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鞍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人知道“鞍钢宪法”吗?
热度 4 ljxm 2013-10-28 13:26
“ 鞍 钢宪法”: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这个“宪法”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后来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叫罗伯特.托马斯的管理学教授评价说:毛的“鞍钢宪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它弘扬的“经济民主”恰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而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丰田管理方式,日本的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团队精神实际上就是毛泽东所倡导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的鞍钢宪法精神。 欧美和日本 管理学家 认为,“鞍钢宪法”的精神实质是“后福特主义”,即对福特式僵化、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企业内分工理论的挑战。用眼下流行术语来说,“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团队合作”。”(引百度语) 有 幸去当了一回“全国某行业技术革新奖”的评委,看看所报审的“成果”,要么就是“系统研究”,要么就是“系统装备制造”,要么就是“某某生产线的制造工艺”。怎么没有一点“技术革新”的味道?“技术革新”是指生产技术上的改进,如工艺规程、机器部件等的改进。也叫技术改革。1954年4月2日至2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委会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并于5月26日公布。几十年过去了,难道产业工人都成为“专家”学者,搞起“系统技术与理论”了?据调查的结果:非也!原来工人都在为“老板”打工,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工仔”,如何还能参与“管理”,更没有权利“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产业工人是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技术专家一样重要,同是高速战车的轮子。再好的技术设计、上天入地的设想,没有技术工人的执行,“比肩德国制造”也就只能做做“梦”而已。 引自网路的纪念邮票
174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向胡鞍钢教授请教(增补)----赵士林
itellin 2013-8-17 06:14
胡鞍钢教授云:中国集体领导制明显优于美国总统制。美国的个人总统制中,总统个人权力过于集中,对外决策几乎由个人作出。他的决策失误,就要由整个国家和 全体国民承担。而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则非常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特别有利于中国创造和治理奇迹,是国家制度创新者。 向胡教授请教六个问题: 1 个人也好,集体也罢,这领导是怎么产生的?这领导是民选的还是权贵体内的递嬗?非民选的领导是否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精神?非民选的领导能否合法地代表民众?换句话说,要民主,还是要专制? 2 您说的集体领导的优势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个时期?如果指的是毛时代,怎样解释从反右到大饥荒一直到文革的数十年极左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毛是怎样实行 集体领导的?如果指的是改革时代,怎样解释腐败猖獗、特权泛滥愈演愈烈?怎样解释空前生态危机?怎样解释上上下下任人唯亲? 3 您说美国是个人领导,中国是集体领导,那么怎样解释美国的权力分置?怎样解释我们的一党独大?是美国的议会权力大,还是中国的两会权力大?是美国的法院权力大,还是中国的法院权力大?美国法院上面有政法委吗? 4 领导是否合乎民意,是否能及时纠错,与是否具有有效监督和制约具有内在联系。请问胡教授,是美国总统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呢,还是中国顶层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在中国,谁来监督最高层?哪个机构、哪个人可以监督最高层? 5 胡教授云中国的领导体制适合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改革前中国人民饱受专制贫困之苦,改革后中国人民饱受权贵剥夺之苦,这个国情迫切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限制权力,还政于民,胡教授所云“中国特色”是强化那苦逼的国情还是改变那国情的苦逼? 6胡教授云中国的领导体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中国什么文化背景?最基本的背景就是二千年集权专制,皇权无限。胡说现领导体制适合中国的文化背景是什么意思?是以新的形式延续二千年皇权专制? 联想到胡教授所谓“人民社会”优于“公民社会”等奇谈怪论,他何以如此罔顾起码常识,无视基本事实? 胡教授真不枉了姓胡,睁眼胡话,闭眼胡说。 由某些文痞学痞的表现,想起孟子的一句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人不可以不要脸,不要脸的不要脸,真是不要脸啊!
1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教授胡鞍钢论中国“集体领导制”
热度 6 xupeiyang 2013-8-16 10:13
【环球时报:中国集体领导制明显优于美国总统制】 清华教授胡鞍钢撰文称,美国总统个人权力过于集中,对外决策几乎由他作出,失误就由国家和国民承担。而中国特色集体领导制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特别有利于中国创造和治理奇迹,是现代国家制度典型的“后来者”和“创新者” http://t.itc.cn/PVyLP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同志的逸事。笑死人!
热度 1 itellin 2013-7-24 13:28
17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
whyhoo 2012-9-7 10:38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体日益多元化,同时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不断加深,在形成一种结构性的张力的同时,民众的社会需求和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满情绪蔓延,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会管理的需求凸显。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升国民的幸福水平,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选择。    关键词: 结构分化,社会不满,社会管理创新   1978年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本质性的总体性变迁,这与改革转型的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有些变化是累积性的,有些变化则在转型过程中发生了跃迁性的突变。与结构变化紧密相随的是,中国民众的社会需求和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同群体之间容易产生一些结构性的张力,由此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管理需求凸显。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八项举措。那么,如何来认识当前中国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制度背景?明晰哪些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    改革以来的社会结构分化   与社会结构的构成相适应,结构分化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社会异质性增加,即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二是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即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一个政治、经济、社会高度合一的单一社会向政治、经济、社会相对分离的多元社会转变,二是从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向不平等程度日益加深的社会转变。   (一)社会主体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前,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都高度集中在国家手中,资源的生产、供给以及分配都高度依赖于国家,因此,各种社会主体尽管在专业职能、权力大小以及资源获取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都缺乏独立利益和自主性,特别是如果抛开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异,仅仅在城市内部或农村内部进行比较,会发现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在行为模式和制度框架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每个主体都被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很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高度同质性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了,社会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彼此之间的差异也不断增大。   突出表现之一:政治主体与经济主体的相对分离。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离;另一方面是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实体迅速发展。在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经济主体也逐渐成长起来,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突出表现之二:社会组织兴起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作为一股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在计划经济时期曾长期被整合到政治组织中,很难独立地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力量的发育和成长,组织化的需求开始出现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从目前出现的民间组织的类型来看,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多样化特征,大体可以分为行业组织、学术团体、慈善性机构、政治团体、社区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公民互助组织、同人组织、非营利性咨询服务组织等类型。民间组织的兴起,对于不同群体组织化、规范化地表达利益诉求,缓冲社会矛盾的烈度,构建动态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放大民间组织在目前环境下发挥的作用。我国的民间组织总体上还处在从新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组织、制度的规范性相对较差,并且面临着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约束条件,大部分民间组织是由政府创建并主导的,独立发挥作用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二)社会不平等凸显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除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外,阶层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都很小。因此,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提倡“先富论”,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试图以先富带后富。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领导人一直强调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但是这一趋势并没有因为领导人的主观愿望而得到遏制,反而日益扩大,中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   中国社会不平等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二元社会”之间的发展差距一直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很多社会矛盾冲突的深层根源。当然,2003年以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调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明显减缓,消费支出的相对差距开始缩小。二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文化传统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性,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三是阶层内部的差异不断扩大。从家庭财产差异来看,家庭财产越来越向少数精英阶层聚集,资源的重新集聚现象非常明显,呈现出比收入差距更严重的分化趋势。    结构弹性的双向变化   一般而言,社会结构的弹性能够有效地吸纳现代化过程中潜在的矛盾冲突,提升政府处理社会冲突的空间,有利于维持动态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弹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可能更强于结构分化带来的影响,因为结构分化的作用是普遍性的、显性的,属于社会冲突的诱致性因素,而弹性变化的影响则相对隐性、具化,属于社会冲突的消解性因素。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对社会弹性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有些变化提升了社会结构的弹性空间,有些变化则降低了结构弹性。   (一)社会流动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新经济形式的出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面临的发展机会都大大增加了。   第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下,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等公有制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幅缩减,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国有企业改革更是摧毁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个体、私营以及外资企业以市场化契约形式提供的就业机会却大幅增加。   第二,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扩招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尽管存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但仅就统一考试招生本身而言,高考制度仍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大专院校已累计提供了数千万高等教育机会,大大拓展了社会中下阶层的社会流动空间,为低收入群体向中间阶层甚至社会上层的转变提供了潜在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的实现是以后续的就业创造为前提的,如果这一群体的进入空间很大而产出空间缩小,在高成本的教育之后却无法获得必要的回报,即社会流动的后期渠道被堵塞,这一群体很可能会转化为社会不稳定的高风险群体。   第三,城乡自由流动为农村居民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机会。1984年以后,国家逐步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逐渐增加;但由于诸多的限制条件仍未解除,并且乡镇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一开始的数量并不多,1985~1990年,从农村迁出的总人数还只有约335万,而同期乡镇企业新吸纳的农村劳动力为2286万人。但随着城市改革带来了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以及乡镇企业的日趋萧条、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开始下降,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进城流动民工的人数迅速增加;并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进城就业机会。   (二)社会性退出受阻   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是社会主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退出机制问题。从本质上来说,退出机制与流动机制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某个成员或社会群体对目前的工作状态不满时,其消极选择就是从这项工作退出,转移到另一项工作;同样,当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时,也可以退出目前的生活方式而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性退出是人们表达不满的一种消极且成本低的途径,当人们感觉不满意时,可以选择退出来转移不满情绪或者发泄侵略性倾向,这是保持社会有序运行的最低要求。