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界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界

相关日志

汉语学术体系与英语学术体系
whyhoo 2011-10-10 22:33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而与外界交流较少。以汉语为主的学术体系必然会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保守而闭塞。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学术体系如美国受移民文化影响,多元文化的输入交流使得整个学术体系变得更为开放。西方有着几百年的学术传统,学术界的相对独立也使其形成了持续长久的创新能力。中西两种学术体系根植于各自的传统文化之中,思维方式、开放以及独立性决定了两种学术体系的创新能力。短时间内汉语学术体系很难缩小与英语学术体系的差距,当然将英语学术体系移植到中国可以使中国学术界能够很快融入以英语为主的世界主流学术体系。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处于汉语学术体系之中,如果这些学者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则很难及时跟踪世界最新学术进展,但他们可以研究一些相对传统的问题,在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攻克,并不需要时时跟踪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如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则只需长时间专注于这一数学难题而不用及时跟踪最新学术进展。但是在像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等新兴前沿学术领域则需要融入英语学术体系以及时跟踪世界最新学术进展。在自然科学领域若要取得很大的学术成果通常需要进行跨国合作,如量子力学理论的建立则是由德国、英国、丹麦等多国物理学家共同努力完成的。汉语学术体系建立时间不是很长,鲜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厚的学术积淀。英语学术体系作为世界主流学术体系,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在国内大学开设英语授课为主的专业,培养适应英语学术体系的学术人才可以加快中国科学的发展。若科研选题得当,适应汉语学术体系的科研人员也能取得很大的学术成果,但汉语学术体系要保持其独立性并能与英语学术体系进行长期的交流 。
1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 —— 喜闻川大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
热度 6 wangdw 2011-10-2 09:58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 —— 喜闻 川大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 文 / 王亶文 昨天发到本人信箱的科学 网电子杂志2011225期报道, 今年 8 月初,四川大学接举报称,该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一书,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9 月 21 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对其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处分,以正学术之风。 四川大学 校方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读后本人心里真是高兴。这是国内基层对本单位学术腐败的严肃处理的典范。全国应该大力提倡。回想本人在博客中多次晒出的本研究所内的学术腐败,多年来研究所领导不闻不问,有点寒心。看到四川大学校方对违反学术道德严惩不贷,我看到了希望! 本人在退休前最后工作的几年中,都是与科技部有关的。先是有关中国地磁图项目。地磁图项目以前是科学院所做的工作。十年间隔。我们所认为有全国地磁台站,就要我写 2005 年中国地磁图研制规划。科技部与地震局共同资助。开始,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是主张合作的,叫院所的徐教授和本人一起研究。后来, “资深专家”高玉芬和副所长 高孟潭 ,把早已离所十来年下海的顾佐文找回来。此人一回来,开口“王爷”“周爷”的,听的就别扭。他把在外面的商场恶习带回所里来。 1700 万经费,定调为使用过去的方法,坚决不同意本人的要模型研究的意见。所长把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马副院长请来当客座研究员,他完全同意本人的意见。但是,他们不听,顾在过去不在研究地磁图所在的专业,又好些年没有研究过,就把院所退休的安研究员聘来,专门为他写论文为申请职称所用。把安研究员安排到宾馆里,好吃好喝招待着,专门为他写文章。别人写的论文,顾佐文自己还是第一作者,这比抄袭现象还厉害十倍,是 100% 的抄袭! 2005 年顾想申请研究员,因本人主持正义,没有通过,尽管 高孟潭千方百计还想帮忙。可是,本人退休了, 2006 年,顾就用别人的文章,混进了研究员行列。并且,当上了地磁研究室主任。顾学术作假,高孟潭、高玉芬都是知道的,默许的。我在博客中多次披露,告诉所揭的对方(高孟潭、高玉芬、顾佐文),他们莫不吱声,其实是默认。也告诉几乎所有的研究所领导和科技委成员,领导也是一直沉默不语。呜呼,学术作假何时了?何时还我们学术界的一片净土?
个人分类: 反学术腐败|450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屠呦呦获奖,众多媒体开始乱喳喳地讨论青蒿素发现的贡献问题
热度 1 yhu 2011-10-1 03:11
屠呦呦获奖,大家开始讨论青蒿素发现的贡献问题,原因就是可能这个东西能拿诺贝尔讲。怎么就不能淡定点,拿与不拿诺贝尔奖有什么本质区别,典型的学术界科研做不上去好大喜功情节,为了个名吵的乱喳喳的。青蒿素每年能挽救那么多生命大家不讨论,看到有个奖了开始讨论,这究竟是个什么情结!
59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男人有钱就变坏???
