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编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十年后六部委重提“科研助理”——那些“科研临时工”有希望了吗?
flysky97 2020-6-6 09:56
十年后六部委重提“科研助理” ——那些“科研临时工”有希望了吗? 齐云龙 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岁寒,积聚乃成坚冰,欲破冰,诚艰难困苦…… 曾经作过科研助理的朋友,有些最终通过深造离开,有些另谋他途,也有部分能继续等待着希望到来…… 国际秩序下暗流奔涌,外部环境风云瞬变 我们应该已经感受到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每个人都被卷入这纷杂的时空中 置身于大变局的十字路口 变局当前 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需要 对先进科学的向往 对优秀人才的渴望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一、新政与旧政 2020年6月1日——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之下、两会后不久,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发布 《 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 》 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6-01/9200015.shtml …… 不禁为那些曾经共同努力默默奋斗过的朋友们而感慨万千…… 当然,这个通知的推出的出发点不是针对原既有岗位人员的,而本意更在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 如同研究生扩招一样,这至少是给毕业即失业大军多了一个选择——如同文件所说“既是促进就业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相匹配的专业科技支撑队伍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文件对“科研助理”的待遇、户籍、档案等作出了很多详细的规定……为了安置这些未来的“临时工”、可谓是用心良苦…… 上面的通知不妨简称“新政”,其实,早在近十年前就有针对“科研助理”的“旧政”了——2010年11月25日,就曾经发布了《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研助理 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0/201204/134168.html 其中明确规定了一些事项:“ 签订服务协议的期限应不超过3年 。”“学校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并参照学校同级同类岗位工资标准等确定科研助理的薪酬标准,但 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科研助理受聘期间, 其户口、档案可按国家相关规定存放在学校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 , 或其他能接受科研助理户口、档案的机构 。”…… 新政旧政,两者可比性并不强,新政涉及范围更广,立足点更高,更为宽泛,可以看成一种鼓励和指导性的意见,例如从涉及单位上,已经不再局限于高校,而是提及了“ 中央级科研院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头骨干企业 ”等,但是具体如何落实,恐怕还需要更为完善和细化的“旧政”条款来支撑! 科学网 赵明 老师早在2012年就曾经在博文( 科学网—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 - 赵明的博文 )当中批评了某些对于科研助理岗位规定的不合理——博文不仅获得了三万多次的阅读量,推荐数评论数也达到了上百条—— 可见大家对于相关制度的关切! “ 科研助理 ”,大概是科研单位招聘广告当中最经常招聘的一个岗位——但是,大家却说不清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因为,可能在这个岗位上的人什么都要干! 这也可能是科研单位招聘最多的一个岗位——但是,并不代表真正需求的人数会有那么多,而是因为要填补原来人离去后的空缺…… 他们可能付出了最多, 但可能他们往往是科研链条中最没有成就感的一群人… 也是随时准备被替代的一群人…… 二、他们是谁 在《通知》中,是这样定义的:“ 科研助理 ”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人员 有些实验室像报账这些活儿是靠“传帮带”——一届研究生教下一届研究生,一届一届往下传。 “科研助理”经常是课题组的“多面手”、“大拿”……搞得定实验,做得好PPT…… 他们经常是课题组的“中流砥柱”、“中坚力量”,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上服务PI,下服务学生…… 他们的工作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做实验,报账,组织组会,写基金,报专利,打扫实验室、办公室…… 他们通常是实验室里的“临时工”,没准儿过两年就换了人…… 少数“科研助理”是由准备投考该课题组(实验室)的本科生、硕士生来临时担任…… 其实, 每一个成功的科研大佬后面都少不了几个卓越的“科研助理” 。 ——然而,通常,军功章里有他们的一半,却通常没有他们的名字…… 高校报销年关前,排队的“科研助理”们(图来自 东方网、澎湃新闻网) 三、待遇与境遇 他们待遇如何呢? 其实,科学网 赵明 老师提到的待遇,在武汉尚算可行,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却未必能落实的:比如“2.科研助理的社会保险参保方式按武汉市规定执行。户口、档案根据其意愿,可放在学校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北京可不是让人的户口想存多久就存多久的……对于“科研助理”,编制没有!户口指标?——没有!再如“3.我再看了一下住房条件,跟研究生、博士一样住寝室。”——北京的科研助理一般还得是自己租地方住——不然,出点问题谁承担责任? 清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5155-728049.html 说:待遇根据个人情况面议,按照清华大学合同制人员管理相关规定办理保险。 北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5155-1086198.html 说:按照北京大学相关规定管理,提供优厚的待遇,具体面议。 中国矿大在《中国矿业大学科研财务助理管理办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3659-1136785.html 中提到“科研财务助理人员按劳务派遣方式聘用,工资标准由聘用单位、项目(课题)组或科研团队会同人事处确定。” 优厚的待遇具体是多少呢?在一份经费说明里这样规定: 这是税前,就算是拿到最高数字一年15万,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扣除税费、保险、公积金、扣除房租、吃饭——剩下的钱和管吃管住的保安老乡还真是不相上下——当然,还得看基金有没有申请下来?经费拨下来的怎么样?老板对你认可度怎样? 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时招聘广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658-886504.html 是这样写的:“管理办法:采用劳务派遣方式,人事关系由劳务派遣公司管理。2、待遇:基本工资3500元,优秀人才可面议;年末根据绩效考核成绩,另外发放绩效酬薪;根据青岛市相关文件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上面的待遇只是来自科学网,似乎不够全面,那还可以看看知乎上众多网友给出的答案—— 985学校的科研助理岗位怎么样?有没有前人说一下 - 知乎 , 其中获赞最多的一条答案中提到: 没人关注的问题... 但是做科研助理的人真不少,本科硕士都有,甚至见过博士。 本人14年在北大做科研助理...刚毕业,那时候想在对应的课题组读博。后来放弃了(我这个回答比较准确的符合生物,化学,材料,环境,轻工等专业…其他专业可做参考,匹配度不高。) 1、收入 科研助理的收入比较低,如果正常入职缴纳5险一金的话,一个月也就3K左右吧,因为需要课题组承担,所以有个最低限,具体要看每个导师的情况了。我在的课题组比较人性化,导师对我很好,一个月4K5的收入,包住,办了北大学生卡,硕士工资会到6K多,甚至像南方科技大这种高校,几兼一份辅导员的工作,还有1-2K的收入。对于化学生物这种专业来说,这个工资算是不错了。 2、职业发展 科研助理哪来的职业发展,如果不是要读博或者混科研经历,就别入科研助理的坑...科研助理在里面更像是预科学生...导师招科研助理一般是想要廉价劳动力,更多是想储备生源。没有读博的心思,就别去了。我见过很多一开始言之凿凿要献身科研事业,后来发现没钱途又大骂老师退出的...虽然我也辞职了,但是我一直很感谢北大的老师。 3、工作 其实有些压力,你说你是老师吧...你不是,你是学生吧?也不是...你是工作人员...课题组的工作人员么?科研助理就是传说中科辅岗位的一种,平时工作包含管理仪器、订购试剂、做实验、安全卫生等。我做科研助理的时候,基本上就跟着课题组的学生一起做实验,他们干什么我干什么,例会,汇报,聚会一样不少。有些课题组会区别对待,像课题组的二等公民... ...自己了解清楚 总结——不想深造的别做科研助理。没发展的,除非老师有公司,他让你科研助理岗位过渡一下,主要还是在公司工作,尚且算一份正经工作... “科研助理”——大家都知道很需要、很重要、但是想用的老板(PI)却也得招聘时思前想后,甚至是用得战战兢兢…… 科研助理其实不是每个课题组都有资格配备的——因为他们的“工资”,得是项目组(课题组)自己想办法承担…… 另外一篇 任万军 老师的博文( 科学网—我的科研助理辞职了 - 任万军的博文 ,阅读量也超过了7000 )也写出了一位深受认可却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的科研助理的境遇——其所在地成都是被认为国内最宜居的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城市中的同类恐怕还不如她! 