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态科学进展》编委会征稿(2010年,第六卷)邀请
生态人 2009-2-10 15:59
《生态科学进展》作为专门刊登生态科学领域前沿进展和热点问题的评述性连续出版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经正式出版了五卷,现为第六卷征稿。文章格式请参阅《生态科学进展》征稿简则。我们诚恳地邀请您贡献大作。 《生态科学进展》简介: 《生态科学进展》是一个评述性的连续出版物,主要介绍生态学、生态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通过研究一线科研工作者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学科文献资料进行整理、评述,为研究者搭建国内外生态学研究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的知识平台。该出版物只刊登综述和评论性文章,不登载原始研究性论文。 为了体现综述和评述性出版物的特点,需要每篇文章有一定的体量。每篇文章字数宜在1.5-3.0万字。每卷拟发表文章15-20篇。来稿经过独立审稿人审阅通过、修改完善后方能刊印。 《生态科学进展》读者群为生态学、进化科学、环境生物学、资源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同时也面向地球科学、生态学交叉学科、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和应用领域的农学、林学、医学、规划和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和教学人员。 《生态科学进展》编委会由包括10余位生态学领域的院士在内、共70多位生态学知名学者组成,组稿和出版由云南大学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努力完成,确保出版质量、刊载时效和学术水平。 《生态科学进展》诚恳邀请您及您指导的研究团队和研究生撰稿。请您将您的选题及时告知我们,以避免与他人提交的文稿重复,浪费您的劳动。在本出版物发表论文不收取版面费(由主编单位负责筹集出版费用,但也不向作者支付稿费),正式出版后每篇论文通讯作者奉送样书两本。 拟在2010年卷(第六卷)刊载的论文,提交选题的截至日期为2010年5月10日;提交论文大纲的截至日期为2010年7月30日;第六卷论文提交的截至日期为10月10日。 联系人:于福科(电话:13888335615,传真:0871-5032753 投稿及联系:gsyfk2006@ynu.edu.cn并抄送cn-ecology@126.com。 期待您拨冗回复! 顺致研安、健康! 《生态科学进展》编委会 2010年3月
个人分类: 专栏1:生态科学进展|4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识生态学的建设性
生态人 2009-2-10 11:49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题跋:尊重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尊重规律付出的代价更大 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个学科体系,生态学好像总是在和经济学唱反调,被认为是一门限制性的科学。实事上,生态学只是提醒我们,目前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错误的,人不在自然之外,更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自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伙伴,人类所做的一切,连同生存与繁衍都有赖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人类没有自封的特权。如果想使自己发展的更好一些,人类文明延续得更长久些,就应该学会用谦恭的态度与自然打交道。生态学要颠覆的并不是人类已经建立起来的现代文明,而是支配着现代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它要限制的只是不顾长远后果的短视行为。 应当说,在自然科学的各类学科中,生态学算是最人性化的了。作为一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的学科,它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它要求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而非分离和对抗。它并不要求人类放弃已有的舒适和方便,更不会要求人们回到原始社会;相反,它只是要求人类审慎地利用自己超越于其他动物的智慧,恰当地运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努力寻求一种使整个生命共同体保持和谐和稳定的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生态学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它的学科范畴而成为了一种新的价值范式。 所幸的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中叶以后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痛苦反思之后人们终于有了觉悟。生态学开始从边缘走入了公众的视野。不过,早期公众对生态学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后人们才注意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对于这一点,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有明确的说明: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我们现在则更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我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不久以前我们感到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联系的重要性,而现在我们则感到在国家之间的生态学方面的相互依赖的重要性。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互相紧密地联结在一个互为因果的网络之中。 我国现在在总体上还处在生态觉醒的前夜。 从关心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看到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正在开始用生态学思维方式来认识我们的活动和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生态学,它就不再具限制性,相反而是具有了建设性。这种建设性蓝图生态学家们早在90年代就绘制出来了。1996年美国生态学会前主席J.Meyer在美国第81届生态学大会上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生态学报告,呼吁生态学家创造性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探索并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推动生态工程、生态恢复、生态经济、生态设计、产业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为建设一个可持续的人类社会创造一个积极的生态学。而今天,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学、生态设计、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学正在为缔造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Margaret et al , 2005)。 当然,建设可持续的人类社会不只是经济学家或生态学家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公众的力量不可忽视,而公众对生态学的态度和对生态学知识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生态学意识和生态学思维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生态学毕竟是专家手中的学问,如何将专家手中的深奥理论转化成通俗而平凡的知识却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在我国,生态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十分迫切但又很薄弱,过去我们的环境宣传主要集中在观念的更新上,但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学知识的传播就变得更加重要。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0c1a4e95263f480b7bf48000.html 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3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的时髦与“生态学”的悲哀,时代呼唤真正的生态学
生态人 2009-2-10 11:44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30 生态、生态学大概是当今时代使用频度最高的词语了。在INTERNET最大的中文搜索网站百度网上,涉及生态的网络词条达480多万条,涉及生态学的词条也高达近30万条之多。有人分析,现在涉及生态、生态学的学科多达200多个,于是有人戏称生态学是最好创造新学科的学科了任何一个学科去掉学字后缀上生态学,都可能成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任何一个学科的前面加上生态一词,都可能与生态学交叉而成该领域的一个新的学科,而首次发表或杜撰该词语的人都可能成为该学科的创始人。 生态、生态学被全社会的高度认同,这是生态学的一大幸事,说明人们关注生态、注意环境保护,认识到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这个学科分不开。 但是,在生态一词成为学界、媒体、民众耳熟能详的话语时,生态学家们在开始掠过一丝欣慰和快意后,马上被鱼目混珠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学所震惊。他们担心,当什么都是生态学时,生态学可能变得什么都不是;高度滥用生态一词,可能使生态学以被曲解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真正的生态学常识和生态环境问题则可能被冷落到一旁。为此,有必要让社会各界知道真正的生态学是什么?生态学能做什么?生态学是如何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生态学是如何指导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并被提升为一个哲学观念,其不变的本质和深刻的内涵是什么?同时,在少数人游戏生态学的时候,应该让社会对生态、生态问题、生态学持怎样一个科学严肃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包括农业、林业、水电、环保等生态学的重要应用领域的业务部门,特别需要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认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的问题,但是,这些部门的少数业务人员和领导干部,在没有真正地理解生态现象、生态规律的情况下,滥用生态学的术语,不按照生态常识办事,事后面对残局又不负责任地责怪生态学和生态学家的无能。这种没有科学责任心、玷污生态科学的情况时有发生。 生态学现在处在一个很微妙的时期,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需要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在面临发展和保护的两难选择时,经常自然或不自然地搁置了基本的生态常识,选择了破坏性的发展方式。在与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决策过程中,生态学家经常也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平心而论,生态学还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学科,现在远没有达到能解决一切生态问题的时候,同时生态问题复杂多样,不同的区域具有很强的不可比性,很多生态过程和生态机理目前只知皮毛,从而绝大多数的生态学家在面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时都小心翼翼,不会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不敢贸然承诺某开发计划和发展项目不会造成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更不会拍胸脯确保能完全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而与此相反,知道一点或不完全知道真正生态学的人,似乎无知者无畏,有十足的胆量,断然可以确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把他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视为草芥,信誓旦旦可以保证什么工程不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或者可以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 在发展压倒一切的社会氛围中,生态学家经常可能曲高和寡。在决策过程中,生态学家经常因观点难以与唯发展论者所苟同,从而陷入边缘甚而被视为异类,进而被逐出决策支持的专家行列。或者有的生态学工作者不堪重负,逐步远离了自己曾经钟爱的科学,成为人见人爱的、比较开明生态学专家。当然,根据需要把一些性情中人树成满足某种需要的生态学家,也并非鲜见。 在当今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这些不同层面的生态学家,各自发展着自己的生态学。生态学有时是一门学问,有时是一种符号,有时是一个口号。在生态学成为一个社会时尚的同时,在很多情况下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并没有被广泛和深入了解。这种现象,曾经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生态学界的一种病态,今天的中国生态学也亦步亦趋。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社会广泛认识到了环境危机和资源问题,生态学更加凸现在社会公众舞台上,并被广泛推崇为能够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指导。虽然生态学还难以担当挽救地球和社会的重任,但现在还没有哪个学科比生态学更能胜任。问题是,生态学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当被曲解了的生态学在社会中泛滥时,很可能导致真正的生态学被打入冷宫。生态学被全面接受和深刻理解之日,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之时。 博客首发:① http://blog.sina.com.cn/ecoplanet ②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modify/blog/c59a9a17b8752d0ac93d6d0f 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专栏3:国内生态江湖|3819 次阅读|3 个评论
认识环境,认识生物,认识生态学
生态人 2009-2-10 11:41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个科学体系,它重视的基本问题是环境怎样决定和塑造了生物,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适应环境的生物对环境具有怎样的改造作用;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 生物需要怎样的资源和环境、并如何获取相应的资源支持和环境保障,以维持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段昌群,2001,2004)。 有趣的是,生态学和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生态学的英文是Ecology,它与经济Economics具有相同的词根Eco,其含义是住所、处所的意思。生态学原意就是分析生物如何经济地安身立命,而经济学本身也就是探索人这个生物如何经济地活下去,从而生态学就是探讨 自然界的经济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生态学。无论是人还是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生存资源,并在其一生中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获得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存价值(生态位)。但是,自然界的任何生物,在长期的竞争条件下不仅仅实现了优胜劣汰,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很高的相互适应水平,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不是简单地为了眼前的有限资源相互竞争,更重要的是构建了 彼此互为资源 、 互为生存环境 的格局。 应该提出的是,过去国内对生态学、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解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和物竞天择的适应。实事上,生态学在该方面真正的强调的是:凡是以其他生物活不下去而使自己生存得很好的生物,最终自己也丧失了存活的条件支持,因此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内涵了一种更重要的生存法则,我们可以称其为 生态智慧 ,这就是如何与周围的生物和周围的环境共同发展,协同进步。例如,狼对羊的捕食,并不是一网打尽,完全彻底地消灭,而是获取生存和竞争能力较弱的羊;狼在维持自己获得生存的同时,也优化了羊群的队伍。羊和狼表面上和短期内可能是敌对的,但长期互动的结果是建设性的。 人类认识到这种生态法则是付出了沉重代价了的。在以经济增长为主流的工业社会,我们只看到了生态学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表象,所以我们认为,自然是等待着我们去征服并只是向我们提供资源的场所,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征服与被征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人类要做的事是如何让自然更高效率地为人类提供唯一地服务;人类认为自己不在自然之中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上,是自然的立法者。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引发的巧夺豪取,使生态环境不断退化,使大量物种罹难消亡。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开始领悟生态学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的内涵,我们将要学会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在一片蓝天下,把保护生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51e6d18b1a57e2d0fd1f100d.html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4699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学视野中的环境: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
