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长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长江

相关日志

长江防洪——三峡水库与鄱阳湖区
jiangming800403 2020-7-16 11:14
2020年6月28日,三峡入库流量达到每秒40000立方米,出库流量除保证发电用水外达到了每秒34000立方米;7月2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每秒50000立方米,形成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2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涨至146.97米,入库流量每秒53000立方米,已接近洪峰。水利部于2日11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今年长江上游洪水实际上并不大,但是洪水前进方向与雨带运动方向基本一致,七月上旬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出现了大范围高强度连续降水,与长江上游洪水叠加,形成了较严重洪灾。7月5日洪峰从三峡演进到武汉,汉口站水位达到27.72m。由于长江中下游普遍长水的顶托作用,长江1号洪水在江西、安徽段演进缓慢,时间超过1周,7月15日,才全部通过安徽江段。 由于三峡以上来水在洪水中所占比重不大,三峡水库的拦洪调度在降低长江中下游水位中的贡献不是很大,但长江全线长水以后,长江水利委员会五次调度三峡减小出库水量,由每秒3.5万立方米减少到1.9万立方米,已经低于三峡电站满发需要的每秒3万立方米。发电服从防洪需要,82台水轮机中已有17台停机。目前长江上游入库流量在每秒3.5万立方米左右,最高接近5万立方米,三峡水库调度减少了大约一半的下泄流量,缓解了长江下游的高水位压力。7月11日11时,三峡水库水位已达到150.1m,剩余防洪库容还有195.6亿立方米。 在长江中下游的抗洪中,鄱阳湖区发挥了重要的滞洪作用,鄱阳湖区水面面积超过4200平方公里,已经与周围的军山湖、青岚湖等联成一体,水位超过22m,均超过了1998年,达到或接近历史极值,部分圩垸决口或分洪。鄱阳湖水位上升一米,可以拦蓄约40亿立方米的水量,不仅有效减少了赣鄱五河洪水对下游的冲击,也滞纳了一部分长江干流洪水,有效降低了长江下游苏皖两省和上海市的防洪压力。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地下隧洞从长江向华北地区调水的初步设想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20-4-25 20:32
利用地下隧洞从长江向华北地区调水的初步设想 今年以来,水利部门连续 的 大动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首先一个是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验收工作正式启动,其次是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后续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正式启动,第三个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后勘查工作由水利部委托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水利部表示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报告今年内要完成。 中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基本完工,五年以来试运行效果良好,目前中线工程已经调水超过 258 亿立方,东线调水超过 40 亿立方。调水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水利部领导认为调水规模仅占总体规划调水规模的 41% ,就工程而言,南水北调与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目标还有差距。 从华北平原对水的 实际 需求量来看,每年一百多亿立方的水量尚不能满足华北地区的需求。目前华北地区依然存在以下比较尖刻的问题:第一,地下水位并没有有效恢复,农业和生态用水依然比较紧缺。第二,华北地区的水污染依然比较严重。第三,据说华北地区有十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治理盐碱化土地对于淡水的需求依然很大。那么,到底华北地区需要多少水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用水的需求呢?一般的预估量大约是 1000 亿立方。这么大的水量从哪里来呢?长江,惟有长江。 长江的年径流量超过 9000 亿立方,而我们目前能够利用的只是其五十分之一,基本上三峡以东,长江以南的水没有办法调用。目前能够利用的调水工程有南水北调的东线水渠,中线水渠,另外还有一个潜在的调水水渠就是使用了千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据说京杭大远河的一些线路已经被废弃了,非常可惜。目前看,利用东线水渠向华北增加调水的潜力有限,主要原因并不是这条路线水量不足,而是成本较高,需要大型泵站抽水。而中线增加调水的制约因子是水源缺乏,为此水利部准备做从长江向丹江口调水的补充工程,“引江补汉工程 ”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另外从白龙江 和 嘉陵江向汉江补水也是议程之中的事情。但是,无论中线潜力如何发挥,其引水量也只能是设计的最高限额, 480 亿立方。 那么能否有一个新的设计路线,能够把武汉以东的长江水调到北方,而且运行成本比较低呢?经过研究地图发现,实际上武汉以东的长江海拔都在海拔 19 米以下,从武汉到黄冈市、黄石市、九江市、安庆市、池州市、芜湖市的海拔 都在 19 米以下, 芜湖市只有 4 米。使用传统的落差引水的方法根本不可能把水调到华北平原。但是我们看到,大别山以东的平原和华北平原基本上连 成 一片,而海拔最高只有 40 米,最低只有 5 米,落差非常小。也就是说,如果从长江抽向天津抽水,如果没有阻力损失,那么一度电可以抽水将近 10 个立方,平均每立方水的抽水费用不足一毛钱。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地下隧洞引水,然后各地可以根据需要抽水。而地下输水隧洞可以把水从长江自流引到天津北京地区。为此,我们勘查出这样一条引水路线: 在海平面以下 5 米—— 15 米范围内的地层修筑输水隧洞,引水点选择在合肥东南的巢湖,巢湖距离铜陵县的长江只有 40 公里,从长江引水到巢湖,从巢湖开凿地下输水隧洞沿着海拔 30 —— 40 米线向北引水 , 初步规划经过淮南市、阜阳市、亳州市、商丘市、菏泽市、濮阳市、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到达保定市的白洋淀,从白洋淀引水向东北经过廊坊市到达天津市北面的武清区,这里有一大片低洼地可以利用,也有一个水库可以储水。全程 1150 公里。我们暂时给这个输水隧洞取一个名字叫“天津铜陵隧洞”简称“津陵隧洞”。 总结来说,津陵隧洞修筑在海拔负 5 ——负 20 的地下,隧洞直径 10 米较为合适,全程长度 1150 公里,穿越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到达天津。其海拔始终保持负 5 米 ——负 20 米 ,全程没有落差,始终依靠长江水位在地上 8 米,隧洞水位在地下 5 米的 14 — 24 米的落差提供引水动力,是一个大型的 U 型管,主要依靠压力引导流水。所以,其原理和利用落差自流的原理完全不一样,它形成的是一个地下水网,每一个用户需要用水必须使用水泵抽取。对于这样一个设施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 隧洞的长度太长,是否具有现实性。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这个不是问题。我国目前的隧洞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每一个大城市的地铁路程都超过了几百公里,这个 隧洞 总长 1150 公里,仅仅相当于北京上海西安三个城市地铁的总里程。 第二, 隧洞所经过的地区都是泥沙沉积区,没有硬岩石,开挖技术难度小,对于泥土盾构机的要求小,目前的设施水平完全能够达到。但是泥沙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坍塌、滑溜现象,因此隧洞的护壁必须使用管片砌撑,管片的用量很大。 第三, 隧洞实际上避开了所有的地上水库、河流、城市、公路和村庄,以及地上的所有建筑。在地下可以随意穿越,不破坏地上建筑。不占用地上土地。这一点对于人口稠密的东部平原尤为重要。 第四, 隧洞的路线避开城市和重要的地上设施,从农村的田地下面穿过 , 不影响农业和种地。一般情况下,耕地深度不会超过 2 米,而这个引水隧洞在地下 20 到 60 米(当地海拔是 50 米则隧洞深度 60 米)。 第五, 隧洞的水自成体系,完全封闭,不受当地降雨、地下水污染的影响,而且全程不会受到污染。这一点对于华北平原也是自关重要的。 第六, 引水 量可以弹性调节,最大引水量可以超过 1000 立方。引水只受到水压影响,与坡度没有关系,这个 U 形管原理的好处就是水量只与水压有关。流速可以根据抽水量变化。 第七, 从铜陵到天津修建的地下隧洞只是一个主干隧洞,可以以分支隧洞形式修建许多分支隧洞,从而在大半个华北平原展开地下水网。形成树枝状结构,类似于新疆的坎儿井。 第八, 华北平原土地平坦、地域广阔,如果一条隧洞不能满足需求,可以修建更多的隧洞,例如可以沿着京杭大运河的地下修建。 第九, 这个隧洞可以有效的解决长江下游从九江到城陵矶每年发生大洪水,水无出去的问题。实际上,每年长江发生洪水的季节恰恰是华北平原炎热干旱的季节,这时候的华北平原的需水量非常大,完全可以解决长江危险。 第十, 这个隧洞可以有效调用长江以南产生的径流,其位置恰恰是长江以南多个湖泊的入江口以东,其位置在鄱阳湖以东 260 公里。对于调节湖泊水位有很大影响。 第十一, 隧洞引水的水质肯定没有从丹江口引水的水质好,但是也不会很差,完全能够满足华北平原农业用水、生态用水、治污用水、洗碱用水的需求。 第十二, 隧洞引水的总投资应该低于地上引水工程。隧洞引水不需要大型渡槽、水闸、调节闸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也不需要占地和搬迁,技术相对简单。 为了修建成功这样一个输水隧洞,需要对巢湖进行全面的环境治理,同时必须修建一个分水系统,让长江的水流到巢湖。巢湖的总面积为 750 平方公里,基本可以满足水沉淀、澄清和水量需求。在巢湖中引水位置可以选择在湖泊中央,使用大型沉管输水,使用竖井放水。用水单位可以使用竖井抽水,竖井高度应该超过当地地平和河水最高位,防止污染水源。 利用华北平原地下引水可以避免占用大量的农田和森林,可以避免搬迁住户,可以不影响地上各种设施,可以抬高地下水位,可以洗碱治理盐碱土地,而且输水的水质有保证,不会加入污染物。最为关键的是可以不受水量的限制,可以随用随取。实现北方和南方的旱闹互济,有效解决南方洪水问题。这个工程的设计思路避开了必须利用落差的理论,完全利用水压力原理,封闭系统的水流速度不受谢才公式制约,能够有效解决无落差的平原地区大规模供水问题。好处很多,当然困难也不少。希望理论界多多讨论。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2984 次阅读|2 个评论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图书馆
terahertz 2019-10-14 10:18
2019年9月23日参观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新校区图书馆。
个人分类: 图书馆|3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terahertz 2019-4-13 09:09
2019年4月12日参观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1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鄱阳湖非汛期枯水的主要原因是进入长江的泥沙逐渐减少
jiangming800403 2017-9-20 18:59
从末次大冰期结束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是不断淤积上升的, 和三峡大坝相似,鄱阳湖、洞庭湖的形成都是因为长江干流淤积壅水形成的。 鄱阳湖的形成主要还是自然因素,但洞庭湖则是 “三分自然、七分人力”。 三峡工程最后的论证期间,长江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泥沙淤积问题一度被认为是事关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但是经过几十年的长治工程,长江上游输沙量只有三峡工程论证时期的60%,经过水库拦沙后,三峡坝后清水下泄,长江中下游河道再次下切。当然在大自然的沧海桑田面前也算不上什么,末次盛冰期长江曾经长河一万四千里,在琉球海沟入海,南京河段江底在海平面以下九十到一百米。 几百年来,特别是1949-1989 年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重,荆江河道不断淤积抬高,这是两湖水患的根本原因,三峡清水下泄冲刷河床,只是为了恢复历史常态;但是历史已经无法恢复,泥沙淤积其实是淤积在同时河槽与滩面上的,现在清水下泄只是冲刷河槽,滩面很少冲刷,甚至仍然在淤高,这其实是冲槽淤滩的塑造河流平衡断面机制,平滩流量增大,对防洪有利。 三峡工程规划时期认为上荆江冲刷的泥沙可能会淤积在城陵矶附近江段,造成水位抬高(这里主要是指非汛期水位),由于河床淤积和枯水流量增大,长江下游乃至长江口沿江低洼地带的渍水和涝害会增加。但三峡蓄水后,由于来沙量显著小于预期,所以城陵矶江段淤积问题并不突出,甚至城陵矶 - 九江江段也出现了冲刷的趋势,同流量水位降低, 非汛期连续出现极低水位,鄱阳湖区呈现“河相”,如果城陵矶江段发生进一步冲刷,溯源侵蚀甚至可以通过洞庭湖底,延伸到湘江下游,使非汛期洞庭湖基本消失,成为一河汊型湿地。 当然城陵矶和九江附近长江水位如果较高,可以抑制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排空,维持两湖水面,但是这是以长江沿岸平原,特别是北岸的江汉平原涝渍害加重为代价的。因为城陵矶水位超过 25 米,就会影响江汉平原的排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22611.html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1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不是亚马孙河
jiangming800403 2017-9-14 19:50
赵建民 2017-9-1312:15 人,而不是水坝,才是鱼类最大的敌人;长江筑坝的第一个高峰期,上世纪50-6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产资源并没有出现大的衰退。长江水产资源大规模衰退的八九十年代,人类的建坝活动几乎停止。 赵建民 2017-9-1311:46 长江不是亚马孙河,长江流域的人口比美国总数都多。人类的需求才是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第一要务。金沙江以下频繁的水上运输,城市和工业污废水排放,以及人类的捕捞活动都给水生生物的生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货运量已经突破了10亿吨,相当于十几条重载铁路。白鳍豚和江豚的意外死亡主要是由于渔业活动和船舶造成的。 赵建民 2017-9-1311:34 从葛洲坝以下,长江中下游江段的长度英国比欧洲的莱茵河、塞纳河都长。 其实,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河流里都没有淡水豚。而且历史上白鳍豚和江豚的分布区似乎也没有上溯到葛洲坝-三峡江段。 实际上,在山区修水库,形成了大量的水面,水库渔获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天然捕捞量,我们吃鱼不可能永远依靠天然水域。那样的话,没有几个人可以吃上中华鲟。现在,三峡-清江流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三大养鲟基地之一(另外两个在黑龙江和浙江千岛湖),中国鱼子酱产量已经达到100t,占世界的1/3,造成鱼子酱价格大跌,鲟鱼肉的价格已经可以下降到可以走上平民百姓的餐桌。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1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热度 26 Wildbull 2017-9-13 08:19
谢平. 2018. 从历史起源和现代生态透视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址 : http://wetland.ihb.cas.cn/lwycbw/qt/201812/P020181207539415222224.pdf ) 我们蹂躏河流,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属于我们的物品。当我们把河流看成是一个我们隶属于它的共同体时,我们可能就会带着热爱与尊敬来使用它 从历史起源和现代生态看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大河流域往往是文明的发源地,人类文明史也是人与自然、人与河流相互作用的历史( 陈宜瑜 2005 )。江河是人类的母亲——千万年来,人类生于斯,长于斯,与江河的关系密不可分,“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朱汝兰 2008 )。 河流与峡谷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千百万年来,滔滔河水在雄伟壮丽的峡谷中奔流不息,从涓涓小溪到滚滚洪流 …… 然而,人类的肆意改造——水坝使它们面目全非,曾经的蜿蜒崎岖与野性奔放不复存在。我们人类,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也因此正在失去对大自然美景——幽幽峡谷、滔滔急流——的精神感知,以及随之而生的美好回忆、希冀或梦想。 河流的生态价值在于:自由流动的河水支撑了由多种多样的物种构成的和谐的水生态系统。但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的河流政策却一味地追求河流的利用价值,因此建设的大坝超过了 22000 座,占全世界大坝总数的 46% ,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美国共建了 6500 多座大坝),其中巨大的三峡大坝( 图 1 )倍受全世界关注( 劳里 2008 )。 图 1 令人震撼的三峡大坝(图片来源: Reuters ) 1.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1 长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全长达 6300 km ,流域面积 180 万 km 2 ,占全国总面积的 18.7% 。长江流域西高东低,落差超过 5400 m ,形成三级阶梯的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海拔 3500m 以上,第三级台阶的海拔 500m 以下。将长江水系划分为干流水系与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太湖等 8 个支流水系,长江流域(不含太湖水系)最高河流分级数为 6 级,流域面积不小于 2000 km 2 或河长不小于 100 km 的河流总数为 374 条( 董耀华和汪秀丽 2013 )。 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长江流域雨水丰沛,年径流量占全国总径流量的 37.7% 。对洪水,我们是爱恨交加。洪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再生能源——水电,它能缓解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压力,因此人们在干支流的上游修建了数以万计的水电站。水电毫无疑问是一种清洁能源,远比燃烧煤炭对大气环境要友好,并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水电也没有核电那样如果泄露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风险,因此,在这些意义上来说,水电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但这并不能抵消其巨大的生态破坏)。长江中下游河湖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泛洪平原区,人口密集,从古至今,人们围湖造田,开垦出无数的良田用于农业生产,建造了无数高楼大厦为人所居( 图 2 ),人们大修堤坝与节制闸,一方面控制洪水泛滥,另一方面利于在湖泊中的渔业养殖,其结果是,除了洞庭湖和鄱阳湖外,几乎所有的湖泊都与长江切断了自然联系。对不能控制的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长期酷渔滥捕,尽可能多的获得动物蛋白。这一系列人类活动虽然满足了我们巨大的利益需求,但也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一些物种纷纷走向灭绝之道。 图 2 高楼林立的沿江城市(图片来源:中国周刊) 1.2 长江是鱼类的宝库与渔业的支柱 据估计,全世界的鱼类大约有 32500 种( Nelson 2006 ),其中淡水鱼类超过 15000 种,而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量的 0.3% ,这反应了淡水环境具有高生产力、丰富的地形多样性以及强烈的地理隔离( Ormerod 2003 )。我国有鱼类 3446 种,其中淡水鱼类 1452 种。 鱼类的生活形形色色,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只有不到 10% 的鱼类一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另一部分时间在淡水中度过,它们在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称之为洄游。如果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如果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如果肥育和繁殖的迁徙发生在河湖之间,就称之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是在湖泊中肥育,在河流中产卵(如四大家鱼)。还有一些鱼类的生活限于河流的干支流,只进行相对较短距离的迁徙。 长江水系有鱼类 400 余种,其中纯淡水鱼类 350 种左右,特有鱼类多达 156 种( 曹文宣 2011 )。长江流域的天然捕捞产量占全国淡水鱼总捕捞的 63%-64% ,是我国淡水鱼最重要的产区( 余志堂 1988a )。 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均流经高山峡谷和丘陵地区,水流湍急,因此,上游的大多数鱼类终生生活于流水环境中,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态习性均与栖息的流水环境相适应。上游鱼类主要是一些在流水环境中营底栖生活的种类,摄食着生硅藻和丝状藻类、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的幼虫或稚虫及淡水壳菜等,许多种类下颌具有锐利的角质边缘,或是下唇、触须发达,利于刮食着生藻类或吸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有些种类的胸腹部或口唇部形成吸盘,可牢固地吸附于石块上面,不致被水流冲走;还有一些种类则是经常栖息于石缝或洞穴之中( 余志堂 1988a )。 在金沙江源流段以及川西高原的一些水系,海拔高,气候寒冷,水流湍急,主要分布有裂腹鱼和条鳅,它们通常在峡谷河道的激流中生活,并不下降到中下游。在川西高原和川东盆地交接的低山地带、汉江上游和洞庭湖水系的上游地区,生活着一些适应水急石滩多的溪河环境的鱼类,如唇鮡、中华纹胸鮡和平鳍鳅科鱼类。长江通过三峡之后,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区,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沿岸湖泊星罗棋布,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水位剧烈波动,这里生活的鱼类种类繁多,凶猛鱼类如鳡、鯮、长吻鮠、鲌等,小型鱼类如鰕虎、鳑鮍、麦穗鱼、青鳉、鮈、䱗等,还有背鳍和胸鳍长有硬刺的黄颡、背鳍和臀鳍长有硬刺的鲤、鲫,以及产漂流性卵的青、草、鲢、鳙,它们在湖泊中肥育,在长江干支流中越冬与生殖。在河口地区几乎都是浅海鱼类和咸淡水鱼类,如鲥、前颌间银鱼和暗纹东方鲀等(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在中下游水系,逐步演化出鲢亚科、鲌亚科、鮈亚科、鳑鲏亚科、鳅鮀亚科等新类群及雅罗鱼亚科和鮈亚科的一些特殊种属,从而形成了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区系( 陈宜瑜等 1986 )。 长江水系蕴藏了独特而多样的物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这是洪水泛滥的产物,而我们的过度需求导致了开放水域中的酷鱼滥捕。而洪水虽然对人类来说是灾害,却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水电资源,一方面我们在中下游大修闸坝以控制洪水泛滥,另一方面我们对水电的过度追求,导致长江上游被数以万计的水坝肢解得零零碎碎。其结果,自然原始的长江水生态系统被折腾得面目全非,物种纷纷濒危,生物多样性面临空前的危机。总体来看,在长江干支流,筑坝对鱼类的负面影响可能比河流中的水污染、过度捕捞和生境破坏要严重得多。 2 .长江之殇——水坝林立 2.1 河流连续统一体的瓦解 水坝使河水中栖息的鱼儿或其它动物其自由被束缚牵制,或食物条件急剧恶化,难逃灭顶之灾——有些失去了生长肥育的场所,有些失去了繁殖之地 …… 其结果,长江的生物多样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物种纷纷吹起了它们的告别号声——白鱀豚和白鲟早已消逝,江豚和中华鲟日渐稀落 …… 河水中昔日的和谐共振日渐单调木讷,喧嚣繁华日趋萧条死寂。由鱼儿和豚儿们的生死音符所谱写出的只有在长江中才能听到的独特而和谐的生命乐章永远消失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旗舰物种一个接一个地消逝了,问题是,千百万年来它们一直存在着的! 拦河筑坝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坝区以及上下游的水文特性,包括洪水脉冲模式、泥沙过程、水温过程等,这会影响河床冲刷及江(河)湖关系等,进而可能显著改变栖息于其中的水生动植物群落,这种改变对一些高度依赖河流连续统一体或江湖复合系统的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来说,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有些鱼类喜欢栖息于急流环境(无论是摄食还是繁殖),大坝的建设就会导致它们的衰退。这导致习惯了在河流中无拘无束生活的物种突然失去了对它们熟悉的自然进程的感知,而它们的祖祖辈辈却通过进化对此予以了固化,并演变成了独特且难以轻易改变的生态秉性,藉此物种维持了它们在河流中的历史存在。 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 Ernst Heinrich , 1834-1919 )曾有一句名言:“个体发生重演系统发生”。其实,不光是动物的躯体,它的习性也在重复着种族的进化历程,虽然预留了在地史尺度上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改变,但对人类突如其来的剧烈干扰来说,这种极其缓慢的适应对物种的生存来说就失去了意义。 2.2 长江复合生态系统的肢解 长江是由干流、支流及其附属湖泊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俨似一颗大树——由树干、树枝及树叶所组成,由于湖泊肥沃,生产力高,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树叶对整个树的作用一样,没有树叶的光合作用,树亦难以为继。 20 世纪 40 年代末,长江中下游湖泊总面积尚有约 35123 km 2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只剩下 23123 km 2 ,降幅达 34.2% (杨锡臣等 1982 )。鄱阳湖面积约为 2933 km 2 ,洞庭湖面积约为 2625 km 2 。 1950 年至 1970 年间,长江中下游沿江大建闸节制,除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外,绝大多数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自然联系( 常剑波和曹文宣 1999 )。因此,江湖阻隔使支撑长江鱼类的有效湖泊面积减少了 76% ,而干流的饵料稀少。这就相当于把一棵大树上的树叶绝大部分摘光了一样。 1981 年,长江上建成了第一个大坝——葛洲坝,位于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 3km 处,总库容量 15.8 亿 m 3 。 2003 年,位于宜昌三斗坪的三峡大坝开始蓄水,是全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坝高 185m , 2010 年蓄水至 175m ,此时水库面积约 1080 km 2 ,水库平均水深 70 m ,总库容 393 亿 m 3 。形象地说,这就相当于把一棵树的主干砍成了 3 截。人们常说,干壮,枝叶才茂,但是,没了枝叶相连,树干何以能保持生机? 3. 水坝之争 3.1 利与弊 水坝建设在发达国家正在减速,而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快速推进,主要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因为水利工程能为人类带来诸多益处——发电、防洪、航运、供水、渔业、娱乐等,而对生态的影响则多是视而不见。其实,筑坝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亦是多方面的,如使鱼类失去行为刺激、阻断洄游通道、失去产卵场、卵和幼鱼的存活率降低、饵料生物减少,等等。 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上游干支流的梯级电站以及三峡大坝提供的廉价、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在践行对 CO 2 减排的国际承诺。此外,三峡大坝不仅大大提升了川江的通航能力(形成了所谓的“黄金水道”),还改善了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 大坝对长江水系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生态效应。在长江干支流中大坝的建设往往会将洄游鱼类的索饵区和繁殖区割裂开来,给它们带来致命打击,因为这样的习性是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对长江流域的许多物种来说,就是适应东亚季风气候及大江大河的水文节律)而形成的,难以轻易改变,特别是体型越大的动物越是如此,因为身体的复杂化使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可塑性大大降低了。一般来说,与降河洄游的鱼类相比,溯河洄游的鱼类可能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如大坝)的打击,因为大坝往往直接破坏了产卵场,这是最致命的。 大坝建设及其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也是全球性的。譬如,在美国华盛顿的埃尔瓦河,曾经每年有约 40 万尾鲑溯河产卵,但建坝之后,来产卵的鮭不足 3000 尾,因为它们失去了 90% 的产卵场,虽然后来添加了昂贵的鱼道,但也无济于事( Cho 2011 )。根据 IUCN 的资料,水坝是近百年来造成全球淡水鱼类近 1/5 遭受灭绝、受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将近 3/4 的德国淡水鱼和 2/5 的美国淡水鱼受到了它的影响( 王海英等 2004 )。世界上已几乎没有不被水坝箍起来的江河了,自由流淌的江河变成了水库搭起来的台阶,令人瞠目结舌( 易水和范晓 2003 )。 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开始反思以工程为主的治水思路,开始倡导“为河流让出空间”“为洪水让出空间”“建立河流绿色走廊”等,以恢复一个健康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陈宜瑜 2005 )。 3.2 建坝与反坝的较量 1997 年 3 月,在巴西 Curitiba 举行了“第一届受水库危害者国际会议”, 14 日,巴西当地的环保团体组织了“巴西反大型水坝行动日”游行,对日益危急的亚马逊河水库滥建问题发出的愤怒之声,来自二十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发布了“屈里替巴宣言( Declaration of Curitiba )”,并宣布每年的 3 月 14 日为世界反水坝日(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Action for Riversand Against Dams )。在美国,反坝运动最早的成功案例大部份是由有钱、有势、闲散并嗜好自然美感的贵族或资产阶级荒野保护者(也是国家公园最早的倡导者)所领导, 1956 年,他们成功否决了回声谷公园的高坝计划,就美国水库工业史而言,这至少终结了水库兴建者予取予求的时代。 1990 年至 2015 年期间,美国已经拆去了 900 座大坝(包括了埃尔瓦河上的两座水坝),今后计划每年拆除 50-60 座( Struck 2014 )。根据美国地球之友( Friends of the Earth )、美国河流组织( American Rivers )和鲑鳟类保护协会( Trout Unlimited )的统计数据,自 1912-2013 年期间,美国共拆坝 1108 座,其中 2000 年后拆除了 638 座,拆坝速度明显加快,关于拆坝的原因,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与安全三方面因素的占 43.9% ,生态恢复占 34.4% ,经济因素占 12.9% ,安全因素占 7.2% ,因此,生态恢复是美国闸坝拆除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王若男等 2015 )。 但是,支持建坝者却宣称,美国只是拆除了几百座年久失修、不符和安全管理标准和废弃不用的小型水坝,其实我国每年都要有上百座小型水坝退役,数量远多于美国,此外,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水电资源开发殆尽,已无坝可建,绝不是说水坝的作用遭到了否定( 水博 2005 )。还有人宣称,“不能以‘生态’名义在关注‘鱼、树、草’的时候忘记了‘以人为本’ ……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水电和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也越好 …… 欧美国家从来没有进入“拆坝时代”,反而在不断巩固、加强大坝的建设”( 王亦楠 2016 )。建坝派与反坝派一直都在激烈交锋,有时甚至相互进行人身攻击。这其实已不是对错的问题,是价值观的对决! 4.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从源头到河口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全域性的,从高寒的源区一直到流入东海的河口。中下游的旗舰物种纷纷告急——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江豚也危在旦夕,中华鲟和白鲟的灭绝趋势已无法挽回。上游的形势更加危急——据统计,长江的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上游,而上游特有鱼类的近 40% 为受威胁物种 (乐佩琦和陈宜瑜 1998 ,汪松和解焱 2004 ,徐薇等 2013 ) 。面对如此生物多样性危机,我们怎能熟视无睹? 4.1 源头——生态脆弱 长江源头由沱沱河(西源)、当曲(南源)和楚玛尔河(北源)组成,它们汇入通天河。源区河流湿季像大河,冬季像小溪,甚至被完全冰冻。长江源区平均海拔 4500m 以上,年平均气温不到 1 ℃,有时 7-8 月份也会飘起飞雪( 陈进 2015 )。高寒缺氧,自我恢复能力差,是生态的脆弱地带。在源头河流中,由于气温低,鱼类的生长期短,生长缓慢,繁殖力低,加上分布较为狭窄,对人类的干扰(建坝、酷鱼等)十分脆弱,容易濒危。通天河中的长丝裂腹鱼、裸腹叶须鱼、中华鮡、黄石爬鮡等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譬如,由于近年内地人员进藏酷鱼滥捕,可分布至沱沱河的裸腹叶须鱼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长丝裂腹鱼、中华鮡和黄石爬鮡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其实,藏民们从不打鱼、吃鱼,视鱼为神,视湖为圣。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在源区河流中生活的高原鱼类,需进行季节性迁徙或躲入深潭,以度过寒冷的冰封期( 图 3 )。如果源区的一些生境消失,这些鱼类的生存空间亦被相应地压缩。 图 3 长江的西源——沱沱河每年冻结期长达 7 个月,年平均气温为 -4.2 ℃, 7 月最热平均气温仅有 7.5 ℃(图片来源:观远) 4.2 上游——水电疯狂 自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之后,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开始进入无序状态,而如火如荼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使之更为疯狂,原本奔腾流畅的长江,变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水库群,被数以万计的“梯田”景观所取代,其结果是——一个完整健康的河流生态连续统被肢解成了无数零散的碎片( 图 4 ),很多上游的特有鱼类濒临灭绝( 张沙龙等 2014 )。长江上游受威胁物种数达 79 种,位居全国各大河流之首,长江中下游的受胁物种也有 28 种( 图 5 )。 图 4 雅砻江干流全长 1571 km ,天然落差 3830 m ,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 20 多个梯级电站, 2025 年将实现装机 3000 万 kW ,相当于 1.5 个三峡水电站(来源:四川水力发电 .cn ) 图 5 中国内陆鱼类受威胁物种的地理分布。钱塘江、闽江包含福建和浙江两省独立入海河流;青藏高原湖泊指西藏和青海两省的封闭湖泊;两广沿海河流指广东和广西所有沿海独立入海的河流(引自: 曹亮等 2016 ) 4.3 中下游——枝叶断裂 长江中下游湖泊与湿地既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也提供了不少肥沃的良田以及建设用地。同时因为这里也是我国洪涝灾害的集中分布区,与此相关的水利设施的建设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长江中下游的干支流曾与无数的浅水湖泊交织成一个复杂偶联的生态网络,很多鱼类特别适应于在季风气候与洪水泛滥中繁衍生息,养成了很多与洪水关联的繁殖习性。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除两湖外,其它湖泊均与长江割裂开来。由于湖泊中的饵料丰富,而干流的饵料贫瘠,江湖阻隔导致了干流渔业资源的迅速衰退: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 1954 年的 43 万吨下降到 1980s 的 20 万吨(降幅为 40% ),最后到 2011 年的 8 万吨(降幅为 81% )。 1964-1965 年长江干流四大家鱼年均产卵量高达 1150 亿,到 1981 年下降到了 170 亿,降幅达 85% ,这一年葛洲坝截流( 刘建康和何碧梧 1992 ,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队 1982 )。对中下游干流渔业资源的大幅衰退而言,江湖阻隔难咎其责,虽然酷鱼滥捕也起到了落井下石的作用。 以下分析支持上述结论。为了评估长江干流本身对栖息于其中的物种的支撑能力到底有多大,需知晓长江干流的水域面积以及其生物生产力,这样才能与连通湖泊进行比较。长江全长有 6300 km ,但宽度不一,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源区至金沙江的河段一般都只有数十米至数百米,而宜昌到宜宾江段,窄的峡谷只有 100 多米,宽的江段近 2000 米。中下游河段逐渐宽阔,一般有近千米,虽然在河口可达数千米之宽。因此,粗略地估算一下,长江干流的水面面积大概也不会大于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现有面积之和。但是长江干流的饵料生物丰度(单位面积)大概充其量只有两湖的 1/7 (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因此,干流对物种的承载力是十分有限的。 5. 漂流性卵——游刃有余 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对产漂流性卵鱼类——四大家鱼的影响甚微,对这些物种的生存来说,可谓毫发未损,四大家鱼资源量在中下游干流中的衰退,与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并无关系,而主要是由于江湖阻隔引起的,因干流中饵料贫瘠,而它们又无法到湖泊中去肥育。 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范围十分广阔,在葛洲坝修建之前,在长江干流四川巴县至江西彭泽长达 1700km 江段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卵场有 36 个之多。在葛洲坝截流之后的 1981 年的调查发现,在重庆到武穴的 1520km 江段内,共监测到四大家鱼产卵场 24 处,在宜昌以上江段中,除过去调查所发现的产卵场全部存在外,还新发现高家镇和奉节两个产卵场( 刘建康和何碧梧 1992 ,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队 1982 )。在三峡大坝修建后的 2005-2007 年的调查发现,对产卵场的影响主要在库区,即在三峡库区的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但在三峡库尾的江津以上江段以上却形成了新的产卵场,位于合江-弥陀江段,也就是说原库区江段产卵场上移了( 钮新强和谭培伦 2006 ,姜伟 2009 ,柏海霞等 2014 )。三峡大坝截流后,局部江段四大家鱼苗的减少(如监利江段, 朱滨等 2009 )并不一定意味整体情况就是如此,也许是因为水文形势的变化改变了原有产卵场的分布格局。总体上来看,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对四大家鱼繁殖的影响微乎其微。 此外,四大家鱼的自然分布十分广泛, 鲢分布于红河与黑龙江之间,鳙分布于珠江与黄河以北的海河之间,青鱼和草鱼分布于珠江与黑龙江之间 ( 图 6 ),这些物种本身不存在任何灭绝的风险。 图 6 四大家鱼在中国主要河流中的自然分布(草图)。 YU- 沅江( 686 km ), ZH- 珠江 (2210km), MI- 闽江( 541km ), QI- 钱塘江( 410 km ), HU- 淮河 (1000km), YA- 长江( 6300 km ), YA- 黄河( 5464 km ) ,SO- 松花江( 1956km ), WU- 乌苏里江( 870 km ) ,AM- 黑龙江( 4370 km ) 此外,自中世纪以来,四大家鱼特别是鲢、鱅被引种到许多国家或地区,据统计,鲢被引种到 71 个国家,鳙被引种到 51 个国家( 谢平 2003 )。现在鲢、鱅在美国的几大主要河流已泛滥成灾( 图 7 ),生长状态极佳( 图 8 ),并威胁到五大湖的土著鱼类,可能原因有: ① 饵料(浮游动植物)丰富, ② 缺乏天敌, ③ 美国人不爱食用。据说美国政府决定斥资 180 亿美元对其进行控制。 图 7 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中疯狂繁殖的鲢和鱅 图 8 长得肥肥胖胖的鳙 长江中的鳡鱼是一种大型凶猛鱼类,是原始雅罗鱼亚科鱼类适应掠食大型鱼类而特化出的一个分支,对维持长江鱼类群落结构的平衡起到过重要作用( 陈宜瑜 1980 )。美国河流中也有一种大型凶猛鱼类——鳄雀鳝( Atractosteusspatula , 图 9 ),它是北美第二大淡水鱼,被誉为十大最凶猛的淡水鱼之一。鳄雀鳝现在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曾经在其分布北限的范围内数量也很多,但由于栖息地破化、无辜滥杀、过度捕捞等,在这些曾经的分布区现在已难觅踪影,因此,美国人正试图将鳄雀鳝重新引入位于田纳西和伊利诺斯之间的河流中,以控制入侵的四大家鱼( Webber 2016 )。 图 9 1910 年在密西西比的月亮湖( Moon Lake )捕获的鳄雀鳝(图片来源: Wikipedia ) 而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中,四大家鱼的资源量却迅速衰退,因在长江干流中,食物极为匮乏,但这种衰退通过食物链影响顶级消费者(如白鱀豚和江豚)的威胁远大于四大家鱼自身的物种维持问题。 6. 物种灭绝——孑遗当先 孑遗物种容易灭绝。孑遗物种,也称为古特有种、残遗种或活化石,大概都是指一些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并保留了过去原始特性的种类或类群,或者指一些在历史时期曾分布广泛但之后大量灭绝现仅残存于局部区域的物种或类群。 6.1 豚的哀嚎——饥饿与误杀 鲸绝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只有几种淡水豚类,它们可能是在中新世中期偶然地适应了河流栖息地环境而幸运地保存下来,是孑遗物种( Cassens et al. 2000 )。但是,鲸体型太大,并不适应较小的淡水环境,在淡水中幸存下来的也仅限于世界上的少数大河。 白鱀豚和江豚都是以长江或湖泊中的鱼类为生 (刘仁俊 1980 ,佩薰等 1980 , 1985 , 1997 ) 。饥饿与捕捞误杀使白鱀豚灭绝以及江豚濒危。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长江干流的渔业资源量下降了 81% (从 43 万吨 → 8 万吨),这给依赖于这些饵料生物的高营养级动物——白鱀豚和江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江湖阻隔是干流渔业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河湖关系的改变阻止了湖泊渔业资源对长江干流的补充,而浑浊的干流自身其生态支撑功能极为有限。酷渔滥捕也加速了干流渔业资源的衰退,其对豚类的误杀在可统计的人为致死因素中也高居榜首( 华元渝和张建 1993 ) ,如根据 1955-1984 年期间白鱀豚的死亡统计,渔用滚钩致死的比例高达 48% ,很多江豚亦被滚钩误杀( 图 10 )。此外,由于声呐干扰( 王丁等 2004 ) ,不少白鱀豚和江豚也已经惨死在螺旋桨下了( 图 11 )。白鱀豚从 1980 年的 400 头左右下降到上世纪末的不足 50 头, 2006 年再没有发现任何个体 (陈佩薰等 1980 ,周开亚等 1982 ,华元渝等 1986 , 1994 ,于道平和王江 1999 , Zhang et al. 2003 , Zhao et al. 2008 ,郝玉江等 2011 ) 。 1984-1991 年期间,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数量约为 2700 头, 2006 年下降到 1800 头左右, 2012 年仅有约 1040 头( 张先锋等 1993 , Zhao et al. 2008 )。白鱀豚在三峡截流之前就基本绝迹了,因此,其绝灭与三峡的影响应该没什么关系。 图 10 洞庭湖中被滚钩误杀的江豚 图 11 2013 年 1 月 8 日在镇江扬中的长江江面上,一只江豚被发现惨死在螺旋桨下(图片来源:扬中市渔政监督管理站) 伴随饵料资源量的大幅下降,依赖它们的捕食者——白鱀豚和江豚的种群规模出现类似比例的下降不足为奇,可能本来白鳍豚就更为稀少一些,再加上体型更大,繁殖力更低,只限于在淡水中生活,且更依赖于声呐与外界联系,白鱀豚率先灭绝合乎情理。 像白鱀豚和江豚这样的哺乳动物,对上游并无多少依赖性,但中下游饵料生物资源的剧减,使其种群难以为继,加上捕捞误杀以及螺旋桨致死等,白鱀豚几乎灭绝,江豚也危在旦夕。 6.2 鲟道被断——葛洲坝难辞其咎 鲟鱼是古老的冷水性鱼类,譬如在长江中的中华鲟可能就是在冰期由北方向南方扩散而来的。鲟类是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的古老鱼类,可能起源于 2.45-2.08 亿年前的三迭纪,因此也有“活化石”之称( Birstein et al. 1997 )。中华鲟和白鲟体型巨大,活动空间大,需要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去产卵,特别是中华鲟还要到海洋中摄食(主要食物为底栖动物和小杂鱼)与生长 8-14 年 (余志堂等 1986 , Wei et al. 1997 ) ,白鲟也需要大的生存空间,需要到中下游去摄食与生长,葛洲坝的修建就注定了这两种鲟鱼的绝灭之运。分布于中上游且体型较小的达氏鲟虽然情况略好,但未来亦不容乐观。 尽管中华鲟和白鲟热爱它们的金沙江,充满着对急流与砾石的渴望,以及对饥饿和遥远里程的藐视,它们终究越不过人类建造的大坝。 中华鲟和白鲟由于葛洲坝的修建而失去了独特的产卵场,现濒临灭绝。中华鲟从大海来到长江,忍饥挨饿 1 年多,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到达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那里有喘喘急流,河底铺有砾石,亲鱼将它们的卵粘附于砺石或掉落于砾石缝隙之中,之后亲鱼以及孵出的仔鱼再游向大海,仔鱼要在大海中摄食生长 8-14 年,待成熟时方游向金沙江去产卵,产卵场的范围也相对狭窄(与产漂流性卵的四大家鱼相比)。 20 世纪 80 年代初,葛洲坝的建成使性成熟的中华鲟无法上溯到原先的产卵场,一些亲鱼向坝上硬闯,撞得头破血流伤重而亡,另一些则性腺退化重返大海( 庄平等 2006 )。在葛洲坝上游留存的少数亲鱼即使产卵也回不到大海,先后饿死。 20 世纪 70 年代,长江中的中华鲟繁殖群体尚有 1 万余尾, 1983-1984 下降到约 2176 尾, 2005-2007 年期间下降到了 203-257 尾,到了 2010 年只剩数十尾。 人们曾期待在葛洲坝下会形成新的产卵场( Xin et al. 1991 ,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研究所 1991 ),再现适宜于中华鲟产卵的同样的水文与底质条件,刚开始,确实给人带来过一丝惊喜,但在坝下所形成的新产卵场其规模小得可怜( 庄平等 2006 )( 图 12 ),根本难以扭转中华鲟衰亡的厄运,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依然在快速衰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最近时有停止产卵的现象( 吴金明等 2017 ),有人认为是三峡大坝改变了坝下产卵场的温度,使产卵时间推迟,但问题是,推迟也应该产啊。我更愿意相信,当亲鱼的种群密度低到一定的程度时,在坝下产卵场见不到亲鱼产卵也不足为奇。 图 12 葛洲坝修建前后中华鲟产卵场的变化(引自: 孙璐等 2008 ) 中华鲟的产卵场在上游但又必须回到海洋中去摄食与生长,当葛洲坝建成后,它的灭绝就已经注定( Xie 2003 ),三峡大坝最多只是完成了最后一击。 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白鲟( 图 13 )的命运与中华鲟十分类似,它的体型大,活动空间也大,虽然它对大海的依赖性没有中华鲟样强烈,但其活动空间也涵盖了中下游和邻近海域。它在长江中以鱼为生,每年春季上溯到四川省泸州以上江段产卵,集中于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那里水流较急,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刘成汉 1979 ,邓中粦等 1987 ) 。白鲟显然无法在葛洲坝上江段中平安地生存,无法忍受生存空间被如此大范围地压缩,在葛洲坝下也没有发现新的产卵场(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研究所 1991 )。现在,白鲟已难觅踪影。 图 13 世界上最长的淡水鱼——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图片来源:黄宏金等) 达氏鲟属淡水定居型鲟种,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体型比中华鲟和白鲟要小得多,活动范围也主要在中上游(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庄平等 2006 ),性成熟个体上溯至长江上游的重庆至宜宾江段繁殖,卵粘着在石砾滩底上发育( 鲁雪报等 2012 )。达氏鲟比中华鲟和白鲟的生存状态要略好一些,但也是处于极危状态。 总的来看,在上游水流湍急的石砾滩底上产粘性卵的大型鱼类(如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其产卵场具有不可替代性,似乎难以在葛洲坝下形成或形成足够规模的新产卵场,可能没有或没有足够规模的砾石底质能满足卵附着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鱼自葛洲坝建成以来就开启了绝灭之旅。 6.3 其它孑遗物种 鲑也是冷水性鱼类,体型一般也较大,它们多是在海洋中肥育,但成熟后都需要在淡水中繁殖,只有少数陆封型种类(这也表明它们并不太适应纯淡水的生活)。因此,鲑一般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在长江上游分布的虎嘉鲑和秦岭细鳞鲑是海产遗留种( 祁得林等 2009a ),成鱼均主要以鱼类为食( 申志新等 2005 ),它们是冰期自北方南移的冷水性残留种,冰期结束后,它们选择了停留在海拔较高、水温较低的河流中,并生存了下来,成为了陆封型物种。虽然它们能够完全在淡水中生活,但它们的生存空间有限,容易被人类活动所压缩( 茹辉军等 2015 ,吴金明等 2017 ),乃至走上灭绝之道。川陕哲罗鲑在 1960 年以前数量较多,是产区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 50 kg ,仅 1971 年玛柯河地区的捕获量就在 2500kg 以上,但目前在四川、陕西境内已经绝迹,青海省玛柯河成为其唯一分布水域,数量极为稀少( 李柯懋 2007 )。 亚口鱼科鱼类绝大部分都生活在美洲,仅 1 种(胭脂鱼)生活在长江,表明亚洲并不是它们的宜居之地,据说历史上从非洲扩散而来的胭脂鱼在亚洲大部分已经灭绝了。因此,长江的胭脂鱼也是一种残留种。胭脂鱼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亦需要上溯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等河段中产卵,之后需回到中下游去生活(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与鲟鱼一样,葛洲坝的建成就切断了它的生殖洄游通道,在坝下虽形成了新的产卵场,也阻挡不了野生种群不断下降的趋势。胭脂鱼曾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如据 1958 年宜宾市渔业社的统计,在岷江的渔获物中,胭脂鱼占总产量的 13% (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但到 70 年代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以前,胭脂鱼资源量就已明显减少, 70 年代中期已降至 2% ( 邓中粦等 1987 ),葛洲坝截流后,上游的胭脂鱼几近绝迹。 鲱形目鱼类也是古老而原始的真骨鱼类, 90% 以上都生活在海洋,因此,淡水并不是它们适宜的生存之地。鲥是一种洄游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虽不能上溯到长江上游去产卵,但亦在鄱阳湖上游的河道中产卵(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刘绍平等 2002 )。赣江平流梯级枢纽工程的兴建,阻断了鲥鱼的产卵洄游路线,加上经济价值高,人们对其疯狂捕捞,这些导致了鲥鱼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长江鲥鱼的产量在 20 世纪 60 年代约为 309-584t , 80 年代产量下降到 12-192t , 1986 年仅 12t ,已不能形成鱼汛( 刘绍平等 2002 )。 除了鲥以外,上述濒危动物都是大型种类,都需要巨大的生存空间来完成生活史,生境的片段化往往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这些水中的巨无霸纷纷走上灭绝之道,演绎与很多大型陆生哺乳动物相似的命运。它们在进化上过于复杂化,牺牲了对生存环境波动(特别是强烈人类活动干预)的可塑性,容易走向绝灭之道( 谢平 2013 )。 7. 即将失守的最后阵地——洞庭湖和鄱阳湖 长江多年( 1951-1983 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 8956 X 10 8 m 3 ( 汤奇成等 1998 ),约占全国总径流量的 37.7%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其库容十分巨大——洞庭湖 167.0 X 10 8 m 3 ,鄱阳湖 149.6 X 10 8 m 3 ,它们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 3126 X 10 8 m 3 和 1460X 10 8 m 3 ( 姜加虎和窦鸿身 2003 ),占长江年经流量的 52% 。根据 1953-2012 年的统计资料,洞庭湖四口多年平均径流 873 亿 m 3 ,占洞庭湖总径流量的 30.8 %( 梁亚琳等 2015 )。三峡大坝运行前( 1990-2002 年),鄱阳湖平均倒灌 5.15 天,倒灌量 12.83 X 10 8 m 3 ;三峡蓄水初期( 2003-2008 ),平均倒灌 15.83 天,倒灌量 35.91 X 10 8 m 3 ,三峡水库 175 m试验性蓄水( 2009 年)以来,平均倒灌至 2.14 天,倒灌量仅 1.46 X 10 8 m 3 ( 王雪等 2017 )。因此,从与长江的生态联系来看,像四大家鱼这些产漂流性卵鱼类的幼鱼现在已很难在洪水季节进入鄱阳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对长江干流渔业资源的影响可谓雪上加霜。 两湖曾经都是我国特有的淡水豚类——白鱀豚的故乡,白鱀豚的模式标本还采自洞庭湖( 陈宜瑜和陈炜 1975 ),也是江豚的重要栖息之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部门对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江豚进行了多轮的现场考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湖中的江豚数量在 85-200 头的范围内波动 (张先锋等 1993 ,肖文和张先锋 2000 ,刘磊等 2016 ) ,表明三峡截流并未引起两湖中江豚数量的明显降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洞庭湖的鱼产量并未呈现系统性的衰退现象,虽然湖泊面积由所下降( 1958 年 3141 km 2 → 1995 年 2625 km 2 )。除 1996 、 1998 年溃垸因素,捕捞量较高外,洞庭湖鱼类捕捞量绝大多数情况下在 2-4 万吨之间徘徊,多年平均约为 3.3 万吨( 图 14 )。与洞庭湖类似,鄱阳湖的鱼产量也在 2-4 万吨之间徘徊,而且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比 1950s-1980s 更高( 图 15 )。这与长江干流的资源量从 1954 年的 43 万吨下降到 2011 年的 8 万吨有着天壤之别( 图 16 )。同样都是酷鱼乱捕,为何两湖与长江干流渔业资源的走势如此天壤之别呢?依笔者之间,这恰好说明,酷鱼乱捕可能不是长江干流渔业资源衰退的主因。 图 14 洞庭湖渔业捕捞量的历史变化(根据湖南水产部门的统计数据绘制而成,见: 廖伏初等 2002 、李红炳和徐德平 2008 以及李杰钦 2013 ) 图 15 鄱阳湖渔业捕捞量的历史变化(根据江西省渔政管理局的数据绘制而成,见: 钱新娥等 2002 、黄晓平和龚燕 2007 、吴斌等 2014 ) 图 16 长江干流渔业捕捞量的变化 自 2003 年起,农业部在长江干流、一级通江支流和鄱阳湖区、洞庭湖区分段实施了春季(4~6月)禁渔制度后,并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最近有学者建议在长江休渔十年,这些——都值得赞赏,但这可能还无法迅速扭转局面,因为过度捕捞并不一定是长江鱼类资源大幅衰退的主因,因此,即便是在长江干流休渔十年,未必能够恢复长江干流的鱼类资源量,因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江湖阻隔使支撑长江鱼类的有效湖泊面积减少了 76% ,而干流的饵料稀少。 洞庭湖和鄱阳湖是目前在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与干流保持自然的自然湖泊,虽然它们仅占 20 世纪中叶长江中下游总湖泊面积的 24% ,但对现在干流渔业资源的维持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如果被阻隔开来( 图 17 ),长江干流的渔业资源将进一步衰退,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链式灭绝效应。虽然鄱阳湖湖控工程提出了“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建管不调度,江湖两利,动态调控”的口号,并承诺汛期 4 ~ 8 月闸门全开,江湖连通,只是在汛末对湖区水位进行节制,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导致的问题。依笔者之见,这只是考虑了鄱阳湖对水的截留,但问题是无论如何调控,必定会改变原有的江湖关系和水文节律(虽然有一定的波动性),江水倒灌不可能改善,而只会更加困难,事实上, 2009 年以后每年平均就只有 2 天的倒灌( 王雪等 2017 ),湖控工程的实施可能使倒灌彻底消失,鄱阳湖对长江干流渔业资源的补给作用可能因此而进一步削弱。 图 17 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效果图 陈家宽等( 2017 ) 批评道:“用工程措施解决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并将造成不可预计的生态风险。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在哪里?究竟是‘为’生态,还是‘伪’生态”?在笔者看来,这可能是一种负薪救火的方法!正如 利奥波德( 1997 ) 所言:“我们的自大和完美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忧郁病患者,它是那样为其自身的经济健康而困扰着,结果反而失去了保护其健康的能力”。 湖南省也正式提出了在东洞庭湖的出口河段(君山至城陵矶)建设岳阳综合枢纽工程的方案( 图 18 ),其理由也是因为三峡工程使洞庭湖枯水期提前以及枯水位下降等带来的问题,如果该工程实施,洞庭湖的面积将从现在的 2600 km 2 增加到 4100 km 2 ,总装机容量 20 万千瓦,年枯水期发电量 4.8 亿千瓦时。这居然被称之为洞庭湖生态建设的“龙头工程”。以笔者之见,洞庭湖枢纽比鄱阳湖枢纽的生态危害更大,不仅因为它的强控制性,而且因为洞庭湖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支撑比鄱阳湖更为重要。如果两湖相继建闸,江豚将失去两个最重要的栖息之地,将很快灭绝。 图 18 拟建的岳阳综合枢纽工程效果图 8. 灭绝——无法阻挡? 8.1 王牌纷纷倒下 从历史起源和生态学的双重视角来看,以水利工程为主的人类活动对长江水系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通过累积的方式使这种负面效应得到了致命的显现。特别是,一些孑遗物种的生态位被压缩,或生态廊道(如繁殖洄游通道)被阻断,它们完成生活史所需的时空完整性以及生态过程完整性受到了损伤,长江水系的生物多样性总体承载力明显下降。 旗舰物种——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复活的幻想。旗舰物种——江豚也处在灭绝的边缘,因为长江中下游由于江湖阻隔与过度捕捞导致其适口的饵料资源过于稀少,虽然迁地保护也许能阻止其快速灭绝,但由于中下游干流的渔业资源不可能有根本改观(除非大量拆除导致江湖隔离的节制闸),因此,江豚的前景不容乐观。如果江豚真的仅限于淡水生活,它们的灭绝可能也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旗舰物种——中华鲟和白鲟的灭绝已不可避免,因为它们的产卵场已无法在坝下有效复制,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也不可能拆除,而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完成其生活史也不大可能。胭脂鱼因为个体相对较小,人工饲养也比中华鲟和白鲟容易,人工繁殖也比较容易,因此,比鲟鱼的前景相对乐观。 8.2 水坝是祸首,酷捕是帮凶 水利工程对长江干支流豚类和一些珍稀濒危鱼类生存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50 年代开始的江湖交汇处节制闸的建设(加上酷渔滥捕)导致了白鱀豚和江豚的衰亡,葛洲坝的建设导致了 3 种鲟鱼、胭脂鱼的衰亡(三峡大坝只是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上游水电建设加上酷渔滥捕导致了冰期遗留种——虎嘉鲑和秦岭细鳞鲑逐渐走向衰亡。 长江流域的特有鱼类主要分布在上游水系,它们基本都是适应激流环境的种类,有些还要进行迁徙(或长或短),已建成的数以万计的水电站对许多鱼类栖息的水文情势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巨大改变,阻断了不少鱼类的迁徙通道,很多鱼类的栖息地被片段化,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酷鱼乱捕对物种濒危的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几乎所有濒危物种都曾是人类猎杀的对象,有些后来虽然被禁止猎杀,但也免不了被误杀,譬如,中华鲟虽然已十分稀少,但还是时常被渔民误捕( 图 19 ),因为是被网误捕,抢救及时还救了一命,如果是滚钩,就必死无疑了。在长江以及两湖中酷鱼乱捕现象严重,导致鱼类资源小型化(群落结构低龄化),这使得产漂流性卵的大型鱼类的资源不断衰竭,而在干流中这意味着豚类等的适口饵料大幅减少了。 图 19 2014 年 11 月 15 日,湖北新洲渔民用 3 层流网误捕了一条长 3.3 米,重 700 多斤的中华鲟,年龄在 15 至 20 岁,闻讯赶来的专家正在为其体检与救治(图片来源:向军) 8.3 为什么保护? 我们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各种惠益,但如果我们盲目追求眼前效益,就会使得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能力受到损害( 傅伯杰和张立伟 2014 )。人类的短视和贪婪总是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Ludwig et al. 2003 )。为了享受,他必须拥有、侵犯、占用( 利奥波德 1997 )。欲望使我们对长江进行疯狂的肢解与掠夺,但长江是一条生命之河,它的活力来自于干流、支流、湖泊和湿地的血脉沟通形成的独特生命系统( 巴晓方 2004 )。 世界各国正在采取一致行为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危机。 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宣言》,在所发布的《地球宪章》中指出,“地球提供了生命演化所必需的条件,生命群落的恢复力和人类的福祉依赖于:保护一个拥有所有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肥沃的土壤、纯净的水和清洁的空气的健全的生物圈。资源有限的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多样性和美丽是一种圣神的职责”( 蒋志刚和马克平 2014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 1993 年 12 月 29 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 196 个缔约方,中国是最早的缔约方之一。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依赖于我们的自然价值观,而侠义或极端的以人为本主义助长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与猎杀。人们很早就开始探索自然保护的伦理问题。美国保护生物学家缪尔( John Muir , 1838-1914 )认为,自然的内在精神价值要高于其可以触摸的物质价值,提出了自然内禀价值( intrinsic value )的概念,强调无人类干预的纯自然保护。美国林务局首任局长平肖( Gifford Pinchot , 1865-1946 )认为,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就是在最长的时间内让最多的人获得最大的利益,资源应当在个体间以及当代和后代间公平分配。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 1887-1948 )提出保护的目标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并成功地说服政府建立原野保护地,他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者( 马克平 2016 )。我很欣赏利奥波德的一段名言:“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摒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被认为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以值得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自由谈话的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利奥波德 1997 )。 8.4 如何保护? 保护与开发永远都是一对矛盾。一方面,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这毫无疑问将使长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与水环境保护面临空前的压力,另一方面,自然保护的力度也在加大,如在长江流域已有国际重要湿地 18 处,湿地自然保护区 167 处,国家湿地公园 291 处( 陈凤学 2017 )。在长江中下游还有江豚自然保护区 4 个,白暨豚自然保护区 2 个,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2 个,四大家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 4 个;在上游还有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12 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3 个。保护与开发的激烈交锋还将持续。 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视角分析现在的危机,因为,现代长江水系的生物多样性格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演化的产物。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长江水系独特生物区系的基础,而东亚季风气候又是青藏高原隆升(由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所引起)的结果,至少它使季风加强了,随之三峡河段贯通,古长江改道东流,这些重大气候与地质事件,是长江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基础,从中可以窥视鱼类区系的特有性以及它们的生态需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是如何维持的。只有知道了物种多样性的历史成因,才容易理解人类活动为何导致了水系中生物多样性的大量丧失。我们需要了解各个物种完成生活史所需的时空(如江湖连通性)连续性以及生态过程(如水文过程、温度过程)的完整性。准确预警物种的濒危其实十分困难,拯救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或再自然化,虽然这在大江大河中基本是不可能的,但这样的努力依然值得,因为这至少可以延缓或逆转一些水生动物的衰退或濒危趋势。 能否扭转现在的颓势,不可轻易乐观。长江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的全长达 6300 km ,流域面积 180 万 km 2 ,占全国总面积的 18.7% 。事实证明,目前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对长江水系这样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后果。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虽然可追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但直到 80 年代才提出了理论框架( 于贵瑞 2001 )。 Ludwig 等( 2003 ) 认为,依据科学数据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必然要受到自然过程的大尺度、高度的自然变异性、复杂的生态系统和人类行为所固有的不可预测性所制约。对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管理来说,莫不就是如此。 8.5 杯水车薪——人工放流、生态调度、保护区与十年禁捕 人们曾对人工放流寄予厚望。为了拯救中华鲟,从 1984 年起就开始向长江内放流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幼苗,据估计,在 1984 ~ 2005 年间,已累计放流中华鲟幼苗 453 万余尾;自 2005 年起,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湖北恒升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昆山市东方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5 家单位共同承担了中华鲟的人工繁殖放流工作,每年继续向长江投放 10 万以上的中华鲟幼苗( 朱滨等 2009 )。但问题是,这并未能阻挡住中华鲟灭绝的步伐。既然无可挽救,是谁以及根据什么做出了这样重大的决策?中华鲟的人工放流可能难逃彻底失败的命运,但我们至少得知道为何失败了吧。也许中华鲟根本就是一个救不了的物种(可能因为它的体型太大,寿命太长,生活史太复杂,对产卵场的要求太苛刻,对环境的可塑性太弱 …… ),我们从一刚开始就必须选择放弃,既然我们选择了大坝。 除了以物种保护为目的的人工放流外,还有以资源增殖为目的的人工放流。 2003 年开始,长江流域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十个省市陆续开展了鲢、草、鳙、青鱼的人工繁殖放流工作, 2005 ~ 2007 年三年间,累计放流 10 万余尾( 朱滨等 2009 )。这个放流数量简直少得令人笑话,因为 20 世纪 60 年代,整个长江干流四大家鱼年产卵规模高达 1000-1300 亿, 1981 年也还有 173 亿, 1992 年仅在长江中游洪湖江段中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就有 16 亿之多!且不说这个杯水车薪的放流数量,其实,放的再多也可能无济于事,因为中下游干流中的饵料生物过于贫瘠,等待这些鱼苗的可能仅有无情的饥饿。 生态调度也被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 曹文宣( 2008b ) 指出,“如果在长江上找不到几尾参加繁殖的亲鱼,再好的人造洪峰还是等于零。所以,长江的休渔和禁渔,比人造洪峰更为迫切”。笔者完全赞成前一句,但仅部分赞成后一句,因为休渔和禁渔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亦无法真正扭转颓势。 在上游还有 12 个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23 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徐薇等 2013 )。毋庸置疑,这些保护区在维持上游物种多样性上能起到一定作用,虽然远远不足以改变颓废的局面,但至少可以守住一点地盘,以免被我们的“大开发”损失殆尽。 如果对长江生物多样性危机成因进行粗略的估算,节制闸和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贡献”了七成,酷鱼乱捕等其它因素“贡献”了三成。码头林立堤岸硬化导致的自然岸线丧失等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绝大部分鱼苗需在离岸 10m 以内的近岸生境中度过一段关键时刻( 常剑波等 1995a )。当然,假若制定和执行好渔业管理政策,酷鱼乱捕的影响是可以较快消除的,而水利工程的影响基本是难以改变的,它对不少物种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像人造洪峰这样的“生态调度”不过是掩耳盗铃的伎俩罢了。总体来看,江豚、中华鲟、白鲟等诸多物种的绝灭似乎在所难免。 如果不将长江干支流与附属湖泊的通道打开,如果不将葛洲坝、三峡以及上游数以万计的水电站拆除,长江水系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不会得到根本性解决,但全面拆除这些水利工程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所谓的三峡大坝或其它水电站的生态调度( 王煜等 2017 )、鱼道或人工放流等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在我看来,这些举措难以拯救膏肓之疾,充其量能起到一点“延缓”作用,更贴切的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种“作秀”罢了。 我当然赞成长江十年禁渔的主张,但认为这还不够,还必须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禁渔十年,并对沿江阻隔湖泊进行“顺灌”——在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季节,当江水水位高于湖水时,在育苗汛期开闸引水,纳入鱼苗,而在秋冬季,让成熟的亲鱼返回长江(为此在河湖通道中必须禁捕),以便翌年春季可以逆江上溯产卵繁殖。这样既可以提高两湖的渔业资源量,也可为干流渔业资源提供充沛的补充,从而使江豚的食物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同时还可减少捕鱼对江豚等的误杀,这也许是拯救江豚的唯一办法。 8.6 以人为本——为“野蛮”撑腰 有人划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态观——“生态野蛮”和“生态愚昧”,前者追求不计环境后果、只顾眼前利益的掠夺性开发,后者将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人类什么也别做”,并将反坝者视为“生态愚昧”,并宣称“加快水电建设、提高蓄水能力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当务之急”( 王亦楠 2016 )。 利奥波德( 1997 ) 曾说,“文明用各种新挑战、发明和经纪人,把最基本的人—地球的关系搞得热闹非凡,以致把意识也搞糊涂了”。 人类社会的价值观永远都会是以人为本,所有的动物都会以自己的种族为本,只是人的能力最卓越故得以统治大自然,因此,大自然中不可能做到众生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往往只是一个口号,没有哪个物种会主观地去与别的种族和谐相处,即便现象如此,本质却是受制于自然调节的结果。而对人的自然调节往往只能通过灾难的形式,即因果轮回,否者我们不会敬畏自然。对人来说,人命肯定比动物(譬如长江中的豚类、鱼类)之命要重要得多,保护在绝大多数时候也都必须给开发让路,或者按上面的说法就是,“愚昧”必须给“野蛮”让路。水电对在陆地上生活的人每天呼吸的空气质量来说是绿色与安康,但对很多水中生活的鱼儿来说,就是黑色与灾难。 在人类历史上,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因为在征服者这个角色中包含着这样一种意思:他就是权威,即只有这位征服者才能知道,是什么在使这个共同体运转,以及在这个共同体的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没有价值的。结果呢,他总是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征服最终只能招致本身的失败( 利奥波德 1997 )。 其实,只有人才明白自己仅仅是进化旅途中的其它生物的同路者,这应该使我们具有一种与同行的生物被亲缘联系着的观念,我们有生存的欲望,也应该允许它们生存,而且生物界是一个被各种关系编织出的复杂而连续的系统。人类现在正是探险船的船长的时候,但人类本身已经不是这只船唯一的探索目标了( 利奥波德 1997 ) 。 8.7 灭绝——木已成舟 一些生态学家在大自然的复杂性面前倒是谨小慎微,譬如 Ludwig 等( 2003 )坦言,“政治家、资源管理者和利用者不应该也不可能期望生态学研究会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这是因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过程往往是很慢的,等待科学研究获得完备的答案实际上是徒劳的;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决策必须依据当前的知识立即做出;在很多自然系统中唯一的可以了解它们可持续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开发它们”。对长江这样一个全长达 6300 km 、流域面积( 180 万 km 2 )占全国总面积的 18.7% 、以及数千种水生生物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与水沙背景下极其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来说,生物及其生态过程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充满着不确定性,一些物种的兴衰与命运需要在相当大尺度的时空演绎之后才会被人们所感知或察觉,而此刻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木已成舟。 遗憾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却被一些不懂生态的人痛批为肆无忌惮的神秘主义。就如 利奥波德( 1997 ) 所说,“今天,普通的公民都认为,科学知道是什么在使这个共同体运转,但科学家始终确信他不知道。科学家懂得,生物系统是如此复杂,以致可能永远也不能充分了解它的活动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水中的生死轮回及其隐藏的深刻寓意,既在河流的演化历史中留有记录,也镌刻在物种的进化历史之中,但它经历了数以千万年的变迁与累积,大多数证据早已消逝,所形成的千古之谜决不会轻易让人知晓。 在此我并不讨论应该建坝还是拆坝,但可以说,水坝像把双刃剑,利弊都很突出,它造福人类的能力无与伦比(发电、蓄水、灌溉等),但对一些生活在河流中的物种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而且两者不可调和。我只是想客观地评价它与长江水系生物多样性危机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如果这能为决策者与社会大众对水坝生态效应的认知提供些许帮助,就心满意足了。 针对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我的看法是悲观的。我们难以恢复中下游的江湖关系以使河水在干支流、湖泊、沼泽、洲滩等构成的复杂水网系统中自由自在地漫流,也无法疏通干支流的鱼类洄游通道。因此,我们根本不可能恢复原来的自然生命网络!我们欢乐了,而长江却哭泣了,因为它耗费数百万年的时光辛苦囤积起来的自然遗产,顷刻间将灰飞烟灭! 8.8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需要生态文明的呵护与维持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也倚赖于自然的生态过程,尽管在人的眼中是那样的平庸,而正是这些‘鱼、树、草’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才是我们得以雕刻出那种可称之为文明“珍品”的原材料,但人并不能超越大自然,也得在自然历史的长河中漂流。人只有犯罪后才进班房,而鱼则被水坝无端囚禁。我们不可以也不必要榨干每一滴河水。我们应该对大自然的原始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给予尽可能多一点的呵护,这并不是人类的施舍或怜悯,也是对人类自身的呵护,谁说一定不会遇上因果轮回呢?当然,这绝不是让我们重回蛮荒的过去,而是睿智地与自然和谐共存。只有这样,人才可以从动物野蛮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才有超越野兽的客观证据,才配得上“文明”乃至“生态文明”的称谓! 利奥波德( 1997 )曾有一句名言:“我们蹂躏土地,是因为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属于我们的物品。当我们把土地看成是一个我们隶属于它的共同体时,我们可能就会带着热爱与尊敬来使用它”。对河流来说,莫不是如此。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如何修复?如何保护?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对此的科学探索亦是生态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陈宜瑜 .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保护长江生命之河 . 中国水利, 2005 , 8 : 10-12. 朱汝兰 . 长江传 .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 劳里 WR. 大坝政治学——恢复美国河流 . 石建斌等译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董耀华,汪秀丽 . 长江流域水系划分与河流分级初步研究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3 , 30 : 1-5. Nelson J S. Fishes of the World. 4th.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6. Ormerod SJ. Current issues with fish andfisheries: editor’s 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3, 40 : 204-213. 曹文宣 .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 江西水产科技, 2011 , 126 : 1-4. 余志堂 . 大型水利枢纽对长江鱼类资源影响的初步评价(一) . 水利渔业, 1988 , 3 : 24-27.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 长江鱼类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 陈宜瑜,曹文宣,郑慈英 . 珠江的鱼类区系及其动物地理区划的讨论 . 水生 生物学报, 1986 , 10 : 228-236. 杨锡臣,窦鸿身,汪宪栕等 .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的水文特点与资源利用问题 . 自然资源, 1982 , 1 : 47-54. 常剑波,曹文宣 . 通江湖泊的渔业意义及其资源管理对策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 8 : 153-157. Cho R. Removing dams and restoring rivers. Newsfrom the Earth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2011. 王海英,姚畋,王传胜等 . 长江中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和压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 13 : 429-433. 易水,范晓 . 反水坝运动在世界 . 中国国家地理, 2003 , 10 : 88-99. Struck D. 2014. Setting rivers free: As damsare torn down, nature is quickly recovering.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Retrieved 9 April 2016. 王若男,吴文强,彭文启等 . 美国百年拆坝历史回顾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5 , 13 : 222-232. 水博 . 2005. 走出拆坝的误区 . 人民网( www.people.com.cn ) . 王亦楠 . 妖魔化水电开发要不得——“建设生态文明”须先走出“生态愚昧”的认识误区 . 中国经济周刊, 2016 , 27 : 78-81. 乐佩琦,陈宜瑜 .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汪松 , 解焱 .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 第一卷 红色名录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徐薇,杨志,乔晔 . 长江上游河流开发受威胁鱼类优先保护等级评估 . 人民长江, 2013 , 44 : 109-112. 陈进 . 神秘的三江源之旅 . 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5. 张沙龙,侯轶群,王龙涛等 . 长丝裂腹鱼的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研究 . 淡水渔业, 2014 , 44 : 32-37. 曹亮,张鹗,臧春鑫等 . 通过红色名录评估研究中国内陆鱼类受威胁现状及其成因 . 生物多样性, 2016 , 24 : 598-609. 刘建康,何碧梧 .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队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长江四大家鱼产 卵场调查 . 水产学报, 1982 , 6 : 287-305. 钮新强,谭培伦.三峡工程生态调度的若干探讨.中国水利, 2006 , 14 : 8-10. 姜伟.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研究.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2009. 柏海霞,彭期冬,李翀等 .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地形及其自然繁殖水动力条件研究综述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 , 12 : 250-257. 朱滨,郑海涛,乔晔等 . 长江流域淡水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及其生态作用 . 中国渔业经济, 2009 , 27 : 74-87. 谢平 . 鲢、鳙与藻类水华控制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陈宜瑜 . 鳡鱼的颅骨结构及其对掠食生态的适应性 . 海洋与湖沼, 1980 , 11 : 169-172. Webber T. Huge, once-hated fish now seen asweapon against Asian carp. Pantagraph. Associated Press , 2016. Retrieved July 31, 2016. Cassens I , Vicario S , Waddell VG , Balchowsky H , Belle DV , Wang D , Chen F , Mohan RSL , Sim ō es-Lopes PC , Bastida R , Meyer A , Stanhope M J , MilinkovitchMC . Independent adaptation to riverine habitats allowedsurvival of ancient cetacean lineage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2000, 97 : 11343-11347 . 刘仁俊 . 白鳍豚的生态适应与资源保护 . 水产科技情报, 1980 , 5 : 18-19. 陈佩薰,刘沛霖,刘仁俊等 . 长江中游(武汉一岳阳江段)豚类的分布、生态、行为和保护 . 海洋与湖沼, 1980 , 11 : 73-84. 陈佩薰,林克杰,华元渝 . 白暨豚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 水生生物学报, 1985 , 9 : 176-185. 陈佩薰,刘仁俊,王丁等 . 白鳍豚生物学及饲养与保护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华元渝,张建 . 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及其锐减原因的分析 . 南京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1993 , 16 : 64-71. 王丁,王克雄,刘仁俊等 . 白鳍豚声行为及听觉灵敏度的初步研究 .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89 , 11 : 116-121. 周开亚,钱伟娟,李悦民.白鱀豚的分布调查.动物学报, 1977 , 23 : 72-79. 华元渝,张国成,赵庆中等.白鱀豚栖息活动区及其群体活动的初步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1986 , 35 : 2-5. 华元渝,项澄生,董明利,章贤,陈年根,徐新民.长江江豚的交配行为和摄食行为的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4 , 3 : 141-146. 于道平,王江.铜陵江段白鱀豚生态环境与行为的变化.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1999 , 18 : 227-231. Zhang X, Wang D, Liu R, Wei Z, Hua Y, Wang Y,Chen Z, Wang L. The Yangtze River dolphin or baiji : population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issues inthe Yangtze River, China. Aquatic Conserv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2003, 13 :51-64 . Zhao X, Barlow J, Taylor BL, Pitman RL, Wang K,Wei Z, Stewart BS, Turvey ST, Akamatsu T, Reeves RR, Wang D . Abundance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Yangtzefinless porpoise in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8, 141 : 3006- 3018 . 郝玉江,王克雄,韩家波等 . 中国海兽研究概述 . 兽类学报, 2011 , 31 : 20-36. 张先锋,刘仁俊,赵庆中等 . 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现状评价 . 兽类学报, 1993 , 13 : 260-270. Birstein VJ, Hanner R, DeSalle R. Phylogeny ofthe Acipenseriformes: cytogenic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 Environmental Biologyof Fishes, 1997, 48 : 127-155. 余志堂,许蕴酥谢懙� . 葛洲坝枢纽下游中华鲟繁殖生态的研究 . 鱼类学论文集(第五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 1-14. Wei Q , Ke F, Zhang J, Zhuang P, Luo J, Zhou R,Yang W. Biology,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of sturgeons and paddlefish inChina.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1997, 48 : 241-255. 庄平 , 王幼槐,李圣法等 . 长江口鱼类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Xin D, Zonglin D, Mingyan C. Spawning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ipensersinensis in Yangtze River just below Gezhoba Dam, in Williot P. (ed.)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urgeons. Bordeaux(Gironde, France), 1991. pp. 235-242.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研究所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 1991. 吴金明,王成友,张书环等 . 从连续到偶发 : 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发生小规模自然繁殖 .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 24 : 425-431. 孙璐,李继龙,陈大庆等 . 基于 GIS 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 淡水渔业, 2008 , 38 : 40-44. Xie P. Three-Gorges Dam: risk to ancient fish.Science, 2003, 302 :1149. 刘成汉 . 有关白鲟的一些资料 . 水产科技情报, 1979 , 1 : 13-14. 邓中粦,余志棠,赵燕等 . 三峡水利枢纽对长江白鲟和胭脂鱼影响的评价及资源保护研究 . 见: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 42-52. 鲁雪报,倪勇,饶军等 . 达氏鲟的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 . 水产科技情报, 2012 , 39 : 251-257. 祁得林,晁燕,杨成等 . 川陕哲罗鲑 Cyt b 基因克隆及其在鲑亚科中的系统发育关系 . 四川动物, 2009 , 28 : 805-809. 申志新,唐文家,李柯懋 . 川陕哲罗鲑的生存危机与保护对策 . 淡水渔业, 2005 , 35 : 25-28. 茹辉军,李云峰,沈子伟等 . 大渡河流域川陕哲罗鲑分布与栖息地特征研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 24 : 1779-1785. 吴金明,杨焕超,邵俭等 . 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环境特征研究 . 水生生物学报, 2017 , 41 : 214-219. 李柯懋 . 三江源区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影响评价和鱼类增殖保护建议 . 中国水产, 2007 , 385 : 72-73. 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等 . 中国鲥鱼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 26 : 679-684. 谢平 . 从生态学透视生命系统的设计、运作与演化——生态、遗传和进化通过生殖的整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汤奇成,熊怡等 . 中国河流水文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姜加虎,窦鸿身 . 中国五大淡水湖 .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 梁亚琳,黎昔春,郑颖 . 洞庭湖径流变化特性研究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 5 : 67-71. 王雪,赵学峰,赵学军 .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倒灌特性对比分析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 34 : 9-12. 陈宜瑜,陈炜 . 关于白鳍豚的一些形态解剖资料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 5 : 360-368. 肖文,张先锋 . 截线抽样法用于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研究初报 . 生物多样性, 2000 , 8 : 106-111. 刘磊,胥左阳,杨雪等 . 枯水期鄱阳湖重点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及行为特征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6 , 40 : 276-280. 廖伏初,何望,黄向荣等 .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其变化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 26 : 623-627. 李红炳,徐德平 . 洞庭湖“四大家鱼”资源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 内陆水产, 2008 , 6 : 34-36. 李杰钦 . 洞庭湖鱼类群落生态研究及保育对策 .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3. 钱新娥,黄春根,王亚民等 . 鄱阳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其环境监测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 26 : 612-617. 黄晓平,龚雁 . 鄱阳湖渔业资源现状与养护对策研究 . 江西水产科技, 2007 , 4 : 2-6. 吴斌,方春林,甘江英 . 鄱阳湖“四大家鱼”的现状分析与生态经济前景 . 中国水产, 2014 , 10 : 27-28. 陈家宽,赖锡军,蒋勇等 . 鄱阳湖水利枢纽 “为”生态还是“伪”生态?亦或开发保护之争?中国周刊, 2017 , 1 : 54-59. 利奥波德 A. 1997. 沙乡年鉴 . 侯文蕙译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傅伯杰,张立伟 .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与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 33 : 441-446. Ludwig D, Hilborn R, Walters C. Uncertainty,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conservation: Lessons from history. Science, 1993, 260 :17-36. 巴晓方 . 连通江河湖沼 . 世纪行, 2004 , 4 : 11-15. 蒋志刚,马克平 . 保护生物学原理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马克平 . 保护生物学、保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科学 . 生物多样性, 2016 , 24 : 125-126. 陈凤学 . 长江大保护视野下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历史机遇 . 中国周刊, 2017 , 1 : 20-21. 于贵瑞 . 生态系统管理学的概念框架及其生态学基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 12 : 787-794. 曹文宣 . 如果长江能休息:长江鱼类保护纵横谈 . 中国三峡:人文版 , 2008 , 12 : 148-157. 常剑波,邓中粦,张国华等 . 洪湖灌江纳苗的可行性及效益评价 . 见:陈宜瑜,徐蕴龋ㄖ鞅啵汉楹水生生物及其资源开�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 220-231. 王煜,翟振男,戴凌全 . 补偿中华鲟产卵场水动力环境的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研究 . 水利水电技术, 2017 , 48 : 91-97. 致谢 :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 KFJ-SW-YW026 )和中国科学院 B 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 XDPB02 )联合资助 本文来源: 谢平. 2017.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利工程是祸首,酷渔乱捕是帮凶. 湖泊科学,29(6): 1279-1299. (doi:10.18307/2017.0601 ) 电子版免费下载地 址: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70601flag=1journal_id=hpkxyear_id=2017
24680 次阅读|52 个评论
黄河输沙量不再是世界第一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7-9-10 16:10
目前通过黄河中游四站的总输沙量比传统上所说的16亿吨减少了80%以上,丰水多沙年份也只有2-3亿吨,少沙年份不到一亿吨。 黄河总输沙量已经低于长江和亚马孙,不是世界第一了 小浪底水库蓄水以后,黄河下游一直是冲刷环境 虽然黄河径流也在不断减少,但黄河中下游河水含沙量比过去降低了 50% 以上, 黄河正在由“黄”转“浑”, 当然距离“黄河清”的梦想仍比较遥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32083.html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572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是一代人,混搭词也成
热度 1 ncepuztf 2017-8-21 10:15
个人分类: 生活|1049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山就是高山!
