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山西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山西大学刘文涛<义葬墓志铭考论>
热度 1 lifeng9038 2017-5-5 10:23
博主说明: 寿光同乡刘文涛同学就读山西大学,专攻魏晋碑文。由于谦虚好学、尊师爱友,学业很有长进。《义葬墓志铭考论》,是参加一次家乡学术会议的论文, 一通碑文引出了一段生动复杂的历史。受文涛同学委托,现将此文发表在科学网上,供与对此问题有兴趣者继续讨论。 潍坊博物馆藏《义葬墓志铭》考论 刘文涛 (山西大学) 内容提要: 潍坊博物馆馆藏唐代义葬墓志铭的形制、内容都较为罕见,本文通过对志文的校读,并结合史料对志文所载安史之乱及义葬问题进行考论。这不仅能补史料之缺,也能为地方史志研究提供新材料。 关键词: 墓志; 出土地点; 安史之乱; 义葬; 《义葬墓志铭》刊于唐广德元年,系早年出土,志石今藏潍坊市博物馆碑廊中。墓志高36厘米、宽60.5厘米、厚9.5厘米,墓志呈横扁方形,右半部斜向断裂,志文略有残损(图一)。志文行楷书,文28行,每行字数不等。为方便叙述,录原文如下,“□”表示残损不辨之字,“ 〼 ”表示原文空格,“」”表示另行,凡碑别字和繁体字均改作规范简体字。 图一 义葬墓志铭并序,」大唐受命百卌年,七帝相承,光于四海,远方贡献,」重译来仪。 〼〼 我圣文武应道皇帝,一登太极,四」纪有余,天下晏然,八方无事。至天宝十五载两蕃频差,禄山镇遏范阳,狂胡不顾重恩,窃弄神器。 〼 天子□」食,诸侯奔驰。中原丧乱,死伤遍野。禄山既殁,思明继□」,自河南北,涂炭颇多。忠臣义士,有死于名前;立功成劳,无□」于苦节。大军之后,有阙耕耘,仓廪既空,人皆饥餧,诗人致叹 ,道殣目击,有彼乱麻。赖 〼〼 我广平王圣武□」飞,四夷慕化,□祲云消。平卢淄青节度□」使候尚书忠贞贯古,勇义超群,扫逆除氛,有征无战。」十将、左金吾卫大将军、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摄北海县令,即」广平郡宋候晃之裔也。自隋唐历叶二百余年,继第□」传,公侯不绝。惟忠惟孝,乃武乃文,德化普及于幽明,抚空」无遗于一物。睹邑里之破坏,见枯骸之狼藉,以斯感怆,亲」收葬焉。首春兴功,冬中毕事,属秋有 〼 赦,复令埋祭。」宋公先举悬合 〼〼 天心,父母之恩,孰能如此,其致墓也。选」高固于县城之南,建大墓于营丘之北,东临白水,西枕青」山, 灵柩既多,男女合杂,各归房户,共为一墓。衣冠服饰,」车马牛羊,什物器玩,悉宋公之自费,无赋敛于地人。」以广德元年岁次癸卯十一月庚子朔廿五日甲子葬」事毕矣。恐桑田改变,劫火消融,人移代移,□知攸□,」爰命石工,乃为铭曰:」 太公余化,稷下英贤;传芳万古,何止千年。虽即」时移代改;风俗终无变焉。逆胡作乱,荐食□」原;东驰马奔,鼎沸连天。将士或终于战阵;黎□饥死于荒田。白骨狼藉,目之潸然。我君致叹,礼」葬坟茔;自春收拾,冬中乃成;装饰备具,生」死同荣。魂安宅兆,永闭泉扃。」 志文主要记载了安史之乱对当时造成的深重灾难,重点是北海县周边死伤遍野,尸骨狼藉,当时的北海县令宋公上应敕诏,下恤民心,收敛骼胔,妥善义葬,并义葬的时间、地点、经过都记载详细。志文中多处记载能补证史载,本文拟就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考论: 一、关于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 志文中对安史之乱记载详细,战乱之始,战乱之中,战乱过后,都着墨丰富,多能补史。如战乱之始,志文载:“至天宝十五载,两蕃频差,禄山镇遏范阳,狂胡不顾重恩,窃弄神器。天子□食,诸侯奔驰。”安禄山本为营州柳城胡,自“天宝三年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河北採访使,仍领平卢军。” 虽屡受皇恩,一路升迁,但此狂胡不顾重恩,窃弄神器。于范阳起反兵。神器此处代指国家皇位、政权。《三国志》中载:“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 其义与上述相同。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叛军围攻长安,天子大臣奔蜀避难,新旧唐书皆有详载。惟志文中记载安史之乱爆发时间与史载稍有不同,《新唐书》载:“(开元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反,陷河北诸郡。” 而志文中所载开元十五载,笔者推测此或为战乱延及当地的时间,或为取其约数。 又如战乱之中,志文载:“中原丧乱,死伤遍野,禄山既殁,思明继□,自河南北,涂炭颇多。忠臣义士,有死于名前,立功成劳,无□于苦节。”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安庆绪、李猪儿等杀害,其子安庆绪袭伪位。再至“乾元二年正月朔,筑坛,(史思明)僭称大圣周王.......兵四出寇河南。” 使大河南北,遍遭涂炭,前后历时八载。志文中提到的战乱中涌现出的忠臣义士,史籍中多有记载,如殉命于叛军之手的颜杲卿父子,擎架李唐王朝于危难的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 再如战乱后,志文载,“大军之后,有阙耕耘,仓廪既空,人皆饥餧,诗人致叹,道殣目击,有彼乱麻。”志文所载,应是整个中原地区的普遍现象,《新唐书》载:“(战乱后期)洛阳诸郡人相食,城邑榛墟” 可与志文记载相兑读,可见战乱之惨烈。叛军所至,烧杀抢掠,涂炭生灵,叛军过后,仓廪皆空,白骨遍野。志文中载之“诗人致叹”,哀咏当时战乱惨况的诗句,流传至今的依旧不胜枚举。 关于北海县境所遭战乱的影响,志文载:“睹邑里之破坏,见枯骸之狼藉,以斯感怆,亲收葬焉。”