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覆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消防水实际应用中的“短板”
dfedhw 2019-9-7 20:27
无论初期与中后期灭火,用到最多的灭火剂就是水,随着火灾风险的变化,使用水的 “短板”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 1.建筑空间近似于无限,根据以往的实际案例,即便只统计有可能首先起火的部位,也依然等同于海量,那么,相对于这么多的部位或区域,能够被水源覆盖的比例仍然只占到少数。 2.由于火灾发生的周期相对漫长,对于固定式供水系统而言,由于管道锈蚀、阀门渗漏的比例不在少数,真实完好率可想而知, 日常跑冒滴漏甚至潜在的“爆管”导致干脆直接关闭总阀门, 加上对储水箱、水质的要求,以及水泵、电气设备的年久失修, 现实生活中屡屡暴露出消防栓无水 的“窘境”,操作人员相关技能生疏,均非个例。即便再增加一套水位水压在线监控装置,情况依然不会好转, 根本原因在于使用频率极低 ,缺乏维护保养的主观意愿与资金来源,人员实操能力亦无从得以提高。 3.用户针对电气火灾不敢轻易用水,可燃液体不能用水,寒冷的气候下无法正常用水,一般人面对突发火灾时惊慌失措以致无法快速架设消防水带, 设施受损, 水压不足,地势受限......诸如此类的因素进一步限制了消防水作用的发挥。 4.老旧小区私家车乱停放现象已非常普遍,尤其在夜间,这些都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经常见诸于新闻报道,被迫长距离架设管线,再一步影响了消防水的及时“到达”。 鉴于上述种种,一旦发生火灾,最常见的应对模式就是找到几具灭火器草草应付了事,便只能等待救援,从而错过第一现场初期灭火控火的“黄金期”,待到增援力量抵达,由于火势已基本失控,步入恶性循环,损失成倍扩大,受困人员处境愈发危急,烟气使火场形势变得错综复杂,一步慢则步步慢。 由于可燃物材质的变化,建筑空间向上或向下“延伸”,内部结构复杂,火势蔓延速度相比过去更快,一旦发现火情,扑救工作就一刻也不能“停歇”,现实生活中使用水的这些“短板”如果不能有效“补齐”, 时间由此被白白浪费 ,现场人员更多时候也只能观望,未来火灾所造成的损害只会更加严重。 灭火并不等于就一定非得用水, 尤其是在初期 ,具体用什么去灭火这一问题可以重新定义并实现。 问题定义,决定创新的成败 转自微信公众号蝈蝈创新随笔
2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灾时空论
dfedhw 2018-5-30 16:15
火灾是在最广袤的时间与空间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一种现象,灭火行动也是在同样的大背景下,通过灭火剂的集中定向投送去干涉意外燃烧现象的一种行为,行为与现象叠加的结果最终体现为一起火灾造成的损失。 两者的较量过程中,火灾在时空中占据天然“优势”,具体表现为: 1.时间 时间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1)周期长,导致预防及应急救援防不胜防;2)在同一天的24小时当中,任一时刻均有可能发生,响应难免滞后。 2.空间 仅以建筑火灾为例,火灾可能出现在随机的任意一个点,由于现代建筑的立体纵深,布局交错,灭火剂的输送多少要“跨越”一定距离。 火灾可以在近乎无限的时空背景下随机涌现,而灭火剂无论从储备地点、可供紧急调用数量还是投送能力来看,终归受到各方面限制,欲以有限的行为去影响可能无限存在的现象,漏洞之多,可想而知。从理论上讲,要想避免所有火灾造成的损失,除非在每一个意外点火源形成之时,旁边都能立刻出现一支全副武装的消防队。 火灾在时空中具有的“优势”,反过来则成为灭火行动中不得不面对的“劣势”,并且火灾 在时空中的优势还可以互相转化 :由于发现火情时间及响应速度的延迟,“便于”火势扩展至更大范围的空间;而起火点所处位置距离的空间优势又“助长”其能够延续更长时间。 故此,火灾的单一优势随时还可以转化为双重优势,对灭火方而言,这无疑会是一场灾难。所以在以往实际灭火案例中, 扑救起来相对更容易的、损失较小的,当属那些 能够被及时发现且灭火剂距离起火点较近的情形 ,可一旦其中一块“短板”非常明显时,灭火就变得异常艰难,如果两块“短板”并存,基本回天乏术。 举例来讲:一处房屋,如果发现火情及响应速度严重滞后,就算附近有再多的灭火剂,最终也难免付之一炬;高层或地下的意外点火源,即使能够第一时间获知火情,但由于空间距离的客观存在,照样举步维艰,所以近年来高层与地下建筑的火灾应急救援愈发变得“烫手”。 要用有限的物资和技术手段去应对无限时空中的火情,成本稍高的灭火剂往往难以胜任:首先无法满足一定的密度分布要求,救援距离被拉长(空间),火警滞后、启动方式的不可靠以及投送动力的不确定性(时间)则更让实际效果打折。 如果把火灾在时空中的破坏力“糅合”为一个平面,则现有灭火剂构成的技术体系对其覆盖能力明显有限,从火灾威胁倒逼灭火剂改良的角度看,除非采用更廉价、更稳定、寿命更长的灭火剂,辅之以更可靠的启动方式、更简易的投送手段、更可靠的动力来源,“打通”原有灭火技术体系中“阻碍”灭火剂快速流动的诸环节,才可能更大程度地增加灭火成功的确定性,尽量满足无限时空中的灭火需求。
