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真正的人才都是“野性、奴性、出活”三位一体的
famingkuang 2010-8-31 02:03
伯乐之爱马也,其行也千里,动如狡兔,静如处子者也。 以上这一段不知是出于何处还是发发自己胡编的,哈哈。但大意是说,能被伯乐相中的千里马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 1 ,日行千里的能力。 2 ,能被将军所用,听其指挥。如果能与将军心意相通那是最高境界了。 陈海春先生的《 周济:一个领导学的经典案例 》很多人都没有看懂,主要在对 听话,出活 这句话很反感上。 听话,出活 是人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要成为人才 出活 是第一位的,你不能干活,人家要你来做什么?养来吃干饭吗?所以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自己必须有真才实学。 其次,要学会听话,试想,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野马,任谁都骑不了,要之何用?它的命运只能是被卖来卖去,最后无处可卖了,老死在马厩里!或者因踢伤主人而命丧黄泉。人才何不如是也? 但是光 听话,出活 还是成不了真正的人才!就象真正的千里马一样,还是需要有不听话或是说有选择性的听话的本领才行。一匹好马是有性格、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骑的,只有能通过它 考验 的人才能成为其主人,它也只听其主人的话,在主人手里才能驶骋疆场,为主人也为自己建功立业。试想一下,赤免马如果没有吕布、关羽做其主人,恐怕今天我们全然不知赤免马为何物吧? 所以真正的人才除了要 听话,出活 之外还要有 野性 ,在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主人之前决不收起他的野性,如果他被拉去磨坊,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逃出来,哪怕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荒原。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在将军的手里,他才能成就他的梦想,才能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千里马的使命感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真正的人才除了他那出类拔萃的能力外,还都是 野性 与 奴性 的混合体。只有野性不过是一匹不堪重用的野马,只有奴性也只能是十足的奴才。 想成为一名千里马式的人才就必须一方面修炼那日行千里的本领,另一方面须炼就一双慧眼,在茫茫人海中等待自己真正的主人出现。 真正的人才都是 野性、奴性、出活 三位一体的。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5468 次阅读|9 个评论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应该只是历史
MIT1982 2010-8-30 13:56
今日网上热议复旦八教授请求录取国学奇才但被陕西招办拒绝的噩耗。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即使是 国学天才 也得不到陕西省招办的放行!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啊! 当今高考是这个社会选举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我们不可否认高考的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很多人才不非是通过高考后的大学里成长的。中国自古就是人才辈出的国家,多少人才没有上过大学?很多人才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热播的唐山大地震里德一句名言就是大学也培养出不少废物。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不能对那些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在某一领域表现出天分的优秀的人才垂青呢?他们只要在优秀的前辈的指导下,加之个人的努力定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而现实呢,在没有权力的背景下,即使出现很多各领域的人才,他们又不会被这个社会所包容。高考的目的是什么?是选拔优秀人才,什么是人才,难道仅仅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的吗?学习好只是一方面,可以说只是人才具备之一的因素。而那些在高考前就已经有所专长的真正的人才苗子却要被拨到一边晒太阳,谁之过也?! 伟大的毛主席讲过文艺要遍地开花,百家争鸣。而人才的选拔制度应该是多样化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各个领域的人才,而不是名义上的大学生。大学生有的是人才,而有些是废物。为什么现在的人们总是热羡历史,羡慕季羡林、钱钟书等学者的脱颖而出?难道人才仅仅存在历史中吗?今天我们社会上的人才同样很多,千里马一大批,伯乐也常有,但是就是制度限制了他们。制度是人制定的,人可以超越制度,但这里的人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而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比。 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衷心热爱人才,为人才是举!举人才除了高考,应该面向社会在各个领域如现行的选拔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高材生一样,选拔其他人才。在高考中表现出某一学科优势的学生,国家社会应该给予高考选拔外的关注,通过设立其他选拔制度来接纳他们,让他们在名校里在名师的指导下,成长成才!刘翔让我们中国的110米栏昙花一现,震撼世界!难道除了刘翔,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了吗?广阔的农村里有多少运动健将,有多少星探去农村深入挖掘人才?为什么我们的乒乓球一直称霸世界?这里面有许多我们这个社会制定制度的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古代的中国,即使是封建社会,人才也不是被埋没的。许多人才没有通过科举的选拔,但却通过了父母官的提拔,照样成为了人才。为什么今天就做不到呢?今天的中国是需要人才的,如果因为制度的问题,某些真正的人才被抛弃,那将是国家的悲哀!国家的不幸!人才需要天分,天分来自学校外的个人兴趣下的自学和努力,天才需要社会的培养和导向。 祝愿我们的国家不拘一格降人才,祝愿我们的社会出现更多历史上的大师级的人物。放弃了人才,等于放弃明天。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拘一格降人才 国学天才孙见坤
XUPEIYANG 2010-8-29 10:04
http://baike.baidu.com/view/4174475.htm  以公众的眼光来看这件事,陕西省招生办的做法虽然符合规章制度,但却有点不近人情:孙见坤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他确实是以自身的才华征服了众多教授。这样的苗子,如果不能到心仪的高校去进行深造,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个损失。让一个国学天才去读他毫无兴趣的法学院,这不是埋没人才,这是糟蹋人才!   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也一并受到抨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吗?当年,钱钟书数学考了0分,一样能进清华,现在,孙见坤的成绩仅仅比一本线低了6分,复旦就是死活要不到他。在僵化的高考制度下,还会有多少孙见坤被强行送到一个陌生的轨道?   这就是不开明的结果。但不管是惋惜、遗憾还是痛恨,人们首先都要承认,当今社会大环境下,严格才是维护高考公平的基础。具体到孙见坤身上,公众看到的是制度的僵化与缺陷,这是因为,孙见坤确实是个人才,是个不可多得的国学天才。但如果今天陕西省招生办为孙见坤开了绿灯,明天会不会又有教授推荐王见坤、李见坤,也请求招生办照此办理?   在招生问题上,严格与开明是对矛盾。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下,公众对于二者的倾向性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教授们既拥有学术权威又享有清誉,如果高校校长们只认学识不理权钱,公众自然希望招生办开明一些。但在眼下,天平显然是倾向于严格的。当个别教授、院士、校长们热衷于抄袭、剽窃、交易,哪怕只是少数人在这样做,败坏的也是整个高校的声誉。这样的大环境下,陕西省招生办宁可拦错,不能漏网,也在情理之中。   潜在的大师被拦在门外,谁都会感到惋惜,但现在严格,拦下的只是极少数少年天才,一旦给了交易以改头换面肆意横行的机会,被拦在门外的,可能就是成千上万的天才。现在我们还不具备把开明放在严格前面的社会基础,高考制度虽然不时受到抨击,被挑出这样的或那样的弊端,但至少,它很公正、很公平。   严格是基础,虽然,我们更追求开明。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2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史上最牛的大學講演
jiangjinsong 2010-8-23 16:31
网上流传很广的号称史上最牛的大学讲演,之所以说是最牛的讲演,是因为讲演者当场被耶鲁大学保安带离现场,被河蟹了,哈哈哈。 埃里森(甲骨文公司CEO)在耶鲁大学演讲 Graduates of Yale University, I apologize if you have endured this type of prologue before, but I want you to do something for me. Please, take a good look around you. Look at the classmate on your left. Look at the classmate on your right. Now, consider this: five years from now, 10 years from now, even thirty years from now, odds are the person on your left is going to be a loser. The person on your right, meanwhile, will also be a loser. And you, in the middle? What can you expect? Loser. Loserhood. Loser Cum Laude. In fact, as I look out before me today, I don't see a thousand hopes for a bright tomorrow. I don't see a thousand future leaders in a thousand industries. I see a thousand losers. You're upset. That's understandable. After all, how can I,Lawrence Larry Ellison, college dropout, have the audacity to spout such heresy to the graduating class of one of the nation's most prestigious institutions? I'll tell you why. Because I, Lawrence Larry Ellison, second richest man on the planet, am college dropout, and you are not. Because Bill Gates, richest man on the planet-for now anyway-is a college dropout, and you are not. Because Paul Allen, the third richest man on the planet, dropped out of college, and you did not. And for good measure, because Michael Dell, No.9 on the list and moving up fast, is a college dropout, and you, yet again, are not. Hmm ... you're very upset. That's understandable. So let me stroke your Egos for a moment by pointing out, quite sincerely, that your diplomas were not attained in vain. Most of you, I imagine, have spent four to five years here, and in many ways what you've learned and endured will serve you well in the years ahead. You've established good work habits. You've established a network of people that will help you down the road. And you've established what will be lifelo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word therapy. All that of is good. For in truth, you will need that network. You will need those strong work habits. You will need that therapy. You will need them because you didn't drop out, and so you will never be among