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

相关日志

人才是发现的,不是培养的
热度 19 wangdh 2018-12-23 11:42
人才是发现的,不是培养的 王德华 前些日子读到一句话,似乎是“人才是发现的,不是培养的”。也许由于自己是研究生导师的角色,读到这句话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过后也在思考这句话。 仔细想一想,这句话是对的,人才确实是发现的。我们常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我们也经常听到说某个单位里卧虎藏龙。所以呼吁有更多的伯乐出现,发现更多的千里马。再追问一句的话,伯乐也是一种人才,他们是怎么产生的呢?谁发现的伯乐呢?好像又陷于了新的思考中。 人才一定是有智慧有才华有技能的人。专业人才就是在某个领域学识和技艺都超常的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是容易发现的,像思想和智慧等有时候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或者不能被一般人鉴别和发现的。这可能就是需要伯乐的原因了。所以,伯乐需要有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需要有欣赏和包容人才胸怀。 那么,人才不能培养吗?我们也经常听要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人才的说法。不管什么领域的人才,都有一个成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就包含培养的过程。所以,培养人才的过程需要条件的支持,需要合适的土壤,需要良好的环境。 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也是发现人才的过程。也可以说,优秀研究生也是被发现的。我们也常说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现科研好苗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生导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当伯乐。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817 次阅读|20 个评论
青年科技人才如何看待“跨界”这回事
yhz125 2018-11-11 10:58
文/杨晗之 2018年10月29日,2018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在上海科技馆召开。为了更好地凝聚青年力量,传递青年声音,本次峰会邀请了45周岁以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先锋,分享研究成果,展开跨界碰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致力于量子物理和量子计算的研究。他认为,学科交叉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为在交叉领域你会发现更多新的问题。量子物理学基础研究的进步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如量子通信、计算能力和精密测量等,而这些研究之间是可以互动的。比如,计算能力的进步,将会大大的加快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的发展。 美国西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Adilson Motter专注于复杂系统和非线性现象,涉及生物学、混沌理论、统计物理学等交叉学科。他表示,做研究时依赖于与其他领域的合作,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真正的科学创新来自于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互动。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EPIcx实验室主任Vittoria Colizza在传染病传播的网络建模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她认为,基础研究一定是跨学科的,创新就是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结合。例如数学和免疫学,它们就有很长的互相影响的历史。“面对传染病的挑战,我们需要将各种数据整合在一起,包括物理学、统计学、复杂系统、自然科学、地理系统,以及公共医学、公共卫生和药学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形成更好的模型。”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副院长魏思带领他的团队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他认为,最大的交叉学科正是科学,因为在一百年前大家还没有统计的概念,现在所有的科学的基石就是统计。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本质上就是一直不停地交叉,如果只关注于一个领域可能就会退出行当。 科技创新需要跨界融合 针对跨界与融合,《张江科技评论》还专门采访了参加论坛的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吕琳媛。吕琳媛教授认为,科技创新需要跨界融合。学科的专业化深化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但同时也带来了我们认识世界视角的“窄化”。交叉科学的研究能够拓展我们认识事物的视角,带来新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能够与原有的学科形成互补,打破学科之间构筑的瓶颈,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对话和融合,为创新提供土壤。 创新对不同的参与者来讲,表现出“一体多面”的特征。学术界、产业界、政界对创新的讨论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景象。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创新是一个社会经济演化的动态过程,而非简单的技术现象,其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科技以外的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的协作以及政、产、学、研、金等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嵌入的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效率,而创新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也使得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变得更加艰难。 从全球来看,我国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等颠覆性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正日益展现出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发展态势。2018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对每一位创新者而言,今天我们都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个人、组织与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是这个新时代赋予每个人的使命与责任。 从区域来看,以杭州、深圳为代表的“大湾区”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增长方式的“中国样本”。知识和创新成为城市、区域乃至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资源。更为重要的是,除了一大批本土创新型企业如阿里、华为真正站上世界舞台,在科技创新模式上,我们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和亮点。例如,达摩院、华大基因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涌现,这背后正是创新资源在基于网络链接的多物种构成的生态体系中聚集、融合、涌现的复杂作用过程。这些机构把对前沿科学的“求真”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务实”有效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各类资源,并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实现了认知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成为科技创新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物种”。 无论是创新创业企业的井喷式增长,还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涌现,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的活力和潜力。今天的科技创新的实现过程,本身就包含了认知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向流动及其转换,而这依赖于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者、政策制定者等创新主体的协作,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跨界、开放的复杂网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今天的科技创新是一个强调整体思维的“命运共同体”,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创新主体都需要在这一大局观、系统观的框架下各司其职,协同共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科技创新的强心针。
个人分类: 张江科技评论|4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响鼓何须重锤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18-11-5 07:45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289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转载自 科学网] 打招呼做工作 教授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zlyang 2018-10-29 10:01