2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对人类的贡献13轮廓覆盖蒸汽法消除甲醛方法
fmjzzh 2017-8-30 20:54
我们对人类的贡献13轮廓覆盖蒸汽法消除甲醛方法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雪松
pingguo 2017-1-5 22:26
一个吐气如兰, 随身携带氧吧。 他活着,别的生命活得更好。 他是雪花一样的存在。 一个口吐黑烟, 像一根烟囱。 他活着,别的生命休想活好。 雾霾是他游荡的原形。 两者都称着人, 根本上却是不同的物种。 我对这异化之物知道越多, 就越想成为一棵雪松。 不为拥有挺拔的个性, 我在期盼一场百年不遇的雪, 将身心覆盖。 五百年若无其事。 2017-01-05
个人分类: 诗歌|2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捋一捋WiFi那些事
热度 10 jiaqiangzheng 2015-2-15 15:18
捋一捋WiFi那些事 “老板,密码多少?”老板或服务员心照不宣地报出一串数字,或电话号码或有某种意义的数字组合等,然后低头一族……。这是近几年来你经常能够在茶座、饭店、咖啡店、汽车4S店、商铺等区域看到或听到的一幕,或者你自己也经常这么干的。 1 WiFi 是什么?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无线路由走入千家万户(目前一台双频路由器也就200元左右),人类对WiFi的依赖和需求与日俱增。WiFi(Wireless Fidelity),原先是无线保真的缩写,在无线局域网(WLAN)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实质上是一种 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又叫802.11b标准,是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因为速度快、可靠性高、组网成本较低,WiFi技术在特定区域内满足用户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具有绝对优势。 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也称无线网桥、无线网关,在无线局域网中不停地接收和传送数据。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通过AP来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理论上,当网络中增加一个无线AP之后,即可成倍地扩展网络覆盖直径,还可使网络中容纳更多的网络设备。每个无线AP基本上都拥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实现无线与有线的连接。 2 公共区域WiFi覆盖 谁买单? 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借势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大众对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WiFi谁来建?谁买单?如何建?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WiFi建设商用运营模式尤为重要。据多家网络介绍,国内WiFi运营模式主要有盒子模式、车厢模式、港口模式和商圈模式等四种,我这里再增加一种公益模式。 (1)盒子模式。这是WiFi运营商利用中小商家(餐饮娱乐商家为主)已有宽带,通过免费或有偿提供带有可宣传的portal页面的广告路由器(或机顶盒)替换商家原有路由器的方式,实现对城市零散WiFi资源的整合和整体运营。