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追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评论:科研垄断----干群关系与动车追尾事故
热度 2 wya 2011-8-1 11:02
从“7。23”追尾事故:看高铁的创新、风险与安全 http://grou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9do=blogid=470499 由于中国行政部门的条块化分割,导致 业务领域也是高度垄断 的, 科技活动也基本是锁定在这种模式下 。 由于垄断,它的业务水平肯定不是最高的 ,我们从中国通号公司的主页看不到任何有用的研发力量信息,让人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技术水平,这也是很多国有垄断企业的通病,由此也形成了 中国科研的割据状态 。基于这种现实,我们不难推测为何生产信号设备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的产品会出现“设计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的问题。(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 7-28 讲话)按照今天的科技水平来说,信号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至少不存在很多技术难题。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故障,实在说不过去。... 另外,从该公司的主页上也看不到该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稍微详细一点的说明与介绍。这几乎成为国有垄断企业的一个通病,占领了这个位置,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代表了全行业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搞创新,本身就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因此,必须调动所有的智力资源进行创新,这就要求 打破行业垄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 ,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我们的智力资源的优势,以此解决创新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比如说高铁的列控系统西方国家就不会卖给我们,我们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调动全国的相关力量,单凭一家的技术力量是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的。 如果不打破行政垄断,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下又是无解的。 最后,在高铁创新的文化与舆论支撑基础条件中,要形成安全认同,而不是政治认同。 中国几乎所有企业活动都被政治文化绑架 ,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如各种违背科学规律的献礼工程等。历史证明,所谓的政治任务大多是违背科学规律的,这也是中国必须改掉的特色之一 。(垄断限制了竞争,导致技术研发动力不足!) 铁路一线职工的抱怨 http://focus.news.163.com/11/0731/22/7AASL2AB00011SM9.html CRH全是引进的国外产品, 由于在设计上未考虑到中国国情,更增加了日常检修工作量。这位工程师举例称,在国外动车跑的都是客运专线,而在我们国家,则是客货混跑,客运专线还在建设之中。路况的差异使得动车走行部所受的冲击载荷剧增,各部磨耗要比国外严重得多。国内大部分客车没有集中贮便装置,粪便都是直接排到路基上。 CRH2型动车的空调引风口造近路基,高速运行时的负压将线路上的垃圾、粪便吸到风道中,附着在空气过滤网上,造成空调系统作用不良 。(到底是引进还是创新?表功是说国产创新、消化吸收,出了事故就说是引进国外!连大便问题都没有消化吸收掉,何谈控制系统??) 工作人员称,在日本新干线上,该型车只需每月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就行了。但在中国,必须得每天清洗,否则的话,故障自动诊断系统就会报警,就会自动切断相关系统的运行。清洗过滤网的工作是外人无法想象的。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全列车清洗过滤网得三四个小时,且拆卸、安装时工作环境恶劣。 一位南昌铁路局的工作人员称,动车所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有问题瞒都瞒不住。“这动车上都安装了TCDS、GPS系统。 它的位置、速度和状况部总调度室里知道得一清二楚。” 该所曾发生过因为某位旅客将烟头扔在了不该扔的地方,导致动车的烟火报警装备启动,车载电脑自动切断司机人工操作模式,强行停车。“铁道部立即就知道了。 电话马上就越级打到了动车所所长的手机上 。动车无小事,一个屁大的事就能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前一次一个烟头铁道部都清楚,这次前车停车怎么没有电话打过来?总部下班了吧?) 往日里大门敞开的上海铁路局,在事故发生后明显加强了安防。保安听闻是记者, 只回:领导都在现场呢! 一位姓陶的保卫科科长再次强调:“领导都在现场呢!”7月25日,大楼内陆陆续续走出很多穿铁路制服的人,大多在讨论这次事故,门口停了很多大车 。(统一口径骗人,还不如直接说“领导不能见你们”效果好,这样起码显得诚实可信。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被你这么耍能没有厌恶情绪??) “铁路发展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 管理层和基层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管理层事事要政绩,而基层包括薪酬福利待遇多年来都没有好转。”