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周期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略议形式
热度 1 highwind74 2011-12-6 11:57
今晨给学生上课(其实不止今日),总有些不能聚焦、整体不能协调的感觉。象梦中的歌者,张嘴却找不着调、急切但发不了声……。课后坐了一会儿,想了一会儿,下面就写一会儿: 一切事物都有个形式。 形式其初,并非天然而成,实是冲撞而得。在矛盾妥协的过程中汇聚了热情,好似流动熔岩的冷凝。 形式其中,格式既成,而热情稍减。格式与热情间虽稍有龊龌,些许调整后仍能顺遂而行。 形式其末,格式坚硬而琐碎,热情消弭几近于无。以乏力对抗壁垒,磕磕绊绊、佶屈聱牙。 因着这个道理,形式的存在有其周期性,不能亘古而独立,一个王朝又一个王朝在末代皇帝遥拜祖先法典的虔诚中滑脱于紧握的手中……。 这个道理有着普遍的意义,你可以在任意的角落发现它的存在——教师教课亦是如此。推开旧有的格式,以新发的热情来铸就新的形式,也许其并不完美,但完美本来就不存在。而由于热情的缘故,它必然是完备的。也许,真该象我以前给别人说的那样,“每年都是新的,重新来过……”?!ok,我懂,也了解其中的努力。 每个问题,都可求之于人、或反之于己……。于此,收回上篇日志中所有对学生显性或隐性的批评(除了迟到的问题之外)。 日志,一时之志也——如划过水面的浆,随着船的远去,其荡漾的波纹也逐渐消散了——它的意义只在于当下。
42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MS计算能带图分析
ywmucn 2011-12-3 10:31
找不到出处 能带图的横坐标是在模型对称性基础上取的K点。为什么要取K点呢?因为晶体的周期性使得薛定谔方程的解也具有了周期性。按照对称性取K点,可以保证以最小的计算量获得最全的能量特征解。能带图横坐标是K点,其实就是倒格空间中的几何点。其中最重要也最简单的就是gamma那个点,因为这个点在任何几何结构中都具有对称性,所以在castep里,有个最简单的K点选择,就是那个gamma选项。纵坐标是能量。那么能带图应该就是表示了研究体系中,各个具有对称性位置的点的能量。我们所得到的体系总能量,应该就是整个体系各个点能量的加和。 记得氢原子的能量线吧?能带图中的能量带就像是氢原子中的每条能量线都拉宽为一个带。通过能带图,能把价带和导带看出来。在castep里,分析能带结构的时候给定scissors这个选项某个值,就可以加大价带和导带之间的空隙,把绝缘体的价带和导带清楚地区分出来。 DOS叫态密度,也就是体系各个状态的密度,各个能量状态的密度。从DOS图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带隙、价带、导带的位置。要理解DOS,需要将能带图和DOS结合起来。分析的时候,如果选择了full,就会把体系的总态密度显示出来,如果选择了PDOS,就可以分别把体系的s、p、d、f状态的态密度分别显示出来。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分析的时候你选择了单个原子,那么显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子的态密度。否则显示的就是整个体系原子的态密度。要把周期性结构能量由于微扰裂分成各个能带这个概念印在脑袋里。 最后还有一点,这里所有的能带图和DOS的讨论都是针对体系中的所有电子展开的。研究的是体系中所有电子的能量状态。根据量子力学假设,由于原子核的质量远远大于电子,因此奥本海默假设原子核是静止不动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以某一概率在某个时刻出现。我们经常提到的总能量,就是体系电子的总能量。 这些是我看书的体会,不一定准确,大家多多批评啊! 摘要:本文总结了对于第一原理计算工作的结果分析的三个重要方面,以及各自的若干要点用第一原理计算软件开展的工作,分析结果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讨论: 1、电荷密度图(charge density); 2、能带结构(Energy Band Structure); 3、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s,简称DOS)。 电荷密度图是以图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非常直观,因此对于一般的入门级研究人员来讲不会有任何的疑问。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分析的种种衍生形式,比如差分电荷密图(def-ormation charge density)和二次差分图(difference charge density)等等,加自旋极化的工作还可能有自旋极化电荷密度图(spin-polarized charge density)。所谓“差分”是指原子组成体系(团簇)之后电荷的重新分布,“二次”是指同一个体系化学成分或者几何构型改变之后电荷的重新分布,因此通过这种差分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体系中个原子的成键情况。通过电荷聚集(accumulation)/损失(depletion)的具体空间分布,看成键的极性强弱;通过某格点附近的电荷分布形状判断成键的轨道(这个主要是对d轨道的分析,对于s或者p轨道的形状分析我还没有见过)。分析总电荷密度图的方法类似,不过相对而言,这种图所携带的信息量较小。 能带结构分析现在在各个领域的第一原理计算工作中用得非常普遍了。但是因为能带这个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对于能带的分析是让初学者最感头痛的地方。关于能带理论本身,我在这篇文章中不想涉及,这里只考虑已得到的能带,如何能从里面看出有用的信息。首先当然可以看出这个体系是金属、半导体还是绝缘体。判断的标准是看费米能级和导带(也即在高对称点附近近似成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的能带)是否相交,若相交,则为金属,否则为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对于本征半导体,还可以看出是直接能隙还是间接能隙:如果导带的最低点和价带的最高点在同一个k点处,则为直接能隙,否则为间接能隙。在具体工作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各种领域中感兴趣的方面彼此相差很大,分析不可能像上述分析一样直观和普适。不过仍然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性的规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因为目前的计算大多采用超单胞(supercell)的形式,在一个单胞里有几十个原子以及上百个电子,所以得到的能带图往往在远低于费米能级处非常平坦,也非常密集。原则上讲,这个区域的能带并不具备多大的解说/阅读价值。因此,不要被这种现象吓住,一般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关心的还是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形状。 2) 能带的宽窄在能带的分析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能带越宽,也即在能带图中的起伏越大,说明处于这个带中的电子有效质量越小、非局域(non-local)的程度越大、组成这条能带的原子轨道扩展性越强。如果形状近似于抛物线形状,一般而言会被冠以类sp带(sp-like band)之名。反之,一条比较窄的能带表明对应于这条能带的本征态主要是由局域于某个格点的原子轨道组成,这条带上的电子局域性非常强,有效质量相对较大。 3) 如果体系为掺杂的非本征半导体,注意与本征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图进行对比,一般而言在能隙处会出现一条新的、比较窄的能带。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杂质态(doping state),或者按照掺杂半导体的类型称为受主态或者施主态。 4) 关于自旋极化的能带,一般是画出两幅图:majority spin和minority spin。经典的说,分别代表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轨道所组成的能带结构。注意它们在费米能级处的差异。如果费米能级与majority spin的能带图相交而处于minority spin的能隙中,则此体系具有明显的自旋极化现象,而该体系也可称之为半金属(half metal)。因为majority spin与费米能级相交的能带主要由杂质原子轨道组成,所以也可以此为出发点讨论杂质的磁性特征。 5) 做界面问题时,衬底材料的能带图显得非常重要,各高对称点之间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具体地说,在某两点之间,费米能级与能带相交;而在另外的k的区间上,费米能级正好处在导带和价带之间。这样,衬底材料就呈现出各项异性:对于前者,呈现金属性,而对于后者,呈现绝缘性。因此,有的工作是通过某种材料的能带图而选择不同的面作为生长面。具体的分析应该结合试验结果给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物理所薛其坤研究员曾经分析过$\beta$-Fe的(100)和(111)面对应的能带。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查阅资料。) 原则上讲,态密度可以作为能带结构的一个可视化结果。很多分析和能带的分析结果可以一一对应,很多术语也和能带分析相通。但是因为它更直观,因此在结果讨论中用得比能带分析更广泛一些。简要总结分析要点如下: 1) 在整个能量区间之内分布较为平均、没有局域尖峰的DOS,对应的是类sp带,表明电子的非局域化性质很强。相反,对于一般的过渡金属而言,d轨道的DOS一般是一个很大的尖峰,说明d电子相对比较局域,相应的能带也比较窄。 2) 从DOS图也可分析能隙特性:若费米能级处于DOS值为零的区间中,说明该体系是半导体或绝缘体;若有分波DOS跨过费米能级,则该体系是金属。此外,可以画出分波(PDOS)和局域(LDOS)两种态密度,更加细致的研究在各点处的分波成键情况。 3) 从DOS图中还可引入“赝能隙”(pseudogap)的概念。也即在费米能级两侧分别有两个尖峰。而两个尖峰之间的DOS并不为零。赝能隙直接反映了该体系成键的共价性的强弱:越宽,说明共价性越强。如果分析的是局域态密度(LDOS),那么赝能隙反映的则是相邻两个原子成键的强弱:赝能隙越宽,说明两个原子成键越强。上述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从紧束缚理论出发得到解释:实际上,可以认为赝能隙的宽度直接和Hamiltonian矩阵的非对角元相关,彼此间成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 4) 对于自旋极化的体系,与能带分析类似,也应该将majority spin和minority spin分别画出,若费米能级与majority的DOS相交而处于minority的DOS的能隙之中,可以说明该体系的自旋极化。 5) 考虑LDOS,如果相邻原子的LDOS在同一个能量上同时出现了尖峰,则我们将其称之为杂化峰(hybridized peak),这个概念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相邻原子之间的作用强弱。 以上是本人基于文献调研所总结的一些关于第一原理工作的结果分析要点。期冀能对刚进入这个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受本人的水平所限,文章的内容可能会有理论上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共同发展第一原理计算物理的方法和研究内容。 smering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由于金属的能带有可能穿越fermi能级,从而引起总能计算时的不连续变化(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引入分数的占据态。在castep中0k下的计算,是将单电子能级采用Gaussian函数展宽,展开宽度就是smearing width。然而,由于展宽了单电子能级相当于增加了有限的温度,所以必须修正以得到0k下的结果。另外,smearing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加总能计算的收敛性。
个人分类: 高斯&MS|3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计算能带图分析
热度 1 gfeng 2011-11-25 10:48
