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安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安静的寒假
热度 1 csiro 2017-1-16 06:28
国内已经放寒假了,我昨天回到悉尼,这里不冷不热。刚过圣诞节的长假,学生还没有开学,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人。这是看书,写作的最好的地方,最好的时光。过一个安静的寒假吧,但也不会闲着。 因为在国内忙得很, 今年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并没有刻意发布消息。回来才查UTS的网站,一看竟然是提交材料 最后一天,赶忙联系几位申请人。 还是不错, 申请我们环境 方向的 CSC-UTS博士生计划的,有三人。即 史利洁,来自西北农林;李建国,来自寒旱所;任晓东,来自内蒙古农大。祝大家一切顺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要因为诺奖打扰屠老安静的退休生活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5-10-6 13:17
老太太还希望再好好活十年八年的,长寿才是王道。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307 次阅读|1 个评论
集中精力的好处
热度 5 zlyang 2014-1-13 13:23
集中精力的好处 (1)《 陈省身 :“大师”二字这样写》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10/25/c_122193249_3.htm 陈省身:中国人为什么在大陆工作还没有拿到沃尔夫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因为人们一旦学术上有所成就后,在国内给他们安排的官场上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来做学问。 要做学问就要安静,甚至电话都不要接,不能打断思路。 (2)孙小淳《 苏联专家 谈中国的“科学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730496.html “最优秀的中国科学家 没有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没有时间提高自己 和培养干部。” (3)托尼· 施 瓦茨 ,2013-02-27,《管理能量,而非时间!》 http://www.hbrchina.org/2013-02-27/112534604.html 第三个关注点是思想,思想必须集中。 集中注意力 ,使高管们的能量不致分散,他们就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与过去相同的工作量。
424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大师的背影:请让心安静
热度 21 张海霞 2013-10-22 13:01
早上和一个朋友出去办事,到北大清华之间的蓝旗营那一站下来,我们转到小路上准备过天桥,看到一对很儒雅的老夫妻在路边上等车,忽然想起最后一次见到黄昆先生也是在这里!那是一个秋日的黄昏,我从北大走路回家,路过蓝旗营附近这一片热闹的小饭馆,这是一条很熟悉的路了,自从我到北大以后就几乎天天从这里过,只不过有时开车,有时骑车,有时步行,匆匆而过,还不知道想着什么心事,也无暇顾忌路上的行人,那一天一样是目不斜视地走着,可是前面的两个瘦高瘦高的身影挡住了我,是两个老人,男的带着帽子,女的是一头花白的卷发,灰色的衣着,互相搀扶着,并排不急不慢地散着步,从背影看得出是一对生活恬淡的老夫妻,应该是饭后出来遛弯儿。那女的很高,头发卷卷的,我从他们身边绕过的时候忍不住看了一眼,这可不打紧,让我几乎喊了出来:啊!这不是黄昆先生和他的英国太太李爱夫吗?因为那时候黄先生已经得了国家大奖,照片到处可见,我们所里也到处是黄先生的宣传,真的,真是黄先生夫妇!他们恬静地走着,也听不到说什么,黄先生走的很慢很怡然,李先生坦坦然然地并肩前行,看不出表情,也没有看路人,只是静静地走着。我长大了嘴巴,却很快就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去打招呼和问候的,他们也不希望有人打扰这难得的闲暇时光,于是我匆匆走了过去,看得出来李先生是看到了我的惊讶,知道我认出了他们,她不动声色地淡淡地冲我笑了下,继续前行。 就这样,在一个安静的秋日黄昏在一条大街上我从大师的身旁擦肩而过,也是从那个时刻起,我深刻地认识到,其实无论你在外取得了怎样显赫的成就,无论你做为大师被多少人膜拜着,岁月终将无情地漂去那些浮华的泡沫,那时候显露出来的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意义:只有相爱的人陪着你一起走过这安静而美好的日子,才是莫大的幸福!如今黄先生和李先生都已经仙逝,但是那个黄昏中他们那高高瘦瘦的挺拔背影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今天,机缘巧合再走这蓝旗营的小道,让我有机会再回忆起黄先生和李先生这大师的背影,让我有机会再次提醒自己:在这纷繁复杂和喧嚣的环境中,请让心安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247 次阅读|21 个评论
大赛拾遗:陆俊茜与杨晓虹-安静的美丽