王力称其10年前每个月3000元的收入,至今依然如故 。(官与民的矛盾是每个单位的普遍矛盾,差距过大,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必然出大问题。) 随着铁路的提速,司机已经无法用肉眼看清楚路边的信号灯了。 王力对高铁一直警惕 ,“我们作为铁路人,从不坐高铁 。”(任何单位,最清楚问题情况的都是内部人!) “从70年代开始普通客车,发展三十多年,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信号灯控制,每1.2公里一个信号灯,这时候的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但是时速提到300km/h时,其实已经是到了安全的最高极限了。 这个系统一直被速度带着跑,后面的链子,包括体制在内,已经远远抛在后面了。 ” (体制跟不上发展,必然拖后腿、掉链子!) 铁路老职工眼中的"7•23" http://focus.news.163.com/11/0804/09/7AJRIUBG00011SM9.html 我接下来的话可能要挨板砖了。很多铁路内部职工,都有这样一个怪圈,希望铁路出事,但是不希望自己的辖区出事。 希望出事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员工待遇太低。铁路不出事得不到重视,自己出事又承担不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建设铁路,物价年年涨,职工工资多年不见涨,刘“部长”的“跨越式发展”要牺牲一代铁路职工的利益。 职工看到的,是基础工作在逐渐削弱,空洞的口号,形式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各层什么事情都是一把手领导说了算,不能听取副职及其技术人员的不同意见,大搞一支笔(领导签字)一言堂。 铁路工资基本不分区域,也就是说大城市和小城市职工工资基本一致,地区差异有但很少。据了解一个基层技工的工人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左右,刘“部长”下台后,新来的部长给一线职工增加了两次工资,工人工资高的也很少能有达到3000元的。 在中国的一线城市,2000多元的薪酬远远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如北京),不说生活富裕,糊口够吗?这种情况下,工作热情哪里来?工作积极性哪里来?工作质量有保证吗? 基层员工薪金超低、一把手一言堂等弊病的存在导致基层管理弱化,这种情况下,铁路安全这棵大树,靠什么保证?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好多铁路职工都认为铁路早晚要出大事故。 这两天看到一个博客,有人认为铁路政企不分,官商一体,腐败成风,应该撤掉铁道部,对这种说法,作为一个老铁路人,我也认为铁路需要大的改革! 在我一开始参加工作之后的很多年,很多工龄长一些的火车司机工资甚至比段长高,有的能高出一倍。 而现在呢,一个段长一年的收入有可能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近几年抓到的铁路贪官贪污的数字更是一个比一个惊人,而一个火车司机的月收入可能不足4000元。 这些现实,伤了很多人的心;这种情绪,积累多了会伤了很多无辜人的命,应该改变一下了。 可见,垄断限制了竞争,导致科研和技术进步动力不足,有问题的产品遍布在关键工程项目;管理层与基层的利益纠葛,导致基层工作动力不足,对事业无感情、无激情、无主动性。恶性循环,矛盾积累放大到一定程度,便会在系统薄弱处爆发。这次是铁路,下次是哪个领域??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07 次阅读|6 个评论
铁道版《一无所有》,给力!欲看从速!
热度 18 qlms 2011-7-31 22:16
关于7-23动车追尾事件,有人以《一无所有》的旋律发出响彻天际的呐喊! 下面是歌曲的链接: http://v.163.com/video/2011/7/A/O/V78VATCAO.html#sd=V796PQH1Jld=V68F91IG1nvp=v.163.com/video/2011/7/1/J/V796PQH1J 不知道是否会被删除,欲观看从速!!!!! http://v.163.com/video/2011/7/1/J/V796PQH1J.html
个人分类: 媒体的文章|4827 次阅读|51 个评论
越描越黑
热度 4 等离子体科学 2011-7-31 18:42
新华网发表专访 ,称铁道部负责人说在事故处理中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套用王勇平的话说: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请看 7 月 25 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的 电视视频 : 在回答为什么掩埋破损车厢时,他说的是: “ 对于为什么要掩埋,他们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因为当时在现场抢险的情况,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塘,施展开来很不方便,还要对其他的车体进行处理,所以他们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这不是打铁道部负责人的嘴巴吗?! 要“施展”的绝不是救人!如果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就不仅不能掩埋破损车厢,而是要保护现场、反复搜索。不要说掩埋,就急急忙忙把车厢吊离原来位置这件事,用铁道部发言人自己的话来说,也是为了“抢险”(其实就是抢修!!)。铁道部自己的发言人在电视上都向全世界承认了的事实——而且信誓旦旦:“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怎么到了铁道部负责人嘴里就变成始终是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铁道部何以自圆其说?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3569 次阅读|8 个评论
人才也“追尾”?!
