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雨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思考题(五十三)如何根据飞机窗户上雨滴的大小估计飞机速度?
qianlivan 2019-7-11 12:29
如何根据飞机窗户上雨滴的大小估计飞机速度?(令表面张力和动压力相等?)
个人分类: 思考|3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奇的雨滴--北京831暴雨中的摄影作品
热度 2 张海霞 2014-8-31 23:03
下午北京暴雨,我和女儿在路上,因为相机就放在车上,所以这本来很郁闷的旅途变成了一次难忘的摄影之旅,女儿用镜头拍下了一组非常难以想象的暴雨中蕴藏着的美景,那从天而降的雨滴原来是神奇这么美,请大家欣赏女儿信手拍下的这一组“光与影演绎的神奇雨滴”。 真是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学文老师对“雨痕”的质疑有道理
热度 9 Majorite 2013-11-16 05:19
张学文老师对“雨痕”的质疑有道理, 我为他补充一些参考文献与一张图片,还有几句评论。 对地质学的雨痕的质疑 张学 文,2013/11/15 最近看到嵇教授与苏教授争论到雨痕的真伪问题.作为地质学的外行和知道一些气象知识的我谈点关于雨滴是否可以在软的泥浆中打出直径接近厘米的坑一事谈点看法。 我想到的问题有:雨滴有多大,雨滴的速度有多快,雨滴的动量与参与的泥巴的动量的比例是否一个数量级,再就是与大雨滴伴随的其他雨滴的数量有多少。 就我所知,大的雨滴其直径大约是毫米量级的(千分之一克),雨滴落地时的速度大约是6米/秒。其动量显然是很小的。它在湿泥巴上可以引起的动量变化也应当是小的。我分析其动量比一粒大米以1米秒的速度落地的动量要小。因此我怀疑雨滴降落会在泥巴中形成如此明显的坑。 研究降雨的专家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雨滴直径为6.8 mm,最大落地速度不超过9.3 m/s。超过这个直径,雨滴在空中就会分裂成小雨滴。雨滴直径与其 落地速度的平方成反比, 雨滴直径 越大, 落地速度越慢,砸的坑愈浅,这是与苏德辰的观察不吻合的。 再就是在一次降水过程中,究竟有多少雨滴落地,是每平方米仅有的可数个雨滴,还是雨滴数量多到难以计量的水平。 Marshall, J.S. Palmer, W. McK. The distribution of raindrops with size. J. Meteorol. 5 , 165-166 (1948). Spilhaus, A. Raindrop size, shape and falling speed. J. Atmos. Sci. 5, 108–110 (1948). Magono, Ochou, A.B., Nzeukou, A., Sauvageot, H. Parametrization of drop size distribution with rain rate. Atmos. Res. 84 , 58-66 (2007). Willis, P. Tattelman, P. Drop-size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rainfall. J. Appl. Meteorol. 28, 3–15 (1989). Dodd, K. On the disintegration of waterdrops in an air stream. J. Fluid Mech. 9, 175–182 (1960). Beard, K. V. Velocity and shape of cloud andp recipitation drops aloft. J. Atmos. Sci. 33, 851–864 (1976). Clift, R., Grace, J. R. Weber, M. E. Bubbles,Drops and Particles Ch. 7 (Academic, ,1978)。 Foote, G. B. du Toit, P. S. Terminal velocity of raindrops aloft. J. Appl. Meteorol. 8, 249–253 (1969). 如果是飘几个雨滴的微量陈雨,那么它可能在干土中留下点点稀松的雨痕。如果是一场大雨,那么就有很多雨滴落地,而不会让你仅看到可数的几个雨坑。此时应当是泥巴变得更稀,结果是雨滴仅可以在泥水里引起一环水波并且即刻消失。即地质时期的雨滴不能保持到今天。 雨下多了,地面一层水,雨痕如图所示。 所以依我分析,雨滴恰好数量很少,又个头又特别大,其动量足以使泥巴形成了厘米量的坑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29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下雨时,水面上动人心弦的故事
热度 1 zhongwei2284 2013-7-2 13:01
首先,吐槽一下,想开科学网的博客还真的不容易啊,几经审核,到最近才通过,此历程之艰辛,却也总算得到了回报,我也总算加入了科学网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有很多前辈和高人的经验和正能量的言论总是使我受益良多。对于科学网这个好地方,真正关注也就这一年的事情,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错过了这么一个好的网站将会是有点遗憾的,还好,我赶上了我大学四年的末班车 ~ 另外,在科学网,我作为晚辈后生,不敢大肆方言,在很多专业问题上,我是模糊而并非特别的擅长的,对于很多问题,若我的言辞有失其本意的,还望大家伙批评指正,我一定虚心受教,讨论与批评中,相信大家可以一起成长! 似乎扯远了,但先把心中想说的说了,以防又忘了。本来想的是一个别的开场白的,结果因为没及时记住,也只能这样了。话说回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总之,想说一句:俺也在科学网安家了,还望大家多多照顾,多多指教! 下面说一些和题目有关的东西。