热度 7 physicsxuxiao 2013-5-25 23:24
杨晓虹.泊 陆俊茜.岸边
个人分类: 英雄|757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做个安静的女子
热度 11 学数学的苹果 2013-4-28 16:05
我坐在堆满论文的桌子前面,形形色色的优化方法却怎么也找不到最初的图像。望着电脑屏幕,发呆。   索性煮杯咖啡吧,不加糖的咖啡在灯光下升腾着雾气,伴随着咖啡机的响声,一股微苦而香的味道慢慢滋生开来。一口一口地喝,然后慢慢品味,如同文献的算法,只能慢慢的慢慢地体会,才能感觉到作者的思路。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我都是个外表活泼内心简单安静的女子;身为重口味的理科人,却喜欢颓废的美丽,喜欢读文科人喜欢读的书,喜欢文字中那淡淡的忧伤。贪恋咖啡,贪恋春天的丝丝温暖,贪恋夜晚的厨房中那个安静的不能再安静的时光。    有时候,孤单寂寞的时候,读一本好书,靠着文字的温度来温暖自己,靠着文字的浪漫来浪漫自己。在时光的飞逝中,慢慢的将内心收敛成一条平静的河流,缓缓流淌着,波澜不惊;能忘记尘世的喧嚣和烦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再去靠外界来抚慰自己内心的忧伤。
2659 次阅读|30 个评论
学会享受边缘人生的安静
热度 1 duke01361 2013-3-9 17:50
学会享受边缘人生的安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晋陶渊明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 辛弃疾 学会享受边缘人生的安静。 想必很多人都喜欢追逐名利、权势、金钱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对于我而言,觉得刻意追求这些东西可能会耽误很多事情,比如尽可能地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或者搞得我没有心思和时间从事我已经坚持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 在我读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位还读高中的弟弟得了白血病,手足情深,不过还是那样眼睁睁地看着他英年早逝。一点办法也没有!从那个时候我就发誓要从事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研究生入学之前,要去科学院面试,我对我导师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搞与医药有关的课题!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假如在我不能继续从事我的研究之时,我的研究方向还没有被攻破, 那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586 次阅读|3 个评论
安静的孤儿院
热度 1 smallland 2012-11-27 18:00
致力于消灭孤儿院、让孩子回到家庭 的社会活动人士 Georgette Mulheir在TED演讲的片段 : 我们中或许还有人记得一则新闻 关于1989年革命之后的罗马尼亚 能想起一些关于这些机构的可怕情况 。 我被要求去帮助一个大型机构的主任 去帮助阻止孩子们离开他们的家庭 。 容纳了550个婴儿,那是Ceausescu的展示孤儿院, 因而我被告诉了说条件比其他的要好多了 。 和许多的小孩一起工作,我猜想 机构里一定十分的嘈杂 , 但实际上那里和修道院一样安静 。 很难相信哪儿有孩子 , 主任带着我一间一间房间参观 , 每间房间有成列的小床 , 每张床上躺着一个望着天的小孩 。 在一间有40个新生儿的房间里,没有孩子在哭。 我可以看见脏了的尿布,我可以看见 有些孩子的痛苦 , 但唯一的噪音是一种低沉的,持续不断的呻吟 。 护士长十分骄傲的告诉我 , “ 你看,我们的孩子们表现的非常好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认识到 这种安静并不是例外的 。 新来的孩子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也会哭泣 , 但是他们的需求仍然没有达到,所以 他们最终学会不 再 多此一举。在几天的时间里 , 他们无精打采,毫无生气,对着天空发呆 就想其他的孩子一样 。 有兴趣您可以看看 这个 讲座 : http://www.ted.com/talks/georgette_mulheir_the_tragedy_of_orphanages.html 这里 要说的是孩子的哭闹。在人们的常识中,孩子就是天生的爱哭闹,不能活动的,躺在床上哭,大一点,会在地上打滚哭:不买这个玩具我就不起来。没错,但孩子也不是傻瓜,即使很小还没有多少思维能力,他也知道适应环境。如果哭闹没人理会,他就不会一直白费力气,就会很快学会不哭 -- 望着天花板发呆,比毫无收益的哭闹要明智许多 。 当然,这样的安静不是好事,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类似的,我们的幼儿园和小学会好一点,但也会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变得明智,可能比都回家好。
22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内向”需要改正吗?
