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香花、毒草、人才
热度 4 zhuyucai1 2016-6-3 01:58
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祖国的花园里,要铲除毒草,让香花茁壮成长。多么简单,逻辑,理想的模型。 在荷兰生活了半辈子,香花与毒草的模型就是不工作,好苦恼!很多荷兰人,一方面是难得的人才,但从市俗观点,他们无疑是毒草。阿姆斯特丹及周边是人才密集的地方,但荷兰流行着一种说法,在阿姆斯特丹如果你不是同性恋并吸大麻,你就 out 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梵高,就是毒草一株。在荷兰干什么不成什么不说,还跟一个妓女鬼混了几年,整个就是个 loser 。在法国又不好好画画,一会儿要杀朋友,一会儿割自己耳朵。 什么,荷兰太小,没有代表性?那讲讲英国。图灵,人才吧?因为是同性恋,在当时的英国就是大毒草,备受迫害。凯恩斯,大经济学家,年轻时跟剑桥才子多边同性恋,还上街招男妓,香花还是毒草? 泱泱大国,求才若渴。但,旷世奇才,您受得了他们吗?除尽毒草,安得人才?
4570 次阅读|4 个评论
成就了帅才,毁了人才
热度 10 zhuyucai1 2016-5-28 00:41
这里是指科技人才,其定义是:从事科技原创的人。人才当了领导,成了帅才。但帅才不再是人才,因为他已经不从事科技原创工作了。 中国人,受官本位、等级化毒害,人才帅才不分,把帅才也当人才,甚至认为帅才比人才更人才。 人才可遇不可求, 把人才提为帅才,便毁了人才。钱学森在美国是人才,回国后成了帅才,便不再是人才。 中国官本位、等级化严重,十个人才,九个要当帅才;剩下的一个人才无所谓,但领导爱才,非要把他提拔成帅才。 中国为什么总是缺少人才?因为都成了帅才。。。
540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罗晖: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科学通报》专访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5-27 17:16
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 8114 万人,居世界第一。拥有如此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让他们释放更大的创新活力?这是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头等大事。近日,《科学通报》对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进行了专访。 优化学术生态,体制改革先行 《科学通报》 :据了解,中国科协参与制定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请您介绍一下该文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是什么? 罗晖 :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意见》明确了优化学术环境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针对目前科技界存在的学术生态滞后、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活动受外部干预过多、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举措。 《意见》的主线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决制度层面深层次的障碍问题,提出优化学术环境的“创新导向、学术自主、自律为本、依法治学、宽松包容”五个基本原则。其中“创新导向”是优化学术环境的最高目标和首要原则。 《科学通报》 :《意见》的重要任务有哪些? 在实施落地过程中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罗晖 :在具体实施中, 主要突出了科研管理、宏观政策、学术民主、学术诚信和人才成长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科研管理环境,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消除科研机构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弊端,突出管理“扁平化”,实行有利于开放、协同、高效创新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 推广以项目负责人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组织模式,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决定权和支配权。给予科研机构更多自主权,采用更加开放的用人制度,自主决定聘用流动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科研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倡跨学科、多领域的合作协同,克服碎片化、孤岛现象等弊端。 二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减少对科研机构和学术活动的直接干预,重点是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改革科技拨款制度、科研评价制度,使科技人员能安心专心搞科研。改革科研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推动科研设施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同时放宽对学术性会议规模、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为科技人员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优化学术民主环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打破定势思维,鼓励标新立异,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容忍“异端学说”,宽容失败,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竞争共生的学术生态。 四是优化学术诚信环境,树立良好学风。 完善科研机构学术道德和学风监督机制,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发挥小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价的作用,科学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谨治学、诚实做人。 五是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 重点要打破年龄资历限制,在课题、项目等方面多给青年人创造机会,完善青年科学家奖励制度,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为优秀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今年,中国科协还将启动对《意见》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对文件落实的成效和问题进行评估,实施动态监测,并将评估情况如实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并将相关结果向全社会公布,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地,见到实效。 改革职称制度,人才分类评价 《科学通报》 :职称评定关乎每一位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工作环境,近些年来唯SCI、唯学历甚至唯海外背景等评价机制影响广泛深远。当前应如何改革职称评价标准和体系,真正做到凭能力和贡献来评价人才? 罗晖 :按照中央对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分类分级出台了一批改革措施,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办法。 职称制度改革总体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改革整体推进缓慢、用人单位自主权未得到充分落实、评价标准一刀切、职称终身制福利化等突出问题。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抽样调查显示, 近六成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职称评价迫使科技人员发表无用论文,职称评价标准“一刀切”,脱离实际能力和业绩,论文导向普遍存在,特别是医生和教师队伍反映强烈。四成左右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行政权力过多干预职称评审,用人单位在人员聘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和编制管理方面自主权均未充分落实。职称实质上福利化、终身制,与薪酬待遇、评奖、申请项目、落户等多种待遇紧密结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与国际不接轨,52%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工程师资格无法与国际互认问题非常突出。 职称制度不改革,科技评价的导向难以扭转,这关系到每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 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应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按照实际能力和业绩而不是按照资历来评价、使用人才。 比如,给予科研院所或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这种充分自主权并不意味着标准的降低或程序的随意,像美国的“Tenure Track”制度那样,各用人单位对待“只聘不评”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程序更加谨慎和严格。要改革评价导向,实现分类评价,确定科学合理、与岗位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在职业水平的评价中,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政府部门要不越位、不缺位,重在进行宏观的管理和监督。 