热度 12 qiongfeng 2011-9-30 13:47
一些女前辈跟我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让我看住并折腾我家gg,千万不要让他发财。 大漠孤魂老师说学术界现在也很坏, “学术界的风气不正不只是抄袭、剽窃、造假、贪腐、资源分配不公,其实洒狗血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腐败,制造的是一种科研文化的堕落。” 我们这新来的一位“访问学者”,来自国内的一个小学校,也跟我说:“我真的不想来这,来美国一趟我国内最少损失100万。” 吃完饭后还要小票说回国好报销。 这时,我想是不是该给科研经费降降温了。 嘻嘻,反正我也没有经费。
248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借口
vatang 2011-9-29 14:14
我秉承了中国人的特质,内敛而含蓄,这不是生物学特征,是文化特征,在我们的文化里,谦虚谨慎是一种美德。尽管我找不出其“缺德”的证据,但却见识了一些傻蛋假此美德行装酷之事。NB不起来的人见不得一切NB的人和事,我们证明不了自己比别人强,就只好证明别人的不强,我们心目中的公平皆源于此。 比如教授揭露美国科研界集体学术造假。造假在我们的学术界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依我之见,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坏事,造假就和做 爱差不多,你做啊做的,爱就没了,你造啊造的,假也就没了,假没了真不就来了吗。再说我们的学术界在整个国家实体当中也没占多少分量,经济增长都靠山寨带动,学术界那点山头还能演绎啥水浒传不成。关键就是我们的学术界太把自己当回事,你明明是个娼妇,偏要背个贞洁牌坊,那得多累,俗话说:娼妇坦荡荡,烈女常戚戚,你把牌坊一摔,裤子一脱,老娘就这样,谁还能奈你何。 但我们的学术界不这样,背着贞节牌坊偷人,被偷的人也累。骑在人民脖子上还要喊为人民服务,弄的人民服务的也不爽,还不如给帝王将相三叩九拜来的敞亮。 但我们要坚决背着牌坊,怎么办啊,人还得偷,这就是矛盾啊,所以我们得找个解决矛盾的好办法,既然烈女总是被捉奸在床,那我们就要告诉大众,烈女也是可以通奸的,你不是说美国是烈女吗,怎么样,被我抓住了吧,我这就是告诉你,通奸不是烈女的错,纯属你认识问题。所以要掀起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运动,认为烈女通奸有问题的统统打成牛鬼蛇神,接受思想教育,最好再接受一下中下贫农的再教育,这样即便野合被抓,也不要大惊小怪了。 全天下人都变成笨蛋是庸才的理想,自己做不了事,就拿别人得传奇点缀自己的乏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了,生活嘛,怎么活不是活,反正能活。 你看,我们总是有借口。
19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纯种近亲繁殖VS杂种近亲繁殖
热度 3 大毛忽洞 2011-9-28 08:45
中国学术界:纯种近亲繁殖 VS 杂种近亲繁殖 真正的纯种是非常高贵的, 纯种近亲繁殖有利于形成学派。 杂种近亲繁殖有利于…… 母驴被公马杂交,生下的是驴骡; 母马被公驴杂交,生下的是马骡。 驴骡身材矮小,驴脾气十足。 马骡高大,马的风格分明。 慈禧太后统治的封建中国, 被西方国家杂交后, 产下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孬种。 参考文献: 连续 20 代高度近交,纯种猪竟没退化 近交系数 98.6 %的哺乳动物系的培育成功为培育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奠定基础 ( 2005-11-30 09:53:26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 版 新华社昆明 11 月 29 日电(记者杨跃萍)人类的近亲繁殖会导致畸形和人种衰退,然而猪的近亲繁殖却可为人类提供精良的生物实验“仪器”,并为培育适合人体移植的猪器官奠定基础。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世界首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已在云南培育成功。它为连续 20 世代在猪母子或同一窝猪兄妹之间进行交配后而诞生的纯种猪,近交系数达 98.6 %。这一由云南农业大学承担的研究项目成果日前通过了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委员会评价,这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特有地方猪种资源、自己独创的技术独立完成的、属于我国原始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培育研究项目始于 1980 年,项目组选择云南优良地方品种西双版纳小耳猪的一头母猪和它的子代组成近交基础群,采用国际上从未在大型哺乳动物育种中采用过的高度近亲交配的方法,克服了早期世代中存在的严重近交衰退现象。历经 24 年的连续高度近交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已于 2003 年成功进入 20 世代。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先后进行过 200 多个近交系猪的大规模实验,都因早期世代出现严重的近交衰退而屡屡失败。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和云南科技情报研究所分别进行的国际联机检索结果表明,均未见世界上有连续 20 个世代高度近交、近交系数达 98.6 %的哺乳动物系。 由国内遗传学、实验动物学、医学、动物育种学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系谱完整,数据可靠,符合国际近交系培育规则及国家标准,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 完成 20 世代选育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将为生物医学研究、异种器官移植、转基因动物研究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基因高度纯合、遗传背景清楚而又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大型哺乳动物近交系,有望逐步发展并形成特有的生物技术产业。 据负责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培育研究项目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曾养志介绍,目前这一世界首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猪“家族”内有 840 个“成员”,分为 18 个具有不同表型和基因型的亚系。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709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
热度 17 hongfei 2011-9-27 15:17
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 2011.09.27 看到黄老邪的博文《不能把“近亲繁殖”当作一根棍子》,想起几年前写的一篇相关博文《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觉得也许可以旧文重贴如下。 李小文《不能把“近亲繁殖”当作一根棍子》博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4do=blogid=490846 *********************************************** 原博文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quickforward=1id=33813 中国学术界和谁杂交?如何杂交? 2008.07.31 前两天何毓琦先生在《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中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后来陈学雷兄写了一篇《也谈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刘进平兄又写了一篇《国内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博文,都是在谈这个问题。今天刚好有点空,也来凑凑热闹。 何毓琦《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550 陈学雷《也谈学术界的杂交与自建门户》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695 刘进平《国内学术界的“杂交”和“自交”》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768 不要乱交 大家一说起杂交,好像就是好事。其实不然。 生物学上并没有说过杂交一定就有优势。优良和分化性较小的纯种,近亲繁殖是保全其品种优势的途径,可以避免品种因与劣种杂交而退化。也许对于品质本来就比较低劣的杂种来说,任何杂交都可以提高它的品种特性,至少不会更坏。但是,杂种杂交也不一定就会有好处,杂种还是要和有优良特性的品种杂交才有益处。一帮杂种乱交一气,是不行的。如果我说得不够专业的话,去问袁隆平院士好了,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不管怎么说,就算有时候学术上杂交有很大的好处,学术上的杂交要有所选择,学术上乱交也是要不得。 纯种近亲繁殖有优势 我以前在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P. B. Medawar的《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中读到下面的两段话,与学术近亲繁殖(inbreeding)有关。