能带图的横坐标是在模型对称性基础上取的K点。为什么要取K点呢?因为晶体的周期性使得薛定谔方程的解也具有了周期性。按照对称性取K点,可以保证以最小的计算量获得最全的能量特征解。能带图横坐标是K点,其实就是倒格空间中的几何点。其中最重要也最简单的就是gamma那个点,因为这个点在任何几何结构中都具有对称性,所以在castep里,有个最简单的K点选择,就是那个gamma选项。纵坐标是能量。那么能带图应该就是表示了研究体系中,各个具有对称性位置的点的能量。我们所得到的体系总能量,应该就是整个体系各个点能量的加和。 记得氢原子的能量线吧?能带图中的能量带就像是氢原子中的每条能量线都拉宽为一个带。通过能带图,能把价带和导带看出来。在castep里,分析能带结构的时候给定scissors这个选项某个值,就可以加大价带和导带之间的空隙,把绝缘体的价带和导带清楚地区分出来。 DOS叫态密度,也就是体系各个状态的密度,各个能量状态的密度。从DOS图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带隙、价带、导带的位置。要理解DOS,需要将能带图和DOS结合起来。分析的时候,如果选择了full,就会把体系的总态密度显示出来,如果选择了PDOS,就可以分别把体系的s、p、d、f状态的态密度分别显示出来。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分析的时候你选择了单个原子,那么显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子的态密度。否则显示的就是整个体系原子的态密度。要把周期性结构能量由于微扰裂分成各个能带这个概念印在脑袋里。 最后还有一点,这里所有的能带图和DOS的讨论都是针对体系中的所有电子展开的。研究的是体系中所有电子的能量状态。根据量子力学假设,由于原子核的质量远远大于电子,因此奥本海默假设原子核是静止不动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以某一概率在某个时刻出现。我们经常提到的总能量,就是体系电子的总能量。 这些是我看书的体会,不一定准确,大家多多批评啊! 摘要:本文总结了对于第一原理计算工作的结果分析的三个重要方面,以及各自的若干要点用第一原理计算软件开展的工作,分析结果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讨论: 1、电荷密度图(charge density); 2、能带结构(Energy Band Structure); 3、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s,简称DOS)。 电荷密度图是以图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非常直观,因此对于一般的入门级研究人员来讲不会有任何的疑问。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分析的种种衍生形式,比如差分电荷密图(def-ormation charge density)和二次差分图(difference charge density)等等,加自旋极化的工作还可能有自旋极化电荷密度图(spin-polarized charge density)。所谓“差分”是指原子组成体系(团簇)之后电荷的重新分布,“二次”是指同一个体系化学成分或者几何构型改变之后电荷的重新分布,因此通过这种差分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体系中个原子的成键情况。通过电荷聚集(accumulation)/损失(depletion)的具体空间分布,看成键的极性强弱;通过某格点附近的电荷分布形状判断成键的轨道(这个主要是对d轨道的分析,对于s或者p轨道的形状分析我还没有见过)。分析总电荷密度图的方法类似,不过相对而言,这种图所携带的信息量较小。 能带结构分析现在在各个领域的第一原理计算工作中用得非常普遍了。但是因为能带这个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对于能带的分析是让初学者最感头痛的地方。关于能带理论本身,我在这篇文章中不想涉及,这里只考虑已得到的能带,如何能从里面看出有用的信息。首先当然可以看出这个体系是金属、半导体还是绝缘体。判断的标准是看费米能级和导带(也即在高对称点附近近似成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状的能带)是否相交,若相交,则为金属,否则为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对于本征半导体,还可以看出是直接能隙还是间接能隙:如果导带的最低点和价带的最高点在同一个k点处,则为直接能隙,否则为间接能隙。在具体工作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各种领域中感兴趣的方面彼此相差很大,分析不可能像上述分析一样直观和普适。不过仍然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性的规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因为目前的计算大多采用超单胞(supercell)的形式,在一个单胞里有几十个原子以及上百个电子,所以得到的能带图往往在远低于费米能级处非常平坦,也非常密集。原则上讲,这个区域的能带并不具备多大的解说/阅读价值。因此,不要被这种现象吓住,一般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关心的还是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形状。 2) 能带的宽窄在能带的分析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能带越宽,也即在能带图中的起伏越大,说明处于这个带中的电子有效质量越小、非局域(non-local)的程度越大、组成这条能带的原子轨道扩展性越强。如果形状近似于抛物线形状,一般而言会被冠以类sp带(sp-like band)之名。反之,一条比较窄的能带表明对应于这条能带的本征态主要是由局域于某个格点的原子轨道组成,这条带上的电子局域性非常强,有效质量相对较大。 3) 如果体系为掺杂的非本征半导体,注意与本征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图进行对比,一般而言在能隙处会出现一条新的、比较窄的能带。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杂质态(doping state),或者按照掺杂半导体的类型称为受主态或者施主态。 4) 关于自旋极化的能带,一般是画出两幅图:majority spin和minority spin。经典的说,分别代表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轨道所组成的能带结构。注意它们在费米能级处的差异。如果费米能级与majority spin的能带图相交而处于minority spin的能隙中,则此体系具有明显的自旋极化现象,而该体系也可称之为半金属(half metal)。因为majority spin与费米能级相交的能带主要由杂质原子轨道组成,所以也可以此为出发点讨论杂质的磁性特征。 5) 做界面问题时,衬底材料的能带图显得非常重要,各高对称点之间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具体地说,在某两点之间,费米能级与能带相交;而在另外的k的区间上,费米能级正好处在导带和价带之间。这样,衬底材料就呈现出各项异性:对于前者,呈现金属性,而对于后者,呈现绝缘性。因此,有的工作是通过某种材料的能带图而选择不同的面作为生长面。具体的分析应该结合试验结果给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物理所薛其坤研究员曾经分析过$\\beta$-Fe的(100)和(111)面对应的能带。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查阅资料。) 原则上讲,态密度可以作为能带结构的一个可视化结果。很多分析和能带的分析结果可以一一对应,很多术语也和能带分析相通。但是因为它更直观,因此在结果讨论中用得比能带分析更广泛一些。简要总结分析要点如下: 1) 在整个能量区间之内分布较为平均、没有局域尖峰的DOS,对应的是类sp带,表明电子的非局域化性质很强。相反,对于一般的过渡金属而言,d轨道的DOS一般是一个很大的尖峰,说明d电子相对比较局域,相应的能带也比较窄。 2) 从DOS图也可分析能隙特性:若费米能级处于DOS值为零的区间中,说明该体系是半导体或绝缘体;若有分波DOS跨过费米能级,则该体系是金属。此外,可以画出分波(PDOS)和局域(LDOS)两种态密度,更加细致的研究在各点处的分波成键情况。 3) 从DOS图中还可引入“赝能隙”(pseudogap)的概念。也即在费米能级两侧分别有两个尖峰。而两个尖峰之间的DOS并不为零。赝能隙直接反映了该体系成键的共价性的强弱:越宽,说明共价性越强。如果分析的是局域态密度(LDOS),那么赝能隙反映的则是相邻两个原子成键的强弱:赝能隙越宽,说明两个原子成键越强。上述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从紧束缚理论出发得到解释:实际上,可以认为赝能隙的宽度直接和Hamiltonian矩阵的非对角元相关,彼此间成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 4) 对于自旋极化的体系,与能带分析类似,也应该将majority spin和minority spin分别画出,若费米能级与majority的DOS相交而处于minority的DOS的能隙之中,可以说明该体系的自旋极化。 5) 考虑LDOS,如果相邻原子的LDOS在同一个能量上同时出现了尖峰,则我们将其称之为杂化峰(hybridized peak),这个概念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相邻原子之间的作用强弱。 以上是本人基于文献调研所总结的一些关于第一原理工作的结果分析要点。期冀能对刚进入这个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启发。受本人的水平所限,文章的内容可能会有理论上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希望大家指出,共同发展第一原理计算物理的方法和研究内容。 smering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由于金属的能带有可能穿越fermi能级,从而引起总能计算时的不连续变化(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引入分数的占据态。在castep中0k下的计算,是将单电子能级采用Gaussian函数展宽,展开宽度就是smearing width。然而,由于展宽了单电子能级相当于增加了有限的温度,所以必须修正以得到0k下的结果。另外,smearing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增加总能计算的收敛性。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5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mobility edge 迁移率边
handyme 2011-11-23 15:58
在晶体中,由于晶格具有周期性,即平移对称性,在单电子近似下,晶态半导体中运动着的电子可以用布洛赫函数来描述,即 ψ k (r)=u k (r)·exp(i k ·r) 其中,u k (r)是具有晶格周期性的函数,k为共有化运动的波矢量。波函数是布洛赫函数意味着电子在晶体各个原胞中出现的几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因此,称这时的电子态为 扩展态 ——波函数延伸到整个晶体中。 对于非晶态半导体,由于没有结构上的长程有序性,对运动着的电子势必产生强烈的散射作用,因此,波函数就不再具有布洛赫函数的形式。如果这种散射作用很强,则将发生一种新的现象,即对于某一给定的能量E(这时波矢k已失去了意义),所有的波函数都是定域的(或叫局域的)。其物理图像是每个波函数 ψ E (r)被限制在空间的一个小区域内。 随着距离r的增加,波函数呈指数衰减 。 ψ E (r)~exp(- α·r ) 这种现象是1958年P.W.Anderson在他关于“Absence of Diffusion in Certain Random Lattices”的理论性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因此这种定域化也称为 Anderson定域化 。 若以E m 和E n 分别表示n格点和与n格点最邻近的m格点的原子轨道能量,则能量差值越大,越难实现相邻格点间电子态的转移,亦即越易出现定域态。因此,定域态的是否出现,取决于比值(Em-En)/V(V为相邻格点的交叠积分),比值越大,越有利于定域态的形成。因此,W越大,不同格点上电子态的能量分散程度越大,(Em-En)也越大,顾客认为(Em-En)正比于W。由此可得比值W/V越大,对电子定域态的形成越为有利。Anderson证明,当W/V达到某个临界值(W/V) c 时,整个能带中的所有态都变成定域态。 Mott的进一步研究指出,当无序程度没有达到临界值时,虽然能带中部的态仍保持为扩展态,但在带顶和带底等能带尾部的状态亦可以发生定域化,产生一个有定域态组成的能带尾。Ec与Ec'表示能带中扩展态与尾部定域态的交界处的临界能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无序程序的增加,定域态与扩展态的交界处向能带中部移动,Ec与Ec'相互接近,最后相遇于能带中部,整个能带中的态都变为定域态。Mott还特别提出, 对于能量在定域态范围的电子,在T=0K时的电子迁移率为0,当能量改变通过Ec或Ec'进入扩展态时,电子迁移率突增至一个有限值 。因此他把能带中扩展态与定域态的交界处Ec和Ec'称作 迁移率边 。在T ≠ 0K时,定域态中的电子可以通过与非晶格子的相互作用而进行跳跃式导电,其迁移率不为零,但与扩散态中的迁移率相比要小得多。因而,当体系的费米能级E F 处于带尾定域态范围时,只有通过热激发从定域态跃迁到迁移率边以上的能带才能产生导电性能,导电性表现为非金属性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费米能级进入扩展态区,则处于扩展态中的电子将可像金属中电子那样导电,导电性表现为金属性的。这种当费米能级E F 通过迁移率边从定域态进入扩散态的时候发生的从非金属到金属型的导电性的转变称作 Anderson转变 。迁移率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由实验来观察迁移率边的存在是困难的,只是有些实验可以用迁移率边的假定来加以说明。Mott还进一步认为在迁移率边的金属一边,电导率不是连续地降为零,而是降到一个有限的最小值,称作最小金属化 电导率 σ min 。
4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间与频率是什么关系呢?