the richest people in the world. Oh sure, you may, perhaps, work your way up to #10 or #11, like Steve Ballmer. But then, I don't have to tell you who he really works for, do I? And for the record, he dropped out of grad school. Bit of a late bloomer. Finally, I realize that many of you, and hopefully by now most of you, Are wondering,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Is there any hope for me at all? Actually, no. It's too late. You've absorbed too much, think you know too much. You're not 9 anymore. You have a built-in cap,and I'm not referring to the mortarboards on your heads. Hmm ... you're really very upset. That's understandable. So perhaps this Could be a good time to bring up the silver lining. Not for you, Class of '00. You are a write-off, so I'll let you slink off to your pathetic $200,000-a-year jobs, where your cheques will be signed by former classmates who dropped out two years ago. Instead, I want to give hope to any underclassmen here today. I say to you, and I can't stress this enough: leave. Pack your things and your ideas and don't come back. Drop out. Start up. For I can tell you that a cap and gown will keep you down just as surely as these security guards dragging me off this stage are keeping me down... (At this point The Oracle CEO was ushered off stage.)   耶鲁的毕业生们,我很抱歉如果你们不喜欢这样的开场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请你好好看一看周围,看一看站在你左边的同学,看一看站在你右边的同学。请你设想这样的情 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失败的经历。失败的优等生。   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一千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没有看到一千个行业的一千名卓越领导者。我只看到了一千个失败者。你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我,埃里森,一个退学生,竟然在美国最具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地散布异端?我来告诉你原因。因为,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你们非常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让我打击你一下。我要相当诚挚地指出:你们的文凭不是白拿的。你们中的大多数,我猜,已经在这里花费了四五年时光,你们将以各种方式在未来使用你所学的东西。你们已经确立了好的工作习惯。你们已经建立了能帮你沿这条路前进的人际网。你们已经将自己这辈子与治疗这个词建立了一种联系。一切很好。因为事实上,你们需要这些。   你们将来需要这些有用的工作习惯。你将来需要这种治疗。你需要它们,因为你没辍学,所以你永远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哦,当然,你可以,也许,以你的方式进步到第10位,第11位,就像史蒂夫鲍尔默,但,我没有告诉你他在为谁工作,是吧?根据记载,他是研究生时辍的学,开化得稍晚了些。   现在,我猜想你们中间很多人,也许是绝大多数人,正在琢磨,我能做什么?我究竟有没有前途?当然没有。太晚了,你们已经吸收了太多东西,以为自己懂得太多。你们再也不是19岁了。你们有了内置的帽子,哦,我指的可不是你们脑袋上的学位帽。   嗯你们已经非常沮丧啦。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现在可能是讨论实质的时候啦绝不是为了你们,2000年毕业生。你们已经被报销,不予考虑了。我想,你们就偷偷摸摸去干那年薪20万的可怜工作吧,在那里,工资单是由你两年前辍学的同班同学签字开出来的。事实上,我是寄希望于眼下还没有毕业的同学。我要对他们说,离开这里。收拾好你的东西,带着你的点子,别再回来。退学吧,开始行动。我要告诉你,一顶帽子一套学位服必然要让你沦落就像这些保安马上要把我从这个讲台上撵走一样必然(此时,Oracle CEO被带离了讲台) 您可能猜到了,這篇講演的確只是一個惡搞而已。大學教授們不必擔心,勤奮苦讀的博士生們也不必心裡不平衡。 不過,我們的高等教育需要反思和改進的地方也的確很多很多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275 次阅读|6 个评论
媒体、记者、名人害死了多少奇才和天才?
xupeiyang 2010-8-23 08:58
奇才和天才目录(待补充): 胡万林 张悟本 李一 侯耀华 郭德纲 曲黎敏 赵中伦 国学天才孙见坤   樊馨蔓:我是中国最大媒体的记者 面对网友和司马南等的质疑,樊馨蔓给记者发来了自己的新博客地址。该博客只有两篇博文,分别发于8月14日和8月17日。樊馨蔓告诉记者:我的回应都在博客中。   在博文里,樊馨蔓写道:我一直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除了我非常信任我自己是中国最大媒体的记者,以我们一贯以来公正,平等,求实,前卫的职业要求,分秒不敢放松自己的言行所为。对《世上是不是有神仙》一书的内容,樊馨蔓写道:我辟谷两次,亲身体证;我查阅无数典籍;我闭关再亲验、体证,仔细感受,观察我小小、脆弱肉身的变化。我自2005年首次辟谷,至2009年首次发博,中间历经近1500天。想采访我的记者,你们的功课有做到我这样的程度吗?   对于司马南,樊馨蔓也说:你是不是可以来调查和了解一下呢?我这么大力气做了,是因为我深知传播的力量,我是记者啊,中国最大媒体的记者。司马南先生,你不要胡子长短地八卦。你要学会穿透现象,直抵本质。这个本质是被岁月沧桑地掩盖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李一事件的调查结果(凤凰网) 张纪中妻樊馨蔓:李一是传统文化代表 为什么总出李一? 敬一丹 李亚鹏 马云等名人卷入李一事件 李一的贵人及其勾结邪教的证据? 大师李一告诉我们什么除了怀疑,我们别无选择 新语丝:妖道李一如何俘获央视女记者? 李一道长以通电治疗疾病的科学道理 李一人神鬼三部曲有感 贵人如何让假道士李一升天的?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世界计算机领域人才分布兼论Vinay Deolalikar“P!=NP” 的证明
dulizhi95 2010-8-11 08:39
最近惠普实验室的研究员 Vinay Deolalikar 声称已经证明 P!=NP ,并在网上公开了 论文草稿 。他已在 8 月 6 日私下将 100 来页的论文草稿发给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若干主要研究者审查。目前尚未通过同行审议。 http://www.hpl.hp.com/personal/Vinay_Deolalikar/ 敝人先就他的证明说两句。 大家知道, P 是否等于 NP ,属超级难题,一直未解。不少人声称已解决该难题,但未被认可。如今的 Vinay Deolalikar 声称已经证明 P!=NP ,前景如何? 关于 P 对 NP 问题,目前有三种观点: 1 ,认为 P ! =NP , 2 ,认为 P==NP , 3 ,认为无法确定,甚至人类永远无法确定。第一类是主流。 先谈他的优势:英文表达很溜,英文论文的写作水平,结构及表达方式一流,因而很吸人眼球;拥有惠普实验室的研究员的头衔,之前已有不少带原创价值的成果;跨多学科,知识广泛, idea 新颖;论文洋洋万言,长篇大论,符合此类论文的特点;结论符合大多数主流权威专家的看法。 再谈可能的问题:简单的逻辑是,证明越单一,越简洁,越易于被确定,而越复杂越倒腾,越易将人搞糊涂,包括将他自己搞糊涂。他采取的是跨多学科,将多种不同源的概念原理连接起来,综合得出证明结论的方式,方法新颖,具有创意,之前从未有人想到过,因而易引起关注和敬畏。然而,恰恰是这些可能使他陷入深渊: 1 ,因跨多学科,他自己对其他学科相应的概念原理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的问题; 2 ,多学科概念原理连接时,概念原理在内涵外延上衔接会否出现缝隙问题; 3 ,他用的是抽象的理论推导,抽象的概念原理堆砌,将一个领域的概念原理应用到另一个领域时,在对概念原理的应用适当性方面的理解会否出现根本性偏差的问题,若是,则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证明。 当今世界计算机领域人才分布是:美国是当然的老大,而且不断地从老二老三那里吸走大量人才,其次日本欧洲甚至韩国在许多应用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除老美外,中国印度应是列第二位的计算机人才大国。美国各大学计算机专业外国的研究生人数包括一些计算机公司外国职工的人数,基本上都是中国印度排在前面。就人数而言,中国多于印度。但印度往往出创造型人才,中国则出不了。 那个困扰了世界多少年的难题,素数的判定问题,原来一直以为是指数型的,前些年两个印度佬搞出了一个算法,证明可以用多项式求解。如今的这个 NP 难题,难道又要为印度佬所破?当然,我是属 P=NP 派,我认为他肯定错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932 次阅读|6 个评论
高校最能干的人才(包括教授)送那里---政府(官员)
lin602 2010-8-10 20:46
部分省公开选拨副厅级干部(说实话,也是好事,比个人决定干部人选是一进步),报纸上及电视上进行了报道。许多高校积极行动,宣传、推荐,将有兴趣,有决心,有能力的人送到这些岗位上。非常非常积极,这可以从报纸上公布的名单及单位上能够看出。 想想,一个教授(国家名义上是按副厅待遇与教授配套的)、博士生导师甚至高校的院长(正处)、处长,公开应聘到副厅级甚至副处级(市的副局长),也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仔细想想,这也是权力与实际收益的利益杠杆在起作用。 到这些位置,对自己个人,及对所推荐单位,特别是原单位的领导还是有利的。所以他们离开学校,房子可以继续拥有(多少年前其他教师离开以前要交房子的,现在不知什么规定了),还可以做原高校的博士导师、硕士导师,继续上课带研究生,还可以做兼职教授。其实他们脱离教学科研单位,专职做厅局干部,他们有多少时间做科研呢,有多高的学术水平,呵呵。我们都是做教师的,都是有体会的吧。 打住,不说了(今晚喝酒了),哈哈。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台湾教育家高震东演讲
sunapple 2010-8-10 11:00
标题:如果中国有很多高震东先生? 发信站:瀚海星云(2010年08月07日22:07:29星期六),站内信件WWWPOST 76岁的他能连续在台上站着讲5小时,而且你会越听越陶醉! 他年轻时答应女友将来创办一座学校,自己做董事长,未来的爱人做总经理。几年后真 的实现了,两人也就结为连理了。真是了不起的男人! 高震东先生1930年出生在山东潍坊,1948年到台湾,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独 特的教育理念,在台湾创办了忠信学校,所办的高职和普通高中运行三十载,实现升大 学、就业、没有犯罪记录三个百分之百。在台湾被誉为高职教育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   现年77岁的高先生精神矍铄、谈吐不凡、语言幽默、蕴含哲理,爱国情怀和期盼祖 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溢于言表,广征博引,谈笑间使听众入耳入脑。高先生认为:德育 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 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他强调: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道德是 心中有人,能力是眼中有事。教育学生先做自己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越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做一个人人需要的人。  高 先生的忠信教育法中的五伦是:道德教育的五项措施、教育爱与爱的教育 。