在社会流动机制健全的情况下,社会成员的理性退出有制度保障,社会性退出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向下流动;然而,今天对某些弱势群体来说,他们在社会的正常秩序中已经无法选择退出,也就丧失了转移不满的理性途径,极易成为社会冲突最可能的参与群体。   目前来看,这样的群体主要有三:一是城市下岗工人。在改革开放前的体制中,国企工人的岗位是与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福利政策捆绑在一起的,因此,失去工作不仅意味着收入来源的丧失,同时意味着失去了诸多的福利。此外,这一群体还要承担从国家的“主人翁”到边缘群体甚至到城市底层群体的心理成本。虽然国企下岗高峰已经结束,但在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随着下岗工人年龄的增长,医疗、养老以及继续索求补偿将成为这一群体的主要诉求。二是农村失地农民。农民失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途径;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许多地方出现了补偿款过低或者截留补偿款的情况,形成政府与资本结盟共同剥夺农民利益的现象。有些地区尽管以安置失地农民进工厂做工的方式作为补偿,但由于农民自身缺乏必要的技术,结果往往是要么下岗,要么在城建、环卫等“脏、苦、累”的行业工作。三是失业的大学毕业生。高学历群体的失业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是中国未来社会不稳定甚至政治不稳定的潜在因素。这一群体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更为活跃,可利用的资源比如网络资源更多,社会期望值更高、动员能力更强。然而,今天当他们从高校毕业后,除了继续读书,几乎没有其他的退出机制;即便是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也不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去。   (三)中间阶层发育不良   社会学者一向把社会中间层作为社会的“稳定器”,是社会结构弹性的主要来源。主流观点认为,庞大的中间阶层可以在社会上层与社会底层之间扮演“缓冲带”的角色,使激烈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得以缓解。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的工人较好地扮演了“中间阶层”的角色,国企工人在消费水平、政治意识、社会态度等方面都代表了社会的主流,他们在干部阶层与其他所有制工人,以及农民之间起到了缓冲层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传统产业的衰落以及体制调整的深入,以国企工人为主体的“老中间阶层”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不仅大幅下降,而且其中很大部分由于下岗、失业、退休等已经成为城市贫困层的主体。同时,以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为主的所谓“新中间阶层”开始兴起。不过,就当前中国来说,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统计,社会学界对社会中间层是否出现、规模多大等问题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基本上认同这样一种判断:中国社会仍然是一种底层大、中间层小的“金字塔形”结构,而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但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得以壮大,这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间阶层发育不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间阶层的比重仍然较低,并且有继续分化的倾向,很难起到现代中产阶级在社会中的作用。特别是,中间阶层内部同样存在很强的异质性,传统中间阶层与“新中间阶层”之间、体制内中间阶层与体制外中间阶层之间、技术精英与普通白领之间、中间阶层与潜在的中间阶层之间,在意识形态、价值判断、资源获取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阶层内部表现出较大的结构张力。二是强势群体仍在挤占中间阶层的资源。中间阶层的成长是以经济水平的提升为基础的,但1990年代以来,各类社会资源都开始收敛到小部分强势群体的身上,形成孙立平所称的“总体性资本”和“总体性精英”,不仅弱势群体的资源分配受到挤压,中间阶层占有的经济资源也在减少。三是潜在中间阶层的上升路径受阻。在相对成熟的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群体是中间阶层的“蓄水池”。从我国现状来看,大中专毕业生这一潜在中间阶层的规模却迅速扩大,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成长为中间阶层的途径并不顺畅,如果考虑到购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困难,则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进入门槛。    多层剥夺与社会不满   我们提出“多层剥夺”这一概念,希望来解释中国社会普遍不满的产生来源。简单地说,社会不同群体,无论是强势还是弱势都由于某种剥夺的存在,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剥夺包括两种层面:一种是客观的失去,即已经有的东西被剥夺了;另一种是主观的不满足,即认为自己应该有的东西却没有得到,在需求和获得之间出现了差距。   (一)绝对剥夺   绝对剥夺是指依靠强力从某些群体身上以不对等的成本获取资源,使其处于最基本生活需求的边缘甚至之下。目前看来,我国在转型期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对弱势群体的绝对剥夺。其主要特点是弱势群体丧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分析三类典型的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和国企下岗职工,我们可以看到转型期中国的“绝对剥夺”景象。   长期以来,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农业、农民一直发挥着支援城市建设、补贴城市居民的作用。即便改革开放以后,这种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这种“隐藏的剥夺”并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甚至有调查指出农民的幸福感要高于城镇居民。当然,随着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与迁移,切身的差距感以及舆论烘托,可能会打破农村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弱势归因,增强由城乡差距引起的不满情绪,但这种情绪并非由绝对剥夺直接引起,归于被建构出来的可能更为合适。不过,类似现象应该归于绝对剥夺的范围之内:一是税费负担,二是因土地征占引起的失地。取消农业税以后,后者已经取代前者成为农村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   同时,作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改革至今农民工一直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农民工工资水平很低、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普遍的就业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工因劳动强度大、拖欠工资等劳资纠纷,组织集体罢工抗争。如果认为工资水平低、工作时间长、环境恶劣是“蒙着面纱”的剥夺形式,那么工资拖欠则是一种赤裸裸的绝对剥夺。   对国企工人来说,下岗无法得到妥善安置也是一种绝对剥夺。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各群体之间体现在收入上的差距微乎其微。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国体强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产业工人无论在经济能力还是社会声望上,都处于社会的较高位置。而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他们不能容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而下岗工人对自身弱势的体制归因更是增强了他们对政府、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二)相对剥夺   目前来看,相对剥夺理论已经被众多学者作为社会冲突发生的心理基础。总结这一理论,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一是期望,二是参照群体。参照群体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望的变化,由此也形成了解释相对剥夺产生的不同模式: (1)期望值没有变化,但实际需要满足能力下降;(2)实际需要满足能力没有变化,但期望值提高; (3)期望值和实际需要满足能力都提高,但期望值的提高速度快于实际需要满足能力。   中国正处在急剧的转型过程中,产生相对剥夺的原因异常复杂。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与自己周围的其他群体相比,感到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下降。例如,国有企业的工人特别是下岗失业职工。   第二,制度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相对剥夺。由于改革是渐次展开的,初期并没有一套完整、全面的规划,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制度性的交叉或者矛盾。既有在政策法律层面的规则性冲突,比如不同时期制定的法律、法规之间就同一问题的规定不同,或者不同等级政府出台的政策互有抵触等;也有具体执行层面的实施性冲突,比如某些地方政府在同类问题的处理上前后不一致。后一种情况经常涉及群体的现实利益,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这在对利益受损群体的补偿过程中最为常见。   第三,期望增长引起的相对剥夺。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宣传,特别是对部分高收入群体的宣传,让人们主观上感到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在迅速提高,但是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就使得人们有可能误认为较之于其他人,只有自己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   第四,为数不少的民众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与其对社会的贡献相比偏低。他们认为按照自己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自己应该得到比实际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部分群体政治参与的愿望开始上升。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促使这部分人产生了相对剥夺感。我们把中间阶层的相对剥夺感归为不断增长的期望。   第五,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由于市场行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导致的各种社会失范以及各种官员腐败行为,使得民众对先富起来的人致富手段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产生一种普遍的怀疑态度。   上述因素相互作用,结果导致即便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群体,相互之间也互有怨意,靠努力打拼致富的人会抱怨有些人凭借非法手段一夜暴富,会因为以前与自己差别很大的人现在却走在自己前面而不满。    致力于消除不满、提高幸福感的社会管理创新   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稳定,也不会自然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特别是在社会多维转型的背景下,甚至会出现绝对剥夺与相对剥夺的交织,导致社会不同群体产生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普遍不满发展的畸型逻辑就是不同群体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产生对立倾向,矛盾容忍度和群体宽容度下降。在现实社会中,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生活困境归因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因此,中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升国民的幸福水平,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选择。   如何来认识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或者说,何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应该包括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三个部分,其中首先要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   虽然我们仍然使用“社会管理”的概念,但必须从治理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管理创新。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思想对我们至少有三方面的启示:一是改革政府部门,使其更加高效、廉洁、开放、透明;二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竞争性;三是鼓励公民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提供有效的参与渠道。只有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的互动,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有力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具体而言:   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在中国的语境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包括党委、政府、社区、社团和公众,实际上也包括企业。同时,在当前公民社会发展并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在发展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处于协同配合的地位。应该说,这种有主有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有一定的本土特色,也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但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壮大,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管理格局将向“大政府一大社会”的格局转变。   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方式在于参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公众,通常被排斥在决策和管理的体系之外。但是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体系下,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组织,作为多元利益主体中的一元,他们应该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有权参与公共权力的行使,有机会为自身的利益要求说话,同时为公共事务承担输送资源的义务。“国家也能够做到既还权于民,又保持自身的权威和主导能力,从而有机会获取更多的‘合法性’支持。”这样就可以形成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   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结果是达成利益妥协,实现公众权益的最大化。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间共同参与、相互协商、谈判的结果,是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社会共同体。他们不能以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而必须兼顾多方的利益,最后达成妥协但均衡的结果。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制,从而形成政府有效调控、市场合理竞争、社会有序治理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这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亟待发展的社会工作体制,等等。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机制,比如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重大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危机管理机制,等等。   总之,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缓解社会结构的张力,释放社会不满情绪,实现不同群体的和谐共处,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是中国社会走向长治久安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72.    Hagopian,Mark N.Regimes, movements, and ideolo-gie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NewYork and London: Longrnan, 1984:222-223.    张诚.论法律冲突与守法困境.http: //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3/4658359.html.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马西恒.转型中的社会治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5.    李培林,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2011 (4). 原文见 http://expert.drcnet.com.cn/Showdoc.aspx?doc_id=200579