热度 1 huozhenhua 2011-11-7 08:42
时间是一个什么概念? 个人认为从信号分析角度看,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连续一维信号。 而频率是对时间的一种转换 周期信号中通常认为时间与频率互为倒数关系,即单分量信号,可以用瞬时频率的描述, 。 一般认为周期信号本身不携带信息,只能作为载波为信号提供载体。而携带信息的信号,是随机的非平稳信号。 分析这种随机信号问题遇到了挑战,首先是时频关系如何确定,其次是时频变换方法的研究。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8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中国旱涝周期性的四次大讨论
热度 2 杨学祥 2011-6-13 04:24
关于中国旱涝周期性的四次大讨论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是受旱涝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学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丰富翔实的中国旱涝资料做多地区分析,得到不同地区的旱涝周期交替的规律。对中国整体的旱涝规律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时间划分存在差异。为此, 2003 年、 2004 年、 2010 年、 2011 年发生了 4 次中国旱涝问题大讨论 。 一、 2003 年的争论 1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年 3 月 22 日 以《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为题,发表如下新闻,并为各大网络广泛转载: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方将在 2004 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 50 、 60 年代,到 70 年代后期一直到 90 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 20 年比前 20 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 100 到 200 毫米 。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 2005 年以后未来的 10 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 600 毫米 ,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 1000 毫米 以上,未来 5 到 10 年将会有所改变 。 2 南涝北旱将延续 10-30 年的观点   在 2003 年 3 月31日 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3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 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 2003 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2003 年 5 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 76-78 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 2002 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 2010 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二、 2004 年的争论:关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的评估   据《东方早报》 2004 年 7 月 16 日 报道不久前一份被透露出来的美国国防部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对中国在 2010 年可能会出现的气候变化作了描述,并认为可能会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报告中提到的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引起了中国科学家高度关注。中国科学家已为此进行了三次研讨。据悉,中国的气象学家已把报告的原文、要点及有关分析和建议,报告给了中央和国务院。   有关专家在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报告中关于 2010 年前后中国南方将持续干旱 10 年的预测,则有发生的潜在可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说,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 20 年左右的周期。未来 10 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 2010 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则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关于“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结论,他在 1 年前就得到了。他提出,南北气候的转型存在着 70 年的周期,中国从 1979 年开始“南涝北旱”,约到 2015 年左右可能转变为“南旱北涝”。   可是,关于 GBN 报告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几乎没人提起,一些最初倡导者的态度也变得模棱两可,含论不清。显然,“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的观点被否定了。 三、 2010 年的争论:西南大旱检验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    2009 年 9 月至 2010 年 3 月,中国西南发生罕见的旱灾,据民政部门统计,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5 省受灾人口 6130.6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 4 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 236.6 亿元。关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的检验问题再度引发旱涝问题的争论。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 2014 - 2016 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未来,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 ' 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干旱可能不止持续 10 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闵锦忠 24 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只要全球变暖还存在,就应该基本维持“南涝北旱”的局面,今年的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了。 闵锦忠还认为 , 从目前国际国内气象预报的水平和技术发展来说 , 比较准确的预报是 1 - 7 天,由于还有大量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超过这个时间的预测基本不准确,更不要说几年之后的事了。尽管美国的预测似乎得到验证,但成功预测一两次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杨学祥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几年以上气候预报无科学依据的说法不妥,实际上,长期的气候预报是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分析气候长期资料获得的,与短期天气预报的方法并不相同。   杨学祥认为,中国正缺乏像 GNB 这样的综合性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 四、 2011 年长江中下游干旱引发的大讨论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 ,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 2010 年中国西南干旱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南方干旱的重视, 2011 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干旱再次将“南旱北涝”问题提到议事议程。 尽管目前气候极端,但如果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并非偶然现象。以此次旱灾影响最大鄱阳湖地区为例,鄱阳湖水文局水沙室主任、工程师闵骞曾经统计过 1000 年来的旱灾周期与频次。 1000 ~ 1999 年,鄱阳湖共出现重旱年 113 个,特旱年 50 个。十六七世纪严重干旱最为频繁,其次是 19 世纪和 15 世纪。与人们普遍印象不同的是,在最近 6 个世纪中, 20 世纪是严重干旱相对较少的百年。虽然 20 世纪的后 50 年严重干旱有明显增多趋势,但总趋势仍处于减少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鄱阳湖地区出现过多年连续发生严重干旱。例如 1180 ~ 1182 年、 1440 ~ 1442 年、 1532 ~ 1534 年、 1544 ~ 1546 年、 1834 ~ 1836 年均为连续 3 年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尤其是 1180 ~ 1182 年 3 年均为特大干旱。连续 4 年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也发生过 3 次,分别为 1168 ~ 1171 年、 1587 ~ 1590 年和 1676 ~ 1679 年。鄱阳湖的历史上曾出现过 4 段严重干旱频发期,尤其是在明末清初的 61 年间 (1633 ~ 1693 年 ) ,出现了 25 个严重干旱年,平均达 5 年两遇。 周期性的干旱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将观察周期缩短到最近的半个世纪, 1953 ~ 2007 年共出现了 11 个严重干旱年。其中, 20 世纪 60 年代严重干旱最为频繁,其中 1963 ~ 1967 年 5 年中有 4 个严重干旱年, 1964 和 1966 年为大旱, 1963 和 1967 年为特旱,只有 1965 年为轻旱。进入 21 世纪后出现了两次严重干旱,分别为 2003 和 2007 年。而在近 55 年中只出现过连续两年严重干旱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3 年连旱的情况。闵骞的研究发现,严重干旱和中等以上干旱均具有以 25 年左右为半周期的群发性特征,近 55 年来鄱阳湖区气候经历了一个干旱频发期 (20 世纪 60 年代 ) 和一个干旱间歇期 (20 世纪 90 年代 ) ,目前正处于第二个频发期的初期。总的来说干旱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但进入 21 世纪后,气候干旱进入了近 55 年来的第二个增强期,且正处于上升阶段 。 长年从事重大气候灾变系统化研究的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田清鉴根据长期的研究提出,长江流域处于季风活动区,丰水期与枯水期差别明显。长江月均流量变化在 84200 立方米 / 秒~ 68000 立方米 / 秒之间,最低时流量仅 46200 立方米 / 秒。“这种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变化存在 15 ~ 20 年的长周期变化。上世纪 80 年代到 2001 年,长江以丰水年为主。从 2002 年开始的 15 ~ 20 年间将是枯水年。” 田清鉴之前曾担忧道,到时候,“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工程将无水可调。若强行调水,必然引起长江下游地区海水倒灌,破坏生态平衡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刊发时间: 2010-04-02 11:18:02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2/content_1084527.htm 2. 长江之旱:极端气候与用水需求。 2011 年 06 月 10 日 16:04 三联生活周刊。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6-10/160422620142.shtml 3. 李杨。调谁的水 解谁的渴。来源:半岛网 - 半岛都市报 2011 年 06 月 07 日 03:13( 责任编辑: 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10607/n309433298.shtml 4. 李萌。中国专家称“北涝南旱”的结论早已得出。 2011 年 01 月 14 日 08:05 来源:《北京日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72816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91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家揭示如何制造时间反演光脉冲
热度 1 hxgwzu 2011-6-2 12:37
科学家揭示如何制造时间反演光脉冲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Gap,简称为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光子晶体结构。 光子晶体的带结构(band structure)可以支持相反方向的脉冲传播(pulse propagation),如图所示的红色箭头方向。最近,科学家已成功描述了如何使用这种带结构实现100%效率的脉冲时间反演( time reversal )。 利用光子晶体这种周期系统的性质,实现超短电磁脉冲的有效时间反演,意义重大。由于时间反演脉冲在进化时如同时间逆向而行一样,因此时间反演可以消除早期产生的任何扭曲和散射(distortions or scattering),而无关脉冲所经历的介质如何。 时间反演宽带脉冲的能力,潜在的应用包括:医学超声(medical ultrasound)、光学传输( optical communications )、超视(superlensing)、超速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ultrafast plasmonics),以及生物成像(biological imaging)等等,也许应用范围可以更广,甚至用于目前仍未可及的系统,例如量子系统( quantum systems )。 有关的最新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学国际权威刊物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是由著名的“隐形斗篷”研究先驱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John Pendry教授领衔完成的。 Reference: (1)Yonatan Sivan and John B. Pendry. “Time Reversal in Dynamically Tuned Zero-Gap Periodic System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193902 (2011). DOI:10.1103/PhysRevLett.106.193902 (2)视频: 光子晶体 ( 3)科学网相关博文: 光子晶体1 光子晶体2
个人分类: 分享|5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以及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
热度 4 cswen 2011-5-16 23:39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以及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
第 1 章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不确定性以及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温景嵩) 1.1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不确定性和气候预报 1.1.1 气候变化最基本的特征:周期性 气候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它并不是没有一点规律可循。 (1) 首先最重要一点就是它的变化有周期性。气候变化以冷暖交替准周期性和多周期性变化为其基本特征,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有。全部地球上气候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这是气候变化的最基本特征。因此,它应当成为人们探讨气候变化成因时之出发点。应该强调指出:周期性是人们在探讨气候变化之成因时所无法回避,也不应当回避的基本问题。 (2) 先看最短的周期数量级为几十年的冷暖交替变化。从近百年我国平均气温的变化看,它存在 50 年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丁一汇等 2007 ,见附图一);从近百年我国的降水变化看,它存在 30 — 40 年的周期(朱珍华 1957 ,参见本书第 3 章的第 3 节),或 20 年的周期(罗勇 2010 ),或 70 年的周期(钱维宏 2010 );从我国近三百二十年树木年轮的研究看,它存在 40 年的周期(新疆研究人员,光明日报科技版 2007 年 3 月)。 (3) 再看长一些的周期数量级为几百年的变化。从我国两千年的文明史看,它确实存在这种周期为几百年时间尺度的冷暖交替变化(竺可桢 1973 ;李爱贞,李群 1998 )。 (4) 更长周期的时间尺度,诸如千年尺度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应当也有。这由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 1973 年发表的工作可以看出。他根据我国历史文献和考古学的资料分析了我国 5000 年来气温的冷暖交替变化,从而证明 5000 年来我国气温确实存在这种由温暖时期开始(大致发生在公元前 3000 年的仰韶文化时代,到公元前 1000 年河南殷墟时期,这个时期的温度,要比现在还高 2 摄氏度 )。然后变冷,到公元 1200 年(南宋),以及公元 1700 年(明末清初)就到了两个气温最低点。然后气温就再度开始变暖的进程,这个变暖进程竺可桢先生没能分析完,他的分析只能到 1950 年为止,(见附图二)。但是,我们可以把丁一汇等人 2007 年发表的我国近百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数据合起来看(见附图一),那就很明显地看出气温在后来还是一直呈上升趋势直到现在。由此可以估计,在千年时间的尺度上很可能存在 5000 年的冷暖交替的周期变化。