把评价和使用权放给用人单位,把精力放在对职业准入的监管上,强化对涉及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关键职业或岗位人员的准入控制。 《科学通报》 :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学术评价,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理解。您认为应如何纠正过度依赖SCI论文的评价导向,正确认识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 罗晖 :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期刊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遴选机制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二是基于计量方法的期刊评级。具有代表性的是汤森路透所属的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发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和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简称JCR)。依托这些数据库衍生出的期刊计量指标,例如影响因子、SJR指数、特征因子、H5指数等,也成为国际出版机构和网络公司大力推行的期刊评价准则。总体来看,国外学术期刊评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期刊源是期刊评价体系的根本。 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根据建库目的和相应遴选标准,将部分期刊收入库中,可看作是一种基本的期刊评价方式。无论是国际权威期刊引文索引评价体系、各国本土引文索引系统、还是知名专业类期刊数据库,期刊数据源都是评价的根本,其特质决定了该系统发展的特质。 第二,引文计量是期刊评级的主流方法。 基于计量方法的期刊评级,通常以权威期刊检索数据库为期刊源,通过定量指标的计算形成期刊评级。基于学术界对引文分析的广泛认可,目前,国际上已发展出多种有影响力的期刊计量指标,定量方式是主流,同时为实现这种定量化的科学性,评级指标设计上也日益多样化。 第三,除引文计量以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注重多样性指标。 虽然引文计量指标是国际期刊评价的主流,但它仅仅是为期刊评价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视角,各大期刊数据库的遴选原则并不单单考虑引文计量一个因素,而更倾向于选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利用SCI论文引用次数来衡量学者的学术水平是否合理? 科学界也有很多不同观点。 有的认为,引用并不仅仅表示赞同,还包括对前人成果的批评或一般性综述。另外,引用带有很大主观性,某些情形下论文被频繁引用只是因为作者是知名学者,与论文学术水平无关。有的认为,虽然一些学者有着可观的论文引用数量,但引用发生在早前的年代,实际情形是他们当前的学术创造力已经枯竭。普遍反对的意见是论文引用与奖励、基金申请、职位申请等直接挂钩,因为这会导致配合引用等作假手段。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评价标准中只计算论文第一作者引用次数,这种做法不合理,特别是不利于科研团队的集体成果发表,不利于协同创新。 第四,商业机构是国外期刊评价的主要主体。 期刊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商业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科研机构三大类。与我国主要由政府学术机构牵头采集、整理和公布科技期刊数据不同,国外的商业机构开创了学术情报的商业化经营模式,其中商业机构是国外期刊评价的主要主体。目前国际上汤森路透、爱思唯尔和威利集团共同占据全球学术情报市场90%的份额。 我认为, 要客观认识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期刊评价对于学术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应客观对待。首先,期刊评价本身并不是为了学术评价 ,比如大学的图书馆开展期刊评价的原始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采购和收藏有价值的期刊,但是目前逐步衍化成为了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 其次,期刊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商业机构,其主要目的是盈利。再次,期刊评价对于某些处于科技发展上升期的国家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我们通过对欧美、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比较可以发现,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期刊评价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十分倚重,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处于科技发展上升期,急于得到国际的学术认可。 考虑到科研活动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应该提倡评价标准多元化。一方面,不宜以期刊评价作为学术评价的单一指标。 改变论文至上和过度依赖SCI的导向,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针对不同类型主体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形成科学分类、差别评价的评价体系。 另一方面,期刊的评价指标要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合理地反映期刊的真实水平。 改进同行评议,保障科技创新 《科学通报》 :同行评议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评价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的最重要的方法。您认为同行评议在未来构建更为客观、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和前景如何? 罗晖 :同行评议(Peer Review),也称为价值评议(Merit Review),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或人才,由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正式的评审和评价,内容包含价值评价、审稿鉴定、质量控制、判断、建议以及评估等内容。 同行评议常常被科技界用来判断工作程序的正确性,确认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如学术期刊发表、研究经费资助、科研成果评价和科研荣誉授予等。因此,同行评议被运用于出版物和科研项目的评审、科研成果的鉴定、科技奖励的评价、学位与职称评定、科研机构评估等方面。这种从科学共同体内部确立科学优先权以及控制科学质量的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优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又进一步被运用于国家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定过程中。 同行评议存在一些被普遍认可的原则,主要包括: 一是专业性 ,评议人均应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知识来评议项目,评议人的遴选应依据明确的标准。 二是透明性 ,项目资助的决议必须基于事先公布的明确的规则、程序和评价准则,申请者应得到对其项目申请评议意见的恰当反馈。 三是无偏见性 ,项目申请的评议必须是对其价值的公正评价,必须依据明确公开的程序。 四是适应性 ,评议程序应与申请通告的特点和所列研究领域相一致,应与资助经费和研究工作的复杂性相适应。 五是保密性 ,参与评议过程的评议人和相关组织必须对所有申请材料保密。 六是诚信和伦理原则 ,在评议过程中,伦理和诚信至关重要。 相比其他评审方式,同行评议是一种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但也存在一定局限。 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学术界名气越大的学者便越有资格参与同行评议,越有资格推荐他人参与同行评议。二是对交叉学科支持不足,由于创新思想多诞生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新领域,因学科分类的原因,以及学术观点、理论观点上的派别差异,评议人不易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三是评价保密性易受质疑,部分被评议人担心其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思想难以保密,从而影响了同行评议专家对该项目的了解,影响评议结果的准确性。 为使同行评议在推动形成良好学术环境方面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规范同行评议的操作,对评议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公正性和有效性。采取开放评议模式,建立意见反馈机制,提倡评审专家与被评审者的沟通交流。将事前评价与事后奖励相结合,待出成果后再提供奖励。 本文摘编自《科学通报》2016年第17期科学访谈栏目“ 对话罗晖:释放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一文,如需阅读全文请见网址: http://219.238.6.215/publisher/scp/journal/CSB/news/journalNews/FCYNzbMDiMJdH2RSE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41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才来了 然后呢
CAU05077 2016-5-16 05:05