科学网,2018-06-26,打招呼做工作 教授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4869.shtm 半月谈,2018-06-26,:“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教授自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http://www.banyuetan.org/dyp/detail/20180626/1000200033134991529974398423860952_1.html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半月谈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加强监督,完善惩戒,净化科研评审环境。 打招呼、做工作,滋长“人情评审”歪风 时值年中,不少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陆续启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 “评审打招呼、做工作成了自保的方式,别人打了招呼你不打,就觉得你不重视。而且普通人打招呼还不行,往往得单位一把手如校长、书记出面才行。”一位在知名高校担任学院院长的教授说,现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都会打招呼,作为学院领导,他深感无奈。 “人情评审”风气盛行之下,不仅本院的人才引进和项目申报会找该教授去帮忙做工作,一些校外学术圈的朋友也会找到他。“每个月请求帮忙打招呼的短信、电话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作为院长,我甚至要用本子记下跟谁打过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这人情。”他无奈地表示。 这位教授几年前回国,他说,“作为学术项目领头人,现在申报项目,除了考虑学术水平,还要看关系网有多广,把通讯录拉出来看看”。 和他有同感的一位高校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去年他们学校引进人才参与国家的人才项目评审,函评结果非常不错,因为提交的文章、科研成果等书面材料很过硬,但面审淘汰的比例却出人意料地高。“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学术方面了,因此吃了大亏。” 不仅在做人才工作参与评审过程中遭遇了拉票尴尬,该学者自己申报国家人才项目时也亲历了拉票歪风。他说,评委工作一般分评审前工作和评审中工作。评审前,申报人和所在单位得知评审专家信息后,要及时去“拜门子”。一般来说,申报者会通过四种方式来做工作:一是自己本人给评委发短信或打电话,请求关照。二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给评委做工作。三是请业界知名的老专家、院士出面做工作。四是知名老专家、院士带着申请人一道上门向评委汇报工作。 评审中,则需要有更大的公关力度。有的申请人所在单位会出面做工作,要么派专人找评审做工作,要么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评审宾馆驻点做工作。如果评审组织特别严密,还会有人专门蹲守在评审点捕捉评委信息,甚至拍照回传给后方,再去查找评委关系继而做工作。 “逢到重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可能申请人和所在机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做工作,跑公关。”他说。 数字政绩冲动,一些高校争戴人才帽 接受采访的科研学者坦言,这几年一些科研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风气有愈演愈烈的苗头,令人愤怒,让人担心。 “一旦到了评审集中期,根本没法干正事儿。”他们表示,谁不做工作谁就会吃亏,最后被歪风绑架,浪费大量精力去做和学术无关的事情。 受访的一位学者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他在朋友圈所发的上述感叹,短短几十字的吐槽收获了近百条学术同行的点赞和评论。有人留言说,现在评审不打招呼是对评审的不尊敬;还有人打趣道,现在科研人员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已经成为一个正面的评价。 在这些学者看来,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出现的打招呼、拉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缘故;另一方面,还缘于科研 GDP 、人才政绩驱动下,有项目、有人才帽子,才意味着个人和单位有资源、有地位,才能活下去。 以高校为例,去年教育部搞“双一流”评估,标志着高等教育新的转折。为了适应“双一流”要求,不少高校急需有大的科研项目和“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术水平或者整体实力一般的院校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往往会举全校、全机构之力去确保重要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过关。学术帽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应该按照学术标准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 “打开高校科研机构的网站,如果遮住校名看简介,模式都差不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拥有‘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数等。”上述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指出,在数字指标导向和一些领导的政绩驱动下,评审人、申请人、用人单位、学术圈都被绑架了。 一位受访者说,评审中的上述乱象让他们深感愤怒,十分担心。愤怒是因为这种人情公关歪风的滋长让科研和人才的评价标准扭曲,让好的科研成果和好的人才得不到公正评价。担心的是这种风气污染了学术圈,大家被裹挟着在互相打招呼中渐渐成了利益和资源交换共同体,影响国家的科研水平。 消除灰色地带,划出科研项目人才评审高压线 受访的科研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打招呼公关已经发展到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学术权威或者负责人,因为他们参加的评审多,可以互相交换评委资源,互相支持。 “说实话,绝大部分评委都是好人,但是有时人心里的‘秤’也是容易被打招呼影响的,特别是有的打招呼者对评委来说是领导、朋友或是恩人时,难免有还人情的思想。难免因‘感情’因素造成优秀的人和项目被 PK 掉。”受访者深感无力。 科研人员表示,一些评审拉票公关的现象就像皇帝的新衣, 没有人敢喊。一喊就破坏了规则,大家以后肯定就不带你玩了。 但是不喊,就必须跟随在里面随波逐流, 如果只是埋头做学问,就会吃亏甚至很难存活。 “做科研要无欲无求,保守初心才能做得好。如果只想着求名头被欲望绑架,势必会造成学术风气的败坏,也造成科研水平的下降。” 受访学者认为,现在干部拉票贿选都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而学术评审拉票却还处于灰色地带,这是不对的。他们建议,应该出台相应的惩罚举措,增加学术评审中拉票公关等行为的违规成本,比如将评审列为保密项目,一旦有接受公关说情的行为就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让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有所敬畏。对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或者予以曝光,限制其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或给予失信认定,通过这些举措净化评审环境,真正做到学术优先,不拼关系、不拼圈子。(杨玉华)
个人分类: 科技教育界资料|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老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热度 9 张海霞 2018-10-15 18:25
【题记】最近遇到很多做了家长的青年老师问 :”张老师,听说你家孩子教育得挺好,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怎么就搞不定呢?!说实话,当个老师搞不好自己的孩子的教育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我跟他们说:其实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和学生都很简单:把娃当学生带,把学生当娃养。 这句话是我妈妈说的 我妈是2000年在我怀孕的时候出人意料地从河南跑到北京来照顾我的 ,从此跟着我天南海北无怨无悔地生活了18年,照顾我们全家的生活,可以说我家这娃是我妈一手照看大的,可是她有原则:“张海霞,孩子是你的,你说怎么带就怎么带,全家必须保持高度一致。”所以,这教育孩子原则上的事我必须拿主意、下狠心要求、立规矩等等,当然很多时候也是纠结万分:面对这可爱的心肝宝贝儿,怎么舍得?!特别是孩子很小的时候,怎么下得了狠心呢?!可是不下狠心要求、不定好规矩、培养好习惯怎么能够教育出来一个好孩子呢?!矛盾,真的是矛盾,在理智和情感之间,真的是难以抉择。 同样,那时候又是青椒,刚刚开始自己带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这事也是让人矛盾,带的学生里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智商高、情商低的比例不低,动辄就威胁老师“我抑郁了,要端除草剂的”也大有人在(很幸运我的学生里至今还没有)。 如何带好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获得学位的同时在意志品质方面也能够有所加强和提升适应未来的社会,是很多 青椒的心病同样也是我的心病,不仅仅是经历了带学生的艰难、痛苦和折磨,甚至还常常发出“世风日下”的感慨。 记得有一天在家里说起孩子难养、学生难带的事,我妈给我的中肯建议就是这句话: “ 张海霞,其实不难,只要你把娃当学生带,把学生当娃养,事情马上就好办了。” 老妈说的对,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作为家长,我们之所以觉得娃难养,是因为太爱TA,总是心疼TA,觉得TA什么都不会、不懂,不舍得狠心严格要求,怕受委屈、怕吃苦受累,所以怎么表现都觉得不够。 作为老师,我们之所以觉得学生难带,不是因为我们太爱他们、舍不得要求,而是因为把他们当作了什么都应该知道、什么都能做好的年轻人,而不是让我来教会他们。 其实,学生跟我们的娃一样,在TA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还没有被教成“成年人”,TA还会使小性子、耍小脾气,甚至TA都不知道这样不对、不好!而这个回家跟我们耍小性子的娃,我们都忍了,还找了各种借口给TA掩饰,而那个跟我们耍性子的学生,却成了我们控诉的对象(参考之前写过的《老师,我跟你赌气呢!》),这就是我们的烦恼来源,如果可以颠倒一下,就像我妈说的这样: 把这个还不成熟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娃来养,尝试用家长一般的爱去关心TA、跟TA交流,让TA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鼓励TA、要求TA、真心帮助TA去克服,这样学生一定就好带了,而且有希望带好; 同样,把自己那个很不成熟的娃看作学生来带,用教师的正常标准去要求TA、督促TA,不再为TA兜底,不再给TA找各种借口也不再原谅TA的无理取闹,这样孩子一定也就好养了,而且有希望养好。 后来我时时提醒自己贯彻这一理念 看到孩子就当成自己的学生,一切按照正常要求,不心慈手软,也不婆婆妈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切从关心和理解的角度出发,不提过高要求,也不推诿妥协。于是乎,这几年我跟孩子和学生的关系都好起来了:孩子生活和学习方面都独立自主、不用我们操心,我只当好“政委”悉心倾听就行了;和学生们在一起也是开开心心,指定大方向、鼓励他们做科学探索,及时汇报和探讨进展和问题,闲暇时间小组一起聚会交流、增进感情,也是其乐融融。尽管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大家互相信任和支持,能力提升很快,自信心也大大地增强了,就拿这个学期来说吧, 俺家娃在大学的第一学年结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Alice Wonderlab的研究生同学也几乎是人人都获得了奖学金包括一个同学蝉联国家奖学金,另外在这里培训过一段时间的外校的同学也在他们学校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消息传来大家皆大欢喜。 也许你要问,你具体都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法来对待学生和孩子?其实真的没有定式,因为人跟人很不一样,每个孩子和学生也是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好的模式, 基本原则就是大家能够互相信任和尊重、共同进步! 家庭关系如此,师生关系也如此,所以,大家互相信任、不抱怨,积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鼓励中共同进步,就会逐渐走上康庄大道,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822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实事求是,与人为善