可知当时的北海县境,破坏严重。此次义葬的群体有因战而亡的将士,有饥馑冻饿而亡的黎民,现虽不能确考是战乱中哪一次战争所致,但当时北海县为战乱付出了巨大牺牲却是肯定的。 二、关于志文所载的“义葬” 义葬即对曝之于外的无主尸骨进行掩埋。埋葬的公墓称为义冢,又称“义阡”。 关于义葬,据文献载周代即有。如《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是月也。” 以后再如东汉永寿元年六月桓帝诏“被水死流失屍骸者,令郡县鉤求收葬。” 到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四月,曾诏令“掩骼埋胔,古之令典......今或有孤老馁疾致死,暴露沟堑者,洛阳都尉依法棺埋。” 以上史籍记载可知,唐代以前,国家政府已经关注并组织处理无主尸骸的问题。 唐代对义葬的记载较多,如“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班师途中,“诏集战骸葬柳城,祭以太牢。” 安史之乱后期,宝应元年,朝廷下“瘗京城内外暴骨” 的诏令。本志文中又载“属秋有赦(敕)”,此次瘗埋敕诏,颁于广德元年秋,史书中无载,可补史缺。以上记载都属于国家行为。唐代个人行义葬之举的也有记载。如《唐国史补》载:“大历初年,关东人疫死者如麻。荥阳人郑损,率有力者,每乡为一大墓,以葬弃尸,谓之乡葬。翕然有仁义之声” 本志文所载的义葬,先是县令宋公见无主散骸,心存不忍,欲亲收葬焉。首春兴工后,至秋有赦,而最后义葬的费用又是宋公自费,故这次义葬是个人行为与国家行为相统一,是较为特殊的一次。 关于安史之乱后北海县出现义葬墓,笔者考虑有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此地在安史之乱之时,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当时,淄清地区作为主战场的侧翼,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战乱起初,安禄山谋士何千年劝其“使蔡希德、贾循以兵二万绝海收淄、青,以摇江淮,” 此计虽未采纳,但足以说明淄青地区的重要性。战乱爆发后,屡有战事涉及此地,如“上元二年二月乙亥,青密节度使尚衡破史朝义兵,斩首五千余级。” “六月甲寅,青密节度使能元皓败史朝义将李元遇。” 如此多的战事,很容易让此地尸横遍野,骼胔狼藉。 再者战后朝廷屡颁瘗埋诏令,地方主政者体恤民情,多行“仁政”。朝廷有诏,一则是尊崇儒家道义,再即标榜施仁,以得民心。县令宋公,出身名门,素养较高,倡导义举,悬合天心。节度使候尚书“初领淄青,甚著声称,理兵务农,远近美之。” 此外,出于对尸腐多产瘟的考虑,尽快埋葬,隔绝瘟疫,也是客观原因之一。 关于这次义葬的具体位置,因墓志早年出土,记载不详。志文中载墓葬的地理位置:“葬于县城之南,营丘之北,东邻白水,西枕青山。”,这里的县城应指北海县,唐北海县城位于今潍坊老市区潍城一带 。“营丘原为太公所封之处,隋开皇六年于故城置县,属潍州。大业八年因贼陷具废。唐武德二年复立营丘县,至九年,州县又废。” 墓志刊刻之时,并无营丘县,但营丘县治所营丘故城尚存。故城中心位置在今昌乐县马宋镇古城村周围,营丘故城确定,南面坐标点可明确。白水应指白浪河,白浪河源于昌乐县境,蜿蜒北流,穿潍坊市区,自潍坊寒亭区入莱州湾。据前辈学者考论,在今昌乐至潍坊市区南境这段河道,千数年来,基本未变。 故白浪河西岸西去这一坐标点也能确定。西枕青山,在三个坐标点能确定的范围内,距离最近,最突兀的山体就是浮烟山。由此可知,义葬墓的大体位置就是在这四个变标点之内范围不大的区域内。当然,更为准确的具体位置,还有待科学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来解决。 三、志文所载人物考略 志文中记载有两位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广平王与候尚书。广平王为代宗李豫。“(李豫)年十五(开元二十八年)封广平王。禄山之乱,京城献贼,从肃宗募兵灵武,以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可知李豫在平定安史之乱,尤其是在平乱前期,他是重要的中枢指挥,后终得平乱功成,顺利登基。平定叛乱,当是李豫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故此志刊于广德元年,虽是李豫当朝之时,但下属官吏们论及平定安史之乱,仍以广平王称之。至于广平王平叛之时,是否率军到过淄青地区,正史中未有详载,本志文也未明言。那志文中费此笔墨来述此,笔者认为撰文者有拍马之嫌,极力的歌颂当朝圣主的英明神武,与后面的“圣武□飞,四夷慕化,□祲云消。”是为异曲同调。 候尚书为候希逸,“原为平卢节度使,与叛军屡有战争,后率军二万余人且行且战,自平卢至达青州。朝廷任其为平卢、淄青节度使。”“宝应元年与诸节度同讨袭史朝义,平乱后,加检校工部尚书。赐封图形凌烟阁。” 由此可以确候尚书即候希逸。墓志刊刻之时,正是候希逸春风得意之际,史载此时之候希逸“初领淄青,甚著声称,理兵务农,远近美之。” 此与志文中所载的“忠贞贯古,勇义超群,扫逆除氛,有征无战。”基本相合。 住持此次义葬的宋公,名讳无载,稽考困难。志文载其为广平郡宋候晃之裔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楚有上将军义,义生昌,汉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孙晃,晃三子,恭、畿、洽,徙广平利人。” 由此知宋晃是宋氏迁广平郡的第一代始祖。宋晃,生活于十六国之际,前燕慕容皝二年,“燕王分兵讨诸叛城皆下之......封抽、宋晃、游泓奔高丽。” 前燕慕容儁二年,“高句丽王钊送前东夷护军宋晃于燕,燕王儁赦之,更名曰活。” “(光寿元年)十二月乙巳,燕主儁入邺宫。” 