这个岗位中结局最圆满的可能就是本打算在同样的研究领域深造(读研、读博),通过课题组的工作跳板,成功地“曲线救国”考研、申博成功,从科研助理转为在读研究生,最后离开…… 少数优秀又幸运的“科研助理”,拿到了户口、虽没有编制,但还算相对稳定,就在实验室里做下来——成为凤毛麟角…… 或者在对户口限制不是那么严格的地区(例如中科院的天津工生所),他们这个群体生存满意度还算高一些,而在京区,就不那么乐观,他们个别有幸争取到“公租房”、或者“共有产权房”,但是大部分人面对的则是不确定的未来…… 再或者,有些家境相对优裕的“科研助理”本身有着对科研的爱好和兴趣,又不会受生活所迫,在这个岗位上他们还能乐在其中…… 相对于那些顾影自怜的“青椒”,绝大数科研助理们则大多数只能是苟且生存, “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四、希望与未来 这样的通知,在疫情之后的今天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真算是难得! 很多科研是挺烧钱的,前不久,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2020年度预算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将进行统一大幅度消减,大家已经准备要过紧日子…… 我不知道,今年文件的推出最终会给多少人带来工作岗位,他们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科研竞争也是残酷的,和其他比赛一样,通常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研总在鼓励最优秀的人群,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科研界表现得极为明显!但是,科研的环境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影响和制约,而“ 一个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是衡量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能否让一线的科研工作人员真正安心地工作(还谈不上体面的地步), 也最终影响着社会科研整体前进的步伐! 一个重要岗位上的人,如果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没有成就感,又如何能保证工作能永远做得出色呢?——据我所知,一位生命科学专业博士出身的科研助理,在岗位上做过了多年后最终选择去了保险行业,反而活得要比原来光鲜得多。 如果不是确实影响到科研,又有谁会为这个群体说话呢? “ 项目承担单位应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单位内部科研管理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进能出、流动顺畅的科研助理队伍。加强科研助理岗位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科研助理能力水平、服务质量,拓宽成长空间,完善科研助理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任重道远! 科研体制完善任重道远…… 当然,反过来想想,疫情之下,国家危难之际,相对那些要加入“地摊经济”的失业人群,你能在一个高知群体中有份看起来体面的工作,通常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已经不错了,不是吗? 还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参考链接: 六部委: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6-01/9200015.shtml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研助理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0/201204/134168.html 科学网—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 - 赵明的博文 科学网— 中国矿业大学科研财务助理管理办法 - 顾贤光的博文 科学网—我的科研助理辞职了 - 任万军的博文 985学校的科研助理岗位怎么样?有没有前人说一下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94137/answer/169641201
个人分类: 人文|928 次阅读|3 个评论
广东赴湖北一线抗疫医务人员火线入编的想法
zfzl2014 2020-3-15 23:55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暖心的新闻, 广州启动绿色通道 44名支援湖北医护人员秒批入编(http://gd.sina.com.cn/news/b/2020-03-15/detail-iimxyqwa0544941.shtml?from=gd_cnxh) 广东省卫健委出台一个文件,要求各地卫健部门和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广东赴湖北一线抗疫医务工作者非编制内员工入编。入编是一件好事儿,对于冒着生命危险逆行的医务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为我们卫健部门的行动点赞。 各级政府对于逆行者,都是关爱有加。中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每天补助300。地方政府在抗疫人员出行之前,地方党政一把手亲自送行,又是鲜花又是讲话。各级妇联帮助医务人员买蔬菜,照顾赴一线人员的家属,教育部门派人对奔赴一线医务人员的小孩进行一对一辅导,对于赴湖北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考各类学校给与加分等措施,各地旅游部门和景点对于一线医护人员全年免费旅游,人社部门对于奔赴一线医务人员评职称开放了绿色通道,降低了许多条件。这些我感觉很必要,也是应该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他们是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广东这次赴湖北一线医务人员,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编外人员,而且比例还不低?本人不是医疗系统内部人员,不知道选人的标准是什么?是自愿报名,还是领导指派?按照我们一贯的选人原则,选派人员上前线,不是说谁都可以去的,原则上是骨干,业务能力比较强的,甚至有的地方还要求是党员,不是党员不能上。但是看看这次全国各地奔赴武汉一线的医务人员,很多不是党员,在湖北一线火线入党。你说不是党员也就罢了,还有很多人没有编制,这点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工作要临时工上,正式工去哪了? 编制,可能有些人不一定明白。政府机关有一个三定方案(定机构、定职责、定编制),有没有编制,是你是不是正式工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编制,也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没有编制,等同于你是非正式职工,随时面临下岗的可能。编制,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我们正在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其中一条重要方面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在一个单位,有没有编制,情况不说天壤之别,但是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干同样的活,有编制的和没有编制的工资差很多,还有的单位,活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干的,而有编制的正式工不干活还拿着比临工高的多的工资。编制,也成为领导受贿的一种手段,不时在媒体上看到落马的领导帮别人入编收了多少多少钱。由此可见,编制的含金量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这些奔赴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没有编制,我感觉不可思议。是谁让他们去的?是自愿报名,还是有了这么危险的事,正式工不愿意去,或者正式工人数不够,领导强人所难?我在上文有提高,对于这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贯的选人准则是业务骨干去,党员去,业务骨干去了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党员作为先进分子,作为入党时宣过誓的人,理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理应主动参加。但是,这次去的人,偏偏有一些既不是正式工也不是党员的,和我们一贯用人方针相违背。不是党员可以理解,但是不是正式工,就想不明白。不是正式工,怎么成为骨干?是骨干了,你还不给人家入编你能够留住人吗?你的良心何在?医院那些正式工,那些党员在哪里?对于那些投机的人,把危险留给别人的人,看到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给的种种待遇,您是不是后悔了呢?
0 个评论
教师取消事业编制了,高校还存在违约金吗?
热度 2 pinjianlu 2017-6-23 10:02
2017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取消编制 https://c.m.163.com/news/a/CMTBIUFF0516BB2B.html?spss=newsappspsw=1 2017教师工资最新消息:全球教师工资排名 https://c.m.163.com/news/a/CMSSAHF10516DARQ.html?spss=newsappspsw=1 我所在的遵义某学院,有没有能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领导马屁要拍到位。没有编制,学校不稳定了,领导可以随意赶走自己不喜欢的人?而领导们又喜欢马屁精,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留在高校里的主流就是那些马屁精?! 这种学校如果你要换单位,还要给他赔钱,美其名曰违约金或者人才培养费!你都培养我什么了?莫非就是一些世俗的社会价值观!如果这些都能作为一种收费的理由的话,那么这种学校就真的可以把这个作为一种收入来源了。每年多招点应届毕业生,然后以各种理由赶走或者气走他们,让他们赔钱,学校就可以创收了。 这确实是一种比较快的、而且没有任何经济成本的收入来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4 次阅读|4 个评论
教师取消事业编!