如支付宝免费WiFi计划。在盒子模式中,WiFi运营商主要获取广告、支付等收益,而商家可从WiFi运营商提供的广告路由器(或机顶盒)中获得信息推送、接入点餐、支付等各种O2O应用,但需自行支付宽带费用。盒子模式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缺点是商家分散、形成规模慢、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大,一旦被大型商业WiFi覆盖就将失去生存空间。 (2)车厢模式。这是WiFi运营商通过设备将基础电信运营商基站的信号转换为车厢内的WiFi信号(LTE-Fi),实现对公交车、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的“移动覆盖”。如 16 WiFi等,其优点是投资小、辐射人群多、用户使用率高,可借此优势获得稳定的广告收益。但目前车载模式尚存在技术问题,即转化而来的WiFi信号的稳定性、网速、易掉线等问题。 (3)港口模式。这是WiFi运营商在机场、火车站等城市出入港公共场所实施WiFi覆盖和商用的模式。如Airport Free Wi-Fi等,采用专线和专业AP对售票大厅、候机大厅、候车大厅和广场等进行覆盖。港口模式的优势在于,可形成以城市出入港为节点的全国WiFi联播,但缺点是其覆盖的人群来自全国各地,大多属于城市的过客,难以实现基于本地化的应用和本土商业支撑,因此该模式主要以WiFi综合门户应用(新闻、手游、视频等)的形式进行商用。 (4)商圈模式。这是WiFi运营商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基础电信运营商)基于某种商业模式,通过光纤专线接入、商圈级AP热点建设实现对商圈中各大型商业体的城市级WiFi覆盖和商用,为各大商圈中的购物中心、百货、超市、品牌店、餐饮、休闲、娱乐等商家提供线上线下“双店”(实体店+网店)一体化运营平台服务。通过移动智慧商圈APP移动客户端(远程)和WiFi (近场)客户端,为用户和商家提供基于位置服务LBS的信息互动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撮合。如微信公众平台添一个功能插件,即“微信连WiFi”,可为商户的线下场所提供一套完整和便捷的WiFi连接方案,同时通过微信生态链和开放平台体系,商户能够更好地触达线下用户,并能通过WiFi近场服务能力,打通线上和线下的闭环,提高商户的经营效率。 (5)公益模式。这是采用运营商建设、政府适当补贴维护费和流量费的公益模式,运营商注重统计取样、大数据挖掘和创新商业模式抵冲建设投资和运维成本,探索 WiFi2.0商用时代的盈利模式。公益模式主要是鉴于市场失灵和便民惠民考虑,在已有WiFi覆盖的公共区域,引导其他建设方不再建设WiFi覆盖;而为保障已覆盖区域WiFi使用效果,按照标准进行网络优化;对在前期重复建设存在同频干扰的公共区域实施开通WiFi双频信号方法,增加信号强度解决干扰问题。这种模式的WiFi网络免费开通,可以作为城市面向市民服务的重要信息化平台,逐步整合各部门的相关公共信息资源,起到惠民工程的效果。 3 WiFi 安全吗? (1)妖魔化WiFi辐射现象。据扬子晚报,曾经有一则新闻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有一名孕妇的家人,从楼下到楼上挨户要求关闭 WiFi,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这一传言也让不少孕妇产生恐慌。还有一条“无线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发芽”的信息在网络上也流传甚广。实际上,最常见的无线路由器,其工作功率在几十到上百毫瓦之间,比普通手机的功率小 (手机最大辐射功率为2瓦)。因为辐射的强度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相比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WiFi 设备离使用者的距离要远得多,这使人们接受其辐射的功率密度要小得多。WiFi 无线上网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一般是 2.4GHz 到 5GHz,和手机使用的射频电磁波波段比较接近。英国健康保护局曾估计,即使一个离身体有一段距离的无线路由器常年开着,一年所产生的辐射大概也只相当于打几十分钟手机的辐射量。