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界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界

相关日志

学术界中,可有屈原?
wjingtao928 2012-6-22 05:35
斜倚扶栏醉阑珊 , 杯酒敢效酒中仙 . 春风笑弄寂廖人 , 独享孤峰不胜寒 . 他人欢宴我独饮 , 他人逐利我自安 . 清风怎解其中意 , 汨罗江边唱问天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众人皆醒我独醉 . 楚国大夫今何在 ? 四海龙王见君惭 . 提酒一壶分水去 , 闯入龙宫与君干 . 莫说 君子应谦谦 长醉不醒又何患 , 呼我狂生我就狂 , 天下尽在杯酒间 .
3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苑随笔
热度 1 zjzsdy 2012-6-4 09:14
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历史、文化、地域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医药体系与理念,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在中国,关于中、西医科学性问题,已喋喋不休地争论了 100 多年,如今在医务界、学术界、网络上还在延续这种无谓的争论,并把中医扣上“伪科学”帽子,加以围剿。说明我们的科学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弘扬。 人体是极为复杂的系统,经验在治疗中几乎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人们喜欢找老医生看病。中医在自己理论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经验,保障了中国几千年的延续与发展,西医也如此,为西方国家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他们都有自己的科学依据,客观上看都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不存在什么对、错之分,更不存在什么“伪科学”。 这种纷争产生于所受教育体系的不同和对科学探索的态度。 300 年前,中国很少与西方接触,很多人只知道中国的传统理论体系,而不了解西方的科学文化,把它们当作“异端邪术”,这是排外思想。相反,近 200 多年来,随着西方势力入侵,西方文化首先是医药文化进入中国。近 100 年来,我们的医学教育以西医为主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他们在接受西医理论体系同时,很少了解中医理论体系。他们把西医看成科学,把理论体系与西医截然不同的中医视为“伪科学”,这是损内思想,也是错误的。都不是一种科学探索的态度。 其实,中、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植根于不同的哲学土壤。 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截然不同。大千世界,事物纷繁,变化多端。在诸多不同事物及其运动中,既有不同的差异,又有共同的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在观察事物是注重于共同规律,即所谓“察同”;西方哲学则喜欢研究事物的差异,即所谓“察异”。中国在研究事物时,注重事物的共性,而西方的研究则注重其个性。中医继承中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思维,强调人体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与其他开放系统一样的共同规律,并应用古代哲学中的一些术语阴阳五行说的观点阐述人体系统运行规律以及人体系统中各部属性的相互关联,但对其构元研究不够精细。西医着重研究人体系统中各部细节,所以西医分科较多,解剖精细,但对人体的整体性以及构元间的关联研究不足。所以西医在治疗中,既容易立竿见影,又常出现顾此失彼,疗东伤西的现象。两种不同的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有自己的不足,应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不能说谁优谁劣,更不能说一个是科学,另一个是伪科学。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是不科学的,所以中医理论也是不科学的。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评价,不是这里讨论的命题。有说奥妙无穷,有说荒诞无稽。但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她培植出许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已光辉于世,所以其科学性是无庸质疑的。问题是有些人总有一种妄自菲薄的心态,总觉得我们的一切都不如西方。实际上,西方许多造诣很深的科学家,对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感兴趣。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比利时化学家戈利高京,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玻尔等都热衷研究,且十分推崇和赞赏。他们是科学巨匠,对不熟悉的领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不是排斥,这是科学家应有的科学精神,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有些出国学子,外国老师向他请教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时,却一无所知,而陷入尴尬,也是值得深思的。 总之,中、西医各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现在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问题。可惜现在老陷入无休止的争论,而不能深入对方领域潜心研究,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以至于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宏隙至今未能有效弥合。其实,不仅中、西医之间应如此,对蒙医、藏医、维医等都应如此。他们都有自己的科学依据,是值得学习和吸取的。希望用科学的精神照亮我们研究的道路,让祖国医疗事业发扬光大!
376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张虎博主的一点思考——秋后算账
热度 2 mohan1457 2012-5-17 22:29
如果张虎博主不是华南理工的博士,为什么又要借壳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跟社会还有一定的区别,如果张虎博主真的不是华南理工的博士,我想,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张虎博主深谙国内的社会环境。 如果大家每天都关注下各大门户网,并且持续了几年的话,可能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秋后算账。若张虎博主的行为是建立在”深谙此道“的基础上的话,那这件事,就不用再核实或者解释了。 PS:结合最近网上的几个事情,我想,张虎博主采取了类似于“事件营销”的方法,毕竟,收拾一种态度比收拾一个人,要困难多了。矛盾社会化或者说大众化,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备选方法。
49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的几个有趣的现象
热度 9 mohan1457 2012-5-17 21:52
垃圾专利越来越多; 垃圾文章越发越带劲; 近亲繁殖; 洋大人或者跟洋大人有关系高人一等; 学而优则仕; 学术明星化; 基础研究搞计划; 大型“计划”定制化; 行政命令影响科研生态; ..................... ..................... 欢迎大家补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6 次阅读|9 个评论
研读《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有感