个人分类: 社会|1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警惕GDP升级大战架空中央战略
whyhoo 2012-7-27 10:22
“十二五”时期要不要科学发展 如何从加快发展转向科学发展 如何避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落空 如何正确引导地方,从“GDP挂帅”的新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 关键是既要解决中央与地方发展思路和路线的“南辕北辙”这一核心问题,又要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系,即要保护地方“好的积极性”,但绝不鼓励和迁就地方 “盲目的积极性”,把地方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促进地方 政府 从生产总值增长竞赛转向 公共服务 竞赛。    政府不是创造GDP的主体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国家发展规划,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GDP不再是政府的最大政绩,而是市场主体的最大政绩,这包括投资者、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消费者,还包括外资企业等,他们才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当然也是创造GDP的主体。政府不是创造GDP的主体,而是宏观经济稳定的提供者,他们的政绩反映在宏观经济是否稳定上,这可以用经济波动系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国际收支、财政收支等宏观经济指标来衡量和客观评价。即使上述政府政绩,也不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而是中央政府的政绩,因为只有中央政府负责宏观经济调控并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即宏观经济稳定,就是通常人们所言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和领导的结果”。各级地方政府是这一决策的执行者,千万不能把这个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绩算在自己的“头上”,更不能把市场主体创造的GDP及增长率算在自己的“头上”,作为自己的“政绩”,否则就有“贪天下之功”之嫌。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用生产总值来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理由。   通常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精神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称为“动物精神”,是指私人投资的冲动靠自然本能的驱动。实际上,长时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地方干部追求GDP的“动物精神”,是指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拼命“大干快上”。作为企业家、投资者,追求增长和投资利润的“动物精神”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地方官员一味地追求增长和投资政绩的“动物精神”,就可能导致在市场经济领域的严重“越位”,与民(市场主体)争利,却在公共服务领域严重“缺位”。   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各地发展条件差异甚大,我称之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因此用GDP增长率或人均GDP水平来评价不同地方政府的政绩和排序,既不公平也不科学,这不利于考察那些自然条件恶劣、生态基础脆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地方干部的政绩,更不利于激励优秀的干部到这些落后艰苦的地方工作、锻炼和成长。   在中国,不仅需要有市场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也需要有在中央政府指导下的地方竞赛,但是要根本改变竞赛的指标和指挥棒。取消GDP考核指标,就会大大地解放广大干部,正确地引导广大干部,不是以GDP论英雄,而是以科学发展论英雄。这就需要把GDP竞赛转变成公共服务竞赛、改善民生竞赛、节能减排竞赛、 社会管理 竞赛,这样做既公平也合理,既不越位又不缺位,一方面服务市场主体,保证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服务所辖地区公民,保证公共服务公平公正公开。    警惕“打左灯,往右跑”现象   中国从毛泽东时代搞“大跃进”时就有经济增长率升级大战的历史传统。中央提出的目标基本是全国的底线,接下来省级目标高于中央,地级目标又高于省级,县级目标又高于地级,中央的目标就被层层加码,级级抬高。邓小平时代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先是1980年代下半期的经济过热和高通胀,1989年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痛定思痛,再也不搞“大起大落”,后是1992年“南巡”之后,党的十四大提出“双加快”,要求经济增长率由6%提高到8-9%,立即形成了各地“GDP升级大战”,再次“经济过热”,再次爆发“高通货膨胀”,1993年被迫调整。尽管有许多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是“GDP升级大战”的机制始终存在,一有机会就会出现。   五年前,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就已经出现了经济增长率目标层层放大的效应。“十一五”时期,国家规划预期目标是7.5%,但是省级政府规划的目标是8.5-13%,平均是10.1%,比国家高出2.6个百分点;地级市,根据31个随机抽样样本计算,增长率制定为9.5-20%,平均数13.1%;县级,根据22个随机抽样样本计算,最低的为9.6%,最高28.3%,平均数14.2%。这反映出各地区GDP竞赛越到低一层就越激烈,指标就越高,这是我们体制的通病和顽症。   从目前已经公开的23个省(市区)党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来看,只有3个省(市区)调门和中央一致,是弱化经济增长指标;有10个省(市区)继续锁定在快速增长的目标上,仍将追求10%以上的高增长;还有10个省(市区),还是要大干快上,追求12%以上的增长率,其中有7个省(市区)提出了翻一番的目标(即增长率要达到14%)。(见资料链接)估计全国已经有25个地区在10%以上。我曾问一个省:“10%以上是多少 ”回答是在13.5%左右。有的地级市和县还提出五年“GDP翻一番半”的目标(即增长率要达到20%)。   许多地方负责人在北京开会讲的是“北京话”即“科学发展”,回到了本地开会讲的却是“本地话”即“加快发展”,本质上传统发展模式并没有改变 。可以说,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时,仍然锁定在“加快发展”的轨道上,我们称之为 “路径依赖”,并“自我锁定”。这是典型的“打左灯,往右跑”,还是“快字当头”,还是“大干快上”。如果中央不及时遏制这一倾向,“十二五”经济增长的层层放大效应只会比“十一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也可能落空。   上述之争我称之为是新形势条件下的党内两条路线斗争,是“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不同思路的斗争,它根本不同于毛泽东与刘少奇的高层政治斗争,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治博弈,这两者的政治性质根本不同。好在党中央内部是高度共识的,中国不会“翻车”,但是会干扰中国进入科学发展路径,这就需要及时解决、形成政治共识。由于中央与地方所处在的地位、所获得的信息、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也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有关,还与国家规划滞后于地方规划有关,中央需要主动了解地方的需求,及早发现问题,在内部增加信息沟通、信息分享,同时在国家决策层扩大地方的参与程度,将关键的信息提早告知地方,引导和指导地方转向和调整。    取消省级GDP考核指标   从世界大国看,各国都不统计地区生产总值,更谈不上比较或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这容易产生重复计算,并不科学,也不真实。因为中国太大,目前统计省级生产总值还说得过去,没有必要统计省以下地区生产总值。从今后看,还是要与国际接轨,逐步取消对省级GDP的统计,只有全国的GDP,不能搞出两个不同的GDP数据。   对地方政府,取消了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目标之后,他们的政绩到底是什么呢 地方政府最大的政绩就是改善民生,提供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和重要公共产品,加强社会管理,进行市场监督,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行绿色发展,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从不同的政府层次看,越是较低一级的政府,越是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越是要淡化经济职能。这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是地方 行政体制改革 的根本方向。   从GDP增长率指标来看,要给地方政府泼凉水,不要口头科学发展,实际非科学发展。对地方政府来说,特别是省以下,实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城市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指标更为重要。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编/艾芸 美编/李祥峰   资料链接   全国31个省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值(“十一五”、“十二五”)   第一类:弱化经济增长。北京:“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增长9%、“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经济增长指标值无;上海:9%、8%;浙江:9%、无;   第二类:快速发展。江苏:10%、10%;天津: 12%、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走在全国前列;河北:11%、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13%、主要发展指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甘肃:10%、全省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十一五”水平;吉林:12%、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河南:10%、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湖北:10%、10%以上;四川:9%、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湖南:10%、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全国前列;   第三类:高速发展。福建:9%、地区生产总值翻番;山西:10%、主要经济指标翻番;重庆:10%、地区生产总值翻番;黑龙江:10%、到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安徽:10%、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贵州:10%、全省生产总值力争翻一番;广西:10%、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辽宁:11%、力争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振兴以来平均水平;宁夏:10%、12%;西藏:12%、12%;   第四类:“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指标未出台或未公布。如云南、广东、海南、陕西、江西、山东、青海、新疆。   资料来源: 胡鞍钢 教授根据各省(市、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各省(市、区)党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整理。 原文见 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H/huangang/Article/201207/t20120727_147629.htm
个人分类: 经济|1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应建立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
whyhoo 2012-7-3 11:08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常红 罗旭 刘茸)在今天上午举办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以“开发老年人力资本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题目做了发言。   胡鞍钢指出,中国应对老龄化可能是全世界人数规模最大、最复杂,也是最难的命题。需要用新的思路制定长期规划,特别是要提出制定中国老龄事业中长期规划。一般来讲,短期是指5年,中期是指10年,长期是指20年。所以,需要制定中国到2030年的老龄事业中长期专项规划。从老龄化的角度来看,需要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这是一个核心的目标,也是广大老年人口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也可以说是现实的利益。   胡鞍钢认为,提出建设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的背景,正是人口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年社会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当前我国不仅老年人口规模巨大、速度巨快,最重要的是健康的威胁。其中慢性病已经成为最大的杀手。从全球来看,每年有1700万人过早死亡;从中国来看,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数量,可以说是世界增长最快,而且主要是体现在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   从 社会管理 来看,如何从消极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转变,如何从健康不安全的老龄社会向健康安全的老龄社会,或者健康友好型的老龄社会转变?胡鞍钢认为,这是我们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长期来看,也是确保我们在2030年共同构建共同富裕社会的基本目标。众所周知,在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老年人口,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会被边缘化。事实上,居住在农村的那些老年人口,他们仍处在低收入,甚至是绝对贫困的条件下。   胡鞍钢说,“十二五”规划,如果我们的预期寿命如期达到74.5岁的话,就相当于向高收入国家方面接近。但是重点是老年人口和慢性病,如果能解决的话,就能够实现这一点。此外,从卫生部的角度提出了2020年的健康中国战略核心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到2020年达到77.0岁。其实我们更关心的不仅是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也包括提高人口健康预期寿命。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两个指标差距是比较大的。在2007年差距是7岁,据分析,这个数据是相当之高的,今后如果能构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这个数据会缓慢下降,但是即使如此,到2030年差距还会高达5岁,因此不仅要看人口预期寿命,还要看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差值。从这一点来看,就要提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使得我们能够找到国际可比较的量化指标。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就是要立足于全面健康,提出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倡导建立以健康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提倡健康社会文明,追求经济社会与健康之间的协调发展,也是我们称为未来最大的中国社会工程,以便应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确保老龄、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的政策目标得以逐步地实现。   胡鞍钢说,建立和设计老年健康社会包括四个核心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原则,特别是对老年健康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胡鞍钢认为,对老年人来讲,有 社会保障 就有一半的幸福,所以称之为“0.5保障=0.5幸福”。无健康的社会保障就没有幸福。既有社会保障,又有健康,就是幸福。就是0.5的幸福加上0.5的幸福,就等于1.0的幸福。胡鞍钢认为,通过有效地建立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那么一定是世界最大的老年幸福的社会。 原文见 http://people.chinareform.org.cn/H/huangang/media/201207/t20120703_145764.htm
个人分类: 社会|1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如何打开和阅读中国这部天书
whyhoo 2012-6-16 10:45