生态人 2009-2-10 11:38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3 认识环境: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 环境是当今世界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所谓环境是指相对于主体对象而言的背景和支持条件,意即围绕主体对象以外的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长期以来,人类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从而如果没有特殊所指,环境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目前的环境科学对环境的定位就是如此)。此时,环境这个概念包含的是人类周围的所有生物的、非生物的因素。但在生态学领域,当某种生物为我们研究和分析的对象时,除该生物以外,包括我们人类都是它的环境。因此,对于环境一词,在不同场合、不同学科领域其内涵是不同的。生态学比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在范围和内容上更为多样。 环境是一个综合系统。自然环境主要由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岩石、太阳辐射等自然要素所构成,植物把其中的无机物的成份变成有机物,动物利用有机物成长自己,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把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又为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在这里,各种生物和它的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在某种程度上,自然环境存在的形式就是生态系统(姜汉侨等,2004)。有时为了强调自然要素的整体性使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也称为环境系统。保护环境,就是要保护其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就是要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生物、一个环境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例如,我们要保护某种生物,如果只保护被认为是重要的该生物的本身,而其他的因不重要而被利用和破坏,那么那些不重要的可能天经地义地被破坏而丧失,那么重要的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环境基础,最终也会走向灭亡。在我国,很多保护区往往保护什么,就丧失什么,就是淡化了对重点以外的环境、不重要的部分缺乏保护的缘故。同样,在环境保护中,往往只保护核心部分,淡化了对非核心部分的保护,最后核心部分也被丧失殆尽。如湖泊保护中只保护核心的水体,不保护其中非核心的河道、湿地,不从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系统保护,最后这些受保护的核心部分--湖泊也程度不同都丧失了。事实上,人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然而没有人对自己身体的组织和器官厚此薄彼。大脑和心脏是至关重要的,但非核心的手脚并不因为不重要而可以随便取舍。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不同生物往往划分为三流九等,执行的就是双重标准。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当然,在一段时间中对某些珍稀濒危生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是应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保护了被保护对象所在的生态系统,才能进行长远的保护。 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和比例是不一样的,该区域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规模和途径是有差别的,从而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个性。例如,植物葛藤,在中国是一个很好的绿化植物和牧用植物,但到新西兰就成为令人生厌的入侵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在原产地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而引入到巴西、刚果等其它地方,就引起了引种地的生态倒退;同样一个生态现象,在中国北方研究得很透彻了,但并不意味着在南方此事也依此类推,前者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作为后者研究的参照,但不能取代后者的研究。 自然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的能力。自然界不是吝啬鬼,但也不是有求必应的慷慨施主。在自然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人类的干扰行为是不会导致环境衰退的。很小的和局部的干扰有时可能产生积极的后果,如在森林中,局部小范围的砍伐或森林倒木形成的林窗内,生物多样性反而比森林内更为丰富,这就是中度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的现象;在小剂量的污染条件下,很多生物的代谢活力反而加强等。但是,超过了一定范围和规模,干扰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就显示出来了,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潜力大大下降,达到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进而走向灭亡。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如果收获量小于或等于自然恢复更新的补充量,则可以长期保持这种收获量;如果收获量大于自然的补充量,资源总量将不断减少,最后的收获量将趋于零。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收获量为环境承载容量一半时,人们可以永远地获得这个产量,从而又称为最大可持续产量。对污染环境而言,如果环境污染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的,污染的后果将不会突出,在污染去除以后,自然环境可以较快地得到恢复,而如果污染面很大,污染强度很高,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变为不可逆转的,即使污染去除后,环境也可能无法恢复。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cf728ec4b292cbc839db490c.html 内容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64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学视野中的生物:生命的价值、意义和渊源
生态人 2009-2-10 11:32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1 题跋生物:生命的价值不以人喜而贵,不以人乐而名,自在而自贵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是自然界的精灵。在地球地质历史上,不同地质年代主宰地球环境的生物种内是不一样的,如在株椤纪是恐龙王国的时代,现在是人类王国时代 (徐晓勇等,2002)。科学研究的数据表明,任何物种主宰地球环境的时间尺度都达到了数千万年,而人类诞生至今不过只有数百万年,能够成为影响这个星球主要力量只能从农耕文明以来算起,只有万年左右,真正成为主宰地球环境的主导力量如果从工业革命以后算起,仅仅只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这个星球已经被人类糟蹋得不成样子。支撑和维系我们发展的大量生物在亿万年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保存了下来,但在我们人类数千年的干扰和破坏中却已相继离去。 生物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自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约经历了三四十亿年漫长的进程,形成了500万到3000万种的庞大生物家族,其中哺乳动物4300多种,爬行动物6000多种,两栖动物3500多种,鸟类约9000种,鱼类23000多种。迄今为止,先后出现过类似恐龙灭绝的事件6次。据统计,近2000年以来大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灭绝,全世界约有250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灭绝的边缘。近几十年来,生物物种消失加速,每天约有50100种物种灭绝,这是自恐龙消失以来最快的物种灭绝时代,而地球上现在的野生生物种类一旦灭绝,就没有再出现的可能。 从生命本身来看,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物,不论大小,不论种类,不论分布在哪,都是同等重要的。这是因为: 其一,它们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保存下来的,它们和人类一样,在这个星球上有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其二,任何一种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中都承担着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形态结构不同、功能效应不同、分布区位不同,而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 其三,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一种生物都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着直接和间接的环境支持与资源保障,它的消失和存亡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据初步分析,处于食物链越低级的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维持、功能实现的影响作用往往越大,这类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种生物的死亡,产生链环效应,最后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瘫痪; 其四,我们人类因某些偶然因素现在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宰,生物进化的规律表明人类不可能永远都主宰这个星球,如果这个星球因为人这个物种的存在而使整个生命体系终结的话,人类将是所有生命的罪孽。 其五,任何一个物种都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基因资源。这种资源是人类未来最重要、也是唯一可依托的、唯一不可再造的资源。物种的消失就意味着整个地球基因库的衰败,最终葬送的还是人类自己的未来。 任何一个地区的生物种质及其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地球环境变迁、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差异,使地球上某些地区拥有的特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远高于其它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例如,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种多样性集中分布区。 一个物种所拥有的所有基因及其组合,就构成了该物种的基因库;一个地方所有物种基因库的综合就构成了该地的总基因库。特有物种、亚种越多,基因库越丰富,总有效基因库越大。作为地球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种质资源及其蕴含的庞大种质基因库是当今世界任何高新技术都无法凭空制造的。它是人类社会未来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遗传基因资源的宝库,它为人类利用自然界恩赐的种质基因改良其它种质、服务人类社会的众多领域提供了可能。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未来的战略性资源,谁拥有这种战略资源谁在未来就具有发展的主动权。 鉴于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存在的本身就是价值,而且这种战略性资源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保护好这种战略资源,是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大事;同时这种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也是全人类的福祺,全世界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它。如我国70年代以前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后来中美关系改善以后,美方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的大豆种质资源,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进行了品种改良,80年代以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杜鹃花的原产地,云南是该花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上世纪初叶,大量的野生杜鹃被英国采集并不断改良,时至今日,该花成为英国重要的产业花卉。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cf728ec4b29dcbc839db4903.html 摘录自:段昌群,2006.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41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4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问题的特点:积累效应、放大效应、滞后效应、转移效应
生态人 2009-2-10 11:24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 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38 生命运动是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而生态现象更是因集生命活动和环境变化于一体而显得极为复杂和多样。生态学曾经被认为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观点,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已经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建立了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学科。但是应该指出的是,生态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门与人们所熟悉的建立在经典物理学之上的科学模式不同的学科,目前还不是一个可以进行预测的学科。生态学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思想,对理解环境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无法支持那些根本不能成立的生态学疗方。虽然真正理解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但理解一些生态问题的基本特点对真正关注环境问题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生态问题具有很强的积累效应 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除了个别情况下是突如其来的环境灾难外,更多的环境变化是逐步发展的,一开始并不被人们所察觉或重视,通过初步积累,最后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这就是积累效应(段昌群,2004)。 积累效应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比喻来类比。一个人满头黑发,拔掉一根是微不足道的,拔掉10根是无足轻重的,拔掉100根也是无伤大雅的,但如果拔掉1000根、10000根、100000根呢?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变成秃头、最后可能成为光头。绝大多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积累效应存在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在发生中很难确定其中的转折点。为了更有效地管理生态环境,防治不可逆转的生态后果,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需要分析这个转折点。这就是生态系统在保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维持良性运转条件下能够接受污染物的最大量或承受取走的最大量,即环境容量和资源、生态承载力问题。也是说,任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后的积累都应控制在这个限度以内,否则生态系统最后走向崩溃,人类将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条件和资源支持能力。 积累效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因子的改变程度及其效应程度是不断积累的,二是环境因子的改变范围和效应范围也是不断积累的。