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背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月球上有外星人基地吗?
热度 6 zlyang 2015-8-17 14:07
月球上有外星人基地吗? 德国纳粹制造的飞碟 不知真伪的图片 新华网 ,2014-08-14,《 登月第一人临死前曝出UFO的惊人真相 》里说: 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一片云。 一七八六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动了,那麽 这些“火山”是 什么? 一八四三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公里宽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沈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 一八八二年四月廿四日,科学家发现 月球表面“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 明移动物体。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达尔文墙」出现三个明亮光点。 一九五四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天文台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现一道黑线,过不久就消失了。一九五五年九 月八日,“泰洛斯坑”边缘出 现二次闪光。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土观察到数个黑色物体,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 另外,月神九号也在「风暴海」边缘拍到一个神秘洞穴,月球专家威金斯博士因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发现一个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这些圆洞是通往月球内部。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国轨道二号探测船在距「宁静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科学家估计高度在15至25公尺高,也是以几何形式排列,而且颜色比周围岩石和土壤要淡,显然不是自然物。 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娄小组发现「宁静海」出现「四周呈紫色的黑云」。 以前 卡尔·萨根 的《 宇宙 》“ 第四章 天堂与地狱 ”里有: 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的月球遭受撞击的事实是有案可查的。1178年6月25日夜晚,5个英国修道士报告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后来这件事情被坎特伯雷的杰维斯收录在他的编年史里。人们普遍认为,该书所记述的关于杰维斯时代的政治和文化事件是可靠的。作者收录这个事件之前曾经采访过目击者,他们都发誓说他们所看到的是事实。杰维斯的编年史里有这么一段话: 一弯明亮的新月,月相如旧,钩尖朝东。忽然间,上钩一分为二,火焰从分裂处中部腾空而起,将火炬、火焰、火红的煤和火星洒向天空。 天文学家德罗·马尔霍兰和奥戴尔·卡莱姆认为,月球遭到撞击时,月面上会升起一股尘云,形状很像坎特伯雷的修道士所报告的那样。 …… 用这种方法测量几年之后,我们知道了月球的天平动周期(即颤动周期大约3年)和振幅(大约3米),这个数 据跟“乔达诺·布鲁诺环形 山形成还不到1000年 ” 的见解 是一致的。 这个解释对吗?感谢职业天文学家的指教! 月球上到底有木有外星人基地? 罗斯威尔事件,到底有木有? 很多国家都拍摄了月球全图,到底月球背面有什么诡异?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14-08-14,登月第一人临死前曝出UFO的惊人真相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4-08/14/c_1112070773_3.htm 人民网,2014-02-28,月球UFO真实基地照片外泄 震惊全世界 http://sn.people.com.cn/n/2014/0228/c190205-20674300-2.html 新华网,2012-07-11,美前特 工爆料罗斯威尔事件:飞船内确有外星人 尸体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7/11/c_123396277.htm 新华网,2009-03-09,首幅全月球三维立体图研制成功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09/content_10977812.htm 卡尔·萨根《宇宙》,周秋麟、吴衣俤等译,李元校,第四章 天堂与地狱 http://st.ustc.edu.cn/lab/tianti/books/cosmos/04.htm 感谢您的指教!
638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月亮背面
热度 2 fanxshan 2013-10-2 09:44
  科学网许多文章中给出的各种解释,但都解释不了一个基本事实:稳定性——经过几十亿年的运行,经历过无数空间事件(地球的、月球的),月亮保持了惊人的稳定,始终将固定的一面对着地球。这是任何模型都无法解释的。   这里我给出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月球是一个密度不均匀的球体,其重心不在球心而在靠近地球的一侧。   恰如地面上的不倒翁一样,无论地球如何转动,偏心的月亮始终将以固定的一面对着地球,同时符合“重心越低越稳定”这一基本物理学原理。 -------------以上为10月2日所发--------------------- 博文发表后,经博友提醒,我对以上问题又重新考虑,发现的确有漏洞。尤其是月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与地面一样的支撑面,导致不倒翁原理失效。 经仔细考虑,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准地球的现象应解释为:月球 有公转但无自转 。在其轨道上一直以逆时针方向(估且这么认为,实际上无所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公转)。月球的左肩一直对着地球。与地球上的什么潮汐运动以及地球自转快慢无关。 做个比喻:一个小学生绕着圆形操场跑步,老师站在中心观看。 此时,无论学生跑快跑慢,无论操场半径有多大多小,也无论操场圆还是不圆,也无论老师自己自转快慢以及是否匀速,老师站着、坐着、趴着或者倒立,扬头、低头、歪头或者侧脸,无论学生跑上100年、1000年或1亿年,老师看到的永远是学生的左侧。
5547 次阅读|29 个评论
思考题(十一)为什么日晷背面也有刻度?
