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礼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茶艺(12)——待客礼仪
热度 1 kd652 2020-1-20 09:57
俗話說“茶禪一味”,喝茶遠不是解渴這麽簡單,下面就飲茶禮儀對自己傢的小東西略述一二: 1,不同客人不同的茶,別説“看人下菜碟”,有人直言“我喝什麽茶都一個味”,何必給他泡兩千元一斤的高擋茶?请看关于苏东坡的典故,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和尚见来人穿着格外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沙弥吩咐道:“茶!”苏轼落座,喝茶。他随便同和尚谈了几句,和尚见来人出语不凡,马上请苏轼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又吩咐小沙弥:“敬茶!”苏轼继续和和尚攀谈。苏轼妙语连珠,和尚连连称是。和尚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和尚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恭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小沙弥:“敬香茶!”苏轼见和尚十分势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和尚见挽留不住苏轼,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 2,倒茶不满 杯,斟酒要滿杯,不知誰定的,我説不明白,隨大流吧,“倒茶不要滿杯”,一般七分滿就可以了,主人就要多忙活了,顯得熱情殷勤。 3,茶点浅尝辄止,有時茶桌上有精緻的小點心,主人讓嘗一嘗就多少嘗一點 : 4,倒茶時不要壶嘴对人,萬一灑了水燙人。 5,不“交浅言深”: 6,喝茶咂嘴出聲不失雅,誰都知道赴宴喝湯出聲有失大雅,而喝茶咂嘴出聲不失風度,正説明品茶品出了味道,主人會高興的。 7,喊“倒茶”暗示送客, 主人可能疲勞了或另外有事,家裏如有僕人的話,會 喊“倒茶”暗示送客,沒有僕人他可能會說,有另一種茶咱們打開嘗嘗?客人要知趣,該禮貌的告別了。 8,当面操作避嫌疑,整個泡茶的過程最好當著客人的面操作,主人不要去厨房自己鼓搗一陣子端出杯茶給客人喝,特別是有利益關係的人,比如討債的,很可能不敢喝。 9,該回避的時候就回避,如果夫婦二人來訪,即使大家都很熟,男女談話的興趣也不一樣,必要時二女士可到另室閑聊: 10,聊天要有红线: 串門就是做客,再熟絡也是客人,有些小孩子亂走亂串,甚至翻騰主人家橱柜和冰箱,就是沒教養了。
个人分类: 茶艺|34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礼节与个性[已发表]
andydong 2014-7-9 23:30
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40730/PageA22TB.htm 最近,我所在的英国组的首席研究员招了一个本科刚毕业的英国男生来做一个小课题。男生 20 岁出头,金发披肩,旧 T 恤,破牛仔裤,青春逼人,英气勃发,眼中写满恃才傲物。而我们的首席研究员出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是一名极度严谨、有明显强迫症的单身主义英伦绅士,按照中国的标准,已是年近花甲的老者;即便从学术上讲,首席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也称得上绝对的国际权威。 就是这样一位前辈级人物,和小男生交流课题时,从来都是一把年龄的首席从独立办公室出来,站在或坐在男孩的旁边,进行连续几个小时的交流。很多时候,小男生似乎爱理不理,但争执起来丝毫不示弱,满桌的文献稿纸被画得张牙舞爪。 茶歇时,小男生从不喝咖啡,也不加入我们的闲谈,独自喝着酸奶,俨然与我们这帮中年“大叔”界限分明。回到办公室,有了新想法就喊首席的名字,从不主动去汇报,然后首席就大步流星疾步走过来。这让已经习惯于中国式尊老爱幼的我替首席愤愤不平。 不过这一老一少似乎从来不在乎,半头白发的首席总喜欢抓着花镜站在男生桌前谦逊倾听。这幅画面与我的愤愤不平,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文化差异 (Culture Gap) 。 试想一下,如果男生是在中国,没准他已经成为办公室的“边缘化”人物,甚至是领导眼中的“异类”,即便智商超群、才华盖世,从此也许不再受重用,甚至在漫长的“冷宫岁月”中自生自灭。当然,我们也有可能就此少了一位未来的国际权威、知名科学家。 我从小深受“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在某种意义上,这与英国的绅士风度并无实质性区别—— — 既是一种文明礼仪,更是一种文化素养。老首席和小男生反映出的,则更多是中英之间对于个体、个性的尊重与包容程度的不同。说到底这是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思想观念开放程度的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影响的也许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整体创造力。 毫无疑问,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总是与个性相伴而生。