前者主要侧重于环境污染,后者主要侧重于生态破坏。量的积累和范围的延伸是受损环境及其效应不断发展的两个方面。 目前,对于突如其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对于经常发生的、范围较大的、普遍存在的、短期内难以觉察效应的生态破坏行为,往往也是视而不见,研究工作往往也很少涉及。正是这些眼前看来不值得一提环境受损,经过积累后很容易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生态衰退。这类属性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最终伤害人类生存和发展、酿成环境危机的最大杀手。 积累效应往往使人们在环境问题上 因恶小而为之,善小而不为。 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 在人类的干扰和影响下,环境变化并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逐步以加速度发展,呈现放大效应。 对于环境污染而言,这种放大效应主要表现在:(1)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而不断积累,呈现放大效应,如南极大气中没有检测到的DDT在当地的企鹅体内则有检出;(2)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在个体水平上的毒害效应可能不大,但在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层次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个体性的生物而言影响较小,但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圈的影响则十分巨大。 对生态破坏而言,这种放大效应主要表现在:(1)局部的生态破坏产生的后果在全局上表现出来,从而产生更大的危害,如上游地区的毁林开荒引起的水土流失,对中下游地区产生洪涝之害,且在下游进行防治的代价远高于源发地区的上游;(2)关键地区的生态破坏将对很大范围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在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过度利用资源、破坏环境,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是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姜汉侨等,2004)。 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后果并不是伴随着成因的出现立刻表现出来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充分展示出来,这就是滞后效应。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往往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而且这种效应普遍存在。例如,美国在19世纪中期开始为了开发中西部,将大面积的森林开辟为种植园,到20世纪30-40年代,这些生态破坏酿造了大范围的生态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中西部数百万公顷良田的表土被飓风卷入大西洋。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是热带雨林比较集中的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种植橡胶,毁灭了大量的热带雨林,至70年代雨林气候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每年雾日减少了32天,降雨量降低了100mm左右,年空气平均湿度降低。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湖泊之一滇池,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是山清水秀、湖水碧波荡漾、岸边水草肥美的渔米之乡,进入70年代在湖泊流域内发生了围海造田,湖泊面积丧失了20多平方千米,进入80年代伴随工业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入滇池,湖泊水质从90年代初的Ⅳ类直线下降到90年代后期Ⅴ类,湖泊内大量水生生物消亡,水体功能丧失。这类状况在国内外环境变迁史上不胜枚举。 滞后效应之所以出现,是由生态系统的反应过程所决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累效应,这种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这个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发生的恶性循环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食物链、食物网传递,在整个过程中因果关系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生态系统本身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这种能力也使人类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在一段时间之后才展现出来。同时,人类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酿成较大规模的不可逆转的后果时,才能确认所引起的破坏和污染。从轻微的、局部的、不为人们所重视的不良后果发展成为严重的、大范围的、得到人们重视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正是滞后效应的形成受这些因素所影响,所以,越是小范围、小强度的人类干扰形成的生态后果,滞后效应越突出;生态系统越复杂,滞后效应越突出;产生的后果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越小,滞后效应越突出。 由于有滞后效应,当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往往不会马上呈现出明显的恶果,从而使人们在发展中对破坏和污染问题放在脑后;同样也因为有滞后效应,当前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未必马上产生效果,从而难以调动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给予高度关注,以避免某些人在口头上高举环境保护的大旗,却将真正的生态环境问题置之脑后,回过头来又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每个社会成员成为毫无意义的环境受害者和牺牲品。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空间转移效应 经常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生态环境破坏了,受害的不仅仅是当地,往往其他相关地方也成为受害区域;一个地方环境好转了,相关区域也享受到风调雨顺的好气象。这就是生态环境具有的转移效应。 转移效应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在河流流域尺度方面(Duan et al , 1998; 2000)。江河上游原生植被一旦破坏,将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等各种自然植被的生态水文作用丧失或降低,从而旱季地表径流严重降低,下游遭受干旱的威胁,雨季极易形成洪涝灾害,使下游经济社会受到严重干扰。从而,江河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常常是问题表现在下游,而根子还在上游,需要将整个流域的上下游进行通盘考虑,才能取得长远的效果。为此,要形成一个理念,就是上游的生态环境就是下游大力发展经济的支撑条件,下游的经济发展应该将如何维持这种支持条件整合到自己的发展思路中。 转移效益在更大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空间转移效应反应在气候变迁上。人类释放温室气体最集中、强度最大的主要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局部区域,但随着全球环流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使全球发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化。 环境问题的空间转移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危机才能真正得到缓解和消除。 博客首发: http://hi.baidu.com/ecoeducation/blog/item/a1e1af034a039c8bd43f7c02.html 摘录自:段昌群,2006. 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生态人生1:生态知识|13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保护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生态人 2009-2-10 10:20
优良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保障。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的,同时又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我国国土的主体分布在农村,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力量是农业,我国人口的主体还是农民,这样,解决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小问题,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基础问题;不仅事关新农村建设本身的成败,也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很不平衡,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又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制约因素,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度认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位和紧迫性 1. 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是维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后屏障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经过 20 多年我国经济持续以年均 9% 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以美元计我国 GDP 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 5 位。如果按目前这样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发展下去,我国的 GDP 总量在最近几年就可以上升到世界第 4 位,在 20 年内可以超过居世界第 2 位的日本,而在 30 年之后就可以超过世界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但是我国经济今后的持续高增长面临着许多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资源和环境问题。虽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城市,但供给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大量的工业原料主要是从农村生产出来的,或者是从农村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心城市的;城市良好环境的维持离不了农村消纳污染。城市的发展在根本上依托农村给予的资源和环境支持与维持。如果农村环境全面恶化,不仅不能提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我国将再没有其它余地来解决自己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位于江河下游,上游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直接关乎我国这些城市的危亡。因此,农村不仅生产初级生活产品,提供了 7 亿农民的生产、生活场所,而且是向 13 亿中国人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场所。在这个意义上,农村是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后底线,是维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最后屏障。 2. 农村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运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和范围内不断恶化。 我国以占世界陆地面积将近 1/15 的土地、世界 9% 的耕地、 6% 的水资源、 4% 的森林资源养活了 22% 的世界人口,人均自然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种自然资源长期过度利用,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农村也没有摆脱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发展经济的道路,大量的资源远远不断输送给城市、带来城市的繁荣,但广大农村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日趋恶化。如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建设用地来自于农村;当农村将洁净的水供给城市,而本身自身却只能用污水进行灌溉。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局部或区域性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耕地污染,我国每年损失粮食近千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目前,全国粮食、蔬菜和果品等农产品的残留超标问题总体上还比较突出,局部地区 1/5 的蔬菜存在农药超标现象。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国土面积 52% 为干旱和半干旱区,三分之二的山地、 200 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 90 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地区和 64 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构成我国广大农村生态脆弱,支持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导致农村各种生态系统功能整体下降:原始森林稀少,森林总体质量低下,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沙化面积每年以 3400 多平方公里速度发展,外来入侵植物达到 190 多种,影响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 环境恶化影响农村、农民、农业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尚有 3 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 1.5 亿亩耕地遭到污染。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农民的生存权,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疾病,几乎让农民收入增加化为乌有。在西部云南、贵州等地,因环境引起的健康问题成为部分区域农民返贫的重要因素。在云南滇池等高原湖泊周围农村,因水污染导致渔业全面崩溃,农村旅游经济衰弱,部分农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多数区域农村最重要生存条件和最基本的福利诉求。如果不尽快引起重视,听任农村环境恶化继续发展下去,势必瓦解农业的基础条件,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很大的不利。 4. 农村环境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而且重点在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投资大部分投在工业和城市。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村环境问题也处于弱势。 改革开放 20 年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农村工业化是其主要推动力。但受习惯思维及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农村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但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脏、乱、差现象突出。随着城市产业的更新换代,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向农村转移,尤其是向西部的农村转移,使本来就很脆弱的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长期以来,农村环保除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投入外,其它几乎无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全国大部分市县级环保部门人员不足,装备落后;乡镇一级环保管理人员基本空缺;村级组织公共职能弱化,使得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村公共环境 无人管 和 管不了 的现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来源,更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命脉所在。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土地和水资源等不合理的开发,带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之农村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废物引起的污染,这都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这不符合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挽救我国生态环境的重大机遇。