,他的那种迂直其实很像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也做了道歉,这就可以了。他也不否认英雄主义的价值,这就可以了。他无非是想让大家知道, 一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死的权利,人不能因为别人的道德压力而牺牲。   而我们有许多人,很多年来,一直用道德来压迫别人,叫别人去牺牲。   范美忠叫他们如芒在背。   当年抗日的时候,许多小学生拿着捐款箱到街上募抗日捐,鲁迅先生就说:我也会捐一点小钱,但绝没有想到什么抗日,而只是觉得那几个小朋友太可怜了。鲁迅不是不爱国,只是鲁迅看到,抗日哪里是靠募几个小钱就能解决的呢?抗日的组织与领导 主要还是要靠政府,而政府天天正忙于腐败,这些小朋友一天到晚在街上忙,募来的钱还不够我们领导酒桌上的一盘菜钱!   鲁迅还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坐在家里叫别人去牺牲是容易的,可是在这大冷天,你要叫我脱一件棉衣给前方的抗日将士,我也是不愿意的。   鲁迅说的其实是实话,这样的实话当然会叫我们的正人君子们深恶痛绝,但这其实就是人类的本性。你看郭跳跳那么义愤填膺的样子,对范跑跑好像必欲除之而后快,可以如果你要叫他捐出一半的家产来给灾区,他就会立刻从郭跳跳变成郭跑跑了!   当然鲁迅说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棉袄脱给前方将士,并不是说鲁迅就是反对抗日,鲁迅的意思是像抗日 这种大规模的国家行为,靠个人道德是无法支撑的,你叫战士们牺牲,你叫老百姓捐钱,又有何用?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廉政高效的国家机制,这样才能支撑抗日这样的宏大事业。   每一个人都有爱惜自己生命财产的权利, 我们提倡英雄,景仰英雄,但我们同时还要注意维护每一个公民做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我们不但要理解那些没当英雄的人,我们还应该让他们有不做伪君子、说明真相的权利。   老蒋手下那些天天胡吹要精忠报国的大人先生们,其实,倒是些借抗日发国难财的人,他们经常干的是破坏抗日的勾当。 坦言不愿意脱去棉袄支援抗日的鲁迅,其实倒真正是国家的栋梁。 这里面的玄机其实也不难破解,那就是,在中国,喜欢宣扬伪大道德的人,一般的都是下流胚,他们宣扬那些了不起的道德,其实是为了叫别人去做牺牲;而能够诚实的表达个人权利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栋梁。   诚实的人不一定都是一个社会的脊梁,但一个社会的脊梁一定是诚实的人。    范美忠其实是很有思想的,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他立足的地盘,他老被人赶来赶去,老在换工作,他在思想领域的探索不可能都正确,但他肯定是一个勇敢的思想战士。   可能是好久没有得到自我表达的机会了,范美忠这一次故意挑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的核心应该是挑战中国传统中对人性的蔑视与根深蒂固的虚伪。这一场争论牵涉面如此之广,气氛如此之热烈,可能是范美忠没有想到的。   范美忠不是英雄,但他内心渴望成为英雄,他是我们这个冷漠残忍的世界上最后几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之一。   向范美忠致敬! (郑重声明:本文转贴自湖南在线之华声论坛 辣眼时评 ) 原文网址: http://bbs.voc.com.cn/topic-1532589-1-1.html
个人分类: 我有话说|7033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利己而不损人是人类道德的底线——对“范美忠现象”的一种解读
可真 2008-5-30 05:28
2008年5 月 22 日,一位署名范美忠并自称为中学教师的网友在天涯社区写下了《 那一刻地动山摇 》的帖子。在帖文中,他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他判断是大地震,没有叫学生跑,自己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此感言发表后,遭到众多网友非议!有些网民谴责范美忠卑鄙,是败类老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谈谈我对其人其事的看法,以就正于大家。 首先,作为一个教师,范氏的上述行为理当受到批评谴责和行政处分,因为一个忠于职守的教师,无疑应该履行其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职责,其临危不顾学生而自己先跑,这属于不忠于职守的失职行为,从职业伦理上说,是属于违反职业道德的缺德行为。据此,完全可以将他开除出教师队伍。 但是,范氏的缺德也仅仅在于他缺乏与其从事的教师职业相应的职业道德,而并不在于他缺乏为人的道德,虽然他的行为表明他缺乏为人的美德。之所以说他不缺乏为人的道德,是因为他的行为虽然是只顾自己的利己行为,但无论其主观意志,还是其客观行为,他都没有损人。利己而不损人的行为是人类道德所允许的不损人是人类道德的底线,而范氏的上述行为并没有越出这个道德底线,故就其作为人类而言,他仍不失为一个合格的人。所谓合格的人的格就是指作为人类道德底线的不损人,所谓合格的人的合格就是指守住不损人这个人类道德的底线。一个人无论其自觉与否,只要他与人相处而不做损人之事,就表明他有人类起码的道德。当然,这样的道德是人类最低标准的道德,它与人类的美德有严格区别。 人类的美德则不仅要求为人而不损人,而且要求为人而尽其人类之责,即为人类的延续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出有益于人类的善事。换言之,美德在本质上乃是利人的道德。一个人无论其能力大小,只要其尽到人类之责而做出有益于人类之善事,他便是一个高尚的人。而如果他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他就不仅是一个高尚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了。 要之,为人有几个不同的人生境界:利己而不损人的合格人生境界;利己而利人的高尚人生境界;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利人的伟大人生境界。