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boxcar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请问boxcar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qsqhopeiggcas 2013-4-1 21:38
个人分类: 趣谈|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写过多少“科普”博文?请看目录
热度 11 boxcar 2012-1-2 23:20
在科学网写博客,当然不能不科学,写点儿给普罗大众看的科学,那就是科普。因此,俺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写些“科普”或“疑似科普”博文的,虽然这类科普博文的数量在博文总数中占不到太大的比例,但总还是有些的。今天抽空整理一下,欢迎喜欢看科普文章的读者阅读。 必须事先声明,这些博文有的显然是纯科普的,有的是不显然的“隐形”科普(有滥竽充数的嫌疑),请大家阅读时留意在字里行间普及的科学知识。 闲言少叙,上目录及其链接: 1 ) 天花板和墙壁是怎么 被熏黑的? 2 ) 营养因子vs. 营养 3 ) 大风咋老跟首都国际机场的 T3 航站楼过不去? 4 ) “ 门把手 ” 可以打开 “ 脑门儿 ” 么? 5 ) “ 蓝天 ” 在哪里? 6 ) 交会对接,宜“ 偷偷摸摸” ,不宜“ 明目张胆” 7 ) “ 用功” 说 8 ) 也说“ 高铁上座率” 算法 9 ) 人才也“ 追尾” ?! 10 )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有图有真相,附赠物理分析!) 11 ) 高!实在是高! —— 杂议高铁 12 ) 别拿飞机当火车坐 —— 评 “ 南航 ” 拒载事件 13 ) 也说康普顿效应(答郭斌老师) 14 ) 一路顺风,起飞着陆最好是逆风 15 ) 量子力学真相 16 ) “ 围观” 与“ 微观” 17 ) 交通肇事应急措施(物理 1.0 版) 18 )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放射性污染物,到底还是来了 19 ) 略谈核防护 20 ) 关于日本 3.11 大地震的若干看法 21 ) 最低气温几点出现? 22 ) 再谈流水不易结冰(外一则 ) 23 ) 中国学术怎样“ 飞” ? 24 ) 流水为何不易结冰? 25 ) “ 奶大 ” 的孩子们吃什么奶?怎么吃奶? 26 ) “ 春晚 ” 与 “ 高压锅 ” 27 ) “ 补考 ”—— 中小学教育的关键词 28 ) 点评王修慧兄的几个预言 29 ) 分享 “ 牛” 与“ 不牛” ,从氮化硼说起 30 ) 有毒 vs 有度 31 ) 从 “ 物理 ” 到 “ 悟理 ” 32 ) 写博与谐波 33 ) 分享 “ 水坑” 与“ 星星” 34 ) 雪地上的 “ 闪光点 ” 与人才 35 ) 每天都在进行 “ 素质教育 ” 的 “ 考试 ” 36 ) 扬汤可止沸乎? 37 ) “ 水平 ” 与 “ 公平 ” 38 ) 可爱的 “ 失败 ” 39 ) 也谈科普工作 40 ) 浅析“ 阳光照射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41 ) 小议8.24 伊春客机失事 42 ) 从物理上浅析菲律宾特警不专业的 “ 解决 ” 行动 43 ) 电线杆子会走路吗? 44 ) “ 李大眼儿” 这回OUT 了 45 ) “ 炒 ” 与 “ 煲 ” 46 ) 也说为何曹操不用火箭射孔明的“ 草船” 47 ) 人才如水滴 48 ) 请不要再出“ 熊掉陷阱里” 这样的题了 49 ) 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次失败的“ 挑战” 50 ) “ 墙上找头发 ” 与 “ 太空看长城 ” 51 ) 略谈“ 熵之惑” 52 ) 科普的对象与方法 53 ) “ 踩梯 ”“ 爬竿 ” 和 “ 拽绳 ” 的上升 54 ) 从“ 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说起 55 ) 严冬悟霜华 56 ) 为何“ 下雪不冷化雪冷” (续) 57 ) 哪个笼屉里的包子先被蒸熟? 58 ) 为何 “ 下雪不冷化雪冷 ” 59 ) 对 “ 烟圈不散开 ” 现象的解释 60 ) 人才的“ 流体力学” (四)—— 自由落体的悲哀 61 ) 人才流动的力学分析 62 ) 一个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问题 63 ) 论人才的流体特征 64 ) 从力学角度分析戈的消亡 65 ) 谈为什么古代士兵的主战兵器不是大刀 66 ) 把关于范德瓦尔斯气体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67 ) 范氏气体方程到理想气体方程的条件 68 ) 也谈 “ 落猫 ” 的物理学 69 ) 对工艺的感悟 70 ) 司空见惯的振动 —— 大学物理备课系列之(一) 71 ) 您, “ 被补 ” 了吗? 72 ) 需要给各态历经假说念段 “ 紧箍咒 ” 么? 73 ) 干燥的天气如何防止被静电电击(欢迎转载)