pinjianlu 2017-6-16 15:10
2017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取消编制 https://c.m.163.com/news/a/CMTBIUFF0516BB2B.html?spss=newsappspsw=1 2017教师工资最新消息:全球教师工资排名 https://c.m.163.com/news/a/CMSSAHF10516DARQ.html?spss=newsappspsw=1 别的我不担心,取消事业编之后,高校里的那些当了领导的小人、魑魅魍魉以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给老师穿小鞋了。我所在的遵义X学院,真的是一所小人当道的“事业单位”。以后老师没事业编了,这些小人更加要翻天,因为再没人敢反对他们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公立医院或取消编制
fqng1008 2016-4-24 07:32
导读 公立医院 真要取消 编制管理 了?这将涉1000万医院在编人员。马云放言互联网会让医生30年后失业,其实,真正改变医生职业道路的,是 医院改革 。 取消编制之后,将会逐步缩小编外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这会不会导致在编人员的薪资福利缩水呢?如果反差太大,会不会带来医生大面积离职或转行? 中国延续数十年的事业单位编制制度将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改革。 近日,人社部下属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今年相关部门将研究事业单位的编制创新改革,其中将重点研究高校、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但目前这项改革还没有具体的推进时间表。 现在中国的高校、公立医院都在政府统管范围,高度行政化,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所有人员被捆绑在编制之上,国家财政是按在编人员数据拨款,所以业内称之为“人头费”。未来取消编制之后,就意味着高校、公立医院有了通常所说的“ 用人权 ”,想用什么人、用多少人、怎么用人,全部由自己说了算。 高校、公立医院取消编制后,还会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国家的财政拨款还将持续增长。财政拨款方式将改为综合经费核算办法和拨付标准,与高校、公立医院在编人员的多少将没有直接关系。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的在编人员大约有1000多万,非在编人员的数量也极为庞大,少说也有数百万。下一步,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编制之后,将会逐步缩小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解决编外人员面临的多种问题。 取消编制管理 2013年,教育部人事司曾向全国200多所高校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希望改革僵化的编制管理方式甚至取消编制管理,已经成为各高校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 据一位接近人社部的专家介绍,目前中国高校、公立医院是按在编和非在编来分类管理。对于编外人员,基本都是采用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等契约管理方式,由于编制是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予补助的依据,因此使得目前各项收入分配政策只能覆盖编制内人员。像去年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改革,就没把编外人员考虑在内,属于新一轮事业单位上半场改革中的遗留问题。 传统的事业单位编制往往都附带多种身份属性及福利属性,高校和公立医院的编外人员在工资、社保、职称评定、住房补贴等方面,都比在编人员差了一大截。像北京市就有规定,提供给事业单位的北京户口指标,只能用于编制内人员;上海市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规定,超出编制限额的人员不能按照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诸如此类的政策规定为事业单位编制附加了更大价值。 竹立家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不少高校、公立医院的编外人员能占到一半,少的也能占到30%左右。在接下来事业单位下半场的改革中,如何妥善处理好编制内、编制外人员在岗位设置、人事管理、编制管理、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有很多政策创新、制度创新。 在推进高校、公立医院的 编制改革 中,对于1000多万的在编人员,政府将由传统的编制控制变为监督和备案,进行实名登记、统计,再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这部分人以退休、辞退等形式自然减员,才能逐步收回编制;对于数百万编外人员,则继续采用合同聘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上述专家认为,现在高校、公立医院都是有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高校、公立医院的领导本身就是官员,高校、公立医院领导和官员的身份可以随时切换,这种“管办不分”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极易产生“管制俘获”,即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形成合谋腐败。下一步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之后,就意味着高校、公立医院不仅有了“用人权”,想用什么人、怎么用人,都能由自己说了算,同时,高校、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也就慢慢化为无形。 在财政拨款方面,取消编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高校、公立医院的拨款就要减少,而是还会持续增长。拨款方式将由传统的按编制“人头”拨付,改为综合经费核算办法和拨付标准,拨款标准主要是考虑高校、公立医院的专业性质、社会服务等综合因素,与职工规模没有多大关系。 期待配套政策 竹立家认为,在事业单位下半场的改革中,涉及到编制创新改革,尤其是取消高校、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管理问题,下一步面临的挑战将很大。 对于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目前业界有一种反对的声音,认为取消编制之后,对高校、公立医院就没有了规模控制和发展规划,就会失去基本的管理规范。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对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也有担忧,他认为,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之后,高校和公立医院的财政负担已明显加大,未来取消事业编制,会不会也相应加大高校、公立医院的财政负担。反过来,高校、公立医院会不会通过提高服务收费等措施,将资金压力转移至老百姓身上。 以目前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单位需要为员工缴纳20%的基本养老保险和8%的职业年金,但实际上,公务员所在单位需单位缴纳的部分还是由财政买单,而高校、公立医院则需要真金白银地划出这笔钱。 竹立家分析表示,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等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涉及面广,动静会很大,下一步推进高校、公立医院的编制改革,需要创造很多条件,与很多配套措施同步推行。如果不把政府的管理权责和高校、公立医院内部自主管理的权责利界定清楚,各种不同的声音就会一直存在。 事实上,北京市去年5月出台了《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其中就提出将逐步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编制,但对于取消事业编制之后,涉及高校和公立医院的财政经费、户籍管理、出国交流、住房补贴等问题,该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外界对此也存在颇多疑问。 对于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分析表示,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符合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方向,关键是在政策实施的转档期、空窗期和阵痛期,要把握好政策实施的节奏和相关政策的配套落实,把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疏解化通,以减少政策实施对上千万高校、公立医院在编职工带来的震荡。 比如,在取消编制之后,高校、公立医院对新进职工的户口、养老、社保、医疗等问题如何做出合理的政策规定,这方面,还需要人社部、中编办等方面,尽快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性配套改革文件。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取消公立医院和高校教师编制的消息
热度 14 zhengjun324203 2016-1-26 15:46
最近看到说要取消公立医院和高校的人事编制的消息。笔者作为高校当中的一员,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映就是提出这个意见的一定不是普通教师,一定是个既得利益者,这些人肯定是身居要职或者身兼要职。这些人肯定不是从事第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更不可能是高校中的青年教师。 提出这个意见的人的出发点据说是因为在这些单位里面编内和编外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首先,同工不同酬肯定是不合理的。比如在科研岗和教学岗,如果编制内外待遇相差太大,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不是有编制的教师的错误,这是体制本身的错误。而改正这个错误的方式是应该纠正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不是说将编制内的教师取消编制,然后大家一起用没编制的方法来对待——这样就可以同工同酬了。这是他们的逻辑,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有问题。但事实上改正这个错误的途径很简单,你要么不要招编制外的,要么就让编制外的同志也享有一样的待遇。编制内的教师,他没有理由为这个错误牺牲。因为他们在这个岗位工作多年,奉献多年。正因为有编制一说让他们内心还算能抵抗外界社会各种物质诱惑的吸引,还能安贫乐道地从事这个职业。 取消编制提出之后,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缺乏安全感了。因为这意味着你的工资不再是国家财政支持而是由这个高校本身的收入来支撑。于是这个高校的管理者,就可以用各类考评方法来去除一些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在岗位上耐心工作却表现普通的一些教师。当然,这些管理者肯定会说,因为你表现普通,所以理应让贤。这也有道理。但是大多数人离开这个岗位后,将去哪里呢?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呢?我相信,制定这个政策的人肯定不会考虑的。这些用心工作的普通人以及他们的家庭的生活,并不在提出这个政策的人考虑之列。 如此,人人缺少安全感。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饭碗就翻了。于是溜须拍马之风更盛,拉班结派之人更多。因为形成一个个圈子,一个个团队之后,才会觉得自己有保障,自己有后盾——这些保障或后盾,显然就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了。而那些刚正不阿而从不仰人鼻息的学者或教师,就会被边缘化,继而可能被排斥在外。为了生存,大家不得不想着方法去获得更多物质财富,于是在日常工作之外,多数人会想着去挣更多的钱。那些原本想安安静静,安贫乐道,从事教学和科研这个职业,将一腔热情奉献于学生奉献于国家未来一代的教师,将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 在这个时代,出现提出这样政策的人,我是不奇怪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理想不谈奉献的时代。有一些商业成功人士积极地做慈善,那是极少数的有担当的人。有一些非常普通的人,省吃俭用照顾弃儿等,也是极少数的,这是人性本善所带来的一种无奈。总之,这一切都是这汪洋大国中的沧海一粟,虽然体现出了这个国度尚未泯灭的一些良知和高尚,但是这依然如秋风中的蜡烛一般,摇曳着说不定何时就会熄灭。 为什么呢?因为从此之后,教师不再具有理想以及道义上人格上的高尚了。为了生计,为了家人的生活,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不得不想着方法地去获得报酬。这是这个时代的标签。为了金钱,我们已经不需要所谓的理想。而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师的人格不再具有感召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师不再具有纯粹的理想,我们又怎么有资格要求我们的国民具有远大而深沉的温暖的人格呢? 作为普通高校当中的一员,我已经做好了不再从事这份职业的准备。虽然我目前从事着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也是我觉得此生最有价值的事业。然而,我不得不做好准备,有一天必须被要求离去,所以我不得不准备好去从事一份新的未知的职业,毕竟我们都是为了家而活着的人。