qianlivan 2012-4-11 18:34
思考题(十一)为什么日晷背面也有刻度?
请问为什么日晷两面都有刻度?背面的刻度什么时候有用?第二幅图中的简易日晷在冬天能用么?
个人分类: 知识|15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1959:月之远端
chenzhao 2010-1-26 16:03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以摄影方法创作的,1959年12月31日以前首次发表的作品,已进入公有领域。)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永远以一面朝向地球,千百年以来,没有人看过月球的背面。望远镜的发明虽然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帮助是极其微小的。 图:月球2号携带的苏联国徽 由于月球是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在远地点附近转得慢些,而月球自转速度几乎是等速的,因此存在着所谓月球天平动现象,因此可以看到少量月球背面的边缘。因此,地基望远镜观测只覆盖了55%的月球表面。 如果不是航天术的发明,想看一看月球背面有什么的这个并不奢侈的愿望,只能停留在痴心梦想上。 既然观测不到的地方,难免想象力就开始填补人类认知的饥渴,其中关于月球背面的最夸张的理论是:那里和月球的正面截然不同,有冰川,甚至有森林,还有的认为有高等智慧生物。(最近出了本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1957年10月,第一个航天器飞出大气层,不久后,人们就开始考虑使用初试啼声的航天术来解决这个千古难题。 在1959年,月球三号之前,苏联已经发射了2颗月球探测器(当然也命名为月球1,2号),第一个与月球相距约6000千米飞越,没能击中月球,第二个是硬着陆器,在月球正面撞得粉碎之前,她携带的磁强计和离子探测包发回了关于月球磁场和辐射带的信息。结果证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也没有像地球一样的辐射带。同时,月球二号还把几枚特殊合金制成的苏联镀金国徽带上,一并撞向月球,成为历史上首次到达另一个天体的人造制品。60年代初,赫鲁晓夫曾经在后续的会议上,把那些徽章的复制品赠送给美国领导人,以此炫耀苏联科学技术的成就。(当然,若干年后,美国人把阿波罗计划采集的月岩样品作为国礼回敬给了苏联人) 图:月球2号(Image credit: www.mentallandscape.com ) 到了1959年的10月,这一轮太空竞赛中苏联人的领先势头达到了高潮,月球3号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星探测器鼻祖,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获取前人从未看到过的月球背面的照片。 那个时代,间谍卫星尚处于襁褓中,根本还没有CCD等成像器件,基于光电倍增管技术的电视-无线电摄影系统分辨率和帧数也很低,在飞越月球背面时有限的时间里拍不了几张照片。磁记录设备庞大、笨重,容量奇小,计算机至少远未小型化,根本无法由卫星搭载。不知道是怎么完成行星际探测任务的。 他们采用了一个今天看起来很原始的设计,照片由机械相机拍摄,拍摄后记录在银盐胶卷上,然后卫星上搭载了一套胶卷自动冲洗设备(!),照片拍摄完成后自动完成显影-定影操作。当卫星飞过月球后,一套设计好的偏心率很大的轨道保证它又逐渐飞向地球,在那几天时间里,基于光电倍增管的扫描-电视设备将可以把照片逐幅扫描,同时发回地面模拟的电子信号,地面接收下来就可以再现照片。 图:月球3号(Image credit: www.mentallandscape.com ) 1959年10月4日,改进型的SS-6洲际导弹把月球3号送上太空,发射的弹道飞越北极,载荷被加速到进入奔月轨道的入口速度,随后,Blok-E逃逸级由无线电信号遥控关闭。开始的无线电遥测数据表面,月球3号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只及设计的一半大小,而内部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于是这个卫星的自旋轴被调整了角度(这是颗自旋稳定的卫星),并有部分仪器被关闭,温度终于又降了下来,从40℃降低到大概30℃.在距离月球60000~70000千米的时候,由喷气喷嘴构成执行部件的姿态控制系统打开,卫星的自旋停止。这个卫星的屁股装有一个太阳敏感器,根据它的引导,姿态控制系统把卫星的屁股正对着太阳。