geneculture 2012-5-15 15:29
陆俭明教授《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揭示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及其过程和答案,可反映乃至形成不同的观点或理论。 附录 :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邹晓辉:节选并标读) 1. 两种“字本位”说 学术界目前实际存在着 两种不同性质的“字本位”之说 :一是指 徐通锵 先生1991年起所提出的“字本位”之说(徐通锵1991,1994,1997,2004,2008),一是指 白乐桑 先生1989年在他与张朋朋合写的法文本汉语教材里所提出的“字本位”之说(Bellassen and Zhang1989)。二者其实 只是术语相同,实质有别 。 徐通锵 先生是就 汉语本体 及汉语 语法研究 说的,认为“ 字是汉语句法的基本结构单位 ”或“ 字是汉语基本结构单位 ”, 而 语素、词、句 都是印欧语的东西 ,不适合汉语 (徐通锵1991,1994,1997,2004,2008)。 白乐桑 先生则是就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说的,更确切地说,是就汉语 书面语 教学说的。白乐桑(1996)指出:“汉语教学上 不是有两口锅 吗?我们认为有这么 两口锅: 以字为基本语言教学单位 的书面语言算一口, 以词为基本语言教学单位 的口头语言算一口。” ...... 大家知道 , 在 以往的语法研究 中 , 所使用的语法单位 分别是语素、词、词组、句子等 ; 另外 , 为了进行 需要对词进行分类 , 需要词类 。可是 , 在汉语 语法研究过程 中 , 下面 两大问题 伤透了研究者的脑筋 。 1) 语法单位的 分合问题 和语法单位的 界限问题 。 分合问题 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譬如 , “死亡”的“死”和“死脑筋”的“死” 是 同一个 语素还是 两个不同的 语素 ? “我在给林校长汇报今年本科的招生情况”里的“汇报”跟“我正在写个汇报”里的“汇报” , 它们 是 同一个 词还是 不同的 两个词 ? 界限问题 是 , “叶” , 从日常言语交际来看 , 它不跟别的词或词组进行组合 , 据此“叶”似只能看作语素 ; 但在植物学书本中 , “叶”可以单独作主语、中心语 , 如 : “枇杷树 , 叶可以入药。”“这种花的叶反倒是红色的。”那么“叶”又无疑可以分析为词。这就是 语素和词的界限 问题。人们常常要问 : “‘鸡蛋’、‘小鸟’是词还是词组 ? ”这是 词和词组的界限 问题。 2) 词的 分类问题 , 即词类问题 。 进行语法研究必须对词进行分类。“ 没有分类就没有科学 ”。但是 , 根据什么分类 ? 应该分为几类合适 ? 大家的看法 似永远没法统一。 上述 两大问题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978) 这一经典性著作里都谈到过。已经过去 30 多年了 , 至今没有见到解决的良方。 在“字”本位理论中 , 表面看冲破了印欧语的束缚 , “语素”、“词”、“词组”、“句子”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 , 以及“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这些来自印欧语语法学的名称都看不到了 , 代之以似颇具汉语特点的“字”、“辞 ( 字组 ) ”、“块 ( 字块 ) ”、“读”、“句”和“辞类”、“一组字”、“二组字”、“三组字” , 以及“离散·离散”、“离散·连续”、“连续·离散”、“连续·连续”、“动·静”等名称。 如果“字”本位理论 在解决上述两大问题上能超越已有的语法理论 , 那 倒 真该充分肯定 ; 可惜至今我们还没能体会到这种优越性。 以上只是说了一点自己对“字”本位理论的体会 , 还没有到要对该理论持完全否定的地步。 对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 既不要急于一棍子打死 , 也不要急于做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评价 , 因为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方法提出来之后 , 需要有一个对这种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的过程 , 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 有鉴于此 , 我们真诚的希望持徐通锵先生“字”本位理论观点的同仁进一步阐释徐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 彰显其在解决汉语语法研究难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中的优势。 ...... from: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YKE201103002.htm
个人分类: 语言学基础研究|2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抓小偷 与“学术打假”
zhanghuatian 2012-5-12 09:41
有些方粉拿“抓小偷”和方舟子团伙的所谓“学术打假”类比。着实可笑。 那我们就来对比一下。 某方粉讽刺张某:方舟子看见小偷在偷东西,大喊抓小偷,你却在这YY不让喊,是何居心?是不是收了小偷的钱? 我在此先表明一下态度,如果各位看到有小偷偷东西,该喊一定要喊,坚决不能纵容恶人行恶。但抓小偷和方某人的”打假“实在是两回事。 方舟子拿出所谓的“证据”证明张三是骗子的时候。请教一下各位,你们谁亲眼看到张三行骗了?有人会说,方舟子拿出证据来了。要知道这些证据是不会说话的,你的证据是哪来的?要知道文革整治反革命分子的时候,都是有“证据”的。 当涉及到学术问题时,作为学术界之外的看客,专业性的东西根本无从判断。你的所谓证据是不是可靠的?难道仅仅凭你方舟子的一面之词?我有理由判断:轻易相信的都是方粉,不具备基本的思考能力。 更何况方舟子是个劣迹斑斑的人,自己就是个剽窃惯犯,此人打假的公信力在哪儿? 有一位学者说:方舟子的行为促进了中国的法制建设。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中国就不会有方粉了。方舟子的“打假”行为,哪一点有制度性的建设?他只不过竖起了一面大旗,旗上挂着一个“方”字,投到这面旗下的人代表着科学理性、懂逻辑 。其余的不是“假货”,就是文傻之流。这种人不过是当代社会中披上科学理性色彩外衣的封建残余的最后奇葩而已。说此人促进法制建设,才是最大的笑话。
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亲繁殖何时了?关于中国高校体制弊端的思考
热度 5 dxk990720 2012-5-7 07:36
看了博主 闵应骅先生的加精 博文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感觉很有意思,顺便也想聊两句,凑个热闹。 闵先生提到了学术界的 近亲繁殖问题,提的太好了,也提的很及时。 我想补充的是:学术界近亲繁殖问题在高校尤为严重,并且这个问题自中国大学的成立之初就有,这个很有中国特色的顽疾是需要治疗一下了,但估计难度会很大。因为,这种变革涉及的往往是当权者的利益,正如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为什么这么难?我认为还是与高校的当政者们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及利益有很大关系的,中国人喜欢内斗,内斗就必须有自己的地盘和队伍,如果不搞近亲繁殖,如何确保这些?另外,很多当权者也是教授,博导,院士啥的,承担的都是国家级大课题,为了争取课题,这些大牛们整天地忙于开会,搞公关,哪有时间忙着做课题?为了要交账,就需要一大帮人做这个事情,关键是问题来了,谁来做这个事情? 人的本性都是想当老大,谁愿意受制于人呢?如果不近亲繁殖,那些外来的和尚会那么听话,主动替他们承担的繁重教学科研任务吗?呵呵,这时就需要依靠那些近亲繁殖的徒子徒孙了。那些徒子徒孙们也很幸福,他们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们有的是资源,有的是机会,永远都不愁没课题做,没钱花,因为他们头上罩着一把大伞,这让那些没树可靠,没饭可吃的青椒们多么眼馋啊。 高校近亲繁殖的产物是一个利益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分工明确,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倒也其乐融融,歌舞升平。呵呵,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嘛 当政者脑子里也在想如何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以及教学科研水平,但关键是,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说他们会怎么做呢? 有了近亲繁殖,就有了自己的人,就不愁没人为自己服务,就不愁自己的利益被侵占。。。。。。唉,一旦有了这种私心,你让当权者主动去消弱自己的队伍,缩小自己的地盘,你说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呵呵,要治疗中国高校的近亲繁殖的顽疾,非得动大手术不可(休克式疗法? ),必须彻底切断这根利益链条,铲除这种弊端的滋生土壤。 杂交固然是一种重要思路,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度建设才是王道。