热度 5 ericmapes 2017-5-11 17:10
高山就是高山! 我如此回复“搞死个学者怕啥”的说法:“正如高山所言,陈辩解无力甚至错误,有多大理由,那50万元就是事实贪污,应该主动认错退还,而不是怪体制,也就可能不至于被判刑了。 当然,这在于辩解所述属实的情况下。 现在的情况是,贪腐难查,理论上5000元就可判,既然50万是贪污,还要狡辩,而不按法规制度行事,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这些评论,基于文章信息确实、法规制度不可违背及现在反腐态势!” 附上: 山东大学长江学者贪污50万的荒缪逻辑 高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07017do=blogid=1054318 拥有长江学者、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山大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主任等多个头衔,陈哲宇却被50万元“绊倒”了。2016年年底,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他及3名同事犯贪污罪,陈获刑4年、被处罚金25万元。 其实就是贪污了一笔钱,承认了也就算了,非要狡辩,非要归结为体制问题,而且狡辩的理由 荒谬到了极点。他和同事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陆续套出400万元的课题经费设立“小金库”,后来,根据科研贡献多少分掉了“小金库”中的50万元,这成为他们被指控贪污的源头。 我们看看这位老大狡辩的若干理由,小金库的事情先不说了,就说这50万算不算贪污 1.判决书认定,依照银行走账的流水,50万元注册资金来自陈哲宇2011年长江学者学科建设经费及另两个科研课题。基于被分的50万元系科研经费的定性,,陈哲宇等4人被判贪污罪。 狡辩理由之一,是50万挪用经费注册公司后产生一定利润,所以例如与50万资本混在一起,利润部分 不算贪污。 老大,长点脑子,公家的钱产生的利润还算公家的,这是狗都明白的道理,你们家狗生了小狗, 他还是狗,不是猫,混不了。 2.陈哲宇称,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他和团队成员长期加班加点进行科研,经常“五加二”“白加黑”,一年四季几乎天天加班,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例会也都定在周日召开,他们却从未领取过加班费。 老大,学校加班加点最多的是刚毕业的一批压迫最狠的人,他们是不是有资格贪100万?我本人过年 三十以外都在干工作,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这是贪污的理由么? 3.此外,课题的结余经费也有渠道进入项目负责人的专门账户。2013年12月,山大发布的《山东大学科研项目结题结账及结余分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结余经费可分配不超过55%进入项目负责人科研绩效费账户。 “这些文件表明,在2014年1月1日以前,陈哲宇可以领取结余经费支出课题组成员加班费、保健津贴等;在此之后可以提取55%的科研绩效。” 不经过学校财务,自己给自己发绩效,太牛逼了,干脆财务解散,大家自己搞算了 4.陈哲宇有“长江学者”“泰山学者”两个称号。按最初的规定,这两个称号每年各有奖金或岗位津贴10万元。而据他称,长期以来,山东大学并未支付他“长江学者”的奖金。 这个也是理由,看来你贪污,主要是因为学校欠了你的钱,他是后面的大黑手 5.陈哲宇认为,自己为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试剂、设备、细胞株以及转基因小鼠。但由于物品是由个人从国外买进,国外无法提供发票,垫付的钱始终无法通过正规途径从学校报销。 我们大家都垫过钱,很多没经费的老师最后都是自己掏钱,都没地方报销 陈宇哲老师还是比较冤的,但是他的解释站不住脚,唯一能解释的就是那些操控千万甚至上亿的大奸大恶不知道分了多少钱,自己拿这么一点,况且也干了不少就判刑这么重,这才是他想说的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1500 次阅读|8 个评论
镇江大江风云
热度 1 terahertz 2017-5-1 21:48
2017年5月1日参观了镇江市长江湿地公园的大江风云景区。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4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何时东流去?| "华夏山水的由来" 专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7-4-17 15:59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思古通今,气势磅礴,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怀时光流逝、纵论世事变迁,堪为千古绝唱。而这其中的 “大江东去”一句,也点出了本文的主题——华夏龙脉长江的沧海桑田、前世今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长度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成为中华民族的龙脉。地理学上的“大江”,包括了长江,也包括了金沙江。那么,我们什么时候知道长江包含了金沙江?长江又是什么时候包括了金沙江?长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贯通东流?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有“岷山导江”一说,后人将其理解为“岷江为长江之源”,这一观点长期被视为亘古经典。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知行合一,穷其一生,探江溯源,完成了地理科学上的伟大著作《溯江纪源》,提出“推江源者,当以金沙为首”的科学论断,否定了“岷江为长江之源”的认识,开启了长江地理科学研究的新纪元。 整整一个世纪前,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者丁文江循徐霞客当年的滇游路线考察金沙江。他怀揣《徐霞客游记》,每日“倦甚则取游记读之,并证以所见闻”。在元谋的环洲乡,他登高望远,俯看龙川江和金沙江之汇,发现“现在的龙川河的水量很小,不能冲出如苴宁平川这样的宽谷……我的意见是从川边来的鸦砻江,与龙川河、红河本来是从北向南的一条大江。以后鸦砻江的水被自东向西推进的扬子江抢了去了。”这段日记的主题是说,金沙江上游曾经南流入海,后来被下游袭夺而成如今的东流之势——这就是一个世纪以来广为学界研究和争论的金沙江“南流与袭夺说”的雏形,可谓是百年长江历史研究之开山之作。之后的百余年,众多中外科学家对长江演化历史进行过专门研究,对于“长江东流水系形成于何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存在重大争议,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世纪谜题”。 “长江的前世今生”一文,回顾了百余年来中外科学家对长江演化历史的研究,提出所谓长江的“诞生”,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一系列构造和地貌单元,最终注入东海,形成统一的东流水系的构造-沉积-地貌演化过程。这一将长江演化置于亚洲宏观区域构造地貌演化的思路,有别于经典地貌学上特指的河谷地貌的发育或者变迁。 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盆地开展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揭示出在始新世时期区内存在大型的南流水系,在渐新世期间(或渐新世末期)南流水系转向东流,形成长江第一湾。长江中下游新生代盆地的沉积记录也显示,长江上游物质在渐新世晚期就已经能够到达下游,表明贯通东流的长江水系从此诞生。 长江是超大型河系,其地质演化主要受到区域构造地貌控制。在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地区岩石圈加厚,地表隆升;亚洲东部岩石圈持续伸展减薄,西太平洋边缘海扩张,导致中国西高东低的宏观地形格局逐渐建立,长江的发育与演化正是孕育在这样的宏观构造地貌背景之下。 :郑洪波, 魏晓椿, 王平, 何梦颖, 罗超, 杨青. 2017. 长江的前世今生.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 385–393, doi: 10.1360/N072017-00003 :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47/4/10.1360/N072017-00037?slug=full%20text : 华夏山水的由来 秦岭的由来 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105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该知晓的华夏山水——为《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做一回广告
热度 2 周浙昆 2017-4-13 14:50
我不是商人自然用不着做广告,但是当今这个社会,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好酒也怕巷子深,科学家也频频给自己做广告,微信,推特, researchgate 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你不做广告,你的论文就会淹没在汪洋大海中。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喜广告,连自己论文的 PDF 都很少主动送给同行。我认为发表了,在哪儿了,需要的自然会去读。今天早晨读了《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通过邮件送来的《华夏山水由来》的专题,忍不住为其做一回广告。 这个专题由《华夏山水的由来 》、《长江的前世今生》、《台湾岛的年龄》、《东海的来历》、《秦岭的由来》和《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等文章组成。我推荐这个专辑有三个理由:其一、华夏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大地,其山水的由来我们应该知晓;其二、这个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地球科学,而主题则是华夏子孙,普通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比如长江何时掉头东流?影响大半个中国的季风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其三、文章大多基于作者之前的研究成果,但是文字通俗易懂十分接地气,看看这一段“在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里 , 有一首脍炙人 口的诗 : “ 携书弹剑走黄沙 , 瀚海天山处处家 ; 大漠西 风飞翠羽 , 江南八月看桂花 .” 诗的后两句可用来描述 今天华夏西北大地干旱少雨、飞沙走石 , 而江南地区 湿润多雨、桂花遍地的自然环境”。你没有读错,这是一篇科学论文的开头 ( 郭正堂. 2017. 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 421–437)。 读了这个专题的以后,我第一时间向我的学生做了推荐,特别是男同学们做了推荐,这个专题可以丰富你的知识,增加你的内涵,为你“撩妹”提供子弹。如果一个在华东的男生,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暮春,向等候已久的美眉献上玫瑰的同时,说一句,“这天气真讨厌,你的衣服都打湿了,其实我们这里原来是沙漠耶”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既然是做广告,就要有广告词。其实广告词汪品先院士自己已经写好了:“ 你知道原来中国的地形曾经东高西低 , 后来才是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吗 ? 你知道今天的江南沃土也曾 经是当初的荒漠 , 西北的沙漠也是后来才有的吗 ? 你知道六百多万年前并没有宝岛台湾 , 而两万年前从上海可以步行走到东京吗 ?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三千里秦岭将中国分为南北 , 成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吗 ? ” ( 汪品先 . 2017. 华夏山水的由来 .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 47: 383 –384,)。要想知道这些,请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第47卷, 第4期, 2017,《华夏山水由来》专题 http://g9ogn.count.bestedm.org/new_track/t/4e8d4e152c1ca0ba0e8c1b265ef03ffce9332d7eb64adbddb91951665e3cb92a85508c0ada9aba108020c1ffd424626429f5a345ed9fec6f4f891e865c6d3bbf41eb84fe244fc62523a01f6b01e22344e3c1e93268ce1ac2823c25412bacdf6f37584a2091e29279
个人分类: 随想|2463 次阅读|2 个评论
iConference 2017
热度 1 terahertz 2017-3-23 23:00
2017年3月22日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iConference 2017。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3873 次阅读|2 个评论
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分馆
terahertz 2017-3-23 22:28
2017年3月21日参观了武汉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分馆。
个人分类: 图书馆|3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镇江宜园
terahertz 2017-3-12 12:37
2017年3月12日参观了位于镇江市丁卯片区的宜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长江生态湿地公园(江苏镇江)
热度 2 terahertz 2017-2-12 21:10
2016年2月11日参观了位于江苏镇江的中国长江生态湿地公园。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5438 次阅读|4 个评论
武汉教育电视台--3期与长江生态相关的节目
candyshan 2016-12-28 08:55
1.走进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聆听水生生物的呐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Q0NjczMw==mid=2247483657idx=1sn=05642e4d7a5bdf9a77000017d6f18ea7chksm=eac0e6abddb76fbd5e82e82a5fd777ff72c44da642545069927becbb1c813f625cff018141d5mpshare=1scene=23srcid=1228khjF0cXQ1GnwLAErRuPu#rd 2.留住江豚的微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Q0NjczMw==mid=2247483660idx=1sn=cb078cff482c09ea7a641da5b7b7aa0fchksm=eac0e6aeddb76fb88c4b7999425d9e84311a37d1db40c0d15bf2d11c46d25fc428c9cf11f3cdmpshare=1scene=23srcid=1228xaZM5yn5mJRfpsG9EHdr#rd 3.21公里长江故道呵护的生命--江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Q0NjczMw==mid=2247483721idx=1sn=47e05b365221be457d96ffe5af2193c4chksm=eac0e6ebddb76ffd79306bbad07aa3f1b249c53862a5052bb28004f48991f9fe94827ce5de9fmpshare=1scene=23srcid=12283zbjSrRbdojxMkxOJkCs#rd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博物馆|3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绝· 老同学聚会
热度 6 hcy98765 2016-11-3 10:51
七绝 老同学聚 会 白发同窗欣聚首, 千杯不醉语无休 是非成败长江水, 谈笑声中泪涌 流 。 (2016、9、21、于西安)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0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在长江口建设深水大港的伟大构想
热度 1 Zhomin 2016-10-13 21:53
长江全长 6380km ,居我国大河首位,也是世界第三大河。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滨江临海,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体,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交汇联接的枢纽,对实施和推动三大国家战略将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异常局促的城市空间,严重地制约了上海城市的整体发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空间资源和深水岸线、航道资源紧缺的矛盾,上海若能通过对现有长江口滩涂资源的围填,形成新的土地和岸线资源,就能突破现有的空间限制和航运资源瓶颈,亦是实现上海新一轮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之一。 长江口横沙岛位于长江河口南港北槽及北港水道之间,横沙岛及横沙东滩的陆域范围大致位于 121°50′~122°22′E 、 31°08′~31°20′N 区域内的 -5m 等深线区内,西侧包括部分已成陆区域,南侧为长江口北槽北导堤,东侧距外海 20m 等深线仅约 13km 。 横沙东滩是横沙岛东侧的大型水下浅滩,也是长江口三大拦门沙浅滩之一 ,是北港与北槽的主要水沙交换区域。沙体 5m 以浅区域东西长约 45km ,南北宽 4~11km 。历史上,横沙东滩 以中部的东滩串沟为界,西侧为狭义的横沙东滩,东侧为横沙浅滩。目前,西侧滩面已在进行促淤圈围工程,东侧仍基本为自然滩面。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工程历时 13 年,完成建设各类整治建筑物堤坝总长约 170 km ,疏浚工程量超过 3 亿 m 3 。该工程开挖和维护产生的长江口疏浚土在横沙东滩吹填成陆,可为上海创造宝贵的土地资源,新成陆的空间有建设深水大港的可能性。 2011 年初,陈吉余院士正式率先提出了长江口亚三角洲的概念,在学术界内形成强烈反响,引起有关院士和专家的积极呼应和认真思考。将这一概念和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为上海缓解土地资源、港口资源等方面的战略性困难,提供了一条极富创意的解决途径。
1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 部分出版社和媒体通讯录备份
lulingkxw 2016-7-22 22:32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主流出版社和媒体的业务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为了大量节约出版经费,降低出版门槛,大量节约纸张,进而减少能耗,减少制浆用材,提高环保水平,加速信息流通,本博呼吁各出版社和媒体大力推广电子出版形式,有计划地逐步压缩纸质印刷出版。从而加快我们的文化科学事业发展。 虽然一个人的声音很微小,但它会与社会的需求一起形成巨大的共鸣,这不仅这是作者所期盼的,出版社媒体为自己的生计也需要这么做。 试问:在工资水平比大陆高许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费则比我们低很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否则,如何做文化大国,科技强国呢? (顺便转帖部分出版社媒体通讯录为备份,与朋友们分享。) 长江文艺出版社 高号林QQ83058082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王朴QQ5070245   花城出版社 汗漫QQ51888111 电话:020-37606288-503   南海出版公司 酸奶QQ9962980   延边大学出版社 东子QQ228254503   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公司 天涯QQ35350844   漓江出版社 楚人QQ26382667 QQ群号码:9191815   重庆出版社 QQ群号码:5557791   子轩出版社 QQ群号码:6595167   海图出版社 QQ群号码:5355980   天地出版社(www.tdph.cn) QQ272536962 电话:028-86715665   QQ群号码:8542430   华文出版社 QQ群号码:9201298   九州出版社 张新民QQ373694084 电话:010-68316525   QQ群号码:599379   万卷出版社 王其林QQ94233610 电话:024-81695870   三秦出版社 QQ群号码:10300545   欣辰出版社 摩卡QQ407787953 QQ群号码:10062286   敦煌文艺出版社 纷飞QQ249920853   山东明天出版社文学编辑室 孟凡明QQ59776900   清华大学出版社 QQ83744810 手机:13910298937   笑春风QQ1851968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事业部 波波QQ336272   北京出版社 bjbook@126.com QQ25391797   上海出版社 袁欣瑜QQ40072798   宁波出版社 过千山 QQ2960208   北京青春印迹文学研究院图书工作室 QQ93669345 电话:010-83359289   中国方正出版社 康弘QQ28858499   台湾联经出版社 大陆编辑 徐进 QQ69475962 手机13861413705   香港文汇出版社 北京办事处 董芳QQ14322539 手机:13911031907   天津人民出版社 任洁QQ14213303 电话:022-23332461   伍绍东QQ14213303 E-mail:mingchan@tjrm.com.cn   上海人民出版社图编一部 萧萧(萧茂春)QQ411839620 电话:021-53594508-2127   叶连云QQ6302140   河北人民出版社 聂小鱼QQ17433213   辽宁人民出版社 高编辑QQ1227421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梁红升QQ120220518   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编辑 QQ31323695 QQ群号码:4887925   山东人民出版社 QQ群号码:912536   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编辑 QQ298252973 手机:13710719205   广东经济出版社 曾振文QQ19641214 917618 手机:13711423299   吴兰平QQ 19955277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唐依峰QQ179221449   赵编辑QQ183280057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小建QQ241703746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陈绿春QQ180472258   中国旅游出版社 棋子QQ17750606   广东旅游出版社 陈宾杰QQ33220453   人民军区出版社 王编辑QQ20525288   天津教育出版社 向保QQ37036389 19298025   河南教育出版社 雨田QQ64967786   知识出版社QQ113522444 电话:010-68316525   科学出版社 李娜QQ180122462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化传播公司 金子王QQ102264797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王金柱QQ3113088   重庆大学出版社 QQ78568889 电话:023-65105569   广西民族出版社第五编辑室QQ359485568 电话:0771-15523254   中国国防工业出版社 helppeople QQ54546910   上海图书出版公司下属出版社(北京部) 小飞QQ277589916   内蒙古科技出版社 雨尉QQ271835425   华商国际出版有限公司(www.cnwpp.com) QQ17909   中国地质出版社 堪编辑QQ191698343 电话:027-62619585   知识产权出版社 马岳(从事图书自费出版业务)QQ101667896 手机:13911309334   袁伟民QQ364255 手机:13501038096   北京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 QQ394725513 电话:010-65230556转14   人民邮电出版社 徐建军QQ45938523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韩宁QQ17300599   上海画报出版社 刀寒QQ2616231   盛大新华出版社事业部 崔黄亮QQ30516415 手机:13774228522   E-mail:cuihuangkiang@snda.com.cn   深圳一鸣文化图书策划编辑QQ93516205   三杯水DV文化网(www.ourdv.com) 论坛总斑竹QQ146336   图书出版联络QQ6728941   媒体合作、活动策划联络QQ332620914   上海欧罗福文化公司 徐刚QQ600366   新锐文化公司 王树一QQ164041512   北京博维图书公司 赵政德QQ80223080   北京博康天卷图书发行公司 张若斯QQ158081853   杭州神仙鱼卡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风纪年QQ64845454   北京东方智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郑春蕾QQ54303069   北京东方艺鸣文化公司图书策划部 QQ348369446 电话:010-61765779   思域图书策划 TT QQ11309813   轻舞飞扬工作室图书策划部QQ279538385   野乔梅网络文学图书策划组 招商QQ426134305   编辑QQ36834638   北京央视资讯科技有限公司(www.cvi.com.cn)   图书部 芳子(崔华芳)QQ11720278 手机:13693611252   北京文化公司图书策划编辑 雷远清QQ360666098   紫文轩文化交流公司 王栋QQ32828174 手机:13031044359   北京翰墨林图书有限公司 刘编辑QQ228513443 电话:010-84831837   天地人文化公司 冷鱼QQ307161868   北京智工场文化图书策划高编辑QQ397467476(拒绝乳房屁股文学)   博纳图书工作室 韩墨QQ402111016 电话:0830-2679151   零月图书工作室QQ371393587 QQ群号码8325605   深圳铭润图书策划发行工作室 齐编辑QQ409256979   北京新锐文化传播公司 王树一QQ164041512 手机:13070169492   北京青春印迹文学研究院图书工作室 QQ93669345 电话:010-83359289   小小文化有限公司青春图书出版中心 QQ422343139 手机:13070725483   13213061510   四川华宇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求石(志强)QQ171451928 手机:13348890855   四川一览文化图书公司 古月轩(胡三强)QQ173954085 手机:13208113937   青春文学工作室 QQ375892966   湖北咸宁版权事务所编辑 石慧QQ9728600 手机:13235578788   唐唐漫文化出版公司 唐唐QQ42711240   北京协力图书公司 漫友QQ289083954 手机:13011297278   北京动漫文化公司 梁编辑QQ422343139 电话:010-62369221   北京智美利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图书部 QQ15391474 (来源:http://blog.qq.com/qzone/569066515/1311814983.htm) 部分媒体投稿信箱 《时代青年》杂志编辑郜艳 cngaoyan@263.net 《风流一代》杂志编辑郑儒凤 zhengzheng911@163.net 《深圳青年.国际》杂志编辑慧慧: hhwwjb@163.net jessica@zhaoni.com 《女友》杂志编辑莎梨 wsl_23@163.com 《爱人》杂志编辑贾琼 xajiaqiong@263.net 《楚风.新故事》杂志编辑罗尔 luoer@963.net 《青春阅读》杂志社 qcyd@eyou.com 《花溪》杂志编辑木每 yxmumei@yeah.net 《年轻人》杂志编辑王琳 lz_youth@21cn.com 《课堂内外.高中版》杂志社 youth.com@163.net 《辽宁青年》杂志编辑宋凌燕 slymao@sina.com 《青年心理》杂志编辑李明宇 limingyu5858@sina.com 《求职与打工》杂志编辑王学亮 wxl001@371.net 《中国大学生》杂志编辑李东辉 sunboy2277@sina.com 《女报.记实》杂志编辑肖海生 xiaohscn@yahoo.com.cn 《女报.时尚》杂志编辑小王 dancthwolf@163.net 《花季.雨季》杂志编辑顿号 xudunhao@263.net 《新空间》杂志社 zhonglj@21cn.com xkjzk@sohu.com 《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徐风 xu-feng@vip.sina.com breeze4357@163.net 《广西文学.情感真品》杂志编辑韦露 alu99@163.net 《莫愁》杂志陆编辑 lay@mochou.com 《时代姐妹》杂志编辑蒹葭 hongdou9526@sina.com 《爱情故事》 why759 gm@zhiyin.com.cn 《新女性》子规 cqxiaojing@163.com shekecidian@sina.com 《中国校园文学》谷美珏编辑 cake1980@sina.com 《华夏少年》张超编辑 杂志信箱: hxsn_home@163.com 依怡信箱: cyilan@sina.com 《少女》编辑陶陶 mytoyoyo@yahoo.com.cn 《少男少女》编辑部主任 h19891220@163.net 《中学时代》海沫编辑 haimo2000@163.com 《人生与伴侣》黄伯益编辑 zzhby@21cn.com 《现代交际》于蕾编辑 yl3012@163.com 《顺德日报》副刊 FK@SC168.COM 《温州都市报》副刊 wzqxb@wz.zj.cn 《新安晚报》文学之舟 HCS8527@sina.com 《镇江日报》副刊 zjrb@public.zj.js.cn 《中国气象报》 gaoyx@public3.bta.net.cn 《衢州日报》 qzrb@163.net 《安徽经济报》 ahjjb@mail.hf.ah.cn 《四川日报》蜀风 scrbsfb@sina.com 《北京新报》城市闲情 fanglin99@21cn.com 《承德晚报》 cddaily@163.net 《当代商报》杨小丹 dan48@163.net 《都市天地报》 feilunt_cn@sina.com 《都市女报》副刊 163.jn@163.com 《梅州日报》副刊 mzrb@163.net 《华商报》副刊 baixingfukan@mail.huash.com 《番禹报》副刊 pyb@panyu.gd.cn 《厦门晚报》副刊 xmwbfkb@sina.com 《档案报》副刊 charne@163bj.com 《北京晚报》副刊编辑 wbfkzx@bjd.com.cn 《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 gczk@21cn.com 《桂林晚报》闲情 wbpwb@163.net 《厦门日报》海燕 haiyan@xmrb.com 《京华时报》胡同版 7to7@sina.com 《湖州晚报》 hzwb@mail.huptt.zj.cn 《中国石化报》姜高毅 jianggaoyi@sohu.com 《中国水利报》蓝色周刊 lszk@chinawater.com.cn 《天津日报》满庭芳 jjw1307@sina.com 《闽南日报》副刊部 mnrb-fukan@163.com 《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tkb@jcrb.com.cn 《环境与发展报》人与自然 hjyufz@fm365.com 《西安晚报》副刊 xawbfk@pub.xaonline.com 《三峡都市报》 sxdsb@public.cta.cq.cn 《城市情感》《深圳特区报》 dzbemail@szszd.com.cn 《黑龙江日报》生活随笔、小小说 huati888@sina.com 《生活早报》 sjzdaily@heinfo.net 《生活报》散文、随笔 shbwangjian@0451.com 《北京日报》文艺周 .com 《深圳青年》一滴水里的海 szxyx02@163.com 《伊梨日报》 rbs-yn@mail.xj.cninfo.net 《灵河网络》网络故事编辑 zhangjj2799@sina.com 家庭主妇报男人女 *jtzfb@public.jl.jl.cn 《江晨读》社区生活网事如风 zhenglq0829@sina.com 私人空间编辑伊心 zhanld@sina.com 《中国青年》人生青春 spark@spark.com.cn 青年报道 scarlett_lin@sina.com 青春爱情 aiqing211@sina.com 青春成功 zjwx999@sina.com 青年广场 khbd@263.net (百度文库)
个人分类: 其他|1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抗洪符合自然规律吗?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6-7-10 19:37
赵建民 2016-7-1019:08 长江防洪就是要保地面高程小于长江洪水位5-10米、甚至20米的泄洪区,这其实是不怎么符合自然规律的。 再论两湖洪水 (郑重推荐) 四因地制宜适(应)水而居 堤垸底部大平小不平,土壤水分微域特征显著,因此在农作物布局应该做到因地制宜, 适(应)水适(作)物,发展避洪农业。 不太耐涝的旱作作物如棉花、油菜、玉米等应该种植在相对高亢的地方。易受淹的地方主要是以水稻为主,也可以种植黄麻等耐涝作物,地势更为低洼的地方,可以挖塘,既可以蓄纳洪水,也可以发展各种水产业,种植莲藕、菱角,养殖鱼、虾、蟹和鸭鹅等水禽。七八月份容易发生涝渍的时期应该是主要农作物最耐淹的时期,如中稻。 发展 基塘农业,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联合调度,充分发挥坑塘和土壤 - 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除涝抗旱 。两湖平原地带地下水埋深较浅,汛期只有一米左右,非汛期只有两到三米,便于开发利用。 含水岩相复,杂由砂、亚砂土、粘土交互组成,浅层土壤主要是河湖相沉积物,粘土的分布面积约占平原面积的一半以上,但深层砂砾石底层面积较广,给水性较好,深层地下水开采潜力大,因此,就地利用地下水是两湖地区抗旱除涝的重要措施,不仅可以满足春季的抗旱水源,还能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对夏季暴雨径流的吸纳能力。 堤垸内大平小不平, 平整土地, 实 现 “ 一块天,一块田 ” ,可以 避免洪水在田野间漫流 , 加剧 低洼处积水 。田块之间应有排水沟,引导 洪水有序流动,通过骨干排水沟 外排 或进入容泄区 。对于排水困难的低地,还 可以 在周围修些围堤,防止周边径流汇入 。 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是低洼地带发展生态农业很好的模式, 发展水产养殖,形成农渔复合体系 , 在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的同时, 开挖坑塘 可以 实现坑塘与田块相间的 “ 台田化 ” ,有助于降低地下水位,开挖坑塘的弃土可以垫高田面,进一步增加地下水埋深 。为了 防治内涝和渍害 , 两湖平原地区在农田 占土地总面积的 40%-60%的同时 ,坑塘水面应占 20%-30% ,基本建设用地各占 10%-20% ,也就是说坑塘水位每上升 1m ,可以滞纳 200-300mm 降水产生的暴雨产生的径流。而且星罗棋布的坑塘 不仅 滞纳地表径流,而且还 可以 汇集地下水, 增加 春季 抗旱水源, 实现地表水 - 土壤水 - 地下水联合调度的 , 起到 在汛期 降低地下 和地表 水位 ,腾空库容的作用 。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首先是 加固堤防 ,在堤身中采用 混凝土灌浆形成防渗墙 ,堤防迎水坡抛石防冲或修建 丁坝等控制工程 ,背水坡 砌石防护,形成反滤层 ,减少高水位差条件下可能的渗流破坏。堤防 坡面植树绿化 。 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以及洞庭湖水系上游山区的水库,可以有效控制长江、汉江和洞庭湖的水位。两湖平原周边的山冲岗地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容易发生旱灾,有“旱包子”之称,修建水库,营造水源涵养林,加强水源调节能力建设,实现多年调节,不仅有助于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减轻了两湖平原,特别是武汉周边、汉北地区以及洞庭湖西尾闾地区的防洪压力。 加强堤垸内部的排水能力,在特大暴雨条件下,排灌站容易受淹或因大风雷电灾害造成动力中断,因此需要有备用动力。城市的积水节点往往是一些下凹式立交桥,因此,立体交通应多采用上跨式,同时应多准备一些排水车等机动排水能力。实际上, 干栏建筑是一种 适(应)水而居 的建筑形式,南方潮湿,楼房的第一层往往是架空层,也避免了水浸灾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89677.html 上一篇: 江湖关系 下一篇: 谁在为美利坚的海外利益而战 李维纲 2016-7-1013:45 古云梦泽的消亡过程,是一个“围湖造田”和自然沉积相结合的过程。田是要造的,并没有错;错在不该“围湖造田”;而应该像珠三角那样,掘湖造田、掘渠造田、掘塘造田。水面宽广了,水虽多,水位也不会大幅上涨,造成巨大损失。 博主回复(2016-7-1019:38) : 长江洪水还是要尽快的排到大海里。 转 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85245.html 上一篇: 三峡是一个奇怪的水库 下一篇: 卢麒元:钢而后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89058.html 李维纲 2016-7-1015:03 历史上,开发低洼易涝的珠三角,主要采取了掘湖造田、掘渠造田、掘塘造田,形成“基塘模式”的正确路线;开发古云梦泽,主要采取了“围湖造田”的错误路线。长期历史形成的错误,不可能在短期内纠正,需要做长远规划、逐步实施改造。 博主回复(2016-7-1019:43) : 珠江三角洲也是圩堤的 李维纲 2016-7-1014:52 江汉平原高程比荆江水位低了10-20m,水往低处流,只能是淹没江汉平原,恢复云梦大泽。但是这是不可能允许的。 —————————————————————————————— 在预作规划安排、多年建设之后;还其泽国本性,小岛星罗其中;未必是不可能允许的(当然,需假以时日)。 博主回复(2016-7-1019:45) : 从水力学角度,荆江北泛走汉水故道更容易行洪,但对武汉的冲力也更大。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473 次阅读|4 个评论
长江沿岸城市内涝的根本原因——关门淹
热度 12 jiangming800403 2016-7-7 10:49
博主回复(2016-7-709:33) : 武汉气象站七日连续降雨接近600mm,是建站以来的最大值,相当于中欧柏林或者莱比锡一年的降水量。 当然,这和国内最大七日连续降雨的记录值还相差甚远。 降雨量太大的话,地面硬化对产流的影响已经不明显,由于前期降水量已经不少,加之沿江平原地下水位浅,土壤水分已经充分饱和,产流模式已经不是超渗产流而是蓄满产流,因此即使不是硬化地面,在纯粹的自然植被上面径流系数大概也能达到0.8~0.9,径流深500mm左右。 更大的问题是,沿江城市,以及汉江、湘江、赣江等河流下游的城市,汛期外江水位都高于城市地面,依靠堤防防护,这就造成了关门淹。如武汉东湖的正常水位在20米左右,而长江武汉关站汛期的水位可以达到25米。长江水位超出武汉地面数米 ,城区积水只能依靠抽排,而百年一遇的降水远远超出排水泵站的设计标准。 武汉、南京,包括南昌等沿江城市都有大面积的内湖,城市内湖可以起到暂时性的滞纳洪水的作用,如果水面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1/10,对于大暴雨与特大暴雨产生的100-200mm深的径流,内湖水位上涨1~2m,就可以充分滞纳。但是对于短时期达到500mm深(相当于年径流的1/2)的径流,相当于内湖水位要上升5米之巨,这是无能为力的,而且武昌城区很多湖泊,上游还有很多山丘区的集水面积,承受上游山洪的压力也很大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6663 次阅读|24 个评论
云梦泽,洞庭湖,三峡水库——兼谈长江大洪水
热度 25 jiangming800403 2016-7-6 19:08
云梦泽、洞庭湖,三峡水库 :两湖洪灾的关键 问题是我们要严防死守,保一个低于长江汛期水位10米,甚至20米的大锅底。 :感谢各位的评论、指正和编辑MM(也可能是JJ)的垂青,挂在科学网主页半天时间,不到3500的点击量大概是本网有史以来最少点击的头条博文。 一场可能要超出 1998 年洪水的全流域大洪水正在长江流域酝酿。这也是考验三峡工程和 98 年洪水退耕还林成效的时候了。 长江巨洪的大气环流背景是超强厄尔尼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大、停滞,从热带印度洋、南海、太平洋向东亚地区的水汽输送增加,且雨带长期滞留在北纬30°附近的西南地区东部与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今年长江一号洪峰的川江流量在每秒5万m³左右,与2010年川江(寸滩)每秒7万m³的近百年一遇洪峰相比,仅仅属于几十年一遇的中常洪水。但暴雨过程为纬线型,暴雨中心走向与洪水走向大体一致,导致上游来水与中下游暴雨洪水相叠加,长江水位全线超警,并倒灌洞庭、鄱阳湖区,造成长江两岸低平原排水不畅,内涝严重。 如果七月中旬以后雨带可以从长江中下游北抬到华北和黄河流域,今年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将不大可能超过1998年;否则,雨带如果一直在长江中下游盘踞到8月份,今年的洪水很可能超过98年。如果七八月份有台风登陆,并在南岭山区,或者鄱阳、洞庭、汉江水系形成大暴雨,与长江全线的高水位叠加,防洪形势将更加严峻。实际上,每年七八月份台风雨是长江下游特别是太湖流域洪水的主要来源。今年的一号台风姗姗来迟,但迅速加强为超强台风,并横扫台湾岛与台湾海峡,预期于九号在闽中沿海再次登陆。台风登陆后不论是向西越过武夷山进入鄱阳湖流域,还是向北横扫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巨大的热带气旋携带了充沛的水汽,都会加剧长江下游的高水位。目前太湖水面与历史最高水位相差仅仅十几厘米,受台风影响,太湖水位再创历史新高可能性甚大。 一 从云梦泽到湖广熟 在新生代的地质史上,两湖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沉陷区。第四纪以来,古长江切穿了巫山,万里长江贯通。古汉江也切穿武当山,联成一体,长江流域形成一个统一的水系。川江向东穿过了巫山三峡以后,开始在两湖盆地底部自由泛滥,形成了夏水、扬水等岔道和大片的湖沼湿地,在先秦时代这片湿地被称之为云梦泽,“ 云梦 ” 一词在先秦古籍中,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国策 · 楚策》有云: “ 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 ” 。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 麓,西至鄂西 山地,北及大洪山 区,南缘大江北岸。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是一个大面积的水体与低洼沼泽地交错的地带 。除长江外,汉江也由西北向东南注入云梦泽。 由于 水流在平原底部流速缓慢, 长江 、 汉水 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 水 面不断 被 分割 ,云梦大泽逐渐 缩小和解体。 在春秋战国时期,云梦大泽的边缘是楚文化的摇篮和中心地带,云梦泽西南侧、荆山山麓的郢是楚国早期的都城,屈家岭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文化的代表之一;云梦泽西北侧,襄阳在很早时期就成为了节制东南的水陆要冲,汉北还有随、唐、曾等诸侯小国;云梦泽的东部,江汉两水交汇之处的夏口(今武昌)也是东南重镇。 西汉时期,云梦地区属于南郡和江夏两郡。南郡的中心是云梦泽西侧的江陵(楚都郢)—夷陵一带。江夏郡的中心在大别山西南麓、汉江东岸、长江以北的三角地带。因江、汉两水泥沙的淤积,荆、汉两江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 , 扬水两岸的云梦泽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 。随着在三角洲沼泽上筑堤垸围垦,在 荆江三角洲夏水 自然堤北侧新设了华容县 (不是今天之华容县,故城在今 潜江 西南);在汉江三角洲顶部建立了 竟陵县 (故城在今潜江西北)。云梦泽的主体已南移至华容附近。以后,随着江汉 三角洲 又继续向南、向东推移, 云梦泽 南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到东汉时主体部分已而向东移至华容东南。江汉输沙堆积,泽区日益缩小淤浅,以沼泽形态为主。东汉末年,曹操 赤壁 战败至 乌林 ,已能 “ 引军从 华容道 步归 ” ,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而已。 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 。 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 “ 葭苇弥望 ” 的 “ 巨盗所出没 ” 的地区,而有 “ 百里荒 ” 之称。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已经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 随着人口增加,人们不断修筑堤垸围垦湿地,明清之际在云梦泽的基础上,已经出现了肥沃的江汉平原,谓之“湖广熟,天下足”。 江汉平原的南界是荆江大堤, 荆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矾,全长 423 公里。又以藕池口为界,藕池口下荆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长 240 公里的堤岸其实只有 80 公里的直线距离,江水在这里绕了 16 个大弯,所以,有 “ 九曲回肠 ” 的说法 。河曲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容易形成 自然裁弯 取直 ,江水从 河曲 颈部通过,成为 新河 ,老河道上下口门淤塞,形成 牛轭湖 。下荆江两岸分布了许多牛轭湖,如尺八口、 月亮湖 、大公湖、 西湖 、沙滩子等, 都是 是荆江 古河道 的残迹 。 在江汉平原形成的过程中,从 1600 年前的东晋时代开始 ,人们就在长江北岸 筑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 开始堤防还不连贯,有很多穴口向江汉平原分流,唐宋时期有“ 九穴十三口 ”的说法 。由于泥沙不断沉积, 荆江 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 。九穴十三口 分流洪水的同时, 又有 大量泥沙淤塞,分流作用越来越小, 同时为了 人们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开始 筑堤堵口 。 明嘉靖年间 ( 公元 1524 年 ) ,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 “ 郝穴 ” 被封堵,至此, 在 荆江北岸 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云梦泽全部消亡 。 荆江大堤形成以后, 荆江洪水 曾 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灾难 。从公元 1385 年(明 洪武 十八年)到公元 1937 年(民国二十六年) 共 550 多年中 ,荆江大堤共有 91 个年份溃口。从 1931 年到 1949 年的 18 年中,荆江两岸有 16 个年份遭受洪灾,几乎年年遭灾。 近 代荆江最大的一次水灾发生在 1935 年 7 月。据当 年 出版的《荆沙水灾写真》,当时荆州城外 “ 登时淹毙者几达三分之二。其幸免者,或攀树颠,或骑屋顶,或站高阜,均鸽立水中,延颈待食。不死于水者,将恶死于饥,并见有人剖人而食者。 ” 荆江的险要还在于她的 两岸 是中国中部 人口密集 、 经济发达地区 ,素以“湖广熟、天下足”著称于世 。荆江北岸的荆江大堤的保护范围 是 18000 平方公里 的江汉平原,1 000多 万人口 , 及武汉、荆州、沙市等重要城市 ,以及 江汉油田和京广线 。 一旦荆江大堤发生不测,将给 江汉平原 人民带来重大损失 ,中国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也会中断 。荆江南岸则是洞庭湖区、湖南的北大门——岳阳(石化工业基地)和京广铁路,和北岸同样重要。 有关论证预测,若无三峡工程, 荆江大堤 万一在沙市盐卡发生溃口,设想水位 44 . 6 米,溃口瞬间冲开的口门可达 1500 米,最大水量可达每秒 5 万到 7 万 5 千立方米,水头高 12 米多;第一天进入江汉平原的水量将达 45 . 7 亿立方米, 10 天进入平原的水量约 400 亿立方米,将有 2000 平方公里水深达到 2 米;长江有可能因此改道。 在 现有人口密度上,溃口造成的死亡人数,白天至少 50 万 人 ,夜间至少在 70 万 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荆江的治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一是加强荆江大堤,二是修建行蓄洪区 ,并将下荆江截弯取直,以分减荆江洪水,提高荆江的宣泄能力,同时在上游修建水库,也就是上拦下泄,两岸分滞的综合体系。 1949 年汛期,荆江出现了 44.49 米的洪水位,沿堤险情丛生。刚刚解放荆州的解放军战士与当地民众一道投入堵口抢险和复堤的战斗。 为了保护江汉平原免受荆江洪水的威胁, 1952 年 开始 兴建荆江分洪工程 , 同时大堤进行对了加固。 1954 年七八月间,长江发生了百年来罕见的洪水,荆江大堤岌岌可危, 但刚刚竣工的荆江分洪工程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保住了荆江大堤 。 汛后又按 1954 年最高水位超高 1 米的标准,开始对大堤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此后还不断通过老堤翻筑、清除洞穴、护岸固基、加高培厚等措施,提高堤防防洪能力。荆江大堤普遍加高 2 米左右,堤身也相应加宽加固,堤面形成从 8 ~ 30 米宽阔的堤顶公路,堤内外,广植杨、柳、松、杉,绿荫覆盖,景色秀逸宜人。 从 1955 年汛期以来,荆江虽多次出现有水位记录 100 多年来的罕见高水位,但荆江大堤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安然无恙。尤其是 1998 年的夏天,长江爆发百年来难遇的特大洪水,但在党中央的关怀与指挥下,百万大军严防死守,确保了荆江干堤的安全。这道坚不可摧的 水上长城 ,使沿江的历史名城和千里沃野成功地得到了保护。 1998 年后,国家全面启动加固长江干堤工程。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启动后,国家又开展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隐蔽工程”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共 28 个项目,总投资 64.94 亿元,共涉及堤防长度 1935 公里,河势控制项目涉及河段长 630 公里。 通过灌浆、护坡护脚等工程措施,根治了历史上堤身和堤防基础中残留的洞穴、软弱夹层等薄弱环节,在高水位作用下,发生渗流、管涌破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风险已经大为降低。 二洞庭湖的兴衰 由于荆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进一步扩大,替代云梦泽成为了调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矶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 “ 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 ”。 北宋时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从 1524 年荆江北岸最后一个 “ 郝穴 ” 堵口,荆江大堤连成一线 后 ,到 1860 年荆江南岸藕池溃口前,洞庭湖的全盛时期维持了 300 多年。 洪水期湖面面积达到 6000 多平方千米,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清咸丰二年 ( 公元 1852 年 ) 荆江南岸的藕池溃口,清咸丰十年 ( 公元 1860 年 ) 发生特大洪水,将原溃口扩大并冲出一条藕池河。清同治九年 ( 公元 1870 年 ) 又一次历史上罕见的 姊妹 特大洪水使荆江南岸松滋溃口,同治十三年 ( 公元 1873 年 ) 再溃,洪水又冲出一条松滋河。从 1873 年开始,形成了荆江洪水从松滋口、太平口 ( 虎渡口 ) 、藕池口、调弦口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 1860 年到 1873 年的 14 年间,是洞庭湖由兴变衰的转折点。四口分流, 大量的 洪水 携带 泥沙带入洞庭湖,洪水从城陵矶汇入长江,而泥沙却淤积在洞庭湖。 1650 年至 1852 年间, 洞庭 湖水面积 达 约 6000 平方千米,容积在 400 亿立方米以 上,四口分流以后, 平均每年有 9800 万立方米 泥沙淤积在洞庭湖, 加之,人们在浅水沼泽上筑堤垸围垦 ,洞庭湖区 水面面积以年均约 18 平方千米的速度锐减。 1949 年,湖面已缩小到 4350 平方千米,容积约为 293 亿立方米;到 1998 年大洪水前 , 完整的洞庭湖已经名存实亡,被堤垸分割为东洞庭湖、横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等若干子湖,湖区汛期总水面面积 缩小到 不足 2700 平方千米;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让位给鄱阳湖 (汛期 水面面积约 3 5 0 0 平方千米 ) 。 荆江大堤形成以后,江汉平原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在堤垸的底部,又积水形成了很多内湖,因此湖北省又被成为千湖之省,在城陵矶以下,江汉交汇一带,还有洪湖等很多通江湖泊。 1949 年以后, 在洞庭湖名存实亡的过程中,江汉平原底部的湖泊又进一步被围垦,通江湖泊多数已经建闸门控制,失去了调蓄水源的能力 。因此, 荆江河段超量洪水难以宣泄的问题进一步突出,虽然除了荆江分洪工程以外,在荆江沿岸的监利、洪湖、城陵矶附近安排了若干个行蓄洪区可以容纳大概 200 亿的洪水,但是由于人口和经济问题,这些行蓄洪区一旦动用,代价巨大,甚至基本已经难以动用。 三三峡最大的作用是防洪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最大问题是控制进入荆江的洪水,因此, 三峡工程最大的作用是防洪 , 减进入上荆江的洪水流量 。 作为特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可能最大洪水校核。 三峡是混凝土重力坝,虽然不会与天地同寿,但会比我们的寿命要长久的多,然而天塌地陷了,江汉平原还会安然无恙乎? 按照现在上荆江的行洪能力,洪峰流量达到 8 万,即使动用荆江蓄洪区也不敢保证荆江大堤不溃决,现在 洞 庭湖底抬升,荆江南泛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江汉平原高程比荆江水位低了 10-20m ,水往低处流,只能是淹没江汉平原,恢复云梦大泽。但是这是不可能允许 的。因此 , 谁也无法承受荆江大堤溃决的后果。所以必须把川江洪水控制在进入荆江以上。 三峡 145 米和 175 米水位之间,有 221亿 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而川江巨洪次洪水总量至多也就是 1000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川江一年的径流量是四五千亿立方米),所以三峡水库足以将 千年一遇川江每秒 10 万立方米的洪峰流量消减 20% 以上,减小 到每秒 7- 8 万立方米,但是这还是需要综合运用行蓄洪区才能保证荆江的安全 。不过每秒 6-8 万的洪水,通过三峡之后都会消减到 6 万以下的安全流量,就不用动用几十万人上江堤严防死守了, 使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由 20 年一遇提高到 50 年到 100 年一遇 。 如果发生超设计标准的每秒 10 万立方米以上洪水,只有采用非常手段了,比如超量蓄水,上游库区淹没面积会扩大,但总比江水溃堤泛滥好。而且除非三峡的蓄水位达到 200m 才有可能淹了重庆。三峡库尾水位最高也就是 190 多米,和川江、嘉陵江天然状态下的天然洪水位也差不了多少。 江汉平原另一大的洪水来源是汉江。丹江口水库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将汉江洪水控制在进入江汉平原之前,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工程,丹江口水库加坝以后,每年可以拦蓄超过 100 亿立方米的汛期洪水,并可以实现水资源多年调剂。 当然江汉平原堤垸纵横,汛期排水不畅,内涝和北部大洪山山洪的问题也很突出,应该蓄引排并重,加强山区蓄水能力,恢复堤垸底部内湖的蓄水能力,抽排涝水,利用江汉两河汛期低水位的间隙自流排水。三峡、丹江口水库调度,虽然可以使得荆江、汉江洪峰水位下降,但中常水位时期将延长,低水位上升,不利于平原自流排水,需要加强抽排能力建设。 三峡运行以后,清水下泄,会冲刷河床, 2003 年以来,清水下泄导致荆江河床平均下降了 1 米多,一些河段最大冲甚至深达 5 米 , 对于上荆江堤防和河道治理工程的稳定可能有一定影响, 部分迎流顶冲且地质条件较差的河段集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河道崩岸险情 , 但上荆江是地上悬河,河床下切本质上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上荆江冲刷的泥沙很可能又淤积在城陵矶以下江段,造成水利矛盾搬家。 但是三峡 对于 长江 上游川江、嘉陵江洪水,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以及城陵矶以下的下荆江、皖江、扬子江和太湖平原的洪水意义有限。 川江的洪水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金沙江洪水,另一部分是岷江 - 大渡河流域的洪水。随着金沙江 - 雅砻江、 大渡河流域的梯级水电开发,梯级水库群的调节能力将逐渐增加。另外,进入三峡的合成洪峰,除了川江本身的洪水外,还有乌江和嘉陵江的洪水,但乌江和嘉陵江洪峰同时相遇的概率不大。乌江也是我国西南水电梯级开发的一条主要河流。嘉陵江为扇形水系,汇流集中,易发生大洪水,对重庆影响尤其显著,嘉陵江在建的亭子口水库,是嘉陵江最下游的一座梯级,对控制嘉陵江洪水对重庆和三峡库区的影响具有较大作用。另外,对降低重庆寸滩水位具有明显作用的水利工程是川江的小南海水库,但小南海水库发电量少,效益费用比不高,目前处于难产状态。 长江上游水库群的综合运用,能显著削弱进入三峡水库的洪峰流量,并进一步减小荆江的防洪压力。 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和长江下游沿岸(特别是巢湖、滁河、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洪涝灾害,三峡工程可以反调节,通过控制下泄,避免上游洪水与本地水叠加抬高水位,但是这种防洪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 当然,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都是向北敞口的盆地地形,从防洪的角度,需要在周围山地,修建更多的水库,特别是在南岭、武陵山等暴雨集中的山区。 另外除了荆江洪水和湖区内涝以外,江汉平原外围的山洪和城市硬化地面的内涝问题也是今后防洪工作需要重视的问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85245.html 上一篇: 三峡是一个奇怪的水库 下一篇: 卢麒元:钢而后硅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3227 次阅读|55 个评论
[转载]重视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 ——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
tangshanlhf 2016-3-29 10:18
重视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 ——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张斌贤 2016-03-29 MOOC MOOC MOOC 微信号 openonline 功能介绍 在线教育和学习(MOOC、SPOC等)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交流基地,提供国际开放教育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资讯。主要研究MOOC开源体系结构,探讨构建网络学习平台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提供开放开源的在线评估系统。 本文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4期 转载公众号:教育科学研究 微信号:esr1203 近年来,中国教育研究的学术化、专业化水平不断遭到质疑,教育研究进展难以清晰显现,重复研究不断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育学科本身不成熟,教育研究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尚未建立起普遍有效的学科制度,即“规训”。目前,教育研究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教育学界对文献综述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普遍缺乏正确认识以及使用文献综述不规范,甚至还有不少人不知道或者说还没有弄清楚文献综述究竟是怎么回事。为此,本刊编辑部就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张斌贤进行了专访。 编辑部 :张教授,您之前对“文献综述”进行了比较透彻的梳理和归纳,请问该如何理解文献综述的真正内涵呢? 张斌贤 :国内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科书对文献综述的定义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定义,认为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文献综述,无须定义;另一类就是有定义的。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已有定义进行归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强调对相关主题已有研究成果的概括或综述;第二个层次,文献综述除了要概括、陈述已有研究成果之外,还要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论;第三个层次,文献综述在概括、评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或方向。目前,教育学界的大多数文献综述就止于第一个层面,主要强调“综”和“述”,这可能是“文献综述”一词翻译的问题或我们表述的问题所致。 按文献综述真正要发挥的作用而言,用“文献综述”一词实际是不太准确的。当前,有学者认为应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译作“文献回顾”,有学者认为应将其译为“文献评论”更符合原意。从诸多关于“文献综述”的定义看,无论是用“文献综述”,还是“文献回顾”,或者是用“文献评论”,实际上都难以完整和充分地反映literature review所要表达的基本含义。基于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方法的参考,概括地说,文献综述绝不仅仅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叙述、评论,它更主要的是确定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这是文献综述的根本所在,是它应该发挥的最本质作用。也就是说,当研究者开始进行一项新的研究工作时,需要对前人已经完成的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成果进行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归纳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路径。收集和阅读各种文献就成为把握前人研究工作及其结果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是我对文献综述的理解。 编辑部 :您认为,文献综述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斌贤 :从研究工作的程序来讲,文献综述的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是以对某一个特定疑难问题的探索为出发点的。如何才能判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意义和价值呢?能对此作出合理解答的唯一途径,就是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前人已经开展的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及其结果。若不了解关于这一问题前人做过什么,我们要想拓展、创新,基本是不可能的。其实,继承比创新重要,只有继承,才有可能创新;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创新,而文献综述就是一种继承。只有基于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才能确定我们的研究价值,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进展。 第二,在合理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如何进一步厘清问题,使最初的研究兴趣或研究议题得到澄清、细化,逐渐上升为研究主题呢?如何着手加以研究,运用哪些更为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如何运用哪些既成的理论对研究结论加以阐释?这也需要研究者完整地了解和理解已有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并且对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比较。在教育研究中,有对象而无问题、提出假问题、提出的问题很大,或提出不是问题的问题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缺乏提炼和加工所致。我们必须要依托其他的手段,或者是工具,或者是仪器设备,或者是前人已做的工作,对问题做到清晰把握,经过提炼,经过加工,使之成为主题,才有可能很好地关注它,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材料来进行研究,才可能取得比较好的研究结果。 第三,文献综述更为重要的意义或价值在于它反映了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科学研究是许许多多相互分享研究成果的研究者,以共同体的力量来追求知识的集体努力”。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知识都是通过历代人点点滴滴的努力逐渐累积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人类的知识以及探索知识的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时代和不同的人所从事的知识探索活动及其结果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因此,尽管从表面看来,一项特定的研究工作虽然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以个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的,但实际上,这种个体的工作是以整个知识体系作为背景开展的,是以整个学术共同体的劳动成果为基础进行的。也就是说,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的研究背景,也是我们研究的依靠。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有可能继承,避免重复,同时又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更新有所贡献。 概言之,文献综述的价值在于为研究者确定研究工作的起点,明确研究工作的方向和路径,获得研究工作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编辑部 :您之前专门针对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情况作过一项调查,请问您是如何设计这项调查的? 张斌贤 :鉴于时间问题,我主要以2012年教育部学位发展中心发布的教育学一级学科排名前十位的十三所高校为研究范围,对这十三所高校2010—2012年间获得学位的部分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展调查,对他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页码及其在论文主体部分所占比重、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主要想从一个侧面具体而准确地了解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规范性程度。我调查所选取的十三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为什么选择这十三所高校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相对于社会上其他机构发布的很多排名来说,教育部学位发展中心发布的排名,社会认可度比较高;第二,除了清华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以外的其他十一所高校都是我们国家较早开始培养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的院校,相对来说,培养人才的经验更丰富一些;第三,这十三所高校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通过这十三所高校博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来把握我国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当中关于文献综述部分存在的一些问题。 编辑部 :通过调查、梳理,您发现这十三所高校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张斌贤 :就这次调查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比较凸显。 第一,文献综述成为一种形式,可有可无 形式之一,存在着为综述而综述的倾向,或者是有文献而无综述,或者是有“述”无“综”。在一定程度上,文献综述成了文献和作者人名的罗列。形式之二,文献综述与论文所研究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或者很牵强,或者很模糊,文献综述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参考的文献数量不够充分 调查发现,文献综述的篇幅以及文献综述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都是非常可怜的。其中,有28%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的页码占论文全文的3%~5%;有24%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的页码占论文全文的5%~7%;有17%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的页码占论文全文的7%~9%。也就是说,大概70%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的页码在论文全文中的比例在3%~9%之间。由此可以说明,大部分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篇幅占论文全文总篇幅的十分之一以下。另外,有24%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文献数量占全部参考文献的5%~10%;有19%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文献数量占全部参考文献的10%~15%;有13%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文献数量占全部参考文献的15%~2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占全部参考文献的五分之一及以下;还有不少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尽管在参考文献部分开列了数以百计的中外文文献,但文献综述部分引用的文献数量却明显不足,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文献综述的篇幅及参考的文献数量不足不仅直接影响了文献综述本身的质量,也制约着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准。 第三,文献结构不合理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往往具有很大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所参考的文献也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调查发现,不少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大多或主要来自教育学科的某一个二级学科或某一个研究领域,文献来源单一造成文献结构的不合理。一些学位论文常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理论,但在文献综述部分很少涉及所要借鉴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第四,文献综述的质量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 调查发现,博士研究生往往缺乏对文献的深度阅读和分析,难以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因而不能清晰地说明自己的研究与前人已有研究之间的不同和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学位论文所表现的研究工作难以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推进,难以形成具有新意的成果。另外,不少博士研究生在引用相关文献时,对文献本身的“质量”或来源缺乏精心选择,甚至“漫不经心”。我举几个例子,在有些博士论文的文献综述或正文当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他都转引;有些很重要的文献或数据,他也转引。这不是简单的偷懒问题,而是高度的不严谨。还有一些为贪图便利而使用那些并不重要的基本文献,却遗漏了反映同类研究最高水平的经典文献,等等。 第五,文献综述的写作不够规范,这是最普遍的问题 一般而言,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1.引言:简要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陈述研究的问题,解释为什么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2.主体部分:简要报告他人研究的已有发现和观点。3.总结部分:给出迄今为止有关研究的已有知识和观点。4.结论:在文献基础上形成的结论。5.参考文献。而在大量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当中,我们却看不到一个非常规范的文献综述格式。从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例如,在主体部分,有的论文不是以专题的方式,而是以国别(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的方式分析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这是最容易归纳的方式,却是最没有意义的方式。在结论部分,有些论文所提出的评论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武断,或者与之前的分析脱节。 编辑部 :针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高校都有明确要求,文献综述不应该存在很大问题。为什么这些水平较高的高校所培养的教育学博士在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还存在着如此普遍的问题呢? 张斌贤 :文献综述的不规范性大范围存在于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甚至各个学校,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关于本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往往过于原则,没有对博士学位论文各个主体部分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者过于强调论文格式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内容的要求。当前,大部分高校是由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来制定学术标准,这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缺乏权威性。但学校又没有一个权威的学术机构来制定这样一个很规范的标准。 其次,我认为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科自身的原因。这些问题的普遍出现,说明指导教师和博士研究生都忽略了文献综述的重要性,或者说对文献综述的作用缺乏清晰和科学的认识。甚至有学者认为,文献综述只是对学生写学位论文而言的,成熟学者无须写文献综述。这只能说明学科本身并没有形成这样的明确要求,或者说这种要求尚未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 编辑部 :鉴于文献综述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张斌贤 :不管作什么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充分地占有资料,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只有将他人的成果真正内化,才有可能作出好的研究。当前,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面对多重压力,很容易出现的一件事就是高度机会主义,抓住课题就做,导致自己积累的知识逐渐用完,却没有时间及时补充,慢慢地也就没有专业了。所谓专业,就是在某个专业、某个领域进行持续的思考、持续的关注、持续的积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对资料的内在占有实际上就反映了一种积累,一种持续的积累。所以说,研究之前的知识储备是非常关键的。对文献的占有与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充分和广泛地占有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 这种“占有”不是为了在文后开列一个庞大的参考书目清单,也不是撰写一个冗长的文献综述,而是经作者深入阅读,为研究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从而使研究者能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或角度审视研究的主题。一篇论文是否“厚重”,并不取决于其篇幅,而首先取决于作者所真正占有的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掌握经典文献 在占有的文献中,除了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重要文献外,一定要对文献加以判断,不能遗漏那些被公认为在相关问题研究中确立了经典地位的文献。否则,势必大大影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所能达到的水平。如何知道哪些文献是重要的、经典的文献呢?比较快捷的方法之一是阅读专业百科全书,一般来说,其作者都是某一领域比较重要的专业学者,且专业百科全书后面必定有关于相关主题的参考文献,其中很多都是已经精选过的;方法之二,阅读学科手册,其后面有关于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和相关的参考书目;方法之三,著作中对引用文字所作的注释,也是我们比较迅速地了解重要文献的方法。 第三,慎重考察文献来源的权威性 在占有的文献中,应当审慎地考察、推敲、检验文献(也包括事实、数据等)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具有权威性。在实践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为了弥补文献(事实、数据等)的不足,部分研究生会不加选择地使用一些缺乏权威性或公信度的网站、报刊所提供的信息。使用这些信息作为论据,只能导致读者对论文科学性的质疑。 第四,尽可能使用一手文献 有些研究无法查阅一手文献的,比如涉及其他国家的研究,可能无法避免地要使用间接引用。但在教育研究中,尤其是那些对研究非常关键的数据、文献等,要尽可能使用一手文献,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二手文献,彻底杜绝间接引用文献。间接引用不仅说明研究者学风不够严谨,而且在转引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造成以讹传讹。
个人分类: 论文与创新|2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学者“一波三折的评选之路
热度 1 idmresearch 2016-3-25 14:52
l 背景介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简称“长江学者”,是 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 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务委员、时任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 同志的亲自主持下,1998年8月,教育部和 李嘉诚基金会 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02年7月7日至9日,首届“长江学者论坛”在 汕头大学 举行,45位“长江学者”聚会共同研讨生命科学的奥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 讲座教授 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效显著,硕果纷呈,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普遍好评,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正式开始于1999年, 教育部 分别在2004年、2011年和2014年调整选拔了实施办法。 1. 2004 年 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实施力度,每年计划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聘期为三年。 2. 2011 年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 3. 2014 年的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严格规范兼职兼薪行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在同一时间内应只有一个全职工作岗位,不得兼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聘期内不得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调离受聘岗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从1999年至2015年,历经17批评选,共选出2949位学者予以奖励。其中,2010年教育部没有直接评选长江学者,而是通过“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进行资助奖励。另外,教育部将 2013 、2014年度长江学者名单一起发布。下面,将对对历年的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进行简要分析。 l 一波三折的评选之路 随着国家和高校、学者对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认可和重视,该奖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之一,但该奖项的评选方案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多次调整。 根据图1统计情况来看,长江学者的评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批至第5批,评选学者的数量少量增加,但最多也只有138人。第二阶段:第6批至第11批,由于在2004年对长江学者选评方案进行调整,对评选的类型有了分类,学者数量上基本上维持在200人左右,但在第10、11批的评选数量急剧增加,2009年达到了单年最高峰252人,这也可能是导致2010年评选采用团队评选的方案的原因之一。第三阶段,第12批至17批,动荡调整阶段。从2010年的团队86人,到2011、2012年的200多人,再到2013、2014的一同评定378人,直到2015年的206人,可谓尝试了多种评选方案和 评选人数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l 理工领域的天下 历届两千多名长江学者评选分别来自831个专业领域,其中累计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专业共有24个,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长江学者入选最多的专业领域是材料学,共有69人,第二名的是入选62人的基础数学,第三名的是凝聚态物理,入选55人,第四名是入选50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第五名的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入选48人。综合来看,长江学者的评选坚持着 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宗旨,评选结果 主要集在理工科领域。 l 顶尖大学领跑历年评选 从学校分布的角度来看,共有202所高校学者入选过长江学者。入选人数最多的20所高校,有1667名学者入选,占整体比重的57%。入选人数前10名的高校历年评选情况如图3所示,有1207人入选,占整体的41%。通过下图情况来看,北大、清华交替领跑历年的长江学者人数之最;复旦、交大、南大、浙大、华中科大处于中间区域;武大、西交大和中三大学处于底部区域,但近年来也有很好的突破。 l 特聘学者远多于讲座学者 从学者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情况来看,入选人数前10名的高校中特聘学者的数量普遍多于讲座学者数量。根据2004年教育部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行了调整方案,计划聘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00名;而2011年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继续实施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50名讲座教授。根据图4统计结果来看,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武大和中山大学的特聘学者约是讲座学者的两倍,南京大学高达近4倍,华中科大和西安交大的特聘学者和讲座学者相差不多。另外,由于2010年的评选情况特殊,图4并未统计相应学者数量。 附件:历年各高校评选长江学者情况统计 高校 总计 — 讲座 特聘 北京大学 215 3 63 149 清华大学 209 1 58 150 复旦大学 128 1 41 86 上海交通大学 122 2 39 81 南京大学 119 2 25 92 浙江大学 118 3 34 81 华中科技大学 90 2 39 49 武汉大学 75 2 22 51 西安交通大学 72 2 35 35 中山大学 59 18 41 四川大学 57 2 14 4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6 1 11 44 南开大学 55 1 16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 54 1 15 38 吉林大学 52 2 11 39 中国人民大学 51 1 13 37 中南大学 46 1 17 28 山东大学 45 1 16 28 天津大学 44 1 13 30 东南大学 43 1 11 31 大连理工大学 41 1 14 26 北京师范大学 40 3 37 厦门大学 40 2 20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1 10 28 同济大学 37 1 10 26 电子科技大学 36 14 22 中国农业大学 33 1 8 24 华东师范大学 29 11 18 北京理工大学 28 1 5 22 第四军医大学 25 1 3 21 东北大学 25 7 18 重庆大学 25 1 6 18 湖南大学 23 9 14 西北工业大学 23 1 4 18 华南理工大学 22 5 17 兰州大学 22 1 7 14 华中农业大学 21 8 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 1 8 11 华东理工大学 19 2 17 西南交通大学 19 7 12 中国海洋大学 18 9 9 北京科技大学 17 1 4 12 北京交通大学 14 1 3 10 北京化工大学 13 2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4 9 中国矿业大学 13 1 4 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3 2 11 北京协和医学院 12 2 2 8 东北师范大学 12 1 4 7 陕西师范大学 11 1 4 6 上海财经大学 11 5 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1 5 6 第二军医大学 10 1 2 7 东华大学 10 1 5 4 合肥工业大学 10 9 1 江南大学 10 5 5 南京理工大学 10 3 7 武汉理工大学 10 4 6 西北大学 10 1 9 西南财经大学 10 8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 10 北京工业大学 9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9 1 5 3 华南农业大学 9 1 1 7 天津医科大学 9 1 4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1 3 5 西南大学 9 5 4 北京邮电大学 8 1 2 5 第三军医大学 8 1 7 河海大学 8 1 7 国防科技大学 7 2 2 3 华中师范大学 7 1 6 上海大学 7 1 6 首都医科大学 7 1 1 5 长安大学 7 1 4 2 大连海事大学 6 4 2 东北林业大学 6 1 5 湖南师范大学 6 2 4 华北电力大学 6 2 4 暨南大学 6 3 3 南京工业大学 6 1 1 4 南京农业大学 6 1 5 山西大学 6 2 4 苏州大学 6 1 5 燕山大学 6 6 中国科学院大学 6 6 中国药科大学 6 2 4 中央财经大学 6 4 2 北京林业大学 5 2 3 北京语言大学 5 4 1 广西大学 5 1 4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 5 南方医科大学 5 3 2 石河子大学 5 1 4 首都师范大学 5 5 西藏大学 5 5 福州大学 4 4 贵州大学 4 1 1 2 南京师范大学 4 4 西南石油大学 4 1 3 湘潭大学 4 1 3 云南大学 4 1 3 中国传媒大学 4 2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1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 4 中国政法大学 4 2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3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3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2 1 河南农业大学 3 1 2 江苏大学 3 1 2 南京医科大学 3 3 汕头大学 3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2 1 太原理工大学 3 2 1 天津科技大学 3 1 2 新疆大学 3 1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1 2 中国医科大学 3 1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3 重庆医科大学 3 2 1 东北农业大学 2 2 广东工业大学 2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2 哈尔滨医科大学 2 1 1 河北工业大学 2 1 1 黑龙江大学 2 2 湖南农业大学 2 2 华南师范大学 2 1 1 江苏师范大学 2 1 1 辽宁大学 2 2 南昌大学 2 2 南京邮电大学 2 1 1 内蒙古大学 2 2 内蒙古科技大学 2 1 1 宁夏大学 2 1 1 青海大学 2 2 山东师范大学 2 1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2 1 1 沈阳药科大学 2 1 1 四川农业大学 2 1 1 西安科技大学 2 2 西北师范大学 2 2 延边大学 2 2 云南财经大学 2 2 浙江师范大学 2 2 郑州大学 2 2 中央民族大学 2 1 1 安徽大学 1 1 安徽医科大学 1 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 1 滨州医学院 1 1 成都理工大学 1 1 大连医科大学 1 1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1 1 福建农林大学 1 1 福建师范大学 1 1 广西师范大学 1 1 广州医学院 1 1 贵州医科大学 1 1 海南大学 1 1 河北师范大学 1 1 河南大学 1 1 河南师范大学 1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 1 湖北大学 1 1 华侨大学 1 1 吉林农业大学 1 1 江汉大学 1 1 昆明理工大学 1 1 兰州交通大学 1 1 泸州医学院 1 1 南京林业大学 1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1 1 青海师范大学 1 1 山东农业大学 1 1 上海师范大学 1 1 上海体育学院 1 1 沈阳工业大学 1 1 沈阳建筑大学 1 1 天津财经大学 1 1 天津工业大学 1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1 1 温州医学院 1 1 武汉纺织大学 1 1 武汉科技大学 1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 1 徐州医学院 1 1 长春理工大学 1 1 浙江工业大学 1 1 浙江理工大学 1 1 中北大学 1 1 中国地质大学 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 1 中国美术学院 1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 1 中央美术学院 1 1 中央音乐学院 1 1 重庆交通大学 1 1 重庆邮电大学 1 1 (作者:Janet,里瑟琦研究员。人工整理数据,如有疏漏,欢迎联系)
个人分类: 智库数据|18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位非典型科研工作者的典型科研之路
热度 4 tangxn 2016-1-29 13:10
话说在H大学有一个L教授,L教授曾经很牛逼,是80年代末的海归博士。在那个土鳖博士都很少的年代,作为H大学里屈指可数的几个海归博士,L教授当时在学校里的地位颇高,胜过现在的百人千人吧。只是,不是不明白,是时代变化快,当年的海归本身就是一张名片,亮出来就很牛逼,现在的海归则需要种种人才计划的头衔才可以证明自己牛逼。领导和同事们都对L教授寄予了很高的的期望,认为L教授会成为未来的科研明星,引领H大学的发展。光阴荏苒,二十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L教授在专业领域造诣颇深,确实非常优秀,可是却远远说不上牛逼。因为L教授没有大文章,在这个以影响因子论英雄的时代,L教授甚至不知道什么是CNS,什么是Nature子刊,哦,对了,L教授是学法语的,连英文的小文章也很少;L教授也没有大项目,没有973,没有863,甚至连国家基金都很少,好在可以和企业搞些横向合作,维持课题组的运转;L教授也没有大名头,不是杰青,不是长江,更不是院士,当然,也不是百人,不是千人,不是万人,不是百千万人。 L教授严于律己,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上八点钟来到办公室。除了偶尔出差开会的日子,每一个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以及时常周末的休息日,L教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科研与教学的第一线。在培养学生方面,L教授呕心沥血,培养的十几个博士里,有几个堪称为得意弟子,尤其是培育出了一位全国百优博,每每想起这些,L教授的心中都是颇为得意,幸福的笑容浮上了嘴角。当然,由于L教授要求严格,绝不放水,也有几个学生都是延期两三年才拿到博士学位,最长的一个甚至延期四年,读了整整七年才毕业。特别是有一个学生受不了L教授的治学严谨,中途退学,白白浪费了两三年的光阴,L教授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心中难免又有些愧疚。L教授明白,自己被学生爱戴,又被学生怨恨,大体上还算是个负责任的好导师吧! 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回想着自己学生时代的导师,L教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何其的难啊!自己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只是逢年过节偶尔联系一下,或者需要自己帮忙时偶尔联系一下,当然,有一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自从毕业是路人。或许是跟着自己读书期间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吧,毕业之后的数年,这颗种子终于长成了遮蔽彼此心中阳光的大树。L教授知道,即使自己再怎么全心全意的培养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感激自己,甚至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但是,L教授并没有像某些所谓的“老板”一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剥削压榨学生的价值。L教授依然用心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如何做科研,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当然,L教授并没有期望学生能够感激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出于多年的职业习惯吧。 说起L教授,不得不说M教授,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以为L教授和M教授是水火不容的对头,其实L教授明白:和M教授之间能有什么矛盾呢?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几万重,我们都是学院里的资深教授,时常也会探讨一些科学问题。当然,M教授在国内一路本硕博,是土鳖博士里的佼佼者,和我有些分歧很正常,虽说不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这样的境界,至少也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吧,毕竟我和M教授都是有想法的人。不过,想想也是,年轻时这么激进干嘛呢?其实,M教授和自己一样,都属于严谨治学的学者,科研方面绝不含糊,撰写论文时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会轻易放过,教学方面兢兢业业,传道授业时哪怕讲台下只有一个学生也会讲的风生水起。 现在,M教授和L教授一样,都成了过去时,虽不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但每年也都是只收寥寥几个学生。新的热门大boss是顶着各种人才计划帽子,发表各种高端大气论文的年轻学者。L教授知道,这些年轻学者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梦想着成就牛逼的人生,在H大学干一番牛逼的事业。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研究工作可以被写进教科书,只是,现在L教授终于明白,把自己名字写入教科书的难度远远大于自己编写一本教科书。看着书橱上的那本所谓规划教程,除了封皮和前言里,便再也没有自己的名字,L教授笑了。 L教授是一位非典型的科研工作者,因为他比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更加优秀;L教授走出了一条典型的科研之路,因为他和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一样,终归于平淡。没有大文章,没有大项目,没有大名头,但是,窗外的阳光依然很灿烂,俯瞰着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校园,回想着自己这五十多年波澜不惊的人生,L教授很满足了。
3903 次阅读|9 个评论
游记·黄鹤楼—哪见长江天际流
wfvg9 2015-11-2 11:05
友人北下黄鹤楼,乌蒙十月到江州。 楼帆灰影夕阳尽,哪见长江天际流 。 一、风水不好 学院同事XL北下武汉开学术会,1开出了去梁子湖吃螃蟹、游东湖的游玩项目,都被XL支吾错开而婉转提出去黄鹤楼。1想想也是,自古武汉的标志物就是黄鹤楼,返京后无一张楼照,怎算到了武汉?1撇下梁子湖和东湖,带XL上了黄鹤楼。 离开酒店已经下午4点多, 1、XL一行4人上了出租车,怕堵车逢上景点关门,大家只好让司机绕着三环、进入黄鹤楼的旁道靠站。 黄鹤楼处于武昌闹市区,靠近首义公园,坐落在南岸蛇山上,北岸是龟山,上面立了武汉市电视台塔楼,好似神龟长了条现代尾巴。 1觉得公园的门楼特像台北故宫的门楼,门楼后矗立几栋高耸的住宅。1在台北游故宫时,陪同的台湾老师说:这几栋楼破坏了故宫的景观和风水,为此事还闹得沸沸扬扬,盖楼的有背景。黄鹤楼园门口的牌楼全景几乎是台北故宫的复制品。 照片1:煞风景的门口牌楼 二、复件比原件贵 1 上了几座石阶来到售票处,门票80元一张。1忖( cǔn ) 思:北京很早大部分公园都不收门票了,除了故宫门票贵点,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家颐和园和皇家祭天祈谷的天坛公园分别是60元和15元(旺季35元)。 初始的黄鹤楼始建于 三国时代 吴黄武二年( 公元223年 ) , 宋之后屡毁屡建,清同治7年(1868)重建16年后(光绪10年)又毁。 现在的 黄鹤楼是1981年开工1985年落成的复古建筑。一个复件的门票竟然比世界文化遗产的原件门票要贵,这是啥意思? 进门后,随便看看听听,可知本地游客稀少,大部分是外地游客。1对XL说:这么贵的门票,武汉市的市民只能到广场跳舞了。 三、何处泊来白云阁? 穿过许多石头门牌坊, 来到一处楼,以为是黄鹤楼。一看底层卖字画,二楼卖茶叶和假古董,才知此处非黄鹤楼,出门一看原来是“白云阁”。 当年崔颢赋诗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阁是没有的,看来这白云阁连赝品都够不上。搞这么多商业性仿古建筑是啥意思?崔颢的“白云千载空悠悠”在哪儿啊? 照片2:石牌坊和白云阁 四、收费撞钟—撞好运? 总算到了黄鹤楼。楼前有一处钟亭,一口大钟挂在那,名曰撞好运。只听说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没听说过其他古人诗曰: “黄鹤楼前听钟声”。 那可不是想撞就撞的,撞一下要付35元。1、 XL 一行4人从到此处与离开此处,2个小时没听到有人撞钟。这个赚钱的钟造得很大,想必设计者以为本利定能双收。这有啥意思? 照片3:大挂钟 五、瞰川亭瞰啥子? 楼附近有座“瞰川亭”。“川”指河流和平原,但从瞰川亭向四周看去,满眼全是死气沉沉的高大灰楼,真有点“活墓碑”的气派,不知何处去寻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照片4:瞰川亭前瞰灰楼 六、哪见长江天际流? 上得黄鹤楼,爬上5层,上上下下都是人,挤着空子看远景。 XL 问:这就是传说中的长江大桥? 1 :现在你看到的不是传说,是实物。 太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现在看来完全像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意境,墓碑式的灰楼处处高高矗立,长江景色被一处处楼群截成了碎片,没有“流”的感觉。站在假造的楼上看着这样的灰景,有啥意思? 照片5:哪见长江天际流 1 想到8月份去过的罗田县薄刀锋和天堂寨,这个黄鹤楼实在没意思。 2015-11.2 和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 公元 701-762 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先世因故被流放西域,五岁随父迁居绵州今四川 绵阳彰明县青莲乡人,自号青莲居士。幼年博览群书, 20 岁始于蜀中漫游。 42 岁被唐玄宗召见,命为供奉翰林。 58 岁问罪狱中。 61 岁随李光弼征讨史朝义,行至金陵因病折回,次年病故于族叔李阳冰家中。杜甫称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著有《李太白集》。
个人分类: 游记|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劇] [长江7号:超萌特攻队 (2015)][1080p + 720p][中国大陆][
lcj2212916 2015-11-1 20:51
导演: 简耀宗 编剧: 覃伟业 / 吴戈 / 俞艾杉 / 陈浩然 主演: 徐娇 / 石班瑜 / 林簌 / 郝鹏 / 马语非 / 更多... 类型: 喜剧 / 动画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粤语 上映日期: 2015-09-26(中国大陆) 片长: 80分钟 又名: 超萌特攻队 / 长江7号动画大电影:超萌特攻队 / 长江七号超萌特工队 / CJ7: Super Q Team 周爸(石班瑜 配音)和周小狄(徐娇 配音)、外星狗7仔(林簌 配音)、大胖狗朱古力(简耀宗 配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废弃工地的游乐园里,周小狄和外星狗7仔遇到了来自外星球的迷糊战士88号。而此刻星际大魔王金宝宝(马语非 配音)已乘坐宇宙最强机械人大甜甜来到地球,企图通过暗黑美食计划摧毁地球。为保护地球,迷糊战士88号临危受命,与以周小狄和7仔为代表的萌娃萌宠们组成地球保卫队来共同对抗金宝宝。   一场精彩绝伦的地球人和外星人的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在战斗的过程中,发生很多搞笑、温情的故事,最终地球保卫队合众之力依靠古籍记载的秘密武器打败金宝宝……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128522036
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生态环理论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宏观策略研究
zhguoqin 2015-8-7 12:18
点击下载原文: 05 基于生态环理论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宏观策略研究.doc 基于生态环理论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宏观策略研究 摘要: 依托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长江经济带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改革引领、创新驱动”,“通道支撑、融合发展”,“海陆统筹、双向开放”,“江湖和谐、生态文明”基本原则,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战略定位,在宏观布局上,可以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沪宁杭经济圈(环太湖经济圈)、汉洪星经济圈和蓉渝经济圈。 一、宏观空间布局 长江经济带的宏观发展,按照生态环原理,采取都市化策略,加快中心城市都市化进程,避免泡沫、污染等短期经济行为在长江经济带重现,合理进行区域规划,科学布局城乡各功能区,以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大力推进都市化与集镇化建设。 ( 1 )都市化。 在宏观上,要改变现有城市化遍地开花的做法,应该集中精力、财力,选择环境条件好的宜居大中型城市,进行都市化建设,通过都市化,推进集镇化。 ( 2 )城市改造。 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人口流入量少、生态环境不宜再进行建设的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或者即将枯竭的城市,应该停止建设与扩张,加强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 3 )集镇化。 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大力推行集镇化建设。首先,取消目前所有的县级市、镇级市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区级行政机构,还原为县或乡镇;其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环境宜居状况,合理布局集镇,大力推进农村集镇化建设,使得农村人口主流向都市流动,剩下的从事农业产业的人口向集镇流动,促进农民市民化。 农村集镇化,使得农村集镇成为都市的卫星城,成为都市的生态功能服务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区。对于离都市较远的农村,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促进林业生态化,使其成为都市化、集镇化的生态保障,为城市、集镇以及农业、工业提供多功能的生态服务。 二、宏观产业布局 从总体上看,制约我国北方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南水北调也仅仅只能解决当下问题,对未来我国北方城市发展,水资源仍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长江经济带除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之外,还具有丰沛的水资源,长江径流总量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 36% ,是黄河的 20 倍。也就是说,长江经济带未来的城市发展,不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应该南移,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世界的产业中心、商贸中心和科教中心。 (一)发展质量型经济 发展质量型经济,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长江经济带建成世界级经济中心,首要问题就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发展质量型经济。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还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污染严重,效益不高,对金融依赖大。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就是要避免这一泡沫现象出现。 ( 1 )现有产业升级改造。 首先,对于现有产业,要加快升级改造,彻底依法淘汰高能耗或者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对于尚有发展前途但目前效益不高的企业,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益,遏制污染。 ( 2 )建立清洁生产与节约生产机制。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与节约生产,发展清洁、节约、高效产业。积极开发、引进新技术,发展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教育产业,发展科研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高效农业等经济效益高、无污染的产业。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运输工具、销售环节和商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处理等,都要融入环境保护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风险。建立节约生产机制。 建立节约生产机制,提高产品设计标准,严格监管施工质量,同时,从产品设计,到消费结束,消耗最少的资源,产品的寿命尽可能地长,包装等非产品物质尽可能地少,从而推进我国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质量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避免“逢雨看海”、“拉链公路”等现象出现。 ( 3 )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要迷信招商引资,尽快关闭长江经济带内所有乡镇任何形式的经济开发区,关闭三个经济圈之外的所有市级及市级以下任何形式的经济开发区,对于关闭的开发区中尚未利用的土地,尽快恢复成原来土地属性。 开发区的建设,城市的发展,要按照生态环理论,按照上述都市化、城市改造、集镇化原则进行,严厉禁止遍地开花的、随意性很大的城镇化建设和开发区建设,造成严重的经济浪费、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二)特色产业 工业方面,依托区域内优势矿产资源,发展相应的加工业,尤其是矿产品深加工业,提高产品效益。对于资源即将枯竭的矿产资源及其相关工业,及早谋划转行转产。对于已经形成规模的工业产业,重点是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在不断提高产业效益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 1 )农业。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包括牧业、渔业和林业,尤其是粮、油、棉的生产,全方面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尤其引进先进的种苗技术、耕作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大力推进规模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以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世界级农业产业中心和农产品贸易中心。 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开展生物遗产抢救与开发工作,尤其那些宫廷秘技和传统的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等生物药材鉴定与利用技术,大力保护包括农作物在内的优良种质资源,严禁基因污染 , 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遗产,发展特色农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世界级特色农业中心和优质生物产业中心。 ( 2 )旅游业。 依托区域内优质旅游资源,加快优质景点之间快速交通通道建设,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水平,降低景区收费标准,以旅游业拉动相关服务业发展。 ( 3 )科技产业。 整合现有科技、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将目前分散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合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教管理技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区域内及早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科教产业,以带动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科教产业的发展。 重点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以锻炼人才,为国家贮备科教资源,提升国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后备智力资源。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以将科教资源转换成生产力,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发展。 ( 4 )商业贸易 . 以减商化为区域内商业贸易发展的基本理念,引入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和相关的管理技术,减少商业贸易中的无效劳动,尤其是要减少商品流通中的无效流通环节,以降低商业成本,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商业效益。 根据区域内三个经济圈的不同特点,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沪宁杭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将沪宁杭建成国际陆海空河商贸港;汉洪星经济圈以武汉为中心,将武汉、长沙、南昌建成国际陆空河商贸港和国内东西南北物流中心;蓉渝经济圈以重庆为中心,将重庆、成都、贵州、昆明建成西南与西南亚物流中心。 ( 5 )交通。 按照《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在宏观上,建成沿江、三大经济圈内、三大经济圈之间以及南北陆、河、空立体快速交通网。 在微观上,以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枢纽,将铁路、公路、水路客货运站临近集群建设,以减少转运成本和时间,以减少转运对城区交通的影响。提高所有中学操场、运动场建设标准,建设应急时能起降旋转翼飞行器的;高等级公路结合服务区建设,每间隔 50 公里建设应急时能够起降固定翼飞机的临时机场。 ( 6 )减商化与互联网 + 。 减商化,旨在减少社会无效劳动,提高社会劳动效率。就产业发展而言,减商化,首先,在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全社会无效劳动支出,降低社会成本与商品成本。 其次,利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 + 技术,减少商品流通中商业环节,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再次,规范金融行为,遏制金融泡沫增长,积极促进实业发展,降低社会成本与商品成本中的金融成本比例。第四,利用互联网 + ,打通政务、公共服务业平台间的数据隔阂,将数据孤岛无缝互联,实现政务数据共享,社保、金融、医疗、教育、个人身份信息等全区域乃至全国无缝互联。最后,减商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减少商品生产、流通中的无效劳动和无效运转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品的独占利和垄断利润,以降低居民生活成本,让全体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7 )在生态产业与文化产业。 长江流域生态欠账严重 ,要依托经济带内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尤其少数民族区域内的独有的特色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生物产业的发展,结合生物遗产的抢救,结合文化遗产的发掘,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生态共同繁荣。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宏观经济制度改革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是仅仅只是建设一个暂时,依靠泡沫来繁荣的经济特区,更重要的,也是首要问题,是要建设一个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秩序,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之下,最大限度发动市场的动力,凝聚人力,激活人才的活力,发展经济 - 文化 - 生态同步繁荣的、高效的、持续的质量型经济。 ( 1 )建立经济带权威管理机构。 建立经济带权威管理机构,协调省(市)间经济、生态、社会发展,通过经济带发展的相关立法与司法,建立公平的、稳定的、持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建立节约生产与清洁生产机制,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 2 )依法发展。 通过立法,建立公平的经济制度,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有了公平的经济秩序,就有了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激活市场动力, 促进经济持续、有序、高效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仅仅 GDP 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少数人攫取社会发展成果,而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立法,建立公平的劳动制度,保障教育、就业、晋升与获取劳动报酬的公平,以吸引人才,激活社会发展活力,维护经济带内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带内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立法,规范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放开金融市场,盘活民间资金,降低实业的金融成本,提高实业的经济占比,提高经济健康水平,增强防范、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 3 )建立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机制。 经济多样化,尤其是产业多样化,可以遏制垄断,增强经济的稳定性,提高国家经济健康水平,防止象当前房地产等行业绑架国家经济乃至出现政企合谋现象重现,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因此,长江经济带要实现质量型发展,实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的目标,就要建立经济多样化发展机制,遏制泡沫经济的短期繁荣现象产生。 ( 4 )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 尽快推进经济带内国有企业私有化,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国企垄断,给民营公司、外资公司或个人等非国家控股的企业或个人一个竞争的机会,使得市场能够达到充分的、公平的竞争。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还遏制了国企腐败,杜绝了少数人以国企为工具侵吞改革发展成果的行为发生。 ( 5 )破除政企合谋。 彻底破除政企合谋,经济带内政府尽快退出各种形式的经济事务,取消有碍社会公平发展的各种招商政策,收回并今后禁止向企业注入各种形式财政资金,包括对企业的各种形式奖金,改政府财政资金扶持或奖励为公平的市场化金融融资,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与有序的金融秩序,遏制官商勾结侵吞社会发展成果。 ( 6 )打击商业腐败。 遏制商业腐败,包括各种形式的商业机构之间的内部腐败。其实,商业腐败,比政府腐败更为严重与普遍,不仅仅是商业机构向官员行贿,商业机构之间、商业机构内部员工之间的腐败更不容易发现,危害也更为隐蔽。应该强力向商业腐败开战,以减少商业运行成本,遏制少数人利用手中商业权力进行寻租,通过商业腐败侵吞社会发展成果。
个人分类: 发展学|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涯博客禹王门徒博文特大工程设想--将沙漠变作绿洲
热度 1 ly7981 2015-5-5 16:59
特大工程设想--将沙漠变作绿洲_禹王门徒_天涯博客 2014-04-14 15:34 星期一 链接网页:http://blog.tianya.cn/post-4967057-57081148-1.shtml 关于引长江水挟黄河沙向沙漠地区输送水土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彻底改变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设想 摘要 :该文提出分流长江丰水期多余入海水量,经黄河挟带黄河水沙向西北大漠供应水土,为绿化沙漠提供根本保障。其输水规模相当于整个沙漠地区每年净增 300 毫米的可控降水量,助推沙漠全部绿化,彻底改变我国西北部地区恶劣自然环境;还可协助解决黄河防洪、泥沙和供水等问题。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各方面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卓著效果。 关键词:沙漠;长江;入海水量;黄河;泥沙;输送水土;生态屏障;总体构想 引言 遏制地球荒漠化属于世界性难题,绿化沙漠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并扩大生存空间,我国沙漠总面积约70多万平方公里,连同50多万平方公里的 戈壁 在内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另外,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了新的荒漠化土地。据中国治理沙漠化基金会记载,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同时荒漠化造成地面表土裸露,还为沙尘暴提供了大量的尘土来源。 我国西北干旱区域,降水量小,风大尘飞,植物稀疏,动物罕见。若任其继续自然发展,则为害无穷。为有效克制土地荒漠化,仁人志士们提出了向沙漠地区引水以及众多改造遏制沙漠化的技术措施和思路,很多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笔者认为,要彻底扭转沙漠面貌,必须从沙漠成因上解决问题,也就是保证该地区的水土供应,用巨量水土在沙漠上培育生态廊道,将生命信息根植盘踞沙漠要冲,使大漠渐变为绿洲。问题是水土从哪里来及怎么来?答案是利用白白注入大海的长江珍贵淡水和黄河肥沃泥沙,以长江淡水裹挟黄河泥沙,每年可向大漠提供两千多亿方水十亿多吨泥土。总体设想是在长江下游湖口至大通水文站之间,分流长江丰水期入海淡水并提水引至黄河三门峡水库,再从水库抽取混入黄河泥沙的含沙水流,输送到大漠,并在沿途适当地点放於分离水土(也可直接於灌草地)。水作为浇灌水源,土作为栽植土源。预计造林(果木及经济林等)可达7亿亩以上,线路沿途可形成宽广的绿色生态屏障,改变西北地区的恶劣气候条件,并可解除黄河悬而未决的泥沙之患、协助黄河防洪消减洪水下泄量,还也可为中原地区抗旱提供支援,其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不可限量,称之为巨龙工程未尝不可。本文就长江入海淡水可利用水量、黄河可利用泥沙量、工程总体构想、投资与效益略述粗浅意见。 一、长江入海淡水可利用水量分析 本着尽量减少对长江的河流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要取得足够水量的原则,选择取水位置在鄱阳湖水系汇入后的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大通水文站以下600公里为感潮河段,因此宜在湖口以下至大通站338公里河段之间分流取水,这样就不会影响整个长江的原有河流综合功能。 长江大通站集水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的95%,是长江入海水量的监测站,年 径流 量约9000多亿 立方米 。每年5月至10月为汛期,12月至翌年3月为枯季,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0%。 长江河口段保证河流综合功能的水量需求,据长江设计院李亚平等在《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供水保证水位(流量)研究》中提出:大通站流量在7550~14000秒立米能满足长江下游各功能区水质要求、流量在4620~8610秒立米之间能满足河道生态流量要求、流量在6000 ~10500秒立米可满足航道枯季最小水深要求、流量在6820~16000秒立米之间可解决咸潮入侵问题,因此,使长江下游流量同时满足水质污染控制、水生生态、咸潮控制、航运等功能要求,大通站流量应在16000 秒立米以上。长江在12月至翌年3月的4个月枯季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3200秒立米,没能完全满足解决水体纳污和咸潮入侵的要求。目前枯季按大通站10000秒立米流量作为长江下游河道的供水保证流量,可基本保证长江河口地区和上海市河道内的各项功能用水要求,在三峡枢纽调度方面应予以兼顾。 大通站流量每年有八个月大于16000秒立米(参见大通站多年平均月流量过程图),在满足前述长江河口段保证河流综合功能的水量需求以外,其大于部分即为多余水量并且全部白白流入大海,概略计算每年经过大通站断面流入大海的多余水量约有5000亿立方米左右。另据王翠平等人的《长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策略研究》认为,现状长江流域大通站的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约为4749亿立方米。 从大通站来水过程看出,在大于16000秒立米的八个月中, 4月和11月流量超过22000秒立米,5月到10月流量都超过32000秒立米,若按在4月和11月分流4000秒立米、5月到10月分流12000秒立米计算,每年分流水量可达2115亿立方米,这巨量的珍贵淡水可基本解决我国西北部地区干旱问题。 二、黄河可利用泥沙量分析 众所周知,黄河因泥沙含量大而闻名于世,历来治理黄河都以如何解决泥沙淤积为中心议题。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兴邦的大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有使河道不断流、河床不再抬高、堤防不决口的根本对策。其中,对于泥沙大量淤积河道,河床不断抬高问题,有专家提出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是减轻土壤侵蚀和减少入黄泥沙等有效措施,但需要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利用中游水库拦沙,减淤效果显著,但拦沙期毕竟有限。因此,悬河的严峻形势将长期存在。 据黄河泥沙公报,黄河潼关水文站是黄河输沙量的代表站,集水面积68.22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91%,多年平均径流量341亿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0.5亿吨。位于黄河潼关水文站下游的三门峡水库控制了黄河91.4%的流域面积,出库沙量为10.4亿吨,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9月蓄水拦沙,至今已过半个多世纪了,水库累积泥沙淤积量已达67.4亿立方米。 2001年小浪底枢纽工程主体完工,并考虑泥沙淤积库容75亿立方米,按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正常运行,能控制黄河下游河床20年内不淤积抬高。但是,黄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约580亿立方米,只占全国总量的2%,水资源贫乏,对于西北、华北缺水地区,黄河水资源尤其宝贵,已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小浪底水库还要为下游河道减於人为制造洪峰提供10.5亿立方米的调沙水量。 据李文家《论黄河长治久安之三:黄河下游径流和泥沙》预估,考虑水利水保措施作用下,到2030年,黄河输沙量在10亿吨左右,至2050年又可能逐渐增加,2070年以后可能长期维持在12亿吨左右。 综合前述,三门峡水库每年由潼关输入泥沙10.5亿吨,再加库区现有淤积泥沙67.4亿立方米(折合100亿吨)。按历时20年粗略估算,三门峡水库每年可提供泥沙15亿吨左右(折合10亿立方米),按70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计算,每亩沙漠约得20方泥沙做为栽植基土。 三、工程总体构想 考虑以不影响长江原有河流综合功能为前提,兼顾支援黄淮下游地区灌区抗旱,并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及减小黄河洪水威胁,最终引水挟沙到西北大漠改土造林,制作巨幅绿色生态屏障,彻底解决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问题。 按前述估算,在长江下游,每年4月至11月分流挽回入海水量为2115亿立方米,占长江总入海水量的23%,相当于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蓄水工程总供水量的1.3倍。据当前有关研究和报道,沙漠地区林地和果木可采用低耗水量的滴灌技术,每亩用水量不到200立方米,因此,林草地综合用水量若按每亩200立方米计算,灌溉林草面积可达10.6亿亩(折合70.5万平方公里),覆盖了除戈壁以外的全部沙漠面积,相当于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净增300毫米,将根本改变沙漠地区气候条件。 工程线路构想,先在长江铜陵市西侧分流提水,沿大别山伏牛山东麓穿熊耳山,引水至黄河三门峡水库坝前注入三门峡水库,再由库区上游恰当位置抽取混入黄河水沙的混合水流,经青铜峡水库跨黄河输送到巴丹吉林沙漠并分东西两路进入大漠深处。从取水龙头泵站至三门峡大坝直线距离715公里,利用三门峡库区河段约120公里,由三门峡库区至巴丹吉林沙漠直线距离950公里,西支线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端直线距离2080公里、东支线至科尔沁沙地东缘直线距离公里1300公里,再附设相应支线,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木塔格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输送水土。 抽水泵站总装机规模预估,按优化水力断面和减少工程占地估计,根据线路地形提水总扬程约达2600m左右,最大抽水流量为12000秒立米,预估泵站总装机规模达38220万千瓦。 另外,由于工程输水规模数倍于黄河水量,工程运行时,黄河水沙将全被抽取,所利用的三门峡库区段水流将处于倒流状态,因此,三门峡下泄的水体均为所注入坝前的长江水,河水被江水置换,属于清水下泄(在保证不破坏生态屏障的前提下,特殊年份也可按黄河下游用水需求进行适当补水)。还由于本工程抽水流量规模竟达12000秒立米,能大幅度减少三门峡水库洪水下泄量,再加小浪底水库调节,黄河下游河道防洪标准将大幅度提高(花园口现状设防标准洪峰流量22000秒立米)。在黄河发生洪水时,根据洪水预报调度,减少长江注入三门峡库区水量,直接抽取黄河洪水,能大大减轻黄河的洪水威胁。 四、投资与效益预估 比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高速铁路建设、超长隧洞、大型桥梁及滴灌技术植树造林等现代工程技术费用情况,预估项目投资约38000亿元,年运行费约7600亿元。 本工程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各方面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利益,即:在拉动社会就业、扩大宜居空间、减少沙尘危害、黄河永久安宁、增加水资源量和林草资源量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卓著效果是不可比拟的。单从10.6亿亩林草地的效益来看,其增加可利用土地价值就达980000亿元,每年林草产出价值也应在10000亿元左右。 展望 笔者认为:本输送水土改造沙漠工程设想,第一可净增水资源可利用量2115亿立方米;第二引水基本不影响调出区河流及流域的原有综合功能;第三调水和用水不会引起大的水事纠纷;第四可从根本入手彻底解决西北干旱问题、为沙漠地区平均增加300毫米可支配的降水量、西北大漠将全部被林草覆盖、改变干旱区域气候条件;第五为根治黄河水沙之患提供强力支持;第六措施方案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并非可望而不可及;第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保护并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空间……。总而言之,沙漠变绿洲是人类的久远梦想, 历史上 长江文明 与 黄河文明 并列为 中国文明 的两大源泉。现今,又可利用 长江 黄河每年白白抛入大海的 珍 贵淡水和肥沃泥沙来根治干旱风沙危害。以不到4万亿元之投入,挽回长江两千多亿方弃水,使70万平方公里荒凉沙漠变作10亿亩林草宝地,解除尘暴和黄泥困扰,成就环境安舒水土调匀永乐家园,蕴蓄价值数百万亿元绿金富矿,德荫后代流芳万世。 畅想未来 慨叹如斯—— 沙漠变作绿洲, 梦想成为现实。 何乐及此? 吾辈必勇而为之! 敢同天公比肩而立, 竟与盘古把臂偕行。 诸君皆该: 当仁不让,时不我待, 急起同筹,补天有术。 工程告竣,巨龙腾飞! 甘霖普润,锦绣中华! 祥瑞悠久!福祉无疆! 主要参考文献均源自互联网查得,多数未列,望请见谅 : 李亚平,吴三潮,雷静,李庆航.长江中下游主要城市供水保证水位(流量)研究. 人民长江,2013 .2, 44 ( 4 ) : 18 – 20。 王翠平,胡维忠,宁磊,余启辉.长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策略研究. 人民长江,2011.9 , 42(18): 85 -86。 国务院.国函〔2013〕34号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一2030年)》。 李国英.关于黄河长治久安的思考.光明日报,2001.8.6。 柳林双.博士论文《水沙分离方法及其对黄河小浪底下游减於作用研究》.武汉大学,2013。 韩其为,胡春宏. 50年来泥沙研究所主要研究进展.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9,6(3):170-182。 李文家.论黄河长治久安之三:黄河下游径流和泥沙.(黄河报.黄河网) 朱拥军,石荣媛,黄劲松,徐海峰. 沙漠滴灌种植榆树治理土地荒漠化.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第5期:86-89。 胡俊,叶海英,王冬梅,袁定昌.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与评价.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10,27(4):38-42。 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阿依古丽·克里木拉,努尔艾合买提·塔力浦. 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沙产业发展探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3:64-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地拆迁补偿暂行条例》 2011年3月1日施行。 复制 去Google翻译 翻译结果
2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泥沙个人谈
yjjsu27 2015-4-3 12:25
三十年前预测竟失算 三峡遭遇“心头大患” http://news.sohu.com/20150402/n410726591.shtml 这个报道,取得了“我来说两句(39570人参与)”近4万人的参与。并且,都是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许多貌似聪明的行为,其实愚蠢透顶” “人类每一次“战胜”大自然所取得的“胜利”,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之类的回复。 我所知道的是,这点字数,连初中作文水平都不够,更不可能把一个事情分析清楚写明白。发发牢骚,装一个高深,糊弄下“不明真相也不打算弄明真相的群众”倒是足够了。 其实,我还真不知道,谁有能力精确预测30年的事情。就连国家,也只敢做5年计划,10年畅想。30年,难度太大 。 其实,认知长江的泥沙问题,远没有那么复杂,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毕竟,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仅仅是“科普”, 而不是“科研”。 长江的泥沙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两分法来简单的分析。任何中学毕业的人都可以做到。唯一需要的,是按照两分法来看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棍子打死。 依然按照高考议论文的老套路,利弊分析。 长江泥沙,最大的利益,也是现在网民最热议的,无非就是长江口造陆。这个功能,谁都不会否认,毕竟,所有的三角洲,都是河流泥沙淤积的结果。 因此,没有人会否认,长江泥沙减少,会影响/减缓长江三角洲的自然造陆过程。但是,如果仅仅是只看这一点,无异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单纯的只看最下游的长江入海口,以及自然造陆,自然会得出泥沙越多越好的怪异结论。 但是,这样的说法,会被中上游的民众骂死。因为,泥沙淤积,首先就是讲顺序,先上游,再中游,最后才是下游。单纯的为 下游,而罔顾中上游,岂不可笑。 长江泥沙的好处,大概只有这一项了。当然会有人认为这一项顶其他项目100倍。这个事情,我就不在这里争论了,见仁见智的事情,是不可能争论出结果的。我还是列举其他方面吧。 然后就是长江泥沙的害处了。 首先就是泥沙会导致水库和通江湖泊的泥沙淤积,大幅度减少水库和通江湖泊的寿命。也会大幅度降低水利工程和通江湖泊的综合效益。 其次,泥沙淤积会严重的碍航。深水航道自然好,但是长江的很多航道,都遭遇“肠梗阻”,泥沙淤积是主犯,桥梁是从犯。而如果长江自三峡以下的航道水深如果在全年全部都能维持10-15米的话,长江大桥30米的通航净空也就不成为阻碍了。万吨轮全年畅行无阻。 第三,泥沙还导致系列水工设备的磨损。以水轮机为例,泥沙的磨损,是水轮机主要的敌人。而此外的取水的水泵,船舶的螺旋桨等等。 第四,泥沙导致水质下降,污染物和细菌。 最后,其实也是最重要的压轴,就是严重影响防洪。泥沙淤积直接导致荆江的泄洪不畅,如果任由泥沙淤积,那么长江中下游几乎都很难免除洪水猛兽的威胁。一贫如洗会是常态化。 现在长江泥沙的问题,其实不是因为多了还是少了,而是在这个过度期内的诸多不适应。 长江中上游系列电站的建设,以及国家一系列天然林保护工程,直接导致了长江泥沙的急剧减少,由此也的确引起了一堆临时性的不适应。比如,一些大堤的崩岸,通江湖泊的干旱加剧,沿岸水工的失效,航道的变化等等。 但是,这些问题,其实都不难解决,更不可能因为这些小的瑕疵,而就咋胡“炸三峡”。 大堤崩岸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不是影响了防洪。随着清水下泄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荆江的行洪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加上三峡及系列水库的联合调度,下游难以再现6万流量的洪峰了。长江大堤的作用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其防洪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 通江湖泊的干旱加剧。这个问题是比较棘手的。对于湖泊寿命周期而言,也就是长远来看,长江泥沙减少,对湖泊是非常有利的,不但没有了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还能把湖泊内淤积的历史泥沙带出湖泊,有效增加湖泊的平均水深,从而延长湖泊的寿命。也能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短期内的不均衡,导致的湖泊异常干旱,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予以解决。毕竟,虽然湖泊干旱的报道铺天盖地,但是却没有说因为干旱影响生产生活的新闻。 对于沿岸水工失效的问题,更好办了,整改维护了事。这个事情,属于局部的私利,不属于大众范畴,犯不着大肆宣扬。因为你有损失,也有好处。只报忧不报喜,属于典型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不合理。
2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之苦闷
热度 41 dawndream 2015-4-2 19:46
博士毕业五年了,已从青椒变成了老椒。年过不惑,做人早已成熟。学术上,也自觉渐趋成熟自信。 当初回到僻远的家乡工作,私心里有一点小小愿望,是想快速地混点区域性江湖地位。可是,遇到的阻力比预计得多: 1. 职称被死死地卡住。因为单位没有高级职称自评资质,所以要报到省上评。省上评职称,任职年限被文件给定死了。或许在某些211大学,我还不够正教授水平。但在我所在的单位,客观地说,我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确实早已超过正教授的水准了。 2. 2013年申报了“省长江学者”,所谓飞天学者讲席教授。设岗单位有意接受我。但最后,就因为不是正教授,不够资质,所以被该校校长否决了。 3. 报过一次省杰青,无疾而终。甘肃省杰青,从2010年启动至今,已评了50项。竟无一项授予我们单位。就因为我们是中央部委直属单位,不归地方管。 4. 报过一次新世纪,结果挂了。我们学校当年只有一个人成功,我排名第二,所以挂了。看来,同一个人,在二本学校的话,想中新世纪比在985还难!本想还有两年机会,可以再试试看,结果2014年突然取消了,我的年龄也过了。 5. 顺理成章地评上了所属部委的“青年英才”,算是有了个省部级人才称号。但这个比起新世纪人才,认可度就低了。不过,毕竟承蒙知遇之恩,一定要努力好好干! 可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还是研究生的生源问题!不知为什么,我们学院,丰年只能招到一两名学生,荒年就光头了。即使好不容易招到一个学生,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学生如果想毕业工作的话,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实践技能的学习上,名为学硕,实为专硕。这样,学生对我的学术没什么帮助,教育工作很吃力(因为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但却不讨好。好不容易在面试中遇到一个基础尚可,也想读博的学生,令我眼前一亮。因为这样的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当博士生好好培养!名为硕士生,实当博士生。可是,结果还是不出所料,今天得知该生跑到其他学校了。 这让人十分心灰意冷。 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提出来想请教方家。就是,我们能否招收国际留学生呢?请问此事障碍在哪?时不常地,就会有些印度等地方的学生给我写信,发来简历,说读过我的文章,想跟我学习。看简历,这些学生普遍比中国学生强。他们没有中国地域偏见,没有中国择校偏见!
23322 次阅读|85 个评论
简评“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
热度 9 wyuehua2004 2015-4-2 18:14
看到文章《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我的留言如下: 请先把你这篇写的像学术论文再说。请问,1,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你这结论怎么得来的啊?可靠吗?你的论证能支持你的论点吗?2,“笑谈一”也能算证据?哪个校长是这样的啊?即使有的话,找别人看病就证明自己无能吗?那位名医是指谁?编故事是吧?“校长您别找我看病,您应该比谁都清楚,长江学者最会看病!”看看这名医有逻辑吗?我看还真得要压着他写写论文。有这样的名医吗?长江学者就一定要会看病?搞研究的就一定要会看病?如果真是那样的是?那才是胡扯!越是真正的研究越不能万金油吧!再说,即使会看病的长江学者也能什么病都看吗?何况是自己得病?3,“笑谈二”就更可笑了,----护士凶巴巴地训斥:“我们护士的工作都是有严格标准和规范的,你不是喜欢创新么,我给你点创新瞧瞧!”完了她顺便丢下一句:“下次校长来打针,我要用猪针给他打!我的本职是护理人,他却偏要看我给猪打针打得怎么样。”---创新是这意思吗?创新可以瞎创?你是搞研究吗?研究规则允许你这样吗?不要说类比证明本身很弱,连自己举的作为证据的例子都胡扯八道!4,其他就更不值得再辩了。搞笑的是,这文章还这么多人推荐、点赞!我看论文写作还得加强要求才行!