能够说明两者之间关系的例子实在太多,那些唐诗宋词的名家才子,几乎个个都极具个性甚至浪荡不羁。当代的天才式人物,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皆属于此类,即便是那些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我们也可从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窥见一斑。就我从事的科研行业的同行而言,也大体能反映这二者的关系。 个体的创造力得到怎样的发挥与舒展、能不能上升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创造力—— — 中西方之间因为对于个体与个性尊重包容程度的不同,从而在整体创造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据我观察,在英国的公众场合是没有所谓“异类”的,只要你的行为不违反社会公德、公共规范和当地法律,你可以尽情展示个性,哪怕你创造性地认为自己来自火星,别人也会对你的创意投以善意的笑容甚至欣赏与鼓励。而在中国的街头,你可能会被认为是神经病,被异样眼光围猎。 一个社会的整体创造力都是由每一个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汇聚而成。没有对社会个体的尊重、对个性的宽容与鼓励,很难有整体创造力的提升。 反观我们国内的环境,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的重点已不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是怎样能够考取高分、取得将来能够更好踏入社会的通行证以及怎样“为人处世”,这种入世哲学思维的训练甚至会陪伴我们终身。直到有一天,我们步入中年,锐气尽失,圆润中庸,人情练达,在进退之间游刃有余,依靠经验主义与半世经营的资历成为各个领域所谓的前辈与领军人物,不过,伴随而来的也许还有创造力的丧失。这也是当下中国的一种很好的个体自我保护方式,姑且美其名曰“情商”。 对于五六十岁的中国人来说,很难想象乔布斯在五十几岁的年纪仍然可以打破电子工业的指挥棒“摩尔定律”,用经验主义与创造性思维的完美结合,重新引领一个消费电子领域的新时代。 回到开头的小男生,年少轻狂也好,恃才傲物也好,这些只是成长的阶段,与个性的好坏、创造力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没准到了老首席的年纪,他也会成长为一个谦逊和气、绅士风度的业界大牛,用老首席的方式与那些小男生们交流,并分享不同年龄层次的智慧和成果。
1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在你的邮件中署名
热度 6 陈小斌 2013-5-26 13:32
自从在科学网上开博客,公布了一些代码和软件信息以后,发邮件给我索要相关源代码和软件的朋友不少。但好些朋友没有告诉我他是谁,发的邮件连署名都没有。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有些源代码我不需要知道有谁在用,这些我会直接发到网上允许随意下载;但有些源代码我需要了解究竟是什么人在用。 因此,请朋友们在邮件中向我所要相应源代码时,最好告诉我你是谁,想用这些源代码干什么。 事实上最近几年收到的其他方面的一些邮件,比如想了解考研方面信息的,很多学生也不署名,或者署上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 我觉得发邮件署名是一般人际交互的基本的礼节。除非是非常熟悉的人,不然不要在正式通讯中使用匿名邮件。 还有一些人,向你请求一些帮助,你给他回信提供相应的帮助信息后,就再无消息,连个谢谢都没有。这也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 最后,我希望用到这些源代码或者软件的朋友,无论是网上下载的,还是向我索取得到的,都能够尊重源代码或者软件本身的知识产权(原创者不一定是我)。如果这些源代码或者软件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请在撰写报告、发表论文时介绍引用一下。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74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迷信与礼节、礼仪与马屁
热度 10 famingkuang 2012-8-23 22:11
本人从小受“科学”之思想的熏陶,对于逢年过节烧香烧纸之类的“迷信”活动是很不以为然的;对于他人的应有之尊敬也以“马屁”而不屑为之。 到今天才明白,原来祖宗留下来的那些传统与风俗习惯你传承了,不是迷信活动,是一种礼节,是对祖宗的尊重;你对他人的礼貌行为不是马屁而是应有的尊敬。今天将自己的这一心得话与儿子听,他是乎明白了,很是欣慰。 将此心得记录在此,当作自己进步的脚印。也与那些有相同感受的朋友共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2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国人亲述在美国的20大禁忌
AIPBeijing2010 2011-6-30 13:27