275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120506)
热度 57 ymin 2012-5-6 16:45
学术界的近亲繁殖( 120506 ) 闵应骅 最近由于基金评审,好久没写博客了。但是,看了几个自由申请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关于近亲繁殖的问题,实在是有话不得不说。 许多基金项目申请人在同一所大学读学士、读硕士、读博士,然后留校当教师。他的团队里面也基本都是这样。这种近亲繁殖的结果是:同一所大学,基本是同一种风格,因为都是某已故或仍健在的老教授的传统。有的善于搞理论,写下好多符号、算式,搞得很学术;有的喜欢搞开发,动不动就做出一个什么系统;有的喜欢搞综述,天南海北的把许多材料收集起来,来个大杂烩。当然,他们各有各的长处。但是,由于近亲繁殖,这些风格就一直保持下来,难以突破。他们许多人也有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到国外做高访学者的经历,但是,短短一年,很少有与国外学者合作的论文。因为他们在国内还有课题,还指导研究生。他们一般要遥控这些学生的研究,自己也就踏不下心来,与导师合作做研究了。再加上有些学者还要带妻子、孩子到国外转一圈,也要花相当的时间。 网上,我曾看到,许多人对研究生从那所大学毕业很在乎,不太满意。可是,从基金项目申请来看,不同的大学,申请书写得就是不一样。近亲繁殖更加剧了这种情况。比较好的大学出来的申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靠谱,叙述国内外情况也比较明确,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国际知名的会议和杂志的文章,他们的研究基础也比较好,他们自己发表的文章也都发表在国内外比较上档次的会议和杂志上。而一些比较差的大学出来的申请书,却不然。他们的参考文献甚至出自不知道谁组织的会议,什么出版社出的杂志,而他们自己发表的文章大都发表在他们自己的学报,或者不知名的同一个杂志,网上说,那杂志是不审稿的。 别 看我说了这么多负面的东西,我当然看到了许多很好的申请。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差距,在二、三流大学的同志们也不要有怨气。大家同心协力,改变现状。首先就是去掉近亲繁殖,让教师流动起来,博士们互相穿插,加强学术交流,才能使我们学术界活动起来、活跃起来,科研的气氛也就会好起来。最近,吉林大学的教授休假制度,如果不变味的话,应该对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空气起很大的作用。
17792 次阅读|129 个评论
我所目睹的学术界和对经济学的某些看法
热度 9 yanghualei 2012-5-6 07:16
1. 我所看到的学术界 引用量不能代表一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而真正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是用来抄袭的 ,而非引用的,因为抄袭者永远不会把其抄袭的文章放在其参考文献里 学术界好像也流行先脱后穿,跨期操作, 特别是跨期操作道德,通过败德的学术造假的形式发家,如果内疚,将来在积德 现在小人物喜欢和名人掐架,不是真的不赞同名人的学术观点,而是只要名人回应,好像其就出名了 学术界喜欢捧,抱团取暖,逼良为娼,一个东拼西凑的论文远比一个自己原创的论文好发, 抄袭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抄袭是一种知识积累和学术训练的过程 一流的国内学者模仿国外,文章发在国外;二流的学者翻译国外,文章发在国内;三流的学者是抄袭国内,文章发在国内 ,好像中国还不存在学者 这是一个任何一理论都可以解释任何一现象的学术时代,只不过解释的程度不同而已,任何事物之间好像总是可以联系在一块 这是一个思想太稀缺,技术又太假的时代,这是一个全民在造假的时代 ,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总之是一个逆向选择的时代 2. 对经济学的看法 心理和情绪因素是经济学行为决策中的一个直接影响因子,但是物理和化学法则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就有点间接了 现在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需求太旺盛了 ,我感觉现在没有生产过剩的,反而生产不足,物价飙升是最明显的例证 制度实质是激励,如果技术变化,最适合技术的制度也变换,如果最适合人自身制度文化不变,那必须牺牲点所谓的进步 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人类进步的同义词 ,物质财富的逐渐增加,而资源逐渐稀缺 自由竞争引致垄断,垄断必然走向计划 完全民主不行,完全计划也不行,而是带有计划的民主是可行的,就是自愿自利的计划 粗放性经济并非有错,从长远来看,反而是最有利于节省资源的 ,我感觉想退后农业时代,因为深加工的时代,从不长期看最不节省原料的时代 博弈,自我博弈,自我博弈不存在均衡解,就是无解,就是你把所有利弊充分分析后,其是对半的,也就是思考越多,徘徊越久 经济学应关注人类存在的质量和时间的乘积,当前的过度追求质量,可能存活的时间比较短,并非是怎么有效率的利用资源,增加社会福利,达到公平 经济学不仅讲如何发展,或者如何增长,而还要将如何倒退,如何落后 ,一个不懂后退的发展是无法发展持久的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未必是好的,就像人跑的过快,未必是跑的最远的 ,同样经济发展最快的,未必将来是物质财富最多的 经济学更多的不是稀缺规律,而是价值占有规律,而竞争是占有价值的方式,故经济学实际上是价值占有的学科 技术是福利提高的动力,但是不要忘了,技术只是自然能量的转化形式,同时转化也是需要成本的,技术不是万能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发展本身是有问题的 ,其认为发展可以解决一切,其没有意识到,发展本身是有问题的 无知者无惧,经济学家都是乐观注主义,物理家很多都是悲观主义,任何一事物依赖于其他事物,一个单纯就经济论经济的学者,是对社会是极其有害的 经济学排斥数学,不是数学的问题,而是经济学从未用过真正有效的数学,经济现象如此复杂,经济的数理模型出奇简单;经济缺乏可控试验,数据挖掘大行其道,总之 经济学的数理和计量模型还停留在修饰理论和翻译理论的阶段 生物经济和物理经济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文科,后者是理科 ,前者形式偏文字语言,后者偏数学语言 将来的学科发展不再研究的对象划分了嘛,就是每个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相同的,故在研究对象上不再有差异,而是以研究的方法划分,而真正进入工具时代 ,若两个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而其就是两个学科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4641 次阅读|25 个评论
在学术界找工作的经历
热度 9 neilchau 2012-5-3 09:01