个人分类: 评论|246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有所得●南京老山游
热度 1 wangdehua11 2015-1-25 21:44
过金陵长江西北去 好一片山峦叠嶂 另辟蹊径夺门入 径直走向状元坟 状元廊里读孝祥 自然文化相协调 走健康步道登鹰顶 鹰峰台上塔林立 四周望去依稀可见几座峰 山的另一端 一张大网罩住几十亩山坡 名曰百鸟园 园中孔雀展翅,黑天鹅鸣叫 好一番载歌载舞 接下来 疯狂的木头、烧烤营地在前面行动 空中自行车、滑草运动场在后面等待 好一个玩乐之地 美了眼睛长了见识
32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715倍 官方暂无表态
xjtuhyg 2014-12-2 17:31
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 715 倍 官方暂无表态 湘江流域重点污染区砷超标最高715倍,镉超标最高206倍 。 砷含量超标715.73倍。 关键词:长江,湘江,水安全,南水北调,陆海统筹,海水西调 2014 年12月02日 00:23  中国经济周刊 http://news.sina.com.cn/c/2014-12-02/002331230385.shtml   湘江流域重点污染区砷超标最高715倍,镉超标最高206倍。   【区域·城市】 湖南首份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公布   专家:有效缓解重金属对农产品的污染比消灭重金属污染更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昌 李永华 | 湖南报道   历时500多天,深入湘江流域10地市,重点调查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等重金属污染工矿区,采集包括土壤样、稻谷样等164个样本……   11月15日,环保公益组织长沙曙光环保公益中心(下称“曙光环保”)对外披露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    每一项数据都值得警惕: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甘溪河底泥中,砷含量超标715.73倍;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甘溪村稻田中,镉含量超标206.67倍;岳阳桃林铅锌矿区汀畈村稻田铅含量最高值达1527.8mg/kg(即每千克含有1.5克),超标5.093倍。   据了解,这是湖南第一份湘江流域重点工矿区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公布,官方对此暂无表态。   90后领衔调查报告   11月15日,在“重金属污染防治论坛暨农田水田重金属污染防控研讨会”上,曙光环保的 调查员高亮 有些紧张,这个90后小伙子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发布其一年多来的调查成果。   与他同台的嘉宾包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产业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姚俊等重金属治理领域大师级人物;台下听众中,不少是湖南部分县市的环保局局长、环保企业人士,更多的人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专家与志愿者。    曙光环保2013年8月正式成立,是一家非政府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成员绝大部分来自于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其顾问阵容堪称豪华,既有自然大学发起人 冯永锋 这样的知名环保人士,也有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副主任 刘怀德 、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 刘帅 等湖南省内环保“大咖”。   “没想到曙光环保这一群90后小伙子、小姑娘能拿出这么有分量的一份报告。”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办公室高级专家梁海棠说,这次调查做得很扎实,采样范围宽,采集样本数量大,数据很难得。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采集第一手数据,建立一个第三方的数据库,向公众公开重金属污染的信息,这是第一步。”高亮说,但是目前公开的数据还是比较简略,出于科学原则和谨慎考虑,大部分数据暂不公开。   刘帅认为,重金属污染治理,关键是信息公开,老百姓随时可以看到,志愿者随时可以调查。“大气污染PM2.5数据公开是个很好的开头,水和土壤也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去走。”    今年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取样点)超标率为16.1%,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其中,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主要污染物为镉、汞、砷、铅等。   据环保部官网资料,早在2009年7月,《湖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就已完成初稿,但迟迟未见公布。据刘帅透露,目前,湖南省环保厅已经将新的调查报告递交给省政府,正在讨论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   高亮期待政府能尽快发布更加准确、更加详实的数据,让公众都能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我们的力量毕竟很有限,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去调查取得这些数据,只能是抛砖引玉。”   重点污染区: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就有140多种,其中钨、锑、铋、锌、铅、锡等储量均在全国前列,开采历史长达2700多年。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姚俊 多年研究有色金属工矿污染问题。她指出, 我国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岭南矿带,湘江流域又是重灾区,其特点是多种有色金属共生,且属于贫杂系,“这就是说,富矿很少,选冶复杂,需要大量的选冶药剂,这就造成了有色金属和选冶药剂的复合污染,污染也就更严重。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提速,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数十年疯狂开采后,“现在到了对生态环境还债的时候。”姚俊感慨。    从湘江上游的郴州到下游的株洲 ,各地尤其是有色金属工矿区的污染情况和居民的受害病状,常常让高亮与同伴们陷入痛苦。   高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明朝万历年间,郴州三十六湾矿区就开始开采,有些铅锌尾矿库废渣可能几百年前就堆积在那里了,也有些是最近几十年开发的, 废渣随意堆放,废渣中的重金属就随着流水、空气蒸发,慢慢迁移,周边生态环境全部被破坏了,患癌症的人多,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病 。”   在湘江上游,高亮和他的同事发现,郴州三十六湾矿区的甘溪河的部分河道已经被洗矿废渣完全淤积了, 雨季涨洪水的时候,废渣中的重金属就会流入湘江支流,最终进入湘江 。   今年6月,湘江中游的衡阳市衡东县大浦工业园发现“血铅儿童”事件。据环保部通报的《2014年9月份重点环境案件处理情况》显示, 共检测大浦工业园周边600米范围内儿童315人,疑似高血铅症的儿童多达82人,疑似轻度及中度中毒的有10人 。   衡东县大浦镇居民汤东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衡东县大浦工业园的工厂都已被关闭,部分儿童得到了治疗,但是,现在园区附近仍种植水稻,镉污染尚未治理,但我们也没办法,总得吃饭,“(农作物)超标一点也要吃”。   高 亮在大浦镇芦浦村采集的稻米样本数据显示,“不光是铅中毒,镉污染也较严重,镉含量最高2.08mg/kg(即每千克含有0.002克),超标10.4倍。”   在湘江下游的株洲醴陵市、攸县、株洲县等地的基本农田, 曙光环保采集的19个稻米样本中,镉含量均值为0.55mg/kg,样本超标率超过80%。   不论是郴州三十六湾,还是岳阳桃林铅锌矿区,曙光环保采集土壤样本的区域与湖南省政府《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确定的七大“主战区”基本重合。   曙光环保理事长刘曙表示,正因为土壤样本来自于重点污染区,导致样本检测数据普遍超标,“但是,这些点位的数据超标,并不意味着整个湘江流域的重金属含量都超标这么严重,调查方法不同,取样点不一样,都会导致调查结果不同,毕竟,一个点位的数据不能代表其所在的整个区域。”   专家:重金属污染存在了几百年,缓解它比消灭它更可行   尽管曙光环保公布的数据仍不够详尽,但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办公室高级专家梁海棠还是颇为赞赏,并 提出,能否在整个岭南矿脉区域包括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份开展联合调查 ,“弄清楚哪些区域是重污染土地,哪些地方不能生产生活,哪些地方不能种粮食,哪些地方重金属含量虽然超标但在土壤中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治理措施。”   据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介绍,湖南省目前的治理路线,正是先将土壤分类,再按照不同的用途,确定不同的治理标准。“ 比如湘潭锰矿区,就不宜种水稻了;株洲清水塘,全部退出用于工业用地,经过治理后要达到工业用地的土壤标准;湘潭竹埠港的治理目标,是经过整治达到商业用地标准后全部转为商用。 ”   除了污染严重的工矿区,基本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与民众密切相关,也是曙光环保此次调查的重点。   国 土资源部2013年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 而据刘阳生介绍, 修复一亩重金属污染耕地使之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的平均成本是20万~40万元,以此计算,全国共需治理资金10万亿~20万亿元 。   对此,国内一些专家提出,湖南的重金属污染从明代就有了,存在了几百年,治理重金属污染,不一定非要把重金属从土壤中抽离出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阳生认为,如果农田中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但是仍处于稳定状态、不会进入农作物的食用部分的,“是否一定要把重金属从土壤中抽离出来,使土壤达到国标,这个目标值得商榷。”因为,一成本太高,二没有必要。   著名水稻栽培专家、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玉烛研究员同意刘阳生的观点,他说,重金属污染治理只能是“与狼共舞”,目标是使重金属留在土壤中而不进入作物内,完全把重金属从土壤中提取出去不可能,“我们试验了2000多个水稻品种,测验各品种的重金属吸收量,选择其中吸收少的品种来推广,比如说Y两优系列,就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它的光合作用很强,也就是说主要靠叶片提供营养,镉主要留在茎中,稻米的镉含量就很低。”    从2014年7月开始,湖南省政府在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3市的试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与种植结构调整,要求集中治理170万亩污染耕地, 其主要目标是有效缓解重金属对湖南省农产品的污染,而不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抽离出去。   湖南湘潭环保协会理事长刘海威介绍,长株潭的耕地集中治理目前还没有按土地分类,治理方法是统一的,主要是撒石灰、施有机肥和调整作物结构。   但令人遗憾的是,农田污染的基本数据还相当匮乏。“至少还没有公开数据”梁海棠说,“重金属污染土地分类和治理,关键还是需要有大量数据来做支撑。”   11月18日,高亮与同事踏上新的采样点的征途,他们希望采集更多的样本,试图以更加完善的第三方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一个公信平台。“现在,相互掐架的部门、企业、专家都不少,理性沟通不够。”曙光环保理事长刘曙说,“这需要更扎实的调查数据,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一步巩固‘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调查与思考: 西北地区人口问题与水资源、国家粮食安全 摘自《开发大西北与绸缪水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6)第八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3560-668582.html 《实施陆海统筹引渤入疆 恢复罗布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探讨》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XK201401002.htm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xk201401001.aspx http://www.cqvip.com/QK/71699X/201401/48435987.html 《绸缪中国水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2-10/1349687369d38900.s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4321 (当当网) http://www.suning.com/emall/prd_10052_22001_-7_3257368_.html (苏宁购物图书馆) http://www.wl.cn/7794859 (买书就上蔚蓝网)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ref=fs_rd_1/477-6488282-5724467 (亚马逊网) 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423101 (文轩网) http://yuedu.baidu.com/ebook/e0592dc52cc58bd63186bd35.html(百度阅读 )
1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院士说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生态 长江无鱼可捕 中华鲟在葛洲
热度 1 xjtuhyg 2014-9-25 13:25
院士说: 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生态 , 长江无鱼可捕 ; 中华鲟在葛洲坝建成32年后由1万余尾锐减至57尾 核心提示: 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是解决长江生态问题的真正要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白鳍豚 已经“功能性绝灭”,另一种一级保护动物 白鲟 已经10年不见踪影。二级保护动物长江 江豚 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从2006年的1800头减少到2012年的1040头,濒危程度加剧。葛洲坝下游的野生 中华鲟 产卵场,去年繁殖季节,未监测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从葛洲坝建成后截断中华鲟产卵路径,32年来头一次停止自然产卵。上世纪70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目前估算只剩57尾。 关键词:长江,南水北调,生态环境,鱼类资源,引江济汉,引汉济渭 2013-12-1709:32:38  来源 : 瞭望东方周刊 有 15047 人参与; 2014-09-2502:32:41  来源: 新京报 ( 北京 )  有 25105 人参与 http://news.163.com/13/1217/09/9G9NA93S0001124J.html http://news.163.com/14/0925/02/A6V3BSEM00014AED.html    保护长江生态:最后的机会---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谈长江生态系统   2013年有关“长江生态系统崩溃”的问题,再次引发了这种对峙。   长江,作为中国和亚洲第一大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而对长江的开发也在近年达到高峰---除了 三峡、南水北调 等大型工程,它还直接体现在 金沙江等上游梯级开发 问题上。   《瞭望东方周刊》日前就长江生态问题专访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他是目前中国资历最老的长江生态系统专家之一,也是长江10年休渔的主要提倡者。这一政策被认为是保护长江生态的最后一次机会。   曹文宣在此次专访中列举了近年来为保护长江生态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但他评价“效果都不是很大”,具体表现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绝灭”,另一种一级保护动物白鲟已经10年不见踪影。   此外,二 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从2006年的1800头减少到2012年的1040头,濒危程度加剧 。 在他看来,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乃是解决长江生态问题的真正要点。   江湖关系受极大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有一种说法,就是长江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曹文宣: 现在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三峡工程对长江水域生态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前影响生态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酷渔滥捕,“迷魂阵”、电捕等渔具渔法对鱼类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海洋中的“绝户网”。其他因素还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江湖阻隔、围湖造田、工矿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等。大坝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逆的,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将对长江生态系统产生叠加影响,它未来对长江的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影响,现在还不能预见。    1989年写三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时候,我们就预测,三峡水库建成以后,将导致长江水温、洪水过程等水文特征改变。“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繁殖期将会延后,其产卵期由原来的4月底5月初推迟到了现在的5月下旬;中华鲟原来是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产卵,现在已经推迟到了11月下旬。   产卵时间延后,水中浮游生物、水草等鱼类饵料都会发生变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对鱼苗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对物种的延续不利,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以金沙江为例,现在呈梯级开发态势,下游溪洛渡等4个水电站都是很高的大坝,有的高达200多米。金沙江上游规划了13个水电站,中游已经建成、规划中、在建的水电站共有10个。    受东亚季风的影响,长江上游丰水期、枯水期的径流量差异很大,有些河谷地区水位差达20余米。 上游水电站梯级开发的形式,改变了河流水域生态。河水由激流变成缓流,改变水流的流速、流态等水文特征的同时,也改变了径流的时空分布格局,影响了该流域特有鱼类的生存 。    具体来说,长江上游有很多鱼类都适宜在急流环境中生活,这些鱼类在不深的河滩里以吃底栖生物为食。大坝建成后,流速变缓,河水变深,光照不足、泥沙沉积致使大量底栖生物不能生长,也就不能为鱼类提供足够的食物,对长江上游120多种特有鱼类的生存产生极大影响。   如果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 等河流在修建水电站的时候少建两个大坝,在不建坝江段的河流及其支流一起设立保护区,就可以保护很多鱼类、很多物种。   但是,这种设想现在来看更困难了, 都在抢地盘 。例如,金沙江中游在建的金沙、银江水电站,并没有列入长江流域水电规划,是攀枝花地方政府在建设,这是不对的。这两个非规划水电站的修建,很可能使圆口铜鱼最后一块栖息繁殖地消失殆尽。    三峡大坝建成以后,水库回水区达600多公里,一直上溯到重庆上面的小南海,像圆口铜鱼、岩原鲤这些很难在静水里生存的特有鱼类的生存,就受到了严峻挑战。 随着气候变化,水量是减少的,冰川萎缩、冻土退化、冻土储水能力降低;同时,修建大坝后,水库水面面积增大,蒸发量明显增加。比如溪洛渡、向家坝建成后,当地河流径流量减少了3%。    三峡宜昌水文站数据显示,近年平均径流量和三峡水电站建成前相比,减少了50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 长江径流量的减少会导致鄱阳湖、洞庭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水位更低,当地的航运、灌溉都会遇到问题。   南水北调连锁反应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水利开发并非从三峡开始,过去的工程影响如何?   曹文宣: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论证葛洲坝影响的时候,主要是对中华鲟的阻隔。 而三峡大坝的建成,对长江生态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从三峡大坝泄水闸下泄的家鱼苗95%是死鱼。 泥沙方面,现在超过70%的泥沙沉积在三峡库区,下来的是清水。 清水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因为泥沙可以吸附很多污染物,没有泥沙就无法吸附污染物了,河流污染就加重了。   再者, 由于清水的冲刷,荆江河段河床冲深,造成长江水位下降。城陵矶水位降到23米的时候,洞庭湖的水就都排光了,湖泊提前进入枯水期。    另外,沿岸码头也要重新修建。 对于水域生态来说,很多江心洲被冲刷减小了。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长兴岛受清水冲刷的影响,岸线也不断退缩。还有,对长江堤坝的冲刷。   《瞭望东方周刊》:三峡工程完工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就是南水北调,您如何看它的影响?   曹文宣:汉江上游地区的跨流域调水要把汉江三分之一的水量调往北方地区。除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还有“引汉济渭”工程,所以汉江中下游的水量就减少很多,枯水季节特别是一二月份,长江水可能就会倒灌进汉江。   按照规划,汉江的梯级水库一直修建到襄樊。与此同时, 上游支流污染严重的唐白河注入汉江,伴随着汉江中下游流水不畅,将会使汉江中下游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生长,出现水华,使汉口水厂的水源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决定实施“ 引江济汉 ”,把长江水从沙市调到兴隆。   “ 引江济汉 ”实施以后,必定会影响洞庭湖。所以洞庭湖提出来要在岳阳修建水闸,把水拦起来,否则洞庭湖的枯水期会大大提前。    南水北调西线 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会更大。 相对而言,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调水源区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需要慎重对待。    从未来看,南水北调中线二期还很难说。 陕西省“ 引汉济渭 ”也调走不少水,现在汉江的水不多了。湖北省也会力争保护汉江。而单就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来说,对长江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 主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大 。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沿岸地区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的排放,状况是怎样的?   曹文宣: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污水处理,建设了很多污水处理厂。但是日常污水的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电,有些地方没有足够运转经费,只是在领导来检查的时候象征性运转。    长江的污染问题集中体现在岸边污染带。 总体来说,长江的污水污染还在可控的范围,原因就在于它是沿线城市的饮用水源。不过,饮水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要对有毒污染物严加控制。举个例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沙市农药厂的长江排污口旁边竖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两公里范围内,禁止人畜饮用”,但是路过的鱼类不知道这里的水质,不少经过的鱼类在这里就被毒死了。   在应对饮水污染方面,我们应该着手准备战备水源,将一些湖泊水库的生态修复提上日程,保持水质清洁,我曾建议把梁子湖作为武汉市的战备水源。 有些湖泊已成为一潭死水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的生态环境目前怎么样?   曹文宣: 本来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洪湖、东湖等很多湖泊都是通江的,湖泊饵料丰富。“四大家鱼”等鱼类在长江涨水期产卵后,鱼苗顺水漂到湖泊孵化成长,半年后都能长到1斤多重,大的能超过3斤。现在长江通江湖泊普遍修建水闸,阻隔了长江与湖泊的交流,影响了幼鱼的孵化和成长。这是长江鱼类资源减少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三峡9至10月蓄水、河床冲刷等原因,长江水位下降、湖泊枯水期提前,一些湖泊就筹划建闸拦水。 鄱阳湖早就出现了“汛期一大片、枯水一条线”的局面,要在汇入长江的地方修建水闸。水闸在汛期打开,在枯水期拦上。这样在12月份把湖水控制在12米,利于候鸟的栖息。2007年江西最初规划蓄水到27米,规划修改后,9月份最高蓄水到16米,到11月份排到12米。   以前我们对湖泊建闸蓄水是反对的,后来认识了蓄水有利的一面。比如,99%的白鹤是在鄱阳湖越冬,它们以苦草的地下茎为食,蓄水保护了湿地,也就保护了在此过冬的候鸟。除了利于候鸟的栖息,也利于江豚的生存。    江豚 最大的一个群体是在鄱阳湖,2012年调查有450头,洞庭湖也有90头。如果冬天水位过低,江豚就很难生存。   修闸蓄水不一定是坏事。但是我反复强调,要把渔民转产转业。鄱阳湖的渔民用“迷魂阵”捕鱼,小鱼也不放过,还有一些人使用电捕,对鱼类资源破坏非常严重,江豚很难找到鱼吃,钻进“迷魂阵”,就会困死在里面。把渔民转产转业的同时,也要依据《渔业法》严格取缔破坏鱼类资源的渔具渔法。   《瞭望东方周刊》:有说法是,现在东湖的生态系统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曹文宣: 东湖的生态系统 现在比较糟糕。过去,有很多野鸭、水鸟在武汉东湖过冬,现在没有了,原因就是没有鱼虾、苦草等食物了。   1955年大学毕业,我就分配到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到现在有58年了,我亲眼目睹了东湖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初,东湖有29科53属83种水生植物,到了90年代初期减少到52种。2013年全湖水生植物仅有14种。60年代东湖有鱼类79种,现在不到20种。   东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水体自净功能也随之丧失。现在东湖底泥中有很多有机污染物,过去曾是6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地的东湖,现在甚至都不能游泳。现在东湖就是一潭死水。   想要通过生态修复让东湖恢复曾经的生机,尤为重要的就是恢复江湖联系,恢复水位季节性波动。冬天把湖水排到长江,把水位降下来,让湖底更好地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照射降解湖底有机污染物,让水生植物恢复。第二年湖底植物重新萌发成长,才能更多地吸收氮、磷等元素,从而缓解水质富营养化。   同时,要放弃渔产,不要大量放养一两种鱼。恢复江湖连通后,湖中的鱼将会形成自然的群落结构,可以发展游钓业。另外,还要把东湖周围的企事业单位排放的污水分流,用污水管道排走,不能排到东湖。   另一个, 太湖生态系统 也不乐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太湖沿湖地区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乡镇企业把大量的污水排进太湖;另外围栏养鱼严重破坏了太湖原有的生态系统。 现在长江无鱼可捕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水系外来鱼类物种入侵情况是怎样的?   曹文宣: 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越来越多 ,不过各个地方不同。比如洞庭湖,有些外来鱼类和本土鱼类争抢食物,有些鱼卵与幼鱼也被外来入侵鱼类吃掉。外来鱼的种类已经很多,对当地鱼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小影响。外来鱼类入侵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现在长江水系发现了本属于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和鳇,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等鱼类。原因是这些鲟鱼大都没列入保护动物,有些人就在长江水系养殖,当有些网箱出现了问题,它们就跑出来进入了长江。最令我担忧的是,我们长江特有的达氏鲟同这些鲟鱼在一起可能会出现杂交,改变物种的遗传性质。   《瞭望东方周刊》:建设三峡工程时,曾建立了“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的情况怎样?   曹文宣:三峡工程修建过程中,先是修建了一个“长江上游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来由于金沙江要修建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自然保护区进而调整到了向家坝以下,新增加了赤水河,一直到重庆的马桑河河口。2007年重庆想要修建小南海水电站,小南海到马桑河口有二十几公里,这里原来是实验区,进而马桑河口以下的江段也需要调整成保护区。 中央基本同意这里的调整,具体由环保部划定界限,目前还没有划定 。调整过程中,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没有调整。   仅在保护区的第一次调整中,国家就拨付了3.82亿元资金,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四个省区都拿了钱,特别是贵州分到不少,但有些人拿到钱买船、买车、修房子,管理不到位。在保护区内捕捞特有鱼类的现象屡禁不止,谈何“保护”?   其实近20年来,随着长江水资源的开发,还是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实行了长江水生资源保护计划,另外还设立了禁渔期,等等。但是在我看来,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对破坏鱼类资源的渔具不能很好禁止。    嘉陵江、汉江基本上都是电鱼船,洞庭湖等地捕鱼的“迷魂阵”遍布。白鳍豚、白鲟灭绝,江豚种群数量剧减,根本原因就是食物匮乏。   近年来,国家每年都在长江放流鱼苗。2010年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7.1亿元放流经济物种,其中长江投入约2.5亿元。数据显示,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鱼类养殖产量每年都是增加的,但是捕捞产量并不乐观。   湖北2010年放流5.7亿尾鱼苗,应该反映在2011年的产量上。但是,2010年淡水养殖产量是326.72万吨、捕捞产量是26.36万吨,2011年淡水养殖产量335.62万吨、捕捞产量是20.59万吨,捕捞产量减少了5.77万吨。    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被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暗纹东方,它们已经极度濒危。   上世纪60年代,鲥鱼产量稳定,每年产量在300吨和600吨之间,70年代波动很大,有些年份产量不足100吨,有些年份超过1600多吨,进入80年代,年平均产量只有79吨,到了1986年仅产12吨,80年代末期已经不能形成鱼汛。   鲥鱼每年春末夏初从海洋主要上溯到鄱阳湖水系的赣江产卵,幼鱼在鄱阳湖生长半年后就要游回海洋,渔民就在湖口一带撒网打捞幼鱼,打捞上来晒干做成饲料喂养家禽,就这样,致使长江流域的鲥鱼绝迹。   应设立长江渔业管理局   《瞭望东方周刊》:面对这样多的挑战,您认为如何才能缓解长江水系的生态资源压力? 曹文宣:我建议休渔10年就是因为现在长江无鱼可捕,捕捞的都是幼鱼。休渔10年的提出,就是遵循“四大家鱼”幼鱼经过4年成长成熟后产卵繁殖的生长规律,经过两个多世代的繁衍,10年之后鱼类资源才能有效恢复。   现在,我正是要考虑渔民的生存问题,专业渔民生活非常艰苦。许多“连家船”渔民祖孙三代生活在一条小船上,几乎全部患有血吸虫病,有病不能治,小孩没法上学。据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与战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长江沿线各省市共有渔户63334户,人口总数280453人。   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些渔民怎么实现小康?只有转产转业上岸,身体较好的可以组织起来做渔业管理人员,给予稳定的住所与工作,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条件,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才是长久之计。   《瞭望东方周刊》:在您看来,在维护与修复长江生态系统方面,发达国家的哪些方法与策略值得我国借鉴?   曹文宣: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统一的流域渔业管理机构,不能各自为政,要统一管理,要敢于承担责任。无论是污水排放,还是渔业资源的破坏,都要有人管理。 中国不能完全学习国外。不过中国现有的电捕鱼、“迷魂阵”捕鱼的做法依照《渔业法》是早该禁止的。   现在只能说要想缓解和改善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非常困难。修建众多水电站大坝,对水域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叠加的、不可逆的影响。   现在,国家对长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高,但是地方不能很好执行。需要把长江水系的鱼类资源保护起来,真正做到渔民转产转业,对渔业资源科学管理。   原来东海渔政局下面有个长江渔业管理会,东海渔政局并到海洋局后,就不能继续管理长江了。所以,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长江渔业管理局,赋予较大的权力。   另外,还要立法。虽然有《渔业法》和《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条例》,还要建议对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   当然,现在长江面临的不只是鱼的问题,还有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挖沙,现在鄱阳湖、洞庭湖、长江到处都在挖沙,严重破坏了底栖动物的栖息地,致使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丧失。挖沙是现在破坏长江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很难制止。   比如湖南省沅江市,最近把两万亩的洞庭湖水面用11亿元的价钱卖给了挖沙老板。如果把湖底的沙子挖走,湖底的底栖动物就不能生存,这片水域就会变成一片死水。为了一些经济利益,把国家的水域资源破坏掉,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 @@@@@@@@@@@@@@@@@@@@@@@@@@@@@@@ 中华鲟在葛洲坝建成32年后由1万余尾锐减至57尾    今年9月,长江水产研究等多家研究单位确认,2013年,在葛洲坝下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32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不断衰减。科研人员认为,这背后是一系列的原因,长江水体污染、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的“割让”、船只渔网的误伤,都让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不断受到挤压,日益脆弱。中华鲟专家危起伟呼吁,中华鲟野生种群消失前,控制污染、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为中华鲟营造新的生存空间迫在眉睫。   今年8月到9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华鲟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沿长江中下游1600多公里江岸,走访了20个城市98位渔民。   他们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见过去年繁殖的中华鲟幼鱼吗?   “没见过。”这些传承父辈衣钵平均渔龄在40年左右的渔民们回答。 这98个否定答案印证了课题组去年底的监测结果—去年11月、12月中华鲟产卵期,课题组“用三种方法监测,都没有发现卵或受精卵。”去年没有产卵,今年自然没有幼鱼。   “这意味着野生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组组长危起伟说。“没有自然产卵,野生中华鲟种群的数量就无法得到补充,如果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   自从葛洲坝建成后截断中华鲟产卵路径,32年来头一次,这群从海洋溯游回来的大鱼没有产下卵子。   唯一的产卵场落空   葛洲坝下游的野生中华鲟产卵场,去年繁殖季节,未监测到任何卵和受精卵 对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中华鲟专家们来说,今年9月的寻访结果压灭了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   去年11月、12月,葛洲坝下5公里江段,一艘机驳船长时间停驻在浑浊的江面上。船舱里,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吴金明专注地盯着21寸的显示器。画面中,透过淡绿的江水是摇曳的水草和一片乱石,这是水下视频系统传输上来的江底画面。吴金明仔细辨认是否有附着江底的卵子。   水下视频覆盖了5公里江段内的120个位点,但均未发现鱼卵。   科研人员还采用解剖食卵鱼和江底采卵的方法进行监测。但直到12月底,中华鲟的产卵期结束,仍未发现任何卵或受精卵的迹象。   这片被科研人员反复搜查的水域是野生中华鲟现存唯一的产卵场。   长江葛洲坝建成前,中华鲟是一个兴旺的种群,它们在长江上游的合江至金沙江屏山段的600多公里江段内有16处产卵场,危起伟说。   中华鲟几乎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历经1.4亿年,存活至今。它们也是中国独有的鲟鱼,出生于长江,成长在大海。经过8-26年的生长,一旦性腺成熟,就从大海溯游回长江繁殖后代。漫长的海洋生活,不曾抹去它们对长江的记忆。   每年6月,性成熟的雌雄个体成群而行,由上海崇明岛长江口溯游而上,在年末抵达产卵场,停留到第二年的10、11月开始产卵。幼鱼在长江里长到20厘米左右,顺江而下,在下一年的7、8月,从长江口入海生长。   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通向产卵场的唯一通道。但专家们却在1981年的秋天意外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的水域产卵,新的产卵场就此形成。此后32年,上游的22处产卵场“荒废”,这里成了中华鲟物种自然延续唯一的根据地,也成了寄托科研人员希望的“黄金水域”。   然而,今年9月的走访,让课题组最后的希望也落空了。   从一万余尾到57尾   葛洲坝落成后,中华鲟在坝下聚集,捕捞和误伤导致数量急剧减少 这条大鱼命运的拐点,早在30多年前,危起伟就有所预料。   葛洲坝截流的1981年,葛洲坝下的沿岸渔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馈赠”。中华鲟在坝下扎堆,好抓极了。宜昌点军区紫阳村渔民王辉富记得,他划着杉木渔船,一个晚上几袋烟的工夫,就捕到7尾,每条鱼都有二三百公斤,让渔民们大开眼界。此前,当地渔民几乎见不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鱼。   王辉富童年的记忆里,捕获巨大的中华鲟曾是至高的荣誉,这种荣誉不在于鲟本身的价值,而是渔夫精湛的技艺。王辉富说,“通常是几条船合力,用最好的滚钩,不能生拉硬拽,它力气大得很,容易船翻人亡。要柔着来,滚钩挂住后,由着它跑,等它累了,再用绳子圈住尾鳍拉上船。”   王辉富的父亲终其一生,只打上来一条中华鲟,像拜神的仪式一样,摆酒宴请全村人来庆贺品食,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老人与海》里的情节。然而,和书中的大鱼一样,中华鲟的命运也在被人类改写。    中华鲟无法知道,产卵之路已被截断,它们在坝下聚集徘徊,不断尝试寻找出路,无一成功。危起伟说,这些鱼,有些可能是出生后第一次回来,却无法找到那个根植于基因的熟悉的“家”了。   随着聚集的中华鲟增多,水面、浅滩上,总能见到一坨坨鱼肉,或是断了头的,截成几段的,它们大多是被坝下发电的水轮机绞死的。王辉富记得,鱼最多的时候,远远望去,江面上浮动着一波波染红的涟漪。   “那年,宜昌的大街上,常见到用板车拖着中华鲟的。中华鲟捕捞量大幅增长,捕杀了近2000余尾。”危起伟说。   无度的捕杀使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急剧滑坡。危起伟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1983年国家禁止对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只允许用于人工繁殖的科研捕捞。   然而野生中华鲟数量的锐减,让科研捕捞的指标都无法完成。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高勇介绍,80年代的科研捕捞指标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两家机构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错。2000年后,两家每年加起来也只能捕捞二三十尾。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捞就此叫停。   尽管新的产卵场形成,国家也出台一系列保护措施,但仍没能挽回中华鲟的数量的骤减。一些中华鲟在到达产卵场前,就已遭遇意外。洄游到产卵场的1600多公里的遥远路途,是通航能力不断扩张的长江黄金水道,中华鲟要躲避如织的船舶和密布的网钩。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常常收到误捕误伤中华鲟的报告。   课题组助理研究员王成友2007年曾救治了一尾受伤雌性中华鲟,并做了超声波标记。2009年,沿岸监测站发现这条中华鲟的信号,大概在铜陵,距离长江口513公里的江段。“它回来产卵了,这太让人兴奋了,”王成友说。   监测到信号不断向上游移动,它到了武汉,距离产卵场越来越近。“但就在岳阳,失去信号。”王成友说。后来渔政部门打来电话,这条鱼被渔民误捕,等王成友赶到时,大鱼已死。    “误伤误捕的鲟中有一半都会死亡。”王成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都有三十至四十尾因此致死;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种群数量的减少,意外死亡的数量降低到每年十几尾;最近十年,每年大约五六尾意外死亡。与这一数据相对比的是,目前野生繁殖群体估算只有57尾。 调查与思考: 《绸缪中国水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2-10/1349687369d38900.s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4321 (当当网) http://www.suning.com/emall/prd_10052_22001_-7_3257368_.html (苏宁购物图书馆) http://www.wl.cn/7794859 (买书就上蔚蓝网)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ref=fs_rd_1/477-6488282-5724467 (亚马逊网) 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423101 (文轩网) http://yuedu.baidu.com/ebook/e0592dc52cc58bd63186bd35.html(百度阅读 )
19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鄱阳湖大坝项目已报送发改委 江西官员称其是头疼选择
热度 1 xjtuhyg 2014-8-26 16:00
鄱阳湖大坝项目已报送发改委 江西官员称其是头疼选择 反对专家认为,建闸会给鄱阳湖湿地、植物、鱼类带来毁灭性影响,使血吸虫疫情回潮。而赞成专家认为,工程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且有效防止疫病。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拦湖大坝,长江 2014 年 08 月 26 日 13:28 来源: 人民网 http://news.ifeng.com/a/20140826/41734777_0.shtml @人民网江西频道:【鄱阳湖拦湖建闸利弊之争】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召开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论证座谈会,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方案。反对专家认为,建闸会给鄱阳湖湿地、植物、鱼类带来毁灭性影响,使血吸虫疫情回潮。而赞成专家认为,工程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且有效防止疫病。 另据《参考消息》26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25日发表题为《波涛汹涌:鄱阳湖大坝“重归议事日程”》的报道称,据江西省的一名官员说,政府的经济计划机构已经讨论了在内地最大淡水湖上修建大坝的计划,表明这个有争议的项目可能距离获批更近一步。 江西省水利厅官员廖金源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确实已报送给国家发改委,具体情况目前不方便透露。 环保人士表示,鄱阳湖区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修建大坝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据报道,鄱阳湖大坝项目几年前首次提出,旨在维持湖水的水位。自从鄱阳湖的上游修建了长江三峡大坝后,湖水水位就逐渐下降。 报道说,曾任江西省委书记的苏荣一直力挺鄱阳湖大坝项目。苏荣去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但今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随后被免去职务。 江西省官员表示,为了让发电机运转,三峡大坝蓄水,导致鄱阳湖水位下降。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鄱阳湖历史最低水位不断被刷新。 鄱阳湖大坝项目将在入江水道最窄处修建大坝,坝体上将建水闸。 报道称,一些环保组织自2008年起就一直反对这个项目,担心大坝可能破坏生态,甚至干扰鄱阳湖与长江间的水体自然流动。 鄱阳湖水位的季节性变化使其成为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此外,它还是濒危动物江豚的主要分布区。目前,人们认为江豚的数量已经很少。 据报道,经过多年来的游说,鄱阳湖大坝项目已经得到一些有关部门的支持。但是, 自从苏荣受到调查后,一些江西省官员对该项目的态度似乎有所保留。 有媒体援引该省一名官员的话说:“目前对我们来说,(鄱阳湖大坝)已经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选择。一方面,我们为推动项目获批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如果我们现在放弃,项目就将无疾而终。另一方面,如果建坝计划得到批准,我们就将成为环保人士攻击的靶子。 调查与思考 《实施陆海统筹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探讨》 http://www.cqvip.com/QK/71699X/201401/48435987.htm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BXK201401002.htm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bxk201401001.aspx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03/00/6840844_113850129.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433609 《绸缪中国水战略》 http://product.suning.com/103083872.html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1427606.html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2-10/1349687369d38900.shtml http://item.jd.com/11091485.html http://book.jarhu.com/book-464933.html
167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滩湿地
热度 1 taodeng 2014-7-6 17:48
上海 崇明 东滩 当1300年前长江带来的泥沙在入海口慢慢堆积,鸟儿们一定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落脚处,于是把这里当成中转站和居留地。不过,人类的拓展渐渐侵蚀了鸟儿的天堂,直到1992年被列入中国保护湿地名录才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不巧,现在已过了迁徙季节,鸟儿们大都北上远东。潮湿的天地中,只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4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观静水清江画
uvard 2014-6-25 13:35
游宜昌 峡拥长江筑大坝, 桥通夷陵畅人家; 才瞻朝霞天然塔, 又观静水清江画。 --鲍毅2014-06-25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言冯语]三峡水到吐鲁番可否?
热度 2 冯用军 2014-6-12 21:57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三峡洪水与吐鲁番干旱”?(走遍中国之冯用军微旅行) 唐山著名教育学者、河北历史文化讲师、中国最年轻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高考考研辅导专家 冯用军博士 有图有真相(不是科学幻想,是三江源灌溉吐鲁番): 三峡大坝——高峡出平湖 火焰山——悟空三借芭蕉扇 引雅入疆(西水北调工程,预算成本200000亿,100年收益20000000亿) 引渤入疆战略设想(东水西调工程,预算成本300000亿,100年收益30000000亿) 中海拔调水线(袁嘉祖郭开线),预算成本8000亿,100年收益800000亿
个人分类: iEPO世界环境保护组织|263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初识三江源(2)---三江源
xuxfyuwp 2014-4-16 15:27
总在感叹 涛涛黄河九曲 壶口险滩惊涛拍岸 总在赞美 滚滚长江东去 三峡壮美千古流传 总在梦幻 秀丽澜沧江畔 西双版纳水域奇观 奔腾不息的江水啊 你可曾回望 那千古不息的源泉 挥手远去的儿女啊 你可曾眷恋 那母亲深沉的呼唤 绿草黄花 山路弯弯 沟壑综横 流水涓涓 飞鸟鸣唱 苍鹰盘旋 牛羊游动 风舞经幡 雾霭飘过 白云蓝天 阴晴瞬变 气象万千 辽阔的三江源头 连绵的巍峨群山 疲惫的漫天雨雪 苍凉的绝壁冰川 以你广博的胸怀 孕育了生灵万物 以你慷慨的馈赠 滋养着草木良田 细细地倾听 你低声的吟泣 默默地感受 你承载的艰难 像退化的物种 像缺氧的火焰 像失修的路基 像超载的航船 过度的索取 难以为继 无回的付出 举步蹒跚 谁在思索 谁该承担 减轻今日亏欠 拯救未来家园 或许时机临近 或许曙光初现 沧桑历尽 终有峰回路转 但愿人类共识 不是纸上空言 但愿郑重承诺 能有行动相伴 但愿文明进步 亦能顺应自然 但愿和谐共处 融入天地人间 期盼那一天 再现你昔日蓬勃的生机 渴望不太远 恢复你曾有秀美的容颜 相信大地仍将富饶 树有根水有源 相信江河还会奔腾 一千年一万年 相信世界更加美妙 心相融人相伴 相信未来雨露阳光 云深处山水间 (原文写于2009-08-12 14:11:17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诗歌|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笼统说调水行还是不行——兼论“东水西调”
热度 28 jiasf 2014-4-13 00:25
近日接到新疆财经大学任群罗先生的邮件,给我介绍了新疆好几位专家提出了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调水到新疆的“东水西调”工程及一些专家的意见,并征询我的看法。 任先生等建议的东水西调工程,设想从长江上源通天河与其支流楚玛尔河汇合处调水60亿方,经柴达木盆地到南疆若羌。更远从西南诸河调水。 关于调水工程,不能笼统地说行还是不行,要根据各个调水工程的具体经济指标而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经济行为,应该符合经济规律。在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调水工程可行与否,主要不是看技术可行性,而是经济可行性。只要调水效益大于调水成本(包括生态破坏的全部成本),工程就是可行的,否则就不可行。 如果不具体分析,绝对地反对或支持一切调水工程,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都属于形而上学和极端主义! 随着城市人口聚集规模的扩大,不靠大江大河的超大城市几乎都要从外调水。例如洛杉矶、纽约、天津、北京等等。一方面人口过渡集中在较小空间必然供水不足,另一方面城市有可以承受较高供水成本的高附加值产业,所以调水工程有其一定必然性。 但远调水用于农业就很可能得不偿失。调水成本过高,即便城市也难以承受。 东水西调的成本效益如何?要判断其可行性,先要论证清楚。 宏观判断,东水西调应比南水北调东线、西线的单方水成本高很多,因为工程更艰巨、施工条件要差很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调水97亿方,总投资2000亿元,相当于单方供水能力的投资是20元。与此类比,从大通河调水到新疆60亿方,估计投资会在3000亿元以上。 南水北调东线已经于去年通水,今年应该正常运行。但出现的问题是:在上报2014年用水计划时,各受水地市的上报用水量比规划的分配水量要小很多,就是说工程建成后难以实现规划效果。原因是调水的原水水费比当地的水资源费高很多(德州原水价格在2.24元/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只有几毛钱),所以当地自然选择优先利用当地水而不用调来的水。他们的本意是把南水北调当作枯水期的备用工程。如果这样的话,南水北调工程的运用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实际上出现工程难以按规划运行的供水工程很多,不只是南水北调工程。国内几乎所有的调水工程都有运用率低的问题。 新疆固然是很干旱的地区,但调水是要成本的。调水过去的效益能否补偿成本?看起来要打一个问号。如果南水北调东、中线的成本尚且难以承受,那东水西调的成本估计更难承受。 新疆虽然干旱,但人均水资源确实是比较多的,在北方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几乎可与南方媲美。所以新疆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近期首先应立足当地水资源,在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方面下功夫。对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水主要不是被消耗了(耗水率一般在10%以内),而是被污染了。为了保护环境,也为了提供新的水源,废水处理再生是大的方向,应该比东水西调有经济竞争力。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9444 次阅读|85 个评论
栖霞山小览
热度 1 lusilan 2014-4-7 13:09
天清日朗,花红水明。吾携妻小娟共至南京东郊栖霞山,乘兴而来,尽而返。如栖霞古寺,古诵幽幽,梵歌袅袅,与众僧居士共尝斋饭当思来处。山中怪石嵯峨,溪水涧涧,四月芳菲始盛开。乾隆旧行宫,古泉逐白鹿,欲探洞府深,蜥蜴惊当途。有小营盘处,张弓搭箭,射往的后密林。至山巅神清气爽,眼明胸阔,长江迤逦而下,田间黄花穿戴其中矣。下山随意,蹒跚于小捷径,山腰枫林湖,花团锦簇,风吹瓣落,有仙境之幻,起葬花之吟。至山脚处,见一三岁女童与父亲斗嘴,至嚎啕大哭,谓吾不复要汝,阿妈焉在。天真之处,令人莞尔。归来,觉此行不虚,则秋林胜迹,必复来此探寻。
个人分类: 游历|31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政协委员:长江污染近600公里,含300余种有毒物
热度 1 xjtuhyg 2014-3-18 13:32
政协委员:长江污染近600公里,含300余种有毒物 据统计,我国长江沿岸约有40余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大量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力均集聚在长江沿岸,随着各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的建立,港口码头、储罐、化工项目蜂拥而至,可以说,长江流域一些江段岸线基本被化工项目所占领。   关键词:长江,化工企业,水污染,岸边污染带,水华 2014-03-1804:37:32  来源: 21 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  http://news.163.com/14/0318/04/9NJGJBDO0001124J.html “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个人特别关注大江大河的治理,尤其是长江的治理。” 治理好、利用好、保护好长江,不仅是长江流域4亿人民的福祉所系,而且关系着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但目前长江正逐渐陷入一个被透支未来的恶性循环里。 周认为,目前能够管长江的部门有十几个,然后沿江有几十个政府,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所以,长江流域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机构来管理。 化工围江 《21世纪》:关于长江的环境风险,讨论比较多的是沿江的化工企业多带来的污染风险。 周健民: 据统计,我国长江沿岸约有40余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大量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力均集聚在长江沿岸,随着各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的建立,港口码头、储罐、化工项目蜂拥而至,可以说,长江流域一些江段岸线基本被化工项目所占领。 近两年江浙两省加大了对化工企业的治理,一些长江中上游省市地方官员拿着关停企业的名单,频频赴江浙招商,希望“招而引之”。 《21世纪》:除了沿江的化工企业带来的环境风险,江上运输危险品随时可能造成污染。 周健民: 水上危险品运输增加了长江水污染风险的不确定性。根据江苏南通海事局资料, 自2003年以来,南通辖区长江水域危险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8年超过千万吨,每天约有30万吨的过境危险货物,品种达103种, 其中被《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规定为重污染、高毒性的X、Y类物质约占七成,且绝大多数易溶于水,如果进入水体,根本没有有效处置措施,只能依靠水体的自净作用;即便有的不溶或微溶于水,其中比重大于1的会沉入水底,目前基本没有有效处置措施,比重小于1的物质,可利用围油栏等进行围控,但也仅能部分回收处理。 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 《21世纪》:长江沿线虽然有这么多化工企业,其所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怎么样? 周健民: 虽然长江沿岸建起了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 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维持正常运行的也不过1/3。 《21世纪》:这势必对长江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 周健民:长江水资源状况日趋恶化。数据显示,长江水质恶化趋势非常明显。近年来的 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2007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突破300亿吨,相当于每年一条黄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长江。 国家环保部环境统计年报显示,长江接纳的废水量年年位居全国七大流域首位。2008年,长江接纳的废水量占全国近四成。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中称,仅 2009年排入长江的工业废水就达到221亿吨。 三峡库区水质也正日益恶化。三峡成库以来,库区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水流缓慢,“流水不腐”效应失去后,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到回水区聚集,遇到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自养型的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长繁殖,自三峡水库2003年初次蓄水后,“水华”现象便长期存在。 《21世纪》:长江存在这么多的环境风险,那么长江的管理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周健民:长江要展开治理,首先要把整个流域的真实情况搞清楚。但由于涉及太多城市,工作难度加大。也正因如此,至今长江环境容量到底有多大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都无法给出比较客观准确的答案。近年来,国家明确规定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关、停、并、转和限期治理的制度,长江沿岸各地环保部门也加大打击力度,但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很难在全流域取得显著效果。长江污染治理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21世纪》:您对于改善的长江管理体制有哪些建议? 周健民:长江流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整体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关于长江流域的整体规划,在这个规划下,全面再造长江整个流域的管理体制。 我认为,长江流域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机构来管理。目前能够管长江的部门有十几个,然后沿江有几十个政府,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所以,长江流域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机构来管理。为此建议:一是创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和直接管理职能;二是确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行政新关系;三是确立流域管理机构应有的权威,如确立流域机构的政策法规职能,环境影响评价职能,审批责权或初审责权以及立项管理、资金管理等。 建议抓紧制定《长江法》 《21世纪》:长江流域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省份的利益,如何来有效地协调这些利益? 周健民:长江流域的管理需多借鉴国际经验, 解决好上下游之间的关系,避免走入下游治理、上游污染的“死胡同” ,关键还是要靠利益关系调整。光靠“狠抓、惩办”和宣传教育,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的沿江上下游城市是否能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形成紧密配合,这是治理长江相当重要的一环。 长江治理开发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涉及到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环保、林业、国土、交通、电力、水利等多个部门,上、中、下游情况各异,地方和部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统一协调,统一管理。《长江法》应是实行流域统一管理的综合性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长江管理的基本原则;确定流域管理的相关主体及其责权利关系;按照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取水用水与污水排放统一管理的原则, 对规划、防洪、取水、调水、水保、土保、水政、水文、河道、堤防、边滩、蓄滞洪区等等方面的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特别是对长江控制性水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行以及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环境生态保护、产业规划和调整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给出明确规定。让《长江法》与《水法》(修订)、《防洪法》等法规配套,成为长江综合性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1461 次阅读|3 个评论
郑人买履,郑强买人
热度 58 xqhuang 2014-3-5 14:43
郑人买履,郑强买人 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浙大校长是谁,但你必须知道浙大郑强教授。郑教授有个很响亮的外号:“愤青教授”,他最擅长演讲,每次演讲都妙语连珠、掌声不断,听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泪流满面,郑强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 也有人对“强哥”很不屑,甚至“说三道四”:“一个大忽悠!”;“靠着装疯卖傻秀脑残来搏上位,这不就是学术圈里的凤姐么!”;“这就是标准的人中垃圾,是知识分子中的太监和败类!”;...。出于好奇,本博找到郑强教授的激情演讲视频,实话实说,没听下去或听不下去。 今天上网,看到新闻:《 180万津贴引不来一个人才 》,“ 在教育部和贵州省支持下,贵州大学开出了每引进一个长江学者,给予120万元年津贴,一个院士给予180万元的优厚条件,还提供科研平台和经费,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一个人报名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 西部对高端人才很饥渴! ” 郑强?不会是浙大的郑强吧?记得他说过: 川大副校长他都不想当,因为舍不得离开浙大 。他还在各种演讲中,把很多中国名校都狂贬一通,如复旦、同济、北师大、川大、厦大、北邮等等,“强哥”怎会委身于贵州大学?登陆贵大官方网站,点击“现任领导”,才发现,此郑强正是彼郑强。 在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年代,180万的年津贴竟然买不来一个人才,这的确大大出乎郑校长的预料。钱花不出去,郑校长急了!其实最让郑校长闹心的不是花钱,而是他许下的军令状: 贵大要力争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实现“五个增加”、“两个进入”,即:增加1~2名两院院士、2~3名长江学者、5~10名全国领军人才、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2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学科;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学校综合实力进入西部高校前列 。 强哥很清楚,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是1~2名两院院士和2~3名长江学者,有院士坐镇、长江学者辅佐,其它目标都能因此而轻松实现,到时,自己就是贵大的最大功臣,或许还能连升三级?180万的诱饵还不够诱人,只好加大筹码,所以郑校长建议: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人才到西部干事创业,特别是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 。拿国家的钱成就强哥的梦,有院士、长江去当贵人吗? 古有郑人买履,今有郑强买人:有个叫郑强的想要买人才,先定好价:院士180万、长江120万,把价码放在网络上,等了一年多时间,却无一人来报名。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一定要买院士、长江,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人才资源?”他说:“我宁可相信院士、长江,也不相信自己的人才。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10617 次阅读|97 个评论
古县不古 2014-02-04 15:39
taodeng 2014-2-25 11:33
四川 宜宾 南溪 看县志,中国几乎每个县都有悠久的历史,南溪也不例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你绝看不到那时的任何痕迹,唯一尚存的城门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但已经飘摇在一片杂乱的水泥盒子之间。城市在飞速地长高,极力向都市靠近,但沉沉的雾霾终日不散,别说蓝天,静静的长江水都被倒映成灰色,默默地在夕阳落入浮尘前微光一闪。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原奇葩 2013-08-12 14:25
taodeng 2014-2-25 11:22
青海 格尔木 沱沱河 在长江源头的高寒环境里,放眼望去似乎寂寞荒凉。但只要把目光注视到地面的细微处,你会发现坚强的生命依然在这里绽放出奇葩。绿绒蒿是桀骜的花中仙子,那色彩和萼片不输于任何温室中人工培育的贵族,而它只属于原野。要欣赏绝域的魅力,就来高原吧,还有无数的惊奇等待着一一呈现,不要把美丽都留给因觅食而无暇的藏羚羊。 多刺绿绒蒿 红景天 蓼科 另一种蓼科 翠雀 另一种翠雀 风毛菊 另一种风毛菊 青兰 白龙胆 蓝龙胆 马先蒿 草本金露梅 灌木金露梅 狗哇花 不认识的小灯笼 锦鸡 火绒草 地衣 香青 点地梅 豆科 野葱 大黄 垫状菊科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烟雨两江 2013-02-09 17:02
taodeng 2014-2-25 11:10
四川 宜宾 合江门 岷江在宜宾与金沙江汇合,从合江门之下直到吴淞口就是传统意义的长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大概李之仪写的是宜宾人吧?冬季的四川不是雾霭沉沉就是细雨沥沥,在烟雨之中天空与江水都混为一色,只有现代的桥梁才涂上浓抹的一笔。广场上的中华鲟鱼雕塑提醒人们这里曾是它们的家乡,但重重大坝早已割断了生命的洄游之路。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沱沱河畔 2010-09-02 10:10
taodeng 2014-2-13 23:21
青海 格尔木 沱沱河 来过这么多次,还是头一回在野外看到藏野驴,当它们像飘逸的骏马一样在草地上轻盈地奔跑,让我刹那间觉得天地是如此的和谐。藏野驴原是生性胆小的,在受到突然的惊吓和人类的威胁时,本能使它们会迅速逃跑。现在藏野驴可以从容地在繁忙的青藏公路旁活动,这真是难得的净土,看来长江源头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沙水暖 2010-02-21 09:56
taodeng 2014-2-12 00:10
四川 宜宾 柏溪 春天来了,太阳张开了笑脸,一切都涣然生机。金沙江浩荡地东流,就要与岷江汇合成长江。小时候也总在江边徜徉,总觉得水面宽阔,在舟上奋勇地拼斗才能渡过去。现在一桥飞架,不仅便宜了交通,彷佛河谷也变窄了,不似从前的宏伟。只有青山依旧,流水常在,油菜花开了一年又一年。花总依旧是如此的娇艳,岁月却刻在远去的青春。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蜕变 2009-03-23 08:25
taodeng 2014-2-9 23:00
上海 长三角 虹桥 三千多年前,现在的上海市区在长江三角洲的泥沙淤积中变成陆地,当秦始皇南下巡游时,这里的人们还划着船在水上交易。汉代开始煮海水以制盐,晋代依渔盐之利已相当发达,南宋咸淳三年设立上海镇而有了现在的名字,明代商肆酒楼林立,到如今已是嘈杂拥挤的大都会。蜕变的过程不能再现,但从长江岸边到城市中心的渐进恰似历史的重演。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告别三峡 2009-01-06 07:58
taodeng 2014-2-9 22:36
告别三峡 举世瞩目的三峡库区已经蓄水,将在2009年达到175米的最高蓄水位。为了保护淹没区的古生物化石,我们受国务院三峡办公室的委托,曾对库区已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地点进行复查,那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在四川盆地冬日的细雨中我们从重庆出发,驱车前往涪陵。自朝天门沿嘉陵江岸上行不远就是宏伟的黄花园大桥,现在长江和嘉陵江的重庆段还不断有新的桥梁建设。过嘉陵江后到达观音桥,然后向渝北方向,在机场路口的同一位置进入重庆至长寿高速公路。路两边侏罗系丘陵的景色很美,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山丘、白色的村舍、灰色的路面,尽管雨雾朦胧,但一切都整洁而自然,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高速路到长寿就不能再继续,因为当时到涪陵的路段尚未完工。在前面一段车行飞速,但到了正在施工的地段就满是泥泞、寸步难行。在长寿湖岔路口的小镇上,公路两旁摆满了柚子,这是当地的特产,我们买了几个。到达李渡前要经过一条河,中央有一个石岛,两座桥连接,完全用条石砌成,虽然破旧而狭窄,但我非常喜欢这种纯石材的建筑。 涪陵建在长江南岸的山坡上,相对于库区的位置较高,不用完全搬迁。只有邻近江边的房屋被拆除,并修筑起护城的大坝。涪陵最有名的古迹莫过于白鹤梁,我们冒雨到江边去参观这个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但向路人打听具体的位置时,大多数人都一脸的茫然。最后我们自己找过去,发现尽管是枯水季节,但水位还不够低,白鹤梁没有露出水面。更令人遗憾的是本应在江边岩石上矗立的白鹤梁纪念碑却支离破碎地倒伏在乱石中,我们找了好一会才发现有碑文的刻石。 雨过天晴,阳光灿烂,这据说是半个多月以来的第一次。经过龙桥镇到北拱,去复查古脊椎所考察队以前发现的鱼类和龟鳖类化石点。北拱在涪陵的上游方向,陕西考古所承担这一段的考古发掘。他们正在一个汉墓上工作,刚好有个曾发现鱼化石的农民在这个工地打工。我还是第一次在野外见到正规的汉墓发掘,那种厚重结实的墓砖一看就是汉代风格。 老乡带我们到江岸,这里是一大片采石场,层位在沙溪庙组内。化石产出于剪刀峡的岸边,化石地点的高程为161米,处于三峡水库的四期淹没线之下。这个地点出露一套近40米厚的砂岩,大致可划分为三段明显的地层:其底部为一层3米厚的灰绿色石英砂岩,该层的中部产出鳞齿鱼类化石,其上分别是厚1米的深灰绿色石英砂岩和厚36米的灰黄色石英砂岩并发育斜层理。其中,下面两段地层在地貌上构成缓坡,夏季淹没于水下,上面一段地层在地貌上构成陡坎。已发现的化石分布在同一层位东西长近30米的采石坑中,到目前为止已采集到10块化石,初步鉴定为鳞齿鱼,时代为中侏罗世,标本保存在涪陵博物馆。化石保存较完整,但丰度较小,出露化石相对集中地点的岩石几乎已被采光。老乡现在仍然在这个地点采石,他们也知道这里产出鱼类化石。但有些传说就神乎其神了,比如石匠们都说,当打开石头发现鱼化石时,还能闻到很重的鱼腥味哩!但实际上这些鱼类生活在1亿6千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期,早已没有任何有机成分。龟鳖类化石产出于该地点的灰绿色砂岩中,为一近于完整的个体,标本也保存在涪陵博物馆。 下午赶往丰都,路面很好,快到丰都时又经过一道长江大桥,是一座悬索桥,从桥上可以看见长江南岸的新城和北岸的旧城。丰都鱼化石地点就在县城内紧靠河床的地方,高程为207米。该地点出露一套砂岩地层,构成陡坎地貌。化石产于下部灰绿色石英砂岩之中,经观察对比,其岩性相当于北拱鳞齿鱼的产出层位。已发现的鱼化石有两块,表明涪陵和丰都一带长江两岸的侏罗纪砂岩地层中含有相当丰富的鳞齿鱼类化石。 丰都恐龙化石地点位于树人乡大桥村,高程为206米。化石出露于长江小型支流的谷坡上,地层为一套浅灰黄色岩屑砂岩,岩石中含有较多暗色岩屑,细纹理极为发育,同时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下部地层可见砾石层。化石为当地农民采石时发现的恐龙肢骨,但相当破碎,在该农民家中尚有少量碎块。 顺便去看了著名的丰都鬼城,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全是近代粗制滥造的建筑和低劣庸俗的雕塑。对比前一天看到的汉墓,墓砖坚实到可以作磨刀石,上面大都有手法娴熟的画像。而鬼城的庙宇处处露出破损,并非岁月的侵蚀,纯粹是偷工减料的必然结果。那些阴曹地府的鬼怪雕塑在普通的乡村破庙都能见到,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从前的人修建庙宇是为了真心的信仰,而现在的人不过是做一个假文物来骗旅游者的钱。 接下来我们前去忠县,循着一条盘旋在丘陵中的曲折土路。忠县鱼化石地点位于甘井镇洞子沟,高程为262米。沿忠县至梁平公路北行,逐渐山高谷深。到达甘井镇之前,看见小河中央孤岛上的中坝遗址,四川省考古所正在进行发掘,这是一个新石器至商代遗址,产出大量漂亮的新石器和尖底罐。我们未找到原来的侏罗纪鱼化石地点,却发现了新的三叠纪地点。该地点出露一套中薄层灰岩夹褐色页岩地层,产状近于直立,从岩性判断应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灰岩底面具瘤状构造和大型槽模,老乡正在此开采石灰石。该地点灰岩中产出的鱼类化石丰度低,但保存尚好,已采集的化石保存在忠县文物管理所,初步鉴定为亚洲鳞齿鱼。同时,在甘井沟谷坡的侏罗纪砂岩中也曾发现鳞齿鱼类化石,标本现陈列在石宝寨古生物化石展览室。这一带山上有不少树木,也有人在打野兔,说明生态环境还不是十分恶劣。 忠县恐龙化石点在长江南岸的复兴镇西流村吊嘴,在忠县至利川公路旁的砂岩陡坎上,高程185米。我们乘轮渡跨过长江,经过正在施工的忠县长江大桥,也是一座斜拉桥,开通后将大大改善忠县连接湖北利川的交通。吊嘴的陡坎出露高度5米左右,为一套沙溪庙组的中厚层石英砂岩构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化石为一大型蜥脚类恐龙股骨,修公路时暴露此化石,该化石保存在忠县文物管理所,并在白公祠陈列展出。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发现的蜥脚类化石不多,三峡地区这一化石的发现一方面可以弥补时代和分布区域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于蜥脚类的演化和绝灭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忠县是白居易当过三年刺史的地方,现在建有白公祠纪念。白公祠的地点虽然偏僻,也比较简陋,但环境很好。 县文管所的两个工作人员陪同我们前往忠县石宝寨恐龙化石地点,新路还没有修通,快要废弃的老路很难走。化石地点位于石宝寨小河入江处,已被新近沉积的厚沙层掩埋,根据当地居民的指示,确定其高程110米。该地点每年夏季被江水淹没,并淤积大量泥沙,冬季由小河冲刷暴露出零星的基岩。从暴露出的岩石观察为一套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岩,过去曾在此套砂岩中采集到一串剑龙尾椎化石。老乡说这块化石知名已久,被当地人称为“鞭石”。该化石保存相对完整,目前真标本存放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中,一件复制模型陈列在石宝寨古生物展览室。 去石宝寨要穿过镇上的老街,一色的青石板铺地。石宝寨很值得一看,建在一块高高耸立的沙溪庙组独立巨岩上,十二层塔形楼阁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这里的古建筑是典型的三峡地区风格,装饰古朴大方。寨内有一间古生物展览室,除了“鞭石”的模型,还有不少鱼化石和木化石。寨顶的天井里养着一条硕大的大鲵,来自附近的山溪中。 石宝寨没有直接通往万州区武陵镇的路,我们只好拐一个大弯,从忠县一路绕到武陵。还好,很顺利地找到文化站的负责人,他带我们到江边的恐龙化石地点。这个地点叫油房沱,在长江岸边的砂岩斜坡中,高程为136米。该套地层为灰黄色石英砂岩组成,时代为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据介绍,长期的采石过程中在近4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时有恐龙化石发现。以前调查时曾发现一近于完整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当时化石深埋于砂岩体中,股骨的内侧面及远近两端均已遭受不同程度的风化。但在我们此次的现场搜寻中未找到任何恐龙化石,仅发现有零星的木化石。 盐井沟位于万州区盐井镇,化石均产自三叠纪嘉陵江组灰岩内大量发育的裂隙堆积中。在万州文物部门人员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化石地点。四川盆地冬季泥泞的道路非常难走,有好几个地方我们都不得不下来推车上坡。地图上标有醒目的盐井沟溶洞的标志,但我们到了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洞穴非常壮观,里面的石钟乳尤其漂亮,却并不是我们要找的化石产地。我们向老乡打听,老一辈的人还依稀回忆起在解放前曾有外国人在这里发掘“龙骨”,而解放后也不断有老乡挖龙骨卖给药材收购站。我们最后来到一个叫平坝的村子,年轻一点的当地人还记得多年前有中科院的专家在这里发掘,我们这次就考察了平坝上洞。 离开万州前往云阳,路还不错,途中经过正在建设的云阳新城。张飞庙在旧县城的长江对岸,“江上风清”的题字在县城这边就能远远地看到。云阳的文管所就在张飞庙内,我们一方面办事,一方面可以参观这处名胜。 云阳到奉节的路很不好走,这一带已是四川盆地边缘,山大沟深,道路崎岖。还要冒险通过塌方区,直到晚上9点才在深深夜色中抵达县城。没想到刘备甘夫人的墓就在县委招待所的院内,这正显示出夔州悠久的历史。次日上午我们就直奔位于瞿塘峡口的白帝城,白甲赤盐闻名已久,也在大江上看过几回,此刻似乎更加拉近了距离。白帝庙的大门两旁书写着杜甫的诗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前有公孙述称帝、刘玄德托孤,后有杜甫在夔州的旅居、李白在三峡的放逐,还有一个个诗人留下的不朽篇章,无不激起人们的思古之情。 跨过草堂河口的吊桥,就来到夔门古象馆。老君庙地点的象化石发现于这里的基岩裂隙型堆积中,高程为155米,时代为晚更新世。该化石为一基本完整的剑齿象骨架,化石未经搬运埋藏,已被发掘、修理、装架,并陈列于古象博物馆中。该地点还发现有两枚属于较为年轻象个体的臼齿。这些化石的发现不仅对研究该类动物的形态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对恢复三峡库区第四纪古环境有重要价值。我们还去了横路旧石器遗址,要通过手拉钢缆的渡船才能到达小河对岸的地点,河里有好些野鸭正自在地觅食,环境这样好,让我看得有些呆了。 在奉节乘轮渡到达长江南岸,这是通往湖北恩施的国道。一上江岸就努力向上攀登,山顶云雾缭绕,公路直入苍茫。树木不多,灌丛和高草覆盖着未开垦的山地,一丛丛的红叶绝对赛过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路不断向前延伸,进入灰岩地带,山势陡然高耸,峡谷深不可测,最不可思议的是在高不可攀的悬崖上还有人家居住。这一带的岩溶地貌非常发达,可以看见一个穿洞挂在悬崖上。顺利达到庙宇镇,这里曾经寺庙成群,在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溶洞内也有一座宏伟的大庙,庙宇镇因而得名。龙骨坡遗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很大的发掘规模,还有不少堆积物等待进一步的工作。 我们必须在下午6点封渡前赶往巫山轮渡,而50多公里的山路相当泥泞。一处正在维修的路段卡住了我们的车,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前拉后拽地拖出来。我们拼命往前赶,路途崎岖,弯道不断。终于到达江岸,可以看见对岸巫山的灯火,但从山顶下到江边又花了半个小时。当我们冲到渡口,最后一班轮渡已经起锚。正在绝望中以为不得不在江边过上一夜时,好心的轮渡驾驶员发现了我们,又重新靠岸,让我们渡过长江。 在巫山县城周围没有化石点,我们在雨中游览了小三峡。大宁河的水异常清澈,浅处可以直视河底的卵石,而深处则呈现蓝宝石一样的色彩。在河里不仅见到野鸭,还看到了鸳鸯,这可是非常难得。 三峡库区内所发现的以恐龙、鱼类和龟鳖类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对于三峡库区出露的中、晚侏罗世地层的精确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相比之下,库区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发现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中生代以后三峡地区长期遭受剥蚀,所以新生代地层只能保存在特殊的地质部位,如裂隙和洞穴堆积以及局部的阶地堆积中。化石数量虽少,但科学价值重大,它们对于三峡库区的古环境恢复和阶地堆积年代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加强对长江演化历史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陵新梦 2008-12-12 08:01
taodeng 2014-2-9 22:31
江苏 南京 中山路 白天的时间都忙着开会了,只好晚上出来透透风。我本觉得正好,在夜色里不用看见那么多杂乱的建筑工地和纷繁的车水马龙,但到处肆无忌惮地闪烁的霓虹广告依然让人不能安静。南京正为新的梦想奋斗,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领先的位置。不过,几十层的塔楼都被整体包裹成广告牌,将铜臭提到如此高的水平还真是少见。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峡览胜 2008-01-22 09:11
taodeng 2014-2-6 20:17
西陵峡 溯流向鄂西,江涌水天低。 疏雨湿沙岸,微风冷石堤。 云来山色远,帆去桨声齐。 已过黄陵庙,何时到香溪? 巫峡 秀岭锁烟霞,长峡绿满涯。 朝云或变雨,神女可还家? 路静飞黄鸟,林疏落白花。 惊涛危石岸,野老种春瓜。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2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湖北行 2008-01-15 08:47
taodeng 2014-2-6 20:16
飞越川鄂群山 牛郎一舞鞭,垄垄种云烟。 城郭渺无迹,江河细似弦。 陆途畏险阻,空旅喜悠闲。 倏忽过千里,神行赛穆天。 黄鹤楼 巍然楼再起,仙客已无踪。 照壁描黄鹤,飞檐刺碧空。 江河宽荡荡,龟蛇郁葱葱。 放眼观三镇,长桥隔岸通。 琴台 春秋战国客行稀,此地知音遇子期。 流水高山依旧在,万家鳞次不闻鸡。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采访WWF的结果说明“长江生态崩溃”是谣言
zbt92 2014-1-29 09:35
文 / 水博 2013 年 8 月,由 WWF 资助的《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学考察》结束后,科考的负责人之一,长鱼办主任赵依民在科考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突然宣布“长江生态已经崩溃”。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澄清事实,很多记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报道,但是,几乎在所有的文章中,都没有把社会争论的结论说清楚。 这次关于长江生态争论是什么?当然是“长江生态已经崩溃”的危言耸听。然而,在所有的受访者当中,几乎都把“长江生态已经崩溃”的争议焦点,偷换概念成了“濒临崩溃”。事实上,如果科考报告只是宣布长江生态濒临崩溃的话,绝对不会引起任何整争议。因为,生态濒临崩溃的范围很大,与“已经崩溃”的结论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客观的说,由于长期的水污染和过度捕捞,我国长江的鱼类生态确实早已经非常濒危。但是《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学考察》的组织者,却利用发布其考察报告的机会,宣布了一个耸人听闻的“长江生态已经崩溃”的结论,这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惊慌和争论。 1 月 27 日 《中国能源报》刊发了采访访 WWF (中国)淡水项目主任雷刚的《水电是江河馈赠,但不要顾此失彼》的文章。文章中,记者问道:“本次科考能否说明长江鱼类生态已经崩溃?理由是什么?”。但是,雷刚主任却偷换概念的回答说“关于长江渔业资源濒临崩溃的结论,”如何如何 ------ 。接下来的整个采访,雷刚都在大谈“长江水生物种资源面临的威胁”的问题和原因。然而,却死也不肯答复长江生态是否“已经崩溃”这个社会争议的根本问题。 其实,雷刚主任的这种不敢正面回答的态度,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因为《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学考察》只考察了长江流域上游的几个地方,根本就没有考察过真正的“长江”(即:长江流域的宜宾至上海河段)。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实际考察过的金沙江等河段,他们所宣布的考察结论,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态“濒临崩溃”。但对于一个他们更本就没有去考察的“长江”,却敢于大言不惭的宣布说“生态已经崩溃”。更为奇怪的是,报告的发布者在编造“生态已经崩溃”虚假新闻的同时,还故意污蔑是中国水电开发造成了莫须有的“长江生态的崩溃”。对此,我们不能不怀疑,这个所谓《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学考察》,很大程度上就是制造一个污蔑水电开发的机会。因此,当有记者追问“本次科考能否说明长江鱼类生态已经崩溃?理由是什么?”的时候,才会没有一个参加考察的人,敢站出来正面回答。 总之,关于长江鱼类资源匮乏以及水生生态濒临崩溃的现状,大家从来都没有认识上的分歧。但是,对于《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学考察》是否发现了“长江生态已经崩溃”的新情况,以及造成生态崩溃的原因是不是水电开发?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目前看来,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清楚:所谓“长江生态已经崩溃”并不是《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学考察》的考察结论,而是个别人借着考察的名义制造出的,污蔑中国水电开发的一个谣言。 参考文章:《水电是江河馈赠,但不要顾此失彼》 本报记者 胡学萃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1月27日 第 22 版)    鱼类不能完成生活史,这对鱼类种群增长是灾难性的   中国能源报:本次科考能否说明长江鱼类生态已经崩溃?理由是什么?   雷刚:关于长江渔业资源濒临崩溃的结论, 是在科考队多位专家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之上,再加上现场采样结果的验证,得出的结论。除了本次科考,近年来不同研究机构、领域的专家也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说明了长江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表现为种类数量减少,经济鱼类低龄化、小型化,而且趋势加剧。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造成近年来鱼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依据?   雷刚:长江水生物种资源面临的威胁包括,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江湖阻隔与围垦导致的栖息地消失或者退化、外来种入侵等。对长江流域的鱼类来说,至少有3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导致其加速的衰亡,第一,50-60年代的大围垦导致大量鱼类栖息地的消失;第二,近20-30年来严重的非法、过度捕捞;第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以四大家鱼为例,1997-2002年三峡水库蓄水前,监利断面家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35.87亿尾、27.47亿尾、21.54亿尾、28.54亿尾、19.04亿尾和19亿尾,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坝下水文条件变化等原因,监利断面四大家鱼产卵规模明显下降,2003-2009年卵苗径流量分别为4.06亿尾,3.39亿尾、1.05亿尾、2.31亿尾、0.89亿尾、1.82亿尾、0.42亿尾,繁殖时间推迟到7月上旬,已形不成苗汛。   中国能源报:大坝对鱼类的影响有哪些?有无可能导致特有物种灭亡?   雷刚:大坝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阻隔鱼类洄游通道,造成洄游鱼类灭绝。即使是不洄游的鱼类,就整条河流而言,大坝也影响上下游鱼类基因交流。   2.改变河流水文规律。抬高水位、减缓水流、降低水温,使得某些鱼类无法适应水环境的改变,如一些激流性鱼类将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甚至灭绝,而缓流性鱼类可能增加,打破了原有的物种平衡。另外水库底部水温偏低,其开闸释放出的低水温水不利于鱼卵孵化,鱼类不能完成生活史,这对鱼类的种群增长是灾难性的后果。   3.改变部分鱼类产卵场。如改变河床底质,砾石底变为泥沙底,改变原有栖息环境。一些激流性鱼类的栖息场所将会消失殆尽,走向灭绝。   4.另外,一些大坝修建之后,也可能导致水环境发生变化,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有加速某些外来物种的扩散的可能。   中国能源报:大坝是否会导致洄游鱼类,比如中华鲟撞坝而死?   雷刚:大坝的修建对洄游鱼类往往影响巨大。中华鲟是典型的江海洄游的溯河产卵鱼类。葛洲坝修建后,阻断了中华鲟繁殖洄游通道,仅有的产卵场被压缩到葛洲坝下游7公里江段内。其繁殖群体资源量在建坝前有2000多尾,建坝后,产卵场狭小,自然繁殖规模小,补充量不足。1997-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繁殖群体资源量下降到300-500尾,而2003-2006年下降至100-300尾。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调度,由于其蓄水调节时间与中华鲟产卵季节重叠,将可能进一步减少中华鲟产卵场的适宜面积,减小产卵期的流量,无法满足中华鲟产卵所需的生态流量,造成产卵规模进一步减小。   大坝设施导致洄游鱼类高受伤或死亡率   中国能源报:国外有无修建大坝导致鱼类消亡的事件?   雷刚:阿斯旺大坝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高111米,长3830米。它将尼罗河拦腰截断,形成水域面积5120平方公里。它原先富有营养的泥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产卵的沙丁鱼,但大坝的修建严重扰乱了尼罗河的水文,并导致了河口沙丁鱼的灭绝。   中国能源报:对于水力发电与鱼类资源保护的问题,国外有无解决办法?   雷刚:从全球范围来讲,鱼类洄游,特别是向上洄游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河流的特定鱼类上溯河而上的习性研究较为充分。但是,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鱼类的100%洄游需求,并且现有的经验多为向上洄游而非双向洄游。对于梯级电站来说还有大坝累积阻隔效应,例如:如果一个良好的过渔设施能满足60%特定鱼类向上洄游,但是通过4个大坝后也仅仅13%该鱼类种群可以成功洄游,显然,这对一个物种的保护非常不利。试想想,要想让鱼类通过25级梯级电站,其可能性有多少,这还没有完,我们再来看看鱼类向下洄游的案例,成功的案例就更少了。关于鱼类向下洄游的科学研究也非常有限,鱼类向下洄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坝设施导致的洄游鱼类高受伤或者死亡率。   中国能源报:在保护鱼类资源方面,您认为还需要哪些努力?   雷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一些努力:   1.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十年。其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的提议,最早是在2006年由中科院院士曹文宣提出。提出的原因是,从2002年开始长江分段的每年3个月禁渔期未能真正挽救危局,鱼类数量还是越来越少。目前,长江十年禁渔的条件是具备的。因为现在长江的渔民数量大概为14万,每年捕鱼数量不到10万吨,相较我国每年5000万吨的总渔获量,比例很小,不会构成国人的食物危机。有效安置这14万渔民,提供转产机会和技能,是实现十年禁渔的关键所在。   2.推动环境流工作。对目前已建的大坝,特别是三峡大坝,如何进行生态调度,让其不仅满足防洪、发电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中下游鱼类的需求。这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空间。   3.倡导生态渔业和推动渔业市场绿色转型。鱼类是中国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但是过去高密度的围网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也产生大量污染。如何改变不合理的养殖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还需进一步探讨。另外,如何通过渔业市场的绿色转型,鼓励消费者绿色消费,来倒逼渔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保护天然的野生渔业资源。这也是可以进行尝试的新思路。   水电是江河馈赠,但不要顾此失彼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金沙江水电站的规划是否过度?   雷刚:WWF关于水电开发的基本立场:尽量避免在干流建坝;尽量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建坝;已建大坝运行要符合国际水电可持续认证标准。   关于金沙江水电站的规划,WWF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环评报告,特别是25座梯级电站的叠加影响的环境评价报告缺乏,公众参与严重不足。   根据2013年国务院国函〔2012〕220号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金沙江上游按一库十三级梯级布局及资源规划方案,规划总装机容量1392万千瓦;中游按一库八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058万千瓦;下游按四级开发方案,规划的总装机容量为4210万千瓦。此外,在中游的观音岩水电站下方攀枝花市还规划建设金沙、银江两座市级水电站,共计25+2级水电站。该25级电站中,已建成7座,在建5座,其它大部分在预研和前期准备工程中。金沙、银江两座水电站也在建设过程中。   之前有报道称不足百公里建一个水电站,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电站,而是整个金沙江流域水电规划总体布局的综合情况。以已经有多座水电站建成和在建的金沙江中下游为例,金沙江中下游从石鼓至攀枝至宜宾河流干流总长1332公里,规划建设水电站12+2座。   此外,如果调查金沙江流域一二级支流的小水电布局,其密度远远高于干流,对上游水生生态的破坏更严重。   高密度的梯级电站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另一个影响是,彻底改变了这些生物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历史上湍流奔腾不息的金沙江,将变成一个个首尾相连的巨大的静水湖泊。   以金沙江下游在建及建成的四个世界级巨型水电站为例,自上而下分别是: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上游接攀枝花市银江水电站。攀枝花市距离乌东德213.9公里,乌东德距离白鹤滩180公里,白鹤滩距离溪洛渡195公里,溪洛渡距离向家坝151公里。   乌东德水电站正常蓄水位975米,该水位下回水距离206.7公里,库尾已达到攀枝花市域范围内;   白鹤滩水电站正常蓄水位820米,该水位下回水距离180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与乌东德水电站尾水位(805.5m) 重叠14.5m,是本河段水头重叠最大的水库;   溪洛渡水电站正常蓄水位600米,该水位下回水距离199公里,库尾已达到白鹤滩库头;   向家坝水电站正常蓄水位380米,回水距离156公里,库尾已达到溪洛渡库头。   这些水库水深过百米,流速、流量、水温、泥沙含量等水文条件被彻底改变,加上很多作为产卵场、育幼场的一二级支流又被小水电切断,这将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为代表水生生物带来毁灭性打击。   中国能源报:有人认为水电开发对鱼类的影响是小生态问题,从大生态角度,还是应该大力开发包括水电在内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您怎么看?   雷刚:首先,生态学上没有所谓大生态和小生态的理论。其次,物种没有高级低级之分,鱼类是物种,人类也是物种,任何物种的灭绝都是地球上不可弥补的损失。它首先会带来生态链的断裂,引起大自然的连锁反应,严重时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导致自然灾害。最后,水电能源是江河给我们的馈赠之一,但是不要忘记江河还给我们提供着许多其他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清洁的饮水、丰富的食物等。我们应该在开发可持续的水电资源的同时,兼顾维持物种与生态系统健康所需要的水质、水量、甚至水温,还有它们相应的节律变化(这就是环境流)。我们WWF和全球众多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流的工作,就是为了避免顾此失彼,甚至导致物种灭绝的生态悲剧。
3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河改道就是南水北调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4-1-5 11:15
100多年前,黄河还在扬州流入长江。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循清河古道,回归渤海,河决铜瓦厢就是南水北调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937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3长江上游综合考察》与水电开发
热度 7 zbt92 2013-12-26 11:26
8 月 15 日 ,《新闻晨报》上的一篇题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惊慌。该报道称 在《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简称 ' 长渔办 ') 主任赵依民心情沉重地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特别是金沙江流域大规模地建设水电项目,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长江特有物种消失。 。 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位 ' 长渔办主任赵依民,到底是一位懂业务的技术官员,还是纯行政干部。但是,从这位主任的发言内容来看,他不像一个严谨的科技工作者。尽管我们相信有众多鱼类专家参加的考察结果是可信的,但他们关于 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 的考察结论,却难免让人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不了解鱼业官员对生态系统崩溃的定义和标准到底是什么? 根据新闻报道细节的描述,赵主任说 长江里原有 175 种特有物种,近四五年来,已经有一半以上找不到了。我们在丽江附近的石鼓江段使用网具试验,一天只捞上来 5 条鱼,多数个体还很小,而这里过去是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的。 。后来的文章里还进一步提到了,考察组在金沙江石鼓段,一共只采集到了 17 种鱼。我们据此猜测,采集到 17 种鱼的金沙江可以被定义为 生态系统濒临崩溃 。但长江里原有 175 种鱼,尽管近几年来一半以上都找不到了,根据一般的理解。在长江能采集的鱼类种类,至少也应该多于 17 种吧?然而,鱼类种类更多的长江,怎么倒是生态崩溃了呢? 我们不知道赵主任的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是到底根据什么样的考察结果得到的。是不是连一条鱼都采集不到了呢?总之,赵主任的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的笼统表述,不像是一个负责的说法。除非他能明确告诉大家,在长江河段他们已经连一条鱼都采集不到了。然而,这种情况似乎又不大可能。因为,诺大的长江毕竟不能只容许赵依民的小组去考察。如果长江里面真的已经抓不到鱼了,这个消息恐怕早就会在社会上流传了。 赵依民主任所发布的考察结论,不仅有关于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的表述不清问题,还有一些故意诬蔑水电开发的嫌疑。 新闻报道说 金沙江里的鱼类资源为何急剧减少 ? 赵依民认为,金沙江段密集的水电开发,导致了大量鱼类栖息地遭到破坏和丧失,而水电项目所带来的洄游通道阻断、江水水温降低等连带效果,更是严重破坏了多种鱼类的生长规律,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金沙江干流已规划 25 个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其中过半已经开始施工建设甚至投入运行。科考队发现,随着水电的开发,整个金沙江干流正在变成一串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科考队在对金沙江下游已经建成的水电站进行考察后发现,大坝建成后,原来的急流型河流生态系统被以深水、静水为特征的水库生态系统所替代,导致依靠急流险滩生存的鱼类失去栖息地。 赵依民的这种说法,有很多疑点。 金沙江干流已规划 25 个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其中过半已经开始施工建设甚至投入运行。 的说法非常模糊。听了之后让人感觉,似乎金沙江的水电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因此,已经造成了对鱼类的严重影响。但事实上,到他们考察的时候,规划的 25 级电站,只有9 座正式开始建设了,金沙江中游7 座,下才有 2 座。而到考察时真正建成运行的电站只有 2 座半。 2011 年底,金沙江才有第一座水电站金安桥蓄水发电, 2012 年也只有阿海和向家坝开始了初期的蓄水发电。考察后两个月,向家坝水电站才完成蓄水到正常高水位。根据考察报告发布的时间,在考察期间,龙开口、溪洛渡和鲁地拉水电站,都还没有蓄水发电。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赵依民主任认为水电开发影响鱼类的原因是 大量鱼类栖息地遭到破坏和丧失,而水电项目所带来的洄游通道阻断、江水水温降低等连带效果 。这些理由都只能在水电站蓄水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而目前虽然金沙江规划了 25 座电站,但只完成了 2.5 座(向家坝刚刚蓄水,还没有到正常高水位,还不可能产生水温的影响,所以只算了一半)。怎么可能就出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了呢? 其次,我们认为这次考察结果反倒是证明了:在水电开发之前,长江的水生生态系统就已经濒临崩溃。因为,到考察的时候为止,金沙江不仅只有 2.5 座水电站完成蓄水发电,而且第一座水电站金安桥蓄水发电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半(阿海不到一年,向家坝只有半年左右)。而一般鱼类的生命周期,至少应该有几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如果没有人看到或者听说过水电站蓄水后鱼类大量死亡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断定说,现在金沙江的鱼类的状况,完全是在金沙江水电站建成之前就存在的。 更严重的问题的是,赵依民主任的 科考队发现,随着水电的开发,整个金沙江干流正在变成一串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 说法,完全是他们自己编造的谣言。因为在《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的考察期间,金沙江上还没有任何一座电站的蓄水与上一级水电站的形成了衔接。更不要说什么 整个金沙江干流正在变成一串首尾相接的大型水库。 了。我们搞不清楚,现实中还没有根本出现的事情,我们考察组的专家是如何 发现 的呢? 我们知道过去有些极端环保组织,经常会借着考察的名义编造谣言欺骗社会。想不到我们政府部门(长鱼办)组织的《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居然也和极端环保组织一样,借着考察的名义,就理直气壮的把自己的个人想象,当成了 发现 的考察结论来骗人。 请注意,我们说他们骗人,并不是指他们考察的客观结果,而是指他们对考察结果的主观归因。即 赵依民认为,金沙江段密集的水电开发,导致了大量鱼类栖息地遭到破坏和丧失,而水电项目所带来的洄游通道阻断、江水水温降低等连带效果,更是严重破坏了多种鱼类的生长规律,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 的说法。 对于他们考察的关于现存鱼类的实际状况,我们完全相信。此前,我们水电工作者以前也进行过类似的考察,而且其结果与他们的考察基本一致。遗憾是,我们毕竟不是研究水生生物专业的,所以,我们水电工作者当年的考察和调研,并不是以河流生态为主要目标进行的。我们当年关注的要点是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以及地质灾害对河流是生态的影响。因此,我们没有对整个长江上游进行调研和考察,而主要是针对地质灾害严重的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小江和二级支流吊呷河等河流的生态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考察。尽管如此,这些历史的资料,也可以对极为短期的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科考,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和说明。 我们当年的考察项目是由清华大学组织的,目的是要说明治理泥石流前后对河流水生生物的影响和变化。考察的时间是在 2005 年和 2006 年,每次考察采样的时间约为 5 个月。那时候整个金沙江上还没有任何水电站,这种状况对我们分析和对比今天的水电开发对河流水生生态的影响非常有参考价值。 2005 考察深溪沟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的采样,居然没有发现任何鱼虾,只有一些低等级的水生生物。 2006 年考察吊呷河的结果,也基本如此。鱼、虾类的水生生物完全没有,只有一些 底栖动物,主要物种为四节蜉科、蚋科、纹石蛾科等。 在多次考察的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上一级支流小江的水质要比我们重点监测和采样的深溪沟和吊呷河还差得多。沿岸大量的金矿开采的污水,使得小江中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鱼类存活。也就是说,早在金沙江的水电开发之前,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就已经由于污染严重,变得鱼虾绝迹了。当然,金沙江干流的水量较大,金矿的污染被稀释了之后,有些鱼虾还是可以生存的。 我们另一次关于金沙江鱼类的考察是在阿海水电站蓄水发电前夕。我们在阿海水电站的鱼类增值站,遇到了一位玉龙县里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是阿海水电站的建设,拯救了金沙江的珍稀鱼类。由于玉龙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水电站建设之前,他们要想获得一点鱼类保护的资金,简直是难上加难。与此同时,更让他们困惑的是,由于经济上的贫困,金沙江的珍稀鱼类保护已经成为最大的生态难题。越是国家要保护的珍稀鱼类,在市场上的卖价越高,贫困的农民就越要想方设法的捕捞到这种鱼赚钱。因此,非法的电鱼、炸鱼现象,非常普遍。面对大批解决不了温饱的农民,你怎么能要求他们一定要饿着肚子保护生态呢?对此,我们渔业执法人员实在是无能为力。于是,当地几乎形成了越是国家要保护的珍稀鱼类,灭绝的速度就越快的怪圈。 最近一些年,阿海水电站的建设,使得金沙江的珍稀鱼类得到了一定的保护。由于水电的开发带动了地方经济,农民赚钱的渠道多了,手中的钱多了,自然也不必再把非法捕捞珍稀鱼类鱼作为自己唯一的经济来源了。更重要的是,阿海水电站在修建的同时还建立了珍稀鱼类的增殖站。经过人工的增殖、培养,每年把几十万尾珍稀鱼苗放归金沙江。这已经使得金沙江鱼类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几乎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向家坝水电站。当考察向家坝的时候,我们还得知,溪洛渡建设前,为了修改保护区的范围,证明该保护区要保护的三种鱼,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已经不存在了。有位官员曾悬赏 50 万,奖励任何捕捉到这三种鱼中一种的。但是,几年下来确实没有一个人,捕捉到这三种鱼。后来这三种鱼中的达氏鲟和胭脂鱼,先后被向家坝水电站的渔业工作者养殖成功了,并实现了的鱼苗多次放流。所以,目前金沙江的鱼类品种,肯定应该比金沙江水电开发之前多了。起码以前高额悬赏也没有人能捕捉到的达氏鲟和胭脂鱼,现在已经可以捕捉到了。 长鱼办组织的《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在我们当年的考察几年之后,在他们所采集到的鱼类样品中,应该就有阿海和向家坝水电站增殖放流的鱼种。遗憾的是他们的考察时间太仓卒,居然没有采集到达氏鲟和胭脂鱼这两种原来一度绝迹,现在已经人工繁殖和放流的鱼种。 总之,我们当年的考察,金沙江的水电站都还没有建成,但是,严重的水污染和过度捕捞就已经让很多河段的鱼虾几乎绝迹。这几年,随着金沙江水电建设的展开,金沙江鱼类的现状已经开始好转。水库移民地区的过度捕捞情况大幅度减小。水电站的对珍稀鱼类的增殖放流也开始发挥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强盗的是:如果把考察的结果立此存照,我相信将来有一天,长鱼办的官员们一定会有机会看到,由于水电开发的结果,长江鱼类资源得到了恢复的一天。因为阿海、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都采用了增殖放流措施,已经对当地的鱼类资源现状起到了很重要的改善作用。只不过这种改善后的效果目前还并不够理想。不过,随着更多的水电站的建设,和我国对水污染和过度捕捞的管理加强,金沙江的鱼类生态会进一步的改善的。目前,国际社会的事实已经证明:水库大坝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完全是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的。 如德国的莱茵河在上个世纪末,已经生态崩溃、鱼虾绝迹。但是,通过治理污染等一系列措施,今天莱茵河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已经恢复到了二战以前的水平。而且,他们并没有拆除一座水坝。 请相信,我们今天的金沙江和长江水电开发中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不会比莱茵河逊色。我国水电建设的三同时原则,也决不会再走莱茵河的先开发后治理之路。长鱼办的官员们,请相信莱茵河的结果已经证明了,水电开发完全可以有利于河流生态。请不要让社会上诬蔑水电开发的谣传,影响了你们工作重心。在鱼类保护的问题上,防止水污染,治理过度捕捞,是最重要的工作,也鱼类保护工作的核心,如果这两点做不好,长江鱼类资源永远不会有恢复的希望。
188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即使长江生态环境崩溃,也不可能是因为水坝
jiangming800403 2013-12-20 12:47
除了亚马孙河豚外,长江、印度河、恒河的淡水豚处境都非常不妙。但是密西西比河、莱茵河、多瑙河以及尼罗河根本没有淡水豚,那么我们能说,密西西比河、莱茵河、多瑙河的生态环境已经崩溃了吗? 当然,淡水豚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长江还有江豚种群,长江的环境质量实际上还是要好于密西西比、莱茵和多瑙河的。 即使长江生态环境崩溃,也不可能是因为水坝。 水坝使河流生态崩溃?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第一个(支流)建坝高潮是上世纪60-70年代,那时候长江环境和渔业资源还好;80年代以来,水环境才开始恶化,渔业资源破坏严重;但是直到不久前,长江水利开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难道这可以说是水电开发造成了长江生态环境趋于崩溃吗?两条生态环境几乎崩溃的河流——辽河和淮河,干流上可几乎没有一座水坝。对河流生态环境危害最大的是水污染和过度捕捞。 从“生态位”上水库大坝与水生生物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 众所周知,大型水电基地一般都位于大江大河上中游高原山峡落差集中、水流湍急的地方,而从海口一直洄游到河流源头的鱼类并不多,河流上游一直以小种群的土著鱼类为主。而且 水流湍急的“水电富矿”地带本来水生生物多样性也不丰富。鱼类是体外受精的动物,在流速每秒几米的地方,如果没有成千上万条鱼拥挤在一起交尾,射精、排卵以后,精子和卵子就会被水冲走 ,很难结合。水库会淹没一些产卵场,但也会形成新的产卵场。鱼卵分粘着性卵和漂浮性卵。丹江口与新安江这两座大型湖泊型水库建成后,形成的新产卵场规模都比原来的多得多。喜激流和产漂浮性卵的鱼类可能会迁移到上流或者支流。而且只要存在万有引力,河流就会流动,水库(特别是河流型水库),永远不会成为一潭死水,仍具有鱼卵长距离漂浮的条件 ,因为一个基本的物理学定律是,决定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是物体本身的密度,而不是流速。 水库对河流对生态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水位、流速以及水温决定的,因此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局部的(以库区,随着距离水库距离增加而衰减)、可逆的,也是可以通过人为调控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大坝和水库只要不淹没珍稀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不完全(或大部分)切断珍稀或重要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其生态环境影响就是良性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从这一角度,一个高坝对河流连通性的影响可能比连续低坝的梯级开发要小得多, 因为水库几百公里的回水范围内,仍是连续的自然河段。 葛洲坝以下 的长江中下游江段不可能再建坝, 长江自由江段的长度超过了许多世界级的著名河流比如欧洲的莱茵河, 中华鲟也得以在丧失了金沙江原有产卵场后,在葛洲坝下游形成了新的天然产卵场。 三峡与向家坝之间也有千余公里的自由江段。即使建成小南海水电站,三峡与小南海、小南海与向家坝之间也有数百公里的自由江段。 影响长江水生生物与渔业的主要是污染和过度捕捞。如果上述情况得不到改变,长江上即使一座水库都没有,情况也会每况愈下。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39291.html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生态崩溃的谣言,终于止于智者
热度 7 zbt92 2013-12-20 09:12
长江生态崩溃的谣言,终于止于智者 文 / 水博 今年以来由于我国遭遇到了大面积的雾霾污染,在巨大的灾害面前很多反水坝人士都开始反思自己,他们终于发现自己过去的造谣反坝,绝对是损人不利己的愚蠢,已经不可避免的带给自己巨大的实际伤害。为此,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污蔑水电开发的谎言少了很多。不过,出于某种利益上的需要,总还是难免有人继续要编造一些污蔑水利水电开发的谎言。 例如今年的 8 月 15 日 ,一篇题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报道,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惊慌。在《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简称 ‘ 长渔办 ’) 主任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 渔业行政官员的表态,立刻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长江生态是否已经崩溃的争论。很多媒体记者也都积极地去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当然,所得到的说法也是各种各样。最近,《瞭望东方周刊》的一篇名为“保护长江生态最后的机会”的文章,可以说给出某院士的答复。即:院士不同意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说法。 该文章中记录“《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提问:最近有一种说法,就是长江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您如何看这个问题?曹文宣院士回答:现在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三峡工程对长江水域生态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显然,无论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都不可能属于生态系统已经崩溃。此外,在采访中曹院士也阐述了“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从 2006 年的 1800 头减少到 2012 年的 1040 头,濒危程度加剧。”的情况。总之,尽管院士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但是,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他不同意某些官员的“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不负责任的说法。理由很简单,如果说 1800 头江豚的长江水域还被称为生态尚好的话,那么 1000 头江豚的水域怎么可能就变成了生态崩溃了呢? 由此看来,“谣言止于智者”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专家的水平就是比我国的一些哗众取宠的官员高明得多。不过,也许是曹院士一方面想纠正渔业官员的错误说法,同时也不想得罪官员,所以就顺着官员的思路,说了一些“长江已经无鱼可捕”之类的大话。 或许曹院士认为,长鱼办的官员之所以要污蔑说“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一定是从他们渔业资源的角度考虑问题的结果,所以院士就为官员开拓的强调说“长江已经无鱼可捕”了。但实际上,“长江已经无鱼可捕”的说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众所周知,针对威胁长江的鱼类资源的最大问题“捕捞过度”,包括曹院士本人在内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呼吁长江休渔十年。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长江已经无鱼可捕,那么还用的着要求休渔吗? 总之,关于长江生态是否已经崩溃的谣言,是普通公众无法判断的,因为,人们不知道官员头脑中的生态崩溃的标准是什么?但是,关于长江是否还有鱼可捕的问题,则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发言权的事情。是不是符合事实,每个人都能找到答案。 附:参考文章:《保护长江生态最后的机会》
3668 次阅读|15 个评论
长江生态崩溃的谣言,终于止于智者
热度 1 zbt92 2013-12-20 09:12
长江生态崩溃的谣言,终于止于智者 文 / 水博 今年以来由于我国遭遇到了大面积的雾霾污染,在巨大的灾害面前很多反水坝人士都开始反思自己,他们终于发现自己过去的造谣反坝,绝对是损人不利己的愚蠢,已经不可避免的带给自己巨大的实际伤害。为此,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污蔑水电开发的谎言少了很多。不过,出于某种利益上的需要,总还是难免有人继续要编造一些污蔑水利水电开发的谎言。 例如今年的 8 月 15 日 ,一篇题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报道,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惊慌。在《 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简称 ‘ 长渔办 ’) 主任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 渔业行政官员的表态,立刻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长江生态是否已经崩溃的争论。很多媒体记者也都积极地去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当然,所得到的说法也是各种各样。最近,《瞭望东方周刊》的一篇名为“保护长江生态最后的机会”的文章,可以说给出某院士的答复。即:院士不同意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说法。 该文章中记录“《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提问:最近有一种说法,就是长江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您如何看这个问题?曹文宣院士回答:现在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三峡工程对长江水域生态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显然,无论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都不可能属于生态系统已经崩溃。此外,在采访中曹院士也阐述了“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从 2006 年的 1800 头减少到 2012 年的 1040 头,濒危程度加剧。”的情况。总之,尽管院士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但是,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他不同意某些官员的“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不负责任的说法。理由很简单,如果说 1800 头江豚的长江水域还被称为生态良好,那么 1000 头江豚的水域怎么可能就变成了生态崩溃了呢? 由此看来,“谣言止于智者”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专家的水平就是比我国的一些哗众取宠的官员高明得多。不过,也许是曹院士一方面想纠正渔业官员的错误说法,同时也不想得罪官员,所以就顺着官员的思路,说了一些“长江已经无鱼可捕”之类的大话。 或许曹院士认为,长鱼办的官员之所以要污蔑说“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一定是从他们渔业资源的角度考虑问题的结果,所以院士就为官员开拓的强调说“长江已经无鱼可捕”了。但实际上,“长江已经无鱼可捕”的说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众所周知,针对威胁长江的鱼类资源的最大问题“捕捞过度”,包括曹院士本人在内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呼吁长江休渔十年。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长江已经无鱼可捕,那么还用的着要求休渔吗? 总之,关于长江生态是否已经崩溃的谣言,是普通公众无法判断的,因为,人们不知道官员头脑中的生态崩溃的标准是什么?但是,关于长江是否还有鱼可捕的问题,则是每个人都可以有发言权的事情。是不是符合事实,每个人都能找到答案。 附:参考文章:《保护长江生态最后的机会》
27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freddyren 2013-11-29 22:59
昨晚接到Miss李电话,邀请去把关 却忘记问地点。 早晨赶至昌平,电询会议地点 ——却在天坛公园附近,啊哈。 返回城里,打车、地铁、打车,总算赶到…… 今天算是闹了一个大笑话。 饱餐午饭后,赶往东单 为了生计,为了理想?无论是为了什么,都得赶…… 讨论过后,事情又回到我原来的点。 那我还要纠结吗? 老杨说的很对,咱可以拼身体——玩笑归玩笑,心态可以好一点,不是坏事。 无论如何,老杨还说,团-=伙-=作-=案才会强大?哈哈 其实,也就是说,那些个东东,你还是得有啊
个人分类: 环境与公共健康|4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绸缪中国水战略》的《序言》与《目录》
热度 2 xjtuhyg 2013-11-23 09:57
《绸缪中国水战略》的《序言》与《目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3BSH035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 2003DGQ3B168 ) 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 年 10 月 24 日) 关键词:海水西调,鸭绿江,南水北调,黄河,长江,陆海统筹 《绸缪中国水战略》 序 动手写这本书源于历史机遇,应该说是来自中央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1999年1月18日,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与两院院士座谈水资源保护时指出:“水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水利科学技术水平和水利建设现代化水平。”1999年6月中旬,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又说:“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两位中央领导人所说的“重大战略问题”、“一个重大课题”,归根到底都是与水有关的问题。 2004 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资源安全、水安全、人口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他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总之,这里无论是自然资源问题,还是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归根到底都要求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切实解决好水战略和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 21 世纪制约中国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水问题。中国属世界上水资源贫乏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226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110位。就水地理来说,水资源分布不均,4/5的水在南方,而2/3的耕地在北方,北方单位耕地的水仅是南方的1/8。中国又是一个多洪涝灾害的国家,尤其是长江和黄河,建国以来,在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大的溃堤问题,但水灾时有发生,如1998年受长江洪水影响的受灾人口就达2亿多人。 中国水问题有广泛的研究领域,拙著研究与探讨的中国水问题,主要侧重21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课题,一是关于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途径问题,它将直接制约我国北方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彻底改造沙漠生态环境、开发大西北的水平与深度;二是彻底消除长江、黄河洪水这一时刻威胁中华民族的心头之患的有效途径问题,它将直接避免未来长江、黄河洪水可能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也就是紧紧围绕这两大课题,对诸如水配置、水工程、水环境、水经济、水法制、水管理、水决策等作出深入研讨,为人们思考和解决中国水问题,提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参照系。 由于笔者一直在思考中国水战略问题,发表了若干软科学论文,因而也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与注意。1999年4月下旬,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邀请,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南水北调与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大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除发起单位外,到会的还有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委、中科院、水科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省市水利厅以及部分高校与研究单位的专家。笔者有幸向大会宣讲了关于中线、东线调水的利弊分析以及鸭绿江水南调工程问题,同时从与会专家那里,更详细地了解了南水北调各家方案,获益匪浅。笔者有关西调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的设想,论文发表后《中国工商时报》曾予以转载。不揣浅薄,1997年6月2日冒昧将此设想求教于著名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院士,未料到6月6日张老便很快作了答复。他回信说:   大作《西调渤海水改造我国北方沙漠生态环境的设想——刍议人造海可持续发展工程》,读后很受启迪,我对此问题很少想过,也不懂。这个意见很创新,似要进一步研究以下问题:   1.海水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可先调查我国内陆的盐水湖情况。内陆人造海在(其出现的)海区可防止进一步沙化,但要改变沙漠,必须引水去沙漠,海水渗入沙漠层见何影响,需要研究。   2.西调渤海水的工程规划设计要做些工作,估计工程先初投资。   3.可否在渤海附近做些抽水实验,看结果如何? 从老一辈水利专家对新思想、新观点的呵护中,丝毫看不到所谓“马太效应”踪影,一缕科学、民主、务实的学风迎面吹来,不仅使后学非常感动,而且深受鞭策与鼓舞。 由于笔者对“海水西调”等问题锲而不舍的倡导与研究,2001年7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在青岛举行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将“‘海水西调’的可行性”纳入大会的讨论议题之一。2001年12月和2003年12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又在北京专门召开了两次小规模的“大力发展海水利用,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研讨会”与“‘海水西调’根治我国沙漠和沙尘暴学术座谈会”,把海水西调的可行性、对局地气象的影响等问题列为专题,邀请有关水利、气象、地质、海洋、农业、能源、工程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探讨。特别是2002年初“两会”期间,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沈桂芳等政协委员根据国内外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就国内一些科技社团,特别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开展海水利用的课题调研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反映的新观点、新见解,向全国政协提出了三个海水利用的提案,其中包括《“海水西调”根治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提案。2004年2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顾问、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将军等11人,又撰写了《我们给“两会”的提案:“海水西调”》,并将提案刊登在新华网上。2008年3月,国务院研究室李炳坤、唐元、董忠等三位司长在《高科技与产业化》(第3期)上发表《关于研究实施“海水西送工程”的建议》。2008年10月,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海南厅举行,国内有关海岸、地质、水利、化工、工程、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院士和有关政府部门等百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海水西调设想终于从宣传阶段走上初步的实际操作阶段,“引渤济锡工程”作为首项生态示范工程,发出了用渤海水改造内蒙锡林郭勒盟沙漠的一线曙光。2010年11月本人在“新疆首届‘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发言,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道,又有数十家国内外媒体采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譬如:用“百度”搜索“海水西调”,有相关“新闻”1650条,相关“网页”22万多条;搜索“引渤入疆”,有相关“新闻”1300条,相关“网页”160万多条。譬如:《新疆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意义深远 》( 2010-11-15 );一批院士也发表论文表示支持,上海大学 黄典贵、徐建 中院士提出了“用风能将渤海水提升1300米 使绝大部分沙漠变绿洲”的建议。2012年还将举办“第二届‘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 笔者认为:为北方沙漠调渤海水比调淡水(长江水)划算,渤海水距离北方沙漠最近,97%是淡水,3%是盐类资源。利用沙漠中的盐碱湖储蓄渤海水与发展海水养殖业,大量的海水蒸发可变为淡水湿润沙漠环境,少部分海水可用来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海水淡化产业,沉积在盐湖的盐类资源可发展盐化产业(盐类只有达到饱和浓度时才结晶,故管道调水无盐碱化之忧)。搁置争议、引渤入疆(海水西调),以解中华民族21世纪可持续发展之困。充分利用西北丰富的沙漠资源、光照资源、风电资源、煤炭资源,利用广袤的盐湖晒海水,获得淡水与盐类资源,可为大力发展西北经济,提供再创业的广阔空间。 关于鸭绿江水南调工程,已引起一定程度的反响。 利用鸭绿江是笔者1997年率先提出的,目的是解决华北平原与京津唐地区的用水紧缺问题。主要出于两个预见:(1)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太严重,一是无法彻底治理,二是调水成本(含水处理成本)太高;(2)南水北调中线将面临无水可调的局面(2011年夏秋之际与2012年冬春之际长江流域大旱便是证明),调水成本亦太高。这一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超前的、正确的。搁置争议、引鸭绿江水入华北平原,以解调长江水东线工程、中线工程之困。优质淡水可直接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华北平原、京津唐地区龙头经济的最大效益。 关于南水北调补正方案(长湖调水方案),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2001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闻网发表《请关注:霍有光教授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http://www.cas.cn/10000/10001/10002/2002/16870.htm), 近年来,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易贤命教授(2009)先后撰写了《修正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推进实施南北运河计划》与《国务院应重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设计方案》两篇论文,易贤命教授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生态专家霍有光通过与大宁河补水方案作科学比选,建议南水北调中线以湖北长湖为取水口抽江至方城。我从规划环评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才感悟到引江济汉修高架水渠,明显‘兴一利而增多害’,有悖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设计方案存在原则性的错误。”又说:“我退休前曾是引江济汉工程的设计负责人之一,主管水利规划。兴隆水利枢纽增加发电功能和引江济汉从枝潜线调整为龙高线都是我首先提出来的。……但我不贪这个功,出于我的良知,不希望自己规划的工程会贻害民生。”呼吁“国务院应重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设计方案”,应考虑霍有光教授长湖调水方案。 关于改道黄河与黄河回归故道的设想,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响应。譬如笔者在2001年《科技导报》(第7期)上结合平行北移改道黄河的设想,进一步提出了令黄河复归故道的策略。2005年,钱乐祥等在《人民黄河》(第7期)发表《黄河“地上悬河”问题研究回顾》一文,对笔者的设想加以评介。2006年11月1日,香港《大公报》发表《黄河若归故道,渤海可减淤积》一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令黄河复归故道的具体方案与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国内许多网站转载了此文,许多网友也展开了讨论,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研讨网页。2008年,山东省海洋局徐鸿儒等有关学者发文支持黄河回归故道的战略,并专门组织了小型研讨会。此外,开凿 “当(涂)太(湖) ”与发展节水农业、节水经济的建议,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当千百年来优质淡水作为一种几乎是无偿使用的自然物,变成越来越珍稀的资源之时,当普通洁净水(所谓矿泉水)装入塑料瓶其售价比牛奶还贵之时,当世界舆论惊呼“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的声音此起彼伏之时,人们才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自然而然便产生了许多提醒人们协调水关系的节日:植树节、世界水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止荒漠化日……更多的水资源纪念日、更多的水问题,还将大踏步地走来。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善于治水而著称。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赞扬自大禹到西汉前期取得的治水成就时曾无限感叹地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水资源态度从来都是兴利而避害,并把水之德,视为人类或君子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水德思想据说来自孔子,古人比德于玉,也比德于水。《荀子·宥坐》最早涉及孔子谈水德,西汉时《大戴礼·劝学》、《说苑·杂言》均有类似的引用。《说苑·杂言》云:“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水有似德、似仁、似义、似智、似勇、似察、似贞、似善化、似正、似度、似意等11种优秀品格,将所崇尚的社会行为与水类比,几乎包含了儒家的全部哲学思想,其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水的地位与作用的理性认识与看法。 水普遍给予而无私,所到之处万物兴荣,曲折而下皆循道理,浅处流动深处积聚,奔赴百仞深谷勇而不疑,生性柔弱而无微不至,接纳秽物而不辞拒,包容污染而鲜洁送出,注入量器一定持平,满盈而能自谦,万折执著东流。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哺育人类,维护生态。净化环境,提供能源。可渔可航,滋润良田……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水传统,保护好水资源,利用好水资源,开源与节流并举,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水战略问题,凡涉及国家带全局性、方向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水资源规划与水利建设,应该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群策群力,集腋成裘。凡是一个比较优化的决策,应该能经得起人们从不同视角横挑鼻子竖挑眼。出现多种方案,可提供对比机会;发生相左争论,能激励换位思维。提倡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有利于推动人们从中学会或顺从、或同化、或吸收、或完善、或扬弃。靠集体智慧,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战略、水经济、水法制等问题更加突出。 一方面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现有地表水、地下水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透支,就是过去所谓“富水”的长江流域,自身用水日益捉襟见肘,南水北调将面临无水可调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华水塔”蓄水总量日益衰竭,据悉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周边冰川面积减小10%以上,高原腹地冰川面积减小近5%,暂且不计全球气候加速变暖,预计2050年、2090年,还将分别减至目前面积的72%、50%。尤其是地邻沙漠的祁连山、天山山脉,2km 2 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三江源地,根本不可能支持所谓的小西线调水或大西线调水工程。显然,解决中国21世纪面临的水问题,已成为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 笔者近10多年来,受科技进步与同仁研究成果的激发,对中国水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不断持续深入,先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BSH035)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003DGQ3B168),出版了《策解中国水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和《开发大西北与绸缪水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20多篇。紧密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机会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几年的新成果、新认识,进行更系统的归纳与整合,进一步修订、完善与提高,是编撰本书《绸缪中国水战略》的心愿与目的,期待能够对当代中国科学、民主、巧妙、实惠地解决水问题,有所裨益。 本书得以出版,得到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学术文库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限于学养,不足和谬误之处自难避免,望同行专家不吝赐教,作者将不胜感激。 霍有光 2000 年春节于西安交通大学三村第一次完稿 2011 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一村第二次修订 2012 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一村第三次修订 ####################################################################### 《绸缪中国水战略》 目录 第一编 21世纪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水荒问题 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与水有关的灾害问题 三、解决中国水问题的基本方向与基本途径 四、绸缪中国水战略的总体设想 第二编 南调鸭绿江水可解除华北水荒为大西北增水 一、鸭江南调方案设想缘起 1 .解除华北平原严重水荒是跨流域调水急中所急 2 .鸭绿江是解除华北平原严重水荒的理想水源 二、鸭江南调隧道工程方案概述 三、鸭江南调渡槽公路两用大桥方案概述 四、鸭江南调渡槽公路两用大桥方案主要工程初步论证 1 .辽东半岛义州水库——老铁山岬段 2 .跨渤海湾渡槽公路两用大桥 3 .山东半岛蓬莱角——广饶水库段 4 .华北平原广饶——德州——天津段 五、鸭江南调工程的优越性与中朝关系问题 1 .鸭绿江的水环境及其调水工程的优越性 2 .鸭江南调工程与中朝关系问题 3 .鸭江南调可为开发大西北增加淡水资源 第三编 南水北调方案选比补正与倍增北方水资源 一、南水北调方案的命名含义及其受益地区 二、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利弊分析 1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概况 2 .东线线路水质与水环境不宜调水 三、南水北调中线、西线、大西线方案概述 1 .中、西线方案概述 2 .大西线方案概述 四、中线引江济黄若干选线的利弊分析 1 .制约长江中游地区调水的地形地貌因素 2 .新东线利用长江汛期调水遇到的两难困境 3 .新东线调水要遇到较多的斜穿工程 4 .中线调水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五、中线方案补正(长湖调水方案)及其优越性 1 .中线方案必须进行更科学地补正 2 .大宁河三套“三峡补水方案”概况分析 3 .长湖调水方案与大宁河三套调水方案利弊对比 4 .长湖方案的调水途径与施工策略 5 .长湖调水方案的优越性 6 .长湖调水方案可兼顾黄河刷沙 7 .长湖调水方案引起的社会反响 六、利用西线水资源向黄河流域调电比调水好 1 .对外调长江流域之水应有清醒认识 2 .利用西线水资源向黄河流域调电比调水好 3 .西线方案开发展望 第四编 海水(渤海)西调,彻底改造北方纬向沙漠带 一、海水西调方案概要 1 .海水西调方案所经各沙漠概况 2 .为什么选择渤海作为人造海的水源 3 .海水西调的三个调水方案 4 .海水西调(方案三)的大致工程阶段 5 .当代科技完全能够实现海水西调工程 6 .当代经济社会实力完全能够用得起渤海水 二、海水西调在地质、生态、经济上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1 .建立沙漠人造海地质构造的可行性 2 .建立沙漠人造海调节小气候的可行性 3 .建立沙漠人造海的生态环境意义 4 .建立沙漠人造海的经济价值 三、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小西线调水工程之比较 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概况 2 .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地形特点与施工难易程度对比 四、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之比较 1. 大西线调水方案的一些基本工程数据与筑坝特点 2. 制约大西线调水的若干工程因素分析 3. 制约大西线调水的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分析 五、人造海可促进生态环境有序化 1 .沙漠人造海不会像咸海消失那样带来可怕的生态灾难 2 .青海湖为建立沙漠人造海提供了天然参照系 3 .沙漠人造海将使沙漠生态环境从无序走向有序 六、用黄河水能或西北风能光热资源换取渤海水资源 1 .黄河上游河段的水能资源概况与换取渤海水资源 2 .河西走廊等地的风能光热资源概况与换取渤海水资源 七、“引渤济锡”示范工程与草原生态工程建设之对策 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海水西调工程的具体内容 2 .改造浑善达克沙漠的调水路线与人造海选址问题 3 .扩大“引渤济锡”规模,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4 .“引渤济锡”示范工程与草原生态建设工程 5 .对批评者关于人造海盐类富集问题的解疑 八、海水西调“内线”与“外线”两种方案的工程利弊分析 1 .关于“海水浸泡沙漠”与“自流调水”问题 2 .关于海水西调增湿增雨的气象学原理与水汽逃逸问题 3 .关于海水西调工程施工方面存在的利弊问题 九、 新疆、河西走廊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 1 .河西走廊、新疆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 2 .“海水西调”进入河西走廊、新疆的最佳调水线路 3 .新疆、河西走廊实施“海水西调”的前景展望 十、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与气象、生态作用探 1 .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罗布泊的自然地理概况 2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南疆)与罗布泊的气象特征 3 .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调水方案概要 4 .恢复罗布泊的气象、生态作用探讨 十一、就“引渤入疆(海水西调)”答院士、专家、网友问 第五编 节约与优化配置水资源,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1 .再造大西北是艰巨而又光荣的战略任务 2 .大西北的开源调水问题 3 .再造大西北必须立足长期节水 4 .再造大西北,节约用水的基本思路 5 .沙漠国家科学利用水资源对再造大西北的启示 二、再造大西北,建立节水型社会 1 .我国朝气蓬勃的沙产业 2 .国内有关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节水经济创新策略举要 3 .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型旱作农林业 4 .建立节水型社会 三、河西走廊水土资源与发展节水型农林业 1 .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特点及水土资源 2 .河西走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 .精心规划和科学配置河西水土资源 四、陕西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与调整产业结构及其布局 1 .陕西国土资源与水资源特点 2 .以各区水资源保有量为纲,安排未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3 .陕南要南水南用、富水富用、北厂南移 4 .贫水的关中、陕北地区要始终以发展节水经济为中心 5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的经济效益 第六编 彻底治理黄河中下游河道,变害为利 一、黄河下游百年河床已进入暮年期 二、黄河回归故道战略提出始末 三、渤海是内水不是公海,黄河入渤海造陆得不偿失 四、黄河回归故道向黄海造陆的优越性 1. 最近300多年来,黄河入黄海造陆至少为我国新增领土1万平方公里 2. 黄河改道150多年间,苏北故黄河尾闾至少损失领土1200平方公里 3. 黄河回归故道造陆,可为我国新增领土2万多平方公里 4. 黄河入黄海造陆,可为我国扩大内水范围 5. 黄河入黄海造陆,可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民生工程 五、关于黄河回归故道的最佳博弈问题 1. 先期工程(第一阶段):铜瓦厢——云梯关段 2. 远期工程(第二阶段):桃花峪——铜瓦厢段 六、综合治理宁蒙境内黄河中游河道及其泥沙淤积战略 1. 黄河宁蒙段十大孔兑与毗邻的砒砂岩地区的水环境概况 2. 黄河泥沙对中下游水利枢纽体系构成的危害与河套地区引黄概况 3. 综合治理黄河宁蒙段泥沙淤积与库布齐沙漠的对策 七、坚持综合治理,建设好治黄系统工程 1 .从中国长期治黄的经验得失中吸取智慧与营养 2 .从近年来国内治黄创新方法与策略中汲取精华 3 .建设好综合治理黄河的庞大系统工程 第七编 开凿当(涂)太(湖)运河,根治长江水患 一、1998年长江洪水过后对治江工作的反思 二、长江水患之特点:下游顶托造成中游河道肠梗阻 三、开凿当太运河的大致线路 四、开凿当太运河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五、坚持综合治理,建设好治江系统工程 第八编 关于国内其他内陆调水方案的评析 一、关于“空中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探讨 1 .关于“水库大坝对水汽通道产生了阻挡效应”问题 2 .开凿“空中南水北调”通风走廊的工程可行性问题 3 .开凿“空中南水北调”通风走廊的气象可行性问题 二、 评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历史上开凿胶莱运河以及废置不用的原因 2 .兴建胶莱海洋运河的所谓“气象学理论”不成立 3 .质疑当代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 胶莱人工海河工程的 四大立论误区 1 .质疑胶莱人工海河的土石方工程量 2 .质疑胶莱人工海河的海水交换能力 3 .质疑胶莱人工海河预防泥沙淤积的能力 4 .质疑胶莱人工海河的盐碱化浸染问题 参考文献 说明: 《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 2006 年获“第 21 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与《策解中国水问题》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 2002 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两书已被网友制作成电子图书,有意者作资料者请与 hyg9910@mail.xjtu.edu.cn 联系)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2-10/1349687369d38900.shtml http://www.snuol.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28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4321 (当当网) http://www.suning.com/emall/prd_10052_22001_-7_3257368_.html (苏宁购物图书馆) http://www.wl.cn/7794859 (买书就上蔚蓝网)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ref=fs_rd_1/477-6488282-5724467 (亚马逊网) 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423101 (文轩网) http://www.bookdao.com/book/1811260/ http://www.baike.com/wiki/%E9%9C%8D%E6%9C%89%E5%85%89
2199 次阅读|4 个评论
银喉长尾山雀长江亚种
热度 6 mimu 2013-11-13 23:12
戎可老师发了一组自己拍的银喉长尾山雀东北亚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9438-737927.html ),又贴了一组学生拍的银喉长尾山雀华北亚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9438do=blogid=741323cid=3052543 );如果我把长江亚种贴上来,那么这个银喉长尾山雀所有亚种岂不是全了吗? 善事一件,这个可以有。 说明:守株待兔法隐蔽拍摄的育雏期间的亲鸟。巢穴高约6米,拍摄活动对它们干扰很小。 我手头尚无资料讲述如何区分银喉长尾山雀长江亚种和华北亚种:大家不妨看一看外型上有什么不一样?