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12 8:57:0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 ​ 时评:人才来了 然后呢 ​ ■陈彬 近期,国内高教界发生了两件和“人才”有关的事情。 其中,一件事是广东省十几所高校要在本周奔赴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在那里举行一场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另一件事则是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了2016年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而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该排行榜主编巴堤直言,中国高校越来越强,在吸引和挽留顶尖学术人才方面也很成功,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创造思维。 对于巴堤的前半句话,至少广东省的这十几所高校已经用实际行动进行了证明,但对于后一句话,国内又有哪所高校可以用实际行动加以反驳呢? 不可否认,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幅度提升高等教育投资。依然以广东省为例,早在2015年7月,该省就宣布将在3年内投入50亿元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而此次赴哈佛求贤的高校,基本上都属于这50亿元投入的高校。 于是,至少同几年前相比,中国高校更加“不差钱”了,而高校纷纷赴海外求贤的身影似乎也变得更有底气了。但是,当这些海外顶尖人才真的被吸引到国内,他们的创造力又该如何被真正激发出来呢? 这其实牵扯到的是一个“软环境”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是,通过多年的持续性投入,中国高校的硬件环境已经不逊于国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国外同行。但与大量的资金投入相对应的,却是政策方面的“软环境”依然没有改善。对此,只要稍加查看近几年来,中央或地方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文件中,究竟有多少文件触及了高校发展的核心权利,就不难得出结论。 资金和硬件的大量投入与政策改革的停滞不前,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高校也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巴堤口中的局面——可以凭借高福利和高待遇吸引人,但却很少能够激发出高层次人才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这在某种角度上,就是一种人才浪费。 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在广东生高校赴哈佛求贤的新闻见诸媒体后,有网友发表了这样的一句评论“什么时候到哈佛去招校长,那才是真格的。至于其他,都是作秀”。 会有那么一天吗? 《中国科学报》 (2016-05-12 第7版 视角)
个人分类: 生活 事实|1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儿与人才
热度 1 fdc1947 2016-5-9 08:18
花儿与人才 时已春末,校园里的绿色越来越深。从初春黄色的迎春、白色的玉兰,粉红的桃花、五彩斑斓的梅、杏、海棠,紫色的紫荆,到芬芳的丁香,雍容华贵牡丹、芍药,春天好像过得特别快。月季的开放又告诉我们,立夏到了。 近日,白色的小叶女贞花又在枝头怒放,整个校园都弥漫着让人心醉的花香。 要说拿出一朵女贞花来,一定算不上非常漂亮。可是,它的芳香在春天里,大概可与名字上就带着“香”字的丁香相差不多。女贞与丁香、茉莉等著名的香花一样,都属于木樨科。木樨就是桂花,从亲缘关系上说,女贞比丁香、茉莉离桂花更近些。这些花都不是大型花朵,而女贞和桂花尤小。 人们往往说香花不艳、艳花不香。此话虽然可能失之偏颇,但是,所有的这些花里面,又艳丽又芬芳的真的不多,比较难得。然而,人们都把它们细心栽培在花园之中,并不因为这些花儿难以又艳又香而对它们求全责备。也正是因为百花花色相异,香气不同,才造成了人见人爱的大花园。 说起来百花齐放,我们又会联想到人才。各人的才能也有所不同,各有所长而各有所短,很少有样样精通、样样都好的。如今要想成才,我们常常首先讲学习,后天的学习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先天的所谓“天赋”对于各种人来说确实也非常重要。我想,如果我努力学习各种体育项目,即使把天下最好的老师请来,我也成不了一个蹩脚的体育运动员,因为我实在没有运动的天赋。同样,有些人手特别巧,能够是一位好的工匠,但是可能就是不适合教书,他可能或者不适合演绎推理,或者不适合咬文嚼字。而整个社会也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仅是能够读好书、能够做科学研究的,也需要好的工匠,不仅仅需要技术骨干,也需要普通工人,不仅仅需要医生,也需要护士,也需要好的组织者,……总而言之,老天已经不拘一格降下人才,我们也应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才是。 然而,我们如今的学校以及(特别是)学生的家长却不这样看。社会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学校,学校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感到很“累”,很无聊。虽然人们常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也要在适合的条件下才可能做到,我们在北方碱性的土地上,种植南方需要酸性土质的花卉,往往就吃力不讨好。让学生学习不适合他们的东西,可能他们也努力了,但是就是看不见自己努力的结果。 年轻人是需要努力的,需要吃一点苦、克服一些困难,但是,最好是能够发挥他们的天赋。这样他们才有努力的兴趣和动力,能够看到自己吃苦努力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就吃苦也高兴。相反,就只会产生反感,甚至与教育者相对抗。 因人而异的教育,当然现在难以做到,但是,我们至少应当把教育放宽松一点,不要把学生逼得太狠,适可而止,要给学生一定的宽松度。有了宽松度,才可能发现学生的天赋。也才有可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他们走上适合他们的道路。所以,学校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真不应该把分数看得太重,不应当让他们斤斤计较于得了多少分,更不能排名次,划三六九等。 我们的家长,往往太希望自己的后代完成自己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往往太希望自己的子弟过上自己想象中“上等人”的生活。从而迫使他们一开始就要走家长为他们规划好的道路。家长们对子女对后代是恨铁不成钢,结果则往往与最初的愿望相反。 人生所需要的,不完全是金钱,也不完全是别人看上去的地位高低。往往希望的只是发扬自己的长处,做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各尽其才。这样的道理,好像很简单,但是我们的家长要真正认识到这些,我们的社会要能够真正做到这些,恐怕也不大容易呢。 对于人生的感悟,有时候需要到自己接近人生终点的时候才体会到。当然,也有一些人到老也不悟。 (图片取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教育|40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五一杂谈:大唐玄奘、文化殖民及其他
热度 16 张海霞 2016-5-1 17:55
五一劳动节,在学校里跟已经毕业和还在校的研究生同学们聚会,其实这个活动一般是每年五四校庆时候举行,是每年我们小组的校庆固定节目,可是今年五四恰逢周中,很难聚集,加上张晓升博士今天正好来北京,于是就定了今天聚会,新老同学畅谈聚集一起一年的进步和变化,科研的成果,生活的进步,当然更多还是大家的感情 …… 由于,这几年组里毕业的博士基本都在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所以 话题自然就聚焦到了国内重点研究院所关于青年人才引进的话题,特别是这些年青的博士们,在单位里 都已经是顶呱呱的骨干, 干得十分出色, 可是在评职称和各类荣誉称号上却是很不顺利,往往受“土鳖博士”和“出国年限”等等限制,比如前不久某位同学遇到的情况,单位对TA各方面都非常满意,可是:“ 现在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海外经历不够三年!...... ” 不得不说我们人才政策现在真的走偏了!不由想起来才看到的微信文章“ 自我殖民化的中国大学 ”里的话: 当前的中国大学,正经历自我殖民化,越来越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还有英国、澳大利亚之类的西方国家)大学的预科和分校,以及学术标准的奴隶。 这种自我殖民化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给海归博士提供特殊待遇,对海外学历无限崇拜。 入木三分的分析,很到位!我们目前“亦步亦趋欧美化的”的管理体系,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机体的健康和正常运转,而这样“毫无道理的崇洋媚外”的条款已经严重地伤害了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师和同学的心!常说:得人才者得天下,那我们自己的培养的非常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就不能算是人才呢?!且不说在北清,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国内很多高校在强势学科上的进步已经是世界共睹了,而为什么我们的管理体系就是选择不看呢?!不设立客观公正的标准选拔和激励人才,而是一味地崇拜海外学历和英文发表,这难道不是要把我们自己推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吗?!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昨晚看《大唐玄奘》时电影院里的一幕:当电影演到玄奘历经四年磨难终于到达那烂陀寺,用梵语跟主持的得道高僧进行对话时,我旁边的一位年青人愣愣地来了一句: 他们说的什么语?印度不是一直用英语吗?! 当时邻座的我一时错愕:如果我是印度人,我一定自裁了!这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就这样被不到 100 年的殖民全部掠夺了,而且是如此地彻底干净! 