竺可桢先生还把这一成果和挪威雪线的高低变化趋势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出这两者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证明这种千年尺度冷暖交替的周期变化是全球性的。当然,以上变化是大趋势,实际上还存在几百年尺度的冷暖交替的周期起伏。从竺可桢先生给出的数据看:在公元前 1000 年殷末周初时为气温极低点,公元 400 年(六朝时期)是另一个气温极低点,而汉朝(公元前 200 年到公元 200 年)和唐朝(公元 600 年到公元 900 年)却是两个温暖期。这两个温暖期都是我国最强胜的盛世,而其它的寒冷期大抵都是衰败时期,这再一次证明变暖是好事,不是坏事,变冷才是真正的坏事。 (5) 至于万年尺度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也确实存在(欧洲南极冰芯分析项目组, 2005 )。 (6) 由此上溯一直到众所周知的地质时代冰河期与间冰期的冷暖交替,这可说是超长尺度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了。 (7) 综上所述,可见铁的事实已经证明,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是气候变化最基本的特征,不容回避,更不容否定。同时也就可以知道,如何解释气候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并预测其变化,应当是气候动力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一切气候动力学研究成果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2 气候动力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解释气候冷暖交替周期性变化的成因并预测其演变 ( 1 )太阳活动变化是解释所有这些不同时间尺度周期变化之成因的一个最自然,最合理也是最有希望的选择。因而是在进行气候动力学研究根本任务时不容忽视的一个最重要的因子。当然我承认这种太阳活动变化说还缺乏观测数据的直接支持。但否定它却也不那么容易。 ( 2 )有一种说法认为太阳辐射变化很小,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成因。然而这种说法所依据的直接数据来自近二十年来人造卫星对到达大气层顶的太阳辐射的直接观测。用这样短的二十年时间的直接观测数据,来否定太阳辐射可能存在有周期为五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几万年的变化,从而能够引起地球上气候系统发生相应的各类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这种否定实际上是很轻率的,难以令人信服。 ( 3 )退一步讲,即使万一以后真的会有说服力的论据出现来否定太阳说,那也不会轮到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来代替(这一点我们下面就会讲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只能继续从其它的自然因素的周期性变化来寻找。 ( 4 ) IPCC 所提出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无法解释气候的冷暖周期性变化,所以应当被排除在气候动力学成功的研究成果之外: 1 .首先冷暖周期性变化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 2 .其次,气候的冷暖周期性变化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也已经有了; 3 .最后,就是在工业化的现代,人类已经向大气排放出了极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然而用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框架下的气候模式计算出来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进程,却只能得到一个线性变暖的趋势,而无法得到两个冷暖周期性变化的实际进程(丁一汇等 2007 ,见附图一)。也就是说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现代,即使人类已经向大气排放了极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但是为什么气温仍然会两度再次大幅度地变冷。人为二氧化碳说无法完整地解释气候冷暖周期性变化成因,而这正是气候动力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认为它应当被排除在气候动力学成功的研究成果之外。把它奉为不容非议颠扑不破的真理,则更是一种后果严重影响深远的错误行为。 ( 5 )人为二氧化碳说不能解释气候冷暖交替周期变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质上是一个增温的理论。怎么可能让一个增温的理论,又能让它同时来解释变冷的现象呢? 1.1.3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气候预报 ( 1 ) 虽然气候变化有周期性,但却不能据此做气候预报。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非常大,问题非常复杂。我们现在只知道它变化周期的数量级,而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从降水要素看,这个周期长短的具体数值变化还很大。此外,要预报还要知道相位是多少,振幅是多大,这些更是未知数,所以我们仅凭现有的这点知识无法做出成功的确切的气候预报。之所以无法做出气候预报的更根本原因还在于:气候变化并非是个严格的确定论型的周期现象。实际上它是个带有随机性质的准周期与多周期的随机过程,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以为现在就来谈论做气候预报的问题,为时尚早。 ( 2 )然而联合国却集合了全世界几百名据他们说是顶级的气候学家组成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经过多年的评估和研究,他们提出了上述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并向全世界做出了气候预报。实际上应该说这是一项非常严厉的确定论型的气候警报。 ( 3 )它是非常强的一项确定论型的气候警报。它宣称:由于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将因此而持续不断地变暖上升 100 — x00 年。这项预报,既不承认气候会有几十年周期的冷暖交替变化,又不承认气候还会有几百年周期的冷暖交替变化。于是在他们这种主观臆断出来的,气候会持续不断地线性增暖一百年几百年的预测基础上, IPCC 就警告说:这将导致一场大灾难:两极冰盖和喜马拉雅等地的冰川将融化干净,海平面将急剧上升,众多的岛国将被淹没,各大洲的沿海繁荣地区也将被大海所吞噬,好似世界末日真的即将来临。 ( 4 )于是,联合国就在 2009 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抗击气候变暖的世界峰会:意图在全球部署节能减排抗击变暖的工作。然而很不幸,随后到来的冬天以及冬天后面的新一年的春天却违反了 IPCC 的全球气温将持续不断地变暖上升的警报。在哥本哈根会后,降临的却是席卷北半球打破几十年记录的严寒和春寒。严寒激化了本来就存在的气候冷暖之争。 ( 5 )以俄罗斯天文学家阿卜杜萨玛托夫为首的太阳说派,根据他们对太阳活动存在 200 年周期性变化的研究,提出未来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但不是变暖,而是相反地变冷。 ( 6 )以德国气候学家,这位居然还曾是 IPCC 的一位重要成员的拉提夫为首的“迷你冰河期派”,则认为当前的严寒只不过是一个气候将进入他们称之为迷你冰河期的信号,他们认为这一冰河期将持续 20 — 30 年。他们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冰雪观测中心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表明,北极夏季海冰的面积不但没有像 IPCC 所预言的那样逐年消退,自 2007 年直到现在,三年来它反而增加了 40.9 万平方英里。 IPCC 所预言的到 2013 年北极海冰将因气候不断变暖而消融干净的警报,就此在事实面前碰壁。 ( 7 )在西方还出现了“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NIPCC )” 他们发表了与 IPCC 针锋相对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 8 )在我国,也出现了气候变暖的少数派。他们已经提出了不同于 IPCC 气候变化理论的新的理论和预报。 ( 9 )由此可见, IPCC 的预报的可信性已经发生很大动摇。加以前曾揭发出来的 IPCC 的重要成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学家的变暖数据造假事件;还有后来揭发出来的关于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将在 2035 年全部消融干净,事实证明这一说法没有甚么可靠的科学根据。因此,已经有人提出要 IPCC 主席辞职。虽然这位主席拒绝辞职,但已可想见, IPCC 的预报的威信,确已岌岌可危。 ( 10 )怎么办?这样的预报,已经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例如,我国南方福建,云南,广东,广西等省,按照 IPCC 的全球气温将持续不断地变暖上升的预报,做出了要各地农业改种热带水果和热带花卉的决策,结果这次大寒潮下来全部冻死,损失惨重。可以设想,假若人们硬要继续坚持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预报,就必然就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这一点则确定无疑。 ( 11 )因此,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仍然是联合国收回 IPCC 的气候预报,老老实实地承认气候预报还是个没有解决好的科学问题,从而把问题交回给国际科学界。要把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从神坛上请下来,从而使各个学派大家都成为平等的一员。在此基础上,由国际科学界通过平等的百家争鸣之学术办法来解决气候变化的学术问题,这才是最好的出路。既有利于气候变化学科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我以为这才是件大好事,联合国又何乐而不为? (两个附图见下一页) (两个附图的拍摄和粘贴的工作都由朱珍华完成) 附图一 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变化(丁一汇等 2007 ) 附图二 我国 5000 年来气温变化和挪威雪线变迁(竺可桢 1973 ) ( 2010 年 1 月 30 — 31 日写于南开园) ( 2010 年 2 月 4 日 修改稿于 南开园) ( 2010 年 8 月1 4 日再次做出修改) 1.2 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 1.2.1 引言 本节记录了我在 2009 年年底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时期写的三篇博文。 那个冬天,全球气候变冷变暖问题特别突出,它引起世界各方关注。先是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峰会,研究部署在全球开展节能减排以抗击全球变暖的工作。紧接着老天爷就和联合国开了个大玩笑。它不但没有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所断言的那样:全球气候会持续不断地变暖 100 年,并会引发一场世界末日式的大灾难;恰恰相反,它反而立刻就变冷了,而且冷得出奇。现在,席卷北半球的是几十年没见过的大寒潮。国际科学界一片混乱,严寒激化了气候冷暖之争。在这个大背景下,本人也先后在科学网我的博客上,贴出三篇博文。许多朋友支持并建议我把它们正式发表。接受他们的建议,我现在就把它们放在本书之中正式发表。(此段写于 2010 年 1 月 19 日 ) 1.2.2 换一个角度看全球变暖——迎接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 (本文选自 2009 年 7 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拙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百家争鸣,一家之言》之前言中的一段,在收入本书时又做了些修改) 对于全球气候为什么变暖问题,我们也提出了和 IPCC 的论断完全不同的见解。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照道理应该是热源增强了。然而二氧化碳并不是热源,大气活动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因此,这次全球性气候变暖主要的因素应该归因于太阳辐射的新的周期性增强,其主要原因不应该是非热源的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作用结果。此外,与这次地球变暖同时,太阳系中其它星球也在变暖,这更加证明目前太阳活动确实在增强。最后,按照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理论框架下的气候模式计算出来的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变化进程,只能得到一个线性变暖的趋势,而算不出两个周期性的冷暖变化。应该强调指出,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的变化确实存在两次周期性的冷暖变化,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应该成为检验一切气温变化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理论框架下的气候模式既然无法计算出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就只能说明他们那个计算机里的气候模式并不代表地球上真实存在的气候系统,无法令人信服,不能把它看作是无可辩驳的真理。此外,对于气候变暖是否是一场大灾难,我们也与 IPCC 持完全相反的见解。 IPCC 认为是,我们认为不是。至少根据我国两千年来的文明史,可以证明我国气候一直就存在周期为几百年的冷暖变化。当气候变暖时,农业就发展,社会就发展,国家就强盛。反之,当气候变冷时,农业就萎缩,社会就退步,国家就衰败。就是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我国现代社会,气候变暖也必然同样是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当然,我们不反对节能减排。相反,我们赞同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确实存在另外两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因此,必须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的工作,才能使我们应对好这两种危机。总之,面对这次气候变暖, IPCC 就好像那个童话中的牧羊孩子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我们却觉得来的并不是“狼!”而是解决三农大问题的极好机会。真正的气候上的“狼”一定会来的,那就是跟在这次变暖的后面气候再次变冷。我们认为,这次气候变暖不可能像 IPCC 所预言的那样,会持续一百年甚至几百年。根据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存在两次周期性的冷暖变化事实,根据我国近百年来降水变化存在三十到四十年周期变化的事实,根据我国树木年轮研究所发现的我国近三百二十年来气候存在八次周期变化的事实,我们的预测则和 IPCC 所预测的相反。我们认为:用不了一百年和几百年,最多三四十年后气候就必然会再次变冷。那时,真正的“狼”,亦即真正的气候危机就会到来。未雨绸缪,我们以为现在就应当做好准备,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顺利地度过未来那场真正的气候变冷带来的危机,从而让他们有一个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1.2.3 究竟是应该抗击变暖,还是应该抗击变冷?——喜见气候变暖少数派正在壮大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 2007 年 3 月我们在网上发表了第一篇质疑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的文章后,匆匆已过去近三年。在这三年中,事情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我以为莫过于气候变暖少数派的队伍正在壮大。先是在西方,有 NIPCC( 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 出现,他们发表了和 IPCC 针锋相对的报告。其后又有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阿卜杜萨玛托夫联合了近 20 多个国家 140 位科学家于 2009 年 12 月 8 日 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了质疑“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公开信。和 IPCC 相反,他们认为气候变暖主要源自太阳活动的变化,而人类的影响微不足道。根据他们对太阳活动存在 200 年周期的研究,他们认为未来的大趋势不但不是持续变暖,而是相反,未来大趋势将是变冷。在今冬席卷北半球破几十年记录的严寒形势下,我国学者也开始进行了反思。前不久,今年 1 月 7 日《参考消息》转载了一篇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今年 1 月 6 日在这方面的报道。鉴于这篇报道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把它转载于此,以供更多的读者参考。在转载前有必要再回顾一下我们和 IPCC 之间的三个主要分歧点。 1. IPCC 认为此次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我们却认为主要源自于太阳活动的一次新的周期性增强。 2. IPCC 认为此次全球气候变暖将不断地持续一百年甚至是几百年,我们却认为变暖最多只能持续三四十年,随后就要再次变冷。这是太阳活动周期性所致。 3. IPCC 认为此次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大灾难,全人类应起而抗击变暖。我们却认为,变暖是好事,变冷才是坏事。人类应该起而抗击的是变冷而不是变暖。 下面我们转载 2010 年 1 月 7 日 发表于《参考消息》上的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上的这篇报道报道如下: 严寒侵袭引专家质疑“全球变暖” (《参考消息》为这篇报道加的标题) 专家质疑气候变化报告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为这篇报道加的原标题) 内地眼下正经历 1951 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北方各省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科学家再次发出质疑的声音:作为气候变化政策支柱的全球评估是否可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 2007 年发布的第四份评估报告预计从 1900 年到 2100 年,全球气温将不断上升,气温走势图大致类似于曲棍球杆的形状。内地一些农民损失惨重,因为政府官员利用 IPCC 的报告作为长期农业规划的指导原则。