中国是一部天书,也是一部巨著。 100多年前,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被列强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衰落;落后必然挨打,挨打必然奋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性地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转变,在极低收入条件下和极低发展起点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开始步入现代经济增长时代,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而开启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伟大复兴光明道路,国家经济发展开始腾飞。现代中国的巨变为我们提供了阅读这部巨著的伟大题材、历史画面,以及丰富内容。读懂这部著作,对于我们理解当下,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问题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作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应当以"全面了解中国、真正认识中国、深刻分析中国、深入理解中国"为己任。所谓"全面了解中国",是指读中国这部巨著,不能像盲人摸象似的解读,而要从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不仅要看树木,更要看森林,以便对中国有全景式的了解;所谓"真正认识中国",就是要真正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一个十分复杂的中国,一个动态变化的中国,一个具有多面性和差异性的中国;所谓"深刻分析中国",就是要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内部重大矛盾、重要关系的性质及动态变化,解析中国发展之路的历史变迁和历史动因;所谓"深入理解中国",就是从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从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从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来理解。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中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十分特殊,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不是轻易能够正确认识,也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轻易解决的。我们始终面临着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始终面对着难以回避的各种挑战。 研究中国国情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也是确定适宜发展目标、拟定有效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这始终是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学者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①正如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指出的:"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作过有益的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②国情研究具有最为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在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的十几亿人民,从事长达几十年的工业化实践,这是人类活动史中最伟大的社会实践。国情研究以这个伟大实践作为认识基础,同时又对这个实践作出理论认识和经验总结。③其特殊性表现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世界性人口大国,不但是国土幅员辽阔、地区差异甚大的大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大国。大国的发展问题不同于小国,大有大的好处,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大国回旋优势,④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国不同地区互补优势,⑤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国还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⑥但是大国也有许多劣势,"大有大的难处",⑦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⑧是世界上主要发展指标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相对均衡各地区之间的发展,难度极大、困难极多。管理和解决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世界上几乎是特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没有接触过,更没有处理过。⑨ 第二,中国是一个快速多重转型的国家。这包括:一是从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产业转型,突出表现为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业化在加速;二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传统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的现代社会转型,突出表现为城镇化、城市化、城市群化在加速;三是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突出表现为市场化在加速,各类竞争日益激烈;四是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全面开放社会转型,突出表现为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在加速,"走出去"在加快;五是从封闭、落后的文化向开放、先进的中华文化转型,突出表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进步。从人口规模来看,超过任何一个大国转型的规模;从转型速度来看,又超过任何一个大国社会变迁的速度;从转型类型来看,也不同于任何一个大国的转型特征和过程。这是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的多重转型,必然伴随着各种重大矛盾,以及来自社会冲突、国际竞争等方面的转型挑战。 第三,中国既是现代化的落伍者,又是现代化的追赶者。中国直到1950年之后才真正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正式开始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时间比发达工业化国家至少晚了100~200年,发展起点水平明显低于这些国家,既存在因初期的"扩大缺口"造成的后发劣势,⑩也存在"有条件趋同"的后发优势,即利用与先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快地"追赶式增长";还存在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际知识和技术的后发优势,通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成为新技术的积极采用者和再创新者;利用最新技术(如信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利用"蛙跳式"或"跨越式增长"的后发优势,迅速缩小与先行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对差距。 第四,中国独特地开辟了一条非传统、非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发展很难从现成的标准的教科书中找到答案,很难从外国发展模式照搬照抄,只能探索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一是独立自主决策、独立自主选择、独立自主探索的发展道路,决不依赖于任何外部势力,决不依附于世界大国,决不屈服于世界霸权。这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二是不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发展模式,如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或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模式。中国必须也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五大优越性: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是中国追赶并超越美国等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制度优势。四是对内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分享的社会主义原则,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对外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对外霸权、对外扩张、对外侵略,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更不复制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对外霸权、对外扩张、对外侵略的历史。 国情与发展经济学 所谓"国情",指的是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或那些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们)常常决定着一国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在不同的国家发动和实现工业化的条件和因素各不相同。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先生1949年出版的《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一书对此问题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理论探讨,可以作为认识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什么是一国发展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张培刚认为,所谓工业化的发动因素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能够启动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发生连续变化"的基要因素,或战略性因素。换言之,它是能够直接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生变革、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根本性的决定力量。所谓工业化的限制因素是指那些从根本上阻碍或制约工业化过程的发动和演进的因素。 后来,张培刚先生把推动一国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企业家创新精神、技术进步和制度革新。这相当于通常所讲的经济长期增长的发动机。把一国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归纳为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限制,包括资源和地理环境;社会方面的限制,包括人口、制度以及文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或多或少发生变化,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既此消彼长、又相互转化,从而形成社会合力,既可能相互抵消或对冲,也可能相互增加或减少。 1921年初,毛泽东就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主张。他和蔡和森等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集会,将"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新民学会的目的。1963年,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为此,国情研究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认识中国国情;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所谓认识中国国情就是要深入认识和了解发动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所谓建设中国,就是促进发动因素或有利因素的成长,减少和改变限制因素或不利因素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消除贫困、摆脱落后、走向富裕。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一门学问,是研究国家如何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学。虽然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比,发展经济学更适用于回答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性"发展难题,但是对"中国发展问题"及成因的理论解释还是显得不足,既没有充分吸收并反映中国发展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没有能够提供前瞻性地指导中国未来发展实践的理论灯塔。尽管以中国等发展中人口大国为代表的南方国家(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已经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贸易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逆转,但是发展经济学却处于经济学的边缘地带,只是西方经济学的衍生物和附属物而已,在某种意义上属于非主流学派。 现代中国走过的是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留下的历史记录、历史经验、历史实践,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也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我们既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主导的发展经济学,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创新中国发展经济学,逐步创建中国学术体系、理论体系。正如毛泽东所言:"你们看,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我们究竟有多少人创造了可以称为理论的理论,算得科学形态的、周密的而不是粗枝大叶的理论呢?特别在经济理论方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但是还没有产生一本合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的、真正科学的理论书。像在中国经济问题方面,能不能说理论水平已经高了呢?能不能说我党已经有了像样的经济理论家呢?实在不能说。"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它的发展规律"。毛泽东讲这段话已经过去了70年,但是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固然有许多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是就我们中国经济学者而言,关键是缺乏学术自觉、学术自信、学术自主创新。因此,总结出真正合乎中国实际、真正科学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和历史责任。 我们所置身的伟大国家与伟大时代,正给了我们创新中国发展经济学最好的历史条件。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或地区,而总人口数超过1亿人的国家只有11个;农村人口超过1亿人的只有3个:印度(7亿人)、中国(6.7亿人)、印度尼西亚(1亿人);世界上就业人口数超过1亿人的国家只有4个:中国(7.8亿人)、印度(4.8亿人)、美国(1.5亿人)和印度尼西亚(1亿人)。其次,中国面临着诸如吃饭、就业、教育、卫生、居住等世界上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难题。再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成功的国家。过去30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贸易体,还是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可以认为,在具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中国,十几亿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社会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最丰富最重要的认识来源,是检验发展经济学理论最大的、最生动的社会实验,也是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发展政策优劣的最好检验标准。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研究中国发展经济学更是要以我为主,大胆创新。 总之,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此时不同于彼时,依不同的时间、条件而不同;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而言,也没有一个最好的、统一的发展模式,此国不同于彼国,此地不同于彼地,依不同的国情、条件而不同。任何发展战略如同战争战略一样,它本身就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随时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适应性地变化。 我们需要从多维度、动态的角度来对中国的发展进行诊断。本文从五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是自然国情,包括地理国情、资源环境、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第二是人力资源国情,包括人口、就业、教育与健康;第三是经济国情,包括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第四是社会国情,主要讨论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第五是国际维度,重点讨论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这里需要的是系统知识集成,即需要整合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集成创新,需要借助那些可量化或不可量化的诊断变量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动态的多角度的综合诊断,这也是国情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见图表) 如何阅读中国这部天书 在海外,当代中国研究(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或学术领域。