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育科学研究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提上来公告一下。mirror - 骂一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热度 5 liwei999 2009-12-15 02:26
立委公告:采纳网友的建议,从即日(2010五月11日)起,博主关闭匿名跟贴。实名跟贴不受影响,除非内含人身攻击。谢谢各位的关注。此布。 下面是博主与原作者镜先生就此事的意见交换。 Re: about your post ... From: mirror 到: 立委 Date: 2010-05-05, 04:31AM 立委: 辛苦了。 如何处置此帖本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作为一个现象,这个帖子的各种回应代表了一个模式=长尾巴模式。一般的回应数量是随时间的指数型衰减。但这个帖子有些特别,这么长的时间过后仍有回应。大约是有些所里的人员的加入吧。 如果这个所的名称不是叫科学,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有效数字上的处理错误应该说是个不可饶恕的事儿。这应该是个全民的常识了。在这样的常识上都要出问题,这个所也有些太难堪了吧。 mirror -----------------------------------------------------立委: Hi Mirror, It seems that your mirror - 骂一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has led to many complaints and even fighting. I do not know the details, but feel that a blog should not be a place for them to fight each other. In particular, we do not want to be utilized by one party to fight against the other party. Do we want to stop the comments for this one? Or you think it ok to leave it the way it is? --wei 博主回复:想征求一下各位的意见:发现到这里留言的大多是匿名,火气也大,我不想让我的私人博客演变成吵烂架、传流言的地方,但是我自己既无能力,也无兴趣去辩明是非。所以考虑下列方案之一种: (1) 删除本文,当然也就删除了所有的评论和是非。 (2) 不删正文,只删除评论。并且关闭评论。 (3) 不删正文以及比较平和的评论(平和与否,有博主自行定夺)。并且关闭评论。 (4) 保留现状,但从此关闭本篇的评论。 有兴趣的话,请各位发表意见,民主后集中,由博主最终定夺方案。总之,目前这种状况不能继续下去了!!! 骂一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52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4, 2009 02:46AM 为什么要骂?因为没有素质,丢人显眼( 《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凡是称科学的,必须要有个规矩有效数字。并不难,小学算术的程度。 退一万步,承认 引用: 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讨论筛选出最初的14项投入指标和16项产出指标,充分反映高校办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以及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 的数据处理方法,但是也不至于没遮没盖的给出个小数点后边5位数来显眼么。数字精确到那个程度就没有人相信了,忽悠也要有个技术含量。其实数据问题完全可以参照国家预算报告的办法,有个2~3位的有效数字就可以了。 第二,说话不要被老百姓笑话。 引用: 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点。中国用占世界2%的教育经费支撑了占世界15%的教育人口,获得了世界9.6%的科研成果。高校是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产出,从整体上说我国高校效益世界领先。 ( 我国高校效益有差异 整体效益世界领先)如果这样的话也可以说的话,那么农忙时吃干的、农闲时喝稀的的智慧并不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而是能够说明中国农村的效益世界领先了。再忽悠一下还可以解决肥胖症的问题呢!简直是岂有此理。 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如果真是要尽职责,需要考虑的是何德何能可以使中国在制造业获得单位GDP的能量消耗率不如洋人,反而可以在高校效益上世界领先呢? 只能这样做文章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不要也罢了。看看这个所的网页( ),真看不出来一个国家的教育部要养它的价值在哪里。奇怪的是,这个时候国际接轨的声音就听不到了,看到的都是些个中国特色。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8756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