个人分类: 科普|3234 次阅读|27 个评论
Boxcar滤波器和极化Refined Lee滤波器的特性
热度 2 baixx87 2011-11-16 22:55
今天晚上看到了一篇论文,是关于Boxcar和 Refined Lee 滤波器对极化SAR图像滤波进度相关的文章。虽然和自己所做的方向不相关,下载后我还是顺带看了一下,顺便也了解一下这两种滤波器的特性,看看能不能解决自己在在滤波方面的难题。 以后可以考虑一下Refined Lee滤波器的应用。能用则用,不能用就参考嘛。 ******************** Boxcar滤波是一种在滑动窗口内取平均像素值的滤波方法。这个原理比较简单,也很容易实现。 Lee滤波建立的基础是基于乘性噪声模型。对于单通道的一个随机的像素强度值Y,可以看作是像素真值 X 和一个噪声 v 的乘积即 Y=X*v 。Lee滤波是基于窗口内统计特性的滤波方法。窗口内一个像素滤波后的估值可以看作是窗口内像素的均 值与该像素值的线性组合。 极化Refined Lee滤波是一种简化了参数估计的简便滤波方法,它首先探测出窗口的匀质区域和非匀质区域,然后把来自同质区域的像素的功率值作为滤波系数一的统计量, 最后对滤波窗口的像素按如下表达式对滤波窗口内的像素的功率进行估计。 由于自己没有推导公式,所以就先通过一个作者的具体应用结果来了解着两种滤波器的特性吧。 经过窗口为的Boxcar滤波的结果, 滤波后,对角线元素的噪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如公路的左侧的森林区域的噪声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但是地物边缘变的模糊,如公路中央的隔离栏;而且随着滤波窗口的扩大,噪声在得到更强抑制的同时,边缘变得更加模糊;另外非对角线元素的噪声未得到很好的抑制,即使扩大窗口也未能有效抑制。 对角线元素经不同滤波窗口的RefinedLee滤波后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相干斑噪声在得到很好抑制的同时, 边缘特征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如公路中央的隔离栏十分的清晰。 非对角线元素经过不同滤波窗口RefinedLee滤波后的结果, 随着滤波窗口的扩大,噪声得到了进一步的抑制,但同窗口比较,抑制效果没有对角线元素明显。总体说来, 在视觉效果上Refined Lee滤波器要好于Boxcar滤波器。 从目视效果上看Refined Lee滤波器要优于Boxcar滤波器,Refined Lee滤波器在滤除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很好的保持了地物的边缘,Boxcar无法保持地物的边缘信息。 从提高分类精度的角度看,Boxcar滤波器要全面优于RefinedLee滤波器, 无论是从计算效率上还是提高分类精度上都是如此。 *********************************** Boxcar这个滤波器自己也已经编程实现过了,网上也有很多现成的程序。LEE滤波器自己还是头一次听说。先在这里做一个标记吧,以后自己用的时候在仔细看一下作者的原文吧。 参考链接: 1. 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YIXI201105012dbname=CJFDTEMP 2. http://www.pudn.com/downloads207/sourcecode/graph/texture_mapping/detail976171.html
个人分类: Learning NOTE|10315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为什么要起 boxcar 这个网名
热度 3 boxcar 2009-12-30 12:15