Chiyankun2016 2018-9-28 09:37
实事求是,与人为善 据科学网报道, 9 月 22 日杨振宁教授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一次座谈会上说: “我一直觉得 20 世纪、 21 世纪科学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各个领域发展空前活跃,而且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命运。但是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各种分析、介绍和记载工作做得非常、非常之不够。” 他又说: “尤其对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的记载分析工作,不是做得不够,而是根本做得一塌糊涂。” 杨振宁列举了自己的老师吴有训先生的事例。吴先生是西南联大物理系一位重要的人物。上世纪 20 年代时,吴先生是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的学生,帮康普顿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不知道谁发明出来一个名词‘康普顿—吴效应’,但是我在国际文献中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名词。”杨振宁说,“有人要表扬吴先生的工作就发明了这样一个名词,于是别人就引用。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忠实,对吴先生的不尊敬,也是对中国年轻人的误导。” 【非常不够】,我可以接受。但是【根本做得一塌糊涂】这个严厉的批评令我惊讶。而所举的例子也不能令人信服。 杨先生也说,吴有训【帮助康普顿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杨先生没有说。我看这个重要性重要到关系到康普顿效应是否被世人所接受的程度。吴有训之前,康普顿发表文章的时候,只做了 X- 射线在石墨上的散射实验 , 对于它的结论是有怀疑的, 尤其是当时一位很有声望的 X- 射线专家,哈佛大学的 W ·杜安教授及其助手提出两项质疑,需要回答。所以必须拿出更充分的实验。而这就是吴有训的工作。只是在吴有训用更多的材料(十五种)做了实验并给出非常可靠的结果之后,康普顿效应才得到公认。因此,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有苏联学者认为康普顿效应应当叫做康普顿 - 吴效应。这不是中国人首先提出的,更不是八十年代提出的。当然八十年代开放以后,更多的人知道又这个提法,也有更多的人接受了。尽管吴有训一直不赞成这么提。我认为,对这个提法可以有争议,但是这不足以成为中国人对近代科学史的认识“一塌糊涂”的证据。如果仅仅因为这一点(我无缘读到杨先生的全文,不知道是否还有更充分的证据),就做出“一塌糊涂”的评语,是不是太过刻苛了一些。 吴有训是不是应当在康普顿效应挂名,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发现脉冲星的那位那位研究生也没有被承认,而她的老师却得了诺贝尔奖。跟她相比,吴有训一点也不冤枉。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乔丝琳•贝尔应当一同得奖。首先提出应当把康普顿效应叫做康普顿 - 吴效应的是苏联物理学家,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吴有训访问苏联的时候。我现在意识查不到那位苏联物理学家的名字,如果是我记忆有误,请网上的朋友指正。不要误人子弟。俄罗斯人跟中国人不同,人家是有点影子就给自己的民族争荣誉。而中国人则是谦虚。难得真的关心帮助别人争荣誉者。吴先生自己也很谦虚,从来都说自己只是康普顿的学生。但是我们应当公正的评价他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没有他的工作,那个诺贝尔奖还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因为有公开的,权威人士的质疑。 杨先生认为不应当挂名,而另一些人认为应当。这是正常的争论,不能说哪一个说法就是一塌糊涂了。而以此一个例子就说中国人对近代物理史一塌糊涂就更是不可思议。 外国人就那么清楚吗?未见得。我在科学网也说过一件事,就是 B0 和反 B0 的 mix 是不是 CP violation 这个问题。我跟一些科学家讨论过。比如哈佛大学的吴大骏教授。他一开始不赞同,而且态度很强硬,可是第二天争论之后,他觉得大概应当算是破坏了 CP 对称性吧。当然。我们两个人这样说还不算数。我的另一位忘年之交,应当也是杨先生的朋友了。他开始的时候觉得“这就是 …… ”可是他显然是想起来些什么,说:“ hold on , hold on…… ”然后思考相当长一会儿,非常坚决的说:“反正不要说这是 CP violation 。”然后不容分说,回头就走,一点也不给我分辩的余地。我明白,他开始的时候跟着我的思路认为这就应当是 CP Violation 嘛,可是我在开始问的就是为什么大家不把它称作 CP Violation ,他也想起来至少我们 ALEPH 的文章是怎么写的。这个问题有点大,他不想动这个这个问题,也就不让我继续问下去。后来,回到多伦多我写信问过杨振宁先生。他是研究对称性的专家啊。他推说自己不搞高能物理多年,不了解了。其实这是个物理概念问题,是每一个大学物理教师都应当弄清楚的问题。我是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在文献上都不说这也是 CP 不守恒。即使这是,也不排除寻找其他方式的 CP 不守恒的重要性。不过我也感谢杨老师的答复,至少这是个他这个专家也不可能否定的问题。我思考这个问题还在与,这里是不是会有什么课题值得深入探讨。我觉得物理学家就是要较真。任何微小的疑问都不应当放过。而这些“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不肯叫真的态度实在让我感到失望。其实这类问题也还有一些。 近代物理学,尤其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大家急于抢前沿的最新成果,对于已经发现的事实往往可能没有很好的梳理。其实杨先生与李政道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也是梳理数年前的实验事实的结果。 我看在 B0 mixing 这个问题上,许多西方科学家就缺乏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但是我也不能因此就说是一塌糊涂啊。那毕竟只是一小朵浮云罢了。 我个人一贯主张批评,首先要实事求是;只要不是敌人,就应当与人为善。就是对于敌人,也不妨保持一点与人为善之心。 实事求是,是客观性。与人为善,是主观的态度,而态度反应出动机。而有“与人为善的”动机或者态度,就可以不太偏激,比较容易做到实事求是。 我第一次在互联网上讲与人为善是在九十年代。当时在多维新闻网上有一群人批评吴征和杨澜,死缠乱打,甚至说要攻击某家的网站。我觉得太过分了,写了一篇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激烈,年轻人犯了错误要允许人家改正。结果受到那群人的攻击,带头的一个化名不平,其实就是 H 平。道貌岸然的时候用 H 平,撒泼的时候用不平。后来我就上不了多维网了,直到多维易主。几年之后,杨先生的婚姻也受到一些人攻击,我又在《枫华园》(加拿大华人学人的网上刊物)上发表了与人为善的文字。我一贯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看不惯就对别人妄加批评。我总感到,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有了空前的发表自由,缺乏自律和规范,使得人们过分放肆,浮躁之气充斥在全世界的互联网上,而华文世界似乎更为严重。 这种气氛不利于人才的出现于保护。中国有十三亿九千万人口,人才向来是不少的。但是人才多也禁不起浪费。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何等人才济济朝气蓬勃。可是一场反右斗争就整的万马齐喑了。 58 年的时候毛泽东就感觉到这个问题,引用龚自珍的诗文,公开号召“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人才问题关键在于使用和爱护。是不是人才大多数场合大家是知道的。问题是有各种清规戒律把人才排除在外。改革以来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是没有了,但是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摧残不可忽视。比如说写出《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等等优秀作品的王朔,被称为痞子文学。吃了一个奶油蛋糕过生日的唐国强就成了奶油小生,认为吴有训应当挂名康普顿效应就被当作一塌糊涂,而且是中国近代科学史的一塌糊涂,这种环境是摧残人才的。我们国家这么多年以来,我就几乎没有听到任何一个物理学家,除了追悼会,或者对同门老师等等的纪念文字之外,就没有听到提携后进夸奖别人的文字。南仁东,死后都说他了不起,可是他一辈子就没有得过一次奖励,甚至连一次表扬也没有。我们没有形成一个互相帮助,合作奋进的气氛。这个网上偶尔也有新的思维的火花,但是鲜有内行者出来说一句鼓励的话或者中肯的批评的话。以沉默扼杀新生事物,比激烈的反对更可恶。 所以我想,坚持实事求是和与人为善原则也是开创一个和谐的向上的科学研究环境的需要。
6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六百万的数据我看到中国科技的光明前景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8-9-21 09:16