前燕国都自蓟迁邺,宋晃一族应随迁至广平郡。上述乃宋公之祖传略。 惟志文载宋晃为宋侯晃,候或为爵位,宋晃官至前燕中书监,史籍不载其爵。侯爵或因开宗广平,后世追封。宋公因不载名讳,有从志文所载宋公勋爵来看,“左金武卫大将军为正三品。” 赐紫金鱼袋,唐“景云中,诏衣紫者鱼袋以金饰之,(开元以后)百官赏绯字、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 “ 上柱国为勋爵,视正二品。” 而县令为正七品,摄为代理之意,尚不及正式之职。一个七品小吏却有如此高的勋爵,应该是或有功绩,或出身高贵。志文载宋公祖上“继第□传,公侯不绝,”广平宋氏在有唐一代,高官辈出,玄宗贤相宋璟即宋晃之十一世孙,北海县令宋公与宋璟有无亲缘关系,还有待更多资料加以详考。 小结 通过上述考论分析,主要收获有三,一是墓志中关于安史之乱的记载多能证史籍之信,尤其是对战乱后北海县的记载,更能补史缺。二是关于义葬及北海县出现义葬的原因义和埋葬地点进行了浅考,为浮烟山周边地区在唐代历史文化研究上增添了一件较有分量的出土材料。三是关于候希逸与宋公的记载,也能补安史之乱及之后一段时期,统辖北海县的藩镇将领及地方官员的研究之缺。当然上述考略粗浅,志文中尚有许多历史信息有待进一步挖掘。此外,志文的书法灵动飘逸,许多字形与右军尺牍中字形相近,颇有二王遗风,期待众学者专家再做进一步探究。 附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恩师张庆捷先生及李沣先生指点迷津,浮烟山暨世家望族研讨会期间,又蒙潍坊博物馆孙敬明先生、山东大学谭景玉先生悉心指正,在此深表谢意。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五上).安禄山传.6412,中华书局,1975. 陈寿撰、 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二)先主传第二.889,中华书局,1959.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玄宗本纪.150,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五 上).史思明传.6430,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五上).史思明传.6432,中华书局,1975. 张廷玉等撰 . 明史(卷一五七)郭敦传.4290,中华书局,1974. 王 文锦译解. 礼记译解.月令第六.198,中华书局,2001. 范晔撰、 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桓帝本纪.301,中华书局,1965. 魏收.魏书(卷八)世宗本纪.202,中华书局,197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十).东夷高丽传.6194,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六).代宗本纪.168,中华书局,1975. 李肇.唐国史补(上卷).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五上).安禄山传.6417,中华书局,1975.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肃宗上元二年.7113,中华书局,1956. 司马光编著、 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肃宗上元二年.7114,中华书局,1956. 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二四).候希逸传.3543,中华书局,1975. 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十八)河南道潍州.365—366,中华书局,2007. 孙敬明.潍坊古代文化通论.第六章.240,齐鲁书社,2009. 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十一).肃宗本纪.267,中华书局,1975. 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四).候希逸传.3543,中华书局,1975. 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四).候希逸传.3543,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七五上).宰相世系五上.3356,中华书局,1975.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九八)晋成帝咸康四年.3021.中华书局,1956.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九八)晋穆帝永和五年.3100.中华书局,1956.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穆帝升平元年.3167.中华书局,1956.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四上.1279,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6,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1189,中华书局,1975.