他一向认为:教育工作肩负在师范生身上,每个老师不能小看自己对学生的影响,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强调教育工作是至高无上的  高震东先生 在国内的演讲  高震东在中国大陆某学校的演讲震惊每个国人  作者:高震 东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 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 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 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 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 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以下是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 演: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 ──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 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 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  禹 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 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 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 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 怎么回事?  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 扫卫生。  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  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 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 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 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 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 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 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 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 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 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  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 ?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  一般人最坏的毛 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 ─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 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  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 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 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 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你为什 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 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 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 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 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 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 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 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 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 ,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 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  今天上午下课的时候, 我和师大校长一块出来,礼堂里有很多废纸。我说不要捡,要等下午学生自己捡──同 学们,谁丢下这些纸屑就是不爱国。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 就是我的教材。好的,同学们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这就爱国的开始。我给大家讲两 个关于渍纸的故事。  第一个,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 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 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 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 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事长 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 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  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 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 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 ,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  福特就这样进了这 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变了 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 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 看见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  第二个渍纸的故事,当 本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登 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   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乱刮 !外国人一看当然会这样认为:你们中国此时要同日本比,差得远呢!  大家不要总 是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都没用,咱们的道德水准还没上来,还差 得远!  大家说这些废纸重要不重要?所以说,我让大家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 的开始。  万事从小事做起。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 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 坏了,几亿元报废了!天下有大事吗?大家看哪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头一齐掉下来的? 都是一节油管不通,一个*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一个人的死,哪个是全身完全溃烂死掉 的?都是肝坏了,或心脏有毛病,等等一个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  ──同学们,从 现在开始,你们要有敬业观念。我们中国实行九年制教育目的就是这样,就是要看你怎 样同老师相处,怎样与朋友相处,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才是最伟 大的教育,你把西方的教育看作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长三 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 向东方学习人文教育!所以说,我们祖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掌声)孔 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 做,这就是真正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精髓所在。  再一个,我们要进行吃中国饭、 说中国话、过中国节和穿中国服装的振兴民族文化的道德教育。一个中国人连中国饭都 不吃了,能叫中国人吗?吃中国饭的第一代表是使用筷子。筷子原是中国的文化,是文 明的行为。  我去美国,偶尔吃他们的西餐,他们一上西餐我就说:请给我拿筷子 来。他们问我:吃西餐都用刀叉,你为什么用筷子?我说筷子是文明的象征,而 你们的刀叉是野蛮标志,所以我不用。筷子可切、可削、可夹、可戳,无所不能,而你 们的刀叉笨重至极,象杀人的武器。(掌声)  学生要吃烧鸡,我说可以,如果他说 要吃肯德基,我要揍他,他说吃面包夹豆腐乳,可以,他说吃汉堡却不可以。 你可以吃碉堡,但不能吃汉堡。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外国只是机器、 枪炮比我们强,吃的能与中国比吗?吃外国人的东西只是种怪心态,可卑啊!我们学校 的英文教学是全台湾最好的。我从美国请来两名老师,专门教我的学生学说外语。   我有一个留美班,他们一定是要留美的。但是他们所学的教材第一页上都印着我的话:   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国耻行为,学英文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但我们不能不学 ,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敌人枪炮、科学压过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 学,然后才能打倒他们!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把英文学好不可,所以要咬牙 切齿学英文!(掌声)我们学英文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侯外国人 ,去做丢尽祖宗八辈人的事!(掌声)  所以,我的学生英文学得都非常好。如果 一个英文老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英文了。英文是世界语言,是世界 上最美的语言!一个不会英文的民族是一个低等民族,英文太美了!太棒了!你说这 个老师要不要打屁股?所以我总是告诉这些老师:要好好教我的学生,你不要替外国人 宣传,变成!要告诉学生雪耻图强,打败列强,这是中国人的希望(掌声)!你们 这里不也有英文老师吗?外语系的学生以后不也去教英文吗?上课以前你们要对学生进 行爱国学英文的教育,不要上来就替外国吹一场,你们不要认为:传道者只是传英文之 道、授英文之业,而要传爱国之道,授英文之业。  好,同学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下 一步我们就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失败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错了。所以, 我们要进行为国家而求学问,为社会分工而学技能利他、利群的道德教育。大家先要想 想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你们要反思一下。  有些人也许会说,为自己找个饭碗而 读书!这是多么卑鄙和渺小,多么无聊和可怜!你绝对不应该单是为找个饭碗而活着! 找个饭碗吃饭太简单了!拿个刀子,找个人随便捅一下,绝对一辈子有了饭吃,而且还 有人伺侯,还有人为你做饭,睡觉时还有人为你站岗,你的东西一样少不了!那不就解 决吃饭了吗?你为什么不干呢?因为我告诉了你,要学好生存的技能,要懂得生命的意 义和价值,那里不是创造人类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知道读书绝对不是为了自己, 读书是为了国家而求学问,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们读书、做事要确定一个方向:先做 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 什么兴趣?真正目标不应是兴趣,而是责任,在责任当中找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代替 责任。越在黑暗中越做光明的事,这就是道德教育。  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同学们 ,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 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 书,你才有前途,读书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是为了你!