热度 34 boxcar 2011-7-29 21:31
昨天傍晚,“大胡子”博友李毅伟老师写了篇纳博“过度扩招”【 1 】,他说“过度扩招其害甚于动车追尾”。我在下面评论说“许多人,因为扩招而被 “ 追尾 ” 了。”其实,我在写出这个句子时已经在构思一篇关于“人才追尾”的博文了,所以在随后的评论中也放了话。今天,兑现诺言,便写写这篇题为“人才也追尾”的文章。 “追尾”,大概算得上是最近一周内中国传媒(无论是印刷出来的还是在网络或手机上流传的)上的一个关键词,趁着这个词的热度还没过去,也没成为不可触及的伤疤,而且没被河蟹掉之前,我得赶紧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不过,我这里所说的“追尾”,其实不是真正的追尾事故,而只是一个比喻,我想用它来比喻一下这些年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的一类问题。 上周六的晚间,温州附近发生了严重的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这次追尾是一次重大灾难,它让人们看到了列车追尾所产生的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也给中国人民心头涂上了一层久久无法抹去的伤痛。追尾事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众说纷纭,具体结论应该等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权威发布。可以用冷冰冰的物理语言描述这个过程就是在同一条轨道上后面的列车以高于前面列车的速度迅速追赶上了前面的列车并发生了碰撞,这就是“追尾”!这里我要说的人才的“追尾”,和列车“追尾”很相似,二者具有相同的抽象模型和发生条件。 在一个时段内,每个领域的人才或人力资源的需求本来是有限度的。这就像铁路上的一条条线路,正常情况下可以承载着一定量的人员或者货物的运输任务,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转运。如果铁路上的需要运送的人员物资突然增多,就会发生“春运”那样的运力紧张局面,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拥堵和滞留,此时需要通过增加火车的班次(加车)和缩短发车间隔,或者在一列车里面多塞些人(这会以牺牲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代价)才能完成运输任务。如果一段时间内进入一个领域或行业的人才突然增加,而此领域或行业在短期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发展,也同样会发生人才“拥堵”,主要表现为就业困难。如果要想保持充分的就业,就需要让这个行业或领域迅速扩大规模,以吸纳尽可能多的人才,这相当于“加车”。如果在规模不能扩大的情况下还要保障就业,就不得不适当降低工作效率和薪酬,这相当于“挤车”。 最近几十年里,在中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独特的现象。首先是在 1980 年代前后曾经出现了人才断层,由此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提出了“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等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那段时间里人才的“成长”和“进步”的速度异常地快,算得上是一次提速。在最近十几年里,大搞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导致“人才”培养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使大学毕业生、博士和硕士的数量激增,结果就出现了最近几年的就业难现象。在这段时间里, 1980 年代前后培养和提拔的那批年轻人(所谓 60 后和 70 后们)尚处于中年,他们还在“轨道”上慢慢地前进着,后面的年轻人( 80 后和 90 后)已经挟着“过度扩招”的狂风从后面急速赶了上来,他们在一般性的量化对比指标(例如学历文凭、 SCI 文章成果之类)方面不但不落下风,甚至表现出很多大的优势。于是,一场类似于“追尾”的残酷竞争就在所难免地发生了。此时,从后面赶上来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似乎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在前面的中年人们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造成这种人才“追尾”的原因和列车追尾很类似,都是因为同一轨道上的运动“物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处于失控状态(缺乏调度)的速度差。如果制度设计合理,调配得当,这种速度差的存在未尝不是件好事,它能给后面的人带来一种奋勇向前、不断追赶和超越的激励,也可以给处在前面的人一种被追赶的紧迫感。如果制度不够合理,所有的人都被约束在一条固定的“轨道”上,前面的人只能上不能下,但又很不给力,无法提起“速度”来;同时后面来人的“速度”(规模大,在简单量化指标的同质性竞争方面占有优势)却没有合理的控制,则“速度差”会导致人才竞争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提前以一种很惨烈的方式发生。在这种“追尾”式的人才竞争中,由于经常存在着量化对比指标过于简单化的问题,因此会被认为不够公平,结果失败者会很不服气;同时,胜利者也同样“胜之不武”,在其随后的发展中不易找准个人定位和前进方向。 为了避免人才“追尾”,制度设计和管理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人才培养方面,既应该注意人才个体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均衡,又要注意更行业领域人才队伍规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例如招生指标的调控);在人才的评价方面,应注意全面和公正;在人才使用方面,则更要注意区分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和知识背景的人才的特点,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避免人才浪费。 【1】 李毅伟:过度扩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5774do=blogid=469491
个人分类: 社会|14174 次阅读|86 个评论
“放水养鱼”和“政企关系”是普遍问题?