19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12届网络科学会议献词
bhwangustc 2016-10-23 12:07
第 12 届中国网络科学会议 山西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承办 2016 年 10 月 14--17 日 我 的 献 词 五台山顶号角响 平遥古城笙歌扬 晋祠钟声伴剑舞 网络科学谱新章 赴会者800余 人中,吾为第二年老长者矣。 (原子能研究院的方锦清教授比我大四或者五岁) 众多来宾均为吾未曾谋面的博士硕士生, 或者青 年教师, 皆为网络科学界之 年轻才俊,英才济济。 足以表明中国网络科学研究 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真乃是: 太原论剑探新 网 英杰辈出齐呈祥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论坛|3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12届网络科学会议赴会代表合影
bhwangustc 2016-10-23 00:06
第12届网络科学会议 赴 会 代 表 合 影 时间:2016年10月14-17日 地点: 太原 山 西大学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论坛|2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公示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wangqing0610 2015-3-2 13:18
关于公示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1-21 晋学位办函〔2015〕1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示2014年 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根据省学位委员会《山西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和《关于评选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过“省内初评、省外送审、会议终审”三个评审环节,我们评选确定了21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3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1月21日至27日。如有意见和问题,请向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通讯地址:太原市长风街30号 邮 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3095127 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2015 年1月21日 /uploads/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示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1.PDF 我校18篇学位论文获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信息来源:研究生院 发布者: 时间:2015-01-27阅读次数: 2018   日前,省学位办公布了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我校8位博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位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占全省优秀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   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我校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坚持精品战略、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在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全面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从2001年开始,截止到2014年,我校共获得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6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4篇。学校将根据《山西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办法》对相关作者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附:我校获山西省优秀学位论文名单   博士论文名单:郭鹏(导师:乔瑞金教授)、李利宏(导师:董江爱教授)、温瑞丽(导师:柴树根教授)、张原维(导师:梁九卿教授)、张一驰(导师:贾锁堂教授)、付正坤(导师:张靖教授)、郭龑强(导师:张天才教授)、刘景(导师:郭炜教授) 硕士论文名单:王变珍(导师:魏屹东教授)、张艳妮(导师:陈平水教授)、杨凤鸣(导师:陈春香教授)、李汝江(导师:李禄教授)、贾爱爱(导师:朱诗尧教授)、屈丽君(导师:阴彩霞教授)、张文娟(导师:杨恒权教授)、戴健鑫(导师:施和平教授)、李文玲(导师:李卓玉教授)、王晴(导师:相丽玲教授) 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示2014年山西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pdf 山西省学位办官网链接: http://sxxw.tyut.edu.cn/pro_show.aspx?id=247typeid=1 山西大学新闻网链接: http://news.sxu.edu.cn/sdyw/86361.htm
3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硼富勒烯笼状结构:中美科学家合作的结晶
热度 2 zhpd55 2014-7-22 17:27
全硼富勒烯笼状结构:中美科学家合作的结晶 诸平 虽然 2014 年 7 月 14 日 《 光明日报 》曾经发表过“ 中美学者携手发现全硼富勒烯团簇”的相关报道,但是 2014 年 7 月 21 日 ,美国化学会 CEN 周刊网站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翟华金( Hua-Jin Zhai )教授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山西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布朗大学及复旦大学化学家密切合作,首次发现了全硼富勒烯 B40 团簇( All-Boron Fullerene ),并将其命名为硼球烯( Borospherene )。该研究成果于 2014 年 7 月 13 日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化学》( Nature Chemistry )在线发表—— Hua-Jin Zhai , Ya-Fan Zhao , Wei-Li Li , Qiang Chen , Hui Bai , Han-Shi Hu , Zachary A. Piazza , Wen-Juan Tian , Hai-Gang Lu , Yan-Bo Wu , Yue-Wen Mu , Guang-Feng Wei , Zhi-Pan Liu , Jun Li , Si-Dian Li Lai-Sheng Wang . Observation of an all-boron fullerene . Nature Chemistry , 2014, doi: 10.1038/nchem.1999 ,Received 11 February 2014; Accepted 09 June 2014; Published online 13 July 2014. 图 1 是 B 40 团簇球烯化合物的结构,酷似中国逢年过节的红灯笼。这是在硼化学和类富勒烯研究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 图 1 全硼富勒烯 B 40 团簇与中国红灯笼 B 40 的发现是硼球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开端,是一个与碳富勒烯平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学研究新领域。研究表明,硼球烯和低维硼纳米结构与相应碳富勒烯和低维碳纳米材料在性能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结合可能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提供新的科学思路和技术。 1985 年,以笼状 C 60 为代表的碳富勒烯家族的发现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该成果 1996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为之后的单壁碳纳米管及单原子层石墨烯的发现奠定了基础。翟华金教授说, B 40 是继 C 60 之后第二个从实验和理论上完全确认的无机非金属笼状团簇,但由于硼的典型缺电子性, B 40 具有与传统碳富勒烯显著不同的结构和成键特征。它可以进一步作为分子器件,进行各种金属掺杂、化学修饰和配体保护,形成具有新颖结构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纳米材料,在储氢储锂、半导体、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据介绍, 2013 年 3 月以来,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翟华金教授、李思殿( Si-Dian Li )教授与清华大学李隽( Jun Li )教授、 Ya-Fan Zhao 和 Han-Shi Hu , 美国布朗大学( BrownUniversity )化学系的 Lai-Sheng Wang 教授、 Wei-Li Li 以及 Zachary A. Piazza ;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刘智攀( Zhi-Pan Liu )教授及 Guang-Feng Wei 合作,结合特征实验光电子能谱、全局结构搜索和严格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和协同创新,首次在气相中观察到由双链交织而成、具有完美 D 2d 对称性的笼状 B 40 全硼富勒烯团簇。该空心笼状分子由顶端和底端两个相互交错的 B 6 六元环及腰上两两相对的四个 B 7 七元环相互融合而成,沿二重主轴方向略有拉长,整体分子恰似传统的“中国红灯笼”(见图 1 )。 2014 年 7 月 21 日 ,美国化学会 CEN 周刊网站,以“硼键进入类富勒烯笼结构”( Boron Bonds IntoFullerene-Like Cage Structure )为题,报道了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的结晶—— B 40 , 称之为“首次发现全硼富勒烯显示不寻常的成键结构( First observed all-boron fullerene displays unusual bonding, structure )。 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的硼研究者 Narayan S. Hosmane 说 , 此研究报告不一定是令人惊讶的。因为他的导师,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William N. Lips 曾经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预测了类巴基球硼烷 (B x H y ) 结构。 Hosmane 认为硼球烯( borospherene )和硼杂原子富勒烯可能在医学和新奇的电子产品等领域是有用的。就目睹长达数十年的搜索顶点而言 ,B 40 的出现 “ 这是令人兴奋的事情。 ”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图 2 B 40 和 C 60 多面体结构的比较 Boron Bonds Into Fullerene-Like Cage Structure First observed all-boron fullerene displays unusual bonding, structure By Matt Davenport The discovery of soccer-ball-shaped buckminsterfullerene in 1985 inspired researchers to lock atoms of a single element together into novel shapes, such as nanotubes, for applications in drug delivery and electronics. But the search for one alluring nanostructure has vexed researchers for decades. A team is now reporting the first molecular cage made entirely of boron ( Nat. Chem. 2014, DOI: 10.1038/nchem.1999 ). Unlike a C 60 buckyball’s regular patchwork of pentagons and hexagons, the newly discovered boron molecule, B 40 – , looks a bit like a rounded box with two hexagonal lids, four heptagonal sides, and 48 triangles filling out its form. The boron-boron bonds in the “borospherene” are also exotic. Delocalized π- and σ-bonds hold the boron fullerene together, with electrons shared among three, five, six, or seven atoms. This unique bonding situation alone makes the discovery noteworthy, says computational chemist Anastassia N. Alexandrova of UCLA, who was not part of the study. But the work also appears to solve a long-standing problem: Boron analogs to carbon cages have long eluded chemical synthesis. Since the advent of carbon fullerenes, scientists have been trying to make an analogous boron cage. They were hopeful because boron neighbors carbon on the periodic table and because nanoengineered boron might be a boon for a range of applications. Researchers at Brown University and three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now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borospherene by combining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Using supercomputers, the team screened more than 10,000 structures made of 40 boron atoms. Two energetically favorable types of candidates emerged: all-boron fullerenes and quasi-planar sheets. The scientists then calculated electron binding energies for both types of structures to produce simulated photoelectron spectra, or what team leader Lai-Sheng Wang of Brown calls “electronic fingerprints.” The team blasted a boron target with a laser to produce a vapor of atoms that condensed into boron clusters as it was cooled by helium gas. A mass spectrometer selected out only boron clusters with 40 atoms to be sent to the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tage. The team found that only a mixture of the spectra from simulated planar and fullerene structures could 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spectrum. A distinctive peak at low energies was key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ow binding energy feature can only be produc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cage,” says Wang, who has studied all-boron molecules, from B 3 to B 36 since 2001. All of those clusters were two-dimensional or quasi-planar. “We’ve never observed a boron cluster with such a low binding energy.” The researchers also predicted based on their calculations that uncharged B 40 fullerenes were stable and thus could be formed. But without a charge, they cannot be sort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nd measured experimentally at this time. Narayan S. Hosmane , a boron researcher at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says the report isn’t necessarily surprising. His mentor, Nobel Laureate William N. Lips--comb Jr., predicted the structure of buckyball-like boranes (B x H y ) in the 1970s. Hosmane believes borospherene and boron-based heteroatom fullerenes could be useful in medicine and novel electronics. As for witnessing the culmination of a decades-long search, Hosmane says, “This is something exciting.”
个人分类: 新科技|9754 次阅读|3 个评论
邱均平教授详解“山西大学竞争力”
邱均平 2013-10-24 12:31
10 月 15 日上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邱均平莅临我校,在会议中心博雅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的意义、做法及结果分析——以山西大学为例”的精彩报告。全体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层干部、科级干部、离退休支部书记、研究生代表等 500 余人聆听了报告会。会议由副校长刘维奇主持。 报告会上,邱均平教授首先对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CCSE )进行了简要介绍,从政策依据、评价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对象与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等方面就为什么做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怎样做和它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排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邱均平教授就如何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规划远景、制定目标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在“一省一校”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应该有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树立更高的目标,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加强国际化水平。同时,全校上下都应该明确这个目标,为之奋斗,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步伐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师资队伍。人才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应该在引进人才和培养现有师资队伍两个方面齐抓共管,重视高质量的青年人才的引进,重视知名学者、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同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建设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建设乃是重中之重,学科发展要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评估,重点建设一些学科,提高学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五、加大开放力度,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完善统计、上报制度,加强校园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刘维奇副校长在主持讲话中强调,邱均平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全面真挚地为我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我们落实提升综合实力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活动|5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西高校暑假时长排行榜
热度 4 metanb 2013-7-15 16:38
太原科技大学荣获冠军~哈哈
个人分类: 转载/链接|3234 次阅读|3 个评论
山西大学邮箱在android手机上收发设置
ywmucn 2012-12-17 08:37
1) 填写用户名: ***@sxu.edu.cn 填写密码: ***** 2)点击手动设置, 选择pop3, 用户名填写:***@sxu.edu.cn 密码:***** pop3服务器: 202.207.208.7 端口110 安全类型 无 3)点击下一步, 到达smtp设置 imap服务器: 202.207.208.62 端口25 安全类型 无 点击下一步,搞定!