Medawar说不要夸大学术上近亲繁殖的坏处,因为“伟大的研究学派往往是通过近亲繁殖而建立起来的(Inbreeding is often the way in which a great school of research is built up. )”。Medawar是这样说的: The easy way to choose a patron is to pick the person closest at hand-the head or other senior staff member in the department of graduation who may be on the lookout for disciples or an extra pair of hands. Such a choice will have the advantage that the graduate student need not change his opinions,lodgings, or friends, but conventional wisdom frowns upon it and is greatly opposed to young graduates' continuing in the same departments; lips are pursed, the evils of academic inbreeding piously rehearsed, and sentiments hardly more lofty or original than that "travel broadens the mind" are urged upon any graduate with an inclination to stay put. These abjurations should not be thought compelling. Inbreeding is often the way in which a great school of research is built up. If a graduate understands and is proud of the work going on in his department, he may do best to fall into step with people who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A graduate student should by all means attach himself to a department doing work that has aroused his enthusiasm, admiration or respect; no good will come of merely going wherever a job offers, irrespective of the work in progress. 几年前《科学时报》上题为《BEC凝聚美丽的心灵》报道。就报道了美国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的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学派。在这个报道中,也引用了Medawar的那句关于近亲繁殖的名言,报道中是这样说的: 在MIT,大力支持Ketterle的并不只有Pritchard一人,Pritchard的博士导师、MIT物理系教授Dan Klepnner也是热忱的支持者。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伟大的学术家族里的师承关系和他们的贡献。这个家族的创始人Rabi是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Norman Ramsey是Rabi的博士研究生,也是Klepnner的博士导师;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William Phillips是Klepnner的博士生,Pritchard的博士后;而与Ketterle一起在2001年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Eric Cornell是Pritchard的博士生,另一位获得者Carl Wieman是Klepnner以前的学生,而且Wieman还是Cornell的博士后导师。Silbey说,换了别人,也会和Ketterle一样无法拒绝这样的同事和研究传统。也许我们应当反对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因为它会造成学术的退化。但从这一科学家族的传统来看,却好像是验证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彼得·梅多沃在《给青年科学家的忠告》中所警告的,不要过分夸大近亲繁殖的坏处,因为“伟大的研究学派往往是通过近亲繁殖而建立起来的”。 讲述这个故事的是当时MIT理学院的院长Silbey教授。 《BEC凝聚美丽的心灵》文章链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98506PostID=11950976 中国学术界的近亲繁殖问题 Medawar的话和MIT的例子当然不能用来支持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 中国学术界原来有一些优良品种,很可惜结果后来被掺了沙子,已经把品种特性搞坏了,其近亲繁殖远远谈不上伟大学派的纯种保存。这样的杂种自交,很快退化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西方学术界的近亲繁殖其实是被制度所强烈抑制的。即使David Pritchard和Wolfgang Ketterle这种绝对优良的学术品种的近亲繁殖也是在很严格的条件下才被允许。只有在严格抑制近亲繁殖的前提下,少数好的近亲繁殖才能被挑选和保存下来。 在西方学术界,原则上同一个系里不会有做相同研究的两个教授(包括助理教授)。学术上有很大权力和很多资源的人,可以留下很多个能干的学生做自己的助手,但是不会也基本上不太可能把他们在本系或本部门提拔为正式的PI或教授。这样,能干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出路,当然不会太久地留下来,自然就避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当年美国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要求MIT物理系留下自己的博士后Wolfgang Ketterle在本系做教授,就不得不以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让出相关的研究经费为条件。《BEC凝聚美丽的心灵》文章中说: Wolfgang Ketterle于1990年从德国到美国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小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三年之后,Ketterle得到了其它研究机构提供的教席。如果Ketterle接受了这个职位,那么,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有关BEC的研究工作就有可能被中断。于是,Pritchard向学校提出给Ketterle一个助理教授职位,以使Ketterle能继续留在MIT。但是,美国大学的惯例是在同一个系里不能有完全相同研究领域的两个教授,于是Pritchard做出了一个科学家所能做到的最无私的决定。 Pritchard决定让Ketterle接手原本是他主持的BEC实验研究工作,而自己则选择了改变研究方向。Pritchard说: “我从此脱离了该项实验,但我得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同事。” 在MIT物理系,为了留下Ketterle,Pritchard虽然早已是名家,却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自己开展相对独立研究工作。根据SCI检索,Ketterle留在MIT后的1994-1998年间,Prichard和Ketterle没有共同署名发表任何文章。而Ketterle在1994-1998年间共发表了29篇SCI文章,其中包括若干篇关于BEC的重要文章,为Ketterle赢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期间Pritchard也发表了24篇SCI文章,都没有Ketterle的署名。不仅如此,他们各自的这些文章中连与他们共同署名的作者都没有相互交叉。1999年以后,Prichard和Ketterle小组之间才有一些共同署名的文章,这已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研究组之间的互补合作了。 这些在我们这里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何毓琦先生指出的中国学术界的近亲繁殖其实有其最根本的制度上的原因。国内的大学和机构不仅允许,并且常常以在同一个系里有若干个不同的教授做非常相近的研究为荣。即使没有直接的贡献,这些人还常常把名字署在同一篇文章上。相处得好的时候大家报成一团,其乐融融,垄断学界;相处不好当然也是自作自受,等于在自己身边埋下定时炸弹。 因此,中国学术界的近亲繁殖,更多是人事制度上的问题。留下的博士后和助手往往因为制度原因,待遇过于低下,无法有基本的体面生存,因此,国内的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制度发展很差。作为变通,有一些大老板或院士只好留下一些实际上听命于自己的PI和教授作为二老板,形成所谓团队。这在某种程度上虽说也是不得已,但实际上在竞争经费和资源的时候有额外的好处,所以大家都乐此不疲。 如果中国学术界不能作出相应的制度上的改变,不能增加博士后和研究助理的基本待遇,仍然允许同一个单位的两个教授或PI做相近的工作,基金会和科技部仍然允许他们用内容相近的项目申请经费,学术上的杂种自交现象不仅不会减小,而且还会愈演愈烈。 对于那些的确优良的品种,不乱杂交也是应该允许的。不过,怕就怕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纯种的,其实是很严重的杂种。 (声明:敬请读者不要把生物学上的杂种理解成骂人话中的杂种。)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043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年轻人如何做科研