热度 1 wya 2011-7-29 08:44
河南邓州计生委被曝订超生罚款指标 http://news.163.com/11/0729/00/7A3EKKNG00011229.html 核心提示:河南邓州市计生委发红头文件对各乡镇办下达征收超生罚款的任务指标,其中一个季度就要求征收902万元。一名 村干部 称计生委的指标就是以收钱为目的的计划生育管理,下边村组干部为完成任务,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默许村民们超生然后再罚款 ,收取所谓的社会抚养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内部纠纷导致矛盾暴露,监察机制哪里去了??整天组织去调研、调查,社会抚养费的合法征收调研过吗?结果呢? 南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法制科的同志说,下发红头文件硬性摊派任务指标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但邓州市已经归省里垂直管理了,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 邓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位接电话的负责人说,这种做法肯定不对,他刚调过来详情不是太清楚,但听说上级已经对此调查过,已经做出了处理,具体啥结论他不清楚。 出了事情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作为单位负责人对业务和部门情况不熟悉就上岗,还当成理由了,搞笑! 要是铁路部门也这么说,试试看:动车追尾我不清楚,我刚调过来详情不是太清楚,但听说上级已经对此开始调查,将要做出处理,具体啥结论我不清楚... 举报人说,今年截止现在他们没再看到计生委下发的红头文件,但下边还是照着去年的标准在征收。 对错误的做法没有明确废止就是坚持错误,并促使下级按照潜规则办理! 福建两遇难者家属签赔偿协议 http://news.163.com/11/0729/02/7A3LAOBH00014AED.html 据了解,福建省有关领导曾找两人的家属谈话,家属考虑到 自家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在谈话后签订赔偿协议。至于赔偿数额,其家属表示 ,这几天压力太大了,对钱无所谓 。 看来企业要发展,必须靠政府的支持,政企分开何时做到?? 对钱也不是无所谓,为了大钱,舍弃小钱是理性的选择。为了死者尊严,舍弃企业利益,是感性选择。 看来生者都是理性的,死者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发泄一下感性了! 温州律协致歉:禁律师援助无干预律师办案之意 http://news.163.com/11/0729/02/7A3LAESN00014AED.html 鉴于“7·23”事故的赔偿及相关法律问题的 复杂性 ,为避免律师在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出现 差错 ,律协决定组织多名 资深专业律师 成立指导组,对此类法律事务处理进行统一指导,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真开眼了,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是这么的复杂,一般律师都办不了! 请具体说明复杂在哪里?不就是铁路系统的责任吗?赔偿就是了!数额和遇难家属协商,协商不成就起诉,很复杂吗? 还有个《浙江省律师行业重大、敏感事件呈报处置规定》,也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律师也不是仅仅以法律为准绳,提供商业服务啊!一切要听政府的! 难道重大和敏感事件的适用法律不同??辩护方式不同?? 总结:大家都围着政府转,政府能不累吗?政府太大公无私了,承担了如此多的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车追尾,谁是色盲?
热度 9 xqhuang 2011-7-28 22:24
动车追尾,谁是色盲? 据央视记者报道: 动车追尾事故国务院调查组全体会议上午召开,上海铁路局长发言称,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应该显示 绿灯 的时候显示 红灯 ,没有给后车提供应有的信号,相关调度人员也没有发出预警,引发追尾事故。 佩服,有些人太习惯于睁着眼睛说鬼话。如果“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是事实,灾难发生后仍继续使用有缺陷的信号系统进行交通指挥,在事故原因不清的情况下就匆忙恢复通车,是对人民和乘客负责吗?它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还是“以官为本、金钱至上”的理念? “应该显示绿灯的时候显示红灯”,要找理由、要编故事?我帮你们找、帮你们编:【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相关调度人员为红绿色盲,无法给运行车辆发出正确的信号,导致7.23事故的发生。。。】。几十年了,某些人编故事能力还是没什么长进,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百姓,视P民为“色盲”和“瞎子”,以为P民都 红 绿 不分了、都看不见那血色的 红 。改革开放最大的功劳是让百姓大开眼界,虽然近视人数在上升,“色盲”人数绝对在减少,百姓已经练就了一双双慧眼,他们把一切 红 黑 绿 黄 罪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关于动车追尾事故,国务院会议强调:“要严肃认真彻底查清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给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温家宝总理要求抓紧调查动车事故,给人民一个交代,要求动车事故调查处理公开透明。 事故原因的调查需要时间,我想有个问题不要调查就能立即给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是谁下令肢解和掩埋列车残骸?听听温家宝在7.23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的相关回答:“在事故发生以后,胡锦涛主席当即指示要把抢救人放在第一位,我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给铁道部负责人打电话,他可以证实我只说了,两个字,就是救人”。显然立即“毁尸灭迹”的指示不是来自温总理和胡主席,那么,手举发令枪的神秘人物会是谁?这点铁道部负责人应该最清楚,是不是应该请铁道部负责人专门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人在做天在看,人民已经不再“色盲”了,真相是无法掩盖和掩埋的。不过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突然产生“色盲”感,见李小文老师博文【 这样牛逼的道歉信 】 ,道歉信是否牛逼不是关键,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事故调查组刚刚成立,全路通为什么如此高调地要把这种烂事全部揽下?最后借用小品《功夫》里的一句对白:“猪撞树上了,你们撞猪上了吧?”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3291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们冤枉了高铁,但我们遮蔽了事故及其责任相关者