个人分类: 学校|5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西大学邮件的360邮件通设置
ywmucn 2012-9-23 21:27
邮箱域名: @sxu.edu.cn 类型:pop3 服务器: mail.sxu.edu.cn 端口:110 登录方式:用户名 登录网页:http://mail.sxu.edu.cn/user/?q=login 登录方式:自动
个人分类: 网站&网页|3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最“悲情”的三所老牌大学
热度 3 duke01361 2012-8-2 11:19
中国最“悲情”的三所老牌大学 我觉得中国当前最“悲情”的三所老牌大学应该是 : 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和 山西大学 上述三所大学虽位列“中国大学100强”但并不在国家“优先”、“重点”、“985”和“211”任何一类大学序列之内。她们分别建校于 1912年(河南开封)、1921年(直隶天津)和1902年(山西太原) 河南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天津工商大学,教会大学)( 山西大学堂 ) ( 100年校史 )( 91年校史 ) ( 110年校史 )
个人分类: My Ideas|5018 次阅读|4 个评论
李提摩太:一位被称为“鬼子大人”的传教士
热度 2 武际可 2012-2-28 10:05
李提摩太:一位被称为“鬼子大人”的传教士 李提摩太夫妇(1884年) 从明末到民国初年,在中国曾经有过许多著名的西洋传教士,像利玛窦、邓玉函、汤若望、南怀仁、傅兰雅等等。他们除了把西方的宗教介绍到中国而外,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理念、社会风俗、新闻报纸等一系列生活方式介绍进来,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一位来自英国的名为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 , 1845-1919 ),曾经被中国人称为“鬼子大人”的传教士。 李提摩太从 1870 年抵达上海,不久就到山东、山西、天津等地传教。在华四十五年。在传教之余,他进行过的活动有:科学和医疗普及、赈灾和开办孤儿院、办报、办学、著书立说,翻译中西书籍。此外还积极参与中国的政治活动。他与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粱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风云人物关系密切。并极力向他们建议开办铁路和矿业、鼓吹变法,乘晋谒光绪皇帝之机力主改革,光绪皇帝还决定聘请他担任私人顾问,帮助决策维新。他还是第一个撰文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作者。 李提摩太来中国的第一个十年里,除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国情外,适逢 1876-1878 年的华北五省的大旱灾。这就是在山西人们常说的光绪三年大旱。李提摩太先后在山东和山西目睹这次大灾的惨状。他在日记里记载道:“ 1978 年 2 月 2 日,太原城南 530 里。清早,我到了城门。门的一边是一堆男裸尸,像屠宰场的猪一样被摞在一起。门的另一边是一堆尸体。全是女尸。她们的衣服被扒走换吃的去了。”在那场灾难中,他问过洪洞县的知县,听说该县原来有 25 万人,饿死了 15 万之多。于是他通过教会向上海、伦敦各界呼吁进行赈灾活动,在他的倡议下,伦敦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市长官邸赈灾基金会”。他先后在山东发放赈灾救济三万两白银,在山西发放十二万两白银,并先后收容了大约 400 名孤儿。也就是在这期间李提摩太得到了一个“鬼子大人”的雅号。说“鬼子”是当时清末皇权培育的一种排外心理对外国人的统称,一律把外国人称为“洋鬼子”。又说是“大人”是因为李提摩太给人们带来了救济金。是一种尊称。后来 1902 年清政府赐他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开诰封三代。是有身份的政府官员,当然是不折不扣的“大人”了。 通过赈灾,李提摩太思考灾荒和贫困的原因。于是他认为“在利用科学规律满足人类的需要过程中,西方文明做出了许多奇迹一样的发明创造。我相信如果通过向官员和学者们作一些演讲,使他们对科学的奇迹产生兴趣,我就能给他们指出一条路,一条利用蕴涵在自然中的上帝的力量去为他们的同胞谋福利的路。”这就是后来他所做的科学技术普及的活动。他在数年里坚持每月一次向官员和当地有地位的人们进行的科普讲演。这些讲演的内容据他后来回忆大致有: “ (1) 哥白尼发现的天文奇迹。 (2) 化学的奇迹。 (3) 机械的奇迹,如车床和其他各种工具,以及由此生产的缝 纫机和自行车等。 (4) 蒸汽的奇迹。蒸汽给采用它的国家带来了难以计量的好 处,例如它在火车、轮船和工厂等方面的应用。 (5) 电的奇迹,如同人们从用于照明和动力传输的发电机那儿 所看到的。 (6) 光的奇迹,如幻灯机和照相机。 (7) 医药学和外科学的奇迹。 1 88 1 年,出现了一颗彗星。我为此专门做了一次演讲,向听众演示它的轨道的变化是固定的,像月亮的轨道的变化一样,因而它的出现并不是什么凶兆。在三年的时间里,我每个月都要应官员和学者们的要隶做一次演讲。这件事可以证明他们对我的满意程度:有一次,在满人和汉人之间就一所刚建成的戏院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争执,知府强烈要求巡抚把戏院交给我,用作演讲。” 李提摩太在山西赈灾活动中,深感山西黄土高原为径流切割的沟豁纵横,交通十分不便。为此他设想能不能有一种能够飞行的机器,飞行往返。于是他, “认识到修建铁路面临的巨大困难,我想到飞行机器,如果能够发明出来的话,应该是最好的交通工具,那将是对这个国家的巨大的福利。因之,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鸟和昆虫的飞行,记下了它们的体重和翅翼之大小的比例,并且,根据某些昆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我计算了它们的翅膀每分钟扇动的次数。我从来没有怀疑人们发明一种飞行器的可能性。尤其是,中国人比其他民族对风筝的飞行更感兴趣,我想他们中的某个天才发明一种飞行器是可能的。这是我第一次对飞机发生了兴趣,这种兴趣直到现在还没有减弱;但新科学的发展进程已超越了我所能梦想的范围。”李提摩太作这种飞行的遐想的时代是在 1903 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的二十多年。可见他对近代科学技术是如何的热心和痴迷。 1882 年张之洞被任命为山西省巡抚。在与张之洞接触中以及李提摩太的这些科普活动,不能不深深影响张之洞后来成为洋务实业派的一生。就在他调到武汉以后,还和李提摩太有联系,并且曾希望李提摩太作他的顾问。 1886 年他从英国休假回津。二次见到李鸿章,曾建议李鸿章改革教育。 1890 年 7 月,李鸿章邀请他到天津担任《时报》主笔。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写到,“我立即接收了这一工作,这项任命可说是天赐良机。”他把《时报》当做向中国读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阵地。在任一年期间,他共写了 200 多篇政论性文章。后结集《时事新论》, 1895 年由上海广学会出版。该书 12 卷,分“国政篇”、“外国篇”、“新学篇”、“教务篇”四部分,风靡一时。 仅陳忠倚辑录的《皇朝經世文三編》中收集的李提摩太的文章就有三十多篇。其中大多是这一时期发表的。 转年,李提摩太到沪任同文书会(后改为广学会)任 总干事。大量出版书刊,传播西学。就中国近代翻译外国文学的建树而言,李提摩太当属魁首。 1891 年他将美国小说家贝拉米的乌托邦小说《回头看记略》 (Looking Backward) 译为中文,连载于《万国公报》。 1894 年,这一译作易名为《百年一觉》,出版单行本。该书传播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识形态,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他转而青睐传记体作品, 1894 年编译出版了《欧洲八帝记》, 1898 年又编译出版了《地球一百名人传》,宣扬个人及其发展与成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895年出版的《泰西新史揽要》则被梁启超誉为西史第一书。 李提摩太与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等于 1895 年结识。