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面前面临转机。第一,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并将其作为农村小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四章专节提出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第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村环境保护创造了条件。第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环保工作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第四,农村环境保护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第五,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为农村环保工作创造了条件,农村科技进步为农村环境保护可提供技术支持。第六,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热情逐年。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工作的重心一直在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环保工作,农村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点关注。然而,长期的积累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第一环境问题 ---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近 30 年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第二环境问题 污染问题也有了十分明显的积聚。时至今日,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各种环境问题已经凸现,农村环保工作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薄弱环节。如果说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小视的话,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则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全局,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与环境的根本依托。在城市和工业环境已经严重损耗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国是生存之基、立足之本。 二、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5 大环境问题 1. 农村耕地退化问题突出 过去数 lO 年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原因之一就是土地退化。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署 2002 年完成的研究表明:就全球而言,土地退化虽然尚未对全球农业生产率和粮食安全形成严重威胁,但是确已给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贫穷、市场机制不完善、管理落后、资源脆弱的地区。根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世界 40 %的农业土地具有中等程度的退化迹象,世界每年由于盐碱化而损失耕地近 160 万 hm2 ,导致农业产值减少约 110 亿美元。在我国,由于土地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土壤酸化、盐渍化和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酸雨频率和降水酸度呈上升趋势,影响面积不断扩大,长期的酸雨加速了土壤的酸化过程,酸化面积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1/4 ;盐渍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1/10 左右,造成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农产品产量下降;北方荒漠化防治举步维艰,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面积不断发展,使土地资源大量丧失,区域生存条件恶化。土地退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粮食生产、收入水平和粮食价格,并且由于土地产出效益降低势必驱动耕种规模的简单扩大,将进一步恶化农村的自然生态条件,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从长远来说必将威胁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 2.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严峻 我国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按耕地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 40 吨 / 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单位面积施用量安全上限。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农村河、湖、塘水质下降;过度施用农药,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风险增大,毁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加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影响食品安全。 3. 农村水污染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生活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村镇居住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明显。农民致富以后,自家院内追求干净整洁,装修上档次,而院外则是垃圾乱堆,杂物乱放,白色污染在村庄中同样普遍存在。此外,农村小沟、小河、水塘淤积变黑发臭和漂浮物蔓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村镇住宅修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散乱,居住环境变得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成为疾病传染的温床。   4. 农村固体废弃物大量产生,还为城市环境的改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农村在为自己和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也将大量废弃物留在了土壤里。如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 20 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 60 万吨,在发达地区尤其严重。据调查,云南蔬菜产地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 4.2 吨 / 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是产值的 24 %左右。农村也为城市环境的改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了,近郊污染却加重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却加重了。另一方面,农村自身每年有大量的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排泄物随养殖规模大幅增加,污染周边水体和大气环境;农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废弃或破损的农膜污染土壤、污染农村居住环境;秸秆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如果听任农村环境污染继续发展下去,势必瓦解农业的基础条件,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很大的不利。 5. 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代表的农村自然生态恶化 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地方,能源利用主要依然是薪材,煤炭使用范围有限,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在整体上还很低,农村生活和生产能源依靠薪材还十分普遍,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由于获取量大于其可更新能力,造林不见林和森林植被空心化比较普遍。土流失虽然不断防治,但农村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干扰,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并未遏制,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37% ,每年流失土壤 50 多亿吨;生物多样性锐减,受严重威胁的高等植物占五分之一。我国国土主体分布在农村,各类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在农村,农村的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威胁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土安全的重大生态问题。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1. 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未来环境保护的重点。面对严峻的现实状况,农村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家环保事业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切实采取措施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在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控制已经深入人心、各种法规制度日益健全、社会力量日益强盛、环境不断改善的今天,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应该向农村进行逐步转移。各级政府应该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环保工作重点写入的工作报告中、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并编制所在区域农村的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在农村,要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基础,以控制人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重点,坚持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来发展农村经济的原则,扎实地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2. 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给予专项投入。 农村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农村环保势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要强调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体责任,并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一样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范畴,至少给予同等对待。鉴于农村环保突出的公益性,资金投入应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村民自愿,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在示范推广期间,应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中央财政应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环保。建议将农村环保设施投入和农村环境保护的监测、防治和管理支出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中央和省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专项用于农村环保事业。 3.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建议抓紧研究和分析农村快速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性环保法规体系;其次,要建立一支面向农村、懂法、知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环境执法人员,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环境执法队伍;第三,要为农村的环保执法提供支持条件。近几年来,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我国地(州)市环保局的执法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部分县级环境监管和执法条件也有明显提高,但面向乡镇、广大农村的基层环保部门执法人员、执法能力还十分有限,在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还是空白。为此需要加快建设步伐,努力使依法保护环境的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适应。第四,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宣教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教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在农村还显得相当薄弱。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应通过开展环境宣教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保护自己的绿水青山美好家园,意义尤其重大。要将宣传工作落实到乡、村一级,充分调动村一级宣教人员的积极性,制订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宣传行动计划,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探索农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管理和处理模式。 4. 构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支撑体系 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分布广,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资料,很多基础性研究基本属于空白,对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摸清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 目前,需要面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发系统完善、行之有效、低投入、低成本运行的系列技术和成套方案,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农田养分损失生态拦截技术,河道污染控制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湖滨带植物群落及湿地植被重建技术,禽畜粪便、农村生活垃圾、秸秆资源化技术,农田节氮节磷技术等,对在农村开展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给予鼓励和奖励,在资金、科研人员的安排和待遇、绩效评价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对相关技术在进行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有效措施加以推广,尽快使广大农民受益。 5. 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所在区域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很多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地处农村,但 长期以来这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为全社会提供的生态产品,全社会享受的生态服务,顺其自然地消耗着的生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同和重视,还 存在许多环境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富裕的高消费人群对贫困的低消费群体、下游对上游之间在享受环境服务与承担义务之间的不对等、不公平现象。 解决环境不公平要靠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指生态补偿政策,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环境税(费)与资源税(费)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等。这些举措如果得以实施,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正在逐步深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本文是政协提案及政协会议交流材料内容,由 段昌群教授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cn-ecology@126.com )编写,参加 报告调研的人员还有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董海京,戴丽等 引用索引: http://www.sciencenet.cn/u/生态人/ 引用网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019