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学"或"汉学"(Sinology),它以当代中国为研究对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从国际范围内就现代中国进行的学术对话和学术竞争,现在已经吸引了大量优秀学者从事专门专业性的研究。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封闭,国际学术界无法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调查,现代中国学实际上是"中国观察"(China Watching)或"中国猜测"(China Skeptics),而不是"中国研究",并未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往往将其研究作为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论的应用领域而已。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现代中国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学科,世界各国学术界与中国学术界之间开展高水平的、真正平等的学术对话。由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使得"现代中国研究"对国际上优秀的学者更加具有吸引力。国情研究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同时需要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那么如何系统地研究中国国情呢?这就需要参照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提出的三条基本要求:首先,研究国内和国际现状,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系统、周密的研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客观的真实情况;其次,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包括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再有,学习国际理论与经验,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包括极其丰富的社会科学,由此来"有的放矢","的"就是具体分析中国的发展问题,"矢"就是国际理论与经验,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这就决定了我们要从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分析: 第一是实证--理论层面:首先分析中国的发展实践与国情变迁,从实践分析中抽象出理论认识,同时充分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成果,形成理论概括,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循环往复。 第二是认识--政策层面:研究国情的目标是作出知识贡献,影响公共政策,"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国情研究的最大价值就是在理论与实践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目标与战略这一最大的公共政策。其中很重要的是识别出发展的挑战,这就需要发展诊断这一中间环节。 第三是过去--现在--未来层面:这是指要从历史维度来认识国情。一是30年尺度分析,重点分析改革开放30年发展实践(1978~2009);二是60年尺度分析,分析建国以来60年(1949~2009)的发展实践;三是千年尺度,延伸到古代中国,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国情。现状分析以及综合诊断是对现状进行分析,目标与战略则是前瞻分析。国情研究不但需要历史感觉、历史体验、历史认识,也需要现实理解与现实参与,还需要未来愿景与未来眼光。 第四是世情--国情层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们不仅要研究国情,而且要研究世情。因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不知彼,则不知己。这个彼不只是对手,而是全世界。不了解世界,就无法准确地了解中国;不具有国际视角,就无法深入地认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下,世界影响整个中国,世界改变整个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也会影响整个世界,中国也将改变整个世界。所以我们既要研究国情还要研究世情,即世界的发展动态变化,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我们所做的国情研究是属于"实证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回答:当代中国实际"是"什么?已经或正在"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就不同于"规范社会科学研究",即应该"是"什么,对各种行为方式的合意性作出判断。这就需要以真实的中国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的方法、历史的观点、宏观的视野、国际的视角、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这是坚持不懈的知识积累而不是断断续续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研究,是较为全面的和多角度的而不是片面而单一的研究,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深入研究而不是粗枝大叶的一般性描述,是采取跨学科和多角度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而不是仅从某一学科或方法作单一专题性研究。总之,国情研究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对此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化研究。国情研究是非常专业化的研究领域,同时又需要将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加以集成、综合和凝炼,并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是重要的办法。定量研究之所以成为一种知识贡献,是因为提供了一种我们称作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知识。通过定量研究能够提供关于中国国情与发展史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这就能真正深化我们对中国发展历史轨迹的理解。 第二,开放式研究。"文革"十年、包括"文革"之前的十几年,中国的社会科学界与西方同行相互隔绝,而且封闭时间太长,正常的学术研究被政治(权力)统治和垄断的时间太长。即使当时最优秀的学者也是十分封闭的,既不能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也基本不了解国际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展,更谈不上进入国际主流(当然是西方学术界主导的)。社会科学上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论,不参与到主流之中,就没有办法和别人交流,同时也就没有办法对人类的社会科学知识作出同样的贡献。 第三,参与式研究。我们从事当代中国学研究,与国外的"中国观察"或"中国猜测"最大不同之处是参与式研究。这样才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与认识中国。如何持续参与研究,以下两个导向是最为重要的: 一是发展挑战和问题导向。我们要研究现实中国的"真问题",选择中国的发展挑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治理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还是就业问题、能源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将把对中国的挑战视为对自己的挑战,主动及时研究对于中国的挑战,并且从研究中获得"真知"。 二是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我们要提出解决重大挑战的"真办法",及时地、前瞻性地回答如何来处理和应对这些挑战,进行高水平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这就构成了"挑战-应战"研究模式,研究挑战是为了更好地应战,研究应战是对挑战的积极回应。 第四,森林式研究。观察和研究中国既有不同的价值观,又有不同的角度。我们应当避免对中国认识的片面性,毛泽东曾说:"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因此,我们对中国的研究不仅要从地面近距离地直接观察各种"树木"(企业或个人)的微观变化,而且还要从高空俯视和全面观察整个"森林"(社会和国家)的宏观变化,给出多方面总体评价。 第五,创新性研究。学术研究就是求真与创新,发现新现象,提供新知识,提出新理论。国情研究也同样如此,它需要发现当代中国发展中特有的新现象和新特点,需要不断提供比较系统的当代中国变化的新信息和新知识,需要创新性地提出和解释关于中国发展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观点。我们以中国崛起为主题,主动回答中国崛起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它崛起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它的国内经济背景是什么,它的政治背景是什么,以及中国如何更加成功地顺利地崛起、和平地崛起、可持续地崛起、绿色地崛起。从理论角度来看,还提出了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用创新说来解释中国的崛起。又如我们通过研究综合国力及国际比较、研究影响发展的五大资本及国际比较,从历史背景和国际比较研究中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创新不仅要突破他人,更要突破自己,包括自我纠正。研究现代中国本身是一个信息和知识不断"搜索"的过程,需要不断认识、识别、检验、修正和超越。 第六,集成式研究。当代中国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空前复杂多变的历史画面,她的变化与发展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不能从单一方面、单一学科来研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综合研究、集成创新,这包括以下几方面集成:一是信息集成,通过数据实证来提供中国的关键性信息。二是知识集成,集成了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环境生态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分析中国的综合理论依据。三是思路集成,集成了我们多年不同领域国情研究所形成的政策思路。集成创新并非知识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通过再加工、再组织,提高知识附加值,实现知识向更高形态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是要像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要学会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必须要有材料,但是一定要明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这也是集成创新的"灵魂"。 中国开创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是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伟大复兴的创新之路,是推动经济繁荣、社会转型、中国巨变、迅速崛起的"人间正道"。中国学者需要树立起学术自信与学术自觉,全面认识并深入研究"中国之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体系,使之成为全面了解、真正认识、深刻分析、深入理解中国的主线。 注释 ①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②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1987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③胡鞍钢:《胡鞍钢集:中国走向21世纪的十大关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页。 ④这是毛泽东的观点:"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3~174、189页。 ⑤这是胡锦涛的观点。2008年5月31日,胡锦涛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写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华网,2008年6月2日。 ⑥这是邓小平的观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⑦1957年3月1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红楼梦》里头的著名人物王熙凤有言"大有大的难处",她这么一说,刘姥姥就冷了半截。的确"大有大的难处",美国的事情并不好办,据我看,它的经济危机要来,这个东西恐怕是不可避免的。龚育之,逄先知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230页。 ⑧毛泽东早在1936年就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军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所谓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所谓杂牌军这样两部分军队同时存在,若干的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遍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和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88页。 ⑨John King Fairbank, 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 Harper Perennial(September 9, 1987);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中文版),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 ⑩这是指富国与穷国初期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大,即使穷国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富国人均收入增长率,尽管他们的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是下降的,但是他们之间的绝对差距是不断扩大的,直到相当长的时间之后,这一"扩大缺口"才开始缩小,从而构成了对穷国为实现经济追赶所做的努力的严峻挑战。可参看: Charles P. Kindleberger, Bruce Herrick: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1958, 1965; 查尔斯·金德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中文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3页。 这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2011年7月1日。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2011年7月1日。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1949)》(中文版),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 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7、151页。十分可惜的是,张培刚先生《农业与工业化》一书没有翻译成中文,更未能成为当时中国领导人认识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事与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5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1页。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鄢一龙,魏星执笔:《2030中国:走向共同富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3~814页。 系2010年数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第40页。 国家统计局编:《2010国际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104~106、112、118页。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7页。 这里参考了毛泽东同志的提法: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3~174页。 加加美光行,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6~797页。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297页。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2~313页。 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王亚华执笔:《国情与发展--中国五大资本动态变化(1980~2003)》,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毛泽东文选》(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7页。 How to Approach and Truly Understand China as an Inscrutable Country Hu Angang Abstract: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are extremely special in that it has encountered grave difficulties, many conflicts and complex problems in it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at are hard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or be easily solved overnight. However, there always exist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unavoidable challenges.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build up their academic confidence and consciousness,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and thoroughly study ''China's road,'' establish a social scie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 it the main channel for fully and genuinely understanding China and for deeply analyzing China. Keywords: China's Road, China's conditions, development economics 【作者简介】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发展与政策。主要著作:《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中国地区差距报告》等。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375/c8