康梁曾模仿李提摩太接办的《万国公报》创立《中外公报》鼓吹变法。李提摩太认为,他的种种建议都概括和凝聚在《公车上书》中去了,所以与康梁有那么多共同之处。他企图对强学会施加影响,将维新运动置于其轨道之中,曾多次建议将中国置于英国的所谓保护之下。后李提摩太需要一名中文文案,滞留北京的梁启超欣然应命,充任李提摩太的中文书记。他与其他传教士常与维新人士一起聚餐讨论改革的计划和办法。 1898 年,光绪帝推行变法,是为百日维新。李提摩太被批准为皇帝顾问。后来变法遭到西太后的镇压,梁启超去日本使馆躲避。他则赴津见英国公使窦纳乐,吁请各国出面援救光绪帝。但被斥为多管闲事。因形势紧迫,李提摩太从天津赴沪躲避。 李提摩太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筹办山西大学。李提摩太早先来山西传教,是因为他认为山西的文明程度比较高。不过由于 1900 年的义和团事件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认识。 义和团运动最早爆发于山东,当时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默认了义和拳的存在进而鼓励他们的行动,并且将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两名德国传教士在此期间被杀。毓贤为此被停职后很快出任山西巡抚,一些外国使节就此向清政府提出抗议,他们的举动进一步激怒了毓贤。在毓贤的支持下,义和团运动在山西也如火如荼地爆发了,太原的东夹巷教堂、大北门教堂以及一些教会医院、教会学校先后被焚烧,而城内的外国传教士则被毓贤以保护安全为借口全部监禁于猪头巷客馆。 不久,慈禧太后密电各地督抚杀绝洋人。其时有健康思维并能真正从大局出发的督抚都抵制了这个乱命,山西邻省陕西甚至派兵护送洋人前往汉口避难。全国数十名督抚中,唯一执行了慈禧太后密电的,就是毓贤。六月十三日,毓贤身穿朝服拜见八十岁的白发老母,含泪表示自己为了国家将不能再顾及自己与家庭。辞别老母之后,毓贤将四十四名外国传教士、十七名中国教徒以及从寿阳押来的英国教师毕翰道一家七人全部带到巡抚衙门西辕门前,在百姓的围观之下逐一杀害,行将就戮的妇孺哀号之声惨不忍闻,教民们被杀后,枭首示众,剖心弃尸,备极残酷。这些遇难者中,包括在山西传教十年之久的山西北境教区正副主教艾士杰和富格辣,而艾士杰是被毓贤亲手刺杀的,他们后来都被罗马教廷册封为 “ 真福品 ” 。 此后,义和团在城内散发传单、毁洋伞洋帽、逐杀不愿退出教会的教徒,当时也有一些政府官员入教,千总李富因此被杀。太原郊区的几支义和团也开始设坛拜神,杀戮教民,焚烧教堂,教民们躲入教堂避难,与前来攻打的义和团激烈交战,相互攻守之间的伤亡更加深了难以化解的仇恨。据《晋祠志》作者刘大鹏的记载,王郭村、古城营、三贤村等地的教堂被攻破之后,都发生了残酷的报复和杀戮,分别有多达数百名甚至上千名包括妇孺老幼在内的教民惨遭屠杀。   据事后统计, “ 山西教案 ” 席卷全省 79 个州县,全省被杀教士 191 人,被杀教徒 6060 人,被毁教堂、医院 225 所,被烧拆房屋两万余间,后果之严重,可谓全国少见。后来为了答复八国联军的抗议,慈禧不得不处死毓贤。 这些都大大刺激了李提摩太,他认识到义和团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部分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使得他坚持要在太原开办一所高等学府以启迪教化,在与英美等国公使协商之后,他向李鸿章提出向山西罚银五十万两,用这笔资金“专门开导晋省人民知识,设立学堂,教育有用之学,使官绅庶子学习,不再受惑。”1901年通过李提摩太与岑春煊的多次协商,中西大学堂在第二年开办,并与刚刚成立的山西大学堂合并,成为全国继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之后的第三所大学。李提摩太主持山西大学的西学部。辛亥革命以后,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后称国立第三大学。这就是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学院、临汾师范学院等山西省高等学校的开始。 1916 年李提摩太辞去了广学会的头衔,回归英国, 1919 年在英国去世。李提摩太是一位值得中国人怀念的传教士。 参考文献 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晚清大变局中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中华读书报》 , 2005 年 8 月 3 日
个人分类: 科技史|95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工作会召开
tangminqian 2011-12-29 14:30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http://www.ahcoop.gov.cn/rsjyc/include/content.php?id=19749 来源:省社人事教育处 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五届一次会议暨2012年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工作会议召开 12月9日-14日,“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五届一次会议暨2012年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工作会议”在福建厦门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和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协办、福建经济学校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供销合作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系统各中职学校、技校、高职学院、技师学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招生工作负责人,并特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福建省教育厅等单位领导出席,参会人员近200人。 我省供销社人事教育处处长曹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胡戴新、招生就业处处长王永平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教为农服务水平”的主题,总结了上届学会的各项工作,根据学会章程进行了换届选举,推选出第五届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理事。 总社科技教育部李占海部长当选为会长,省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魏邦余同志当选为常务理事,人事教育处处长曹斌同志当选为理事,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院长耿金玲当选为副会长。 会议还布置了201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的有关工作,召开了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   新当选为学会会长的李占海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系统上下形成了行业抓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各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总社、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凸显“立足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特色,积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动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他对学会今后工作做了部署,希望新一届学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继续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基层”的原则,提升行业视野,增进各院校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宏观引导和服务功能,为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杨松处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业教育处刘杰处长参加了此次会议,对职教师资班招生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与政策进行解读,并就贯彻落实两部门文件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各参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背景材料:   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在2004年由系统原有的全国供销中专教育研究会、全国供销技工教育研究会和全国供销教育研究会合并成立,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团体会员。