你 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这就是最错误的教育,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所以小孩子长 大以后就知道,啊哈,读书就是为了我呀,与任何不相干,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 来,为了我的希望,你看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它与国家毫不相干!他喝着国家的奶水 ,用着国家纳税人的钱,拿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孩,培养出一批自 私自利的老师,你想:这国家会有前途吗?你读书的方向都错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 读书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 什么培养你?国家是欠你的吗?你能白白吃国家的饭吗?白白享受这里的宿舍和餐厅、 白白地享受老师对你知识的传授吗?你凭什么?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你对社会有什么 贡献?有什么牺牲?你一切都没有,你只是个造粪的机器而已。你每天吃饭了,无所事 事,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你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 长大,有一天你会学成,你要为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你为国效命。 因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为前提,所以今天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正好你们是读师 大的,你们在三、四年之后要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你的责任比谁都大。如果你都没有 国家观念,你都不爱国,你怎么要求你的学生爱国呢?所以说今天的老师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我跑来跑去,为师范生灌输爱国思想的原因所在!  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 !如果不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 是学英文的,总想好好学,将来以后到哪个公司为哪个老板、哪个董事长当翻译官,多 丢脸!多没人格,多没气度!(掌声)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  我常常给我 的学生讲一个故事:  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 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大雨就来了 。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来了。太快乐了!大家 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过,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但这个房子在 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状况下, 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呢?(掌声)我看 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  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 ,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掌声)你怎么可以羡慕外国人呢?唉呀,你看外国人 多好!我不当中国人,我想当外国人!那是不对的。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 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把它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热爱国家的观念。   人人在砍国家、吃国家、拿国家,这个国家怎么会好呢?人人都贪污、腐败,这国 家会好吗?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再大的国家也会被你拿穷了。(掌 声)  我走到哪里,绝对拒绝招待。我走到哪里吃自己,用自己,坐你的汽车给车钱 ,住你的旅馆给你旅馆钱,吃你的饭给饭钱,绝对不沾国家一毛钱。我就是要做个示范 给你看!(掌声)什么叫爱国,是我们把东西把钱把命给国家,这叫爱国,你总是把国 家的东西往家拿,这叫什么爱国?有些人偷国家、拿国家,还拿得津津有味,拿得大言 不惭,拿得毫不要脸,这怎么得了?(掌声)  有人说:老师,你让我爱国,我可以 爱国,不过,国家在哪里?我找不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国 家里头,不知国家在哪。  当老师的,国家就是你面前的学生。你往讲台上一站,下 边的学生就是你的国家,找国家太容易了。今天我往这儿一站,下面1500人就是我的国 家,我必须对你们尽心尽责,就要产生教化作用,影响作用,你就是我的国家,我爱你 ,就是我爱国,把我的思想传播给你,就是爱国!(掌声)那你以后往你的学生面前一 站,那就是你的国家。你不能浪费他的时间,他的生命,你要好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 你给他这种爱国思想,你就是一个爱国者,不给他,你就是不爱国,你就是叛国者!( 掌声)  同学们,将来你也有留学的机会,你要注意到,不要让自己丢了中国人的脸 。你别去了不回来,这丢中国人的脸呢!外国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他们会说:你看, 这些留学生一点国家观念都没有,这些小亡国奴!人家怎么会看得起你呢?这很丢脸, 是很难为情的一件事。  国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你不到国外不知道祖国的重 要。一个没有国家的,一个国势很弱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 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我们要知道爱我们的国家。国家不壮大,你个人再有钱有什 么用?再有地位有什么用?你永远不受人尊敬啊!  我今天讲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哪 里是爱国主义,处处都是爱国主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爱国。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 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 以色列小组正好当选世界小姐。  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 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 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 吧!.......  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 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出来竞选。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 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我的任务,我也告诉世界 :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 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 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 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要钱何用?  --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 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掌声)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哇, 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象疯了一样,把阿拉伯的 军队打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七日战争!七天打完!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 子的一句话!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 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 的希望。同学们,国家的前途是向后看的,个人的前途是往前看的。  老师这样一回 顾,就知道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 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小朋友 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 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今天 要雪耻图强,力争做得更好。不要丢了祖宗的脸,不要丢了我们汉唐先烈的脸。  爱 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 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  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国,你就丢了 中国十三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三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 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 注意。高老师回到国内,看到不顺眼的要讲要骂,要批评要建议,但是我离开了大陆回 到台湾,不会讲大陆一句坏话。他们问:大陆好吗?我说好得不得了!太大了,太棒了 。到了美国就说中国人伟大得不得了,绝对不会丢中国人的脸,一句对中国的批评也没 有。但是,回来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讲话,诚诚恳恳建议。有的人刚好相反,在国内他屁 都不敢放一个,装得那么温顺,那么可爱,一离开中国就大放獗词,把中国骂得一文不 值,这就是标准的王八蛋也!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国家如此,企业亦同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wlingj 2010-8-8 17:59
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作者:未知 来源:论文 添加日期:07年07月13日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课题组 城市竞争力理论是在借鉴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两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竞争力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城市发展实践,创立的新的城市竞争力理论体系。本章简单介绍了国际竞争力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内涵、构成、特点及功能作用,并重点阐述了在这两大理论支持下产生的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涵义、特点和基本内容。 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相协调,受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另外,城市是产业的承载者,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动力和目标。因此,研究城市竞争力既要考虑宏观层面的问题,也要考虑微观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属于自身的特殊规律。IUD把这种能够使宏观与微观相联系和相统一,并与宏观和微观相区别而独立存在的领域,称为中观层面,中观层面的问题受宏观与微观的影响并对二者同样有反作用。 城市作为中观领域的典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就必然要引入宏观竞争力和微观竞争力方面的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以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指导国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生产,是宏观层面竞争力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并由此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是微观层面竞争力问题研究的代表。由这两个重要理论体系相结合为基础产生的城市竞争力理论体系,具有明确的定位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城市价值链模型是城市竞争力理论体系的核心。 