个人分类: 社会评书|6530 次阅读|18 个评论
潘学峰 新著《图解健康》
duke01361 2015-8-14 07:41
《图解健康》潘学峰 本人编著了一本旨在帮助大家“一览无余”式的健康快捷读本(看画读本,俗称小人书),欢迎有兴趣的出版单位联系洽谈出版事宜,前提是:不需要我付费;不需要我包销;三不能用图书抵稿费。 Xuefeng Pan E-mail: xuefengpancam@aliyun. com 人体体温
个人分类: 潘学峰论衰老健康|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解健康》潘学峰 编制
duke01361 2015-8-11 11:19
《图解健康》潘学峰 编制 本人编制了一本旨在帮助大家“一览无余”式的健康快捷读本(看画读本,俗称小人书),欢迎有兴趣的出版单位联系洽谈出版事宜,前提是:不需要我付费;不需要我包销;三不能用图书抵稿费。 Xuefeng Pan E-mail: xuefengpancam@aliyun.com 示例图
个人分类: 潘学峰论衰老健康|1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体制内也是一种悲哀
热度 14 cutefay 2013-1-29 23:08
很多人为了有个“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而不惜一切代价要进入这个体制内。而其实我认为,体制内,越来越成为一种悲哀。 以前的体制内是铁饭碗,进入体制内就意味着有了保障,不会失业,福利好,等等。而现在的体制内,已经失去了铁饭碗,很多事业单位都改为聘用制,如果工作表现不好,合同到期后照样会失业;并且待遇已经远远不如体制外了。 而体制内最大的问题是人员收入和能力、贡献的匹配问题。经常会有人在科学网上说起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待遇低、或者科研人员收入差别悬殊等问题(包括我自己 以前也提过),有的人还因此而为这种收入不公的现象愤愤不平,产生抱怨情绪等等。 而换一种角度思考,如果换成是体制外的企业,不会存在这种问题的。在企业里基本上是有 多少能力就赚多少钱,如果觉得这个企业发挥不出能力、或者收入不敌能力,完全可以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总能够找到收入和能力匹配的工作的。而在体制内就不 一样了,首先,工作变动不容易;其次,收入要靠国家和单位定的标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按照不同的等级来确定收入。而在这种定标准定级的时候,可能会出现 各种不公平的现象。所以,收入与能力、贡献等,经常会出现不匹配现象。 在体制内,就基本意味着失去了在收入上讨价还价的能力,收入由不得自己主宰,当然,个别可以影响到体制的寡头们除外。因此,既然在体制内了,既然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体制的这种现象,那一切抱怨、不满啥的都没用,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吧! 要真想摆脱这种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跳出这个体制。但在体制内的人,容易和“家禽”一样,那种适应外部环境的“野性”逐渐被体制驯化没了,会渐渐去适应这个体制,成为了体制的俘虏,失去了摆脱体制束缚的意念和勇气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10466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从“退役团长看大门儿”到“硕士学士扫大街”
热度 35 boxcar 2012-11-3 08:14
最近,有一条发生在咱们哈尔滨的新闻和热火——“三千本硕生争当清洁工 ,“ 扫大街也是公家的人 " ”,科学网上也很快有人跟进,写了篇“ 3000 名本硕毕业生争当清洁工,只为编制故”的博文【 2 】。俺在下面留下了两条评论: 编制的鞭子, 贬值的匾子 和 声名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编制故, 二者皆可抛。 是的, 457 个清洁工岗位引来了一万多报名者,其中本科三千、研究生二十五,可见其火爆。这条新闻,让我等看到了现如今事业单位“编制”的诱惑力,它可以把曾经很高傲的“天之骄子”们一“鞭子”抽到地上,并在面前扔上一把扫帚(也可能是清洁车的钥匙),然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你给我扫大街去!我给你铁饭碗。”与此同时,本科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些文凭“匾子”则早已经一再贬值,早就不能像想当年那样立马换来一份轻松悠闲的“白领”工作,也只能去激烈争夺“灰领”(灰尘的灰,不是灰色的灰!)岗位了。 即使是围着“灰领”在“领灰”的工作岗位,还是有莘莘学子会一往无前地争抢,不为别的,只为那个“事业单位编制”——一只传说中的“铁饭碗”。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这类“声名”固然可贵,女朋友的看法虽然更要顾及(这种情况有木有我暂时不知道),但是,当一只沉甸甸的铁饭碗在眼前转动的时候,哥就不能再淡定下去了,毅然决然地抛开“虚伪”的斯文和面子,要坚决把固定事业编制待遇这些“里子”抢到手,所以“声名”“爱情”之类,此时大概“皆可抛”了。 事实上,为了优厚的待遇,舍弃“面子”的事儿,我可不是第一次听说了。记得 1998 年暑假前后,和一同事去北京出差,在长春到北京的火车上和对面坐着一个非常健谈的大姐聊天,她在北京某电力系统单位工作,待遇非常的好,结果有很多人想方设法进入这样的单位,其中就有很多军队转业干部。她曾经提及一个比较夸张的细节,该单位的传达室看大门儿的竟然是一个退役的团长,这当然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单位待遇太好。为了一份好待遇,大丈夫能屈能伸,团首长转业后亲自去“看大门儿”也认了。这是在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其实在 70-80 年前,据说还有比着更夸张的传说——“将军把大门儿”,那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流落中国的“白俄”们当中有些人穷苦潦倒之际,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下人”的工作。 从当年的“退役团长看大门儿”到如今的“硕士学士扫大街”,背后的驱动力都是对利益的预期。作为固定编制职工去给一个效益好、待遇优厚的单位看大门儿,期望的必然是也能得到优厚的待遇;能端起事业单位的“铁饭碗”,按月拿到工资而不用再三天两头地跑到人力资源市场焦急地看招聘信息,而且还有对未来升职的职业预期,对很多没真正走上社会的年轻学生来说当然也颇具诱惑力。稍微不同的是,我敢说“退役团长看大门儿”一定比从人力资源市场上找来的老大爷干得好,甚至比研究生干得更好。因为站岗放哨本来就是职业军人的基本功,再加上专业干部具有的那种威武的军人气质和洪亮的大嗓门儿,组织纪律性和责任心,“看大门儿”应该很给力。相比之下,为了一只“铁饭碗”而去竞聘清洁工岗位的学士硕士们能否真的扫好马路,我暂时还没有足够的信心。毕竟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生学的是“清洁工专业”,择业之初还没面对“专业”之前就先面临了着“转业”;而且 85 后、 90 后大学生们从小到大做过的清扫工作可能也远少于他们的前辈们;最要命的一点是很多人可能不会安心于这份工作,而只是为了那个“事业编制”,一旦得到了“事业编制”,心里难免会一天到晚想着找什么渠道“跳槽”。这样的清洁工,恐怕并不会比下岗工人或农民工做得更好。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近 3 年前“大学生挑粪工”的新闻,记得当时我还写过一篇博文《“粪土当年万户侯”?》【 3 】我又想效法 CCTV 记者去向今天的他们问一句“你幸福吗?” 参考: 【 1 】杨斌: 三千本硕生争当清洁工 " 扫大街也是公家的人 " http://hlj.sina.com.cn/news/4/2012-11-02/082318506.html 【 2 】杨斌: 3000 名本硕毕业生争当清洁工,只为编制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95464-628711.html 【 3 】吕喆:粪土当年万户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00117.html
个人分类: 社会|9198 次阅读|73 个评论
科研人员创业吧,为了。。。
热度 3 刘焕军 2012-10-16 01:27
看看下面的新闻,大家是否跟我一样无奈! 当青年人不再奋斗,而是挤破脑袋进“ 事业编制 ”;当仅有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部门有工作吸引力,而其他行业、实业难以为继;是否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为什么只能靠房地产、万亿计的投资才能促进经济?是什么病了? 其他的事情臭老九们也许做不了,但 做好 科研、转化实业,也许能尽绵薄之力。 创业作用多啊! 中国真有真么腐败? 已有128人参与 转自小木虫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084216 在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法国,5.3%;新加坡,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 梅德韦杰夫说过,一个国家的青年,争着去当公务员,这说明这个国家的腐败已严重透了。 数据为亲自考证,但是大家自己感觉,76%大概没错有木有!梅德韦杰夫说错了么,这我不知道。但是,本科生毕业去考公务员有木有!只是职位有限,能考上的不多而已,但是我们羡慕那些考上的有木有!甚至研究生毕业去考公务员的有木有! 好吧,说这些有什么用。但是中国真有这么糟糕么?我想:不管有没有,中国人平均学历在提高,人民素质在提高,总有一天,大家会看透这些浮云。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更高的讲,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大家兴奋吗? 又有新新闻了!而且来着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0789.shtm 哈尔滨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引29位硕士报名 日前,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报名工作顺利结束。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539个报名者,在最终报名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29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报名者引人注目。 转自: http://ms.dbw.cn/system/2012/10/15/054294007.shtml 东北网10月15日讯 记者从哈尔滨人社局了解到,原本截止到14日(周日)18:00时结束的哈尔滨事业单位网上报名,推迟到15日(周一)18:00时结束。   哈尔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哈尔滨市环卫系统公开招聘,网络报名原定于10月14日(周日)18:00时结束。但由于报考事业单位的人员较多,造成了网上报名点击率过高、缴费集中而出现网速过慢的情况。为了保证考生能够及时报名,所以将以上两个招聘报名及缴费时间各延长一天,即考生的报名截止时间由原来的10月14日(周日)18:00时,延长至10月15日(周一)18:00时;网上缴费截止时间由原来的10月15日(周一)18:00时,延长至10月16日(周二)18:00时。   记者在环卫系统报名网站上看到,截至14日已有4200多人成功报名。招聘岗位冷热不均,统计数据显示,香坊区城管局第二环卫清洁中心汽车驾驶员职位报考人数122人,达到招录人数6人的20倍以上;招录20人的南岗区城管局保洁队清洁员职位也已有415人报考,比例同样达到了1:20以上;招录100人的道里区城管局清洁大队清洁员职位报考人数最多,已有1486人成功报名;南岗区城管局汽车队汽车驾驶员职位招考120人,目前也已有1012人成功报名。   统计数据显示,部分汽车钣金、内燃等维修员岗位暂时未达到规定比例,有的甚至没有人报名。   已经成功报名的人员中,报考清洁员职位的人数占近半数。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报考清洁员的大专生很多是被事业编所吸引,今年刚刚毕业的大专生小李毫不避讳地对记者说道:“我就是因为有事业编制才报名的,虽然是去做一线的环卫工人,但是有事业编制就相对稳定和有保障,家里也很支持我报名考试。”