难道我们真的要到那么一天,如被“殖民过的****”一样,要我们自己的孩子全部都忘记母语而用英文读写才算是受教育吗?!这难道不正应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畅销书《 1999 不战而胜》最后的预言吗? “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写到这里,我不寒而栗了!还好,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知道在祖国各地都有很多和我一样奋战在一线的诚实劳动者,他们没有豪华的学历,他们没有显赫的论文和著述,他们只是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永远是那一批“ 任劳任怨的老实人 ”,可是,知道么?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中坚!我国一枝独秀的高科技企业华为管理员工的理念是:“ 不让雷锋吃亏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带着一批没有豪华学历和身世的普通员工争当雷锋,造就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创新的奇迹! 也期待更多管理者能够从这“崇洋媚外的黄粱梦”中惊醒,是时候来认真反思各项管理政策了!信任和尊重身边的广大诚实的劳动者,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支持,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延续的根本! 自我殖民化的中国大学 2016-04-27 刘守刚 察网 又是一年研究生招生季节。 几位博士生导师摇头叹气地说,怎么现在来考博士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基础好、够聪明而又热爱学术的学生,早就被我们这样的老师和他们的周边人,劝导着到国外尤其是美国去读博士了。留下来读国内博士的学生,素质自然越来越差。 好学生为什么热衷于出国读博士,我们为什么劝有潜力的学生出国读博士甚至读硕士?说实话,原因绝对不是我们不愿意教,甚至我也不认为我们没有水平教。原因是, 当前的中国大学,正经历自我殖民化,越来越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还有英国、澳大利亚之类的西方国家)大学的预科和分校,以及学术标准的奴隶。 这种自我殖民化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给海归博士提供特殊待遇,对海外学历无限崇拜。 在今天的中国,稍微好一点的大学或者自以为很好的大学,都以引进海归博士、不招土鳖博士为荣,给海归的待遇水平远远超过土鳖。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所有的职位优先招聘海归,招进来后年薪30万并有其他待遇;实在招不到海归,才招土鳖进校(近三年来,我所在的学院,招进了30多位海归,土鳖才招了5、6位),年薪只有6万(5倍啊,同工同酬在哪里?)。对比这样的差距,还会有多少好学生愿意留在国内读博士?曾经有一位在香港科技大学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最大的痛苦是招不到好学生,一方面,香港地方小、商业氛围重,本来就没有多少可选择的生源,另一方面,好一点的学生又纷纷跑到英美大学去读研究生了。据说在台湾和韩国也有同样的问题。这些地方原来是殖民地,或者多多少少像殖民地。而中国大陆虽然不是殖民地,但大学却在自我殖民化。以学术为人生导向的学生,越来越把中国的大学作为自己攻读博士的预科学校,读完本科后纷纷直赴美国。不以学术为导向而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愿意到英美甚至澳大利亚去读一个硕士、镀一层金粉,回来后再找工作。现在许多公司跟高校一样,也以招聘海归为荣,海归毕业生获得职位的可能性与薪金水平都远远高过本国毕业生。今天的公司,在招聘985、211院校毕业研究生时,喜欢进一步考察他们的本科毕业院校是否属于985、211。以此看来,将来会出现的一个趋势是,高校和公司在招聘海归时,不仅要考察研究生毕业院校,还会考察本科是不是在国外读的。到英美读本科,就会像今天去英美读研究生一样成为潮流(周围经济状况好一点的朋友,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读本科去了)。于是乎,高中将会逐渐像现在的大学一样,成为留美预科学校,本科也就像今天的博导们叹气地那样招不到好学生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就此全面殖民化。 这种殖民化,在学术取向和学术评价上的表现是全面地向美国靠拢。 在今天中国的大学里,在社会科学领域要晋升职称,几乎完全依靠所谓权威期刊的论文,而这一做法据说是从美国学来的(虽然据我所知,美国并不是所有大学都一个标准)。这样的标准当然有好处,那就是相对客观。但坏处也很显然。就那么几本刊物(中国社科院各研究所的刊物)被定为权威期刊,而晋升职称的人如此之多,于是许多学者开始挖空心思地向海外刊物投稿(有一大批海外刊物被定为权威刊物,数量比国内的要多得多)。再加上引进的海归博士,本来学校的要求和自身的资源都使得他们主要在海外期刊(主要是美国期刊)发表论文。自然科学暂且不论(笔者不懂),社会科学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可是海外期刊编辑感兴趣的问题却未必是真正的中国问题。 于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出现并将日益严重的一种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整天忙着撰写的论文,不以中国人为阅读对象、不研究中国现实中的重要问题,当然也不用汉语写作,而以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为阅读对象、以外国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 在这一过程中,海归肯定将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他们有资源,也是受这个训练出来的),于是在职称晋升和职务任命中他们将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若干年后(不会超过十年吧),这些海归将全面占据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席位。现有的老资格土鳖教授们退休后,年轻一点的土鳖将彻底丧失话语权(甚至学校里可能不再有土鳖教师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海外(主要是美国)期刊论文和学术标准将成为唯一的学术评价指标,外国编辑的学术兴趣将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唯一主导者,外国人将成为中国学者论文的主要阅读者(还有那些想在海外发论文的中国学者)。当中国的国家转型实践,给学术提出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时,研究者们却热衷于用英文给外国人写作。 不敢想象,这样的研究能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有什么样的作用。于是,中国的科研全面殖民化。 这种状况会有改变吗?目前看不到任何希望,看看香港、台湾和韩国就知道了(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要在韩国混下去,也要拿哈佛的文凭!)。一定程度上,这恐怕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记得有一年在复旦听讲座,一位来自德国的学者悲哀地说,在我们这样的哲学故乡,要晋升哲学教授,竟然需要拿到美国大学的哲学教授职位后才有可能。 思来想去,自己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 还是想办法早点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吧。说不定哪天,中国的小学将成为留美预科学校,中国的孩子们在中国的人生竞争,居然要从美国的中学开始。 最近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如雨后春笋般地往外冒,最新一榜应该是汤森路透所发布的基于ESI数据整理出来的大学排行榜。所谓的ESI就是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即基于科学指标数据库,号称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这里所谓“全球11000多种学术刊物”,其实主要是英文刊物,尽管也有几十种中国的刊物,但绝大多数也是以英文刊行,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所谓的全球刊物,实际上是以英语作为评价标准的,其他语种的刊物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这个榜单列出的全国百强大学里竟然没有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知名的人文社科类的大学,而据称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ESI的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为什么排不进前100名?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具有地域性,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各自国家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不像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是普遍性问题,是没有国界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具有很强的国界性,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章英语世界并不感兴趣。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我们一定要接受他国对我们大学和科研水平的评价吗?我们难道不能设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吗?作为一个弱势国家,我们不能让别人接受我们的标准,起码可以先制定适合自己的标准。 比如,科研成果,为何一定要是SCI的才算成果?我们自己的成果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利用?