从六百万的数据我看到中国科技的光明前景 蒋继平 2018年9月21日 前几天在科学网的首页看到一条新闻, 新闻中说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员总数已经达到600万。 看到这个数据,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世界上有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还不到600万。 也就是说, 中国的科技人员要是组成一个国家的话, 可以在世界人口列表上排在第113位, 排在新加坡之前。 从这个视角看, 可以想像中国的科技队伍是多么的壮大。我也从网上看到相关的信息, 是军事频道的一篇文章【中国科研人员总数超美世界第一占全球25.3%】。 虽然从其他方面来看, 中国在许多方面还不能跟美国比, 尤其是在诺奖的数量上, 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上, 跟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 近年来中国正在努力追赶, 尤其是在诺奖上已经打破了历史上零的纪录。这个零的突破,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估计, 在不远的未来, 中国科学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诺奖。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发展趋势, 我对中国的科技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 我的直觉使我坚信中国的科学界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为世界的科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将是世界科技界的一支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我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第一,中国的国策为科技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 第二, 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 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第三, 几十年的科教兴国运动, 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现在的科技队伍素质高, 知识全面和丰富。 还有, 全球化进程, 为中国科技人员提供了与世界科技界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机遇, 使中国的科技人员可以与世界的科技界互相交流信息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略。 总之,虽然目前中国的重大科研成果与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还不如人意, 但是, 科技界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而且成效明显,速度迅猛, 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所以,我觉得中国科技界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2509 次阅读|15 个评论
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8-29 09:12
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蒋继平 2018年8月29日 一个国家的教育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未来, 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而,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分。因为一个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 涉及到方方面面, 有360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色, 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才, 所以,教育的宗旨应该为各行各业提供优秀的人才。 怨我直言, 凭我个人的直觉,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采用的升学规则和学校培养学生的做法好像偏离了这个宗旨。 根据媒体上的信息, 中国的各级学校在招收学生时, 主要看考试成绩, 这点尤其在大学招生时更为明显。 从我本人的认知来看, 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智商,而面对社会问题时, 既需要智商, 也需要情商, 有的行业需要智商高的人, 有的行业需要情商高的人才能胜任。 要是学校一律按照考试成绩来选用学生, 那么, 智商高的学生就占有优势, 情商高的学生就自动遭到淘汰。这样下去, 必然导致这个国家智商高的人占据主导地位, 而情商高的人就成为弱势群体。 智商高确实是一种优势, 但是, 这种优势也只能用在需要智商高的行业和领域。 不过, 在360行中, 有很多行业并不需要高智商的人来担任。 比如说, 大多数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不需要智商很高, 但是, 需要有一定的情商, 需要会与人打交道。 与人打交道需要感情的交流, 所以, 情商高的人就会做得比较好。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后服务行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 这些行业的个人素养比他们的知识学问更加重要。 鉴于以上的认知,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应该把为社会培养各色各样的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考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我始终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才, 这种天才因人而异。 正如上面所说, 有的人智商高, 而有的人情商高。 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每个人的天才, 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为社会提供最大的价值。要做到这点, 从幼儿园开始, 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发现孩子们的天才, 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天才, 分别加以施教和引导。在这点上, 美国的学校就做得比较好。比如说,美国的大多数大学在选择学生时不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是综合考量学生的表现。 这个综合考量包含几个因素: 1. 全国标准考试成绩, 2. 学校的成绩。 3. 老师的推荐信(学校的表现),4. 课外的社会活动记录(社会义务服务记录), 5. 自己的一篇短文。 我这样说, 不会被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吧?
个人分类: 教育|58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教育应该为社会输送怎样的人才?
热度 17 jiangjiping 2018-8-7 07:56
教育应该为社会输送怎样的人才? 蒋继平 2018年8月7日 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根基和未来。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教育体系。 谈论教育体系,不仅涉及到教育水平和学校设施, 而且应该包含教育理念, 后者更为重要。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官方信息, 目前中国的高中毛入学率已经在86.5%, 大学毛入学率在40%。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已经大大地得到改进, 与旧社会有着天壤之别。解放前的科举考试制度只是人群中非常少数人的专利, 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那时候的教育理念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份子。 我的影像中, 中华文化教育的一条主线是等级观念,吃苦努力是为了进入上层社会, 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因而, 就有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的说法。 现在时代不同啦, 教育已经普及全民。 这个时候的教育理念应该把主线放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民众, 而不是少数社会精英。 不管从理论上来讲, 还是社会现实,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不可能都是精英。 所谓精英, 是特别优秀的人才, 要是大家差不多, 那就不叫精英了。 鉴于这样的认知,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资源应该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这个最重要的方面, 而不是倡导为社会培养精英人物。 可惜的是, 到现在为止, 我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校长致辞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 民族的脊梁, 学校的荣耀,言下之意, 希望学生们在将来功成名就, 成为权贵阶层的一员。有的教授甚至公开要求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高效地转化成财富, 所以,告许学生们毕业后没有一千万资产别来见他。 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30多年, 两个孩子都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 我发现美国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平等的观念, 没有任何等级的观念。这种教育理念倡导的是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改善生活, 而不是为了做人上人。 要是我是一位大学校长的话, 我会在学生致辞时要求学生们在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里,充分发挥青春年华的旺盛精力,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人生规划,做到德智体均衡发展,确保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体魄强壮, 知识丰富,遵纪守法的良民, 除了构建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外,在社会和人民需要的情况下,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承担责任,争取造福一方。反正, 我会使学生们懂得我们的努力只是为了改善生活, 而不是为了获得权力地位和金钱财富,不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做人上人资本,更不是为了站在别人头上发号施令。 我最近看的一些中国的影视剧, 其中大多数涉及现代社会的剧情都是一些社会精英之间的权利争斗内容, 几乎毫无例外。我想这是中国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必然产物。 大家在吃尽千辛万苦, 上完名校, 学有所成后, 就理所当然地要做人上人了。 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 我感到深深的担忧。 我想一个民族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 都希望自己是社会的精英, 即使没有这样的实力, 也争个你死我活,那么, 当这样的人群数量在不断地大幅上升的情况下, 整个社会不是会处于为了权利而不择手段的争夺之中吗?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人才的内耗, 本来的知识才能应该用来搞创新开发的, 现在用来对付同事, 用在整人上, 这个社会的整个生态环境会好吗?