热度 7 YonLushgry 2011-7-28 16:39
我们冤枉了高铁,但我们遮蔽了事故及其责任相关者 闫茂伟 | 文 一、我们冤枉了高铁,但我们遮蔽了事故及其责任相关者! 京珠高速客车起火事故发生以后,接踵而至的便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用不着怎么回忆,山东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的三周年祭日也刚刚过去不久,深深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是生命与血的代价!此时此刻,于此类事件我不想多说什么,但有一点我不得不说:我们冤枉了高铁,但我们遮蔽了事故及其责任相关者! “安全”坐不得第一把交椅! 毋庸置疑,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都有发生事故的风险与可能,而且基本的常识是“安全第一”,这一点大家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国内外各种各类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业已证明,“安全”并没有真正的坐上第一把交椅,“安全”也从来没有坐上第一把交椅!而且,只要事故还会发生,“安全”也就永远坐不上第一把交椅!因为,“安全”或“安全第一”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招牌”、一个“路标”、几个“字眼”而已! 要我说,“安全”本来就不应该坐上第一把交椅!就是人们非将“安全”捧上与恭维到第一把交椅之上,才使得“安全”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试想,一个本来就不能坐第一把交椅的玩意儿,非让其坐上,这种玩意儿坐得了么?如果非让其坐上,那么不是“担当”不了重任与大任,就是在为其他东西做障眼法、当保护伞!我想,“安全第一”必须得改一改了,“安全”必须腾出第一把交椅! “责任”必须坐第一把交椅! 那么,第一把交椅本应该由“谁”来坐呢?当然是“责任”!然而,首先要说明的是,“责任”并不是“事后诸葛亮”之类的玩意儿! 眼下,在“责任”与“事故”之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逻辑”,但又是一个看似非常正常的“逻辑”!那就是,“事故”不发生不会谈及责任,只有“事故”发生之后才去追究责任!从事前“不谈及”到事后“追究”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之间的鸿沟到底有多大、能不能跨越直接决定了事故追究的程度与质量! 如果事前“不谈及”责任到事后才“追究”责任,而之间的鸿沟又不能跨越,那么这种局面也就意味着遮蔽了一些责任相关者!如此一来,也就纵容了一些责任相关者,最终导致“事故”还是不断发生,但“事故”的一些责任相关者却追究不到……如此以来,恶性循环不断,事故接二连三!这也就是,“事前不谈责,事后才问责”这一奇异的恶性循环型“逻辑”的罪恶及后果! 说白了就是,“问责制”只有当事故发生以后才起到很具有局限性的作用,“责任”从责任主体的范围到责任追究的程度再到责任惩罚的力度等均具有局限性。调查、撤职、赔偿等或许都是必须的但却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如何不让事故发生以及由谁来担当这一责任,即由谁来承担保障安全的责任!责任担当不了致使安全事故发生,不是说发生了安全事故才具有责任问题——这种逻辑推理必须要变革:事故发生后必然有责任问题,但事故发生前本来也必须有责任问题!而现在只算是看到事后的一面——就是这一面往往也不彻底,很少看到事前的一面!责任问题从一开始就有之,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是让责任更凸显罢了! 安全问题的实质是责任问题! 可以说,责任高于并贯穿于安全的前前后后、始始终终、枝枝叶叶、方方面面,只有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安全才能有所保障!不要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才去追究责任问题,而且这种追究都是“事后诸葛亮”之类的“纸上谈兵”,对已经失去生命与人身安全的人们来说早已于事无补!当然,事故发生后肯定要追究责任,而且必须要最大范围、最高程度、最大力度地追究责任相关者及其责任,起到“杀一儆百”的效应,唯有此才有可能使得责任得以担当、安全才有保障!然而,“安全”往往成为了“责任”的替代品、牺牲品,“事故”则成为了“责任”的替罪羊、冤死鬼!就这样,责任及其责任相关者往往“逍遥于法外”! 同样可以说,安全的根本问题是责任问题,即安全问题的实质是责任问题,而保障安全的本质是担当保障安全的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安全何以保障!没有责任的先行,何谈安全地畅通!由此,“责任”必须坐上第一把交椅! 我们冤枉了高铁! 以此来略谈一下高铁、动车。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当然是一起特大的安全事故,相应的,“责任”也应是“特大”的责任群体!本来,高铁、动车的运营与运行及其调度、调控等就是一个很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再加上高铁、动车的设计、建造、维护、整修等更是一个特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其中有着太多的责任需要诸多的责任相关者来担当,而且必须由他们来担当,否则高铁、动车的安全何以保障,而这一事故的发生恰恰说明了这样一个情形!然而,一个错误同样也在犯:只有当事故发生了才去追究责任,而没有考虑事故发生前责任相关者能否担当得起、如何担当得起保障高铁、动车的安全这一责任! 更为甚者,安全事故的发生,致使对于我国高铁及其技术以及高铁安全的质疑哗然一片、骂声连连,好像所有的问题都是高铁造成的,一切的后果都是高铁惹的祸!虽然出现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但是仔细想想:是我们冤枉了高铁!我们指责高铁、我们质疑高铁、我们痛骂高铁,越是激烈、越是高昂、越是热情,我们就越同情、就越宽容、就越纵容事故的责任相关者! 