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元旦快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5 走到工作前面去!
热度 17 freefloating 2014-12-31 22:56
2014 年的最后一天,清晨的天空飘了星星点点的雪花,就打算为这一年的冬天交差了,我很不满意,群里的姐妹也叽叽喳喳的不满意…… 昨天晚上忽然听到了让人痛惜的消息,关于共事但不很熟悉的一位年轻人,于是感叹世事无常,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一下关心,或许更好的方式是默然悄然,不去惊扰生命的忧伤情绪,等待接受各种结果…… 只是繁忙的今天里总会时不时的想起,慨叹……炫父的生命会遭遇车祸,腐败的生命会遭遇牢狱,作假的生命会遭遇败裂……可那些羞涩安静的生命也遭遇病痛……我是希望命运的决定论,造业的受报,果总有因才好……概率的命运要升高几个维度才是因果呢? 祈祷平凡而羞涩的人们平安祥和…… 2014 ,一如每一年,总是繁忙的,申请基金,博后出站,教学锻炼,照顾老小,也见了一些人,走了一些地方……完成的都是分内的,耽误的都是自个的,而且还是因为懒散的原因,不用找别的理由…… 我决定抛开2014年,2015年抖擞一下各方面的精神头! 群里转了一个关于40+女人的鸡汤文,本懒得打开,但因是被敬佩喜欢的人转的,还是打开看一看,就算图片漂亮也行啊。 有一句话契合我的所想“抖擞”: 光从容还是不够的,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秀一下自己,让平淡的日子亮起来。 不就是玩吗? 肖子以为生命的安静才是聪明的表现,其实一样逃不了伤痛抑或空虚,何不随性,偶尔亮起来 …… 2015 ,希望从第一天就走到工作的前面去,跟两个小朋友一起下了决心,互相监督,互相激励…… 还有: 多看电影,少看微信…… 多看书,少上网…… 多写多听多想多朗读,少浏览…… 爵士群里的美女们在 KTV 狂欢,我还是决定不去了,储备精神,就为了走到工作前面去…… 先要像个教授的样子,挂个教授的名头,再争取做个教授里面爵士跳得最好滴……此话纯属吹牛! 祝大家新年快乐,祝福 2015 !
个人分类: 生命驱动|4611 次阅读|41 个评论
祝科学网大家庭2015年元旦快乐!
热度 3 zlyang 2014-12-31 19:42
祝科学网大家庭 2015 年元旦快乐! 送上 天津大学 (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第二代 牛顿苹果 花和果! 这两幅照片的版权归《科学画报》。感谢您的理解!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http://www.tju.edu.cn/index.htm 科学画报,2014年第12期第9页: http://www.kxhb.com/2014/201412/6-9.html 【植物学】 牛顿苹果树 文/杨正瓴 英国林肯郡的伍尔斯索普庄园,生长着一棵300多岁的苹果树,其品种为罕见的肯特郡之花。它结出一种梨形的酸味苹果。1665—1666年的某天,一个苹果从这棵树上掉下来。尽管这个苹果并没有砸到剑桥大学青年学生牛顿的头上,他却灵光一现,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这段故事记载在1752年出版的 威廉·斯蒂克 利的《艾 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里。牛顿苹果从此成为灵感与幸运以及现代科学精神的象征。这棵树也被称为“牛顿苹果树”而享誉 国际,被国际科技界推崇。引种牛顿苹果树成为追求真理与激发创造力的一种具体途径。 直接由牛顿故乡的牛顿苹果树枝条培育而成的苹果树,称为第二代牛顿苹果树。目前全球共有16家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第二代牛顿苹果树。天津大学是我国唯一引种成功第二代牛顿苹果树的单位,由2007年春的牛顿苹果树枝条嫁接而成。 天津大学的牛顿苹果树2009年9月11日获得牛顿庄园《英格兰伍尔斯索普庄 园“牛顿苹果树”枝条捐赠协议》,即第二代牛顿苹果树 的“身份证”。 天津大学的牛顿苹果树自2010年开始开花结果。2014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这棵树出现了二次开花和结果。
3977 次阅读|6 个评论
十年磨一见
热度 13 tsunamihaixiao 2014-12-26 09:34