xwspsy 2011-9-16 21:13
年轻人如何做科研 ——专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    学术界流行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论文”,“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样,为了待在原位你必须不停地往上爬,许多人都想拉你下来,因为他们都想要超过你”。 ——一个美国教授的生活(二) 编者的话    “从一开始,我一生就只有一份工作,一位妻子,一个家,所有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完成了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   在2010年6月25日发表于科学网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中,时年76岁的何毓琦这样总结道。   何毓琦,祖籍浙江诸暨,1934年3月1日生于上海。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5岁的何毓琦前往香港并在那里完成高中教育。1950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录取,并在1953年获得电子工程学位,1955年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61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5年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何毓琦长期致力于中国内地的科研发展,培养了多名中国学生,2001年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座教授。2007年4月25日他在科学网的博客开通,受到网友热烈欢迎。   9月9日,何毓琦教授做客科学网,与广大网友就“科研与生存之间应该如何把握和取舍”、“年轻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面对现实社会的诸多诱惑、生活的压力,年轻人如何专心科研”等问题交流了经验和体会。   《科学时报》选编部分访谈内容,以飨读者。 主持人:何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常回国,对国内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本人有几十年的科研教学经历,对科学网很多年轻的网友会有很多借鉴意义。今天到场的还有贾庆山老师,他来自清华大学,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在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网中心副教授。我们今天还请到三位资深科学网博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会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年级博士生金小伟,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雷宇。他们正在准备踏上科研(之路),以科研作为终身职业。 自己做自己的导师    罗会仟: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在国内一般(是)约定俗成地找一棵大树,靠在他下面,这虽然会带来很多经费上和项目上的方便,但另外一方面也约束了一些人的成长,(可能)对激发自己的斗志有影响,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怎么办?   何毓琦:我当时自己做博士的时候,没有导师,全靠自己。我的博客上还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个湖南大学的博士生,也是没有人指导,他自己研究做了一套东西,就跟我通信,我发现他在他那行业做得非常清楚,就请他写了一篇自己怎么做导师的文章,他写得很好,所以我主张这篇(文章)值得看一看。   假如有了博士学位,假如是导师真的很花时间训练你,你获得博士以后不一定要靠大树。你绝对可以自己学习,当然有的时候会走一点弯路,碰两个钉子,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假如没有好的导师帮你忙的话——有当然很好,没有可以自己闯出来。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    《科学时报》:有人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很多人在研究,年轻人一般都是跟着前辈做,虽然有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功底,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很难。何老师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何毓琦:我推荐大家去读湖南大学的那个学生写的那篇《我如何自己做自己的导师》的博文,我发现他对这个问题认识很清楚。问题有的是,你永远可以找到值得做的东西。我是不担心年轻人的,他们可能信心不够,我现在告诉他,绝对要放心去做,没问题。当然有人帮你忙更好,你少走一点弯路,省点事,这当然是绝对有好处的。    网友:科研的新手在刚开始面对一个研究方向时,究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在实战中学习相应的基本知识,还是应该先学习好相应方向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一个人的专业背景和所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不适用新的交叉方向。对于这些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何毓琦: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以为必须要学会(基本知识)才能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学完,很多事情要下决心,只要离你本行不太远,你花六个月工夫,马上可以作贡献。我的主张是不要太担心。问题是你要跳进去,人家说学游泳最好是跳下水再学,喝几口水没关系,你在外面一天到晚讲游泳理论,不下水,永远学不会。    《科学时报》:贾老师,作为何先生的博士生,您感觉何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给您的感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贾庆山:我觉得最深的是指导我如何做研究,而且指导我如何做人。   我可以补充一点,就是选题方向,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我印象很深刻。在刚刚开始接触研究的时候,何老师就指导我们说,选题目有三个问题你要先问一问自己,因为我们是工程学科,是做应用基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一些实际的工程人员真正关心你要研究的这个问题;第二,你是不是不完全了解这个问题,你如果已经对这个问题非常了解,知道怎么做,甚至预计做的结果是什么,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事情;第三,不管什么样的原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如果这三个问题当中有两个回答是肯定的,这个问题就值得你去做,这是何老师在我还刚开始接触研究时就跟我讲过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做研究,到后来毕业之后自己做老师,我觉得这让我受益非常大,因为他虽然没有告诉我一定要做哪一个特定的问题,但他告诉我如何去寻找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   做一个比喻,就像做菜有不同的口味一样,做研究也有不同的品位,我们清华有一句话,叫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何老师最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把题目定好让我们往下做,而是不断地用苏格拉底的方式,首先让我们提一个我们想做的问题,他会用引导的方式帮助我们判断这个研究问题是不是真正重要,是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往下去做。通过这样不断反馈式的交流,不断提炼我们自己做研究的品位。回到您的第二个问题上,最特殊的地方我觉得是锻炼我们做研究的品位,这个难以量化,只能通过朝夕相处、不断互动的方式才能学习到。 兴趣与现实的冲突如何解决    《科学时报》:您怎么看待科研的目的,有的人认为,作为科学家应该研究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家拿着纳税人的钱就要给国家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您怎么看待这种争论?    何毓琦:(这要)看你的职位是什么,假如在公司里做事情,当然公司需要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你的责任,你必须要替它解决。