745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水坝不可能使河流生态崩溃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3-11-5 18:23
水坝真的可以使河流生态崩溃吗?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第一个(支流)建坝高潮是上世纪60-70年代,那时候长江环境和渔业资源还好;80年代以来,水环境才开始恶化,渔业资源破坏严重;但是直到不久前,长江水利开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难道这可以说是水电开发造成了长江生态环境趋于崩溃吗?两条生态环境几乎崩溃的河流——辽河和淮河,干流上可几乎没有一座水坝。 从“生态位”上水库大坝与水生生物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 众所周知,大型水电基地一般都位于大江大河上中游高原山峡落差集中、水流湍急的地方,而从海口一直洄游到河流源头的鱼类并不多,河流上游一直以小种群的土著鱼类为主。而且 水流湍急的“水电富矿”地带本来水生生物多样性也不丰富。鱼类是体外受精的动物,在流速每秒几米的地方,如果没有成千上万条鱼拥挤在一起交尾,射精、排卵以后,精子和卵子就会被水冲走 ,很难结合。水库会淹没一些产卵场,但也会形成新的产卵场。鱼卵分粘着性卵和漂浮性卵。丹江口与新安江这两座大型湖泊型水库建成后,形成的新产卵场规模都比原来的多得多。喜激流和产漂浮性卵的鱼类可能会迁移到上流或者支流。而且只要存在万有引力,河流就会流动,水库(特别是河流型水库),永远不会成为一潭死水,仍具有鱼卵长距离漂浮的条件 ,因为一个基本的物理学定律是,决定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是物体本身的密度,而不是流速。 水库对河流对生态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水位、流速以及水温决定的,因此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局部的(以库区,随着距离水库距离增加而衰减)、可逆的,也是可以通过人为调控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大坝和水库只要不淹没珍稀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不完全(或大部分)切断珍稀或重要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其生态环境影响就是良性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从这一角度,一个高坝对河流连通性的影响可能比连续低坝的梯级开发要小得多, 因为水库几百公里的回水范围内,仍是连续的自然河段。 葛洲坝以下 的长江中下游江段不可能再建坝, 长江自由江段的长度超过了许多世界级的著名河流比如欧洲的莱茵河, 中华鲟也得以在丧失了金沙江原有产卵场后,在葛洲坝下游形成了新的天然产卵场。 三峡与向家坝之间也有千余公里的自由江段。即使建成小南海水电站,三峡与小南海、小南海与向家坝之间也有数百公里的自由江段。 影响长江水生生物与渔业的主要是污染和过度捕捞。如果上述情况得不到改变,长江上即使一座水库都没有,情况也会每况愈下。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3553 次阅读|4 个评论
须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评价长江的生态
热度 4 zbt92 2013-11-5 17:41
---- 8 月 15 日 ,一篇題為《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的文章發表後引發各界廣泛關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高級工程師張博庭 3 日在昆明表示,對於整個長江流域來説,包括人在內的生態環境,不僅沒有崩潰,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11 月 3 日 中新網) 针对这篇报道,引起了一番争论。光明网的张楠之写了篇《長江生態如何,不能讓屁股決定了腦袋》文章,认为水电专业人员与渔业官员的争论,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争论。其实不然,对于长江鱼类现状评价,水电专家与渔业官员并没有任何分歧。但是,渔业官员的表述,确实是有问题的。如果他说的是“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也就不会产生任何争议了。因为,长江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状况到底如何评价?农业部的渔业官员也许是有资格评价的,做为水电专业人员也不便多插嘴。但是,关于整个长江的生态系统如何,就不能是你农业部的渔业官员一个人自己能说了算的。 这场争论的起因,其实是来自我们对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解。我在国际会议上的演讲中的主要观点是说明,党中央之所以提倡生态文明,而不再是简单的强调“加强保护生态”,就是为了避免“保护生态”这个口号在现实中产生矛盾和冲突。保护生态与保护环境不同,因为环境的主体,已经约定俗成的一般都是指人,但是生态的主体,则是根据每个人所考虑的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因此,当我们把保护生态的口号,用到某一个子系统当中去的时候,就难免会出现巨大的矛盾。 例如,某小区的周围有一片肮脏的垃圾场。对于研究老鼠的动物学家,垃圾场当然是最有利于老鼠的生态环境。对于老鼠生态系统的研究人员来说,“保护生态”当然就是要保存这个垃圾场。但是,对于包括周围居民在内的人的大生态系统来说,垃圾场的存在就是一种生态灾难。可见,同样是喊着要“保护生态”口号,但是,由于所考虑的生态系统的不同,其行为和效果则是完全相反的。 假设我们不是喊着“保护生态”口号,而是提倡生态文明,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只有人类才谈得上文明。保护老鼠的垃圾场生态,虽然也是保护生态,但是,却与生态文明相矛盾。 我和赵依民官员的争论,用这个极端的例子来表示,就如同小区的居民与老鼠研究人员的争论。为了小区的生态好转,垃圾场被清理了,老鼠研究人员抱怨,说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但是小区的居民,却都说生态环境变得比原来越好了。这里所不同的是,长江的开发与鱼类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对立的,而不像是小区居民的环境与老鼠的垃圾场那样直接对立。但是,从子生态系统和包括人在内的大生态系统的矛盾来说,道理还是一样的。 显而易见 “ 生态文明 ” 与传统的 “ 生态保护 ” 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提倡人们 “ 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自然 ” 。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强调生态保护与科学发展的统一。对于某些头脑简单的人来说,要保护河流的水生生态,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当然是阻止水电开发。但是,当我们把生态系统的范畴从河流的局部扩大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进化,不仅必须要解决水资源调控的矛盾(目前只有建设水库大坝一种方法),而且也必须要解决好清洁能源的供应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水电的过程中对河流中鱼类生态系统的某些影响和改变,都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只有接受改变并妥善的处理好种种矛盾,才能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形成真正保护。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当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任务极为紧迫;但另一些地区还非常贫困,甚至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亟待科学发展。因此在我国用生态文明理念,取代生态保护尤其紧迫必要。如果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考虑问题,就不会产生赵依民官员的错误表述了。对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评价和保护一样,其结论完全可能是对立的。但是,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永远不会产生不同生态系统的对立。因为,生态文明,一定隐含着“以人为本”,而简单的强调“保护生态”,则完全可能是“以鱼为本”或者“依鼠为本”的产物。 以人为本的评价长江生态,绝对是越来越好。然而,仅从鱼的角度看,赵依民的结论也可能是成立的。但是,赵依民先生起码要说明,仅仅是长江的水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当然,什么算崩溃,只有他自己知道)。无论如何,我们评价长江生态的时候,不能忘记自己还是一个人。如果不加任何说明的话,我们的所说的生态系统,当然是指人的生态系统。 搞明白了这一点,我和赵依民之间就不会有分歧。因为,长江的鱼类早已枯竭是一个客观事实,我确实也搞不清是什么“崩溃”的标准。但是包括人在内的长江生态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是一个无须争论的现实。 参考文章:《長江生態如何,不能讓屁股決定了腦袋》
3459 次阅读|5 个评论
啊,长江!
hcrm 2013-10-25 16:09
我们不能忽视这条江, 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伟大, 而是我们就生活在它身旁, 不管春夏秋冬...... 才子黄成2013年10月25日摄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线南水北调(续3):各方案概览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0-18 20:09
20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北方水荒加剧,黄河年年断流,社会各界对西线南水北调寄托了很大的希望,提出了各种调水方案,并将水源地扩展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林林总总的调水路线不下10余条。 (......1、2为中线和东线调水工程,即将建成通水,中东线通水后,可替代黄河对华北平原的部分供水量,本着高水高用的原则,增加对黄河对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的供水) 西线调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为西线(高方案):具体为“南水西调”,直接向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以及新疆调水; 一为中线方案,入黄口门在黄河第一湾以上的松潘草地; 一为东线(低方案):归结为“藏水东调”,进入长江流域,再“南水北调”,入黄口门在陇南洮河及以下。 3 、黄委会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该法案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黄河水利委员会西部调水查勘的基础上缩小而成。首先,从黄河上游干支流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向黄河上游调水。江河源头分别位于巴颜喀拉山南北两侧,但巴颜喀拉山南麓要低于北侧 50 -400 米 ,因此为了实现南水北调,必须要在长江干支流上游建坝壅水,或建提水站,并开凿分水岭隧洞,但是不管是自流引水还是提水,都需要建水库,以抬高水位、调节水量,由于每条引水河流上都有不同的坝址,每处坝址都有 自流或提水两种调水方案,以及不同河流单独或联合引水的组合,因此,提出的线路不下几十条。 20 世纪 80 年代西线工程重新启动后长期推荐的方案,是从通天河 3900 米 以上河段,雅砻江 3600 米 以上河段向黄河上游联合或分别自流引水,入黄口海拔 3700 -4000 米 ,并在大渡河斜尔尕建立抽水站向黄河支流贾曲提水,调水总量约 190-200 亿立方米。 进入新世纪以来,调水规划开始向“靠下、自流、联合”的方向调整,自从 3700 米 海拔开始,用隧洞沟通通天河、雅砻江及其支流和大渡河的四条支流,在贾曲入黄河,通天河和雅砻江的取水点下移,大渡河取水点上移,因此各河调水量也发生了变化,从保护下游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调水规模有所缩小,调水总量约 170 亿立方米。工程共分三期,第一期从大渡河及雅砻江支流调水,第二期开凿第二条引水隧洞,从雅砻江调水,第三期开凿通 - 雅隧洞和新的雅 - 贾隧洞,实现通天河调水。 在通雅大联合调水的基础上工程还可以现西南延伸,沟通怒江和澜沧江支流,实现调怒江水,澜沧江水。由西南调入黄河的水量可增加黄河上已建电站的发电量,并同黄河水一道通过已建引水工程向城市和乡村供水。 另外,甘肃省计划打通分水岭,从嘉陵江上游的白水江流域提水或自流引水 10 亿立方米进入洮河,再入黄河,或向渭河、祖厉河流域调水,这似乎也可能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一条支线。 4 林一山(长委)“大西线调水”方案 林一山同志是从战火中走来的新中国第一代水利工作者,长期担任长江规划办公室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主持了长江堤防、荆江分洪、葛洲坝等一大批长江治理工程,晚年仍然关心祖国的水利事业,不顾年高体弱、手疾眼残,数上青藏高原,查勘调水线路, 1995 年提出了《西部调水构想》,长委会于 1998 年正式公布《中国西部调水初步研究》,设想从怒江上游海拔 3940 米 处筑坝截流,通过明渠和隧洞沿巴颜喀拉山南侧由西向东,采用库渠结合的方式贯穿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利用西南地区西高东低的有利地形克服北高南低的不利条件,通过西水东调、引水上山,最后开凿 27 公里 分水岭隧洞进入黄河,来实现南水北调的目的。调水路线全长约 1200 公里 ,隧洞长 180 公里 ,沿途建坝 24 座,水坝高 200— 300 米 。年调水量可达 800 亿立方米,其中自流 526 亿立方米,从调水线路以南水坝提水 274 亿立方米。 2000 年后黄委西线规划方案的调整,明显可以看到林方案的影子。本方案不是向黄河中下游供水,而是向大西北供水,首先从龙羊峡水库向西向柴达木和塔里木盆地供水,经黄河大柳树水库调节后于坝上和坝下建立高(南)、低(北)两干渠,分别穿过河西走廊和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向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北麓地区供水。 5 贵阳院大西线调水方案 水电部(水利部,今中水顾问集团)贵阳院在长期的西南水电查勘工作中提出从西南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以及大渡河等六条江河向黄河上游引水。 沿 3500m 高程筑坝、开隧洞(渠)引水,除雅鲁藏布江和大渡河需提水外,其余四江筑坝自流调水,在四川省阿坝县以西过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总调水量 920 亿 m3 。 3-5 三方案引水路线的走向是大体一致的,分歧点在于是否从雅鲁藏布江提水,大渡河是联合自流引水还是独立提水 6 陈传友、关志华“藏水北调”方案 陈传友、关志华先生长期供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曾踏遍西藏的山山水水,数次险些掉入雅鲁藏布江,摔成零件,漂到印度洋中,对西藏有很深的感情,在国内最早提出了从雅鲁藏布江调水的问题,他们长期在西藏工作,熟悉西藏的山川,提出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藏水北调”的核心思想是“以当地水能提当地水源,水电互动,借水发电”,包括高线和低线两个方案。高线方案从雅鲁藏布江上游开始,把青藏高原面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源头的部分水量,通过提、引结合的方式,调入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调蓄后,沿黄河送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调水路线长 1300 余 km ,调水量约 435 亿立方米。提水动力计划在河源两湖建电站,对黄河第一湾裁弯取直,使黄河水直泻龙羊峡水库的河,获得 900 -1000 米 的落差,通过预泄部分两湖湖水获得电力提水翻越巴颜喀拉山的,并即时归还两湖水量。低线方案是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处建大电站,从雅鲁藏布江下游干支流提水进入怒江,并进一步沟通金、澜、怒三江,实现蔵水东调进入长江流域,统一参与长江水资源的调配,间接达到蔵水北调的目的。 7 郭开、袁嘉祖“大西线调水(朔天运河)”方案 此方案由原 704 厂郭开、北京林业大学袁嘉祖等提出,与前面方案显赫的身世不同,系一项纯民间的方案,规模宏大,因而备受争议,有些人甚至因该方案的不成熟,否定整个大西线或西线南水北调,但本方案得到了多外政协委员和军政元老人物的支持。基本路线是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引水,以桑日县加查峡谷溯马滩为起点,沿怒江夏里 — 澜沧江昌都 — 金沙江白玉 — 雅砻江甘孜 — 大渡河阿坝这一线东西向和南北向山脉结合部的凹地过分水岭,到贾曲入黄河。引水线全长 1671 公里 ,可调水 1600-2000 亿立方米,约占西藏水资源量的 1/3-1/2 。 本方案支渠将沟通国内大部分江河,形成四通八达的运河网络。向西由两条运河输水:从黄河拉加峡谷入柴达木盆地,过阿尔金山北,最终储于罗布泊;由黄河大柳树水库,沿河西走廊向西北进入准噶尔盆地。向东则通过黄河干流输水,并在黄河西北侧开凿平行运河,到达内蒙古岱海,以岱海为调节水库,开凿连通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滦河输水运河,实现晋煤由桑干河水运出海,滦河支渠进一步深入浑善达克沙地与西辽河相连,并建设有岱海向内蒙古北部二连浩特输水的渠道;另一部分水量由黄河进入洮河,引洮入渭,向黄土高原内部供水。这一调水体系配合京杭运河和东北北水南调工程,将形成连接除珠江和东南沿海诸河外我国所有主要江河的水利水运网络,华北、西北地区需水量将统一由调入黄河的西藏诸河水源保证。长江中下游仅向黄河以南地区供水,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将大为缩小。本方案缺乏坚实的水文学、水力学根据,在青藏高原超大型水工建筑也困难重重,能否实现,疑点众多。但该方案爆破炸山筑坝开渠,开凿分水岭隧洞沟通江河、利用现有河道引水等思想却有闪光点,虽然无人承认,但是应该说该方案对黄委会西线方案 “ 靠下、自流、联合 ” 的调整起了促进作用。 3-5 和 7 都属于大西线调水的中线方案,或雅 - 黄方案。特点是均在川北若尔盖草地入黄河,取水高程在 3500 -3900 米 ,蓄引提相结合,用中国地势的西高东低克服南高北低,引水上山,通过水库与隧洞,翻越亚洲大分水岭,引水渠线走向由西南向东北。 【 详见: 杨洪润,李明生,2001 】 8 朱效斌“三江贯通”调水方案 海洋所朱效斌认为南水北调三线工程,从长江流域调水 600-800 亿立方米,折合引水流量超过每秒超过 2000 立方米 ,枯水期将对河口生态环境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必须对长江补水,方案是在滇西北迪庆州金、澜、怒三江并流处开凿隧洞,怒江澜沧江联合向长江补水。该方案是个旱涝兼治的方案,方法是开凿双向隧道,实现三江相互分洪,并沿青藏高原东侧绕山开渠打洞,将三江过多的水量引入黄河,达到 “ 化害为利 ” 的目的,其方案相当于早年提出的从怒江到黄河的南水北调“翁定线”。 9 徐修惠、杨永年“西水东调”和“西水北调”方案 为了解决黄河与长江争水的问题,缓解南水北调与长江水电开发的矛盾,在南水北调的同时或随即进行西(藏)水东调,用隧洞打通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间的分水岭 —— 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康芒山,从雅鲁藏布江林芝水库引水入怒江建水库,在水库上游经隧洞引水至澜沧江规划中的古学水库,在古学水库上游经隧洞引水入金沙江规划中的王大龙水库,共从西藏三江向长江流域调水 1000 亿立方米,经调节后一部分沿金沙江南下,另一部分通过隧洞进入川西高原的雅砻江、大渡河上流域,实现西水东调,利用蔵水补充长江南水北调后的发电损失。余水经大渡河规划中的双江口水库调蓄后,沿川西高原东缘向东北穿过岷山由甘肃省岷县进入洮河,由洮河流入黄河上游,实现南水北调,参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度,进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量,最终进入长江,通过长江中下游的调水工程实现南水北调。全线隧洞长 1100 余公里。 10 陈昌杰“羌纳 - 龙羊峡调水”方案 水利部四川院 (即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陈昌杰建议在在雅鲁藏布江、尼洋曲汇合处(羌纳)筑坝抬高水位,凿洞沿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岭山麓向东调水,沟通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江,再凿穿 他念他翁山、康芒山、沙鲁里山等藏东川西南北向山系,沟通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入雅砻江两河口水库,再折向北偏东方向,通过川西北大雪山、岷山山系,绕行大渡河、岷江、白龙江上游,自流入洮河,通过隧洞流入黄河龙羊峡;最大可调水量为 1757 亿 m3 11 梁书民“藏木 - 洮河调水”方案 中国农科院借助 GIS 软件平台,利用美国 NASA 的全球 DEM 数据库( 31 米 分辨率)提出了怒江 - 洮河和雅鲁藏布江 - 洮河两条调水方案,并初步计算了工程量和投资。 怒江 - 洮河方案输水线路从西藏左觉县东坝乡岷县十里镇,长 1 107 km ,水位海拔从 2 920 m 降为 2 320 m ,落差 600 m ,自流调水 1 198 亿 m 3 。雅鲁藏布江 - 洮河方案,水位从西藏加查县藏木的 3500m 降为甘肃岷县十里镇的 2320m ,落差 1180km ;全程长 1693km ,其中隧洞总长 1299km ,利用自然河流和水库 394km ;另有 5 条引水辅线,总调水量 1687 亿 m3 。 具体引水路线与陈昌杰方案大体相似。 9-11 方案实际上都是将 58-60 年西线调水查勘中的第二线即恶巴(四川巴塘附近) - 洮河线向西延伸到了西藏三江。 【注:详见,梁书民,2011】 8-11 与 5 的低线方案属于大西线调水的东线方案(低方案),特点是藏水东调,在川滇藏交界处通过东西向隧洞用最短距离沟通诸河,将藏水向东引入长江流域,参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入黄口门在陇南洮河,用大隧洞穿越川西平行岭谷地带,并建库渠结合水库,渠道埋深大、距离长,水库坝高,引水路线全长 1000 公里以上。 12 张世禧“西藏大隧洞”方案 成都市南洋新技术研究所张世禧提出在藏北高原开凿 18 条隧洞,从雅鲁藏布江引水 300 亿立方米到塔里木盆地。 ( 注:该方案基本上是空谈,因为隧道取水口处雅江根本没有 300 亿的径流) 13 杨力行“南水西调”方案 此方案由新疆八一农学院杨力行提出,也是一项解决青海、甘肃、新疆干旱地区用水的调水工程。一期工程在楚马尔河与通天河汇合处筑坝截流,引水到青海格尔木,可引水 60 亿立方米,其中 50 亿给新疆,剩余 10 亿给柴达木盆地。二期工程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拉萨西南 90 公里 的尼木县筑坝截流,可调水 150 亿立方米,沿一期路线入新疆,分流给敦煌地区 10 亿立方米。 14 胡长顺“南水西调”方案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胡长顺提出从通天河 4000 米 左右建坝抬高水位或提水,使水流翻过巴颜喀拉山自流进入扎陵湖与鄂陵湖,后引水东行,在青海省楠木塘北山,沿海拔 4200 米 的山脊顺北坡直下,利用约 800 米 的地面落差兴建电站,尾水沿 3350 米 的等高线穿过大河坝河直抵海拔 3300 米 的青海湖畔复东南行并逐渐转向北流,然后利用隧洞穿过钟梁岭、达坂山、乌鞘岭,入武威地区的古浪县兴建大型电站,尾水沿 2300 米 进入河西走廊地区,如有必要可远去新疆。水源就近可从通天河取水 40 亿~ 50 亿立方米,如需增加水量,取水口可向南可延伸到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 http://yishuihan.greenblogs.org/archives/2006/7438.shtml 最后 3 项都属于高海拔调水(西线)设想,特点是用南北西隧洞向新疆以及青海柴达木以及甘肃河西供水 方案 4 的高线也应该属于西线方案,但其是通过提水向黄河河源两湖调水,介于中与西(高)方案之间 15 藏东大隧洞方案 网友提出的民间方案,其特点是以雅江支流 —— 帕隆 - 易贡藏布、尼洋曲为水源,远景还可以从雅江干流提水。调水路线沿东经 96 度或 214 国道沿线附近向北开挖大埋深隧洞。调水目的地是拉加寺和龙羊峡之间的黄河上游与柴达木盆地,并可由柴达木盆地进一步延伸至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本构想从水源分析似乎为东(低)方案,但路线与目的地选择又接近西(高)方案,但我宁愿认为其为东(低)方案。 1999 年,瀛文风、闪红光、王振基等提出的雅鲁藏布江 - 罗布泊运河构想也基本类似于 该方案。 幽厉伯云: (1)目前从长江上游取水200亿,在黄河上游扩灌4000-5000万亩是有必要的,经济、技术上也是可以的,规模再大似乎无必要。进入黄河的南水,单方成本在2元以上,农业用不起,只能供工业和城市生活用,目前西北地区没有太大的用水户,调水太多,水卖不出去,或者只能赔本赚吆喝,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2)输水线路应以隧洞为主,开绕山明渠,渠线曲折,工程量太大。而随着大型盾构技术的提高,开挖隧洞的成本已经降低,而且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横断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都有可能摧毁输水明渠,只有依靠隧洞通过地质灾害地区。隧洞还有利于冬季输水。 (3)未来调水路线有可能延伸到澜沧江、怒江流域,总调水量达到500-600亿,当然单方水的成本也可能加倍。从雅鲁藏布江调水的意义不大。由于雅鲁藏布江太低,只有在山南至日喀则一带才有可能向黄河自流引水,渠线长度要达到1500公里,比从金、澜、怒三江多出500-1000公里,边际成本也要倍增。如果从林芝段提水则能耗太大。而且雅鲁藏布江上游也没多少水。 (4)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支流——帕隆藏布、易贡藏布、尼洋曲的水资源都比较丰富,而且在一定高度,降水和径流深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因此打通分水岭向怒江流域调水是可能的,并相机向澜沧江、金沙江补水,以弥补上游调水带来的发电损失。 杨洪润,李明生.大西线调水与西南三江水能利用探讨.三峡大学学报,2001(23),2:112-115+119 梁书民.分阶段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成本效益核算与问题解析.水利发展研究,2011,6:42-48+53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1455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长江学者 高毅勤
hanlingeorge 2013-10-15 11:08
高毅勤,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高毅勤教授,山东沂南大庄人,1986年从沂南大庄中学初中毕业,1989年沂南一中高中毕业, 1993 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93 年 —1996 年在中科院化学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6 年 —2001 年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Rudolph A. Marcus ( 鲁遴夫 · 马库斯)教授,其间有论文在《 Science 》发表; 2001年-2002年间在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后, 2002 年 —2004 年在哈佛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为 Martin Karplus 教授 。 2005年-2009年, 他成为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化学院助理教授 。 2009-现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是理论/计算机化学、生物物理。 高毅勤教授 在研究中发展了高效分子模拟方法等理论工具、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化学统计力学模型、深入探讨多组分溶液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紧密联系实验研究。一系列理论预言被实验研究组进行实验验证,其中包括Trpzip折叠机理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有机共溶剂对液态水结构和动力学的影响、甲酰磷酸合成酶内分子输运机制等。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Science》《Cell》各一篇,《PNAS》3篇。曾获美国Searle Scholar,Dreyfus新教授奖和Clauser Prize奖。 高毅勤教授根据自己的体会认为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四个基本修养:充实自我、独立思考、宽容豁达、热爱生活。 附: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鲁道夫·阿瑟·马库斯谈他的学生高毅勤   (Rudolph Arthur Marcus)   鲁道夫·阿瑟·马库斯1923年7月23日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尚在婴儿时期就与麦克基尔大学有亲密接触——母亲推着他在校园散步时就对他说:“你长大后要上这个大学。”他的两位叔父都是该大学的医学博士,果然,马库斯在此读到博士生毕业。马库斯从小喜欢读书,尤喜数学和化学。由于父亲学历不高,他的学术偶像是两位叔叔。但马库斯很爱自己的父母,他崇拜父亲的体育才能和母亲的音乐才能。在做博士后的时期,马库斯意识到自己对理论化学的兴趣,认为“做实验太花时间了,老有一种冲动想把那些实验用的玻璃器皿打碎”。由于加拿大没有研究理论化学的条件,1948年,马库斯向美国4所大学的著名教授申请做理论化学博士后,被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赖斯教授接收。1978年进入加州理工大学。马库斯是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马库斯因“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于1992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时年69岁。 中国记者2001年到美国采访马库斯教授的时候,他介绍起了自己的中国学生高毅勤,他说高非常优秀,他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化学系和加州理工大学2001年度最优秀论文奖, 并介绍记着采访一下他。 谈到研究方向,马库斯说目前我有很多研究方向,其中之一还是关于电子转移的,在离子溶液和金属电极间的电子转移过程,由于电子的能量特别高,所以它们转移到金属原子的最高能级上,其中一些跳到较低能级上产生发光现象,我的一个学生试图用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第二个研究的课题与我发展的另一个理论有关,用来描述气态中的解离反应。还有就是研究臭氧层中氧同位素的变化,20多年来没有人能解释这个现象,我的一位中国留学生高毅勤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另外还研究光合作用中激发态电子的转移运动以及合成酶的机制。大自然给了我们无数的问题去研究,当我们解决一些之后,又会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 记者问马库斯教授,您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素质?马库斯讲授说, 最重要的是勤奋,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从学生时代直到今天,我一直都非常勤奋。另外一点就是,不能太死板。当你去解决一个问题时,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其中一些方法必定比其他的更有效,所以你面对问题时应该多想办法,这对你最终解决问题将有很大帮助。再有就是对其他领域里的情况也应该去了解,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领域,也许那就与你的研究有关。 每个人有各自做事的方式,对此不一定有统一的答案。但对我而言,对很多奇怪现象的及时了解,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的研究。还有要多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来解决问题,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熟悉的“技术”。我就让学生多学物理和数学,当他们需要这方面“技术”时直接就可以运用了。喜欢你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记者问马库斯喜欢什么? 马:追求智慧、喜欢读书、解决困惑、探索新的未知领域,这都是我喜欢的,并愿与所有喜欢在生命中追求挑战的人共勉。不过科学家的生活并不仅仅有科学,家庭、音乐、历史、运动、友谊和旅行都将丰富一个人的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挑战,我愿你们和我一样乐于接受挑战。 附2: http://www.chem.pku.edu.cn/index.php?id=382
3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涛垒团队招聘启事
talentblog 2013-9-2 10:29
武汉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洪堡基金会“Sofja Kovalevskaja Award”大奖获得者孙涛垒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和仿生化学及软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孙涛垒教授团队是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重点支持的研究团队,成立于2009年。目前实验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依据未来研究设想,希望引进若干名化学、物理或生物方向的研究人员,以求共同发展。现招聘教师,科研人员若干名。 一、招聘岗位及上岗条件 (一)教授或副教授岗位 2~3名 1. 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特别欢迎具有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催化背景的研究人员; 2. 化学及材料学相关专业博士毕业;具有博士后经历,或在国外相关专业学习工作经历(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要求); 3. 具备很强的创新精神,能够提出独立的研究思路,拓展研究方向。 4. 具备良好的英语论文写作能力,能够提供高水平代表性论文2~3篇。 (二)博士后岗位 2~3名 1. 具有化学或材料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具有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4. 具备良好的英语论文写作能力。 (博士后工作期间表现较好者可留校工作,达到要求者可聘为副教授或副研究员) 二、岗位待遇: 待遇从优,根据申报者条件可提供相应科研启动费及安家费。 三、应聘方式: 1. 招聘通知之日起,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和应聘意向发送至suntl@whut.edu.cn,邮件注明“应聘孙涛垒教授研究组”; 2. 初试合格者将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通知本人参加面试; 3. 参加面试者需提供: 1) 学历、学位证书、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2)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著作,及其它可以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资料。
4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横渡东湖: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热度 42 yanjx45 2013-9-1 08:50
1次横渡东湖 =连 续3次横渡长江 昨天是多云天气,是即将过去的这个夏季少有的特别适合游泳的日子。 前天刚参加过单位组织的体检,各个项目,特别是与运动能力有关的项目(如心血管、骨密度等)的数值都在较理想的范围,所以昨天横渡武汉的东湖时兴致更高了,信心更足了。 下午独自一人用了2个多小时在最宽的地方横渡了东湖:从八一游泳池游到东湖听涛景区,直线距离估计有3千多米,其运动量相当于连续3次横渡长江。 如果听说将近70岁的老人能在武汉轻松横渡长江,许多人会啧啧称奇。而如果听说他横渡了东湖,许多人都可能误认为比横渡长江容易。 其实在武汉横渡长江,比横渡东湖要容易得多。长江在武汉的宽度只有1千米;只要是能以正常速度游1千米的人,就基本具备了横渡长江的能力。横渡长江时,由于水流的作用,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实际移动的距离是1.8千米(需时约13分钟),而普通的业余运动员实际移动的距离是5千米(需时30多分钟),但其难度都与在静水中游1千米大体相当。 东湖风景区因旅游开发的需要,多年来陆续新筑了一些堤壩和联通各景区的道路,将东湖隔成了一些小湖或湖汊,但目前最主要湖面的跨距仍有3-4公里。 我曾无数次在东湖游泳,也多次横渡东湖。但在最宽的地方横渡东湖总共也只有2次。上一次还是在将近50年前(1964年)。 当时是刚参加完高考,在等待发榜期间。我们高中的4个同班好友一起临时起意,在傍晚时开始从武汉大学附近出发,最终一直游到湖心亭(当时湖心亭还无堤道联通),到达时已是深夜,后来在湖心亭过夜。 当年我就读的中学名为武汉大学附中,即现在的武汉市第14中学,当时和现在都是省级重点中学。记得该校当年非常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们不仅学习很用功,而且都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平均运动水平也普遍较高。当年我们一起参加那次横渡东湖的四位同学中,我的游泳水平算最差的。高考结果,我们4人分别上了北大、清华、华中理工大和华中师大,都是重点大学,我们4人后来都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其中有1人曾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有3人曾到美国留学和工作。那次横渡东湖的成功似乎预示着我们一生的事业有成。 昨天的横渡东湖是本人在间隔49年后第二次在最宽的地方横渡东湖。与前次横渡相比,这次横渡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次横渡是在年近70时独自一人完成。这次成功的记录应当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激励我今后更积极地参加包括游泳在内的各项有益的体育运动,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老有所为。 我从小喜爱、并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游泳、骑自行车和长跑,即铁人三项。从十多年前起,其中的骑自行车已升级为骑独轮车。 游泳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也是老年人更容易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超过90岁的健康老人能游泳的并不少见)。我今后应当将游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争取以后每年至少横渡东湖两次(如果以后离开了东湖,每年也要至少有两次连续游3千米以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93 次阅读|98 个评论
国家防总: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盛夏发生大洪水几率大
杨学祥 2013-7-19 19:22
国家防总: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盛夏发生大洪水几率大 2013年07月17日 18:17:04 来源: 新华网 0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于文静、林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据预测,长江上游和海河、黄河上中游、松花江、辽河等江河今年盛夏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很大,防汛抗洪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记者17日从国家防总办公室召开的防汛防台风媒体通气会上获悉的。 国家防办新闻发言人束庆鹏表示,目前我国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南方大部分地区前期遭遇多次强降雨过程,江河水位较高,水库蓄水偏多,土壤接近饱和,损毁的防洪工程尚未得到修复,再次遭遇强降雨,极有可能发生严重洪涝和山洪灾害,特别是目前四川灾区还有强降雨过程,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七下八上”北方和西南等地强降水频繁,从历史统计规律看,西南和北方地区80%的大洪水都发生在“七下八上”时期。随着副高北抬并趋于稳定,有利于台风的生成和发展。 束庆鹏表示,国家防总将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雨水情、汛情、工情、灾情,及时预警,组织各地强化江河洪水、山洪灾害防御,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和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加强防洪工程调度和险情抢护,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进一步强化台风监测预警,加强避风港口船只、城市高空构筑物及沿海重要基础设施的防台风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7/c_116579806.htm 关注2013年洪涝灾害:拉尼娜、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我在2012年2月28日指出,根据已出现的各种指标,2013-2014年将发生强拉尼娜事件,并伴随强震、严重低温冻害、大风沙尘、异常旱涝、流感增强等灾害,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1997年厄尔尼诺——1998年拉尼娜现象”、2000年太阳活动峰值、2000年进入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共同引起的典型事件。2013年-2014年具有同样的三大事件叠加,洪涝灾害将成为预防的重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2772.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583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畅游长江视频: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liuli66 2013-7-16 19:08
网址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7/16/27552089_0.shtml 相关:与毛跳舞 http://news.ifeng.com/history/vp/detail_2013_07/16/27554523_9.shtml ​
个人分类: 杂感|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度“长江学者”建议人选开始公示
lycdenmark 2013-7-4 17:39
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建议人选名单 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建议人选名单 (按推荐高校名称拼音排序) 一、特聘教授( 166 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段志生 力学系统与控制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龚六堂 国民经济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胡敏 环境科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李彦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钱志熙 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孙庆丰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 王浦劬 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王韵 神经生物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王中江 中国哲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张锦 纳米材料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赵跃辉 经济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周德敏 药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周晓林 基础心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康锐 系统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志梅 材料学 厦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少萍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云鹏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仲崇立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赵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龙腾 信号与信息处理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姚裕贵 计算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李建章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董文杰 气候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方维规 比较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赖德胜 应用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刘嘉 基础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刘彦随 土地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陈景文 环境科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郭旭 固体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贺高红 化学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程树群 普通外科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张卫东 药物化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胡昌华 导航制导与控制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武胜昔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刘永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邬志辉 农村教育学 东北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汤谷良 会计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复旦大学 黄洋 世界史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刘智攀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钦伦秀 肿瘤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孙笑侠 法学理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王红艳 医学遗传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周俭 外科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段文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立毅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幸红 材料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杰 机械电子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高玉峰 岩土工程 河海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徐进良 工程热物理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龙亿涛 分析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方勇 中国古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张广照 材料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文劲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徐顺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张国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郑俊杰 岩土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郭文武 果树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何正国 微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朱英 中国史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韩志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吉林大学 江南大学 陈卫 食品科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李维勤 重症医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盛利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王跃堂 会计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吴吉春 地质工程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吴俊 中国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姜斌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袁慎芳 机械电子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栗保明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南京农业大学 朱晶 农林经济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谭桂林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Mark Bartlam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崔春明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盛斌 世界经济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张玉利 企业管理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李路明 人机与环境工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林元华 材料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任天令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史元春 计算机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徐迎庆 设计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杨大文 水文学及水资源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傅有德 宗教学 山东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冯帅章 劳动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张文宏 社会学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崔勇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江志斌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蒋欣泉 口腔临床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刘河洲 材料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师咏勇 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苏翼凯 电子科学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叶必丰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石硕 民族学(藏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王琼华 物理电子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杨胜勇 药物化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张旭 应用数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左卫民 诉讼法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吴德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四川农业大学 天津大学 李敏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王树新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黄宏伟 岩土工程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孙周兴 外国哲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姜卫平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尚永亮 中国古代文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汪习根 法理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谢丹阳 西方经济学 香港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张先正 材料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尤为 材料物理与化学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新波 信号与信息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苏光辉 核科学与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刘峰 材料加工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周洲 飞行器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 西南大学 罗凌飞 发育生物学 西南大学 浙江大学 陈忠 药理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沈模卫 应用心理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苏宏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童利民 光学工程(光电子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郁建兴 政治学理论 浙江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高晓虹 新闻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朱弟成 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麻希南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汪毓明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鞠杨 采矿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刘金华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包伟民 中国古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刘建军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刘小枫 文艺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刘元春 世界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卢仲毅 凝聚态物理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王化成 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邱楠生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医科大学 王振宁 外科学(普外)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张中秋 法律史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郭学益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黄仕忠 古典文献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李仲飞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张军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蔡开勇 生物医学工程 重庆大学 其中:集体推荐( 27 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张泽民 生物信息学 美国Genentech Inc. 福建师范大学 王晓德 世界史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杨黄浩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贵州大学 杨松 农药学 贵州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刘连新 外科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大学 杜桂萍 中国古代文学 黑龙江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廖红 植物营养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刘耀彬 区域经济学 南昌大学 南京大学 刘向阳 计算机系统结构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黄和 生物化工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孙倍成 外科学 南京医科大学 青海大学 马宏伟 土木工程 暨南大学 山西大学 肖连团 光学 山西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张珂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石河子大学 郭旭虹 能源化学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徐泽水 管理科学与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余睽 材料物理与化学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苏州大学 金太军 政治学理论 苏州大学 天津大学 夏开文 岩土工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邱峰 中药学 沈阳药科大学 西北大学 董云鹏 构造地质学 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卢小泉 化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林元华 油气井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燕山大学 高发明 应用化学 燕山大学 云南大学 唐年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云南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佟首峰 光学工程 长春理工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眭依凡 高等教育学 浙江师范大学 二、讲座教授( 47 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胡振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 章云 摄影测量与遥感 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文华 导航、制导与控制 英国拉夫堡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肖益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北京外国语大学 Alister Cumming 英语语言文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毛子旭 神经生物学 美国Emory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Alexander Govorov 材料物理与化学 美国俄亥俄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Rick S. Blum 信号与信息处理 美国里海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熊文诚 细胞生物学 美国Georgia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东南大学 陆勇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英国爱丁堡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明瑞光 作物遗传育种学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校区 复旦大学 钱震超 社会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Ah-Ng Tony Kong 中药学 美国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合肥工业大学 梁玉堂(Joseph Y-T.Leu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 湖南大学 刘桂荣 工程力学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林参(James Lam)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香港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张华华 教育技术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 Viswanathan Kumar 企业管理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陆永枫 电子科学与技术 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分校 华中农业大学 Staffan Persson 作物遗传育种 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 泸州医学院 徐建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美国贝勒医学院 清华大学 Daren Chen 环境工程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清华大学 Johan van Benthem 逻辑学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清华大学 吴建中 化学工程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山东大学 杰罗姆·波雷 文艺学 法国雷恩一大 山东大学 王宏 计算数学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Kevin Belfield 物理化学 美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上海交通大学 钱永忠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美国U.Minnesota 上海交通大学 孙少聪 免疫学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杨涛 应用经济学 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 四川大学 査涛 数量经济学 美国埃默里大学 天津大学 J George Shanthikumar 工业工程 美国普渡大学 同济大学 韩杰 岩土工程 美国堪萨斯大学 同济大学 林欣 免疫学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William Carl Skarnes 生物学 英国剑桥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 James Crawford 国际法学 英国剑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K.J.Badcock 飞行器设计 英国University of Liverpool 西安交通大学 Nick Quirke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韩渭敏 计算数学 美国爱荷华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明波 植物病理学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 浙江大学 黄铭钧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HEINDERYCKX Fran?ois 传播学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朱露培 地球物理学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张丹 机械设计与理论 加拿大安大略省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林晨 金融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中南大学 刘振启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中山大学 朱鸿林 中国古代史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 祝贺我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杜桂萍教授入选。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巨无霸,浙大5加1
热度 5 zw373737 2013-7-3 22:17
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建议人选名单 (按推荐高校名称拼音排序) 一、特聘教授(166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段志生 力学系统与控制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龚六堂 国民经济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胡敏 环境科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李彦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钱志熙 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孙庆丰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 王浦劬 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王韵 神经生物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王中江 中国哲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张锦 纳米材料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赵跃辉 经济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周德敏 药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周晓林 基础心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康锐 系统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志梅 材料学 厦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少萍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云鹏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仲崇立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赵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龙腾 信号与信息处理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姚裕贵 计算物理与凝聚态理论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李建章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董文杰 气候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方维规 比较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赖德胜 应用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刘嘉 基础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刘彦随 土地资源管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陈景文 环境科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郭旭 固体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贺高红 化学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程树群 普通外科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张卫东 药物化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胡昌华 导航制导与控制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武胜昔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刘永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邬志辉 农村教育学 东北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汤谷良 会计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复旦大学 黄洋 世界史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刘智攀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钦伦秀 肿瘤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孙笑侠 法学理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王红艳 医学遗传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周俭 外科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段文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立毅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幸红 材料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杰 机械电子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高玉峰 岩土工程 河海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徐进良 工程热物理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龙亿涛 分析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方勇 中国古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张广照 材料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文劲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徐顺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张国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郑俊杰 岩土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郭文武 果树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何正国 微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朱英 中国史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韩志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吉林大学 江南大学 陈卫 食品科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李维勤 重症医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盛利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王跃堂 会计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吴吉春 地质工程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吴俊 中国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姜斌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袁慎芳 机械电子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栗保明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南京农业大学 朱晶 农林经济管理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谭桂林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Mark Bartlam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崔春明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盛斌 世界经济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张玉利 企业管理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李路明 人机与环境工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林元华 材料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任天令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史元春 计算机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徐迎庆 设计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杨大文 水文学及水资源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傅有德 宗教学 山东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冯帅章 劳动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张文宏 社会学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崔勇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江志斌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蒋欣泉 口腔临床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刘河洲 材料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师咏勇 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苏翼凯 电子科学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叶必丰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石硕 民族学(藏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王琼华 物理电子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杨胜勇 药物化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张旭 应用数学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左卫民 诉讼法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吴德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四川农业大学 天津大学 李敏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 王树新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黄宏伟 岩土工程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孙周兴 外国哲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姜卫平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尚永亮 中国古代文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汪习根 法理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谢丹阳 西方经济学 香港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张先正 材料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尤为 材料物理与化学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新波 信号与信息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苏光辉 核科学与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刘峰 材料加工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周洲 飞行器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 西南大学 罗凌飞 发育生物学 西南大学 浙江大学 陈忠 药理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沈模卫 应用心理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苏宏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童利民 光学工程(光电子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郁建兴 政治学理论 浙江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高晓虹 新闻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朱弟成 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麻希南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汪毓明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鞠杨 采矿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刘金华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包伟民 中国古代史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刘建军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刘小枫 文艺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刘元春 世界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卢仲毅 凝聚态物理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王化成 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邱楠生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医科大学 王振宁 外科学(普外)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张中秋 法律史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郭学益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黄仕忠 古典文献学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李仲飞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张军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蔡开勇 生物医学工程 重庆大学 其中:集体推荐(27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张泽民 生物信息学 美国Genentech Inc. 福建师范大学 王晓德 世界史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 杨黄浩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贵州大学 杨松 农药学 贵州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刘连新 外科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大学 杜桂萍 中国古代文学 黑龙江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廖红 植物营养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刘耀彬 区域经济学 南昌大学 南京大学 刘向阳 计算机系统结构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黄和 生物化工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孙倍成 外科学 南京医科大学 青海大学 马宏伟 土木工程 暨南大学 山西大学 肖连团 光学 山西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张珂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石河子大学 郭旭虹 能源化学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徐泽水 管理科学与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余睽 材料物理与化学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苏州大学 金太军 政治学理论 苏州大学 天津大学 夏开文 岩土工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邱峰 中药学 沈阳药科大学 西北大学 董云鹏 构造地质学 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卢小泉 化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林元华 油气井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燕山大学 高发明 应用化学 燕山大学 云南大学 唐年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云南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佟首峰 光学工程 长春理工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眭依凡 高等教育学 浙江师范大学 二、讲座教授(47人) 推荐学校 姓名 岗位名称 现任职单位 北京大学 胡振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 章云 摄影测量与遥感 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文华 导航、制导与控制 英国拉夫堡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肖益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北京外国语大学 Alister Cumming 英语语言文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毛子旭 神经生物学 美国Emory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Alexander Govorov 材料物理与化学 美国俄亥俄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Rick S. Blum 信号与信息处理 美国里海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熊文诚 细胞生物学 美国Georgia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 东南大学 陆勇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英国爱丁堡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明瑞光 作物遗传育种学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校区 复旦大学 钱震超 社会学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Ah-Ng Tony Kong 中药学 美国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合肥工业大学 梁玉堂(Joseph Y-T.Leu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 湖南大学 刘桂荣 工程力学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林参(James Lam)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香港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张华华 教育技术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 Viswanathan Kumar 企业管理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陆永枫 电子科学与技术 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分校 华中农业大学 Staffan Persson 作物遗传育种 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所 泸州医学院 徐建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美国贝勒医学院 清华大学 Daren Chen 环境工程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清华大学 Johan van Benthem 逻辑学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清华大学 吴建中 化学工程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山东大学 杰罗姆·波雷 文艺学 法国雷恩一大 山东大学 王宏 计算数学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Kevin Belfield 物理化学 美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上海交通大学 钱永忠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美国U.Minnesota 上海交通大学 孙少聪 免疫学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杨涛 应用经济学 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 四川大学 査涛 数量经济学 美国埃默里大学 天津大学 J George Shanthikumar 工业工程 美国普渡大学 同济大学 韩杰 岩土工程 美国堪萨斯大学 同济大学 林欣 免疫学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William Carl Skarnes 生物学 英国剑桥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 James Crawford 国际法学 英国剑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K.J.Badcock 飞行器设计 英国University of Liverpool 西安交通大学 Nick Quirke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韩渭敏 计算数学 美国爱荷华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明波 植物病理学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 浙江大学 黄铭钧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HEINDERYCKX Fran?ois 传播学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朱露培 地球物理学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张丹 机械设计与理论 加拿大安大略省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林晨 金融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中南大学 刘振启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中山大学 朱鸿林 中国古代史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
个人分类: 制造服务技术|1515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生态人 2013-6-23 10:36
牛奶河事件引深思 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3-06-18  利益共享才能将水污染防治落到实处 专家认为,从东川“牛奶河”水污染事件可以看出,目前,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内的水环境污染,在本质上属于“结构性污染”,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不产生污染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基于水环境和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综合考虑水电开发与区域在生态建设与脱贫发展中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地方在防洪、抗旱、供水、环保、航运、旅游及相关民生产业等综合效益,国家水电开发库区水环境的治理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当前取得一些进展,也是难以巩固和维持的。”段昌群说。 他认为,应该把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源头上消除产生污染的根源。 包括段昌群在内的相关专家指出,目前,这些区域人与自然冲突最激烈、生态风险最严重、问题发展最迅速。在这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上下游之间诉求的矛盾、水资源利用及与水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资源产地与资源利益获得者的冲突正在发展。 “破解这些矛盾的关键是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利益共享、利益均衡、协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目前的条件下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生态补偿还难以实现,为此需要建立和加大有关水环境目标考核的生态补偿机制。”段昌群说。 此外,专家们还指出,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金沙江下游各大型水电站企业在异地注册,资源开发属地政府难以通过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获取长期效益保障。一旦金沙江下游规划电站建成投产运营,建设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随之减弱。 “解决好水电开发企业注册地与水电项目建设地之间政府税收征管和分配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云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提交给云南省政府的提案中建议:“希望国家制定政策,从水电企业销售电量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转移支付给水电站及库区地方政府,用于移民安置补偿、扶持后续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从总电量中预留10%,以成本电价直供当地,作为资源占用补偿,逐步推行‘以电代柴、以电代煤’,不断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只有国家制定和出台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更周到全面的政策,达到利益共享,责任分担,才能将水污染防治落到实处。”段昌群说。(记者 张文凌)
个人分类: 专栏3:国内生态江湖|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中华鲟保护和资源量估算
kejidaobao 2013-6-16 11:43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中国著名的江海洄游鱼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在长江中产卵繁殖,在海洋中育肥长大,即将达到性成熟时回到长江,溯江而上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第二年产卵完成后迅速降河回到海洋中。1981年1月,长江干流第一座水利工程葛洲坝的大江截流,阻断了中华鲟上溯至金沙江产卵繁殖的通道,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后,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坝下能够自然产卵繁殖,并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措施。 中国科学家对中华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重点围绕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中华鲟资源量调查和估算重视不够,对影响中华鲟资源量变化的因素,如捕捞、葛洲坝阻隔、污染、航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缺乏定量准确的评估,中华鲟资源量及其变动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更是知之甚少。 中华鲟是以“中华”命名的“国宝”,准确估算中华鲟资源量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制订物种保护对策的重要基础。常用的中华鲟资源量估算方法有:特定面积内的抽样调查、标志放流-重捕实验、早期资源量调查、水声学探测等。这些估算方法往往需要较大的样本数量,估算结果才较为可靠。研究历史上中华鲟资源量变动规律,依靠上述方法难度很大。 《科技导报》2013年第13期18~22页发表黄真理的文章“利用捕捞数据估算长江中华鲟资源量的新方法”,根据中华鲟的种群结构特征,建立了利用捕捞数据估算其资源量的理论和方法,对1981—1990年中华鲟的资源量进行初步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中华鲟资源量估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为估算中华鲟历史上的资源变动和葛洲坝的阻隔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葛洲坝大江截流前,中华鲟的天然产卵场主要分布于涪陵到新市镇长约800km的长江上游,约有16个产卵场。葛洲坝建成后,葛洲坝下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华鲟的唯一产卵场。尽管在中华鲟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如在宜昌、上海建立了2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持续不断的人工繁殖放流措施,子二代人工繁殖取得了初步成功等。但是,有研究表明,长江中华鲟的繁殖群体数量一直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人类活动对中华鲟的影响还在增加。因此,中华鲟的保护不容乐观,中华鲟的研究还需加强。 中华鲟二三十年的生命周期中,在长江中生活的时间很短,也很少从长江中摄取食物,为了繁殖后代来到长江,我们有责任让以“中华”命名的“国宝”中华鲟得到有效的保护,让中华鲟在长江中持续“生儿育女”,让长江永远是中华鲟的美好家园。 本期封面图片为中华鲟成熟亲鱼,由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高勇博士提供。封面设计王静毅。 (责任编辑 王媛媛)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江学者曲安京教授做客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
lysyxcs 2013-6-10 21:54
2013 年 5 月 24 日 下午,“长江学者”曲安京教授做客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以“重读现代数学史的一种方法 —— 兼论数学史研究范式的扩张”为题做了精彩的演讲。讲座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510 会议室举行,自然科学史所邹大海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讲座。 曲安京曾于 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了 45 分钟的邀请报告,此次讲座是对上一次报告更进一步的阐述。曲安京将中国数学史研究分为两个范式:强调“发现”的李钱范式和提倡“复原”的吴文俊范式。他借用库恩对范式的定义,确认了吴文俊范式的存在,并且利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认为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应该是经历了从“发现”(李钱范式)到 “ 复原 ” (吴文俊范式)的范式扩张。但是,除了以上两条数学史研究路线以外,曲安京认为还应该扩张出第三条数学史的研究道路,即对后人心目中的历史的重构。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对问题的研究中,人们会逐渐形成研究框架,后人会沿着这个框架继续研究。就好比登山,后人会按照前人所画的地图登山。他认为研究登山者眼中的这张地图是数学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他以 Galois 理论和泛函分析的创立和发展为例,介绍了他如何开展数学史研究。 讲座后,当被问及其理论的实用性和能不能为对数学家起指导作用时,曲安京说道,科学史研究应该是为历史、教育和科学三方面服务,但是他并没有期望个人的数学史研究为数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如果能为科学史研究和数学教育贡献出一份力就已经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3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水如约北上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成功试通水
yzymh 2013-6-7 21:50
穿过江都水利枢纽郁郁葱葱的银杏大道,便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   5月30日,长江水从江都出发,通过9个梯级泵站及河湖,一路北上,顺利抵达徐州南四湖。历时10余年建设的东线江苏段全线完工,试通水成功!   一组数据足见工程的意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沈凤生介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时空分布不均。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到2002年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开工,南水北调历经上百次研究论证,终成现实。   省水利厅厅长李亚平告诉记者,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整个调水工程从长江上、中、下游分西线、中线、东线“三线”调水,形成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联通的“四横三纵”的南水北调总体工程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它串起大半个中国,其线路之长、调水量之大、工程之复杂、受益范围之广,为世界水利史罕见。   “江苏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地区,在国家南水北调总体格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省南水北调办主任吕振霖说,我省既是南水北调东线的位置之源,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之源、决策之源。按照规划,东线共建设13个梯级泵站,其中9个梯级在江苏境内,线路长达1000多公里,新建、改造18个大型泵站,工程总投资122亿元。   东线工程的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调水线路沿线城市及工业用水,改善淮北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用水条件。这是在我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进行的扩大规模、向北延伸。江苏实施的江水北调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运行实践,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物模型,它的成功实践,为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决策依据。   打开一幅示意图即清晰可见:东线长江水,从长江干流江都三江营段流出,以京杭运河为输水干线。沿着运西支线,江水逐级北上,并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为主要调蓄水库。出东平湖后,水将分为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经胶东,流往烟台、威海。   省水源公司董事长邓东升告诉记者,江苏境内输水干线404公里,建设9个梯级泵站,“多级提水、水往高处流,不容易,而这正是东线工程的特点。”将处于低位的长江水,从海拔2-3米处由南向北、逐级上升到山东境内的45米高度,工程之难可以想见。   5月下旬,记者从东线第一级抽水泵站江都出发,溯流而上,一路探访,最终到达位于江苏、山东省界的第九级泵站蔺家坝站。   泵站,是工程最核心、最关键的部位。东线工程泵站普遍扬程低、流量大、运行时间长,部分泵站还兼有排涝任务,这就要求泵站高效率灵活运转。   江都泵站,抽江能力500立方米每秒。如果把24小时的抽水量注入宽深1米的水渠,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规划抽江规模最高年份达157亿立方米,相当于正常年景5个洪泽湖、25个骆马湖的蓄水量。   沿着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一路前行,记者来到了第三梯级泵站淮阴三站。淮阴三站是江苏段首个采用国外先进泵型技术的泵站,抽水效率高,调水效益大。正在执行抗旱任务的2号、3号水泵,发出阵阵轰鸣,将淮安站来水抽入洪泽湖。2009年运行以来,淮安三站已经连续两次投入抗旱,抽水数亿立方米。   作为东线工程的第六梯级泵站,邳州站是东线唯一采用竖井式贯流泵的泵站。邳州站工程建设处副处长于孝民说,这种泵型的特点是低扬程、大流量,单台机组每秒流量达33.4立方米,4台机组的流量超过原设计的100立方米每秒。   十年辛苦不寻常。   十年间,江苏段工程共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专题研究40余项,得到国家立项支持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获水利部大禹奖一等奖的“大型灯泡贯流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在金湖、泗洪、邳州站等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节省设备投资9000万元以上;对出水流道进行的优化设计,使泵装置的效率提高了10%。   通过实施南水北调调水工程,江苏建成了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泵站工程积聚群,不仅保证了北调水量,而且有效补充了我省苏北地区缺乏的水资源。在李亚平看来,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苏北缺水问题,改善投资条件,促进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工农业的发展,保障受水区乃至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车行千里,一座座提水泵站拔地而起,两条输水干线通水验收。即将收获夏粮的鱼米之乡江苏,把江水输往北方,兑现十年前的约定
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江学者”曲安京教授学术报告
热度 2 lysyxcs 2013-6-5 18:34
198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长江渔业资源告急,流域资源环境面临崩溃
热度 1 xjtuhyg 2013-6-2 12:53
长江渔业资源告急,流域资源环境面临崩溃 日前,长江葛洲坝下游渔民陆续通过船闸,进入已结束禁渔期的上游捕捞作业。 关键词:长江,渔业,资源环境, 面源污染,禁渔 2013-06-02 08:21:30 来源: 人民日报 (北京)  有1185人参与 http://money.163.com/13/0602/08/90BOHNFQ00252G50.html?from=news   今年是长江流域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10周年。10年间,长江上游( 葛洲坝 以上)每年2月1日至4月30日禁渔,中下游(葛洲坝以下)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禁渔,涉及沿江流域上中下游10个省(市)。   禁渔期制度的实施,给了长江水生生物一个实实在在休养生息的机会,减缓了资源衰退趋势,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渔业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养护长江水生生物的意识,促进了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禁渔10年,长江渔业资源现状如何?进一步保护长江渔业资源面临哪些问题?本报记者赴荆州石首、宜昌枝江、咸宁赤壁、武汉新洲四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1.资源困境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江鱼数量、种类都减少   “目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流域的资源环境面临崩溃。”日前,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在接受采访时说。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长江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鄱阳湖和河口区的天然捕捞量已经不足5万吨。近两年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渔业产量,与历史最高产量相比,降幅均超过50%。湖北2010年长江捕捞量26.4万吨,2011年只有20.6万吨。    除了数量减少,种类也在减少。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焕章3月份对鄱阳湖的调查显示,体重小于50克的渔获物占到了总量的97.4%;而长江主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的比重仅为0.25%。“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记录显示,鄱阳湖内有117种物种,去年只剩下86种。”刘焕章说。   刘焕章认为,导致长江渔业资源锐减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过度捕捞。“ 在一些地方,渔民采取的是断子绝孙、赶尽杀绝式的捕捞方式。 ”    业内有关专家大多都同意,非专业渔民非法捕捞,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企业非法排污以及非法采砂等因素,也是导致目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退化、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2.执法难题,人员不足,权限不够,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自2003年起,长江流域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   在湖北,各级渔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管理机构,巡查与驻守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举报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10年来共组织统一执法检查行动4万多次,查获违规捕捞船2万多艘次,没收违法捕捞渔获物近39.6万公斤。渔政执法成绩不小,但困扰不少。    湖北省枝江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长江枝江段全长95.5公里,却只有10名渔政工作人员。而且,渔政部门在日常执法或者接到举报出动执法时,必须要与当地公安部门配合。渔政部门对非法捕捞者只有制止作业、没收作案工具和罚款等权力。这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辱骂执法队员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不惜暴力抗法。   执法过程中遭遇的一些“故事”,常常让执法队员哭笑不得。去年,枝江市渔政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艘非法作业的小木船。不等执法船只靠近,船上的一名男子就一头扎进了江中,扔下妻子留守船上。为防止出现意外,执法人员分头多方寻找,终于在几里外的岸上找到了这名男子。   3.渔民生计,收入低,技能少,转业上岸难度大   湖北是长江禁渔任务最重的省份。全省长江、汉江共有捕捞渔船9634艘,渔民32123人,其中像周德军这样以船为家的渔民共5677户。据东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与战略中心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渔民禁渔期人均收入仅为1008元。   “没有其他技能,又没地可种,不让打鱼就等于断了生活来源。当然,政府如果能给安排好出路,我们也愿意上岸。”石首渔民兰平华从小就在江上打鱼,他对转业顾虑很大。 “我现在去建筑工地给人打工都没人要,既嫌我年纪大干活不利索,也怕我不专业给他们添麻烦。”咸宁市赤壁镇50岁渔民王元保告诉记者,禁渔期间他们渔民能找到活计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重体力劳动。   如果转业,还会面临不少生活难题。周德军说,现在他们近30户渔民都没有资格办理新农保和新农合,有的人甚至还没有身份证。   记者了解到,在计划经济时期,像周德军这样的渔民统一归口当时的“长江渔业社”管理,但改革开放后,这个机构撤销了。 部分常年在江上的渔民,出生时就没办户口;还有一部分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当时无法办理拖到现在。 周德军算是相对幸运的,虽然因为分地问题没有村组愿意接收,但在渔政部门的帮助下户籍最终落在了调关镇派出所,但要办理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等,都需要到村或者街道来办理。目前,石首渔政部门仍在为此事与有关部门协调。   4.脱困建议:禁渔期限待适当延长,统筹解决渔民问题   为保护渔业资源,长江流域各地每年都会进行增殖放流。2012年,湖北省全年一共放流经济鱼类鱼苗近10亿尾。   “不可否认,增殖放流对保护长江渔业资源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离有效修复还有差距。” 刘焕章说,以四大家鱼为例,其通常需要4年时间才能成熟繁殖,现在仅仅依靠3个月的禁渔期很难让资源根本恢复。 “不客气地说,禁渔期开禁时,很多增殖放流的幼鱼还没有长大就被渔民捕获了。”   “开禁时抓的鱼大部分是刚刚放流不久的。”兰平华证实了刘焕章的观点。   “长江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多样的水域生态环境,对于维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刘焕章认为,政府要充分认识长江禁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台更有力的措施来保护长江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 刘焕章建议,国家要从现在开始着手考虑适当延长禁渔时间。延长到多久合适?他认为,最起码要让长江野生鱼类有一个充分的性成熟周期,能够繁衍一两代之后,再考虑合理捕捞。   跟刘焕章持相近观点的专家还不少。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认为,长江渔业资源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酷渔滥捕是损害资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这位著名鱼类生物学家早在2006年就呼吁长江全面禁渔10年,一年365天都禁。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进东也提交提案,建议长江流域10年禁渔,给鱼类繁衍以充足时间。   长江禁渔10年,对政府来说,意味着要解决沿江14万多渔民的转业安置问题,“可以适当缩短一下,但要保证长江渔业资源基本恢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   对于渔民的安置问题,刘焕章表示,现阶段一下子解决确实不现实。但是,如果任由目前这种态势恶化下去,渔民的生计迟早也会出大问题,到“脓包挤破时”更不容易解决。他建议, 国家第一步要真正调查清楚哪些渔民需要安置 ,在这基础上再进行统筹解决,“关键是要拿出足够大的决心”。   专家表示,国家还要研究制定禁渔期延长后的相关配套政策,使禁渔真正落到实处并保证效果最大化。
1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河流袭夺——大自然的“南水北调”
热度 9 jiangming800403 2013-5-9 18:27
中国现代河流起源于第四纪早、中期,而不会更早。世界河流起源亦应大体如此。因此,把河流看成一成不变的地理事物的观念是错误的,河流的寿命一般只有几百年到上百万年,即使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北京猿人的时代,大自然的水系也在不断改变,也就是自然界的“南水北调” 喜马拉雅山运动以来,以珠穆朗玛峰为中心,我国西南部山脉迅速隆起,造成新的分水岭出现和旧分水岭夷平以及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就是大自然的南水北调,而且时间不会晚于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人类的跨流域调水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的河流袭夺。如果不问缘由的否定一切跨流域调水,我们恐怕首先要反对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了。 根据野外考察和地层分析,中国地质界普遍认为黄河上游干支流曾切割旧巴颜喀拉山-秦岭分水岭,实现了对古长江上游的袭夺(虽然,当时现代长江、黄河水系都未形成)。如黄河源区对古雅砻江上游的袭夺、黄河上游干流对若尔盖古大湖(古岷江)的袭夺,以及洮河对古岷江(白龙江支流,不是四川岷江)的袭夺。今天,在黄河、岷江(四川岷江)上游以及渭河一些山区支流里生活着秦岭细鳞鲑、川陕哲罗鲑等鱼类,很难想象它们是如何翻越中国东西大分水岭而分布在南北不同的水系中,因此,上述河流很可能曾存在于一个共同水系中。 而长江则是“西水东调”的产物。自李四光以来,很多地质学家都认为,几十万年前,三峡曾是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的分水岭。古长江源头在鄂西荆山,长度只有现在的1/3。而三峡古分水岭以西的古金沙江水系是古红河水系的源头(当然也有不同观点)。 古金沙江东支源于三峡分水岭西坡,西北流、复西流,而后转向西南陆续接纳古乌江、古嘉陵江、古大渡河及古雅砻江等各大小支流,至云南石鼓汇合源于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的古金沙江西支流,南下经剑川、洱海并通过礼社河、元江,出境外,由红河三角洲注入北部湾。 在几十万年的时间内川康地域受板块运动东向分力的挤压作用,横断山脉缓慢崛起,封堵了南下水路,古金沙江于石鼓南断头,整个古金沙江顺从变化了的地势,改向东流,迫使东支也掉头向东,最终切穿了三峡,形成了长达6300余公里的现代长江水系,但是在滇西北留下令人费解的石鼓大转弯(长江第一湾),以及石鼓之南的洱海和石鼓—剑川—洱海长达110km的与现在水流极不相称的古河谷,而且应当遗留有石鼓风口(河湖沉积相的分水岭垭口,尚未发现,也使金沙江袭夺红河说存疑)。 古金沙江的“乾坤大挪移”使得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坡的河水由向南流入南海,改道东入东海,也使得红河(元江)失去了80%以上的流域面积和径流量,但是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因此崩溃,我们似乎也没有必要,对调水河流下游径流减少而忧心如焚。大自然总有其适应性。 造山运动虽然缓慢,但河流袭夺与断流改道,都是对地理事物的“突变”,1855年黄河决于与铜瓦厢,一夜之间入海口迁移了上千公里,而废运河成为黄淮平原的分水岭,人工调水相比,袭夺和泛滥改道都是对 被袭夺河流的下游的根本断流,而不会留下什么“生态基流”。 只要不存在长距离洄游鱼类,山区脱水河道对生态环境几乎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喀斯特岩溶山区就有许多天然脱水河段,因地层漏水严重,河水流着流着就消失了,转化成地下暗河、伏流。还有,西北内陆干旱区地表水入渗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换,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水力关系,河流流出山口以后,在冲积扇平原地带河水大量入渗形成地下水,甚至向沙漠里流不了多远就消失断流了。发源于昆仑山麓的察汗乌苏、香日德、诺木洪等河在流入柴达木盆地东南缘后,在山前洪积扇与细土平原地带迅速入渗、消失,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在扇缘低地又出露形成地表水,并汇流形成柴达木河与素楞郭勒河,最终汇入柴达木盆地底部的南、北霍鲁逊湖,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表水- 地下水 - 地表水循环过程。 河流在不断的形成也在不断的消失,只是地质过程中的一瞬。没有什么是固定的,把自然现象、事物看成一成不变的,本来就不是生态学的观点,这样的 “ 生态学 ” 百无一用,按照这样的 “ 生态学 ” 就不应该有大型城市,甚至是小城镇。但是人类不可能再回到非洲旷野中的树上。 参考文献:稍后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6513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中国大多数人对未来的感觉是这样的
热度 22 lin602 2013-5-1 21:59
中国人对未来的感觉是什么?不好用文字讲,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的看法: 长江大桥两边有人行道,人行道边上有个结实的栏杆。所以人走在上面没有不安全的感觉。 但是,同样是这座桥,将结实的栏杆拿走,人行道边上没有遮拦,你可以想象,如果人再走在长江大桥没有栏杆的人行道上,你的心是什么感觉。如果来一阵风,人下去怎么办?如果有个人推一下,什么后果?如果自己头一晕,摔下来会不会下江? 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有这个心态。 政策多变,现在有这样的退休金,今后还有没有。 这个社会会不会乱? 今后生病还能不能够生得起病。 有点积蓄,多年后还剩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手中的房子会不会跌价,手中没有房子后面会不会涨价。 今天有工作,明天会不会失业。因为老板炒人经常是随意的。 过几年考核经费、论文还够吗?会不会不聘,下岗? 因此,许多有钱的人移民到发达国家,手中的钱想办法买成房子保值。买黄金保价,将孩子送出国,炒房炒股,等。 看看中国的炒股、炒房、近期的炒黄金,再看看中国人在一起说的话题,孩子、车子、房子、熟人、职位等。 心不安,是普遍的大众心理。
4791 次阅读|35 个评论
才子的江湖(图)
热度 2 hcrm 2013-4-2 18:32
才子所在的城市,临江抱湖,在长江之南,青山秀水,常让人有处江湖之远的感慨 ! 图(1-3)长江(手机拍摄) 图(4-6)磁湖(手机拍摄) 这座城市叫黄石,有个才子名叫黄成。 2013年4月2日 本文首发于江南第一才子官网 http://www.jiangnandiyicaizi.com/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174 次阅读|4 个评论
长江江豚仅剩千余头正加速灭绝
热度 1 zhangxiaoliang 2013-3-28 19:35
新华网武汉2013年3月28日电(记者熊金超 黎昌政 吴植)《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28日在湖北武汉发布。报告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剩1000多头,并呈加速下降趋势。对此专家警告,如再不加紧保护,长江江豚灭绝的日子将越来越近。 这份权威报告披露,目前长江干流中的江豚种群数量年均下降速率已高达13.73%,是2006年以前速率的两倍多。有鉴于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长江江豚数量已极其稀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评估报告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级别。 去年10月以来,由农业部领导,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共同组织实施了长江淡水豚考察活动。考察首次全面覆盖长江湖北宜昌以下江段干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 在干流考察期间,两艘考察船共目视发现江豚380头次,考察报告初步估算长江干流江豚种群约为500头。而2006年中外科学家的一次联合考察活动在同一江段共目视发现江豚851头次,测算干流种群数量为1225头。 声学监测发现,长江江豚主要分布在武汉以下江段,呈连续分布态势,江西湖口至江苏南京水域集中了总数量的67%。 “通过对不同江段种群下降速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宜昌至鄂州江段江豚下降速率最高,鄂州至华阳江段居中,华阳至上海江段下降速度相对较低。”本次考察的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说。 科考人员还根据去年对两个通江湖泊的考察,初步估算鄱阳湖的江豚种群约为450头,洞庭湖的种群约为90头。由于2006年的中外联合考察未覆盖洞庭湖和鄱阳湖区域,所以这一数据无法与当时进行比较。 报告显示,虽然长江江豚目前的分布区域与2006年大致相同,但分布特点正呈相对集中、日益斑块化的趋势,江豚生存“孤岛化”对其种群繁衍十分危险。王丁指出,“航运阻隔造成江豚迁移困难、水利设施建设导致长江中下游水文状况发生变化、江湖阻隔、适合江豚栖息的洲滩区域减少,都可能是造成江豚分布斑块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科考人员还发现,长江干流的江豚有时集中在码头港口区域,如在安徽安庆渔政码头、安徽芜湖滨江公园、江苏镇江海事码头等地都发现了相对集中的江豚种群。据介绍,这可能是由于码头港口区域饵料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那里航运活动十分密集,对江豚生存有极大威胁。 报告指出,饵料资源不足是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应尝试在各豚类保护区内实行全年全面禁渔。 参与和关注本次科考的专家纷纷呼吁,为了避免长江江豚重蹈白鱀豚在野外灭绝的覆辙,必须立即采取和加强各种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双管齐下,以减缓江豚灭绝的步伐。就地保护一直是最重要的保护手段,要加强现有保护区管理设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长江豚类保护网络,建立长江豚类保护网络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报告说,鄱阳湖拥有近一半的江豚种群,是其最重要的栖息地,建议严格禁止鄱阳湖内的渔业活动,积极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并推动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扩大保护范围。 安庆长江豚类保护区内江豚分布密度较高,也是江豚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报告建议推动安庆保护区升级,强化区内江豚保护工作。镇江豚类保护区内的约20头江豚是分布在长江最下游的种群,报告提出将来要避免在该保护区内开辟主航道。 此外,报告还建议借鉴湖北天鹅洲故道迁地保护的成功经验,在长江江段故道和其它合适的地方建立更多的迁地保护区。“迁地保护有望减缓江豚种群的快速衰退。”王丁说。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3/28/c_115199671.htm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28/c_115197599.htm 2012年12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江豚保护大使张靓颖来到上海复兴岛码头,登船探望了辛苦工作一个月的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队队员,并带去了公众的感谢:“非常感谢科考队员们的辛苦工作,希望你们的科学发现能够让更多的公众了解长江江豚的濒危状况,并为留住它的微笑做出努力。” 第二排左起: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总指挥王丁、副总指挥王克雄、张靓颖。
个人分类: 鲸类动物保护|306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科院水生所院士疾呼长江禁渔十年
热度 2 zhangxiaoliang 2013-3-27 00:51
3 月 26 日《东方早报》推出 9 个版面的专题报道《鱼殇》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3/26/node_9.htm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3/26/node_10.htm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长江渔业资源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位著名鱼类生物学家再次呼吁长江全面禁渔 10 年,“一年 365 天天天禁渔,而不是一年三个月禁渔。”曹文宣指出,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受到严重损害,酷渔滥捕是损害资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还有工业和城市污染,大量的污水超标排放,导致许多死鱼事件。每年长江沿岸向长江排放的污水相当于黄河的总量。另外长江中下游的支流、湖泊上兴建的一些堤坝、闸口,阻止了江湖之间的自由交流,江湖阻隔使得鱼类失去索饵场、繁殖场和育肥场,改变了湖泊的湿地属性,湿地面积和质量大为下降。还有围湖造田、农业的污染等,都是原因。 2012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进东也提交提案,建议长江流域 10 年禁渔,给鱼类繁衍以充足时间。赵进东认为,长江捕捞渔业产量不足中国淡水渔业产量的 1% ,捕捞渔业退出长江及大型湖泊,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却能让长江渔业资源得以恢复。 每年的 4-6 月禁渔期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护亲鱼的繁殖,但 7 月解禁后的大量捕捞,仍使幼鱼面临着危险,对渔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渔业部门每年 4 月都要在沿江一些地方放流四大家鱼和其他一些人工繁殖的经济鱼类,但数量可能连迷魂阵一天捕获到的数量都不到。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3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年长江学者名单中“情报学”及管理方面的专家名单
evonchang 2013-3-23 15:21
情报学只有唯一的一个: 南京大学 苏新宁 情报学 管理方面: 清华大学 陈国权 企业管理学 清华大学 王小群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 毛基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东北大学 樊治平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牛东晓 技术经济及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刘益 工商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王红卫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中山大学 马骏 行政管理 河南农业大学 马恒运 农业经济管理 福州大学 王应明 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Michael Pinedo 管理科学与工程 浙江大学 刘坚能 通信与信息系统 西南交通大学 杨沙 工商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海 管理科学与工程
2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
热度 1 BJTUcivil 2013-3-15 23:17
长江 王元丰 2013 年 3 月 15 日 注: 2013 年 3 月 13 日 至 15 日,我到重庆这座长江边的城市,又有感这条中国最长的神奇河流。想起十八年前自己在长江边写的关于长江的诗,重读,在归程的飞机上,再次写下关于长江的诗句。 你 如此漫长 从远古 一直奔流到海洋 任凭时间 不断地流淌 你却 从不迷失方向 世间的 雨雪和风霜 只为你 做几件变幻的衣裳 你 如此奔放 山 不能把你阻挡 坝 却让你蓄出更大力量 谁能 让你停止歌唱? 人间的 喜乐和哀伤 都融进你 永远跳动的胸膛 啊 长江 ······
2275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氏微博】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3-3-13 18:14
  以前看到过一个对联的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很难的对联题,俺当时是没有对出来。后来查网络,有说“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的,还有“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还有其他几个,不过,上联算是俗语,日常使用,目前的下联似乎都不够工整。   这个回文太有趣了,不过说的显然不是事实。我们关注黄浦江死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上海自来水来自黄浦江,算作长江的下游?俺对上海的地理有点概念不清,感觉似乎如此。   俺想说一句,在关键时刻,所谓的技术检测手段真的是不可依赖的,之前就有太湖蓝藻污染之后的治理,治理一阵子说检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了,可是,所有人都闻着自来水依然是一股异味,相信检测手段还是相信自己的鼻子,大家肯定是选择后者。   自来水源头污染后,恢复起来还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我象可怜我们受沙尘和雾霾残害的北京人一样可怜起优越感极强的上海人来了。   如此下去,还有哪里的人不被可怜呢?!  
