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杂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何不能一稿多投?
热度 1 2009-10-24 00:40
为何不能一稿多投? 某研究生毕业时间临近,但文章还没有找落。按照学校的规定,毕业前至少要有一篇文 章的录用通知才能申请答辩。于是他来找我咨询,想一稿多投,看哪家杂志先录用就将论文货于 他家。我当时拒绝,理由是这是不符合规矩的,也是杂志征稿启示里明确规定不能做的 。按照规矩,只能被一家拒收后,方能改投他家。 之后,又有类似情况的研究生向我表达了要一稿多投的同一想法,均被我当场拒绝。但 过后细想,他们何错之有? 研究生的目标是按期毕业,然后找份好工作。发表论文纯粹是为了满足学校的要求。在 这样的想法下,一稿多投,尽快满足学校的要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毕竟这样的一 稿多投和最终的一稿多发还有不同。 如果允许作者一稿多投(不是一稿多发!),然后,作者再选择最终在哪个杂志发表。 这样的做法是否能改变某些杂志的傲慢态度,加快审稿周期呢?过去考大学也允许同时 考多个大学,然后满心欢喜地拿着多个大学录取通知书,最终只选其一的做法嘛。 当然,在现在文章多,杂志少的供求关系下,这种想法不可能实现的。一稿多投后, 编辑辛辛苦苦给你审完稿件,将文章录用了,你却要撤稿。下次再投稿肯定直接枪毙了 。^_^^_^ 到底能否一稿多投(不是一稿多发)? 相关概念请参照: 一稿多投问题浅析(外一则)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357
个人分类: 科研|5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你不能没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转载】
热度 1 wgfking2003 2009-9-14 10:36
搞科学的人都知道世界上的顶级科学杂志主要是《自然》和科学》两份杂志。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全威的科学期刊,每周出版一期,遇上科学研究的大事件时,它还会出一份号外,以对该重要事件做专门报道!《自然》(Nature)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 1869年约瑟夫诺尔曼洛克耶爵士建立了《自然》,洛克耶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氦的发现者之一,到1919年为止他也是《自然》的第一位主编。《自然》的出版商为自然出版集团,这个集团属于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则属于格奥尔格冯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团。《自然》在伦敦、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东京、香港、巴黎、慕尼黑和贝辛斯托克设有办公室。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及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杂志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杂志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紧密,非常技术性。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往往非常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大路性媒体的注意。许多诺贝尔奖的成果也常常先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因此科学家之间在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上的竞争非常强。但是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自然杂志近年来发展的很快,出版集团还出版了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评论》,《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学》和《自然综述系列》,总共37个子系列杂志,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版的《自然中国》,,《自然印度》等系列。应该说自然是乞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相对来说最为公正的科学杂志!其中的《自然医学》, 《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三份的影响因子已和《自然》《科学》一样高,在专业领域里威望很高。《自然》杂志不光关注生命科学,还积极跟踪新兴科学像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个人的感觉是自然杂志以其亲民扑实的作风,敏锐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学科复盖面,大有一统科学文献江山的气概和实力。 《科学》(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杂志。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此后,由于财政困难《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科学》也刊登关于科学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像自然一样,《科学》杂志也是周刊,稿件学术水准和质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没有子刊系列,也没有像《自然》那样的定期发表综述的刊物。因为这一点,《科学》杂志的影响力是不及《自然》的。 在生命科学领域,《细胞》(Cell)杂志为另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单从其影响因子来看,它一直高于《自然》和《科学》两杂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细胞》是由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细胞》杂志主要以美东学术重镇波士顿为基地,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命科学家为后盾。《细胞》杂志前主编Benjamin Lewin不光主导这份生物学中最有份量的杂志,而且亲自主编教课书《Gene》,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被殴美大学列为生物遗传学的第一首选教课书。 Lewin先生的知识也更新的很快, 该书差不多每两年再版一次,现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教授也写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过,没有Lewin先生的书流行。《细胞》杂志也有许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学中的重量级刊物。再加上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拥有的大量其他刊物,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学文献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出版公司。 个人对这三份杂志的感觉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自然》要略微青睐一些,自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稿都比较友好,编辑会对来自英语国家的稿件进行英语修改和完善。编辑部的原则是科学第一,语言第二。《自然》杂志幅盖面很广,应该是龙头老大的地位。《科学》杂志也许一直会保留其风格,即在学术水平上跟《自然》争风斗艳,但是刊物还没有要扩张的迹象。《科学》即是《自然》的对手,又和《自然》一起协手并肩统领报道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比如当人类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自然》发表了由Landers博士领导的学术界的人类基因测许结果;而《科学》则发表了由Venter博士领导的工业界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可谓比翼双飞,也显示了英语在世界科学的领导地位。《细胞》杂志在生命科学界则是独树一旗,跟《自然》和《科学》的以短篇报道方式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进展不同之处是《细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长篇大论,文章必须要叙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每期《细胞》的文章总数一般不超过15 篇。此外《细胞》跟其名一样,文章的角度也多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相对来说,较少从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的角度出发。 这三份顶级学术期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欧美大学许多教授,科研人员都自己定阅这些刊物,其中《科学》个人定阅价是 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许多杂志一样,欧美杂志的做法是定阅者交的费用只是像证性的,杂志主要靠名气和发行量后面所带来的广告费挣钱维持生计,杂志越有名,发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爱尔塞维亚(Elsevier) 这样拥有众多杂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拢断行为,曾几何时,以波士顿地区哈佛麻省理工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派系的《细胞》杂志的学校、研究所定阅费(往往是图书馆的定阅杂志,全校师生可以下载文章)昂贵的连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感到难以承受,以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公立大学曾经罢投《细胞》杂志的稿件,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双方的挣执曾使牛气十足的《细胞》杂志降下身段接受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稿件,中国也有了事隔二十几年得以重返《细胞》杂志的大事记! 这几份牛气的顶级学术的垄断行为和昂贵的订阅费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烦感,终于有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创办一份真正免费的生命科技杂志, Plos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这样诞生的产物,它是完全开方的,免费阅读, 免费打印!只有发表是收费的,多完美的主意!记得几年前我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后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个讲座,就是关于Plos杂志,题目就是介绍一份全新的杂志Plos-公共科学杂志,当时听讲的人并不多,比起一般的学术讲座真可谓廖廖无几,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讲演者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后期间有7篇论文发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后来她加入了《自然》杂志的编辑行业。她讲到在她做编辑的时候才感觉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的财力无力订阅全《自然》家族的杂志,因为稿费昂贵的原因,一些优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这样的顶级刊物,这种情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NIH前院长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学的生化教授,基因芯片技术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遗传学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属于大众的科学杂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杂志!这样2000年10月Plos终于诞生了。如果你能细看一看Plos杂志的核心原则,就就会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众的科学学书杂志!对于发展中国家,Plos给予了最无私的优惠政策: How will PLoS serve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nations? PLoS will provide immediate, free, and unrestricted access to all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hat we publish. To this end, we will provide that research in formats that are suitable for readers with Internet access of limited bandwidth. We will also waive or defray author charges for any author who cannot afford to pay publication charges. 