热度 5 fouyang 2012-8-23 08:31
据说有一次火星记者到地球采访,隐身跟踪政界商界要人和其他收入最高的人等,看他们整天在做什么。最后他得出结论:地球上最重要的工作是说话! 这虽然是笑话,但也反映了现实。的确在今天的社会中,沟通能力是职场利器。能说会道,魅力四射的人每每如虎添翼,而内向,沉默寡言往往就被视为 “被动”,“不合群”,“缺乏领导能力”而被挤入“慢车道”。我们亚裔在讨论子女教育时,也每每把培养“外向”性格作为重要的目标。 今年推出的“反潮流”新书《安静》(“Quite: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by Susan Cain)引起了广泛注意。这本书挑战了我们社会和文化对于内向的看法,也为内向性格的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内向不是“腼腆”那样缺乏自信,而是偏好安静,独处的环境。《安静》书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测验表(附在本文末),指出了内向者的行为特征。 即使在崇尚外向的当今社会中,内向性格也不一定是成功的负面因素。在需要分析,思考的职业中,内向的人更容易集中思想进行长时间的冥想和探索。他们较少人云亦云,而每每做出独立性更高的发明创造。许多科学家都有内向的性格;爱因斯坦就是个极其内向的人。作为领导者,内向者以其低调,平实的作风容易得到信赖。而且他们对下属干涉较少,更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卢瑟福总统和甘地就是著名的内向型领导者。在人际关系上,内向者也不是如通常认为的那样孤僻,不善交际。在群体活动中,他们也许不是主角而更愿意旁观。但是在个别交往中,他们却是很好的谈话者。内向并非“病态心理”,反而在维持心理健康上有独特的优势。内向者不需要从外部刺激中获取“能量”,而可以从自身的心灵活动中得到满足。《安静》的作者说:人们常常嘲笑“蜗牛型”的独处者,要他们“走出壳外”。其实,随时能回到自己“壳里”,又何尝不是好事呢?所以内向不是需要改正的缺点。内向者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 内向很大程度上是生来就有的性格。孪生子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更有研究表明,内向者从婴儿期开始就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正是这种高敏感度,使得这些人长大后有躲避刺激,偏好独处的倾向。而把内向性格与对刺激的敏感联系起来,也就是本书的理论基础。 由于其敏感,内向者往往更善于对事物细节进行观察。例如在人际关系中,内向者对于各人的性格,行为和互动会有较深的了解,而产生过于复杂的应对策略。这反而使他们在社交上显得木讷,被动。社交行为是“内向”最重要的反映。但内向者躲避刺激的倾向不只限于社交行为。 内向性格是天生的,但并非不能改变。后天训练能克服内向者对于人际交往的不适甚至恐惧。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恐怕要数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卡内基原来是个沉默胆小的孩子。但他立志要成为一个演说家。他刻苦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并通过推销员的工作锻炼自己。后来他成了著名的演讲和人际关系导师。 “卡内基学院”训练出了成千上万带着永恒微笑,善于交友,富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大大推动了美国崇尚“外向”性格的文化潮流。这种训练实际上是用大脑中的理性压制了感性的“内向”倾向。这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奏效。但当遇到巨大压力或意外情况时,人的生存本能使得感性决定更为优先,所以内向的“本性”就又显现出来了。 虽然内向是人性多样化的一部分而且有其重要的长处,但当今的西方社会文化还是强烈地崇尚外向,歧视内向。不仅人们把外向与“领袖”,“成功”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从学校到工作环境也越来越鼓励“团队”努力,而看轻个人化的工作。例如有些公司取消了单人或双人的办公室,代之以集体办公大厅,以期促进员工交流。这些措施对于外向的人的确有用,但却使得内向者不能很好发挥。这种偏向不仅有碍公平,也使得整体业绩受损。而且过多的“团队”互动也推进了“群体意识”,也就是最能说会道,最有魅力的人左右了大家的思想。这对发挥创造性,形成正确决定是不利的。当然,企业领袖中也有很多内向者。最有名的当数盖兹和巴菲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人都是自己创业做大的。