个人分类: 事论|382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穷人过年是过关
热度 9 xupeiyang 2013-2-15 12:44
从来就是这样的,穷人过年如过关。 有好多穷人去不起庙会 春节期间物价很高,三棵大葱要15元呢。 【8岁儿子7天收入39个红包 相当于母亲3个月工资】 今年春节,钟厚华一家送出压岁红包21个,合计7300元,但8岁的儿子直接逆转了整个局势:7天收入红包39个,累计2万余元,说起压岁红包,钟厚华开玩笑说,收支相抵后,这个春节,孩子的压岁钱净挣1万3,顶他妈妈3个月工资,“年前曾有同事开玩笑,年终奖发不发没关系,我有儿子就行了。” http://t.itc.cn/UUPdv 一项“春节花销”情况的网络调查显示,四成网民春节花销在5000元以上,其中29.75%的网民认为花销接近1万元。 长江日报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有红包者中,超过1/4网友收到的红包在3000元以上。一位网友甚至调侃说:“给我压岁钱的亲戚都是我的好亲戚。”一名网友则感慨:“给红包真像烧钱,现在的压岁钱,已是一座大山了。” http://t.itc.cn/U67Gc 今年春节你收到了多少红包?送出了多少红包? 【这个春节,你送了多少红包?】 在广州经商的廖女士说”一天聚会下来,发现1万元现金发的只剩下2300元,听到姑姑新年好等类似祝福,条件反射地拉开包送出红包“该给谁红包?红包里要包多少钱?收了人家的红包怎么还?每到春节,上述问题成为一些人群压在心头的“三座大山” http://t.itc.cn/UsjcS 【女白领1年用掉46个红包】 家住武昌陈小姐年收入十万余元,长辈们中秋、过年要送红包,每人每次500元。再就是各家亲戚的孩子,亲戚中的下一辈有15个左右,来拜年的都要给红包,过去一年用掉了46个红包。拜年变人情债,想为红包“减负”不容易。过年送红包,你鸭梨大吗? http://t.itc.cn/UnRmp 享受点心。过节真好!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357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鄱阳湖建大坝,长江伤不起
xjtuhyg 2013-2-12 09:10
鄱阳湖建大坝,长江伤不起 -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s2011/dianji-680/    鄱阳湖建大坝,太湖洪泽湖们蠢蠢欲动?    事实上,不仅江西,湖南也加入了这场 “ 抢水大战 ” 。 2010 年 12 月 6 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宣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6 年后,一座大坝将把湘江拦腰斩断。部分省份的 “ 抢水大战 ” 影响到了更多下游省份的水资源利益,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下游省份,都对新一轮的筑坝运动颇为担忧。    鄱阳湖建大坝,湖水拦在自己地盘里   江西鄱阳湖湖中有一座 1800平方米的小岛“落星墩”,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等名流曾伫立其上,观水天一色。而今,落星墩下的湖水已变成无边的大草原,数百丈外,才是轮船搁浅的湖滩。而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也同时遭遇大旱,“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已经变成辽阔的草地。为抵消这种改变,江西准备在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    会给长江下游带去更加严重的干旱    据江西省水利厅官方网站介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供水、生态保护、血吸虫病防治、航运等为主要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坝址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 12 公里,下至长江汇合口约 27 公里。坝址左岸为长岭山,右岸为屏峰山,两山之间湖面宽约 2.8 公里。工程总投资约为 96 亿元,加上配套工程,总投资超过 100 亿元。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保护鄱阳湖来说十分迫切与必要。 ” 上述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20 世纪,长江流域洪灾频繁,鄱阳湖受洪水冲击严重,而进入 21 世纪以来,旱情又一年重似一年。不管是洪灾还是旱灾,受害者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鄱阳湖的鱼、草、鸟等各个生态子系统。    “以三峡的方式对抗三峡”?对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授 芮孝芳并不认同。他说,目前长江中下游的干旱主要原因还在于天气,旱情严重的省份降水普遍比往年同期要少五成甚至更多,严重破坏了水的自然循环系统,这才造成江湖水位大幅降低。 “如果说三峡大坝对目前的干旱有影响,那么鄱阳湖建水利枢纽拦截水流,会给长江下游带去更加严重的干旱。”芮孝芳说,这是江西省在“以三峡的方式对抗三峡”。   芮孝芳表示,现在是遇到干旱的特殊时期,大家都需要水。江西要建鄱阳湖水利枢纽也可以理解,但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越需要一些特殊的政策,只有国家层面从中合理调配,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芮孝芳同时认为,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是人为干涉鄱阳湖的生态系统,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需要慎之又慎。    各地若跟风仿效筑坝抢水,长江将变成水沟   早在 2004年,四川、重庆发生洪涝灾害,就有人怀疑这与三峡蓄水造成水汽蒸发量加大有关;仅仅两年后,还是在这一地区,又发生罕见大旱,再次有人怀疑与三峡蓄水有关。   和水利水电专家不同,大多数气候专家却选择沉默,尤其不愿正面谈及三峡大坝是否影响长江流域气候的问题,他们更加忧虑未来三峡库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将显著增加。   国家气候中心一位权威专家近日表示,目前还没有数据支持三峡工程与这一次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存在因果关系,三峡工程对气候的影响还是在局地范围之内,不可能是造成这两次极端气候的原因。    2011年3月以来,这个正值汛期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因干旱湖水面积较往年同期骤减一半以上,湖水退去,留下的湖床长满了草,落星墩下的草高至1米。沧海桑田,鄱阳湖渔歌已歇,牧歌声起。   而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也同时遭遇大旱,昔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述的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已经变成辽阔的草地,犹如塞外的大草原。   而到 5月底,三峡水库的存水即将耗尽,鄱阳湖和洞庭湖仍不知何时能重现烟波浩渺。   在这背后,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晓鸿日前表示: “三峡工程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这种改变,不仅是三峡蓄水后,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场面已很罕见,还有着生态方面的恶化。为抵消这种改变,江西已然准备在湖口建起 2800米长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但专家认为,这同样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干预生态,无异于饮鸩止渴。   据记者了解,整个鄱阳湖流域的渔船已达上万只,涉及数万人,他们几乎没有耕地,捕鱼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唯一的生活来源。虽说这样的大灾之年并不常见,但在张连才的记忆里, 2003年三峡截流后,渔民们的收成已经整体降低了“两三成”。   鄱阳湖渔政局湖口分局的周局长也表示,三峡蓄水后,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场面已很罕见, “截流前,鄱阳湖每年的最高水位都能达到19.5米以上,截流后只有16至17米。水位偏低,水域面积锐减,对渔产的影响显而易见。”    “三峡初期的影响是非常可观的,在蓄水期,它会使鄱阳湖面积、容积迅速减小。”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院长董增川曾如是分析。    生态之变    “三峡建坝之后,泥沙输送量减少,伴随泥沙而下的营养物质生态链条也被截断”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是巨大的。”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晓鸿认为,“三峡工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据统计,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约是长江径流量的 15.6%。长期以来,由于长江上游水量不足,清澈的湖水源源不断汇入浑浊的江中,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供水。5月24日,早报记者在九江湖口县鄱阳湖入江口处,仍能看到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所不同的是:江水清而湖水浊。研究资料证明,江湖两色的反向变化恰好始于三峡运行之后。    “因为三峡坝区截流以后,随着流动性减弱,大量泥沙沉降,透明度就会增加,其后果就是淡水赤潮更容易爆发。”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李建华认为,三峡建坝之后,泥沙的输送量减少,伴随泥沙而下的营养物质的天然循环的链条也被截断。    “比如说硅元素,对于近海的海洋生产就非常重要。如果缺少硅元素,赤潮和大型水母就更容易爆发。”李建华坦言,三峡建坝使得一个大的水系因人为调控而隔断,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操作方式,“最大的影响就是生态。”   早在 2008年,河海大学董增川教授在《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与对策》一文中就写道:“鄱阳湖有鱼类122种、鸟类310种,当长江流量减少时,会造成保护区内水位不同程度降低,直接或间接影响鄱阳湖的植被、鱼类和鸟类。”   此外,三峡蓄水对江豚等国家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也构成威胁。鄱阳湖被视为江豚的最后避难所,现存江豚总数不足 2000头,而在鄱阳湖“避难”的就有500多头。    “中科院水产所每年都会在鄱阳湖捕捞几十头江豚做观察研究,前年捕捞上来的20多头江豚,大部分又瘦又伤,因为前年鄱阳湖水位低,水草和渔产减少,船舶也运行在低水位,撞伤许多江豚。”鄱阳湖渔政局湖口分局的周局长说,去年鄱阳湖水位高,捕上来的江豚明显“身强体壮”。   在李建华看来,三峡工程对下游地区包括湖泊在内的生态影响不仅需要重新评估,更需要建立 “长期、动态”的评估机制。    江湖博弈    “随着长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三峡建坝是为了在枯水期解决发电、灌溉问题,但这和下游,比如鄱阳湖之间必然有一个博弈的过程。”李建华分析,为了保障发电的利益,三峡企业要的是留足发电需要的水量,这跟下游湖区希望放水缓解旱情的初衷相反。因此,近期的三峡放水可以视作相互博弈的结果。    2008年1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出现8.15米水位,创历史最低纪录。与此水位相对应的鄱阳湖湖面仅54平方公里,湖盆蓄水量1.53亿立方米,是1998年汛期历史最高水位22.42米时湖面面积的七十三分之一,对应蓄水量的二百一十五分之一。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江西方面认为,鄱阳湖流域降水和长江上游来水偏少是造成这一后果的主因,也有三峡水库 2007年9月至10月蓄水的人为因素,“由于三峡大坝的拦截,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湖水大量外泄,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可能就此成为历史的记忆。”   随着流域旱情和三峡蓄水的影响,江西省多年的鄱阳湖 “筑坝之梦”被重新激发。2008年12月,江西省成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省长吴新雄亲任领导小组组长。   该枢纽的原方案是:在距长江 27公里处的鄱阳湖北端,修筑一座长约2.8公里的混凝土大坝,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消灭钉螺、航运、旅游、发电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规划》涉及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内容为两句话:做好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利枢纽各项工作。   对此,李建华认为,江西的做法同样是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干预水系生态的做法,是在用 “三峡的手段”试图抵消三峡对鄱阳湖造成的负面影响。   而来自国际生态领域的专家则担心,鄱阳湖筑坝会使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长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23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关注中国水安全:鄱阳湖头号工程  背后的长江抢水战
xjtuhyg 2013-2-11 19:36
关注中国水安全:鄱阳湖头号工程 背后的长江抢水战 2013年01月31日01:19 证券时报网 记者 罗峰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30131/011914455190.shtml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2013年1月30日,江西省水文局监测到的星子县鄱阳湖水位是9.34米。虽然离鄱阳湖的健康水位有较大距离,但这已是近年不错的数字。“如果建水闸,鄱阳湖冬季水位能保持在12米生命水位。”水文专家说。    关于鄱阳湖,旱灾背景下的 “干涸”成为近年来最受新闻关注的关键词之一。2011年5月,这个国内最大的淡水湖创下历史最低水位,面积只有丰水期的1/10,水草疯长,甚至有一所驾校将练车场地搬到湖底草原上,引发社会一片惊讶。2012年初枯水期鄱阳湖最低水位更跌破8米,面积只剩下丰水期的1/20。   第二个关键词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头号工程 “鄱阳湖大坝”。有三峡大坝作为参照,加上数度大旱,江西提出建造鄱阳湖大坝,2008年底更是成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省长亲任组长。这引发了长江下游其他省份的疑虑,也引发了环保界的争议。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成为这个国家战略定位之一;规划提到“重点研究、适时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2010年1月,江西成立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2010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一周年时,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在共青城举行启用典礼。2011年1月,江西省政府在北京举行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课题”研究成果评审会。    工程暂时搁浅    “看起来年年有进展,其实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江西省有关官员说。这个水利枢纽工程,江西拟建在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处,由100多个水闸组 成,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头号工程,也是江西申报规划的重头戏。“工程现在也没开工。国家立项审批没有日程表。”参与申报规划的人士对证券时 报记者说,2009年底借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的东风,国家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考虑到长江下游省份的反对,删改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内容,这个“头号工程”只写了几句话,要求“进行物理模型试验,为工程立项建设创造条件”。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在共青城采访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看到湖区物理模型已经展现鄱阳湖及周边地区地形全貌,现场有些萧条。当地官员表示一期已建成,整个基地尚未完工。关于项目评审,知情人士说,结果不太乐观。   现在基本看不到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消息。 1月中旬,江西省政府任命了一位新的鄱阳湖枢纽办副主任,让外界意识到这个机构这个工程还在运作。    三峡建坝  下游抢水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的 15%,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记者到访时,俗称的“鄱阳湖大坝”已经改口成“鄱阳湖大闸”。多年前江西学界开议大坝时设定了两个目的:一是发电,二是防洪。现在两个目的全部逆转,不求发电,也不求防洪。   周边靠湖为生的渔民能感受到鄱阳湖的变化。水位偏低甚至露出大片草洲的时候,渔产大幅下降。 星子县官员说,三峡截流后该县渔民的收成整体下降,在 2011年这样大旱的年份更有大户承包千亩水域颗粒无收。地方还担心低水位让血吸虫重新成灾。    没有三峡时,江西想建鄱阳湖大坝主要目的是防洪;三峡蓄水后,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场面难现,江西建坝的目的转向了留水,让鄱阳湖不至于消失;为了取得上下游地区的支持,江西官方表示,可采取 “调枯不调洪”的方式,汛期让鄱阳湖分洪,只求枯水期关闸蓄水。 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专家称,枯水已不是短时间内的季节性、临时性影响,而是呈现出常态化趋势。江西省水利厅更直接地表示:枯水症结不在于江西没有水,而是水根本储存不住;现在每年从鄱阳湖流 出水量 1450亿立方米,储存下来的不到3亿立方米。    分析人士说,三峡建坝一大目的是在枯水期蓄水解决发电问题,这跟下游湖区的需求相反。江西方面专家把问题指向三峡,山江湖办前任主任王晓鸿曾直言,三峡工程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江湖格局”。三峡方面则回应称,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不仅江西看到了缺水问题,湖南也加入 “抢水大战”。当地针对同样严重的洞庭湖缺水问题,提出建“城陵矶洞庭湖综合枢纽工程”,不过湖南没有向中 央提出立项,只是在河流上搞了一个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2010年开建,2012年秋实现蓄水、通航。安徽、江苏、上海等下游省份,都对新一轮的筑坝运 动颇为担忧。   不少环保人士也对鄱阳湖建闸的环境影响提出疑虑,称江西版 “三峡大坝”正是用三峡的方式来抵消三峡不利影响。“环保人士反对建坝,但也认同鄱阳湖起码要保持最低生命水位,不然中国将出现一条由第一大淡水湖退化而来的鄱阳河。”江西省山江湖办主任戴星照对记者如是说。   为了消除工程立项的阻力,江西省政府派员走访上海市水务局、江苏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厅,想消除下游省市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疑虑。有关官员没有向记者透露是否取得两省一市的支持。据悉,项目的立项仍在国家发改委征求国家有关部门、有关省份意见的阶段。    知情人士说, “大坝”改“大闸”,不发电,不防洪,能打消外省和环保界一些顾虑,但还有一个关键在于大闸建多高,高了自然会遭到反对,低了又没用。即便是已经建成的三峡,蓄水高度也有类似争议。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一个难评估的问题。江西想在鄱阳湖设关拦水,博弈远未结束;建或不建,引发的争议都不会结束。 关注中国水安全:江西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水域面积大幅减少 2013年02月06日 20:30作者:蔡福津来源:中广网 http://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2008/ggkf30zn/201302/t20130206_8160045.htm   中广网南昌 2月6日消息(记者蔡福津  通讯员傅建斌)受降雨偏少及长江、赣江上游来水减少影响,近期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水域面积大幅减小。    水文部门的有关监测数据显示, 2月5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8.98米,湖体面积为875平方公里,水体面积萎缩至丰水期的五分之一,鄱阳湖已进入极枯水位期。    水文部门表示,近期如无明显降水,鄱阳湖水域面积将进一步缩小。 关注中国水安全:鄱阳湖进入枯水位期   水体面积萎缩至丰水期五分之一 发布: 2013-02-08 01:13:00 来源:人民网 http://www.mzyfz.com/cms/jienengjianpai/xinwenzhongxin/xinwenkuaixun/html/1110/2013-02-08/content-659618.html 2013年2月5日在江西省都昌县拍摄的位于鄱阳湖中的印山岛。新华社发(傅建斌 摄) 2013年2月5日拍摄的枯水期的鄱阳湖都昌县城西港口。新华社发(傅建斌 摄) 2013年2月5日在江西省都昌县印山岛附近拍摄的裸露的鄱阳湖都昌站水文标尺。新华社发(傅建斌 摄)
1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从陕西走出的“长江学者” —记中国人民大学劳人院长曾湘泉教授
freedom110110 2013-2-9 16:03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 http://www.sxdaily.com.cn/data/bsgzzj/20120822_85659928_1.htm 从陕西走出的“长江学者” ——记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 2003年3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一位学 者应邀就“世界就业趋势及我国的就业政策研究”进行讲解。这次演 讲,他精心准备了三个月。演讲完成后,胡锦涛总书记对这位学者说: “发展是对的,关键是如何发展。” 这位学者,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我长 期研究劳动经济、就业、收入分配。自身的专业积累,能为中央的决 策提供参考,对国家未来的发展筹谋划策,这无疑是社会科学学者最 大的幸事。” 这位世界知名的著名劳动经济学、就业、收入分配理论专家,是 位陕西人。他于1955年出生于陕西咸阳,197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 人民大学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他受聘为在国内外学术领域 均享有盛誉的“长江学者”。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勤奋,让他从陕西 走出,驰骋于劳动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前沿。 浓厚积淀:“读书为本,与人造福” 曾湘泉的父亲,十几岁便离开家闯荡人生,以行医为业,他最大 的期望,便是要曾湘泉铭记:“读书为本,与人造福。”年轻时,曾 湘泉准备继承父亲志向学医,治病救人,《伤寒论》、《千金方》、 《本草纲目》之类的医书总是他的案头读物,他甚至立志要成为研究 并攻克癌症的学者。而在1977年3月,他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被推荐进 入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当时的专业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现在想来,其实我也很庆幸。医学固然能治病救人,但社会科学造福 的则是整个国家。” 上世纪70年代末的西安周至,有大量的苹果园,陕西师大的周至 分校,就被这枝叶繁茂的果园所萦绕。“那时候真的是一心读书,我 们学的是文科专业,党史、经济学、哲学、历史、中国古代文学、逻 辑学等课程一应俱全。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50年代的研究生,有相当 的学术实力。大学的通识教育,为我后来的研究和进步打下了很好的 基础。”曾湘泉说,“大学期间,我们就开始去农村调研,关注农村 改革,农村问题引起了我对劳动研究的浓厚兴趣。在读博士期间,我 之所以放弃金融、国际经济贸易等热门学科,转向劳动经济学,和19 79年就开始的萌芽有极大关系。” 研究生阶段,曾湘泉师从早年自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经济学系副博 士毕业的导师王启荣。“我们的导师是老教授,受到前苏联传统的科 学训练影响,对科研要求极为严格。他强调调查研究,我们每个月都 要去企业,接触实际、获取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学生的学术论文,一 定要有新的发现。而且对于文献出处必须丝毫不差。我做论文的时候, 记录了几千张卡片,以便说明文献出处、致谢。而现在的许多学生, 写论文从网上复制,二手抄,太不严谨了。”曾湘泉说。 社会科学学者:对国家有责任有担当 宋涛,原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主任,中国大多数的经济学 院院长、系主任都出自他的门下,可谓桃李誉满天下。而他80岁高龄 时,依旧保持清贫,住的人民大学的老红楼,自己去打开水。 1985年,曾湘泉得到经济学家赵履宽等人的推荐,师从宋涛,在 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宋涛对我们要求很严,反复给我们说, 要有良好的学风,读书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合中国国情。”曾湘泉如 是说。 当时,作为宋涛的第一批博士生,曾湘泉已经开始参与国务院价 格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办公厅等单位的研究工作,研究经济体制改革, 从事工资和通胀问题的相关探索。同时也密切关注中国农村改革,做 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 1987年,曾湘泉的博士论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出炉, 这已经是他很多年的知识积累、研究成果。在这本著作中,他结合中 国经济增长的广阔背景、国际经验,从工资差别演变的长期趋势、工 资水平的短期宏观调节以及工资体制改革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增长 过程中的工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宏观动态的角度,对 中国企业工资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重要建议。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 董辅礽、孙尚清、周叔莲、赵履宽、曾启贤等对论文给予了很高的评 价:“对中国的经济运行有着很深刻的把握。”“具有极大的科学预 见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开拓了社会主义工资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 等等。1992年该文荣获中国劳动学会颁发的“十年改革优秀成果一等 奖”。 “中国的社会科学学者,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念博士时, 我之所以选择劳动经济这个‘不挣钱’的专业,跟我的这个信念密不 可分。”曾湘泉如是说。 访美学者:走向世界的“长安学派” 长安文化,早已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千年的帝王之 都赋予了陕西人特有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世纪80年代,陕 西也孕育了一大批关心改革开放事业的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其中相当 一批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于1984年前后陆续云集北京,他们以偏重 实地调查研究,注重现代经济分析和实证统计分析而独树一帜,被京 华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的“长安学派”,曾湘泉就是这些学者中的重 要一员。 1986年,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曾湘泉任组长,轻工业部、新华 社、人民日报等的工作者、学者等深入陕西商洛最落后的深山中,为 当地规划出了“陕西商洛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后来,曾湘泉也同样 参与了对湖南安乡、河北泊头的地方社会规划。这些规划涉及经济、 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缜密的数据,实际的研究,基于实证 的合理规划,都对当地的长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长安学派”的另一个显著特色便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借鉴西 方经济学科学的合理部分,研究中国现实经济课题。曾湘泉曾经读到 过一部介绍世界经济学家的著作,其中竟没有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名 字,这深深地刺痛了他。那时他就认识到,要让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走 向世界,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水平, 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曾湘泉作为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 学者,受邀前往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经济学系留学。富布莱特在美 国被称之为声名显赫的项目,由美国国会拨专款设立,由美国国务院 实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拔。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经济学研究也非常发达,涌现出诸 如贝克尔、海克曼、弗里曼等一大批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对世界经 济学和经济运行提供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指导。曾湘泉说:“美国在19 世纪末就有了自己的《职位大词典》,评估前20年的职位体系,预测 后20年代的职位,对每个职位的名称、工作职责、任职资格、市场薪 酬等等都很明确。目前,我们也在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中 国自己的职位体系,这样对于未来我国的就业和劳动资源配置都大有 裨益。” “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有成就的动机,不断接受挑战性的 目标;同时要有持续的努力,长期的积累;最后就是要有将工作做到 极致的态度。”曾湘泉这样表述。他确信:一个学者的毕生事业,就 是要把他的一滴水汇入无数学者的学术长河中,唯有这样,思想才能 永生,个人的生命价值才能真正获得意义。“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这或许是对他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轨迹最好的注解。 (本报记者 李龙飞)
1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在武汉建成将于28日通车试运营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2-16 09:25
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在武汉建成将于28日通车试运营 经过6年紧张施工建设,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12月15日开始邀请市民参观并体验乘坐。目前其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就绪,将于28日通车试运营。 线路全长27.73公里的武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全程旅行时速约36公里,穿越长江江底用时仅需3分钟。 这一地铁线离长江江底最深达47米,最浅处也有16米,是国内埋深最大的地铁线。由于武汉城区地质条件复杂,这一穿越山体、高楼、湖泊、长江高风险地带地铁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地铁隧道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武汉地铁二号线经交通部组织的评审,其试运营条件达了“A+”水平。据相关部门预计,这条纵贯武昌、汉口两镇的地铁线路开通初期,日客流量可达50万人次,将全面减轻武汉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是母亲河:莱茵河 vs 长江
热度 5 jianxu 2012-11-25 12:35
莱茵河由南向北流入北海,是德国第一大河流,也是德国的“母亲河”。 20 世纪 50-70 年代,莱茵河污染严重,甚至被称为 “ 欧洲下水道 ” 、 “ 欧洲公共厕所 ” 。 60 年代开始,在德国政府和流域其他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实施对莱茵河的污染治理,如今莱茵河已恢复到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对于莱茵河的治理,德国民众以高度环保意识,自觉地投入到恢复莱茵河的行动中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莱茵河畔风光秀丽,成为德国老百姓和外国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莱茵河与莫泽尔河相汇于科布伦茨,两河的边界隐约可见。(当日下雨,没赶上好天气) 傍晚,在波恩拍摄的莱因河。 再看我们的长江,随处可见江上漂浮着的垃圾,似乎无人问津。难道这的真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吗?难道我们也要重走莱茵河的老路,污染后再去治理?这样的环境下,哪还会有什么休闲的好心情? 2012 年 9 月拍摄于长江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1592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河海大学长江委大通水文实习基地签署挂牌
chenyuanfang 2012-10-29 20:46
[转载]河海大学长江委大通水文实习基地签署挂牌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结合,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了解大江大河水文监测和熟悉先进的水文仪器设备使用,河海大学在长江委大通设立水文测验教学实习基地。 2012 年 10 月 28 日在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大通水文站举行基地协议签署和挂牌仪式。长江委水文局局长王俊、副局长李键庸,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余钟波为基地揭牌;长江委水文下游局局长刘开平、河海大学余钟波教授共同签署了河海大学长江委大通水文测验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王俊局长在揭牌仪式上指出:长江水文的发展离不开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高等学校为我们输送有用人才。积极支持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河海大学历史悠久,是公认的培养我国水利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河海大学在大通水文站设立水文测验教学实习基地,这是我们全体长江水文员工的荣幸,我们将全力支持水文下游局大通水文站做好基地服务工作,为河海大学水利人才的培养而努力。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建群宣读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济干就设立长江委大通水文测验教学实习基地的讲话稿。他在讲话中指出:实习基地的设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书记陈元芳教授主持揭牌仪式。长江委大通水文站职工代表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2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桂锋:情报学领域2011年长江学者--苏新宁
liuwenlidavid 2012-10-12 17:26
2012年7月31日,教育部公示了 2011年“长江学者”教授名单 ,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赫然在列。 附苏新宁教授的情况简介: 基本信息 苏新宁 ,男, 1955 年 1 月 27 日 生于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带头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 —— 情 报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博士后流动站专 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技术 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六届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 “ 十五 ” 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 10 余种学术期刊的编委。 研究方向 信息智能处理与检索;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 科研成果 创建了我国第一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 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 130 余篇,其中被 SCI/SSCI 、 EI 、 ISTP 收录 7 篇,国内一流期刊收录 40 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 19 部;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项目 29 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 13 项。 (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和 科研成果 转引自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网站 ) 出版著作 ( 19 部 )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   2.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   3.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   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   5.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   6.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   7. 《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9   8.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9. 《组织的知识管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3   10. 《电子政务理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8   11. 《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5   1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2000)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13. 《电子政务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   14.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1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1998)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16. 《信息传播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4(1/2)   17. 《计算机实用技术与技巧》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2(1/1)   18. 《信息传播原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5   19. 《档案管理自动化基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5 20.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2(新增) 发表论文(134篇) 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7):1360–1376(SCI)   2. 基于本体的CSSCI学术资源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情报学报》2010(2) P331-341   3.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s:An Analysis of Reference in CSSCI”,Nanda Review,2009.12:P85-99   4.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Journal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9:2(3)P8-27   5. 客观全面评价期刊,促进学术繁荣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9(4)P25   6. 以显性方式评价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30(第10版)   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概况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东岳论丛》2009(7)P5-13   8. CSSCI本体概念模型的构建与描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P43-51   9.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docum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9(3) P432-438   10.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教育研究》2009(4)P98-107   11. 基于关键词和摘要相关度的文献聚类研究《情报学报》2009(2) P220-224   12. 基于CRFs的角色标注人名识别模型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情报学报》2009(1)P88-96   13. 利用H指数评价学术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P63   14. 略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决策《电子政务》2009(2-3)P41-50   15. 面向语义网的本体学习技术和系统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P64-72   16. 入选CSSCI来源期刊应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0.16(第6版)   17.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自动标引模型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P89-94   18. 科学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质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19.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载文及引用特征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4)P95-102   20. 基于模式匹配的中文通用本体概念抽取模型《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2)P31-   21. 从CSSCI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2)P231-237   22. 基于CSSCI的中国大陆图书馆学研究分析《新世纪图书馆》2008(1)P9-13   23. The academic impact of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2008,60(1)P55-74(EI)   24.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东岳论丛》2008(1)P35-42   25.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2000-2004) — 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学报》2007(3)P373-383   26. 网格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模型研究《情报学报》2007(2)P280-284   27. “Document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Sample Weighting”,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KSEM’2007). 2007   28. 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模型与实证分析《情报学报》2007(1)P116-124   29. 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描述框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P15-   30. 面向信息检索的排除词识别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P44-48   31. 面向信息检索的词汇知识发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 P10-14   32. 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P 116-121   33. Query Similarity Computing Based on System Similarity Measurement,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 (ICCPOL06),Singapore,LNAI 4285,pp 42-50,2006. (SCI)   34. Kong Min, Su Xinning,E-government Application Framework (EGAF). the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Commerce and e-Government. NOVA press,2006 pp. 123-133 (ISTP)   35. 基于知识空间的智能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2)P29-33   36. 中国民族研究影响力评价(2002-2004)——民族研究概况与期刊被引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Vol,34(5)   37.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研究主题词分析(2000—2004)《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6)P113-120   38. 基于PKI/PMI的Web应用安全解决方案《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vol.42(6)P1-3,6   39.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图书馆论坛》2006(12)P59-65,182   40. 数字图书馆门户的设计和构建《情报学报》2006(5)P546-552   41. 面向政府决策的知识挖掘《情报杂志》2006(9)P45-47   42. 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情报科学》2006(9)P1335-1338   43. 基于多语境的相关词自动提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P23-28   44. 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学报》2006(2)P131-153   45.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4)P   46. 电子政务动态信息采集模型的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P73-76   47. 面向电子政务知识支持的数据和信息应用框架《情报科学》2006(6)P810-813,828   48. 组织知识变革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P96-99   49. 哲学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情报科学》,2006(1)   50. 基于ISAPI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短信平台服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1)P55-58   51.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信息资源研究《情报学报》,2006(1)P99-108   5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新进展《图书情报知识》,2005(2)P110-111   53. 从CSSCI看大学出版社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P70-73   54. 构建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情报学报》,2005(2)P136-141   55.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智力协同框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4)P20-27   56. 决策过程的知识价值链《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P25-29   57. 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科的机构被引分析《情报科学》,2005(11)P1734-1740   58. 数字化校园中应用集成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1)P61-67   59. 信息资源整合的建模与实现方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P60-63   60. 数字化校园中Web服务安全框架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P43-50   61. 论信息资源整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9)P54-61   62. 高校数字资源整合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9)P62-69   63. 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软件构建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8)P48-53   64. 数字视频信息的索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P46-50   65. 数字化校园一卡通平台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P54-59   66. 高校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6)   67. 高校统一门户的设计与实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5)P57-63   68. 数字化校园认证系统的设计《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4)P51-57   69. 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3)P50-56   70. 新一代高效数字化校园建设《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P48-55   71. 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与评价《中国体育科技》.2005(1)   7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中的电子协作支持模式《情报科学》,2004(6)P84-88   73. 数字视频信息的元数据研究《情报学报》2004(5)P605-610   74. 近5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之影响《情报学报》2004(5)P515-523   75. 经济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经济学家》2004(4)   76. 视频信息索引技术研究进展《情报学报》2004(4)P410-416   77.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P18-21   78. 各种“场”及其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情报学报》2004(2)   79.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情报科学》2004(2)P133-137   80. 关联规则兴趣度的度量《情报学报》2003(4)P419-424   81. 企业知识发现中的个性化Web推荐服务研究《情报学报》2003(3)P247-353   82. 试论企业知识资源的组织《情报学报》2003(2)P211-216   8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在科研及管理中的作用《图书情报工作》2003(4)P51-54   84.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进展《图书情报知识》2003(1)   85.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概念与模型.《情报学报》2002,21(5)P542-546   86. 基于数据仓库的引文分析系统研究《情报学报》2002(3)P290-294   87. 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看《经济研究》的学术影响《经济研究资料》2002(7)P27-32   88.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研制及其功能《图书馆杂志》2002(3)P18-20   89.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text Retrieval in Fulltext Retrieval System. JCIS 2002 6th Joint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NC, USA. March 8-14,2002(ISTP收录)   90. 电子商务中物流解决方案探索《情报科学》2002(1)P81-83   91. 从CSSCI看2000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之最《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2(2)P5-8   92. Developing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01.11v.25(6) SCI和SSCI收录期刊   93. Web环境下全文检索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情报科学》2002(4)P402-404   94. 利用CSSCI对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科学研究状况的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   95. 精思求新 注重实用《江苏公安专科学报》2001(2)   96. 引文索引数据质量控制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   97. 超文本技术在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应用《情报学报》2000(6)   98.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设计《情报学报》2000(4)   99. 音像资料的MARC格式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3)   100. 文献自动标引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1)   101. 搜索引擎综述《计算机应用系统》1999(4)   102. 计算机自动编制文摘《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6)   103. 计算机辅助档案案卷题名研究《情报学报》1997(1)   104. 汉语词切分标引算法的改进《情报学报》1996(6)   105. 语文献检索后组式标引研究(论文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6   106. 多媒体技术《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   107. 科技档案的计算机立卷《档案与建设》1995(5)   108. 档案主题标引实用算法《情报学报》1995(6)   109. 计算机辅助立卷研究《档案学研究》1995(3)   110. 档案自动分类算法研究《情报学报》1995(3)   111. 档案检索自动化技术探讨,《档案与建设》1995.5   112. 汉语文献信息自动标引新算法,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0   113. 档案管理自动化研究与发展方向《档案与建设》1994.9   114. 汉语文献自动标引综析《情报学报》1993.8   115. 汉语文献检索词自动标引研究《情报学报》1993.4   116. dBASE~CDS/ISIS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情报科学技术》1993.4   117. 条型码知识与发展《情报科学技术》1993.4   118. 定题情报检索实用算法《情报学报》1992.2   119. 论我国机读版工具书发展前景《图书情报工作》1991.12   120. 中文标题关键词检索实用算法《中文信息》1991.12   121. 江苏省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回顾与展望《江苏图书馆学报》1991.4   122. 用dBASE-3实现西文标题关键词的布尔逻辑检索算法《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1.1   123. 连续出版物系统的发展趋势,《期刊管理与研究论文集》出版社,1991.1   124. A.T.Balema大学图书馆的报纸标引《期刊管理与研究》1991.5   125.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思考,第二届中国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1990.10   126. 电子技术与连续出版物,《期刊管理与研究》1990.5   127. 用dBASE-3实现中文标题的检索算法《新浪潮》1990.5   128. 论中文标题的单字标引与位置检索《南京大学学报——自科版》1990.4   129. 利用dBASE实现中文标题的后方一致与任意一致检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9.12   130. 计算机连续出版物管理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情报学报》1989.6   131. 中文单字标引算法的改进设想《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9.3   132. 一个实用的微机西文期刊管理系统《情报科学技术》1988.10   133. 计算机西文期刊管理系统之我见《情报科学技术》1987.12   134. 略论菊池敏典算法《情报学报》1983.8 ( 出版著作 ( 19 部 )和 发表论文(134篇)转引自 百度百科 ) 近两年发表论文: 王昊,邓三鸿,苏新宁,. 基于字序列标注的中文关键词抽取研究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2). 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 学科交叉知识挖掘模型研究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4). 张莉,苏新宁,王东波,. 通用领域中文评论的意见挖掘研究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4). 邓三鸿,王昊,秦嘉杭,苏新宁,. 基于字角色标注的中文书目关键词标引研究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2). 沈思,韩普,苏新宁,. 基于ITIL模型的动态信任管理研究 . 计算机科学,2012,(5). 苏新宁,. 期刊评价的困境与思考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王昊,苏新宁,. 基于CSSCI本体的学科关联分析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10). 谢靖,江岚,王东波,苏新宁,. 基于万方数据(2003-2007)的知识发现应用研究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12). 苏新宁,. 情报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评介 . 情报科学,2011,(4). 苏新宁,. 《情报资料工作》30年 . 情报资料工作,2010,(6). 王东波,苏新宁,朱丹浩,年洪东,.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医学期刊文章自动分类研究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4). 姜霖,苏新宁,. 国际远程教育研究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基于国际会议文献的分析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3). 王泽龙,苏新宁,.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与学术影响力评估——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邓三鸿,王昊,苏新宁,. 基于CSSCI本体的学术期刊关联分析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3). 王昊,苏新宁,. 基于CSSCI本体的知识检索服务平台构建及应用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3). 苏新宁,夏立新,. 2000—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主题领域分析——基于CSSCI关键词统计数据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 杨建林,苏新宁,.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2). 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 一种基于免疫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苏新宁,. 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基于CSSCI的实证分析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 苏新宁,. 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系统设计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 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 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研究 .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0). 王昊,严明,苏新宁,.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文书目自动分类研究 .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6). 王东波,朱丹浩,苏新宁.洛特卡现象在汉语词汇句法功能分布复杂度中的呈现.情报学报,2012,31(3) 朱恒民,苏新宁,张相斌.基于链接网络图的互联网舆情话题跟踪方法.情报学报,2011,30(12) 欧裕美.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9) 苏新宁.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概况统计分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5) 夏立新,胡守敏.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基于科研项目分析.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5) 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基于聚类分析的学科交叉研究.情报学报,2010,(6) 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文档聚类算法.情报学报,2010,(3) 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一种基于免疫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 ( 来自CNKI 和 维普,截止2012-08-02 ) 原文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23-598394.html
1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咆哮的黄河
热度 24 gfcao 2012-9-17 18:21
咆哮的黄河
长城、长江、黄河是国人再熟悉不过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三大壮丽景观。 1938 年,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东渡黄河,转入山西省境内的吕梁山抗日根据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汹涌澎拜的恶浪搏斗的情景,灵感突发,写下了脍灸人口的词作《黄河》。冼星海听了这首词后兴奋不已,拖着有病的身躯在一周内创作完成了名震中外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不能不说与壶口有关。壶口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以东、吉县城以西陕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河床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在流经吉县附近时,河道由 300 米一下缩为 50 米左右,水势凶猛、奔流直下跌入峡谷中,有如水注入壶,故有 壶口之称。站在黄河岸边,只见波涛汹涌,浊浪滚滚,水花激起一片片水雾,河水奔腾时发出雷鸣般的轰隆之声,那气势宛如《黄河》所描述的那样:“风在吼、马在叫”。 我们一行人从陕西境内去到壶口,黄河的对面便是闻名遐迩的吕梁山,看着逶迤的山脉,不由想起那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可惜当天的参观者很多,但凡角度稍好点的地方都人满为患,很难寻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个人分类: 游记|6660 次阅读|70 个评论
书讯《绸缪中国水战略》已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度 2 xjtuhyg 2012-9-8 19:41
书讯:《绸缪中国水战略》已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07) 序 动手写这本书源于历史机遇,应该说是来自中央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1999年1月18日,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与两院院士座谈水资源保护时指出:“水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水利科学技术水平和水利建设现代化水平。”1999年6月中旬,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又说:“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不断向东推进。”“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两位中央领导人所说的“重大战略问题”、“一个重大课题”,归根到底都是与水有关的问题。 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资源安全、水安全、人口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他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总之,这里无论是自然资源问题,还是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归根到底都要求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切实解决好水战略和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 21世纪制约中国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水问题。中国属世界上水资源贫乏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226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110位。就水地理来说,水资源分布不均,4/5的水在南方,而2/3的耕地在北方,北方单位耕地的水仅是南方的1/8。中国又是一个多洪涝灾害的国家,尤其是长江和黄河,建国以来,在投入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大的溃堤问题,但水灾时有发生,如1998年受长江洪水影响的受灾人口就达2亿多人。 中国水问题有广泛的研究领域,拙著研究与探讨的中国水问题,主要侧重21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课题,一是关于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途径问题,它将直接制约我国北方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彻底改造沙漠生态环境、开发大西北的水平与深度;二是彻底消除长江、黄河洪水这一时刻威胁中华民族的心头之患的有效途径问题,它将直接避免未来长江、黄河洪水可能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也就是紧紧围绕这两大课题,对诸如水配置、水工程、水环境、水经济、水法制、水管理、水决策等作出深入研讨,为人们思考和解决中国水问题,提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参照系。 由于笔者一直在思考中国水战略问题,发表了若干软科学论文,因而也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与注意。1999年4月下旬,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邀请,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南水北调与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大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除发起单位外,到会的还有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委、中科院、水科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省市水利厅以及部分高校与研究单位的专家。笔者有幸向大会宣讲了关于中线、东线调水的利弊分析以及鸭绿江水南调工程问题,同时从与会专家那里,更详细地了解了南水北调各家方案,获益匪浅。笔者有关西调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的设想,论文发表后《中国工商时报》曾予以转载。不揣浅薄,1997年6月2日冒昧将此设想求教于著名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院士,未料到6月6日张老便很快作了答复。他回信说:   大作《西调渤海水改造我国北方沙漠生态环境的设想 ——刍议人造海可持续发展工程》,读后很受启迪,我对此问题很少想过,也不懂。这个意见很创新,似要进一步研究以下问题:    1.海水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可先调查我国内陆的盐水湖情况。内陆人造海在(其出现的)海区可防止进一步沙化,但要改变沙漠,必须引水去沙漠,海水渗入沙漠层见何影响,需要研究。    2.西调渤海水的工程规划设计要做些工作,估计工程先初投资。    3.可否在渤海附近做些抽水实验,看结果如何? 从老一辈水利专家对新思想、新观点的呵护中,丝毫看不到所谓“马太效应”踪影,一缕科学、民主、务实的学风迎面吹来,不仅使后学非常感动,而且深受鞭策与鼓舞。 由于笔者对“海水西调”等问题锲而不舍的倡导与研究,2001年7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在青岛举行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将“‘海水西调’的可行性”纳入大会的讨论议题之一。2001年12月和2003年12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又在北京专门召开了两次小规模的“大力发展海水利用,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研讨会”与“‘海水西调’根治我国沙漠和沙尘暴学术座谈会”,把海水西调的可行性、对局地气象的影响等问题列为专题,邀请有关水利、气象、地质、海洋、农业、能源、工程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探讨。特别是2002年初“两会”期间,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沈桂芳等政协委员根据国内外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就国内一些科技社团,特别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开展海水利用的课题调研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反映的新观点、新见解,向全国政协提出了三个海水利用的提案,其中包括《“海水西调”根治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提案。2004年2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顾问、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将军等11人,又撰写了《我们给“两会”的提案:“海水西调”》,并将提案刊登在新华网上。2008年3月,国务院研究室李炳坤、唐元、董忠等三位司长在《高科技与产业化》(第3期)上发表《关于研究实施“海水西送工程”的建议》。2008年10月,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联合主办的全国首次《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海南厅举行,国内有关海岸、地质、水利、化工、工程、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院士和有关政府部门等百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海水西调设想终于从宣传阶段走上初步的实际操作阶段,“引渤济锡工程”作为首项生态示范工程,发出了用渤海水改造内蒙锡林郭勒盟沙漠的一线曙光。2010年11月本人在“新疆首届‘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发言,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道,又有数十家国内外媒体采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譬如:用“百度”搜索“海水西调”,有相关“新闻”1650条,相关“网页”22万多条;搜索“引渤入疆”,有相关“新闻”1300条,相关“网页”160万多条。譬如:《新疆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意义深远 》( 2010-11-15 );一批院士也发表论文表示支持,上海大学 黄典贵、徐建 中院士提出了“用风能将渤海水提升 1300米 使绝大部分沙漠变绿洲”的建议。2012年还将举办“第二届‘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 笔者认为:为北方沙漠调渤海水比调淡水(长江水)划算,渤海水距离北方沙漠最近, 97%是淡水,3%是盐类资源。利用沙漠中的盐碱湖储蓄渤海水与发展海水养殖业,大量的海水蒸发可变为淡水湿润沙漠环境,少部分海水可用来发展海水灌溉农业、海水淡化产业,沉积在盐湖的盐类资源可发展盐化产业(盐类只有达到饱和浓度时才结晶,故管道调水无盐碱化之忧)。搁置争议、引渤入疆(海水西调),以解中华民族21世纪可持续发展之困。充分利用西北丰富的沙漠资源、光照资源、风电资源、煤炭资源,利用广袤的盐湖晒海水,获得淡水与盐类资源,可为大力发展西北经济,提供再创业的广阔空间。 关于鸭绿江水南调工程,已引起一定程度的反响。 利用鸭绿江是笔者 1997年率先提出的,目的是解决华北平原与京津唐地区的用水紧缺问题。主要出于两个预见:(1)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太严重,一是无法彻底治理,二是调水成本(含水处理成本)太高;(2)南水北调中线将面临无水可调的局面(2011年夏秋之际与2012年冬春之际长江流域大旱便是证明),调水成本亦太高。这一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超前的、正确的。搁置争议、引鸭绿江水入华北平原,以解调长江水东线工程、中线工程之困。优质淡水可直接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华北平原、京津唐地区龙头经济的最大效益。 关于南水北调补正方案(长湖调水方案),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2001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闻网发表《请关注:霍有光教授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http://www.cas.cn/10000/10001/10002/2002/16870.htm), 近年来,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易贤命教授(2009)先后撰写了《修正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推进实施南北运河计划》与《国务院应重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设计方案》两篇论文,易贤命教授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生态专家霍有光通过与大宁河补水方案作科学比选,建议南水北调中线以湖北长湖为取水口抽江至方城。我从规划环评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才感悟到引江济汉修高架水渠,明显‘兴一利而增多害’,有悖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设计方案存在原则性的错误。”又说:“我退休前曾是引江济汉工程的设计负责人之一,主管水利规划。兴隆水利枢纽增加发电功能和引江济汉从枝潜线调整为龙高线都是我首先提出来的。……但我不贪这个功,出于我的良知,不希望自己规划的工程会贻害民生。”呼吁“国务院应重审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设计方案”,应考虑霍有光教授长湖调水方案。 关于改道黄河与黄河回归故道的设想,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响应。譬如笔者在2001年《科技导报》(第7期)上结合平行北移改道黄河的设想,进一步提出了令黄河复归故道的策略。2005年,钱乐祥等在《人民黄河》(第7期)发表《黄河“地上悬河”问题研究回顾》一文,对笔者的设想加以评介。2006年11月1日,香港《大公报》发表《黄河若归故道,渤海可减淤积》一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令黄河复归故道的具体方案与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国内许多网站转载了此文,许多网友也展开了讨论,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研讨网页。2008年,山东省海洋局徐鸿儒等有关学者发文支持黄河回归故道的战略,并专门组织了小型研讨会。此外,开凿 “当(涂)太(湖) ”与发展节水农业、节水经济的建议,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当千百年来优质淡水作为一种几乎是无偿使用的自然物,变成越来越珍稀的资源之时,当普通洁净水(所谓矿泉水)装入塑料瓶其售价比牛奶还贵之时,当世界舆论惊呼“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的声音此起彼伏之时,人们才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自然而然便产生了许多提醒人们协调水关系的节日:植树节、世界水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止荒漠化日……更多的水资源纪念日、更多的水问题,还将大踏步地走来。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善于治水而著称。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赞扬自大禹到西汉前期取得的治水成就时曾无限感叹地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水资源态度从来都是兴利而避害,并把水之德,视为人类或君子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水德思想据说来自孔子,古人比德于玉,也比德于水。《荀子·宥坐》最早涉及孔子谈水德,西汉时《大戴礼·劝学》、《说苑·杂言》均有类似的引用。《说苑·杂言》云:“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水有似德、似仁、似义、似智、似勇、似察、似贞、似善化、似正、似度、似意等11种优秀品格,将所崇尚的社会行为与水类比,几乎包含了儒家的全部哲学思想,其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水的地位与作用的理性认识与看法。 水普遍给予而无私,所到之处万物兴荣,曲折而下皆循道理,浅处流动深处积聚,奔赴百仞深谷勇而不疑,生性柔弱而无微不至,接纳秽物而不辞拒,包容污染而鲜洁送出,注入量器一定持平,满盈而能自谦,万折执著东流。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哺育人类,维护生态。净化环境,提供能源。可渔可航,滋润良田……让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水传统,保护好水资源,利用好水资源,开源与节流并举,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水战略问题,凡涉及国家带全局性、方向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水资源规划与水利建设,应该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群策群力,集腋成裘。凡是一个比较优化的决策,应该能经得起人们从不同视角横挑鼻子竖挑眼。出现多种方案,可提供对比机会;发生相左争论,能激励换位思维。提倡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有利于推动人们从中学会或顺从、或同化、或吸收、或完善、或扬弃。靠集体智慧,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战略、水经济、水法制等问题更加突出。 一方面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现有地表水、地下水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透支,就是过去所谓“富水”的长江流域,自身用水日益捉襟见肘,南水北调将面临无水可调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华水塔”蓄水总量日益衰竭,据悉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周边冰川面积减小 10%以上,高原腹地冰川面积减小近5%,暂且不计全球气候加速变暖,预计2050年、2090年,还将分别减至目前面积的72%、50%。尤其是地邻沙漠的祁连山、天山山脉,2km 2 左右的小冰川,将在 2050年前基本消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三江源地,根本不可能支持所谓的小西线调水或大西线调水工程。显然,解决中国21世纪面临的水问题,已成为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 笔者近 10多年来,受科技进步与同仁研究成果的激发,对中国水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不断持续深入,先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BSH035)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003DGQ3B168),出版了《策解中国水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和《开发大西北与绸缪水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20多篇。紧密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机会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几年的新成果、新认识,进行更系统的归纳与整合,进一步修订、完善与提高,是编撰本书《绸缪中国水战略》的心愿与目的,期待能够对当代中国科学、民主、巧妙、实惠地解决水问题,有所裨益。 本书得以出版,得到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学术文库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限于学养,不足和谬误之处自难避免,望同行专家不吝赐教,作者将不胜感激。 霍有光 2000年春节于西安交通大学三村第一次完稿 201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一村第二次修订 2012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一村第三次修订 目 录 第一编 21世纪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水荒问题 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与水有关的灾害问题 三、解决中国水问题的基本方向与基本途径 四、绸缪中国水战略的总体设想 第二编 南调鸭绿江水可解除华北水荒为大西北增水 一、鸭江南调方案设想缘起 1.解除华北平原严重水荒是跨流域调水急中所急 2.鸭绿江是解除华北平原严重水荒的理想水源 二、鸭江南调隧道工程方案概述 三、鸭江南调渡槽公路两用大桥方案概述 四、鸭江南调渡槽公路两用大桥方案主要工程初步论证 1.辽东半岛义州水库——老铁山岬段 2.跨渤海湾渡槽公路两用大桥 3.山东半岛蓬莱角——广饶水库段 4.华北平原广饶——德州——天津段 五、鸭江南调工程的优越性与中朝关系问题 1.鸭绿江的水环境及其调水工程的优越性 2.鸭江南调工程与中朝关系问题 3.鸭江南调可为开发大西北增加淡水资源 第三编 南水北调方案选比补正与倍增北方水资源 一、南水北调方案的命名含义及其受益地区 二、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利弊分析 1.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概况 2.东线线路水质与水环境不宜调水 三、南水北调中线、西线、大西线方案概述 1.中、西线方案概述 2.大西线方案概述 四、中线引江济黄若干选线的利弊分析 1.制约长江中游地区调水的地形地貌因素 2.新东线利用长江汛期调水遇到的两难困境 3.新东线调水要遇到较多的斜穿工程 4.中线调水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五、中线方案补正(长湖调水方案)及其优越性 1.中线方案必须进行更科学地补正 2.大宁河三套“三峡补水方案”概况分析 3.长湖调水方案与大宁河三套调水方案利弊对比 4.长湖方案的调水途径与施工策略 5.长湖调水方案的优越性 6.长湖调水方案可兼顾黄河刷沙 7.长湖调水方案引起的社会反响 六、利用西线水资源向黄河流域调电比调水好 1.对外调长江流域之水应有清醒认识 2.利用西线水资源向黄河流域调电比调水好 3.西线方案开发展望 第四编 海水(渤海)西调,彻底改造北方纬向沙漠带 一、海水西调方案概要 1.海水西调方案所经各沙漠概况 2.为什么选择渤海作为人造海的水源 3.海水西调的三个调水方案 4.海水西调(方案三)的大致工程阶段 5.当代科技完全能够实现海水西调工程 6.当代经济社会实力完全能够用得起渤海水 二、海水西调在地质、生态、经济上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1.建立沙漠人造海地质构造的可行性 2.建立沙漠人造海调节小气候的可行性 3.建立沙漠人造海的生态环境意义 4.建立沙漠人造海的经济价值 三、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小西线调水工程之比较 1.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概况 2.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地形特点与施工难易程度对比 四、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之比较 1.大西线调水方案的一些基本工程数据与筑坝特点 2.制约大西线调水的若干工程因素分析 3.制约大西线调水的生态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分析 五、人造海可促进生态环境有序化 1.沙漠人造海不会像咸海消失那样带来可怕的生态灾难 2.青海湖为建立沙漠人造海提供了天然参照系 3.沙漠人造海将使沙漠生态环境从无序走向有序 六、用黄河水能或西北风能光热资源换取渤海水资源 1.黄河上游河段的水能资源概况与换取渤海水资源 2.河西走廊等地的风能光热资源概况与换取渤海水资源 七、“引渤济锡”示范工程与草原生态工程建设之对策 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海水西调工程的具体内容 2.改造浑善达克沙漠的调水路线与人造海选址问题 3.扩大“引渤济锡”规模,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4.“引渤济锡”示范工程与草原生态建设工程 5.对批评者关于人造海盐类富集问题的解疑 八、海水西调“内线”与“外线”两种方案的工程利弊分析 1.关于“海水浸泡沙漠”与“自流调水”问题 2.关于海水西调增湿增雨的气象学原理与水汽逃逸问题 3.关于海水西调工程施工方面存在的利弊问题 九、 新疆、河西走廊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 1.河西走廊、新疆与澳大利亚中部干旱平原的地貌气象对比 2.“海水西调”进入河西走廊、新疆的最佳调水线路 3.新疆、河西走廊实施“海水西调”的前景展望 十、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与气象、生态作用探 1.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罗布泊的自然地理概况 2.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南疆)与罗布泊的气象特征 3.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调水方案概要 4.恢复罗布泊的气象、生态作用探讨 十一、就“引渤入疆(海水西调)”答院士、专家、网友问 第五编 节约与优化配置水资源,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1.再造大西北是艰巨而又光荣的战略任务 2.大西北的开源调水问题 3.再造大西北必须立足长期节水 4.再造大西北,节约用水的基本思路 5.沙漠国家科学利用水资源对再造大西北的启示 二、再造大西北,建立节水型社会 1.我国朝气蓬勃的沙产业 2.国内有关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节水经济创新策略举要 3.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型旱作农林业 4.建立节水型社会 三、河西走廊水土资源与发展节水型农林业 1.河西走廊的自然地理特点及水土资源 2.河西走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精心规划和科学配置河西水土资源 四、陕西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与调整产业结构及其布局 1.陕西国土资源与水资源特点 2.以各区水资源保有量为纲,安排未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3.陕南要南水南用、富水富用、北厂南移 4.贫水的关中、陕北地区要始终以发展节水经济为中心 5.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的经济效益 第六编 彻底治理黄河中下游河道,变害为利 一、黄河下游百年河床已进入暮年期 二、黄河回归故道战略提出始末 三、渤海是内水不是公海,黄河入渤海造陆得不偿失 四、黄河回归故道向黄海造陆的优越性 1.最近300多年来,黄河入黄海造陆至少为我国新增领土1万平方公里 2.黄河改道150多年间,苏北故黄河尾闾至少损失领土1200平方公里 3.黄河回归故道造陆,可为我国新增领土2万多平方公里 4.黄河入黄海造陆,可为我国扩大内水范围 5.黄河入黄海造陆,可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民生工程 五、关于黄河回归故道的最佳博弈问题 1.先期工程(第一阶段):铜瓦厢——云梯关段 2.远期工程(第二阶段):桃花峪——铜瓦厢段 六、综合治理宁蒙境内黄河中游河道及其泥沙淤积战略 1.黄河宁蒙段十大孔兑与毗邻的砒砂岩地区的水环境概况 2.黄河泥沙对中下游水利枢纽体系构成的危害与河套地区引黄概况 3.综合治理黄河宁蒙段泥沙淤积与库布齐沙漠的对策 七、坚持综合治理,建设好治黄系统工程 1.从中国长期治黄的经验得失中吸取智慧与营养 2.从近年来国内治黄创新方法与策略中汲取精华 3.建设好综合治理黄河的庞大系统工程 第七编 开凿当(涂)太(湖)运河,根治长江水患 一、1998年长江洪水过后对治江工作的反思 二、长江水患之特点:下游顶托造成中游河道肠梗阻 三、开凿当太运河的大致线路 四、开凿当太运河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五、坚持综合治理,建设好治江系统工程 第八编 关于国内其他内陆调水方案的评析 一、关于“空中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探讨 1.关于“水库大坝对水汽通道产生了阻挡效应”问题 2.开凿“空中南水北调”通风走廊的工程可行性问题 3.开凿“空中南水北调”通风走廊的气象可行性问题 二、 评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历史上开凿胶莱运河以及废置不用的原因 2.兴建胶莱海洋运河的所谓“气象学理论”不成立 3.质疑当代开凿胶莱海洋运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 胶莱人工海河工程的 四大立论误区 1.质疑胶莱人工海河的土石方工程量 2.质疑胶莱人工海河的海水交换能力 3.质疑胶莱人工海河预防泥沙淤积的能力 4.质疑胶莱人工海河的盐碱化浸染问题 参考文献 《绸缪中国水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参见: http://www.snuol.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28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74321 (当当网) http://www.suning.com/emall/prd_10052_22001_-7_3257368_.html (苏宁购物图书馆) http://www.wl.cn/7794859 (买书就上蔚蓝网)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9IEBLIE/ref=fs_rd_1/477-6488282-5724467 (亚马逊网) http://www.winxuan.com/product/1200423101 (文轩网)
19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红色的长江 惊人
WuchangZhang 2012-9-7 18:59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N0001/27224.html#p=8AQD03DH00AN0001
2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永遇乐.心起随云》
热度 7 lixia1962 2012-9-5 10:11
《永遇乐.心起随云》
刚从三亚回来,看到科学网众诗友在写《太常引》,好不热闹,可惜来不及凑数了。不过,在三亚倒是写了一词 《永遇乐.心起随云》。 《永遇乐.心起随云》 心起随云,烟波逐水,翻起陈事。 绿袖珠帘,黄莺翠柳,自是多情醉。 凉山冷影,烟凝远岫,也染几分憔悴。 望楼台、孤光寂满,夜来一阵寒意。 西风瘦马,尘封归路,湮灭已成无记。 荡荡苍空,长江东去,明月随千里。 欲寻别处,还得回转,近看几多儿戏。 难留住、君心不变,叹声不已。 黎夏2012年9月3日于三亚 平仄平平,中平平仄,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中中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一、永遇乐·苏轼 1、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2、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二、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永遇乐·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896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关于对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进行公示的通知
pinjianlu 2012-9-3 12:4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4_gggs/201207/140059.html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1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镇江焦山景区
热度 1 terahertz 2012-9-1 19:35
镇江焦山景区
2012年9月1日中午,参观江苏镇江焦山景区。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7177 次阅读|2 个评论
法学教授也有“长江学者”
热度 10 liuxuxia126 2012-7-31 17:59
清华大学有2名教授,武汉大学有一名教授入选2011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业涵盖民商法,刑法和国际法。我孤陋寡闻,以前不知道文科学者也可以当长江学者,现在知道了。 清华大学的张明楷教授,还是在我读书过的中南政法工作过,在我们那一级,教过经济法系的2个班的刑法课。 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 肖永平 中国 武汉大学 清华大学 民商法学 崔建远 中国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刑法学 张明楷 中国 清华大学 2009年的是北大诉讼法学的陈瑞华和人大民商法学的张新宝。 2007 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 陈卫东,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法 赵旭东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1998年8月由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自2004年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后,2004至2006年3年间,法学界先后有陈兴良、曾令良、王利明、朱苏力、赵秉志共5位教授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一殊荣。
个人分类: 事事关心|6520 次阅读|16 个评论
2011年新科哲学类长江学者
热度 29 老李 2012-7-31 16:38
2011年新科哲学类长江学者
刚刚从科学网上看到2011年“长江学者”计划名单公布,特意把哲学类的长江学者名单挑出来,以供学习之用,这可是哲学界的翘楚啊(2011年共选出248名特聘与讲座教授,其中特聘:196名。哲学类6名。总比例相当于2.8%),闲话少说,直接上名单! 1、韩水法 北京大学 外国哲学 2、杨 耕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3、汪信砚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4、马俊峰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5、江 畅湖北大学 伦理学 6、李佑新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座教授: 1、姚新中 伦敦国王学院(东南大学) 伦理学 【博主跋】这份名单,可以约略看出当下国内哲学的一些动向以及国家的一些潜在意象。依在下看来,学科应该更多元化一些,思想不能局限在某一个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不管怎样,祝贺这些入选者,希望他们能为中国哲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文中材料来源地址: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7571-1.shtm
10112 次阅读|54 个评论
他乡和故乡
yangyongtian 2012-7-29 14:54
生长黄河旁, 工作在长江。 两大母亲河, 都在君身旁。 鄂豫若比邻, 彼此同成长。 实在难切割, 他乡和故乡。
个人分类: 感怀|2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江重庆江津段迎60年最大洪灾 转移4万人
热度 1 杨学祥 2012-7-24 14:15
长江重庆江津段迎60年最大洪灾 转移4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3日20:53 中国新闻网 重庆江津区白沙镇变“水城”,武警正在施救。 谢洪均 摄 沿江商贩正在将冰箱移往安全区域。 黄俊 摄   中新网重庆7月23日电 (记者孟幻)重庆市江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3日发布消息称,受四川及本地强降雨天气影响,长江江津段遭遇近60年来最大一次特大洪灾袭击。截至目前,该区受灾人口已达8万余人,大量市政设施路灯、环卫设施、管网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据当地水情预报,长江江津站24日2时将出现洪峰水位198.89米,较22日8时上涨7.76米,超保证水位2.39米。截至23日15时,重庆江津区沿江的朱扬、羊石、石门、白沙等10个场镇进水,场镇居民房、市政设施、水利设施、农作物等不同程度损毁。   截至目前,全区转移人口4万余人,淹没店铺1500余间,淹没民房7000余间,转运物资6580余吨,受灾人口8万余人,大量市政设施路灯、环卫设施、管网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重庆江津区委、区府高度重视,紧急会商,启动江津区防汛Ⅰ级(红色)预警,全面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07-23/205324829042.shtml 长江今日上游洪水流量升级 强度超1998年洪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4日09:57 新华网   新华网宜昌7月24日电(记者冯国栋 李思远) 24日上午,长江上游洪水持续升级,流量增至每秒6.9万立方米,强度超1998年长江洪峰,创今年汛期新高。三峡枢纽调度、运行和发电等部门正密切关注汛情变化,积极备战24日晚至25日凌晨左右压境的洪峰。   位于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的电子屏显示,8时,长江上游来水量达到每秒6.9万立方米,24小时过程曲线呈现强劲攀升势头,超过了1998年洪水时流经三峡的每秒5万多立方米洪峰,也创下今年汛期最高记录。   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三峡枢纽严格按照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调度,积极拦蓄洪水。三峡大坝当日开启7个泄洪深孔。滚滚洪水通过三峡大坝时,被拦腰砍掉近一半,流量骤减至每秒4.3万立方米左右。   据防汛部门预测,峰值将出现在24日晚至25日凌晨左右,流量估计超过每秒7万立方米。三峡枢纽调度部门正密切关注上游洪峰变化,并按时上报实际水情。若预测准确,这次洪峰将是三峡枢纽成库9年来所遭遇的最强洪峰,成为世界最大枢纽工程基本完建后的一次“大考”。   记者在三峡坝区了解到,针对即将到来的洪峰,三峡枢纽管理局加强对枢纽建筑物的现场巡视检查和安全监测,密切关注大坝挡水建筑物各项安全指标变化。三峡电厂则加密巡检次数,加派值班人员对重要设备监视,以确保水电机组安全稳定生产。三峡通航和海事也提前展开应对工作,进入抢险状态。   洪水给长江通航带来一定影响。三峡船闸于23日晚停航,700余艘船舶在锚地安全待闸。通航部门采取措施,在稳定数千名船员情绪的同时,加强了水域管控力度,防止船舶发生碰撞搁浅事故。 http://news.sina.com.cn/c/2012-07-24/095724833626.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9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
songhaiyu 2012-7-13 10:21
转载 From: http://news.sina.com.cn/c/2012-07-13/043924765566.shtml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李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   这位颇有声望的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的博士学位证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   “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   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授予博士学位。   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   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6年,硕士-博士连读生的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7年。   多维国一度担心,自己超过最后年限两年,恐怕丧失了学位授予资格。   事实上,他的学术水平并不逊色于人。在2008年5月23日博士论文答辩那天,来自北大、清华等校的5位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他完成了一篇“优秀博士论文”,建议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授予他博士学位。   可他只能黯然带着毕业证出了校门。   因为南开大学规定,博士生须有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方能获得学位。为了“坚持高水平的学位授予标准”,该校自2002级学生起,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其中自然科学学科博士生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发表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或EI(美国“工程索引”)的索引源刊物上。   类似标准并非南开大学独有。自上个世纪南京大学将SCI论文引入学术评价体系之后,这个英文缩写已在中国学术界耳熟能详。SCI论文成了教师评定职称、博士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   多维国就卡在了这上面。   他毕业时,他与导师合作的论文没有投稿。2009年,李卫东将论文先后投给了两家化学界的著名期刊,均被拒绝。   多维国多次向导师表示,自己不在意期刊的档次,只希望尽快发表,以便尽早拿到学位。导师则答复,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一有新的结果,马上就投稿。2011年6月,论文刊发在美国的《有机化学通讯》上。   根据南开大学的规定,如因特殊情况论文未能发表,可以先毕业,待论文发表之后再行审批学位。   可多维国已经超期,2011年的这篇论文是否有效,他并不清楚。   而这是李卫东在南开大学指导的所有博士生发表的惟一一篇论文。    对于校方将学位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我不是反感——我是逆反”   多维国之后,陆续进入毕业季的学生们,在学位压力下,都就发表论文之事催促过导师。   他们都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从评语来看,他们的毕业论文,要么是“高水平”,要么是“优秀”,最次也是“合格”。答辩委员会均建议校方授予他们博士学位。   “我认为我的学生完全达到了博士学位的标准。要不然我怎么会同意签字让他们毕业呢?”李卫东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拍着胸脯说,每个学生都非常优秀,我对他们非常满意为他们感到骄傲。”   李卫东说,我国的学位条例从来没有要求博士生毕业要发表论文,各个单位自设门槛,这种做法是“丑陋的”。   现行学位条例规定,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是,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但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应要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已有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取得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李卫东称,他在哈佛大学做过3年博士后研究,只知导师同意、答辩过关,即可授予学位,这是“常识”,从不知“世界上还有第二种标准”。   学位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的做法,令他“极其反感”。“我不是反感——我是逆反。”他纠正自己说。   在他看来,卡住自己学生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只要校方相信导师,相信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和论文评审专家的校外顶尖同行,依据学生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论文发表情况,正常授予学位,同学们的烦恼就不会产生。   “我感觉到羞耻和尴尬的是,他们不相信我可以,不相信学生也可以,连我们国内最顶尖的同行也不相信,看都不看他们的意见!”    学生的痛苦导师不曾经历   “李老师不停地给我们希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私下埋怨,他总是客客气气的,劝同学们耐心等待,论文总会投稿和发表。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李卫东教授从来没有表示拒绝投稿,然而希望一再破灭。   他们一再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并不愿意抱怨导师,不想对老师显得不敬,“不愿意给任何人带来伤害”。   然而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我们没有拿到学位,人家会以为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是不是我们干了这几年没有任何结果?”一位同学说。   由于没有学位,多数博士的学术之路被堵死。几乎所有高校、科研院所招聘时都要看学位证,而且多数只招收应届毕业生,申请做博士后同样需要学位。很多人去了企业,然而在那里,又面临着拿不到博士补贴等种种歧视。   白迎军说:“因为学位,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改变了方向。”   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那种精神上的压抑,别人总是风言风语,猜测他们拿不到学位的原因。   这些年轻人已届而立之年。他们的痛苦是导师李卫东不曾经历过的。李卫东是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受聘那年他31岁,是最年轻的长江学者。   44岁的李卫东1993年从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期间发表了许多篇学术论文。他的南开大学同事、兰大校友朱晓晴教授对记者回忆,他当年是“风云人物”。不过李卫东强调,自己的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无关。   当初,学生们也是冲着李卫东在学术界的口碑投到他门下的。    校方破例颁发学位,李卫东停止招博   在2011年之前,学生们一直希望“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直到他们发现,从那时开始,未获学位的毕业生队伍扩大到了9人。   2011年5月,在又一个毕业季到来之际,“感到绝望”的9名博士生联名向校方反映了情况。   校方介入此事后,2011年6月,李卫东给学生发邮件表示,“相关学术论文发表的问题,我们有统一的协调和安排,随时还会和大家联系有关写作、投稿等事宜”,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耐心些”。   这年9月,9名博士生给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的电子邮箱里发了一封联名信。他们表示,由于李卫东教授一直未将研究论文投稿发表,导致已毕业学生均未获博士学位,恳请校长及各位委员调查核实,破例颁发博士学位。   在龚克校长的推动下,继多维国之后,其他5名濒临最后期限的博士生也重新申请了学位,并在2012年6月获得批准。   一位博士说:“这是学校下了很大决心推动的。”他们感谢学校解决此事。   回顾这一事件,一名同学说,客观地讲,导致此事的因素固然有学位评定制度上的问题,比如对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等,但在现实国情下,这样的硬性要求对于博士培养的质量又是极其重要的。   南开大学作出的另一个决定是,视事情进展,重新审核李卫东教授招收博士生的资格。   目前来看,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必要。李卫东已经停止了在南开大学的招生,在读的博士生已经转到其他教授名下,他自2004年年底开始组建的研究组正在瓦解。一些学生给李卫东发邮件说,虽然很喜欢他的研究方向,但因为毕业太难,吓得不敢报考。也有同行告诉他,“你这样坚持,其他人不一定这样坚持”。   事实上,2011年5月起,李卫东已担任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及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尽管还没离开南开大学,他对记者表示,自己将来可能只在南开大学兼职。   他表示自己很清楚,“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不是南开首创,也不是南开特色,但无论在哪里任教,他都将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向这“不合理的制度”妥协。    鼓励学生“做文章”还是“做课题”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朱晓晴对记者说,学生拿不到学位,不是李卫东不给,他已经签字同意他们毕业,卡住他们的不是导师。李卫东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追求,人也非常耿直。在治学上,他的刻苦、执着,他的学术水平,都是同行公认的。   对于目前的结果,朱晓晴表示惋惜。   “这个问题不是个案。”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对于学校的规定,我也不能说是极力反对,但是我肯定是不赞成的。”   今年,朱晓晴有4名博士生毕业,其中3位没有拿到学位。迄今为止,他已有七八个博士毕业生没有拿到学位。   朱晓晴告诉记者,拿到学位的学生未必优秀。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啃硬骨头,不容易发表论文,反而啃软骨头的学生,发两篇无足轻重的“小文章”,顺利毕业。   他认为,将发表论文与博士学位挂钩,激励人们从事科学的动机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制度也把那些愿意做真科学的路给堵死了。“做文章”的人会捕捉同行和期刊的胃口写论文,做短平快的课题,碰到难题马上就转方向。“做课题”的人一旦瞄准了重要领域,会花很多年研究,百折不挠。   在朱晓晴看来,像南开大学这样的名校要求博士生发表两篇论文,这个要求“一点不高”。如果只是让学生毕业,“搞几篇文章是小菜一碟”。问题在于,这类规定不能一刀切。目前,各高校之间攀比论文,这些指标转嫁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成了“学术界的GDP”。潜在的指挥棒迫使学生“逼”导师做一些容易出文章的课题,而不是可能失败的探索性课题,而且急于求成,容易出现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朱晓晴记得,自己刚从教时,为了评教授,“拼命发文章”,一年多达10篇,结果“哪篇都不满意”。   如今,这位教授的兴趣点转移后,有时写一篇论文要花上一年多时间。毕业拿不到学位的学生也多了起来。他心里对这些年轻人过意不去。“这是我的一块心病。”他说。   本报天津7月12日电    “需要改变的不是我,而是这个制度”   自从2004年年底从兰州大学调到南开大学,李卫东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在此期间,他的十几名学生因为论文没有发表,而拿不到博士学位。这为他招来了质疑。李卫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有成果为什么拖着不发表”?包括他的学生在内,陆续有人督促他发表论文。而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一系列的,时机不成熟时,自己不会投稿。这是自己作为学者的权利,“不需要其他人来指手画脚”。“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   “做学问的人就不能淡定一点吗?”他说,目前各高校攀比论文数量,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学校设有鼓励办法,教师每发表一篇论文,就按照影响因子乘以一定的系数,以此计算和发放奖金。与之相应的是,作为科研的主力,博士生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就不能获得学位。   “这些土政策非常丑陋,把我们看成叫花子一样。”他说,我“宁可去要饭”,也不会去拿这样的奖金。   “你要是钻进你的课题里,你就会很有乐趣。”李卫东说,做学问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自己老老实实做学问,做得很有意思。与自己相比,学生们的压力更大。他们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也得到了论文评审专家的认可,却没人关注他们真正的水平,而是依据发表论文与否来决定是否授予学位。   “对的和错的,其实大家都很明白。”他说,导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像自己这样坚持,另一条是顺从规则。但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坚持,教师就不会被学校绑架,学校也不会被指挥棒绑架。   “我问心无愧。”李卫东对记者说,“需要改变的不是我,而是这个制度本身。”    专家态度    发论文才能授博士学位是否合理   南开大学长江学者李卫东所带的10多名博士生因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毕业时无法获得学位,引人深思。无独有偶,北京一所高校某学院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在业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方可毕业,同样难住了不少学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财经大学便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高校相继效仿,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才能获得学位。   多年来,关于“取消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规定的呼声一直很高。全国各大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放宽了发表论文的要求。时至今日,对硕士生毕业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是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要求依然较高,基本为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2至3篇不等。   那么,“论文发表与学位挂钩”是否合理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教授表示,“研究生需发表论文”是国内根据现实利益因素所确定的标准,并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国外的大学在培养研究生的时候更加在乎的是学位论文,而不是强调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我国高校往往以论文发表数量来考察整个学校的学术水平,所以对导师、教师、研究生都提出发表论文的要求。另外,高校认为学生质量在下降,博士生与导师的交流不多,所以提出发表论文的要求。表面上看可以提高学生水平,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很多学生把关注点都放在发表论文上,博士生阶段刚开始学习便急于炮制论文,托关系、交版面费发表,完全处于急功近利的状态,真正潜心做研究的学生反而越来越少;第二,学校规定只要发到了相应期刊上,发表到了规定数量就可以毕业,对于论文本身的质量学校反而不是特别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博士生导师陈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大,硕士生阶段不要求发表论文。很多国外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他们的社会学科博士的毕业年限长达7年,但是在国内,三四年基本上都可以毕业了。国外的大学对于答辩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有高达50%的淘汰率,但国内的某些高校一些专业的答辩是100%的通过率。不能只看到他们不要求发表论文,却忽视了他们对答辩的严格要求。   “其实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并不过分。毕竟他们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学问”。在陈老师看来,发表一两篇学术论文对博士生来说并不是难事。然而一些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一刀切”,却有些不妥。“比如更多的去关注学生发表文章的数量而不是论文的质量,或者习惯性的认为在一级期刊发表就一定比二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水平更高,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在熊丙奇教授看来,真正想要提高研究生质量,应该从完善导师制着手,让导师与研究生共同研究,让学生从导师那里学到研究方法与学术精神,完全可以保证学生的学术水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位教师同样表示,博士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发表论文不是苛求,但是没必要将论文数量与学位挂钩。博士生只要发表一两篇可以看出学术研究水平的高质量论文即可,毕竟做出一篇高质量论文,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的。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2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南开大学一长江学者所带10多名博士均未正常获得学位
sunnysunnysunny 2012-7-13 08:56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7/13/15990297_0.shtml 虽然是微弱的一击,但不知会不会给现有制度带来思考
个人分类: 杂谈|1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暮乡关何处是-柴静
jiqianwang 2012-7-2 21:56
1 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 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象警察,一半象土匪”。 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 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 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诺大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平时一个人,偶尔有朋友来此落脚,席地卷个铺盖,谁也不用照顾谁。 他无家可归。 70年前,他的家族在鄂西清江百丈绝壁上,土家族祖父靠背盐酿酒攒下薄田,土改时被划为地主,疑他藏枪,鞭打后投梁自尽,暴尸野外,被扔在天坑。随后大伯暴死,二伯流放,两位伯母一夜间用同一根绳索吊死在同一横梁。 父亲没有保护家庭,他的职责是抓捕诛杀其他地主的儿子,一生不提家事一直到死。母亲在暮年出走,留字条说“请你们原谅我,我到长江上去了”,他沿江驾船搜寻,寻找江上肿胀发臭的浮尸,挨个翻找无果。 1995年,他出狱后,身边已再无亲人,妻女也离他而去。 2 十几年前他离乡寻找出路,身无长物,朋友到车站送他一只钢锅,让他好埋灶作饭。他说如果你非要送,我就把这锅在铁轨上砸了,天下之大,总有我吃饭之处。 81年湖北民院毕业后,他当过教师、宣传干事、警察,后来做小生意卖衣服,油炸早点,开挖沙的厂,都赔得血本无归。这次北上,作了牟其中的秘书---现在牟还关在他当年服刑的地方。很快又转行当编辑,再做书商,做的很得意。我问他为什么不干下去,他说受不了向人催帐的生活,“人到四十,还为一万块钱天天打电话,象黑社会一样-----败坏人的心情。 ” 他把人家欠的一百多万一笔勾掉,离京南下。 偶尔落脚在这两千多米的苍山上,四下没有村落,到暮晚时山黑云暗,一两盏灯更有凄清之感。他说过有时夜里骤雨突来,“林涛如怒,滚滚若万马下山。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唯听那山海之间狂泻而至的激愤,一如群猿啸哀,嫠妇夜哭。这样的怒夜,非喝酒磨刀,不足以销此九曲孤耿。” 这样的夜里他开始写作。写失踪了十年,“不知暴尸在哪片月光下”的母亲,写二伯服刑29年后,“老得忘了自己的罪名,已失去了土地,也没有了房子,只好寄身于一个岩洞,放羊维持风烛残年直到死去”。写一生闭口不谈家事的父亲内心的功罪,写狱中被绑赴刑场的弑兄者……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仿佛从未存在过,他对此耿耿于怀,才为逝者作史。他的故乡是武陵,史书说的南蛮旧地,巫风很盛,在遥远年代,土家族死在他乡的人,是千里赶尸也要接回家山的,不想成为无归宿的游魂。他说“我祖父的横死也不足以令苍天开眼,是我的私人叙述才让他的死找到了意义。 ” 这本来就是中国民间修史者的传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用的笔名,出自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3 四年前,我还不认识他,有天工作完,街边店里吃点东西,带了他的书随翻随看。 他写外婆故乡在江汉平原,他出生后才到深山来,开荒种地,养活一家。幼年造反派来家训斥父亲,他不懂事,在旁嬉闹,太压抑的父亲发泄愤怒,用木棍毒打他,没人敢拦阻狂怒的父亲,外婆哭着用身体包围着他,左手无名指被误伤一棍,打得骨折,一直隐忍着没有医治,至死手指一直弯曲。 外婆眷恋家乡,他稍长大些,老人就返回了平原,他十二岁时患重病,写信给外婆,恳求她回来,一进门扑在怀里“我不断地叫着婆婆婆婆,仿佛垂死的孩子看见唯一的亲人。” 等到他成年,外婆觉得责任终于了结,与家族另一老人回到平原荒村住下,纺布缝衣为生,无人可以劝解。只有他去进门跪地抱着她腿,要她回来----明知这对她不公平,但他就是“不能忍心”。 外婆在山中去世,他不相信死亡不可逆转,每晚去坟头点上坟灯,怕外婆不能认得回家的路,次次在坟头痛哭时,他都要把耳朵贴近新土去听,孩子般地幻想听见外婆在棺木里呻吟,立刻就去十指刨开泥石,救出她来。 十年后,他掘开坟墓,开棺捡拾遗骨,偿还她的旧愿----背着她回到千里之外的平原。 我坐在人声鼎沸的地方,看到这里,把筷子搁在碗上,起身走出去了,怕当众放声哭了出来。 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的人都被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写时也呕心沥血,他说有时写完在沙发上要躺整整一天,象一生气力已经用尽。 这样的写作,如同土家祖先的巫术,是要让死者复活,象是一次招魂。 4 到了中午,大理的牛鬼蛇神都来了,野哥一一介绍“这帮老混混”,大家拱个手,报个名号,也不寒暄,邻居候哥搜些活鸡腊肉,在后院摘点黄瓜茄子,加上通红四川辣子和野花椒,炒了十几个铝盆,桂花树下男男女女端着碗站着吃江湖饭,满头汗。 吃饭完,袅袅一根烟,聊旧体诗。 八十年代的江湖,流氓们都还读书。看着某人不顺眼,上去一脚踹翻,地下这位爬起来说“兄台身手这么好,一定写得一手好诗吧”。 就这一点,今天的小混混就没法比。 候哥给大家泡茶,院子里很多高山榕,底下长了野茶。紫荆已经长到了二楼高,开着红色的骨朵。桌上有盆箭兰,玉绿色的十几卷,混着茶香。野哥讲花草的名目,我们觉得好听,他说“看《本草纲目》,是可以看出性感的。” 鄂西是楚辞的故乡,民歌和韵文一直是平民之趣。烧搪瓷盆的手艺人刘镇西,工具箱里也放着《楚辞》,初见面拉野夫去家,喊了几声老婆,没人答应,就去敲隔壁的门借斧头,嘴里念念有词“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手起斧落,门锁砍成两截。 真妩媚。 野夫写苏家桥,写刘镇西,写投河自沉的李如波,都是几千字写完一个人生平,象《史记》中的列传。他的文字锻造,也来自古文。写文章时,看得出遍遍锤打,壳落白出。有时有些地方显得过于锤炼了,但写得好处,真是“天地为之久低昂”。 野哥说起时脸上有几分傲色“旧体诗我还是得意的”,诗人里他最喜欢聂绀驽“诗酒猖狂,半生冤祸”。 猖狂是真猖狂,夏日深夜,一轮好月,他与苏家桥一行人喝到酣处,学魏晋中人裸体上街散心头热,路遇一些机关门前挂着的木牌,就去摘下,抬着一路狂奔,找个一角落扔下。有次扔完才发现,木牌上赫然大书“人民法院”。觉得这个还是不惹为好,又只好嘿咻嘿咻地抬回去挂上。 当年他要出山去海南,苏家桥从深山送到恩施,过家门不入,货车送到武汉,怕他孤乘无趣,再火车送到湛江,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海南,第二天再独回。 简直是《世说新语》里的中国。 我原以为写得太传奇,认识他们才觉得只是写实。晚上野夫带我们出去吃饭,叮嘱一句,“不一定能吃上,看运气”,小馆子老板是个香港人,六十多岁,须发皆白,向外贲张。打量人,看得顺眼就做饭,不顺眼轰出去。当天运气好,做完了一桌子十几个人的菜,过来和野夫喝了一杯,扬长而去。说挣够了今天的酒钱,自去喝酒,不必再开张。 这个年头处处都是精致的俗人----不是因为不雅,而是因为无力,没有骨头。还好“礼失,求诸野”,遗失的道统自有民间传承,江湖还深埋了畸人隐者,诗酒一代。 5 下午无事,野哥带我们几个女生逛小铺子,我们挑来捡去耳环项链围巾,他两米外斜站,不上前,也不远离,衔一只烟悠然看过往行人,等我们挑完,他已经把帐结过。 长日无事,坐条挨街的板凳,他给我们讲故事,说少年时暗恋一个女孩,被拒绝,情书也被公开,他承受不住羞辱,吞水银自杀。获救后立下誓愿“要让她爱上自己,再抛弃她”。 他读大学回乡后,与之接近,少女恋慕了他,他终是不忍心,向对方袒露实情,说“我不想报复你”,对方惨淡一笑“你以为没上床就不算报复吗?” 他离家远走,再回来她成了一个在当地声誉放浪的女人,表姐让他去劝解,他讷讷而言,她笑:“变成好女人……?”抬眼钉住他,“变了又怎样,你娶我么?” 他无话。 他兜里是第二天的火车票,她伸手取来撕了,买了机票,说“换你明天一天的时间给我”。日后她中年重病,肾坏死,不再求治,他从北京请国内最好的医生入山给她手术。 他人生里的事多半这样,情多累人。自嘲说自己是一流的朋友,二流的情人,三流的丈夫,我问过他,为什么他身上会发生这么多戏剧的事情?他说当编剧时,才领会到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 生活是内心情理交织冲突的结果,他天性爱憎好恶比常人剧烈,人和文字都使到十二分气力,不留余地,蛮力拽动情与仇,乐与怒,。 20岁那年,他黄昏酒醉回家,看到路灯下一个佝偻男人,认出是那个打过他爸,把机枪架在他家门口的造反派。现在他长大了,那人已快暮年,他发疯般扑上去,把对方摁倒在地拳脚相加。“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我,无法理解自己为何突遭暴打。我一拳一拳地打着,直到耗尽全身力气,直到他头破血流。” 十几年里,他一直为童年的恐惧羞愧,而羞愧渐渐熬成仇恨。这性如烈火的男子,认为轻仇的人,必然寡恩。 酒醒之后,他却不能不面对内疚之感,暗中观察那人,才发现这个仇人可怜之极。他是煤矿工人,出身贫苦,家庭负担沉重。每天下井采煤如同下到幽深地狱。这样的人积怨已久,被号召去夺权造反,必然敢摧毁一切。日后这人被煤矿开除,成了苦力。一次下坡刹不住脚,被装满石头的板车轧断腿,从此残废,整个家庭垮掉,女儿不得不去卖淫。 他写:“命运惩罚他,比惩罚我的父辈更加惨烈。” 他写作并非为复仇,也非控诉,他想找到人何以成为他人地狱的原因。他写到自己六岁时,老师集合他们排队,把用竹子做成的大扫帚拆开,每个孩子发一个竹条子,围着一根水泥管子,上面站着一个偷了三尺布的农民,穿着破烂,裤脚卷在膝盖上面,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老师一声令下:打!所有的孩子一起挥动竹条抽打那个农民膝盖以下的部分,这个农民在水泥管上疼得来回跑,所到之处围满了孩子,所到之处都会有竹条,这个人蹦跳惨叫,汗如雨下,腿胀得紫肿,惨叫中突然晕厥,摔了下来。 四十多岁时,他写到这里,流下泪来,说“这就是文学。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要是不把这样一些东西记录下来,我会一生都为我曾经挥过竹条子而愧疚。” 写作是一种反抗,对抗外界的恶,也对抗自己内心的黑暗。多年来,他为青春时代的狂怒心存内疚,他说“在这个时代,当你还没有完成安徒生笔下一个孩子的真诚教育之时,也就是你还不敢做一个真人的时候,你绝不可能是大善的,更不可能是美的。” 6 野夫常以村夫自许,我却觉得他雅致。平常里他从不与人争锋,席间不抢话,不讥笑人,不争口舌,有他的地方笑声最多,有人说话不得体,他也呵呵相乐,一派烂漫仁厚。有次在北京某个场合我俩撞上,举座都是富贵人,三个小时里,他一句话没说,不参与,也没有不耐烦,自斟自饮,怡然自得。 我不喝酒,但有他在座,就陪他一杯,朋友间说起如果遇到事有谁可以相托,推举的数人里,多有野夫。 只一次见过他另一面,大理夜长人多,左中右都有,谈话容易不洽,干脆集体玩“杀人”游戏,我当法官,发完纸牌后说“杀手睁眼”,野夫睁开眼,不动身,也不伸指,只以眼光向我示意某人,就闭上。再睁眼时,众人惊呼被杀死者,相互猜忌。他点一枝烟靠椅微笑,有猜到他的,他就一副老警察面目,为之分析案情,一一拆挡,全身而退,瞒过众人,最后一轮他胜出时翻开红心杀手牌,姑娘们还惊呼不信。 这场游戏,我这旁观者看来尤为触动,众人闭目他睁眼的瞬间,那双细长眼睛晶光四射,是泡过凶险,世事老辣的眼。他在狱中,曾与几个刑事重犯同住,同一个枕头上睡的,枪毙的有6个。他有次扫地时曾有一个犯人骂骂咧咧,他放下扫帚,盯着走到近前,那人立刻闭嘴。下铺有人悠悠说了一句,“你也不看这是什么人,他连国家都敢惹,你能踩平么?” 7 没听野夫说过苦,他只说重复的做一个梦,站在深秋的蓝天下,赤身裸体,抢着收集阳光过冬--那时的冬天太冷了。残阳越过高墙,把影子放大贴在对面墙上,有电网的投影恰好横过他的脖子。 这梦听了真让人难受,是冷透的人世。 但他爱这世界,有次聊天,他劝我多参加社会活动,说有地方约他演讲,他一定会去,“能影响一个是一个”,他是那种寒风里有人往车窗里递广告,一定会摇窗接下的人。 在微博上他很活跃,经常会有许多陌生的朋友@他,说家里发生什么事,希望他帮忙转发、评论一下,他说常常不忍心忽视这些留言,也许转发无济于事,也不足以帮他,但是转发一定会让更多的人明白是非。 微博也是江湖,他说能看见一部分人的恐怖内心,感到透心的冰凉,说“有时也想把微博戒球了”,但又放不下,嬉笑怒骂,一派朴诚烂漫,把剑而立,战个三百回合。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他说在故乡鄂西,秋天野猪成灾,每年允许适当的狩猎,分外痛快淋漓。“我来到世间,是来访求朋友的,有的人来到这个世间,是来增加敌人的,我们在大地上,怀善还是怀恶,并不难区别” 但遇到年青人时,他会劝解,有次他说,有个骂他的人是一个大学生,子侄辈的年岁,他顺着去对方微博里看看,觉得是个贫寒激愤的青年,就发私信与他讲了一夜道理,直到年青男孩心服。 他对这个时代总有一份“不忍心”,说“我们每个文化人都要分担这个时代的疼痛甚至剧痛” 在大理,他带我们进山,无为寺在宋朝是大理国的皇寺,早已荒废。二十几年前有个僧人一点点旧址重修。他带我们去见这大和尚,大脑袋粗眉毛,胳膊上缠着铜佛珠,是武僧,“夜不倒单”——每天晚上不躺下睡觉,打坐度过。 三千多米处都是深林,小寺里没电,不卖门票,不卖香火,也没有小贩。案子上堆的香,你自己拿去烧。随便。树下面放着茶叶、水壶、茶具,自己泡茶喝,喝完了你走,也没人来问。有个小和尚在场子上一边扎着马步,一边眼见着一个小朋友飞奔打闹着耍,眼神儿急死了。 大雨过后,急晴中的这座山,树叶上金光闪闪的流水滔滔流下来,有远古的本来面目。我们跟大和尚说这说那,把人家武僧当禅师了,有人问,人怎么能放下眷恋?大和尚只好说,喝茶,喝茶。 野夫看我们这么笨拙地打机锋,笑着开口解困,问寺里还有什么米,什么油,要不要送些过来。 他喜爱山林,好与僧道谈,但他是士,从来不“隐”,不求解脱,不好大言,不求世外的智慧,各种人生对他都是文学,只是要了解“方丈何以是此人”。 旧朱红的寺门,粗糙皴裂的木门槛,楹联是野夫写的,一联是“心法即佛法,度一切有情” 8 临走前一晚,大家去一个老哥家,喀啦啦扶起卷闸门,有几人正窝脚在塌上闲谈,当中一位长得奇突矮肥,野哥说,别人找他演电影,演一个被啤酒瓶子砸的泼皮,他不满意那个道具,要求用真瓶子砸,头破血流,满意地被送去医院。我打量一会儿,觉得他是腼腆不说话的人,野哥指我身边的一张桌子,说昨天那张被他喝大后踩碎了。 坐定后七八个人闲扯,拿着吉它唱歌,一路嬉皮笑脸,笑得人仰马翻。野哥对矮胖子说,你吹个箫吧。 胖子也不说话,拿只皮口袋,从里头拔出只黑箫。 有人“扑”把烛火吹熄,黑着灯,只有远远一点微光,荒村野街,远处有女子鞋跟在青石板上走的声音。他起声非常低,曲调简单,几乎就只是口唇的气息,也象是远处大风的喘息。 我一开始无感无触,只是拿围巾按着脸听着。 就这一点曲调,循环往复,有时候要爆发出来,又狠狠地压住了,有时候急起来,在快要破的时候又沉下去,沉很久,都听不见了,又从远远的一声闷住的呜咽再起。这箫声里不是谁的命运,是千百年来的孤愤,千百年来的无奈。 座下小儿女都掉了泪,只有野哥躲去一边角落,半坐在地上,完全隐在黑暗里。 他吹到后半段,愤怒没有了,一腔的话已经说完,但又不能就此不说,忽然停住,他唱:“……月夜穿過回憶,想起我的愛人,生者我流浪中老去,死者你永遠年輕……” 当夜我喝过几杯,围巾都湿透了。 9 四五天后,我们三人离开大理,纷纷的雨,野哥来把行李放在破富康上,一直送上了大巴,他下了车没走,不站在路边,也不招呼说话,就坐那辆锈迹斑斑的富康车前座上,车门开着,一只脚踩在地上,抽烟。 我们车经过,他扬眼微笑,摆了下手。大巴开出去好远了,人和车还坐在那里。走前他说过一句“你们一走,我今晚就是五保户了”。 事后几年,见面只是偶尔,但我看他的微博,常常凌晨两三点还在,敌人也都消失的深夜,无法以酒引睡时,他有时喃喃自语“中宵酒醒,常觉无路可走。坎难人生,此时应该言说,否则,将在这巨大的黑暗里窒息。” 他的一生,多为激情支配的选择,最痛苦的是内心与外物不调和。不过,如顾随说,真正的诗人,往往就来自与世界的矛盾,苦中用力最大,出来的也才是真正的力,“风与水搏,海水壁立,如银墙然。” 是矛盾,是力,也是趣。 人到壮年,再想改变自己性情已不可能,也无必要。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只要有笔墨在,还能言说,《诗经》以来“吊民伐罪”的传统,总能在此中存续。 我在微博上只看不说,野夫并不知我存在,在那样的夜里,我每默默注视屏幕,算是对他的一会儿陪伴。
1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南都记者细说“长江鱼泪”
热度 5 zbt92 2012-6-28 11:48
文 / 水博 2012 年 06 月 27 日第24期 《南都周刊》刊发了记者杨雄和谢方的叙述长文“长江鱼泪:梯级水电站铺开 多种鱼类频临灭绝”。文章中南都记者通过自己的采访和调查认为“葛洲坝切断了中华鲟的生命通道,三峡令 “ 四大家鱼 ” 鱼苗减少 90% ,近期动工的小南海水电站,更把十数种鱼类逼上灭绝之路。”。然而我作为一名了解水电建设和长江鱼类关系的专业人士,却感觉到南都记者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历史概念,其调查和采访结论都存在着极大的偏差。非常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澄清。 首先,南都的文章结论“葛洲坝切断了中华鲟的生命通道,三峡令 “ 四大家鱼 ” 鱼苗减少 90% ,近期动工的小南海水电站,更把十数种鱼类逼上灭绝之路。”就是不符合事实的表述。不错,葛洲坝确实切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但是它不仅没有切断中华鲟的生命通道,反而挽救了濒临灭绝的中华鲟。令 “ 四大家鱼 ” 鱼苗减少 90% 的,不是三峡的建设而是长江的水污染和过度的捕捞。因为,不仅早在三峡蓄水前,长江 “ 四大家鱼 ” 鱼苗的数量就开始急剧的减少(十年期间的减少量恐怕不少于 90% )。而且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三峡的蓄水和我国对长江鱼类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三峡库区的水污染治理,长江 “ 四大家鱼 ” 鱼苗数量的回升,将会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近期动工的小南海水电站,更把十数种鱼类逼上灭绝之路。”的危言耸听,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反坝谣言。 我们知道早在几年以前,小南海就被中国的反水坝组织们确定为攻击的目标,因此,小南海一个长江上非常非常普通的电站,就变成了整个长江鱼类的“最后栖息地”。像这位南都的记者一样反坝者们一直声称,小南海水电站,将把十数种鱼类逼上灭绝之路。 对于小南海的问题,我们一直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六千多公里长的长江,只有小南海所在的十几公里才是“长江鱼类的最后栖息地”?几年以前还有多不了解情况的学者,由于受到极端环保组织的欺骗宣传,也都曾竟都跟着这么瞎喊。其中,甚至也不乏一些鱼类专家。但是,当重庆市有关部门把这些专家请到了小南海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他们当中再也没有一个人相信极端环保组织的这种骗人鬼话。所以,让极端环保组织极为不满,但又要故意回避的是,参加论证小南海保护区调整的专家,居然是全票的通过了调整小南海保护区的动议。这里的原因可能非常简单,因为只要你亲自到那里看看,就会发现那里根本就不可能是长江鱼类的最后栖息地。 小南海地区的长江已经深入到重庆市的主城区,不仅周围大量菜农的化肥使用构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而且还不乏重庆城市区的垃圾和排污口。把这样一个城市地区,定义为保护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能不说是一个笑话。 要知道,在我国某种保护区的设定,一定会与某些部门的利益紧密相关的。所以,在现实中很多保护区的设立,并非总是科学合理的。例如,当年轰动了全国的周老虎造假案,其背后还不是某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为了建立末须有的老虎保护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网民的力量揭露出了造假的周老虎。那个假保护区的设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对于造假的照片,不仅有专家的鉴定意见,而且还有官员信誓旦旦的用官位担保。可见,某些政府部门对建立假的保护区的积极性有多么强烈。 长江鱼类保护区的建立和历史,表面上看,正如南都所报道的“ 2000 年,为弥补三峡工程对长江珍稀鱼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国务院将原四川省长江合江 —— 雷波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年后,为了给处在保护区内的向家坝、溪洛渡两座大型水电站让路,国务院将保护区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到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还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并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实际上,还有一些反应保护区变更的内幕和细节,很有必要告诉大家。 当初“长江合江 —— 雷波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护“三条鱼”(即: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然而,当时保护区所要保护这三条鱼是否还存在?是令人高度怀疑的。为了澄清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能采集到要保护鱼类的标本,当时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曾经悬赏 50 万,奖励任何一位能捉到三种鱼中的任何一种的人。但是,直到保护区变更三年以后,还是没有人能捕捉到。 据说后来曾陆续有人捕捉到了达氏鲟和胭脂鱼。不过,那是在水电站的建设成功对那两种鱼进行了人工养殖并进行了多次放流之后。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采集到足够的母体,白鲟的人工增殖一直都没有能够成功。也正是因为没有人工增殖和放流,所以,至今仍然也没有人捕捉到白鲟。 这段历史说明,保护区的建立并没有保护住我们要保护的濒危鱼类。但是,科学的水电建设(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却让长江中某些濒危的珍稀鱼类起死回生。长江鱼类最终得益于水电建设的这种命运,几乎是注定的。葛洲坝、三峡的建设,让濒临灭绝的中华鲟彻底改变了命运。长江一级支流大渡河的水电开发,让濒临灭绝的娃娃鱼种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长江上游金沙江阿海水电站的建设,让当地多种裂腹鱼,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很多媒体都被反水坝的记者把持,发生在长江的这一普遍现实,却很难让广大公众了解到。这里,我们不妨以南都记者的这篇文章为例,进行一些分析。具体看看反水坝的记者是如何把水电站保护了濒危鱼类的事实进行颠覆性的报道的。 在本文中记者关于中华鲟,有这样一段报道。“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从葛洲坝截流后不久的 1984 年就开始研究中华鲟。他回忆,那会儿长江里大约还有 2000-6000 尾中华鲟。之后每况越下,到 2000 年左右,只剩下 200-500 尾。” 同时在文章后面,记者还进行了大量分析报道,转了半天圈子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葛洲坝切断了中华鲟的生命通道”。但是,对比“到 2000 年左右,只剩下 200-500 尾。”的过去,目前长江的事实却是,由于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技术成功,我们目前放流的中华鲟数目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尾。最近,由于中华鲟子二代繁殖技术的成功,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必须要捕捉长江野生中华鲟,才能进行人工增殖的被动局面,中华鲟的人工增值和放流技术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自从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温的改变和泄水所产生的大量气泡,让长江下游的水体水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生活在大海里的中华鲟为什么要费劲巴拉的游几千公里到长江上游的江段上去产卵呢?那是因为只有长江上游的冰川融水温度低,同时上游山高水急,湍急的水流中的含氧量较高。低温度和高含氧量正是中华鲟产卵所需要的。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之后,大坝的水温分层已经让三峡下泄的水温与长江上游接近。大坝的发电和泄水又让长江下游某些江段水体中的含氧量大幅度的增加。这样,三峡的建设就相当于把长江上游适合中华鲟产卵的条件,搬到了下游。于是,三峡蓄水后中华鲟自己已经在长江的下游建立了多处自然繁殖场。 然而,对于这样一件完全出乎了人们预料的天大好事,我们反水坝记者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如今这个唯一的产卵场位于繁忙的宜昌港附近。但却因空间不够,产卵过于集中,很多鱼都喜欢吃中华鲟的卵,导致鱼卵损失很多。同时,码头建设、船舶频繁航行停泊、污染等人类活动,对集中在此的中华鲟栖息和产卵均造成直接威胁。” 其实,记者完全不理解,中华鲟新的产卵场的建立,不是取决于那个地方的地形地貌,而主要是取决于那里的水温和水质。因此,记者对新产卵场的所谓“唯一”和“狭窄”的担心和抱怨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所谓“很多鱼都喜欢吃中华鲟的卵,导致鱼卵损失很多”的现象,在原来长江上游的产卵场也同样存在。至于“码头建设、船舶频繁航行停泊、污染等人类活动,对集中在此的中华鲟栖息和产卵均造成直接威胁。”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有些多余的。因为,目前中华鲟的新产卵场恰恰就是在这些“威胁”之下,建立起来的。这说明,即使有了这些“威胁”,三峡水库下泄出来的水体,仍然可以满足中华鲟产卵的要求。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保持三峡水库的水质不变差,这些所谓的“威胁”都不会是什么问题。 南都记者为了能掩盖葛洲坝三峡建成之后,中华鲟种群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的这一历史事实,还故意引证说“诸多因素中,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杜浩博士认为,水电工程还是最主要的影响。‘捕捞也有影响,但资源有一定的量,你不会把它捕尽;挖沙,在这儿挖了,你只要保持住长江的通联性,它会跑那一块儿;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污染的影响在长江流域也是存在的,但面对污染,水生生物至少可以选择迁移。但通道被阻碍,比如把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的产卵场被填了,它就没有选择了。’” 这种言论虽然出自一位水产研究所的博士,但却是非常的不专业和不符合事实。如果对于珍稀鱼类来说,真的有“捕捞也有影响,但资源有一定的量,你不会把它捕尽”的话,那么为什么有当年我们合江保护区内要保护的三条鱼,就是捕捉不到 ? 这位专业博士也许不知道,现在的过度捕捞,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打鱼的人数众多和渔网网眼过小的问题,而是“电鱼”和“炸鱼”。所以,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位常年从事鱼类保护的实地工作者亲口告诉我们。越是国家要保护的珍稀鱼类在市场上的售价越高,这就导致人们更愿意为了逐利而冒险采用非法的捕捞手段。所以,目前很多长江珍惜鱼类所面临的现实是,越是国家要保护的鱼类,灭绝的速度越快。其原因就是非法的过度捕捞。 水产 博士的“污染的影响在长江流域也是存在的,但面对污染,水生生物至少可以选择迁移”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反坝人士为什么就不联想一下,既然,有这个道理成立,深入到重庆主城区的小南海地区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为什么你们还要大造舆论说那里是长江珍惜鱼类的最后栖息地呢? 最后,水产博士的“水电工程还是最主要的影响”和“但通道被阻碍,比如把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的产卵场被填了,它就没有选择了。”的说法,完全是不符合事实的谎言。通道被阻碍,并非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可以有很多辅助过坝的手段。这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证明。否则的话,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河流上都建有了水坝,那么全世界的(洄游性)鱼类,岂不早就全都灭绝了?此外,即使有人真“把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的产卵场被填了”,我们也请水产博士放心,中华鲟绝对还会找到其它的新的产卵场。因为,能否变成产卵场决定的因素,不是那里的地形地貌,而是三峡水库下泄的水温和水质。 总之,历史的事实是:对于一度濒临灭绝中华鲟来说,葛洲坝建成之后,我们解决了中华鲟的人工增殖问题;三峡建成蓄水后,又给中华鲟在长江下游创造出了新的天然繁殖场。因此,我国中华鲟种群的数量,随着长江水电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客观的说,水电建设拯救了当地濒危鱼类命运的这种现象,几乎出现在了我国长江流域的每一座水电站建设上。公众之所以得不到这方面准确的信息,是因为我们舆论宣传常常被反水坝极端组织所误导。例如,目前为了反对小南海的开发建设,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声称长江几百种鱼类的都将如何如何。而据我了解,当地的实地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几年来在小南海地区捕获的鱼类只还有区区的 18 种。由于过度捕捞和水污染,鱼类濒临绝迹现象在长江流域已经非常普遍。目前唯一能够改变这一状况的,恰恰只有水电的开发和建设。如果我们的记者不带偏见的实地采访一下当地群众,一定会深切的感觉到水电开发对于长江鱼类保护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记者要保持客观公正。 在本篇文章中南都记者的某些采访和报道就有不客观、不公正之嫌。例如,文章中记者曾报道说“过去,大多数村民,会在夏天捕鱼为生。 7-9 月份是他们传统的捕鱼季。除去头年的 12 月份到第二年 5 月份的禁渔期,以及长江的汛期外,渔民每年打鱼平均能挣到 5 万元左右” 根据文章前后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来,所谓“渔民每年打鱼平均能挣到 5 万元左右”应该是比较远的过去,至少是几年以前的事情。而多年以前的我国农民平均收入,好像还不足五千元。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从事农业耕种和渔业捕捞的平均收入差距高达十几倍的话,那么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当然是大家都会一窝蜂的要去打鱼了。其结果当然是过度的捕捞和渔业资源的迅速枯竭。这一点其实在记者自己的采访文章中也可以得到证实。记者也采访到“张彬的妻子略微担忧,几年前,还能从长江里捕到巴掌长的鱼,现在 —— 她用拇指和食指比划 —— ‘就那么点’。” 然而,尽管事实已经如此,我们的记者还是执意要把渔业资源枯竭的责任推给即将建设的小南海水电站。因此,记者才会挑拨说“但这样的殷实日子,随着小南海水电站奠基仪式拉开帷幕,将变成未知数 —— 工程一旦完成,整个中坝岛上的几千村民,未来将不得不搬迁到一江之隔的木洞镇去。摆在张彬面前的,不仅是新的生活,还意味着他们一半的生计 —— 捕鱼,可能画上句号。” 请大家注意:南都的记者们就是用这种春秋的笔法,机敏的把渔业资源枯竭的责任推给能够保护珍稀鱼类和鱼类资源的水电建设。结合记者前面对已经建成的葛洲坝、三峡保护鱼类资源事实的否定。这篇欺骗公众和造谣污蔑水电开发的文章就这样出炉了。实际上,“长江鱼泪”确实存在,不过它的出现不仅不是在水电建设之后,而恰恰都是在水电建设之前。 确切都说,南都的这篇文章应该改名为《长江鱼泪:梯级水电站未铺开 多种鱼类濒临灭绝》。结论是:加速长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尽快的解救濒危的鱼类,这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附:《长江鱼泪:梯级水电站铺开 多种鱼类频临灭绝》 2012 年 06 月 27 日 南方报业网 杨雄 谢方 葛洲坝切断了中华鲟的生命通道,三峡令 “ 四大家鱼 ” 鱼苗减少 90% ,近期动工的小南海水电站,更把十数种鱼类逼上灭绝之路。 这是 5 月的最后一天,重庆的江面上薄云遮日。 距离重庆市区近 40 公里的下游,中坝岛将昏黄的长江水一分为二。下午 3 时左右,中坝的大溪口渡口越来越热闹。 一艘蓝色的小渡轮,突突突地载着几十筐新鲜蔬菜和十几位菜农,从中坝岛驶向对岸。张彬挤在大筐小筐的西红柿、茄子、青椒和豇豆中,闷热的船上混杂着泥土的菜香、劣质的柴油味和无处不在的汗臭。 对张彬来说,告别 5 月意味着一件事:禁渔期临末。在未来的几个月里,这个约莫 40 岁光景的男人会和岛上一些村民一样,不再种菜,转而捕鱼。 为此,他和妻子合计后,把那艘锈迹斑斑的小渔船拆得稀烂,值钱的都卖给了收荒匠。又花了两万元左右定做了一艘新船。 张彬的妻子略微担忧,几年前,还能从长江里捕到巴掌长的鱼,现在 —— 她用拇指和食指比划 ——“ 就那么点 ” 。 过去,大多数村民,会在夏天捕鱼为生。 7-9 月份是他们传统的捕鱼季。除去头年的 12 月份到第二年 5 月份的禁渔期,以及长江的汛期外,渔民每年打鱼平均能挣到 5 万元左右 —— 和他们辛苦种一年菜赚的钱差不多。 “ 普通的鱼,可以卖到每斤 50 元,江团 ( 长吻鮠 ) 可以卖到每斤 300 元! ” 但这样的殷实日子,随着小南海水电站奠基仪式拉开帷幕,将变成未知数 —— 工程一旦完成,整个中坝岛上的几千村民,未来将不得不搬迁到一江之隔的木洞镇去。摆在张彬面前的,不仅是新的生活,还意味着他们一半的生计 —— 捕鱼,可能画上句号。 细微的变化已经出现,在中坝岛最南端,一大块刚碾压平整的沙石地,很不和谐地出现在菜地和玉米地中间,那里立着一块约 1 米高的黑色石头,上面镌刻着几个红色字体:重庆小南海水电站奠基纪念。落款时间是 2012 年 3 月 29 日。 最后的保护区 站在此地眺望,长江两岸景色无异于任何一个江畔的新兴工业区。珞璜火电站的三根高烟囱,和对岸的小南海水泥厂遥相呼应。 诸多基建设施里,只有小南海水电站争议最大。 和长江干流上另外两座水电站 —— 葛洲坝水电站以及三峡水电站一样,小南海在奠基之前就被卷入舆论漩涡,有观点认为造价约 320 亿元的小南海水电站经济效益奇差 —— 据 NGO 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提供的数据: 小南海设计年平均发电量仅是与其相邻的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和三峡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的 3% 。然而,单位千瓦投资规模却是这几个相邻电站的 2-4 倍。 更大的质疑来自国内的鱼类研究专家、环保 NGO 组织以及媒体:小南海水电站所在流域,正是长江中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长江干流上唯一一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告诉《 南都周刊 》记者, 2000 年,为弥补三峡工程对长江珍稀鱼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国务院将原四川省长江合江 —— 雷波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年后,为了给处在保护区内的向家坝、溪洛渡两座大型水电站让路,国务院将保护区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到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还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并更名为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在 2005 年的调整中,小南海水电站的坝址 —— 中坝岛刚好位于调整后的保护区内。 然而, 2010 年 11 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 “ 关于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 ” 的申请,为水电站拿到 “ 路条 ” 扫清了障碍。 该申请主要是把保护区范围缩小 1460.4 公顷,调出长度 22.50 公里,将石门镇至地维大桥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长度 73.30 公里。如此调整,小南海水电项目的规划范围正好被划出保护区。 小南海工程公布后,立即引发鱼类专家和 NGO 组织的担忧和抗议。中国著名鱼类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院士解释说: “ 小南海大坝建成后将成为一道巨大的屏障,阻断洄游性鱼类向上游或下游迁移的通道。 ” 具体地说,一旦小南海水电站的大坝建成,整个三峡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大水库。像白鲟这样的极危鱼类或其他长江特有鱼类,无法洄游到上游产卵繁殖,也不能自由往来觅食,这些珍稀物种势必濒临灭绝。 从 2007 年起,相关科研单位在保护区重庆段连续两年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 2007 年 3-7 月,小南海江段通过的长江鱼类卵苗量多达 160 亿尾; 2008 年 3-7 月则有 140 亿尾。而在此江面拦江竖起一座大坝水电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长江上游 100 亿尾珍稀特有鱼类鱼苗的消失。 有国内生态学者评论说: “ 很少见到这样一个可以导致至少 10 多种物种迅速灭绝的项目,这不能不慎重。 ” 面对质疑,重庆开始寻找应对之策,并提出了 “ 补救性方案 ” :即仿建鱼类生态通道和人工增殖放流。 笼中蛟龙 所谓人工增殖放流,就是从长江里捕捉野生鱼类,进行人工取卵取精,人工授精,繁育出幼苗,放入长江,这样可以增加种群数量、延续物种。 但人为干预能否拯救长江濒危鱼类种群,或许中华鲟的命运就是答案。 自从 1971 年,长江西陵峡出口处的葛洲坝水电站开工修建,中华鲟这种恐龙时代就存在的最古老鱼类之一,洄游至金沙江一带产卵的必经路径一下被截断。 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从葛洲坝截流后不久的 1984 年就开始研究中华鲟。他回忆,那会儿长江里大约还有 2000-6000 尾中华鲟。之后每况越下,到 2000 年左右,只剩下 200-500 尾。 事实上,就在葛洲坝截流后不久,长江水产研究所就和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承担起人工增殖放流的任务,至今已有 29 年。那么依赖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是否出现转机?带着疑问,《南都周刊》记者来到荆州市太湖港仓库附近的中华鲟饲养基地。 在一个两人高的人工饲养池,我们见到了号称 “ 长江蛟龙 ” 的中华鲟。 几名戴着草帽的清洁工正在清理这个约 200 多平米的水池。浑浊的池水,从水池中央的泄水管排放出去。干净的地下水,正从池沿上方的一个碗口大的水管里倾泻而下。 五十多尾一米左右长的中华鲟,正转着圈来回巡游。浑水越来越浅,中华鲟游到了浅水处,无法再往前游了。它们那总是歪向左边的尾巴,开始使劲摇摆,尾巴卷起水浪,发出清脆的哗哗声,在这个强大的推力下,它们的身子被推向深水处。 饲养基地的场长李罗新,看着这些笼中蛟龙,颇为感慨。 1981 年葛洲坝截流前的每年七八月,一群七八百斤重,纺锤形,批五行硬鳞的黑色大鱼,遵循着上亿年的本能,摇摆着歪向一边的长尾巴,从大海里慢慢逆流游向长江金沙江下游,以及长江上游的八百里河段,并在这个河段的 20 处产卵场产卵。 接下来,它们会在八百里河段度过了一个冬天。 第二年 10 月底,产完卵后,中华鲟再游回大海 …… 然而,葛洲坝建成后,这个过程被中断了,中华鲟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后又进入濒危动物名单。最后, “ 长江蛟龙 ” 不得不游进逼仄的饲养池。 刚开始,鱼苗繁殖成功后,不到 20 天就死亡了。 这个问题,一度成为饲养基地中华鲟人工繁殖的瓶颈。 1997 年,在改进基础设施、水温、水质和饲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瓶颈得到突破。幼鱼苗也从最初的五六厘米长增长到 10 厘米左右。 1998 年左右,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可以达到 10-20 万尾的批量生产了。 实际上,从 1983 年到 1998 年,长江水产研究所一共向长江里投放了 400 多万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放流的地点,主要在宜昌和荆州一带。 然而,中科院水生研究所在后来做出的资源评估调查的结果并不乐观: 1990 年代中期开始的幼鱼放流,对补充中华鲟资源增长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人工放流的鱼只占资源总量的 3% - 5% 。而同时显示中华鲟产卵群体较大坝截流前下降了 50% 。 “ 成活,不是指长江,有的是在海里面。但是这个 ( 成活率 ) 没有确切的数据,我们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我 1998 年放的鱼,到现在还没有从大海里回来。 ” 李罗新说, “1998 年放了两万多。成熟之后才会回来。按道理,雄的成熟的要 14 年,雌的要 18 年。现在还没到那个时间节点。 ” “ 我们还在等待。 ” 而另一个补救措施 “ 过鱼设施 ” ,在中国论证了近半个世纪,专家、主管部门、建设方总是无法达成共识 —— 结果就是,葛洲坝没有鱼道、三峡工程也未修建鱼道。 如今,过鱼设施被重提。作为小南海水电站鱼道研究设计专家之一,危起伟说打算在重庆小南海做一个水利模型,并在水利模型上加一个鱼道来试验。现在,这个模型还没开始做, “ 我们想做一个 1 比 1 的实体模型,但涉及到投资的问题,还没有被对方接受。 ” 濒危鱼类研究专家 张辉 博士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即使是小南海水电站的鱼道修建成功,也不能让所有的鱼类都通过。 “ 鱼的大小和生活习性都不一样,目前在国际上综合性的鱼道还很少有成功的案例。 ” 被大坝截断的命运 自从葛洲坝截流,洄游性鱼类就沦为了大坝下的囚徒。 29 年前,就在研究机构开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同时,野生中华鲟的产卵场,被迫从长江金沙江一带,转移到葛洲坝以下 30 多公里处。 如今这个唯一的产卵场位于繁忙的宜昌港附近。但却因空间不够,产卵过于集中,很多鱼都喜欢吃中华鲟的卵,导致鱼卵损失很多。同时,码头建设、船舶频繁航行停泊、污染等人类活动,对集中在此的中华鲟栖息和产卵均造成直接威胁。 诸多因素中,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杜浩博士认为,水电工程还是最主要的影响。 “ 捕捞也有影响,但资源有一定的量,你不会把它捕尽;挖沙,在这儿挖了,你只要保持住长江的通联性,它会跑那一块儿;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污染的影响在长江流域也是存在的,但面对污染,水生生物至少可以选择迁移。但通道被阻碍,比如把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的产卵场被填了,它就没有选择了。 最大的人为干扰始于 2003 年。 “ 三峡大坝截流以后,产卵场区域水温变化减缓带来了滞温效应,导致中华鲟推迟了产卵时间达一个月左右。和人类一样,该产卵的时候不能产卵,会影响到其生理发育和胎儿的正常成长,甚至导致难产。 ”2007 年首次出版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称。 这份报告是在 2007 年首届 “ 长江论坛 ” 后形成,对长江鲟类的数量和种群变化有详尽统计。数据显示,自从葛洲坝截流以来,每年回到产卵场的成熟鲟鱼下降 50%-75% ,而且从 1995 年开始种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雄鱼锐减,到了 2004 年秋,雌雄比甚至高达 18 比 1 , “ 必将导致中华鲟繁殖困难,长期而言,遗传多样性将丧失,结果导致自然种群的绝迹。 ” 其他鲟类的命运,和中华鲟并无二致。 “ 水中大熊猫 ” 白鲟,学名中华匙吻鲟 ( 因吻部类似象鼻,也称 “ 象鱼 ”) ,正是葛洲坝的最大受害者。 1996 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IUCN) 红色名录认定白鲟为极危 (CR) ,这种长江最大的淡水鱼也成为了所有鲟科里最接近灭绝的种群。 2003 年 1 月 9 日 ,一尾被南京渔民误捕的长江白鲟,在抢救 27 天后,终因心力衰竭,死于江苏昆山东方中华鲟养殖基地。这只还没有来得及命名的白鲟,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后一只长江白鲟。 危起伟说,同年有人在四川宜宾发现了一条 3.5 米长的白鲟。但在三峡水电站落成后,长江中上游就再没有白鲟的踪迹被报道过。 “ 白鲟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吃的鱼比较大,要求的食物供给大,十公斤的鱼才能养活一公斤的白鲟,因此需要很多资源才能养活。并且,它产卵之后,必须从葛洲坝上面下来。但是下来之后,可能没有适合它繁殖的地方,它再要上去,就上不去了。如果再过 20 年,再没有发现,我们可以宣布它灭绝了。 ” 危起伟说。 此外,达氏鲟的资源也非常稀少, “ 处于极危状态 ” 。 随着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梯级水电站的全面开展,危起伟说,除了鲟类以外,长江里其他鱼类的命运也堪忧。比如喜欢吃中华鲟鱼卵的圆口铜鱼,这种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及其他支流中, “ 它在长江上游产卵,卵要漂流到中下游孵化,但中下游现在很少发现这种鱼类有成熟的。 ” 金沙江包括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在内的四座相当于两个三峡的巨型水电站一旦建成, “ 这个鱼可能也要灭绝了 ” 。 “ 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的鱼类主体,在食物链的循环中起主导作用。鱼的上下交流,能带动很多东西的流动。如果这个鱼没有了,那水的净化能力就会很差。 ” 而且,长江水生系统并非孤立的,与陆生生态系统 ( 主要通过鸟类等 ) 及海洋生态系统 ( 通过洄游性鱼类等 ) 相互联系,水生生物多样性丢失,将引起相应生态系统的失衡。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 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 ” …… 古往今来,长江鱼曾唤起人们的无限向往,从淞江四鳃鲈、江东鲥鱼、鄂州武昌鱼,再到沱江的江团,无数佳话流传。 现在,长江沿岸的城市,还有多少野生江鱼? 6 月初的一个上午,我们走进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关山生鲜市场。 40 岁的鱼贩叶光城的鱼摊上,摆满了 10 几个塑料桶,里面养着鲜活的鲤鱼、鳊鱼和黑鱼等。这些鱼,都是他从江苏、安徽和江西的养殖场买来的。据他介绍,其中只有黄骨鱼还是野生的。 叶光城回忆,十几年前,每到捕鱼时节的清晨,武汉白沙洲的长江边一片热闹景象。渔民们满载着鲜活的海鲜归来。很快,船舱里的江鲢、鳊鱼、鲤鱼、草鱼、鲫鱼、刁子鱼这些长江里最常见的鱼,就被前来收购的鱼贩子一抢而光。 彼时,武汉生鲜市场上,卖的都是野生鱼, “ 谁会吃家养的呀? ” 江鲢,这种武汉的特产鱼类,头大体长,通体滑白,常被武汉人用红焖烹制成餐桌上鲜美菜肴。但在关山生鲜市场,这种以往常见的淡水鱼,几十家的鱼摊只有四五家还有一两条摆放着。 相似的景象,同样在长江下游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鄱阳湖延续。 39 岁的詹北山,从小跟着父母在鄱阳湖上打鱼, “ 生在湖上,以湖为生,以船为家 ” 。对比几十年来的捕鱼情况,他估计近十几年来,鄱阳湖的野生鱼类资源,几乎整体减少了 6 成左右。 通连长江的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洪水期和干枯期交替,极易受到长江影响。自三峡大坝开始蓄水之后,鄱阳湖的水位就明显减低, 2011 年的大旱几乎让鄱阳湖变成了草原。 早在 2008 年,河海大学董增川教授在《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与对策》一文中就写道: “ 当长江流量减少时,会造成 ( 鄱阳湖 ) 保护区内水位不同程度降低,直接或间接影响鄱阳湖的植被、鱼类和鸟类。 ” 在众多急剧减少的鱼类资源里, “ 长江三鲜 ” 给詹北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鲥鱼、刀鱼和河豚因为味道鲜美,被食客们赞为 “ 长江三鲜 ” 。但现在,刀鱼的产量却越来越少。 前几年,在鄱阳湖,渔民一天还能捕几斤刀鱼。 每年清明节前,二三两重的刀鱼可以卖到上千元一斤的价格。但这种越来越少的长江淡水鱼,价格曾一度被哄抬至每公斤 5000 元。 2012 年 4 月 2 日 ,一条 325 克的长江刀鱼王在张家港被拍卖至 5.9 万元的天价。 詹北山说,从去年开始,鄱阳湖里连刀鱼也没有了,有时候几天都见不到一条。 河豚则消失得更早一些,已有十几年没在他的渔网中出现了。而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鲥鱼,则更是少见。詹北山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鲥鱼的产量,还可以达到每年 2000 多吨。而现在,几千元一斤的高价,也很难买到,几乎绝迹。 “ 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 ” 。长江上游的四川渔民,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他们俗称中华鲟为 “ 腊子 ” ,白鲟为 “ 象鼻鱼 ” ,而胭脂鱼则是 “ 黄排 ” 。这些往事,如今只能追忆。 说起这些,中坝岛的渔民张彬如数家珍: “ 我小时候 (1970 年代 ) ,腊子多得很。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最多,每天可以打几条,几角钱一斤。 ” “ 以前还有象鱼 ……” 他神采飞奕地比划着。 “ 你还记得最后一次见到象鱼是哪一年? ” 记者问。 他望着江水半响,最后摇摇头,尴尬地笑了。 “ 要是以后江里没有鱼了,你们怎么办? ” 一丝为难的神情在张彬脸上掠过。沉默了几秒后,他低声答道, “ 我们担心的是赔偿,征地的赔偿。 ”
4348 次阅读|7 个评论
马英九“久仰”了韩寒一下 又怎么样?