个人分类: 社会|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国进民退说”证伪
热度 1 whyhoo 2012-5-8 09:04
“国进民退”在近年来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的一个流行语,但是否真的存在“国进民退”,如何界定“国进民退”,在理论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普遍的共识,很多论断仅仅来自于感觉和传说,缺乏客观统计数据的支撑,也缺乏专业化的科学分析,我们不能把非专业的传说当作中国经济改革的“伤疤”,进而“以讹传讹”。    “国进民退”的描述不准确,是一个伪命题   所谓“伪命题”是指不真实的命题。所谓不真实,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其二是不符合一般事理逻辑和科学道理。“国进民退”就是一个典型的伪命题,它的不真实性源自不符合客观事实,并不能代表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基本事实。   “国进民退”隐含的前提是零和博弈,在这样的思维范式下,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简单地定位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对手,并假定资源总量或利润总量是一定的,一方受益便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两者之间只有竞争,完全没有合作。但事实上,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并非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只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就会取得企业经营的成功。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实绩上看,“国进民退”的描述不仅不准确,而且逻辑命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正是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条腿”齐步并进,才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健康增长,取得了比单纯依赖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一条腿”模式的经济体更好的发展绩效,特别是在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快速调整,带动中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通过对企业数量、就业人数、企业产值、企业利润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国进民退”这一说法不能证实   通过验证几个简单的统计数据就可以说明“国进民退”是否成立,对这一概念证实或证伪。   从企业数量上看,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规模以上国有工业单位在全部工业单位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4(为24.0%)下降至1997年的1/5(18.7%)。从1998年以后按新口径计算,在1998-2010年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从6.47万家减少至2.03万家,只相当于1957年(4.96万家)的40%左右,占全国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从39.22%下降到4.47%(具体情况见表二)。与此同时,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户数从1998年的1.07万家增加到2010年的27.23万家,占全国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从6.46%上升到60.34%,私营企业的扩张速度十分惊人。从企业数量上看,不仅不是“国(上)升民(下)降”,反而是“国(下)降民(上)升”。   从就业人数上看,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职工数占工业就业人数比重在1978年为76.2%,而后绝对数上升,由3319万人上升至1991年的最高峰4472万人,而后开始下降到1997年为4040万人,但占工业企业就业人数比重开始下降,到1997年时已下降至65.0%。按新口径计算,1998年以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从3748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886万人,总量减少了一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也从57.2%下降到2010年的19.2%。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从1998年的16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312万人,扩大了20倍,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也从2.5%增长到2010年的34.7%(见表一),展现了私营企业极强的就业创造能力,其就业创造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产值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从就业规模上看,不仅不是“国增(加)民减(少)”,反而是“国减(少)民增(加)”。   从企业产值上看,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77.63%下降到1997年的31.62%;按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比重口径计算,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8年的49.6%下降到2010年的26.6%;而同期的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比从1998年的3.1%上升到2010年的30.5%(见表三),占比扩大了10倍。自2009年起,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总额已经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企业产值比重看,不仅不是“国进民退”,反而是“国退民进”。   从企业利润上看,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与企业产值的趋势类似,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在1978年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85.0%,下降到1997年的26.0%,利用1998年后使用的新统计口径计算,除在1998-2000年间有小幅上升外,在2010年已下降到27.8%。但与此同时,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占比则从1998年的4.6%上升到2010年的28.5%。从企业利润占比和产值占比的比较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效益水平大体相当,没有明显差别。其中201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利润率与私营企业之比为1∶0.89。从利润水平上看,“国进民退”的命题仍然不能成立。   从对税收及公共财政资源的贡献上看,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或称“国降民升”或“国少民多”)。按照“国进民退”的逻辑,国有企业享受了优惠待遇,而民营企业则面临相对苛刻的政策环境,表现在税收上,则是国有企业的低税负和民营企业的高税负。但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税收贡献水平上看,这样的判断并不能成立。尽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无论是在工业总产值,还是在利润总额上在近年都不及私营企业,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税收总额和应交增值税要明显高于私营企业。2007年出台的新企业所得税制度和增值税改革试点,已大幅降低了私营企业的总体税负,可以看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贡献率由2007年的61.8%上升到2008年的68.9%,并进一步上升,而私营企业则从2007年的17.9%下降到2008年的14.6%。从2012年1月开始实行的增值税扩围试点也将更加有利于改善私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降低税收负担,提高综合利润水平。   此外,中央财政从2007年开始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收益进行再分配,充分体现了国有资本由全体国民所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全民受益的原则。2011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数达到844.39亿元,由中央财政统筹使用,其中调出资金40亿元,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支持社保等民生事业发展。地方政府也仿照中央模式,编制本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经营收益被纳入到地方公共财政资源中,由地方财政通盘统筹、综合使用。国有企业对公共财政的贡献水平越来越高,充分体现了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全民所用的基本特征。从对公共财政的贡献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是公共财政资源的贡献主体,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占产值或利润的比例相比,没有出现所谓的“国降民升”或“国少民多”的现象。   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农业主要是以农民个体和私人为主,服务业缺少详细分析的分类数据,只有在工业领域有相关的数据。为此,我们只能分析工业领域,即使如此也缺少规模以下企业的详细数据,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私人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换言之,当考虑到这部分企业的话,国有工业企业的比重还会更低。   上述计算数据都是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作为中国经济学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告知社会公众,澄清事实真相,说明基本趋势。在这方面美国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拉迪已经做了专门的研究,与作者的结果和结论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是“森林式”的方法,得出的是总的评价,在某些产业或某些行业或某些年份可能有其他的结论,但只是代表某些“树木”,尽管它是事实,却是局部的事实,更不能以此来推论或代表整个“森林”。    怎样认识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过去60多年中国在如何处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经历了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1949年9月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公私两利”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通过第一次对官僚资本国有化,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进入了共同发展的“黄金时期”,1952年3月毛泽东还首肯了“私人资本在新中国建设上是有贡献的”;“不能让资本家光是图私人的利,必须兼顾国家的利、工人的利。”但是毛泽东很快发动了国家工业化,排斥了私人工业化,又发动了第二次国有化,对私人资本公私合营,后来基本上消灭了私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私人经济的政策经历了从“红灯”到“黄灯”再到“绿灯”的情况,民营企业进入了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黄金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相互联系、相互外溢、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新格局,我称之为“两条腿走路”。这就比一条腿走路(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走得稳,走得协调,也走得快。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私营企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非国有经济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事实也是如此: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实有企业1191.16万户(含分支机构),实有注册资本(金)66.16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903.49万户,占总数比重的75.8%,注册资本(金)22.85万亿元,占总量比重34.5%(见表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更像是精锐的野战军,属于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2000强企业开展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在其中占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而民营企业就像是地方部队,更多的是创造就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密集型企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各地方发展,同时也能够在一些领域发挥民营企业灵活性强、创新力强的优势,已经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由于它们各自的外溢性形成了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中国企业会迅速进入世界500强之中。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这两年中国制造业有可能会超过美国,打破美国自1890年以来称霸世界工业的历史,也进一步说明中国为什么可以在轻工业方面占世界总量比重的1/3以上。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成功,就意味着全面的经营成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目标。2010年,按照汇率法现价计算,中国消费总额为2.7万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根据我们的预测,2015年,中国的消费总额将达到7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2020年消费总额将达到14.5万亿美元;到2025年中国有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总额为美国的1.15倍。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最大的煤炭消费市场、最大的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消费市场、最大的成套设备消费市场。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将由“中国出口”转向“中国购买”。这对于各类企业而言,是最大的福音,也是最大的机遇。    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不是单纯地讨论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   国有企业经过60年的发展,经历了总数大幅度下降的发展历程。尽管国有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户数的比例仍然较低,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已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不是简单地与民营竞争,更重要的是和国际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竞争。