要是他们需要在现有的大公司里谋提升的话,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尊重内向者的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是组织和企业管理的一个常被忽视的课题。 《安静》这本书不仅为内向者“正名”,也为他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自处之道。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工作适合于内向者,主要是比较独立,自由的职业,如写作,科研等。当然职业的选择并不取决于性格这一个因素。很可能性格内向的人却选择了需要外向的工作。这时候,除了通过积极训练增强自己人际交往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外,也要正视自己摆脱外部刺激,独处沉思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安排机会满足自己这些需求来“充电”。这样工作起来也会更加有效。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与外向的人相处,特别是在亲密的关系中。内向者往往倾向于避免冲突,寻求讨论与和解。但外向者却往往把一定程度的冲突看成是亲密的表现,而把内向者在面对冲突时的躲避退让看成是冷淡。这时,相互了解对方性格特征就很重要了。特别是,不要把内向者的避让当成软弱,因为这会导致最后失去控制的冲突爆发。而内向者也要清楚表明自己的底线,并尽量习惯适当的冲突。 《安静》的作者凯恩的自身经历就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凯恩从小生活在一个内向安静的家庭,自己也是内向性格。但不服输的她选择了一个需要外向的职业:律师。虽然她的善体人意带来了一些职场优势,但她仍然对这个职业不满,而转到了更自由,独处时间更多的写作。她把写作与重新认识自己结合起来,完成了“内向者的宣言”《安静》。这本书得到了从专业(今日心理学),科普(科学美国人)到大众媒体(纽约时报,公共广播等)的重视,凯恩也成为了热门演讲人。但是她坦承,自己依然惧怕每次演讲任务。然而,她并不是懦弱被动的人。网上搜寻一下就可以看出,她为自己和为《安静》所做的营销活动是相当有声有色的。凯恩的经历证明,一个内向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不必背离自己的本性。 对于内向性格的认识,对咱们亚裔来说特别重要。也许因为亚裔文化对内向的相对肯定,亚裔人群中具有内向性格的人更多。事实上,“内向”是亚裔人群(包括其子女)的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部分。《安静》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是要接受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教育周围人正确认识内向的价值,而不把内向看成是领导才能的对立面。这也是“社会多样化”努力的一部分。而对于具有内向性格的孩子,除了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外,也要留给他们冥想,独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去学习知识。虽然表面上他们可能显得木讷,不够聪明,但他们也许可以得到更深刻,更独到的理解。 《安静》这本书以内向,外向为框架讨论了许多性格和行为问题。在心理学上,内向与外向只是描写复杂的心理特征的很多维度之一。所以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是相同的。例如,常用的一个心理测量方法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其中包括四对指标,内向外向只是其中一对。而且,内向与外向是一个连续谱,人与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一个人本身也可能同时具有内向与外向的资质,而在不同场合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也许是为了行文方便,《安静》中很多描写过于简单化,绝对化了。这是读者们需要小心的地方。 《安静》这本书及其所得到的重视,可以说是首次把内向者推到了台前。让内向者以及整个世界认识到这种性格的存在与价值,会让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有关文章: 亚洲传统价值在西方:财富还是包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466439 附:判断性格的简单测试(选自《安静》) 在下列陈述中,你同意的越多,你的性格就越偏向于内向。 与团体活动相比,我更喜欢个别交往。我更喜欢书面表达而不是口头表达。我享受独处。我比周围人更少关心财富,名声和社会地位。我不喜欢客套话,但享受深入讨论。人们说我是个好听众。我不是冒险者。我喜欢专心,没有干扰的工作。我喜欢与很少几个亲友一起渡过生日。人们说我安静,温和。我希望在工作完成后再告诉别人。我不喜欢冲突。我独自工作时效率最高。我喜欢先想好了再开口。我虽然出去游玩时很高兴,但之后还是觉得累。我常常让电话直接转到应答机。在周末,我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排得太满。我不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我很容易集中精力。在课堂上,我更喜欢听讲而不是讨论。