科技领域的成果基本上都是花费广大老百姓的血汗钱所获得的科研基金所资助的,而这些基金所研究的出来的成果几乎全部拱手送给外国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也许我们说我们需要跟国际接轨,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通过购买国外的数据库和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就足够了,何必把自己耗费巨资研究出来的东西白送出去,再耗费巨资买回来?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殖民行为,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意识。 SCIE 收录ScientificReports2011-2015年,每年发文情况 Scientific Reports 发文的国家/地区Top10 中国第一,占到总文献量的 ⅓ 强。 国家要做的事情就是真真正正沉下心来办实事、扎扎实实支持科学研究,出大成果、好成果,而不是追求所谓的大学排名和科研排名,以及以量排名的评价机制。 作为国家资助的成果不能以外文发表,毕竟这是老百姓的纳税钱、血汗钱,不能白白这么送出去。另外,如果不要求研究者用英文发表论文,将极大减轻其工作负担,他们也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做研究,而不是学英语了,我想这将得会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举双手赞同。但是作为研究者,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者不可能闭门造车,因此应该鼓励学者出国交流,一方面了解国际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对外宣传中国研究现状,只要有足够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引起国际学界的重视。现在的资助情况恰恰相反,很多学校鼓励对外发表而反对国际交流,尤其是普通学校。这样白白浪费了大量金钱,反而引起国际研究界对中国的歧视与反感,尽管他们得到了大量好处,反而处处刁难中国人,最近华中科技大学的熊蔡华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主管部门有必要反思了。But,anyway, who care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UwNjE5NQ ==mid=403188734idx=1sn= ba76ae8fc75659de8d5b8f9397a6fb72scene=25#wechat_redirect https://aeon.co/essays/how-did-science-come-to-speak-only-english Paper thatsays human hand was 'designed by Creator' sparks concern , http://www.nature.com/news/paper-that-says-human-hand-was-designed-by-creator-sparks-concern-1.19499 大学溃败始于老实人吃亏 作者 | 贾少华 来源 | 贾少华( ID : jiashaohua2014 ) 一所大学是否能办好,决定于这所大学的学者。老实人不一定是学者,学者一定是老实人,不老实的所谓的学者是假学者。老实人被边缘化一定是学者被边缘化,老实人的权利得不到保证一定是学者的权利得不到保证。所以,评价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这所大学的前景如何,只要看这所大学的老实人是不是吃亏就可以知道了。 美国的大学有许多缺点,但有一点好,那就是老实人不吃亏,这可以从他们教授的录用和教授的管理上得到充分的证明。要在来自全世界数百位高学历高成就的应聘者中胜出,世界上还有哪个职位的录用能比美国大学教授的如此录用更苛刻、更残酷?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中,应聘者担忧的是自己的实力不济,而不用去担忧自己太老实不会搞关系,更不用担忧因自己没有人际关系背景或者不会请客送礼而被淘汰。应聘者任何不老实的行为只会加速自己的失败,这就是美国大学教授录用中的铁律。美国大学教授的管理,那就更体现了对老实人的尊重和保护。美国大学的教授是“终身制”,一旦成为教授,教授可以炒校长的鱿鱼而校长就没法炒教授的鱿鱼。但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犯“不老实”错误,特别是犯师生情感和学术诚信上“不老实”的错误。正是这种“老实人不吃亏”的制度设计,确保了美国大学在全世界绝对的领先地位,而且还将越来越领先。 老实人吃亏,其本质上是大学失去了公平公正的治理。没有了公平公正的治理,大学也就走向了溃败,就像一个人得了癌症。 老实人吃亏,小人必得志 。 老实人吃亏的环境,充斥的是小动作、拍马屁、请客送礼、裙带关系、帮派体系。在此环境,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除了小人还会是谁呢?被认可、被表彰、被重用的除了小人又会是谁呢?时闻“带病提拔”,这就是小人得志的佐证。说白了,“带病提拔”也就意味着无病者得不到提拔。更为可怕的是“带病者”成为单位治理的主体力量的时候,“小人生态”又会越加完善,小人的得志与疯狂自然越加变本加厉,“带病者”又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小人生态”孕育的一代代小人,一代胜过一代,老实人、真正的学者必然难有立足之地,大学自然也就成了“带病”跳梁小丑为所欲为的大舞台。 老实人吃亏,好人变坏人 。 当然学校还是老实人多好人多,为官做事的也不都是“带病者”。知识分子讲尊严讲人格,鄙视搞关系拍马屁,对请客送礼有着天然的厌恶和恐惧。但是,人也会变坏,也会变狡诈。谁是教唆犯?是不公正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治理。接连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适者生存的启示,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一个善良的人被迫走上邪恶的路。久而久之,好人也就变成了坏人。世风日下,是因为没有了公平;道德沦丧,是因为没有了正义。不公平是“坏之源”!既仇恨官又羡慕官,既排斥奢侈又热衷奢侈,既痛批造假又不断造假,既厌恶关系又追求关系,既痛恨腐败有埋怨自己没法腐败,这样的大学老师是个例吗?要始终当一个老实人,太难太难! 老实人吃亏,信任无基础 。 黑哨存在,比的不是本事,比的是奸诈。成果获奖、论文发表、职称晋升、先进当选,等等,代表的是什么?不能说全部,但也不能说是少数,一定代表了“搞定黑哨的本事”。老实人吃亏,就是因为黑哨太多。胜负优劣决定于黑哨,人世间的一切都变得不可信。有人一定会说,不会有那么多黑哨吧。多还是不多,局外人不清楚,“参赛者”最明白。还有“参赛者”相信裁判不是黑哨吗?如果相信,为什么关乎个人的事都要千方百计托关系找门路?沙漠中还有绿洲,再不公平也一定还存在公正的裁判。问题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即使是绿洲也被当成了沙漠。不再有对组织、对权威的信任,兴起的自然是人情、关系和对道德法律的践踏。 老实人吃亏,消解真善美 。 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对大学存在的问题比谁都看得清,也比谁都急于去解决。文件年年下发,会议接二连三,检查评估始终不断,内容不可谓不正确,措施不可谓不坚决,但是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如果有效,为何还要重复不辍?学校内部也还是有积极的力量存在的,但同样“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公平公正是一切政策法规伦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没有了公平公正,真善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公平公正,政策法规失去贯彻落实的载体;没有公平公正,一切旨在影响人的心灵的教育都成了多余。一个没有公平公正的校园,纯粹就是一个能够吞噬一切教育力量的黑洞。不公平是消解一切真善美的祸根。相反,有了公平公正,老实人不吃亏了,就可以省掉绝大多数的文件、会议、评比、检查和组织机构,也同样可以省略绝大多数关乎人的纪律、品行的教育活动和课程的开设。无视公平公正,一味的纪律约束道德规范,统统不过是癌症晚期的化疗而已。 老实人吃亏,只剩离心力 。 老实人吃亏,也不见得会给谁带来多大的幸福。得志的小人,看似捞到了好处,但代价很大,付出的不仅是陪吃陪玩的时间和建立关系的金钱,付出的还有做人的尊严,而且不知足爱攀比的本性始终会让自己觉得是吃亏者,总会觉得还有人比自己捞得更多。握有权力的人,也无幸福可言,既忙碌又讨骂,黑哨的胡作非为必然招来包括受益方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鄙视和唾弃。没有公平公正的组织,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组织;老实人吃亏的校园,是一个没有向心力的校园。在这样没有公平公正的组织或校园中,人人不满意,人人有意见,人人发牢骚,人人盼望出事,人人幸灾乐祸。最大快人心的事也是人们渴望的就是黑哨出丑或出事。 人可以生病,但不能患癌;学校可以有缺点,但不可以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吃亏,没有公平公正,大学必定走向系统性致命性的溃败。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3818 次阅读|17 个评论
每天一条负能量-59
zhujieying 2016-4-29 12:43
许多鸡汤其实是倒过来的,比如: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实际上呢?是运气好的人才爱笑。 这就是鸡汤之所以成为鸡汤的原因,缺什么补什么。 来啊!让我们干(fuck)了这碗毒鸡汤!
个人分类: 段子|1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房价、高拥堵、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结果人才只能用脚投票
wya 2016-4-25 08:12