WiFi 辐射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没有科学实验或事实数据能证明电磁波会对生物体造成不良影响。对生物组织能够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其加热效果,但这需要很强并且集中指向的电磁场。WiFi 使用的电磁波属非电离性辐射,在满负载状态下测试电磁辐射为 24-31 微瓦/平方厘米,远低于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限值 40 微瓦/平方厘米(欧盟标准 450 微瓦/平方厘米,美国则为 600 微瓦/平方厘米)。与手机待机状态的辐射值相当,远低于通话状态的手机辐射。 (2)WiFi存在使用安全隐患。WiFi设备的安全级别很高,问题是如何使用WiFi。带有密码的无线网络比免费WiFi的安全性要高,而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需要用户登录操作,安全性更高。但毋庸置疑,目前WiFi使用安全隐患仍然是不小的问题,由于商用WiFi技术门槛低,只要购买设备软件、网络服务就可以搭建实现,而在公共场所搭建一个虚假WiFi环境发射信号诱导用户连接使用,这在技术上也非常容易做到。黑客搞定用户账号和密码是因为设置了人为陷阱,黑客攻克的并非WiFi设备的安全防护,而是不安全的网络浏览器的软件漏洞,没有密码的无线网络,黑客更容易搞定。据传,腾讯安全宣布携手国内商用WiFi服务提供商以及部分商家成立“腾讯安全WiFi联盟”,实现WiFi网络覆盖。基于腾讯安全开放平台,安全WiFi联盟打通电信运营商、商用WiFi运营商、商家等资源,实现免费安全WiFi服务网络;腾讯手机管家建设统一的安全WiFi服务标准,用户只需通过腾讯手机管家,便可接入安全WiFi网络。腾讯的“全民WiFi”使用时,只要一插一扫,即可自动安装驱动而创建WiFi连接,并具有防蹭网、阻挡恶意网站、拦截木马欺诈等功能。 4 WiFi 未来? (1)无人机飞行WiFi信号发射器。据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和Google不断争夺 无人机 网路服务,几年前他默默收购英国太阳能无人机制造商Ascenta,并希望开发一个无人机系统,利用近地飞行的无人机来最大程度地增强网络信号强度,也就是把无人机当做一个个飞行的WiFi信号发射器,其太阳能无人机能在空中连续飞行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旨在将互联网普及到全球各地。据说在伊拉克服役的一队监察无人机被重新指派任务,即为在遥远的、通讯不良的战场提供WiFi。RQ-7 Shadow无人机在伊拉克驻军中扮演着监察、情搜等任务,但现在变成了世界上最高大上的无线路由,即利用无人机作为WiFi中枢作用补足无线电的信号限制,增加数据传输的渠道。该项目由美国DARPA组织,被改造的无人机一秒钟可以传输1GB的数据量(和4G网路的传输量相同),则在遥远战区就可通过网路进入战术中心、参考任务数据,这些资讯都是内部文件,不会带在身边,现在可以通过电脑查看这些讯息。项目的挑战在于如何让现有无人机搭载无线系统,因为Shadow并不是最大的无人机,空间上很难加入更多的设备,但DARPA称开发了一种微型天线,能够发出高频的可定向毫米波,通过特殊扩大器,能大大增强信号,无人机可以在敌人看不见的高空提供信号。他们利用外接的设备提供无线服务,该设备只有8英寸宽,仅重20磅,可以提供9小时的服务。DARPA还称开发了一种点对点式的连线方式,可以在保证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忽视地形、遮蔽物的影响。目前该项目还在设计拓补学,但还不清楚有哪些改进可以使轻量的Shadow承受坏天气。该计划将把无线设备装入飞行器以及地面车辆,并完成4架WiFi无人机以及两辆地面车辆对接点。 (2)无源WiFi技术。据PC World 2014年8月5日消息,美国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团队研发了不需要电源的WiFi设备,利用WiFi反向散射体(backscatter)技术实现无线供电与WiFi的结合,可以利用周围的无线电波信号作为电能源,并与WiFi网络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无源WiFi设备将可能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可以将大量的设备联上互联网。传统WiFi设备非常耗电,WiFi反向散射体将大幅度减少电源需求甚至不需要电源。 (3)灯光与WiFi结合的LiFi技术。光和无线电波一样属于电磁波,且频率是WiFi热点频率的10万倍。光与WiFi的结合创造了LiFi(Light Fidelity,可见光无线通信,又称光保真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利用快速的光脉冲无线传输信息(只要在LED灯泡中增加一个微芯片,便可让灯泡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根据不同速率在光中编码信息,例如LED开表示1、关表示0,通过快速开关就能传输信息(还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LED传输数据),即通过高速闪烁的灯泡传递信号,其闪烁速度快到每秒数十亿次,由于LED的发光强度,人眼几乎感觉不到光的快速变化,而光敏传感器就能接收到这些变化,然后各种移动接收端就会通过可见光解码数据。复旦大学已采用光来代替无线电波传输数据,而且传输速度比WiFi快10倍,演示了4台电脑通过一个灯泡实现联网,离线最高速率可达3.25G,实时系统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M,堪称世界最快的“灯光上网”。光谱比无线电频谱大10000倍,意味着LiFi具备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速度,网络设置又几乎不需要任何新的基础设施,“有灯光的地方,就有网络信号;关掉灯,网络全无”。但是 LiFi从灯光通讯控制到芯片设计制造等还没有商用的芯片组,要真正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LiFi技术本身也有其局限性,例如LiFi不能穿墙,尽管安全性好,但若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等;而LiFi技术应用于现实生活,你能忍受时刻处于灯光的照射之中吗?由于种种局限性的存在,LiFi还只能作为在小空间范围内无线传输的补充方式,如在水下作业需要的WiFi即可通过LiFi技术实现。 (4)高空WiFi。飞机上一直需要关掉手机等移动终端,乘客们关机后会依靠电视和杂志来打发时间,不过现在飞机上的WiFi连接已经越来越普遍。“空中WiFi”有“局域网”和“天地互联”两种情况。通常航空公司分三步走:第一步在每个飞机座椅后面配平板电脑;第二步建立客舱局域网,实现机舱内互联;第三步实现天地通讯。从技术上来看,天地互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飞机上安装的内部无线网络和卫星进行通讯,再通过卫星和地面的主站进行通讯,地面主站再和国内网络运营商进行连接实现全球覆盖,但最大的问题是速度慢,只能实现“窄带”传输;另一种方式是利用机载设备同地面基站建立网络链接,给飞机配置双制解调器和定向天线,飞机在顶头上飞的时候就会跟这些网络交流,而问题是必须要对基站进行改造而且服务仅限于经过基站改造的这一段航线上,而且飞机到海面上或者离地面基站太远,速度和可靠性会受影响。 (5)WiFi覆盖全球。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都覆盖无线网,听上去好像是个美丽的设想,不过美国一家充满雄心壮志的媒体发展投资基金公司打算把它变成现实,项目叫“外联网(Outernet)”。这家公司与美国航天局联系,希望获得帮助,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信号释放测试,后期还需要美国航天局帮忙把数百颗cubesats迷你卫星送入指定轨道。按照设想,进入预定轨道后的卫星能够接收来自地面基站释放的网络数据,卫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解析,并转换成无线网络信号持续释放到地球上,向全球提供WiFi服务。这家公司预计在2015年6月前向近地轨道发射数百颗迷你卫星,世界各地任何一个角落使用任何电子终端都能连接和享用无线网。未来如何,难说。
个人分类: 揽胜|9515 次阅读|23 个评论
晚播麦:降湿、覆盖保成苗
tjm9518 2009-12-31 21:00