圣诞节快到了,躲在家里改文章、写结题报告。电脑里时不时传来的叮咚声提醒着新邮件的到来。 每天收到的邮件中很大部分是开会、征文通知。老外的邮件一般比较直接:鉴于您老人家的影响力,特邀请您来捧个场!另外还可以减免注册费哦。然而经常搞错的名字让其商人之嘴脸昭然若揭。鄙视之! 而近年来以指数上升的中国会议通知则比较高大尚:来吧,在这迷人湖光山色间,让我们以文会友吧。您将有机会跟诺奖得主以及院士共进晚餐,并且论文还可以发表在EI 杂志上哦。心动之余只能感叹自己的名不见经传和囊中羞涩了。狠狠鄙视一下自己! 随着圣诞节的来临,邮件中的广告词又加上了各种祝福。每次看到“ 圣诞快乐” 的词条总会想起初到美国时的一段往事。当年有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一起混学位。到了圣诞节,那随处可见的小彩灯让人心急火燎地想着过年。于是俺捧着一脸笑容,见人便来一句“Merry Christmas” 。在俺眼里,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印度、阿拉伯在一时刻都成了一家亲。来自美国本土的罗伯特终于没有按耐住:“ 你是基督徒?” 俺直截了当:“ 不是啊。” 他若有所思但很坚定地回了一句:“ 我不是基督徒,请不要对我说圣诞快乐!” 看着我的诧异,他笑笑说到:“ 比如说,我现在对你说生日快乐,你会是什么感觉?” 后来咱还真注意起这事了。在美国,节日问候其实很有学问。有相互说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的,有相互说节日快乐(Happy Holidays )的,还有啥也不说笑笑打个招呼的。于是咱也学乖了,你跟咱说啥,咱就回啥!若是俺先写,那就节日快乐吧。 正在我忙活着回复圣诞快乐之时,手机铃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吧,反正包月套餐。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遥远的声音:老邦德,以前的老同事,来附近一个城市和儿孙们一起过圣诞节。老邦德在同事和学生中可是个名人:他有一个名人老师- 诺奖得主费曼,另外他还有一个叫詹姆斯邦德(007 )的儿子。 老邦德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当年我毕业后去了朗讯工作。应聘时我的老板跟我说:“ 娃儿,在咱们这里有你终身的职位!看看我吧,已经为公司服务30 年了,但还不算老人!那谁谁谁已经50 年了。” 入职三个月后公司开始裁人,人心惶惶中大家都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如何一个结局。先是10% ,过半年后便是50% ,一年后是80% ,再后来谁也搞不清是什么比例了。只记得我入职时,山头上有3 千6 百来号人,而在我离开的时候公司只剩下76 个人了。当年招我进公司的老板也被迫提前退休了。送他离开时,我们来到一个小酒馆。记得他端着酒瓶,忧郁地对我说:“ 娃儿,我错了!还是回学校去教书吧,到老了好歹有碗饭吃。” 于是在惶惶中准备着申请材料,找来找去也就四篇SCI ,还都不是一作!于是赶紧加班投了两篇,权作凑数吧。接下来面试了两所大学,都没有被人家看上。正发愁的时候,接到了老邦德的电话!老邦德的足迹和我有好多重叠:在我读学位的大学教过书,在我行将被解体的公司任过职,在我当时住的地方买过房。一阵热闹的闲聊后让我有了面试的机会,再接下来我和他成了同事。我们俩的办公室紧挨着,两家的住房也紧挨着。记忆中的他总喜欢依在我办公室的门框上闲聊:理查德费曼的轶事、芝加哥项目、小胖子核弹、项目审批过程的变迁、程控交换机的由来、捣蛋的学生、教学讲义的更新、学校领导的官僚和不作为、沙漠里的日落、后院的响尾蛇。。。我们日复一日地聊着,一点点地填补着我们之间近40 年的代沟,直到三年后的有一天我跟他说我要走了。他笑了笑对我说:“ 你是该走了,我的故事也全讲完了!” 一个小时后,我和老邦德在一个餐馆里拥抱在一起。轻轻地拍着他的背,那一刻我的眼睛是湿润的。他盯着我的白发说,你现在像个教授了!然而近十年的岁月几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只是胃口小了些。快85 岁的他两年前荣升为太爷爷了;两年前已正式退休的他和夫人乘船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一遍;上个星期在迪士尼住了五天;前年把那辆70 年代的保时捷敞篷车彻底翻新了;最近后院的蜂鸟不如以前多了;前些日子学校请他再回教室给学生上课,他说再考虑考虑。这时旁边的邦德夫人笑咪咪地说了一句:“ 等着看吧,他是抵制不了这个诱惑的!” 我们又回到了从前,用一些话题填补着岁月的沟壑。。。 三个小时后,我们起身告别。我拥抱着老邦德,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圣诞快乐!他轻轻地回了一句:节日快乐!元旦快乐!中国新年快乐!