热度 2 hailang0 2012-5-5 10:49
这张图片和消息耐人寻味!总以为韩寒很市场,没有想到他也很politic的!这位长江社的腕儿。 【鱼眼看世界】马英九对韩寒一声“久仰”,为何乐翻全场 有人说方韩大战让韩寒的名誉严重受损,其实我看不尽然。关键的问题是不管韩寒最终收获的是好名声还是臭名声,这一点都不重要,无论好坏他都聚拢了人气,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韩寒同学从实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娱乐明星。 5月3号下午,马英九在总统府会见10多位大陆高科技及创投人才,其中就包括韩寒。这就是说,正是因为众多人气的聚拢让韩寒的地位拔高了,才有了今天这样 难得的际遇。所以,从表象上看方舟子是让韩寒感到了难堪,但这无疑等于为韩寒又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而且是规模浩大的广告。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马府内的这 次会见,韩寒更是少有的亮点,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马英九在与韩寒握手时说了声“久仰!”一时引得满堂哄笑,由此可以证明韩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绝不可小觎。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3264472
个人分类: |341 次阅读|3 个评论
五古·崇明
benjaminliu 2012-4-22 22:50
  这首诗的关键在“自居波澜间,不送左右抱”二句。正是因为脑子里突然有了这个妙喻,我才诗兴大发,吟成此章的。 仲春游申江,憾失崇明岛。 西水来绝嶂,东云行太皞。 甜芦生雨畦,腴蟹育汐藻。 乌瓦吴越楫,朱檐巴夔稻。 自居波澜间,不送左右抱。 愿立复千岁,莫湮北泓道! 注:崇明岛居长江南北泓道之间,自唐迄今,出水凡一千四百年。若湮北泓道,则并于左岸矣。
个人分类: 文艺|2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笔之103:《个性》“君好奔腾我爱文”
uvard 2012-4-19 20:00
个性 黄河长江不同根, 百川广纳皆成龙; 君好奔腾我爱文, 彼现浑浊此展清。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毕业论文致谢
热度 13 fengzhigu123 2012-4-14 19:43
年少之时,文得尝与先祖父笑谈心所冀望之地。驽劣年少无状,雌黄南国水乡,言吴侬软语或可怡人怡情焉。祖父规劝驽劣:“北方可长居,南国多水患,吾北人多居恐不安矣。” 少时记忆渐趋颓靡,独祖父之言容深镌心间。祖父寄望驽劣颇深,殁于驽劣高考半载前夕,距今已飘飘七载有余,而文得业已偏安江南锡城一年有半矣。 乙酉年,文得背井离乡,赴西南蜀地求学,益州四载,繁华几秋。又于己丑年北上京城,匆匆碌碌,沉沉浮浮。满一年又南赴锡城,终是坐定江南,差强圆儿时荒唐一梦矣。 锡城据长江三角洲之利,依傍太湖,素有“太湖明珠”之美誉。又京杭运河穿城而过,工业繁盛、仓禀富庶、人才济济,实物华天宝之都也! 锡城两载,多与吾师熊楠相处,吾师修养醇厚、见多识广,教文得以知识,授文得以思想,治学严谨、严以待徒。与文得虽持师徒之名,实有父子之情。吾师惊得恶疾之后,对文得亦是教导有加。师母胡氏,尝在吾师病房之中教文得以自强上进之理,言之凿凿,情之恳切,尝令文得汗颜。亲身父母,亦不过如此。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大抵亦是言说此情,古人诚不我欺也! 吾兄台北林氏,辞乡北归,嫁桂滇女,定居魔都。为人淡泊名利、做事摘叶飞花,心思缜密,能力高强,懂三、四鸟语,通中、西膳方,文得偶像是也。吾兄待弟之道号曰:“填”,实乃“填鸭”之“填”也。兄长曾携弟品普鲁士之美酒,尝台湾之餐点,又尝养文得以种种台北零食,赐文得以衣物杂货等诸细作,与文得谈天论地、纵横四海。此番兄长之情,又怎言说? 又有兄长陈氏之鸡蛋、香蕉填之以胃,师兄李氏之提携教导填之以道,同门小李氏之谦谨体谅填之以怀。文得血肉之躯,何德何能受此种种恩惠,幸运若此,夫复何求? 又有小弟项氏,尝一起玩耍嬉戏、打球钓鱼,好玩伴也。又有钱氏女子,与文得皆是文艺青年,对文得亦是关照有加,在此谢过。 又北京之孙广生、张国强和刘国强等诸老师,霍群海、冯兴田和鞠煜等诸师兄,对文得亦是不吝赐教,在此一并谢过。 有道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文得亦道:“前路漫漫,来日方长”。 文得谨拜! 文得再拜! 文得三拜!
个人分类: 散文天下|6174 次阅读|30 个评论
黄鹤楼冬泳队以横渡长江的方式庆祝祖国60华诞
热度 4 yanjx45 2012-4-7 21:24
(2009 年 10 月 1 日发布} 2009 年国庆节前,严老师与 武汉市黄鹤楼冬泳队 一起横渡长江,即将下水前和到达彼岸后都曾合照了多张照片,并在网上发布 ( http://bbs.chinaswim.com/viewthread.php?tid=205411 )。 其中部分照片曾被选入一组以横渡长江为主题的大型挂历正式出版。 照片说明: 不管是上班的,还是做生意的游泳队员,挤出时间于 9 月 30 日下午 3 点相约在黄鹤楼冬泳队游泳基地(长江一桥武昌桥头堡附近),在我队周工花近一个月时间精心准备的伟人宣传彩船引航下, 36 名队员依次下水,向汉口江滩三峡石广场游去。一路高歌、欢呼、互帮互助。总共用了 40 几分钟,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 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64岁的严家新教授(当时是2009年)。 附注: 我原来多次参加过官方组织的大型横渡长江活动,此类大型群众活动非常劳民伤财,对参加横渡人数的限制很严,而且每次横渡前要集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太浪费时间(对多数人来说完全是多余的)。 近几年民间自发组织的小型横渡活动非常灵活机动,成本低廉,每个人都自备新型救生器材,以小组互助的形式进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此类横渡活动其实也相当安全。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打破对横渡长江的神秘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横渡长江。 横渡长江其实并不难,只要能连续以正常速度轻松游1000米的人,都能轻松横渡长江。有相当一部分坚持锻炼的人到八十、九十岁还有横渡长江的能力。如果不出意外,我相信我届时也能。 附录: 武汉目前最大年纪冬泳爱好者---87岁的黄作均老人破冰游东湖 “ 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 这是黄作均老人对采访他的记者如是说。 每天早上5点半,黄作均老人准时起床,吃完一块面包、喝上一杯牛奶后,随后骑车前往东湖之滨的磨山。 在东湖岸边,老人活动一下身子,然后轻舒手臂,拨水入湖。随着湖水一起一伏,他花白的头发在水面盘旋。 黄作均曾是省体育局的一名田径教练,多年爱洗冷水澡,但总觉不过瘾。退休闲下来后,1996年,他加入了东湖冬泳队,坚持冬泳已10年,目前是武汉冬泳界年纪最长的一位。 黄爹爹说,冬泳除了促进健康,还让自己体会到意想不到的快乐。提起前些日子的破冰游泳,老人意犹未尽: “ 在铺满薄冰的水中游泳,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所向披靡的破冰船,身体往前游,冰就乖乖地往后跑,很有意思!冬泳让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 黄爹爹一直过着非常有规律的生活。每天5点半准时起床,晚上9点半睡觉。冬泳时带上游泳圈,以防万一。 “ 除了大雪,大风,大雨等不好天气外,我都会去游泳,从不间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44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何评价一位研究生的学术是否成功?
热度 5 wdkingyong 2012-4-7 08:45
昨日,“长江学者”开座谈,谈到他手下的门生,最后总结道: 要论学术成功,美国学生排第一 ! 我没有机会向他请教,也无法得知他所指的“学术成功”到底是什么。 是学术科研?SCI?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为什么要以学术成功来评价一位研究生,这是显然的事。 那,到底什么是学术成功呢?需要达到哪些标准? 进而言之,如何评判一位研究生的学术是否成功呢? 请各位积极拍砖!
53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鄱阳湖建坝的思考:未来鄱阳湖地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与途径(6)
xiqingchen 2012-4-3 10:58
关于鄱阳湖建坝问题,我已经在“鄱阳湖建坝的思考---兼谈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的影响”这一标题下作了较多的评述(1-5),但尚未给出我自己的观点,鄱阳湖大坝、或“湖控工程”要不要搞? 首先,我认为如果不搞这一工程,通过其它途径也能合理解决江西省关切的地方利益问题,此为上策。我相信江西省地方政府要搞鄱阳湖大坝的初衷是为了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不是追求政绩、或所谓“形象工程”,不会像某些工程部门,是从企业利益出发,仅仅为了从该工程中分一杯羹,这是讨论问题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是成立的,那么,
个人分类: 健康长江与流域管理|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迫切希望信息类相关的“千人”、“长江”、“东方"加盟上海理工
tyfond 2012-3-15 15:55
迫切希望信息类相关的“千人”、“长江”、“东方"加盟上海理工计算机学科。
个人分类: 研究生工作|2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贯彻始终的激励性制度
yunshui1982 2012-3-10 07:49
为了奖励和激励我国能够出现更多的人才和引进海归人才,全国各地都实施了一些学者计划,如“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等等。这些学者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人才的出现。在挑选学者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项目和论文,这些要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出人才。可是在评上学者之后,这些人的成果就开始缩水,因为,现在各个高校有的只是要学者的名声,加上有的学者评上之后,凭着这个称号,享受较高待遇。这里面也不乏一些学者继续努力,利用现有的身份,创造了更多成果。 我想一项制度不仅要在事前有激励性,在事后也要一定的激励性,不然大家都会在事前积极的做事,而在成事之后就不努力工作了。这不是一项好的制度。我国目前很多制度都带有这种性质,评上教授后,就可以歇业,搞其他东西了。不过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开始注意这些问题了,五年一考核一评,不行的就下。也许大家感觉这也太严厉了,但是,不这样作,那些评上的人,始终不劳而获的获得一些东西,占有了资源,使青年人不能使用那些资源,阻碍了青年人的发展。 希望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多考虑激励性,带有激励性的制度,才是一种好的制度,而且这种制度,在全程都要带有激励性。这里的激励性不仅是靠奖励来激励,有时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如果学者和教授在评上后,五年考核一次,不行就下台,我想,他们会继续努力工作。实际上,凭他们已有的平台,完成那些任务并不难。只是不想再看到,一些教授评上之后,再也看不到成果了,随着时代和技术进步,他们就逐渐落后了,但是他还是教授,还是说话有地位,虽然有时他们不懂那些技术或者知识了,多可悲的事情。
个人分类: 评论|2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沁园春·鑫长江(原创)
wenfeng1123 2012-2-19 17:04
沁园春 · 鑫长江( 2012 年 1 月) 畜牧现状, 群雄逐鹿, 竞争扩张。 望长江内外, 产销两旺; 公司上下, 激情昂扬。 携手桂柳, 永燕合作, 欲在华东露锋芒。 十二五, 丰绩献给党, 定创辉煌。 饲料淮海打响, 引诸多豪门勇来闯。 近苏鲁豫皖, 养殖密集; 畜禽 水产 , 潜力市场。 汇聚人脉, 科技创新, 精细管理是宝藏。 放眼量, 数行业朝阳, 和谐长江。 畜牧小兵 - 文峰随记于丰县大沙河
个人分类: 思绪万千|3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母校又一个长江学者走了
热度 1 gaojiange 2012-2-19 10:09
离开母校半年多了,偶尔转一下,关注一下学校的变化。早晨,去论坛转一转。惊讶的看到母校又一个长江学者走了,还是自己所在学院的。 信息如下: 2012年2月16日,浦玉忠校长亲赴南京禄口机场,迎接我校新引进的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邓林红教授来校报到。这是常州大学发展史上迄今引进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也是常州历史上引进的第一位“长江学者”。邓林红教授全职加盟常州大学,标志着我校“人才强校”战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意味着我校人才队伍建设从高原型向高原高峰型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1年初,校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在得知邓林红教授有变动工作意向的想法后,亲自登门求贤,以满腔的热忱,表达了学校在快速发展、弯道超越进程中对高端人才的渴求。随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跟进,邓林红教授于2011年底与我校正式签约。 邓林红教授系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生物流变学科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杰出学术领军人才,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客座科学家。邓教授近几年在生物医学工程的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论文总计60余篇,被Science等权威刊物发表的论文广泛引用400余次。其中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的论文2008年获评美国材料科学领域全球“快速突破论文”。 邓林红教授加盟我校后,将依托常州市重点发展的医疗仪器装备、生物医学材料等产业,结合常州大学的特色,建立起一个能进行尖端科学研究,又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新学科的建设必将加快实现我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 浦玉忠校长亲赴南京禄口机场迎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林红 2012年2月18日,是常州大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校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在贵宾室会见了全职加盟常州大学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林红。组织部、宣传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科技处、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学科办及相关学院的负责人陪同会见。 在龙年龙城的大地上,在常州大学新年开篇的良辰吉时,史国栋书记对邓林红教授的加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邓教授的家人转达美好的祝愿。史国栋书记向邓林红教授一一介绍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早在2011年年初,史国栋书记在得知邓林红教授有工作变动的最初想法时,就上门求贤。邓林红教授今天的如约而至恰恰是记住曾经相约的真诚和情怀。史国栋书记感谢邓林红教授对常州大学的信任,相信“长江学者”的全职加盟将会为常州大学实现弯道超越提高加速度。史国栋书记要求各职能部门做好全力配合,兑现学校相应承诺,并同时要求各部门择时主动介绍职能,为邓林红教授缩短适应期,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邓林红教授对学校领导的诚挚和重视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相信常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对常州大学跨越发展充满信心。有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自己愿以实际行动与大家共同描绘常州大学的美好未来。 史国栋书记会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林红 附录: 教师代表邓林红在2011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欧书记、林校长、各位担任和未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教师同仁们、自豪的父母们,亲爱的2011届全体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 昨天上午接到学校有关部门的通知,要我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讲话。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吧!”。因为我清楚我并没有充分的资格作这个教师代表,我既没有给你们上过什么课以获得你们广泛的尊敬,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可以作为你们的表率。再者我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大场面的考验,实在胆怯的很,担心讲不出像根叔那样既哲理深厚又让大家兴奋的话语,若有半点扫兴,岂不罪莫大焉!所以一开始也力图婉言推谢,但没有被批准。大家也都知道,上级安排的任务只有全力以赴去完成,哪有推脱的道理,领导说你行,你还不行吗? 当天还有其它更急迫的任务要完成,只好晚间挑灯夜战,准备讲稿,直到夜半三更也没有想出什么宏篇大论的主题,最后决定放弃主题,随意识流说说心里话。讲稿也来不及送领导审阅了,讲得不对的地方,除文责自负的原则外,还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第一,我要感谢全体毕业生同学们,是你们的毕业才使我有这份荣耀向你们全体同学讲话。此时此刻,我站在台上,你们坐在台下,但我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对我是第一次在一个著名的大学,而且是我的母校的毕业典礼上讲话,而对你们则是即将离开学校,开启人生舞台的重大典礼,都是处女秀。二十九年前的今天,我也坐在这个风雨操场的某个位置,看起来其貌不扬的一个男孩,但内心充满着激情与期望。其后的二十九年间,从中国到欧洲再到北美,游学于哈佛等若干大学,走过了大半个世界,见识了无数美丽风光,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不断成长为两鬓斑白的中年男人并且又回到这片曾经熟悉的校园任教。我花了整整二十九年从台下走到台上,当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我总是在努力一步步向上走来,这一点绝没有辜负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期望。至少,我骄傲,我是重大人!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所有同学也会天天进步,许多同学进步的步伐会远远超过我,不需要很久,也许在母校90或100华诞时,你们中就会涌现出大批杰出的人才!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为我自豪”的含义。 第二,我想说的是,同学们就要离开母校了。母校对于我们每一个在此接受过教育的人而言就如同母亲一样永远割舍不掉。不管我们当初是如何来到这个学校的,我们在这里接受教育,获得生存必须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成长了人生的智慧。正如哈佛大学一个校门入口处刻写的“Enter to grow wisdom”----Charles W. Eliot, Harvard President, 1901。所以可以说我们真正的人生是从这里开始的,也许有的同学的爱情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呢!我常常讲,人生大事如婚姻等都有可能不是唯一的,只有大学毕业典礼只此一次,不可再来。国内外大学,尤其国外大学对毕业典礼都是极其重视的,因为其不可重复性。许多父母、亲朋就算长度旅行也要亲临见证这一关荣的时刻。去年,我儿子从多伦多大学毕业,我也不远万里前去参加。而同学们毕业离去后,母校就像母亲一样永远关心、牵挂着你们,许多年后你可能会发现当年教过你或者你接触过的老师还记得你,你的故事还有人谈起,母校的发展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你的成就。这是在血缘关系之外的另一种母子渊源关系,其忠诚度有时甚至超过血缘的母子关系。所以,我们不可能忘记母校,更不可能不爱母校! 第三,我想说的是,同学们离开母校就要步入社会。我们重大办学的一贯宗旨就是“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相帮,振导社会”。我个人以为,这是我知道的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宣言。而这里面,我认为前两条主要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如果我们不能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就辜负了同学们和你们父母对重大的厚爱,就不配做你们的老师,这一条可以说天天鞭策着我自己,不敢懈怠。而后两句,对于学校也是则无旁贷,但我认为更是同学们肩负的重任。因为同学们源源不断地从母校走出去,奔向五湖四海,通过你们的行为,服务于广大的社会,推动国家的进步和人民幸福的提高。前面说过的哈佛大学同一校门的出口面就刻着这样的文字“Depart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意。 当然,同学们走上人生旅途后会发现,前路可能并非平坦,还可能荆棘丛生。但这也正是人生的奇妙之处。人生的灿烂只有在回望中才在可能出现,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前人反复咀咬出来的味道。同学们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价值多元化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容易使人丧失对挫折和失败的抵抗力,尤其是对于从小受到宠爱和成长顺利的孩子。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注定是脆弱的,就像好钢是锻打出来的一样。同学们如果以前没有准备好,那从今天起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好将每一次挫折作为下一次成功的前奏。我最近看到《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应邀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她就避而不谈她的成功经历,而是大摆她曾经受过的挫折的龙门阵。她认为,她通过挫折和失败才认识到和做回到真正的自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我自己对她的见解是感同身受的,因为也有过许多挫折和失败的经历,但精神上却是愈挫愈奋,最后还是收获多些的。 过几天就是建党90周年纪念日了,共产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奋斗,才会有最后的胜利。有的同学可能看了最近拍的《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我就经常想,当年多么险恶的一个环境,这么一个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其间的艰难和挫折我们现在绝对难以体会,如果我们有他们当年十分之一,哪怕百分之一的坚忍不拔的精神,那还有什么是我们不可以做成呢! 最后,但不是最次要的,我想说,同学们行完今天的典礼后一定要坚持强身健体,保持心情愉快。这个话,有的同学会觉得婆婆妈妈的。但真理并不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说了一千遍的也不一定就是谎话。作为一个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的,我认真地告诉同学们,有确实的科学证据证明健康要从青年时代做起,其效果才持久和高效,不要等到年龄大了,身体出状况了才觉得健康重要了,这方面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保持健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大理石墙上就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刻下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享有可以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的宣言。 临别,送大家一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或学习顺利,并请大家常与母校老师联系,常回母校看看。 谢谢大家! 个人选修过邓林红老师的课。他的中文书写不是很好,经常想不起来怎么写汉字。不过来重大这四年,没有听说也没有找到他发表几篇有影响力的文章。不知道怎么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还是在来重大之前发表的,还有很多署名作者一起合作的。个中缘由,不知其解。 看来新来的林建华校长,让重大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内部矛盾太多了。只有在发展中一个又一个解决了。
个人分类: 随记人生【日子月份】|6152 次阅读|1 个评论
拿什么拯救你,长江?!
ScienceNews 2012-2-9 16:46
拿什么拯救你,长江?!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古往今来,长江的宏伟气势在无数诗人笔下一次次再现。 她与黄河一样,同是我们的母亲河,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不过,她的水量比黄河要多 20 倍。 她像一张弓,辐射着中国 19 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她所流经的城市中,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达到 30 个。 然而时至今日,长江的滚滚之势却一去不复返,富有生命气息的母亲河变得死气沉沉。奔腾的江流上建起了一串串的水库;每年几百亿吨的污水被注入江中;曾经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如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怀中的鱼儿濒临灭绝…… 明天,母亲河还能健康地哺育华夏子民吗?我们应该如何拯救她?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下称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 从 1978 年调入水资源保护局至今,翁立达从事长江水资源保护工作已经 30 多年了,他亲眼目睹并切身体会了长江的变化。 年纳污量相当于一条黄河 对于出生在上海的翁立达来说,武汉就是第二故乡。从 1965 年大学毕业开始,他就与这座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二十多岁的翁立达与年轻同事们最爱做的事儿就是在汉江、东湖里游泳。 “以前游泳注意安全就好,现在因水污染,东湖很多地方都不能游泳了;以前,人们都喝东湖水,现在周围好多医院、疗养院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湖中,也没人敢再喝东湖水了。”回忆过去,翁立达对东湖的变化不无惋惜。 东湖的变化就是长江的缩影。上世纪 60 年代,长江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排污量比较小;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剧烈的负面影响。 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把污染从城市扩散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农村,一个小企业往往就能毁掉一条鱼虾成群的河流。位于三峡库区的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原本是很美、很透亮的一条河,却被湖北省最大的磷化工企业兴发集团搞得面目全非,污染严重,水华频发。 目前,中国的两万多个化工企业有近一万个分布在长江沿岸,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给长江水质与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风险。 据统计,上世纪 70 年代,长江年排污量不到 100 亿吨; 80 年代末为每年 150 亿吨; 90 年代以后,排污量急剧增加, 2006 年前后,长江排污量突破 300 亿吨; 2009 年,达到 333.15 亿吨。 “这也就是说,每年几乎有相当于一条黄河径流量的污水被排放到长江。”翁立达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在长江干支流河段比例不断上升,已接近平均河长的 30% 。 通常,一类、二类水水质较好;三类可以作为水源,但不能直接饮用;四类水已属于污染水体;五类水一般只能用于冲地、浇花,或农业灌溉。 对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而言,近岸污染带是干流污染的重要特征。据水资源保护局的监测调查, 1982 年,长江干流城市江段的污染带为 460 千米, 1992 年为 565 千米, 2002 年达到 650 千米。而长江干流这 21 个城市江段的总长是 790 千米,换言之,污染带占了所监测城市江段的 82.3% 。 “污染带的水一般是四类或五类水,不能作为正常用途使用,而它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关系却最为密切。因为人们游泳主要在江边,城市自来水厂取水口也位于江边,恰恰江边的污染就最严重。”翁立达说。 像其他河流一样,长江不仅存在近岸污染带的问题,同样普遍存在上游“以邻为壑”不顾及下游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少排污口与取水口犬牙交错,对供水水质安全形成极大威胁。 长江上游河段污染相对较轻,主要是牛、羊等牲畜粪便产生的污染。而从攀枝花开始,水质出现急剧变化。 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主要开发钒钛磁铁矿,在上世纪 70 年代污染已经比较严重。在长江流域,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江段,以及岷沱江、嘉陵江、湘江、汉江、黄浦江等五条支流污染历来比较突出,一直是水资源保护局监管的重点。 90 年代,黄浦江因污染一度变得发黑发臭,一年中甚至长达 200 多天臭味熏天,严重影响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为了解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污染问题,上海市把原本排入这两条河的污水用长达几十公里的管道集中起来,只在简单地隔离掉垃圾漂浮物后,就直接排入了长江,把污染转嫁给了长江母亲河。 “作为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个城市,上海的下游没有别的城市了,但是还有长江口,还有东海。长期以来,东海一直是中国污染最严重、赤潮也最严重的海域,其根子就在长江。长江一年有 300 多亿吨的污水排入,是东海最大排污口。”翁立达说。 此外,中国化肥使用量居全世界之首,利用率却最低。流失的化肥冲进水体后形成污染,使长江水体总磷、总氮含量高上加高,导致流域内众多湖库、河流水华频发,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水体安全。 “近年来流域各地陆续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厂,长江污染局部有所控制,发展势头有所遏制,但总体而言,排污量还在增加,污染仍呈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一旦污染负荷超过了长江的环境容量,发生从量变到质变,再恢复就很难,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翁立达说。 水电站让江流“肝肠寸断” 水库首要目的是防洪。每年在春末夏初汛前,要腾出库容,而当汛期结束后,又开始蓄水。 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水电站共有 2400 多座,按照现有规划,实施后长江上游水库总库容将达到 2700 多亿立方米,调节库容超过 1800 亿立方米。 长江年均径流量量达 9600 亿立方米,但宜昌以上多年径流量为 4510 亿立方米,且年内分布不均。其中 70% 左右的径流量集中在 5~9 月份, 10 月份水量平均仅为 470 亿立方米左右,而装满三峡一个水库就要 221.5 亿立方米,由于还要按宜昌站流量 8000 立方米 / 秒的要求下泄,因而 10 月份长江上游来水量仅够三峡一个水库蓄水用。 问题是在三峡水库的上面还有其他众多水电站。如按原初步设计确定的 10 月份开始蓄水的方案,三峡水库很难蓄满水;而如提前至 9 月份蓄水,除增加防洪风险外,还会引起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中下游河段影响问题。 “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水就是电,电就是钱’。水电企业要追求效益、追求利润,就会抢水。由于水电站调度只考虑发电要求,难以保障河道防洪安全和基本生态流量的需要。可以预见,如果不加强流域统一运行调度管理,就可能出现汛前不放水,洪水时期放水的情况。到时,水电站将不再起到防洪的作用,反而要‘助纣为虐’了。” 在翁立达看来,中国水能资源丰富,适当开发利用是必要的。但现在大小公司“跑马圈水”、干支流“齐头并进”,水电站建设存在“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无序、过度发展现象。中国“水法”规定,专业规划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但现在的水电规划不是在流域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反而“绑架”了流域规划。 “当今水电规划指导思想就是‘用干每一米水头’。水电开发首尾相接,根本不考虑生态环境的要求。一些水电站违法动工,几十亿资金已经投下去了,形成倒逼机制,环保部门叫停也不管用。结果使原本一条奔腾的河流,变成了一串串的水库;本来带着生命气息的河流,变得死气沉沉。” 四川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引水式”水电开发造成岷江干支流断流达到 140 千米。河道里的水被管道引走了,水生生物死亡了,居民用水、灌溉也成了问题。因为对生态环境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成为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与邻近的都江堰工程形成鲜明对照。 湖北神农架不仅有着独一无二自然奇观,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然而就在这个国家级保护区中,却建设了近 100 个小水电站,造成许多溪流枯竭断流。 “神农架全国只有一个,首要任务应是保护。用电代替燃料,在大电网到不了的地方适当开发小水电,使农民不再上山砍柴,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水电主要采用引水式发电,无序过度开发,点多面广,对生态负面影响很大,甚至是毁灭性的。”翁立达说。 作为长江上游的龙头水库,虎跳峡高坝的规划也饱受争议。高坝建成之后,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的景观将永远消失。 事实上,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累积性、叠加性等特点。过多的水电站不仅让滚滚长江“肝肠寸断”,而且还扰乱了很多水生生物上万年来所形成的生物节律,破坏了他们的栖息场地,使它们或面临品质退化、或面临种族灭绝的灾难。 中华鲟是江海洄游的鱼类,每年 10 月份到上游金沙江产卵,然后再回到下游,几千万年来皆是如此。然而, 1982 年,葛洲坝截流之后拦断了它们的洄游之路。因为没有了在上下游自由穿梭的“鱼道”,它们最终只能在葛洲坝下形成新的产卵场。但新生代的中华鲟雌雄比例却严重失调,且品质退化,至今中华鲟二代繁殖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与中华鲟相比,白鳍豚已经灭绝。 2006 年,有关专业机构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一条白鳍豚,这个虎头虎脑、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珍稀物种再也难以延续。 同样,与刀鱼、河豚鱼一并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也走向了与白鳍豚一样的命运。鲥鱼是江、湖洄游型的鱼类,主要产卵场在赣江。上世纪 70 年代鲥鱼还很多, 1974 年产量为 157 万千克, 80 年代急剧减少, 1985 年减少到 13 万千克,现在已基本灭绝。 鲥鱼的灭绝与上世纪 80 年代截流的江西万安水电站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鲥鱼主要的产卵场位于万安水电站的下游的峡江江段,水电站兴建以后改变了鲥鱼产卵所需要的水文情势与水温,同时破坏了它的产卵场和栖息地。 20 多年下来,造成了鲥鱼灭绝。 对长江“四大家鱼”的调查发现,大量水电设施的建设,已使大坝下游的家鱼产卵期推迟了 20 天。如果长江上游水电站密集的梯级开发按规划完全实施,包括虎嘉鱼、娃娃鱼、水獭、水口裂腹鱼在内的长江上游 100 多种鱼类将全部灭绝。 “说到底,我们国家以 GDP 为主导的观念要改变,不能动不动就以 GDP 论英雄,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一条河不光是为了发电的,水能利用应该适度、合理,为什么不能给鱼类让出一些河段和支流呢?”翁立达说。 南水北调恐“拆东补西” 目前,世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可达 160 多项,分布在 24 个国家。其中,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量达到 148 亿立方米,为已建调水量最大工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输水线路为 900 千米,是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年调水量为 52 亿立方米。 中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跨越长江与黄河流域实现对水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压力。然而,跨流域调水在为缺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的同时,也给调出流域带来负面影响。 “三水循环中,地面水蒸发变成空中水,然后降雨到地面形成地表水、地下水,这种循环基本是按流域为单元来进行的。跨流域调水把一条河流的水调到另一条河流,就打破了这样的规律,所以必须要慎重。”翁立达说。 因为水资源分布不均,北丰南枯。从 1960 年开始,加利福尼亚州用 13 年的时间在州内实施了“北水南调”工程,不仅解决了南部洛杉矶等城市的用水问题,还使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州。 然而,由于“北水南调”工程截取了原来流向旧金山湾区的大量水源,导致湾内水体因缺乏清洁水的调剂,水质变坏,海湾生物数量减少;同时,被称为美国“西南部生命线”的科罗拉多河,因为大部分水调给了加州,多年下来不仅河流径流量减少,本该进入墨西哥湾的河水,已长期断流。 “跨流域调水引起的后果应该得到重视。如果这种变化是趋势性的、不可逆的,那就要慎重。从生态环境角度方面来讲,跨流域调水是否会影响到流域水资源正常循环的问题,还研究得不够。” 翁立达举例说,美国原计划在全世界修建一个最大的调水工程,从全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美国与加拿大边境的北美五大湖调水到加州。如果这个工程成功了,将成为世界上调水距离最长、调水量最大的工程,对于加州的发展将形成巨大支撑。但他们已放弃了这一计划,正是因为考虑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原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调水总量到 2050 年实现 448 亿立方米。如果工程按预期完成,将成为世界上调水量最大的工程。然而,目前实现这个目标却存在一定难度。 现在,西线工程争议很大,已基本停止。因为长江上游可调水量有限,如果把雅砻江、大渡河上游一些支流的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是更多的河水调走,对当地影响显然过大;不仅如此,由于当地少数民族把一些河流看做神河,更使调水工程面临更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中线工程一期可调水量预期为 95 亿立方米,二期为 140 亿立方米,三期为 190 亿立方米。而目前即使是在丰水期,丹江口水库上游总径流量仅有 300 多亿立方米,因此,实现第一期工程的目标已经有些勉强。 东线可调水量相对比较大,但是也存在水质污染的问题。 “我们必须把节水放在首要位置,遵循朱镕基同志对南水北调提出‘三先三后’的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翁立达说。 开展长江保护工作的 30 年来,他体会最深的就是保护长江的重要性与艰难性。 1978 年,人们脑中普遍还没有形成环保概念,很多污染严重的工厂都在赤裸裸地排污。造纸厂排放的泡沫,可以沿江漂浮好几公里;现在,赤裸裸地排放少多了,但是偷排现象还是很多。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又是战略水资源。现在黄河没有水了,长江可以救助;将来长江出了问题,谁来救?” “不论是水质污染、水电开发、还是南水北调,长江都不允许出问题,这是‘零容忍’的问题。我希望我们能留下一条完整、健康、清洁的长江给子孙后代。”他说。■ 洞庭湖长江口污染。 本刊见习记者冯丽妃 长江干流支流水电站分布
2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辩证的看待三峡蓄水与长江河湖关系的变化
热度 4 zbt92 2012-1-12 10:02
文 / 水博 2011 年初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当时人们纷纷猜测这是不是三峡大坝的建设造成的?不过,根据随后披露的一些数据来看,长江中下游大旱的主因是同期的降雨量偏少。数据说明 2011 年 1-5 月份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中下游区域以及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降雨量,都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拦蓄了去年的一部分洪水的蓄丰补枯的调节作用,长江的水位还将下降(荆江河段 0.5 到 0.8 米,九江河段 0.2 到 0.5 米)。 尽管如此,三峡水库的调蓄对长江中下游的湖泊的水位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目前,业内专家普遍承认的现实是,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下游的泥沙含量大幅度下降,中下游的一些河段已经由原来的淤积河段转为冲刷河段。因此,由于河床下切造成同等流量下的长江水位下降,连江湖鄱波湖和洞庭湖的湖水位下降,两湖的水域面积和水量都已经大幅度的减少。 最近,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匡耀求,通过分析 近期的卫星影象(下图 1 )发现,两大湖泊几乎已经不见水域的踪影,原来湖泊所处位置除了残留的几片水塘外,只见荒滩和野草。对比 5 个月前同一区域的遥感影象,可以看到此时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水域面积还接近正常状态。而除此二湖之外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其它湖泊(如太湖、洪泽湖、巢湖、高邮湖以及洪湖等)水域面积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除这两大湖之外,长江下游的其它湖泊都已经都过闸坝控制,可以不受长江水位变化的影响。因此,由于三峡蓄水后引起的长江下游的水位下降不会对那些湖泊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为了应对三峡蓄水后对河湖关系的影响,江西的鄱阳湖也在积极准备建设闸坝,以便实现对鄱阳湖水位的人为控制。对于这一工程的实施,社会各界的褒贬不一。 由于长江水位与湖泊的关系非常复杂,在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情况下,不便对鄱阳湖闸坝工程的利弊作出评判。不过,对于鄱阳湖建闸坝的原因,是解决三峡工程对下游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说法,总觉得不大合适。三峡大坝建设前,我国长江上游的水电开发还都比较少。因此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地上悬河。为了应付不断高涨的长江防洪的压力,长江大堤不得不逐年加高。很多人曾经批评长江的通江湖泊纷纷阻断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长江河道的泥沙淤积后各地防洪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假设我们不建设三峡,任凭长江的地上悬河的位置不断的上涨,那么鄱阳湖为了防洪不得不建立闸坝,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由此可见,三峡建成后的清水下泄,让不断上涨的长江河床,变成了下切并非就是什么坏事。幻想长江的河湖关系永远不发生变化是不现实的。以前,由于长江的不断淤积,为了防洪各大湖泊纷纷建闸、建坝,大家谁也不会说什么。现在,三峡的建设改变了长江河道的变化趋势,从不断的以前的淤积转变为下切。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全局上来看,这绝对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大好事。当然,好事也不可能是绝对的什么都好,没有一点副作用。若干年后,当长江的地上悬河逐渐地恢复了原貌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逐渐的恢复很多湖泊与长江的自然连通。 当前的为了防止鄱阳湖水量流失的建坝与以往的其它湖泊为了防洪而建坝,也有本质的不同。那时候我们对长江的洪水束手无策,从长江全流域来看,不建闸坝就无法防洪。而今天则不一样了,鄱阳湖的水位下降问题,也未必非要靠建坝才能解决。 当前,三峡和长江上游的一系列水库建成之后,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重新认识长江下游湖泊的作用。过去的湖泊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的功能,而今后长江下游湖泊的这一蓄洪的功能能将逐渐降低。因为,我们已经通过工程措施可以把大量的洪水存蓄在上游的大水库里,而不再需要下游的湖泊来蓄、滞大量的洪水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变化的重要性。 采用下游湖泊蓄洪、滞洪是被动的无奈的防洪措施,而把洪水存在上游的水库里,则是把水资源的调控的主动权交给了人类的巨大进步。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往往还不能马上意识到通江湖泊的作用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改变。因此,在增加了上游水库的蓄水能力的同时,适当的减少下游湖泊的面积也是合理的。反之,如果我们不能适当的减少下游湖泊的面积,那么由于汛期洪水量的大幅度减少,这些湖泊将难免会出现长期的来水不足,和水位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具体的办法应该是想办法在疏浚、深挖湖底的同时围湖造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长江水位下降对两湖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适当的缩小湖面的面积,造出大量的土地。 总之,面对长江汛期洪水总量的减少,非常有必要与时俱进的调整过去的“退耕还湖”的生态保护政策。在上游已经建设水库(增加了湿地)之后,下游为什么就不能围湖造田,适当的减少湖面的面积?从全局上来看,这不过是把下游的湿地搬到了上游,把不可控的水资源存储,变成可控的水资源,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当前,如果我们不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恐怕只能继续采取在通江湖泊上不断的建闸坝,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了。
436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长江河段的划分
zhangwb2010 2012-1-1 20:57
http://www.nnnug.com/nnnug/dlzl/dlcs/2009-11-05/16.html 长江源远流长,全长6300公里,习惯上,人们把它分为三段,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也各有明显差异。 先看长江上游,这一河段长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流经高原、高山、峡谷地带,特别是通天河、金沙江和三峡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这里河床比降大,仅金沙江干流落差即达3000米。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长江中游长约1000公里,流经江汉平原,那里河道迂迥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水流迟缓,平均流速只有1米/秒。尤其自湖北的枝江到湖南的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在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公里,而河道竟长达270公里。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密布。主要的支流,北有汉水,南有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诸水。长江中游集水面积约占全流域的五分之二,使长江水量急速增加。南北众多的水系,对大江干流的水量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段河流的水位、流量等水文特点则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 长江下游长800多公里,江阔水深,支流短小。主要有青弋江和巢湖、太湖水系及其它短小支流。它们对长江水量的影响不大。镇江以下,江流折向东南,进入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那里地势更为平坦,水网密布,湖泊众多,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象。到了南通,江面宽达18公里,到入海口附近则宽达80多公里,呈现江海相连,极其壮观的景色。 按地理条件和水文特征差异把长江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对我们了解长江、认识长江和研究长江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个人分类: 三峡科普|0 个评论
[转载]梅花 必将 散发 清香
dongzg101 2011-12-2 10:32
梅花必将散发清香 admin (2005年10月27日10:59) 愚钝是我致命的弱点,时间是我唯一的资本。 考研,考上中科院研究生院,我作出这样的选择。面对众多的学习高手,我是显得如此的渺小和脆弱,然而,我却成功地走进了中科院。当我再次回首这漫长的考研生活,我却早已忘记了我是如何费尽心思去巧妙地解某一道题,我也不愿再提及背诵政治的艰辛……这些早已模糊而无法诉之笔端了,因为在我的头脑中却充满了另一样的东西,让我终生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   主楼游击战 学校主楼是我们教学、自习的主要场所。主楼绝对是学校里的一个学习胜地,尤其是在暑假,来这里自习的人虽然很多,但每人至少也能分到一个座位,而且来学习的人大多是准备考研的,很自觉,因而安静、浓厚的学习氛围就有了保证,学习效率自然不必提。我在主楼愉快地度过了一个暑假。 新学期开始了,主楼的资源显得很紧张,它要容纳前来上课的同学,又要容纳考研的同学,它已经被撑得够呛。每天吃完早饭,到主楼去自习,到了一间教室学习两节课,就得给来上下一节课的同学让出自己宝贵的座位,然后飞一般地奔出去到其他教室,探着头、踮着脚寻找空闲的座位,生怕慢了半拍,被别人抢了先,再也找不到座位。在人满为患的教室中你得善于发现,只要有一个空位,那也是稀有资源了,哪怕挤点儿,那也得好好珍惜了。偶尔能找到没课的教室,算是前生修来的福分了,然而,好运决不会长久,就在你津津有味的品尝自己的学习果实时,你突然听到世上最可怕的声音:“某时某分该教室有会,谢谢合作!”无奈,只得收拾东西,露出鄙视的表情,然后猛地醒悟过来,再次飞一般地奔出去到空闲的教室寻找空闲的座位。我几乎每天都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天下来,就为找座位而忙活着,而每次找座位,都要花一二十几分钟,心中真是隐隐作痛,时间每流逝一秒,痛苦就增加一分,这不得不让我感叹考研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轻易的流逝、浪费。 我就这样在考研的日子里过着忙于找座位的生活,足足的忙了两个星期。    转战图书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食堂听见一位研友说他在图书馆自习室自习,占一个座位可以用一天,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去图书馆试试。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图书馆找了一个座位坐下开始自习,过了一会儿,图书馆已经坐满了人。我仔细地侦查了一下,这里的环境的确要比主楼的好多了,只要来早些,不用忙着到处找座位。后来,还听说图书馆自习室每天早上6点半就开了,直到晚上11点半才关闭,这样算起来,比在主楼不用找座位时也能多学几个小时。我每天6点半准时到图书馆,除了三餐和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我都呆在图书馆,直到晚上11点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来催促关门,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图书馆回宿舍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复习。 时间一久,加之每个人都坐上了固定的位置,我和这些经常来图书馆自习的同学也渐渐地熟了,一打听,才知道来图书馆自习室这里自习的,大多数或者是考中科院的,或者是考清华的,或者是考北大的。我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竟是高手云集的地方,呵呵,就算我是鱼目混珠,也姑且把我算一个吧。这样,当一个同学有问题无法解决时,就和三五个同学在自习室外面讨论讨论,很快就能搞定。 一个月就很快的过去了,但我相信,我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却差不多学到了要用两个月才学来的东西,我这心里可真是说不出的高兴。想起那位指点迷津的研友,真是对他感激不尽。   大意失荆州 且说我在图书馆得意地自习了一个来月,收获自然不小,再想想那些在主楼忙于找座位的同学,心里慢慢地松懈了,不过还好,由于到图书馆自习室里的同学都喜欢坐在固定的位置,即便我去得晚一些,我的宝座都没人抢去。 一天,我背着书包到自习室去,刚到门口,发现有几个人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我猛地醒悟过来,完了,他们是来找座位的,再看我那个座位早已被人抢去了,那人见我进来,抬起头来朝我得意地笑,好像在说:“小样儿,你来晚了,这位子归我啦!”于是,我也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到底也是没有找到一个空位了。我真是后悔至极,可惜大错铸成,无可挽回,我只得抱着一线希望到主楼去。可惜,在每个自习室里,一排10人的座位,恨不得坐下11个人,哪有我挤进去的份啊!我只得失望的回到宿舍。 我这宿舍有三个哥们儿,都是保送的人了,都说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可我这三个哥们儿却特勤奋,三人在宿舍玩游戏,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嘈得我心里更烦了,本来打算在宿舍学习的,现在看来是没戏了,怎么办?我放下书包,独自到湖边去散步,湖边的垂柳早已没有了生气,就因为快进入冬季,它们失去了生长的环境,望着那些枯枝败叶,心里越来越不能平静。就这么贪睡了几分钟,差不多浪费了我一天的时间,唉!以后,决不晚到,一定要抢到座位,我使劲地咬了咬牙。    梅花风雪中 经过上次教训后,我每天早上六点钟在图书馆门外排队,等着开门入馆。起初,我来时,只有几个人在排队,后来,发现大家都比以前起早了。只隔一分钟,队伍都能够增加一百米,后来的同学看见这长长的队伍都早早的离开了,偶尔几个不死心的,排到最后还是没有了座位。 入冬,天气变得很冷了,天也亮得很晚了。然而,在我6点到时,比我早到的人却更多了。没有办法,这正是考研的冲刺阶段,谁都会抓得更紧了。为了抢到我那个座位,为了不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打败,我不得不每过一个星期,将闹钟向前拨5分钟,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起得最早的时间是5点25分。每个早上,在凛冽的寒风中,借助那路灯昏黄的灯光,捧着词典记单词,有的同学则在大声地读书,我相信,又有谁会忘记这刺骨的寒风和昏黄的灯光呢? 一天早上,我推开宿舍的门,外面下了厚厚的雪。当我来到图书馆时,我看了看表,不到5点45,早有十几个同学在那里排着了,没过多久,队伍照例排得很远,如果不是下雪,你将和以前一样看不到队尾。图书馆规定6点半开馆,然而,这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5点50就把门打开了,显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被我们的精神感动了,在以后差不多都是随到随进了,这是后话。可是,图书馆的自习室现在绝不比外面强到什么地方去,室内的暖气也不知怎么回事,那暖气片都让我们可怜,体温都比我们的要低好几度呢,恨不能从我们身上吸取热量来取暖。寒风从窗户的玻璃缝里钻进来,吹得人的身子冰凉,直打哆嗦。这一切并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拿来热水杯和热水袋,又用报纸把窗户糊起来,然后像往常一起学习起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愿在几个月之后,我们这些梅花都会发出淡淡的清香。    我比你疯狂 图书馆每个星期五下午都闭馆,我早已不习惯在主楼学习了,我决定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休息。 宿舍的哥们儿当然是照例玩游戏,不过,这个时候,却得算上我一个了。CS或者星际这些游戏,我竟然比他们几个经常玩的还要厉害,我的兴趣就更浓了,每个星期五都参战,每次都打得他们几个撑不住,他们便齐声大喊:“还不去学习?别在我们面前这么嚣张!”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不肯,非要坚持到这下午的最后一秒不可,直到吃晚饭的时间,我才痛快地背着书包去吃饭,然后去学习。 我本来以为经过这样的休息会提高学习效率,可是,我一进教室尽然一直犯困,学不下去了。我起初以为是休息不够,后来发现只在每个星期五的晚上才是这样,我才想到这和星期五下午疯狂的“休息”有莫大的关系。我终于明白了戴尔·卡耐基说过的一句话,辛勤工作并不会使人疲倦,相反,它会使人放松,感到充实;倒是无所事事时,才会使人无聊,感到疲倦。 …… 我终于不再疯狂起来……    胜利之歌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是研究生考试,然后就是复试……  我终于在经过一番拼搏后踏进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门。当我再次回想这段考研的日子,其间有欢笑,也有痛苦,然而天道酬勤,付出就有收获,所有的一切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胜利是来之不易的
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山东农民歌手朱之文:滚滚长江东逝水
ssglwu 2011-10-4 09:40
吴国林 一个偶然机会,听到朱之文----一个农民的歌,非常地道。值得欣赏! http://www.56.com/u47/v_NTkyMDQxNDg.html http://www.33sp.com/hxyl/6683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4MjMxODc2.html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1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博士的婚姻问题被社会妖魔化?
热度 23 gfcao 2011-8-7 22:23
首先要感谢羊城晚报的薛江华记者,前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希望就长江日报记者的一篇文章采访我,我婉转表达了意思后,她判断我不希望自己的观点被“炒作”,所以决定不采访我了。没想到广州日报的实习记者不请自到,闯到了我办公室,我不太好意思当面拒绝,而且也的确想解释一下长江日报记者文章中的某些话,就慷慨答应了,这也是那篇《为博士正名》的由来。广州日报的文章出来后,薛记者称遭到了领导的批评,这里向薛记者表示歉意,不是我有意拒绝,实在是因为我无意成为公众专家。不过薛记者既然再次提出采访要求,我不好意思又一次拒绝。在报纸发表前将文章提前发表到博客是我的习惯,希望薛记者谅解。下面文章中的有些问题是薛记者从我博文里摘录的答案,大多数是临时回答的。 此事到此为止,请任何媒体不要再就此事试图采访我,我要说的话都已说完,再无什么可以奉告的了。 ------------------------------------------------------------------------- 女生考博前先找男朋友? 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曹广福一个善意建议引热议 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江华报道:“博士生导师给女生立了个不成文的规矩,考博前先找男朋友。”连日来,微博上疯狂转发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曹广福给考博女士立了不成文规定,考博士前先找男友,引发了众多网友转发和争议。昨日,曹广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导师的他并无意干涉学生的感情生活,“考博前找男朋友”只是提个建议,善意的提醒而已。 曹广福是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记者了解到,8月2日其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发表了《博士生不适合上〈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的博文迅速在网络走红。博主对当下流行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作了一番辛辣点评,最后得出结论“博士生去《非诚勿扰》节目遭遇失败的概率为99%”。随后,曹广福在另一篇博文中提到,他招女博士有个前提:先找男朋友再考博士。8月5日,他再次发表博文《为博士正名》,指出,女博士的婚姻问题绝对被社会妖魔化了。 曹广福认为,社会该端正对博士群体的认识,别把个别人的怪诞当成群体的怪诞,作为群体,博士与普通百姓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多读了几年书,少了几年阅历而已,他们一旦走向社会,用不了多久就会融入这个社会,与普通人一样普通。媒体更不应该把博士群体中的某些现象夸大化甚至妖魔化,博士作为老百姓中的一份子,有着与老百姓一样的爱恨情仇,他们不是社会的异类,只是担负着一份特殊的社会责任。 对话曹广福:女博士的婚姻问题绝对被社会妖魔化了 羊城晚报:不知道曹老师指导的学生在读博期间恋爱或结婚的比例如何?如果曹老师的博士或博士生要去参加《非诚勿扰》,您同意吗? 曹广福:我指导的学生不多,差不多一年招一个博士外加一两个硕士,如果博士招多了(两至三个),就不招硕士,所以我带过的博士(包括在读的和已经毕业的)不过十数人,他们的婚姻与工作总体上看都比较顺利,男生除了还没打算找的,剩下的都找着媳妇或女朋友了。我相信我的学生不会上《非诚勿扰》,他们用不着去那种地方,生活中就可以解决。 羊城晚报:那您是否觉得女博士在找对象上比男博士困难点? 曹广福:女博士找对象比男博士的难度的确稍大些,但也没人们说的那么艰难。关键在于要注意把握找朋友的时机,年龄是关键,女孩子超过了一定的年龄找朋友肯定有问题,不单是女博士如此,我想女博士之所以找对象难,无外乎年龄与学历两大因素,而年龄则是决定性因素。有鉴于此,我才给女生立了个不成文的规矩,考博前先找男朋友。我认为这个规矩值得推而广之,毕竟年龄不饶人。 羊城晚报:您认为博士的婚姻状况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了吗? 曹广福:事实上,现实中女博士的婚姻未见得比一般的女士困难很多。根据我所见所闻,假如用适龄女博士人数去除所谓的剩女博士,这个比例未见得比城市社会适龄女士中剩女的比例大多少,为什么我们独独对剩女博士如此关注呢?我提出女生在考博前先找男朋友绝对是个现实的建议,除了年龄因素还有传统观念等因素。 羊城晚报:媒体以前有过一个报道,说武汉的一个女博士等征婚启示,结果没有一个人回复,后来她就把学历改为本科,就有很多人主动来联系,其中也不乏博士,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曹广福:国人的某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我曾经对我的一些女博士说:“如果你找了个学历比你低的男朋友,那你从内心深处就要放弃‘学历观’,你读了博士与人家没读博士的唯一差别就是你比人家多读了几年书,在人格、生活等方面你们没有任何差别。如果不能放弃‘学历观’,那你注定不会获得幸福,也会给别人带来烦恼。” 羊城晚报: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为博士正名》的博文?是不是现在的博士群体整体自信心都不足了? 曹广福:主要源于社会对博士的误解,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把博士丑化了,似乎博士成了个异类,提到博士马上就联想到“书呆子”、“傻瓜”、“高学历、低能力”,对女博士更有误解,以为女博士都成了嫁不出去的剩女,这些误会需要澄清。 羊城晚报:有网友说,作为导师,更应该提倡学生专心搞科研,谈恋爱的事情不能上桌面,您觉得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生活是矛盾的吗?是不是一定要像陈景润那样走路撞电线杆才能出科研成果呢? 曹广福:学生专心搞科研没错,做科研的确要专心致志,达不到忘我的境界是很难做出真正的成果的,但这与生活并无矛盾,如果生活问题处理得当,可以更安心地搞好学习与科研。特别是女孩子,她们与男孩子不同,婚姻问题上时效性比较强,一旦错过了最佳婚恋年龄,可能选择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按照正常的读书时间来推算,一个人即使一天时间也不耽误地一直在学校读书,到他博士毕业时至少已经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了,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这个年龄谈婚论嫁有点偏大了。 羊城晚报:我们曾听过有研究生抱怨说,导师带的学生多了,都顾不过来了?您觉得作为一个博导,是否也应该从学习到生活上都要关心学生,您是否给女学生介绍过男朋友? 曹广福:倒是的确不应该带太多的学生,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博导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同时指导得了很多学生?一个导师一年招一两个博士已经足够了。说到学生的生活,原则上讲,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不宜过多地干预,但学生远离了父母,如果有什么困难,老师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应该的。我曾经给我的女学生介绍过男朋友,不过老师的眼光与学生的眼光毕竟有差别,关键还是要看学生自己的意思。 羊城晚报:一方面,你觉得要在适当的时候点醒一下看问题不那么透彻的女学生们,希望她们早日找到人生的伴侣,但另一方面,您是否会对学生灌输正确的爱情观,比如不要拜金。 曹广福:我觉得老师关心一下学生的个人问题未尝不可,但不宜干涉过多,适当提提建议、点到即止就行了。至于爱情观,可能需要先给个定义,什么叫正确的爱情观?不同的人对此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我不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学生的身上。好在我的学生还没有出现拜金的现象,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绝大多数真的很懂事,我很为他们高兴。 羊城晚报:我记得以前有个很轰动的新闻,讲的是武汉某所高校的一个女硕士生在导师的牵线安排下,与一位资产过亿的富豪相亲,您怎么看待现在大学生的择偶观,您说过也曾给学生介绍过男朋友,您会做类似安排学生去与富豪相亲这样的事情吗? 曹广福: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学生自己愿意,我不会横加干涉,如果学生征求我的意见,我会说:“我不主张你嫁富豪,但也不阻止你嫁,只要你自己想清楚了你真正需要什么,你就大胆去做。” 羊城晚报:有很多人质疑你发博文的初衷,有网友评论说你是为了“正名”的同时,也顺便“争鸣”和“争名”了? 您怎么看? 曹广福:那是博友开玩笑的,质疑我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仍然会有,所以实名开博客者如果没有类似上《非诚勿扰》节目的勇气,最好还是别在网络里厮混。我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恶意攻击与谩骂早就习以为常,现在网友们对我友好多了,质疑的声音永远都会有,但攻击我的人最近几乎绝迹了,估计知道我刀枪不入,劳而无功后觉得无趣就“知难而退”了。
个人分类: 随笔|11822 次阅读|60 个评论
“网瘾基因检查”是骗局
热度 3 GumpForrest 2011-7-19 23:23
“网瘾基因检查”? 做DNA分析就能知道是否有网瘾倾向? 网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究竟是不是病还在争议。虽然1995年就被人提出来,甚至提出一些所谓诊断指标,但是并未被学界接受,至今未被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Mental Disorders)接受。 是不是病都是问号呢,这些看似”有名”的医院把”疾病相关基因都整出来了,也忒超前了吧? 退一万步,就算网瘾是病,1.原因和机制一无所知 ,(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atho-physiological and cognitiv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Internet addiction. 2.治疗也无从谈起 ( Due to the lack of methodologically adequate research, it is currently impossible to recommend any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 常规诊断都存在问题,还拿完全没谱的“基因”来诊断“倾向”,你说是什么? 说它忽悠太轻了,完全是“骗局”,又要戕害多少青少年啊。 Reference Weinstein A , Lejoyeux M . Internet addiction or excessive internet use. Am J Drug Alcohol Abuse. 2010 Sep;36(5):277-83. http://www.hb.xinhuanet.com/health/2011-07/14/content_23240923.htm 孩子有无网瘾倾向 查一下DNA便知 时间: 2011-07-14 17:32:25 来源:长江商报 【关闭】 长江商报消息(记者 胡梦 通讯员 高翔)从孩子的口腔黏膜内提取DNA做基因解码分析,就能知道伢是否有网瘾倾向,从而及早预防。中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昨在我省同济、协和、人民、中南四大医院中,首次推出了网瘾基因检查。 中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邹世清说,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是表观遗传学信息,提供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遗传信息的指令。 邹世清指出,一个人是否会染上网瘾除与外在因素有关外,与是否带有容易引起上瘾倾向的先天特质基因有直接关系。而带有此基因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就容易染上网瘾。 对带有网瘾基因的人应该提前进行干预和引导,不应任由其发展。一旦出现网瘾倾向不可采取类似“戒网瘾集中营”之类的强制方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应有基因干预专家针对进行干预治疗,助其脱离网瘾,基因专家将根据个人性格特征和基因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等。 (编辑:彭湘荣)
个人分类: 憨眼看世界|13006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科院第一任院长的咆哮体
热度 1 ipmwxj 2011-6-6 15:26
中科院向来有咆哮的传统,从院长,到所长,至课题老板。看来,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科研、生活都搞得一塌糊涂的人实施咆哮,没事就咆哮。岂不快哉?伊定是我的贵人。贵人难找啊。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呵!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iiii,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间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你假如是有本领,就下来走走吧!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什么个湘君,什么个湘夫人,你们的天大的本领也就只晓得痛哭几声!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呀!当我被人们押着,押上了一个高坡,卫士们要息脚,我也就站立在高坡上,回头望着龙门。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呵?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那个时候他多么年轻~
个人分类: 国家|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国家防汛办进言:借此大旱良机修补长江堤坝
热度 4 wliming 2011-6-4 21:29
对于防汛来讲,目前的大旱是天赐良机,堤坝薄弱处都暴露出来,加固和修补工作也比洪水来临的时候容易得多。所以,请国家防汛办立即行动,对长江整个流域做一次全面的整修,以防来年大洪水。 请有关人士转达这个信息。
个人分类: 社会|1028 次阅读|7 个评论
三峡水库容量 vs 长江支流水库容量之和
ahyxwangdong 2011-6-4 12:26
从一段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三峡水库的容量是多少。 1953年2月,毛泽东乘“长江舰”从汉口到南京,专门就长江流域规划、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 等问题同林一山谈了3天。 林一山谈了在长江许多支流修建水库的规划。毛泽东问他这些支流水库加起来能不能抵上三峡一个水库。林一山否定了。 毛泽东于是指着 地图上三峡口说:“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从此开始筹划兴建三峡水库。 注明:本段文字出自《走进毛泽东遗物馆》,夏佑新著,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资料来源】http://cul.cn.yahoo.com/ypen/20110604/398229_2.html 扩展阅读资料: 北京科技报:三峡大坝的善恶之辩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听长江专家谈三峡工程,犹如一场玩笑
热度 1 泰山 2011-6-4 10:30
听长江专家谈三峡工程,犹如一场玩笑 这里转载新民晚报记者采访长江水利委专家一篇谈话记录,多年来,我们一直听报道,看电视,就是不识字的人也知道经过专家充分论证的长江三峡工程是多么严谨,多么科学,为中国人办了一件世纪大工程,足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如今真相终于一点点揭示出来,原来根本不是这样,让老百姓做了一场春梦。如今这位专家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吞吞吐吐,把三峡的实情逐一道了出来,原来他们在论证三峡大坝的可行性时既不严谨,也不科学,这里摘录几段,以下是原文: 王井泉:三峡工程在设计时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大坝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峡工程对洞庭湖、鄱阳湖蓄水也有影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语) 当记者问道三峡大坝对下游湖泊水体是否造成影响?王井泉回答:事实上确实有影响 . 记者:设计时考虑到蓄水时间和下游湖泊之间的关系吗?王井泉:设计时考虑得确实比较少 记者:有专家称,不应对三峡水库的抗旱功能有过高要求,如何解释? 王井泉:这个说法是对的,因为本来初步设计时,对抗旱考虑得较少,再加上长江中下游旱到这种程度,完全靠三峡水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三峡水库帮一下忙可以,在实现主要功能时尽可能考虑抗旱,但要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要求太高。公众担忧也有一定道理, 记者: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也称,三峡水库无抗旱功能,是这样吗? 王井泉:三峡工程原来设计的是三大功能:防洪、发电、航运。从 2008 年开始,长江在枯水期特别干旱,湘江、赣江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它们取水都发生了困难,地方政府就提出了要求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补充下游的水源,抗旱的功能就被提了出来。 记者:三峡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是否有影响,设计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王井泉:设计三峡水库时,对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考虑得确实比较少。 目前带来的生态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下游水生动物的影响。三峡大坝建成后,大洪水到来时,拦截一部分在水库里,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使得水流“均匀化”,这样一来,一些鱼类可能就“不高兴”了,因为它可能喜欢水流更急一些,水位更高一点,这样才更有利于它繁殖后代。二是水生植物受到影响,下游湖泊水位太低,会产生富营养化现象。 由于当初对生态方面考虑欠缺,也没有在蓄水前或设计时,对重点区域做生态方面的监测,所以现在拿不出相关的监测数据。发现这些问题后,即请研究人员着手研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如多大的流量、多高的水位、河水呈现怎样的变化过程,才能适合水中生物的生活,鸟类在多高水位的湿地上才能生存得更欢畅一些,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这就是多年来,报纸,电视宣传的多么美好的,举世罕有的伟大的三峡工程,原来他们这些主政者在从一开始就这也没考虑,那也没考虑,那么这些人是拿三峡工程当做小孩子办家家吗,难道是孩子在沙滩上垒沙滩模型吗? 如此伟大的工程在专家的口中如今变得这样轻率,这怎么不能让我们叹气,这就是现实。我无言。 长江水利委专家:三峡工程对下游湖泊水体确有影响 2011 年 06 月 01 日 18:38 来源: 新民晚报 作者:姜燕 ■ 三峡水库多日连续放水抗旱,库容已接近“底线”特派记者孙中钦摄 ■“直击江淮流域旱情”系列报道路线图制图董春洁 特派记者姜燕 长江中下游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旱情,不少人追问原因时,对三峡工程颇有微词——认为三峡工程阻断了暖湿气流下泄通道、蓄水导致下游湖泊水面缩小、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5 月 18 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其中“三峡后续工作主要任务目标”有一条:“对长江中下游河势重点影响区的处理,提出‘工程整治、生态修复、观测研究和水库优化调度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记者昨在武汉专访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他表示,三峡工程在设计时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大坝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峡工程对洞庭湖、鄱阳湖蓄水也有影响;同时明确表示长江中下游今年的大旱并非三峡工程之过,分析指出三峡工程利大于弊,将通过优化水库调度减轻三峡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今年长江中下游的大旱是三峡水库造成的吗? 王井泉: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只要略懂水文气象知识的人,就应该很清楚,三峡工程坝高只有 185 米,这个高度不可能对气候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周围的山体都是两三千米高。到了三峡库区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与周围雄伟的山体相比,三峡大坝显得相当渺小。如果说对气候有影响,也只是对局部的小范围的,表现在库区降雨量增加,水库蓄水后,不是水面的地方变成了水面,水面的蒸发要比陆地大得多,蒸发上去的水如果遇到特定的条件,就形成降雨。 记者:三峡大坝对下游湖泊水体是否造成影响? 王井泉:事实上确实有影响。三峡水库的放水期是 5 月 25 日至 6 月 10 日,这期间,三峡库区水位要从 155 米降到 145 米。 10 天之内,库区水位要降 10 米,这意味着将有 50 亿立方米的水量泄到下游,除排泄上游正常来水外,一天要增加 3000 多立方米 / 秒的流量,增加了下游的防洪压力,这时鄱阳湖正好进入主汛期(鄱阳湖 4-8 月是汛期, 5-6 月是主汛期),三峡水库增加这么多流量下去,鄱阳湖泄洪压力大大加重。 三峡水库蓄水期对洞庭湖影响更大些,因为它离三峡水库更近。三峡水库原来设计的蓄水期是 10 月 1 日至 11 月底,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位降低,离上游较近的洞庭湖水位就会给长江“补水”,即用洞庭湖的水补了三峡水库拦蓄的水。等到洞庭湖补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轮到鄱阳湖补水。 记者:对此有何补救措施? 王井泉:可通过三峡水库优化调度解决这个问题,提前蓄洪和推迟下泄,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如在设计泄洪期到来时,鄱阳湖进入汛期了,就可推迟下泄,减轻下游压力。 蓄水期提前,增加抗旱功能,对缓解两湖和湘江、赣江的旱情也有积极作用。 按照 2009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的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今后三峡水库蓄水期开始时间提前到 9 月 15 日。去年 8 月底在调度运用时,已经考虑到提前蓄水。当时根据天气情况,预计不会出现大的洪水,即提前蓄水,把运行水位抬到较高的位置,达到 158 米多一点。提前蓄水的好处是,把蓄水期拉长,蓄满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可供来年抗旱使用;延长蓄水期的好处是,蓄水强度相对较小。 蓄水意味着下泄流量减少,如果蓄水时间短,洞庭湖和鄱阳湖往长江里补水时,流得就比较快,不利于湘江和赣江的抗旱。蓄水时间延长后,可减缓两湖补水时的流速,从而减轻湘赣两江的旱情。 将蓄水期提前到 9 月份后, 9 月份长江流量在 20000 立方米 / 秒,拦蓄掉一点,相对数不是很大,对下游影响就不大;到了 10 月份,长江的流量降到 12000 立方米 / 秒,且时间越往后流量越小,如果拦蓄掉 4000-5000 立方米每秒,对下游就很不利。 记者:设计时考虑到蓄水时间和下游湖泊之间的关系吗? 王井泉:设计时考虑得确实比较少,泥沙专家组也曾想过 9 月份蓄水,但考虑到枯水期蓄水时泥沙的淤积, 9 月份长江来水流量丰沛,水流夹带的泥沙多。如果把水拦在里库区里,就把泥沙也拦了下来。另外,泥沙淤积对重庆港区也很不利,毕竟航运也是三峡的一大任务,所以最后论证的结果是 10 月份蓄水。 记者:有专家称,不应对三峡水库的抗旱功能有过高要求,如何解释? 王井泉:这个说法是对的,因为本来初步设计时,对抗旱考虑得较少,再加上长江中下游旱到这种程度,完全靠三峡水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三峡水库帮一下忙可以,在实现主要功能时尽可能考虑抗旱,但要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要求太高。公众担忧也有一定道理,但根据长江中下游的实际情况,干旱应该不会再发展到更严重的程度。当然,如果再继续旱下去,还可以考虑水库的综合功能,三峡水库汛期时,限制水位、船闸的底线是海拔 139 米,到时就看国家的决心,是断航还是抗旱。如果断航,船只可通过“翻坝”的方式通过大坝,即从大坝上用吊桩机把船运过去。如果是载人的船只,就把人从坝上转移过去;如果是货物,就将货物分散后翻坝。当然,这是不得已的、极端的情况,到时就看怎么权衡这个利弊了。 记者: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也称,三峡水库无抗旱功能,是这样吗? 王井泉:三峡工程原来设计的是三大功能:防洪、发电、航运。从 2008 年开始,长江在枯水期特别干旱,湘江、赣江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它们取水都发生了困难,地方政府就提出了要求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补充下游的水源,抗旱的功能就被提了出来。 如果国务院批准,增加“生态修复”“抗旱”两项功能,三峡工程就有五大功能,谁先谁后、如何协调是优化调度要考虑的问题。三峡水库偌大一项工程,不可能在设计时考虑得尽善尽美,很多问题会在使用中暴露出来,需要研究者和管理者不断调整使用方案,将效用发挥到最大,把不利影响减到最小。 记者:三峡工程对中下游生态是否有影响,设计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王井泉:设计三峡水库时,对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考虑得确实比较少。 目前带来的生态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下游水生动物的影响。三峡大坝建成后,大洪水到来时,拦截一部分在水库里,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使得水流“均匀化”,这样一来,一些鱼类可能就“不高兴”了,因为它可能喜欢水流更急一些,水位更高一点,这样才更有利于它繁殖后代。二是水生植物受到影响,下游湖泊水位太低,会产生富营养化现象。 由于当初对生态方面考虑欠缺,也没有在蓄水前或设计时,对重点区域做生态方面的监测,所以现在拿不出相关的监测数据。发现这些问题后,即请研究人员着手研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如多大的流量、多高的水位、河水呈现怎样的变化过程,才能适合水中生物的生活,鸟类在多高水位的湿地上才能生存得更欢畅一些,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这些问题都是下一步优化调度方案中要考虑的。(本报武汉今日电)
个人分类: 雨中漫步|1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在长江是你的最大不幸
热度 3 yangfanman 2011-6-3 08:31
生在长江是你的最大不幸
水电骄狂 详见: http://yetanyetan.blog.sohu.com/174430123.html 2011-5-31 FT 中文网 中国长江中下游旱情告急,这让中国水利发电之争白热化,以三峡工程为首的水利工程再次受到质疑。 不止三峡大坝,中国有名大河皆有水电站,这是利益的疯狂与人定胜天的骄狂。 来看看引起争议的其他水电站,均在生态脆弱区,或者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区。抗争的一方是环保部(以前的环保总局、民间环保人士),而强势的一方则是经济发展、水电建设的一方。 2003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怒江中下游两库十三级梯级开发方案之时,此时当地的“三江并流区”刚刚被评为世界遗产。环保总局的奋战获得些微成效,怒江没有大规模开发,但开发已经在进行,只不过级别降低,低调得多。 2007 年年底,怒江州领导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国家相关部委还未通过十三级水坝规划之前,怒江州可以做一些支流的水电开发。对于怒江州来说,矿电强州是其最重要的策略。 任何环保与成本理由在 GDP 面前全都不堪一击。怒江不可避免地被突破, 5 月 10 日 ,华电集团在公司网站发布《水电可持续发展报告》,预计到 2015 年,公司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2600 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8% 。在新建的四座水电站中,两座位于金沙江中上游地带,一座位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一座位于怒江流域。如果怒江大坝树立,意味着中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均会遭受侵犯。 长江有三峡拦腰截断,而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等早被寸磔。 2007 年 12 月,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伍峰表示,三峡总公司已计划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再建 4 座水电站,总发电量将是三峡工程的两倍。“这四座水电站全部由三峡总公司投资建设,国家没投入一分钱”,李伍峰说,三峡工程尚未竣工但已实现了巨大经济效益,“只要长江有水,三峡就能发电赚钱”。 金沙江中游的水电站不少。为了显示发展水电对当地经济的益处,对移民的关心, 5 月 19 日 ,有媒体发布《华电集团:水电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文章,其中提到金沙江水库移民工程,以炫耀的口吻写道,“仅金沙江中游八座梯级电站,需要搬迁安置约 15 万移民,占云南全省 2020 年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移民安置总数的 1/3 。而且库区及周边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贫困现象普遍;基础设施薄弱,支撑产业能力弱;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繁重,加上土地资源紧缺,以土安置容量难以承载,各方利益协调的难度大。移民问题处理的好坏甚至决定着水电站建设的成败。 他们有理由炫耀,因为彻底地战胜了反对者,把反对者的意见踩到脚下。 2009 年 6 月,因破坏生态,金沙江两个项目鲁地拉水电站项目和龙开口水电站项目被否,但国家环保部 2010 年年中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项目,两个项目起死回生。事实上,他们早就张扬了自己的胜利,据《南方周末》报道,在环评报告通过之前,当时这两座水电站已经擅自筑坝截流,相关的主体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大力推进。 水电企业、当地政府均乐观其中,利益均沾。据报道,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公司由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汉能控股集团以及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按 33% : 23% : 23% : 11% : 10% 的出资比例建成。按照开发主体划分,前四级由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金安桥则以民企汉能控股为主,龙开口主要是华能的地盘,鲁地拉由华电开发,观音岩则是大唐集团的“肥肉”。 而在金沙江上游,早无净土。据《西藏商报》报道,自 2005 年底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署水电资源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在各方关心支持下,金沙江上游藏川段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各项前期工作正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金沙江藏川段的水能资源又尤其集中。该段初步规划的 8 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 898 万千瓦,计划投资上千亿元。届时,将会把昌都建设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为西藏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长江上游寸磔,长江有三峡大坝,支流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年遭遇干旱的湖南,在湘江上建造了一座大坝。今年 2 月,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二分局的网项上,有一篇“鼓舞人心”、激动到颤抖的文章《“给力”湘江水电八局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项目部吹响 2011 年度汛攻坚战的号角》,其中写道,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就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下游,是湘江干流 9 级开发规划当中的最下游一个梯级。去年 8 月 31 日,围堰填筑工作比计划的时间提前了 7 天进行戗体预进占, 2010 年 11 月 8 日 围堰全部合拢。之所以争分夺秒,是为了抢在 2011 年 3 月 31 日 度汛之前完工,现在,围堰合拢,大坝矗立,湖南迎来 1954 年之后最大的旱灾。 长江的源头、长江、长江的支流,有河之处皆有水电站。 当不可逆的生态恶化等情况可能出现时,对待争议的最好的办法是尊重反对意见,将对生态、对经济、对文化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在中国,一切争议似乎太晚,水电站遍布主要河流。 2009 年《南方周末》在《环保部五年激战水电巨头》的报道中写道, 2007 年 11 月,国内环保组织对金沙江中游的阿海水电站提出反对意见——当时为了给鱼类寻找孵化的环境,水电巨头们想到的方法是,在河流的主干道之外寻找一条支流,不过哭笑不得的是,这条支流规划了 11 座水电站。“到处摆满了水电站,这些鱼往哪里放啊?” 未来数年,我们将面对不可测的自然,面对生物的大量灭绝,面对水电站无水可发的窘境。 在金沙江两座水电站起死回生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当年 11 月的一次专业会议上得意地表示,前天( 11 月 25 日 )《第一财经日报》还刊发了一篇骗人的长文《中国西部地区人与自然争水 : 一场双输的战争》。这篇文章再次公开的散布伪环保人士造谣污蔑水电开发的陈词滥调。说什么“‘跑马圈水’、‘遍地开花’、干支流‘齐头并进’,正在进行着的西南水电开发的‘大跃进’,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不亚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森林的毁灭性砍伐”。 这其实就是当年叫停金沙江水电时候所用的理由,现在金沙江的复工,就已经说明这些都是些污蔑之词。水电站的质疑者在他口下,变成了野心家与糊涂虫:“伪环保势力的社会危害之严重。现在,我们可以确切的说,那些曾经变着法的造谣污蔑水电的 NGO 和所谓的环保主义者们,如果不是用环保当成哗众取宠的招牌甚至是牟取政治目的手段的野心家,就一定是一些四、六不分的糊涂车子”。 虽然有如此污蔑之辞,但还要感谢这位 张 先生,给出了如下数据: 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 30 米 以上的大坝约 5200 余座,其中坝高 100 米 以上的大坝有 140 多座。我国已投产的 5 万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 430 余座(含抽水蓄能 21 座), 30 万千瓦以上的大型 100 座(含抽水蓄能 15 座),百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 39 座(含抽水蓄能 7 座)。 这是一个骄狂的年代,并且还在酝酿继续骄狂。 注:推荐鲍志恒、陈良飞等:三峡五大疑问现场报告。 2009 年 12 月 12 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规划》涉及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内容为两句话:做好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利枢纽各项工作。 为了抵销三峡的影响,各个水系都在自建三峡系统,似乎恶性循环。 不下结论,让探讨继续深入。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2616 次阅读|3 个评论
长江流域数据网址
lincystar 2011-5-31 03:03
长江水文网: http://www.cjh.com.cn/ 可下载:寸滩、武隆、宜昌、沙市、汉口、九江、大通、城陵矶、湖口、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的实时水位,流量信息; 长江水利网: http://node.cjw.com.cn/newindex.asp 有长江流域概况,地图;包括气候,水文,地质等。
个人分类: 长江中下游流域|1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热度 6 杨学祥 2011-5-30 05:32
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杨学祥 据新华社电 今年以来,尤其是 4 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记者 27 日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5 省民政厅报告,截至 5 月 27 日 ,共有 3483.3 万人遭受旱灾, 423.6 万人发生饮水困难, 506.5 万人需救助;饮水困难大小牲畜 107 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 3705. 1 千公顷 ,其中绝收面 积 166. 8 千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 149.4 亿元。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受灾较为严重【 1 】。 1999 年和 2010 年旱灾记录 1999 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 1997 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 1999 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 7.5 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 4 亿亩,绝收 1 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 2300 多万亩和减少 1200 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 700 亿斤、棉花 60 多万吨、油料 180 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我在 2010 年末和 2011 年初相继指出,根据潮汐 11 年周期和地球自转 12 年周期, 2010 年与 1998 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 2011 年与 1999 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 1999 年灾害重演,关注 2011 年的防灾重点:一、干旱 ;二、洪涝;三、低温冻害;四、风雹;五、地震【 2 , 3 】。 2010 年初,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 2.7 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 3 月 23 日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5 省受灾人口 6130.6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4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236.6 亿元。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天气异常再次引起人们对气候突变的关注。学界关于我国气候正向“南旱北涝”转变争论再度升温。 早在 2003 年 , 美国人曾预测到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 GNB ”)完成的这份报告写道 ,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 , 南方一片干旱……”   报告经媒体披露后 , “南旱北涝”的观点被学界重新提起。匡耀求说 , “报告提出后 , 我对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格局进行研究 , 结果和报告提出的观点很相似。”钱维宏当时也曾称中国有可能转向“南旱北涝”。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 , 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 , “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 , 并将在 2014 - 2016 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 , “未来 , 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 ' 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 , 干旱可能不止持续 10 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 , 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 , 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 , 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 , 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杨学祥认为 , 中国正缺乏像 GNB 这样的综合性研究 , 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 , 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 , 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 4 】。 2003 年的争论: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1 .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即将发生观点【 5 】   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 2004 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 50 、 60 年代,到 70 年代后期一直到 90 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 20 年比前 20 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 100 到 200 毫米 。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 2005 年以后未来的 10 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 600 毫米 ,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 1000 毫米 以上,未来 5 到 10 年将会有所改变【 6 】。 2 . 南涝北旱将延续 10-30 年的观点【 7 】   在 3 月31日 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   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 2003-4-2 ) 3 .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 8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 . 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 2003 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2003 年 5 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 76-78 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 2002 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 2010 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2004 年以后南方旱灾接连不断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9 】。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10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11 】。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12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 13 】。 2011 年长江中下游干旱再次证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中国南旱北涝,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中国南涝北旱,赵振国的冷暖 30 年变化周期和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化的理论,初步得到证实。 自主独立的科学研究关系国家兴亡 早在 1998 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 2900 — 2200 年, 1800 — 1250 年, 700 — 60 年,公元 600 — 1280 年, 1820 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 3400 — 2900 年, 2200 — 1800 年 , 1275 — 700 年, 60 —公元 600 年, 1280 — 1820 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 1200 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 4000 年以来于 4 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及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 2 和 3 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14 】。 西方科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全球变暖导致人类文化衰亡的历史证据。欧洲减排温室气体的计划是为欧洲能源计划服务的,是压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圈套和科学陷阱。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科技发明和科学管理应该齐头并进,傻子过年看邻居的东施效颦时代必须结束,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有待于中国科学的创新【 15 】。    5 月 28 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作关于科技发展问题的报告。温家宝在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强调,科技工作者要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他强调,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温家宝指出,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   温家宝强调,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持国家崛起的筋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坚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国家财政要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   温家宝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 16 】。 参考文献 1. 长江五省大旱直接损失 149 亿元 167 千公顷绝收。 2011-05-29 03:22:00  来源 : 新京报 ( 北京 ) 。 http://money.163.com/11/0529/03/756LK11V00253B0H.html#fr=end 2. 杨学祥。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 1999 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科学网。 ://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3. 杨学祥。 2011 年和 1999 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表于 2010-12-18 7:15:1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4. 梁士兴。西南大旱引发学界“南旱北涝”之争。 2010 年 03 月 25 日 21:20 来源:经济导报。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5.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年 3 月 22 日 。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6. 北京未来几年多雨 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 2003-04-03 。 http://www.3qu.com/beijing/vision/2003040301.htm 7. 气象专家:中国“南涝北旱”短期内不会改变。问天网( 2003 04-02 07:53 )责任编辑:潆绕。 http://www.tq121.com.cn/news/article_view.php?article_id=5655 8.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8/11 内蒙古商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nmgsb.net/sbnewshtml/3/2003-08-11/20030811174035.html 9.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 53 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 40 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4 年 11 月 03 日 06:29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10. 组图: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07 年 08 月 07 日 01:22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11.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 2007 年 08 月 05 日 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12.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 ( 组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 年 03 月 21 日 14:47 。 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13. 杨学祥。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2010-4-2 06:53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222 14.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15. 杨学祥。我心目中的中国科学院:引领中国的科技潮流。 2011-5-20 10:07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6085 16. 吴晶晶。温家宝参加科协大会 强调营造敢于批判环境。 2011 年 05 月 28 日 19:2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8/192322547595.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五省大旱直接损失149亿元 167千公顷绝收:忽视干旱警告
杨学祥 2011-5-30 03:26
长江五省大旱直接损失149亿元 167千公顷绝收 2011-05-29 03:22:00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5月27日,湖北洪湖螺湖镇的养殖湖区到处都是裸露的湖床,渔船被迫搁浅。 5月27日,洞庭湖中心地带由于长期无雨变成了“草原”。 据新华社电 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当地群众生产 生活 受到影响。 记者27日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月27日,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发生饮水困难,506.5万人需救助;饮水困难大小牲畜107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受灾较为严重。 据介绍,此次旱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农作物、养殖业损失严重。三是人畜饮水受到严重影响。因水源枯竭,部分丘陵岗地和山区的群众已完全靠送水或需远距离取水解决饮水困难。由于水库供水能力不足,城镇居民生活供水形势十分严峻。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继续加强与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密切沟通,关注各地旱情的发展,及时掌握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救助人员数量情况,及时了解各地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同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适时启动国家救灾预案,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救灾工作。视各地旱情发展,及时会商财政部,安排下拨中央救灾资金。 ■ 焦点 三峡放水下游“解渴”863万亩地 今年累计为下游补水190亿立方米;剩余调节库容13天内释放完毕 据新华社电 记者28日从 三峡水利 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获悉,今年以来,三峡水库已累计为下游补水约190亿立方米。 尤其是自5月7日启动抗旱调度以来,水库持续加大下泄支持长江中下游抗旱,湖南城陵矶、湖北汉口、江西九江等水文观测站点水位因此上涨2米左右。 三峡水库水位下降24米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张旭介绍,长江沿岸及洞庭湖、鄱阳湖周边地区,抓住三峡水库加大泄流,长江、两湖水位抬升的有利时机,全力引水、提水。 据统计,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5省长江沿岸及两湖周边地区共开启涵闸344处、启动泵站3360处、架设临时提水设施1.6万处,累计从长江干流和湖区引水、提水66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浇地863万亩。 28日18时,长江上游每秒来水流量约为0.8万立方米,三峡水库每秒约下泄1.2万立方米。因“入不敷出”,水库水位降至150.9米,较年初最高水位下降了约24米。 水库调节库容剩30亿m3 据介绍,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90亿立方米,现已释放至大坝下游。尤其是启动抗旱调度后,水库通过加大下泄的方式以缓解长江中下游旱情,并保障长江航运畅通。 目前三峡水库调节库容还剩30多亿立方米,按照6月10日消落至145米汛限水位的调度计划,剩下的调节库容将在未来13天内释放完毕。 ■ 直击 洞庭湖缩水 渔民欲上岸打工 今年1月以来,洞庭湖区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五到六成,通过气象遥感卫星监测到5月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专家韩沁哲介绍,2010年5月24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649平方公里,今年水面大面积减少。经长年卫星遥感监测,洞庭湖区5月同期水面平均值为900平方公里,冬天枯水期平均为500多平方公里。而今年的春夏连旱,使得湖区水面锐减,与历年同期平均面积比较偏小六成,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洪水时期面积可达2800—3900平方公里,巨大的“库容”对于吐纳长江洪水意义重大。船行湖上,记者发现洞庭湖水面面积较丰水期大幅缩减,大片洲滩或裸露干枯或变成“草原”。 超低水位让洞庭湖主航道变窄船只拥挤,随处可见搁浅的渔船。渔民何右林告诉记者,往年洞庭湖的鱼喜欢将卵产在水草和芦苇丛中,幼苗孵化后,就有充足的饵料供幼苗生长。但现在因为干旱缺水,阻断了鱼类洄游路线,导致鱼类不能正常产卵,他估计今年洞庭湖鱼类数量会锐减。一些渔民准备上岸打工。据新华社电 ■ 全国旱情 截至5月26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251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033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甘肃等省;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6218万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湖北、湖南等省区;有507万人、3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据国家防总统计 ■ 应对措施 ●今年以来,三峡水库累计向中下游补水190亿立方米,其中5月初以来向下游补水27.64亿立方米。 ●5月26日,财政部、民政部紧急下拨55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其中,湖北省3000万元、湖南省2500万元。 ●目前,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均及时启动旱灾救灾三级响应,安徽省启动四级响应。湖北省下拨省级救灾资金1000万元,湖南省下拨省级救灾资金310万元。 http://money.163.com/11/0529/03/756LK11V00253B0H.html#fr=end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灾害链,拉尼娜,拉马德雷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杨学祥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 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早在1998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 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729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804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顾2007年的研究:关于加速推进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综合管理的建议
热度 1 xiqingchen 2011-5-29 21:22
长江流域以大型水库为特征的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日趋强烈,尤其是这种状况又是发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对长江中下游的水资源与河流与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忧心忡忡,2007年在繁忙工作之余,挤时间研究了三峡工程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水资源、尤其是枯季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这一研究成果以科技建议的形式提交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单行本刊发并报送 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见: 陈西庆,2007,“关于加速推进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综合管理的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科技工作者建议 》,2007年第8期(总第342期),单行本,1-6页。该文的简版也刊载于科技导报,见: 陈西庆 , 2008 ,加速推进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综合管理,科技导报, 2008 年 05 期。 关于近来网络上关于三峡工程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严重旱灾影响问题,我不同意关于三峡工程导致2011年长江中下游气候干旱的观点,这缺乏科学依据。探讨2011年长江中下游严重旱灾的原因,需要在更大的陆地-海洋相互作用的尺度、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尺度来进行。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影响,主要表现在上游大型水库(包括三峡水库)的蓄水与泄水过程中,是河流水文方面的影响。为减小高强度人类活动对长江中下游水河流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影响,必须研究与推进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的综合管理。 关于加速推进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综合管理的建议 陈西庆教授(首席专家) 2007年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主要河流以径流量为标志的地表水文过程正经历着迅速和大幅度的变化。在长江上游流域,未来有两方面的问题应该给予高度关注:一是长江上游巨量大型水库对长江上游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水文过程、特别是长江源区水文过程变化的影响。三峡工程将于2009年全面竣工。此前,三峡坝前水位已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提升至135m和156m。2006年水库蓄水期长江干流水文变化的研究表明:长江上游大型水库蓄水已经开始对出入三峡水库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在未来上游大型水库容量迅速增加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上游大型水库的综合管理。 一、水库蓄水对长江上游来水的影响 长江上游流域从长江源至宜昌水文站,面积约100 × 10 6 km 2 (图1),河道以高原和山区河流为特征。 寸 滩水文站是长江干流进入三峡水库的控制站 。寸滩站至三峡库区之 间汇入长江干流的主要河流仅有乌江。长江上游洪季和枯季的转折期一般出现在10月份左右。所以,上游大型水库(包括三峡水库)的蓄水期一般也在10月份左右。 在1970年左右,长江上游水库的总库容仅为64.6×10 9 m 3 ,至20世纪80年代末,总库容已增至20.5×10 9 m 3 ,并且新增库容主要来自对上游来水季节变化有影响的大型水库。至2002年,上游大型水库的总库容已达21.0×10 9 m 3 左右。在枯季,这些大型水库对长江支流进入干流的水量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强调上游水库综合管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我们仅选取在2013年前建设运行的12座大型水库(图1),其中1-9号水库是2006年已建成运行的水库。这些水库的调节库容总量达8.21×10 9 m 3 。 图1.长江上游流域地理位置和水系、水文、主要大型水库示意图 蓄水时间和蓄水量是研究水库对下游水文过程影响的两个关键指标。2006年的水库蓄水期产生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预警意义。因为该蓄水过程与2009完全竣工后的正常蓄水相比,在时间是一致的,在蓄水量上是非常接近。值得重视的是2006年蓄水过程发生在长江上游大旱的背景下,这使蓄水期暴露的有关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8月开始,由于高温少雨,严重的干旱笼罩了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长江上游干流上的屏山水文站、寸滩水文站和宜昌水文站持续下降,先后达到或创下历史同期最小流量的记录。 2006年三峡水库蓄水于9月20日开始,10月28日结束, 吸纳的总水量约为 11.0×10 9 m 3 。 三峡蓄水大幅度减少了长江上游进入中下游的水量。 作为比较,2009年以后三峡水库每年同一时期正常蓄水量可高达21.0×10 9 m 3 。 在水库蓄水期,三峡水库一方面减少长江上游的出水量,另一方面受到进入三峡水库水量减少的影响。长江上游其它大型水库(包括三峡水库)都在相同气候控制下,这些水库蓄水具有同期性,通常在10月份左右蓄水。上游大型水库每年具体蓄水时间及其历时取决于汛末区域气候特点及其水库管理者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认识、发电和水库下游水资源需求等因素。如嘉陵江流域的宝珠寺水库,2001年11月份才结束蓄水,但大旱年2006年9月份已基本完成蓄水。 为了诊断分析大型水库对长江上游干流来水的影响,特选取了三个典型干旱年(1969,1986,2006)年长江寸滩站和宜昌站9月20日至11月30日的流量过程(图2)。这三年的间隔在20年左右,1969年代表上游大型水库影响很小的时期;1986年代表上游大型水库已有大幅度增加并开始影响枯季流量的时期;2006年则代表上游水库对枯季流量有重大影响的时期。1969年这一时期最大的特征是枯季流量具有一系列显著的自然波动过程。在1986年,上游大型水库对枯季流量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11月份的自然波动已经消失,但10月仍具显示出明显的流量波动。在2006年,由于三峡水库蓄水,9月下旬以后宜昌流量持续处于低水平,提前进入原先11月份以后枯季的流量水平(图2B)。由于受到上游支流大型水库的蓄水影响,寸滩站的流量自然波动也基本上消失(图2A)。蓄水结束后,长江上游进入三峡水库的流量维持在低水平,至12月份逐渐降至5000m 3 /s左右。 图2.长江上游二个代表性水文站(寸滩、宜昌)在三个典型枯水年(1969,1986,2006)从汛末至枯季初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的流量变化过程。 二、水库蓄水量在上游总水量中的权重 为了进一步研究长江上游水库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我们可把上游2006年蓄水时期(09.20-11.20)总径流量分解成下述三个主要分量: R t =R (Yichang) +Storage (TGR ) +Storage (other) ( 1 ) 其中: R t为长江上游总径流量; R (Yichang) 为 宜昌水文站记录的径流量; Storage (TGR) 为三峡水库需水量; Storage (other) 为上游其它大型水库蓄水量。 在上述水量平衡估算中,没有考虑2006年与2013年后这两个时期中水面蒸发的增加和农林业等因素可能导致的蒸散发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也能对长江上游出流量有显著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末,长江上游有11931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库容10 6 m 3 )的权重占总库容的47.5%。2006年大型水库占总库容的比例已经增加至60%,2013年后将增加至70%以上。近几十年总库容的增长多来源于新增大型水库,意味着人类活动对长江进入干流水量影响的增强、未来上游大型水库群对三峡水库来水量影响的增强。对于三峡水库而言,这种影响的效果是双面的。在通常情况下,它能提高洪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加三峡水库的发电量。但是,如果在枯季、特别是干旱年枯季的背景下,将会出现上游大型水库由于蓄水期总水量不足,导致水库枯季前蓄水不足,上下水库之间争水,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大幅度下降。 水量平衡估算结果表明,2006年研究时段上游总水量为65.8×10 9 m 3 ,其中经过三峡大坝进入长江中下游的水量为46.6×10 9 m 3 ,三峡水库中水体增加量为11.0×10 9 m 3 ,长江上游9个大型水库中增加的水量约为8.21×10 9 m 3 。2013年后,上游一系列新建成的大型水库将导致蓄水量将出现大幅度增加:其一是2009年后三峡水库蓄水量的增加;二是上游新增三座大型水库(金安桥、向家坝、溪洛渡)蓄水量的增加。初步估算表明,如果2006年这类干旱气候再现,上游水库蓄水期长江进入中下游的总水量将下降38%左右,这一时期长江宜昌站的日平均流量将从8700m 3 /s减少至5400m 3 /s。这意味着宜昌站枯季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将比通常情况下提前1-2个月。另外,三峡水库的发电量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2006年洪枯季节转换时期,三峡水库及其它上游大型水库吸纳了巨大的水量。在高温少水的干旱气候背景下,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已对长江中下游枯季来水施加重大影响。在三峡水库和上游其它三座大型水库(金安桥、向家坝、白鹤滩)完成以后,上游水库蓄水期长江进入中下游的总水量将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初步估算表明,至2013年,蓄水期长江上游出流量将下降38%左右,枯季开始时间将比通常情况下提前1-2个月。这一估算尚未考虑2013年长江上游其它大型水库,如乌东德、白鹤滩等一系列水库建成后的蓄水需求。应对上游枯季总水量的不足,必须开展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在中长期气候和水文预报的支持下,适当把蓄水期向洪季后期延伸。但这一决策必须十分慎重;(2)加快上游大型水库群综合管理的进程,这项工作是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未来长江中下游至河口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长江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水文系统的影响日趋强化,但目前有关长江大型水库群综合调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很缺乏,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的综合管理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建议国家给予高度关注。
个人分类: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4120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下游的干旱主要还是因为降水少,三峡大爸只是火上浇油
热度 4 firefive 2011-5-28 18:23
长江中下游的干旱将三峡大爸推上了风口浪尖,责问声是一声高过一浪。三峡大爸所造成的影响很大,但真要把这次干旱全归纠于大爸,肯定不合适吧?但三峡的蓄水加剧了下游的干旱是肯定的。。。 这不,首页上登出来了,天南地北都在干旱,这下不能都怪大爸了吧? 韩寒说鄱阳湖干了是件好事,这样正腐恰好可以卖地,应该给大爸记一功,呵呵。 老家玉山很多早稻种不下去,因为春天雨水少,田着没蓄到雨水,渠道的水又没来。不过没多大关系,绝大多数人已经不想种早稻。只是小部分想种的人这么一来就种不成了,偶们家就是其中之一。 担心闹粮荒!!!早就有这方面的担心,今年特别担心!!!通知家里多囤点粮食!!!!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3352 次阅读|4 个评论
长江颂
泰山 2011-5-28 17:31
长江颂 君不见万里长江源何方,茫茫高原无踪迹,又不见草甸下汩汩无尽泉,涓滴聚成万条渠,此水千载万年流不尽,常让英雄多感慨,反使名士多吟哦。 伟哉万里长江也,水波飘渺连四海,浩淼映日天地昏,自从高原出山后,便向东方日夜行,九湾七曲多弯绕,上穹天宇下碧泉,云峰深壑藏卧龙,林黑漠漠猿声哀,长江之水浪涛白,遂留千年史与诗。 长江水流一万里,汇集三万八千渠,金沙江头闻远号,神女峰上起天鹰,极目远眺天际远,云天苍茫暮霭暖。长天落鹜孤霞色,秋水绵绵入洞庭。 白水阅尽登高楼,浮云蔽日掩远峰。我来观此东流水,红日渐没江心中,波涛涌动楚天青,远山近水烟雾笼。道是长江水无情,来此亦有百感生。 自古人生多歧路,不如随跟东逝水,流水行来无休期,壮心留余未尽日。莫论天下谁及我,且观此江深难测,无风掀起三尺浪,恶浪涌起蛟龙出。
个人分类: 雨中漫步|3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被评选为长江学者
zhao1198 2011-5-26 15:28
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被评选为长江学者 2010-02-04   南方网讯 2009年9月9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作为2008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代表,出席了“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罗必良教授是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位人文社科类的长江学者。他的当选说明了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人文社科方面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华南农业大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个人分类: Econ.经济学家|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长江大旱究竟谁是“元凶”三峡?拉尼娜?都没有证据
杨学祥 2011-5-26 12:34
长江大旱究竟谁是“元凶”三峡?拉尼娜?都没有证据 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2011-05-26 09:37:23   三峡诱发干旱?   目前没有证据支撑   在互联网上,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北京网友“牛村长”说:“高峡平白无故地出了个平湖,把本该流向下游的水都拦了。气候不受影响才怪!”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中国频现异常气候,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   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这种说法。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的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   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   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据郑守仁介绍,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长江汛末开始蓄水,并在接下来的枯水期释放存水为长江中下游补水。“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释放的来水比长江天然的径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时,水库按照8000至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来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的三峡水情记录显示,自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水位已从最高时的175米消落至24日的152.7米。“在此水位区间,三峡水库原有存水约173亿立方米,现已释放至中下游。”梯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说。新华社   拉尼娜现象诱发干旱?气象专家众说纷纭   日前,世界气象组织发表公报说,去年底到今年初在世界一些地区引发干旱或洪涝灾害的拉尼娜现象即将结束。“从海平面气压、风力、云量变化等大气条件看,这是过去一个世纪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   那么,眼前的这次长江流域大旱是否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国内的气象专家对此众说纷纭。   学术界有不同观点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前不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缺少了水汽配合,所以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少。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长江流域的大旱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而且我国建立起气象观测网络,保存观测数据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眼前的大旱与拉尼娜现象究竟是碰巧同时发生,还是互相有关联,仍然需要做深入研究,还不能急于给出结论。   一些专家分析认为,气候的变化和极端天气的频频发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除海洋信号外,还需考虑全球大气环流、南北极的冰雪状况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余锦华告诉记者,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可以肯定它们的出现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极端天气出现,不过目前还很难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拉尼娜现象到底要对哪些灾难天气负责。 http://js.xhby.net/system/2011/05/26/010928524.shtml 长江大旱究竟谁是“元凶”三峡?拉尼娜?都没有证据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2011-05-26 09:37:23   直接原因是降水减少   江苏省气象台副台长、首席预报员魏建苏认为,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干旱的直接原因还是降水稀少。   我们知道,长江中下游的水汽由南方的暖湿气流输送,连续性的降水天气通常是由于势均力敌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高空发生激烈碰撞而形成。而据魏建苏介绍,今年虽然冷空气不断南下,但是西南的暖湿气流却常常赖在南边不上来配合,所以从去年秋季开始,北方地区总是因为冷空气频频降温,却降不下雨水,长时间干旱,到了今年,淮北地区及至目前长江流域都缺少降雨,形成了大范围干旱。   魏建苏说,西南暖湿气流不能北上,是因为北上的通路被阻挡,这是大气环流改变造成的,只是造成这一地区大气流环流调整改变的原因,是否就是“拉尼娜”,还需要做大量研究,目前不能下定论。   今年将迎来“典型梅雨”   江苏省气候中心分析认为,在本次拉尼娜现象结束后,在下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之前,全球气候会迎来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极端天气不是就此消失,而是会相对减少。   江苏省气象台有关负责人此前已经介绍,今年梅雨期相对往年来说,降雨量和持续时间都比较正常,预计届时,雨水可以大大缓解旱情。   不过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计,到梅雨期之前的一段时间应该又是晴热少雨,各地还是要加强抗旱,不能掉以轻心。   -名词解释   “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则表示这部分海水异常变暖。拉尼娜现象通常和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发生,两者都会导致气候异常。   我们都还记得2008年年初的那场罕见冰冻灾害,其幕后推手便是拉尼娜现象。世界气象组织还认为,2010年底或2011年初,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东南亚和南美北部发生特大暴雨,赤道非洲东部、西南亚中部和南美东南部的降雨则低于平均水平,这些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联。记者 王晟   供水部门   旱情不影响   南京水厂取水   晨报讯(记者 张红)持续的旱情,加上降雨偏少,这是否会影响南京自来水厂的取水?记者从南京供水部门了解到,南京取水口是按照百年一遇的旱情最低水位来设计的,目前各个水厂生产和供应都正常。   据介绍,在持续旱情下,降雨偏少,长江水位较往年同期低1.5-2米。南京各供水行业密切关注水源水位、水质变化,采取措施保障供水正常。目前六大公共供水企业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江宁水务集团公司、江浦自来水公司、远古水业股份有限公司、溧水自来水公司、高淳自来水公司生产供应正常,水质达标,日均供水量达202.56万立方米。烷基苯水厂、化纤水厂、南化公司水厂等自备水厂生产、供应也都正常运转。   实地探访   北河口水厂:   大旱、用水高峰   都能从容应对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城西的北河口水厂。据了解,该水厂供水范围为模范马路朝南,纬七路朝北,东到汤山,西到长江边,承担了市区55%的日常供水。昨日,北河口水厂副厂长臧千里告诉记者,水厂供水没有丝毫问题,甚至可以说“远远不用担心。”   水厂取水丝毫没受影响   臧副厂长介绍,北河口水厂的取水口设在0.51米,也就是说,只要长江水位不低于0.51米,通过重力流就能从长江顺利取水。   “目前长江水位在3.57米,有3米左右的落差,取水不存在任何问题。水位低于3米的情况,已经极少出现。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取不到水的那一天了。”臧副厂长说。   眼下的大旱,即将到来的用水高峰期,臧副厂长认为这些都不值得过分担心。“去年7、8、9三个月的平均水位是7.74米,我们平均每天供应70万吨左右。今年4月水位只有3米多的时候,我们照样每天供应70万吨的水。一到夏天,长江水位就会上涨,这是自然规律。下面几个月,水位肯定是上涨的,这样的话,每天供应70万吨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大压力是“水质”   “取水倒没什么影响,关键是取水的成本增大了。”臧副厂长坦言。“打个比方,从3米抽到13米,需要10米落差的能量,现在要从1米抽到13米,则需要12米落差的能量。”臧副厂长说,这一点在电耗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电力成本占了所有成本的8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电价上涨1%,我们的成本就上涨0.8%。水位低,电耗就多,我们的生产成本就大大增加。”   取水、用水不是问题,“水质”才是最大的压力。“南京自来水的水质是超过国家标准的。夹江封航后,长江的水质比前两年好了不少,长江上游的化工厂也关了不少。但是长江沿岸的环境污染,一些化工企业偷偷向长江排污……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臧副厂长说。   好消息是,北河口水厂今年开始设计“自来水深度处理”的工程,2014年之前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将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增加“活性炭+臭氧”的深度处理工艺,确保在源头水源受到污染(如油污染或者有机物污染)时,出厂水水质仍达到合格标准。记者 李立立 史遥 http://js.xhby.net/system/2011/05/26/010928524_01.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长江中下游旱情可称极端气候:历史证据和规律
热度 1 杨学祥 2011-5-24 11:14
气象专家称今年长江中下游旱情可称极端气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4日08:51 东方早报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一遇大旱,湖北湖南江西大片土地龟裂、禾苗枯萎、水库“无水”,近500万人、350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昨日表示,这次旱情具有极端性、严重性,可以称得上是极端气候。   与此同时,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遭遇空前“水危机”,水域面积仅为去年同期的1/10,创下历史最低纪录,鄱阳湖湖畔的居民甚至可以驾驶车辆在干涸的湖底穿行。长江下游,素有“水乡”之称的江苏省同样未能幸免,南京溧水石臼湖基本干涸,数万亩螃蟹养殖绝收。   季风偏弱致降水稀少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告诉早报记者,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大旱的主因还是降水稀少。   气候监测显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减少明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据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江干流各控制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5月20日洞庭湖水体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3%。   为什么降水如此少?杨贵名表示,虽然今年冷空气频繁,但由于暖湿气流始终不强盛,不利于形成降雨。此外,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往年相比也偏东偏弱,太平洋水汽难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造成了该地区普遍少雨的情况。   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专家昨天下午也解释说,我国是季风显著的国家,从5月份开始,就进入夏季风时期。今年,季风水汽输送很弱,影响我国的西南水汽通道未建立,不利于冷暖气流在江南交汇形成降水。“影响我国的水汽有三个通道,首先是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由西南越过赤道向东输送,该气流今年明显偏弱;其次,孟加拉湾附近的越赤道气流今年也很弱;此外,南海附近,和副热带高压有关的越赤道气流同样较弱。从物质条件上来讲,今年影响我国的水汽条件比较差,因此不能形成有效的降雨。”   江苏省气候中心许遐祯主任也肯定了此说法,“没有稳定输送水汽的大气环流,是今年少雨的重要原因。”   极端气候频发   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昨日表示,这次旱情具有极端性、严重性,可以称得上是极端气候了。“极端气候去年也同样频发,去年5月5日开始,华南、江南、长江流域连续出现了15次的暴雨过程。”   江苏省气候中心许遐祯主任介绍,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有趋多、趋强、趋重的趋势。也有气象专家表示,拉尼娜现象可能是影响全球和区域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报记者 吴志刚)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4/085122519501.shtml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灾害链,拉尼娜,拉马德雷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杨学祥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早在1998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7295
3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江南等地降雨缓和旱情 长江中下游干旱可能持续:忽视警告
热度 2 杨学祥 2011-5-23 11:31