http://news.163.com/16/0425/03/BLFHADOU00011229.html (原标题:400多万买学区房还是移民 金融业女高管也在纠结) 买学区房还是移民?这个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的话题,也是北京的金融业高管徐女士所纠结的:为了两个孩子的教育发展,花400多万元买一套约50平方米的学区房;用差不多的资金投入办移民。 如果选择买学区房,就要承受比附近二手房高出每平方米三四万元的价格;移民也并非想移就能移,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徐女士都还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带女儿参加繁重的课外辅导。 “无论选择哪一样,都要费尽心力及财力,很累,但真的没办法。”徐女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加上舞蹈、钢琴等四类教育培训,我们每个月(两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已经8000多元了。”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刺激着几大产业的迅猛发展。首先,学区房一直是房产交易市场的暖冬产品,受二手房升温及“二孩放开”等影响,目前的学区房咨询量明显上升;其次,随着“移民爸爸”放弃买学区房,选择移民的故事被大量转发后,包括徐女士在内的不少家长也动了移民的念头;此外,2007年达到1238亿元规模的课外辅导市场,2015年已经突破了6000亿元。 买学区房还是干脆移民 徐女士的大女儿快6岁了,小女儿3岁多,如果花400多万买下学区房能同时解决两名孩子的读书问题,这自然是首选。 “现在我们比较纠结的是从去年开始,一些学校就开始实施‘同一房屋地址6年内只允许1个孩子登记入学’的规定了,如果有多名适龄儿童申请入学,房屋产权人必须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我们第二个孩子是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的,能不能入学就得看本学区学位是否有多余的。”徐女士苦笑道。 更让徐女士被动的是,就在她盘算着花400多万只解决一个孩子的入学问题值不值时,由于学区房需求旺盛,房东“跳价”了。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北京的学区房价格2015年以来涨幅不小。对口西城区大热的宏庙小学的某小区,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9万元左右,而目前该小区在二手房中介的挂牌价均超过了每平方米14万元;海淀区的某学区房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5万元左右,而目前该小区的挂牌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七八万元;朝阳区某学区2015年1月的成交价为每平方米4万元,如今的挂牌价格已经7万上下了。 “学区房的价格一般高出附近二手房(每平方米)好几万元,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考虑是不是买一套,原因很简单,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对不错的教育资源。”徐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2014年,一项北京教育资源的非官方排名显示,西城、东城与海淀被认为是三大强区,而且按照教改,有直升的政策。因此,如果通过购买房产能使孩子一直在好学校里学习的话,对于家长来说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毕竟学区房增值的概率目前依旧高于贬值。 “好的学校、好的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再努力一把,孩子最关键的时间段里,这无疑是风险最小的一种方式。”善于投资理财的徐女士分析道。 但徐女士所在的妈妈群里探讨的是另一个话题:花数百万元为孩子解决最起码的教育公平的问题,是否值得? 妈妈群中有两种观点:一是觉得不值,几百万完全可以办移民,如果孩子有了绿卡,除了享有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外,未来读国外高校的学费也只是国际留学生的1/3,并可以申请奖学金,毕业后的就业门槛和选择面也比留学生更广,还为全家一起移民提供了可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内学习更好,虽然能否成才依旧与“拼爹”脱不了干系,但将孩子教育成一个能自食其力且具有责任感的人也是一种挑战,毕竟社会在进步。 结果,支持教育移民的妈妈依然占多数,但基本都是有着较好经济环境的家庭。 《2014海外教育特别报告》显示,80%的中国富豪计划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中国千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8岁,亿万富豪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6岁,出国低龄化趋势明显。相关移民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正经历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第四次移民大潮,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依旧是中产阶层移民的初衷。 课外教育月支出超8000元 徐女士在纠结的同时,孩子们的教育一点都没耽误,声乐、舞蹈、美术等业余培训一个也没落下,“竞争太激烈,不课外培训是不行的。” 虽然学校规定不能给学生额外增加作业,但对老师的考核却依旧以升学率和成绩为主。此外,近年来,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敲门砖”从特长变为学科测试,同样在催热课外辅导市场。 目前,徐女士每个月的课外教育支出已经超过8000元。有研究显示,课外补习费近年来成为家庭教育支出重头,76%的家庭年均支付子女课外补习费达到3820元,其中最高的达到年均8万元。 早在2014年,相关调查就显示,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正在上课外辅导,重点城市普及率达到了90%。被调查的家长中有三分之一愿意为子女每年上万元的辅导费埋单。 不过,去年以来,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在线教育热了起来。 “相比线下教育,线上没有时空限制,老师和学生节约了大量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猿辅导最早的英语晨读专题课是早上5点半,学生可以边起床边听老师朗读英文,这样的课程安排是线下教育很难实现的。”猿题库品牌公关总监黄敏慧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及规模化红利,在线教育的成本要低。 一名在线教育老师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今年以来热度不减的小升初课外辅导为例,班级制的小升初课程一年语、数、英三科要1万多元,一对一辅导形式则要4万多元;如果选择在线教育,学生只需花费1元、5元和9元的价格,就可以听到优秀老师的直播课程,“当然,在线老师每月拿到8000~10000元是很正常的。”他说。 对于“天价在线教师最高时薪达25000元”的争议,该老师认为,“你可以捧着网红让她月入百万,为何不能允许凭真本事吃饭的在线教师有高收入?” 无论是教育培训市场的有益补充还是搅局者,在线教育都以自己的方式向千亿市场前进。 作为家长的徐女士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兴起都有其理由,在线教育同样如此,但若在线上、线下两者之间选择的话,依旧会给孩子选择线下辅导。“首先要肯定线上教育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优势,但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师与学生无法第一时间产生交流,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的回馈,尤其是对孩子学习自控力是非常大的考验,对于自制力不够的学生,网络授课的监督是个大问题。”她说。 中国家长有多累 三年前,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调查就曾在网上热传。榜单上,前三名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生育成本(怀孕到大学毕业,下同)分别为276万元、247万元以及216.1万元。 该榜单引发的争议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以后谁还能养得起孩子?尤其是年收入10万元左右的家庭。 徐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她给每个孩子在教育及生活方面的储备金在200万元左右,“这是她们从出生到18岁成年的计划投入。我想,这个数字在我所熟识的所谓中产阶层收入家庭中属于正常的。”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机在身边的几个妈妈团里调研发现,一个孩子的生育成本花费上百万属正常,且教育支出约占80%。 “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相对而言算是高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本报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在美国,年收入6.15万~10.65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若有一个2013年出生的孩子,养到18岁,需要花费24.53万美元,开支占最大比例的是住房,约占30%。 中国教育支出的情况与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生育儿女的支出似乎不相上下,但熊丙奇认为,“美国的总支出中,其中很大部分是购房的支出,如果我们把购房与租房的支出也算进去的话,中国家庭的生育支出就不得了了。”熊丙奇表示。 徐女士也给本报记者算了笔账,如果加上房产投入的话,她在两个孩子教育上的支出就上千万了。 “所以有时候为了自我安慰,得另有比较方式,我所知道的是,日本的花费也很高,光是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大概就要花3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70万元,但一切为了孩子,无论怎样的投入,都是要做的,谁让你是家长,这是责任的一部分。”徐女士说。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与考研----人才‘杀手’
热度 19 lin602 2016-4-21 22:01