按专业分设有科研工作委员会、酒店管理工作委员、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生工作委员会,按类型分设高职分会、中职分会和教育处长分会,按区域分设三北地区教育协作会、中西南地区教育协作会和华东地区教育协作会。学会业务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管理,秘书处设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现有会员单位119家,理事163人。   多年来,学会在供销总社和教育部的关怀和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基层”的原则,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大量有价值的研讨与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凝聚了行业内外热心职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引领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院校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探索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各行各业培养培训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关于召开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五届一次会议(学术年会)暨2012年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工作会议的通知 来源: 中国供销合作网 http://www.chinacoop.gov.cn/HTML/2011/11/01/70380.htm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供销合作社教育主管部门;学会各会员单位、理事;各有关单位领导、专家:   根据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章程》及四届四次会议(广州)决定,学会定于2011年12月9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五届一次会议(学术年会)及布置2012年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供销总社与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大力开展校社合作、校企合作,加强系统内院校交流,提高办学质量,努力为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会议主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教为农服务水平。    二、会议内容   1.总结第四届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   2.进行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任期届满换届选举;   3.布置201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教本科师资班招生工作;   4.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地址:太原市太榆路武宿机场南(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内)电话:0351-7942416 传真:0351-7942426 邮政编码:030031   (教指委委员务必参加);   5.校长、企业代表论坛;   6.特邀教育部领导及专家作专题报告;   7.会后安排参观考察。   三、参会对象   1.学会全体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供销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   3.中职学校、技校、高职学院、技师学院领导、全国总社培训中心负责人;   4.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科研工作、酒店管理、学生工作、教学工作)主任、副主任;   5.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人;   6.特邀嘉宾: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福建省教育厅等单位领导出席。   四、会议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协办单位: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承办单位:福建经济学校   五、会议时间、地点   1.会议时间:2011年12月9日至13日(12月9日全天报到)   2.会议地点:厦门航空金雁酒店   六、提交材料   学校办学成果展示资料(自带200份、报到时提交)   七、联系方式   1.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   地 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邮编:100801)   联系人:王峥 李丹   邮 箱: wangzheng@chinacoop.gov.cn   电 话:010-66050617 66050717 66050574(传真)   2、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地 址:太原市太榆路武宿机场南(邮编:030031)   联系人:苗玉宁(15803403017) 武智斌(15903405296)   邮 箱: wuzhibin2004@163.com   电 话:0351-7942416 7698567 7942426(传真)   3、福建经济学校(承办单位)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梅亭路17号   联系人:曾荔军(13328862208)   邮 箱: 350810522@qq.com   电 话:0591-83125855 83125871(传真)   八、其他事项   1.会务费用   会议统一安排食宿及厦门岛内考察行程(11日会议结束后另行安排的考察学习,费用根据不同线路另计自理)。会议按200人规模测算,会务费收费标准如下:   住房安排单间,会务费为2900元/人;   住房安排双人间,会务费为2300元/人。   2.有关会务事项,请直接与福建经济学校联系,并于11月15日之前将会议回执发到邮箱 350810522@qq.com ,以便安排会务工作。    附件:( 下载全文 )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个人分类: 技术与职业教育|2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