我们遮蔽了事故及其责任相关者! 当我们在指责、质疑、痛骂高铁的时候,有些这一事故的责任相关者很有可能在暗自叫好、得意扬扬,他们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声势中逃避了责任的追究,而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一个毫无生命意识的高铁及其系统身上!也就是这样,高铁因事故的发生而成为了“责任”及其责任相关者的替罪羊、冤死鬼,而死者、伤者的生命与人身安全却真正成为了“责任”及其责任相关者的替代品、牺牲品!就这样我们友好地遮蔽了事故及其责任相关者! 二、十大要素,责任先行! 我想,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工程需要考虑这样的要素并严加落实与实施:责任第一、安全第二、品质第三、质量第四、服务第五、效率第六、支出第七、收入第八、机动第九,体制第十。 第一要素是责任。责任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东西,不能仅将其理解为事故中、事故后才有的问题,事故前的责任担当问题更重要!责任的担当与追究也不能仅仅瞄准直接责任人,还要瞄准间接的责任相关者。 第二要素是安全。安全是指生命与人身的安全、个人与国家财产的安全等,包括乘客、司机以及全程可能碰到的所有相关者的安全。 第三要素是品质。包括系统及其工程的设计者、承建者、监管者、运营者、调控者、维护者等等所有相关者的个人或单位的品质问题。 第四要素是质量。包括系统及其工程本身的质量问题、交通运输工具的质量问题以及所有相关设备、仪器等的质量问题。 第五要素是服务。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体系等的好坏、高低、优劣、健全与否等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安全与否的问题,必须把服务当作一种责任来完成!要知道责任是什么?简言之,责任就是职责与任务。 第六要素是效率。高的处理正常工作程序的效率、处理非正常情况的效率尤其是处理意外和不可抗拒性自然遭遇的效率是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工程所必须的。 第七要素是支出。支出来源于人民,所有的支出应为人民服务,而不能被某些个人、单位或集团私吞。 第八要素是收入。收入取自人民,所有的收入都应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以某些组织创利润、刷收益为目的。 第九要素是机动。人力、物力,脑力、劳力等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兼容,不能搞格局、框框、绝缘式的技术,机器出了故障应由人来机动处理,灵活应变,此人不能够担当这一重任就换彼人,如果一些技术或设备连人都不能机动操控,这样的技术不是超级的就是可怕的。 第十要素是体制。体制的完善与健全对于交通运输这样的大系统及其工程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要记住:体制的良好运行在于人之责任的担当。 以上十大要素应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工程自始自终都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但不是全部要素。而这十大要素的关键则是:从第一到第十实质则是从“责任”到“责任”的节节相扣、首尾衔接的考虑过程。 唯有责任先行才有可能保障安全畅通,没有此安全则绝无可能! 2011-07-28 东南大学九龙湖畔
个人分类: 论见&亮见|5335 次阅读|15 个评论
道歉道歉可以再干,若不道歉终身玩完!
wya 2011-7-28 13:21
铁路部门真是高效神速,这么大的事故,短短数天就弄清事故原因了?!别的国家这么短时间恐怕连火车碎片还没有拼完呢! 只要不是铁路系统工作人员,任何公司都可以道歉、赔偿,甘做“替罪羊”。因为道歉、赔偿了,数年后一个铁路部的建设项目就都补偿回来了。若不道歉,嘿嘿,中国铁路只此一家,我不给你活干,你就终身倒闭了! 即使道歉,由于数道安全屏障同时失效,也该每个安全系统挨个道歉啊?? 如同前面的特警队长,打死他也不敢承认违抗了命令去救人。因为如果承认,自己是暂时风光了,发布命令的上级变成了众的之矢,上级不痛快,还有你的好果子吃?? 还有就是公然采取早签赔偿协议有奖的做法,一是貌似侮辱死者与遇难家属,二是引起“回避调查,隐瞒真相”的负面联想和怀疑,三是有胁迫和敲诈之嫌,该协议可认定无效,有法律风险。 垄断和透明监管等体制问题不解决,一切都只是鳄鱼的眼泪。 http://news.163.com/11/0728/11/7A205Q7800014JB5.html 如果说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这个缺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雷雨天也不是今年才有的,怎么以前没有造成事故? http://grou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154do=blogid=469242 3楼的评论很给力: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先生你好,您的大女儿王晓英是铁道部财务局主任, 大女婿李阁奎是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二女儿王晓霞是北京市计生局处长,二女婿郭亮是北京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小儿子王晓飞是铁道部质检科科长,儿媳张宁是市妇联主任,孙子北京市实验小学副班长王小帅,这些情况没错吧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成功举办“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
热度 14 科学网编辑部 2011-7-26 18:36