11 月上中旬,江苏各地出现了持续低温阴雨雪天气,播种较晚的小麦播种和出苗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很多农民咨询相关问题。现根据农业和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简要分析近期天气对小麦播种和出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各地参考。 小麦播种情况 据全省农情系统统计,截至 10 月 30 日,小麦已播种 1798 万亩,接近预计面积 6 成,徐州市秋收秋种工作全面结束。苏北地区播种 1520 万亩,进度约 7 成,连云港市进度过 8 成,宿迁、淮安两市进度接近 6 成,盐城市进度过半;苏中地区播种 228 万亩,进度约 3 成;苏南地区播种 50 万亩,进度过 1 成。 截至 11 月 3 日,小麦已播种 2384 万亩,约占预计面积四分之三。苏中地区小麦播种 495 万亩,进度 64% ;苏南地区小麦播种 101 万亩,进度 23% 。 截至 11 月 6 日,小麦已播种 2814 万亩,接近预计面积 9 成。苏北地区小麦播种接近尾声,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基本结束,盐城、淮安两市进度近九成;苏中地区小麦播种进度 85% ,泰州、扬州两市进度约 9 成,南通市进度过 7 成。 苏南地区小麦播种进度 35% ,无锡市进度过半,常州、南京两市进度近 4 成,苏州、镇江两市进度近 3 成。 江苏淮北地区半冬性小麦适宜播种期为 10 月上中旬,沿淮弱春性小麦适宜播种期在 10 月中下旬,苏中春性小麦适宜播种期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沿江苏南地区春性小麦适宜播种期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从全省农情系统统计结果看,今年江苏各地大面积小麦播种期基本正常,大多在适期范围内或者略迟于适期播种,仅有苏州、镇江等部分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部分田块小麦播种偏迟。 近期天气情况 从 10 月底至今 20 天时间内,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多次遭受寒潮、强冷空气的袭击,雨雪不断、降温剧烈。 江苏在 10 月 31 日出现寒潮天气。此次寒潮影响范围广,与常年相比寒潮出现的时间偏早;降温幅度大,江苏大部分地区 48 小时降温均在 10 ℃以上, 72 小时降温达到 12 ℃以上。 11 月 3 日极端最低气温,除昆山外其他地区均达 4 ℃以下,出现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寒潮天气对刚出苗的小麦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伴随的降水有效地补充了淮河以南地区的农田土壤水分,解除了南通和南京等地的旱情;淮北地区降水偏少,旱情未能完全缓解。 11 月 14 日以后,全国出现大范围降雪过程。 11 月 15 日起,江苏绝大部分地区陆续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其中淮河以南中西部地区(泗洪、高邮、镇江、溧阳一线以西)出现大到暴雪。降雪过后,部分地区出现积雪。截至 17 日 6 时,共有 26 个市县出现积雪。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国南部地区降雪来得特别早。 11 月 16 日长江中下游出现比常年同期偏早 1 个月左右的初雪,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降下大到暴雪,一些地方初雪出现日期纷纷创历史新纪录。其中南京迎来了自 1905 年以来百年第二早的初雪,并出现了百年来 11 月的最大积雪深度。 雨雪过后,虽然冷空气势力减弱,但受夜间晴空辐射降温影响,江苏大部地区气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均在 0 ℃以下。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在 11 月 18 ~ 20 日又出现雨雪,但雨雪强度较弱。此次大范围降雪对缓解淮北地区的旱情及已播栽小麦、油菜的生长比较有利;江苏南部地区部分田块湿度过大甚至出现积水,对小麦播种和出苗不利。 据气象部门信息,未来一段时间暂无强冷空气来袭,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气温将明显回升,部分地区的升温幅度可达 10 ℃以上。近期江苏徐州等北部地区天气已好转,气温明显回升,预计到 11 月下旬初,日最高气温可达 10 ℃以上。