8930 次阅读|33 个评论
写在岁暮
热度 7 szc009 2012-12-30 15:23
2012世界没有终结,我没有去登船,也没打算去登船。过往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所有的担忧与恐慌,多半是庸人自扰。该去的会去,该来的会来。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新的一年即将开篇,也没有过多的回望。任人如何感叹时光的匆匆,时间的流总是不紧不慢的淌过。过去总有遗憾:所希冀的该了的未了,所期盼的该来的未来。不过问心无愧地过就好,遗憾也应该跟过往一块儿埋葬,立一个墓碑,写一篇悼词,墓志铭上写着:这也会过去。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人生还有五百年。 此时此刻,窗外阳光灿烂,屋内也有一角明媚的光影。今年潇湘,下了两场雨,一场是从1月到6月,第二场从7月下到了12月,这样的日子实属难得了。想起很久没有涂鸦了,手生得厉害,还是要以新篇,贺新岁、迎新年,遂强命《水龙吟》词一首以辞龙年。 祝科学网各路朋友们平安、健康,预祝新年快乐、天天开心! 水龙吟 十五总思月圆,抬头却是,雨雪卷。 暮色苍茫,孤灯数点,长路漫漫。 莫结愁肠,自是人生,十愿九难全。 骤雨不终朝,风云会散,不须怕、慢慢看。 自信登得高楼,更耐得、孤寂难眠。 北枝梅开,花香正艳,谁人能掩? 不待春风,梨花遍野,自在心田。 影绰绰,南枝暖,正沐浴艳阳天。
个人分类: 身边那些事|4400 次阅读|26 个评论
元旦诗话 新年好!
xupeiyang 2011-1-1 10:45
2011年1月1日 元旦快乐! 节日愉快!新年好! 许培扬向科学网全体工作人员、博友、网友、读者、粉丝亲切问候! 新年新气象,新开始,新收获。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 阳历年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 法定假日 。 元旦诗话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 南北朝 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为元旦抒情作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古代元旦宫廷有 贺岁 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 曹植 《 元会 》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   唐 白居易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年的风貌。    唐代 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 戴星 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    觞 ,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 药酒 ,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 规矩 ,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因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虽然每人都要增寿,但实际上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大家劝年少者先饮,以示祝贺,而让年长者后饮,以避忌讳。   唐人 孟浩然 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 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 气候 ,共说此年丰。在 大唐盛世 ,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古代元旦有 贴春联 的习俗。南宋诗人 陆游 的《 已酉元旦 》诗:夜雨解残雪, 朝阳 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宋伯仁 《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 梅花 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当然,在古代歌咏元日的诗篇中,最著名的当推北宋改革家 王安石 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后人传诵不衰。   明代 陈献章 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 齐歌 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 江楼 笛,吹到 东溟 月上时。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油然而生。    清代 爱国诗人 张维屏 的《 新雷 》,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 毛泽东 ,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 宁化 、 清流 、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 武夷山 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 乐观主义 精神。   1942年 董必武 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 士女 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 延安 景物华。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 精忠报国 ,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元旦贺诗 七律-贺岁   连心缀韵作诗文,   恭贺 新春 福乐频。    年货 备齐贴门对,   檀香摆毕供 财神 。    饺子 包好才除夕,    鞭炮 点燃又早晨。   电话手机鸣响际,   争相拜访问安勤。 七律-拜年   遥相拱手拜新年,   祝愿全家俱合欢。   邻里祥和皆乐善,   亲朋吉利尽平安。   钱随鞭炮响漫地,   笑逐 烟花 爆满天。   美酒佳肴饱尝足,   看开电视喜连番。 短信祝福   1.