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于1980年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立,二十年来,无论从概念到理论,还是从统计到方法,以及在分析、政策和国家管理中的开发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机构和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中来。他们谋求对复杂经济过程的更系统科学的描述和分析,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谋求社会、政治与经济过程的一体化研究模式。从世界范围看,参加这一评价体系的53个国家和地区,其总产出、贸易总量和投资总量占全世界的95%以上,因此,它涵盖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各国和地区不仅积极参与,而且还特别开发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在国家各级管理和分析研究中的直接应用,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引起普遍的重视。1995年,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有了世界标准。 国际竞争力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从经济运行、事后结果和未来发展的潜能,包括决定经济运行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体制、管理、政策及价值观念等主客观因素,对一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作出系统全面的反映和评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世界经济主流的态势下,在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认识对象日趋复杂难辨,以及新经济、新信息、新知识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竞争力研究迎合新的需要,具有时代特征,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也无论在宏观管理还是在微观管理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基于这一概念,在世界整体竞争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包括244项计量指标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年度为单位,系统评价和反映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为分析世界国际竞争力发展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各国制定竞争发展战略提供客观依据。 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的244项计量指标,是经济学或管理学中的企业理论、产业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公共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国际经济与发展经济学等各个具体理论的直接应用。国际竞争力系统评价设计原则之一,是要保持运用上述最新理论去观察、测度世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及其过程与趋势。国际竞争力最核心的内容是建立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包括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生产理论,这构成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基本目标。此外就是人力资本、高技术和风险资本、社会组织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以及在增长模型中的变量内生化理论,这构成国际竞争力发展过程中现实推动的重要因素。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两个系统结构功能,即竞争力过程的系统结构功能和竞争力要素整体的系统结构功能。从竞争力过程的系统结构功能评价看,它包括系统实力、运行的系统关系、发展的成长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总产出、出口规模、机器设备、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外汇储备水平、自然资源、能源动力、基础设施等经济实力的水平。但是,这些方面经济实力强,并不一定说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就强,只有运行的系统关系合理并发挥能动作用,才能使经济实力转化为现实的国际竞争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不能仅仅发挥现有经济实力的水平,而且还要发展长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国际竞争力要同时追求其经济实力的内在的持续成长,也就是要有长期发展的成长能力。这表明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要从系统实力、运行的系统关系、发展的成长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和发展。从国际竞争力中竞争力要素整体的系统结构功能的科学体系内容看,它包括8大要素,即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若干具体指标组成。从理论上看,8大要素分别反映国际竞争力的各个具体功能,如下图所示。 国际竞争力基本原理示意图 国际经济实力是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能力以及支持它的投资、储蓄、最终需求、产业运营、生活成本和潜在发展的经济运行能力。企业管理、科学技术两大要素,是对国家经济实力要素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这三大要素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包含着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基本运行和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国民素质两大要素,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支持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发展和成长。国际化、政府管理和金融体系,反映市场、体制、法制、政策的作用条件,是国际竞争力发展的重要环境和激励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及国际竞争力基础的发育,都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是两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概念。综合国力主要反映一国的各种实力的整体,它是国际竞争力内涵的一个重要层次。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综合实力,还包括实现综合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运行整体的竞争力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的成长能力。在理论上,它既讲资产实力的竞争,又讲发展过程的效率竞争;既讲引进吸收的竞争,又讲输出扩张的竞争;既讲市场风险激励的竞争,又讲社会科学价值观和社会凝聚力的国家整体概念的竞争;既追求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最大化,又讲究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在长期、持续、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追求下,通过竞争形成和促进一国的整体发展能力。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产业竞争力理论也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是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哈佛商学院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全球竞争的基本原则:今天要问的不再是为什么某个国家有竞争力,而是为什么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特别具有竞争力,进而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 波特认为,国家的财富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即指单位工作日所创造的新价值,或者是单位投入资本所得到的报酬)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家或者地区竞争环境如何与其生产率的增长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并非只与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条件相关,微观经济基础也起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国内四个关键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政府的作用以及机遇因素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六大要素互动形成了钻石架构(如图所示),将影响企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发展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 波特的钻石结构示意图 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他特别强调,当今的竞争已经处于一种动态多变的状态中,在基础科技可以迅速扩散、交通和传播成本降低的情形下,单单将生产活动迁移到廉价地区已经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惟一方式就是不断地持续升级和创新。而这种创新的基础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强大的科研基础。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政府需要扮演四大角色:首先,应该改善产业所需要的一般资源,如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充足的资本等;其次,政府应制定能够贯彻的法定政策,以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为目标,除了管制不合理竞争,更应鼓励创新和改进;第三,政府应协助产业在某个地区发展集群,并刺激集群升级;第四,政府应成为本国企业和人民培养更强大竞争力的推动者和挑战者,并最终成为信息提供者。波特特别强调,领导人的角色和很多变数一样,并不是独立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外。国家环境的状态、挑战和机会是每个领导人必须面对的事。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了解、更相信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相信动态和变革的重要。他们所站的位置能见人所未见,并有勇气付诸行动。当两个企业所面对同样的环境时,领导人的因素将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IUD-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城市竞争力理论 从竞争层次上讲,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以国家竞争力为对象,侧重于宏观层次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以企业为对象,侧重于微观层次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而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观层次上对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至今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值得指出的是,IMD模型和波特钻石模型所主张的国际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之间以持续发展为取向的关系,为城市竞争力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中观层面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城市竞争力。因此,从全球化的需要出发研究城市竞争力是中国城市应对WTO挑战之必然选择。一方面,WTO加速了中国城市的全球化进程,全球资源及其要素的流动性随之增强,尤其是物流、人力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服务流速度加快。