江南等地降雨缓和旱情 长江中下游干旱可能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3日08:19 中国天气网   5月20日与5月22日湖北省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分布图对比显示,该省重旱(红色)面积减少明显。   中国天气网讯 近日,江南等地出现较大范围降雨,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有所缓和。预计未来一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偏少,25日后,气温回升,35℃以上晴热高温天气将再现,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   5月21日开始,江南、华南等地出现较大范围降雨,部分地区降暴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计此次过程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区将有5~30毫米降水。   监测显示,5月21日08时至5月22日08时,长江流域上游及下游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小雨,中游大部出现了中雨,其中渠江、重庆到万县、万县到宜昌、乌江、清江上游、沅水、澧水、江汉平原下游、鄂东上游、洞庭湖区、修水潦河、潘阳湖区下游出现了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最大降水量为沅水的丹寨131.5毫米。   正遭遇50年罕见冬春连旱的湖北在21至22日也出现了明显降雨过程,全省大部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降雨对缓解该省的旱情比较有利。   据湖北省气象台评估,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地区土壤墒情明显增加,基本满足旱地作物的需求,但鄂西北北部、鄂北岗地、鄂东部分地区降水仅10毫米左右,旱情仅略有缓和。   据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计,全省80个县市区的1334.5万亩农田仍受旱,但与前一天相比,受旱县市数量、农田面积分别减少3个、536.1万亩,局部地区旱情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5月22日08时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监测显示,鄂西南、江汉平原大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降为轻度气象干旱,鄂东南重旱范围大幅减少,目前仅鄂东南北部、鄂西北局部14个县市为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预计这次降水过程将在24日前后结束,25日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这将对旱区农业生产不利。同时,27日至29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将出现日最高气温达34~36℃的晴热或高温天气,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加剧,一季稻移栽用水还将面临不足。   建议各地做好水库堰塘蓄水,雨后抢时移栽,抢墒移栽棉花,做好早稻、中稻水肥管理。江南、华南早稻田间应注意保持浅水层,并及时露晒田,促进早稻增加有效分蘖;注意防范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1/0523/65095.html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灾害链,拉尼娜,拉马德雷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杨学祥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三峡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答复网友
热度 3 zbt92 2011-5-23 11:01
很感谢 chg 网友的长篇留言。尽管 chg 网友支持三峡的基本出发点与我并没有冲突,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是有较大的分歧。为此特答复如下:【 】中是网友的原文,其它是我的答复。 【 chg 网友 : 我自己在科学网上没有博客,本是闲逛,但近来科学网上对大坝负面影响讨论居多,特别是把很多诸如汶川地震这样的问题也归咎为三峡的影响。博主的文章是少数坚持水坝建设的,因此 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每读博主的文章都非常的失望,因为通篇除了观点可取,再加上敢于胡说八道的勇气以外,文章实在不能让人信服。 以这篇文章为例: “ 不过,我们从建坝的理论上就可以肯定地说,修建三峡工程不可能对 “ 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 ” 产生不利的影响。 ” 不知道你是哪家的 建坝理论,《工程水文学》上找不到。】 建坝的目的就是要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矛盾。对于水坝的上游我们可能无法控制,但是对于水坝的下游,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在水坝的控制范围内。因此,从建坝的理论上看,水坝对于下游的航运、灌溉、供水都不应该产生不利的影响。除非我们对水坝的控制出现了人为的失误。某一本书上找不到,也不能说这种反应客观事实的理论是错的。如果任何书上都没有的话,那就等着我来写这本书吧! 【 chg 网友 : “ 而当我们的三峡工程完成了拦洪和发电任务之后,让上游的来水与三峡水库的下泄的水量相同。 ” 这是哪个枢纽也做不到的事情,三峡的调度必须要满足发电调度和防洪调度。如果一年的下泄水量相同可以理解,每天的下泄水量与上游来水相同还防洪么?】 做到这个非常容易,现在的入库流量自动监测,出库流量也可以通过发电调节精确控制。特别是当有人对三峡的作用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是消除人们对三峡的产生误解的最好办法。在 2009 年的三峡实验性蓄水的时候,下游曾出现了一定的旱情,调度部门就有一段时间要求三峡保持入库与出库的流量相等,以排除社会各界对三峡蓄水加剧了旱情的误解。后来应为旱情太严重,就在蓄水期改为向下游补水了。 三峡的发电调度没有问题,因为下游有个葛洲坝水电站的调节,三峡电厂全力满足电力调度,保持入库流量与出库流量相等的任务,可以由葛洲坝电站最终实现。 每天的下泄水量都与上游来水相同当然不能防洪,但是请你注意,我说话的前提是,在完成了防洪发电任务之后。例如,汛期过后,当三峡已经没有防洪的任务的时候,完全可以在保持入库与出库流量相同(相当于没有建设三峡)和进行科学调度之间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在完成了防洪任务之后,最差的调度也不过就是让入库流量等与出库流量。相当于三峡大坝不存在。而实际上三峡水库毕竟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调度人员总是要在下一个汛期来临之前,想办法把水库里的水放下去。所以,由于非汛期水量的增加,在枯水的季节三峡对下游的航运、灌溉、供水只能有好处,不可能有坏处。 【 “ 一般来说,大型调节水库建成之后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体现在上游,而效益常常体现在下游。 ” 不知道那个一般和你这么说的,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说错了。关于大坝生态影响是对河流的阻隔,上游和下游都存在相应地影响,有些影响在国际上尚无定论,你的这个一般来说是外星人说的。】 一般来说就是指我们建大坝的目的。除了发电之外,防洪、供水、灌溉和调节水资源的作用主要都体现在下游。你所说的“关于大坝生态影响是对河流的阻隔,上游和下游都存在相应地影响,有些影响在国际上尚无定论”我认为是反坝人士编造的理由。因为,按照这个理由,水坝全是罪恶,全世界都不应该建水坝。所以,这种谬论完全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内。 再说什么叫河流的阻隔,水能流过去,船能开过去,你说到底阻隔什么了?你认为北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阻隔河流了吗?那也不过就是单向的阻隔,而人造的水坝恐怕连河流的单向的阻隔都谈不上,因为我们毕竟还要想把法让船通过去。 “大型调节水库建成之后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体现在上游,而效益常常体现在下游”的说法,你可以不承认,可是三门峡的争论你了解吧?河南坚决要求上马,陕西坚决反对。而且至今态度都不变。告诉你,几乎所有的大水库都是这种情况,下游拥护,上游反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说的那个外星人的理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 【 Chg 网友说 “ ‘例如,由于大坝的沉淀、拦沙作用。通过三峡的江水的含沙量会大幅度降低。这一方面有利于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泥沙淤积,但同时会降低我国长江口淤积造地的速度。’河流中的泥沙有时是必要的,特别是很多河口湿地、两岸洼地重要营养物质的来源。 回到问题上来,近期长江下游大旱,洞庭湖、鄱阳湖出现萎缩现象,很多人认为是三峡大坝的影响造成的。首先要承认三峡的修建对这些湖泊的水文情势是有影响的,鄱阳湖汛期接纳江西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等五大河流入水泄入长江,鄱阳湖的水情,大致与五大河流域降水情势相符,同时也受长江洪水顶托、倒灌的影响。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下游水文情势改变,特别是因防洪需要在汛期流量减少,从而使鄱阳湖减少从长江的补水,对其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但鄱阳湖上游河流汛期基本在 5-6 月,也就是目前发生干旱的时间恰为鄱阳湖向长江泄水的时间,因此,目前的湖泊干旱与三峡的截留之间的关系不大,实际上三峡加大了向下游放水以后,鄱阳湖水位并未出现好转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博主文章胡说什么三峡修建对下游水量没什么影响,这实在是太缺乏一定的科学常识,我以为科学网的博主至少是有一定科学素质的,看起来里面确实有卖狗皮膏药的。” 】 你这一段分析还比较尊重事实。不过,也还个严重的前提错误。我什么时候说过“三峡修建对下游水量没什么影响”?如果没影响,我们建设三峡的目的中为什么还要有航运、灌溉、供水?我文章的意思是说一定是有影响的,而且一定是有利的影响。你如果没有把一篇文章的基本意思读懂,就不要自己瞎编乱造。 【 chg 网友说“我估计科学网上的很多专家都不屑和你这个伪专家讨论,既然我不小心回复了你的文章,给你个建议,博主还是多读读书,推荐几本如董哲仁的《生态水工学》,他还有一篇《洪水脉冲的生态效应》(水利学报);(英) T. 斯卡德《大坝的未来》; 连煜《黄河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及生态需水研究》 ;水利部水规总院《水工程规划设计生态安全关键指标体系研究》,暂列这些吧。 最后,你也不用再回复我,回复我也不看了,和一个民科讨论问题很累。” 】 你既然以一个专家的口气说话,那我也不必跟你客气。我觉得读书通常都是好事,但是,要知道比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动脑子思考问题。很多人曾经对韩寒的成功不理解,我倒是觉得这是读书和思考哪个更重要的说明。请相信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决不会不去读书的,但是很有可能不会死读书,更不会去读没用的书。 说实话,我觉得你推荐的书就没什么用。尽管我和董哲仁很熟(我们都是 82 年初毕业分到同一个研究小组里的),但是,你推荐的书,到目前我还没准备去看。如果有了时间要去看的话,恐怕也是为了批判的需要。比如,前面提到的大坝阻隔理论,你认为真有道理吗? 我很赞同新语丝网上一篇文章的观点。目前的生态学还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建议你也去看看那篇文章。 另外,千万不要迷信写在书上写的东西,尤其是现代,什么人都来写书。抄袭不说,借着写书造谣的,也大有人在。因此,不要迷信书,它完全有可能是错的。告诉你,我曾经通读了几遍《大坝经济学》,不过那都是为了批判它。而且我也确实发现那本书有很多欺骗人的错误。你如果感兴趣的话,我可以逐条地告诉你。千万不要以为书上没有的说法就是胡说八道,书上有的也有可能是胡说八道。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书本。 你可以把我当成一个民科,不过,我一点也不佩服你这个“正科”。老实说就看你写的这一段文章,就知道你的水平一定不怎么高。因为你没有一个成功科学家应有的怀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你即便就是一个院士,我也敢说你没所有什么真水平。你如果不服气的话,咱们可当面辩论所涉及到的问题。倒不是为了与你争个高低,而是为了让大家看看,到底谁说的更有道理?
5391 次阅读|5 个评论
长江流域水利枢纽提前发电缓解电荒加剧旱情:为什么忽视干旱警告
热度 1 杨学祥 2011-5-21 14:29
长江流域水利枢纽提前发电缓解电荒加剧旱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1日03:30 汉网-武汉晚报   昨日,在汉江东西湖慈惠段,一只死去的乌龟趴在近岸处一片干旱的河床上。受持续干旱枯水影响,汉江大片河床干涸开裂。记者 喻志勇 摄   连日少雨天旱,黄陂前川街付店、刘寨等 20多个行政村近3万亩稻田棉地急需灌溉,已有6年未使用的前川二级泵站主水渠内杂草树木丛生,淤塞严重。驻鄂空降兵某部得知这一情况后,昨日派出上甘岭特功八连所在团的300多名官兵来到该水渠,对近3公里长的淤塞段进行了清理,抗旱水路立即畅通。记者 蔡晓智 摄   今年3月至今, 长江流域遭遇近50年最严重旱情 。湖北省水利厅人士介绍,如果旱情进一步发展,6月将迎来缺水高峰,汉江流域旱情将更严峻。   据专家介绍,目前全省水库蓄水100亿立方米,但仅60亿立方米可有效利用。目前湖北正在抢播中稻,尤其是下月将迎来用水高峰。如果旱情持续到那时,湖北将面临10至20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虽然近期有预报降雨,但专家表示,只有持续4天强降雨,才能初步缓解旱情。   汉江流域旱情尤为严峻。记者在湖北省防指获悉,丹江口水库水位已跌至134.72米,低于死水位4米多。这一水位,已接近1978年131.28米最低水位。    发电过猛“放水”太快   今年,长江流域遭遇罕见旱情,但3月、4月间,因为忙于发电,水库提前用掉太多水,令旱情雪上加霜。   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介绍,去年9月,长江流域各大水利枢纽开始蓄水,进展不错。但为应对用电高峰,各水利枢纽全力发电,结果短时间内用掉了大量库容。以三峡为例,3月、4月间20多天里,库水位从165米迅速下降至160米以下。10米的库水位落差,常规情况下要40多天才能降下来。   三峡梯级调度中心副总工赵云发介绍,今年1至5月,三峡发电增加40多亿度,比去年增加两成以上。三峡为此将常规的6000多立方米每秒的下泄量,增大到8500立方米每秒。虽然也考虑到了三峡调配水资源能力可能被削弱,但为缓解各地用电压力,也只能先增大发电量,解各地燃眉之急。    水利欠账让人吃苦头   大旱袭来,各地小水库、塘堰首先“败下阵来”。在湖北省,已有4座中型水库、1460多座小型水库低于“死水位”,更有7万多口小库、塘堰干涸。这些小水库、塘堰常年病险失修,难以发挥抗旱能力。   64岁的新洲区曹家井湾村民曹少堂,在村里见底的水塘边后悔不已。这座集体水塘,20多年没有清挖,已淤塞大半。结果在这次旱灾中,水塘很快干涸,让他和众多村民陷入困境。   曹少堂的困境,反映出农村水利“欠账”的一角。湖北省水利厅湖泊水库处处长袁俊光介绍,省内1460多座“死水位”的小型水库中,有400多座常年只能蓄2至3米深的水。有的水库,甚至根本不能蓄水。“病险失修导致水库丧失的蓄水量,就有10多亿立方米。”袁俊光说。   中小型水库尚有专门部门管理,民间众多的塘堰,无人管理,问题更严重。袁俊光估计:“远不止7万多口,全省三分之二的塘堰都已见底。”以曹家井湾为例,村里本有一座占地两亩多的集体水塘,但20多年无人组织清挖,村民也根本忘了清塘这回事。结果大旱袭来,全村都吃了大亏。   袁俊光介绍,与正规水库相比,民间塘堰如果充分发挥功效,将极大增强对大旱抵抗力。   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村水利“欠账”带来解决的希望。据悉,“十二五”期间,湖北计划整修4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对农村塘堰、灌溉、渠道设施建设,也将加大投入改造。    幸亏有了一座三峡大坝   刚刚达到175米设计蓄水高程的三峡大坝,在此次抗旱大战中扮演什么角色?   王井泉表示,借助自身巨大库容量,三峡持续加大下泄流量,为长江中下游不断“输血”。   与北方大旱动辄赤地千里不同,长江流域大多地区有过境水可用。三峡巨大的库容量,使长江水量供应源源不绝。王井泉介绍,3月下旬以来,三峡上游雨量比往年偏少三成,上游来水大减。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三峡仍不断加大下泄流量。目前,三峡入库流量在7000立方米每秒左右。而下泄流量,已达到1万立方米每秒以上。   三峡加大下泄,对中下游意义巨大。王井泉介绍,长江中下游航道维持了正常水深。如果没有三峡加大下泄,长江武汉段水位将比现在低1米左右。据湖北省水利厅专家称,如果三峡减少泄量2000立方米每秒,长江荆州沙市段水位将下降1米以上,为荆州地区供水的荆南四河,水位可能降至取水口以下,无法取水。   湖北省水利厅人士表示,本月底至下月中稻插秧期,将是各地用水高峰。而目前各地水库水位下降,甚至已经见底。为保证下一步抗旱所需,必须“向长江要水”。三峡维持高下泄流量,对中下游极重要。   三峡集团枢纽运行处处长王海表示,按照三峡调度规程,至下月10日,将库水位降至145米防汛水位。这10米的库水位落差,意味着有60多亿立方米水量,完全可保持当前下泄流量,缓解中下游旱情。   据悉,从去年12月枯水期至今,三峡已累计为中下游补水168亿立方米。    5000吨轮过不了武汉段   现在,5000吨级海轮想溯江而上,是不可能的,船被卡在长江武汉段。   长江武汉航道局介绍,武汉段水位往年同期都在21米以上,但今年只有15米多,比往年足足低了5至6米。长江主航道在武汉以上段,要求最低水深4米,目前仅为4.2米。武汉以下段,水深要求5米,实际为5.7米。   承载大型货轮的海轮航道,武汉以上段要求最低水深5米,武汉以下段要求最低6.5米,只能无奈中断。武汉航道局航道处负责人詹剑英说:“武汉海轮航道原计划从5月开通至9月底,但航道水深持续下降,今年开通了仅仅11天,就只能暂停。”   5000吨级船舶已无法通过武汉段,但一些船主冒险闯关,导致意外频发。5月7日、8日两天,武汉段最浅的白沙洲水域,连发船只搁浅事故。搁浅船均是严重超载,吃水深度已超过航道水深。   詹剑英告诉记者,武汉段现在只有武汉白沙洲、黄石岱家洲两处浅滩,已造成多起搁浅事故。如果旱情持续到下个月,长江武汉段可能出现6至7处浅滩,对航运影响更加巨大。    罕见大旱殃及江豚生存   天降大旱,位于石首的天鹅洲保护区水面“缩水”三分之二,栖息其中的江豚生存面临威胁。   石首天鹅洲,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原是长江的河道。1990年起,保护区试养江豚,每年都有2-4头小江豚出生。现有江豚38头,初步形成了一个自我生存和繁衍的群体。在此次大旱期间,江豚的家园也难以幸免。   前日,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王克雄匆匆赶赴保护区。在他面前,保护区水面急剧消退:“现在水位比往年低四五米,达到历史最低!目前还在以每天10多厘米的速度下降,整个保护区3万亩水面,现在只剩下了1万多亩。”   旱情日趋严重,周边地区将取水目标转向保护区水域。当地为抗旱保收,大量从保护区水域抽水灌溉。保护区多次阻止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区内水位急速跌落。   王克雄介绍,4至6月份,正是江豚产仔的时候。而雌江豚产仔、哺乳期间,喜欢到不被打扰的环境中独自活动。目前水面急剧缩小,将极大影响雌江豚产仔及幼崽成活率。而且江中鱼类在旱灾中数量骤减,且产卵受到波及。当前和此后一段时间内,保护区江豚食物来源也将出现问题。   记者 匡志达 通讯员 胡顺华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1/033022503091.shtml 种粮大户面对因干旱无法栽种的稻田欲哭无泪 ( 1 /5) 2011年05月21日 02:55 5月20日,在江西省九江县城子镇,种粮大户农民张国周面对因干旱无法栽种的稻田,欲哭无泪。 原本处于春夏多雨季节的江西,却遭遇历史罕见旱情。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 目前,江西省有57个县(市、区)出现轻度以上干旱,其中19个县(市、区)出现重度干旱,14个县(市、区)出现特旱。全省已栽早稻受旱面积达533万亩,140多万亩中稻无水泡田翻耕。 新华社发(胡国林 摄)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17563.html 南方干旱致鄱阳湖面积创历史最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1日12: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昌5月21日电 (记者 段长征)中国南方的严重干旱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大幅“瘦身”。最新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目前鄱阳湖水域面积1326平方公里,创下有卫星监测记录以来最小水面。与2010年相比,水域面积仅为同期的十分之一,再次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   目前,鄱阳湖正在遭遇6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从今年1月始,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江西水文部门监测显示,5月21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为9.19米,鄱阳站水位13.63米,湖口站水位9.74米,与往年正常水位均相差5米左右。   今年江西省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春夏连旱。据江西气象台监测显示,今年1月1日至今,该省平均降雨量只有391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四成七,降水量为历史最低。目前,江西省有54个县(市、区)突破历史最低值。期间,该省无降水天数为70-90天,其中36个县(市、区)无降水天数创历史新高。   据最新的江西省干旱监测数据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江西北部、中部降水量依然偏少,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有57个县(市、区)出现轻度以上气象干旱,12个县(市、区)出现中度气象干旱,19个县(市、区)遭遇重度气象干旱,14个县(市、区)遭遇特旱。这些干旱地区主要位于江西北部和中部。   鄱阳湖大范围严重干旱,也导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的九大湖池今年首次出现干涸。记者此前在江西永修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采访时,在保护区工作了20多年的吴城站副站长王小龙称:“目前鄱阳湖保护区九大湖池相继遭遇严重失水现象,其中八大湖池出现干涸。”   受降雨异常偏少,长江来水锐减等影响,目前江西省境内江河水位,尤其鄱阳湖水位大幅下降。目前,江西湖区供水、水质、航运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面对严重旱情,江西省有关部门正通过清理渠道、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据江西省防总提供数据,截至目前,江西省九江、抚州、上饶、吉安等7个设区市的18个县(市)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73次,为春插、水库增蓄等抗旱减灾服务,创下了该省历史上同期开展抗旱作业次数最多的纪录。作业受益面积达5.19万平方公里,累计增加降水约2.6亿吨。(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1/123222505404.shtml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灾害链,拉尼娜,拉马德雷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杨学祥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26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1999年干旱可能重演
杨学祥 2011-5-21 05:48
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1999年干旱可能重演 长江中下游降水50年来最少 龟裂土地可放入手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1日01:49 新京报   昨日,江西省乐平市临港镇古田村受旱的稻田。目前,江西省已栽早稻受旱面积达533万亩,140多万亩中稻无水泡田翻耕。新华社发   本报讯 国家防总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主要江河累计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一至七成。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9892万亩,有497万人、34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湖北湖南旱情严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   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刘学峰介绍,受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周边以及江淮之间的丘陵山区一带。   长江中下游旱情的发展给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其中湖北、湖南两省的局部地区比较突出。最新气象数据显示,今年湖北全省已有33个县市达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将有降雨缓解旱情   21日起,江南大部将有大范围降雨,降水区域覆盖长江沿线旱区,雨量较大,对缓解旱情有利。 “从目前天气情况看,即将到来的这场降雨将会对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当前旱情有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宋迎波说。综合新华社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 举措   三峡水库 加速泄流   为满足湖北、湖南两省中稻栽插等抗旱用水需求,缓解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和航运压力,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抗旱用水及航运安全,国家防总决定,自5月20日至24日,三峡水库按日均出库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泄(比入库流量大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5月25日至6月10日,将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加大至11000至12000立方米每秒。   ■ 探访   洞庭湖区 水稻无水   每年4月洞庭湖区最怕水患,可是昨日记者来到进入传统汛期50天后的洞庭湖区,看到的却是湖区农民期盼雨水的焦虑眼神。   湖南省南县地处洞庭湖腹地,是全国产粮大县。在南县揭家洲村,远远望去田里的水稻还是一片绿色,但拨开稻苗,下面的土地已经严重龟裂,不少裂口甚至能同时放入四根手指。村支书江维清说,现在改种一季稻都有点来不及了,很多人都打算改种晚稻。许多粮农已经开始放弃,种下去的370亩,最后能保住的也就一半多一点。 (编辑:SN047)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1/014922502474.shtml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 杨学祥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 记录: 旱灾的前车之鉴:重庆干旱、西南干旱和河北干旱 2011-1-26 04:25 杨学祥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之后,我国严重干旱等灾害频发。2006年的重庆干旱和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的中国西南干旱就是前车之鉴。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值得关注:各种灾害时空有序的相继发生,为灾害预防提供了可靠的预防前兆。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8-9-16 20:13:41 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最近,“拉马德雷”频繁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甚至有人惊呼:拉马德雷气候冷相位的到来或将重现中国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后期中国粮食难言安全,未来中国必将伸手向世界要粮 。人们不禁要问:拉马德雷与自然灾害有何关系? 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60年周期,2010-2020年全球气候剧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70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粮食变化特征 。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为1959年、1960年和1961年,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其另一个天文特征是,1959年-1960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 ,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76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7912 我国多地现气候异常:被忽视的报告 2011-1-14 06:37 杨学祥 2010年的灾害多发是早有预测的,多项理论研究表明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最终成为纸上谈兵。问题的关键在于,权威部门忽视气候变化的新理论和新现象,企图用温室效应解释一切,忽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 2011年的灾害趋势 2010年7月发生了拉尼娜事件,2011-2012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1年灾害多发的趋势值得研究和关注。   历史的经验教训 2010年的灾害多发是早有预测的,多项理论研究表明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最终成为纸上谈兵。问题的关键在于,权威部门忽视气候变化的新理论和新现象,企图用温室效应解释一切,忽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 科学不是独角戏,一种观点独霸科学管理部门是不正常的,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和决策。在科学问题上不仅应该允许不同科学观点存在,而且应该在资金和决策上保证不同观点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主流科学必须尊重非主流科学的批评监督,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必须承认不同观点的客观存在,决策前听取不同观点的意见,决策时给出否定不同观点的根据和理由,决策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科学的态度首先在于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有与不同观点平等公开讨论问题的作风。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4250 山东和河南的干旱值得关注 2010-12-18 15:04 杨学祥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7年4月-1998年6月发生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紧随其后,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持续两年的最强的拉尼娜事件,1999年气温跌入近10年的低谷,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 2010年前10个月的高温意味着2011年将跌入近十年气温低谷。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山东和河南的干旱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821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1998年中国大洪水就与1997年4月-1998年6月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8年6月-2000年8月持续两年的强拉尼娜事件有关。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流感全球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从气候的自然条件来说,2011-2012年可能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13-2014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这三个时段是流感爆发和南亚强震发生的危险期,应加强预防和监控。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都将造成巨大的灾难 。 1997年4月-1998年6月发生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紧随其后,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持续两年的最强的拉尼娜事件,1999年气温跌入近10年的低谷。2010年前10个月的高温意味着2011年将跌入近十年气温低谷。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 。 1999年的灾害记录: 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 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到底有什么影响?
热度 8 zbt92 2011-5-19 12:06
文 / 水博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5 月 18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 由于三峡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曾引起了社会的巨大的争论,所以,社会各界对三峡工程的评价就格外的关注。因此,国务院会议对三峡工程的评价,就特别引人注目。特别是最近几天,由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出现特大干旱,三峡工程加大下泄流量以后使得南方诸省的特大干旱未能对长江航运和沿江的大城市产生严重的影响。然而,尽管三峡工程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会上还是有些喜欢利用三峡投机炒作的人,编造说什么南方大旱是由于三峡造成的。有的炒作者甚至都不知道,三峡工程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就发表文章说三峡大坝建成后造成“十年八旱”。而实际上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到现在还不足 8 年。 有些不理解三峡工程的同志,为了给这些谣言辩护。特别列举出了国务院的决议。有的还特别指出了其中“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国务院也承认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你们水电工作者就不要再给三峡工程“护短”了。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判别问题的标准应该是客观事实和科学逻辑,而不是哪一级政府的文件和决议。其次,如果全面的分析国务院的文件的措辞,也能发现国务院并不会支持那些诬蔑三峡造成了干旱的谣言。请大家注意,国务院决议对航运、灌溉、供水的表述是“有一定影响”。这与前面的“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说法是有本质区别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呢?很显然,因为这种影响主要是正面的有利影响,而不是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洪、供水、发电和航运。如果三峡工程真的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那么至少说明我们修建三峡的目的没有达到。甚至也可以说我们修建三峡的决策是错误的。不过,我们从建坝的理论上就可以肯定地说,修建三峡工程不可能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能够影响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的因素只有水量。而当我们的三峡工程完成了拦洪和发电任务之后,我们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做到,让上游的来水与三峡水库的下泄的水量相同。这样对于下游来说,就相当于我们的三峡大坝不存在。也就是说要做到让三峡大坝发挥了防洪、发电作用之后,丝毫也不影响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然而,在实际当中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完全没有影响的调度方式呢?这恰恰是因为我们非常需要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产生有利的影响,否则,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建设三峡的意义。例如, 2009 年汛期过后,我们为了保障三峡水库能够在来年的枯水季节里对长江中下游发挥“航运、灌溉、供水”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想法蓄水。在这个蓄水的过程中,确实也曾经造成过某些长江下游水量过少影响了航运、灌溉和供水的情况。然而,当出现这些问题之后,三峡很快就停止了蓄水。我们当时宁可让三峡的蓄水不到位,也要保障长江中下游的航运、灌溉和供水。 这就是三峡大坝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的所谓影响。这种影响的本质是我们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从完全不可控,到可控之后的控制和管理水平问题。所对应的正是国务院的决议中的“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的阐述。也就是我们对三峡的管理调度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的问题。 确实有某些对三峡坝有偏见的人士,似乎总是希望国务院能做出一些否定三峡的决议,所以,他们的理解往往容易产生偏差。同时,特别需要强调的还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你要想让三峡工程对枯水期的长江航运、灌溉和供水发挥出调节作用,就要选择好蓄水的时机、并且同时也要承受蓄水时期对长江中下游某些水量的暂时变化。 一般来说,大型调节水库建成之后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体现在上游,而效益常常体现在下游。所以,国务院的决议中所说“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绝对是任何水利水电工程都难以完全避免的,也是必须要我们想办法去解决的。这些不利影响也都是在上游。然而,三峡大坝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决不会有任何不利影响,除非我们的管理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失误。 除此之外,三峡大坝对长江中下游的某些其它影响,也可能是有利有弊的。例如,由于大坝的沉淀、拦沙作用。通过三峡的江水的含沙量会大幅度降低。这一方面有利于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泥沙淤积,但同时会降低我国长江口淤积造地的速度。再比如,大坝的清水下泄会携带走下游河道内大量的泥沙,逐步减少长江下游地上悬河的威胁;同时,清水的下泄也会冲刷防洪大堤,增加大堤崩岸坍塌危险。这种清水下泻的情况,不仅在我国的三峡存在,而且也是全世界所有的水库建设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总之,尽管三峡大坝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对于长江中下游的航运、灌溉、供水,绝对是有利无害的。如果我们具备了这些基本水利水电科学知识,就不可能会曲解国务院的会议精神。
4181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两湖遭遇特大干旱,长江下游受益于三峡
热度 2 zbt92 2011-5-17 17:50
文 / 水博   据报道,去年 11 月份以来湖北省降雨异常偏少,旱情严重。截至 5 月 15 日 ,全省有 1392 座水库低于 “ 死水位 ” 运行,其中中型水库 4 座,小型水库 1388 座。今年以来,湖南北部降雨、来水偏少,蓄水不足,出现了严重的旱情。尽管 5 月 7 日 以来,湘南、湘西南局部出现大到暴雨。但这一轮降水并不均匀,湘北、湘中地区降雨不足 10 毫米 ,旱情维持,尤其是洞庭湖区和湘西北山区无有效降雨,部分城镇、山区群众饮水困难,农田受旱十分严重。     尽管长江三峡水库加大对下游的放水量,江西境内近期也出现较强降水,但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仍严重偏低,比历年同期均值低 4 米 多。一般来说,发生如此严重的干旱,通常都会严重影响长江下游的航运和沿江城市。但是,由于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三峡水库,水库中目前还存有去年拦蓄下来的上百亿水资源。因此,通过三峡的补水虽然对两湖的水位回升作用不大,但是对于长江下游的航运和沿江城市起到了重要的抗旱作用。   然而,面对三峡所发挥出巨大的抗旱作用的现实,社会还是有人喜欢进行诬蔑三峡的炒作。科学网上就有位网友,竟然冒用 的名义发了篇《 三峡大坝建成后洞庭湖十年八旱》的文章。不过,由于造谣者的基本科学常识太少,居然搞不清楚三峡大坝什么时候建成的。所以,露出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三峡大坝到现在还没有建诚 10 年)。当我指出 2001 年的时候,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成之后,这位炒作三峡的网友,居然以百度介绍说“ 1997 年三峡截流,使得三峡的水位提高了 22 米 ”为理由进行狡辩。似乎是从长江截流开始,三峡大坝还没开建就已经开始“做恶”。 目前,分明是两湖出现特大干旱,长江下游明显受益于三峡而没有受到影响。然而,却仍然有人喜欢对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三峡进行造谣诬蔑。特别是这样的离奇炒作,居然放出现在科技人员的科学网上,可见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的任务之艰巨。
4188 次阅读|5 个评论
七绝 读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句有感 新
lzl2431 2011-5-16 11:58
七绝 读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句有感 东坡哀痛吾生短,艳羡长江久久长。 哀羡短长何所用?自然规律比刚强! 有人说。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新加入编诗二26首 ----------------------------------------------------------------------- 【有关资料网上下载】 吾生之须臾,须臾之之吾生,人生短暂,弹指一瞬间,世界便在眼下灰飞烟灭,怎能不使人心生悲凉之感? ——题记 北宋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都发出这样的感叹。难怪诗仙李太白也会在《短歌行》中吟唱:“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落堂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史上许多名人,有志之士都曾在一段时间内发出过这种悲伤与无奈。像归隐的陶渊明:“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等。他们都是在历史车轮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碾作尘土了!他们叹“吾生之须臾”,最终只能面对“不见功业,唯有痛苦”的人生局面。 也许我们会想,那怎么才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呢?哪里是云帆?哪里是沧海? 同样来看苏轼,他在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后,却能在《赤壁赋》中模拟主客对话,讲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的话来解开自己心中的忧伤,同时又能体现他旷达的人生态度。真可谓一箭双雕。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沧海,都有云帆,就看你愿不愿,敢不敢鼓起心帆扬帆起海向着人生的彼岸前进。预言家勒洛夫曾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只要我们朝着彼岸奋力摇桨,就算不能成为天骄,成就伟业,你也会有幸福感和成就感,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它而无限的延长~~ 元朝散曲家刘因说过:“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如果能给自己的一生一份满意的答卷,就不必在乎花开花落,因为虽短犹长。 苏轼是这样!那我们呢?
个人分类: 诗词近作|14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性的问题不光是道德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xscjack 2011-5-15 18:16
作者:李佳 党波涛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1-5-15 10:02:43 华中师大性学教授彭晓辉:有些理念需要智慧才能理解 “手机电池三度被打爆,一天都在应付各路媒体。”5月13日17时许,记者拨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晓辉的电话,他说,没有料到,一场讲座,让他这样“火”了起来。 缘起:女性被性侵主动递套?“误读” 10日晚,华中师大彭晓辉教授受邀在南师大做了一场名为“性学基础与涉性人际交往”的讲座。经某媒体报道后,《性学硕导讲座称遭遇性侵应递上避孕套遭反驳》被网络疯狂转载。“及时递上避孕套是保护强奸犯”、“这是‘叫兽’异谈”……这样的口诛笔伐,在网络上热闹了好几天。 12日13时许,在拥有43万粉丝的微博上,彭晓辉“强烈提出抗议”。他说,“遇到强奸后,为了保存生命而递给避孕套”,这是瑞典的一些父母叮嘱女孩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观点”,恳请网友不要涉及他的家人和熟人。 “当时讲座的主题是‘恋爱五部曲’。‘遇到强奸’的特定情境,也是在大学生爱与性的大背景下。媒体报道时断章取义,报道本身就是一个怪胎。”5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彭晓辉称被“误读”。 对于社会高度关注此事,彭晓辉认为,“不关注是不正常的,性的问题不光是道德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雷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 “社会性资源配置不公”、“同性婚姻能挽救4亿人幸福”、“高校应设一个接吻专用地”……今年初,媒体开始追踪彭晓辉的学生——性学女硕士彭露露,彭晓辉和他坚持了19年的高校性学教育,也开始“被加温”。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不断爆出“雷语”。 “有些理念是需要智慧才能理解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他说,“为国家建言献策”。“是否为了出名?”他说,“如果我出名能促进性学研究和性普及教育,那就出名吧”。 更多阅读 性学硕导彭晓辉南师大开讲座 雷人观点遭学生当场反驳 “性学”女硕士求职屡碰壁 探访华中师大“人类性学”现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个人分类: 按类别|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扭曲的‘高级人才引进’
热度 9 lin602 2011-5-8 21:45
今天在车上,与几个同事聊天,讲到一个‘长江学者’,现在身份是一个重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另一211学校的特聘教授,还是再另一211学校的引进教授。他头上的光环太多了,我也说不清楚。 ‘有幸’远远地听过他的报告,还不经意地被参观过他在一个高校的‘豪华实验室’与强大的‘研究团队’。当然实验仪器与实验室装备都是全新装备的。 我不明白,他有三头六臂?不就是发表多点SCI文章嘛。好象国际上也不知名,没有什么让人震惊的学术成果,也没有重大成果进行技术推广,给社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这三个学校中这样重要的位置,一人来担当,这个人应该是‘神’。 造神的学术,是没有出息的。这种神我们听多了,神经也麻痹了。 常常看到广告与招聘上,数百数千万元招人才。这种竞争科学不科学?可能许多高校要的不是他们的学术思想,而是要的他的名,他的‘人脉’及他手中‘项目的生杀大权’。 强者统吃,你让其他学人如何活?
31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孝悌忠信禮義廉耻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1-5-8 12:51
循规孝悌忠信做人, 蹈矩禮義廉耻行事。 泱泱华夏文化传承, 滚滚长江大浪东逝。
个人分类: 感怀|24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江大学推行“教学新政”:让教授回归讲台,年津贴20万元。
热度 1 yangyingguo 2011-4-13 16:30
浙江大学推行“教学新政”:让教授回归讲台 浙江大学近日设立了教学最高岗位--“求是特聘教学岗”。6位长期从事本科基础教学的高水平教师成为首批受聘者,他们将享受与国家“长江学者”一样的待遇,年津贴20万元。 在国内一些高校,上课成为“副业”,教授离“三尺讲台”越来越远,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引人关注。浙大推出的“教学新政”,力图改变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授课的考核方式,引发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层思考。 上课成教授“副业” 症结在考核导向 近些年来,在各地争相建设“科研型大学”背景下,“名师不上讲台”已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指挥棒下,许多大学教师将大量精力花在论文和课题上,无暇顾及课堂教学。 职称越高,离讲台就越远。浙大改革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全校3000多位老师,没有承担教学任务的约占20%。这其中除了身体等特殊原因外,大多数是科研任务较重的高层次人才。 这项调查同时显示,浙大教师人均课程承担量为每年130课时左右,多的三四百个课时,少的仅几十个课时。“课时量多少当然会因学科不同而不同,但究其根本,教学量的多与少,教得好与不好,和晋升关系不大。”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说。 “在原有的考核体系中,科研因子是‘显性’的,有论文、有基金等数据支撑,而教学因子是‘隐形’的,效果要长时间才能体现。”来茂德说,譬如一个“973”“863”项目汇报会,如果和上课冲突怎么办?现实中的解决方法就是请别人代课。 因为重论文轻教学,导致一些高校“教学型”老师被边缘化。记者曾采访过一个典型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 讲师晏才宏一生致力于课堂教学,深受学生们喜爱,但是由于缺少科研成绩,58岁去世时连副教授也没评上。 一些大学生在网上这样写道:“我不禁要问:究竟如何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教授只是把授课当作副业,并未具备足够的认真程度,又或是讲得过于深奥难懂,上得学生们不知所措。”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2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思念是一种病
热度 3 xusuowen 2011-4-8 21:41
思念是一种病
君在珠江边, 我在长江处,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享甘甜趣。 汝知否, 吾之爱长于珠江水,高于白云山, 穿梭长江之绸带, 绵绵于无期。
986 次阅读|6 个评论
应总结\发展我国历代和现实的经验做好和发展应急管理工作!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4-5 21:17
应急确是不断发展的! 我国应急官理可是很早就重视啊! 例如大禹治水就够早的了! 而他的以疏为主还是在总结以前以堵为主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 而发展到上世纪后期长江洪水后,促进: 武汉堤防\葛州垻\山峡水库,的逐次实现! 关于地震我国也有最早的地震仪! 历代大地震,都不断地加强了抗震措施! 并曾有过成功预报,减少损失的经验! 并有最快最好的应急效果! 有关的应急研究工作和工作者, 应充分重视\总结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 有条件更加做好和发展有关的工作!
个人分类: 其它|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宁静以致远——浅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dygnuist 2011-4-1 20:47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明代文人杨慎所作 ,罗贯中将其录入《三国演义》后,更加广为流传。该词给人的感觉极为深沉、悲壮,意境清空高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和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千古英世伟业,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抗拒,空留伟业。历史给人的感受是浓厚和深沉的,不似单刀直入的快意,而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青山依旧在”既是对英雄伟业的印证,又是对它的否定,但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在这凝固的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但“惯”字又表现出了莫名的孤独与沧凉。“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沧凉有了一份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词的宁静气氛增加了几份动感。“浊酒”显现出了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在这些高山隐士心中,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人们荼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又何足挂齿!   该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感受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词中高远意境就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折射出来。
个人分类: 文学与诗词|2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可怜的刀鱼????
热度 2 yanhuasanman 2011-3-28 08:46
最近在相对比价豪华的饭店做兼职,长江刀鱼又涨价了!究竟什么原因,3CM长的刀鱼的价格真实比黄金还贵!没拉,没拉,没。。。。长江里面的刀鱼马上要从你的眼前消失了,所以你就拼命地抓住最后的一条狠狠地嚼丫嚼,可怜呀,刀鱼!可悲呀,吃着! 上苍你怎么这样的不公平,这么好的鱼儿就被所谓的有钱人给吃完了,后代的孩子只能看到书中的刀鱼原来是这个样子,后代的孩子嘴里肯定骂着这代人的虚伪与无知!越是少得,可能有人越以为高贵!那么的读书人去了哪里?为什么看着这么样的情况不高呼! 我可怜的刀鱼,你的未来在哪里?我可怜的刀鱼,书中或许是你最好的去处,这样少了很多的烦恼,不必在乎谁对谁非,在书中自有的游来游去!我可怜的刀鱼明天你要游到哪里,到处是不和谐的眼睛巡捕着你,没有出路,没有救济!为什么还不出台严厉的政策扼杀所谓吃者,不必客气,为了可怜的刀鱼! 我们一起为了未来的刀鱼说中自己的想法,告诫你身边的朋友少吃一条刀鱼,一个传一个,7个人声音就可以传遍全世界!
1898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2010
pikeliu 2011-3-21 08:53
发改地区 124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现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要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做好区域内相关规划的修编调整,抓紧推进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紧密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加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会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附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六月七日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二○一 〇 年五月 目 录 前 言 .........................................................................................................3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 (一)优势条件 ......................................................................................4 (二)机遇和挑战 .................................................................................5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战略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8 (一)优化总体布局 .............................................................................8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0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10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10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4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4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5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5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6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9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20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1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 1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3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4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4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6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8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9 (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 ...................................................................30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1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1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5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6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7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9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9 (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40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41 (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42 (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43 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43 (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3 (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45 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46 2 前 言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 “ 长三角地区 ” )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长三角地区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发,必须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 21.07 万平方公里。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 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 规划期为 2009—2015 年,展望到 2020 年。 本规划是指导长三角地区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依据。 3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一)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 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自然禀赋优良。 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雄厚。 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体制比较完善。 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城镇体系完整。 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 60% ,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科教文化发达。 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 4 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 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机遇和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为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同时,区域内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交织在一起,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困难加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区域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套与衔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水平和服务功能有待提升;外贸依存度偏高,贸易结构还需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国际竞争力尚需提高;土地、能源匮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还不到位,改革攻坚的任务仍然繁重。这些都给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5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围绕培育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努力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加快现代化、一体化进程,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成 6 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到 2015 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2000 元(核心区 100000 元),服务业比重达到 48% (核心区 50% ),城镇化水平达到 67% (核心区 70% 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5% (核心区 3% )。 到 2020 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10000 元(核心区 130000 元),服务业比重达到 53% (核心区 55% ),城镇化水平达到 72% (核心区 75% 左右)。 7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总体布局。 以上海为发展核心。 优化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带。 包括沪宁、沪杭甬交通沿线的市县。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能力,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发展,保护开敞生态空间,改善环境质量,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形成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镇集聚带,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 沿江发展带。 包括长江沿岸市县。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及沿江交通通道的作用,合理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适度集聚,加快城镇发展,注重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建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发展带和城镇集聚带,成为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辐射皖江城市带,并向长江中上游延伸。 沿湾发展带。 包括环杭州湾的市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建设若干现代化新城区,注重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带和城镇集聚带,带动长三角南部地区的全面 8 发展。 沿海发展带。 包括沿海市县。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港口物流、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带动城镇发展,合理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兴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带,辐射带动苏北、浙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宁湖杭沿线发展带。 包括宁湖杭交通沿线的市县。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保护要求,重点发展高技术、轻纺家电、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等产业,积极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发展有序的新型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的范围。 沿湖发展带。 包括环太湖地区。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太湖及其沿岸生态环境为前提,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优化产业布局,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带、区域会展中心和研发基地。 沿东陇海线发展带 。包括东陇海沿线的市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建设资源加工产业基地,成为振兴苏北、带动我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沿运河发展带 。包括运河沿岸市县。依托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成为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生态产业走廊。 沿温丽金衢线发展带 。包括温州—丽水—金华—衢州高速公路沿线的市县。发挥毗邻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环境良好、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重点发展日用商品、汽车机电制造和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浙中城市群,成为连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纽带。 9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核心区发展。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两翼,增强高端 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核 心区其他城市要抓住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机遇, 协同推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集约发展,增强现代产业和人口集聚 能力。推动城市之间的融合,加快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促进苏北、浙西南地区发展。 充分利用苏北地区的土地、劳动力和能源资源优势,建立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能源、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基地。充分利用浙西南地区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和山区资源条件,建设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连云港、盐城、温州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东陇海沿线和浙江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发展。依托上海设在盐城的三个农场,建设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基地。强化核心区与苏北、浙西南地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延伸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加强上海港与南北两翼港口的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核心区的辐射服务与产业链延伸功能,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城市功能,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提升上海核心地位。 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高端服务功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都市。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发 10 挥自主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充分发挥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带动作用,率先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中心。优化功能分工,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郊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基地,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嘉定新城。 依托沪宁高速等交通网络,重点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集科研教育、运动休闲、生活居住、商业贸易、文化娱乐、旅游度假和都市工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 松江新城。 依托沪杭高速等交通网络,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导向,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城区。 临港新城。 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以现代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具有海港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综合型滨海新城。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进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错位发展,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 南京。 发挥沿江港口、历史文化和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 苏州。 发挥区位、产业和人文优势,进一步强化与上海的紧密对接,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 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 11 —— 无锡。 充分发挥产业、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外包与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 —— 杭州。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杭州都市圈。 —— 宁波。 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 — 舟山港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 增强其他重要城市实力。 按照区域总体布局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区城市。 常州, 发挥产业和科教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创新型城市。 镇江, 依托长江港口和山水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旅游文化名城。 扬州, 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以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人文宜居城市。 泰州, 发挥滨江优势,建设以医药、机电、造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长江南北联动发展的枢纽、滨江生态宜居旅游城市。 南通, 发挥滨江临海优势,建设以海洋装备、精细化工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综合性物流加工基地,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湖州, 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城市,成为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嘉兴, 发挥临沪和沿湾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临港产业和商贸物流基地,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绍兴, 发挥传统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以新型纺织、生物医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文化旅 12 游城市。 舟山, 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渔业等为重点的海洋产业发展基地,与上海、宁波等城市相关功能配套的沿海港口城市。 台州, 发挥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建设以汽摩、船舶、医药、石化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依托核心区,引导苏北、浙西南地区产业和人口有序集聚,加快城市发展。 连云港, 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以重化工为主的临港产业基地和国际性海港城市。 徐州, 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盐城,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重要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成为沿海地区现代工商城市。 淮安, 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宿迁, 建设新兴工业和商贸基地、绿色生态和创新创业城市。 温州, 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金华, 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以金华—义乌为核心的浙中城市群发展。 衢州,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职业教育、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建设省际重要节点城市。 丽水, 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建成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鼓励发展中小城镇。 依托现有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建设网络化的城镇体系。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突出发展特色,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着重发展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发展空间较大的县(市),努力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 13 优化和空间集约利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育一批工贸型小城镇。依托机场、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发展一批交通节点型小城镇。 依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若干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型小城镇。促进重点中心镇发展,将有条件的重点中心镇培育成为小城市。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科学编制和实施人口分布规划,引导和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以及主要交通沿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重点城镇转移,适度提高人口集聚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完善常住人口调控管理制度,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控制沪宁和沪杭甬沿线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引导重点生态保护区的人口逐步向外迁移。 调控城镇人口规模。 上海市中心城常住人口控制在 1000 万以内,嘉定、松江和临港三个新城常住人口规模发展到 80—100 万。南京、杭州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 700 万,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不超过 400 万,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湖州、嘉兴、绍兴、台州、金华、衢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发展到 100—200 万,宿迁、舟山、丽水等城市市区以及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级市发展成为 50—100 万人口的城市,适度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提高城乡规划水平 。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环境。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级各类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加强分类指导,合理划定功能分区,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做好村庄建设规划,严 14 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乡集约发展。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统筹建设城乡供排水、供气、供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和区域性防洪排涝、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及湖泊河网水环境整治,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快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和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把社会事业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优化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提升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保障水平,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依托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产品、服务、管理和组织机构创新,促进金融业发展。扶持和培育工业设计、节能服务、战略咨询、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型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整合建立区域内综合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 15 培育创新型特色化的软件服务和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增值电信业务、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立足历史人文、山水风情、江南风貌、江海风光、现代都市等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整合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商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现代商贸业发展。积极扶持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上海重点发展金融、航运等服务业,成为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南京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杭州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苏州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无锡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宁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业。苏北和浙西南地区主要城市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业。 按照立足优势、加快研发、强化协作、促进集群的原则,加快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挥区域在电子信息研发、设计、制造及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促进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激光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制造等产业发展。 加强区域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和分工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自主品牌。以 16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或产业园为依托,打造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产业集群。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沿沪宁、沪杭甬线集中布局。沿沪宁线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软件、计算机、微电子、光电子类产品制造,形成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为主的研发设计与生产中心,以常州、镇江等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带;沿沪杭甬线以上海、杭州、宁波为研发设计与生产中心,整合嘉兴、湖州、绍兴、台州等地的相关产业,构建国内重要的软件、通信、微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家电产业生产基地。扬州、泰州、南通、温州、金华、衢州等在巩固发展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基础上,以产业协作配套为重点,开拓计算机网络和外部设备等新产品领域,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装备制造业。 按照提升水平、重点突破、整合资源、加强配套的原则,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发挥大型机械、成套设备及汽车、船舶研发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力争在大型电力设备、交通设备、数控机床以及大型加工设备等关键技术和规模生产上取得突破。依托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整合相关资源,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采取产业链接、技术外溢和资本扩张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区内外产业配套协作。 以上海为龙头,沿沪宁、沪杭甬线及沿江、沿湾和沿海集聚发展。以上海、南京、杭州为先导,苏州、无锡、宁波、徐州、台州等为骨干,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台州和盐城积极发展轿车产业,形成区域性轿车研发生产基地。以苏州、常州、扬州和金华为重点,加快形成国内重要的客车生产基地。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以上海、南京、常州为重点, 17 加快形成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围绕汽车整车制造,鼓励沿海、沿江等 地区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带。以上海、南通、舟山等为重点,建设大型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结合上海地区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浦江内部船厂搬迁,重点建设长兴岛造船基地。 钢铁产业。 按照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原则,推动钢铁产业集约式发展。依托区域现有大型钢铁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和战略联盟,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和运用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积极推广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构建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 依托上海、江苏的大型钢铁企业,积极发展精品钢材。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海港的有利条件,在不增加现有产能的前提下,结合大型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连云港等沿海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钢铁基地。 石化产业 。 按照立足优势、突破创新、促进集聚、清洁生产的原则,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区域石化产业发展基础及沿江临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石化产业。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及有机化学新材料。加快现有化工园区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升级。 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大型石化企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上海化工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宁波 — 舟山化工区,发挥沿海地区深水岸线和管道运输优势建设利用境外资源合作加工的大型石化基地,进一步壮大炼油、乙烯生产规模,建设大型基础石化产业密集区。发挥泰州、盐城、宁波、嘉兴、温州等滨海 18 或临江区位优势,集中布局,优化发展精细化工。充分利用淮安岩盐和盐城矿盐资源,发展盐化工。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利用区域医药生产门类齐全的优势,以生物基因工程和现代中药为重点,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 建成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加快建设上海、泰州、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进一步做强无锡 “ 太湖药谷 ” 等品牌,建设南京、苏州、连云港、杭州、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加快以上海临港新城、盐城、宁波、舟山等为重点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新材料产业。 依托区域内雄厚的科研实力及产业基础,与电子信息、冶金、汽车、建筑、化工等产业配套衔接,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纤维新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照明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以及特种工程材料等产业。 以上海为核心,沿江、沿湾为重点区域,发展各类新材料产业。 加快建设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宁波、连云港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无锡、常州、镇江、泰州、南通、徐州、湖州、嘉兴、绍兴、台州、金华、衢州等城市积极建设新材料研发转化生产基地。 新能源产业。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发展基础,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和生产投入,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在沪宁、沪杭甬等沿线大城市,加快新能源技术研发基 19 地建设。在南通、盐城、舟山、台州、温州等沿海地区以及杭州湾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发电。鼓励发展以风电、核电和光伏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提高零部件研发设计和生产加工能力。优化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原材料制造业。 民用航空航天产业。 充分依托上海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制造和综合集成能力较强的优势,利用已有的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的研制基础和国际合作经验,积极推动民用飞机制造业、航空运输业和航空服务业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相关设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航天技术向新材料与新能源、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特种制造、特种装备等领域延伸拓展。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国有农场的示范作用,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支持创建名优品牌,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发挥沿海地区滩涂资源丰富和山区生态优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沿江靠海的优势,发展现代渔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基地,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经营和流通服务体系。 纺织服装业。 以提升档次、打造品牌为重点,建成集研发、制造、 20 展销、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纺织及服装设计制造中心。上海重点发展服装设计和贸易,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杭州、宁波、湖州、温州重点发展服装及面料生产、研发、展销等,鼓励扬州、泰州、盐城、湖州、嘉兴、绍兴、金华等地发展现代纺织业,积极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促进传统纺织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旅游产业。 加强旅游合作,联手推动形成 “ 一核五城七带 ” 的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以上海为核心,发展上海都市旅游,打造长三角地区旅游集散枢纽。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五城市为节点,培育和开发都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水上旅游等新型品牌。积极开发以连云港 — 盐城 — 南通 — 上海 — 嘉兴 — 宁波 — 舟山 — 台州 — 温州为主的滨海海韵渔情旅游带,以苏州 — 无锡 — 常州 — 湖州为主的环太湖水乡风情旅游带,以上海 — 嘉兴 — 杭州 — 绍兴 — 宁波为主的杭州湾历史文化旅游带,以南京 — 镇江 — 扬州 — 泰州 — 南通 — 上海为主的长江风光旅游带,以杭州 — 嘉兴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镇江 — 扬州 — 淮安 — 宿迁 — 徐州为主的古运河风情文化旅游带,以杭州 — 千岛湖 — 黄山为主的名山名水旅游带,以温州 — 丽水 — 金华 — 衢州为主的山水休闲旅游带。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在全国建成创新型区域。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到 2015 年企业研发投入 21 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 85% 以上。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的互认或联合认定,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主体之间成果共创、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的机制。鼓励发展产学研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重点围绕船舶、冶金、石化、风电、太阳能光伏、软件等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放科技资源,与企业联合兴办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成果转化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推动本土企业研发国际化和外资企业研发本土化。 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 选择若干创新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自主创新试点,探索有利于促进区域自主创新一体化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有关政策。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重点,建设研究实验体系。以科技文献情报资源、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等为重点,加强科技公共支撑体系建设。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立若干区域性重点科技园区,引导高技术产业、研发机构和融资平台向高新园区集聚,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 加强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科技资质互认,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到 2015 年,规划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300 个左右,创业投融资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创新。 以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显著增强科技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承担民用大型飞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医药、重大疾病防治、核心电子器件、 22 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重大装备、纺织、石化、钢铁冶金等战略产业的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研制一批具备国家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船舶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领域,推动建立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协作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加强基础研究,开展联合攻关,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跨地区产业共性技术科研机构。加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共享。 共建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链。 在软件与服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上海逐步向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转型,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侧重测试和制造。在汽车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重要支柱产业领域,以上海为主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在研发、设计环节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在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上海的科研、高端制造优势,苏南地区、环杭州湾地区在研发、设计和深度加工方面加强与上海的对接。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建立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落实国家激励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共性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投资发展政策,完善退出、收益保障和风险承担机制。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推动建立一批创业投资机构。充分发挥天使基金和种子基金 23 的引导作用,支持高科技初创企业发展。设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资金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培育壮大中小科技企业。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科技保险险种,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出质登记,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 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创新中的桥梁作用。加强专业性和面向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推动科技中介资源跨区域共享。强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外资企业收购内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护自主产权和民族品牌。 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 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适应国际科技创新需要的人才。开辟创新型人才引进的 “ 绿色通道 ” ,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研究制定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鼓励政策,对外籍在华创业人才放宽在参与创新、享受所获成果方面的政策限制。 加强创新型人才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培训、交流、咨询、法律等配套服务。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拓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创新型人才流动渠道。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沪宁和沪杭通道。 依托沪宁、沪杭铁路和高速公路,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运输效率和通过能力,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相结合的主通 24 道。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沪宁和常苏嘉城际轨道交通、沪杭客运专线、沪苏湖铁路、杭州—黄山铁路以及沪杭磁悬浮交通,提升快速客运能力。改造京杭运河江南段、苏申内外港线、湖嘉申航道、杭申航道等国家和省级干线航道,增强水运货运能力。 沿长江通道。 依托长江航道,构建综合型的交通运输通道,强化与长江中上游的联系。推进长江口 12.5 米 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工程建设。改扩建宁通(南京 — 南通)、京沪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泰州 — 常州过江通道。建设南京 — 芜湖 — 安庆铁路、沿江铁路、淮扬镇铁路及过江通道,加快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扩能改造及过江通道建设。 沿海通道。 依托沿海港口和海运,加强崇明过江通道、崇明—启东长江公路通道建设,加快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连盐(淮)、沪通、甬台温、金甬、金台等铁路,规划建设跨杭州湾通道,完善沿海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 宁湖杭通道。 依托宁杭高速公路,加快宁杭客运专线建设,支撑宁湖杭发展带的发展。加强与上海的联系,建设湖州 — 乍浦铁路。 杭甬通道。 依托杭甬高速公路和杭甬铁路,建设支撑杭州湾南翼产业和城镇发展以及连接宁波—舟山港的重要出海通道。加快杭甬客运专线、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以及疏港铁路建设,整治杭甬运河,加强沿杭州湾南岸城市间及陆岛间联系,提高沿海港口集疏运能力。 东陇海通道 。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构建中西部地区至连云港港的重要出海通道。加快建设郑徐客运专线徐州段并规划延伸至连云港,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支撑沿线产业发展。 浙西南通道 。依托浙赣和金温铁路、金丽温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建设金温铁路扩能工程、九景衢铁路、杭州长沙客运专线和杭新景高速公路,加强与长三角西南地区的联系并支撑沿线产业发展。 25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重点建设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杭州、宁波全国性综合运输枢纽,加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湖州、嘉兴、金华、温州、衢州等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强化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特别是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建设及其与港口、空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衔接。 —— 上海。 增强航运和航空能力,提升上海铁路枢纽地位,提高国际客货运和集装箱中转的比例,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增强物流网络统筹协调功能,建成海陆空一体化的大型综合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 —— 南京。 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综合交通,完善服务长江流域的大宗散货江海联运,以及服务长三角地区北部及其周边地区的国际物流功能,进一步提高客货运能力,建成江陆空综合运输枢纽和长江中下游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 —— 徐州。 完善徐州铁路、公路枢纽功能,充分发挥徐州港的功能和作用,建设铁路、公路、水运联运的综合性运输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 连云港。 加快连云港港建设,尽快形成 “ 一体两翼 ” 的发展格局,强化港口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建成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成为辐射带动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 杭州。 加快杭州铁路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服务长三角地区南部及其周边地区的国际物流功能。配合旅游发展,强化客运功能,建成陆空水联运综合运输枢纽和空港型物流中心。 —— 宁波。 结合梅山保税港区和宁波铁路枢纽建设,优化集疏运系统,强化货运枢纽功能,尤其是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海铁联运运 26 输功能,建成海陆联运的综合运输枢纽和全国性大型物流中心。 港口枢纽与配套港口群建设。 加强港口枢纽之间的协调,整合现有港口,加快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上海港。 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上海港主枢纽港的功能地位,重点加快建设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泊位和通往主要集装箱港区的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及配套港区,以及洋山港区 LNG 、油品码头,进一步扩大上海港的吞吐能力。 —— 宁波—舟山港。 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建设宁波—舟山港大吨位、专业化铁矿石码头和原油码头,推进宁波梅山保税区 10 万吨级以上集装箱码头建设,完善铁矿石、原油、煤炭、粮油等大宗散货接卸转运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 —— 南京以下长江下游港口。 以开辟集装箱支线运输为主,加强南京、镇江、苏州、南通港口间的分工协调,重点建设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和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完善集装箱支线港。加快长江口深水航道和沿江海进江矿石码头建设,形成铁矿石转运系统。 —— 江苏沿海港口群。 加快连云港港 30 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规划建设原油、矿石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大力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增强为中西部服务的能力,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 —— 浙南沿海港口群。 围绕温州港深水航道建设,推进乐清港、状元岙、大小门岛港区建设。发展台州港临港产业,重点建设大陈岛、大麦屿等港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建成 27 辐射赣东、闽北等地区的重要对外交流口岸。 航空枢纽与配套机场群建设。 以扩大空港设施能力为重点,优化航空运输网络为主线,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区域航空枢纽中心建设,形成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 区域枢纽机场 — 国内小型枢纽机场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航线网络和机场群。 —— 上海航空枢纽港。 建成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上海航空枢纽港。浦东机场侧重于国际航线,加强设施建设,提高中转能力,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之一。虹桥机场侧重于国内航线,适度发展台港澳航线,发展成为国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加强两机场间交通设施建设,提高通达效率。 —— 南京和杭州国际机场。 优化南京禄口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航线布局,大力开辟国内航线,适时增辟国际客运和国际货运航线,客货并举,内外并重,不断增加航线和加密航班,建成区域枢纽机场。 —— 苏南和宁波国际机场。 积极推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重点增加国内客运和国际货运航线,建成国家干线机场、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加快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货运航线,形成以货为主、客货兼顾的区域性国际干线机场。 新建、调整、改造一批中小型机场。新建苏中江都机场和淮安机场,迁建连云港机场,调整南通、嘉兴机场运输功能,改造扩建常州、徐州、盐城、台州机场,形成区域客货运输航空网络。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煤炭。 重点建设宁波 — 舟山、连云港、盐城等沿海煤港,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等沿江煤港及徐州沿运河煤港,有选择地建设煤炭储备、配送基地,提高煤炭安全供应能力,基本满足区内煤炭 28 需求。疏浚京杭运河苏北段,使全线达到二级标准,将大运河煤炭运力提高 20% 左右。 油气。 重点建设宁波 — 舟山石油中转港口,完善宁波北 — 上海、宁波北 — 南京的输油管道,规划建设日照 — 仪征输油管道连云港支线。在沿海规划布局油气储备基地,加强舟山等油气储备基地建设。 加快洋山港区、大榭港区油品码头、台州大陈岛石油储运设施建设。 开展区域石油流通枢纽和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推动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连互通,保障区域能源供应。 重点推进 LNG 项目建设,建成金坛大型天然气储气库,扩建上海五号沟 LNG 应急事故站。加快形成并完善环太湖天然气管网,完善苏中、苏北天然气管网,加快建设宁波 — 台州 — 温州和金华 — 丽水 — 温州天然气管网。 电力。 重点在沿海、沿江和天然气管道沿线地区新建或扩建电源点。扩建田湾核电站,建设浙江三门核电站,研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新建核电站的可行性。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扩大西电东送、皖电东送和北电南送接收规模,为启东 — 崇明岛 — 上海过江电缆通道的建设创造条件。预留通道走廊,确保西电东送工程顺利实施。 新能源。 建设上海崇明等 20—30 万千瓦、江苏沿海 500 万千瓦、浙江沿海 100 万千瓦风电项目。加强潮汐能、洋流能的开发。积极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及集中型沼气等技术成熟的新能源。在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到 2015 年,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 4% 左右。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防台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29 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太湖、淮河、长江中下游崩岸治理和沿海防浪堤及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加快长江口和钱塘江综合整治开发。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城乡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低洼易涝地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综合治理。加快水源工程等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建设沿海淡水通道。 继续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城市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完善跨界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 (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地理空间信息库,逐步提高地理空间信息社会化应用与共享程度,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成区域地理空间信息分发与交换中心,构建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数据的汇交、分发服务和交换体系,带动各领域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继续优化现有网络结构,挖掘网络潜力,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引进新技术,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地面数字电视等系统建设。积极推进 “ 三网融合 ” ,提高网络资源综合利用和信息交互能力。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网络安 全管理,实施区域无线电协同监管。 加快重点工程和信息港建设。 重点推进一批综合性网络应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务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等重点应用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区域交通、社会保障等 “ 一卡通 ” 工程。促进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 5 30 — 10 年时间,建设若干智能型现代化城市,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建成区域性信息港。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严格保护耕地。 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到 2015 年,核心区保有耕地面积不少于 333 万公顷, 常住人口口粮确保自给。 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控制城镇和农村居住用地增长,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努力转变用地方式,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利用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在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在严禁跨省域易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为重点,制定区域产业用地标准,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入区入园门槛。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工业用地,原则上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农业、生态和建设等各类用地。 保障生态用地。 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生态走廊和其他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实施限制性保护。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重要水源涵养区、浙江南部地区海拔 500 米 以上山体、江苏以及浙江的湖州和嘉兴两市海拔 200 米 以 31 上的山体、沿海湿地等区域实施严格的保护。对于重要湿地、重要水源地外围和输水通道两侧地区、长江和钱塘江干流、城市间的重要生态斑块、浙江西部海拔 200— 500 米 之间的山体、江苏以及浙江湖州和嘉兴两市海拔 50— 200 米 之间的地带,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禁止开展导致生态退化的各种生产活动,鼓励发展生态型产业,有针对性地新建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林地和草地保护,防止非法占用。 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 按照区域总体布局框架,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统筹保有耕地,优化用地布局。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严格控制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量。沿江、沿湾和沿海发展带,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科学利用滩涂资源,满足重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宁湖杭发展带以及其他沿路发展轴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生态保护面积,保留足够的自然生态空间,适度安排建设用地,促进城市与产业有序集聚和发展。沿湖发展带优先满足保护生态的要求,实施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其他地区适当调高基本农田保护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科学编制规划,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和低丘缓坡资源,努力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重点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对长江干流、长江口、太湖、洪泽湖、淀山湖、黄浦江、太浦河、杭嘉湖水网、钱塘江干支流、瓯江及中小湖泊和水库等,划分水源保护区,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制定保护范围、保护要求 32 及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加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源保护区与望虞河、新孟河、通榆河、淮沭新河、浙北太湖取水、浙东引水等输水 通道的水污染控制和水质保护,严格控制调水水源保护区沿线的开发建设,提高污废水排放标准。建立健全流域和水系上下游地区互利共赢的饮用水源保护运行机制。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切实防治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基本解决污染严重和水量供应不足的水源地水质和水量保障问题,调水水源地水质达到相应水质功能目标要求。 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 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按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重要污染源的监控,关闭持续排放有毒有机污染物的企业,建立点源达标排放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跨省、市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确保跨界水环境水质达标。 重点整治长江、太湖、淮河、钱塘江和城市水污染,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制定和实施化工、医药、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标准,完善排污费征收和使用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加快编制沿江、沿湖、环湾及沿海地区尾水达标排放规划。有效控制长江口、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实施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施重要渔场生境保护,推广生态海水养殖,逐步改善海域环境质量,恢复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重点区域赤潮(绿潮)预警防治体系,健全海上重大污染突发事故应急体系。完善水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到 2015 年,全部淘汰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80% 以上,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总量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 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以 “ 西气东输 ” 、 “ 西电东送 ” 为契机,大 33 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行煤炭使用总量控制,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推进火电厂的燃气工程建设,加速中小型锅炉燃气或电力对煤的替代。加快关停小火电,逐步淘汰单机容量 5 万千瓦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和大电网覆盖范围内服役期满的单机容量在 10 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凝汽火电机组。严格按环保要求限制新建、扩建燃煤火电厂(机组)。继续加大重点污染源的二氧化硫治理力度,有效削减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加快烟气脱硫工程建设,控制工业炉窑二氧化硫排放,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加强火电厂氮氧化物污染治理。大力发展新能源,在上海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加快区域大气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到 2015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 8% ,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酸雨污染得到缓解。 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制度,加快建设处置设施。 在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区域开展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建立电子废物回收体系,加强对拆解利用的资质许可管理。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监管,推进污水厂污泥、垃圾填埋场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到 2015 年,形成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 100% 由产生单位或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利用或处置的能力。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利用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控制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率,鼓励与推广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实施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村庄整治,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安全用水、清洁能源、卫 34 生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市(区、县)、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 由长江干流、洪泽湖 — 入海水道、富春江 — 钱塘江三条生态水廊,以及连云港 — 盐城 — 南通 — 崇明岛东滩 — 宁波象山 — 台州 — 温州沿海湿地、骆马湖 — 高邮湖 — 邵伯湖 — 茅山 — 天目山 — 千岛湖 — 浙西山地,共同构成 “ 三横两纵 ” 生态网架。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等保护与建设,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空间的链接,扩大区域生态空间,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加强崇明生态岛保护和建设。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设立浙江湖州、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解决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投入力度,推进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加快常州科教城和无锡、盐城、温州等职业教育园 35 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完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紧缺的专业领域推行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继续加强 “985 工程 ” 和 “211 工程 ” 建设,重点支持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力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建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群,推动若干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国际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现有高等院校集中、高等教育发达的优势,显著提升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 。鼓励开展各项教育改革试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加强教育合作,建立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培养学生理想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推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处置、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疾病的防控以及职业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适度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针对区域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的服务项目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 36 服务内容。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倾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大中城市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医院为骨干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覆盖城乡、运转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区域化、集中化的血液采集服务网络。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以上海、江苏、浙江国家中医研究基地为龙头,形成我国中医创新集聚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理、运行和监管的有效形式。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升公民文化水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 37 设,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切实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功能实用、标准较高、覆盖面广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乡镇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重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到 2015 年,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推进文化创新,实施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工程,激励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形成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体系。 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到 2015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 4% 以上。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市场化的就业促进体系 。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造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良好环境,引导劳动力在地区、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8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到 2015 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建立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实现全民医保。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健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率先建立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进一步发挥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示范作用,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让政府、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社会治安、公共应急等能力建设,提高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水平。合理匹配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和财力,增强公正履行职责的能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市场化方向加快行业协 39 会、商会改革,推动建立区域性行业协会。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和部门收费,逐步实行审批管理 “ 零收费 ” 制度。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公。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推进区域电子监察系统网络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引导作用。强化行政规划和行政指导,推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支持上海率先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农业服务、综合交通协调、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体制机制。优化政府管理层次,加快江苏、浙江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市、县(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对江苏、浙江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中心镇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建立区域统一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 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企业结构。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制度创新,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实施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工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垄断企业改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加强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 40 护和社会保险等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到 2015 年,上海、江苏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提高,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优势企业和企业 主营业务集聚,加快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积极培育市场竞争力强、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行业排头兵。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国有企业采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合作、战略协作等方式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健全经营管理者市场选聘机制。鼓励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全资控股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推进有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推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清晰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取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等方式继续发展壮大。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加快形成适应竞争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推动市场一体化。 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交流的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建立区域统一的资本市场,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合作,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地区经营,加快金融机构组织创新,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监管、各负其责的机制。建立区域统一的技术市场,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实行高技术企业与成果资质互认制度。开展异地购票、异地托运、异地交费及异地 “ 一卡通 ” 业务。共同开发旅游市场,打造旅游整体品牌。全面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 “ 绿色通道 ” 。 41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 规和政策,努力营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统一规范的市场环境。打 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清理整顿 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加强价格监管,禁止价格欺诈、 价格操纵等行为。加强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 履约等信用记录为重点,推进区域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规范信用 服务行业发展,开展联合监督管理,构建 “ 信用长三角 ” 。 (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深化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结和推广相对成熟、行之有 效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 创业平台和载体。推进上海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对具备一定条件和较大规模的城市赋予立法权。在国家批准的范围 内,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建设苏州 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设立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和浙 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开展环境税试点,探索开征物业税,创新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研究制定互利共赢的财政政策,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设立区域发展促进基金,主要用于跨省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以及产业升级、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资金由长三角地区自行筹集。探索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实施股权投资基金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推进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开展太湖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开展排污权跨产业调剂交易改革试点。 42 (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加强区域内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清理、审查备案工作的协作,形成区域相对统一的法制环境。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统一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动态跟踪制度,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严厉查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开放型经济的新跨越,打造服务亚太乃 至全球的重要国际门户。 (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推动加工贸易转型 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鼓励内资企业融 入加工贸易配套产业链,加快由代加工向代设计、由贴牌向自主品牌 转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理顺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完善加工贸易政 策环境,构建加工贸易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出口品牌培育机制,扶持 自主品牌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强出口基地建 设,支持机电、软件、轻纺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壮大,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商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率先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质量、安全、环保、技术、劳工等标准,完善考核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鼓励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43 发布重要商品进口信息,指导企业有序进口。在江苏连云港建设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支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设立机电产品国际展示交易平台。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方式,试行外商投资企业格式化审批,推动投资便利化。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领域和高端制造环节,提高国际资源要素的聚集层次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层次。在符合《反垄断法》有关规定且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外商投资企业采取并购、参股、结成战略同盟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 实施企业 “ 走出去 ” 战略。 健全和完善 “ 走出去 ” 支持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境外投资信息,加强贸易投资实务培训、国际经营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训,加大对境外投资的商品通关、人员进出境及资金融通的扶持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开发资源,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完善相关金融政策,支持企业采用境外投资并购、境外上市等方式 “ 走出去 ” 。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为企业营造更宽松的“走出去”环境。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展海外网点和业务,为企业境外并购提供融资服务。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推进大通关建设。 深化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口岸联络协调机制,推进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大通关电子口岸统一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分类通关改革,建设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大通关协作区域”,实现跨关区申报、审单、验放,加快区域内进出口货物流动。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简化货物流转的环节和手续,加强关检业务协作和物流信息共享。 44 (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加强泛长三角合作。 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强化上海及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促进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加强长三角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建立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能源原材料、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休闲旅游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编制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促进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加强以长江流域为重点的区域合作。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南京、镇江、苏州、南通等沿江港口与中上游港口合作,加快形成沿江铁路、公路、水路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要素流动与产业协作,形成重要的沿江城镇和产业密集带。加强与中西部及其他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扩大地区间人才、技术、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合作,鼓励长三角地区优势企业走向全国,促进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在连云港探索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 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 进一步拓展长三角与港澳台的经贸和科技合作。加强与港澳台的投资及贸易往来,充分利用香港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的基地和平台,进一步带动长三角地区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加强证券期货市场与港澳台资本市场的互动合作,促进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引进港澳台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造重组,推进对港澳地区贸易项下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试点,加强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支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共建创新平台。鼓励共同建立自主知识 45 产权和品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加大落实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力度。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抓住上海世博会机遇,积极拓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亚、欧元区以及美英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间贸易摩擦联动应对机制,更好、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提升长三角乃至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外包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信息技术、金融业务流程、医药流程等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建设苏南、环杭州湾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 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两省一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联系互动,推动规划实施。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按本规划要求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本规划的具体政策措施,及时指导地方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和监督检查,做好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及时将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报告。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 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以实施规划为契机, 46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强合作,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47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0 个评论