可喜的是Plos 杂志今天已成为了仅次于《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并且成为了拥有Plos-one和Plos生物,医学,遗传学,计算生物,病原学,热带医学7个成员的大家庭,虽然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少数几份杂志也是免费的,但都没有Plos这样有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力。 《Plos》杂志的成功和贡献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一定要有一套体系,从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顶尖大学及研究所,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发表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体 -科技杂志,每一样都极其重要!中国以人数众多的科技人才,旁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库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为后盾,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的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要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走弯路,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创办一份成功的类似于《自然》或《Plos》这样的科技杂志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绝对需要的! 本文引用网址: http://home.bbioo.com/space-4732-do-blog-id-1858.html 转载请注明: 来源于 bbioo的主页 | 中国,你不能没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转载】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74 次阅读|3 个评论
那些停刊的书法刊物
liudongyang 2009-8-30 21:45
注:博文素材源自网络已注明,博主仅收集相关文档,对其真实性无从考证。 首推《书法研究》( 1979 年- 2007 年) 停刊---- 理论大腕 图版来源: http://nwdbk.blog.sohu.com/82263706.html 跟进者,《写字 》 杂志 (1987-2008) ----- 普及先锋 创办于上海,主编:戴小京先生。 居三者,《书法教学报》(1993? -不详 )--- 高潮跟进 江苏南通教育学院创办,主编:杨 谔先生。 居四者,《少年书法报》(1993?-不详)--- 难免被砍 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100多期被停刊。主编:李彦宏。 居五者,《书法家》杂志(1985?-1987?)--- 影响深远 创办于郑州,主编:陈天然先生。 其六者,《钢笔书法报》(1996-2006)--- 商业运作 创办于湖北咸宁,主编:邹慕白。 名单待续中 ...... --- 谁将中彩? 附录: 1. 走过21年风雨的《写字》杂志即将停刊 原文地址: http://eshufa.com/html/87/n-7487.html 亲爱的读者: 《写字 》杂志自1987年创刊以来,已走过21年。《写字》杂志以传播书法知识为己任,贯彻软硬兼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团结了无数书法爱好者。在作者、编辑、读者的共同努力下,杂志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在此,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衷心感谢您和我们共同见证了杂志的成长,感谢您长期以来的热情投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刊于2008年第六期以后将与读者惜别,改刊为一份大型的综合性美术刊物,主要介绍中国画、油画、雕塑和书法方面的内容,欢迎《写字》杂志的老读者成为这份新刊物(拟名为《美术博览》)的新朋友。 谢谢大家。 《写字》编辑部 2008年9月 2.为人作嫁亦苦辛 《书法家》杂志执编回忆 作者: 周俊杰 http://www.ddsfw.cn/viewthread.php?tid=3948extra=page%3D2 当代的书法复兴运动,呈现出许多特征,而多家专业报刊的创办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上海《书法》及《书法研究》、北京《中国书法》、河南《青少年书法》、辽宁《辽宁书法》等杂志及《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画报》的先后创办,为推动一浪高过一浪的书法热潮起到了重大作用。而在上述报刊之外,河南还办了数期《书法家》杂志,在 80 年代中期的书坛颇也火了一阵子。因其以书号代刊号, 1988 年出版署下了一纸文件,不允许如此操办,《书法家》便由此停刊。我当年在省书协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执编这份刊物。在停刊多年后仍然有不少朋友为此而感到惋惜,因为它当年给书法界不断带来惊喜、兴奋和震撼,也曾是书坛的一大亮点。 办此刊的来由,还得从 1980 年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及张海的调入说起。张海从到协会后,便一直是创作、理论两头抓。创作上的事有许多文章谈及,书坛比较了解,而理论上的事则人们提及的较少,很多人甚至不太了解河南书法理论界的过去和现在。而河南书法理论在全省书法事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其它方面工作无法代替的。 1980 年到 1983 年,张海曾办了四期《书论》刊物,因种种原因没公开发行,但对河南书法界思维空间的开拓几乎可以说是启蒙性的。四期共收入近百篇文章,从书法本体、美学、史学到书法的创作,欣赏技法等,涉及到了当时人们思维能力所达到的种种方面。但他感到仅内部印发影响有限,于是与河南美术出版社商定,以书号形式正式出版刊物,刊名叫《书法家》。从 1982 年他就物色人选,我也许发表过一些文章,便首先做了这份刊物的执编。当时主编为陈天然,副主编为美术社社长严文俊和张海,而实际从提出编辑思想到终审则是张海。当时书协在省文联西楼的二、三层,张海等在二楼办公,《书法家》编辑部则在三楼。那时房紧张,我就住在编辑部,用办公柜隔了里外间,算是二合一。后来李强、吉欣璋也先后到了编辑部,都在二合一的房间里工作。 刊物名既定,三个字由谁来题写?经过反复考虑,还是集古人字为好。我先后从孙过庭、王羲之、怀素的帖中找到了三个草书字,放到一起还挺合适,于是决定从杂志封面、信封、信纸到宣传材料上均以此三字为准。而办杂志得有一个宗旨,经过反复推敲,在每期杂志封面、二封上都出现中青年书法家的摇篮,书法爱好者的知心朋友,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园地字样,一是着眼未来;二是面向群众(尤其是中青年);三是植根历史和时代。从专家到普通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所需要的东西。它不求面面俱到,而求鲜明个性,正象有朋友所评价和希望的,具有时代性、创造性、探索性、争鸣性和学术性,并以此区别当时国内其它几家刊物。 因年轻时很长一段时间受的是苏俄式教育,多年来一直对别林斯基等三人当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对俄国文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及所引起的轰动的情境特别钦羡。我等当然不能与那样的文艺理论大家相比,但很向往他们在每期杂志出版前全俄国都企盼早日看到《现代人》及出版后抢购杂志的壮观场景。 20 多年前,我还算年轻,心劲也甚高,接手《书法家》,也总想将之办成《现代人》那种份量的刊物,所以,便大动脑筋,借助于国内外各种不同门类成功杂志的经验,从栏目设置、建立作者队伍、版面设计到具体某一栏目的具体文章及作品都想有所新意。如每期封二的名作欣赏,所选作品均为当代书家的精品之作,再配以简明的文字,这样就将那些有传统深度、时代感强、个性鲜明的作品作为当代或者个人的代表作推荐给了读者,上此专栏者前后有魏启后、林散之、朱关田、村上三岛、李百忍、萧娴等诸大家。各种专栏中每期有以显示当代理论深度的专论,有关于某一方面问题需进一步讨论的学术探讨,有关于某一问题或某位书家作品的书法争鸣,有显示当代书法水平的现代书法和介绍历史上优秀作品的古代书法,还有展现多种流派的求索之页,书家专题有古代书家、书坛人物、海外书家、学书之友,此外还设有来稿摘登、书林采英、书家诗词、报刊文摘、书坛动态、地域风采、创作谈、书法美学讲座、技法研究、大学生论坛、印坛撷萃等。国内外有重要展事和活动,则设专题刊载作品和报道、评论。截止总第 10 期(从《书论》开始算),发表了当代重要书家和理论家王学仲、刘艺、黄绮、陈方既、姜澄清、沙曼翁、韩天衡、韩玉涛、朱关田、陈振濂、尹旭、黄简、王镛、沃兴华、陈滞东、余国松、王天民、侯开嘉、毛万宝、杨坤炳、鲍贤伦、黄慎明、傅嘉仪、曾来德、陈大中、辛尘、王南溟、虞卫毅、黎凡、马啸、赵熊、卜希日易 及我省张海、桑凡、王澄、李刚田、吉欣璋、周济人等人的文章数以百计,发表了古今中外新老书家多种流派的作品数以千计。 当然,以上只是从面上统计,而所涉及的内容则不少是当代书坛进行探索的重要问题。如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一场书法美学大讨论,由于一家杂志的突然中断而暂告结束。而《书法家》创办第一期,即接续了那场讨论,此后发表了多篇有关争论及建设性的文章。因为那场讨论的实质是,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书法界向陈旧的思维方式,即否定人否定主体的简单的机械唯物主义展开的一场论战,也可以说是书法界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现在回过头再看那场讨论,虽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确是引发当代书法从相对保守的思维模式走向现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此外,杂志连续对作为艺术界一个重要问题即流派问题展开了探讨。当时我以冬婕的笔名写了一篇题头文章《书法应建立多种学派》,文中写道:一个开放社会的艺术必定是各种风格、流派、学派并存;思想的活跃,文艺上的自由竞争意味着社会的开明;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派林立表明了社会的进步。而一花独放,众芳凋蔽的景象是封建专制的产物。编辑部提出了几个问题,请王学仲、黄绮、黄简、周志高进行了回答,陈振濂写出了《关于流派的构成及我对当前书风特征的认识》一文,此后又有几篇关于当代书风、流派的重头戏文章,在当时引起了书坛的关注。这些文章对近十多年中国书坛多种流派的形成应该说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第七期我们还做了一次引起多方关注的对话,我们出了 11 道问题,请书坛 10 位中青年书家回答。专栏的标题是《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就书法诸问题答本刊编辑部问》,问题中有关于书法创作、工作、爱好、交友、读书、争鸣、当代书坛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所崇尚的格言等多种内容。看了他们所答的问题,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学养等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复读,仍觉春风拂面,多有所获。在我写的编者按中,除了这一栏目的有关问题外,还写下了这样的话:顺便提及,关于人名次序,编者随手剪来,无谓孰先孰后,此亦为我刊不重资历、年龄、地位之特色。以前及今后,在编排文章、作品时皆如此。尚希名家及资历深者见谅!笔者写此,有感于艺术界亦一如官场,等级森严,按资格、地位排座次的陋习太深,尽管《书法家》这么做改变不了整个书法界的风气,但聊胜于无,总会让人们感到又有一块让人心为之一畅的净土。当时所约作者名单如下,录之以作资料留存:尹旭、王澄、郭子绪、洪丕漠、刘正成、刘云泉、孙晓云、李刚田、华人德、王冬龄。此 10 位现在都成了为书坛所瞩目的人物。由此也可看出,河南书协诸同仁之眼光也。 此外,《书法家》还办了两件反复被人提及并已被人写入当代书法史的事。第一件,是举办了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次书法知识竞赛。在总第六期的目录下面刊登了启事,试卷刊登在该期内。 100 道试题分别约请了外省的专家及省书协几位同仁共同研究列出,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解词五大类。每道题为 1 分,按得分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两个多月后,编辑部共收到 6315 份答卷,其中 80 分以上者 13 人, 70 分以上者 76 人, 60 分以上者 129 人,其他均在 60 分以下,可见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关于一等奖的奖金,因当时人们工资水平都很低,原定为 100 元,张海说太少,后改为 300 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高级技工半年的工资。题涉及书史、书家、技法、创作、理论、美学、文字学、日本书法、文房四宝、诗词、考据、文献等,可以设想,现在即使让专业书家或书法教师开卷回答,也很少会有人达到 90 分,因为要答对 100 道题,至少要查 50 种以上的专业书,并能从中找出最简明的答案才行。由此可知,获奖者是下了何等大的功夫,这颇让我们这些改卷者受感动。获一等奖的为李义兴、康亦樵、徐畅、宛九鼎、程明。我查了其他获奖名单,有不少人在此之后无论理论或创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很让我们这些编刊人感到慰藉。 