诺贝尔奖从开始到现在,有统计,男女比例为18:1。 刚刚百度了一下,中科院院士,女的占10-15%。 记得刚刚恢复高考,一个班上男生要比女生多得多,几乎是三比一 左右。那时的升学率比较低,高考成绩好的男生占多数。即使研究生也是这样。 无论从那个角度,世界范围还是全国范围,相对来说,男科学家的成绩总体要比女科学家要好。 但是,看看现在的大学保送生及研究生保送生,女生占大多数,特别是保研的,女生占绝对优势。 再看看通过高考考试入学,江苏省只考三门,语文、数学与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都不参加最后考试的角逐,只是有个什么考试中给个等级,最后填志愿基本上是以语数外三门分数划线。 如果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计总分,许多偏科,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长生,因为语文与外语成绩不突出,而败走‘麦城’。而这些均以男生为主。据我观察,男生偏科的多,女生成绩平均者为多。在语数外三门课定学校的考试规则下,许多偏科怪才名落孙山! 再说考研,就拿我们化工专业来说,目前只考数学、政治、外语、一门专业课。其他课为加试。要知道,大学有许多门课呀,许多学校一进校目标明确,考研,而且主要是针对这四门课学习复习。数学、外语与政治是全国统一卷,只有一门是学校出的专业课,许多人就是因为数学或外语或政治没有考好,失去复试的机会。其实许多学生的专业课及基础课都不错的,但在这四门课的初试中,竞争失利。即使专业非常好,有天才,也会失去机会。 看看每年的研究生录取,女生比男生 多得多,特别是保研生,有时候是清一色的女生。为什么保研生女生多,大家都知道,因为是所有课的总绩点,包括体育、政治、外语等所有课,许多男生没有‘背功’,或者有针对性的偏爱,总成绩会落后的。 一方面考研不注重考察许多专业特长内容(不考),而保研又用总成绩冲淡了专业特长。真是怪呀。 我始终觉得,中国的高考、考研、保送生成绩的计算方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将一些怪才甚至天才,埋没在人流中。 我上面以男女生性别说事的,其实说到底 , 女生中的天才也会有这种结局! 许多天才与具有颠覆性思维的人才,往往是某方面特别强,而某些方面很弱的。 人才的选拔,只有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将真正的人才能够选拔出来的体制与方式才是科学与正确的! 中国的高考、考研及保送,是天才与怪才的杀手。 科学网上的女同胞,千万别生气,这不是歧视女性。
4251 次阅读|23 个评论
诚邀参加“西藏重点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战略研究”问卷调查
热度 1 flowerofmay 2016-4-21 10:53
如果您热爱西藏、关心西藏未来发展,并想为她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诚邀填写本人设计的“西藏重点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战略研究”问卷调查表: 问卷调查表链接: http://1.sojump.com/jq/7004714.aspx 微信填写扫一扫: 多谢支持!!!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3150 次阅读|2 个评论
诚邀参加“西藏重点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战略研究”问卷调查
flowerofmay 2016-4-21 10:51
如果您热爱西藏、关心西藏未来发展,并想为她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诚邀填写本人设计的“西藏重点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战略研究”问卷调查表: 问卷调查表链接: http://1.sojump.com/jq/7004714.aspx 微信填写扫一扫: 多谢支持!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2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籍,签证,永居与海外公民,国爱与爱国
热度 28 laserdai 2016-4-21 06:52
也许这是个议论和争论了好久的话题。 好几年前,我在曼城中国签证中心亲眼见过的一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许永远都不会忘记。( 注释:中国签证中心,是最近几年来设立的中国驻外使馆领馆签证处的紧密协作单位,负责处理外国护照持有者办理中国签证的半官方机构。 ) 一位持有英国护照的华人,国内父亲过世,亲属头天晚上电话通知,于是次日一早来到签证中心申请中国签证以奔丧,结果签证处告知:此类紧急签证,第一天递交申请,加快办理需要第三工作天才能领取,加上航班一般 15 小时,还有国内的交通,看到逝去的亲人最后一面,掐指算来最少需要五天时间。看来,为了所谓的中国传统的尽孝,这次这位华人父亲的丧葬日期需要第六天才能进行。而事实上,按照中国的非常传统的习惯,葬礼一般是三天之内举行。现场的情景我还依然清晰记得,这位华人因为逝去亲人而面色极度疲惫,估计一夜没有睡好而且加上内心及其伤心,当场他对签证官苦苦哀求,就差没有下跪行礼了,然而规定就是规定,签证官女士从窗口后面亲自出来给他和同行的人解释规定,也是职责范围之内的最大善意和善行了。 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中国的国籍规定把门堵死而同时没有打开窗户。中国人拿了外国护照就是外国人(某国华人),回国需要办理签证。 我记得当年看书时候记住了一句话:上帝把门关上的同时会打开窗户。 可惜,上帝是上帝,凯撒是凯撒。 最近又遇到一件同样的事情,好朋友MT突然电话过来,是一个周四的下午,刚接到国内电话,t母亲去世了,问是否知道如何快速拿到中国签证回去奔丧。我回答说,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你明天(周五)一早到签证中心递交签证申请,加快办理第三个工作天得到签证,那就是下周二了,你最早下周二下午可以飞,回到北京 / 上海需要 15 小时就是周三下午,再换国内飞机,到家的最早时间已经是中国时间的周三深夜了。不如今天(周四)晚上直接飞去中国,在北京 / 上海的机场海关办理签证,或许能来得及见最后一面,这是上上策。 结果周日得到消息,他的确周五早上 9 点整到了中国签证中心,后来又去了使馆 / 领馆亲自交涉,得到的结果是,周六周日两天算数,他在周一上午就可以得到签证,那么下周一下午就可以启程回国奔丧。我说,这不是明显错过了时间了吗? 上帝讲究亲情和大爱,凯撒的就是死规定! 今天遇到一位印度人,无意中聊起这些事情。这位印度人告诉我,印度同样严格不允许双重国籍,关上了大门但同时打开了窗户,持有外国护照的印度人可以申请办理一个‘印度海外公民’护照,此护照可以自由回到印度并且无限期停留( lifelong ),也可以自由受雇于印度的企业工作,但是进入政府等部门工作就有很多限制,因为不是印度公民,这本所谓的印度海外公民的护照,维系了海外印度人与故国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果在看看欧美等国的规定,加入外国国籍后在不能保留本国国籍的情况下可以在故国拥有自由旅行和从事商务的权利,比印度还要宽松。 引申一些个人看法,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的确需要人才,需要笼络人才,看看春秋时期,如果某位国君的政策好大批贤士都来归顺,所以才有可以称霸的主诸侯国。 一般而言,能在国际上行走的人都是很好的人才,都需要认真笼络。欧美国家对这类人都比较重视,都在认真争取。 改革开放后很多中国人出国,去国际上行走,能在一个国家长时期居留下去,这样久经考验与锤炼的事实证明是真正的人才。相对而言,出去混几天镀镀金回来的那不算真正的人才,不妨叫做镀金人才甚至混子人才。 一个国家如果胳膊肘向外拐,对真才吹胡子瞪眼,签证居留方面处处刁难,而把混混们当成真才,这样的国家的发展或许能昙花一现,牛上几年,但是妄想达到真正繁荣发达并长久不衰,那才是国际笑话。有很简单的物理模型来描述:就算人才很多也不断产生,但是每天都流出而几乎不流如,长此以往消耗下去,实力总在减弱。好比一个伤口,一直在流血,虽然体内一直在造血,但是长久下去,身体总会出大问题,这样的能健壮吗?笑话。 看看美国历史,二战以前也的确不怎样,就是二战前后笼络了大批人才(包括爱因斯坦),之后才飞黄腾达,主霸世界很多年,至少会持续今后几百年。 或许现在的印度明显不如中国,但是,从笼络人才方面看,长久以后,中国会必然落后于印度。 以前写过爱国与国爱的博文,觉得很是精髓。如果某国自行狂傲,自视很高,要求人人爱我,而同时没有我爱人人。当然,他也爱某些人,溺爱使得这些人家里的钞票烧坏点钞机,这不是分明的错爱吗?! 该爱不爱,不该溺爱却溺爱,这不是有点神经错乱吗?或者是二百五乎? 曹操说,宁可负天下人,毋宁天下人负我。 几千年了,此精神竟然丝毫未变,我很服气。 最后,曹操费了大力气打下的天下轻易被司马懿家给拿走了。而且,凯撒也早成了历史人物了,庞大的罗马帝国只有历史书上才能见到。 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嘿嘿嘿了。 科学网—爱国和国爱两位一体是傅立叶变换关系 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824155.html 科学网—国爱的李小文vs 爱国的段王爷 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862513.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5795 次阅读|58 个评论
给年轻导师的二十条忠告
热度 28 xin 2016-4-8 21:18
