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工程院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工程院

相关日志

“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科技工程工匠需求自然调节,思想文化关键
热度 1 ericmapes 2017-4-15 13:00
“时评: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须举全社会之力”:科技工程工匠需求自然调节,思想文化建设才是关 键! 张德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同时,科技日新月异时代,工程工匠要求越来越高,变化越来越快,农民工匠也存在,科技人才不同程度具有工匠精神,否则怎么搞好科技? 不是全社会注重科技工程,怎么能缺乏工匠? 当然,更不缺乏工匠精神!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的工匠精神肯定是高的,否则怎么在科技工程领域成为权威? 国家这么多职业技术院校是培养技术革新能手的,工匠主要应在工人与农民中产生吧! 解放军学历层次在大幅提高,科技工程能手多,工匠更不在话下才对! 关键是新时代工匠求高变快才是问题要害,远超出过去水准要求,不再可能一招鲜吃便天! 至于传统工艺美术品技艺传承则是另一个问题。 即兴写出,一气呵成,抛砖引玉! 附上: 时评:培养高端技能人才须举全社会之力 作者:倪思洁来源: 科学网www.sciencenet .cn 发布时间:2017/4/1511:19:0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539.shtm 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世界技能组织主席会见时指出,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努力培养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结构更合理、就业创业能力更强的技能人才。 当下,技能人才问题,是摆在中国工业面前一道亟待逾越的路障。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新的发展形势,让高级技能人才缺口问题日渐突出。根据2016年麦肯锡做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企业将需要1.4亿高级技能人才,而缺口将达约2200万人。 与此同时,技工教育的问题也由此凸显。技工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职业院校管理混乱、质量参差,企业招聘重学历、轻能力,学校招生难、教师待遇差、毕业生工资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认可”。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加强职业培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被提升到国家发展规划的层面。在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人社部专门印发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为规范和促进技工教育指明道路。去年3月份公布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提上议程。 不过,面对大缺口的严峻形势和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光靠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努力,恐怕还不够。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需要举全社会之力。 首先,社会有待摒弃对技工教育的刻板印象,加强对技工教育的重视和认可。当下,仍有不少人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将职业技术嗤为“雕虫小技”,认为技工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端。与此同时,受社会观念、高校扩招和体制机制障碍等因素影响,职业院校近年来面临着“就业火爆但招生不旺”的常态。因此,要发展技工教育,关键的一步是要让社会感受到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尊重技术的传承,支持技能人才的培养。 其次,职业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跟上技术发展潮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需求,企业作为需求的主体,最清楚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应当走出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了解技术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结构,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走出课堂,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和经验。 第三,企业应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企业在支持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同时,应当为技能人才的后续职业发展和提升创造平台和空间。例如,招聘时重视能力、不唯学历,完善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提升高端技能人才待遇,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让高端技能人才有获得感,体面地工作和生活。 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技能人才,不仅要靠政府政策支持,更需要社会各层面的共同努力。只有举全社会之力,才能托起高端技能人才的光明前景,助推中国经济新动能蓬勃发展,带动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烟酒不得广告,毒品严厉打击,网络游戏同样不可借助社会媒体宣传
热度 3 ericmapes 2017-2-13 13:56
烟酒不得广告,毒品严厉打击,网络游戏同样不可借助社会媒体宣传 张德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邮政编码712100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公务员与职业军人公务饮酒受限!酒品广告早就禁止国家主流媒体播出。 吸烟有害健康,相关广告更早禁止在国家主流媒体播出。 烟草院士被批得抬不起头颅!想必今后不再产生工程院烟草院士! 吸烟难以或不会成瘾,成瘾也容易戒除! 我1985年归队遭遇大雪吸烟叶尼古丁中毒3个月思维混乱不能正常交谈,好后终生再闻不得吸烟味道,足以说明戒烟可以! 而吸毒容易成瘾,成瘾难于甚至无法戒除! 我世纪之交在北大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期间,以及后来清华二站博士后出站回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工作期间,就一直有机会了解北医生理学系神经科学研究所韩济生院士( http://sbms.bjmu.edu.cn/jsdw/lyys/129166.htm ),戒除毒瘾探索研究实践多么艰难! 吸毒很多是被引诱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其中,国家严厉打击! 游戏更容易被引诱,深陷其中也更容易被引诱吸毒! 有网友评论指出“网络游戏,往往是社会闲人或初涉社会的青年消磨宝贵时光的港湾,是误人青春的领地。也曾坑害和断送不知多少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此言的确不虚,高考考霸张飞就是其中受害者之一! 他三次考取清北,经新闻报道广为人知! 他第二次考清华时,首次同班同学已经毕业工作一年了! 可是,还有第二个张飞吗?至少,目前未见报道! 