另一件大事是由河南省书协、河南书法理论委员会及《书法家》杂志主办,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为后援单位的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的举办,此亦为河南主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 1987 年 9 月,河南书协同时在郑州举办 4 项大的活动:承办全国第三届书展,召开首届书法龙门奖颁奖大会,举办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召开有数千学员参加的河南书法函授院师生见面会。如此多而重要的活动两三天之内相继开幕,无疑是张海组织活动上又一令人想像不到的壮举。这是河南书协于 1984 年举办首届中原书法大赛、 1985 年举办国际书法展览、 1986 年在京举办首届河南中青年书法家 15 人墨海弄潮展后又一次盛大的活动。书协工作人员每人具体负责一项,总指挥是张海。我负责的是学术会议,但关于名称,张海认为如果是一般套用的书法学术讨论会则缺乏新意。他提出,这次会议内容应以近 10 年为主,因为从 1977 到 1986 年在文学上称为新十年,故可借用过来;而沿用讨论会名称远不如论辩会响亮,论辩更富有激情,也容易将所提出的问题引向深化。于是,经与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商定,将会议名称定为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会议征文启事刊登在《书法家》第 7 期的目录页下。其主旨是: 1977 1986 年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十年。创作风格之多样,理论研究角度之新和探索之深,组织活动规模之大及形式之多,为历史所鲜见。研究其发展现状,瞻望未来之发展趋势,对我们这个时代及今后数十年书法可否达到一个与魏晋、盛唐、清中晚期相媲美的高峰有着重大意义,为此特举办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为当代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为各种不同观点提供争鸣、论辩场所。坦率、激烈、充满友谊为其特色。具体的征稿内容为:一、新十年书法现状及历史地位;二、新十年书法理论现状、流向及贡献;三、当代书法流派、学派探讨;四、当代书法家研究;五、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的地位和贡献;六、历史、时代选择书法和书法家的因素;七、历史上书法高潮形成的原因及规模;八、书坛未来展望。要求:角度新颖,独辟蹊径;内容深刻,富有文采。稿件则寄到《书法家》编辑部。 三个月后,收到近 200 篇文章,编辑部其时就两个人,我们先将基本较差的文章删除,留下 80 余篇,最后按征稿要求确定了 40 多篇文章入选,并向作者发了邀请函, 1987 年 9 月到郑州开会。现在回忆与会者名单,颇让我们感到欣慰,其中名家和老作者有陈方既、姜澄清、陈振濂、尹旭、王景芬、刘正成、陈训明、侯开嘉、沈培方、郭恒、刘凤亭、王天民等;其中不少青年入选作者为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这个会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很大一部分作者成为了当代书坛理论界的中坚,如辛尘、胡传海、王南溟、刘墨、宋文京、王伟林、余国松、文备、韩书茂、王琪森、乐心龙、张强、张剑、陈星平等,河南李刚田、宫大中、党禺、林奎成等因论文入选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三个组进行讨论,组长分别由姜澄清、陈振濂和我担任。此外,我除了拉整个会议的赞助外,还负责整个会议的联络、食宿和各项活动的安排。也许因青年人多,所涉及的题目较为敏感,各种思想的碰撞加之青年人其时对书法诸多问题探索而引起的心理躁动,每个组都在进行激烈地论辩,而不是通常所谓的讨论,有的组因争论得激烈甚至到了几乎要动手的地步。讨论了一天半,半天时间用于大会发言。问题虽多,但归结起来大约有六个方面的问题,现在将其重点列出,我感到, 18 年前所论及到的问题对我们现在仍不无启发:一、对书法新十年的估价。 1976 年以前书坛基本是万马齐喑。 1977 年上海《书法》杂志的创刊揭开了书法新十年的序幕。 1981 年中国书协的成立将书法引向了高潮的开端。其表现为:书法风格多样化的呈现;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书家的崛起;书法理论的深化;多种形式书法活动的出现,使我国书法出现勃勃生机。但有与会者认为,这十年虽然有了明显进展,但并未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新的命题,因而显得层次不高,从整个历史看,书法仍未走出低谷。二、关于书法理论问题。思维空间的开拓,将人们对书法的认识引入到一个较高层次,但远未能建立起一门书法学科。书法理论队伍及选题上散兵游勇式的状况应改进。三、书法批评问题。代表们争论得最为激烈,也对现状最为不满。应杜绝无原则的吹捧,将批评建立在如恩格斯所说的美学的、历史的高度上来。四、关于书法流派问题。代表们对几种分法相当不满意,如按南北两派,以大师为中心划派,按碑、帖划派及按地域划派,均不能正确反映出当代书坛状况。而普遍认为传统、创新、现代三大派的划分则较为准确。讨论中对现代派的争论尤为激烈,但最后大都认为,即使走得再远,现代派作为一朵小花也应允许其存在。五、关于全国第三届书展。代表们认为基本处于保守阶段,创新上较一、二届仅小有进展。此外,不少代表要求改进评审方式,接纳现代派。六、对未来的展望。此次会议最大特点是,大都从宏现出发,古今中外,纵横捭阖,有历史的深度感和时代思想的涵容量。不少人总结了历史上出现书法高峰的诸多因素。人们首先同意要百花齐放,允许多种风格、流派并存,但有人也提出要有一个主导论,即突出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派,多种风格流派的并存与主导论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代表们还认为,艺术理论上的突破,往往是一个时代艺术复兴和繁荣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这次论辩会的召开,其成果将会对书法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以上争论并未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但却将人们的认识引向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之上。人们想到 1986 年第二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上一些老书家还在争论用笔等基础性知识,便感到一年后的论辩会则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与此次会议直接有关的两件事是:一、第二年在广西举办了新书法大展,此次与会的青年作者不少人成了大展的评委。二、同时,也构成了两年后《书法学》写作的基本班底。 此次论辩会结束后的第二年,《书法家》宣布停刊。我们接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质问为什么, 并希望再办下去。此后书协也申请过刊号,但已不像前几年那么容易了。 我的两年多的编辑生涯,是很值得回味的。编辑是一项为他人作嫁衣的辛苦工作,如同腊烛,一直在照亮别人时却在慢慢地燃烧自己。但我以为在燃烧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却得到了升华。 3. 怀念《书法研究》 作者:张瑞田 来源: http://www.sfrx.cn/articles.php?id=1723 得悉《书法研究》停刊,殊为怅然。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书法热,与上海紧密相连。20世纪80年代初期,周志高先生担纲操持的全国群众书法展览,扫荡了文革遗留的文化阴霾,把边缘化了的书法,摆在了我们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生命记忆。与此相伴的是《书法》杂志的畅销,是《历代书法论文选》、《现代书法论文选》的出版,是《书法研究》的创刊。总之,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上海人的睿智、果敢、识见一脉相承,与上海特殊的地缘优势如出一辙。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粗具规模的现代中国引起世界的瞩目,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并催生了当代书法创作的空前繁荣。遗憾的是,为书法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书法研究》,一本凝聚着书法人思想与智慧的专业刊物,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悲剧般地消失了,让我们倍感辛酸。 《书法研究》是一本32开、仅4个印张的专业书法理论刊物,朴实无华,却庄重、深邃,颇得书法人的好评。我自费订阅《书法研究》有年,迄今对书法理论的喜爱,对书法创作的关注,对书法问题的思考,与《书法研究》不无关系。应该说,这是一本坚持书法理论研究深入而持久、没有沾染商业色彩的专业刊物,是一本为书法理论家服务、展示当代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的平台,是认知当代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批评现状的窗口,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不能缺失的精神存在。   当然,我也靠办杂志为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自然了解《书法研究》的窘境。当代书法人口达数百万之多,重技轻道和急功近利思想,让大多数书法人乐于在笔墨技法与形式的构成上作文章,轻视甚至不屑了解或探讨书法理论问题,使得《书法研究》的订数一年年下降。我清楚地记得,数年前在邮局已经订阅不到这本刊物了,政策上的原因,它转由新华书店发行,直到今年停刊为止。   当代书法家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宏观上得益于改革开放,微观上离不开书法刊物的护佑。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需要书法理论的呼应,甚至可以这样说,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的式微,亦是书法艺术的式微,两者为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记得我在1996年参加了旨在检验两岸三地电影成果的珠海电影节,因该电影节影响不大,国内当红的电影人陈凯歌、张艺谋等人缺席电影节,为此,香港明星成龙感慨地说道:电影节是电影人自己的节日,我们不参加,还能让谁参加。他委婉批评了只对奥斯卡奖和金棕榈奖感兴趣的大陆电影人。此事令我终生难忘。   于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书法研究》也是属于我们书法人的,对这本刊物的关心,自然也是关心我们自己。在此,我呼吁《书法研究》早日复刊,如果是经济因素俾其休克,我们应该予以资金捐助,以书法人的良知与道义,将其唤醒,展现其应有的学术品位和思想魅力。   张海主席对2008~2009年度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课题研究项目的稿酬资助,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模式。张海主席拥有丰富的书法社会团体的领导经验,自然也清楚书法理论、书法批评不能与书法创作同步发展的社会因素。于是,他慷慨解囊,极大推动当代书法理论研究与书法批评开展。   可以借用成龙的话,书法是属于书法人的。我们关心《书法研究》,便是关心书法的生态和书法人本身的命运。正如同书法媒体的摇旗呐喊,使书法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样,书法媒体的衰落,也将预示着书法的不幸。 4.《 书法研究》停刊带给我们的思考 作者:倪文东 来源: http://nwdbk.blog.sohu.com/82263706.html 春节前,我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书法研究》杂志由于经营不善,订户下降,将面临停刊。看了这个消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春节过后,我有点不太相信网上的说法,于是,就打电话到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部的同志告诉我说,情况属实,由于订户越来越少,已经无法继续办下去了,只能停刊。我脱口说道:太遗憾了,这是我们书法界的最大悲哀!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喜欢《书法研究》杂志,是多年的忠实订户和读者,从它 1979年5月创刊至今,我每年必订,每期必看,期刊上发表的许多极有学术分量和文化品位的文 章,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我从事书法学习、研究和创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的许多重要文章见证了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是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重要信息源。从创刊号到最后一期(总第 139 期)的 所有《书法研究》杂志我都很全,偶尔有一两期丢失,后来都在网上购买补齐了。我订购《书法研究》杂志,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 也 为了收藏。从 1979 年至 2007 年, 28 年间共编辑出版了 139 期杂志,它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字信息量该有多大?可以说是一笔很丰厚的书法理论财富和学术资源。每当我翻阅杂志时,都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是它给了我理论的指导和学术研究的资源。他的封面我太熟悉了,最早和《书法》杂志一样,用的是郭沫若先生的题字,后面加了研究两个美术字,看起来很别扭。后来用了一段时间孙过庭《书谱》的草书集字,再到后来,就用东晋名碑 《 爨宝子碑》的集字,作为《书法研究》的标志,一直沿用到现在。由于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书法研究》过去是铅字排版印刷,纸张也不太好,有时很难看清上面的文字(过去的杂志大多是这样)。