个人分类: 专栏3:国内生态江湖|6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热 生态人冷
ppchenhui 2008-12-8 23:22
生态( ecology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 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 Eco- )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 house )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而生态学( Ecology) 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冠以生态修饰。 现在对生态这个词的应用简直可以用井喷来形容,在百度上检索生态共搜索到 5.2 2 10 7 个中文网页,而在 Google 上检索到 5.78 10 7 个中文网页,以 ecology 在 Google 网站查询到 6.77 10 7 个中文网页 。生态这个词条甚至比周杰伦的 5.0 2 10 7 条还火热得多。诸如原生态歌舞、生态文明、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生态茶几、原生态活性炭等等,不胜枚举,当然其中鱼目混珠泥沙具下。虽然生态那么火但是我国的环境却没有那么生态,环境正在急剧变差。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均很严重,温室气体排放、有毒气体及粉尘排放均大量增加,大量地表水遭污染和地下水被超标抽采。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三北地区(即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共约 17.6 万平方公里,还有 15.6 万平方公里有发生沙化的危险。初步统计,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末,沙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展约 1500 平方公里。受沙化影响的有 11 个沙(区) 212 个县(旗),人口 3500 万,耕地 400 万公顷,草场 500 万公顷 。 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356.92 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面积 161.22 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 195.70 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且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其次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三是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经专家研究测算,按现在的流失速度, 50 年后东北黑土区 1400 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粮食产量将降低 40% 左右, 35 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有将近 1 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专家以 2000 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 2000 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 GDP 的 2.25% 。 2006 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国 48.1 %的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颗粒物是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空气环境中,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型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超标比例高,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低。根据预测到 2010 年和 2020 年,我国的煤炭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 24.5 亿吨和 29 亿吨,燃煤发电机组将分别增加到 5.5 亿千瓦和 6.6 亿千瓦。到 2010 年,全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将达到 3500 多万吨,到 2020 年将达到 4350 多万吨,烟尘、粉尘的产生量将大幅度增加,这将对环境形成更大的压力 。 据统计, 1999 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 606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 67 %。废污水排放总量较 1980 年增加了近 1 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 1980 年全国受污染的河长比例为 21 %, 1999 年增加到 38 %。受污染较重的流域是淮河、海滦河、松辽河和黄河流域,污染河长的比例分别为 80 %、 64 %、 60 %和 50 %。造成水污染的来源包括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 75% 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 118 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 115 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 40% 。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滇池、太湖、巢湖等都已是劣五类水质,恶臭难闻,绿波荡漾。 生态环境如此恶劣,正应当是生态环境专业的莘莘学子报效祖国的大好时机,但是事实却不然,大量生态环境专业的学子难以就业,被迫改行,做保险干销售,有些甚至当幼儿园老师等等。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 40 名毕业生中,除 3 人进学校搞生态教学及 2 人在环保系统做公务员外,其余人等有三分之一考博,剩下被分流,从事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职业。说到此处,很多生态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恐怕心中有戚戚焉,读博很大程度上是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缓兵之计罢了。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做为支撑,但是网上众多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抱怨难以就业的帖子至少部分反应了这个情况。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来培养这些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一朝毕业四处分流,鲜有人致力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业,岂不成了笑话。原因何在? 难道是这些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从一般角度考虑,国家生态环境那么糟糕,必定对治理环境的人才有比较高的需求。但是事实是大量的专业人才被分流到其它行业中去,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其实,答案就是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不过这种不对称的双方都是变态的,不正常的罢了。大环境上来说社会上容不下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从教育和学生素质上来讲,又跟社会实际需求相差较远。 社会上给生态环境的工作岗位较少,政府下属的环保系统、农林系统、污水处理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内部极少的治污岗位。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少有企业投巨资搞环境保护,因此现阶段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内生态环境专业的人生存空间很小。而且,生态环境工作多属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活动,常常扯经济发展的后退,因此只有政府来养生态环境的工作人员。 截至 2004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50 个地区(州、盟); 661 个市,其中:直辖市 4 个;地级市 283 个;县级市 374 个; 1636 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 852 个市辖区。总计:省级 34 个,地级 333 个,县级 2862 个 。全国有 601 所大学本科学校 ,假设生态环境专业学生每所大学每年招生 50 人,那么每年毕业人数就高达 3 万多人。即使我国每个县级单位都有环保局都有治污厂,政府能养活的生态人较之我们的毕业生人数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我国,公务员考试猫腻较多,公平竞争难以实现,因此,能正常进入环保系统的生态人就更少了。如果再加上众多的专科学校的学生,情况将更加严重。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把这些人才浪费掉呢?社会需要他们啊!很可惜的是,他们不符和治理环境问题的标准,社会上也用不着他们。说白了,学的东西没多大用。本科阶段多教些生态环境基础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生态环境专业的毕业生实习,缩水为到治污厂参观半天,另外到其它工厂(如可口可乐、化肥厂、啤酒厂等)参观学习总计一周,而后写篇实习报告。到了研究生阶段分工细化,每位同学专攻一隅,有些运气好的同学搞污水处理或地理信息系统,就业前景较乐观,但是大量的同学搞基础研究如土壤养分调查、植被考察、碳汇等,社会岗位极少,难以就业。简言之,实用性差,无法治理环境。 现在我列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劣和生态环境专业难就业这对矛盾,我尝试着提一些思路,算是抛砖引玉吧。太远的未来我们也难以把握,只争朝夕吧。眼下,我觉得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都没有真正地明确出来。目前,我们仍是以国家为主体去治理生态环境,国家使用全部纳税人的钱去治理少数人污染了的环境,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而且大家都知道,政府官员治理环境没有强大的利益作为驱动力,因此效率相对市场运作而言十分低下。政府常常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环境保护,企图发动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但是又没有授予人民管理和保护自己周边环境的权力,所以在只有义务没有权力的现实面前,群众难以被发动起来捍卫自己生存的空间。 生态环境保护应当权责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应当是那些生活在那一方水土的居民,当地的环境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授予人民捍卫自己家园的权力,还有谁会漠视极少数人肆意毁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呢?权力约束着责任,谁污染就应当谁治理,现在是政府天天叫着这个口号,但是督促起来却没有太大功效,如果是当地的人民拥有监督污染者的权力,那么当地人民就会受自身利益驱使而认真监督责任人。当然,当地人民是个虚幻的字眼,必须有一个人民代表的机制行使人民的权力。 当污染出现了,环境破坏了,谁去施行治理环境这项工程呢?当然是我们生态环境专业的专家了。环境治理工程应当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绝不是以环保局或者某衙门的政绩工程。环境治理应当是政府督导的企业行为才符合利益分配。譬如三峡工程,它是国家的工程,但是依托与电力公司实施,政府并不之间参与到项目中去,而是对项目进行遥控,公司由市场去调动运作。有些环境治理工程同样是有很大的效益的,运用灵活的技术和创意,废料可以变废为宝,矿井塌陷地可以改造成鱼塘或水上乐园等等。另外,政府招标企业参与,这样就能带动大量的人才投身到环境保护中来,而不是到政府部门当公务员去做环保政绩工程。利益拉动企业进入到环保中来,必然催生出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方案。没有经济效益的环境保护项目,也可以由政府注入资金,进行企业式地运作,而不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运作方式。 我坚信当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当生态环境专业的人才继续流失,总有改革的一天!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82.htm 2,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q=ecology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oq= 3,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120407094.html 4, http://www.china-eia.com/pub/news.asp?ctyp=NEWScatid=1761ctxid=4769 5, http://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390365 6,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0/Nov/11949.htm 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521992.html 8,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5362.html 9, http://www.cigem.gov.cn/ReadNews.asp?NewsID=152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73 次阅读|5 个评论
窗外的流浪猫
eloa 2008-11-28 08:52
段玉 发表于2008-11-26 星期三 7:00 野猫(wildcat) 这个词的原意是:独立生活在山地和森林野生环境中的猫。在北京城这个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有一些失宠的家猫,行单影孤在未分类的垃圾桶旁寻找吃食,它们 被迫这样自行解决温饱问题,该被一些人不科学的叫成野猫,实际上,它们是半路出家,流浪在城市丛林中求生存的前家猫。 流浪猫和野猫的出身有着极大的不 同,前者出身豪门,得宠于人类,享尽猫间荣华富贵。后者生于荒野,遵守着古墓派昼伏夜出的生活规律,以夜幕为背景,月色为追光,不断定格擒拿田鼠的矫健身 姿随着城市化的建设以令家猫瞠目的速度进行发展,人类喜新厌旧的创新精神日新月异。家猫,最先以居民的捕鼠者角色承担着家务重任变为人们手指 把玩皮肤亲昵的绒毛肉团,咖啡猫是这一阶层的代表。家庭宠物们时刻都担心着自己被裁员像这次经济危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员工们一样。其实,无论在这场金融风暴来临之前还是之中还是之后,人,这个自私的家伙都会因为种种原因将自己不再关爱的家猫赶到大街上去。与北上的姬十三相比,它们没有老婆,没有无敌海景,只有自由,流浪猫们在路上 一,定居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天气晴 我家的窗外出现了一只流浪猫。 体着灰褐色的毛(可能原来是灰黄色,经过尘世的沧桑以后,已经看不清原来的毛色),攀爬在水管道上。它的体内仍然存有着祖先优秀的基因上树攀枝如履平地,体积庞大的水管外包石棉,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暂且叫它小黑吧。 你看,它左顾右盼,好像在寻找什 么。流浪猫,颠着它的脚尖,流浪猫想着它的爱恋,为防止一转眼就让我看不见,我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对准了它。红外线惊扰了这个自由的孤独者,它注视着 取景框中我的眼睛,信任还是怀疑?惊恐还是惊喜?攻击还是逃跑?漠然还是关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知道,它比我想象的更矛盾。 二,受孕 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天气阴 一直在备课,平常就住在学校宿舍。中午11:25,终于得空回家了,进入卧室,第一眼就看到窗外的小黑。它俯卧还是那样矛盾的看着我,只是行为和眼神都少了许多恐惧。是我那像老师一样的仁慈安抚了它吗? 2008年7月28日,星期一,天气晴 下午15:00左右,我从昏昏沉沉的午睡中醒来。看窗外,两只小黑正在打情骂俏。没有了浴盆香波,所有原来暗色调的猫咪宝贝们独立打拼的过程中都会被酱缸社会染成小黑。我无法分清楚这在夹缝中享受男欢女爱的一对儿谁是雄谁是雌,只知道这户不交房租的钉子户就要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2008年7月29日,星期二,天气晴 凌晨1:14。漆黑的窗外响起了暧昧的叫猫声,本来这个闷热的夜晚就已经让我非常心烦了,听到这样的声音就更添了烦躁。索性用录音机录下了这家临时邻居的床地之欢,气势磅礴、巫山云雨(省略细节描述400字)。 早晨9点多,折腾(或者被折腾)了一夜的小黑和我依次醒来,看向窗外,令我吃惊的是,一只大白猫!(我们叫它大白好吗?),正在我家和后面高楼之间搭建着违章建筑。我看到大白在平台上拱了几下就将身形掩藏在那违章建筑中了。不知道昨晚小黑是玩3P还是偷情来着 2008年9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 从2008年8月8日开始,奥运运动员们在鸟巢的环形跑道上进行着角逐,而我,则围绕着北京城6条环形公路进行家访。这是一段神奇的时期,交通好的一塌糊涂,公交干净畅通无阻,地铁人少列列有座。路边带红箍的志愿者们十面埋伏着,随时追上来帮我指向下一个学生家庭住址的方向。 我恰如其分的在奥运结束时结束了家访,再回家,已经是开学一周了。看不到小黑,看不到大白,就像曾经在我生命中绽放的花朵,它们在哪里呀?它们还在开吗?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不知道,那个时期的流浪猫们的踪迹,还是也得到了奥运的赠票去了鸟巢吗? 吃饭的时候,我妈告诉我,门口有一只流浪猫,白色。院子里有垃圾桶,未分类的垃圾吸引着它们,我想。我去看时,它马上就跑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上次我看到在小黑窝里忙活的那只。这只全身雪白,没有黄斑。 三,小流浪猫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天气晴 十月份就进入了北京最美丽的季节秋天。 今天是个好日子,开学以来的第一个长假。在家中睡懒觉醒来的中午,我就发现了这样令我兴奋的景象: 两只花斑小猫(我们叫它们小花吧) 出现在窗外,小黑仰躺在阳光暖暖的墙边,眯眼关注着自己一双儿女。小花们蹒跚地走过去,找到小黑腹部的乳头吸吮起来我才知道小黑是雌性。两个小家伙像 两团毛线团,在阳光的斑驳下灿烂着扑来跳去,憨态可掬。面对我的镜头,它们有些惧怕,但更多的是好奇。它们和我对视着,眼神中透着天真,面对它们即将面临 的世界,踌躇满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四,成长的烦恼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天气晴 又是3个 星期没有回家那两个小毛球怎么样了呢?回到家我就急不可待地往窗外看,两个花里胡哨的小家伙正在那里晒太阳呢。身体长大了一些,蜷缩在阳光里的小 黑安详地关注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每天到垃圾桶去进行垃圾分类,再将能够找到的有机物吃掉,转化为奶水。我猜想,它就是这样将流浪生活坚持到底的。小猫咪们 成长的很快,我开窗以后,小黑迅速消失掉了。小猫们则比上次见我多了些警惕,少了些好奇。是不是小黑告诉了它们要对人类敬而远之,不要随便和陌生人眉来眼去? 我看到小猫咪们疑惑着望着我,作为 它们出生以来见过的第一个人,也是唯一的人。我给它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它们后来的流浪生涯中,它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善良的,残暴的,友善的,冷酷的 它们会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猫生观,会不会在垃圾桶旁,马路边,墙头上,我们再相见。是否还能见到那第一次单纯好奇的眼神?唉人猫若只如初见 五,长大成猫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天气阴 挤出一个周末,再次回家。我在窗口静静的等待,没有小黑的身影,没有大白的身影就在我将要放弃观察的时候,小花悄无声息的出现,脚步稳健漠然,匆匆走过,留下的是和所有的流浪猫一样的背影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906.html