个人分类: 书山有路|629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微博】发呆中的丑小鸭
热度 7 cutefay 2012-7-6 20:12
这个周忙忙碌碌地办了很多手续,心也是风风火火的。然而到了这个周五的傍晚,内心开始平静下来,思考了很多事情,包括人生的哲理等。接着,又什么也不愿意去想了,虽然工作还有一堆东西要写,但也不想写,更不愿意出门,就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呆着。而这种安静呆着的内心感觉又很奇妙,很复杂,说不出来,似乎有些淡淡的忧伤,而似乎内心又很平静。 人生中,需要一些淡定,不期待,不执着,不害怕,全然去接受自己身边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一切随缘。 或许,人是经常需要这样安静的感觉,需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让内心安静下来。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29 次阅读|12 个评论
随笔之129:《佳境》“赏花览月放声歌”
uvard 2012-6-29 19:30
佳境 静若清荷动如鸽, 笑看风雨彩虹乐; 路径蚁窝绕道过, 赏花览月放声歌。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跛行
热度 1 yuehaitang 2012-5-25 12:29
读了北岛的《他乡的天空》、《如果天空不死》等几篇散文,心里有些凄凄然。漂泊的旅行者,能够承受起的孤独与贫瘠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况且一位诗人其本身的浪漫现实主义情怀就令我们望尘莫及。安静者自有其安静的方式,有着别样安静的味道,可以一个人与黑夜孤灯为伴,可以一个人与河堤清风为伴,闹市可以独处,野外涉水为乐。且说安静是一种味道,捧起书,端起茶。 无意于感受这份悲凉,只是读完几篇文章,就想静静地看看树叶,接盆清水洗把脸。晚上回学校,完全抛弃公交车,径自步行回来。习惯了静,逃过马路的喧屑,拐入小区的小道,道两旁华灯初上,在窗帘的掩映下又多了些暧昧。身后一条小狗跟随我几步,又自顾跑开。走着....记下-跛行-一首: 跛行 路上起 阵阵悲凉,虽没有秋风 一闪的念头 十几里路,四十分钟 蹉跎岁月情 算不上 一路行,一路吟 槐香四溢 闻不到的是寒意 盘旋的空山鸟语,清风些许 此时,只剩 幽寂,幽寂 2012.05.24日夜
3965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学之伟大在于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
热度 1 lxchencn 2012-2-19 17:28
有人说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也有人说大学之大在于大楼,也有人说大学之大在于大官,我谓大学之伟大在于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 大学如此之大怎会放不下一张书桌呢?即使放下十万张书桌都不难了,可是还容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吗?学生有吗?老师有吗? 一个分数论英雄的时代,一个金钱衡量一切的时代,一个权位衡量成功的时代,匆匆撞入大学的学子又匆匆地逃离了校园,恨不能一夜之间就投入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还有一张书桌前的学生是安静地迷醉于学习吗? 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一个霸者主宰的时代,一个无法安放学术自由的时代,没有了理想,也没有了梦想,老师你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备课吗?你有安静的书桌跟你的学生交流吗?你有安静的书桌去释放探究的儿时梦想吗? 静一点吧,还要静一点,静静地留下一张书桌,静静地保留你的心灵,自由地享受学习、研究的快乐生活吧!驱去浮华,驱去功利,让大学更伟大一些吧!