到了 1999 年, 随着计算机设备和排版技术在中国的大力推进,《书法研究》杂志从封面设计、印刷质量和纸张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封面漂亮了,印刷精美了,纸张改进了,可惜停刊了。 《书法研究》杂志对中国现当代书法的发展功不可没。它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的思潮和论辩,是书法理论研究的园地,是培养书法理论家的摇篮。从建国后的兰亭论辩到在浙江绍兴兰亭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书学理论讨论会,从对现代书法的批评到对新古典主义的辩论,从对学院派的评价到对流行书风的论争,发表了许多有分量、有价值的文章,把握和引导了全国书法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给书法界带来了清新、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当代书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现在书法界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写书法理论文章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比较浮躁,都热衷于搞创作、办笔会,参加比赛和展览,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多少人愿意坐冷板凳,写书法研究方面的文章了。即使有人写了文章也很难发表,因为现在的书法类期刊少的可怜,就是《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丛刊》、《书法研究》、《书法赏评》、《书画世界》和新创刊的《中国书画》。目前,许多学校要求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1 2 篇论文才能开题。因为核心期刊少,现在发表学术文章不仅要求文章质量高,而且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有所谓关系稿、人情稿和收费稿等。一些理论名家和大学老师的文章都在排队,学生的文章就更排不上了。 本 来书法方面的期刊就少,《书法研究》还停刊了,这么好的一本纯学术期刊多年来不但不算核心期刊,而且还停刊了。它的办刊历史和学术分量,书法界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大学书法系的老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书法研究》杂志的停刊,我们就没有责任吗?我们这些从事书法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专业人士,现在都不订阅书法杂志,不关心书坛的发展,这很不正常。连我们都不愿意写文章,不订阅书法杂志,难道让那些一心只想着入选、参展、获奖的书法家去订阅《书法研究》不成?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和调查,目前全国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 20 多 所大学招收书法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 40 多 所大学招收书法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假如我们书法专业的研究生每 5 个 人订阅一本《书法研究》杂志,本科生每个自然班( 10 人以上) 订一本《书法研究》杂志,那《书法研究》杂志的订数还愁上不去吗?还会停刊吗? 由《书法研究》的停刊,我又想到了我国目前最大、最有影响的群众书法社团中国书法家协会。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专业书法杂志的停刊,中国书协就没有一定的责任吗?应该说,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书协在书法的群众组织活动、展览比赛和理论研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中国书法的复苏、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我认为中国书协近年来,太看重展览,在展览方面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精力和财力,一年要筹办好几个大型展览,书协的同志们因展览而疲于奔命,忙得不可开交,不是去筹备展览,就是去作评委。书协作为当代我国最大的群众书法社团,它的导向作用很 重 要,在它的直接影响下,大家都去搞创作,争着去入选、参展和获奖,完全忽视了学术研究和书法教育。怪不得,有人说中国书法家协会应该改名为中国书法展览协会。颇具讽刺意味。 《书法研究》的停刊,是我们当代书坛的悲哀!仅中国书协就有 8000 多会员,还不算省、市一级的书协会员,加上各个院校书法专业的学生,这么众多的书法家、专业院校的师生和书法爱好者群体,搞理论研究,写文章的人却少得可怜。我们有的专家不是还要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吗?连一本专业的书法理论杂志都不能维持下去,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这样的状态,当代书法艺术将怎样持续发展? 我们反过来想,《书法研究》的停刊,并不是什么坏事,它正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重视当代书法发展的文化品位和理论深度及学术关照。只要我们书法界人士齐心协力,既重视书法艺术的创作、比赛和展览,也重视书法理论的研究和学术探讨。努力提高书法创作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既要临帖、创作,也要读书、访碑,重视和发展书法的专业教育,将书法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书法的实用价值逐渐消解,甚至完全消失后,我们所从事的纯艺术的书法创作和研究才能被信息化的社会所认同,才会持续发展,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9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章投到哪个杂志比较合适?让Jane来帮你忙
drqian 2009-8-30 05:10
痛苦地写完文章后,投到哪个杂志又是个问题。现在发现一个工具(Jane, Journal Author Name Estimator),只需要将你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输入,就能告诉你投哪个杂志会比较合适,并且会给出很多相关性的统计数据,让你有所选择。是不是很酷? 马上去试试吧! 网站地址: http://www.biosemantics.org/jane/ 除了这个功能之外,你还可以用它来找到你文章所需要引用的相关文章;或者如果你本人就是杂志社的编辑,你需要为一篇投进来的文章找一个该专业的评委,Jane也可以帮你轻松实现。 PS: 我在新科学网发了之后,网友试验之后发现生物学的还准,物理学的好像不太准,大抵是因为开发者是搞生物的缘故,哈哈。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5958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者文摘濒临破产
slowlight 2009-8-18 22:52
美国《读者文摘》拟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上了今天的新闻联播,显示了其在业内的影响。 与中国的《读者》相比,它的广告较多,期刊的运营对广告的依赖更大。在发行量受网络影响下降时,广告额减少,期刊的经营必然面临困难。 随着网络的升级,像3G,大家借助电子设备获取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纸版媒体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大众读物是这个样子,专业的期刊呢?发表原创论文的期刊将全部网络化,而以信息为主的行业杂志(如OPN)也许将会逐渐没落,最终网络化。
个人分类: 编而辑之|3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药学学报 杂志 10周年成立 贵阳大会
canpingp2222 2009-7-18 21:12
《农药学学报》杂志成立 10周年, 本周在贵阳召开了编委会会议。 作为编委和审稿人, 我也很荣幸做了一个报告。 另外三个学术报告是: 中化规划院李中华院长报告、 尹义民先生报告和贵州大学杨松的报告。 图片回头传上来 农药学研究的很多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也参加了会议。 欢迎感兴趣的同仁投稿, 朝着SCI 收录的目标努力。 www.cnki.net 可以查询 该期刊的网址和投稿须知 会议照片1 会议照片2 会议照片3 会议照片4 会议照片4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漂亮的杂志需要漂亮的图片
slowlight 2009-7-15 08:28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图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有助于解释清楚问题,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对于一本期刊来说,也是如此。武夷山老师在分析网上ppt对期刊的引用时( 网上PPT对期刊的引用 ),排在第一位的是科学美国人,除了它科普的特点之外,我想其刊登的精美图片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很多科技期刊对图片非常重视,不说以图片起家的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科普如Scientific American, Popular Science, 行业期刊如Laser Focus World, 学会会刊如Physics Today,OPN,都把图片作为期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技类的照片大有宏观的如星云、月球、海洋,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哈勃望远镜,大型望远镜,微观的如SEM,AFM得到的微观世界照片,还有一些瞬间照片,如激光打靶:科技界从来不缺美丽的照片。很多的期刊与网站(如科学网)都有专门的图片频道,美国光学学会还有专家的图片摄影比赛( http://www.osa-opn.org/ )。 比较而言,很多学术期刊对于图片的重视程度远没有这些期刊,学术期刊历来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而且目前大部分是黑白印刷。(Nature, Science,我想是可以不算到学术期刊当中的)当然,不同的期刊关注重点不同,学术期刊重点在严格的同行评议,发表优秀论文,而一般的期刊刚需要把期刊做得漂漂亮亮,以赢得读者的青睐,赚取他们的钞票。 最近几年,学术期刊也开始重视图片的吸引作用了,不少期刊开始在封面上刊登实验或者理论模拟的图片结果来吸引读者了。而且如果一篇文章中的图片被用作封面照片,也体现了编辑部对论文的肯定,对作者来说也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就国内学术期刊来说,有封面图片的还是少数,以本人熟悉的光学期刊来说,没有一本学术期刊封面有图片发表(排除广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原因我想大致有以下几种: 因循守旧,编辑部以前没有做现在也没有必要做,做不好还会受到诟病,费力不讨好。 人手不足,想做封面图片,但又有心无力;的确选一幅照片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对于黑白印刷的期刊更加困难。 有能力做,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前面讲过封面图片代表了期刊对论文更高认可,一期论文中选谁的,不选谁的,谁来决定,有什么后果?想得太多了,困难就变大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是全彩页印刷的,非常注重通过图的形式来丰富期刊的内容。在参会各种会议、展览时,我们会拍很多的照片备用,对于作者的稿件也不断提醒他们最好有彩图。基于图片,我们在排版也做了一些改动(如下),但依然缺乏很有特色(如OSA摄影比赛作品)的图片。如果有好的图片,我们甚至可以让封面广告让位于它,当然这些图最好是论文当中的。 图片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漂亮,也体现了编辑部对期刊内容的深度认识,是有意义的工作。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8938 次阅读|4 个评论
期刊杂志
cafe 2009-6-29 18:47
自动化学报 http://www.aas.net.cn/cn/index.asp 软件学报 http://www.jos.org.cn/default.asp 电子学报 http://www.ejournal.org.cn/ 系统仿真学报 http://www.china-simulation.com/ IEEE Transactio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http://ieeexplore.ieee.org/servlet/opac?punumber=34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http://www.ewh.ieee.org/soc/sps/tsp/ Signal Processing - Elsevier www.elsevier.com/locate/sigpro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六年国内外化学物理杂志影响因子比较
seacat 2009-6-22 14:48