个人分类: 生物|1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鹅的坟场
eloa 2008-11-24 14:12
张 撞鹿 发表于2008-11-23 星期日 16:35 (本文发表于近两年前的冰点。又一个两年过去,又恰逢冬天,当地天鹅的生活是否有了好转?我不确信,提供另一个角度,供大家思考) 袁学顺在天鹅湖岸边又挖下了一个半米长的坑,他轻轻地把大天鹅的尸体摆弄好,让它的头朝着北方它飞来的方向。这个冬天,他已经这样亲手埋掉了5只大天鹅。事实上这还远远不是全部。 袁学顺,50岁上下,家就住在离天鹅湖不到一公里的成山镇,他在镇上开了个电器修理的小店。每年入冬,当大天鹅从从西伯利亚、蒙古和东北三江平原等地飞到荣成过冬时,小店就成了大天鹅救助中心,老袁也格外忙。据他说,今冬以来,因伤、饿辗转送到他这儿,后又陆续被林业局或动物园等其他单位领走的大天鹅已有22只,这些大天鹅最后都陆续死掉了。 有的大天鹅是饿死的,被人送来时,提起来像棉絮一样轻。有的大天鹅是被撞死的,头上伤口很大,血已经流尽。还有的,送来的时候只剩一口气,最终死在了袁学顺的怀里。 老袁至今记得被他称为老白的那只大天鹅,被发现时,正随着一群大天鹅觅食,一条腿已经断了,铁制的猎夹拖拉在上面。老白用这条独腿支撑着活了6年,死在一个冬天的早晨。 在荣成天鹅湖沿岸的浅水里,这样的猎夹并不少见。袁学顺说,看似平静的湖里,其实处处充满杀机。钓钩、鱼网,都是足以使大天鹅致命的东西。在天鹅湖的湖心,有人用鱼网圈起一块领地,养起了海参。许多大天鹅因为撞上鱼网,挣扎不脱,最终死掉。 即使大天鹅没有被鱼网勒死,等待它们的仍然是一个险象环生的世界。在湖边,有人曾经捡到一只大天鹅的头,刀口整齐,明显是被剁下来的。另一只被冲上岸的大天鹅,双腿全被折断。还有一只,翅膀拧在了一起。 在袁学顺眼里,这个号称是世界上四大天鹅栖息地之一的天鹅湖,已经成了大天鹅的一个坟场,在这里,他至今已经埋葬了200余只大天鹅。 离天鹅湖最近的成山镇,街上到处都是大天鹅的影子白玉石雕刻的大天鹅像,以天鹅湖命名的宾馆,旅游胜地天鹅湖的巨幅标语,以及依靠大天鹅为卖点的房地产项目,当地也由此赢得了天鹅之乡的美誉。年复一年,来此越冬的大天鹅已日趋减少,能安全返回的更少,许多大天鹅再也无法回到北方它们的繁殖地去了。 沿着天鹅湖岸巡查,袁学顺经常想起过去。上世纪70年代,他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常常约上几个伙伴,去湖边看大天鹅。芦苇丛、滩涂、淡水河的入湖口处,大天鹅成群,此起彼伏,连缀成片,夕阳下,覆盖了半边湖水。如今,他沿着天鹅湖、马山湾、朝阳湖的湖岸巡视时,不得不悲哀地承认了现实,当年3个大天鹅主要栖息地,如今已经面目全非。 天鹅湖西面,曾经是一片滩涂,湖边堆积着几米深的淤泥,生长着大天鹅最喜欢的食物大叶藻。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清淤工程,将湖底淤泥挖出,然后倾倒在原先有水有芦苇的滩涂上。 如今,此处已被厚厚的淤泥替代。黑色的淤泥干掉后,龟裂、沙化,走在上面松松软软。昔日大天鹅成群的地方,已经看不到什么。 另一个曾经的大天鹅栖息地,在天鹅湖南岸,在这里,一条叫花夼河的淡水河注入湖中。记者从河流上游探访时看到,从成山镇通向花夼河的水渠里,流着发臭的生活用水。类似的水渠,一共有两条,分别从不同位置与花夼河连接。 花夼河的入湖口处,聚集着几十只天鹅,河里带来的淡水,是它们的主要水源。当地人说,这水虽然脏一些,起码天鹅还能喝。 不能喝的是遭受了工业污染的水流。一条被当地人称作沙沟河的淡水河,经过了一个电子科技园区。记者看到,乳白色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有些水域,沉淀着暗红色的粉末状物质,河水发出刺鼻的味道。 与沙沟河并行的另一条河,流过了一个水产加工区。河水超过1/4的部分,呈现浅绿色或红色,带着油花的水和浅红色的液体,通过细长的铁管直接排到河里。 两条淡水河最终都流进了天鹅湖。在河水入湖的地方,过去大天鹅的栖息地之一,目前已经是一条沿湖修建的水泥路。入口处用几道铁栅栏围成一个窄门,进门者,收费20元。(右图注:天鹅喝水的地方。我去的时候它们刚走掉。) 如果只是一只只地捕杀,大天鹅是杀不绝的。袁学顺说,生存环境的改变,才是对大天鹅最大的威胁。 淡水、食物,大天鹅生存的这两个必要条件,在袁学顺看来,已经遭到严重损害。 对此,荣成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闫建国站长并不认同。他认为,除了注入天鹅湖的淡水,周边的许多淡水水库,也可以为大天鹅提供饮用水。 大天鹅可以在100米的范围内闻到淡水,它们的淡水来源绝对不成问题。闫站长说。 不过,在大天鹅的另一个主要栖息地马山湾,记者看到,100余只大天鹅挤在岸边一片泥浆地里。地表坑坑洼洼地积攒着极少的淡水,小的水洼不过巴掌大,大天鹅把嘴伸进浑浊的泥水里,然后抻长脖子,仰头将水咽下。 袁学顺认为,由于沿湖生态遭受破坏,以前大天鹅赖以生存的大叶藻已经基本绝迹。因此,大天鹅才会上岸以麦苗为食。这造成了人、鹅之间的矛盾。他怀疑有人因此在麦地里投放毒饵。但怀疑归怀疑,因为没有资金,他无法将怀疑中毒的大天鹅送去尸检。 闫站长的看法显然与袁学顺有些出入,他表示,尽管麦苗是大天鹅喜欢的食物之一,但大天鹅的主要食物仍然是大叶藻。他承认,湖区周围的麦田确曾发现有毒的玉米和花生,但那是村民毒老鼠用的,大天鹅只是误食了而已。 大天鹅湖自然保护区内,一个叫烟墩角的码头是许多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这里,常常栖息着数百只大天鹅,或浮游,或休憩。岸边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车辆,各种相机的镜头对着湖里,拍摄者有时为了获得一张理想的照片,会一次次将大天鹅轰起。 几百米处,一个公共厕所后面,是一个巨大的湖边生活垃圾场。村民长期以来都是靠着大海的吞吐将垃圾冲刷干净。靠近垃圾场,腐臭气息扑面而来。记者略微翻捡,垃圾里有茶色的玻璃药瓶、绿色的方便面包装袋、发霉的橘子皮、白菜叶和大葱等。大天鹅就在这样的垃圾丛中穿梭,不时将头伏下啄食着可吃的东西。(左图注:烟墩角,在垃圾堆里翻检的天鹅,我拍不了近景。) 有人曾拍下这样一张照片:一只天鹅,满身泥污地游在垃圾漂浮的水面上,头上顶着一片绿色的菜叶。而另一名当地人告诉记者,他亲眼看见一只被剥了皮的死貂扔到垃圾堆里,被几只天鹅瞬间用嘴啄散。我听说大天鹅是不吃肉的啊。他边说边啧啧摇头。 岸边一家旅店门口挂着牌子:卖玉米,5元一袋。每天,都有拍摄者前来购买玉米,撒在垃圾前面。这时,所有的大天鹅就会扑着翅膀抢上前来争食。有时候,大天鹅的嘴甚至会伸到人的手里来。这一幕,当地人已经司空见惯。大天鹅已经和我们没有距离了,这说明我们的保护意识有多强。一名林业局的官员这样说。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的一名工作人员却从中看到了大天鹅难耐的饥饿。他的解读是:所有的野生动物,本能上都是怕人的,若非迫不得已,不会与人这么接近。 在袁学顺家的院子里,7只大天鹅和一只黄狗圈在一起,周围用半米高的绿丝网拦着。(右图注:就是拍摄地方的背后,不知道这个卖玉米的房子还在不在。招牌上写的是威海市摄影协会天鹅摄影接待站) 这些大天鹅的翅膀和腿脚多少都有些伤,已经飞不起来了。靠墙修建的一个水泥池子里,水已经结了冰,因为无处洗澡,大天鹅浑身上下沾满了泥灰,挤在一个铁盆前一下一下啄食玉米。 忽然,几只大天鹅引颈高亢地鸣叫起来。袁学顺说,它们这是产生爱情了。如果这些大天鹅是健康的,春天来临时,它们会成双成对飞回遥远的北方,然后在那里的芦苇丛中织窝,生儿育女。现在,它们只能在老袁这儿终老一生,再也飞不回去了。 这里就是它们的归宿,直到死掉。袁学顺说着叹了口气。 如今,袁学顺已将自己三间临街的铺子改造成了家庭式大天鹅救护中心,每当有人将受伤的大天鹅送来,他都会在这里进行医治。 目前,他正在悉心喂养的一只受伤的大天鹅,被发现时,脖子被电线划伤,食道的上端严重脱落,右脚外侧的脚趾骨被折断,并伴有中毒迹象。 每天早上9点左右,袁学顺会亲自配好大天鹅的食物切成细条的玉米饼和苹果。喂前他先拍拍大天鹅的头,然后掰开大天鹅的嘴,用手指将食物深深地塞到大天鹅食道没有受伤的部位,再帮它捋下。喂食一次要花费3到4个小时。对自己的父母也没这么操心。说这话时,袁学顺一脸无奈,用水给大天鹅擦洗着身上的灰尘。 袁学顺给大天鹅疗伤治病的药,有三七粉、阿托品粉、安磷定针剂等,把这些药与绿豆汤和在一起,每天给大天鹅灌服两次。他认为自己并不是救治大天鹅的最佳人选,可是现在,没有什么地方能像我这样用心的给大天鹅做救护。我不能眼看着它没命。 他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周五的下午,村民发现一只受伤的大天鹅,按规定给相关部门打电话报告,对方表示,先寄养在村民家,等周一上班了,他们再派车来接。 相比之下,袁学顺的家庭式大天鹅救护中心可随到随接,远近闻名。成山镇兽医院,同时挂着荣成市大天鹅救护中心的公家牌子。记者看到,里面的治疗室干净整洁,暂住室里也没有大天鹅暂住。值班时间,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要了解大天鹅救治?你可以去镇那头找一个私人的救护中心。 袁学顺认同救助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天鹅回归自然这一国际惯例。可他还是把那些不可能重归自然的大天鹅养了下来,为此,他甚至和一些保护动物的人士发生争吵。因为根据那个惯例,一些不能再回归自然又没有教育意义的野生动物,应该被杀死。 他不忍心抛弃任何一只,包括那些已经死掉的。空闲的时候,他会一个人到湖边的天鹅坟场坐着。湖对面,依稀可以看到,离天鹅湖岸几百米处,一座新的居住小区正在建设中。 1月30日,记者离开当地时获悉,荣成天鹅湖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编后:2004年1月5日,本版发表了大天鹅是怎么死的的一文。当时,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接到来自山东荣成的报告,报告人就是袁学顺。那年大天鹅在天鹅湖落脚一个多月就死掉了13只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迅即派出鸟类学专家对当地大天鹅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大天鹅,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荣成天鹅湖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以往保护区越冬的大天鹅数量在1万只左右,最高年份达11120只,是世界上四大天鹅栖息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大天鹅越冬地。时隔两年,山东荣成天鹅湖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越来越恶化的趋势。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594.html
个人分类: 生物|159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波三折的保研路..
fayuyu 2008-10-22 01:21
好,终于尘埃落定了,过了几天猪一样的生活后,我才意识到应该把这可能决定我未来3年命运的大事给记录下来。。 我承认我是有点没心没肺的,特别是经过珠海两年梦幻的后高中生生活后,整个人就天真得象一发不可收拾,什么前途什么险恶世道。。统统以为那是小说里的东西,还以为我就会一直在那汨水旁看夕阳看红毛草一直看下去。 回到广州后,才发现现实里真的是有现实两个字的。大家该干吗的都干吗去了,我发了一段时间呆后,终于也找了个实验室呆了下来。感谢几个星期的实验让我明白了我忍受不了分子实验的真相,也感谢师姐每天的警戒让我对化学物质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和排斥。 广州的天气还是持续不断地灰蒙着,雨水也越来越酸,以至大家的眉头越来越深锁了。我却也慢慢爱上康乐园里参天的白千层,柠檬桉,大叶榕,还有那一池繁茂的荷,是隐湖怎么也比不上的。 这年的冬天史无前例地冷,每天的雨水让我有理由躲在某个人的臂弯里走很远的路陪他去上托福。在我还没回过神来考托福干吗的时候我就已经过了春节过了元宵过了生日然后在妇女节把它给考了,然后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一赌气就开始读GRE班。其实后来想想我真的就是一时冲动,当班上老师问你们出国是为了什么的时候,身边都是杀红了眼死都要出的同志们,我坐在下面心虚地不敢出声。于是就也不敢去上课了,人各有志,我还是趁早醒悟的好。 后来在小Y你到底要的是什么的逼问下,我认认真真地回想了一下当初报生态的动机,发现那时不过是为了招生介绍上可以保护大熊猫这句话。想明白这一点后兴奋异常,觉得人嘛,有梦想就一定要坚持,所以当即下定决定要保到北大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去。其实说真的我很喜欢那里,联系到的老师和师姐们都非常的热情和蔼,觉得会保护濒危动物的人都是有爱心热爱生活的人,这很适合我。 正当我喜滋滋写好推荐信一切完美进行的时候,爸爸的一盆冷水就泼了过来。他说:我养了你二十几年,你居然要去养熊猫?!。。。爸爸向来尊重我的意见,希望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得他反对一次,我自然不敢忤逆。其实我也明白,他是不忍心看自己的女儿餐风宿露,喂喂大熊猫扫扫粪便什么的。从小宠我宠惯了,竟然是连说我要去北京都担心我气候饮食不适应。 胳膊拧不过大腿,其实自己明明知道我硬要去爸爸也会勉强同意的,但就是不愿意让他们担心失望。后来想想兴趣不一定要当作职业,保护不了大熊猫,改为保护他们生境也是不错的。于是就开始联系中科院生态所的老师。当时已经很迟了,难得有老师还有名额,爸爸也答应了,谁知道小Y又不同意了。难得说服了小Y跟我一起去生态所,也找到导师了,学院又不同意了。难得我们都同意留在学校,政策又变了,小Y保不上了。。。所以说,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不明就理的我们就只好乖乖做鱼肉,成为保研大战里的炮灰。 体检完了,表也填完了,也算进入研究僧前体状态了吧,只是还有点茫然。每天陪着小Y复习公务员网申听宣讲会,偶尔也会想想之前那些美好的一起在康乐园内看多几年阳光发多几年呆的计划怎么那么容易就被全盘否定了呢? 我的生活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很难想象。希望会象照片上那样,有纯粹的阳光和蓝天,我们真的会在辛苦的爬涉之后站在山顶指点江山。 这里还是要感谢很多人,强大的余老板,非常好人的束老师,给我很多支持的杨老师,让我顿悟一些东西的动物所的张老师,陪在我身边的小Y,还有一起经历了这场保研风波的战友们。一个人总是想不明白问题,有时候就是需要你们的一句提醒,一点鼓励。 最近发现大三的那些师弟师妹也都如我们刚到康乐园时那般急噪,不用担心,路总是会慢慢走出来的,几点忠告: 1。关键是你最想要什么,不是什么是最好的。 2。越早做准备,给自己越多的机会。 3。永远不要放弃,这个世界没什么不可能的。 4。要相信自己,不要总以为不可能,你不去尝试,机会不会自己来找你。 恩,大概就这样吧。
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4)
lengwa 2008-10-11 14:22
一次成功的年会当然少不了庆祝晚宴。 莅临领导不少,再此感谢德化县人民的热情招待和对生态工作的支持。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3)
lengwa 2008-10-1 12:40
到了瓷都,当然得逛逛陶瓷街。 参观了博物馆 也参观了企业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2)
lengwa 2008-9-30 09:24
27日,08:30在神韵厅,隆重召开开幕式。 福建电视台,童导演 牛人,李振基老师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2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
lengwa 2008-9-29 18:36
2008年9月26日,在陈光水、高人、仝川等老师带领下, 我们一行9人,开赴德化。 路上颠簸5个小时,终于到达下榻酒店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仿生栽培
yhqsd 2008-9-27 17:48
(一)仿生栽培的概念 与作物生产有关的自然规律和法则蕴藏在作物及作物与环境的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园艺植物有机栽培需要模拟园艺植物个体内在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园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生态关系进行的栽培,即模仿生物自然规律和法则栽培植物,也就是所谓仿生栽培。........ (二)仿生栽培的生态学原理 仿生栽培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生态仿生,即模仿生态学规律栽培植物,生态学理论是生态仿生栽培的依据。可指导仿生栽培的生态学规律包括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群落的结构与组成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规律、物质 循环转化规律等 。 .. (三)仿生栽培的内容 作物仿生栽培包括生理仿生和生态仿生 . ---------节选自《有机园艺》(杨洪强 编著. 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第267-276页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与仿生栽培。
个人分类: 农业与食品安全|5780 次阅读|2 个评论