中国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也不是单纯地讨论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   2011年中国大陆有61家世界500强企业,而后发展速度会更快,其中不仅是国有企业,而且也有私营企业,不仅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企业。形象地讲,中国企业面对的形势是“美(国)退中(国)进”,美国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从1975年的241家下降至2011年133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国也进、民也进,而非一方进、一方退。   国有经济从“大而全”向“强而精”发展,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产业方面做强、做精,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资源发展战略产业的优势,通过在不同行业的产业链中与非国有经济形成良性的互动,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看,只有烟草制品业(9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9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7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9%)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超过50%,这些行业要么是自然资源类产业等上游产业,要么是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行业,在这些行业里,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保持较高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的产品价格和健康的市场秩序。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行业都有明晰、严格的准入政策,有些行业不但国有企业可以进入,私营企业也可以进入,但前提是遵守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在其他绝大多数行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并不占主导地位。   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齐头并进,竞争力同步提高,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据估算,到2030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将超过美国的高峰值,与中国经济总量、贸易总量、投资总量占世界总量比重大体相当,届时民营企业就有望达到40-50家。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并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共进多少的问题   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既要发展国有企业,也要发展私营企业,使两条腿都很强壮,使两类企业都能健康成长,并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而是齐头并进,共进多少的问题。对于“国进民退”这一伪命题的讨论毫无意义,只会是“庸人自扰”。   事实上,从过去几十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数看,显示了中国的“国(有)民(营)共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实现集体崛起,合作崛起,也包括竞争崛起,在世界500强,乃至2000强的榜单上都会赶上美国,超过美国。   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都来源于中国企业的制造,无论他们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如同东方巨人的“两条腿”,就是比那些一条腿走路的西方发达国家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协调。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本文核心观点   ●“国进民退”是一个典型的伪命题,其隐含前提是零和博弈,在这样的思维范式下,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简单地定位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对手,并假定资源总量或利润总量是一定的,一方受益便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两者之间只有竞争,完全没有合作。   ●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正是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条腿”齐步并进,才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健康增长。   ●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将由“中国出口”转向“中国购买”。这对于各类企业而言,是最大的福音,也是最大的机遇。   ●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更像是精锐的野战军,属于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企业,它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与国际企业开展竞争,要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拥有一席之地,是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而民营企业就像是地方部队,更多的是创造就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密集型企业,也开始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阅读延伸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与重点   邵宁   经过几十年艰难探索和推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今后在改革方面也会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公益性的国有企业就是改革加监管,竞争性国有企业就是进行公众公司改革。   第一类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以企业内部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改革,也包括规范的治理结构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二是建立有别于竞争型企业的管理制度,考核和评价应切合企业的功能定位;三是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包括价格、服务标准、成本控制、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行业限制、提高透明度,防止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四是形成规范合理的与政府间的政策安排,以兼顾企业为社会服务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第二类是竞争领域的国有大企业。这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在体制上,政企分开更为彻底,除出资人职能之外,政府不应该干预企业的决策和内部事务,对这些企业也没有扶持帮助的义务。企业在机制上更加市场化,如干部管理制度、劳动分配制度等等,都在向市场化的方向改革。同时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和其它所有制企业一样,这种类型国有企业要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乃至有破产退出的风险。对于竞争型国有大企业,改革的方式是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具体的讲就是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我们判断竞争型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就是一个规范的公众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则运作。   (作者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五大难题   李兰   根据2011年对1166位民营企业家的调查发现,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成本全面上升。调查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民营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人工成本上升”(79.7%)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60.1%),明显高于其它选项,同时要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6.7和4个百分点,比2009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18.5和7.5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关于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显示,认为“比较难”或“非常难”的民营企业家接近半数,明显高于2010年。此外,调查还发现,大多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时还需要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   三是税费负担较重。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民营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或“较重”。同时,关于“贵企业一年来向各级政府交纳国家规定以外的收费、集资、摊派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情况”这一问题,调查显示,选择“没有”的民营企业仅占8.8%,而选择“1%以上”的占23.6%,要明显高于2010年。   四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调查显示,关于对2012年招工难度的预计,28.5%的民营企业家认为“有较大困难”,50.9%认为“有一定困难”。关于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按照民营企业家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和“物价上升过快,导致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预期收益下降”,选择比重分别为73.1%和62.5%,要明显高于其他选项。   五是企业效益有所下滑。调查显示,2011年超过两成的民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比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基本回到了2009年的水平。其中,小型民营企业“停产”或“半停产”的比重达22.6%,明显高于大中型民营企业。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jj/jjggyfz/201205/t20120507_156053.htm
个人分类: 经济|10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展现中国学派 发出中国声音
whyhoo 2012-4-22 20:4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陈叶军)今天上午,“庆祝《人民论坛》20周年暨《学术前沿》创刊理论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综合楼报告厅隆重召开。研讨会以“理论自觉自信自强:路径与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为主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做了主题为“展现中国学派,发出中国声音”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首先,从几个角度对这个主题做一个说明。先来看背景,也就是说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中国奇迹”和“中国之路”。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界定为人均GDP,而且按照不变价格的1990年国际美元价格购买力评价计算,麦道森在这方面做了重要的研究。我对这个研究不去进一步讨论。   如果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一千美元到七千美元左右,我们来看看它的时间发展水平。首先来看西欧12国,它实际上从1700年到1958年大概花了258年的时间走完这个过程。美国从1820年到1940年走完这个过程大体也花了120年的时间,其中和它的大萧条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这个大萧条,它可能会在1931年和1932年达到这个水平。日本是比较快的,它从1890年到1966年,大体花了76年的时间。世界上公认较快的是世界银行认为的韩国,从1953年到1987年,实现花了34年。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要比韩国要快一点。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的话。大体从1978年978美元到2008年的6725美元。我们花了30年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什么呢?中国的总人口相当于韩国的27.4倍。此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率最慢的青海,大家知道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没有办法和韩国相比,它的人均GDP增长率也超过或者快于韩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现象。不要说像西藏、甘肃等其他地区,我们几乎发现这些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没有办法和韩国相比,但是远远超过韩国的经济增长率的速度。   我们的人口是日本的10.4倍,是美国的4.4倍,是欧盟12国的4.0倍,这也就告诉我们正在发生中的中国奇迹,实际上远远超过了西欧奇迹,也超过了被视为最成功的美国奇迹,也超过了日本奇迹和亚洲四小龙的奇迹。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这个主题,就是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它的大背景是什么?实际上是中国奇迹。可以说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十几亿,创造这样的奇迹。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持续增长了30多年,其中已经打破了韩国创造这个奇迹。这就是我们学术的大舞台,也是我们作出知识贡献的大有作为的一个历史机遇。因此,我们作为国情研究,可以说在国际上、在海外上,我们称之为当代中国研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热点的研究了。我们把它界定为是公共知识的研究。我们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马克思说的“知识为民、知识报国”,因为它是公共知识。当然,许多公共知识也会产生出国家解体,比如前苏联的知识分子,在苏联的解体方面扮演了非常可悲的角色。因此,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就需要解放思想,特别是要破除西方迷信,也要破除对美国的迷信,也包括其他国家的迷信,尽管他们是成功的。因此,我们需要自觉的说明和解释中国的奇迹,就像毛泽东所说的,要坐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来说明世界,而不是倒过来。更需要创新、创意,从而继续创造正在发生的远未结束的中国奇迹。   我们要问问什么是理论自觉,什么是学术自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竞争,这是学术自觉的动力所在。我们要跟同行竞争,在国内竞争,更重要是和国际同行竞争。我们的同行就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同行和当代中国学研究的同行。第二,我们要创新。因为创新是学术自觉的核心,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高度的自觉。因此,我们需要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现中国的学派。这就需要不断地国际化。首先要提高科学化,提高科学研究的含金量。这是一个过程,我简单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和汇报。   实际上我们在做中国研究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国际化。在90年代末期,我和王绍光教授出版了两本重要的书,一本是我们国家能力的报告,第二是关于中国差距的报告。这两本书现在基本上都是世界当代重要的研究教材,是理解中央和地方关系和中国地区差距关系的重要文献。而后我们又开展了自己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Routledge出版了一本书就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挑战,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原创的研究成果,来分享给全世界。最重要的是我们最近做的一项研究,就是《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主要是和美国比。这本书我并没有在国内出版,恰恰是在美国的布鲁金斯出版的。实质上这本书本身在华尔街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已经正式出版了韩文版、英文版的南亚版,主要在印度出版,也出版了中文版,也将要出版海外的繁体字版。