ISI公布了新统计的2009年度的SCI期刊影响因子,我统计了一下自己关注的一些化学物理领域的主流杂志的2004-2009 IF变化,希望对以后投稿有所帮助。 Journal/Year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综述性期刊 Nature 32.182 29.273 26.681 30.616 31.21 34.48 Science 31.853 30.927 30.028 26.382 28.103 29.747 Chemical Reviews 20.233 20.869 26.054 22.757 23.592 35.957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10.836 13.747 13.69 13.082 17.419 20.086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3.154 13.141 17.113 16.214 12.176 18.203 Annual Review of Physical Chemistry 11.944 11.405 11.25 9.439 14.688 17.464 International Reviews in Physical Chemistry 5.182 4.484 6.036 8.121 6.892 5 中等水平杂志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452 10.231 9.643 9.598 9.38 9.432 Angew. Chem.-Int. Edit. 9.161 9.596 10.232 10.031 10.879 11.829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218 7.489 7.072 6.944 7.18 7.328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6.903 7.419 7.696 7.885 8.091 8.58 化学物理普通杂志 ChemPhysChem 3.596 3.607 3.449 3.502 3.636 3.453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3.105 3.138 3.266 3.044 3.149 3.093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2.639 2.898 3.047 2.918 2.871 2.899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76 2.519 2.892 3.343 4.064 4.116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438 2.438 2.46 2.207 2.169 2.291 大气化学杂志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3.557 4.054 4.04 4.363 4.458 4.63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67 3.459 4.362 4.865 4.927 4.881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562 2.724 2.63 2.549 2.89 3.139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235 2.286 2.098 1.911 2.362 2.553 从六年的趋势看,综述性的文章IF在增加;中等水平的杂志中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呈下降趋势,而美国化学会志(JACS)则逐年上升;普通物理化学杂志中PCCP连续六年上升;大气化学与物理的上升势头超过了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6-23早晨收到PCCP编辑的信: Im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at newly-released ISI data show the official Impact Factor of the journal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PCCP ) has risen to a new record high of 4.064 This great news further demonstrates PCCP is the natural home for the highest-quality research in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and biophysical chemistry. Our new Impact Factor represents an increase of over 20% in the past year alone, and a rise of 108% over the past 5 years, as shown in the graph below. The ongoing trend shown in the graph is clear. We thank all our authors, readers and referees for their support which has led to this success. 中国的化学物理期刊IF如何呢?大家都说提高中国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下面我把中国化物物理领域的杂志IF变化总结一下: 中国化学物理杂志 / 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国科学 B 辑:化学 Science in China B Chemistry 0.817 0.65 0.617 0.615 0.552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0.683 0.783 0.722 0.77 0.683 中国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0.768 0.819 0.712 0.719 0.945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0.764 0.771 0.724 0.695 0.592 化学学报 Acta Chimica Sinica 0.895 0.845 0.783 0.844 0.682 结构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0.734 0.669 0.729 0.696 0.643 催化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0.721 0.665 0.659 0.596 0.707 化学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0.482 0.673 0.437 0.469 0.455 物理化学学报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0.407 0.427 0.561 0.611 0.673 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可喜的是北京大学办的物理化学学报5年呈连续上升的趋势。从物理化学学报的网站就能看出来他们借鉴了国外主流杂志的做法,值得国内其他办刊单位借鉴。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13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与社会》(原《高教研究》)论文格式
冯用军 2009-5-8 14:45
中国高等教育科学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d9c770100bk58.html 文责自负,抄袭可悲可耻,剽窃可耻违法,让我们共建中国学术文明! 【一经发现,即在本刊和本博客曝光,并永不录用该作者论文】 友情提示: 《高教研究》(以下简称本刊,2009年经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为《教育与社会》)2008年起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免费提供全年出版刊物,凡不愿入选本刊者,请事先来函来电声明,我们将撤销您的稿件;凡未事先声明者,一律视为同意本刊有关协定。(联系人:冯用军联系电话:+86-871-5516626) 0、 修改后论文以格式姓名 论文名【例 张三 论在地月间建立太空穿梭机的可能性】统一发到 gjyjbjb@yahoo.com.cn 。本刊不收版面费,样刊寄送费由作者本人负担。 1、( 序号表示 自编辑 步骤)页边距,页面设置(文件 F )上2.5厘米下2.0厘米左2.8厘米右2.0厘米,A4。 2、 行距与字间距:正文单倍行距,中英文摘要单倍行距;字间距:标准。 3 、题目(居中,宋体 四号,B-加粗) * ( 上标) 空1行 4、 作者名(宋体,五号)例:张三 5、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高教所,云南昆明,650092)(宋体,五号) 空1行 (空8格) 6、 (宋体,小五,B-加粗,100-300字) (空4格) (空8格) 7、 (宋体,小五,B-加粗,3-5个) 收稿日期: (由编辑部统一) 文章编号: (由编辑部统一) 空1行 (空4格2个字符) 8、 正文(宋体,五号字;一级标题,宋体小四,B-加粗;二级标题,宋体五号,B-加粗;三级标题,五号宋体) 例: 一、编辑须知 (一)编辑概念 1、国外的编辑概念 9、 空1行 10 、注释:(有的话)(宋体,小四,B-加粗,左边空2个字符-4个空格) ①(宋体,小五,与正文中上标圈①等一一对应)。 ②。 ③。 11 、参考文献:(有的话)(宋体,小四,B-加粗,左边空2个字符-4个空格) (宋体,小五,与正文中上标框 等一一对应).(半角状态输入.) . . (本文责任编辑:XXX) (由编辑部统一) 例文: 整合资源构建 云南师范大学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体系研究 * 冯用军,XXX (云南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2) 整合资源构建我校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体系,是结合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特点而提出的职后教育改革的新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整合资源构建云师大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体系的新认识;构建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具体构想及保障体系。 整合资源;云南师范大学;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体系 收稿日期: 2007-06-20 文章编号: 1000-gjyj(2007)06-0002-0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教师职前培养由师范大学(学院)承担 ① ,职后培训由教育学院负责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一体系适合于当时中国的国情 ② ,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 (一)当代国际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新动向。 一般而言,在国外,教师职后教育 、在职教师培训和在职进修等概念几乎是一个内涵 , 1、英国非定向综合大学培养模式 。英国是一体化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政府规定,参 * 基金项目: 本文为云南师范大学职后教育项目整合资源构建云南师范大学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体系研究(06ZJ14)的结题成果,云南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探究(06ZJ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冯用军(1980-),男,云师大高教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高教政策与评价;XXX(19XX-),男,云师大高教所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得,承担民事责任。 ②. 参考文献: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5年7月6日,财教〔2005〕75号.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度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 .2005年4月4日. 吴式颖 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2. 田长霖.从美国高校发展趋势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研究,1986(2). (本文责任编辑 冯用军) 注意: 1 、文中红色用于提示,正式编辑的时候不用标注为红色;日期和编号由编辑部统一填; 2 、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 专著 、期刊文章 、报纸文章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汇编 、档案 、古籍 、参考工具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 。 3 、 实在不明白,可以到本博客主页查看稿件规范。 * 基金项目:本文为基金名称( 项目编号: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或结题成果。 9、 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及职称职务,研究方向为---。(宋体,小五,左边空2个字符) 例:* 作者简介: 张三(2007-),男,云南师范大学火星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火星撞地球。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非正式文献(内部资料)收藏通知 《高教研究》编辑部: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全国书目中心和文献信息提供中心,负责全面采集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存与提供基地。