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承继成说, IPCC 使用的“曲棍球杆”图使公众产生了全球气温只会上升,永远不会下降的印象,但事实却是大不相同。如果公民和政府官员把 IPCC 的估计当真,并依此做出决定或决策,国家会陷入一片混乱。 中国有一批科学家反对 IPCC 的结论。其中最直言不讳的当数北大的承教授了。他们属于少数派,因为中央政府仍然赞同这些结论。而大多数研究人员宁愿与政府保持一致。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去年在一篇论文中也曾经写道,在所有 4 份评估报告中, IPCC 对未来做出预测时,只考虑了人为的因素,几乎完全忽视了自然因素。被忽略的因素有太阳活动,地球磁场,火山爆发等。 赵宗慈估计,从 2020 年到 2030 年,自然因素可能使中国的气温下降多达 0.8 度,而人类活动仅可能使气温上升 0.5 度。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气温并不会继续变暖,实际上它可能下降。 南京大学气候变化专家陈星也说, IPCC 的这些模型并非意在做出天气预报,而只是一种假设,不应作为决策。然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孙忠富说,地方政府恰恰已经这样做了。他说,广东,福建,广西和云南等省鼓励农民种植热带水果和花卉,因为他们相信了冬天只会变暖,变短的说法。但是,现在气温下降了,大部份热带植物被冻死,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此段写于 2010 年 1 月 11 日 ) 1.2.4 把全球气候变冷变暖之争引导到正常的学术争论轨道上来——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 事情发展得很快,昨晚我刚在网上贴出拙文《究竟是应该抗击变暖,还是应该抗击变冷?——喜见气候变暖少数派正在壮大》一文,马上就有网友 lixuekuan 先生告诉我,国家气候中心还有人在报纸上坚持 IPCC 的二氧化碳变暖理论,认为这次席卷北半球的特大寒潮,仍然可以用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来解释。在我刚想答复 lixuekuan 先生的时候,今天,中央电视台和《环球时报》又同时报道了由全球多位著名的气候学家组成的“迷你冰河期派”,他们之中居然还包括了 IPCC 的一位重要成员:德国著名气候专家拉提夫的最新表态。由于《环球时报》用了一个整版,报道得很详细,所以本文主要引用他们的报道。对此消息《环球时报》使用的大字标题是: 北半球严寒激化冷暖之争; 小标题是: 地球冷得进入“迷你冰河期”,还是被热得天气异常? 《环球时报》这则消息指出,该学派现在完全否定了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针对此次特大寒潮他们提出这是全球将进入所谓的“迷你冰河期”的信号。该学派还预测,这次地球的迷你冰河期将持续 20 — 30 年。这则消息来源于 1 月 10 日 英国的《星期日邮报》的报道。该报道说这些气候学家是根据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自然循环的分析做出这项预测。他们最重要的一个依据是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观测。这些观测数据指出自 2007 年起到现在,北极夏季海冰面积不但没有按照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所预报的那样消退,反而增加了 40.9 万平方英里。这一事实却正是 IPCC 的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按照 IPCC 理论的预测,北极夏季海冰应逐步消退,到 2013 年北极海冰将因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变暖作用而消退到完全消融净尽。 IPCC 的这项预测现在事实面前却不幸碰了壁。 事情很严重。严寒确使一些气候学家,按照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来宣传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坚持 IPCC 二氧化碳变暖理论的人提出,能否因为这次北半球特大寒潮就说地球已进入一个新的,为期 20 — 30 年的迷你冰河期,这个理论还应进行深入研究。我很同意这项建议。然而,我认为当前为主流学派所公认的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却更需要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实际的气候变化会真的像 IPCC 的变暖理论所预测那样,会有一个为期 100 — x00 年的持续不断的变暖期吗?这次的变冷已经说明这个论断是不对的。 IPCC 的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果真也可以解释这次北半球特大寒潮吗?我非常怀疑。因为,按照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丁一汇院士课题组 2007 年在《沙漠与绿洲气象》创刊号上所发表的《中国气候的检测及预估》论文,从他们所公布的数据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过去的一百年平均气温实际变化进程,确实经历了两次气温冷暖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过去的一百年,不仅有两次变暖的时期,而且还有两次变冷的时期。而不幸,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却只能计算出近百年来只有一个线性变暖进程。它算不出冷暖两次周期变化,也就是说过去的一百年中存在的两次变冷时期它一次也算不出来。那么,又怎么能让我们相信这次席卷北半球的特大寒潮它竟能算出来? 针对现在全世界科学界存在的关于地球变冷变暖的激烈争论, 1 月 10 日 美国的《底特律自由新闻》在一篇评论中呼吁:大家要冷静地坐下来,对气候的冷暖变化问题进行更务实,更缜密,更科学,更广泛的讨论。我非常赞同这项建议。然而,在此之前先还应问清楚,为什么大家现在冷静不下来?我以为问题出在联合国。联合国在科学界还有争议的时候,过早地进行了行政干预。从一开始联合国就不适当地把它当成一项政府行为,从而组织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这就使得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高居于其它理论之上,成为政治正确,科学也正确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并要求世界各国政府贯彻执行。我国现在的气候变暖少数派中曾有朋友讲到,各地方政府不应当把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当真,不应当据此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否则就会造成农业的损失,国家会陷入一片混乱。但是如上所述,问题不在地方政府,也不在中央政府,问题仍在于联合国。是联合国在要求世界各国政府这样做。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联合国把问题暂时从自己手里解放出来,不再继续去组织抗击变暖的全球峰会,例如据说在今夏联合国还将在墨西哥组织另一次世界峰会,继续讨论抗击全球变暖问题。我认为联合国现在需要做的是:暂时收回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的气候警报,从而把问题交给国际科学联合会,由他们另外组织一个“国际气候变化学术委员会”,其成员应该包括国际气象,海洋,地球,天文,生物等各界的代表人物。该委员会应该组织系列的跨学科跨学术观点的学术讨论会。邀请各方面专家,既包括非主流派的科学家,如 NIPCC 的代表,太阳活动说派的代表,迷你冰河期派的代表,以及我国现在的气候变暖少数派代表等,当然也要包括 IPCC 主流学派的代表,不过在此之前应先把他们从神坛上请下来,以使各个学派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大家都来在会上做百家争鸣式的学术报告,报告后要展开平等的,务实的,冷静的公开辩论。辩论应环绕以下三个中心问题 , 即 : 1. 究竟这次变暖主要因素是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 还主要是以太阳活动增强为代表的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 2. 究竟这次变暖会不断地持续 100 — x00 年 , 还是最多只能持续几十年 , 然后就会再度变冷 ? 3. 究竟气候变暖是坏事 , 还是变冷是坏事 ? 人类应该起而抗击变暖 , 还是应该起而抗击变冷 ? 辩论结果,如果是 IPCC 这边赢了,那当然,联合国可继续去组织抗击变暖的全球峰会。否则,就不必了。可是在我国,却仍然应该继续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我们早已指出,这是应对我国确实存在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需要 , 但也确实不是抗击所谓的变暖危机的需要。(此段文字写于 2010 年 1 月 12 日 ) 1.3 IPCC 二氧化碳变暖说的政治方面 1.3.1 引言 本节将通过两封给友人的信,表达出我对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政治方面问题的一点看法。我不是政治问题方面的专家,所以还从来没有专门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然而我也不是对这问题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刚好在这一时期中,在和两位友人通信时我谈到了这个问题。鉴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尽管我谈得很简略,但却仍然要把这两封信放入本书之中,以便本书能全面而完整地表现出我对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的看法,以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这两位友人一位是马培民教授。他是长期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的著名学者,我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的老同学。 另一位友人是袁淼教授。他是著名的水利水电专家,我的北京师大附中的老同学。 以下两小节分别给出这两封致友人的信。 1.3.2 致马培民教授的一封信 培民兄:你好! 感谢你的回信。关于 南方周末 的那篇文章《谁绑架了科学? IPCC 遭遇了史上最强的信任危机》, , 科学网曾有人把它转载过,所以我已经拜读过了。那篇文章曾提到,在 IPCC 会上讨论问题时,虽然都是些科学问题,但发言的人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团体,所以他们的发言都反映出一定的政治诉求。对此,我很赞同。我觉得这其中最大的利益团体就是西方的反华势力。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正好代表了他们最大的政治诉求。有一位网友曾在科学网上一针见血地指出: IPCC 这一套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另一位网友就出来辩解说:参加 IPCC 的人都是些科学家,他们不会是阴谋分子。我虽然同意后面这位网友的解释。然而不幸的却是: IPCC 这一套说法在客观上已经沦为西方反华势力企图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工具;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这个说法还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掠夺我国财富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绑架了科学?”,正是西方的反华势力。这一点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已经很明显地看出来,而不管研制人为二氧化碳变暖理论的科学家们主观意图是甚么。这确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以上看法不知你以为如何?欢迎继续进一步讨论,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再次祝你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春节! 景嵩 2010.2.8 1.3.3 致袁淼教授的一封信 袁淼兄:你好! 谢谢你的提醒。我已在昨天的《今晚报》第 6 版找到这篇报导了。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钱维宏教授能公开站出来以他自己的研究成果驳斥 IPCC 的谬论,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终于看到了有分量的气候学专家也出来反对 IPCC 的理论了。看来这场斗争还是有希望的。但另一方面,我也很担心。因为这场斗争其实并不是纯科学问题,实质上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明显地证明: IPCC 这一套早已沦为西方反华势力企图扼制并企图掠夺我国的重要工具。他们绝不肯轻易放弃这个工具。因此,斗争很可能是艰难曲折而且是长期的。有关 IPCC 政治方面的问题,我曾在和另一位朋友通信中讨论过此事。随信附上供你参考,欢迎继续进一步讨论,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再次祝你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春节! 景嵩 2010.2.11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8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Abinit计算程序介绍
jwl189 2011-5-15 09:36
简介:ABINIT的主程序使用赝势和平面波,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总能量,电荷密度,分子和周期性固体的电子结构,进行几何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用TDDFT(对分子)或GW近似(多体微扰理论)计算激发态。此外还提供了大量的工具程序。程序的基组库包括了元素周期表1-109号所有元素。ABINIT适于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化学和材料工程的研究,包括固体,分子,材料的表面,以及界面,如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和金属。 功能: 可以计算很多物理属性: A. 计算倒格子中核与电子的总能量。 A.1. 计算使用平面波和赝势。 A.2. 总能量的计算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可以使用大多数重要的局域密度近似 (LDA),包括Perdew-Zunger近似。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局域自旋密度(LSD),包括Perdew Wang 92和M. Teter的LSD。还可以使用Perdew-Burke-Ernzerhof,revPBE,RPBE和HCTH等GGA (自旋极化和非极化)。 A.3. 自恰场计算生成DFT基态,以及相关的能量和密度。此后的非自恰计算可以对能带结构的大量k-点产生本征能量。态密度的计算即可以用四面体方法,也可以用模糊技术。 A.4. 程序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赝势。对整个周期表适用的有两种:Troullier-Martins型和Goedecker型(这种类型包括自旋-轨道耦合)。如果需要的话,有四个代码可以产生新的赝势。 A.5. 程序本身可以处理金属和绝缘体系。 A.6. 晶胞可以是正交或者非正交。计算可以输入任何对称性及相应的k-点集。 A.7. 电子体系可以用自旋极化和自旋非极化计算。一个特殊的选项可以有效地处理反铁磁性。可以对总能量计算非共线的磁性(不能用于力,张量,相应函数...)。可以禁止晶胞的总磁矩。 A.8. 总能量,力,张量和电子结构的计算可以考虑自旋-轨道耦合。 A.9. 能量可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局域势,XC,Hartree...)。 A.10. 计算内部电子本征值。 A.11. 230个空间群和1191个Shubnikov磁群的对称性分析。 B. 计算总能量和本征能量 B.1. 用解析公式计算Hellman-Feynman力。 B.2. 计算应力。 B.3. 极化的计算。 B.4. 响应的计算。 B.5. 计算近似的和准确的磁化系数矩阵和介电矩阵。 B.6. 解析计算电子本征能量的导数。 B.7. 计算光学传导性。 B.8. Born有效电荷的能带分解,以及局域化张量的计算。 C. 激发态 C.1. 用GW近似计算电离能和亲和能。 C.2. 用TDDFT计算原子和分子的(单重、三重)激发态和振荡强度。 D. 移动原子,改变晶胞参数 D.1. 用不同的方法寻找平衡构型。可以同时优化晶胞参数。优化过程中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固定指定的晶胞参数,角度,或原子位置。 D.2. 有两种算法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 D.3. 自动分析键长键角。原子坐标的格式支持用可视化软件XMOL显示。 E. 分析和图形工具 E.1. 后期处理程序cut3d用于分析密度和势文件。它还可以改变文件格式,提取2D明面或者1D线。此外还可以分析波函文件。 E.2. 另一个后期处理程序aim,用于进行Bader的“原子中的分子”(AIM)密度分析。 E.3. 对可视化程序产生格式化数据:键结构(用XMGR显示),不同参数的总能量(用XMGR显示),电荷密度(3D轮廓线,先用cut3d,再用商业程序matlab;cut3d也可以产生2D密度图)。 E.4. 后期处理程序band2eps自动画出eps格式的声子散射曲线。
个人分类: 计算|0 个评论
时间系统
zheyang 2011-5-12 21:25