(如果)要解决的事情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与个人兴趣)没有冲突。假如你要做的事情,一大半都是你不喜欢的,为了生存,当然很痛苦,所以你(可能)要另外找职位。   我常常跟学生讲,假如找到一个职业,50%的(工作内容)是你喜欢做的事情这是非常好的,(但)每个机会都有不开心的,但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世界上很少(有)每一秒钟都可以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情况),像我这样退休了以后什么都不用管了,比较可以这样。一般你真的要有职位的话,50%是你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就很好了,有的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主持人:可能您还是属于比较传统、比较老派的科学家,您赞同不赞同科学界的一种趋势:把科学家作为职业,他不一定有很强的理想主义在里面,或者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他可能是把它作为一种养家糊口或者是专业性的,怎么看待科学家越来越职业化的这样一种趋势?   何毓琦:我刚才讲了,有许多人念博士,绝对不是要做科研,(而是觉得)博士给我更好的机会。我觉得(这)没什么错,你说博士给我很好的训练,我可以赚大钱,不过一个人总是要找你喜欢做的事情。你要做的全是你不喜欢的事情的话,那的确很痛苦。在美国可以另外找一个职业,这里可能就是你没有办法,换职位都不可能,那是我很同情的事情。    金小伟:现在有很多考核制度,我不知道美国是怎么样的,在中国有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年底考核等,(这)给大家造成一种速成的心理,比如有一点数据就要写文章。但是要发高质量的文章对学术才有意义,我不知道如何权衡文章的质量和数量的问题?   何毓琦:我希望这是个过渡时期,在科学上用量(衡量)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了解现在的中国为什么注重量,像(用)SCI(衡量)在国外是很少的,唯一能行得通的办法就是同行评议。但是我也了解,中国为什么现在需要用这个量,用量(衡量)有许多用不着争论,像奥运会一样,你跳高一点拿金牌,低一点拿银牌,没话讲。我觉得你们年轻人不要太注重量,当然现在可能注重一下,但迟早中国会同国外一样,慢慢重(视)质(量)。 转向新问题学会问问题    主持人:雷宇好像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多年轻学者碰到的问题,关于专业转换的问题,在本科读一个专业,硕士的时候转到另一个专业,博士的时候又转了一个方向。从年轻学者事业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应该尽量避免?   何毓琦:我的个人经验,觉得老待在一行里面,不管做什么,可能科学就把你超过去了,根本没有你能做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应当适当转转行。当然学生物的明天说要研究历史,这是大转变,比较少。不过在生物方面,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绝对是好事。而且我主张,因为你跳到新的问题上,比钻在牛角尖里做第三代的什么问题容易得多。你转向新问题,常常先到那里,(把)树上的果子都采下来了,后来的人要爬得很高才能采下来。我主张你要常常换(研究方向),每六七年换换做的东西比较好。    网友:选择一个好问题是成为好科学家的必需,但什么是好问题?您怎么选择问题?   何毓琦:很多人对中国出去念书的学生(印象是),本科训练是非常好的,回答问题非常好,但是对问问题的训练不够,不是不会问问题。我觉得做博士导师,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怎么去问问题。问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做博士导师,要做到这点肯定要花三四年时间,(需要)真的跟学生每一个周末、每一周有交流,才能慢慢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怎样问问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出来的,做科学家最要紧的是学会怎么去问问题。   贾庆山:我补充一点,我当学生的时候,何老师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讲过,你们当学生什么时候可以毕业呢?就是一定要教会我一样东西,不是说什么都是老师教给你。作为学生,你得教给老师一些东西,这个过程很重要。   何毓琦:我不是开玩笑,这是我要求的。 科研经历    我决定学机械工程。这是因为有一次,大概是我13岁的时候吧,我修好了一只相当精密复杂的欧式装饰钟,这只钟有只小鸟会来回跑,还会唱歌,坏了以后就扔在我家的阁楼上。我一无参考手册,二无任何经验可言,完全靠自己摸索,弄清楚了这只钟的机械结构,而且居然把它修好了,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于是机械工程就成了我命中注定的专业啦。我申请大学的时候,把机械工程列为了我的志愿专业,可是麻省理工的招生部不知道怎么弄错了,把我当成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了。其实那时候,麻省理工所有新生第一年的课程都是完全一样的,到了第二年才分专业,也就是说学生们到了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才决定他们的专业。不过既然我是被当做电子工程的学生招进去的,电子工程系就经常邀请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新生座谈和其他活动。我那时候年仅16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美国,根本没人管我,或者帮我出谋划策。因为懒惰和无知,电子工程看上去和别的什么专业一样,都挺不错的,于是我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电子工程领域。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一)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   我是在1959年至1960年开始在哈佛学习的,目标是做一篇有关控制和系统理论的博士论文。   我很快发现哈佛在控制领域做得并不出色,这个领域的一位年轻教授因为没有拿到终身职位,正准备离开哈佛,而另外一位是讲师,刚刚毕业不久,跟哈佛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教授一门反馈控制课程。所以基本上没人能指导我。绝望中,我开始拼命读当时发表的控制领域文献,碰巧看到一篇R. E. Kalman和J. Bertram合写的文章,是关于无差拍控制的问题。   我就把我的想法及其应用一起写下来,作为对Kalman论文的发展投稿了。与此同时,我写信给Kalman,请他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料。当时Kalman还不是很有名,(他那著名的Kalman滤波的论文一年以后才发表)。他很高兴有人,而且是个研究生,仔细研究了他的工作,对他的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寄给我一些正在撰写的论文的预印本,而且还把我对他工作的推进推荐给1960年召开的第一届美国自动控制大会(AAC),让我去作报告,发表论文。   Kalman还邀请我和他合写了一篇文章,将动态系统中的线性无关性的想法大大拓展,提升为“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现在这已经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了。这篇文章很快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此外,我的一个同学Stuart Dreyfus当时正在帮R. Bellman编程,我从他那里得到了Bellman撰写的Adaptive Control: A Guided Tour一书的预印本,因此能够在其他人之前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两件事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能帮助我完成博士论文,而且可以说我的事业由此起步。 ——我是如何获得我的终身职业的 写博客的初衷    从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我差不多每年回中国一次,亲眼看见中国这些年的大进步。我想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同一些西方中国专家不同,可能更深刻一些。同时我又亲身活过了这所谓的“美国的半世纪”(1950~2000),可以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人对美的看法。另外,我容易讲一些你们不便讲的话,外来和尚的经容易听一点。最后,我四十多年的科研经验写下来可能对年轻学者有些帮助,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这是我写博客的几个志愿。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 给年轻人的科研建议    绝对不要低估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写作和演讲的重要性,除非你真的认为你是十亿个人里最聪明的那一个! ——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    要记住,学术界的唯一硬通货是声誉,如果你渴望成功,请你一定要学会在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建立你的声誉,并且奋力维护你的声誉。