终于等到了正式的工作 Offer ,职位是个研究所的 Research Scientist (其实也就是个博后的合同工)。虽然面试两周后,就电话通知我录用了,但是从面试结束到拿到正式通知,居然历时 9 周,这效率 …… 当前的一个事实是: 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 。在国外更是如此:卖猪肉的职位绝对不会招个博士,所以博士毕业后,就业面就更窄了。如果去企业界找工作,只要不是研发部门,一般的职位人家理都不理,或者干脆说你 Overqualified ;而研发部门,哪有那么多空缺职位供那么多博士毕业生去选择?曾找了几个与自己专业有点关系的企业,发邮件问他们是否招人,结果或石沉大海或说没有空缺职位。再网上随便看看企业界的职位,动不动就是或 5 年甚至 15 年业内的工作经历,我哪儿找去呀。 刚毕业的博士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过硬的关系(如:导师的学生或同事开的公司),进企业界对我来说基本行不通。于是转向学术界吧。从去年 10 月份开始随便投了两个简历,等了两个月后,居然都给了面试机会。可惜那时身在新加坡,只能接受电话面试。当时自己对那两个面试都比较有把握,一个是自己认识的老师,人非常 Nice ;另一个是跟自己的课题比较相关的方向。电话面试结束后,恰好赶上圣诞和新年连在一起的长假。过完长假,两个最有希望的面试居然相继被拒,我都有点不敢相信。一个面试负责人说,我跟别的申请人差了那么一点点;另一个负责人说,他们在另一个申请人和我之间,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遗憾的是最终录用的不是我。 其实,自己心里清楚:如果那时候没在海外,当面去参加他们的面试,很可能就被第二个录取了。第二个搞的挺正规的,电话面试还分了两轮。在第一轮电话面试时,他们就表达了希望我回去当面谈谈,可惜那时不太方便抽身回去。 当两个申请人与项目的符合程度和水平相当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当面面试的那个人比电话面试的那个更容易被接受? 最有希望的两个,居然都被拒了。接下来只能采取跟别人一样的策略:海投了。开会时听一同事说,她当年找工作的时候,投了五六十个申请才中了一个。我这才投两个就想中,简直有点妄想。于是自己也做好了多投多试的准备。不过,在每次递交正式申请前,我都会把个人简历先发给负责人,看他是否对自己有兴趣,不回复的基本都没戏,申请就不用写了。回复邮件、鼓励申请的,结果也未必有戏,因为他们要找的是最合适的候选人。当有人的背景跟他们的项目更接近时,他们也不会考虑背景跟他们的项目相差比较远的。而自己申请的方向,跟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差都不近(近的没有招聘的)。 海投中,自己曾跟 7 个老师邮件联系过,其中有5 个回复了并鼓励我申请,虽然方向都差别不小。于是在各自申请截止日期的前几天,自己没抱太大希望地提交了申请。结果,只有一个给了面试机会,也就是后来成功的这个。其余三个,除了一个给导师打电话问了些自己的情况,别的连面试机会都没给。可见,他们当初鼓励自己申请,只是为了多个备选人而已。 根据自己找工作的经历,个人的一点体会(适用范围可能有限): (1) 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基本决定了是否能够获得面试机会 。招聘单位要找的是一个有相关经历、经验的,招过去之后可以直接干活、出成果的候选人。跨领域找工作,即使再优秀的应聘者也很难拿到面试的机会,除非有过硬的关系。 (2) 应聘者的研究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聘是否能够成功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虽然有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招聘单位一般更看重应聘者可以 Demonstrated 研究经历,看这些研究经历与要招的方向是否匹配,最匹配的往往也就是最后录用的。当然,如果发表过很多论文,也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 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有时候就是个机遇问题 。有时候,即使学生很优秀,顺利拿到了学位,但那时候很少有招聘广告,尤其是相关专业的,这时候再优秀的学生也很难找到工作。有时候,自己抱有很大希望的,可能不会应聘成功;而“无心插柳”的,反倒可能成功,比如自己这次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很推崇刚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 骆利群老师在北大演讲 中所说的那句话,大意是说: 生活其实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构成的 。仔细想想也是。所以, 时刻准备好自己,多尝多试,才能抓住工作的机会 。 希望以上所说的,对想在学术界自己独立找工作的朋友,能够有点帮助。
个人分类: 科研共享|14462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科学认识和有效应对社会舆情——学术界关于社会舆情的研究综述
whyhoo 2012-4-21 13:36
社会舆情是指公众以媒介为载体对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等。社会舆情是“社会的温度计”,反映时代发展的脉动、现实社会的变化,对社会心态形成、社会核心价值建构乃至社会变迁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变动导致一些社会矛盾凸显、社会舆情更加复杂多变,如何科学认识和有效应对社会舆情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成果。    社会舆情的新态势和新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的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公众发表个人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泛的渠道。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舆情呈现一些新的态势和特点。   关注热点广泛。从社会舆情的内容看,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范围越来越广泛,关注的热点涉及时事政治、经济形势、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反腐倡廉、企业发展、灾害事故、文化科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主流社会舆情日趋理性。总体而言,公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乐观态度,社会心态积极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认可,大部分公众对是非、善恶态度鲜明,具有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强烈愿望。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方面。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尤其是微博异军突起,为社会舆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渠道,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不断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生成和舆论格局的走向影响越来越大。   舆情传播时效性提高、覆盖面更广。从社会舆情的传播效果和发展趋势看,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显著提高,社会舆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学者认为,由于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发达,热点事件从发生到被媒体曝光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舆情传播时效性大大提高,舆情影响面越来越广。   网络问政方兴未艾。有学者指出,从应对社会舆情的方式看,政府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网络的力量,主动通过这种新渠道探寻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网络问政蔚然成风。同时,公众网络表达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公共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舆情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大。    