因此,网络游戏害人无穷! 比吸烟危害大无数倍,不在同一数量级! 几乎接近甚至超过普通毒品危害吧?! 可以和烟草产销一样,游戏从业者趁着相关法规未完善先闷声发大财! 任何行业产销宣传都 以不危害社会为广告原则,只有受害者才知道问题严重,法规也始终在完善修改中。 但是,当下至少可以参照限烟酒令,建议国家立法禁止国家主流媒体,特别是中国青年报等国立媒体,广告传播任何网络游戏产业,鼓惑人心! 非主流媒体广告宣传网络游戏产业环节引诱民众,也应该有所限制! 只有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者,才历来是国内外、境内外宣传报道的对象! 特别是贡献突出者,国际媒体宣传,如果计算报道费用,那简直是天文数字的广告费才能达到的! 什么高考状元,清北本硕毕业生,从事网络游戏播报行业,却借用中国青年报等国立主流媒体疯狂宣传报道,不仅危害社会,而且无形中还节约巨额广告费用,这是我国人民大众赋予谁的权利?建议认真查处为妥! 附上: “清华学霸女主播:父亲是游戏领路人”评论:游戏误人!讨厌不? 张德礼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43885do=blogid=1033228 “清华学霸女主播:父亲是游戏领路人”评论:游戏误人!讨厌不? 张德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邮政编码712100 针对“清华学霸女主播:父亲是游戏领路人学建筑没白费 ” 评论:游戏误人!讨厌不? 王思聪为游戏广告代言! 并且,以流氓软件甚至木马设置,采取隔离措施才完事的! 我也就是这么才知道世上有个王思聪的,没有任何好感! 清北本硕生干这行当,不违法规,与烟草行业何异? 烟草至少主要只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不是他人,更不会让人如吸毒般形成烟瘾! 尽管如此,烟草院士都被批得抬不起头颅! 而这位却以高考状元与清北本硕名义大搞宣传,是否应该低调或禁止? 用纳税人钱培养而成,却干不利甚至有碍社会发展的行当,还好意思大张旗鼓疯狂宣传? 有网友评论指出“网络游戏,往往是社会闲人或初涉社会的青年消磨宝贵时光的港湾,是误人青春的领地。也曾坑害和断送不知多少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高考考霸张飞就是其中受害者之一,他三次考取清北,经新闻报道广为人知,他第二次考清华时,首次同班同学已经毕业工作一年了! 现在不准许以高考状元为题宣传了,这位清北本硕生也就在清华本科获得过一次一等奖学金,竟然把奖状彩色贴图展示,即损清华本科,又表示北大硕士期间无任何建树,却不觉得丢人,反倒好意思? 甚至为了钱财,不惜连“丑”照片也竟然挂出?想当奶茶妹子嫁给“刘强东”式人物了? 虽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至少卖茶蛋、奶茶或猪肉是人民生活所必须吧!想你诱导坑害人民下一代合适吗? 前面,中国青年报以项目标题“媒体: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3885-1032683.html )报道,现在 澎湃 新闻又如此歌颂,这些国有或科技主流媒体就毫无鉴别力,不懂得国家宣传政策吗? 特提出供讨论! 附上: 清华学霸女主播:父亲是游戏领路人学建筑没白费 2017-02-1211:42:41 来源: 澎湃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70212/n480496873.shtml?fi 原标题:视频|对话清华学霸女主播:父亲是游戏领路人,学建筑没白费 清华北大学霸当游戏主播被称电竞柳岩 再附上: “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评论:网络游戏危害介于吸烟与吸毒之间! 张德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3885-1032683.html “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评论:网络游戏危害介于吸烟与吸毒之间! 张德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邮政编码712100 “媒体: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评论:网络游戏危害介于吸烟与吸毒之间! 近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搜狐题为“媒体: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转载,大标题赞颂“ 清华北大学霸当游戏主播被称电竞柳岩 ”,并在主页给出标题“ 你有啥资本抨击清华女主播”。 报道的是清北本硕生石悦从业网络游戏主播的所谓“动人事迹”,并且极尽美化之能事。 王思聪为游戏广告代言! 并且,以流氓软件甚至木马设置,采取隔离措施才完事的! 我也就是这么才知道世上有个王思聪的,没有任何好感! 更为严重的是,正如网友评论指出“网络游戏,往往是社会闲人或初涉社会的青年消磨宝贵时光的港湾,是误人青春的领地。也曾坑害和断送不知多少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高考考霸张飞就是其中受害者之一,他三次考取清北,经新闻报道广为人知,他第二次考清华时,首次同班同学已经毕业工作一年了! 现在 澎湃 新闻题为“清华学霸女主播:父亲是游戏领路人学建筑没白费”大加歌颂,这些国有或科技主流媒体就毫无鉴别力,不晓得国家宣传政策吗? 附上: 媒体: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 2017-02-0908:52:36 来源: 综合 作者:中国青年报 http://news.sohu.com/20170209/n480249509.shtml 原标题: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本就是成功 清华北大学霸当游戏主播被称电竞柳岩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783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与工程 – 2类型科学家
benlion 2015-7-27 05:24
希腊-罗马典籍是在阿拉伯文献中重新发现,中古代阿拉伯世界已经形成代数学和化学,以及天文学和医学的近代科学胚芽或雏型,位于黑海、里海到波斯湾之间的波斯区域,通过中亚到亚洲、中欧到欧洲丝绸之路的贸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向东方经波斯到中国,包括,北、南2国时期以色列民族分别到过波斯,并奠基了体系化的理性宗教。 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区域到中国文明的历史积淀,在中古代时期,可以视为在阿拉伯世界中融合,而后,经中国-中东向欧洲-环太平洋的文明发展路径转换。 在意大利,从达芬奇到伽利略,体现为工程范式向科学范式转换,在英国,体现为牛顿自然科学与瓦特的工程技术,英国卡尔迪许实验室和美国爱迪生发明工厂,奠基了大学和工业研究模式。从工业革命到工艺美术运动,而后,计算机技术和影视艺术,发展了工程科学和设计艺术的人工科学形态。 经历物理学革命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在20世纪已经形成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的应用科学研究模式,以及诺贝尔奖(科学)和诺贝尔(工程)2类型科学家,体现为系列论文阐述的课题或学识和系列专利描述的项目或产品,并构成科学转化与技术支撑的循环机制。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225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查看进入第二轮名单
热度 1 Greg66 2015-6-12 20:10
中国工程院 2015 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查看进入第二轮名单 中国工程院 2015 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结束, 521 位候选人中, 203位 进入第二轮,请点击查看 具体名单 。 在能源学部,煤炭行业有葛世荣(中国矿大)、 顾大钊(神华集团)、 康红普 (煤炭科工集团)、 潘一山(辽宁工大)、 武强(中国矿大(北京))进入第二轮;在管理学部,煤炭行业有金智新(山西焦煤集团)、凌文(神华集团)进入第二轮。
个人分类: 11|8134 次阅读|1 个评论
院士70岁退休, 是真的吗?