国人亲述在美国的20大禁忌 美国虽然是个自由的国度,但美国,也有很多忌讳和生活习惯需要注意,特别是美国新移民,更要学习了解这些生活的细节。切莫搭便 车丶夜间不要乘地铁丶不能随便说“I am sorry”……美国生活法则,请牢记。 1.切莫搭便车 在美国旅行切不可随意搭便车,这是由于美国社会治安情况造成的,搭便车而被抢去钱财或遭到凌辱之类的案件在美国屡见不鲜,有些歹徒看到路边步行的女性,就 主动停车,殷勤要求送上一程。如果误以为他是好意,无异于羊送虎口,碰到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冷言拒绝,不要多搭讪。 2.夜间不要乘地铁 纽约的地下铁道极为脏乱,夜间更成为黑社会成员聚集之地。吸毒犯丶盗窃犯丶流氓丶贩毒者聚集于此,整个气氛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对此不在意,那么出事之后, 纽约的警官不但不会同情你,可能还要责怪你:“夜间乘地铁,不等于在鳄鱼聚集的水中游泳吗?出了错,责任在于你自己。” 3.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 Negro是英语“黑人”的意思。尤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所以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如此。否 则,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蔑视;说到黑人,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 4.不能随便说“I am sorry” “I am sorry”和“Excuse me”都是“抱歉”丶“对不起”的意思,但“I am sorry”语气较重,表示承认自己有过失或错误;如果为了客气而轻易出口,常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追究实际不属于你的责任。到时只有“哑巴吃黄连”,因为 一句“对不起”已承认自己有错,又如何改口呢? 5.谦虚并非美德 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但是美国人却把过谦视为虚伪的代名词。如果一个能操流利英语的人自谦说英语讲得不好,接着又说出一口流畅的英语,美国人便会认为他撒 了谎,是个口是心非丶装腔作势的人;所以,同美国人交往,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能力,有一是一,有十是十,不必谦虚客气,否则反而事与愿违。 6.同陌生人打招呼 我们在路上丶电梯内或走廊里,常常与迎面走来的人打照面,目光相遇,这时美国人的习惯是用目光致意,不可立刻把视线移开,或把脸扭向一边,佯装不见。只有 对不顺眼和不屑一顾的人才这样做。美国人清晨漫步街道时,若碰到擦身而过的人,会习惯地说一句“早上好”;当然,在行人较多的街道上,不必对所有擦肩而过 的人都以目光致意或打招呼。 7.交谈时的话题 参加美国人的聚会时,切莫只谈自己最关心最拿手的话题,谈论只有自己熟悉的话题,会使其他人难堪,产生反感。谈论个人业务上的事,加以卖弄,也会使其他人 感到你视野狭窄,除了本行之外一窍不通,在谈话间,应该寻找众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医生可以大谈文学,科学家畅谈音乐,教育家讲述旅行见闻,使整个聚会充满 轻松气氛。 应该注意的是,基督徒视自杀为罪恶,在美国,“自杀”这个话题不受欢迎,不论何时何地少谈为妙。 8.别忘了问候孩子 美国人讲究大人丶孩子一律平等,到美国人家中作客,他们的孩子也一定出来见客,打个招呼。这时,千万不要只顾大人,冷落了孩子。那样势必使他们的父母不愉快,跟小孩子打招呼,可以握握手或亲亲脸,如果小孩子亲了你的险,你也一定要亲亲他的脸。 9.同性不能一起跳舞 同性不能双双起舞,这是美国公认的社交礼仪之一,同性一起跳舞,旁人必定投以责备的目光,或者认为他们是同性恋者;因此,即使找不到异性舞伴,也绝不能与同性跳舞。 10.莫在别人面前脱鞋 在美国,若是在别人面前脱鞋或赤脚,会被视为不知礼节的野蛮人。只有在卧室里,或是热恋的男女之间,才能脱下鞋子;女性若在男性面前脱鞋子,那就表示“你 爱怎样就怎样”;男性脱下鞋子;就会被人当作丛林中赤足的土人一样受到蔑视。无论男女在别人面前拉下袜子丶拉扯袜带都是不礼貌的;鞋带松了,也应走到没人 的地方系好。 11.女性不能单独喝酒 女性不可单独喝酒,如果单独喝酒或几个女性聚在一起喝酒,都被视为“正在等男士的女人”;不谙此情的妇女可能受到男士“毛遂自荐”式的骚扰。 12.不可在别人面前伸舌头 美国人认为在别人面前伸出舌头是一件既不雅观又不礼貌的行为,给人以庸俗丶下流的感觉,甚至可以解释为瞧不起人,小孩子犯了错,可以吐吐舌头,显得天真可爱,成年人千万不可这样做。 13.不可随便微笑 微笑可以带来友谊。但是在某些场合,微笑往往代表对某种事物的允诺。尤其是女性,最好不要无来由地微笑,因为暖昧不明的微笑,有时候会被误认为是“耻笑”,有时会被误认为“默认”,结果造成很大的误会。 14.座前通过要弯腰 在狭窄的场所,如在电影院从别人身前走过时,必须道一声“对不起”;这时候,美国人的姿势是背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这同欧洲人的习惯不同,欧洲人必须面对坐着的人,低头弯身而过。 15.宴会上切忌喝醉 在宴会上喝酒要适量,始终保持斯文的举止,这是欧美人士共守的礼节。在美国人的宴会上,很少看到烂醉如泥的人,即使喝多了,也要坚持到宴会结束,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可倒头不起。如果当场酩酊大醉,惹是生非,会招来众人的鄙视。 16.不乱送礼物 送礼必须送得有意义,例如朋友生日丶同事结婚可以送上一份礼物,以表心意;但不能动辄送礼,这样对方不但不会感激,还会疑心你另有所图;不知送何礼物为宜时,可以送鲜花,作客或参加宴会,鲜花总是得体的。香水和威士忌等也普遍受到欢迎。 17.外出前莫吃大蒜 美国人一般对气味很敏感,尤其讨厌闻到大蒜的气味。