南部地区气温回升时间比北部地区略迟,但随着持续阴雨雪天气结束,气温也将回升,预计到 11 月下旬初,苏中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 14 ℃以上、日最低气温在 5 ℃以上(最低气温在 5 ℃以上一般无霜冻);苏南地区的苏州等地预计到 11 月下旬最高气温可达 17 ℃以上。 形势分析与对策 综合今年江苏小麦播种情况及小麦播种出苗期天气情况分析, 10 月份江苏气温偏高,比常年高 2 ~ 3 ℃,在 10 月上旬至下旬初适墒播种的小麦,出苗情况好。北部部分地区秋播期出现一定程度的旱情,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旱情缓解和气温回升,其生长将较快恢复。 10 月下旬末至 11 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虽然与往年相比播种期并不迟,但由于今年寒潮和降雪来得比常年早,出苗期长时间处于低温条件下,出苗期延长,特别是湿度过大甚至积水的田块,小麦出苗率、成苗率可能大幅度下降。另外,受前茬腾茬迟、前期持续低温阴雨等影响,部分田块播种过迟,如果冬前及越冬期不能像往年一样维持偏高的温度,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及安全越冬可能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 在水分、肥料、氧气、热量这影响作物生长的四大因素中,水分和热量(温度)条件对小麦萌发和出苗的影响最大。小麦播种后,首先是外部的种皮和果皮以及内部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快速地机械吸水,吸水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胚很快开始萌动,几乎与此同时,种子内的淀粉酶被激活,将胚乳中的淀粉分解为糖分供种胚萌发生长利用,一直到麦苗 2-3 叶期,种子内的淀粉才被完全降解和利用,之后麦苗断乳,完全通过自身叶片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养分进行生长和发育。在麦种萌发出苗过程中,虽然也需要氧气,但在大田生产环境下,氧气的供应通常是充足的,主要在播种过深、土壤板结等情况下才会出现缺氧。 小麦播种后土壤墒情差,麦种吸水困难,会延长出苗期,但麦种失活的可能性较小。小麦播种后土壤湿度大甚至积水,麦种很快完成机械吸水过程并过度吸水,容易使种子失活,难以萌发或成苗。土壤湿度适宜,麦种很快完成机械吸水过程,但如果此时温度低,种胚不萌动或者萌发速度很慢,种子内的淀粉仍然会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降解为糖分,出现饴糖现象,种子难以萌发或在萌发后难以成苗,种子内糖分外泄,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致种子腐烂。 温度条件对酶的活性及小麦种胚和幼苗的生理活动影响很大,温度适宜时麦种萌发出苗快,温度低时萌发出苗慢。麦种从播种到出苗约需 0 ℃以上积温 120 ℃左右。最适合小麦发芽的温度是 15 ~ 20 ℃,在这种温度下,播种后一般 1 周左右就出苗了。温度较低时,出苗速度下降。在 7 ~ 8 ℃时播种后 20 ~ 30 天才能出苗。温度低于 3 ℃,麦种通常不能萌发出苗。 前期江苏出现持续低温天气,很多地方出现日平均气温在 3 ℃以下的持续低温天气,播入土壤的麦种萌发出苗缓慢甚至不能萌发。在这种低温条件下,土壤偏干的地块,麦种吸水较少,不至于过度吸水而失活,气温回升后仍能萌发出苗;土壤温度较大甚至较长时间积水的地块,麦种失活或者腐烂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低温条件下,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十分重要。 另外,今年江苏有较大面积的水稻腾茬迟,其后茬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板茬直播的面积较大,这些播种方式露籽多,天气转晴后露籽苗刚萌发的种根容易受风吹日晒而干缩,不利于成苗;露籽苗部分根系裸露,在越冬期容易受冻而形成弱苗甚至发生死苗,有条件的应及早用稻草、有机肥等覆盖露籽,或者趁墒情较好、适合机械作业时用开沟机开沟,沟泥覆盖露籽。 水清 2009 年 11 月 21 日
个人分类: 栽培问题|4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