个人分类: 教育|11365 次阅读|42 个评论
不让杰青天分“夭折”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热度 20 After50 2018-8-4 05:14
不让杰青天分“夭折”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 这两天一年一度的国家杰青人才又公布了,我非常佩服他们和祝贺他们,同时也思考了一下另一个问题。中国经过近几十年实施正规教育和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及广泛国际交流,现在已经是人才辈出,一代胜过一代,其中杰出甚至天才级的青年人才也不少,当然这与人口基数巨大也密切相关。 我这里谈的杰青远不是指那些能戴上国家级帽子的青年人才 ,因为中国实际的杰青人才要比能戴上国家级帽子的多得多。然而,杰青与杰出成果并不能划等号,现在的杰青的确出类拔萃,优秀中的极优,但获得杰青资助和称号的更多的是表现出他(她)是很不一般的潜力股,还需要在以后多年的更大努力中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非凡。可是,我们的一些制度、文化环境和社会崇尚,却没有让他们去继续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天分,而是在诱导或逼迫他们夭折学术生涯,去“改行”当“领军人才”或是“领导”等。 说到这许多人就不理解了,为什么当领军人才和领导,学术生涯就“夭折”了?当领军人才和领导是被逼迫的?回答这个问题仅拿一个原因来说事就够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目前科技评价的“比大”“比多”机制造成的。其实,戴有杰青帽子的人才他们是有很大压力的,在评上之前许多人已经竭尽全力了,评上之后其实压力有增无减,由于“比大”“比多”,许多杰青人才不得不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因为一个人或一个课题组即使再有能耐再勤奋努力,发表论文数量、获得经费数量、得奖数量等等再多,也比不过一个系和一个学院很多人的工作之和。而为了做大做多,在目前的机制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走上行政领导岗位,当系主任、院长、处长、校长等,同时又是“领军人才”,而且,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眼里,院长校长就是比纯教授牛逼、成功、威风。当有了一定的行政支配权以后,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包括上层社会关系、实验室、项目、经费、研究生、团队等等,而当有了一个很庞大的团队以后,这些杰出人才其实就慢慢的变成了科研的组织者或科研总经理(说好听是领军人才,说不好听是包工头),虽然他们的能量、权利、组织能力方面是比原来大多了,但是他们的 科研技战术水平 却逐渐变得平庸了甚至无能了。显然,当了“领军人才”之后,这些杰出人才就很少直接做具体层面的研究工作,也很难发现研究过程的细微新现象和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这时他们已经脱离了发挥他们科研天分的机会。相反,如果不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在比大比多的规则下,他们可能会累死或是走向平凡,因为在科研道路上,真正能取得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大多数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而我们的机制是小成果可以凑成大成果,只要足够的多,还有就是科研成果的发明者是可以转让的,因而许多杰出人才在 具体科研发明发现上 就逐渐走向了平庸,走向了“拼多多”。 对于我这样一个绝对普通的人,也有深刻的体会。由于办专业需要在过去曾经有过上十年兼了个“生产队小干部”,在那段时间里,自己最大的长进可能是更加“懂事”了,所谓懂事大家是清楚的,比如各种人际关系、组织关系、项目运作、甚至一些潜规则什么的,但对科研的具体业务的确难以深入下去和难以有自己的发现和创新。比如,指导研究生对他们查阅的文献是否系统到位、设计的实验有没有什么具体缺陷、实验次数和精度是否可靠、实验过程发现什么异常现象很难知道,而这些过程恰恰是可以发现新问题和找到新切入点的;还有,学生的论文写作引用的文献、公式、理论是否出自一次文献等,更是很少去检查考证。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是停留在粗犷或原则方法层面的,具体细节都靠学生自己,也没有充分挖掘出研究生的才能;学生发表论文挂你个名字在后面,有时真感觉不妥。而近几年由于退出了兼职打杂的工作,尽管年纪也老了,但自己真的感觉科研工作的成效和水平还有了显著的提升,自己能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自己能具体查阅国际文献寻找蛛丝马迹,自己能及时与学生批改论文,偶尔也能自己执笔撰写文章。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所在研究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和憧憬新的学科分支方向等,并能与学生为发表一篇得意的论文和出版一部新著作而同乐和同自豪。 其实,历史已经证明,革命性或是颠覆性的成果或发明发现都是极少数杰出科学家亲自做出来的,而不是靠组织一个巨大的团队来完成的,因为科学发明发现不是像盖高楼、架桥梁、铺公路等搞大工程建设出来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研究院许多做出了杰出成就(包括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他们做出成就获奖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呆在实验室或办公室亲自做一线一流的科研。 由此看来,真正让我们的杰青人才出杰出成果,很重要的是一条是要营造一个能让杰出人才一直能够坚持在一线的科研岗位上,让他们能安心做自己的科研,这种环境包括去掉“比大”“比多”的评价制度、没有过大的竞争压力、具有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比较充裕的科研资源等。 尽管“学而优则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曾起过激励知识分子积极努力的作用,也创造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知识型政治家,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科学家的身份,至少不是一线科学家,至多算是科研教练。“学而优则仕”其实是使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杰出人才队伍走向桎楛和凋谢。