目前有几种时间系统在使用,它们基于不同的周期性运动来作为时间基准。为了保证时间具有一定的精确性,要求这种周期性运动必须是均匀及连续的。基于不同的周期性运动,时间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世界时时间系统 世界时时间系统以地球自转这种周期性运动作为时间基准。地球自转运动与人类生活关系及其密切,且在一定范围内非常稳定,所以很自然的把地球自转作为时间基准。但是,由于观察地球自转运动的空间参考点不同,世界时时间系统又分为恒星时和平太阳时。 1.恒星时 由春分点(地球公转轨道面对赤道面的升交点)作为观察地球自转的空间参考点,由它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系统称为恒星时。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同一时间不同子午圈上的恒星时不同,所以恒星时具有地方性,有时也称地方恒星时。春分点是观测不到的,所以只能通过观测恒星来间接的推算春分点的位置。 2.平太阳时 地球相对于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日。不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为椭圆,使得太阳日不是很均匀,这样得到的时间系统计时就不会很准确。所以,将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即真太阳视运动的全年平均值)作为时间基准,地球相对于平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平太阳日。在格林尼治的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Universal Time),我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计时单位即平太阳时。 根据近代天文观测发现地球自转并非均匀不变,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包括长期减慢,各种周期性起伏以及不规则变化,部分原因在于潮汐变形和其他质量转移导致的极惯性矩的变化,部分原因是地球自转轴本身的摆动,因此也导致了恒星时与世界时不再是均匀的时间计量系统。 二.原子时 物质内部原子跃迁时,辐射和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所以原子时便成为最理想的时间系统。定义为:位于海平面上的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中辐射振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1原子时秒。原子时不是天文意义上的时间系统,而是用物理方法建立的时间系统,它是通过原子钟来守时和授时。 三.协调世界时 自原子时诞生后,世界时作为时间计量基准的作用不断减弱。但世界时仍旧被用于地球的空间姿态描述,用于研究地球自转的变化规律。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不断减慢,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原子时将与昼夜变化不同步,而使得人们日常生活的起居受到影响。例如:若采用原子时作为日常时间系统,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会不断变化,太阳升起的时间会不断延后。为此,引入协调世界时的概念,记为UTC,取原子时的秒长作为时间单位以度量时间间隔,但通过调整时刻,使得UTC及UT的时刻差不要太大。即通过控制两者之差,使得两者时刻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9秒,若超过则实行跳秒。跳秒时间安排在每年民用时间1月1日0时或7月1日0时,人为的在00:00:00之前加上23:59:60(称为正跳秒);否则在23:59:58之后紧接着是00:00:00(负跳秒)。若发生正跳秒,则UTC时间将调慢1秒,否则调快1秒。至今发生的跳秒均为正跳秒。由此可见,UTC已不再是一种天文的时间系统,而是民用的时间系统,其时间调整方案不是因为天文概念上的要求,而是民用习惯上的要求。
个人分类: 专业学习笔记|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候灾难: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
热度 3 杨学祥 2011-4-26 14:24
气候灾难: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气候变暖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 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 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 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在过去1000年里对中国东部地区战争频率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作者调查了公元1000年到1911年间发生的899次战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记录在《古代中国战争记事表》中。他们把对这些数据与同时期北半球气候的一系列温度数据进行了相互对照。他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区的战争频率与温度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 几乎所有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 。温度的波动对农业和园艺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有限的社会里,比如前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温度的降低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和畜牧业的产量。据章大卫和他 的研究小组称, 在这样的生态压力下,战争将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最终手段。 作者们总结称:“正是长期气候 变化所引起的农业产量变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循环转换”。他们建议研究人员在思考人类历史上战争的成因时应把气候变化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资料汇编: 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 来源:燕赵都市报 字号:T|T 时间:2011年04月13日09时23分51秒 核心提示:     俄罗斯多家媒体日前发表消息称,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称 气候变化可 能在近年引起全球范围的政治动荡,而日本为了要生存下去,很可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   俄罗斯《一周论据》、《俄罗斯观察家》、《自由媒体报》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这份报告名 为“2012-2020年气候综述”,是美国未来学家自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应五角大楼之邀所写。   两位学者在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2012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 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2015年,欧洲可能因水资源、 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则再次面临 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   报告还预测称,2020年,石油价格将急剧上扬,海湾及里海地区将发生严重武装冲突;2022年,法国与德 国之间将因莱茵河产生冲突;而在2025年,中美两国海军可能在海湾地区发生冲突。   报道指出,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的 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 http://news.cqwb.com.cn/NewsFiles/201104/13/447243.shtml 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10:05 瞭望   《瞭望》文章:气候变化冷暖又起争端   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   声势浩大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 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怎么解释这种极端的寒冷天气?气候变化的趋势究竟如何?怎样看待变暖和变冷之争?   冷暖之间,公众莫衷一是,国际气候学界也掀起新的探讨和争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 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 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 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 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严寒带热“变冷说”   近日,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创纪录的低温和雨雪天气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场暴风雪给美国东北部佛 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北达科他州4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46℃。   在欧洲,英国正在经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地处南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低温警报。   亚洲各国和地区也感同身受。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 模降雪。中国首都也连续降雪,气温达到40年来最低。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受到寒潮袭击。   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 。   英国《每日邮报》10日刊文《我们是否进入30年的地球变冷期?》,报道称,包括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 卜·拉蒂夫在内的多位权威气候科学家指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 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   据报道,拉蒂夫等人的预测基于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自然周期的分析研究。   《每日邮报》“小冰河期”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英国《卫报》随后发表的一篇报道 说,拉蒂夫批评《每日邮报》等几家媒体的报道曲解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 的成员说,他发表其研究成果的时候,同时强调海水温度变冷虽会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的变暖,但气候变暖的 趋势仍然存在,而人类活动仍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虽然不是唯一一个因素。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杨海军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访问时指出,“小冰河期”的预测很大胆 ,但究竟能否定论还很难说。杨海军认为,目前的现象还属于天气的范畴,还不能就此否定气候变化的长期趋 势是变暖的,只是在这个长期趋势下气候变化还会有或冷或暖的小周期,主要是一些导致气候变冷的因素可能 会抵消气候变暖的程度,甚至在某些时间内占上风。   围绕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大争议是,究竟气候变化是人类引起还是自然变率。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俄罗 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就认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他认为,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看似合理,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   阿卜杜萨马托夫被归为“变冷派”,因为他认为,由于太阳对地球辐射将会于2041年或2042年达到最低值 ,从2012年至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降温期将会持续50年左右,在此之后气温又将开始新一轮 的缓慢上升。但这位称自己为“少数派”的科学家强调,届时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温度将会比现在降低大约1℃ 到1.5℃,人们无需为此担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地球气候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还 很难预测。不过他表示,在20世纪后期,有好多人 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1世纪20~30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 的时期,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   王绍武说,这个寒冬使大家开始重视研究这个问题,但是世界究竟何时进入寒冷期、寒冷期会持续多长时 间、寒冷期强度有多强等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预测方法,还需要严格地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认为,今天还很难回答“未来 世界会不会进入小冰河期”这个问题。因为气候变化是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彼 此之间关系又非常复杂微妙,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可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丁一汇说,人类活动、自然外强迫(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和由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 和冰雪圈这五个圈层组成的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三大因素。从三类因素分析来看,按照平均 60年的周期算,以1998为界,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然继续变暖,但遭遇冷事件的风险增加了,冷事件造成的 灾害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   “冷插曲”仍待研究   丁一汇形容,今年的严寒天气是气候变化“暖调”中出现的“冷插曲”。但是,这样的冷事件“插曲”究 竟会持续多长时间?他认为,这个问题是气候研究的一个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分析自然的因素和人类活动 因素的多重影响作用,才能得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   丁一汇认为,今年冷空气暴发之所以如此偏早、持续、频繁,主要有“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和厄尔尼诺 异常变化这两大原因。但他认为,一次“冷事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年平均温度变化,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 趋势。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地冷涡未来强度会逐渐减弱,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期,当2月份赤道太平洋 增温中心到达东太平洋正常位置时,气候会重新回归偏暖的状态。   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也认为,英国当前的严寒天气和北极涛动有关,和厄尔尼诺现象似乎也有一些关系,但 不是很明显。该局专家约翰·哈蒙德认为,当前的严寒仍属正常的地区性天气变化,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或全 球变暖的停止,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宏观的长期进程。   杨海军认为, 目前的严寒很可能表明年代际振荡进入冷位相 ,但这还只是一种可能。   这些气象学家还都承认,北极涛动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到底是暂时的还是 会连续下去,现在仍无法作出科学的定论。   杨海军对本刊记者指出,天气现象总是变化无常、很难预测的,而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也极其复杂。 这项研究其实只开始了10~20年,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观测资料仍非常缺乏,虽然陆地上 和大气的资料多一些,但海洋中的资料仍然很少,长期的资料也很少,因此,正确预测气候变化是一个亟待深 入研究的科学挑战。   杨海军认为,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可以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使人类能 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他提醒说,抛开变暖变冷的争议,仅从气候变率增大导致极端天气发生 频率加大这一点来说,对于酷热、暖冬和酷冷等极端天气现象都应该尽可能地做好研究、预测和应对。   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   对于气候变暖说的否定者来说,严寒天气是一项新的证据,而支持气候变暖说者则强调这些不过是气候变 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甚至是气候变暖直接带来的结果,媒体近日对这些争议也报道得不亦乐乎。   气候变化并不是非黑即白,媒体的报道能否保持对科学的尊重和客观平衡的立场,真实传达科学家的声音 ?公众能否不人云亦云?对此,拉蒂夫认为媒体和公众还是应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他对《卫报》的记者说,媒体对自己的曲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些曲解的报道往往是为了吸引眼球,但 是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没人会在媒体上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因为我们都对天 气变化有直接体验,因此大家都以为自己可以论断全球变暖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前沿科学问题,任何轻易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因此,也有观点指出, 一些坚信全球暖化的人 士将本次大范围严寒简单归因于全球变暖的做法不太严谨,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就可能会对政 府的决策产生误导。   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组发表的一份报告也说:“现在的一些气候变 化报告和会议,科学字眼退出了主题词。”实际上,科学应该是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内,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不确定研究仍然需要放在首位。   