热度 21 Majorite 2015-3-13 22:25
院士70岁退休, 是真的吗? 工程院院士70岁退休, 那么中科院呢, 肯定也是同样? 退休退休之后就不能拿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做评委特别是评委主任、组长?就不能再担任领导职务?院士就能变回纯名誉性而没实际利益的学术头衔?就能与西方国家院士制度接轨? 就能让中国科技教育制度回归自然?院士就不再被政治与商业利用?不再被所在单位利用?看看下面这张漫画吧。 院士也无奈啊, 他们许多情况下不是为自己活着的,而是为别人活着的。单位要打着院士的旗子在外面活动,争经费、争指标、争名额、主持评审,拿大奖,这面旗子不能倒。何况,一些院士本来就集全单位力量包装起来的,当上院士了要报答单位, 周围许多人靠院士吃饭呢?大树根底好乘凉, 当然也可能大树根底连草都长不起来。 但是,是人都会变老, 人过70岁, 身体大不如从前, 记忆力与创造性也会减低, 即使是院士亦是一样,所以,退休后可以多和家人儿孙在一起,颐享天年, 何乐不为? 院士70岁退休,是否搞一刀切?就像裸官不能做单位一把手法人代表一样,不一刀切就不能执行。 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 因贪腐入狱 李宁院士转基因背后的罪恶 中国媒体上有关院士与准院士的漫画,说明社会的院士满意度大不如从前。这些年来, 博士贬值了, 教授贬值了, 现在轮到院士贬值了。中国院士不把拿诺贝尔奖作为年年新常态就无法改变社会对他们已经形成的陈见,任重而道远啊 某高校一院士 中国工程院士70岁退休 中央批准方案 http://www.creaders.net 2015-03-13 06:59:32 科技日报   北京3月12日电(记者王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12日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中央已批准相关改革方案,规定院士统一70岁从工作单位退休。   干勇表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细则。“考虑到当前我国两院院士中年龄75岁以上院士所占比例较大,凡是达到新政策规定退休年龄的院士可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其中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70岁以上院士可经有关部门批准,将退休年龄延长到75岁。”   在此之前,我国没有院士退休的明文规定,一些单位在院士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会根据院士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让其本人自由选择是否退休,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单位和地区从自身利益出发,如通过院士争取更多的国家科研项目和经费资源而拒绝院士的退休申请,此种做法曾引发社会争议。   2013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其中“院士退休”是指院士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在其工作单位办理退休手续。   干勇认为,院士70岁退休政策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项政策强调了去行政化、去利益化,旨在让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本质,同时也将为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3216 次阅读|23 个评论
携手工程院子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国际化
热度 5 Liweigang 2015-1-4 08:50
(李伟钢 翟自洋 李天成 )中国工程院于 2014 年启动院刊 Engineering “ 1+9 ”项目,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教育部相关部属高校编辑出版发行,“以 1 个主刊为核心, 9 个分刊为主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院院刊系列,旨在展示国内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同时吸引国外工程界最新研究成果在中国工程刊物上发表,构建与国际工程界交流的高端平台。 9 个分刊中包括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与浙大合作主办的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FITEE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版)。 FITEE 前身为 2010 年创办的国际性刊物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 (Computers Electronics) ,且于创刊当年被 SCI-E, Eicompendex , DBLP, Scopus 等数据库收录。 截图 国家 工程院启动院刊 Engineering “ 1+9 ”高端英文期刊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计算机和信息化时代 , 而二十一世纪又何尝不是呐 ? 在可见的未来几十年,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等学科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相关技术成果仍将持续且显著地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一般而言,学术界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发表 , 一是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如 Workshop 、 Symposium 、 Conference 等;二是国际学术期刊,如 Journals 、 Transactions 、 Letters 或 Magazines 等。由于会议文章发表周期一般在一年之内,当年就可发表研究成果 。该行业科研人员参加会议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国际顶级会议影响力很大。相对来说,在期刊发表科研成果周期较长,一般需要 1-3 年。但从科研成果发表规范化角度,业者往往会把会议文章扩展后,再投到期刊。这样实际上相当于一篇文章要加工两遍,而本专业的文章不仅仅是提出思路和模型,还需要完整的数据计算验证。其它专业的学者对这类专业的会议盛行持保留态度。加上目前对科技人员业绩评价不科学的现状下,该专业人士的辛劳奉献,并没得到有效认可(如会议文章不参加业绩评价),大家叫苦不堪。 有鉴于此,一些发展趋势是把会议与其支撑期刊捆绑。主要有两种模式值得探讨: 1 ) 国际会议与期刊绑定,征文格式为会议文稿,会议出版论文集,随后期刊特刊发表优秀论文扩展版。 2) 期刊与国际会议绑定,征文格式为 20 页左右的期刊文稿,审稿后接受的文章,在会议上宣讲、同时亦在期刊特刊上发表,质量稍差一些的文章压缩出版到会议论文集上。后一种模式使得文章发表提速,实现了研究成果当年同时在期刊和会议发表。例如: 2015 年的欧洲机器学习会议 ( ECML) ,投稿时有个选择项,可投到期刊频道,文稿格式限制 20 页左右,评选上后直接发在绑定期刊 Machine Learning 等上 ,同时参加会议;评选不上的一些较好的论文,减到 10 余页,发在会议论文集上。 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等相关行业存在的另一类问题在于,尽管专业涵盖面很大,但成熟的期刊数量不多,全世界从事该领域的科研人员都在这些有限的期刊上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和 OA 期刊的应用普及,办个期刊不是件大事,以至普通期刊漫天飞,但办好期刊就不太容易, SCI 期刊数量有限,影响因子也较低。可以说,要把期刊办好,需要 5-10 年的不懈努力。 业界认为,国家 工程院的做法是合乎时代潮流的,通过院校合作,融合学术和出版资源,打造“ 1+9 ”的 院刊系列, 有利于形成规模和品牌,构建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以 FITEE 为例,其前身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 (Computers Electronics) 创办 5 年来,在国内及亚洲的马来西亚、伊朗、韩国等国家地区有一定口碑,也有一定比例作者来自欧洲,如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在国内信息与电子相关领域 SCI/SCI-E 期刊中,其国际作者比例名列前茅。基于已有办刊基础, 整合工程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和浙江大学相关学科的力量 , 多方协作 , FITEE 具有 成为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界精品期刊的潜力。日前,该刊已推出 2015 年第 1 期 , 以崭新面貌亮相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进一步推动 FITEE 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编辑部尝试首次 与欧洲举办的学术会议合作。 