社会舆情对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社会舆情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积极的社会舆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提高、良好社会风尚形成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消极的社会舆情容易引发不良社会心态、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舆情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舆情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兴起,有力推动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学者指出,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主动通过网络就公共政策、公共问题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公众通过新媒体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对政府决策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和推动,对公共管理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及政策制定等产生重大影响,有力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有学者指出,当前,公众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进行利益表达和提出权利诉求已经由个案发展为较普遍的现象,公众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更加关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日益迫切,参政议政能力明显提高。   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网络等新媒体为民意表达、民意疏通提供了重要渠道,尤其是网络提供了公众情绪宣泄缓冲区,使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众不满情绪和多元利益诉求得以释放和宣泄,在客观上发挥了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当前,我国社会舆情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体现了公众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意识和期望。主流社会舆情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社会舆情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催生不良社会心态。当前,我国社会舆情中有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因素。由于部分公共利益和公共诉求未能受到足够重视,社会层级之间对话和交流相对缺乏,“仇官”、“仇富”和“社会公正焦虑感”等现象仍然存在;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应对不当或不及时,引来各种猜测、怀疑、炒作,致使部分公众情绪消极。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催生不良社会心态。   导致社会道德失范。传播渠道多样、传播时效提升、信息发布准入门槛降低等因素,为网络谣言和网络诽谤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个别商业网站和新闻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获取“眼球效应”,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使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不仅严重破坏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而且大大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念。   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网络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加速了文化和信息的全球传播,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一定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社会舆情往往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控制权和影响力,竭力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传输其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这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冲击,对我国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网络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沟通平台的兴起,社会运行的脆弱性增强,看似不经意的偶然性事件就可能触发潜藏已久的公众情绪,形成始料未及的舆论漩涡,乃至爆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   引导社会舆情,应在遵循舆情传播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寻科学方法与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的社会舆情引导还存在主体危机意识不强、舆情预警和研判能力不足、舆情应对渠道不宽和科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加快社会舆情领域法律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名誉权等,对谣言、诽谤等负面舆情进行预防、限制、惩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健全完善行业自律制度,努力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强化预警和研判。有学者强调,应加强社会舆情的调查、研判,建立各种舆论监测、预警、评估、引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舆情引导体系,实现社会舆情引导的科学化;进一步健全新闻发言人、评论员、观察员制度,提高处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的能力。也有学者建议,通过建立舆情热点事件案例库、数据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舆情应对的特征和规律。   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学者指出,提高社会舆情引导能力,关键在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构建有效的公共讨论平台,引导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们公开、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社会舆情应对主体应主动、快速、有效地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在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中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发挥媒体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和舆情引导的重要载体,在社会舆情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应引导各级各类媒体认真履行责任,把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客观报道事实,正确反映舆情,积极影响舆情,自觉向社会各个层面传递积极的主流声音。还有学者指出,应高度重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加强教育引导。学者们指出,引导社会舆情健康发展,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为此,应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4/t20120420_152471.htm