合格者的利己行为是人类起码的道德行为,是应予承认的;高尚者的利人行为是人类较高级的道德行为,是应予肯定的;伟大者的利人行为是人类最高级的道德行为,是应予提倡的。 然则,范氏的上述行为,就其作为一个教师来说,是应予否定而受到谴责的缺德行为,而就其作为一个人来说,则是不应肯定更不应提倡,但却应予承认而不该受到谴责的人性行为。 附 : 教师地震时率先逃命续:范跑跑公开亮相道歉 2008-06-07 02:30:04 来源: 人民网 (北京)     核心提示:都江堰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详述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得名范跑跑,并被众多网友斥责。昨日,范跑跑在北京向情感上受到伤害的网友公开道歉,但他同时声明这并不代表他向他的观点道歉,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言论并无不妥。 先跑老师范美忠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 张沫 摄(京华时报图)      节目录制现场,范跑跑(右)与嘉宾(左)激烈交锋。    人民网6月7日 报道 昨天,因发表博客文章讲述自己 在地震时不顾学生逃生的四川省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 ,在来京参加一期电视节目时,字斟句酌地向学生、校长和公众道歉。此前,范美忠在网络上遭遇公众的口诛笔伐,被网友戏称为范跑跑。此次他虽然表示了歉意,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言论并无不妥,逃生的行为也属于本能,不应受到公众的批判。    遭嘉宾激烈抨击双重无耻    节目现场   昨天下午,范美忠来到位于石景山的一档节目的演播厅,就自己的言论与行为与嘉宾及观众激烈交锋。   在主持人的询问下,范美忠认为教师 职业 并不神圣,但自己是一名称职的老师,而且应该是中国最优秀的文科老师之一。   范美忠说,地震发生前,他正在给IB班(相当于高二)的学生上语文课,讲的是《红楼梦》。刚开始发生了两次轻微的震动,他告诉学生不要慌,是地震。但紧接着就是一阵猛烈的晃动,范美忠意识到是大地震,立即头也不回地跑出了教室,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操场上。他发现,自己竟是第一个跑出教学楼的人。对于自己的行为,范美忠解释是一种本能反应,地震的时候已经失去理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是范美忠的说法立即遭到现场一位嘉宾的强烈反对,嘉宾言辞激烈地抨击范美忠,教师在危险时刻不顾学生率先逃跑是一种无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一种无耻,一种无耻加一种无耻是双重无耻,一种无耻乘以无耻就是无耻的平方!范美忠随即也强烈回应,表示嘉宾不应人身攻击,双方随即争执起来。    称道歉与自己教师职业无关   有限道歉   昨天,范美忠所在的光亚学校的校长卿光亚在电话连线时表示,范美忠的行为无过错,但他的言论有问题。   范美忠最终第一次就自己的言论字斟句酌地公开道歉。但同时,他强调道歉跟自己的教师职业无关。范美忠首先向自己的学生道歉,我比他们大,虽然我并不强大,但在学生的眼里是有安全感的,但我辜负了他们的信任。范美忠同时对给光亚学校的校长带来压力表示歉意。范美忠最后表示,他对言论客观上伤害了一些公众的 情感 致歉,但始终认为自己的言论并无不妥。    是否当老师将尊重学生意见   展望未来   范美忠告诉记者,现在光亚学校因为教学楼需要加固提前放假了。对于今后的前途,范美忠表示他还想继续做教师。光亚学校的卿校长表态,他并未做出开除范美忠的决定。范美忠说,重新复课后的第一节课,他会和学生好好交流这件事,由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他是否留任,如果多数学生不同意我继续做老师,我会主动辞职!    对话范美忠   我对学生的爱不够   在节目录制结束后,在下榻的宾馆里,范美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见左图)。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何要发表这篇博客文章?   范美忠(以下简称范):最基本的想法是记录历史事件,这也是我生命中经历的大事。附加的想法有很多,我以极端个人主义对抗集体主义,挑战国民对自己不认可的价值的容忍度。   记:写自己逃跑,是想让大家都学习吗?   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我逃生是因为我认为教室不够安全,而且平时也没有演习,并没有规定我作为教师不可以跑。   记:在文章中,您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种说法违背了起码的孝道。   范:首先我想说明这段话并不是我和学生的真实对话,而是我后来写的。我想刺激传统的孝道观,我主张生命权是平等的。如果在我也面临死亡的危险时,母亲也是可以不救的,我和母亲的生命是等价的。救是爱,不救也无可指责。   记:您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反思吗?   范:有,但因为公众对我的人身攻击,让我没有心情去写反思了。我反思,如果自己能更加镇静,组织同学逃生就更好,可是我当时失控了。而且我对学生的爱不够,以后要加强。    记者手记   莫让范跑跑们误了师道   范美忠之所以受到公众的口诛笔伐,甚至遭到人身攻击,源于他的所说和所为。先说他的言论,尤其是他的反孝道说,更是挑战了中国千年来的伦理道德。范美忠说,如果母亲病了、伤了,他都可以去做一切该做之事,但是如果自己的命都可能不保,不能冒死的危险去救母亲,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他有他的道理,但记者不能苟同,母亲养育了 我们 ,难道可以这样就被我们放弃吗?   再说范美忠的行为,如果范美忠是一个普通的个人,他的求生本能我们无须过多指责。但他是一位教师,当传道解惑、为人师表,因此他只能算一个人,却配不上教师这一职业。 希望 范老师的行为,不要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 (北京晨报) (本文来源: 人民网 作者:王彬)
个人分类: 伦理学|876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