本博作为该刊编委,在科学网博主翟自洋编辑、李天成博士的通力合作下,邀请西班牙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的 Juan M. Corchado 教授的 BISITES 团队加盟,结合他们 2015 年主办的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PAAMS 、 DCAI 和 ISAmI 等 ) ,推出一期以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为专题的 FITEE 专刊。该特刊征文和客编、编委组成如下: 客编 为 Juan Manuel Corchado ,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和 Li Weigang , University of Brasilia, Brazil; 编委为 Javier Bajo ,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drid, Spain, Fei Wu ,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Tiancheng Li ,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FITEE 编辑部委托热心为期刊服务的编委以及年轻的一线学者 , 为 该 专刊征集优质稿件并严格把关 , 确保专刊的学术水准 , 打造可持续合作模式。通过与在欧洲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合作,摸索国内高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推行的经验。 值得介绍的是,西班牙 Salamanca 大学科学学院 BISITE 课题组每年都举办若干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围绕并行、分布式计算和人工智能、智能体等方向。其中, 2015 年 6 月份集中召开的三个国际会议 PAAMS ( 13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 DCAI (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 ISAmI (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mbient Intelligence )并与包括 Neurocomputing , FITEE 等期刊在内的 SCI 检索期刊绑定,较大比例的优秀大会论文都都将在期刊最终发表刊出。特别是, 2015 年会议组委会计划神经网络等智能系统为主的优秀论文经扩展发表到 Neurocomputing ,以平行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一些优秀文章经扩展版会发表到 FITEE 上。由于今年是首次和 FITEE 合作, BISITE 课题组也特别注重这次合作,希望能够选取最为优秀、合适的稿件发表到 FITEE 特刊。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BISITE 特别为学生作者和年青作者提供 40-50 个免费住宿名额以方便与会,并设有包括高达 2000 欧的 IBM 最佳论文赞助等 Grants 。 具体内容参见李天成博主的 博客介绍 。
个人分类: 时事微博|787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瓷器店里打老鼠,悠着点更好
热度 28 何裕民 2014-9-17 22:18
有幸和肿瘤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全球顶级专家,美国医学和工程院院士/某医科大学的校长Quentin先生一起吃饭聊天,他是搞干细胞和基因研究的全球领先人物之一,我是一个治疗肿瘤为主体的中国临床医生,我们两个的视野应该说有天壤之别,但我们却相谈甚欢。 我们在对肿瘤认识及过去治疗的反思等方面,取得了高度一致。都认为过去的人,过于狂妄,一心想征服(conquer)癌症,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他曾经参加过权威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多数时候化疗次数越多,部分逃脱化疗打击的癌细胞蜕变后的恶性程度越高!他把这些癌细胞称为“金刚之身(Diamond body)”,任何方法都对它没效!对它,人类一筹莫展,只有听之任之。 他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老式的家庭里总有老鼠,这些老鼠就是坏蛋,它们总要做些破坏,通常,人鼠之间可以保持某种平衡。但若你用尽各种方法,家里100个老鼠中杀掉98个,还剩下2个,因为各种毒药的招术都用完了,这2个老鼠逃脱各种打击后,就获得了金刚之身,你什么方法都没用,它有了超强的耐药能力,还反过来为非作歹,咬死你的孩子!破坏力更大,你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关于这个研究,我早先注意到了,他从前沿的科学角度认为:真正对付肿瘤的好方法,能够手术的,争取手术,至于化疗/放疗,千万要适度,不妨采取温和一点的,清扫根基的,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人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越是采取过激的干预方法,往往长期效果越差!这正是我们临床所发现且一直所倡导的,简单说就是“悠着点”。 因为他早年一直生活在海外,对中医药感兴趣,所以专程约我们来聊一聊合作可能性。他对我们从临床摸索出的东西非常感慨,我也想其实这是对的,因为现在研究已经非常明确,癌症以后就是伴随中老年人的一个常态化的现象,我们如果不改变思路,还是“格杀勿论”,也许,我们在与癌症博弈的道路上,走上弯路岔道,且会越走越远。 笔者一直认为癌症的基因研究有碎片化倾向。他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他还引用了一个中国著名学者的话——“基因基因何其多,有用没用疗效说!”其实,的确如此!例如,据笔者所知,光光和乳癌腺癌相关的基因目前就已经知道了至少有120~130多个,国内某研究组发现的和肝癌转移有关的基因至少有70几个,如果120多个和70几个基因再来一次排列组合,那不是天书又是什么?……所以,有研究认为:每个癌症的基因层面都是不一样的。至少在看得见的时代,通过基因研究想攻克癌症,还真是无知者的美好妄想!我们并不反对基因研究,只是说这种研究其路漫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是说对癌症就一无所能,我们可以加强防范,治疗则手术有时是有必要的,至于其他一些方法要综合评估,适可而止,这也是我们临床多年探索出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结果。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汤钊猷教授的类似比喻,他是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肝癌研究及临床专家,他在他那本讨论肝癌治疗的《消灭与改造并举》的科普书里,举了一个浅显却含义深刻的例子:体内生了癌症,就像瓷器店里有了老鼠,怎么办!今天的做法是用手榴弹去对付瓷器店的这些老鼠,结果会怎么样?谁都清楚!这就是中国目前治疗癌症的形象写照!故汤老提出:要消灭(杀癌)与改造(加以纠正)并重!纠正,就是争取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的确,是到了中国人应该改变对癌症看法认识的时候了。而且,要好好从中国式的治癌模式中走出,走向更合理、更适度,病人利益更大化的时候了! 笔者去年出了《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姐妹篇《生了癌,怎么办》,强调要理性治疗,有时候,悠着点更好!今天,笔者依然坚持这一观点。而且,美国专家主张的需要“重新定义癌症”(见前面文章),让我们更坚定了这一信念。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369 次阅读|29 个评论
刘源张院士的博士学位
热度 83 hongfei 2014-4-20 05:29