个人分类: 社会|1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学术界的诚信-从领导做起
changliu8888 2012-4-17 22:28
诚信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词. 美国学术界非常讲究诚信.这种诚信不是简单的学术诚信.诚信在美国学术界是从领导做起的. 在这里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2012 年一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伊利诺伊大学的总校长叫侯根(Michael Hogan). 他掌管手下三个分校-香槟分校,春田分校(springfield)和芝加哥分校. 众所周知,香槟分校是这个大学系统的旗舰. 他的学术界经历非常久远,曾在伊阿华大学,康乃提格(Connecticut)大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他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叫Lisa Troyer,是跟随侯根多年的老部下。总校长要试行21项有关招生制度的改革,可是这个改革方案必须要得到教授们的同意。 伊利诺伊大学的 教授治校委员会, University Senates Conference , 是有责任向校董会提名任免校长的机构。这个senate非常精炼,只有二十余人.2011年十二月,这个委员会正讨论侯根的提案,对侯根的一个改革设想提 出异议.(这个设想的目的是把三个校区的招生人员合并,精简人员,集中权利). 教授委员会对校长的提案有意见,校长的主张很可能通不过教授委员会.侯 2011年12月12日,有两封匿名电子邮件寄到这个教授治校委员会的成员里。邮件的目的是劝说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对侯根的提案表示支持。发邮件的人只 用"senator"的匿名签字。有一个教授(Roy Campbell)通过电子邮件(微软邮件)的电子水印,发现这封信含有Troyer计算机的源头标视。也就是说,这封信的文档 内容可能是在侯根的大密Troyer的计算机上写的,从微软Word上cut-paste到匿名邮箱里.如果是Troyer写的,那表示校方企图影响教授的投票。如果不是Troyer写的,表明学校的信息 系统被别人破坏. 这件事引起很大的轰动。一月12日,伊利诺伊大学已经雇佣两家公司,一个是电子信息系统的侦探公司。这件事说明,美国的教 授治校不是虚的。而且这种治校是从学校的最高领导直接下手的。这就是美国学术界诚信的一个保证体系。调查证明Troyer说有黑客进入她的电子邮件系统的说法是不靠谱的.这些邮件由Troyer亲自发出(情急无奈,对教授低估后犯低级错误). Troyer已经迫于舆论压力辞职,丢掉每年二十万元 的职务,虽然还没有证明说她犯了错误. 因为她同时在学校有教授职称,她希望能靠终身教职保证一份教授的工作,可是香槟分校的教授治校委员会不一定会同意. 在香槟分校拿到教职,不是总校校长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 这个调查非常认真。发现Troyer的计算机在发信的同时,Troyer和侯根有电话联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说这个事件是侯根背后授权的,可是侯根已经失去教授的信任和支持.虽然校董会没有开除侯根的行政职务,让他去向教授道歉,可是教授委员会还是在三月十五日正式向校董会建议侯根下课.三月23日,侯根引咎辞职.这就是美国大学教授治校的一个很好的案例.(很有趣的,是侯根因为有终身教职,将继续在历史系坐教授,每年工资二十八万美元).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4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经济学博士的对话(1-8)
热度 21 niehuihua 2012-4-17 08:43
创作人: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 贺博士和费博士都是经济学博士。两个经济学博士都对学术研究充满热忱,然而,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他们对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了不同的理解,分歧日渐严重。下面的一组对话,就是他们歧见的缩写。 一 贺博士:你在学术界已经崭露头角了,想必你对现状很满意吧? 费博士:不!经济学家的理想是实现一个最优的世界,而我现在可能生活在次佳世界,连最佳都不是,况乎最优? 贺博士:你是说自己并没有处于做研究的最佳状态? 费博士:是的。你认为是? 贺博士:作为国内的年轻人,你已经很不错了,你希望怎样? 费博士:我觉得,那些有房有车、有家有子的人才是最适合做研究的,也是最应该最好研究的。我有什么?! 贺博士:你错了。既然人家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需要做研究呢? 费博士:因为他们什么都有了,所以才可以全心全意做研究啊! 贺博士:你还是错了。一个人目的已经达到了,为什么还要更努力呢? 费博士:那,当初选择最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贺博士: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费博士:我明白了。以研究本身为目的的人,他一辈子都会很辛苦的,不管经济条件如何。 二 贺博士:你总是抱怨年轻人压力大、收入少、地位低,这难道不是普遍现象吗? 费博士:但是对于创造性行业而言,这样的格局尤其对社会不利啊。 贺博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什么不对呢? 费博士:难道因为自己吃过苦,就必须也让别人吃苦吗?好比你自己买了房子,难道非要别人买得比你贵,你才甘心? 贺博士:难道美国的教授不需要熬? 费博士:当然需要,但人家只需要经受事业上的煎熬,而我们则需要经受生存和事业上的双重煎熬。 贺博士:那你也可以去美国读书、教书啊。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呢?” 费博士:我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 贺博士:听说你工作很勤奋,也很热情? 费博士:是的。我们有“明德三剑客”,还有明商“拼命三郎”。通常,我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从周一到周七。 贺博士:为什么你有如此强劲的动力呢? 费博士:因为我热爱这种工作,能够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兴趣结合起来。 贺博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勤奋工作可能给社会福利带来负面影响? 费博士:这不可能!你开玩笑吧? 贺博士:这是符合逻辑的,只是你心里不去想,或者你的热情蒙蔽了你的理性。 费博士:此话怎讲? 贺博士:如果报酬这么少你还这么勤奋工作,那么薪酬机制就应该设计成鼓励低工资和高努力的制度。你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吗? 费博士:什么后果? 贺博士:你可以假设一下,假如一个大学实行零工资,会是什么结果? 费博士:所有愿意专心教书的人都不会来,所有善于打着学校招牌在外面骗吃骗喝的人都愿意来,就是逆向淘汰。 贺博士:你终于想起来了。不用我提醒你子贡“拾牛不昧”结果被孔子痛斥的“动态道德风险模型”吧?那可是你开发的寓言啊! 费博士:可是,不勤奋工作在道德上不安,勤奋工作又会导致动态的负面激励。我该怎么抉择呢? 四 贺博士:我看你发表了不少论文,光是《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这五种国内顶级杂志上就有十多篇。 