个人分类: |1986 次阅读|4 个评论
建议编制网络学术博文目录发挥学术资源共享功能
黄安年 2012-2-25 08:07
建议编制网络学术博文目录发挥学术资源共享功能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2 月 25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学术资源共享是推动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在学术资源共享方面行之有效,我国学术领域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术资源共享不足 , 学术资源封闭和垄断现象严重。在纸媒体学术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时期,一些学人花大力气在极其困难条件下收集和编制了学术资源目录索引,为资源共享提供方面条件。随着网络化发展 , 在资源收集和编制上比起纸媒时期有了十分有利的快捷条件,然而我们看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在美国史研究领域综合性的目录索引反而没有了,现在要通过纸媒和网络媒体迅速检索一个比较全面的美国历史研究的论著目录是很困难的,这不仅是由于 90 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美国历史论著和知识性文章及报道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 而主要是这类工作并未被列入官方认可的项目,不被计算入量化成果,因而很少有人自愿担当这一工作 , 即使专业性网站和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也没有实际启动组织这一有效工作。 科学网的博文数量已经以数十万计,其中既有学术性、知识性内容,也有时评性、社会性、消遣性、非学术性的内容,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检索到相关学术领域的博文目录以便加强了解、交流和沟通、研究,是很难、很难的,原因是我们的博文分类及检索不仅过于简单和综合而随意,而且只能检索到当今往前的 2000 篇博文,如果要查阅全部博文则被认为会大幅度动用网络资源。即使按照科学网最近倡议准备搞个什么自愿参与的个人学术名片 , 也是无法满足学术检索的需求 , 从而可能流于有其名而无其实。 笔者主张我们需要下功夫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学术和学科专题领域试行做好具有分期滚动性的学术性目录索引(例如一年四期或者两月一期),如果科学网编辑部会同相关有兴趣的博主逐步做好这一工作 ( 例如可以从 2012 年三四月开始或者从 2012 年 4-6 月开始 , 再逐步补充以前的时期 ) ,相信是泽惠于整个学术事业的。笔者三年前提出过类似建议 , 现在重申这一建议 , 以为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推动纪念科学网五周年,在强化学术性功能上的一项有着实际意义的事。 *********************************** 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 -- 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已有 1086 次阅读 2009-4-30 08:18 | 个人分类 : 学术问题研究(09)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方便检索 资源共享 博文目录索引 推荐到群组 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 -- 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4 月30 日 发布 两天前 , 我写了一篇《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 ---- 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的短文(见附),现在从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的角度再来谈谈这个建议。 博文多了 , 特别是累积了数以近 10 万计的科学网博文 , 自然有个检索问题 , 目前的科学网的检索可以从博主名字、两种推荐博文、最新博文、博文 10 项分类、博文搜索,还有新近创办的十来个圈子等角度来寻找,然而要就相近细目来检索几乎难以做到,这就难以满足同行博主、同类兴趣和关注的文章的快速检索,也难以和通常的全国图书索引之类的分类检索途径相衔接。 科学网的博文兼有随意性和个性,随笔评论与学术性 , 博主写博文时很少会去检索和博文相关话题的文章,不过如果事前了解相关已经发布的文章不无坏处 , 往往可以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至少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和雷同。一个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共享的检索功能其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 20 年前在编著《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 1840-1990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北京师大历史系, 1990 年 3 月出版)的《后记》中曾写道 : “编者在多年的美国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深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必须对国人的美国史译介和研究成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深知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美国史必须对与历史学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以及科学技术成果有相当系统的研究。在史学研究跨入 90 年代并呈现综合、整体史学发展趋势的今天,美国史研究已和美国问题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的出版期望推进从事美国问题教学、研究工作者间的跨学科联系。五年前,美国史研究前辈杨生茂先生在为《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藏美国美国史(英文)目录》所写的前言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书目是为科研服务的基本工具之一。书海浩瀚,探索费难。读者若手执书目,库中宝藏尽收眼底,确为一大快事。编辑也因能臻进阅读便利而感到无限欣慰,数月按首劳粹虽称繁琐,实为裨益于莘莘学子的业绩。’对此,笔者深有同感。这部《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分上、中、下三册,共 1150 多页, 78 万字,开始奔走抄录,到整理编辑,校录付印,不避风霜雨雪,终日埋头于北图等地,可谓案首辛劳逾载,只求省却读者的检阅之劳和求索之苦,便也心安理得了。” 现在我们能够借助网络,编著目录索引比起当年的手抄方式要方便快速得多 , 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做起来,做总比不做好 , 早做总比晚做好 , 目前还很少有网站下苯功夫做这样的事的 , 只要我们看准了 , 带头做起来,相信将嘉惠于学人和网友的。 ***************************** 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 ---- 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4 月28 日 发布 科学网迄今发布的博文究竟有多少篇 , 恐怕难以精确计算 , 因为科学网博客目前显示的数字是包括大量评论和留言、回复在内的 , 并没有博文总数的显示,也没有这方面的排行。按照头一年日均发布 50 篇 , 第二年日均发布 150 篇估算,则自科学网博客创办以来,也就是 80000 多篇 , 对这 8 万多篇内容的检索就是一个很大而且很重要的统计分类研究工作 , 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网博文内容的概况,看出一个大体的轮廓,博主关注的是些什么内容 , 博文涉及博与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看出博文的薄弱环节和编辑部需要引导的环节。 博文内容是和博主的学术背景分不开的 , 要真正逐步建立大科学网家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于现有博文有一个科学的分类和分析 , 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随时滚动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对于博主来说 , 有一可供随时检索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是很重要的 , 博主可以全面了解已经发布的博文 , 其中那些是自己关注的或者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的 , 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 , 事实上我发现有些话题早已说过 , 如果说些有新意或者新情况的话也许效果更好。 目前这项功能科学网提供的联结功能无法满足 , 有的重要文章没有联结,有的则是无效联结,这恐怕和联结的关键词缺乏依照科学索引分类联结有关 , 这其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工作 , 交给博主自由进行选择,造成杂乱无章的效果难以避免 , 基本上现在的联结根本起不到检索的作用,即使 Google 也一样。 现在科学网兴起圈子热 , 圈子热是科学网内容向博的方向充分拓展后简约的需要 , 人们发现内容太多太广 , 需要同行内的小范围交流 , 所以圈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然而恕我直言 , 这圈子也解决不了真正约的需求 , 因为圈子是按照自愿原则建立的 , 有些没有参加圈子的博文恰恰和圈子有关,你收不收 ? 圈子如果要把科学网上发布过的和圈子内容相关的都放进去,这本身就是目录学的事,而且费时费工 , 圈子版主有无时间和兴趣做就是个问题 , 是否做得好更是个问题 , 因为这涉及科学分类。 我强烈主张科学网编辑部考虑在适当时候组织力量编制一份可滚动使用的适合科学网博文特点的博文目录索引,有了这份博约兼备覆盖面宽的目录索引将嘉惠于学界、博主和编辑部。我本人曾编制了一份中国美国问题的目录索引条目 , 编制一份博文目录索引条目比编制一份中国美国问题的目录索引条目要复杂 , 但是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是 , 只是历来我们的目录学是滞后的 , 作为第一步 , 首先有个目录提要 , 提出初稿来大家集思广益逐步完善 , 只有用心 , 目标会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靠近的。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64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2902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29029 **************** * 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 ---- 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647 ) * 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 -- 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3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029 ) * 建议科学网博客页面增加最新博文的目录显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348 ) * 从科学网博文分类统计说开去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729 ) * 对科学网博主的专业背景分类和称呼的建议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12 月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816) * 再谈对科学网博主称呼的建议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643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 精选