“学而优则仕”造成本来就难得的杰出人才的天分得不到发挥或是说不务正业,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杰青人才一开始就梦想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因为“学而优则仕”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它对未来中国的知识分子还在继续发生影响;另外,也不排除一部分杰出人才由于兴趣转向或是不愿意吃做学术的苦而转向别的行当。 对于中国的著名高校,未来一流大学的建设可能不再是投大钱引人才购设备建大楼等的事了,一流大学更深层次甚至是瓶颈的问题,是软环境的建设问题,特别是文化层面的建设,而大学一流文化建设又需要有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体制的支持,从这一点上说,软环境的建设远比硬条件难得多,它是大学本身所不能完全解决得了的事。 总的来说,中国人均杰出人才本来就少,而不少杰出人才的天分又中途“夭折”,这是造成中国原创性、突破性的科技成果仍然偏少的重要原因。当中国的高校有了一种让杰出人才都能崇尚和坚持一辈子当科研一线“球员”的环境之时,中国的大学也许就是一流了。 哈哈,写到这好像有点狗拿耗子和庸人自扰的感觉啊,到此打住,赶快做自己的正经事。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1864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在美国一流人才拿一流工资
热度 7 jiangjiping 2018-7-8 08:56
在美国一流人才拿一流工资 蒋继平 2018年7月8日 我以前在科学网发表一些博文实事求是地介绍我亲自的经历。 我的这些经历都是在美国私企的工作情况。我文章的中心意思是, 美国是一个私有制国家,私企占着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美国的私人企业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 在私企工作的科学家必须是具有真才实学, 能够出成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而不是写论文。但是, 不知道什么原因, 有个别读者对我的说法很反感, 认为我吹牛, 还非常自信地认为在美国, 一流的学者在大学任教和搞科研, 二流的学者进企业搞研发。 看了这样的评论, 我真是体会到井底之蛙的心态是环境造成的, 是由所在的位置产生的自然反应。 我一直没有认真地对这样的读者进行反驳。 这是因为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读者毕竟是少数, 很可能是在大学任教的教授, 还有可能是发表了很多论文的学者 。这样的读者一定没有在美国私企工作的经历。 要是对这样的没有亲身经历的人说理, 是不会有任何正面效果的。虽然我没有正面回应这样的挑战,但是, 科学网上有一位博主后来连续发了几篇介绍美国科研人员的景况, 其中有关于高学历学者(博士)的工资薪酬信息。他的数据都是来自美国的一些著名的统计机构。 我认真地读了这位作者的系列介绍。 我发现,他的博文中有很明显和很确切的证据说明在美国私企任职的科学家比在大学任教的教授工资要高一个档次(平均数)。 当然, 这是一个平均数。 在美国的一流大学任教的教授很可能比一般私企的一般科学家的工资高。 但是, 在美国的一流私企的高级科学家的工资收入一定比一流大学的正教授的工资收入高, 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的私企是私人管理的,它的所有经营都是以收益为宗旨。这样的经营管理体制只能是择才而用的模式, 不能有任何任人唯亲的做法。在这样的模式下, 老板们尽量招聘有真才实学, 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而要找到这样的人才, 唯一的办法就是优惠的待遇。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要是你是一家私人公司的老板, 你会用重金招聘二流人才吗? 或者你会愿意给二流人才付高于一流人才的薪金吗? 道理不用多说,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一定能懂其中的道理。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38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这事儿与中兴有关:光刻机的故事
热度 5 zhuyucai1 2018-6-30 20:06
美国惩罚中兴,是要断了他的芯片。芯片厂最重要的设备是光刻机。光刻机那家公司最强?大家都知道是荷兰的 ASML. 我是看着 ASML 长大的。一开始 ASML 是飞利浦的光刻机部。听说,因为老不赚钱,该部门的几十个人 1984 年从飞利浦独立出来自己干。公司名的缩写叫 ASML ,办公室在艾因候温( Eindhoven )旁边的小镇 Veldhoven 的进口道路上,所以开车经常路过。刚开始的 10 年感觉一般般的一家公司,时好时坏,因为半导体市场波动很大。渐渐地开始跟日本的佳能和尼康争高低了。再后来就变成了世界第一,在中国都出名了。 因为认识很多 ASML 的人,讲一下该公司的人才结构。跟飞利浦一样, ASML 工程师队伍主要来源于荷兰的 3 所技术大学: Delft, Eindhoven 和 Tweente. 后来荷兰的工程师不够了,也从外国招工程师。不像中国人有远大理想,荷兰的工程师没出息,很多工程师搞技术就干一辈子。所以公司里有二三十岁的年轻工程师,四五十岁的中年工程师,还有 60 多岁的老司机工程师,是一个阶梯结构。大家都干得乐在其中。 中国芯片落后,政府很急,投了很多钱研发比 ASML 上市产品落后一代以上的光刻机。落后不怕,可以弯道超车么。项目由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和几所名牌大学承担。 不久前我拜访一位参加光刻机项目教授的团队,走过一个大办公室,看见黑压压一片年轻人的头。我问这些年轻人什么身份,回答是硕士研究生。我脑子里顿时划过一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硕士生。” 难道中国的光刻机,是一群领军的教授们,带着黑压压一片硕士生在搞?! 科研创新,是打仗吗? 超车的弯道,在哪里?
345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研创新不是打仗,帅才不是人才
热度 1 zhuyucai1 2018-6-22 17:33
有多少国人理解这一点?!
4060 次阅读|2 个评论
钱多,人傻,想家,速回!
热度 1 ncepuztf 2018-5-27 15:59
招揽人才,尤其海外学子,简单点说就是标题所及。 几个因素/条件凑一起,同时满足,不容易。 这 不是千年大计,是千年一遇。 钱多: 逢国内重视科研,经费充足!你是“指标”中人, 愿“ 千金买马骨! ” 人傻: 存量人傻,增量人聪明,缺的就是你这样会念经的外地聪明人! 想家: 父母兄妹,伙伴女友,黄土与水,生于斯,归于斯,总有一款为你所牵挂! 速回: 好“坑”不多,先到先得! 抓住一次机会,成就一生所爱,回来!回来! 疑问:没有 “ 帽子 ”, 你会回来?帽子是待遇,也是压力晴雨表,使人纠结于心。 参见: 科网的秘密【海良,你回不回来?】
个人分类: 说说|2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是科技人才?