费博士:当一个人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时,数量的意义就很小了。 贺博士:为什么是两篇呢? 费博士: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第一篇要一鸣惊人,第二篇要证明这不是运气。 贺博士:有意思。不过,数量越多不是越能证明自己的水平吗?在你这个年龄段,有人几年能发表十几篇论文,而且杂志都是国内一流的。我觉得你本来可以更出名。 费博士:就算我发表得再多,也最多能出名一点点,但肯定不会是很多。 贺博士:为什么呢? 费博士:第一,我认为围绕一个主题,用一个数据,采取类似的方法去发表十几篇论文根本没有必要;第二,借用张五常的一句话,“我一篇论文只写一次”! 贺博士:不同的方法代表不同的角度,这样不是让问题研究得更深刻了吗?我认为这是一种本事。 费博士:就算是,也不过一种二流的本事。好比研究生产率,一篇文章采取响应法,一篇采取指数法,一篇采取DEA,一篇采取随机边界法,然后还有几篇是对几种方法进行不同组合。请问,这些方法之间差别大吗?如果差别小,那么就是浪费资源;如果有差别,那么正确的或最佳的方法肯定只有一种。 贺博士:不同的方法隐含了不同的假设,也许这个问题本来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假设。再说,即便几种假设是冲突的,谁又会去比较几篇不同文章的结果呢? 费博士:现在有了“中国期刊网”,这种小聪明瞒不过大众。 贺博士:这是一个数量为王的时代,发表就是硬道理。你这样清高,未必就有更好的结果。毕竟,拿到手的才是好的。 费博士:如果成不了一流,我也不愿意做二流。 五 费博士:你最近在做什么研究? 贺博士:刚完成一个国家级课题,将主要成果报送上面了,据说很受重视。你呢? 费博士:刚写完一篇英文文章,将草稿给导师看了,战战兢兢地等下一次讨论。 贺博士:在中国做研究,一定要制造影响。在杂志上发表能有什么影响呢?而如果领导批示了,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政策。 费博士:你说的是政策研究和应用,这个当然很重要,但是也需要理论研究做基础吧? 贺博士:你错了。你看那些能够直达天听的人,哪里需要写什么数学模型? 费博士:没有严谨的理论研究做基础,政策研究就可能出错啊。 贺博士:邓小平不是研究经济学理论的,但是他制定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学家能够提出来的吗? 费博士:他作为国家领导人,领导了经济建设,固然有世界级的影响。但恐怕没对经济学理论产生影响吧? 贺博士:中国有最多的人口,有最多的经济学读者。谁能影响中国人,谁就能在世界上产生影响。难道不是吗? 费博士:当然不是。对中国经济有贡献,不等于对经济学研究有贡献。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几乎没人知道咱们学校的名字,也没听说过咱们的教授,谈何影响? 贺博士:那是因为他们没来过中国。 六 贺博士:你最近在研究什么? 费博士:在研究国有企业。 贺博士:得到什么结论? 费博士:国企像政府,经济效率较低,而且正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贺博士:国企挺好的啊。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也不大。民营企业多不稳定啊。 费博士: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讲,国企是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当然,你自己在国企,是既得利益者了。 贺博士:谁不想找一个稳定、收入高的工作?我为自己的单位辩护有错吗? 费博士:没错。但如果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都像你这么想,谁来改进社会的福利呢? 贺博士:我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辛辛苦苦上大学,就是希望我找一份好工作。什么社会福利、理想,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费博士:但总要有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承担啊。 贺博士:谁愿意承担谁去承担。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想过快乐的生活。你要是有一个亲戚,不想让他进国企吗? 费博士:想,因为国企确实好。但与我主张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不矛盾啊。 贺博士:那你不也是既得利益者吗? 费博士: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暂时没法解释。我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但我希望能逐步改善现实。 七 贺博士:你回国后,我们对你期望很高,但是怎么不见你发表新的论文? 费博士:因为我还沉浸在思考之中,我还没有想清楚我在美国思考的一些问题。 贺博士:你会出现暂时的“休克”吗? 费博士:也许会的。我的导师当年出现了这种情况,你懂的。当然,我的原因和他的不同。我在寻求突破。 贺博士:你会超越原先的自己吗? 费博士:难说。你说一个人堕落容易还是超越容易? 贺博士:对于一个处于转折点的人来说,当超越难以实现时,堕落的成本会更低。 费博士:是的。在我这个年龄和资历上,优秀和卓越的分水岭已经横亘在眼前。 贺博士:看来你很压抑。你总是对生活不满意。 费博士:我的不满意不是你能理解的。 贺博士:但是我看到了你不满意,这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你没有成功超越,你的不满意将招致更高的成本。我想你清楚这点。 费博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贺博士:杯具! 八 贺博士:国内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主要是看社会影响,国外是怎么做的? 费博士:国外主要是同行评价,关键是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贺博士:看发表的篇数吗? 费博士:篇数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论文的品质,或者说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篇数。 贺博士:但是看上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发表的顶级论文也不是最多的一类啊? 费博士:对,这里说的品质或者影响力主要是指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据说,经济学诺奖得主的论文被引次数平均是3000次。 贺博士:你这套标准恐怕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一些学者经常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好像没人看重引用率。他们的标准自我介绍是,“在《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少篇”。 费博士:因为中国还没有规范的、易查的引用报告,但其实Google scholar可以这样做了,而且非常方便。 贺博士:你是说Google网页搜索引擎吗? 费博士:当然不是,是 http://scholar.google.com ,引用源是正规学术刊物。你可以查查国内经济学者的文章引用率,挺有意思的。呵呵。 贺博士:还有一个问题,我听一个在国外做过访问学者的青年人说,国外好的文章都是合作的,因此他的文章也基本上是合作的,这是潮流。是这样吗? 费博士:呵呵,这种人也就误导你们这些没真正出国的。合作文章的确是主流,但是最重要的文章或者博士论文的主要部分,最好是独立撰写。而且即便是合作,也要跟不同的人合作,否则别人难以判断你个人的贡献。 贺博士:但是,据我所知,像Shleifer、Acemoglu这些大牌经济学家都是合作写文章出名啊。 费博士:你错了。看看他们的简历就知道,Shleifer在刚出道时,在RAND、JF和JPE上的论文都是独立作者,而Acemoglu毕业后在EJ、QJE和RES上的论文也都是独立作者。 贺博士:我想你是对的,因为我碰到几个北美博士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Job Market Paper是独立作者,甚至不希望跟导师合作,因为那会被看作是导师的助研。 费博士:是啊。你说,为啥很多好的东西一到国内就变味了呢?