这些要素的流动给城市资源重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同时这种外部力量迅速并且出乎意料的变化也给城市工业、市场、资本、人才、贸易带来波动,增强了城市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直接后果是城市内部秩序被破坏,使静态型的城市超稳定结构变得脆弱,城市不稳定的风险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全球资源流动的背景下,城市在吸引稀缺资源时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正在淹没城市之间的市场界限,更多的社会财富和国际资本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争夺城市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以城市为单元的竞争正在登上国际舞台并席卷全球,依赖本土市场和传统资源支持和维持的城市将失去竞争优势。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行动成为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 由于IMD模型和波特钻石模型首次将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概念打开,较为细致地探讨其内部结构及其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可以描述分析的工具,使竞争力具有现实性、测度性和应用价值,因此,国际竞争力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成为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基础。我们依据这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WTO背景下中国城市竞争力需要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如图所示。 城市价值链模型示意图 城市价值链理论强调,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主要取决于它的现金流,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流。城市竞争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它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其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形态演化模式。一个城市的价值链包括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价值流是指一个城市以相应的平台(基础平台、操作平台、服务平台)和条件(政策体制、政府管理、市场秩序、社会文化),吸引区外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扩充,并将形成和扩大竞争优势向周边和外界扩张和辐射,在资源要素高效、规范、快速、有序的流动中实现价值,再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扩大规模和持续增长,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价值链模型将城市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价值创造过程描述成一个价值链体系,怎样将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他们形成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整体,并按照层次结构逐级提升,推动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这才是城市竞争力系统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竞争不只是发生在城市之间,而且是发生在城市各自的价值链之间。提升城市竞争力,一方面必须实行价值链的分解战略,分解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弃弱保优,保留其中的最优环节,做好做强。另一方面,必须实行对价值环节进行市场整合。只有对价值链体系中的各个系统实行有效分解与整合,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录入:吴丽珊 责编:吴丽珊 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cx/38665.html
个人分类: 竞争力|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人才-国家——钱伟长之重
吴信 2010-8-7 11:38
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而去。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上海逝世,在很多人眼里,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追思大师,更重要的是检视大师所留下的财富,为后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丰厚的遗产,发现他的治学之本与育人之道等等,早在 N 年前,已经给了我们作答,缅怀其志,为大师送行,也为自己励志。 钱伟长晚年最关心三件事:一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三是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钱老说:自主创新,就是自己国家的问题自己解决,国家需要我工作到什么时候,我就工作到什么时候。 看大师的言语,可以看出他的远见: ◎什么是应试教育?就是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小学应付考中学,中学应付考大学。现在的考试非常刻板,数理化都是硬碰硬的,差一分就落选,家长就要交许多钱。搞到最后,成了哪个学校升学率高的,哪个学校就是好学校。即使仅就智育而言,这也是片面的。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这与钱学森的观点多么惊人的相似。 ◎我 36 岁学力学, 44 岁学俄语, 58 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 64 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而在今天,很多人都等着退休,退休了就把所有的都放弃了,今天,我们应该像钱老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 政府应该努力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这使得我们联想起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钱伟长大师已经做了很多的实践,值得景仰,应该效仿,必须思考,不仅仅是个人,是科研院校等单位,也是社会和国家都需要深思的。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3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
metanb 2010-8-5 18:18
引进为用,培养为体。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提出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可自由落户
xupeiyang 2010-8-3 07:52
详细报道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68090256 本文导读: 昨天,本市发布《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制定了未来十年人才发展的硬指标,以及十二大重点工程。其中,《纲要》提出的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可自由落户等政策,是本市首创之举。北京将逐步推行京津冀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届时,无论是涉及高端人才的子女入学还是医疗社保,都将享受当地市民同等待遇。 相关新闻: 流动人口落户放宽 我国高校人才海归人才利用不足 高端人才较缺乏 银川市二次进京 广揽高端人才   昨天,本市发布《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制定了未来十年人才发展的硬指标,以及十二大重点工程。其中,《纲要》提出的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可自由落户等政策,是本市首创之举。   《纲要》编制组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表示,目前京津冀就人才户籍自由流动问题沟通顺畅,相信不久便会开始推行。    纲要解读1   户籍制度改革先行   北京将逐步推行京津冀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届时,无论是涉及高端人才的子女入学还是医疗社保,都将享受当地市民同等待遇。   解读:杨开忠表示,此次特别强调京津冀高层次人才互认户籍,主要考虑到北京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人才发挥作用的限制因素。要想吸引优秀人才,必然需采取相关措施,比如提出高层次人才在一定范围之内率先自由流动的探索。   杨开忠表示,目前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纲要》提出的高层人才互认户籍的方向,已经按照任务分解分工,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但高层人才的定义和范围,该项政策具体如何实施,有哪些配套保障措施等,目前这些尚无细则性的规定,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纲要解读2   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高级专业性岗位探索职员聘任制度,在街道、乡镇层面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   解读:杨开忠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探索方向对于集聚人才和人才下基层,具有重大意义。   很可能是预示着党政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突破。杨开忠表示,现在镇、街道的干部都是公务员,以后有可能出现街道经理、镇经理,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签协议就职。以往基层公务员都希望往仕途上游走,而不愿意扎根基层,他们的专业化程度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今,通过这样职业经理人的探索,会改变人才激励的机制,也会促进他们扎根基层。    纲要解读3   北大清华设市立学院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中建立市立学院或研究院所,为建设世界城市培育人才。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2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靠“买船”和“租船”能否实现我国的科技强国梦?
zhumengjin 2010-8-2 02:04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联合蹂躏之后从此一蹶不振,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帽子。我们知道,船坚炮利是科技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近代和当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直接原因在于科技的相对落后。缩小、甚至消除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如何实现国家科技的发展和强盛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国家应该也必须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执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根本,国家科技人才队伍关系国家命脉,必须加大国家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力度。然而,从目前执行的国家科技人才政策中,我们只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历史重演。 以史为鉴,中国军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但凡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靠买船和租船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永远只能受制于人,永远没有后来居上的可能。买船和租船注定是让国家落后、自愿受制于人的自宫思维。 科技人才队伍是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不着眼于自身培养能力的发展,而是全面引入买船和租船的发展思路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思维对国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只会起到弊大于利的负面作用。 