7月23日,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至今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而之前的6月30日高铁上线以来也是事故频出。7.23动车追尾的真实原因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高铁和动车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7月26日14:30-16:30,科学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在线访谈(访谈地址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41 )。 访谈特邀请机车动力学及气象、消防安全、雷电防护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多名专家(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铁路信号专家闵应骅 ;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教授、机车车辆专家罗世辉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气象学家丁裕国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消防与安全技术学院助理教授麻庭光 ; 雷电防护专业人士丛远新 ; 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教授、互联网科学专家沈阳 )、亲历事故现场的网友( 温州都市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吴智勇 、 新浪微博网友小刀 )和关心铁路交通安全的科学网博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单涛涛博士 ),做为嘉宾,与网友面对面交流铁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问题,共同探析7.23动车事故原因。 访谈吸引了上万名网友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短短两小时内网友共发布提问503条,嘉宾回复361条。众多网友对当前动车及高铁的技术安全问题表达了极大的忧虑和关切,各位嘉宾也与网友展开积极互动,尽自己的专业所能,以及所了解的最新信息对网友关注的问题和事故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负责任的探讨。 科学网“解析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在嘉宾和网友的积极参与下得以成功举办,并引发了中央电视台、新京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 搜狐网 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同时在新浪微博上引起用户的热切支持。 更多阅读 科学网往期在线访谈案例 南科大能走多远?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37 蜱虫疫情防治专家访谈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34
1324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动车组司机疲劳驾驶?
热度 29 chrujun 2011-7-25 13:58
动车组司机疲劳驾驶? 据王梦恕院士介绍,列车司机的“过劳”已是公开的秘密。全国列车司机正常工时是一个月167小时,但每月工作200小时以上者“极其普遍”,300小时以上“也很正常”。因此,司机值班时打瞌睡“不足为奇”。因此,王院士认为司机“过劳”可能是动车事故原因。 正好我有几个熟人在铁路上开了多年火车, 我了解的情况和王院士提供的资料大相径庭。他的说法很不靠谱。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火车司机极不可能出现疲劳驾驶情况。因为火车司机是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并且,每次开车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 比如,把火车从湖南长沙开到湖南郴州。或是从湖南长沙开到湖南怀化。 火车司机和乘务员不一样。火车司机只开一个机务段,就会返回来休息。火车换另外一个机务段的司机继续开。一个机务段的范围大概是300-400公里,火车司机开火车的时间并不长。 火车司机将火车开出去后,并不用开另外的火车回来,而是乘坐其它火车的卧铺回来。因此火车司机一次的工作时间也就4小时左右,其余时间都可以休息。 由此我们可以估计一位火车司机每月的工作时间。以每月30天计算,火车司机每月开车15次,每次开车时间4小时,每月开车时间仅60小时。 火车司机平均每天仅开火车2小时,何来疲劳驾驶? 此外,我国已经使用电力机车数十年,怎么没有听说过电力机车被雷击过?也没有电力机车被雷击后造成事故的报道,更不用说列车司机疲劳驾驶了。因此,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动车组被雷击,间接原因可能是列车监控系统故障、调度问题等等。把事故责任推到极不可能出现的疲劳驾驶上,恐怕是很坑爹的说法。 补充一:据新京报消息,南昌铁路局相关工作人员称,在甬温线事故中,被撞的前车 D3115次列车司机属于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 的工作人员。事发时, 他的工作区间是宁波东到福州南 。 大家可以算一下,从宁波东开到福州南要多长时间? 宁波东到福州南为564公里,动车组速度为200公里每小时。根据火车时刻表,行车时间最短为2小时41分,最长时间为3小时33分。 平均时间为3小时7分钟。根据每两天开一次火车的要求, 平均每天开火车的时间仅为1.5小时左右。 补充二:《动车组司机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要严格防止动车司机超劳,一个区段内、运行图中动车组运行4小时以内的,实行单机值乘,否则必须两名司机轮流值乘。 遇到恶劣天气,必须2人同时值乘。曾应邀体验日本新干线的《光明日报》驻东京记者陈志江撰文称, 为避免疲劳驾驶、保障安全行车,新干线一般行驶2-3小时,列车就进入其他公司管区,驾驶员随之轮换。 由补充资料可以看出,本文正文观点正确。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3681 次阅读|37 个评论
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致敬
hujunping 2011-7-25 09:59
当应急事件发生的时候,有一批人,他们不是前线应对问题的主角,却也一样在后台高强度地工作。他们就是媒体人。 今天看到 “腾讯评论” 上的两期内容,不由地感动。在这短短的两天中,就“动车追尾”事件,他们策划了两期的内容:“ 7.23 动车追尾事故的技术分析 ”、“ 六问动车追尾事故 ”。 前一篇报道从动车技术角度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后一篇则从公众的视野提出了关于事故的焦点疑问,并尽可能地从多方了解信息,提供给公众参考。 快速响应,这就是当今媒体的一大特色。因此,在评估一些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适当考虑到这个因素。向媒体人的辛勤工作致敬。 (注:腾讯评论的两个主题策划内容有链接)
个人分类: 行业之范|3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铁路可靠吗?