目前馆藏文献总量已逾2631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在国家图书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帮助,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是国家图书馆丰富馆藏文献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非正式出版文献(内部资料)的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和认可,但由于其形式多样、发行范围小、传播不广且易流失等特点,给此类文献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使此类文献中一些学术性与资料性较强的文献得到妥善保存与利用,国家图书馆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非正式出版文献(内部资料),重点征集范围如下: 1.学术会议文献(包括会议论文集和其它与会议相关的文献资料) 2.研究报告(包括各类科研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田野调查资料等) 3.口述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正式出版的相关文献 4.民间诗文集(未正式出版) 5.其他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各类非正式出版文献 捐赠文献凡符合本馆入藏标准而本馆尚未收藏的,将被作为正式馆藏,永久保存,并将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作为捐赠文献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凭证。 征集时间:2008年7月10日起开始征集。 你刊符合我馆非正式出版文献(内部资料)征集标准,特予收藏,专此公告。 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 收 件 人:国家图书馆中文资料组(收),邮编:100081 咨询部门:国家图书馆中文资料组,电话:010-88545059 E-mail: zhaozg@nlc.gov.cn 网 址:http://www.nlc.gov.cn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二OO八年七月十日
个人分类: Economic Review|2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发现》2009年5月号导读
eloa 2009-4-21 11:39
庄 发表于 2009-04-20 20:08 卷首语by严锋 在我小的时候,还是在文革时期,可以看的书很少。那时候我父亲是一个砖瓦厂的图书管理员。他凭着这一点点仅有的权利,尽可能地订购了一些科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其中有一本叫《国外科学动态》,我特别喜欢翻看,虽然大部分一点都看不懂。有一次,我看到里面讲,有一种东西叫电子,可以同时从两个门进出。 真是太奇妙了啊。我当时就跑到门口,使劲地想象自己同时从两个门出入的情景,可是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应该怎么办。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终于梦见自己成功地从两个门中穿越。 长大以后,看了一些有关量子物理学的介绍,迷惑一点也没有比小时候减少。印象最深的是看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主人公的父母被球状闪电击中,瞬间在他的眼前化为灰烬,从此他开始了追寻球状闪电奥秘的生涯。逐渐地他进入了一个令人疯狂的世界。如果球状闪电是一个电子,它将呈现量子效应,那么,他父母并没有真正消失:是的,还有人,所有死于球状闪电的人,都处于量子态,严格地说他们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都是薛定谔的猫,在不确定中同时处于生和死两种状态。 这是来自科幻小说的描述,但是量子物理学的世界差不多同样科幻,同样疯狂。在中学里,形式逻辑就告诉我们:一个东西,不可能既是A,又是非A。一样东西,不可能同时既在这里存在,又在另一个地方出现。量子物理学构成了对理性思维的真正挑战。在量子理论为我们描述的世界与我们对日常现实的感知之间,横亘着一条格格不入的鸿沟! 也许对文学家来说,这一切并不是那么不可思议。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描写的也是一个时空错乱,逻辑颠倒的世界。在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中,相互否定矛盾的感觉与经验套叠在一起。病人病得很重,是健康的,最好把他从床上赶下来,也许是病了,已不可救药。同样,我们在王蒙的《来劲》中看到主人公他也就是她它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龋齿病、拉痢疾、白癫疯、乳腺癌也就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什么病也没有。 写到这里,李淼老师肯定要提意见了。他在给《新发现》的专栏中,曾经专门谈到量子与文学的关系。他说由于量子论的难以理解,量子不仅会被一般人误用,更会被一些人文学者特别是后现代人文学者所误用。我认同李淼老师的批评,但是想在读了本期的封面故事后补充一句:文学未必量子,但是量子相当文学。 封面故事 量子疯狂 量子的世界里的猫可能是既生又死的,那里的粒子拥有心灵感应能力。对于传统理性思维来说,这真是一大挑战。即便是物理学家们要理解它,也绝非易事!要知道,这场疯狂量子秀可就在他们的实验中、在他们的眼前活生生地上演着 决战北冰洋 全球各地都在遭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北冰洋尤甚。然而,伴随着北极冰雪的消融,一座新的能源宝库也渐渐呈现。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人类自称霸地球以来,无时无刻不在给其他物种带来灾难。一些科学家宣称,一次大范围的物种灭绝可能正在发生。 横空出世天宇龙 尤海鲁研究员望着眼前这块恐龙化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异齿龙?它可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啊!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块异齿龙怎么还有毛发? 麻醉往事 19世纪40年代,美国波士顿的一群年轻牙医,开创性地为人类找到了止痛良方,全身麻醉自此出现。有趣是,在麻醉发展的道路上,也写满了医学家的争名斗利。 极限考验 为了人类的安全,工程师们丝毫不敢大意,对各种设备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测试。
个人分类: 其他|1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发表在不好的杂志是否说明文章是垃圾
wangyong77 2009-3-8 23:04
文章发表在不好的杂志是否说明文章是垃圾 在我的帖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943 留言中有人恶意攻击: 如此小的一个项目, 发了那么多垃圾期刊论文,还整出了 10 多个创新点。 应该申请 973 首席嘛,别浪费了。你一定行的! 根据他知道的如此小的一个项目的内幕,发现这个人还是不同凡响的人,居然知道我的成果对应的项目很小,应该是很了解情况的人,我此前都是没有透露任何细节的。本来发这个是为了让这些想法惠及于人,教师、学生和社会。但是想不到有这样怀着不良目的,丧尽天良,恩将仇报的人。当然此人既然是知情人,来此违背良心攻击,当然也是有特别的目的的,也似乎为什么事情做铺垫,我相信他会经常光临我的博客的。害人者有时候也容易害自己。 不过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发表在不好,不出名的杂志上的文章都是垃圾吗? 许多人都喜欢这么看,包括在评审项目的时候,会有一些人喜欢附庸风雅,但是又没有什么水平,或者是不懂,只有根据杂志的级别来下结论。 我在如下的文章中就对一些杂志肤浅做法表示了一点看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005 比如一些杂志喜欢看公式,图表,喜欢术语好似非常专业化,非常吓人的文章,比如胆量改成胆商,智力改成智商,情感改成情商,就会被另眼相看。有时候一些高级别的杂志不仅有准入的门槛,而且费用也比较高,发表周期长,在一些人看来并非好事。当然也有相反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99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喜欢的《地图》杂志
郭霞 2009-2-9 09:47
前些日子,在书店偶然发现了一本《地图》杂志,如获至宝。这一期的主题是地图三国。赤壁前传、正传、后转、外传。也有古典瑰丽的希腊式星空这样华美的文章。其实这个杂志1986年就创刊了,我怎么到现在才发现呢? 《地图》杂志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inomap 《地图》杂志在线阅读 http://map.dooland.com/ 从小,喜欢地图。上学的时候,最爱做填充地图的作业。喜欢知道什么地方盛产什么东西,那时还不知道关心美景。喜欢知道那个国家在哪儿,首都是什么。大学报名的时候甚至选择了地理系,以为会和地图有关系。但是被父母给否决了,最后学了无线电。但是,还是喜欢地图,不论到哪里,我都会先弄到一份当地的地图,这样我就可以在那里辨清方向,了解当地,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所以,我从来都不会找不着北! 过于地图,还有很多想说的,可是没有时间了,下次再说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新闻》:中国首份专门服务科学家的新闻杂志
eloa 2009-1-24 23:37
小蓟夏静好 发表于 2009-01-21 2:49 上周参加了一本杂志的发布会,很喜欢它的理念,所以 决定 为它 写 个广告 哈 。 发布会新闻稿说: 《科学新闻》杂志是中国第一份专门为科学家服务的新闻杂志。我们将从科学家的视角解读科学进展和科技政策,反映科学界的呼声,并为科学家提供包括项目申请、论文发表和生活保健、子女教育等在内的各种实用信息服务。 他们忽悠广告商的话是说: 我 们的目标读者锁定为各个科研领域的首席科学家,科研团队负责人和科研机构管理者 。既然如此,好吧,我们可以偷偷溜走了。但交流下来,我反倒觉得这本杂志很值得大家支持的。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呢?我把它定义为一本科学圈子自己的杂志, 《Science》记者郝欣(火斤)女士曾在文中提到: 科学网的 主编赵彦希望该网站的1400多名博主能引发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不仅是公共安全及政府监管方面,也在科学技术领域,该领域很需要同行间的坦率交流。 赵彦是这本杂志的社长,而这本杂志的主编贾鹤鹏在首发式上多次强调,我们要严格遵循科学界的规范基于文献和第三方评议。个人觉得,这一点不仅是科学新闻的行规,这种对事不对人的第三方同行评议也许对中国科学界的健康发展也会有益处。 一个行当要健康发展,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做得好受表扬,做得不好被批评,这一点很重要。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对事不对人的第三方评议是目前看来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而《科学新闻》在做的这件事情,也许就能够促进这个圈子的良性发展。 而科学圈子的实力发展了,对科普的促进自不必言。去年8月份,当我读到日本人对汤姆森(皮肤细胞变干细胞美国研究小组的头儿)的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要不要我替您问候山中教授。(山中申弥,皮肤细胞变干细胞日本研究小组的头儿)美国人很爽朗地回答:不用了,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每周通电话。我很眼红,有生之年,我希望也有机会这样问国外顶尖实验室的头儿。 《科学新闻》的主页是: http://www.sciencenet.cn/sweekly/  也许大家可以看看,或者推荐给自己的头儿看哈。 创刊号封面,还挺时尚。
个人分类: 感悟|2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发现》2009年2月号导读
eloa 2009-1-24 23:35
庄 发表于 2009-01-20 22:21 封面故事 世界的形状 圆溜溜的肥皂泡是否会令你联想到天上的一轮满月?风吹过沙丘后留下的道道波纹是否和脸上的皱纹有几分相像?以上这些比喻看似肤浅,内涵却很深刻:自然万物的形状、材料和大小虽然五花八门、变化万千,我们的肉眼却总能凭直觉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而且这种相似性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所以,不妨相信自己的眼睛,听凭它的引领。无须独具慧眼,我们就能发现隐藏在纷繁世界背后的惊人相似性。 探索 窒息的海洋 海洋缺氧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之一,迄今却仍不为人所熟知。有最新研究刚刚得出结论:随着气候的变暖,水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少,而海洋生态系统却在消耗越来越多的氧气,结果便造成了海洋缺氧。这种现象不仅对海洋生物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同时也危及到人类的渔业活动。 土豆救世主? 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解决之道或许来自最著名的块茎植物马铃薯。容易种植、价格稳定、营养丰富,马铃薯是对抗饥荒的上佳作物。但它有一个死对头霜霉病。 乌鸦来袭! 扫荡垃圾袋、妨碍睡眠、折断电线、袭击儿童在日本的城市里,乌鸦正引发着混乱和恐慌。 导弹杀手 死光一号 美国反导弹系统的新宠足令欧比旺(《星球大战》人物)的激光宝剑黯然失色。空中激光炮即将发威。 专题 甲虫 物种之王 甲虫的世界里充满奇技淫巧,精巧的身体结构与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它们成功占领陆地、空中和水域等各种环境,顺理成章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物种。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对甲虫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其他物种类群以及整个生物圈的相互依存关系。 技术 核废料 标记10000年 即使再过百来个世纪,我们今天深埋的放射性或有毒废料仍将是致命的威胁。如何将危险告知子孙后代?在储存地应该建造怎样的警示标志?数十名专家正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而苦思冥想。 健康 脐血疑云 脐带血干细胞是治愈许多疾病的希望,现在已有100万个家庭将自己婴儿的脐血托付给了私营脐血库保管。然而其中某些血库的可靠性令人怀疑,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自体移植起不到任何作用。出路在于公共脐血库网络 专栏 科学外史 遥想当年,天堡星堡 关于第谷的往事之二 惯性参照系 下一站幸福