在我国科技的某些空白和明显薄弱的领域,花费额外的资源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适量的尖端人才是无可争议的,但全国各行各业都舍本逐末,各个领域都像搞政治运动那样干起买船和租船的勾当就必然是灾难性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很多事情只要演变成带政治任务的全民运动,多半会给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带来或大或小的伤害。从百到千,再从千到万,当人才计划不分领域、不分规模而无限扩大,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政治运动时,必将对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长期伤害。恕我直言,当前轰轰烈烈进行的各种人才计划的本质就是花费纳税人的高额血汗钱,在国际上用高价购买别人培养好的现成人才,根本不管该领域是不是真的需要,反正买人的数量可以作为政绩就行。 实际上,很多连买都不是,由于有些人脚踏两只船,国家只不过是用买人的钱做了租人的事,并且租了还不能为我所用,租而不能用的实际效果就等于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去帮最富有的美国搞科技投入。 事实上,一个国家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底座所能垒起来的高度决定了塔尖所能达到的高度。 人们往往看到的都是塔尖,所以塔尖很重要,但不能说塔的中底部不重要。没有金字塔中底座的建设和发展,也就不会有与国外金字塔一样高的塔尖。目前流传的这里钱多人傻,速来分羹的坊间语从侧面反映出国际顶尖人才们认为中国的¥是见者有份、不拿白不拿、而且随便混混就能拿很多¥的心态,这种在国外要拼命努力、在国内可以随便混混的心态实际上已经把中国金字塔的塔尖高度大大降低了。合理的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是从整个金字塔的建设来考虑,当整个人才平台建设好了,自然就会冒出有高度的塔尖来。一个国家的拔尖人才队伍是在金字塔的中底部人群的良性竞争中自动产生的,绝不是买卖来的。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即使买来塔尖也发挥不了在国外所能发挥的作用,反而为吹破牛皮的人提供了最佳的生存空间。而我们都清楚,外来变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远胜于土著变种,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意思大家肯定都懂的。 目前国家不是从整个科技人才金字塔的建设来考虑,而是把大量的资源从广大金字塔的中底部吸收过来,用来维护、装饰买来的、租来的悬空塔尖。不过,悬空的东西最终还是要垮掉的,不管被装饰得多么富丽堂皇。这种制造空中楼阁的人才政策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是时候反思目前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国家科技人才政策了!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1680 次阅读|38 个评论
[转载]中青报:不出大师不怪你 扼杀大师你有罪
maokebiao 2010-7-29 22:07
作者:汪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7-28 中青报:不出大师不怪你 扼杀大师你有罪 杭州师范大学最近出台的《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构建了不惟数字论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新体系。(《北京青年报》7月27日) 在谈到《意见》时,杭师大校长 叶高翔 教授说:我们需要数字考核指标,但更需要《红楼梦》、《梁祝》等可以传世的精品大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渴望出现一位大师的期待,也要有允许一百位努力者失败的胸怀。著名美学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徐岱 教授说,这些条目中包含的,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出大师、出精品的有力支撑。无论是叶高翔,还是徐岱,都对《意见》有极高的期待,希望它的出台能为精品与大师的出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事实上,自2009年钱学森之问在媒体上出现,人们一直在议论我们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问题,也一直有人在议论怎样做才能出现大师,大学应该为大师的出现做哪些努力。对此,我只想说一点看法:不出大师不怪你,扼杀大师你有罪。打个比方,一个大学,一个教授,你没有能培养出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不能怪你,因为这样的大诗人不是你想培养就一定能培养出的。但假如有一个人,本来有希望成为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但他的才华让你扼杀了,让他变成了一个庸人,那你就有罪过了。 那么,眼下有哪些情形会扼杀大师、阻碍大师的出现呢?依我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缺乏自由宽松的环境。假设一下,唐朝也以言治罪,动不动就治你诽谤罪、煽动罪,那杜甫能写出三吏三别吗?白居易能写出《长恨歌》吗?写不出三吏三别这类诗,杜甫能称为大诗人吗?写不出《长恨歌》这类诗,白居易能称为大诗人吗?对于大师级的人物而言,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表达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人文领域,更是如此。 其二,急功近利。用报道中的话讲,当前国内的人文社科评价制度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类似自然科学的一些量化指标。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多少、什么级别的学术奖;承担了多少、什么级别的研究项目等。个人的成绩、职称、科研经费均与之直接挂钩,对单位和各级领导则意味着政绩和升迁。不少教育界人士反映,一些人文社科研究者在学术GDP指挥棒下著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如此等等,能不妨碍人才的成长吗?假想一下,有一个人拿着鞭子在曹雪芹身上不断抽打,要他一年中一定要拿出多少文字的小说甚至论文,他能写出《红楼梦》吗? 其三,官本位的价值体系。眼下,不说其他地方了,即使在大学,在学术团体,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也往往不是最有学术成就、最具独立思想的人最受人尊敬,而是职务最高的人最受人尊敬,至少表面上如此。在这种导向下,热衷于做官的人多,能守得住寂寞,关在小屋子里做学问、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少。自然也就有一些本可成为大师的人因做了官或因终日想做官而成不了大师。 对照以上三点,应该说《意见》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少。解除学术桎梏,改变现行的考核体系,去除大学的行政化,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破格启用奇才、偏才,这些都是在为大师的出现营造良好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也许还会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出不了大师。但大学这么做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了责任,不扼杀可能变为大师的人,那就没有罪过。 更多阅读 杭州师大投亿元振兴人文社科 新体系不唯数字论 温家宝看望浙大师生:要做事不要做官 武大将开设弘毅学堂 培养大师级人才 中青报:官本位下岂能产生学术大师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卓以和把脉:中国为何还没获诺贝尔奖
热度 1 maokebiao 2010-7-29 08:33
作者:雷辉 来源:南方日报 丘成桐卓以和把脉:中国为何还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目前缺少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尖端人才 丘成桐 :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卓以和 :美国朗讯公司半导体研究副总裁、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到现在都还没获得诺贝尔奖?7月26日,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61岁的丘成桐和73岁的卓以和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 现在中国年轻的科学家和学者,不像我们这一代人,当年为了科研愿意拼命,从早到晚做研究。新生代研究者把工作时间限定为朝九晚五,休息时间就出去玩。两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年轻学者的科学精神颇为担忧。 症结 中国学者缺乏科学精神 中国目前缺少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尖端人才,学者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十分急功近利,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我满足了。坦白说,在中国很少看到年轻人日以继夜地为了某个科研项目去努力。丘成桐认为这是中国远离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 丘成桐说:得诺贝尔奖要作出有很大创新性的贡献,中国的创新人才还差很远,大学也没有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很多年轻教授想着怎么评上杰出青年等奖项,到了四五十岁又想着当院士。他们看到的是物质好处和社会地位,而不是发现科学精要时带给自己内心的快乐。 丘成桐表示,中国家庭从孩子上小学就开始训练他们为高考做准备,在学校里老师帮学生猜高考题目,学生照着模型去练习,完全埋没了人的创新能力。 最高尚的境界,就是中国有一群优秀年轻人真正为了人类求知欲望来做学问,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能做到这个,很快就会有中国科学家拿到诺贝尔奖。丘成桐说。 退步 名校生考不过哈佛入学试 高考不考微积分,很伤害中国整个科技的发展。因为微积分是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文艺复兴第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后来全球科技才开始长足发展,丘成桐说。 丘成桐介绍,中国高考为了标准化,担心很多学生学不懂微积分,就干脆不考。高考不考,学生也不学。但是,美国的中学是要学微积分的,学得好的大学生在20多岁就开始做相关研究了,而中国学生到了大学才学这门课,浪费了很多时间。中国一定要培养一批精英学生,要跟全世界开展科技竞赛,人家能懂,你也要能懂,不能为了公平起见,大家都不懂。 近10年中国出去的留学生比20年前水平差了很多。以前来哈佛的中国留学生会轻松考过博士入学考试,而且得到很高分,但近几年中国名校的学生到哈佛却考不过入学考试。 丘成桐说: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不是为了做很深入的研究,他们大多都想着怎么样在毕业之后到华尔街上班挣钱。 我在美国遇到很多中国去的人才,我问他们要是回国的话,什么是最要紧的条件?很多人回答我说,最要紧的是自己需要一个靠山。卓以和说,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会用的问题,有了人才怎样留住?应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薪水,还有稳定的研究时间。中国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怪象 名教授不屑给本科生授课 在学校里要端正学风,教授和学生都要做到这样,丘成桐说:世界上抄袭别人的学者很多,但被发现后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但在中国,抄袭者被发现后还大摇大摆地走在学校里,真的是很奇怪。这让学生怎么看?教授在台上告诫学生要诚信,学生则在台下偷笑。一个老师面对几百个学生,一个校长面对一两万个学生,学生会想:老师、校长都能抄袭,我为什么不能做。学风不正,再怎么谈诺贝尔奖都是假的。 中国要大力提倡自主创新,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惩抄袭者。不仅是工业创新,学术创新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创新研究动不动被人家抄去了,研究者情何以堪呢?不搞好这个,自主创新没法谈。丘成桐说。 卓以和说,美国很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在学界若发现有人抄袭,就将抄袭者解雇。 中国很多有名的教授不重视教学生,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名教授觉得自己有名,要做研究,很伟大,教本科生显得水平太低。但是哈佛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吧,哈佛就要求每个教授都要教本科生,中国学校太宠名教授了。丘成桐说。 丘成桐介绍,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有很多人去申请,申请者要讲清楚自己对教学有什么贡献。有这个机制后,名教授也不得不花心思去教本科生。美国没有教授敢说自己是做研究的,不教书,但在中国常有人讲。在这方面,美国的机制值得借鉴。 出路 建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卓以和说,做实验需要和最好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尤其是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交叉在一起,产生了灵感,就是新发明的开始。 所以我希望中国有这么样一个实验室,能够集中最优秀的研究者一起工作,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一样,将有力促进中国的自主创新。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保持实验室的运营,不要给研究者太多的压力,不要规定他们一定要在三五年内出成果,有时候十几年才真正将一个发明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卓以和说。 更多阅读 丘成桐论新时期科技人才引进 美名校校长:中国诺奖得主将会在回国年轻学者中产生 勉励青年求知 高锟将诺贝尔奖章赠予香港中文大学 徐光宪:中国2100年将成为诺贝尔获奖者大国 华裔科学家卓以和登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186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 中国目前缺少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尖端人才