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拂去岁月之尘,让欢笑和泪水,爱与哀愁在心中凝成一颗厚重的晶莹的琥珀.祝新年快乐!   2.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3.只有雪地上留下艰辛的足迹,才会懂得生活的珍贵,生活的炙热。祝新的一年中你的生活美满幸福。   4.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如年轮的呼吸,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满心的爱意化作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5.当您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你头上,财神已进了您家门,荣华富贵已离您不远。祝福您朋友:元旦快乐!   6.新年快到了,你想做些什么?不论做什么,请记住我的格言:笑容是良药,音乐是秘方,睡觉则可以让你忘掉一切。祝:新年快乐。   7.元旦快乐!合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8.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元旦快乐!   9.新年到,好事全来了!祝您及全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吉祥如意!天天都有好心情!   10.一天我擦亮阿拉丁的 神灯 ,灯神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说吧,什么愿望?我说:请祝福正在看短消息的人元旦快乐!   11.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会象海洋涌向你,希望我的祝福象一叶轻舟,载你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新年快乐!   12.这一季有我最深的思念。就让风捎去满心的祝福。缀满你甜蜜的梦境。祝你拥有一个灿烂的新年!   13.不需要多么贵重的礼物,也不需要多么郑重的誓言。我只需要你一个甜甜的微笑,作为我新年最珍贵的礼物。   14.一朵花摘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一把伞撑了许久雨停了也记不起收,一条路走了许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尽头,一句话想了很久才说出口,新年快乐!   15.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新年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来年万事团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你微笑甜甜。   16.新年之夜,我梦见了你。给您拜年了:新年好!一个喷涕从梦中惊醒,我知道是你想我了,所以马上打电话对你说红包拿来!   17.玫瑰是我的热情, 糖果 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新年快乐!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2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元旦快乐
热度 1 wcwcsong 2010-12-31 21:57
兔年了,祝愿各位到访的友人在新的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分享的相片为以前傻瓜机所拍,质量没有微距的好啊。
个人分类: 精彩瞬间|2895 次阅读|3 个评论
祝所有朋友元旦快乐!
slowlight 2009-12-31 13:03
2009年最后一页日历马上就要翻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有过悲伤,有过高兴,有过大笑,也流过眼泪,但无论如何都走到了今天,经历过就是财富。 祝所有的朋友元旦快乐! 快乐无关事业的成败,生活的坎坷或者顺利,快乐是一种心态。 虽然还有很多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刚才还拍案而起,举杯消愁,但不要让这些事情沉在心里不时泛起渣滓。由它去吧,我们要快乐地生活! 祝福科学网上所有的朋友,见过面的,没有见过面的,武夷山老师,王志明老师,任胜利老师,李霞老师,虞左俊老师,赵大良老师,王应宽老师,赵星博士 还有科学网的同仁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注:贺卡为杂志社美编设计,转贴于此)
个人分类: 生活心情|3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元旦快乐!
famingkuang 2009-12-31 13:03
人生的意义 有人说活着便是意义,其实活着只是对物种的延续有意义,因为它能让物种的基因得不至于中断。 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的与命运抗争。当有一天您认命了,人生的意义也就结束了,以后的人生不过是动物性的活着。 家国 中国,确切的说不能说是一个国家,只能说是个家国,在中国人的心里,家永远在国之上,中国是一个家国这样定义后,发生在中国里的所有奇奇怪怪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 思想 我常常以有思想自居,最近却不断发现我的那些思想早已经被记在《论语》那本书上了。 新年快乐! 上次说再见太匆忙,伤害了许多朋友,今天再出来是想圆满一下发发的科学网之行。 一年前的今天,发发被特许在科学网开博,这一年来,感谢编辑部和大家对发发的照顾和关心,发发过得很开心,发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发发的离开不是有人得罪了发发,实是发发感觉到自己江郎才尽了,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与大家分享了。 发发科学网之行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所以不得不离开科学网,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寻找生活的智慧去了。 祝大家: 新年快乐! 虎年大发! 步步高升! 阖家欢乐! 发发 2009-12-31
个人分类: 纪念册|6184 次阅读|6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