下雨天,总是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是一个南方人,对雨有特别的好感,一到下雨就像回家了一样,雨中也有很多动人心弦的场面。不知道谁说过: 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真是如此啊!不是吗? 图一: 这算壮观么?我把它当作是吧! 图二: 还挺安静,还挺和谐 图三: “淋”立于水面的自然之诗 图四: 看到水面的那些玩意儿了吗?它们是啥?哈哈 图五: Capillary wave ? That is ! 图六:谁知道这张图里有多大的世界呢! 图七:还算有点味儿 图八: 风起云涌,排山倒海之势也不过如此 吧 ! 图九: 气泡破了,哎呀,听不到声音诶 ~ 大自然的声音常常隐藏在它的动作里? 图十:自然真的就是一首诗! 到这里,我想文章差不多结束了,可能有些人会看到我的这边博文处女作,或许该令大伙儿失望了吧!但没事,我比较坚强! 从大自然中获得美与收获是我的不懈追求之一!关于上面的一些相关现象产生的原因,我最近有仔细的学习,但因为学的还不够透彻,对于其中还有许多待思考的东西,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以下是我找的一些文章,愿有同道者可以互相学习,相互讨论!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esler Entrainment on a Surfactant-Covered Interface Th.pdf DropImpactJfm.pdf Surface-tension effects in the contact of liquid surfaces.pdf THE IMPACT OF DROPS ON LIQUID SURFACES AND THE UNDERWATER NOISE OF RAIN.pdf Underwater sound produced by individual drop impacts and rainfall.pdf
个人分类: 生活与自然|5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雨滴的润泽
BaoHaifei 2010-4-19 08:38
雨滴的润泽 鲍海飞 2010-4-19 雨滴何漠漠,迷雾穿云落; 干涸地不泽,却把泽又河。 春冬尽脉脉,秋夏复歌贺; 何不云几折?何不泽荒漠! 祖辈千年道,子孙几载德, 青青山满色,碧碧水流波。
个人分类: 流水诗|298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为什么雨滴掉在池塘里会形成一个一个圈圈?
harmonism 2010-4-16 19:18
为什么雨滴掉在池塘里会形成一个一个圈圈? 曾纪晴 昨日,冷空气来袭,原本潮湿闷热的天气突然就变得冷雨霏霏。这样的天气里给我们接送孩子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如果不是下雨,平时我跟儿子都是一边聊天一边去幼儿园或从幼儿园回家。可是下雨时,我只顾着早点回家,也就不吭声了,况且雨声哗哗,说话也很难听清楚。 可是,当我骑车经过一个池塘边的时候,儿子突然大声地问我:爸爸,你看池塘里有什么? 我看了看池塘,池塘里什么也没有啊。这是我们单位里一个废弃的池塘,除了蓄水长蚊子之外恐怕没有其它功能了。于是我问:没有什么啊。你看见了什么呢? 小家伙于是提高嗓门再大声说道:你再看看!池塘里有什么! 没有什么啊!只有雨打在水面上。我看见除了雨点打在池塘水面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那我问你,为什么雨点打在池塘里会有一个一个圈圈呢?哦,原来小家伙注意到了雨点打在水面上形成了圈圈。他就是想问这个问题啊。是啊,我们大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似乎它们早已不存在。而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 哦,是啊!我看见池塘里好多圈圈了!你提的问题非常好!等一下回家再给你解释吧!我想很快就要到家了,回家再说吧。 可是儿子很想现在就知道。只好费力地在雨声中给他讲解:你想想,雨滴掉进池塘里后,原本平坦的水面会发生什么变化? 会被雨滴打一个洞!儿子大声说。 没错!但是这个洞会一直存在下去吗?我问道。 不会!它会弹起来!小家伙用了弹起来的说法,很形象。 是的,雨滴打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洞,接着又马上弹回来。但由于雨滴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它有很大的动能,当那个洞弹回来的时候,它不会刚好回复到原来的平坦水面的位置,还会往上供,形成一个凸起。那么,这个凸起会不会一直凸起来呢? 不会,它会沉下去!小家伙又大声回答到。 是啊!你看,雨滴从天上掉下来打在池塘水面上之后,形成一个洞,然后洞又弹回来,又向上形成一个凸起,这个凸起又要往下沉,下沉之后它又会形成一个凹洞。就这样,在雨滴掉下去的地方,就会形成振动。你知道,振动就会形成波。我以前告诉你声波和光波,那么你知道这个水面上的振动形成的波叫什么? 那就叫水波了! 是啊!这就是水波!就像声波会向四周扩散一样,水波也会向四面八方扩散,扩散的速度是一样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一个圆圈。你有见过雨滴打在水面上形成三角形的水波吗?我觉得三角形这个说法估计会引起他的兴趣。 果然,小家伙听说三角形的水波就哈哈大笑起来:你也不会见到正方形的水波,你也不会见到长方形的水波,你更不会见到梯形的水波,你也不会见到菱形的水波! 2010-4-16
个人分类: 天和之路:一个父亲的育儿日记|10838 次阅读|2 个评论
雨枫书馆:《雨滴》【组图】
pup 2009-12-23 22:09
小小的书馆现在很有名气,却仍然不断地在细节里感恩蜕变。 首次制作的《雨滴》小册子,刊印1000份,我获赠其中之一。 遇见我的一篇书评和一张照片。 原来做个会员,可以被记住这么多瞬间。 佚明为我撰写的文案: 偶然的身影 偏灰蓝 握不住的月光 握住的花瓣 不禁惊艳,喜欢,空灵,像寂寞又温暖的圣诞平安夜。
个人分类: 书天堂|344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