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气候门”事件爆出。这一丑闻显示科学家本身对气候是 否变暖也不是完全没有怀疑,但是一些科学家却似乎有隐瞒和操纵数据以支持全球变暖说法的嫌疑。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这一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 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10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IPCC预期的 上升0.2℃,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   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 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4-3-18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 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 来。         历史教训:从小冰期的惊呼到对温室效应的曲解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 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 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70年代中期 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年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 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4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 。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 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 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 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 趋势。 与温室效应同样著名的南极臭氧洞曾引起全球的臭氧洞恐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造化合物 氟里昂破坏了南极臭氧层。对二氧化碳和氟里昂排放限制的各种国际方案,给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 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新技术新产品的输出为美国的新经济增添了活力,使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超过 8年;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 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 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温室 气体的研究,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既有科学问题, 也有经济和政治问题。在科学上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应轻易做出结论 。 近期观测表明,太阳风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氟利昂大的多;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释放可造成更强烈的 自然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 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 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 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 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 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30余年来南纬50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1957~1993年10年平均变化趋势为0.20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0.3~0.6摄氏度。 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30余年来, 尤其是近10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 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1973年到199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1973年到1989年, 海冰范围有一个约0.16纬度/10年的减少趋势,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 渐增多的趋势,因此,1973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 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 “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 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 “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 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 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全球变冷的信号及其危险性预警 近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 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 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 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 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 的最大威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 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 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 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 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 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 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 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 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 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 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 7oC,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 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寒冷天气初露锋芒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2004年3月4日下午开始,百年来3月份最大的一场暴雪袭击了包括韩国首都 汉城在内的中部地区,部分地区积雪厚达30厘米,导致道路交通瘫痪,学校被迫停课。自2003年 11月以来,暴雪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2003年11月7日天津大暴雪70年罕见;2004年1月末,欧洲 大部分地区遭暴雪袭击 。 新华社索非亚2月14日电(记者郭爽)巴尔干国家近日遭受暴风雪袭击,致使这些国家的海、空和 陆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保海港城市瓦尔纳和布尔加斯的港口因暴风雪在13日被迫关闭,保首都索 非亚机场也因强风被迫取消了大部分航班。在保加利亚南部邻国土耳其,暴风雪阻断了土耳其 2700个村庄通往城镇的公路,并使该国的铁路和机场陷于瘫痪。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80% 地区的电力、自来水和供暖因暴风雪而中断。希腊首都雅典也遭受近10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 市内积雪深达50厘米。气象专家说,雅典和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温度已降至冰点。罗马尼 亚近日气温骤降,罗中部城市米耶尔库雷亚丘克市的气温已达零下32摄氏度。 2000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8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与往年相比,其发生频率、涉及 范围已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 。2004年中国的沙尘暴又趋于强烈,截至2004年3月12日,已 发生6次沙尘暴。 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参考文献 1. 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2. 赵希涛, 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149 3. Kellogy, W W.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lobal climate. W M O Bulletin. 1977, 26 (4): 229~240 4. 周光召.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 1996, 48(5): 4~7 5. 杨学祥.关注全球灾害频发的地磁境境 (2004-2-24),光明观察,2004,第8期 6. 杨学祥. 火星探测对地球的警示 (2004-3-9), 光明观察,2004,第10期 7.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8. 周秀骥, 陆龙骅 主编.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北京: 气 象出版社.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9.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10. 郭增建.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4(3): 287. 11.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66~384 12. 任振球.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见: 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 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7.43~48. 13. 汪品先, 翦知湣.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第四纪研究. 1999,(1): 1~17 14. 信莲. 韩国汉城遇百年罕见暴雪 交通瘫痪学校停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14:09. http://news.sina.com.cn/w/2004-03-05/14091973584s.shtml 15. 郭爽. 暴雪席卷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等四国海陆空交通受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10:24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6/10241812694s.shtml 16. 主编:刘英健 编著:黄宇 王长锁. 《小学环境教育丛书--抚平大地创伤》. http://www.pep.com.cn/200304/ca191075.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98 次阅读|3 个评论
超级月亮不会引发地震海啸 ,但喝牛奶却中毒了
热度 6 sheep021 2011-4-12 17:26
专家称“超级月亮”与日本地震海啸无关 朱进表示,这些猜测缺乏科学根据。“我研究天文30多年了,‘超级月亮’不是一个新词汇,更不是一个恐怖词汇。”因为月球每月都有一次近地点,像这次月球和地球如此接近,在过去的400年里至少出现了15次以上。这轮满月确实会引起比平时较大的潮汐,但简单地把潮汐作用与自然灾害联系,还是没有科学根据。 朱进说,月亮对地球的影响体现在潮汐,对潮汐影响有其周期性变化,这不简单是月亮离我们远近的变化,其实还有太阳的变化。“造成地震、海啸这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甘肃牛奶事件系人为投毒 致3名不到两岁的孩子身亡 下面,俺模仿地震专家的口气,谈谈 孩子死亡与牛奶无关: 专家表示: 这些猜测缺乏科学根据。“我研究牛奶30多年了,‘牛奶中毒’不是一个新词汇,更不是一个恐怖词汇。” 这个送奶工长期为当地居民送奶,未见有中毒事件,这次中毒的孩子们也每天都喝这家送的牛奶,一直未见中毒事件,所以,把孩子中毒与喝牛奶联系起来是不科学的。如果有联系,应该每天都有人喝牛奶中毒才对。 虽然,喝被人投毒的牛奶的确会有中毒现象,但简单地把中毒与喝牛奶联系,还是没有科学根据。 专家说,喝牛奶后中毒,这不简单是牛奶否被人为投毒的问题,其实还与环境污染,其他饮食等有关。“喝牛奶中毒这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小姐: 这年头,专家为啥都不专了,几乎都成稀泥了。难道说水分太大?
个人分类: 地震预测|197 次阅读|8 个评论
李克绍 吴茱萸汤治疗周期性顽固性呕吐病例
热度 3 sheep021 2011-2-28 21:16
吴茱萸汤治疗周期性顽固性呕吐病例。 患者张某,男,50岁,1986年9月14日初诊。 主诉:半年多以来,每月下旬即发生剧烈呕吐。呕吐前几日,自觉疲倦,食欲不佳,睡眠不好。呕吐发作时先将食物吐尽,其后是涎沫,直至呕出苦水,弯腰曲背,声震四邻。致使左右邻人聚观,皆有怜悯之情。约持续一日左右,才逐渐缓解。但呕吐之后,饮食睡眠,反觉舒适,精神好转,体力增加。从第一次呕吐起,已发作过六次。 病史:患者素体肥胖,体重曾达81千克,于1984年春节查出糖尿病。曾到省某医院门诊,先后就诊四次,每次给予中药三剂(是何药物不详)。至第十剂,服后即吐,一连吐了九天,水药不进。遂于1986年3月13日住院输液,并注射止吐剂。呕吐虽已止住,但似乎更不舒适。出院后每月又出现呕吐一次。 辨证:体态一般,舌苔薄腻,脉象濡缓,按之不鼓,自觉腹背略有发胀感。根据呕吐涎沫,考虑是肝气夹胃中寒浊上逆,给予吴茱萸汤原方。 处方:吴茱萸12克,红人参3克,生姜15克,大枣2枚。 9月17日二诊:上方三剂后,胀满等自觉症状似有好转,但不明显。仍用前方,吴茱萸改用9克,又加入苏叶9克,黄连3克,陈皮6克。 10月3日三诊:服用上方五剂后,月末(10月27日)仍按期呕吐,比以前未见减轻,故知此方无效。细查舌苔薄白似粉状,遂考虑用吴茱萸汤加入《苏沈良方》之遇仙丹,去木香、槟榔。方中三棱、莪术宽胀除积,且有黑丑以搜剔顽固之湿邪,少用大黄有利于降逆泻浊。 处方:黑丑6克,大黄6克,三棱6克,莪术3克,生姜3片,吴茱萸9克,党参9克。 1987年1月11 日,患者前来道谢,自称上方服用5剂后,呕吐一直未发。 此患者之呕吐有两个特点:一是持续而严重的呕吐过后,反周身轻松,睡眠良好,食欲增加;一是周期性发作,时间比较准确。脉象不鼓,这可能是屡经呕吐之后,脾胃元气受损所致。舌上薄自粉状苔,说明消化道有湿浊结聚。先生认为,其病关键在于湿浊,湿浊结多才使呕吐。这样的呕吐,实际是人体排异作用,所以呕吐之后反觉一切轻松。但呕吐只能收效于一时,病邪未除,湿浊还会继续增生,直增生到足以再度引起刺激时,呕吐就又再次发生。只有用吴茱萸汤合遇仙丹,温中降浊,搜剔顽痰,方可解决呕吐之根本。 见: http://www.du8.com/readfree/16/02992/2.html 牵牛子含有牵牛子甙、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裸麦角碱、野麦碱等成分,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量,不可多服,牵牛子的药用名称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为黑牵牛子,白丑为白牵牛子,二丑为黑白丑的混和物。 牵牛花食用功效: 性寒,味苦,有逐水消积功能,对水肿腹胀、脚气、大小便不利等病症有特别的疗效。 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 水肿 、 肾炎 水肿、 肝硬化 腹水、 便秘 、虫积腹痛等症。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1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基本电路的总结(2)-振荡器
williammilo 2010-1-31 19:30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基本电路的总结2-振荡器/ 1.简单的说振荡就是电压、电流或其他电量的 幅度 随 时间而反复变化 的物理现象,这种变化通常是 周期性 的。 2.当激励源的频率与自激振荡频率十分接近时,原有自振频率消失而为外加的频率所占据的现象。同步后的自振频率与外加激励源频率相等。外加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振荡频率亦随之而变。 3.在 一定条件下 ,振荡频率也可以是激励频率的 分谐波或高次谐波 ;前者称为 同步分频 ,后者称为 同步倍频 。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新思维之一:《Pn 阶准素数模型》