刘源张院士的博士学位 2014.04.19 十年前的一个愿 写博文这事儿,似乎是一旦停下来,就很难再拾起。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在科学网写新博文,渐渐就忘了有这回事儿。不过4月9日在科学网上看见有“中国质量管理之父”之称的刘源张院士仙逝的新闻,让俺想起了十年前许的一个愿,不得不重操旧业。 俺十年前的那个愿是:刘源张院士仙逝之后,俺要写一篇博文讨论他的博士学位问题。 科学网新闻《中国质量管理创始人刘源张院士逝世》连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4/291662.shtm 在《刘源张:我的质量生涯》那篇博文后面,俺留意到刘源张院士的年轻同事陈安学弟在4月10日许愿说“俺们这几天要写一篇文章几年(纪念)刘先生”,很是期待了几天,想看看他们究竟会写些什么。因为俺得回头在故纸堆中寻找十年前的资料和整理对当时事情的记忆,所以初步计划在看过学弟的文章之后再写。可叹学弟的那滴相思泪一个礼拜也没流到嘴边。还愿要紧,就不等他了。 科学网《刘源张:我的质量生涯》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8739do=blogid=783863 缘起 200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新闻和媒体上照例要宣传一批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据说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的工程院院士,所谓“中国质量管理之父”的刘源张先生,当时被统战部遴选为建国65年来优秀归国服务人员之一。我太太当时作为科学记者,就被分派任务去采访刘源张院士,要写一篇宣传稿。 尽管她花了很多功夫去收集资料,并且当面采访了刘院士好几个小时,做了很多页的采访笔记,但这篇宣传稿终于没有写成。 这篇宣传稿没有写成的原因,是因为有关单位提供的资料中刘先生的博士学位可能存在问题。刘先生在1985年的入党申请书中亲笔填写的文化程度是“研究生院肄业”,而他在2001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申报材料的学历部分中却填写的是“1950年12月-1954年8月 美国加利福利亚研究生院 运筹学 博士”。更有意思的是,在工程院院士申报材料中,他并没有提供所谓“美国加利福利亚研究生院”(刘先生当年就读的是UC Berkeley,见百度百科介绍)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却有一份美国著名的克莱登大学Newport University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上面写的是他于1997年3月31日被该校授予Doctor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学位。 当我太太问我有没有听说过Newport University的时候,我说Newport听说过,但是Newport Universit没听说过,我也没听说过什么在美国博士学位会被称为Doctor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俺是化学博士,但证书上一律写的都是Doctor of Philosophy。于是俺上网查了一下,结果大吃一斤。 百度百科刘源张词条连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47208.htm 克莱顿大学Newport University和双面神大学 如果你在2014年的今天到google上去搜索Newport University的信息,你会失望地发现自己会被搞糊涂。2004年还存在的那所Newport University,在2011年以后已经改名叫做Janus University(双面神大学),原来的www.newport.edu网页已经上不去了。 维基百科上关于双面神大学(Janus University)的网页上说: Janus University, formerly known as, Newport University is a private, distance education institution located in Newport Beach, California. It was founded in 1976 and was licensed by the former State of California Bureau of Private Postsecondary andVocational Education. In 2011, according to its website, Newport University changed its name and stopped offering degree programs. Newport University was an approved school by the California Bureau for Privat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Newport University was not accredited by any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r the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n July 2007, the Secretariat of Public Education (SEP) of Mexico issued an alert listing eleven institutions that were unaccredited in Mexico, including Newport University. 总结一下,Newport University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美国教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或者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承认的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认证。2007年墨西哥的公共教育部将Newport University列为11个未获得墨西哥认证的大学之一,向公众预警。 维基百科上双面神大学(Janus University)网页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us_University 另外有所成立于2002年的叫做Newpor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的大学,在2008年和当时的Newport University合并.据维基百科上的信息,2005年肯尼亚政府取消了Newpor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在肯尼亚颁发的200多个学位。 维基百科Newpor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大学网页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port_International_University 没有内容的Newpor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大学网页链接:http://www.niu-edu.us/ 可以说,Newport University和Newpor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大学都是类似于钱钟书先生当年的小说《围城》中方鸿渐买文凭的那所克莱登大学。跟唐骏同学和与禹晋永同学获得博士文凭的西太大差不多。 大概因为Newport University的名声实在不好,双面神大学(Janus University)的网页在谈到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尽管也提到自己建校于1976年(Newport University建校时间),但却连Norport University大学的名字都没有提到。 双面神大学(Janus University)网页链接: http://www.janusuniversity.edu/ 双面神大学(Janus University)网页上关于该校历史的介绍: http://www.janusuniversity.edu/about-us/history 2004年我在网上查Newport University大学的时候,忘记了截频存档所查到的内容。当时得出的基本结论和今天一样,就是所Newport University是一所没有校园和正规教育手段的颁发文凭的机构。俺只是不知道当年刘源张先生的那个Newport University大学的Doctor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博士)的学位是通过什么渠道和花了多少钱弄来的。他的Newport University学位证书上有Honoris Causa拉丁字样。意思是 for the sake of the honor,这一般是指荣誉学位或者没有注册和上课的学生的学位,正式的博士证书上是没有这个字眼的。 刘老先生又不是禹晋永那种没上过像样大学的混混,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弄这么个既无认证、又无校园也没有任何学术名声的“三无”大学的荣誉学位。 有疑问的UC Berkeley博士学位 如果刘源张院士真有UC Berkeley这样的国际名校1954年的运筹学博士学位,他的Newport University大学博士学位并不是大问题。也许他只是个老顽童,只是想和他的同事、单位,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院的有关方面开个玩笑,看看他们有没有幽默感而已。比如当年花花公子兔和女招待女郎出身的免疫学家Polly Matzinger好玩,就曾把她自己养的狗列为她的一篇研究论文的共同作者。 《会思想的芦苇和会问问题的女招待》博文连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292 问题是,刘源张院士先在他自己1985年的入党申请书上说自己是“研究生院肄业”,意思是自己没有拿到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后来又在2000年的院士申请书中说自己是UC Berkeley 1954念的运筹学博士,没有提供任何相关博士证书或者博士论文的证明,却提供了一份Newport University这种克莱顿和西太大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博士证书。不知道当年他在参加院士评选和院士材料公示的时候,有没有人对放着全宇宙知名的UC Berlkeley的硬文凭不提供,却提供没人知道的Newport University这种文凭的情况产生任何疑问。 带着这个简单疑问,我当时就在北京家中登陆UC Berkeley的图书馆网页,去查找任何可能与刘源张院士有关的当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记录。