个人分类: 其他|1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材料类SCI杂志及其影响因子(更新版)
huangxy04 2008-11-20 18:17
杂志 IF 2005 IF 2006 IF 2007 SCIENCE 30.927 30.028 26.372 NATURE 29.273 26.681 28.751 NAT MATER 15.941 19.194 19.782 MAT SCI ENG R 10.517 17.731 14.400 PROG MATER SCI 5.586 10.229 20.846 ANNU REV MATER RES 11.219 10.400 4.765 NANO LETT 9.847 9.960 9.627 ADV MATER 9.107 7.896 8.191 J AM CHEM SOC 7.419 7.696 7.885 PHYS REV LETT 7.489 7.072 6.944 ADV FUNCT MATER 6.770 6.779 7.496 SMALL 6.024 6.408 MRS BULL 3.944 5.671 5.168 INT MATER REV 4.533 5.382 3.500 CHEM MATER 4.818 5.104 4.883 CRYST GROWTH DES 3.551 4.339 4.046 J MATER CHEM 3.688 4.287 4.339 APPL PHYS LETT 4.127 3.977 3.596 CARBON 3.419 3.884 4.260 ACTA MATER 3.430 3.549 3.624 PHYS REV B 3.185 3.107 3.172 PHYS REV A 2.997 3.047 2.893 NANOTECHNOLOGY 2.993 3.037 3.310 ELECTROCHIM ACTA 2.453 2.955 2.848 CURR OPIN SOLID ST M 2.770 2.662 1.677 J ELECTROCHEM SOC 2.190 2.387 2.483 EUR PHYS J E 2.503 2.373 2.025 J MATER RES 2.104 2.354 1.916 J APPL PHYS 2.498 2.316 2.171 SCRIPTA MATER 2.228 2.161 2.481 CORROS SCI 1.922 1.885 1.895 APPL PHYS A-MATER 1.990 1.739 1.857 THIN SOLID FILMS 1.569 1.666 1.693 MATER CHEM PHYS 1.136 1.657 1.871 SURF COAT TECH 1.646 1.559 1.678 PHIL MAG LETT 1.169 1.539 1.878 SMART MATER STRUCT 1.670 1.510 1.512 MAT SCI ENG A-STRUCT 1.347 1.49 1.457 APPL SURF SCI 1.263 1.436 1.406 ADV ENG MATER 1.297 1.402 1.463 J AM CERAM SOC 1.586 1.396 1.792 MATER RES BULL 1.380 1.383 1.484 METALL MATER TRANS A 1.232 1.366 1.278 J NON-CRYST SOLIDS 1.264 1.362 1.319 PHILOS MAG 1.47 1.354 1.486 MATER LETT 1.299 1.353 1.625 MAT SCI ENG B-SOLID 1.281 1.331 1.330 MAT SCI ENG C-BIO S 1.599 1.325 1.486 J NUCL MATER 1.414 1.261 1.643 J ALLOY COMPD 1.370 1.25 1.455 PHYS STATUS SOLIDI A 1.041 1.221 1.214 J MAGN MAGN MATER 0.985 1.212 1.704 CURR APPL PHYS 1.000 1.184 1.291 WEAR 1.404 1.180 1.395 COMP MATER SCI 1.494 1.104 1.135 J MATER SCI-MATER EL 0.781 1.029 0.947 REV ADV MATER SCI 1.019 1.122 J MATER SCI 0.901 0.999 1.081 PHYS STATUS SOLIDI B 0.836 0.967 1.071 MATER TRANS 1.103 0.927 1.018 METALL MATER TRANS B 0.874 0.910 0.621 PHYSICA B 0.796 0.872 0.751 PHYS SOLID STATE+ 0.699 0.690 0.650 CORROSION 0.853 0.687 0.695 J MATER PROCESS TECH 0.592 0.615 0.816 J MATER SCI TECHNOL 0.175 0.384 0.468 RARE METALS 0.326 0.378 0.204 MATER CORROS 0.471 0.500 0.678 MACH SCI TECHNOL 0.500 0.352 0.621 SCI CHINA SER E 0.400 0.328 0.265
110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材料类SCI杂志及其影响因子
热度 1 huangxy04 2008-11-17 11:45
杂志 影响因子( 2006 ) SCIENCE 30.028 NATURE 26.681 NAT MATER 19.194 MAT SCI ENG R 17.731 PROG MATER SCI 10.229 ANNU REV MATER RES 10.4 NANO LETT 9.96 ADV MATER 7.896 J AM CHEM SOC 7.696 PHYS REV LETT 7.072 ADV FUNCT MATER 6.779 SMALL 6.024 MRS BULL 5.671 INT MATER REV 5.382 CHEM MATER 5.104 CRYST GROWTH DES 4.339 J MATER CHEM 4.287 APPL PHYS LETT 3.977 CARBON 3.884 ACTA MATER 3.549 PHYS REV B 3.107 PHYS REV A 3.047 NANOTECHNOLOGY 3.037 ELECTROCHIM ACTA 2.955 CURR OPIN SOLID ST M 2.662 J ELECTROCHEM SOC 2.387 EUR PHYS J E 2.373 J MATER RES 2.354 J APPL PHYS 2.316 SCRIPTA MATER 2.161 CORROS SCI 1.885 APPL PHYS A-MATER 1.739 THIN SOLID FILMS 1.666 MATER CHEM PHYS 1.657 SURF COAT TECH 1.559 PHIL MAG LETT 1.539 SMART MATER STRUCT 1.51 MAT SCI ENG A-STRUCT 1.49 APPL SURF SCI 1.436 ADV ENG MATER 1.402 J AM CERAM SOC 1.396 MATER RES BULL 1.383 METALL MATER TRANS A 1.366 J NON-CRYST SOLIDS 1.362 PHILOS MAG 1.354 MATER LETT 1.353 MAT SCI ENG B-SOLID 1.331 MAT SCI ENG C-BIO S 1.325 J NUCL MATER 1.261 J ALLOY COMPD 1.25 PHYS STATUS SOLIDI A 1.221 J MAGN MAGN MATER 1.212 CURR APPL PHYS 1.184 WEAR 1.18 COMP MATER SCI 1.104 J MATER SCI-MATER EL 1.029 REV ADV MATER SCI 1.019 J MATER SCI 0.999 PHYS STATUS SOLIDI B 0.967 MATER TRANS 0.927 METALL MATER TRANS B 0.91 JOM-US 0.887 PHYSICA B 0.872 PHYS SOLID STATE+ 0.69 CORROSION 0.687 J MATER PROCESS TECH 0.615 J MATER SCI TECHNOL 0.384 RARE METALS 0.378 MATER CORROS 0.5 MACH SCI TECHNOL 0.352 SCI CHINA SER E 0.328
14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科学类杂志网站发展之数字扫描
songshuhui 2008-9-3 15:51
BOBO 发表于2008-04-24 星期四 2:12 分类: 其他 | | (来源于 中国图书商报 ) 网站是科学类杂志数字化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学术杂志拥有网站率为53.1%,技术杂志拥有网站率只有37.9%,科普杂志拥有网站率为62.5%,三者的加权平均值不到50%,这也就意味着三类科学类杂志拥有网站的比例尚不足一半。 学术杂志:网络独立性较差 本次抽样调查了近200种学术杂志。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学术杂志拥有网站率较低,只有53.1%;几乎一半(46.9%)的学术杂志还没有自己的网站甚至主页,传播媒介较为单一。这与我国学术杂志单位规模较小,资金、人力有限的现实情况相符。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但从调查数据上看,北京学术杂志拥有网站率仅仅比外地学术杂志高出6%,北京地区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体现不明显。 在被调查的102种拥有网站的学术杂志中,绝大多数因为自身实力有限,通过主办单位网站上网,比例达70.6%;一刊单独上网、拥有独立域名的比例为13.7%;数刊联合创办网站、拥有独立域名的比例为2%;依托学科信息网上网比例为13.7%。需要说明的是,拥有独立域名的学术杂志总共只占到了15.7%。这说明我国学术杂志的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独立性较差,发展水平较低。102种学术杂志网站中,只有27种能够实现在线投稿功能,比例为26.5%;只有19种能够实现在线查稿功能,比例为18.6%。这两组数据说明学术杂志网站与作者交互功能还要进一步提高;本次抽样调查还发现,学术杂志网站与读者交互功能实现得较差,只有26种杂志拥有读者留言板或论坛,占102种拥有网站学术杂志总数的25.5%;另外,有39种学术杂志能够实现在线检索文章,比例为38.2%;只有12种实现了在线远程审稿功能,比例为16.7%;只有8种实现了在线远程编辑功能,比例为7.8%。学术杂志网站的在线编辑功能实现得较差,共有81种学术杂志具有此功能,占拥有网站学术杂志总数的79.5%。另外受我国整体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限制,102种学术杂志的网站中能够实现在线订阅功能的,寥寥无几,总共只有4种,仅占3.9%。   调查还发现,102种学术杂志网站中,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共有82种,所占比例为80.4%。开展的最主要经营活动是广告的,共有16种,所占比例为15.7%;其次是信息出售,用户付费购买杂志的数字化资源,总共只有4种,所占比例为3.9%;开展以网站为主要组织方的活动的学术杂志网站极少,只有3家,比例为2.9%。相较于国际优秀学术杂志网站经营状况,现阶段中国学术杂志网站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赢利模式。 技术杂志:打造行业电子信息港 在被调查的190种技术类杂志中,内容定位涉及新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等方面,相对于学术杂志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群和广阔市场空间,技术杂志往往是某一行业、某一领域信息集散的信息港。目前,我国技术杂志多为B2B的行业类杂志,虽然发行量不大,但在某一行业、领域内却有着较大的影响,是行业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但本次调查发现,我国技术杂志拥有网站率却是被调查的三类科学类杂志中最低的,只有37.9%,超过六成(62.1%)的技术杂志没有自己的网站甚至主页。   较之学术杂志,能够实现在线投稿功能的技术杂志网站比例略高,达23.6%,共17种;而能够实现在线查稿功能的技术杂志网站,比例略低,只有15.3%,共11种。   与学术杂志相比,技术杂志网站更加注重利用网络与读者的交互功能,拥有读者留言板或者论坛功能的比例有所提高,达到了27.8%,共有20种杂志;拥有在线检索文章功能的网站比例显著提高,达到了59.7%,共有43种杂志;另外有45.8%的技术杂志网站拥有会员注册功能,其利用技术杂志的行业信息优势,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受众的归属感,进而增强网站的粘合度。 绝大多数技术杂志网站能够实现信息发布功能,比例达到了80.6%;同时,能够实现在线支付订阅功能的技术杂志网站比例比学术杂志高出许多,达27.8%,共有20种杂志。   总体说来,技术杂志网站的内容设置与杂志的内容保持了一定的分离性,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媒体形态,技术杂志网站主要内容设置还体现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信息需求的宗旨,信息的技术性、专业性较强。