lanyu582135 2009-11-2 19:40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新思维之一:《Pn 阶准素数模型》 1 .基本概念和定义 传统筛法中,将大于 1 的自然数分为素数和合数两类,在 上,设小于 x 平方根的素数有 n 个,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是: P 1 、 P 2 P i P n ,那么,在 上,等于 m P i (i=1 、 2 、 3n ; m=2 、 3 、 4) 的整数都是合数,筛掉这些合数数 , 剩余的整数中,除了 1 之外的都是素数。 这种筛除方法仅仅因为 m 从 2 开始才 取 连续整数 , 就破坏了 P i 筛点的等间距属性,从而就破坏了筛除点和剩余点在数轴上分布的周期性,堵塞了根据筛点和剩余点周期性分布等特性,研究整数域属性的渠道。 若将上述 m 的取值从 0 开始取连续整数,定义整数轴上等于 m P i (i=1 、 2 、 3n ; m=0 、 1 、 2 、 3 、 4) 的整数为 P n 阶准 合数 ,而包括 1 在内的剩余整数为 P n 阶准素数 。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在整个数轴上周期性、对称性分布的 P n 阶准素数模型 。 如此以来,每个 P i 的整倍数点(亦称为 P i 的筛点)都是从 0 起始的等间距分布点, n 个 P i 筛点的公共重叠筛点,就是 P n 阶准素数分布周期的周期端点。因此 P n 阶准素数的周期长度是: ( 1 ) 由于筛除前的整数点和 n 个 P i 筛点都是关于周期端点和中点对称分布的,所以筛除后剩余下来的 P n 阶准素数 点、 关于 周期端点、中点 也是 对称性分布的。 在整个数轴上, P n 阶准素数是一个其中既有素数、又有合数、又包含 1 的混合集合,但在有些区间段上, P n 阶准素数的属性却比较单纯:在 上的 P n 阶准素数,就只有整数 1 ;在( 1 , ) 内的 P n 阶准素数,全部是素数;在 上的 P n 阶准素数,既包含了其上的全部素数,又包含了其上的部分合数。 2. Pn 阶 准素数模型的数学意义 《 1 》在仅仅研究 P n 阶 准素数属性时,研究区间 之长度 x 与准素数阶次表征量 P n 是相互无关的两个独立自变量。可以任取 x 值和 P n 值, 研究任意区间上、任意阶次的准素数之有关问题。 由于同一阶准素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是周期性的,所以,由 P n 阶 准素数在其第一个周期上的分布规律,就可以推知它在整个数轴上的分布规律。 比如奇数序列,就是 P 1 阶准素数,由 1 和 3 相差 2 我们就知道任何大小的相邻两个奇数都是相差 2 的。 又比如 P 2 阶准素数,其周期长度为 6 ,第一个周期只有 1 和 5 这两个准素数,第二个周期只有 7 和 11 这两个准素数,由此可知,无论多大的 P 2 阶准素数,都是围绕其周期端点孪生的等等。 P 2 阶准素数也因此成为证明孪生素数无穷性的坚实基础。 再比如 P 3 阶准素数,其周期长度为 ,第一个周期的左端点是 0 点;右端点是 30 点;其上的筛网见(例图 1 ); P 3 阶准素数共有 8 个,它们是 1 、 7 、 11 、 13 、 17 、 19 、 23 、 29 ,它们相对于周期中点 15 点对称分布。根据筛网、准素数、准合数都是以 30 为周期而周期性分布,且是关于周期端点、中点对称性分布,则由 0-30 间的分布,可以推知 30-60 、 60-90 、 90-120 、 120-150 、 间的分布;由我们熟悉的 0 点右侧的 P 3 阶准素数,可以推知 30 、 60 、 90 、 120 、 150 、 点两侧的 P 3 阶准素数。即由 0 点右侧半周期的 P 3 阶准素数有 1 、 7 、 11 、 13 ,可推知 30 点左侧半周期一定有 29 、 23 、 19 、 17 ;可推知 30 点右侧半周期一定有 31 、 37 、 41 、 43 ;可推知 60 点左侧半周期一定有 59 、 53 、 49 、 47 ;可推知 60 点右侧半周期一定有 61 、 67 、 71 、 73 ; 等等。 由此可知,这时的 P n 阶准素数模型,就是我们由有限通向无穷的平直绿色通道。 例图 1 : P 3 阶第一个周期上的筛网和准素数分布图 (见 http://sea3000.net/fengjungang/2_23.php 图 ① ) 《 2 》在利用 P n 阶准素数属性研究有关素数的问题时,( a )将整数 1 暂且视同为素数;( b )将研究区间 之长度 x 限定在 之间即可。这是因为,对于筛选素数而言, P n+1 在数轴上的第一个非重复有效筛点是 点。在此点之前的 P n+1 筛点,除了 x= P n+1 点是无效筛点外,其余的都是 P n+1 与小于它的 P i 筛点相重叠的筛点、也是无效筛点。因此,在此点之前的 P n 阶准素数,除 1 之外,已全部是素数了,不需要再用 P n+1 筛除了。例如, x=7 7=49 点之前的 P 3 阶准素数,除 1 之外全部是素数。而 x=11 11 之前的 P 3 阶准素数除了 1 和 7 的少数个整倍数 7 7=49 、 7 11=77 、 7 13=91 、 7 17=119 以外,都是素数。所以,前面举例中列出的 P 3 阶准素数,除 1 和 49 外都是素数。 因此, 点之前的 P n 阶准素数,减 1 、再加上 P 1 、 P 2 P i P n 这 n 个素 数,就是该点之前的全部素数。若用 表示小于 x 的素数数目;用 表 示小于 x 的 P n 阶准素数数目,在满足 的前提下,则有: ( ) ( 2 ) 为了今后叙述方便,定义 P 1 、 P 2 P i P n 这 n 个素数,为 P n 阶准素数的 基素数 ,也称它们为满足 的 x 之 基素数。 由利用 P n 阶准素数研究素数时的附加条件 可知,这时, P n 与 x 不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变量,在 x 增大到每个素数平方的点上时, P n 就要增大一次、准素数的阶次就要向上提升一阶。所以, 对于素数研究而言, P n 阶准素数模型又变成一个由有限通向无穷,由低阶通向高阶的阶梯型绿色通道。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新思维之一:《 Pn阶准素数模型》
lanyu582135 2009-11-2 12:27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行金融决策独立性必须加强
simonjo828 2009-4-1 07:23
  提要:中国央行的信号再一次说明在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的时候,保持本国金融决策的自主性对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央行网站3月26日刊发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署名文章《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最近一段时间周小川行长对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探讨,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此次撰文同样在很多问题上展开了很多讨论,包括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会计准则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等。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金融决策部门在维持本国金融稳定的作用不能因为经济一体化而成为一个空架子。相反还要在出现问题时得到加强,从而对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一个减震的作用。   诚然,当G20国首脑峰会日益临近的时候,世界各国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都在不断地进行反思,而对于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金融决策部门需要扮演何种角色,也受到各国的积极探讨。在这一点上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不例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30年的改革,已经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很多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慢慢得到了解决,尤其是金融体系的改革,在近几年的改革中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2004年以来实施的新一轮银行业调控,大大提高了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但这并非说我国银行就没有问题了。相反,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银行业自身的问题依然不少。   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这样的良好开局也正说明当前我国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合理调控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这对于当前陷入泥潭的国外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在对本国的货币政策部门提出与国际接轨,甚至把部分功能并入到新的区域金融决策部门,从而使得单一经济体自身实施金融政策的范围受到不同的限制,对保持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发生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世界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很难做到有效的协调,使得丧失应对金融危机的最佳时机。在此次金融危机的现实中我们再一次见到了这样的问题。   为了稳定严峻危机下的市场,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迅速行动,采取非常规措施。即使采取了强有力的正确措施,但应对不及时或延误的行动滞后于事态的发展,将会降低措施的效果。所以此次中国央行的信号再一次说明在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的时候,保持本国金融决策的自主性对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西方社会,由于政治的原因,赋予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稳定市场的特殊授权往往需经历较长的政治过程,因而常常错过最佳行动时机。而在代理人机制下,这样的状况很难得到更大的突破。这也暴露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在世界各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制约下,不可能走纯粹的金融大一统的路线,这在当前的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所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的金融决策部门对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当西方金融体系处于一个自身的发展周期时,它自身的弊端可以给我们的金融业发展提供一个参考的实例,我们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由于金融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在应对非常时期的时候,更需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才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情做出最有效的行动,从而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而此次央行的言论也说明对2008年中国央行在货币决策中缺乏必要独立性的一个信号。   我们的银行业改革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有效的监管下货币决策独立性方面还会不断地加强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个人分类: 经济评论|2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生王冬华论文被下载超过250次
guoxiangyun 2008-7-10 09:29
今天上班一打开邮箱,就发现有一封来自Nanotechnology的邮件,原来是告诉我们关于碳化硅孪晶纳米线的论文被下载了250次。 Dear Prof Guo, I am pleased to tell you that your article, Periodically twinned SiC nanowires, in Nanotechnology, Vol 19, pp215602 (2008), has been downloaded 250 times so far. To put this into context, across all IOP journals 10% of articles were accessed over 250 times this quarter. ... ... 该论文是我们和UCLA的杜经宁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他的博士生徐迪合作完成的。我们组论文的引用率(SCI他引)都不高,最多的才30次,希望这篇文章在引用率上能有突破。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5999 次阅读|3 个评论
Nanotechnology论文被选为亮点文章加以介绍
guoxiangyun 2008-5-30 18:37
我们组关于周期性孪晶碳化硅纳米线(内容见博文: 周期性孪晶结构的碳化硅纳米线 )的文章在Nanotechnology发表后不久,就收到杂志编辑的email,说要在Nanotechweb.org上的Lab Talk栏目加以介绍,希望我给他们写个story。 虽然是个短文,但要写得简单明了,让大家都能明白还真不容易。想了一个星期,动手写了一天,再经过我们的合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经宁教授的润色,总算完成了一件任务。今天编辑告诉我已经上传到Nanotechweb.org上了,网址为: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lab/34422 。 Nanotechweb.org提供该论文免费下载3个月。 下面就是从 Nanotechweb.org 上复制下来的 那篇短文: Periodically twinned SiC nanowires used as reinforcement for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In composite materials, particles or fibers are added to a matrix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They are called particle- 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One well-known example is reinforced concrete, made by embedding steel rods or mesh into the fresh and uncured concrete. The reinforcement renders the hardened concrete structure capable of supporting greater tensile, compressive and shear stresses. The adhesive bond between the steel and the concrete is important. The adhesion can be enhanc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contours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steel members. In developing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nanotubes and nanowires are expected to greatly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Silicon carbide nanowires have been regarded as an excellent reinforcement for composites due to the high intrinsic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s. However, the silicon carbide nanowires have a smooth surface and are easily pulled out when the composites break because of the weak adhesion between the nanowires and the matrix. Therefore, we need to fabricate a contoured surface of the silicon carbide nanowi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dhesion. In a recent paper published in Nanotechnology , researchers from China and the US reported a new type of silicon carbide nanowires periodically twinned SiC nanowires, which have a contoured surface on the nanoscale. The nanowires with a hexagonal cross section, a diameter of 50300 nm and a length of tens to hundreds of micrometers feature a zigzag arrangement of periodically twinned segments with a uniform thickness along the entire growth length. Computer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zigzag columnar structure is formed by the stacking of hexagonal discs of {111} planes of SiC. The authors proposed a minimum surface energy and strain energy argument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periodic twins in the SiC nanowires. The twinning structure has made the nanowires exhibit different luminescence and chemical stability. In another paper published in Nanotechnology (2006, 17 2870), the Chinese group showed that the silicon carbide naowires with beaded morphology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an epoxy composite. Therefore, the new type of twinned SiC nanowires is expected to find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nano-composites. (郭向云,2008年5月30日)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659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