33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安静的方法
guangyin 2011-1-9 00:50
这几天的休息一开始是睡不好的,脑子里总是会不停息地想东西。我告诉自己不要想了不要想了,却依旧能并行地去想。躺下的一开始那段的感觉,甚至比清醒着还要累。 想是没有用的,并且让自己很累,但是很多时候停不下来。 安静的方法: 安排好自己的正常工作,要求自己去做; 踢球,球队的氛围很不错,看球队的主页,听音乐; 还有思考好什么是正确的,正义的,值得尊敬的,把值得尊敬的人的照片放在钱包里,提醒自己; 去原谅不可原谅的事情,就是没有原则。要么不去原谅,要么就想清楚那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做过的梦:发了大水,我把同伴举上了树,然后我也安全上去了。不是悲剧。。。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角落,很安静
yanhuasanman 2010-12-29 19:23
角落,你在哪里? 周围一片寂静 没有丝丝的争论 角落真的很安静 可以静静的听着 回味着歌声虫鸣 偶尔有人路过不会打扰你的梦 行人匆匆哪知道你角落的安静 偏有人喜欢躲着聆听雨的叮咛 角落很安静没有一抹灯光 霓虹灯纸醉金迷少了铺张 少年清张狂可惜不是霸王 角落很安静 嘀嘀的隐啜声 打破了原有的寂静 沉默成为往事 不知何时起了风 拂动叶子也风情 自古往事风流鬼 年少多恨自老成 轻雾起,云烟绕 心事少了几分燥
个人分类: 为自己留点记忆|2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阳光的下午
fxf 2010-11-15 14:48
寂静的原野 我轻声走过 清点夜梦 一次、七次 总有你无语的凝噎 昏黄的阳光 我寻找记忆 企图思念 你、他、她 哪一个回首可见 起伏的山丘 我耕耘视线 好想阅读 情感、理智 所有的自己 远方的薄雾 我稀释孤独 谋求安静 呆着、呆子 把心扔了吧
个人分类: 淡蓝的花儿|3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阴天
MissJinjin 2010-9-20 09:43
是入秋了,天渐渐凉了。 阴天,世界不那么明亮却依旧清晰。 突然听到窗外的鸟叫声,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似乎很开心的聊着天。 顿觉世界如此宁静美好,仿佛身在空旷的荒野。 渐渐领悟,没有什么比内心的平静更让人觉得舒服的了。 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个人分类: 那美丽的生活啊~|2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着安静下来
fxf 2010-9-17 12:58
这世界好嘈杂,我们要学着安静下来,这意味着,我们还不够安静,经常在吵闹中行走。原本,人世的许多烦恼都是吵闹带来的。心的吵闹很难对付,禅宗一直对付的,就是这种心的吵闹,直至有人骂,如来是干屎橛,嫌他吵,嚷着学啥佛,断啥欲念。由于心的吵闹,觉得到处是事情,牵挂满墙满壁,这是一种迷吧。 外界永远是热闹的。热闹了,总会有嘈杂的东西,有些东西离你很近,近得你不容易躲开。于是,我们只好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可能是装的功夫不到家,心里难免还会起波澜,一次又一次冲刷心的堤岸,哗哗作响。而事实上,外界永远是外界,符号永远是符号。离开你的心的东西,全是外界,甚至包括你的思念;不是身上的东西,全是符号,甚至包括你的疼痛。 如何视热闹为无物呢?因为只有视热闹为无物,心才能安静下来。热闹的东西,动静大的,一般与社会风气相关,很普及的样子,这种热闹正是非常好处理,我们可以不介入,不接触,保持距离;难处理的热闹是,动静小的,一般与自身相关,很纠缠的样子,这种热闹非常不好处理,因为,我们已经介入,接触,没有距离。之所以称它们热闹,是因为它们使我们的心变得牵挂式的活跃,也可以说某种担心、焦虑。 学着安静下来,主要学习如何处理动静小的热闹。这些小热闹主要与个人利益相关,所以在处理时,不太好把握,因为和个人利益相关,就会涉及到生存问题,如果与生存问题很关切,那么,就不好做到,心外无物了。但,为了安静,不好做到,也要做到。其实,还是有一种途径的,那就是努力使自己和大家伙一样,凡事顺流而下,不出意外,没有特殊,真的遇到事情,相关者会按照集体的事处理,不个人化,那样,一切就好办了。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自己已经特殊化了呢?那就学着举重若轻,有事当无事,微笑着,表演着,直到事情有了个归属。凡事顺其自然,该吃亏吃亏,该放手放手。学着安静下来是有好处的,对于性急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安静下来,你才能做有意义的事,才能使自己的精力用到正确的地方,才能使自己自在起来,才能有时间品味做人的乐趣。 所以,学着安静下来。