30位生命科学家的贡献
entropy 2008-8-24 15:21
30位生命科学家的贡献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日期: 2008-8-24 15:13:31 马克思 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当你面对镜子的时候,你会在自己身上找到母亲或父亲的影子。这是什么样的魔法让人类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呢,7对这个魔法的破解,终于在2 O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得以完成,这个魔法就是基因。它就像一根长长的绳索,把我们和祖先连接在一起,同时也把许多划时代的生命科学家摩尔根、沃森、克里克连接在一起。   在20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 历史长河 里,涌现出30个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或科学家群体。他们发现了抗生素,寻找到探索生命密码的金钥匙 PCR技术,开创了人工合成生命的新领域本书将带你来到20世纪科学的人口处,在这里回望20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了解你想知道的20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一切。 作者简介 程汉华,女,1963年出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05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1997年合著专著《转基因动物技术与应用》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合译专著《发育原理》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SCI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参与的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的遗传学研究项目,2005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参与的人脑髓鞘碱性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与应用研究项目,200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录 1 打开人类输血之锁的钥匙血型的发现 2 从柳树皮到解热镇痛的神药百年神药阿司匹林的 传奇故事 3 征服白喉记血清疗法的创立 4 寻找疟疾的真凶按蚊与其发现者罗斯 5 探寻心跳的秘密记心电图机的发明 6 能治病的神奇光线记光疗法与芬森 7 神奇的人造胃现代 生理学 与巴甫洛夫 8 让致病的小小细菌无处遁形病原菌学说的建立 9 找到神奇的子弹记特效药606与其发明者欧立希 10 众里寻她千百度青霉素发现记 11 世纪顽症艾滋病 12 有志者事竟成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13 神秘的维生素维生素的发现 14 邂逅果蝇连锁遗传与摩尔根 15 生命科学的引擎DNA的发现 16 捕捉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病毒的发现 17 大自然 的天书遗传密码子表 18 分子生物学 神圣的教义中心法则 19 玉米夫人和会跳舞的基因记转座子和它的发现者麦克林托克 20 糖尿病人的救星胰岛素的故事 21 探索生命密码的金钥匙-PCR技术 22 延续生命的精彩器官移植 23 生命的起点胚胎发育 24 操纵基因的 魔术师 伯格博士和DNA重组 25 可爱的宝宝来自哪里试管婴儿和生殖生物学 26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利用内分泌疗法控制癌症的开端 27 呆小症与大脖子病有关系吗有关甲状腺疾病的研究 28 复制生命克隆羊多莉 29 杂交水稻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伟大创造 30 破解人类的生命天书人类基因组计划 书摘插图 1 打开人类输血之锁的钥匙血型的发现 输血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常常会发生致命的后果,是什么使输血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种普通治疗手段,它对人类有怎样的贡献呢?   输血危险的年代 古时候,人们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挽救濒死的生命。饮血疗法在世界上曾经风行一时,但是这种直接的饮血往往导致人的死亡。据历史记载,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的血,结果连他在内的4个人全部送了命。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不可能真正利用血液来治病。1616年,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为输血奠定了科学基础。1667年,法国人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累兹第一次将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似乎好转。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结果病人休克了。他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结果病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输血在法国被禁止,继而扩大到整个欧洲。在此后的150年间,输血进入黑暗时代。 直到1818年,英国医生布伦德尔利用输血成功地救活了一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这种方法被许多医生效仿,并对输血方法和器械做了改进,使许多濒临绝境的病人,在接受输血之后,重新恢复了健康。然而,在大量的临床输血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事故。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严重的甚至死亡。开始人们以为是血液容易凝固或者是输血过程中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但是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后,危险仍然时常发生。为什么输血有时使人康复,有时使人死亡?这个输血反应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这种情况与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和血缘差异都没有关系,人们采用生理盐水代替血液输入人体,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输血再次陷入了黑暗时代。   ABO血型的发现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人们进行了种种探索与研究。1900年,奥地利医生、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首先揭开了这一谜底。兰德斯坦纳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发热病人血清中的溶血素,能够溶解正常人的红细胞。而正常人血清中存在一种凝集素,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于是,他想到了输血反应。输血反应的原因,会不会是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与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缘故呢?为了证实这一猜想,他分别抽取了6个人的血,然后将血液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两部分。经过实验,他发现: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而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果产生凝集,就会堵塞毛细血管,造成输血反应。这一点充分证实了他原来的猜想。他抑制住内心的兴奋,继续分析,发现6个人的血液反应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经过研究,他把这三种类型分别命名为A型、B型和C型(即今天的O型)。 1901年,兰德斯坦纳宣布了他的研究结果,即人类有三种血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清相混而产生的凝集,是导致输血反应的真正原因。他指出,只要输血前预先测定血型,选择与病人相同血型的输血者,就可以保证输血的安全。这一发现给临床输血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1902年,狄卡斯德罗医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兰德斯坦纳的实验,发现151人的反应类型与兰德斯坦纳宣布的血型反应完全相同,而另外4人的红细胞,除了和自己的血清不发生凝集以外,对其他人的血清都发生凝集,这说明还有第四种血型存在。由于这种血型的人较少(约占人群的1/10),而兰德斯坦纳只做了6个人的实验,所以没有发现它。当时狄卡斯德罗医生将这种血型称为D型(即现在的AB型)。 捷克医生扬斯基与美国医生摩丝分别于1907年和1910年各自独立发现了血型系统。由于命名不一致,国际命名决定采用兰德斯坦纳的命名法,把血型统一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扬斯基还总结出了四种血型的相互关系。O型血的人无论输给哪一种血型的人,都不会发生红细胞和血清凝集的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供血者。相反,AB血型的人,除了同型血的人以外,不能输给任何别的血型的人,但他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输血而不致产生凝集反应,所以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但临床上最好还是遵循输同型血液的原则。 在那以后,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又发现了人体的许多种血型类别。迄今为止,已发现20多个血型系统,几百种血型。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命名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已有29个,血型抗原已将近300个,还有40多个遗传座位和824个等位基因。 ABO血型的发现,为临床输血铺平了道路,使它成为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兰德斯坦纳以他划时代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兰德斯坦纳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1943年6月25日在纽约去世。在他的一生中,发现了A、B、O、M、N、P、RH等许多血型,对人类血型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当今天的人们在享受这一发现带来的利益时,不要忘了血型的发现者兰德斯坦纳。   RH血型的发现 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威纳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得到一种免疫抗体,这种血清中的免疫抗体不仅能凝集恒河猴的红细胞,而且能凝集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从而证明了这些白种人的红细胞与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上有共同的抗原,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头RH作为这种抗原的名称。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 因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种血型,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我国汉族人RH阴性占0.2%~0.5%,而RH阴性受血者和妊娠者受RH阳性抗原刺激的概率为99.6%~99.8%,经过一次输入RH阳性血后50%以上的RH阴性者会产生抗RH血型抗体。RH血型抗体为免疫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便容易发生输血反应。因此,RH血型检查和ABO血型同等重要。需要注意的是,RH阴性的孕妇妊娠后必须到医院进行RH血型鉴定并测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体,以防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血型与移植 到了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白细胞也有血型。这一发现为异体移植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前,异体移植一直是医学的禁区。如果将白细胞血型不同者的器官,从甲移植到乙身上,它们就会打架,各不相容地拼个死活,不久便坏死。而凡是白细胞血型相同的人,器官移植后就能相安无事,所以,白细胞血型发现后,异体移植才成为可能。现在,白细胞血型已发现100多种,可谓洋洋大观。 那么,红细胞血型不同的人为什么不能相互输血,白细胞血型不同的人器官为什么不能移植呢?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因为红细胞和白细胞细胞外面都有若干糖蛋白糖类和蛋白质的结合物(抗原),血型不同的人,糖蛋白结构也不同,红细胞具有4种不同的糖蛋白,白细胞则有100多种。所以,不同血型,无论是红细胞或白细胞相遇后就打架,拼个你死我活。这就是红细胞血型不同不能相互输血,白细胞血型不同不能移植器官的根本原因。由于红细胞和白细胞细胞外的糖蛋白是决定血型的,因此,科学家称它为血型物质。 血型物质不仅血液中有,目前发现在人的唾液、汗、尿液中也存在。这样,查验血型就不必抽血化验,只要取到人的汗、尿等就可以了。有趣的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距今2000多年前的女尸,正是用测定血型物质的办法,检验出这具千年古尸驮侯夫人的血型是A型。   知识链接 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稀有血型系统,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 还有一种叫孟买型的稀有血型系统,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 在稀有血型系统中,除RH血型系统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它们在实际的临床上远没有ABO及RH血型系统重要,但是,就其具体来说,如用血不当,有些抗体仍可出现致命的恶果。   RH血型的分布 RH阳性和阴性血型的人的比例因种族不同而不尽相同。RH阳性血型的人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因此,我们经常遇到的库存的RH阴性血液难以满足临床输血需要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在欧、美的白种人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占人群的85%,RH阴性血型的人约占人群的15%。 据广州血液中心江朝富主任介绍,广州对每一位无偿献血者进行RH阴性血型的筛选,仅去年在12万多名献血者中共发现196名为RH阴性血型者,总人数的0.17%。目前,广州市的RH阴性血液供求紧张。O型血供求量最大,AB型血则相对少,有时还出现偏血型的情况。 现代科学资料证明,人类细胞血型多达23个,ABO和RH血型系统是人类输血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血型系统。其中,RH阴性血型系统因种族关系不同而有差异。白种人比例较高,约占该人群总数的15%,汉族人比例极低,仅为0.3%。因此我们称RH阴性血型为稀有血型。这类血型者在需要输血时,必须输入同类血型的血液,不能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 从柳树皮到解热镇痛的神药百年神药阿司匹林的传奇故事 阿司匹林早已成为大多数家庭药箱中必不可少的常备药品,随身携带阿司匹林更是很多人出行的习惯。在解热镇痛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的阿司匹林,最初竟是从斑驳的柳树皮中提炼出的。   阿司匹林的发明,从柳树皮到水杨酸 在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人们常常借助于草药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并且在利用植物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人们很早就知道了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公元前约1550年,古埃及的纸莎草文献上记载着人们利用白柳的叶子来缓解伤痛。被称做现代医学之父的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也常用咀嚼柳树皮的方法来治疗分娩疼痛和产后发热。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将它作为治疗发烧的廉价良药。在许多偏远的地方,当孕妇生产时,人们也往往让她咀嚼柳树皮。究竟是柳树皮中的什么物质,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直到19世纪,水杨酸这种柳树皮中具有解热镇痛功能的活性成分,才开始被人类认识和发现,而这就是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意义的神奇药物阿司匹林。 提到阿司匹林,就不能不提到两个关键性的人物,费利克斯霍夫曼和约翰文恩爵士,前者首次纯化了阿司匹林的药物成分乙酰水杨酸,而后者揭示了阿司匹林发挥抗炎作用的治病机理,并由此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29年,法国药剂师约瑟夫勒鲁把柳树皮粉末放入水中煎熬,最终得到一种可溶性晶体,他称之为柳醇。这便是解热镇痛的物质水杨酸。1853年,法国化学家夏尔热拉尔让酯酸的一种衍生物与水杨酸钠反应,获得了水杨酸。水杨酸虽然可以治病,但对胃部会产生副作用,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以至于患者常常由于过敏而无法服用。费利克斯霍夫曼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成功地第一次得到了纯净的乙酰水杨酸。霍夫曼是一位有机化学专家,他的父亲得了十分严重的关节炎,整日无法入睡,十分痛苦,年轻的霍夫曼为解除父亲的痛苦,潜心研究,终于在1897年10月10日获得了几乎纯净的乙酰水杨酸。