1. 最近,又到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毕业季,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预准备的时期,也是师生之间积累了三年的矛盾总爆发时期,恩怨情仇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做个最后的了结。 2. 上面是开玩笑的,毕竟人不是石头,就算石头,三年也捂热了。毕竟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毕业前给导师干架的还是少数不懂事的。大多毕业生,还是与导师关系融洽、依依惜别的。 3. 事情的缘由。关于如何搞好师生关系,做好导师。昨天聚了十个副教授,作为导师都是青瓜蛋子,各抒己见。关于带学生的酸甜苦辣,内心感受,基本上都是高度一致的,共同的东西远比分歧多。这场沙龙也促成了这篇博文的形成。 4. 学术原则的坚守。在导师是否坚持学术原则方面,与会老师分歧比较大。但最后,似乎也能统一起来。导师有导师的学术规划,有自己的学术标准。而学生对自己的论文,有自己一套标准。这两个标准,往往不匹配,产生矛盾。 5. 多元化的学生。老师培养的学生,来源、价值观、修养等多元化,人格不同,性格脾气、教养和对读研的定位,都存在明显差异。有稀里糊涂读研,有逃避就业压力。有的混文凭。有的是为了学术,搞研究、当科学家。况且,知识积累和天然禀赋都存在差异,所以,培养学生的标准能一样吗? 6.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因此,导师应了解学生的内心,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培养方案和设置学术标准。顺应他们,而非要求他们,这个似乎很重要,否则,容易起矛盾、造隔阂。导师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需求培养,以人为本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垫脚石。 7. 高低两个标准。如何分类呢?我觉得积极上进学生,就下大功夫培养,争取出成果、出人才。不上路子的学生,也不能放弃,要明确最低标准,这是个原则性问题。也要与他们搞好关系,毕竟年轻人思想是多变的、弹性很大的,要理解和宽容他们。当然,难免委屈自己。 8. 中性客观看待科研态度。学生对科研的态度存在差异,要中性地看待。热爱科研,不一定有成果,以后生活也不一定多快乐。不热爱科研,勉强毕业,说不定还有别样的人生。因此,要将这个事情看得淡一些、看得开一些,看得太重、抓得太紧,师生都累,就不洒脱了。 9. 最低的要求。培养学生,采取顺其自然,和稀泥,放羊的态度,虽然少了很多麻烦,但往往影响学术品质,影响了培养质量。所以,要外松内紧,要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有一定的工作量,杜绝学术不端,至少满足毕业要求的论文发表。 10. 气氛最重要。带学生的最低要求是不成为敌人。花钱、花时间,将学生带成仇人,这是师生都很失败的事情,所以这是底线。如果能成为朋友,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这个事情不能强求,但是底线要保持住。所以,培养学生要注意保持一团和气,感觉不妙就忍一忍。 11. 忍耐和妥协,是培养学生的法宝。和导师一样,操蛋和奇葩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导师是长辈,在明确指出缺点和不足后,还耐心地等待学生变化,一定要忍耐。很多时候,学生会自我反省,逐步认识错误。当师生各执一词,意见不同,要学会妥协。妥协是人生的艺术。 12. 爱与宽容,是培养学生的利器。对待学生,要像看待自己的手指一样,给予爱。但,不能以爱的名义,剥夺他们自由。有时候,犯错也是他们的自由。犯错,也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要充满善意的看待他们,对待他们。对他们的错误,要宽容,充满慈悲。毛主席还说:林彪是个娃娃呢。 13. 导师要有自己的学术规划。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能将学生绑架在自己的学术战车上,成为自己的垫脚石。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而且要严办,不能指望学生,尤其是不上路子的学生。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但不能同样要求学生,否则,容易产生矛盾。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待学生的出发点,大多数导师都可以做到。反过来说,己所欲,可施于人,这也往往成了导师给学生分配任务的正当理由。其实即使是己所欲,也不能施于人。比如,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吃苦,如果让学生也吃苦,可能就存在问题。 15. 与学生要明规则,自己负责自己的行为。说的好听点,就是目标明确,自己管理自己。说的难听点,就是自作自受。导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研究思路、准备研究所需的经费和设施,事情还需要他们自己搞。导师只是科研工作的资助者,科研工作的领路人和监督员,学术过程中及时给予忠告和建议。 16. 增进学术之外的交流。有时候,师生之间除了科研没别的了,弄得学生不敢与导师交流,躲着、藏着,那样弄得师生都紧张。要通过业余生活,增进非学术的交流。一起吃饭、打牌、唱歌,一起爬山、逛公园,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培养私人情感和友谊。当然,也丰富下单调的生活,增进你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 17. 导师要起到示范作用。导师要生活的健康、阳光,是一个积极、有趣的人,这样才能传递正能量给学生。科研上,严格要求自己,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就是这个道理。自己能做到,要求学生才有说服力和发言权,才有权威性。 18. 策略地看待研究生培养。都是可以看学生为自己的手指头,个顶个的十指连心。也可以将学生看做自己种的一块地,无法做到旱涝保收,那就听天由命。导师还可以将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不能保证和每个朋友都能好到什么程度,能有三两个知己,也就够了。只要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19. 研究生培养的最高境界。将好学生培养成人才,不算本事,很可能是人家天赋使然。将所谓的“差学生”培养成人才,那才是本事。像传销培训师一样洗脑,那是口才好的导师。靠厚黑学或沟通技巧,这是公关型导师。但也有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让学生自学成才的导师,这才是最高境界。这种导师过去很多,八十年代还有,近年来近乎绝迹。 20. 什么最重要?健康和家庭最重要,培养研究生毕竟只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内容而已,所以,没有必要为此大动肝火、劳心费力。有个健康的体魄,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生活的真谛。富贵和声誉,金钱和权利,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健康和家庭才是自己的,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在部分。
15035 次阅读|116 个评论
人才与师资
热度 65 zmpenguestc 2016-4-3 16:27
有 人曾说,高校里,“引进的是人才,选留的是师资”。随着国家加大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每个高校都在想方设法,挖掘海外人才资源。高校每年将源源不断地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必然的结果就是,土鳖或一般性师资的选留机会将大大减少,引进的待遇和给予的平台将大不如前。 “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青年千人”计划,简称“青千”。对于“青千”来说,来到高校,一下就有很高的平台,有不菲的科研启动经费,也不用为职称发愁,而且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名额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大力支持。只要入选这个人才计划了,可谓一路绿灯。年纪轻轻的,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为学校发展默默奉献多年直到光荣退休也无法享受的待遇。 “青千”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争先抢夺的重要人才渠道。能够入选“青千”计划,已经成为众多海归博士追求的目标。不过,也为国内土鳖们带来了不少压力,因为,好一点的大学只瞄准“青千”层次。那么,土鳖们毕业就只能去普通的高校和一般性企业或研究所工作了。 成功入选“青千”的标准是什么?不容置疑,发表论文的水平占了很大成分。海归博士们,确实具有较高的学术视野,也在某个小的领域做出过突出成绩,才能发表出高水平论文。那么试问,引进这么多只会发论文的人,是不是高校只需要发论文,或者只培养会发SCI论文的人呢。 春节前,一个美国休斯敦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的博士,发邮件想来我实验室工作,要求一个讲师职位。我的回复是,十分愿意和欢迎他加盟我实验室,可是按他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估计是难了,仅仅是一些SEG的会议论文,连EI都不是。结果,可想而知,年前转发到人事部门的邮件,年后也没有任何答复和结果,我想这肯定是不怎么感冒了,因为达不到“人才”标准。其实,这个洋博士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论文不行,知道国内很在乎高水平的论文,也提前给我解释过,在他导师所在的团队,他的论文还算是好的了。这说明,在美国,能否取得博士学位,也并没有要求发多少论文,只要导师认可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就可以毕业。 大力引进青年人才是好事,但如何使青年人才扎根发芽,茁壮成长,真正发挥其学术上的引领作用,也是人事管理部门应该考虑的事情。青千一般年龄比较小,尽管某个领域的学术水平高,但作为高校引进的人才,还需要担负教学、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的其他工作。比如,让一个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就开始独立指导博士生;或者说仅仅论文写的好的人,指导仅仅是做一些技术类课题的硕士生,会不会存在一些问题呢。因此,青年人才也还是需要长期磨练,不断积累经验。 没有任何人才帽子的师资呢,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每年都有科研经费任务、上课学时数、发SCI的要求等。哪一环被卡住了,就晋升不了职称,进不了职称,就不能带学生,没有学生,就没人帮你干活,没活干就不可能有经费。我熟悉的一位年轻老师,博士毕业好几年了,SCI论文也够了,小课题也做了不少。可是,没有主持国字号课题或单笔科研经费到账不够等硬条件限制,一直没法申报副教授职称。只好一直耐心等待哪一天有个大课题下来或命中NSFC面上课题(因已过青基年龄),才能摘掉讲师的帽子。可见,土鳖们想顺利发展,科研、教学得样样行,否则进入死循环,环环是死扣。 人才与师资,干一样的活,却不一样的“待遇”。一旦有了人才帽,就有资本在国内任何高校到处“跑动”,如果单位一不小心“得罪”了人才,可能没几年就成了其他单位的人才了。而师资们呢,想跑就没那么容易了,也许反而会死心塌地的为学校“卖命”。 人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师资们却在幕后真正承担了绝大部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
个人分类: 校园时评|36427 次阅读|7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