热度 1 wya 2011-7-25 08:57
列车竟然没有防追尾系统?车与车之间、车与站之间竟然没有沟通机制?每车安装一套GPS或者激光、雷达防追尾系统不过数千元钱吧? 列车竟然没有调度系统?后面的车竟然不知道前面有列车临时停靠! 列车竟然没有避雷系统?有避雷系统就不会中途停车。如果此缺陷发生在大飞机项目上...... 事故竟然没有独立调查机构?任凭运营单位自行做主掩埋车体,毁灭证据?? 好像不仅是技术缺陷,管理也够乱的! 以上仅是推断,期待铁道部的官方解释! 总之,在国内乘坐交通工具,如果中途停车,赶快下车,并在侧面较远处等待上车!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93 次阅读|5 个评论
高速之殇:华丽数字后面的苍白
热度 2 entomology 2011-7-24 16:54
高速之殇:华丽数字后面的苍白 看着不停的大雨,再看看天气预报可能一周没有好转,我的心情非常急躁。大队的人马困在这保护区里面,留也不是,走也不是。还没有研究生,好不容易盼到本科生放暑假,本想多调查一些数据,多写一篇文章,多点SCI和IF,以便多报点课题,多拿些奖项,多弄些头衔。这该死的雷人的天气! 看看电视,各地的GDP和经济指标数字高调而喜人,但楼市、股市和菜市的数字却让人望而生畏。持续了30年的高增长,刚开始时的确能分享到成果,现在总觉得是少数人拉动和享受了这华丽的高增长。这火红的数字让人有些不安,这后面也许藏着什么。 下雨了,保护区的水很浑浊,烧开的水里总是有很多漂浮的东西。但还好,这看似肮脏的水里面没有塑化剂、没有三聚氰胺、没有防腐剂。没有揭发之前,三鹿和双汇提供的也是华丽丽的数字。但这些漂浮的大公司倒塌得很快,我似乎看见地上散满了各种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跟着倒塌的有各地的楼房和桥梁,这近十年的建筑比起祖宗辈的赵州桥、爷爷辈的钱塘江大桥差多了,难道是我们现在的科技反倒退步了吗? 应该不是,君不见我国的论文数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拥有博士头衔和院士头衔的人数也鹤立鸡群,各种国际先进的项目和产品层出不穷,科技也是一片华丽丽的数字啊。那是怎么了? 终于等到放晴了,开工。可是为什么一天只能调查几棵树,怎么会这么慢?我核算着这些数据能够怎么用?能冲SCI吗?发几篇才好?IF能达到多少?这些数字很重要,我很焦急,这关系着我的排名和职称,关系着我的工资和奖金,关系着我的数字。 算了,累了,钱也不够了,大伙回家吧,下个月再来。 可是,回到家中,先是客车在高速公路起火,我有些后怕。还好,这次出野外坐的高速客车除了老旧些,座椅有些松动,空调有些温暖之外,并没有超载,万幸。然后,网络上开始铺天盖地的动车追尾的消息。回忆起坐动车的情形,风驰电骋,一会就到了目的地,当时颇感幸福和自豪。但是,这该死的雷人的天气!这高昂的速度让人有些不安,这后面也许藏着什么。 联想到自己的调查,我是不是该放慢些,体会一下科研的本质和乐趣,让这华丽的数字和速度都暂时见鬼去吧。 。。。。。。 可怜的是数字下面消失的多少灵魂和生命。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3695 次阅读|2 个评论
诡异的动车追尾:红与黑、政与罪!
热度 6 xqhuang 2011-7-24 16:32
诡异的动车追尾:红与黑、政与罪! 沉痛哀悼7.23列车追尾事故遇难同胞! 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动车D3115与D301发生追尾,已经造成两百多人伤亡,至少35人遇难。这次追尾事故极其诡异,雷电?人为失误?恐怖事件?为什么在事故原因还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忙毁尸灭迹? 这些疑问,问领导不如问电脑!通过 彩字秀网站 ,输入D3115和D301,可以得到下面的两张脑图: D3115:全红的政,D301:全黑的罪,真诡异!红与黑的较量,政与罪的碰撞,黑夜中流淌着鲜红的血!我无法解释这是为什么,但这一切都是事实,你若不信,用D3115和D301周围的数字,试一试。
4171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