通过他的纯化技术,乙酰水杨酸的化学结构得到了修饰,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从此,这种新合成的乙酰水杨酸被正式命名为阿司匹林。霍夫曼所在的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经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治疗风湿病的效果,同时还有镇痛作用。1899年,阿司匹林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用合成法制得的药品正式投人了生产。从此,阿司匹林便作为一种解热止痛的药物走进了干家万户,数以万计的患者也从中受益。正是霍夫曼对父亲的爱和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执著,促成了这一项伟大发明的诞生。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和诺贝尔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发现了阿司匹林越来越多的妙用。除了可以解热镇痛、发汗降温以外,科学家还发现,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由炎症、手术等引起的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且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阿司匹林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抗炎、抗风湿,是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近年来,神奇的阿司匹林在更多的方面被证明具有神奇的功效。它可以用来防止中风,防止眼睛白内障,抑制肿瘤,降低癌症患者的发病死亡率,它甚至能够被用来防止由怀孕引起的高血压。但是,尽管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阿司匹林发挥作用的确切机理却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72年,约翰文恩爵士才揭开了阿司匹林发挥功能的神秘面纱。 约翰文恩出生于英格兰乌斯特郡,家中排行老三,上有姐姐与哥哥。在12岁那年,父母亲送他一组简易的化学仪器当作圣诞节礼物,这项礼物激发起他对实验的强烈欲望。最初,约翰文恩利用家中的厨房进行实验,但一次意外的小爆炸损坏了厨房家具。不久后,他的父亲便在家中的花园为他搭建了一个小木屋,这小木屋中有桌椅、有煤气也有水电,约翰文恩曾在自己的自传中提到这是我此生第一个实验室。年轻时的约翰原本并不打算在药理学领域发展。1944年,约翰文恩进入伯明罕大学化学系就读,但很快地他发现自己对化学实验再没有任何兴趣。因此,当化学系教授询问他毕业后的人生规划时,他直率地回答什么都好但剧提化学。于是教授告诉约翰文恩,牛津大学药理学系的教授海诺得布恩希望他能推荐一位学生到牛津大学接受药理学训练。当时对药理学一窍不通的约翰文恩并没有太多的犹豫,他把握了这次机会,立即决定前往牛津。事实上,这个与化学系教授短暂的交谈机会和这个仓促的决定最后竟改变了他的一生。1946年,约翰文恩进入海诺得布恩的实验室,海诺得布恩是一位思路清晰、文笔流畅且对研究工作具有高度热情的科学家,他专注的研究态度深深吸引着年轻的约翰文恩。约翰文恩曾在自传里提到:在药理学领域中,如果有人可以被称为研究学者的典范,那绝对是他海诺得布恩。海诺得布恩的实验室当时已经具有相当名气,后来更是英国药理学领域研究中最优异的几个实验室之一,他也是带领约翰文恩进入药理学研究领域的启蒙恩师。在取得药学学士学位后,约翰文恩先到雪菲尔大学的药理学研究所工作了几个月。接着,他回到牛津大学跟随杰费里道斯攻读博士学位。1953年,约翰文恩取得了博士学位。对年轻的他而言,在牛津学习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里程碑,在那里,他成家并生了两个女儿。 【录入人员】ANNOYMOUS 【编辑人员】ANNOYMOUS 【资料来源】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56722
3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没有通过专家评审的博士论文
entropy 2008-8-20 11:25
《生态系统_熵_健康》,这不仅是一篇为了获得学位的应景之作,这其中包含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观等等很多内容。科学是主观的,我的论文也是主观 的;有很多内容很枯燥,但不难;有的内容聊聊几句却玄机无限;只有静下心来仔细读,才能有所收获。学位不代表学识,空有其名者也不乏其人,没有学位也未必 就平庸无奇,学位是别人给的,学识是自己炼就的。博士论文的评价标准也是别人定的,心中的标准是什么?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看,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视野里向上 看(井底之蛙)。
2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著名生态学教育家孙儒泳院士
热度 1 wangdh 2008-6-12 02:25
我国著名生态学教育家孙儒泳院士 今天( 6 月 12 日 )是我的导师孙儒泳院士 81 岁大寿。 我和我的家人衷心祝愿他老人家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孙儒泳 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动物生态学家和生态学教育家。他倾一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生态学的发展和教育,为我国生态学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年他参与翻译的 E Odum 的著作《基础生态学》、 R May 的《理论生态学》等著作,对我国生态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倾力编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影响了我国几代动物生态学工作者。他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啮齿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是中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 我是读着先生的书成长起来的。 1985 年报考 王祖望 先生的研究生时,读的是 孙 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 钱国祯 先生等编著的《动物生态学》。记得当 时与 先生通过信,询问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先生给我回了信,并将北京师范大学动物生态学课程的思考题给我寄了一份。这算是初次与先生接触了。但那个时候不知道孙儒泳是何人,只知道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动物生态学老师,可以招收动物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尽管没有 成为 先生的研究生,当我被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录取后,从山东奔赴大西北参加复试时,当时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 王祖望 先生,向我们提到了 孙儒泳 先生。后来就逐渐了 解了孙 先生的工作和贡献,开始读他早年的一些论文。 1987 年读到了他编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记得当时是我们几个青年人集体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邮购的。 1988 年 孙 先生赴西宁参加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那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慈善的科学家。我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西北高原所工作,期间请 孙 先生还帮我修改过两篇论文初稿(那个时候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他总是那么耐心,但问题提得总是那么犀利。 记得大概是 1990 年 2 月的一天,刚从北京回到西宁的 王祖望 先生叫我到他家里去一趟。刚下火 车的王 先生给我讲,由于 1989 年的学潮,国家派往美国等国家的留学计划暂停,什么时候恢复不确定。他说春节期间他拜访过 孙 先生,谈到我的发展问题,鉴于当前的形势,希望 孙 先生能收我为徒。 孙 先生说他当年没有招生计划(那个时候每位博导每年只有一个指标),但他可以去研究生院去申请争取一个指标,也没有确定。 王 先生就说你先复习着吧,不管有没有指标,今年不行,明年考。大概过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我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油印的招生简章,在生物系招生目录的最后一栏中有圆珠笔手写的生理生态学招生计划1名。 在匆匆的准备报考后,记得是 5 月 1 日 左右赴北京去赶考的。那是生平第一次进北京,我在北京的那几天,北京还下了一场泥巴雨。当时恰逢 孙 先生有会外出,等考试结束后,到先生家里拜访。先生问考试题目答得如何,我说没有把握,恐怕及格困难。先生安慰了我一番,说今年时间有些紧了,没有考好不要紧,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吧。由于没有考好,也不知道以后能否还有机会来北京,就应当时在北京读研的两位高中同学之约,游览了颐和园、北海公园和天安门。然后就转道回了一趟山东老家。等我乘坐青岛到西宁的列车经 2 天 2 夜的颠簸(那是是坐硬座)到达单位时,记得刚进单位的大门,一帮子朋友们就高声欢呼你考上了,你考上了。 我只是淡淡笑着,心想你们就知道拿我穷开心。大家看我没有表情,问你真的不知道?我说不可能啊, 孙 先生说了让我明年再考啊。可他们说是王所长告诉他们的(当 时王祖望 先生任西北高原所所长)呀。 等我整理好,去跟 王祖望 先生汇报赶考情况时, 王 先生高兴地说 孙 先生给他打电话了,你 3 门课都及格了,考得还可以。由于当时没有竞争者,及格了就意味着被录取了。当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几天前还在想着来年如何考试的问题,几天后就录取了, 9 月份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了! 就这样 1990 年 8 月 29 日 我离家(当时儿子只有 10 个月)赴京求学,有 幸成为了 先生的门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师生之间发生着许多许多美丽的故事。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为人为学的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年我的儿子也参加高考了,先生也已经是 81 岁高龄了。 在他 80 寿辰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为他举行了从教 55 周年 ( 实际是 56 周年 ) 的庆祝会。先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潜心学问,和蔼慈善,深受学界尊重和爱戴。借先生生日之际,思绪又回到了 18 年前。我最想说,老师,感谢您的培养和教诲,祝您生日快乐,祝您和师母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王德华 2008. 6 12 )。 附: 孙儒泳 先生的一些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 1. 孙儒泳 编著 , 《动物生态学原理》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第一版, 1987 ;第二版, 1992, 第三版 2001 。 2. 孙儒泳 李庆份 牛翠娟 娄安如 编著, 《基础生态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3. 钱国桢、孙儒泳 , 黄文几、林浩然 合编 , 《动物生态学》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1 。 4. 孙儒泳、李博 , 诸葛阳、尚玉昌 合编 , 《普通生态学》 (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 5.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合编 , 《动物生态学实验指导》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3 。 6. 孙儒泳 编, 《生态学与人类 》 ( 卫生干部进修丛书 )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 1982 。 主要译著: 1. 孙儒泳、陈昌笃等译, 《理论生态学》 。(美) R.May 著, 1976 ,科学出版社, 1980 。 2. 孙儒泳、钱国桢等译, 《生态学基础》 。(美) E.Odum 著, 1971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 3. 孙儒泳、尚玉昌、李庆芬、党承林 主译, 《生态学》 (第五版)。 ( 美 ) Robert E. Ricklefs 著 , 2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4. 孙儒泳、李庆份、牛翠娟、娄安如 译, 《生态学精要速览》 。 Aulay Mackenzie, Andy S. Ball Sonia R. Virdee 著。科学出版社, 2000 。 5. 孙儒泳译, 《陆生脊椎动物生态实验研究法》 。(苏), Калабухов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9 。 ************************************************* 王祖望 先生为《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庆祝孙儒泳院士 80 寿辰纪念文集》( 2007 ,高教出版社)所作的序: 序 王祖望 欣闻孙儒泳院士八十大寿,他的弟子们以出版学术著作的形式来庆贺导师的寿辰,我认为这是一个既独特而又有意义的庆贺方式。 孙儒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为我国生态学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许多研究工作在我国生态学发展史上都是奠基性的工作,他为我国的生态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已经培养了 12 名硕士, 21 名博士, 4 名博士后 ;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理生态学、行为学、保护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等领域。他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农夫,在生态学领域内,几十年如一日,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他热爱教育、热爱科研,将这一崇高的事业视为自已生命的归宿。 除去十年浩劫外,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多种形式的讲坛上度过的,大学里的授课讲台和实验室里,研究现场(森林、草原、高寒草甸、湖泊、水库、河流等)的大讲台上,都留下了他的踪迹。他以一生的精力履行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崇高职责。同时,他又是一位不耻下问、虔诚的学者,深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道理。所以,他既是一位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导师;又是一位善于向行家里手,甚至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的谦谦学者。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他如海绵般不断吸取养分,再反哺给他众多的弟子。 他热爱他的每一位学子,对他们既是严师,又是慈祥的长者,他不仅教授学识,更注重学生的品格。他对学生很少厉言疾色,更多的是以自身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的众多弟子以在他的门下而引以为荣,他也常常以弟子的成就而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这本论文集中,汇集了孙儒泳院士的二十位弟子的学术论文,他们是活跃在国内外科研、教学、管理等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当中有的已成为某一研究领域中当之无愧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成为科研、教学双肩挑的骨干力量,有的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管理者,有的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挑起领导者的重担。他们的地位和境遇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继承师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博,以优异的成就, 向 老师献上一份图报师恩的赤诚之心,又是何等相似。 人活到我们这把年纪,才真正体会到人生苦短的真谛,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毕竟已力不从心,难免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科院院长周光召院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讲过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们要抓紧时间培养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我们事业的接班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我们生命和事业的延续 .. 。时间又流失了十多年,当今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人员情况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批年轻有为的学者正在我们过去的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我相信自然法则,我相信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干得更好,这不正是我们的生命和事业的延续吗,我们应该为之感到欣慰和骄傲。 值孙儒泳学长八十大寿之际,写了上面这些话,作为我对他生日的祝福,并表达内心对他的敬仰之情。 ( 王祖望 2007 年 4 月 17 日 于北京中关村寓所 ) 。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129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