事实上,我们要向华盛顿来表达2020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中国,为什么我们和你们不同,尽管我们将成为超级大国。   此外,我们最近做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2030中国》,今天我也特意把这本书带过来了,我们的主标题就是“迈向共同富裕”。可以说,这项研究正好和世界银行刚刚公布的《2030年中国》这项研究正好形成竞争关系了。我们因为是2010年年底开始启动这项研究,而后我们在2011年8月8日作为国情报告的专刊,将其报告的核心内容,我们的核心观点就是中国必须迈向共同富裕社会。在内地我们做了介绍,送给相关的领导同志。在去年的10月份,正式出版这个报告,并且也获得光明书榜2011年的备选的一个图书。这个报告不仅要在中国发行,我们很快就会在台湾的繁体版,由斯普林格(SpringerLink,美国电子期刊数据库)出版的,世界最大的出版社,英文版,现在已经开始预定了所谓的西班牙版、日文版,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发出中国的声音,因为全世界关注2030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会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此外,我昨天拿到一本新书叫《中国:创新绿色发展》,因为今年全球的主标题是“绿色”,将在6月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全球高峰会议,为此,世界各个机构都提供了他们的方便。首先是OECD,在去年发表了绿色经济增长报告,接着就是联合国环境开发署EOEP提出了绿色经济,我们报告的创新之处在于什么地方?我想简单说几句,我们的报告远比绿色增长、绿色经济要深刻得多、广泛得多。因为从当前来看,发达国家需要绿色,不需要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还不够绿色。因此,我们作为中国学者的观点,就是将绿色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我们要发展,第二,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黑色发展,我们必须是绿色发展。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来进行我们所说的创新了。因此,我们现在的研究都是和世界最好的机构竞争,无论是世界银行,还是OECD,还是UNEP,我们必须拿出中国的观点。   此外,我们也有一套走出去的设想,把当前我们在国内称之为中国当代研究。其中我们在2007年、2008年以及2011年三次出版的《中国政治经济史》到海外去出版,还有一本《心路》也将在明年由斯普林格出版,此外,我们最近这两本新书,都会在全世界出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不是我们找斯普林格,而是斯普林格找我们。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被他们认为是最好的中国研究或者当代中国研究。有六千所大学图书馆收录斯普林格的书。可想而知,我们希望我们的书进入到世界主要大学的图书馆,从而使人们来认识中国学者如何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者确实需要有学术自觉、学术自信,就是说我们要回答到底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社会,到底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世界,到底未来中国的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   最后,我想需要指出的是,当代中国学是学术基础、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的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将两者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中国学派、中国风格、中国故事、中国案例,特别是我们《绿色发展》这本书,从三个层次来介绍了中国绿色发展创新,这包括了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和企业创新层次。因此,中国的学术界要从中国道路、中国优势、中国特点来倡导并实践学术自觉、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展现中国学者的自我创新、自主创新与自信创新。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国家必有伟大的思想,我们要做思想的先行者,借着学术研究的路径,亲手把握伟大时代的脉搏,亲身参加伟大国家的崛起,亲眼见证伟大民族的复兴,这也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原文见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48980/17532096.html
个人分类: 经济|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鞍钢荣获第十届全国质量奖
四面山 2012-4-15 22:08
本报讯 “第十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11家企业一起荣获第十届全国质量奖,鞍钢股份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评审专家认为,鞍钢股份秉承“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精神,积极履行“钢铁强国,造福社会”的使命,坚持“以精品回报顾客、以诚信实现双赢”,通过实施EVI管理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共赢的顾客关系;坚守技术管理观念,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创造了钢铁生产多项国内第一。 全国质量奖始于2001年,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一项权威评审奖项,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核心评价标准。(周峰) 《科学时报》 (2010-11-05 A2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1/238210.html?id=238210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鞍钢: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
whyhoo 2012-4-6 09:52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结合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也需要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结合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也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在一年前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的,"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协调推进。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才能避免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其实,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早有类似的顶层设计。20年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过一个五十条,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0年前的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制定了个四十二条,提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今年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之后,明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会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便在2020年确保实现这一改革目标。这其实都是一种顶层设计,每十年一次。这样就有助于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实际改革实践中将国家指导与地方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的许多改革都来自于地方创新突破,比如,家庭联产承包、特区开放等等都是地方创新,而后是国家指导、国家鼓励、国家支持,很快就在全国推广、扩散、普及,后者也很重要,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互动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就进入全面发展、全面改革、全面创新、全面开放的时代,这就更加需要顶层设计和总体设计。 路线问题解决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战略问题解决之后,战术问题就成为关键。而"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一个战术。"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是我曾说过的试错法。毛泽东同志1937年便提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陈云同志在1980年也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在1984年他又重申"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是要使改革有利于经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改革之"河"的对岸,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观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石头"的标准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根据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确定改革的力度,选择、调整改革的战术、策略、步骤,在经济学上,这称为 "试错法",在中国的实践中,这称为"试点法",即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或个别产业、个别行业率先试点,看到效果、取得经验后,方才作为正式制度进行整体推广。每一步选择,都取决于前一步或前几步的选择与结果,这就是博弈论思维的应用。 "试错法"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信息和知识不完全性、不对称性、不确定性,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风险,它的决策方式,既是渐进的,也是稳步的,但又是连贯的、连续的;符合"干中学、学中干"(即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战术经验。 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得稳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一篇主题是"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反映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既有难度,又极为复杂,这就需要攻坚,需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所突破,要部署一些所谓"重大战役";二是改革目标始终锁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平、平等、透明、法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完成这个目标面临三项任务: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是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面两个任务,现在国内有很大的争论。一种是认为现在是"国进民退",世界银行刚公布的报告也建议中国政府要进一步让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我个人认为,中国改革比较成功的是"靠两条腿走路",这是借鉴了毛泽东、刘少奇1958年说的两条腿走路的说法。一条腿是国有企业,它是通过改革,包括公司制改革、股份多元化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这条腿才能伸长、结实,使得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成为中国产业(包括服务业)的"国家队",与世界500强企业竞争,同时也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另一条腿就是发展非国有经济。党中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我的理解就是"两条腿走路",这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又是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企业集体崛起的必然选择。另外,在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又形成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两条腿,它们都是中国国内企业,尤其是前者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体,引进和利用世界技术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来源的"半壁江山",因而中国就比其他新兴经济体,例如印度、巴西的两条腿要长得多、快得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会是印度、巴西进出口贸易的总量的5.5倍和7.6倍(据2010年有关数据)。 中国企业发展确实比较快,无论哪条腿都在迅速发展,并非是人们非专业分析的"国进民退",国企与民企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甚至民企那条腿走得更快。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包括主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等,从2000年以来,国企与民企都是高速成长的,但是国企的比重是下降的。以2011年新的数据为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9%,私营企业增长19.5%。这说明,所谓"国进民退"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企业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国企与民企、内资与外资既是竞争性关系,也是互补性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经济生态,其结果是他们都在共同成长,迅速崛起,已成为世界500强的第三位。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已达到了57家,而1995年只有1家,2000年只有10家。这57家企业我称之为世界级企业,不光有国企,也开始有民营企业了,比如沙钢、联想、华为等;不光有央企,还有地方的国企,如河北钢铁集团、冀东能源集团等。我们的经济改革是旨在提高中国所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既不能像50年代那样消灭私营经济这条腿,更不能像俄罗斯、东欧等国家私有化那样砍掉国有企业这条腿,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两条腿走路,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走得快、走得稳,越走越宽广,越走前途越光明。我们保守地估计,到2020年,仅中国大陆企业进入世界 500强的就会超过120家,将居世界第一位,这与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地位大致相当。 从现在的改革方案来看,国企需要进一步改革。一方面要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可实行股权多样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推进铁路、盐业、电力、电信、石油、民航、市政公共事业等国企改革,还要打破垄断。将来在教育领域也要打破垄断,也可以办民办和私立大学。高等教育也需要两条腿走路,也需要竞争和合作。 改革就是要有效激励全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激励全社会创新,全社会更有效地合作,激发全体人民的活力、创造性,因此,"两只手比一只手好","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路好","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民论坛记者徐艳红采访整理)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202/c6
个人分类: 经济|1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不说俺家乡好
yangyongtian 2010-7-10 08:36
故乡归 万木萧瑟天地冻,十里钢城卧雪中。 旧城渐隐残垣尽,新邑初绽楼庐重。 冬寒不减韵味美,春暖更添风姿浓。 广东胶东浦东往,巨擘独翘我辽东。
个人分类: 诗词|2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鞍钢制55毫米高层建筑减震器用钢成功
imking 2010-1-14 10:31
2008年10月16日,在鞍钢股份公司中厚板厂进行了200级别低屈服点高层建筑用钢的大生产试制,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用户需求,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试制出55mm厚规格高层建筑减震器用钢的钢厂。 据了解,该钢种核心技术一直由少数国外钢厂垄断,国内厂家如需进口只能以钢结构的成品构件形式引进,并不能引进原材料自己加工,所以建筑成本相当高。国内若自行制造,成本仅为进口的约十分之一。目前国内仅研制生产出40mm以下规格的此类钢种,但55mm厚规格钢板还不能生产。 由于鞍钢率先研制出55mm厚规格200级别低屈服点高层建筑减震器用钢钢板,上海同济大学与鞍钢“新一代高强度高性能结构钢板的开发”课题组相接洽,初步决定与鞍钢合作,并使用鞍钢高层建筑减震器用钢板进行建筑用钢系列试验。这就为鞍钢占领该钢种国内市场创造了契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