出乎我意料的是,我无论如何找不到任何可能与他相关的博士或者硕士论文记录。我查了与刘源张或者张定国(刘源张先生的曾用名)有关的各种可能的老式和新式拼音的组合,结果均是一无所获。我用同样的方法去查所有我知道的在UC Berkeley获得过博士学位的老先生的名字,却没有一个查不到的。即使其中有少数名字中的某个字在数据库中出现拼写错误,经过查询和排除,也没有一个找不到的。我带现在也不能排除可能刘源张先生的UC Berkeley博士论文的确存在但只是我没有找到这个可能性。但是,这个可能性的确很小。 就在写这篇博文之前,我又连线到UC Berkeley的图书馆网络,仔细按照和各种可能进行搜寻,还是没有找到。我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如果哪位有心,或许可以到UC Berkeley去再找,看看能不能找出来。 所以,我的结论是,十有八九刘源张院士的这个UC Berkeley博士论文是不存在的,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说自己是研究生院肄业是真实的。他没有对党组织撒谎,但却在工程院院士申报的时候编造了一个谎言。 因为以上的原因,我太太和有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化了一个多小时说明自己发现的事实和疑问,表示这篇文章自己不能写,有关方面也同意不再写这篇宣传文章。 不知道后来刘源张院士有没有获得2004年这个荣誉,起码2004年国庆前后我没有见到相关宣传文章。不过他老先生近年来还是获得了不少荣誉的,比如2013年底的首届中国质量奖,还是国务委员亲手发奖,可见级别还是相当高的。 《刘源张院士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报道连接: http://www.cas.cn/xw/zyxw/yw/201312/t20131217_4000010.shtml 中国网最近对刘源张院士的采访和报道链接: http://fangtan.china.com.cn/node_7144727.htm 没有答案的疑问 我至今任然不理解为什么刘老先生在自己博士学位问题上会出现不一致这件事情。我无法查证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是UC Berkeley博士的,至少在1985年他还在入党申请书上表示自己没有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刘源张在1997年拿到Newport University的博士证书,拿到他真的是因为要选工程院院士才这样做的么?1997年那个时候,他应该已经是所谓全面质量管理界响当当的人物,1995年就是国际质量科学院(我个人不知道这是个啥机构)的院士,难道这些还不能证明他自己的学术或者管理地位么?为什么还要去弄这么个破玩意儿呢? 2004年,刘源张院士已经79岁,第二年就要在工程院资深。出于中国儒家为尊者隐为贤者隐的传统,我和太太决定在他去世之前不去说这段故事。但我在当时对自己许了个愿,在刘源张先生去世之后,我要把这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说出来。这样既不会在老先生生前让他难堪,也给历史和社会一个交代。 唯一遗憾的是,老先生去世之后我们无法知道刘老先生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他也许曾就有过的难言的苦衷和尴尬。 隔行如隔山。客观地讲,我个人无法评价刘源张院士的成就,也没有任何打算怀疑和否认他做过的事情对社会或者国家可能的贡献。他个人在战乱和政治迫害中的遭遇和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让人思索。 1942年,刘源张先生17岁,在青岛被日本人选送到日本学习。1942年是冯小刚拍电影表现1937年以来一直是日占区的河南延津县大饥荒的那一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酣。他来先生这个时候自愿去日本学习(应该是从中学开始学习,他1946年才进入日本大学,1949年大学毕业),和1928年吴清源去日本学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他在1949年从日本去美国学习,到1954年离开美国,大学毕业后在Berkeley5年时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也是一件有悖常理的事情,不知道中间还有些什么不能为外人道的故事。他能在1942年选择去日本,又在1956年选择回到中国大陆,这也是我个人觉得难以完全理解的事情。 这些疑问,很可能永远没有确切的答案。 遗憾和声明 据我太太说在她接受采访任务的时候,刘院士所在单位的办公室秘书受命提供给记者所有相关的资料。这些第一手的相关材料,引发了对他博士学位真实性的疑问。据说后来这位办公室秘书在岗位返聘中可能因此受到了影响,我太太一直为此觉得遗憾。 我只能安慰她说这两件事情之间也许没有直接联系。至少,她没有写这篇宣传报道,是一件不需要遗憾的事情。 最后,需要声明一点,如果今后有人能从UC Berkeley找到刘源张先生的博士论文,以及提供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见过的他的UC Berkeley的博士证书。那时我一定会为我的无能和莽撞向老先生和他的家人表示歉意。 图一:Newport University博士学位证书 图二:1985年入党申请书 图三:工程院院士申请书封面 图四:工程院院士申请书简历 图五:工程院院士申请书单位推荐意见
个人分类: 奇闻逸事|23095 次阅读|132 个评论
[转载]樊瑜波教授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热度 1 cardiaclabs 2014-3-28 19:51
AIMBE网站 授聘仪式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证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樊瑜波教授以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卓越贡献,最近当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AIMBE Fellow)。授聘仪式于3月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科学院演讲大厅举行。 AIMB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是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著名的非营利学术组织,汇聚了世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学术精英,他们代表了最具创新和特色的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他们的贡献对生物医学仪器、医疗器械、疾病治疗以及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推动成立了美国国立卫生署(NIH)生物医学影像与生物工程国家研究院(NIBIB),是美国FDA专家网的创始成员(founding member)。其会士(AIMBE Fellow)由世界医学与生物工程领域最杰出(Top 2%)的学者组成,每年经过国际同行推荐与严格评选产生(由现有Fellow推荐,经两轮筛选,最后一轮须经现有Fellow投票选举产生)。 樊瑜波教授,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2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生物力学专业。在生物力学、力生物学及其与生物材料交叉融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交叉学科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相关问题、开展新型医疗器械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探索航空航天生命防护机理与保障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国际期刊发表SCI 论文150 余篇,申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力学”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端医疗器械设计与评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生物工程联合会(WACBE)候任主席、世界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IFMBE,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执委、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WCB)理事、亚太区生物力学理事会理事(APBiomech)、 全国生物力学专委会副主任/主任、中国空间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国际期刊CMBBE和JMMB编委。 转自:http://news.buaa.edu.cn/dispnews.php?type=4nid=107443s_table=news_txt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八卦】目前爆料出来的部分新科工程院院士名单
热度 7 pukin 2013-11-4 17:21