liuxiaod 2010-7-28 21:01
丘成桐 :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卓以和 :美国朗讯公司半导体研究副总裁、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到现在都还没获得诺贝尔奖?7月26日,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61岁的丘成桐和73岁的卓以和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 现在中国年轻的科学家和学者,不像我们这一代人,当年为了科研愿意拼命,从早到晚做研究。新生代研究者把工作时间限定为朝九晚五,休息时间就出去玩。两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年轻学者的科学精神颇为担忧。 症结 中国学者缺乏科学精神 中国目前缺少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尖端人才,学者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十分急功近利,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我满足了。坦白说,在中国很少看到年轻人日以继夜地为了某个科研项目去努力。丘成桐认为这是中国远离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 丘成桐说:得诺贝尔奖要作出有很大创新性的贡献,中国的创新人才还差很远,大学也没有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很多年轻教授想着怎么评上杰出青年等奖项,到了四五十岁又想着当院士。他们看到的是物质好处和社会地位,而不是发现科学精要时带给自己内心的快乐。 丘成桐表示,中国家庭从孩子上小学就开始训练他们为高考做准备,在学校里老师帮学生猜高考题目,学生照着模型去练习,完全埋没了人的创新能力。 最高尚的境界,就是中国有一群优秀年轻人真正为了人类求知欲望来做学问,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能做到这个,很快就会有中国科学家拿到诺贝尔奖。丘成桐说。 退步 名校生考不过哈佛入学试 高考不考微积分,很伤害中国整个科技的发展。因为微积分是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文艺复兴第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后来全球科技才开始长足发展,丘成桐说。 丘成桐介绍,中国高考为了标准化,担心很多学生学不懂微积分,就干脆不考。高考不考,学生也不学。但是,美国的中学是要学微积分的,学得好的大学生在20多岁就开始做相关研究了,而中国学生到了大学才学这门课,浪费了很多时间。中国一定要培养一批精英学生,要跟全世界开展科技竞赛,人家能懂,你也要能懂,不能为了公平起见,大家都不懂。 近10年中国出去的留学生比20年前水平差了很多。以前来哈佛的中国留学生会轻松考过博士入学考试,而且得到很高分,但近几年中国名校的学生到哈佛却考不过入学考试。 丘成桐说: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不是为了做很深入的研究,他们大多都想着怎么样在毕业之后到华尔街上班挣钱。 我在美国遇到很多中国去的人才,我问他们要是回国的话,什么是最要紧的条件?很多人回答我说,最要紧的是自己需要一个靠山。卓以和说,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会用的问题,有了人才怎样留住?应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薪水,还有稳定的研究时间。中国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怪象 名教授不屑给本科生授课 在学校里要端正学风,教授和学生都要做到这样,丘成桐说:世界上抄袭别人的学者很多,但被发现后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但在中国,抄袭者被发现后还大摇大摆地走在学校里,真的是很奇怪。这让学生怎么看?教授在台上告诫学生要诚信,学生则在台下偷笑。一个老师面对几百个学生,一个校长面对一两万个学生,学生会想:老师、校长都能抄袭,我为什么不能做。学风不正,再怎么谈诺贝尔奖都是假的。 中国要大力提倡自主创新,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惩抄袭者。不仅是工业创新,学术创新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创新研究动不动被人家抄去了,研究者情何以堪呢?不搞好这个,自主创新没法谈。丘成桐说。 卓以和说,美国很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在学界若发现有人抄袭,就将抄袭者解雇。 中国很多有名的教授不重视教学生,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名教授觉得自己有名,要做研究,很伟大,教本科生显得水平太低。但是哈佛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吧,哈佛就要求每个教授都要教本科生,中国学校太宠名教授了。丘成桐说。 丘成桐介绍,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有很多人去申请,申请者要讲清楚自己对教学有什么贡献。有这个机制后,名教授也不得不花心思去教本科生。美国没有教授敢说自己是做研究的,不教书,但在中国常有人讲。在这方面,美国的机制值得借鉴。 出路 建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卓以和说,做实验需要和最好的科学家一起合作,尤其是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交叉在一起,产生了灵感,就是新发明的开始。 所以我希望中国有这么样一个实验室,能够集中最优秀的研究者一起工作,像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一样,将有力促进中国的自主创新。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保持实验室的运营,不要给研究者太多的压力,不要规定他们一定要在三五年内出成果,有时候十几年才真正将一个发明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卓以和说。
个人分类: 教育|29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未来八种人将被社会淘汰
sumon 2010-7-28 20:09
国家人事部行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吴德贵指出,在某些行业和领域高素质人才走俏的同时,有八种人将会滞销,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将遭遇麻烦事,成为困难户。这八种人是: 第一种,知识陈旧的人。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60年代,知识倍增,周期是8年,70年代减少为6年,80年代缩短成3年,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1年就增长1倍。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想靠学校学的知识应付一辈子,已完全不可能了。吴德贵说,过去,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解是,一个人从上学到退休,要一直接受教育;现在,这一概念应当重新定义,终身教育,从摇篮到坟墓,应贯穿人的一生。那些抱残守缺、知识陈旧的人,将是职场中的麻烦人。 第二种,技能单一的人。吴德贵认为,只会做一种工作,换一个岗位就不灵光的人,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将成为司空见惯的事。要想避免在职场中成为积压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手,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一棵树上吊死,一旦下岗,心中不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说,复合型人才大受欢迎的话,技能单一的人遭到冷遇,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第三种,情商低下的人。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未来社会,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见人爱。情商低的人,不是不合群,就是讨人嫌,要不就是哪把壶不开提哪把,这就麻烦了。现在,在国外广为流传这样的话:靠智商得到录用,靠情商得到提拔。一旦进入一个单位,能不能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情商是一个关键因素。吴德贵向职场中人提出善意忠告,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时,还应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否则,身怀绝技,也难免碰壁。 第四种,心理脆弱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稍有不顺利,情绪就降到冰点,这样的人,在激烈竞争中必然日子不好过。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渐增多,神经紧张、心理脆弱成了都市现代病。因此,无论在职者,还是求职者,都应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挤、抗压素质。吴德贵说,在当今社会,没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没有一种不怕难的韧劲,是不行的。 第五种,目光短浅的人。鼠目寸光难成大事,目光远大可成大器。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一个组织的成长,需要规划,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设计。吴德贵说,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肯定成功,没有生涯设计的人,一定很难成功。过一天算一天,哪里黑哪里住,只看见鼻尖下边一小块地方的人,现在不吃香,未来更不吃香。 第六种,反应迟钝的人。当今社会,迟钝就会迟缓,落后就要挨打。过去是大鱼吃小鱼,如今是快鱼吃慢鱼。未来,一个人如果思维不敏捷,反映不快速,墨守成规,四平八稳,迟早会被淘汰。 第七种,单打独斗的人。学科交叉、知识融会、技术集成的现实告诉我们,在当今这个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世界里,孤胆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的作用在下降,群体的作用在上升。未来要成就一项事业,靠个把人、少数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队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共同奋斗,需要众多人智慧碰撞,团队合作。吴德贵说,跑单帮难成气候,抱成团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第八种,不善学习的人。有些人虽然也想学习,但是不知道学习的方法,不掌握学习的技术。吴德贵认为,这种人肯定吃亏。处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学习能力的较量。过去,我们把不识字称之为文盲,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是想学习而不会学习的人。 鲜花和掌声从来不会赐予守株待兔的人,而只馈赠给那些风雨无阻的前行者,空谈和阔论从来不会让你的梦想成真,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只要你一定要,你就一定能成功。
个人分类: 教育学|2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