dongzg101 2012-2-25 05:01
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 精选 已有 6331 次阅读 2012-2-24 01:53 |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实验室 课题组 教授 招聘 效率 研究生 博士 最近我们实验室要招两个人做科研助理,老师说看我认不认识合适的人可以介绍过来。我当时认为这是件好事啊,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员应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来的吧。我满口应了他,说我去找找看。 然后,我去学校的网站上看了一下,招聘的条件和薪酬待遇: 只有大的课题组才有招聘科研助理的资格,也就是你的工作环境一般都是“ 863 ”、“ 97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课题组。 招聘对象必须是具有全日制本科以及以上学历。工作岗位分为:项目研究岗位、实验(工程)技术岗位、基地管理岗位、科研辅助岗位四种。 工作环境还不错,再往下看就不懂了: 1. 服务期限不超过 3 年,服务期满后原则上不再续聘。 2. 科研助理的社会保险参保方式按武汉市规定执行。户口、档案根据其意愿,可放在学校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 3. 我再看了一下住房条件,跟研究生、博士一样住寝室。 至此,我终于看懂了,原来这个工作是没有固定职位编制的,其实就是个流动岗。关键是福利待遇加起来比去社会上找工作相差甚远。 然后,我去找到老师说,这样很难有人来的呀!除非本科毕业考研没考上,一边复习一边准备考研或者研究生、博士毕业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暂时在这里做一段时间,一边找工作找到了就离开差不多。谁也不可能长期这样做下去的,工资很少,基本上没有福利。而且学生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也要开始成家立业了,谁还住在几个人一间的寝室里面呀?最大的问题是,他在这里工作完全没有期待——如果你是在这里读书至少你还有个硕士、博士文凭的期待——完全不可能有谁能安心呆得住嘛... 老师说,学校的政策就是这样。 是的,学校发了个政策,文件第一句话就是: 通过科研项目聘用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是国家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高校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推进科技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契机。 后来跟我导师聊到这个问题,他说国内的实验室一般的实验员都是没有固定职位的,有也非常少。 我很是不解,我们在实验室做工作的就是靠技术吃饭的,专门搞技术的还能没饭碗?实验室发展和建立一个平台非常困难,一旦建立起来,让其工作稳定,就肯定需要专业的人员来维护的呀。 现在我们一般实验室平台的维护都是靠一届研究生教下一届研究生,一届一届往下传。每个学生做自己的课题,需要用到哪项技术了,就重新开始学习。 好像挺合理的,节省了资源,而且每个学生还能学到更多的技术。但是仔细想想却并非如此,而且在实际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实验平台不稳定 。做实验,一个人的动手能力绝对是有天赋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快的从头把一个东西很快学得很好。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得差,使得这个平台出来的结果的好坏完全依靠所招学生的好坏。所以一直就摇摇摆摆,时好时坏。而且在这种一代一代往下传的模式下,只要出现一个不好的,后面的肯定就只会越来越差了,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整个课题组都在自我怀疑与摸索中一直这样持续着——裹足不前,迈不开大步子。 效率也低下 。研究生、博士在这里学习做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有东西都得从头学起,很多时间就都花在了技术的学习上了,很难去在某一领域做出前沿性的探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最多是个合格的技术员而不是称职的科研人才。 实验室有固定的实验员肯定是非常必要的。 仪器有时候也是认人的,用熟悉了就能很好地懂得它,很细微的控制你也能够精确地体会到。就跟我们打羽毛球、乒乓球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型号的拍子,自己的拍子用起来就会顺手很多。 实验室的各个平台有了非常专业的人来维护,就能大大地能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工作的效率。做科研,稳中求进最重要,不断地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累计量变形成质变,做出开创性的工作。即使你读研期间对技术很感兴趣,有专业的人士的指导学起来也比较快,很快就能得到比较稳定可靠的结果。 其实,我也注意到国外实验室的一般比较完整的组成包括,领衔科学家( group leader )、科研人员( scientist )、研究生 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后 ( graduate student ) 、技术助理( technical assistant )、实验室管理人员( lab manager )和秘书( secretary )。而且很多的实验室 scientist 和 technical assistant 人数还差不多。 而我们国内大多的实验室的人员组成中好像都其他职位都可以是固定的,唯独没有固定编制的 technical assistant ,技术助理这个职位就由学生来兼职充当了。 这样的人员组成很不合理。 你可以想象一下:研究生、博士读书期间也就三年、五年,各项技术都要从头学起。研究本来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验室连稳定的技术平台都提供不了,完全飘忽不定的几年,没有基础谁敢大步的往前踏步子,挑战困难啊?都知难而退了,只希望早点毕业。 加上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公司反正觉得找个人过来都得重新培养起,专科、本科、硕士都差不多。 还有对于学生来说刀俎鱼肉式的补助制度,二十五六、二十七八了,有的对象也找好了、有的对象都还没找到,大多数还得靠家里资助读书。而那些毕业找了工作的同学一个个都自由潇洒,而且似乎期待还不差。而我们在这里二十几岁,人生最青春的年华都献给了实验室,自我价值却还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爽。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也就可想而知了。难怪有人说,中国几十年来全国搞生命科学的每年的成果全部加起来也顶不上美国西南医学研究中心或者哈佛大学等几个研究所和学校一年的成果。 这真的不能怪我们研究生啊!我们大多数都很努力,而且我们披星戴月复习考研一路披荆斩棘来到实验室,每个人都是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花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的,肯定是不想过来偷懒的。至少我看到我们学校,每天八点起床、十一点回寝室,周末从来不休息的人大有人在。晚上十点以后突然活跃起来的路上,提个热水瓶走着讨论的全都是研究生和博士。 听我们一些从国外回来的师兄师姐说,美国的研究生大多数周末都是不去实验室的,而且很多连晚上都不去的。更何况,很多的华人学生在国外的实验室里面工作不一样做得非常漂亮吗? 我问我导师,那么为什么不给实验室的实验技术员固定职位,让他/她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他的一辈子呢?(我这里用的是“奉献”,肯定是奉献了,甚至可以说是牺牲,因为他为了让大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放弃了自己本可能更好的前途,停留在了这个技术活上,帮助大家。) 导师说,这是国家的政策,机构设置就是这样的,他也想像国外一样招几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让课题组有个稳定的实验平台,稳步前进。但是,这是他个人改变不了的。 那我们就应该问问,国家为什么要设置一个这样的架构了。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原因那时候是最合理的,但是现在明显不适应科研的发展了,是不是应该考虑改革了呢? 我们的国家现在每天在倡导自主创新,每次出国访问都想要外国卖给我们他们的核心技术。然后就谈,结果就是各种妥协。这里买一个那里买一个,回来一拼装,再换个外壳就说是自主创新了。但是总有露陷的时候,比如去年打雷的时候 … … 国家真想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得从高等教育做起。 高校、研究所和公司的实验室才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基础。应该推动改革,给各个实验室、研究所设置一个为探究真理的合理架构,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把真正负责任地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更有价值的人才当成教育的主要目标。从各个渠道,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福利和补助,让他们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最青春年华最有干劲的时候也让他们有一点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初体验,或者至少要有个好的期待。 每个研究生、博士,安安心心做好他们小领域里面的工作,让他们敢于开拓,乐于创新。然后国家整体上设计好,通过基金发放等方式,让各个领域内的相应的课题组,实验室的进展都在相应架构之内通力合作,整体上在各个方向上稳步前进,才有望做出有影响的工作和取得大的进步。不然永远是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博导们带这一大批老师和学生天天花着纳税人的钱,天知道他做的事什么时候能在哪个细枝末节上起到毫末的作用。 纳税人很多时候也想表达一下他们的心声,只是他们的声音往往非常小,也没有地方能常说。所以憋急了有时候就只好用一点比较简单粗暴的词汇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比如:“砖家”、“叫兽”、“老湿”等。其实他们并不是想来说老师、教授们一些什么坏话,因为他们的孩子还都在老师们底下学习呢。 他们很想表达一个意愿: 我们辛苦工作,纳税,你们才能申请到更多的基金。我们勤俭节约攒点钱,然后把独生子女也送到学校去学习。我们还会努力挣钱送他们上研究生、博士。但是我们希望你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带着我们的孩子们所做的工作, 不上书架,最好就能上货架——上货架,利当代,上书架利千秋万代。 不说了,来看看德国 MDC 一个课题组的效率,看他们的工作够我们全中国所有的相关课题组全部加起来做上多少年吧! 课题组人员组成:研究生很少,还有一个华人(裔)学生 最近发表的文章:从09年至今,全是cell 系列,还有两篇第一作者都是华人(裔)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7699do=blogid=540775