个人分类: 关于生活|3502 次阅读|1 个评论
alaurel 2010-1-19 18:29
离开家乡十年了,十年光景一眨眼就过去了,十年我由一个少年变成一个青年,十年前我是一个学生,一个乡镇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准备那不足 180 天就要考试的高考;十年后的今天我还是一个学生,一个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三年级的学生,准备那还有一年才 能获得 博士的学位。十年里我从这个学校转到那个院所,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再到硕士研究生 和 博士研究生。十年我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十年里,我从一年可以回两次家,每次待一个月到每年只回一次家,每次加上路上时间大概只有半个月。 十年如烟,在城市呆久了就不自觉地想念起儿时静静的感觉,小时候很喜欢和别人玩,很喜欢吵闹,很喜欢春节,春节里不单是有好吃的,好玩的,新衣裳穿,最根本的是可以走亲戚,可以和伙伴一起玩,一起打纸板,一起放炮,等等。那时候最怕的是春节前的十几天,那时候放寒假,偶尔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爸爸妈妈上街购买年货,在家里很静很静,静的连自己的呼吸都可以听得见,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机,而收音机基本上是被我拆坏了,不出声了,所以那时候鸡下完蛋之后的打鸣声是那样值得我关注。冬天的故乡是安静的,田间地头基本上没有机械操作的声音,冬天的故乡是寒冷的,记得有些年,家里养了些鹅,那是我们下个学期的学费,这个时候的家乡,绿草大概刚刚没地皮,所以鹅要吃很大的地方才能吃饱,但是几只鹅还是比较好看护的,鹅走的比较慢,所以这时我会到田埂上挖个洞烧点火,有时还会烤个红薯,但是就这样的时光还是比较难熬,除了鹅的叫声,还有远处的鸭子以及村庄的狗叫声外,一片寂静,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就盼望早一点开学,早一点过年,爸爸妈妈早一点回来,下午我会到村头的路上翘首以盼爸爸妈妈早点回来,原来我以为我是想念爸爸妈妈买的好吃的,这些年回想起来才发现吃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是因为那时的玩伴都已经回家了,我怕静,所以才到大路上等爸爸妈妈的。其实小时候还很怕进林子,那会儿好像是怕蛇,怕不知名的怪物等等,现在想来好像还害怕那种静静的环境。 时间就是这样消失在回忆中的,现在在城市里待了十年,真的很想念那种天籁原始的声音,追逐少时的静谧,看那潺潺的流水,一晌午看不到几个人,听听鸡儿们的打鸣声,狗儿们的乱叫声,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一种我此时内心渴望的静谧,望着村前那一汪汪的池塘水,时而微风带起一点涟漪,也喜欢那一年四季不同的雨声,那种天地交响曲般的稀里哗啦,让你的耳朵里只有雨声,融入进这静谧的世界中去,随着时光的变换,越来越难以找到我儿时的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心中的静谧隐藏的越来越深;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只有人造静谧的环境了,我是那样的怀念孩童时光,怀念那八十年代农村特有的静谧。过年了,回家了,真想躺在田埂上安静一会儿,看看蓝天数数白云,听远处的人狗鸡鸭鹅的五重奏。 原来静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体念过后的难以释怀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