自从10年前开始混迹高校BBS以来,我一直用 boxcar 这个网名,曾经在吉大牡丹园、武大珞珈山水、西安交大兵马俑站、上海交大饮水思源、北大一塌糊涂两全其美、水木清华、哈工大紫丁香等很多高校的BBS和综合电子论坛等专业论坛、铁血等社区里面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与很多网友每天换N件马甲不同,我一直使用着这样一个多年不变的代号,最近1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再次用这个代号来科学网占据了一席之地,开设了自己的博客。 在这10年间,偶尔为什么叫boxcar这个古怪的名字?今天,得点儿空闲,我就说说当初我为什么要起boxcar这个网名。 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按照我刚才雇狗(Google)搜索的结果,boxcar可能至少出现5种译法:(1)货车车厢;(2)闷罐车;(3)箱车(注意,不是香车,自然更无美女);(4)箱式货运汽车;(5)boxcar滤波器。 由于上述5个译法中4个都和车有关,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我一定是一个汽车发烧友。不好意思,猜错了!其实我对汽车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既然对汽车不感兴趣,就有可能会憎恶,而这个词前面是box,box有一种译法是拳击,会不会有人认为我要去拳击汽车呀?当然也不会,首先咱没那付硬骨头,假设真的挥拳过去,受伤的总是我;其次咱也没那么苦大仇深,更没有那么强烈的破坏意识,所以,不会去妄想拳击汽车,虽然它肯定不会还手。 其实,我起这个网名的时候,根本没想着去查英汉或者汉英词典,因为那时候网络没现在发达,不是随便输入个词立刻就有N多的网页会列出来等你选,最先在吉大的牡丹园注册个账号的时候,脑子里偶尔蹦出来一个当年学专业英语时翻译过的一个叫boxcar的仪器的说明书,觉得这个词很简单,每次注册敲打进去比较容易,网友们要记住也不难;而且它的意思也比较玄奥,估计没接触过这种仪器的人肯定猜不透是啥意思,有一定的神秘感,这样倒也比较便于在BBS上隐蔽潜伏,于是,就用它了! 其实我想到这个词的时候,也回忆起了自己对这种弱信号检测仪器测量原理的理解:对于有噪声干扰的周期重复信号,可以按照一定的延时、对进行很多次窄脉冲取样并进行累积和平均,这样可以明显减小随机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干扰;还把一系列不同延时时间的测量信号重组起来,重建出低噪声的信号。网上对这种仪器原理的介绍是 Boxcar平均器或称Boxcar积分器是一种基于信号平均技术的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它可对被测微弱信号进行取样和积分,从而再现深埋在噪声中的周期重复微弱信号的快速时间变化和测量重复脉冲。【1】 这个原理说起来似乎和大多数人没啥关系,因为俺们普通老百姓一辈子也不会和这种高技术的电子仪器打交道。我下面要做的引申说明可就跟大家有关了。 在网络时代里,大家能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是前所未有的多,有时甚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你一上了网,可能就有若干个窗口迅速弹出、让一些最新的消息和广告一起闪耀在你面前。在众多信息在你眼前晃动之际,除非你定力深厚、或者预先关闭(拦截)了弹出窗口,你至少要看看标题,碰上惹火动人的消息不免点开看看究竟(多半要着标题党的道儿了!),如此,你就要被动地和半主动地去接受网络信息了。不幸的是,现如今的网络信息有时很不可靠,因为会有许多人基于各种动机制造出来的一些假消息放在网上,你若轻信就不免上当。 大量的假消息和有限的真信息夹杂在一起,就象埋没在大量噪声当中的真实信号一样,如果我们直接被动地、不加选择也不加思考就接受这些信息,则就象普通仪器去测量那些埋没在很高噪声水平中的真实信号一样,花费了不少时间,到的却只是本不想要的噪声。 为了抑制噪声,boxcar这种仪器采取了多次测量平均的办法,我们要想从众多网络假消息中获得真实有用的信息,也需要通过多个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互相印证比对,通过分析加工,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在认识到了网络时代信息的这种特征之后,受boxcar的工作原理的启发,我比较注意 尽量争取多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多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这样做就是要竭力避免被忽悠 。因此,我很满意自己当初选定boxcar作为我的网名,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 参考文献: 【1】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76645.htm (仅用于简要地介绍原理,非广告用途,特此声明)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8790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