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   三年前(指2005年——编者注)在我给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作报告时的问答环节,一个学生问我,“如果您只有一次机会,您会给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最重要的指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娶一个好女孩”,这也许并不是那个学生所期望的答案。三年来,我反复咀嚼这句话,愈加笃定这个信念。   一、没有一个人能像你妻子那样更透彻地了解你的为人、长处和短处。   二、当你在事业上越爬越高,你会听到越来越多的“是”,越来越少的“否”,而你的妻子是唯一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动机,能够给你诚恳、坦率有时是逆耳忠言的人。 ……   九、(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当美国总统的时候,有一个到现在还可以引用的笑话。有一次克林顿夫妇在其当选总统后访问他们从前住的阿肯色州,他们驱车经过希拉里前男友在工作的加油站。比尔·克林顿对希拉里说,“我想知道如果你嫁给你的前男友会怎样?”希拉里回答,“那么他将成为总统,而你会去给汽车加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终身伴侣的重要性。    在49年前(此文写于2008年——编者注)的1959年的情人节我的妻子接受了我的求婚。当我们期待明年金婚纪念日时,我以Robert Browning的诗结束此文,“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与你慢慢变老”(原文Grow old along with me, the best is yet to be ,同我一起变老,与我同享更好的未来时光——译者注)。我想这就是比“白首偕老”还有意思吧。 ——情人节给我的老伴之赞扬 (博客原文为英文,翻译何姣、梅进、任霄鹏、刘超等) 【摘自《科学时报》,2011-09-13。】
2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智能交通现在并不太“智能”110906
huangfuqiang 2011-9-6 13:31
国内外关于智能交通统一的、一致的定义并没有,多数是基于共同体或学者个人视域的理解性描述。但不管如何界定,智能理论与技术是改造传统交通工程系统建设全过程的关键因素,其中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也是涉及多方面的学科协同。此处智能指的是机器智能,对于机器智能的理解学术界也不尽一致。我认为交通领域知识是交通智能决策的基础,交通信息是交通知识的基础,交通数据是交通信息的基础,交通数据来源于智能交通系统对于交通环境的感知与探测。针对特定领域的交通系统语境,我们可以探究一下交通系统相关知识库的建设问题,对于真正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问题显得很重要又很必要。 交通系统是一个受约束的复杂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更是受双重约束的复杂系统(机器智能规则与交通规则)。现有智能交通系统(公交、城交、轨交、水路、航空等)离期望的目标还比较远,自主交通系统任重道远,但现在人机一体的管理模式中,已有落地产品与系统,体现了局部的自主与协同,比如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单点信号机的自适应与区域信号机间的协同自适应控制与调度,可以充分实现相关路口间、路段间交通流量数据的协同共享,可以为缓解交通拥堵做出智能决策。 智能交通系统的交叉性基础研究方面会带动很多学科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思考,传统交通工程系统如何消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成果?有待于相关涉众的交叉思考。物联网技术与理念肯定会影响智能交通领域,但关键是要找出结合的方法、结合的地方、结合的效用等。不怕想象与炒作,关键是炒作之后的具体规划、研究、开发、实施、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智能交通系统|2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别争,学学这哥们,院士没他牛B,官员没他潇洒
热度 23 gfcao 2011-9-2 17:11
如今院士成了被大家埋怨的“怨士”,官员成了被大家鄙视的“管怨”,也难怪,院士、官员拿的都是国家的薪水,管的都是学术界、社会芸芸众生,大家给予关注是自然的。可是我要告诉你们,院士不是最牛的,官员也不是最潇洒的,因为院士好歹也要费劲巴力的去争项目、挣奖励,没有成果、坐享其成会遭到众科学家伙的唾骂,官员们更得低调做人,要悄悄的玩、悄悄的挣钱,弄得不好就会翻船。 谁最牛 B ?谁最潇洒?不知道吧?有一种行业的人,院士们有求于他,官员们要礼让三分,因为只要你是尘世中人,就保不准要找上他的门。在这个行业只要稍微混出点名头,那是牛气得不得了,谁见着都得以礼相待,老百姓更得点头哈腰,你可以不理睬院士,也可以瞧不起官员,但你绝不敢瞧不起他。 我听说一哥们,不是国家公仆,也不是私人老板,但他坐着宝马、奔驰之类的名车,还有专职的司机,养着几个情人,酒色财气一样不少。人家才不跟你争什么院士,也没兴趣当什么公仆,整天过着风流潇洒的日子,滋润着呢。当然,如果能弄个院士当当,那就更不得了了,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他眼里,钱是个啥?草纸矣。 记得有一次在首都的某个地方开座谈会,一哥们侃侃而谈:“钱对于我们不是问题,我每年上班之余在外兼职赚的钱就 80 万以上”。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想我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勒紧裤带过日子也剩不下几万块钱。当年在川大集资买房,我倾其所有还得贷款十万元才买得起不过区区十数万元的房子,与人家相比,还不够人家裤兜里漏掉的钱。职业的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不得不让我感叹当初怎么就选错了专业,投错了娘胎。 按理说,大家都拿着国家薪水,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别以为人家贪污,人家绝不会贪污,因为他不具备贪污的基本条件,不仅不会贪污,还能给单位创造很多效益。奇怪吧?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收入?问我?我哪知道?
个人分类: 杂文|5545 次阅读|84 个评论
闲谈正教授职称的评定
热度 11 profjin 2011-8-24 04:59
前几日为美国一州立大学的正教授职称申请写评审意见,要求对申请人在研究能力及潜力,研究成果和影响,研究产出的持续性及在学术界影响等内容做出评论。由此想起有位英国的同事说到几年前为国内一所985大学的正教授评定申请写评审的经历。评审书除了要求对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写评审意见外,还有两项是要选择该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国际领先”,“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及申请人的水平相当于评审人所在大学“正教授”,“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副教授”,“副教授以下”等。 申请人2005年博士毕业,2007年升为副教授。最近几年在国际主要杂志发表了6-7篇不错的论文,也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同事按照对国内正教授标准的理解,对该申请给予了支持。根据照申请人的情况,他选择了“国际一流”和“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凭心而论,以申请人的情况要在他所在大学申请“高级讲师”可能还行,但肯定达不到“Reader”的要求。所以他就选了“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后来我同事得知该申请未获通过,主要原因可能是评审意见中如果不写“国际领先”申请人就没戏。 很显然,一定要“国际领先”才有资格在中国大学升正教授的要求有些过于牵强和自我满足的成分,且不论国内还需要“博导”才有资格独立带博士生。至于正教授的评审条件,可能见仁见智。在工程和计算机领域有这么一个说法:很顺利的情况,博士毕业5-8年,有20篇左右主流期刊文章,也许能评上副教授; 博士毕业10-14年,有30篇左右的主流期刊文章,也就是评上副教授后5-6年后,也许能评正教授。不但要有成果,也要“熬”。 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要求可能相差很大。
13393 次阅读|13 个评论
哈佛论文
whyhoo 2011-8-8 10:52
昨天看了新世界数学奖的获奖论文,2篇获博士论文奖的文章让我印象很深刻。同样出自Harvard数学系博士毕业学生的博士论文,写了六十多页的论文获了金奖,写了一千多页的论文获了银奖。我看过不少世界名校的博士论文,基本上都是写了几百页,为何这两位哈佛学子的论文写的与众不同?实际上他们俩的论文我都看不懂,但可以肯定的是水平都非常高。篇幅少的论文写得很简明,就是把理论和证明过程简单的介绍了写,类似于物理学领域PRL上的文章。篇幅大的文章就写的相当详尽了,等于是把自己的论文写成了一本书,可以直接当学术专著出版了。国内学术界喜欢以论文数量来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不知道我们的学术权威们看到这两位哈佛学子的论文后会作何感想?