1255 次阅读|6 个评论
三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热度 1 黄安年 2011-2-14 11:04
三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14 日发布 近两年前 , 笔者撰写了《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 ---- 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和《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 -- 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两文 ( 均见附文 ) ,说的是:“对于博主来说 , 有一可供随时检索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是很重要的 , 博主可以全面了解已经发布的博文 , 其中那些是自己关注的或者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的 , 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 , 事实上我发现有些话题早已说过 , 如果说些有新意或者新情况的话也许效果更好。”“我强烈主张科学网编辑部考虑在适当时候组织力量编制一份可滚动使用的适合科学网博文特点的博文目录索引,有了这份博约兼备覆盖面宽的目录索引将嘉惠于学界、博主和编辑部。”“博文多了 , 特别是累积了数以近 10 万计的科学网博文 , 自然有个检索问题 , 目前的科学网的检索可以从博主名字、两种推荐博文、最新博文、博文 10 项分类、博文搜索,还有新近创办的十来个圈子等角度来寻找,然而要就相近细目来检索几乎难以做到,这就难以满足同行博主、同类兴趣和关注的文章的快速检索,也难以和通常的全国图书索引之类的分类检索途径相衔接。”“一个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共享的检索功能其益处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能够借助网络,编著目录索引比起当年的手抄方式要方便快速得多 , 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做起来,做总比不做好 , 早做总比晚做好 , 目前还很少有网站下苯功夫做这样的事的 , 只要我们看准了 , 带头做起来,相信将嘉惠于学人和网友的。” 对我自己来说 , 由于经常注意积累美国问题领域的目录检索,所以查找起来相对方便些,而其中对于科学网上涉及美国问题的目录是自己一篇一篇阅读后按月集中起来的 , 如果分类还要费一番功夫,所以仅仅建立一个涉及科学网博客中美国问题目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份辛劳收获一份成果 , 做到资源共享何乐不为。笔者进一步联想到如果有博主将个人专业领域里的目录检索做好 , 各个专业领域里的目录索引综合起来,加上涉及时政的、公共的、社会的、学术的、教育的话题,整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 , 这样集思广益,众人齐努力有可能逐步完善起来,岂非一件乐事善举。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到实处,落实到人头上。 笔者刚刚发布的博文《科学网博文还是一体多元好》提到 : “笔者以为为了使现有数以十万计的博文发挥作用,做好专题性博文的资料分类目录索引工作很有必要,笔者提出过这方面建议不知有何实际进展,这一步如果真正做好了并且是滚动式运行 , 那就功德无量,造福于各种各样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其中就包含专业化的资料库,这项工作要做好首先需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博文资料目录细目的分类索引。这项工作需要广大博主共同努力来做 , 目前的粗线条分类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来才是。”(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2727 ) 现在的这篇博文是篇补充说明。 **********************8 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 ---- 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28 日发布 科学网迄今发布的博文究竟有多少篇 , 恐怕难以精确计算 , 因为科学网博客目前显示的数字是包括大量评论和留言、回复在内的 , 并没有博文总数的显示,也没有这方面的排行。按照头一年日均发布 50 篇 , 第二年日均发布 150 篇估算,则自科学网博客创办以来,也就是 80000 多篇 , 对这 8 万多篇内容的检索就是一个很大而且很重要的统计分类研究工作 , 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网博文内容的概况,看出一个大体的轮廓,博主关注的是些什么内容 , 博文涉及博与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看出博文的薄弱环节和编辑部需要引导的环节。 博文内容是和博主的学术背景分不开的 , 要真正逐步建立大科学网家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于现有博文有一个科学的分类和分析 , 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随时滚动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对于博主来说 , 有一可供随时检索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是很重要的 , 博主可以全面了解已经发布的博文 , 其中那些是自己关注的或者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的 , 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 , 事实上我发现有些话题早已说过 , 如果说些有新意或者新情况的话也许效果更好。 目前这项功能科学网提供的联结功能无法满足 , 有的重要文章没有联结,有的则是无效联结,这恐怕和联结的关键词缺乏依照科学索引分类联结有关 , 这其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工作 , 交给博主自由进行选择,造成杂乱无章的效果难以避免 , 基本上现在的联结根本起不到检索的作用,即使 Google 也一样。 现在科学网兴起圈子热 , 圈子热是科学网内容向博的方向充分拓展后简约的需要 , 人们发现内容太多太广 , 需要同行内的小范围交流 , 所以圈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然而恕我直言 , 这圈子也解决不了真正约的需求 , 因为圈子是按照自愿原则建立的 , 有些没有参加圈子的博文恰恰和圈子有关,你收不收 ? 圈子如果要把科学网上发布过的和圈子内容相关的都放进去,这本身就是目录学的事,而且费时费工 , 圈子版主有无时间和兴趣做就是个问题 , 是否做得好更是个问题 , 因为这涉及科学分类。 我强烈主张科学网编辑部考虑在适当时候组织力量编制一份可滚动使用的适合科学网博文特点的博文目录索引,有了这份博约兼备覆盖面宽的目录索引将嘉惠于学界、博主和编辑部。我本人曾编制了一份中国美国问题的目录索引条目 , 编制一份博文目录索引条目比编制一份中国美国问题的目录索引条目要复杂 , 但是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是 , 只是历来我们的目录学是滞后的 , 作为第一步 , 首先有个目录提要 , 提出初稿来大家集思广益逐步完善 , 只有用心 , 目标会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靠近的。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647 ) ******************* 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 -- 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30 日发布 两天前 , 我写了一篇《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 ---- 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的短文(见附),现在从方便检索 , 资源共享的角度再来谈谈这个建议。 博文多了 , 特别是累积了数以近 10 万计的科学网博文 , 自然有个检索问题 , 目前的科学网的检索可以从博主名字、两种推荐博文、最新博文、博文 10 项分类、博文搜索,还有新近创办的十来个圈子等角度来寻找,然而要就相近细目来检索几乎难以做到,这就难以满足同行博主、同类兴趣和关注的文章的快速检索,也难以和通常的全国图书索引之类的分类检索途径相衔接。 科学网的博文兼有随意性和个性,随笔评论与学术性 , 博主写博文时很少会去检索和博文相关话题的文章,不过如果事前了解相关已经发布的文章不无坏处 , 往往可以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至少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和雷同。一个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共享的检索功能其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 20 年前在编著《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 1840-1990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北京师大历史系, 1990 年 3 月出版)的《后记》中曾写道 : “编者在多年的美国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深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必须对国人的美国史译介和研究成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深知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美国史必须对与历史学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以及科学技术成果有相当系统的研究。在史学研究跨入 90 年代并呈现综合、整体史学发展趋势的今天,美国史研究已和美国问题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的出版期望推进从事美国问题教学、研究工作者间的跨学科联系。五年前,美国史研究前辈杨生茂先生在为《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藏美国美国史(英文)目录》所写的前言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书目是为科研服务的基本工具之一。书海浩瀚,探索费难。读者若手执书目,库中宝藏尽收眼底,确为一大快事。编辑也因能臻进阅读便利而感到无限欣慰,数月按首劳粹虽称繁琐,实为裨益于莘莘学子的业绩。’对此,笔者深有同感。这部《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分上、中、下三册,共 1150 多页, 78 万字,开始奔走抄录,到整理编辑,校录付印,不避风霜雨雪,终日埋头于北图等地,可谓案首辛劳逾载,只求省却读者的检阅之劳和求索之苦,便也心安理得了。” 现在我们能够借助网络,编著目录索引比起当年的手抄方式要方便快速得多 , 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做起来,做总比不做好 , 早做总比晚做好 , 目前还很少有网站下苯功夫做这样的事的 , 只要我们看准了 , 带头做起来,相信将嘉惠于学人和网友的。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029 )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96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热度 1 wangkaiyong 2010-9-13 08:29