这样,由于当时正好是月朔,月球和太阳的相位角差不多正好为180度。卫星的头就能大体上正确的指向月球,这也为照相机指明了方向。 图:月球3号传回的月背照片 10月6日14:16(世界时,以下均同),月球3号从月球南极附近6200千米左右飞过,月球和地球共同的引力作用下,探测器轨迹向北,在这段飞行过程中,10月7日,探测器头部的太阳能电池感应到了月球背面反射的太阳光,此时照相机开始工作,第一张照片是10月7日03:30拍摄的,此时距离月球表面63500千米,最后一张照片是40分钟后拍摄的,距月球为66700千米。照片拍摄完成后,探测器又恢复到自旋工作状态,在地球和月球共同的引力作用下,探测器飞越月球北极并折返向地球。实际上此时它已经成为一个大椭圆轨道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 图:月球3号传回的月背照片 直到10月18日,即月球3号第二次绕地球一圈,来到地球近地点附近时,照片的无线电传输才告完成。卫星拍摄了月球的29张照片,实际上传输成功回地球的只有17张,多半无线电干扰严重,噪音很多,分辨率很差。但是,这些照片覆盖了月球背面70%的区域,一级地形还是清晰可辨的,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Pulkovo天文台据此制作了月球背面的地质图,并满怀信心地给月球背面的一连串地名标记上苏联式的名字:莫斯科海、理想海、齐奥尔科夫斯基环形山。 图:月球3号传回的月背照片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月球背面没有什么外星人,没有巨大冰海洋,冰川,跟月球正面一样,到处是陨坑接着陨坑。尽管这样,人类第一次的行星际探测(月球既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地月系公共质心不位于地核,而位于地幔中,可称得上是一个准双行星系统)大获成功。人类不仅可以小心翼翼的穿过大气层,而且可以探索整个太阳系。那几张模糊的照片,作为时代的见证,理当保存在人类历史的记忆中。 后记,航天竞赛的另一方。 苏联在航天方面部署早,投入大,又有科罗廖夫那样的天才,初期占据了比美国更大的优势,不仅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拍回了第一幅月球背面照片,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还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而从1958年起美国人就想探测月球,先锋0,1,2,P1,P3五个探测器先后发射,但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 不过,美国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大量的人才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一旦动员起来,往往能后来居上,这部分的要归功于美国文化中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和务实求真的精神。1961年5月,在苏联又取得首次载人航天的空间竞赛胜利的背景下,肯尼迪发表了著名的演说,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because that goal will serve to organize and measure the best of our energies and skills, because that challenge is one that we are willing to accept, one we are unwilling to postpone, and one which we intend to win, and the others, too. 正是这段讲话捶响了阿波罗计划的战鼓,以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往往是这样的情况,美国落后了,美国栽倒了,这样的讯息反倒更激发了美国人抛弃平时的内部纷争,团结一心,付出巨大的努力把领先优势夺过来。阿波罗计划直接耗资255亿美元(1961~1972),相当于现在的3000多亿美元,据称参与的包括2万多家企业、200多所大学、80多个研究机构,参与研制工作的总人数超过40万。最终一举成功,谁是航天老大,世界顶尖科技国,只要望望天上的月亮,到目前为止,就再没有争议。
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