1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种学习
热度 9 Rein 2011-8-8 05:17
最近新认识了两个人,都是美国非常牛的学校毕业的计算机博士。不过,因为她们毕业了很多年,做的方向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到也不知道那些人发过多少论文,或者在学术界有多大影响力。但是,最近看了她们在论坛上发的帖子,简直让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第一个人,刚刚来我实习的公司工作一周左右吧,甚至还没有定下去哪个组。但就在这一周时间,她贴出了非常多对于公司数据中心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非常多的问题,并且半数的问题她甚至直接引用RFC或者论文指出了解决方案。我仔细阅读了她贴出的我看得懂的分析,我觉得简直每一条都可以发表一篇论文。她所做的并不是去阅读最新的文献,挑人家有什么漏洞,可以做什么incremental的改进,而是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直接利用知识或者经验直接在很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第二个人,传说和第一个人当年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还真在这一周不到的时间,将真的第一个人提出的解决方案华丽地实现了。 我被她们的实力华丽丽地震撼了。我想,这是不是因为她们当年在牛校受到了良好的博士训练相关?这个时候,我其实不在乎自己是否能在博士期间发表出什么论文,而是渴望在毕业时,能够像她们一样拥有这样敏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论文发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若是真的有很强的能力,应该不愁发不出论文。 可是,转念又一想,这真的是因为收到的博士教育训练吗?加入她们选择另外一条路,比如本科/硕士毕业去工作,积累这么多年的经验,是不是也能有这么强的能力,或者会不会有更强的能力?比如,这种对实际系统的分析能力,岂不是要到公司才能解除得更多,学校中接触的大部分还是论文,或者冰冷冷的RFC吧。 周围同学最近“论文焦虑症”“博士无用论”很多。而读博士到底有什么意义(尤其是如果以后无法进入学术界),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今天貌似得出了一点结论,就在这儿简单分享一下吧。 我觉得我应该具备两种学习的能力。工作中和在学校中,所能锻炼到的学习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工作中的学习,大概是属于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比如实习叫我去做SSL,我就去查SSL的协议的各种文档,去看相关的开源代码。比如叫我去做个网站,我就得去看HTML, JSP之类的教程。工作中下一步要用到什么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具有可预测性,尤其是IT发展如此之迅猛。而且,很多东西在要用的时候学起来,体会更深。当然,学校中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的学习情形。 学校中的学习,很多是属于积累。学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但是到用的那天,就会觉得学的东西还是非常有用的。举个例子,我实习职位虽然是软件工程师,但是基本做的都是那种开放性提升整体系统性能的东西,而不是给你一个功能或者任务让你写代码去实现。而我所用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基本都来自上学期选的课程,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算法课。因为我学过这些东西,并且还算充分地掌握了这些东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知道可以这么去解决。虽然分布式系统啊,网络算法啊,也不是一定要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可以有个非常全面的认识,并且也不是像工作中的学习那么带着目标地去学。比如我在工作中学SSL,自然是重点去学我要用到的部分,而不会去学SSL的发展历史为什么新的版本要这么改进现有SSL可能有什么问题现在学者对SSL的看法之类。 我猜,前面说到的第二个人,那种强大的实现能力,或许在工作中更能培养。不过第一个人能够如此娴熟地引用RFC,论文什么的,我想和良好的博士教育还是分不开的吧……我实在很难想象没有受过任何博士教育的人能够有时间有闲心去读过这么多论文和RFC,能有如此深厚的积累。 总之,我觉得我想读这个博士,即使以后学术界竞争过于惨烈无法进入学术界,也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有这么几年时间,可以在全世界最好的学校之一,积累知识。而且,也有很多这么好的实习机会,可以让我在真实的系统中去运用所学到的东西。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842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转施一公老师经典语录
热度 1 dhfcumt9 2011-8-3 20:54
(转施一公老师)优秀的年轻考研人:不要花时间去拉关系,尽全力做研究,以实力取胜!其实,一个人的尊严、学术地位、以及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永远不可能靠拉关系获得,只能来源于自己真正的学术修养和贡献。那些天天热衷于拉关系的浮躁科学家,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学术成果,即使表面风光,事实上也会被同行(包括一些他拉过关系、关照过他的人)从心里看不起。在学术界,这永远是真理!在美国是,在中国是,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一样!
30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热度 1 estudy 2011-7-23 00:41
谁都知道,现在学术界的“生态环境”很不利于学术:僵化的量化考核制独霸一方,课题一票否决制和项目化生存风靡域中。你若没有弄来课题或项目,你不仅无钱报销各种研究费用,而且每逢考核肯定不合格:轻则不给你晋级(不管你成果多大、水平多高,就是不准你实至名归),重则丢饭碗走人。相形之下,只要你能设法弄来课题,把钱打入本单位的账号,不仅可以住高档酒店、海吃海喝,而且还能以各种名目(奖励、提成、变相报销等)中饱私囊,更能顺利戴上教授、博导之类的桂冠,甚或加官进禄,尽管你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也没有够格的学术水准。 显然,能弄来课题“好处”很多,诱惑很大,可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学界以来,在3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我从未申请课题。也许有人会问:原因何在? 第一,我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问题与课题发布者的意图往往对不上号。我是从事纯粹学术性或“无用”的理论性研究的,对应用性问题缺乏兴趣,而现在的招标课题多数是要有“用处”的。即使剩下的理论课题,也与我的旨趣不大合拍,况且其中还有部分假问题。我研究的问题,既不属于庙堂话语的范畴,也不符合时髦热点的旋律,往往处于大溜之外,而且研究结果不时与传统观点和教条观念唱反调。这样不入时的研究题目,人家怎么会批准呢?所以,我只有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处,“独钓寒江雪”了。 第二,课题设定时限太短,我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结题。现在招标或申请的课题,有一年半载的,至多也不过三五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根本无法完成一个有分量的研究。从我的学术经历看,除了某些枝节性的问题用时较少外,稍微像样的题目,两个三五年也不够。我研究批判学派超过25年,而科学文化、科学论研究贯穿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至今还在继续。为了申请课题,把自己的研究肢解得七零八落,或者只知道围着别人的指挥棒转来转去,小打小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自己驻守的“根据地”,怎么能搞好学术研究呢? 第三,不符合我的研究规律。我研究问题,有时单刀直入,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深入堂奥,有时中途转向,忽紧忽慢,有张有弛,完全是按学术研究的规律进行,按我的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行事。有要求的课题,就只能局限于人家设定的范围,按人家的章程和日程办事,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跨越界限或改换门庭。这样,自己就没有固有的专注领域、迷恋的兴趣焦点和长远的目标计划,更不可能跟随灵感的即时闪现迅速转移阵地,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四,我既无能又无法填写申请表。现在的课题申请表,要求填写诸多内容,但是格式大同小异。一般都要说明预期成果和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必须写得头头是道、纲举目张。总而言之,务必讲得既天花乱坠,又天衣无缝,以便打动审批人,收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之效。遗憾的是,我无能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研究一个学术问题,起初只有大致的范围、混沌的轮廓、模糊的观念,根本不晓得将来会取得何种成果,也不清楚何年何月会进展到何种地步。我只知道先收集资料,接着研读文献,经过多年基本备齐材料之后,再从头到尾通读并熟悉它们,反复思考,此时心里多少有点眉目,方才敢于操觚染翰。要求在着手研究之前就那样搭建空中楼阁,我没有这个能耐,更没有凭空吹嘘的本领。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的研究经费,全部掌握在有关机构手中,清一色的申请批准模式,让你毫无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境况下,我只好退避三舍,对申请课题“敬而远之”了。(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
20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能不表态了!