热度 2 dsm9393 2018-5-24 10:10
什么是科技人才? 都世民 今天新华网发文: “ 陆军将用七条人才新标准优胜劣汰 ”,这篇文章在半月谈网、光明网头版转载。这是军队人才标准,如果高校毕业生入伍,也会按此标准执行。 http://www.banyuetan.org/dyp/detail/20180524/1000200033135231527123410441799071_1.html http://politics.gmw.cn/2018-05/24/content_28942154.htm 另外,光明网有一篇评论: 抢人大战:一场城市的 “中产焦虑” 。文中指出: “ 与媒体报道中为各项手续而跑得焦头烂额的个体一样,抢人政策不断升级加码、乃至召开誓师大会的场景,无疑也彰显了这些城市的 “ 焦虑 ” 。这种焦虑其实是一种 “ 中产焦虑 ” ,即城市如何填充进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一群体无疑是一个地方走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这些城市需要 “ 抢 ” ,恰也说明内生能力不足,故而采取了政策性的填充。 ”   “ 然而这些城市的政策自推出以来,始终未脱为房地产寻找 “ 接盘侠 ” 的审视。诸如 “4 月份西安房价环比上涨 11.2%”“ 成都 2017 年二手房价格上涨超过 70% ,居全国之首 ” 等新闻已不鲜见。这自然会抛出一个问题: “ 抢人大战 ” 的初衷究竟是什么? ” http://guancha.gmw.cn/2018-05/23/content_28932089.htm 张召忠 将军在軍改百家号接受记者采访,文题是: “ 将军怒批!美国培养的汉奸,已经打入内部谋害中国! ”这篇文章在微信群中受到关注。我们这一代航天人已经退休,对现在的抢人才大战是有些不理解。到底什么是科技人才?标准是什么?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引进人才时,用什么标准裁定?凭什么给几百万元? 笔者实在不清楚,有些专家讨论科学精神时却没有奉献精神?麦克斯韦发表电磁理论巨著时,贫困潦倒,只有两个学生听课,权威和业界都不支持他,但他没有倒下。他死后,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他才被世人认可。这是他对科学的奉献精神,除此而外,科学家都有国籍,应有爱国情怀,对祖国对人民应有奉献精神,这是衡量人才的标准的不可缺的条件!我们凭什么引进人才、选拔人才?这是人们关心的大问题。这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个人分类: 博客|4522 次阅读|4 个评论
招揽人才与改善科研环境哪个更容易出成果?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8-5-16 07:35
招揽人才与改善科研环境哪个更容易出成果? 蒋继平 2018年5月16日 昨天在温室进行简苗移栽时, 忽然想起目前中国大陆正在兴起的广招人才的风潮。 这个风潮是在科技兴国的方针下展开的, 以高待遇和优良的科技硬设施为客观条件, 借此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齐聚神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创一个科技盛世。 据有关信息显示,这个招揽人才的计划完成的比较顺利,其最好的证据就是大量的海外学者纷纷回国效力。 有些知名的外国学者也被这个人才计划吸引而去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中有的是诺奖获得者。 在这个风潮下,中国的科技发明创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出现了井喷式的科技成果,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显著卓越的成绩面前, 我们当然应该为之感到高兴和自豪。不过, 在欢庆这些成就的时候, 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些成绩是否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我本人的想法是, 招揽人才固然重要, 但是改善科研环境比招揽人才更重要。 我认为, 通过招揽人才获得的科技成就通常是短期效应。也就是说,这些成就很可能是这些人才已经掌握的知识技术。这些知识技术是这些人才在较好的科研环境下做出来的。要是招聘单位不能提供同等的科研环境,那么,这些人才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造成人才浪费的后果。 科研环境包含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是实验基础设施,包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科研经费。 这是硬设施。第二是人文环境,这个包括政策导向, 人际关系和团队配套等一系列与科研有关的后勤保障。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应该是第一流的科研设施,充足的研究经费,正常的人际关系, 合理的团队配套和高效的后勤保障。只有在这种良好的科研环境下, 科研人员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的科研活动,从而使真正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本来就人口众多, 其中不乏才智过人的人,所以, 用人才济济来形容中国社会并不为过。 近代中国在科技领域落后于西方, 并不是中国真正缺乏科研人才, 而是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 在我的印象中, 中国有的是人才, 可是, 资源很有限。 所以, 我感觉是,中国缺的不是人才, 而是人才无用武之地。 我在温室间苗移栽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每株幼苗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使它们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发育,从而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和肥水供应。由此我联想到,在一个实验室, 本来只具有给一个博士做科研的条件, 你找来几个研究生和博士后, 他们挤在一个实验室, 即使他们都是顶尖的科研人才,因为没有充分的实验资源可以利用,他们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弄不好, 他们为了争取有限的科研资源,互相争斗, 互相排挤, 把主要精力花在捞取科研资源上,哪能高效地从事应该的科研工作。 总之,我认为招揽人才是对的,但是,改善科研环境比招揽人才更重要,尤其从长远利益来看,改善科研环境一定比招揽人才更见效。改善科研环境本身就是招揽人才的一个重要筹码。 有了大草原,自有雄鹰飞。人才只有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是因为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的。可喜的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大发展为科研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可靠保障,使科研的硬设施得到很大的改进。担忧的是,科研的软设施现在还不是很理想,人际关系复杂,关卡多,条文繁杂等都对科研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希望这个局面能够很快得到改善。
个人分类: 科研人才|3505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人才评价与流动的讨论
热度 4 wangdongsheng 2018-4-20 11:02
一 利用帽子评价人才合理吗? 人才流动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才的评价,解决为什么要引进你的问题,或者说是价值的问题。可以想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 请专家评价 ” ,就当是所谓的 “ 同行评议 ” 吧,这样大家能够接受以帽子评价人才的合理性就显现了,那是同行评议的结果!!所以各个高校抢夺这些人才没有毛病!自然价码也就上去了!!为什么大家觉得不满意呢?是因为这种评议往往限制名额,比如杰青是 200 人每年,就假定我们可以分出 1,2,3,4 的排序,那么 200 名和 201 名有差别吗?杰青是个人自主申报(广泛参与权),长江则限制每个高校同一学科(大学科啊!不是谁都可以参与玩的)申报 1 人,更难比较了,那就数 SCI 数吧, SCI 不行就获奖。。。。。因为谁也提不出大家都接受的评价办法?? 所以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晰了:谁应该为第 201 名和大学科所谓的第 2 名评价??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政府层面有形的手”主导了前 200 名的人才评价,而后 200 名则留给了“市场层面隐形的手”,所以目前人才评价的现状就是政府层面和市场层面的双轨制,还有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的双轨制!由此引发了院士、校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两会期间”就人才评价及流动提出的种种怪相。这种双轨制下必然会有人获得非正常但合法的巨大收益,这实际上是全社会为维持这种“评价双轨制”买单。 关于“双轨制”经济上最知名的是“价格双轨制”,并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巨大变革,我们 1970 年代的人比较熟悉了。这段中国 1980-1990 年代历史大家可以查查网络,是发展的过程! 1993 年大学上课老师讲“有计划市场经济”,突然不讲了,因为要进行“市场经济”变革。 1993 年中国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邓小平南巡”。 二 为什么不应该限制人才流动? 最近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各个城市爆发的“抢人大战”,包括坐拥北大、清华两座宏大学府,看不出怎么缺人才的北京,讨论往往又与房价及房地产市场相联系。“抢人大战”是政府在唱主角,也再次间接认证“人的充分自由的流动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的判断。实际上仔细观察,提出限制或规范人才流动的似乎是教育部,包括某年( 5-6 年前?)我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实名向长江学者奖励办公室提议:取消“长江学者申报必须原单位同意”的条款,未获理睬。是教育部跟地方政府唱对台戏吗?至少行政上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地方政府职能是提升地方活力及发展地方经济,而人才不可或缺;教育部职能是平衡全国的教育资源,人才流动显然存在打破平衡的危险。 对教育部而言似乎要装下全国的“一盘大棋”,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是全球性的了,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看看中国为世界贡献的留学生数量,看看海归人才的数量,以前这些都是看增长率,现在都可以看绝对数了,就已经很清楚了,当然我们还出了普林斯顿的“讲席教授”颜宁。