9718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术界和医学界更适合口碑“营销”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4-16 11:56
  在科学网上喜欢自吹自擂的科学家不少,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科学网上写博客的人都在自吹自擂。俺们勉强也能算入其中之一。   人们对于自我吹嘘都是有防范能力的,象韩寒这般自我吹嘘还能引来无数无脑粉丝的情况在科学界的比例很少,大家基本的质疑精神都有,当自我吹嘘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脑中会立刻有警惕的信号升起。   但是,如果用第三者的口吻去吹嘘,就比较隐蔽,我接到过多家期刊的来信来电,说要为我个人宣传,“陈老师您的工作特别出色,应该在《XXX》杂志上登载一下。”云云。   当然,然后就是要钱的具体数额,从五千到几万不等。俺们也不笨呀,就会立刻警惕起来,说,如果觉得我的工作好,你们就宣传吧,我不好主动向你们谈及自己的工作,所以,就不直接接触了吧。   还是会经常看到这类刊物上的科学家写真之类的栏目,看着科学家们灿烂的笑容,俺们觉得很不是滋味,虽然猜测里面肯定有一些是期刊给的免费宣传,比如院士啥啥的;可是必然有一些教授是主动上赶着上去的。   学术其实更需要的是口碑“营销”,如果我们还愿意把宣传、宣扬或宣示当作“营销”的话。和医院一样,做广告绝对是商业行为,而最不应该商业化的一个是医院,一个就是教育和学术界。   那么,酒香如何外溢呢?如陆家羲这般的成果通过论文发表得到了国际组合学界的认可,可是却在国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学术地位,是否和缺乏“营销”有关系呢?今天还会出现有了陆家羲却没有机会为学界尊重的事情吗?   还是有可能有的。所以,陈景润被徐迟“营销”了一把,终成中国学界偶像,至今依然在孩子们心目中有极大的影响。   我个人相信,当年的徐迟是没有主动营销意识的,只是碰到了一个合适的科学家,又处在一个合适的“科学的春天”,就两项配合,相得益彰了。   但是,长期看,学术成果还是不宜进行类似"报告文学"式的营销,而继续养在深闺,让识货的人知道,就够了。   我们在学术界呆着,究竟是干啥的呢?对此我依然采取很古老绝不一时俱进的看法,那就是:在同行间展示自己的智力,并为同行超群的智力成果喝彩,仅此而已。
个人分类: 事论|3602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术界和医学界更适合口碑“传播”,不宜营销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4-15 09:33
每次看到医院的广告,我就恶心,医术高低应该是在患者间利用口碑进行传播的东西,可是,做了广告,自我吹嘘,就让人很不解了。 事实上,那些在电视广播和报纸上营销的医院,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在北京,大家都知道积水潭的烧伤最有名,阜外的心血管最厉害,同仁的眼科全国知名,还有诸多医院也有自己擅长的专科,没有见过它们去电视上做广告,而做广告的多属一些民营医院,在资源上可能无法和这种公立医院相比,就只好去电视上频频露脸,吸引那些看电视且身患疾病的可怜患者。 ....
个人分类: 事论|358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性
热度 4 chemicalbond 2012-4-10 02:43
蒋继平的一篇文章《论文和产品哪个更重要?》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557022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明显:无法比较。我们只能比较两篇相似的论文,或者同类产品。苹果和桔子,怎么个比法? 即便如此,不同背景的人看待这个问题多少会跟自己的领域有关。在学术界做基础研究的没有了论文,那就没有了一切。而对于工业界做应用研究的人,显然是很容易对关于SCI的种种计算方法都会嗤之以鼻。 对我这个很多年来一直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来说,已经很少发表论文了。按说应该强调产品更加重要才对。不过,我认为虽然可以找到种种没有发表论文的借口,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不能经常性地发表论文是很遗憾很丢人的事,因为发表论文太重要了。很多人时常抱怨现在的论文很少有值得花时间慢慢阅读的,可是,要是我们自己连论文都几乎没有发表,那些抱怨难道不是很尴尬的事吗? 发表同行评估的学术论文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为了学术评估或者晋升增加筹码,为技术发展和产品开发提供指导,更主要的是为了学术交流:一篇文章的内容可能让不同国家的好几代人一起获益。从离开学校起,我们都需要不断地从别人的论文中学习。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社会效益,政府支持的研究通常都是需要最后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而要求那些论文免费地提供给社会也越发是个趋势:本来就应该如此。 从节省资源的角度讲,发表论文的意义也是非常的明显。然而,由于技术保密(或者佯装保密)的需要,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它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而专利的发表是个自然的妥协的产物,它即保护了原创者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同行之间的交流。 学者们都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成果发表出来,使得整个社会受益。正是因为有了源源不断的论文发表,更多的人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凡的人也可能做出骄人的成绩。 当然,以论文发表为唯一标准是几乎没有人会赞成的,以论文灌水为己任的伪学者也必然会遭到同行的蔑视。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481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