热度 15 zhangyuxiu 2011-7-19 13:12
最初(去年10月28日)在科学网开博客是受海南医学院学报邝敏老师启发,只是为了工作,认识学术界、编辑出版行业的学者,让大家支持我们学报的工作。可是到这儿后发现,这里内容还挺丰富,而且各路牛人很多,这些牛人用或辛辣嘲讽、或幽默庄重的语言写出了很多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的美文;还有很多牛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把自己见到的美的事物和人物通过镜头让我分享;还有一些牛人,通过自己精湛专业的英语,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些或给我工作思路的启发、工作的帮助,或使我怡情养性,让我也喜欢上了摄影、写点工作之外的文字,让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网(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可以说我是这个网于工作,于性情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了。所以来这儿后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来溜达,寻找思想的火花,向大家学习,但确实一直没注意点击率,也没在意什么精选,就这么轻松地写着、发着,和大家愉快地交流着、合作着。直到今天有个博友(赵明老师吧 )写了个博文祝贺自己点击率排名科学网博客前十了,我才如梦方醒去看了一下,刚才一看吓我一跳,我竟然单周排名第二十四了,点击率已达108240人了,并且紧挨科学网名博李学宽老师之后,在刘立老师之前呢。这下我不能不说几句感谢大家的话了:感谢一年来博友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博友对我博客的支持;感谢各位编辑对我的厚爱,特别是最近几天,给我的四篇博文连续戴上了小红花。在此,微笑,致谢!
5680 次阅读|78 个评论
[转载]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chm818 2011-7-18 16:37
李醒民:我为什么从来不申请课题 谁都知道,现在学术界的“生态环境”很不利于学术:僵化的量化考核制独霸一方,课题一票否决制和项目化生存风靡域中。你若没有弄来课题或项目,你不仅无钱报销各种研究费用,而且每逢考核肯定不合格:轻则不给你晋级(不管你成果多大、水平多高,就是不准你实至名归),重则丢饭碗走人。相形之下,只要你能设法弄来课题,把钱打入本单位的账号,不仅可以住高档酒店、海吃海喝,而且还能以各种名目(奖励、提成、变相报销等)中饱私囊,更能顺利戴上教授、博导之类的桂冠,甚或加官进禄,尽管你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也没有够格的学术水准。 显然,能弄来课题“好处”很多,诱惑很大,可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学界以来,在3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我从未申请课题。也许有人会问:原因何在? 第一,我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的问题与课题发布者的意图往往对不上号。我是从事纯粹学术性或“无用”的理论性研究的,对应用性问题缺乏兴趣,而现在的招标课题多数是要有“用处”的。即使剩下的理论课题,也与我的旨趣不大合拍,况且其中还有部分假问题。我研究的问题,既不属于庙堂话语的范畴,也不符合时髦热点的旋律,往往处于大溜之外,而且研究结果不时与传统观点和教条观念唱反调。这样不入时的研究题目,人家怎么会批准呢?所以,我只有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处,“独钓寒江雪”了。 第二,课题设定时限太短,我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结题。现在招标或申请的课题,有一年半载的,至多也不过三五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我根本无法完成一个有分量的研究。从我的学术经历看,除了某些枝节性的问题用时较少外,稍微像样的题目,两个三五年也不够。我研究批判学派超过25年,而科学文化、科学论研究贯穿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至今还在继续。为了申请课题,把自己的研究肢解得七零八落,或者只知道围着别人的指挥棒转来转去,小打小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自己驻守的“根据地”,怎么能搞好学术研究呢? 第三,不符合我的研究规律。我研究问题,有时单刀直入,有时齐头并进,有时深入堂奥,有时中途转向,忽紧忽慢,有张有弛,完全是按学术研究的规律进行,按我的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行事。有要求的课题,就只能局限于人家设定的范围,按人家的章程和日程办事,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跨越界限或改换门庭。这样,自己就没有固有的专注领域、迷恋的兴趣焦点和长远的目标计划,更不可能跟随灵感的即时闪现迅速转移阵地,只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四,我既无能又无法填写申请表。现在的课题申请表,要求填写诸多内容,但是格式大同小异。一般都要说明预期成果和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必须写得头头是道、纲举目张。总而言之,务必讲得既天花乱坠,又天衣无缝,以便打动审批人,收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之效。遗憾的是,我无能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研究一个学术问题,起初只有大致的范围、混沌的轮廓、模糊的观念,根本不晓得将来会取得何种成果,也不清楚何年何月会进展到何种地步。我只知道先收集资料,接着研读文献,经过多年基本备齐材料之后,再从头到尾通读并熟悉它们,反复思考,此时心里多少有点眉目,方才敢于操觚染翰。要求在着手研究之前就那样搭建空中楼阁,我没有这个能耐,更没有凭空吹嘘的本领。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的研究经费,全部掌握在有关机构手中,清一色的申请批准模式,让你毫无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境况下,我只好退避三舍,对申请课题“敬而远之”了。(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