其中,69.4%的技术杂志网站提供了行业新闻资讯,发布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理论突破、活动组织、学术论坛等信息;30.6%的技术杂志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专业技能知识服务;另外,69.4%技术杂志网站依托了所在行业背景,通过交换链接的形式,扩大自身影响,所链接单位主要是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另外,还有16.7%的技术杂志网站发布了人才招聘信息。   在网站经营方面,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技术杂志通过网络开展了经营活动。调查的72种技术杂志的网站中,没有开展经营活动的占43.1%,共31种,这一比例远低于学术杂志的80.4%。技术杂志网站的主要经营活动仍旧是广告,共有25种技术杂志网站中发布了广告,所占比例34.7%;其次是举办活动,共15种杂志网站通过举办活动开展经营,所占比例为20.8%。 科普杂志:独立媒体特性突显 科普杂志的社会功能是普及科学知识,其传播范围广,且大多为个人自费订阅。科普杂志比较重视网络建设,通过信息的多渠道传播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了48种科普杂志后发现,科普杂志拥有网站率在三类科学类杂志中最高,达到了62.5%。北京地区科普杂志共17种接受调查,其中11种拥有网站,比例为64.7%,略高出全国水平;没有网站的科普杂志共6种,比例为35.3%。本次调查的京外地区科普杂志共31种,其中19种拥有网站,比例为61.3%,略低于全国水平;没有网站的科普杂志共12种,比例为38.7%。 调查发现,科普杂志网站与作者交互功能的水平不高。调查的30种科普杂志网站中,能够实现在线投稿功能的只占20%,共6种;而能够实现在线查稿功能的网站,比例更低,只有4种,只占了13.3%;科普杂志网站强调与读者的交互功能,拥有读者留言或者论坛功能的比例达到了40%;有16.7%的网站能够实现多媒体演示功能,所借助的多媒体形态有音频、视频、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等。 与前两类杂志网站相比,科普杂志网站表现出更强的独立媒体性。独立媒体赖以生存根本的就是信息内容,因此绝大多数的科普杂志网站拥有信息发布功能。据本次调查,83.3%的科普杂志网站能够实现信息发布功能。大多科普杂志网站发布的信息强调对纸版杂志信息的整合与再开发,杂志内容通过重新编辑整理以适应网络环境传播;强调与纸版杂志内容的差异化,在定位上互为补充。 据调查,30种科普杂志网站中,有63.3%的并没有开展经营活动,这一比例较技术杂志高20多个百分点(技术杂志为43.1%)。而开展经营活动的还是以广告为主,其中有8种杂志网站投放了广告,所占比例为26.7%;其次是举办活动,共有4种杂志网站通过组织活动开展经营,比例为13.3%。 标签: 杂志 , 网站 , 调研
个人分类: 其他|1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中国需要自己的高水平科学杂志
杨学祥 2008-6-26 16:50
学者何士刚过去多年来一直认为中国也没有必要办杂志,有好文章尽可以投《 Science 》和《 Nature 》等杂志发表。他撰文说,但最近的一个切身体会让我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折。我们的一个工作,我认为非常重要也做得非常严密,在被多家杂志未经评审就退搞之后,终于在 J. Neurosci. 被评审了,但还是被拒了。在我们努力补充数据希望再向杂志申诉时, UC Berkeley 的一个小组在 5 月 22 日 的《 Neuron 》上报道了和我们几乎完全相同的发现。在方法上我觉得我们做得还更周密。我想周围可能有很多人与我们有类似的经历。中国近年的研究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很多方面在快速接近国际前沿,但很多高水平的科学家在把他们的工作发表到国外杂志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太多也许并不合理的努力。如果我们自己也有高水平的杂志,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人就会获得先机。记得现代神经科学之父,西班牙科学家 Santiago Roman y Cajal 也曾为同样的困境而烦恼,当初德国和意大利主导了世界科学发展,他的很多工作在发表时也备受磨难,一气之下,他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发表自己的文章。 1906 年,因为他在神经系统研究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 。 商贸的规则是公平,可是,走进世贸大门的中国商人却在国外屡屡遭遇不公平的待遇;科学的规则是真实,可是,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却经常被国外阴谋者抢劫和剽窃。从过去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丢失,到现在中国医生的首创成果被美国人剽窃,历史在不断地重复一个教训:科学与文化就像资源与领土一样,需要国家主权的保护 。 黄红云,一个中国的神经外科医生。他在世界上最早开展了嗅鞘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研究工作。被他用这种方法治疗过的国内外病人达 600 余例,均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改善, 70 %以上的患者生存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这种改善和提高,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脊髓损伤研治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在迈阿密大学先听到了黄红云的讲学,转而要求到北京来看看黄红云的病人。两名美国科学家亲眼目睹日本男孩子手术前后的变化,向黄红云要求合作写论文。黄红云同意了,但黄红云的同意是有条件的:论文必须是双方合作,自己必须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 uest 回到美国后,给黄红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这个邮件至今保存在黄红云的邮箱中。他们提出,从政治上考虑,我们应该作为论文的责任作者。作为国际惯例,一篇论文的责任作者,它意味着对论文的内容负全责,而且拥有对论文的全部所有权。事关知识产权和科学家的尊严,黄红云当然不同意!他告诉他们,论文宁肯不发,也不承认他们是责任作者。论文于 2006 年 3 月发表在世界脊髓损伤研治领域最为权威的学术杂志《脊髓》上。出乎所有人意料,论文上只有几个美国科学家的大名,他们写上了时间、手术的发生地北京朝阳医院和日本男孩子的情况,承认了手术后病人功能的迅速恢复,却只在论文最后对真正的研究者和手术人黄红云轻描淡写地感谢了一下。一个中国大夫的手术和研究成果,转眼间就变成了美国科学家的所作所为。不仅如此,更让黄红云惊愕的还在后面。几乎在抢夺成果的同时, uest 医生又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一篇评论性文章,指名道姓地对黄红云其他几名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诋毁,还将它翻译成中文,投向多家中国国内杂志社和相应政府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这样的做法结果只可能有一个增加黄红云的业务前进阻力 。 有些中国的科学家是不讲政治的,至少中国科学界的主流派是不讲政治的。他们把国外的科学杂志当作学术水平的最高标准,引导了因为国内学术期刊水平低,所以高水平的成果都以向国外期刊投稿为荣,若能发表则无上光荣,要专门开座谈会,有关领导要专程登门道贺,发放红包的不良风气。我们的研究人员拿国内的经费做出了成果,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向国外的学术期刊投稿,而很少记得向国内同行和公众用汉语具体介绍研究成果。国内同行多半要通过购买国外学术期刊才能看到,国内公众则依赖对国外科学报道的编译,或者当科学家所在单位觉得需要向国内宣传一下时才向记者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国内的科研进展通过出口转内销才传到国内媒体,这种事并不鲜见。近年来我一直关注国内外的科学报道,多次遇到类似案例。有时从国外媒体看到相关报道,辗转找到国内科研机构,国内研究人员还拒绝接受采访。他们似乎不觉得自己对国内公众负有传播义务和社会责任。 对他们而言,研究做完了,文章在国外期刊发表了,名利双收,万事大吉 。 为了获得国外权威杂志的认可,中国的最新科技成果就不会有什么秘密可言。居心叵测的国外权威就会乘虚而入,轻易地盗取全部资料和技术,夺取科研成果的发明权和知识产权。美国在科研问题上是很讲政治的,不准伊朗研发核武器,不准朝鲜发射洲际导弹,不准中国留学生参与敏感试验,不向中国出售核心技术;美国科学家也是很讲政治的,在重大科研创新和知识产权问题上寸权必夺,寸利必得。相比之下,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也太书生气十足了。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脊髓损伤研治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脊髓损伤研治中心,代表着世界顶级的脊髓损伤研究和治疗水平。《脊髓》是世界脊髓损伤研治领域最为权威的学术杂志。他们的政治考虑能否唤起中国科技主流界的政治意识? 美国科学家不仅讲政治,而且讲战术。他们利用中国人文人相轻的弱点,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一篇评论性文章,指名道姓地对黄红云其他几名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诋毁,还将它翻译成中文,投向多家中国国内杂志社和相应政府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借以达到其窃取中国医生最新科研成果的目的。中国科研机构的某些学术标准的不科学规定,使中国研究者处于两难境地:投稿国内受同行排挤;投稿国外无法律保障。 《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燕鸣就这一事件评价说,按照国际通行的学术文章标准,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根本不具备作者资格,这一举动是明显的剽窃行为。燕鸣为记者提供了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的中英文资料,资料显示,这个委员会明确规定了为生物医学期刊撰稿的标准,为全世界同一领域的期刊编辑和作者所认可。标准对作者身份有着严格的限定:在研究构想和设计、数据获得、数据分析和解释中任一方面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草拟论文或对论文中的重要学术内容做出了关键性的修改;对将要发表的稿件做出了最后的认可生物医学研究文章的作者必须同时符合上述 3 个条件。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伦理委员会至今未给黄红云实质性回答。这个曾在美国工作过 3 年,从事过博士后研究的山东汉子感叹,如果中国科学家剽窃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是否还会这样无动于衷 ?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以龚自珍的诗来形容当前科学界的西学一统天下实不为过,洋为中用变为洋为中神,中国民族文化至今仍在西神面前瑟瑟发抖 。黄红云事件再次说明,西方科学家不是公正之神,同样是有缺欠的人。为什么要让科学水平的标准握在外国人的手中?中国科学缺乏自信心吗?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家也不是世界公民,知识产权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标记。科技和文化同样需要国家主权的保护!美国科学家要考虑政治,这无疑是对中国纯学术论的当头一棒 ! 有人说,科学无国界,这仅仅是对科普而言。高端科学技术是有国界的,否则就不会存在国际科技间谍。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进行高科技核新技术的封锁?原因很清楚,他不希望中国比自己更强大,没有国界障碍的科技交流是不存在的。 我认为,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性,没有本国的高水平的杂志会延误中国的科技发展,原因有三: 其一,国外杂志以英文为流通语言,中国科学家必须精通英语,才能在国外杂志发表文章,语言是一大障碍。有人说,中国的精英就是精通英语,这是时代的特征。澳大利亚与中国不同,他们对国际杂志没有语言障碍。 其二,国际政治风云、国籍差别和民族歧视,造成中国科学家的成果不能发表或遭到剽窃。学者何士刚和黄红云的经历不是个案。 其三,国外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以金钱、地位、名利为诱饵,打着国际合作的旗号与中国人合作发表文章,其实是在窃取国家机密、资料、情报和资源,此种事件近年频繁发生。像好莱坞引导中国名演员和文艺潮流一样,国外科技杂志将引导中国的科技方向和科技水平,这对一个独立的大国,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 1. 何士刚。中国需要自己的高水平科学杂志。发表于 2008-6-24 22:45:3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240 2. 杨学祥 . 黄红云遭遇的棒喝:科学家并不是世界公民 .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 来源 : 光明观察 . 日期 : 2006-07-09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36067 3. 朱玉,吴晶。美科学家剽窃中国医生成果 不道歉要求私了。 : 新华网 http://news.tom.com/2006-07-07/000T/51559052.html 4. 刘县书。 学术会议按惯例使用英语 汉语将沦为科学看客。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05/11301033883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4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