刚才在网上看到的部分新科工程院院士名单,名单真假不确定,就当八卦一下吧 ^_^( http://bbs.netbig.com/thread-2620658-1-1.html ) 土木水利建筑学部 :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环境轻纺工程学部 :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化工冶金材料学部 :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机械运载学部 :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张 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医药卫生学部 : 夏照帆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胡盛寿 56 心血管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工程管理学部 :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能源矿业学部 :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电子信息学部 :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何 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农业学部 :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12301 次阅读|12 个评论
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师
热度 29 dwchen 2013-10-23 07:38
注:本文又名“我在UC Berkeley访问美国院士Lotfi Zadeh(五)”或者“我眼中的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 莎士比亚说“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Lotfi经历传奇,阅历 丰富,作为 Fuzzy 理论的开山鼻祖,结识之人数以万计。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 Lotfi 。下面,我根据在UC Berkeley访问1年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眼中的 Lotfi ,一孔之见,犹如盲人摸象而已。 1 )五十年磨六剑的学界传奇  估计 Lofti 没有学过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的 ” 剑客 ” 一诗 (“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 ,但他确是“十年磨一剑”精神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与我们整天追逐热点的研究截然不同, Lotfi 不仅仅是“十年磨一剑”,而且持续磨剑 50 年不停顿,正可谓学界传奇,终于磨出了 6把削铁如泥的宝剑 : 1965 年 Fuzzy Set, 1973 年 Fuzzy Logic , 1981 年 possibility theory, 1990 年 Soft computing , 2002 年 computing with words, 2010 年 General theory of uncertainty… 2 )不愿挂名 的独行侠  Lotfi 写的绝大部分论文只有一个唯一作者,当然就是他自己。他的论文总引用已经接近 12 万次, H-index 为 90 , 单篇最高引用为 4.8 万次,引用次数超过 1000 的论文约有 20 篇。 这些高水平论文中只有一篇是和动态规划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 Bellman 合作的。与我们大量的挂名论文相比,Zadeh教授不愧为学术界的独行侠,艺高人胆大,江湖任我行!  Lotfi 曾经对我的 2 篇论文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我想挂他的名,被他委婉的拒绝了。后来我才知道, Lotfi 即使是自己指导的博士生,也不轻易在学生的论文上挂名。不挂名,一方面说明 Lotfi 对自己的研究有足够的自信,不需要挂名,另外说明他对年轻人的信心,不愿意让年轻人依靠他的大名;或者说不愿意瓜分年轻人的研究成果。大师就是大师,确实能点石成金,经过大师指导的论文,后来都被著名的 SCI 期刊录用了。 3 )深得和谐思维的和蔼老头 Lotfi 虽然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但是一点架子也没有,对于和谐社会理论无师自通,乍一看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记得有一次他特意请了一个反对 Fuzzy 理论的助理教授来介绍概率论和贝叶斯网络,讨论非常热闹,大家都很高兴。 Lotfi 对每个人的报告都是鼓励赞扬的多,有次轮到我做报告,我介绍了有关软计算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Lotfi 也给予了很多鼓励和赞扬。尤其在最后访问评价中,给了我很高的评价,甚至对我开会发言和写邮件求解他提出的问题都记得很清楚。其实,具体评价是啥不重要,关键是给的信心,正所谓黄金有价,信心无价。 在 Lotfi 的论文中,他直接引用美国科学院院士 Kalman 对 Fuzzy 理论的猛烈批判(Fuzzy 理论是科学的可卡因),而在他的论文说道:我的好朋友Kalman,对我的理论有不同意见。看来Lotfi,对于他的批评和指责,一点也不生气。对比最近科学网上两位著名教授为了评选科学院院士,不惜大打出手的做法,真是情何以堪! 看来, Lotfi 已经深得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精髓,为了科学界的和谐,他对那些猛烈的批判,不去用激烈的言辞去反驳,而是通过写论文来温和地来解释。概率论说模糊理论没有用, Lotfi 说这两个理论是互补的,都是研究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而且最好能统一起来,形成不确定性的一般理论。 正是由于 Lotfi 的人格魅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来到 Berkeley 朝圣者络绎不绝,有我记得最多一次,一周有 3 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来访问 BISC 中心。对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Lotfi 有时会请大家是去附近的台湾餐馆吃中国菜。这个餐馆在 Berkeley 算是比较高级的,而与中国的餐馆比,简直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常菜馆,估计人均消费也就是 15 到 20 美元。台湾餐馆地方很小,好像没有包间,菜也是普通的家常菜。 看来,美国也不是处处领先,至少在餐饮方面,我们领先美国很多。 4 ) 不被美国主流学术界接纳的著名学者   尽管 Zadeh 教授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无数学者所推崇,奇怪的是,他的理论在美国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不被主流学术界的多数人认可。有一次,我们也一起讨论此事,他好像说可能是因为名字没有起好,但是当时很难想到一个更好的名字,现在想改也不可能了。看来,还是我国的 老子聪明:“不敢为天下先。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   在伯克利,不仅有很多著名科学家,也有很多牧师。牧师在美国可不好当,有的还是神学博士学位。教授做学术报告,牧师的工作是布道。在讨论中,我突然想到有个牧师介绍的耶稣在家乡也不受重视的故事,就引用了路加福音中的一句话  Truly I say to you, no prophet is accepted in his own country.(4:24) “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 (路 4:24 ),逗得 Zadeh 教授开心的笑了,其他人也跟着笑了。Zadeh教授多年前已经是美国自动控制界的主流专家,但是他不为名利所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锐意创新,无所谓主流不主流。今天的主流在昨天其实是非主流,今天的非主流也许是明天的主流,学术界的不确定性,谁又能精确预测呢? 5 ) 没有做过大项目的工程院院士   开始,我以为 Lotfi 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来才发现,他是美国工程院院士。通过秘书了解, Lotfi 没有主持过很大的工程项目。奇怪了,项目不大,团队人员很少,经费也不多的Lotfi,既没有申请院士,也没有经费去到处活动,居然当选了院士!。看来,美国工程院是表彰他的理论,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授予他工程院院士的称号。 更为奇怪的是,作为工程院院士, Lotfi 不去领导或者组织大的项目,而是醉心于他的不确定性一般理论。记得在 2009 年,他至少在 Berkeley 做了2到3次较为大型的学术报告,介绍他的想法和理论进展。有一次有个坐轮椅的著名教授也亲自来参加,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Lotfi,一个不做工程的工程院院士,再次证明的他的人生信条,不随大流,特立独行!