9月2日下午,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绍史在会上强调,随着国土空间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更加凸显,加强国土规划工作日益重要和紧迫,要扎实做好《纲要》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提高国土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杜鹰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贠小苏主持会议。 会议确定了《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名单。经国务院同意,成立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等28个部门、单位参加的《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国土规划编制的重大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负责开展前期研究和规划编制等具体组织工作。 徐绍史在会上指出,编制国土规划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当前,我国国土总体开发布局已经基本形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国土开发格局需要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任务更加艰巨,宏观调控的水平需要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地进行国土空间的整合、国土开发格局的优化,开展国土规划编制工作。自1998年以来,在各部门、各地区的支持下,国土资源部在加强调查评价、完善规划体系、组织国土规划试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徐绍史强调,要扎实做好《纲要》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第一次编制全国国土规划,又是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和一系列突发自然灾害之后编制国土规划,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国土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如何开展《纲要》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徐绍史要求,第一,国土规划的定位要更加准确。国土规划的定位为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自然条件,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统筹谋划和综合部署,是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的规划。第二,国土规划的主题要更加鲜明。这一轮国土规划的主题,是构建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规划,随着研究的深入,可对规划主题做进一步的调整完善。第三,国土规划的重点要更加突出。要突出加强国土生态安全建设、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合理组织国土空间、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保障国土规划实施等内容。第四,国土规划编制的方法要更加科学。当前国际上规划编制比较流行的理念是优先考虑资源制约和生态保护。本轮国土规划的编制,要系统总结国内外规划的经验,借鉴其有益做法,注重国土状况的调查分析,特别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出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目标任务。第五,国土规划的组织要更加合理。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合作,发挥专家作用,鼓励公众参与。 杜鹰在讲话中强调,一要在规划编制工作进程中逐步明确规划的定位和作用。国土规划定位为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的规划,应发挥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二要明确规划的内涵,《纲要》前期研究要围绕生产力布局、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国土安全问题三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和新的认识,为规划编制奠定基础。三要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作用,注重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 贠小苏表示,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在规划前期研究和编制过程中,自始至终地重视、关心、支持、参与这项工作。要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要抓紧开展28个专题的研究工作,为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存智通报了《纲要》编制前期工作情况和下一步的安排。 《工作方案》明确了本轮国土规划纲要编制的工作目标、编制原则、主要任务、进度安排和组织保障等。计划2010至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重大专题研究,形成《纲要》基本思路;2011年底,完成《纲要》(送审稿)并报国务院审批。 来自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28家部委、局、院的负责同志作为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了会议,并对如何开展《纲要》编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和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参加。 引自国土资源部网站: 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009/t20100903_758397.htm
个人分类: 规划动态与规划咨询|1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在科学网上发布的非美国问题博文目录编制完成
黄安年 2009-12-21 12:13
我在科学网上发布的非美国问题博文目录编制完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2 月 21 日发布 迄今本人在科学网博客上发布的博文累计 3950 多篇 , 为以便于专题检索,经过半个月的努力 , 笔者又完成了本人在科学网上发布的非美国问题博文的分类整理 ,2010 年初即可陆续发布,。目录除列出标题及发布日期外 , 还包括联结点击网址,专题大的分类大体如下: ( 1 ) 2007-2009 年网络网站博客博文目录 A, 网络学术 B, 黄安年的博客 C, 学术交流网 D ,学术批评网 E, 网络自律 F, 网络监督管理 G, 网络服务 H, 科学网管理 I ,网上交易 ( 2 ) 2007-2009 年学术问题研讨博文目录 A. 学术观点研究 B ,科学使用词语 C ,图书资源共享 D ,科学统计 E ,学术规范 F ,学术评估 G ,学术出版物 H ,学术不端 I ,学术批评 J ,学术风气 J ,学术娱乐化和学术商品化 K ,学术行政化 L ,社会风气评说 M ,红学问题讨论 ( 3 ) 2007-2009 年科学网博客教育教学改革目录 A, 教育发展、经费分配和教育管理 B, 教育思想 C, 高等教学与评估及管理 D, 研究生培养和学历教育与管理 E, 职称评定 F ,高校量化机制 G, 高校招生改革 H, 海归人才政策 I ,校园秩序 J, 北京师范大学 K, 中学历史教材改革 L, 教育腐败和体制革新 M ,基础教育改革 N, 个人教学与学术实践 ( 4 ) 2007-2009 年科学网中外历史讨论博文目录 A ,当代世界六十年 B, 《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 C, 《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书目 D, 世界社会保障 E, 《世界大通史》 F, 《当代世界五十年》 G, 世界现代史讲座 (1998, 中央电视台 ) H, 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 I, 20 世纪世界经济史 J ,环境保护 K, 科学技术 L, 苏联、俄罗斯、独联体 M, 日本问题 N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O, 国内问题讨论 P, 中国台湾问题 ( 5 ) 2007-2009 年科学网书评书籍介绍博文目录 A, 黄安年论著 B, 吕启祥论著 C, 史学论著评论 C1, 齐思和 C2 ,刘绪贻 C3, 罗荣渠 C4 ,冯承柏 C5, 刘宗绪 C6 ,王曾瑜 C7, 张纯如 C8, 王旭 C9, 邱维骥 D , 历史人物 D1 , 胡适 D2 ,丁文江 D3 ,秦邦宪(博古) D4 ,谷牧 D5 ,许烺光 D6 ,雍正 E. 红学论著评论 E1, 冯其庸 E2 , 梅节 E3, 胡文彬 E4, 李广柏 E5, 杜春耕 E6 , 曾扬华 E7 , 杜景华 E8 , 张书才 E9 , 宋广波 E10 , 董志新 E11 , 郑铁生 E12 , 于鹏 E13, 任晓辉 D14, 国外红学 E , 文学和语言 E2 ,童庆炳 E3 ,王宁 E4, 伍铁平 E5 , 王彤 E6 ,李祖龙 E7 ,易经 F, 文化博物摄影 F1, 李成志论著评 F2, 丁和 G , 其他 ( 6 ) 2007-2009 年科学网文化思想评论博文目录 A ,网络传媒评论 B ,评中央电视台 C ,评凤凰电视台 D, 评北京电视台 E ,评新华网 G ,评人民网 H , 文化艺术活动 ( 7 ) 2007-2009 年科学网国内国外见闻博文目录 A, 北京见闻 B ,天津行 C ,南戴河之行 D ,辽阳行 E ,上海行 F ,江苏、浙江行 G ,武汉行 H ,广州行 I, 厦门行 J, 云南行 K, 新疆行 L ,海南行 M, 香港行 N, 中国各地风光 O ,韩国行 P ,日本行 Q ,加拿大行 R, 世界各地风光及旅行 S, 国内外见闻目录 ( 8 ) 2007-2009 年科学网社会民生问题博文目录 A .以民为本 B, 完善收入分配 C ,就业保障机制 D ,卫生医疗保障 E, 老年福利保障 F, 妇女幼儿保障 G, 环境资源保护 H , 5 . 12 大地震 I ,启动应急机制 J, 饮食安全保障 K, 居民住房保障 L ,物价改革管理 M, 金融秩序管理 N ,汽车管理 O. 地铁、轻轨车 P ,铁路交通 Q, 飞机 R ,公共服务系统 S ,文博公园管理 T ,社区建设管理 U, 宠物管理 V ,天通苑的变化 W ,社会生活安全 X ,日常生活启迪 Y ,黄金周节假日 Z ,健身 ( 9 ) 2007-2009 年科学网 08 北京奥运博文目录 ( 10 ) 2007-2009 年科学网亲朋好友信息博文目录 A ,亲人 A1 ,葛华奠 A2 ,吕宝康 A3 ,吕启泰 A4 ,黄萍珍 A5 ,李菊生、秦嘉同 B ,北京师范大学师友 B1, 何兹全 B2 ,李雅书 B3, 王桧林 B4 ,刘宗绪 B5 ,郭预衡 B6 ,陈遇春 B7 ,万心蕙 B8 ,张至善 B9 ,王梓坤、谭得伶 B10 ,戴洵 B11 ,王炳照 B12 ,马家骏 B13 ,曾恬 B14 ,许令仪 B15 ,李成志 B16 ,李祖龙 B17 ,余少波 B18 ,佘孔江 B19 ,北师大历史学院退休教师 C ,美国历史学界 C1 ,刘绪贻 C2 ,杨生茂 C3 ,邓蜀生 C4 ,冯承柏 C5 ,严四光 D ,红学界 D1 ,周策纵 D2 ,唐德刚 D3 ,冯其庸 D4 ,马力 D5 ,梅节 D6 ,曾扬华 D7 ,沈天佑 D8 , 红楼梦学刊 D9 ,红学票友 E .原中宣部同志 F ,大学前同事同学 G ,文化学术界学者 H ,友人 I ,其他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3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