就国内而言,互联网、快速交通和物流业等发展已经将空间的距离极大压缩了,大学教育 1998 年自主择业开始,培养也不在是为“地方服务”的概念了,所以教育优先发展的策略应是“生均教育经费的全国一致,包括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全部阶段”,因为培养的人才都是中国的,都在为中国服务,甚至服务于国外及全球。 这个操作起来也不难,如全国总教育经费占 GDP 的 4% 为总量,中央政府根据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进行财政补贴计算即可。若如是,显然西部相对不发达地区学校教育会获得更大的经费支持,自然教师待遇也会提升,同时全国性的人口流动也不会受制于“户口”等的制约,减少“留守儿童”及“少年失学”的现象。可能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是,清华大学获得的经费会减少吗?似乎不会,越是好的高校获得经费的渠道越是多样,如竞争性的研发经费、私人及校友捐助等等。 最后,将我的观点总结一下作为本文的结束。首先,全国性的人口流动是不可逆转总趋势,人才更是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教育部门要顺应大势,从全局性的角度布局,优先实现全国教育经费的统筹,将是利国利民的当前大事!!其次,在人才的评价上要逐渐地消除双轨制,这依赖于政府层面的逐步退出,让它回归到“科研共同体”的内部。事实上近 5 年,我国几乎每年毕业了世界最大总量的博士生群体,获得了世界上投入最多的科技及研发经费,政府退出科研评价层面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国家需求则通过竞争性的科研资源投入加以体现。
7375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私企科研效益高的若干原因浅析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8-4-14 08:08
美国私企科研效益高的若干原因浅析 蒋继平 2018年4月13日 美国私企科研效益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是, 知道美国私企为什么会有高效的科研成就的人恐怕不多。本人完成博士学位后, 一直在美国的私企从事科研工作, 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在几个不同的私企担任主要的科研骨干。所以,我对美国私企的科研布局和运作有切身的经历体悟。下面是我对美国私企科研效益高的原因浅析。 首先, 美国私企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 它们一般不惜花重金聘用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才从事重要的科研项目。因而, 美国私企的科研团队人才济济, 科研实力雄厚。 其次,美国私企对科研创新的重视。 它们主要把市场竞争力放在有优势的科技新产品上, 因而, 在科研上有较大的投入。所以, 私企的科研经费很充足。我在1992年从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 到一家私人种子公司从事植物病理方面的科研工作。当时的领导对我说, 不要怕花钱, 只要你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一定为你提供各种条件。虽然我当时对他的话半信半疑, 但是, 后来在不同公司的研究工作中充分地证明了他说的是事实。我在不同的公司担任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 从来没有出现经费和物质保障的问题。 这使我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私企从事的科研都是实用性强的项目, 是实际生活中急需的技术和产品。 所以,科研方向明确,重点突出, 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和时间的紧迫性。 科研人员在这种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时间紧迫, 不要花时间申请经费, 也用不着写论文的科研环境下, 可以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可实际操作的科研活动中。 这样的环境自然为科研人员的高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者,美国的大学和研究院所对私企提供全方位的协作和帮助。他们为私企的科研人员提供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便,有时对私企的科研人员开放实验室, 为私企的科研人员提供实验仪器设备, 以解决私企科研人员因为实验室突发事件而面临的困境。它们也为私企科研人员提供一些重要的科研资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 我经常要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图书馆查找资料。 学校给我一分证件, 我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费在图书馆看书读报。有时, 我实验室的菌种已经污染, 或者需要新的菌种从事新的科研项目, 只要我向大学的相关教授提出我的需求, 他们一般都会迅速地满足我的要求。有时需要种质资源,大学的种植资源中心会立即如数地提供这些种子。 所有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最后, 美国的政府部门为私企的科研提供方便和服务。在我的科研生涯中, 我经常要与美国的农业部机构打交道。 但是, 凡事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求和手续,他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予答复和批示,从来没有故意拖沓,甚至刁难的行为。这样的服务使我们的科研进程畅通无阻,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科研成效。 总而言之, 美国私企的科研高效率是建立在重视人才,经费充足,注重科研的实用价值,得到政府和大专院校大力支持和协作的基础上的。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3807 次阅读|12 个评论
趣图、趣事、娶人,快来!
热度 4 ncepuztf 2018-4-3 20:29
1 不要笑,因为 “山寨”所以“山寨”!地处甘肃省华亭县山寨回族乡。 2 多肉植物,名叫豹斑,老婆鼓捣回来养着玩儿的!我总是有忍不住捏一下的冲动! 3 街边水果超市,我有意从旁边盘下铺子卖水产,名曰“水帘洞 水产商店” 4 学校原来为了拆墙透绿,围起栅栏,现在又把它糊上标语,不知为何? 进一步疑问:为什么不弄齐? 最近感觉学校越来越像堡垒,门禁森严,校友来访都得有人接待并登记, 老师们因为不主动出示校园卡,经常被训斥,反馈上去得回复: 门卫一月1650,就这素质,没办法! 5 最近疑问越来越多,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有朋友提醒我: 知道太多不好,疑问多了就是不好的开始! 吓死我了!我要歇歇嘴!不过最后还是要发个广告!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位居雄安新区后花园,未来具有千年机遇, 目前本人所在的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严重短缺教师,你是才俊, 钱都不叫事,我们讲情怀!快来,快来,快来!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博士可投简历!教师岗哦! 联系人:谷老师 联系电话: 0312-7522524 电子邮箱: guxl2272@126.com
个人分类: 生活|157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热度 10 jiangjiping 2018-2-15 07:56
中国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蒋继平 2018年2月14日 有人说美国的一流大学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为社会, 为企业, 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精英和人才, 使美国始终保持着高效的生产力。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 并且依此作为一个衡量大学贡献的标准,我觉得中国的一流大学是地球上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学。 我的论据如下: 2017年出炉的中国一流大学的名单有24所大学, 其中北大和清华的本科毕业生有27%到国外深造,他们到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读研究生。除了这两所最知名的一流大学外, 其它22所一流大学也都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出国深造。除了本科生外, 硕士和博士也有不小的比例去国外深造。 这些到国外深造的优秀生, 一般选择的也是国外名校, 他们首选美国, 其次是欧洲,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等比较发达的国家。因而,国外名校研究生队伍中中国学者的比例普遍较高。 我在三年前参加女儿的本科毕业典礼时, 看到一个非常令我兴奋不已的场景。 这个场景就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毕业生有一半是中国学者。我当时一直在想, 中国的一流大学为美国的名校提供难得一遇的人才, 美国的名校再把这些人才打造成真正的精英。 这些学成后的高端知识技术型人才和精英们,无论是最终选择回国发展, 一展才华, 还是选择留在当地奉献才华, 都将为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些从中国一流大学到国外深造, 学成后选择留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学者专家, 他们的身份始终是中国人, 是从中国一流大学出来的高材生。鉴于这样的境况, 未来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将成为中国一流大学学者的用武之地, 未来的许多科技发明创造将会是这些中国一流名校出来的学者专家做出来的,许多国际科技大奖, 包括诺贝尔奖, 都将授予中国一流名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 综上所述,中国的一流大学为世界各国的名校提供难得一见的人才, 世界各国的名校再把这些人才打造成真正的社会精英, 这些精英在学成后将为世界的全面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 中国的一流大学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7035 次阅读|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