个人分类: Zadeh|20151 次阅读|83 个评论
建议中国科学院改称跟风科学院,工程院为山寨工程院
热度 24 laserdai 2013-10-5 06:42
根据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和最近科学网上热烈讨论的结果,我大受启发,灵魂触动,天才爆发,产生了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原创想法,如题目。 中国科学院 改称 中国跟风科学院(简称跟科院) ,下设各跟风研究所,进行各学科领域的跟风研究工作。原中国科学院院士,相应改称 中国跟风科学院院士 ,增选和评选依照现有标准继续进行。各跟科院院士领导中国科学界,加强 跟风舔眼 研究工作。该院院士们 受到中国人民普遍敬仰 。 中国工程院 改称 中国山寨工程院 (简称?),原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应改称 中国山寨工程院院士 ,增选和评选依照现有标准继续进行。各山寨工程院院士领导中国工程技术界,加强就技术山寨工作。该院院士们 受到中国人民普遍敬仰 。 这样,就100%符合了实事求是精神,做到了真正名副其实。抛弃了以前挂羊头买狗头的风气。 未来,等中国的科学和工程工程技术领域有了重大重大的发展,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原创开创,和工程技原创,再开始组建 中国先进科学研究院 和 中国先进工程院 并设立院士,那些做出重大原创开创的人士,经过一定的选举过程,成为院士, 终生 享有 院士称号,受到世界人民普遍敬仰 。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636 次阅读|33 个评论
张曙光为什么不敢参选工程院院士?
热度 16 laserdai 2013-9-15 00:52
在庭审中,张曙光供述,他2007年和2009年参选院士时,分别以7票和1票之差落选。 张曙光事件出来以后,本博明确质疑过张曙光不去选工程院院士,而来科学院选院士之荒唐:   张曙光本来在 纯粹 工程技术界 ,完全没有可能成为 科学界 即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候选人,他居然跨学科穿越成功了,2009还差一票落选,很明显,这是中国科学界永远消不掉的奇耻大辱! ( 应该紧急暂停2013院士增选工作 ) 但是,张曙光,这个修铁路的开火车的,不知道什么是科学,也不懂高技术(找人捉刀写书),竟然2300万元贿选院士,这明摆着是往天朝脊柱里面掺沙子。 这个张曙光,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竟然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明摆着是往天朝脊柱里面下钉子。 ( 张曙光2300万元贿选院士,天朝的龙脉伤不起! ) 随着事态的扩大和媒体的继续深挖,现在答案出来了,水落石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称,张曙光当年本该参选工程院院士,但包括他在内的几位工程院院士都坚决反对。 “ 张不是搞技术出身的,是做管理的,不具备参选院士的条件,所以最后也没能推荐到工程院去。 ” 王梦恕称自己还因为反对张参选而被排挤除了铁道部为张成立的推荐小组 。 王梦恕还透露,原铁道部部长、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也是反对人士之一。 王梦恕说 “无论是工程院还是中科院,他都不具备申报条件,但是不知道怎么最后就申报上去了。” ( 铁路系统人士称高官热衷选院士 可获更大话语权 ) 还有重要的一点:南车的一位院士(不知道是不是 王梦恕? )是绝对反对张曙光参选院士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方面的严重冲突:南车院士是领导我国自主开发国产高速铁路系统技术的,张曙光上台以后使用手中的权力,完全抛弃了南车院士的那套技术,而是采用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这必然产生严重的对立冲突。     这里就比较清楚了为什么张曙光不敢参选工程院院士。 顺便还有一个老话题是:高官热衷参选院士 记者注意到, 高官院士主要集中在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 ,该学部 成立于2000年。 自从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当选工程院院士后,其他部委的部长、副部长也纷纷参选,特别是面临退休的高官。 在2011年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名单中,上海市副市长 沈晓明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 张基尧 、安监总局原副局长 闪淳昌 、教育部原副部长 吴启迪,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 李国英 均在列。 而2013年中科院的有效候选人名单中,49岁的现任水利部副部长 李国英 名列其中。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4973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为什么张曙光不申报工程院院士而申报科学院院士?
热度 1 Bobby 2013-9-14 19:25
张曙光 “ 跑院士 ” 始末 _ 标点 - 韶韶 - 记者版 _ 媒体 _ 西祠胡同 刘志军上任之后,为了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他终止国内进行了十年之久的高铁技术自主研发,包括当时南车研发成功并已投入试验性载客运营的“中华之星”,转而引进国外高铁技术。此举令负责高铁技术引进的张曙光在业内树敌颇多。上述知情人士称,“原本张曙光应该申请工程院院士,但之前南车国产动车组研制项目的带头人刚好在工程院,张担心他们从中作梗,在院士评选投票时带头反对他,就申报了科学院院士。”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一直以为张曙光申请的是工程院院士呢
热度 25 陈安博士 2013-9-11 17:44
  我咋一直以为老张同学申请的是工程院的院士呢?!唉,原来他的胃口比傅志寰院士大多了。   作为一个外人看院士选举,俺觉得数理化这些老牌科学学科还是比较没啥差池的,基本是实至名归,但是生物、信息、技术学部则很多当选者都不那么硬气,其中有些人的所谓“成就”和“学问”根本就是让人鄙视的。   而工程院,呵呵。你看呢?   在刘志军之前的铁道路前部长傅志寰申请工程院院士成功的时候舆论一片哗然,因为翻遍傅师傅的所有文章,竟然就没有一篇学术的,全是《中国铁道》这般自家办的行业杂志上的《三个代表推动铁路事业发展》之类的文章。但是人家干的活都是“大活”,一个就几百亿,加起来几万亿,哪个学者比得了。   相比傅志寰的这二十几篇不叫“论文”的“论文”,张曙光要申请中科院院士,态度要端正得多,他从几个交通大学召集了很多教授(这个不需要行贿,给教授们一些几十万元人民币量级的科研项目就够了,公事公办,无懈可击),关在宾馆里为他炮制厚厚的大部头专著(张应该一个字都没写),我还看过其中的一本,数学公式满篇飞,真显得有学问。但是,尽管是造假,应该说,张曙光要入院的态度比傅志寰要认真多了。傅师傅连造假都不屑去做,因为他知道仅凭那样的“论文”就可以进入工程院的,连学术的外包装都不需要呢。  
个人分类: 人论|10208 次阅读|4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