外出之前,如果吃过蒜,最好刷牙漱口。否则蒜味熏人,必定引起对方不快。 18.不为别人付帐 中国人的习惯是,几个好友一道出门时,总是抢着付钱买车票丶门票等;但如果对美国人这样做,却不会得到他们的感谢。这种作法会使美国人觉得欠了人情帐,心理上很难受;美国人一起外出,总是各付各的费用,车费丶饭费丶小费无不如此。 19.使用洗手间之后 中国人的习惯是随手关门,厕所没人时最好关严,美国人则习惯厕所门开道小缝,表示里面没人;如果关严,意味着里面有人,别人只好在外面苦等。 20.手势的含意 美国人介绍自己时,要用手指鼻尖,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指指胸口,常会使他们不明其意,无法理解。叫人过来时,我们的习惯是招招手,这在美国人看来, 恰恰是“再见”;他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是把手指向着自己,然后以中指和食指朝着自己,轻轻摇动两三次;美国人有不少手势习惯,例如用食指和大姆指搭成圈, 其余三个手指向上伸开,做个“OK”的手势,这就表示“好”丶“同意”。
个人分类: 生活|2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邮件署名是一种起码的礼貌
九顶山 2010-3-12 04:01
每年都会收到一些学生的邮件,询问 一些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会耐心答复,但是不时会收到一些匿名邮件,写邮件的学生表现出很迫切地希望我的回复。但是,我非常不喜欢与匿名者打交道,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坦诚以待的,如果连自己的姓名都不愿让人知道,又有什么理由得到对方的答复呢?写邮件不是网络聊天,署名既是尊重收信人,也是尊重您自己,每当收到这类邮件的时候总是感到现在怎么还有这么不懂礼貌的大学生,很无语。很抱歉,对于匿名邮件我一律不作任何回复!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91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乒乓球运动员的握手
phd9992000 2010-2-6 19:11
这几天看乒乓球的直通莫斯科的国内选拔比赛,水平很高,感觉很过瘾。美中不足的是,运动员比赛完毕和裁判、对手的握手,似乎太过程式化。只是简单地打一下手,几乎连对视一下都没有,就面无表情地匆匆而过。----他们真的有那么忙么,连看一眼对方的时间都没有? 搞了十几年的市场经济,现在的很多人已经高度经济化了。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懒得做,也懒得说。实在逃脱不了,就敷衍了事。或许这也是国民性的一个方面了。 科学网上博主之间,也有很多争论,有的还十分激烈。但我想,作为同类(人,博主),有机会见面的话,还是握一下手:三秒钟真诚地。
2572 次阅读|1 个评论
酒场规矩点点通[男人必学;女人必知]
麦立强 2009-12-25 20:37
一)如果自己真不能喝,丫就别开第一口,端着饭碗夹了菜一边吃着去 (二)如果确信自己要喝,就别装墨迹,接下来就是规矩了 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丫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tmd干吗要喝你的酒? 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厕所去,没人拦你。 规矩十六: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规矩十七: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face,不管领导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规矩十八: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如果你不能喝 1、不要主动出击,实行以守为攻战略; 2、桌前放两个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矿泉水,拿小酒盅干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时,可以以水代酒,主动出击; 3、干杯后,不要马上咽下去,找机会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 4、上座后先吃一些肥肉类、淀粉类食品垫底,喝酒不容易醉; 5、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6、不要几种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 7、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领导夹菜你转盘是酒桌上大忌; 8、喝到六分醉时,把你面前的醋碟中的醋喝下,再让服务员添上; 9、每次干杯时,倒满,然后在喝前假装没有拿稳酒盅,尽量洒出去一些,这样每次可以少喝进去不少; 10、喝酒前面前放好半杯茶,喝了酒不要咽,赶紧拿起茶杯,喝水的功夫把酒吐进酒杯里,吐满了换水就行了,管用的! http://emuch.net/html/200911/1683939.html
个人分类: 私人空间|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