[转载]著名科学家朱光亚去世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2-28 22:05
著名科学家朱光亚去世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2011.02.28 朱光亚是中国核武器的主要缔造者之一,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曾留学美国,归国后隐姓埋名造核武器,晚年出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他的身上,神秘与务实同时呈现…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朱光亚,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功勋卓著   参与历次原子弹氢弹试验   朱光亚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核电站筹建(如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1994年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   朱光亚1924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参加工作,1970年6月入伍,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朱光亚1985年、1988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朱光亚,被称为 “我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党和国家的瑰宝”。在两弹的研制中,朱光亚被称为“科技众帅之帅”。    曾在武汉读书7年   朱光亚,1924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祖籍湖北汉阳。幼年时,朱光亚跟随父母从宜昌经沙市迁到汉口。1931年起,他先后在汉口第一小学、圣保罗中学学习。1938年夏,在侵华日军逼近大武汉之际,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和两个哥哥被迫迁到四川境内,先后在合川崇敬中学、江北清华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就读。   1941夏,朱光亚从重庆南开中学考入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   1942年夏天,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由于朱光亚的几位南开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他背着中央大学负责人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就读。 “蒋介石派的5个人,只有朱光亚派对了”   1945年夏,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上空爆炸,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彻底结束。这时,正值朱光亚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随即留校担任助教,成为一位优秀的年轻物理学家。   为了扩大军事实力和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中国也要做原子弹。   1946年初,朱光亚、李政道等5位青年人在曾昭抡、华罗庚、吴大猷三位先生的带领下,坐美国的军舰从上海出发赴美深造。同年夏,他们一行赴美后很快被告知,美国不会向其他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制技术,加之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很快发生巨变,这个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旧中国制造原子弹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几十年后,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李政道先生回忆这段往事时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的5个人,只有派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派我是派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而是迷上了高能物理。”    作为翻译参加板门店谈判   1950年春,建国伊始,报国心切的朱光亚就从美国回到北京,投入到新中国创业的热潮之中。   1950年4月,朱光亚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为大学生开设普通物理、光学等课程,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物理学的年轻一代。在这期间,商务印书馆于1951年出版了朱光亚的专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这是国内较早介绍这方面知识的著作之一,说明朱光亚一直没有放弃搞原子弹的志向。   1952年春,由于曾在美国生活过,朱光亚被选调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代表团秘书处当了一名翻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板门店谈判。1952年底,由于美方拖延谈判,他被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新建的物理系任教。    35岁任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   1959年夏,苏联撕毁协议,拒绝向我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我国决定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进行原子弹研制工作。同年秋,经钱三强先生提名推荐,朱光亚被任命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任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当时他年仅35岁。   朱光亚的同学李政道是这样认为的:他善于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在复杂的局面中抓住关键,善于综合大家的各种建议形成正确意见,善于引导大家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科学技术稳步、快速、创新发展,是一位真正的战略科学家。   核武器研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大科学研究工程。在科学技术方面,朱光亚对这项研究负全面责任,他领导与指导了研制任务分解、确定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选择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设立课题并制定重要攻关课题的实施方案等。   1960年初,在朱光亚建议下,王淦昌、彭桓武以及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郭永怀等3位著名科学家被选调到核武器研究所任副所长。同时,他还报请中央批准,从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部门、地区选调了程开甲、陈能宽、龙文光等105名高、中级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到核武器研究所。   一时间,核武器研究所人才济济,使核武器研制队伍得到充实和配套,从组织上保证了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出将核爆试验分两步走   1962年9月,二机部部长刘杰与核武器研究所所长李觉等领导同志研究后提出: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这就是著名的“两年规划”。   就在9月,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可行性,朱光亚主持起草了《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与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前一文件是阶段性总结分析报告,对我国在当时科学和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很快完成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原子弹研制科技工作最早的一份纲领性文献;后一指导性文件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将核爆炸试验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以塔爆方式进行,第二步再以空投方式进行。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滩腾空而起。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    参与组织领导我国历次“两弹”试验   还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前,在核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的精心安排下,氢弹的探索就已经在原子能研究所开始。   1965年初,原子能研究所、核武器研究所合并,共同攻关氢弹。在朱光亚、彭桓武指导下,由邓稼先、周光召组织理论研究人员和有关专家,经过认真总结分析,制定了探索氢弹的理论研究计划。   朱光亚鼓励科研人员大胆设想,提出各种新的概念和设计方案。1965年9月底,在朱光亚支持下,于敏等人带领科研人员前往上海,利用中国科学院华东计算机研究所的J-501计算机,进行了大量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的理论分析。经过近三个月的持续努力,于敏一行终于找到了造成自持热核反应条件的关键所在,探索到了氢弹原理。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成功。随后,朱光亚又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突破(如原子弹、氢弹小型化)及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挂帅进行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争分夺秒实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前,朱光亚还做了一件特殊的工作……   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准备签订《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简称《部分禁试条约》),该条约不包括禁止地下核试验。这就是说,美、英、苏等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以继续通过地下核试验来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核武器,而中国为建立自己的核力量将开始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却是不符合此条约规定的,因而是不允许的。很显然,他们想扼制中国的核试验。   在抓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准备工作、继续完成空投核航弹试验准备工作的同时,朱光亚又开辟了一条战线——地下核试验的准备工作。1969年9月23日,在朱光亚的挂帅领导下,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本报讯(记者李艳梅)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细数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还有10人健在。   授勋时已有7人过世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当时,7人已过世,分别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此后,又有6人过世,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   目前仍健在的有10人:程开甲 、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江苏、浙江籍各6人,湖北2人。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除朱光亚外,彭桓武为湖北省麻城市人。他1915年生,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只有3人没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   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而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   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责任编辑:李岩) (责任编辑:李岩)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36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路过Discovery 看到篇关于长江的报道
czzzzc 2011-2-23 00:21
DiscoveryNews EarthNews DestroyingtoDevelop:China'sRiseAlongtheYangtzeRiver:BigPics DestroyingtoDevelop:China'sRiseAlongtheYangtzeRiver:BigPics April8,2010-- TrytofathomChinabythenumbers,andtheimaginationcomesupshort.Themostpopulousnation,alsobyfarthelargest producerandconsumerofcoal,steel,andtheplanets'third-largesteconomy,iseasilylostinstatistics. Tounderstandwhatit'sliketobearwitnesstoitsbreakneckdevelopment,towatchascitiesrisingoutofbaredirt,youhavetobreatheitallin,like photographerNadavKanderdid. Overthecourseoffivevisitsand2.5years,Kandertraveledthelengthofthethird-longestriveronEarth,andChina'slargest,theYangtze. Yangtzemeans"LongRiver,"andits4,000milesareindeedimpressive.ButitscoursefromtheTibetanplateaueasttoShanghaichartsmorethana greatdistance--theriverisinmanywaysChina'sbackbone. "AsfarasIcanunderstand,Chinawouldn'tbewhatitistodaywithouttheYangtze,"KandersaidinaninterviewwithDiscoveryNews." ItisincrediblyimportanttotheChinese,intheirpsyche,intheirconsciousness.TheriverhasformedChina." Todaysome400millionpeoplelivealongtheYangtze,morethantheentirepopulationoftheUnitedStates.Andthatnumberisgrowingrapidlyasthecountry'smassivemigrantworkerpopulation--another400million--flockstocitiesandcommunitiesthatdependontheriverfortheireconomiclifeblood. Amidallofthisdevelopment,Kanderfoundapeopletornfreeoftheirculturalrootstomakewayforprogress. "Generally,mostpeopleareveryacceptingofgovernmentinChina,"hesaid."Theylookatdevelopmentasagoodthing." TakethegargantuanThreeGorgesDam,forexample.Risingwatersdisplacedoveramillionpeople,butChinatookitinstride.Wholecitiesweremovedtohighergroundtomakeroomforthenewreservoir.Oldbuildingswereflattenedsothatboatswouldnotcollidewiththem. ConstructionofthedamfloodeddozensofarchaeologicalsitesandallbutspelledtheendfortheendangeredYangtzeriverdolphin.Whenitsfullcomplimentofhydroelectricturbinesareupandrunning,theywillgeneratesome22,500megawattsofelectricity,aboutequivalentto20nuclearpowerplants.ThedamisalreadythelargestelectricalpowerplantonEarth. ThatisthetensionofChinathatKandersawandrecorded:itspeoplearetornfromtheoldandthrustintothenew,whethertheylikeitornot. Noteveryoneinthecountryiscomfortablewiththecountry'sever-changinglandscape. "Imetamanonatrain,andhewasverycrossaboutit,"Kandersaid."Hesaidtome'youcangobacktothe(UnitedKingdom)andgobacktothesameplace.Itstillfeelsthesameandsmellsthesame.Butpeopleherecan'tgobacktowherewewere,'andIthought,'whydowehavetodestroytodevelop?'" Kanderadded:"TherearealotofsimilaritieswithimmigrantstoAmerica--peoplewhowerejustpouringoffboatsintothisalienworldwherenothingwasfamiliar." Despitetheapparentrecklessness,KandersayshethinkstheYangtze'swatersareinforabrighterfuture.TheChineserealizetheycannotcontinue todestroytheirenvironmentastheircountrydevelops,heargues. "It'squiteeasytopointfingersandsaythattheYangtzeisthebiggestsourceofpollutiontothePacificOcean,butChinaisturningitaroundnow," hesaid."It'ssoobviousthattheonlyreasonallthesefactoriesexist,allofthispollutionexists,ispurelytosupplythegreedoftheWest.It'sverymuchamirrorontheWest." AllimagescourtesyofNadavKander.Kander'sbook, Yangtze:TheLongRiver isdueoutintheautumn. (转载是为了保存资料的方便,如有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删除,谢谢)
1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安交大六位老教授与李连生的较量 背景与回顾
热度 15 xupeiyang 2011-2-10 21:11
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世界各国都存在。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不能说明该国的科技界一团漆黑。恰恰相反,发现学术不端并及时合理地处理,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力量之一。在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发生,而国家科技奖又是最高级别的奖项,通过国家科技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将起到其他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此例奖项撤销事件不能是一个终结,而应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其成为新风气的引发点。 《科学时报》 (2011-2-11 A1 要闻) 科技部撤销教授科技奖调查:举报人打假历时4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12/081621941817.shtml 科学网的力量 科学正义必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11761  事件经过:   1、2007年12月,陈永江等6人开始向学校内部口头举报李连生造假。学校要求6人递交书面举报材料。   2、2008年1月2日,陈永江等6人向学校递交书面举报材料。2月26日,由一名副校长牵头的校方代表正式与举报人见面。   3、2009年3月27日,西安交大学术委员会专门就陈永江等人举报的问题开会,让举报者与李连生背靠背向学校学术委员会作陈述。   4、陈永江在 科学网 开博,实名公开举报李连生等人造假。从2009年3月9日到7月27日,有40余篇举报或评论李连生等人造假,博客访问量超过11万人次。   5、 李连生 、 束鹏程 以陈永江等人的网上文章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起诉陈永江,后经西安市碑林区法院协调,李连生、束鹏程撤回起诉。   6、2009年8月1日,本报发表《西安交大长江学者“科技成果造假”调查》,首次详尽披露李连生的学术不端问题。   7、2010年1月13日,西安交大研究生院(院长由 郑南宁 校长兼任)决定撤销李连生 博士生导师 资格。   8、2010年3月20日,《焦点访谈》以《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为题对此事进行曝光。3月21日,李连生被撤销教授职务,同时被解除教师聘用合同。   事件回放   ●2007年年底,西安交大退休教授杨绍侃发现李连生申报奖项疑点,并与郁永章教授、陈永江副教授、林槑教授、冯全科教授、屈宗长教授等在李的报奖推荐书中发现大量弄虚作假内容,向校领导口头反映情况。   ●2008年初,上述教授向学校提交书面意见。此后,他们向西安交大党委、纪委等多部门同时发出公开举报信,举报李连生造假。   ●2009年4月,西安交大决定免去李连生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   ●2009年12月,西安交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李连生博士生导师资格。   ●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取消李连生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李于同年调离西安交大。   ●2011年2月,科技部发布通告,撤销李连生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焦点访谈:西安交大六教授举报博导造假遭校方数次劝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726.shtm 演播室主持人 侯丰: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今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一名曾经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博士生导师被撤销了博导资格。在校方这一举动的背后,是6名老教授连续两年多对这名博导涉嫌学术造假的实名举报。然而近日当记者对该事件进行采访时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解说: 2007年年底,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一个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公示,让长期从事压缩机技术研究的退休老教授杨绍侃感到很惊讶。 杨绍侃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他就没有搞过,在学校里就没搞过往复压缩机,他怎么会得到这么一个高水平的奖励呢? 解说: 这就是报奖者,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教授、原博士生导师李连生。他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是我国高校科研最高奖项之一。然而45岁的李连生却并没有专门从事过报奖专业的研究。于是,心存怀疑的杨教授从学校拿到了报奖材料,想搞清真相。 杨绍侃: 看了觉得惊讶,惊讶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比较小,稍微有一点东西我们都很清楚,结果他报的内容当中,很多都是别人完成的东西。 解说: 随后,杨绍侃找到几位老同事,也就是后来一起进行举报的5位教授。这6人平均年龄70多岁,都是我国压缩机领域的专家。他们发现,报奖材料中存在严重窃取他人成果的行为。比如,6位老教授称,李连生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自己开发的;把沈阳鼓风有限公司1998年和2001年已经获奖的两种产品,都说成是采用他的技术研发的。 陈永江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当时就感觉到义愤填膺,教师啊,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传道、授业、解惑,你传的什么道?你授的什么业? 解说: 6名教授详细整理出材料中的30多处造假信息向学校举报,要求学校进行核实。随后,校领导约见6位教授谈话。 陈永江: 一见面说,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虞烈(代表学校和举报者谈话 录音): 这涉及到不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脸面,也涉及到国家的脸面。这几年造假的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了。 陈永江: (校领导说)你们这个举报,弄得校领导50天来日夜不得安宁,你是始作俑者。我现在宣布,如果你们愿意退出6人,马上举手,回头说明也行,还为时未晚。你们如果是为了利益,我们可以转达李连生们,让他们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这个我们听了脑子都要炸了,感觉到这种侮辱太大了。 解说: 2008年3月,6名老教授再次向西安交大党委、纪委等多个部门正式发出公开举报信。半个月后,学校向教育部申请,将报奖撤回。至于为什么撤回,造假问题是否属实,学校却没有明确回应。 杨绍侃: 没有结论,到现在为止没有结论。 解说: 被举报者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个说法。 李连生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我没有听说学校说因为你做假了,这个奖就取消了,我没听说。 记者: 那学校当时给您的说法是什么? 李连生: 学校希望是暂缓报奖,因为有争议,我们也是一块议过以后,采取的这么一个措施。 解说: 6位教授对学校的态度很不满意,他们认为学术造假性质恶劣,必须严查才能警示师生。于是,他们开始在网络上披露该事件。 陈永江: 科学网给了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实名实姓,要有证据来说话检举揭发。 解说: 老教授在博客中将李连生的造假材料全部公开,不到一个月,点击率突破6万,并引来众多网友评论。一个月后,校方第二次约见6名教授谈话。 陈永江: 开场白,简而言之一句话,你们能不能停止你们网上的检举揭发?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卢天健(代表学校和举报者谈话 录音): 网上和报纸现在是揪着不放,(对学校)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就希望不要再到社会上去渲染,对大家来说,都是个比较好的结果。 陈永江: 我们做这个事情,一定要让学校恢复到我们过去踏实、认真,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工业振兴,要老老实实工作,要让年轻的教师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为我们是为人师表。 解说: 由于6位教授坚持举报,2009年5月,时隔一年多,西安交大对这起事件成立了专门调查小组。然而,直到几天前记者前去采访,学校才最终给出了一个明确结论。 卢天健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就是该项目的申报材料部分内容不实,存在占用他人成果进行拼凑及包装的严重问题。 解说: 校方对此事件还在调查中,然而6位教授又发现,李连生的造假还远不只这一次。早在2004年和2005年,他获得过另外两个重要大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存在造假嫌疑。疑点主要集中在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证明上。 根据相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为所应用的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这是获得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在这份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推荐书中,效益证明主要来自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这是1998年由陕西省纪委专门为李连生等人的技术成果而成立的企业,也就是说在这个公司中,这个技术成果是唯一的生产项目。 陈永江: 他就说2001年的纯效益是255万,2003年的纯效益1470万。然而我们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档案室所要到的材料,这是泰德压缩机公司的年检报告,2001年亏损148万,2002年亏损307.8万,2003年的,他不是说盈利1470万吗?然而公司怎么说的呢?亏损384万。这一正一负几乎2000万,太胆大了。 解说: 在这份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资产评估报告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德公司成立后的1998年至2000年间没有生产,2001年至2003年连续亏损,2004年该项目停产,4500万资本金仅剩868.5万元,亏损达82%。然而荒唐的是,就在已经停产后的2005年,李连生又以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连生: 整体来说这个项目我们认为还是可以的,促进了中国在涡旋压缩机这方面的发展。 记者: 工商行政管理局得到的企业年检报告里头,这几年每年都是严重的亏损,那这个数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 李连生: 我因为不是经营企业的,我没有这个能力来说这个事情。 解说: 目前,学校对这两个奖项的调查也没有明确结论。 虞烈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证据而言,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它一定是完全造假。 记者: 但是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在申报材料里头,每年都是盈利的,但是在企业的年检报告里头,这几年每年对应的就是严重亏损,这个问题学校注意到了吗? 虞烈: 它是这样,您讲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我们将来有一天的时候,有相关的其它的部门,按照严格的手续,来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它们都可以作为我们立论或者是调查的起发点或者是出发点。 解说: 采访中,学校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记者对于经济效益的疑问。值得一提的是,获奖的技术成果都曾经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取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那么鉴定程序是怎样的呢?我们采访了一位当时参与鉴定的专家,应当事人要求,我们对图象和声音做了处理。 参与鉴定的专家: 现在这个鉴定会开得很简单,我认为是基本上是走过场。人家事先检测好的,光给你一个检测报告,我们就看检测报告内容就行了。可靠性我们没有办法去验证,但是不影响最后得出一个好的结论。因为毕竟大家都比较熟,都愿意捧场,谁愿意去给人家挑刺? 解说: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现在这种鉴定会中,鉴定专家常常是由获奖者自己推荐,评奖部门只是象征性地审批一下。那么和评奖部门这种不想得罪人的心态相比,学校方面的考虑似乎就来的更为具体了。 陈永江: (学校领导)谈的是什么呢?西安交大地处内地,去年我们科研成果排名16,来之不易,希望你们高抬贵手,不要搅黄了。 演播室主持人 侯丰: 评奖部门不想得罪报奖者和报奖单位;鉴定专家出于交情,只是走个过场;学校方面则为了维护所谓的声誉和排名,对造假现象消极处理。如此的学术生态令人担忧。学术研究成果是一个国家创新力的重要标志,“学而无术”对一个民族的前途都会有直接影响,端正高校的学术之风,让术业有专攻,德才能兼备,科研活动长远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更多阅读 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 “长江学者”李连生涉嫌造假 西安交大摘下其博导帽 西安交大2名长江学者被指造假续:两位被举报人撤诉 西安交大两名被指学术造假教授离职 西安交大长江学者状告老师侵犯名誉权案再度开庭 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李连生造假 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  本报西安7月23日电 7月21日清晨,古城西安。在碑林区人民法院一间简陋的审判庭内,西安交通大学81岁的退休老教师陈永江早早地出现在被告席上,他是以“侵犯名誉权”被告上法庭的。   和他一同成为被告的,还有两位年过古稀的老同事——郁永章和杨绍侃教授。他们3位,都曾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能动学院”)工作过多年。   而状告他们的,也都是来自同院同校的同事,由于共事多年,相互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只是同事那么简单。原告之一的教授、博导李连生,长江学者,既是这3位被告的后辈,也是在郁永章教授门下读的硕士和博士。而另一位原告束鹏程教授,还曾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0余年。   上午9时,庭审准时开始。3位老教授意外发现:作为原告的李连生和束鹏程的身影迟迟没有出现,只有其代理律师只身前来。   已退休多年的3位老教授怎么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告上法庭?他们因何而惹上名誉权官司?    获知申报部委奖励项目后,六教授拍案而起   “你这种材料,把什么都说成你的,人家告了我们怎么办?如果这种风气不刹住,专业声誉怎么办?年轻教师、学生怎么办?”   作为我国首届压缩机专业本科毕业生,73岁的杨绍侃曾担任西安交大动力二系主任,后来又曾担任过陕西省科委(现为科技厅)副主任。   2007年年底,一个教育部的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公示让长期从事压缩机技术教学科研工作的杨绍侃感到很惊讶:能动学院李连生教授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是“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我心想,他没有搞过往复式压缩机,不会突然弄出这么大一个课题吧?!”杨绍侃说。   心怀疑窦的他向校领导反映情况,然后从学校科研处(现已更名为科研院)获得了该奖项的申报材料,看过之后,“感觉有问题,全是假的东西”。   随后,杨绍侃找到多位曾经的老同事,包括郁永章教授、陈永江副教授、林呆呆教授、冯全科教授和屈宗长教授,一起来讨论这个事情。   这5人中,有3人已年过古稀,且退休多年,但他们都是我国压缩机研究领域的专家。如81岁的陈永江副教授,195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长期在西安交大压缩机系任教。76岁的郁永章教授,1957年参与筹建我国首个压缩机教研室,还曾担任过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主任和化工学院院长。73岁的林呆呆教授,曾任压缩机教研室副主任。   举报者中还有两位仍然在职的教授,屈宗长和冯全科,也都年过半百。56岁的冯全科教授历任压缩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与冯全科同龄的屈宗长教授,历任压缩机教研室副主任,西安交大万宝压缩机工程中心副主任、主任。   这6人中,有5人曾有过担任李连生所在本科班教学或毕业设计指导的经历,惟一例外的是陈永江副教授,他是李连生博士生导师的老师。更为例外的是郁永章教授,他是李连生硕士、博士期间的指导老师。   郁永章教授的回顾,大致还原了李连生的经历: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南阳钢铁厂工作,其后报考交大压缩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未被录取,其时郁永章教授正受命筹备化工学院,于是将李连生调剂到自己手下读研。毕业后,李连生留校在教研室工作。不久后,李连生又考取了博士,但由于当时郁永章不是博导,就挂在了当时已经成为博导的束鹏程教授名下。实际上,李连生仍是在作为第二导师的郁永章指导下完成学业的。   郁永章教授说,李连生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都是研究涡旋压缩机的。   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网站的教师信息中显示:李连生现在是能动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记者了解到,李连生还曾担任能动学院副院长、分党委书记和学校人事处处长。   “大家都是拍案而起呀!”81岁的陈永江至今清晰地记得当时6人看完报奖材料时的情景。   陈永江说,西交大的压缩机专业是中国的首创,1957年成立压缩机教研室,郁永章是元老之一,下来就是他、杨绍侃老师,接下来是屈宗长老师和冯全科老师。“我们这几位老人,遵循认认真真、有什么说什么的原则,一看报奖材料都火了!毁了我们压缩机专业好不容易挣来的声誉怎么办?你这种材料,把什么都说成你的,人家告了我们怎么办?如果这种风气不刹住,专业声誉怎么办?年轻教师、学生怎么办?”   6位老教授一致认为,项目申报人是在将他人成果任意为其所用,如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现归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研究者申报的“4M50型压缩机研制”项目在1998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这型压缩机却成为李连生教授等人申报奖项的主要成果。而且,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申报材料中许多关键理论和技术中所谓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都是国内许多人采用的常用方法。   在详细审阅报奖资料后,2008年1月2日,6位教师中的4位向校方提交了评议意见。冯全科教授在评议意见中写道:“本项目推荐书中存在荒唐漏洞的地方太多,无法一一阐述列举……主要申请人的态度极不严肃,逻辑混乱。”   评议意见中,他还对作假手段进行了推断:“自己针对关系户单位的产品,编造所谓往复压缩机理论和关键技术——让关系户开具经济效益证明,让关系户的用户出具经济效益证明——并注明是交大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成果——把相关关系户的人员纳入报奖成员,互惠互利——找外行和熟人作为鉴定会成员……”    西交大已将李连生的一等奖申报撤回,并免去相关职务   评议意见提交54天后,6人等来了学校的首次通知。   2008年2月26日,分管科研的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科研处副处长前来,称受命交换意见。   陈永江回忆说,当时,3位领导的意思是学校地处西北,学校科技排名比较靠前来之不易,希望大家慎重对待,同时希望不要激化矛盾。   3月17日,6人向西安交大党委、纪委等多个部门发出第一封公开举报信,举报李连生报奖造假。   几天后,他们接到了校学术委员会的通知,让他们及李连生等人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各向学校学术委员会作陈述,由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投票决定。通知的人还表示,陈述时间双方各30分钟。   3月27日,会议在学校行政楼举行。   杨绍侃说:“先是我讲了13分钟,然后是陈永江老师讲了17分钟,但1/3的举报内容都没讲完。随后我们离开,李连生等人讲了30分钟。两个30分钟后,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开始投票。”   他们后来了解到的投票情况是:20个委员,9票弃权,6票支持举报者,5票支持李连生等人。   据杨绍侃回忆,3月31日,6人接到科研处通知,李连生的一等奖申报已从教育部撤回!然而,6人要求查看校方去函及教育部回文,遭到拒绝。   不久,他们于3月17日发出的公开举报信出现在了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新语丝”网站上,使此事的影响面由学校内扩散到了学校外。   2008年9月,能动学院出台文件,鼓励凡3级以上教授都可以自行组成科研团队,并且注明:凡学术造假者不能组成科研团队。在学院组成的科研团队领导小组中,李连生教授位列其中。   李连生教授主持了制冷低温学科科研团队的组织工作,并在本学科指定4人作为科研团队负责人,屈宗长和冯全科都是3级教授,但被排除在外。屈宗长和冯全科教授要求组织团队,但被拒绝。   此后他们一直不断举报,并在今年3月开始在“科学网”建立“陈永江博客”,发表署名文章进行举报。   今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成立专门调查小组,调查6人举报的问题,冯全科教授作为成员之一参与调查。   4月22日,陈永江等被校方再次约见。校方询问对此事的处理意见,6位教师仍然要求严肃处理。   5月,李连生教授的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被免。    亏损企业何来新增产值   “国家的巨额投资几乎损失殆尽”   陈永江说,在提供给教育部报奖的申报推荐书中,很多造假显而易见: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他开发的;把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和2001年已经获奖的两种压缩机产品,都说成是采用他的理论和技术研发的,且由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开出了经济效益证明9700万元用于报奖。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申报推荐书中,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网页上摘录了一幅LHC螺杆活塞串联压缩机的图片,贴在推荐书上,并称之是他们研究团队为我国海军舰船开发的高性能空气压缩机,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军事封锁,陈永江说,但实际上,这个机器并非由他们开发,且根本不能用于海军舰船。   随着6人调查的深入,对于李连生获得的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李连生、束鹏程2005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发现重重疑团,这些疑团集中在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上。   6位举报人从学校查阅了李连生教授等人获得陕西省一等奖的报奖书,从报奖书中看到,开发成果及效益证明主要来自于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   泰德公司是1998年由陕西省计委立项成立的企业,专门用于开发涡旋压缩机,其中,西安交大李连生等人的技术成果作价400万元入股。   2003年,李连生凭借《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申报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该项目的陕西省科技技术奖推荐书中,应用证明一栏注明:“2001年度新增产值(产量)599万元,2002年度新增产值(产量)1250万元,2003年新增产值(产量)4092万元。”   然而,西安交通大学调查小组前往泰德公司所形成的调查会议纪要却显示,该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刘新友和技术顾问亢长生说:“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致使公司无力购买专用设备,加工产品有时出现性能不稳定,导致企业压缩机项目2005年终止。”   刘和亢认为:“李连生老师涡旋式压缩机项目在技术上是成功的,企业最终转型主要是由于涡旋式压缩机项目所需资金量太大,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最终重组,前期所做的压缩机项目积累了经验,为企业在汽车空调项目上所取得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庭审中,被告律师高健安出示的一份来自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泰德公司成立后的1998年至2000年之间没有生产。   2001年,泰德公司开始生产销售,当年实际产值468万元,营业额96万元,亏损148万元;2002年产值、营业额均为258.81万元,亏损307.28万元;2003年产值、营业额均为48万元,亏损384万元;2004年元月停产。停产避免了损失扩大。   就在停产的2004年,国家计委批复投入国家资本金1000万元,省属一国有独立公司再投入国有法人资本金700万元,共计向泰德公司继续增加出资1700万元,这样,泰德公司资本金增加为4500万元。   但增资并未改变泰德公司的颓势。2004年,公司产值、营业额均为99万元,亏损273万元;2005年营业收入142万元,亏损528万元。   高健安律师说,该报告显示,以2005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泰德公司的净资产仅为868.50万元,其中涡旋式空调压缩机和旋叶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因技术设计和规模的原因均已停产,故按零值评估。   他据此认为:“原告的技术没有产生他们自称的效益,却引起高达82%的亏损,国家的巨额投资几乎损失殆尽。”   也就是这一年,李连生、束鹏程教授以“涡旋式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必要条件是,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市场竞争力较强,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有业内人士就此解读:“这意味着在科学技术奖评选中,科技成果的应用效果如何,占有相当分量。”   郁永章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坦承,其实在6人举报的2005年国家进步二等奖中,自己是第七完成人;屈宗长是第四完成人。   郁永章教授说,当时,李连生找上门来要材料,都是师生、同事,就直接交出去了。两人能保证所提供的材料没有骗人,但当时对报奖材料的其他内容却并不知情,“没有看过整个材料就签字了,因此我们也是有责任的。将来要处分,我们也有一份。” “贡献突出”的合作者原来是李妻   在21日的庭审中,原告律师叶子丰称:从2008年1月份开始,在新语丝、中国科学网博客发表的《揭露长江学者李连生剽窃和侵吞他人成果的第五个罪证》等一系列署名文章中,借批评“造假”为名,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地污蔑原告“剽窃”;侵害原告的名誉权,将原告丑化为“硕鼠盗贼”、“无所不偷”、“学术腐败”、“道德堕落”、“黑帮老大”。   起诉状中,李连生、束鹏程要求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还分别提出了赔偿15万元、12万元精神抚慰金的诉讼请求。   但郁永章认为,原告在起诉状中写道,三被告是借批评造假为名,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地污蔑原告剽窃,“我们不是没有根据,我们是有根有据地进行批评”。   被告代理人高健安也认为,如果被告的评论是有依据的,就不能认为他们的说法是诽谤,于是,他把庭审中的辩护方向放在了李连生等所申报的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所获得的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否造假上。   原告律师叶子丰称,两大成果先后获得了陕西省科技厅、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取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也由国务院组织过专家鉴定。   对此,被告律师高健安予以反驳,两个证书并不能掩盖原告造假的事实。根据《科技成果鉴定办法》第四条规定,科技成果鉴定只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显然,科技成果鉴定作为评价认可科技成果的一种方法,并不能排斥市场竞争实践对科研成果所得出的评价,以及根据其他事实作出的评价。”高健安说。   事实上,在6位教授举报后,根据科技部、陕西省科技厅要求,西安交通大学正在进行调查。其中,对于6位教授提出的李连生之妻——熊春杰学历造假一事,西安交大已作出处理。   6人在2008年翻看李连生2007年教育部一等奖申报书时发现:项目第14完成人熊春杰是李连生的妻子,其对该项目的主要技术贡献为:“负责成本分析工作,在提高产品性价比方面贡献突出。”然而,6人获得的一份评审表中,熊春杰在其间的主要工作却是“实验”。同时,项目完成人情况表中,熊春杰的学历赫然填写“1995年深圳大学本科学士”。   当年让还是临时工的熊春杰进入学校工作的郁永章教授记得,“那时的学历栏填写的是专科!”而在熊春杰2003年申请“工程师”职称述职时,也明白无误地自称“大专”学历,并通过了能动学院的工程师职称评聘,随之,熊春杰的职务和工资得到晋升。   西安交通大学人事处的一份调查情况显示,熊春杰学历造假一事已有定论:“认定熊春杰使用虚假本科学历,并获取利益,属违纪行为……决定给予警告处分……取消熊春杰因使用虚假本科学历所获得的一切利益。目前,人事处正在组织人员对其所获个人利益逐项进行调查,待核实无误后即会作出相应的处理。”    利益之争还是学术道德之争   “你们还年轻,不要牵扯进官司来”   庭审中,原告律师叶子丰还认为:原被告之间存在商业利益关系。   他提出,郁永章是浙江强盛公司总设计师,该公司和温州固耐公司处在同一地域,生产同类产品,是商业竞争关系。同时,在此期间,陈永江不时致电温州固耐公司,要求与其合作。“所以,这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争,也是利益之争。”叶子丰说。   束鹏程教授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事涉及商业利益之争。   他说,这几位老教师虽然退休多年,但一直都在工作,要不在企业兼职,要么自己开公司,“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   对此,郁永章表示,强盛公司的产品是给出租车提供加气的小型压缩机,固耐公司则是生产大型压缩机,并非同一领域。陈永江也声明,自己是全国55家化肥厂40年的顾问,不存在胁迫一家公司与自己合作的可能。   几位老教授郑重要求,学校领导能否组织一场由校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能动学院学位委员会、压缩机方面的全部教师全体研究生参加的“辩论会议”,让双方面对面地澄清事实。   “我们的学校113年了,不能容忍有不正之风!”6位老教授如是说。   庭审结束后,中国青年报记者找到原告代理律师叶子丰。但他表示,此案还在审理中,不方便发表任何看法。   7月23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西安交大工程馆308房间找到了李连生教授。   对于记者的采访请求,李连生教授表示,“现在正处于起诉阶段,不合适”。   李连生教授说,几位教授所举报的问题现在解释没有意义,“快了,这个你放心,会有机构来说的。咱们有学术机构,对吧,还有科技厅和科技部”。   记者问:“对于6位教师的举报,您是否做出了回应?”   李连生:“已经向相应的学术机构提供了证据材料。”   记者问:“这些证据是否可以向媒体提供?”   李连生教授的答复依然是:“不合适。”   对于自己妻子的学历问题,李连生教授则表示,“这是另外一回事情。”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同一层楼的束鹏程教授办公室。   束鹏程教授称:“我本来是安心做业务工作的,反正也快退休了。为了维护学校的利益,让我们搞这摊子。如果在网上发表一篇两篇,我都不理他了,但是发了几十篇,大概有四五十篇,点击数有7万左右,影响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没有办法(才起诉)。”   在束鹏程教授看来,报奖有几个单位合报,“有他的名字,不存在偷窃,(他的)思路要深一点”。   他同时提醒中国青年报记者,“事情太复杂,你们还年轻,不要牵扯进官司里来”,“你们即使有录音我也可以不认的。”   7月23日,西安交大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席光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2007年年底学校接到举报后高度重视,学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展开了相关调查,由于举报涉及内容复杂,目前还在进行中。   对于举报中涉及的2007年度教育部报奖一项,席光介绍,当时学校接到举报后,鉴于存在争议,经调查后给教育部去函建议暂时不评。   席光还证实,今年初科技部在接到举报后,专门发函给陕西省科技厅,学校正在调查中,很快就会有结果上报回复科技部。   记者拨通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虞烈的手机后,他也表示“对此不发表任何看法”。   据了解,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表示,“现在整个知识界的价值取向太功利化了,做学术做科学太功利化是有问题的,现在有些人突破了道德底线,情况比过去要多,在我们学校对这种事情处理得很严厉。比如说有研究生,他的论文有抄袭的情况,即使他毕业了,我们也要把他的学位证追回。我们早就声明,只要有教师搞学术腐败,我们就要把他从教师队伍中清除。这种事情在我们学校很少,但只要有一点点,我们都会采取措施。”   经审理,法庭宣布:将在7月31日再次开庭审理此案。本报将继续关注。(本报记者 雷宇 叶铁桥 孙海华)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7-24/050618286291.shtml   “造假教授被取消国家科技进步奖”追踪 来源: 新京报 2011年02月12日   据新华社电 记者2月10日从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了解到,对于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撤销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西安交大表示欢迎,并称这是学校主动向科技部提出撤销该奖项的申请后,科技部经过严格程序认真作出的正确决定。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称,学校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的传统,并将以此为契机,把自2010年以来开展的“师德学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对于撤销信息,连续多年实名举报李连生的西安交大几位退休老教授表示,此举显示了国家对打击学术造假的态度和决心,对于净化学术空气具有积极意义。   83岁的陈永江副教授介绍,之所以坚持举报,目的在于给母校身上的毒瘤开刀,以免养痈成患、毒害一代代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我想向青年教授、科研人员提出一点建议,要把更多精力投入科研和教学,靠弄虚作假的做法不会长久,不会真正取得学术成果。”   杨绍侃教授说,科技部的决定,不仅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也对净化学术空气起到了应有的警示作用。郁永章教授说,国家科技奖就是应该奖励那些真正的科技成果,不能让弄虚作假者蒙混过关。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749do=blogid=412137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30005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不喜欢新版博客
热度 34 montec007 2011-1-16 22:50
可能是自己年纪大了,不太愿意去适应新鲜事物。感觉这个新版博客和QQ空间差不多,把原来很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有违KISS原则。试了两次自定义版式,仍不满意。 不过呢,管你喜欢不喜欢,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再不过呢,后浪继续往前上,还是死在沙滩上。
1941 次阅读|40 个评论
赣之赞
hxdai2008 2011-1-16 17:22
锦绣山川星罗布,长江赣江兼抚河,庐山井冈龙虎山。 江南名镇陶瓷绝,名楼伫立赣水畔,飞檐画角凌碧空。 落霞长天共一色,千古绝唱世代传,物华天宝人杰灵。 唐宋八家出三杰,晏氏父子造诣深,更有临川汤显祖。 少俊戎马涉万险,壮士殊死战沙场,子嗣承志兴家园。 赣水儿女多辛劳,翠陌千里洪都府,旧城新颜日蒸上。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钱塘江有感
angelfish512 2010-11-24 22:18
初冬的杭州寒意已甚浓,晚八点由钱塘江南岸过江,看着墨色深沉的钱塘江和江两岸如念珠一般的路灯,不由想起长江,想起长江大桥,想起故乡。思乡之情骤生,遂记小诗一首,以抒怀。 过钱塘江有感 戌时钱塘水如砚,氤氲霜气雾连连。 凭栏似见长江水,刹那如回故桥边。 (十一月廿四日作)
个人分类: 小诗怡情|37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他去了所向往的地方
罗帆 2010-10-4 13:12
这次,我们大学同学在常州聚会,谈笑之间,大家似乎都在回避一位同学的名字。阿凡不小心说出来时,立刻出现一阵沉默。很快,有人把话题岔开了。其实,每个同学都没有忘记老汪。 在大学时,我与本班同学的交往不多,和有的男同学几乎没说过话。但是,与老汪的几次交谈却记忆犹新。 老汪是部队干部子弟,在北京出生。文革期间,他的父亲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下放到湖北某农场劳动,他们举家南迁。在那里,他度过了难以忘怀的少年时代。当时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后来,他们家在父亲落实政策后回到了北京。报考大学时,志在蓝天的梦想,使他选择了北航。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他很怀念湖北,那里有他生活过多年的地方。他热爱大自然,喜欢爬山涉水。他留恋湖北的大江大湖,将来一定要回去看看,到时候会去找我,我欣然答应了。 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 老汪的身材高大,性格开朗。冬天,他喜欢穿一件军大衣,有些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的眉毛很浓,眼睛细长,鼻下故意留的胡子有点翘。说话的时候,他常眯着眼看人,偶尔,眼中会流露出一丝顽皮的笑。他重友情,在伟仔离校前,特意和杨宏一起去照相馆与伟仔合影留念。据说,男生们侃大山时,老汪喜欢抬杠,但详情不知。 老汪(左)、杨宏与伟仔合影 离校前拍毕业照的时候,我因故没有按时去。等我后来赶去时,只有几位同学在场,彼此留下了临别赠言和联系方式。后来,老汪向女同学要我的联系电话,但她说没有。其实,我给所有的女同学都留下了联系方式。她以为我到武汉工作后不希望被人打扰,就没有告诉他。 毕业后,老汪与阿凡骑自行车游览了北戴河。然后,老汪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湖北。据说,他与一位表兄弟扛着汽车轮胎去游长江。也许,气势磅礴的长江让他们太迷恋了 他们再也没有回来,岸边只留下了脱下的外衣裤和两双鞋。 之后,亲朋好友们沿着长江找了很久很久,但什么也没有找到。 如果老汪当年在武汉找到我,我会陪他去游东湖看长江,但一定不会让他去游长江。我曾自恃水性好,独自横渡湘江,但从来不曾挑战水情复杂的长江。在大自然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啊! 假如当初我没有不辞而别,假如那位同学将电话号码告诉老汪,假如我能在武汉接待他,也许他就不会去游长江,也就不会失踪了。这种想法,后来折磨了我很久。 有一段时间,一想起老汪,不禁泪如泉涌。他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只有 21 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啊!然而,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不少同学说,他们曾经梦见过老汪,还有人在旅途中发现某个人很像老汪,但仔细看时却不能确认。 在《最后的夏天》里,阿凡回顾了他们两人毕业那年暑假的北戴河之行: 去时从北京出发,经通县、三河、玉田、丰润、滦县、昌黎至北戴河。当日晚达丰润,宿于县城。翌日傍晚即闻海涛之声。返还之日中午启程,亦经昌黎。途中耽搁,宿滦县。天明发,正午及唐山,稍停,疾往丰润。至玉田已暮,留县城。次日复经三河、通县,乃回北京。 在班级网站里,那篇文章没有写完,始终待续。最后一句是:很久以后,你对自己说,别生活在过去里,不论是浓浓的感动,还是淡淡的惆怅。 生活在长江边,不时会看到滚滚长江东流去的情景,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汪。 昨天,当我乘车从汉口越过长江去武昌时,看到洪水已经退了。蓝天之下,曾经被淹没的大片树木,依然挺立在大江两岸,青翠欲滴。 想起那个无情的夏天,心中的悲伤渐渐地淡化。也许,老汪只是去了所向往的地方。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47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武汉赏樱之旅
edward808 2010-5-5 18:59
我一直有着徐霞客那般独行侠的精神,喜欢一个人背着笨重大包,拿着地图和做好的攻略,开始了自我的城市寻找之旅。诚然,一个人是自由的,也是孤独的,心里装的是天下,也装着满腔的寂寞,油然而生的是习惯寂寞。但三月下旬的武汉之行,让我或多或少颠覆了我独行侠的意识形态,原来人多是那么的好玩,旅行的另一种形态便是跟一群人,玩的不是寂寞,而是彼此都相互连结的某种氛围。 所以在此贴出的是以多年旅行经验和去过武汉两次,花了两个小时写出的武汉三天两晚自助攻略,以我为团长,开始了武汉赏樱游玩之旅。 3月26日周五 K896/K89716:10长沙武昌21:09(459)¥54 晚上住宿武汉探路者国家青年旅舍,由一幢上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设计师设计的三层红砖楼改建而成。六人间¥40Add:湖旅馆位于武昌中山路(368号)湖北美术学院正大门前行60米的湖北美术馆,进院后左转有一石狮子即到!如果您从螃蟹甲方向过来:旅馆位于螃蟹甲公交车站斜对面(凤凰酒楼正对面)的楚风艺术书店(湖北美术馆)进院后左转有一石狮子即到! Bus:出站后经站前广场右拐前行100米左右,乘511、43路公交车途经2站路到螃蟹甲站下,仅2公里.乘出租车大约10元. 3月27日周六 起床时间9:00 第一站:户部巷过早,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热干面、谢氏面窝、万氏米酒、徐嫂糊汤米粉、豆腐脑、豆皮、欢喜坨...其它美食有待自己深度挖掘。¥:取决于胃口水平,蔡林记的热干面绝对是重头戏! 第二站:湖北省博物馆 ,感受一下惟楚有财四大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和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顺便梳理一下历史文化知识。¥:0 Bus;14路,中华路,14站到省博物馆。 第三站:武汉大学 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10 Bus:市内公交513、515、519、55、552、564、572、587、591、608、724、806路都可以到武汉大学,在珞珈山下。 Taxi:武大工学部或凌波门进校,¥10. 第四站:东湖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是西湖面积的三倍。 情况允许,可以租单车围绕东湖,不过估计是个体力活。 第五站: 在中华路乘坐轮渡,渡江感受长江之水和武汉长江大桥的浑然天成。15分钟后到达汉口的武汉关。晚上轮渡价格为5元。吉庆街夜宵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样。这是作家池莉的小说《生活秀》中对吉庆街的一个描绘。但一到晚上,吉庆街就开始鲜活和喧嚣起来,一路的排挡、餐馆,加上艺人街头助兴,每家的生意都显得那么的红火。2路电车,608、717、24等路公交车大智路站下即可。PS:有合适的酒吧我们要去体会一下,武汉的朋克Puck文化甚为流行。 晚上宿吉庆街附近。 3月28日周日 起床时间待定(估计10:00) 第一站:江汉路步行街 1210米的江汉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江汉路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 第二站:江滩 汉口江滩是上海外滩的八倍大,可以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江滩广场之一。整个汉口江滩已成为一个长达6.2公里、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休闲广场。 第三站:汉正街 汉正街曾是商贾去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八方游客,热闹繁华,盛极一时。 第四站:轮渡至户部巷 白天票价1.5,再次感受武汉白天的江景,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到了户部巷又可以饕餮一番小吃,顺便买些特产回去,比如蔡林记的热干面真是太有名,也很有特点。黑色的芝麻酱拌合之,让人回味。 回程 T6719:15武昌22:42长沙(327)¥54 K80918:10武昌22:49长沙(439)¥54 T11919:00武昌22:10长沙(321)¥54 费用小计 (perperson): 交通:120+可能的taxi10 住宿:80 门票:10 吃和购:看心情。 合计:¥300以内,不包括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经济纠纷,诸如赌博、生病或其它。 PS:黄鹤楼作为武汉的标志,其名声太高,都是李白的那首送孟浩然的诗为始作俑者。去or不去,看大家的吧~门票¥50。 武大的樱花收门票情有可原,但其实可以逃票,从工学部的那个门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去。 武汉的小吃远比武汉的饭菜有名,武汉菜太多元太综合,既有川菜的麻,又有江浙的甜,还有湖南的辣,更有北方的勾芡,让人汗颜。 武汉的鸭脖也太有名,精武鸭脖店子很多,要认准精武第一家;其实现在的周黑鸭味道也很好吃。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63 次阅读|9 个评论
缥缈此夜逐梦
fengzhigu123 2010-4-24 15:11
  昨夜画堂东,雾气缭绕,无月无影无风,欲与君同行,只落得躯体为灵魂苦。正哀叹间,却闻汽笛声大作,俄而,隆隆声亦愈响,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暗忖:此莫又至一站乎?须臾间,又复归梦中,于恍惚中,有一女身着丽妆,手带珠光,淡抹春颜升腾于雾气之中,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脚踩青云,吐纳莲花。是时,苍穹为黑色所罩,光彩为仙子所夺。水浪微拍,奏轻盈之曲,其声婉约,其音飘扬。仙女舒展姿态,衣裙翻飞随风,眼明破雾如珠,乌发戏夜露光,手握兰草飘香。及其至于中天,秀眼望我。    予甚疑之,观其行似巫山之仙女耳,遂喃喃道:君莫巫山之女神乎?予拜而望之,面露仪容万千。神女姿态转为安然。轻启唇端,玉润珠圆,其声曰:吾即巫山女生也,自睡梦中感尓之意念深苦,不忍,特来见君。然君必一痴迷男子耳,于梦境之中啜泣无名,却不闻无名既已随风而来,亦必随风而去;无名既已携云而来,亦必随云而逝;无名既已踏浪而来,亦必踏浪而去。    稍顿片刻,又道:世态虽有千种,然其质一也。世间之事,莫不为生死二字道尽,生死本一,生之可怕亦如死,或更甚之。或怯死,余却道:于生之爱慕者有岂被用怕死乎?此人不知爱生之人死即是生也。至于爱情,本世之复杂者也,点亮生命,照耀生命,亦燃烧生命。常遇又常逝,常逝则常生,此本爱之天性也,然若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则又是不该也,于君亦是如此,君当慎记之。昔年上帝立众峰扬子河岸,命予为巫山之神,吾本爱水,欲随江抵海,故频叹而哀也,然多年后吾观之,则吾自成吾态,迷而自足矣,低听河水拍岸,远望山水朦胧,近有鸟儿飞回,众木葱郁为我。此刻,纵予可往,亦不往也。心故自得安者,之所以然也。蓦然回首处,必有一人为你,不论远近,等待,定有水落石出之日。    吾点头深然之,神女轻举手端,笑道:君与我乃有缘之人,既已乘风破浪至予江之腹地,便乃予之高朋矣,吾欲携君以观余之三峡,可否?    余大喜,又叩而拜,曰然。    神女指尖一点,余即伴身其侧,眼见三峡风光闪于目前,山翠而苍郁,水浓而清奇,微波荡漾,浪起不惊,山水天共长天一色,鸟鹰伴暮色齐飞,山势起伏、暗明叠嶂,仙阁升于若有若无之化境。或有渔人顿泊江中,身躯隐于苍穹之中。余叹而歌之,歌欲舞,正欢乐间,景却穷尽于眼帘。神女转身向我,道:生命亦若此景,终有尽也,然胸中之景若魂灵、似理想,无穷尽也,余欲去矣,为君祈福。    余方欲拜谢,神女已自隐了踪迹,空余江水低吟为我。   
个人分类: 古色古香|3487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太空看母亲河:长江与黄河奔流不息向大海
热度 1 BihongFu2010 2010-4-10 19:22
从太空看母亲河:长江与黄河奔流不息向大海 付碧宏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多米,面积约 260 万 km 2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活动的高原 。青藏高原江河密布、湖泊众多、冰川雪山十分发育。亚洲主要大河流,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图),故青藏高原具有 亚洲水塔 之称。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全长 6,397 km ,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大河。其上游穿行于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之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长江也是中国东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天然河道优越,有 黄金水道 之称。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国工农业发达的地区。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全长 5,464 km 。黄河流域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从下面的 MODIS 卫星遥感图像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长江和黄河入海口处出现大面积的黄色的浑浊地带,这种现象被称为 河口 最大浑浊带 (the estuarine turbidity maximum zone) , 它是河口细颗粒泥沙运动的主要沉积特性。它发生在河口口内盐度入侵较大的区域附近,含沙量明显高于上游和下游地区,而且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持续出现。自法国学者 Glangeaud 在吉论特河口 (La Gironde) 首先发现并定义河口浑浊带 ( 法文 Bouchon Vaseux) 后,世界各国学者都对这一现象作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影响浑浊带形成和发育的过程包括: (1) 沉降和起动滞后效应 ( 主要存在于潮汐不对称且潮差沿程变化的河口 ) ; (2) 絮凝作用 ( 由于紊动碰撞和盐度引起的絮凝作用的相互作用 ) ; (3) 高浓度悬浮体的悬浮作用 ( 浮泥层在风浪和潮流作用下的大规模悬浮 ) ; (4) 河口环流模式 ( 混合型河口内存在的底层向陆、表层向海的余环流模式 ) ; (5) 潮波变形引起的输沙作用 ( 单纯的潮汐作用影响,斯托克斯输移 ) ; (6) 冲刷浑浊带 ( 河口潮差的沿程变化受到断面束窄和低边界摩擦因素的作用 ) 。 三角洲 是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和黄河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平坦、宽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表 长江、黄河的主要特征值 特征 长江 黄河 长度 6397 km 5463 km 流域面积 180 万 km 2 75.2 万 km 2 年径流量 9240 ( 亿 m 3 /a) 300 ( 亿 m 3 /a) 平均流量 29300 m 3 /s 951 m 3 /s 最大流量 92600 m 3 /s (1954) 22300 m 3 /s (1958) 最小流量 4620 m 3 /s (1979) 0 m 3 /s 年输沙量 48600( 万 t/a) 100000( 万 t/a) 含沙量 0.55 kg/ m 3 33.33 kg/ m 3 三角洲类型 三角洲岛屿将河流分岔 不断撕裂形成扇形三角洲 表中资料摘自王兆印、沈焕庭、陈吉余等教授所作报告中的内容,谨表示感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9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南旱北涝:长江重庆段遇百年特枯水位
杨学祥 2010-2-25 14:11
长江重庆段遇百年特枯水位 裸露河床宽过航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5日11:15 华龙网 昨日,长江弹子石段,水位下降后水面垃圾留在了缆绳上。 昨日,朝天门大桥下长江弹子石段水面,大块河坝露出水面。 记者 高科 摄   华龙网讯(记者 封璟 实习生 蔡春天)人站在礁石上,用力一跨就能跳到江中的货船上,这不是超人,而是在长江边,一个成人就能够完成的动作。最近,长江重庆段已出现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和2007年的特枯水位不相上下。不少江段裸露的河床甚至比航道还宽。   垃圾悬在头顶上   长江枯成什么样子了?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朝天门大桥下。在大桥弹子石侧江岸边,10多名市民在一块约百平方米的大礁石上垂钓。礁石上的不少圆形坑洞还积有满满的水,看得出江水刚退下不久,水窝还没有干涸。一根碗口粗的缆绳从记者头上越过,上面挂满了各种塑料垃圾、拖鞋等杂物。   枯水期提前报到   三峡蓄水后按理水位应该上升,长江重庆段水位最近为何不升反降?长江重庆航道局专家解释说,三峡水库今年2月初开闸放水,从而使长江沿线航段尺度变浅、变窄,重庆两江枯水期因此提前了约1个月。     航道专家说,受西南地区多年罕见持续干旱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放水带来的水位消落期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长江羊角滩水位持续消落,重庆以上长江航道一些重点浅滩告急。   自1月1日以来,重庆羊角滩水位持续下落,由1月1日的169.42米消落到2月24日的161.90米,55天累计下退7.52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5米的水位。而2月16日,重庆青岩子水位继2007年以后再次出现-0.2米的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相对于重庆零水位计算,我市零水位是海拔160米)。   九龙坡新港码头附近的胡家滩浅滩,船舶通航形势趋于严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出现断航情况。   违规船舶禁航   长江重庆航道局介绍,为保证航道畅通,2月16日特枯水位时,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派施工船进驻胡家滩,对浅滩进行疏浚,有效应对胡家滩水域的险情,保证了重庆新港码头的船舶货运周转。   海事部门已发出航行警告,要求通行羊角滩至马桑溪大桥间,特殊货物船舶吃水控制在2.3米内,其它船舶控制在2.4米内。船舶一旦超吃水,须在羊角滩以下水域减载,并报经海事部门检查合格方可上行。违反规定的船舶将禁止航行,并给予行政处罚。专家预计,重庆段枯水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长江出现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 人站上礁石就能跳到货船上   包括重庆在内 西南地区旱情严峻   据新华社电 记者24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目前,我国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旱情仍呈发展态势,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云南全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国家防总于24日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介绍,目前云南省发生了特大干旱,城乡居民饮水困难突出,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区市局部旱情持续发展。国家防总要求相关成员单位和有关省(区、市)及流域防总按照预案要求,全力做好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25/111519737867.shtml 防总就西南地区旱情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5日10:1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姚润丰)记者24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目前,我国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旱情仍呈发展态势,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云南全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于24日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介绍,目前云南省发生了特大干旱,城乡居民饮水困难突出,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区市局部旱情持续发展。国家防总要求相关成员单位和有关省(区、市)及流域防总按照预案要求,全力做好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的各项工作。(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25/101019737313.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2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长江到底有多长?
rbwxy197301 2010-2-24 23:22
探索大河的源头,是人类探索地球的众多冲动之一。2009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别策划了中国三条大江源头的故事,旨在关注有史以来源头位置争议最大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其中收集了职业探险家黄效文(香港中国探险学会)、科学家刘少创、张帆、作家陈维达、税晓洁的文章,他们当中的刘少创、陈维达刚刚参与了青海省测绘局主持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活动。《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以大河本无源为题,为这一专题书写了点睛的一笔。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但关于它的长度却有着众多数据:5500公里、5701公里、5800公里、6275公里、6300公里、6407公里这些数据都来源于不同时期的官方文件,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为什么同一条河流的长度会有如此多的说法呢?《长江到底有多长》为大家揭示了这些数字背后关于长江源头的探索故事。    如果黄河源的判定可以只遵照单一的科学标准,那么一定会省去无数纷争。但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了太厚重的历史,使得我们在做出判断时不能不考虑历史的因素。《黄河:在历史与现实间徘徊》一文聚焦黄河源头,是依据河源唯远的科学标准还是尊重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习惯,争论也就此展开。    澜沧江源头的判定是最复杂的,1999年的《科学时报》中列出的关于澜沧江源头的说法还有9种之多;澜沧江源头的判定是最简单的,各路研究人员的标准都是同一个河源唯远。《澜沧江:守住传统还是接受科学》作者将带着我们一起探寻澜沧江的源头。 长江的起点在哪里?长江到底有多长? (转引自: http://qkzz.net/article/25c26d16-f967-4322-a660-b7a627a82b43.htm (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关于长江多长的答案,但我觉得这篇文章给我们比较清晰地介绍了许多人追寻这个答案的过程。在平时看地图时,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的找到长江的源头,但在实地考察时,要准确地界定其实非常困难。同样一个问题,当处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标准时,结果有时会相差很远。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长江的源头又何尝不是呢?) 民国时期,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对长江长度的确定因采用的江源、河口位置不同,量算方法各异,曾先后出现过不同数据。1936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曾根据扬子江委员会所报之5890公里,将此数据在《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中予以公布;1947年,《长江水利季刊》先后采用5230公里、5690公里;1948年《长江水利工程总局基本资料汇考》中为5591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长江委员会为弄清长江长度,以东经91度、北纬34度为江源进行量算,经核定为5498公里,泛称5500公里。   1976年的江源考察之前,关于长江的长度,即使在长办内部,也曾经有过好几个数据:长江流域情况报告为5500公里;水文处量算为5701公里;基本资料组量算为5769公里;全国河流特征值统计中刊布为5796公里;经常使用的河长,则是1956年7月经技术处鉴定、总工程师会议通过的5800公里。   1976年那次划时代的江源考察之后,长办确定以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东经91度07分、北纬33度28分为长江源头;1978年再次考察江源后,又确定了以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南侧冰川5820米高程处为长江源头。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正式发布消息: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次日,美联社从东京发了一条电讯,除转述了新华社上述电讯内容外,并强调这一水源测定工作是由中国水利工作者去年到青藏高原上这一无人居住的地区调查长江源头时进行的。他们纠正了过去有关这条河流的长度和水源方位的错误情况。   至此,长江这条我国第一大河取代了密西西比河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6671公里)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6500公里)。   1980年,长办水文局为彻底弄清长江长度决定重新量算,并确定以河口位置为长江口50号灯浮处。定位方法为重庆以上江段按几何中线,重庆至浏河口按最低水位时之几何中线,浏河口以下按主航道中线量算。量算方法以读图仪为准,用手工量算考核。河道弯曲系数按前苏联《河道水文地理察勘规范》进行。   据此,长江以沱沱河为源总长度为6397公里。之后,在1987年定稿的一份《考察报告》在结语中指出:根据长办最新量算成果以长江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各源头分别算起,截至同一点长江口50号灯浮,长江干流长度分别为以沱沱河为源全长6397公里,以当曲为源全长6403公里,以楚玛尔河为源全长6288公里。   这份权威的报告说:我们认为,今后有关出版物或正式文件,应以此数据为准,一般提到长江长度,仍以沱沱河为源,全长6300公里,涉及具体长度,可采用6397公里。   非洲国际河流尼罗河在不同文献记载中,其长度在6700公里上下浮动;密西西比河既有美国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公布的长度6415公里,也有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公布的有6262公里、6020公里等不同数据;南美洲国际河流亚马逊河的长度,在全球万里长河中最富争议。其长度数据有介于7025公里与6275公里间的多种。依据前者,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一长河,并且是世界上唯一超过7000公里的河流;依据后者,该河长度则不仅不及尼罗河,而且不及长江与密西西比河,仅列全球第四。   当我们从各拉丹东出来后,在格尔木市的书店发现了我们一直很关注却无法看到的《再说长江》的文字解说词版,赶忙买了一本。在这本书里,关于长江三源,出现了三个奇怪的数据。书中说,沱沱河长度为642.1千米,当曲长度为641.1千米,楚玛尔河长度为530.3千米。其中沱沱河和当曲的长度,比以前的数据增加了近一倍,令人不解。   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的背景下,有人担心,姜古迪如冰川的退缩,是否会影响到整个长江的长度?其实,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可以想见,姜古迪如冰川的退缩,会使长江的起点究竟从哪里算起、长江到底有多长诸如此类的老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事实上,我们对于母亲河源头的认识实在还很有限。从现存史籍看,早在先秦时期,最富科学性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尽管全文仅1100余字,已经有岷山导江之说,认为嘉陵江、岷江是长江之源。   《汉书地理志》中,班固说遂久县,绳水出徼外,东至燹道入江。汉代的遂久在今云南丽江、宁蒗一带,绳水即金沙江。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初年以前,人们已经知道金沙江源远流长,但并没有将其作为长江干流。   三国时期的《水经》云: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认为岷江或者嘉陵江是长江之源。这种说法沿传至明代中叶,历时2000年之久。直到明代徐霞客循金沙江而上,在云南实地考察发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首次明确指出金沙江为长江源流之后,才纠正了岷山导江的传统认识。 徐霞客在其著作《江源考》中说:长江亦自昆仑之南,发于南者,日犁牛石,南流经石门关(今云南石鼓北),始东折而入丽江,为金沙江。他指出:岷江经成都至叙(今宜宾)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今云南昭通)至叙共二千余里,舍远而宗其近,岂其源独与河异乎?非也。徐霞客明确指出,岷江不过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而已,就如渭水入黄河,是黄河的支流一样。他说:其实岷之入江,与渭之入河,皆中国之支流。他分析了前人未能探察到长江源流的客观原因:岷江为舟楫所通,金沙江盘折蛮僚溪峒间,水陆俱莫能溯。徐霞客说:既不悉其孰远孰近,第见禹贡岷山导江之文,遂以江源归之。他激动地说:不知禹贡之导江,乃其为害于中国之始,非其滥觞发脉之始也。在唯圣贤书为上的年代,在很多著作不敢违背经书之言尊圣思想占主流的时代,这种敢于批判经典的勇敢、无畏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难得的。   徐霞客进一步分析说:河源屡经寻讨,故始得其远。江源从无问津,故仅宗其近岷六之南,又有大渡河,西自吐蕃,经黎、雅,与岷江合,在金沙江西北,其源亦长于岷而不及金沙,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为编制全国地图,皇帝曾多次派人到青藏高原地区进行考察和测量,面对密如蛛网的河流水系,只能望洋兴叹,说江源如帚,分散甚阔,把江源地区的布曲、尕尔曲、当曲或楚玛尔河等支流都当作江源。但是,当时根据实测资料绘制的《康熙内府舆图》已经比较准确地绘出了通天河上游水系的大致位置。礼部侍郎齐召南根据前人资料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著有《水道提纲》,记载了以木鲁乌苏河为江源,并提到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河(即沱沱河)、喀七乌兰木伦河(即尕尔曲)和阿克达木河(即当曲),对江源水系的描述已相当全面,但是对木鲁乌苏河上游诸水位能正确划分主支流,源头在何处更未涉及。齐召南在《水道提纲》中说:金沙江即古丽水,亦日绳水,亦日犁牛河,番名木鲁乌苏出西藏卫地之巴萨通拉木山东麓,山形高大,类乳牛,即古犁石山也。   明、清时代所指的犁牛石、犁石山或巴萨通拉木山,即为当拉岭,又称朝午拉山,当拉是唐古拉的译音。   不可思议的是,到了民国年间,关于长江源的记载重新趋于混乱,甚至出现谬误。1946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概论》说:长江亦名扬子江,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全长5800公里,为我国第一巨川。这本书还告诉读者,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北麓,于是便有了江河同源一山,长江、黄河是姊妹河之说,并载入中小学地理课本。   近百年以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指代长江,即扬子江。原因在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日暮途穷,什么关口也把不住了,外国轮船横行长江。洋人们一般都是从吴淞口入长江,首先经过的镇江、扬州一带的河段,史称扬子江。于是,他们便把中国长江更名,以扬子江取代。长江的英文旧译名便是扬子江。到民国时期,官方的水利部门中,实际上已经认同洋人之说,以扬子江之名取代长江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为长江正名,还长江以长江之名。 原文摘自:中国三峡建设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3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新的塚雉蛋和长江上的水电站
robbi 2010-2-4 18:49
朋友P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 简称巴新)公干,一年休一个月假,可以回国。最近,他媳妇快生了,请了半个月产假回来。不过,到今天都还没听到动静,下周,他又该去上班了。 每次他回来,大家总要聚聚。这盘也不例外,闲谈时,说起他在巴新看过National Geographic有部片子是讲一种鸟,不自己孵卵,而是在沙地上挖坑产卵其中,靠太阳加热沙子来孵化。关键是,他吃过那种鸟蛋,而据说,此鸟是受胁物种。 回到办公室,做了个小小的研究(也算是不辜负MG、楠锅等人对俺做鸡的一片厚望一把)。原来,P君言及的这种鸟,就是传说中的塚 雉,Megapodes, 隶属鸟纲鸡形目塚雉科,全世界有7属21种(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9),其中有11个受胁种(Endangered, 濒危 4;Vulnerable 易危 5;Near Threaten 近危 2)。塚雉类是鸡形目中最原始的成员之一,它们最独特的生活习性在于不以自己的体温孵卵,而在沙土质地面挖坑借助地热、太阳晒热沙子或利用植物分解产生的 热量来孵化小鸟,或是以植物混杂沙土构筑突出于地面的小丘(直径3-4米,重约2-4吨,有记录最大的体积超过100立方米,重量大于50吨)也是利 用到的植物分解产热。这种独特繁殖习性,即是它中文名的由来。 塚雉类分布在澳洲和亚洲交界的地区,主要包括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及其邻近的菲律宾所属岛屿及西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del Hoyo et al. HBW Vol.2 1994)。据我小小研究的不完全统计,巴新上应该分布有6种:肉垂塚雉 Aepypodius arfakianus , 黑嘴塚雉 Talegalla fuscirostris , 褐领塚雉 T. jobiensis , 红斑塚雉 Megapodius eremita , 斑喉塚雉 M. affinis 和橙脚塚雉 M. reinwardt 。在Birdlife International最新的受胁状况评估中,以上6种都被评为Least Concerned 无危,俺这才替P君稍稍松了口气。 P君说他的同事是以当地特产不容错过向他推荐的塚雉蛋。殊不知,捡食鸟卵(对塚雉似乎用挖掘更妥),正是威胁塚雉生存的第二大因素(仅此于栖息地破坏,据 del Hoyo et al. HBW Vol.2 1994)。也许是因为巴新主要还是个相对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的大岛,其上塚雉们的生存状况还是不是那么糟糕。而那些受胁的塚雉,无一例外的都是分布局 限在一个或几个小岛上,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丧失、经济利用(猎杀、食用)和外来引入捕食者(鼠类、猫狗等)几大因素共同作用下,落到了岌岌可危的危 险境地。岛屿上的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其实非常之脆弱的。有迹可查的灭绝鸟类,大多是分布在岛屿上,最知名的,也许就算是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 Raphus cucullatus 了,在被人类发现后的仅仅200年内,就死光光老(据维基百科)。 P君还提到了他们在巴新吃的一种日渐稀少的鱼(俺的鱼类学知识太贫乏,没法提供更多信息),还说到结束工作回国的时候,想带一株珊瑚回来摆在家里作装饰 品。我告诉他最好不要有这种消费行为,他总是回答:我不吃,我不买,别人也会吃,也会买 云云。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样的道理很浅显,可是落实到个人实践的时候,真的就有这么难吗?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或是炫耀心理,真的就有这 么重要吗? 也许还可以认为巴新离我们太远,就算那里所有的塚雉、鱼,还有珊瑚都死光光了,对咱们也没有什么影响嘛! 那长江呢?长江,总该听说过吧。长江及其上游金沙江上那一座座的大型或是特大型水电站,总和咱们有着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关联了吧?白鳍豚,已经彻底没救 了。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没有渔民会刻意去捕杀,去吃它的肉,可它还是这么没救了,就快死光光了。下一个,会是江豚吗?在一条没有白鳍豚,没有江 豚,没有鲥鱼,没有中华鲟,没有 的所谓母亲河边上,我们真的可以安居乐业,和谐地生活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武夷山老师商讨之一——个体与民族
lvnaiji 2009-12-24 22:18
吕乃基 武 老师在 三种不可交换的价值 中引用并赞同中国音乐学院 谢嘉幸 教授的观点:学会尊重个体生命,与学会尊重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情感,在道理上是一样的。 无疑,这一观点是深刻的,但有待进一步辨析。 其一,对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情感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生命(我理解,此处的生命, 谢 老 师和武 老师都不是将其含义仅限于生理层次)的尊重,前者指民族及其文化,后者指个体的全部,包括意志、情感、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以及独立意识等。为行文简洁,在单独使用时,前者简称为个体,后者则为民族。在历史上, 个体与民族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个体在民族中逐渐显现。 民族,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民族就在于血脉相连。所谓血浓于水,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都说明了这一点。图腾是构建民族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纽带,被称为亲戚。其次,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具有血缘关系,生活于同一特定自然环境中的人,在生存和繁衍中逐步建构起来的制度和观念。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个人只有处于民族之中才有生存的机会。原始部落对族人的最大惩罚不是处死,而是驱逐出部落。反之,民族只有在众多个体之上才可能兴旺,因而必然以强大的制度和规范约束和凝聚个体。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个体淹没于民族之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交往,商业和战争,民族之间的界限开始消融,个体也开始显现。特别是近代以降,在科学、工业革命,以及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之下,个体日益离开族群,在更大的范围谋生与发展,民族文化对个体的约束和凝聚下降。 20 世纪下半叶和 21 世纪,在全球化和互联网中,这一进程越来越迅猛。 对个体的尊重,正在或已经超越对民族的尊重。 其典型是欧盟。而且有这样的规律:一个越是走在前沿、没有威胁的民族,其个体越是凸现;而一个越是感到威胁的民族不论这种威胁来自外部还是内部,越是强调凝聚力。这也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有更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原因。反之,大概也能由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的强调程度,窥知其实际上在世界上的地位。同理,在一个民族的内部,越是缺乏自信和独立的个体,往往越是认同、肯定民族,将自身的命运附着在民族之上。 其二,不仅尊重的程度不同,而且在道理上也有所差异。如上所述,民族与特定的自然不可分割,有着久远的奋斗历史,还有众多与外族或自然灾害搏斗的英雄。对一个民族的尊重,主要是尊重其历史和由来,是对往日的致意。凡是生成的,注定要消失。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然而个体却将延续。对个体的尊重,是对每一个当下的、正在进行的、鲜活生命的尊重。 《长江之歌》,气势磅礴。 6000 公里的长江更是气势非凡。从大山走来,奔向大海,从远古走来,奔向未来。一路上千万滴水珠齐心合力,披荆斩棘,最终汇入大海。在茫茫大海,还分得清这滴水是来自长江还是亚马逊,源于黄河还是多瑙河? 让我们尊重民族,更要尊重个体。一个民族的艰难奋斗,最终是为了她的子女,为了每一颗水滴汇入大海。 请参见 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 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新星升起之谜(之二) 。
个人分类: 人文|4648 次阅读|4 个评论
重庆之夜
IrisXTBG1 2009-10-10 21:39
洪崖洞重庆嘉陵江边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 晚上总是灯火辉煌,人气十足,不过这里的美食城,一般般了,搞得和嵩同学的中秋晚餐失望之极,重庆好吃的不在这里了。 解放碑曾经是这里高大雄伟的标志建筑,早已被周围直冲云天的摩天大楼掩盖了她的光辉,如今她显得如此秀气,这种对比也正是重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的见证。 朝天门码头重庆港,也是重庆的一大标志,她像一艘巨轮停靠在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半岛舌尖上,这里的夜景吸引着来重庆的每一个人。 朝天门大桥一桥连通重庆南岸和江北,在夜晚的灯光下静静地注视着两江,还有江北、渝中和南岸这三个遥相望的姊妹。 两江的游轮到了晚上漫游在两江,给奔腾的两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南岸的灯光和朝天门码头的灯光交相辉映。 重庆人民大礼堂,儿时对重庆的唯一印象,到了晚上特别漂亮,可惜我们总是玩得无法赶在熄灯前来这里,只能手持随意拍了一张,有点可惜了,下次去的时候补上吧。 重庆,变化是如此之快,快得每次回去就觉得有些陌生。重庆的火锅总是让人无法拒绝,也只有在这里,我才有兴趣吃火锅。这个城市属于女人,漂亮白皙的时尚女人,和嵩同学打望美女,时不时从美女背影去打赌成了我们走在重庆街头的一大乐事。重庆的空气不敢恭维,重庆人的火辣依旧不变,那些坡坡坎坎永远都走不完,可是偏偏这个阴沉的城市就养育了山城美女。回到这里,家的温暖让我又开始耍起性子,这里的一切让我发现离开重庆的日子我是如此远离重庆人的标签,我已经不属于这个地方,但我想我会经常回来看看,看这个城市的变化,看那些永远爱着我的亲人。Bless
个人分类: 出门看看|3382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河中游发生洪水(转载及点评)
热度 1 杨学祥 2009-9-2 12:49
编者按:2009年4月和6月,跟据2009年天文条件我们预测: 2009 年大洪水、暴雨和风暴潮的发生几率较大。 2009 年和 2020 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1998 年长江巨洪的相关条件是,太阳黑子磁性周期( 22 年)、厄尔尼诺年、青藏高原大雪和其南部区域强震。 2009 年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因而不会发生 1998 年同样规模的洪水。 2020 年可能具备相应的条件, 2020 年可能发生 1998 年同样规模的洪水。 黄河中游发生洪水 黄河防总办紧急调度三门峡枢纽泄洪排沙 2009-0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站讯(通讯员 江苗) 8月30日20时,黄河防总办公室下发指令:三门峡枢纽开始泄洪排沙运用。据此,三门峡枢纽局启动防洪预案,当日21时,第一个底孔打开,开始泄洪排沙。   近日,黄河流域山陕区间出现降雨过程,其中泾渭河、龙三干流、伊洛河局部降暴雨到大暴雨,渭河大峪站日雨量124.8毫米,黄河中游水位呈上涨趋势,龙门站、潼关站先后出现1670立方米每秒和2000立方米每秒洪峰。8月30日16时,黄河防总办公室紧急会商,分析预估水情、汛情,研究预筹防汛措施,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三门峡枢纽局高度重视此次泄洪排沙运用,目前正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认真会商,精心准备,科学操作,严格按照黄河防总办公室指令进行泄洪排沙,确保黄河防洪安全。 责编:onesmile http://www.mwr.gov.cn/xwpd/lydt/2009090209011136834f.aspx 关注我国大洪水的 11 年和 22 年潮汐周期以及 18 年沙罗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于红、吕素琴、范垂仁的研究,在 1897-1998 年资料中,无月食现象每隔 7 、 11 年交替出现。出现一次间隔 11 年的无月食年必定相继出现间隔 7 年的无月食年,反之亦然,两者合计的相隔时间均为 18 年,与日食的 18 年沙罗周期相同。在无月食年里发生的洪水灾害,日食就成为主导因素,因而沙罗周期与洪水灾害的相应关系更为密切。以长江为例, 1951 年为无月食年,长江发生了大洪水,两次 18 年后的 1969 , 1987 年亦为无月食年,长江都出现了大水; 1962 年为无月食年,长江发生了大水,两次 18 年后的 1980 、 1998 年亦为无月食年,长江也都发生了大水 。潮汐 11 年和 18 年周期性变化规律非常明显。 他们认为,采用交食(日食或月食)沙罗周期定性地预测洪水,其预测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日月食周期重复条件的相似程度。选择日月食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日月食的类型一定要一致(全食、环食或偏食),日月食的走向、影响区范围、经纬度要大体一致。只要其它相关影响因素(如厄尔尼诺、拉尼娜、自然环境改变等)不为主导作用时,沙罗周期预测就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 1922-1998 年间,无月食年同时日食又经过中国的年份有 1966 、 1980 、 1987 年三年。 1966 年 5 月 20 日 日环食经过中国,澜沧江、金沙江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东江上游和北江大水,福建霞浦风暴潮灾, 40 个村被毁,死 127 人,伤 811 人, 250 个县受灾。 1980 年 2 月 16 日日全食经过中国,长江三峡区间、嘉陵江、清江、汉江和澧水先后大水,长江中游干流连续出现 6 次洪水,潢河 7 月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淮河干流中上游和珠江支流北江先后出现较大洪水,广东雷州半岛风暴潮灾,伤亡 700 余人, 914 个县受灾。 1987 年 9 月 23 日 日环食经过中国,长江上游干流、汉江中上游、皖河及淮河中游先后出现较大洪水,浙、闽沿海台风暴雨成灾,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涝灾, 868 个县受灾。这三年水灾较重,台风暴雨或风暴潮严重,受灾县较多。 2009 、 2016 年是下两个无月食年, 2009 年 7 月 22 日 日全食经过中国, 2009 年 1 月 26 日 日环食、 2016 年 3 月 9 日 日全食、 2016 年 9 月 1 日 日环食不经过中国。在 2009 年和 2016 年前后两年内,必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这与 2009 年、 2011 年、 2015 年、 2018 年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是一致的。 根据郭增建的地气耦合理论,潮汐在中国大陆大时,中国大陆突起就高,放出的热气就多,中国大陆降水量就大 。没有月食的干扰, 2009 年 7 月 22 日 日全食经过中国,正值中国汛期,根据理论和实践, 2009 年大洪水、暴雨和风暴潮的发生几率较大。 1991 年 7 月 12 日 发生日全食,经过太平洋、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 18 年后, 2009 年 7 月 22 日 也发生日全食,经过印度、中国、太平洋。在这两个事件中,日食类型相同,时间相差不大,经过地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由于 2009 年日食经过中国,中国将受到日食强潮汐的作用,发生洪水灾害的可能性增大。 1991 年全国气候异常显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滞留长江以南,江淮流域入梅早,雨势猛,历时长,淮河发生自 1949 年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太湖出现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4.79m ,苏、锡、常地区工矿和乡镇损失严重;长江支流滁河、澧水和乌江部分支流及鄂东地区中小河流等相继出现近 40 余年来最大洪水;松花江干流发生两次大洪水,哈尔滨站最大流量 10700m 3 /s ,佳木斯站最大流量 15300 m 3 /s ,分别为 1949 年以来第三位和第二位。据统计,全国有 28 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遭受水灾,农田受灾 2459.6 万 hm 2 ,成灾 1461.4 万 hm 2 ,倒塌房屋 497.9 万间,死亡人数达 5113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779.08 亿元。 1991 年不是无月食年,因此,不能按无月食年的规律来推测 2009 年。 1991 年 5 月 -1992 年 8 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如果 2009 年 5 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根据 18 年日食沙罗周期,类似的情况可能在 2009 年发生 。 2009 年的 18 年沙罗周期系列有: 1883 年(黄河在山东决溢 43 次、海滦河大水,决堤,江淮下游大水,苏、皖北部水灾,苏、浙、沪沿海风暴潮灾,海宁县海塘尽决)、 1901 年(长江中游沿江地区 40 余县严重水灾)、 1919 年(岷江中游,嘉陵江上游和洞庭湖、汉江平原、安徽沿江、太湖流域及豫西、豫南地区水灾)、 1937 年(长江中上游大水,黄河数决于山东)、 1956 年(海河全流域大水,淮河流域降雨过多,出现高过 1954 年高水位,中下游内涝严重,松花江流域大水)、 1973 年(长江下游干流大水)、 1991 年(淮河大水)。 2009 年的 11 年潮汐系列: 1910 年淮河大水; 1921 年淮河全流域大水; 1931 年为 20 世纪灾情最大的大水灾; 1942 年新安江特大洪水,富春江和曹娥江同时大水,浙江、皖南部分县水灾较重; 1954 年长江、淮河流域发生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 1964 年海河、淮河流域严重涝灾; 1965 年淮河流域多雨,安徽、江苏、河南出现严重涝灾; 1975 年淮河上游支流洪汝、沙颖河特大洪水; 1976 年湘江流域大水,珠江流域大水; 1987 年长江上游干流、汉江上中游、皖河、淮河中游先后出现较大洪水; 1998 年大洪水。 根据 18 年沙罗周期和 11 年潮汐周期的规律性, 2009 年附近发生洪水有很高的几率 。 地震专家研究发现,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郭增建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科协 2000 年学术年会上指出, 20 世纪,中国西部共发生了 6 次 8 级或大于 8 级的地震。 1842 年 6 月新疆巴里坤发生 7 级地震, 1843 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 1932 年 12 月甘肃昌马发生 7.5 级地震, 1933 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 1957 年 12 月蒙古国西南部靠近中国新疆地区发生 8.3 级大震, 1958 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 1974 年 7 月在蒙古国和新疆交界处发生 7.2 级地震, 1975 年在河南发生特大水灾。专家还发现,云南、缅甸一带一旦发生 7 级以上地震,长江流域往往发生特大水灾。如 1931 年、 1954 年、 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发生的前半年,在云南、缅甸地区都有大地震出现 。 形成长江 3 次巨大洪水有 4 个遥相关因子:( 1 )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 1913 , 1933 , 1954 , 1976 , 1996 , 2020 年);( 2 )厄尔尼诺事件,( 3 )青藏高原南部 7 级以上大震;( 4 )青藏高原大雪。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如果前 3 个因子同时具备,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同时在厄尔尼诺次年和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后的一年左右(即 3 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因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如果此时出现厄尔尼诺事件,那么在厄尔尼诺次年,海洋异常增暖所释放的能量已通过传播集中到 30~40 o N 的副热带纬度,从而使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如果此前一年左右青藏高原南部发生 7 级以上大震,那么高原下垫面前期适度增温,将使大气环流异常加剧,导致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强烈而持续的交绥,从而有利于长江流域梅雨带的加强和维持,最终使长江出现巨洪。 1931 、 1954 和 1998 年具备了三个以上条件,因此出现了 20 世纪长江的三次巨洪。 201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20 年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 2019-2020 年可能发生长江巨洪 。 天文条件、强震和特大水灾有很好的对应性。相关的天文条件有 18.6 年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11 年和 22 年的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和潮汐周期, 7 年、 11 年和 18 年的无月食年周期,日食和月食的 18 年沙罗周期。在它们相互叠加时,对地震和洪水有激发作用。 2009 年是无月食年,在无月食年里发生的洪水,日食就成为主导因素,因而沙罗周期与洪水的相应关系更为密切。以长江为例, 1951 年为无月食年,长江发生了大洪水,继后 18 年的 1969 , 1987 年亦为无月食年,都出现了大水; 1962 年为无月食年,长江发大水, 18 年后的 1980 、 1998 年亦为无月食年,也都发生了大水。就无月食年记录而言, 2009 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2009 年 7 月 22 日 日全食经过中国, 2009 年 1 月 26 日 日环食。 1922-1998 年间,无月食年同时日食又经过中国的年份有 1966 、 1980 、 1987 年三年。这三年中国都发生了洪水。就无月食年和日全食经过中国记录而言, 2009 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1987 年 11 周期为 1998 年, 22 年周期为 2009 年; 1998 年的 11 年周期为 2009 年, 22 年周期为 2020 年。根据太阳黑子和潮汐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 2009 年和 2020 年有很大的几率发生洪水。 1998 年长江巨洪的相关条件是,太阳黑子磁性周期( 22 年)、厄尔尼诺年、青藏高原大雪和其南部区域强震。 2009 年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因而不会发生 1998 年同样规模的洪水。 2020 年可能具备相应的条件, 2020 年可能发生 1998 年同样规模的洪水。 参考文献 1. 于红 , 吕素琴 , 范垂仁 . 沙罗周期与洪水定性预测 . 东北水利水电 . 2001, 19 ( 9 ) :41,45 2.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 1996. 116 - 117, 135 - 138, 165-188, 194-198. 3. 杨学祥 . 南部非洲正遭受 44 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关注 2009 年大洪水 . 发表于 2009-4-1 10:40:2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719 4. 杨学祥,杨冬红 . 关注我国大洪水的 11 年潮汐周期和 18 年沙罗周期 . 发表于 2009-4-13 5:35:5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821 5. 郭增建 , 郭安宁 , 周可兴 . 地球物理灾害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2007: 111-114,146-158. 6. 冯利华 , 陈立人 . 20 世纪长江的 3 次巨洪 . 自然灾害学报 , 2001, 10 ( 1 ) : 8-1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7805 本文关键词: 大洪水 潮汐周期 沙洛周期 太阳黑子 月食 日食 相关文章: 洪水和台风信息:长江将迎来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 看不懂的天气由谁引发? 巧合不能代替科学:介绍日食与灾害关系的研究结果 四川大面积强降雨 局部地区可能爆发大洪水(转载及点评) 大家要好好保管日食观测镜,明年、后年还可拿出来用 四月至今全国6736万人遭洪灾307人死亡(转载) 湖南暴雨致175万人受灾12人死亡5人失踪(转载) 日食后灾害频发:河北晋州遭暴雨袭击在建电视塔折断(组图)(转载) 十万个困惑(8月25日) 日食与灾害关系的能量分析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635 次阅读|4 个评论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eminor 2009-5-9 23:47
应重庆市文物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同事一起赴巫山讲学并做考察。我们从北京到达宜昌后,改乘快艇,在三峡水库上游沿长江逆流而上,经巴东后抵达巫山。 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就背诵过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一句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的确高峡平湖,三峡一带的石壁不再那么险峻壮观了。三峡水库的立项有过极大的争论,最后还是通过立项了。反对意见有担心生态问题、地震的影响、水运交通、移民,等等。有人还认为汶川地震就是因为库区蓄水增加了库区地壳的负荷,强化了地应力,最后导致地震。但我认为,从环境方面说,水电是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是有利的,所以水利应该肯定。 下面就是从宜昌到巫山之间拍摄的照片。 宜昌太平港 江中货轮上面载的全是家用小轿车,以前根本不敢想的奢侈品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巴东长江大桥 我们乘坐的快艇 岸边出露的石灰岩向斜地层 巴东港 江中峡谷 巫山彩虹桥高峡平湖 巫山港 巫山县政府大楼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
个人分类: 四海为家|955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中国经济时报:挽救长江特有鱼类必须制止水电过度开发
蒋高明 2009-5-7 10:48
昨天的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中国物种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解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易生、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于晓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联名发表的文章,呼吁对长江特有鱼类实施抢救式保护。文章指出,水电过度开发的叠加效应将会摧毁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密集区的流水生境,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产生无可挽回的重大影响。 文章的几乎所有作者我都是熟悉的,几十年来他(她)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研究与公众宣传工作,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立下汗马功劳。现特将该文在这里转发,希望能够引起科学网朋友的关注。我们的发展是否都要牺牲物种和环境为代价,发展是以狭隘的人类为中心,或者更具体些是以少数利益的集团为中心?还是要考虑到子孙后代利益,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以下为原文: 挽救长江特有鱼类必须制止水电过度开发 吕植 谢焱 郑易生 范晓 汪永晨 李波 于晓刚 马军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同时也是中国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多年以来,由于蓄洪垦殖、环境污染、过度捕捞、航运等建设,长江鱼类资源面临威胁。在长江水系中,上游的鱼类种类尤其丰富,中国特有种比例明显高于中游和下游。 今天,长江开发的重心已经从三峡滚动上溯到金沙江江段及上游支流,开发规模之大、水坝之高、梯级之密集,举世罕见。在关注、研究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和参与水电项目环评的公众评议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听到水生生物保护专家发出警示:水电过度开发的叠加效应将会摧毁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密集区的流水生境,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产生无可挽回的重大影响。 长江上游梯级开发如火如荼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2003年10月编制的《金沙江干流综合规划报告》中推荐的梯级开发方案,金沙江水电开发由19个梯级组成,其中中下游河段的金安桥、观音岩、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6个梯级为近期工程。 而根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金沙江中下游规划兴建梯级电站数量被增加到12座,装机总容量为5858万千瓦。其中雅砻江口至宜宾下游河段规划按4级开发,即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而奔子栏至雅砻江口的金沙江中游计划开发一库八级,即上虎跳峡水库、两家人、梨园、阿海、龙开口、金安桥、鲁地拉、观音岩。 截至2008年底,金沙江中游的金安桥电站,以及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均已开工建设。据悉,目前中下游多座水电站都在加紧前期准备,准备在今明两年中集中上马。 在金沙江开发启动前后,长江上游主要支流的梯级开发也已经大规模启动。其中岷江干流都江堰以上的上游河段,已规划了10个梯级电站,中下游还规划了7个梯级;大渡河干流规划为22级梯级,后又增加下游的沙湾、安谷两级,共为24级;雅砻江干流,总共规划了21个梯级;乌江干流规划了12级梯级水电站;嘉陵江干流规划了17个梯级枢纽。 在干流大搞全江渠化的开发规划以外,这些河流的各级支流,也已形成密如繁星的梯级开发态势。仅以主要支流为例:金沙江流域的岗曲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白水江等共有56个梯级;乌江流域的芙蓉江有10个梯级,猫跳河有6级;嘉陵江流域的涪江干流31级,涪江上游火溪河4级,涪江上游虎牙河3级;渠江上游巴河5级;岷江流域的马边河9级,青衣江18级,杂谷脑河1库8级,黑水河2库5级;在大渡河流域,瓦斯沟1库7级,梭磨河8级,小金川17级,田湾河2库4级,南桠河7级,官料河7级.;在雅砻江流域,九龙河6级,木里河1库6级。 梯级开发有利于发电效益的最大化,但如此密集的开发,梯级水库的形成与运行形成的叠加效应将远大于单一电站兴建的影响。如果这些梯级开发全部实施,将会对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尤其是珍稀、特有鱼类产生难以挽回的重大影响。 水电开发一再压迫特有鱼类的生存空间 长江流域的鱼类纯淡水种类达到338种,接近全国淡水鱼总数的1/3;同时长江流域鱼类中特有种有162种,中国特有种有265种,占中国鱼类特有种总数的60.36%。 长江上游江段存在着许多特有种,也就是为我国所独有、长期适应于长江上游水体生态条件的特有鱼类。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20世纪70年代数量还很多,其中许多曾是四川江河的主要经济鱼类,在渔获物中占有较大比例,而80年代后,很多种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逐渐失去渔业价值,种质资源急剧减少。1989年,葛洲坝水电站建成,彻底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使其在长江上游绝迹。 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专家称,三峡工程将使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约占上游特有种数40%。而由于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其种群数量势必相应减少。 为有效地保护好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三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在长江上游泸州至宜宾新市镇建立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泸州市人民政府和宜宾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分别建立了长江泸州段泸州市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宜宾段宜宾地区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199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两个保护区合并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该保护区升格为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就在国家级保护区设立的当年,水电开发已经开始按计划向上游的金沙江江段滚动,而规划中的向家坝和溪洛渡两座大坝,竟都位于保护区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2条明确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而高161米的向家坝大坝恰恰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高278米的溪洛渡大坝则距保护区核心区上游边界不过两公里,两座水电站建成后几乎首尾相接,直接导致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保护区的核心区成为库区,完全丧失流水生境,白鲟90%的产卵场被淹没,达氏鲟50%的产卵场被淹没,圆口铜鱼因生境严重破碎化,完成生活史困难。 为了给金沙江水电开发让路,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根据国家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请示下发了《关于金沙江一期工程与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函?2000?249号),要求国家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开展工程对保护区的有关影响及工程和保护区替代方案研究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2月将《关于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请示》(川府?2003?3号)上报国务院审批。2004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将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上报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通过,并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南海水电站:危及最后的避难所? 在水电开发如火如荼的状况下,作为诸多重点保护鱼类以及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栖息地,多位鱼类专家将这片保护区看作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主要、最重要和最后的庇护所。 然而,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才不过三年,水电开发再次尾随而至。相关方面提出,依据1990年形成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长江干流三峡之上、向家坝之下,应当修建小南海、朱杨溪、石硼等大型电站。其中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论证阶段。作为当地电网的骨干电源,小南海坝顶高程海拔206.5米,预选坝址位于重庆市珞璜镇下游1.5公里处,处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实验区。 由于侵犯自然保护区范围,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函?2008?210号的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部领导关于助推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前期工作的指示精神,农业部于2009年2月17日至18日组织专家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专题报告》)进行了论证。 此次论证会上,专家组指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缓解三峡和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影响的补救措施,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指出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的栖息地和生态通道,近年来每年有约150亿尾(粒)鱼类的苗(卵)通过该水域;而小南海水电站的修建将会对水生生物资源以及保护区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此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在研究了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的影响后,曾给出更加严峻的预测:小南海和其它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 环保部专家经研究认为,拟建小南海大坝将成为一道巨大的物理屏障,直接截断大坝上下游江段的连续性,阻碍了洄游性鱼类向上游或下游迁移的通道。小南海工程淹没区涉及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不但将导致多种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和栖息地大量丧失,同时淹没区内的流水生境将变成水库静水环境,坝址下游江段的水情水势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流量从季节性变化变为由人工调节的无规律性变化,大坝泄洪也将直接改变下游部分江段水流的流速、流量、水温、水质等一系列指标,对该区域的生境造成显著影响。若小南海、朱杨溪、石硼3个梯级电站建成,长江干流中的核心区和实验区将不复存在,仅剩41.9公里缓冲区。库区将合计淹没30处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及集中分布点,保护区的结构和功能将几乎丧失和破坏。 然而,根据公开报道,在这个项目的论证会上,专家组仅仅模糊地提出: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规,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显然,这是暗示保护区范围必须再次调整。但是,保护区调整不调整,已经陷入两难。如果不调整,在几度鲸吞蚕食之下,保护区的功能几乎无法维持;如果要调整,放眼长江上游,在广大的区域内,干流、支流几乎都规划了密集的梯级水坝,纵然有心调整保护区,又该向何处去呢? 如此退无可退的局面,绝不仅仅在小南海水电站的决策中出现,金沙江下游4级大坝、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以及岷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嘉陵江干支流的密集开发,无不碰到这样的问题。20年来,为了水电开发的需要,长江上游的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被迫从葛洲坝推到三峡,从三峡推到溪洛渡,从溪洛渡又推到小南海,如今小南海又要建,可能会推到岷江,近来又传来消息,岷江下游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也在考虑建一至两个梯级 面对被电站规划和建设撕扯得支离破碎的鱼类栖息地,相关专家绞尽脑汁,力图在每一个水坝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做出补救措施。但这一个个看起来头头是道的补救方案,是否真的能挽救被推向绝境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呢? 补救措施多不可行 近期公布的阿海、观音岩等长江上游干流电站的《环评报告》简本,让公众有机会可以了解环评中确认的潜在环境影响,特别是对专家们提出的补救措施有所了解。在公开信息的基础上,环保组织就阿海和观音岩两座水坝的《环评报告》简本及对公众疑问的答复中提出的保护措施咨询了有关专家。多位专家认为,鉴于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的密集开发状况,《环评报告简本》提到的就地保护、增殖放流,以及捕捞过坝等措施,都难以有效保护鱼类种群。 比如增殖放流,多位专家同样认为在建库造成鱼类生存环境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放流的意义已经失去,难以让物种延续下去。在阿海《环评报告》简本及水电公司给公众的相关答复中提出增殖放流鱼类适宜的生境在金沙江中游河段是有的,主要是落实如何权衡干流与支流开发与保护这一关键点。只要真正做到支流规划、开发服从干流的规划、开发,增殖放流鱼类的适宜生境是有保障的。以上结论并无相应的论证支撑,且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方案,把措施建立在一个还未进行的设想上,显然无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威胁。 同时,多位专家提到还有多种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未成功或不成熟,这点也为金沙江水电建设的论证文件所承认。 但在公开回应公众疑问时,开发部门却笼统地提出只要得到建设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投入足够的时间、经费和研究力量,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这一科学研究中来,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技术是可以实现技术成熟过关的,这种建立在一个未经检验的假设前提下的提法,对于已如箭在弦上的开发项目的鱼类保护来说,也是难以成立和令人信服的。 与三峡、溪洛渡、阿海等水坝不同,小南海水电站环评报告将仿生态通道过鱼设施的建设作为其主要补救措施。在小南海《专题报告》论证会上,专家组特别指出,过鱼设施建设须经严谨的论证和科学试验。其实,对于鱼道是否能有效减少水坝对鱼类的影响依然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认为,修建鱼道不是长江流域鱼类保护有效手段,因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多数适应于激流环境,大坝修建形成水库的静水环境对它们是不适应的,特别是进行梯级开发时,急流生境丧失殆尽,对这些鱼类的保护问题不是修建鱼道就能够解决的。 同时,曹院士认为修建过鱼设施不能解决大坝上下鱼类基因交流的问题,因为它只能供鱼上溯,不能诱鱼下行;同时许多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鱼卵和初孵仔鱼在漂流过程中发育,通常要漂流400公里至500公里才能主动游泳,这些鱼在水库中是不能进行繁殖的,不能繁殖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而对于一些适应于激流环境并且多为摄食底栖生物的特有鱼类,因适宜的生境已完全消失而在水库中绝迹,它们是无法通过水库上下交流的。 生境消失是致命损害 从环评报告和之后开展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过程可以看出,水电开发的最大影响,是峡谷急流生境的消失,这对众多生活在这一水域中的鱼类,特别是那些必须在流水中繁殖的鱼类将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 以观音岩水电站为例,其《环评报告简本》确认,观音岩水电站库区江段在水库蓄水前主要是峡谷急流生境,它不仅是一些土著鱼类生活的环境,更是多种在急流中产卵鱼类的产卵场。蓄水后,原急流险滩将被淹没,库区变为缓流水域,很多鱼类的产卵场将消失。 专家学者们进一步指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影响需从梯级开发的累积影响来看,因为这些梯级开发全部实施,金沙江等河流的生境类型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它所导致的叠加效应将远大于单一电站兴建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梯级水库运行调度不光直接影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同时虎跳峡梯级水库还有可能影响青藏川西高原鱼区裂腹鱼属的种类。 以观音岩为例,其《环评报告简本》显示,观音岩水电站将破坏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生境:如果不考虑观音岩以上的梯级,这些种类将逐渐向干流库尾上游或进入各入库支流产卵繁殖。特别对于产漂流性卵鱼类,由于流速变缓,来自库尾以上干流、支流产卵场的部分卵苗将沉入库底,孵化率、仔鱼存活率将显著降低,这些鱼类的资源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考虑干流梯级开发,那么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将不能完成生活史,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些鱼类将很快在该水域消失。 挽救长江特有鱼类必须制止水电过度开发 为了避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陷入绝境,我们呼吁采取紧急措施,综合平衡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制止水电过度开发,保护珍稀特有鱼类。具体建议如下: 一、开展细致的鱼类资源调查,避免在家底不清的状况下盲目规划和决策 多位专家指出,根据阿海《环评报告简本》所述,阿海评价区所在的中游河段共计有154种鱼类、特有鱼类有54种,而现场调查过程中,只采集到16种鱼类;而观音岩《环评报告简本》据历史文献和调查认定金沙江中游江段有160种鱼类,约90种适合在观音岩库区及其坝下邻近地区江段生活,而从《环评报告简本》仅显示有鱼类40种。这些调查与历史统计结果差异过大,环境现状调查可能存在缺陷。而基于这种有缺陷的环境现状调查和不清晰的描述的基础上做出的环境评价结论可信程度,以及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均存在问题。 二、加强珍稀特有鱼类驯养繁殖的基础性研究,在相关技术成熟前不宜将其作为主要补救措施 由于对多种珍稀特有鱼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其习性还了解有限,其人工繁殖技术未成功或不成熟。政府主管部门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建设单位和科研单位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经费和研究力量,实现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技术的成熟。我们希望能够暂缓开发,待对这些鱼类的生态习性以及河流的自然生态状况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并有比较成熟的保护技术,包括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苗种、成鱼和亲鱼培育技术,再考虑实施水电开发。 三、严格实施适度开发,为珍稀特有鱼类留下最后的生存空间 鱼类专家指出,试图在天然栖息地环境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主要依赖人工措施保存天然鱼类的种群结构和资源量,这不符合物种保护的基本原则。最好的物种保护原则就是栖息地保护,而依赖人工措施保存大批量的、失去栖息地环境的鱼类物种,在世界范围内既无先例,也无综合、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等方案,目前,以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范围都是不可行的。 在阿海水电站的论证过程中,参与环评的专家提出,为了协调水利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国际上水电开发的发展趋势是有选择、有限度地开发流域水能资源,而不是将一个流域100%的可开发水能资源都进行梯级开发;在两个电站之间保留一定面积的流水生境对减缓流域开发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对梯级开发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予以高度关注。 我们希望决策层认真考虑这一建议,即应当有选择、有限度地开发流域水能资源,在电站之间保留一定面积的流水生境,以切实缓解水电开发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本地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衰亡。 鉴于两处正在论证的坝址对鱼类保护的特殊重要性,我们特此提出建议: 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今天乃至未来长江上游多种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避难所,我们希望决策层能够统筹权衡开发和保护,否决经济效益有限而环境影响巨大的小南海、朱杨溪、石硼电站项目。 2.观音岩处于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的最下一个梯级,多位鱼类专家认为该江段对维系圆口铜鱼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的种群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这样的地位得到重视,希望各方在一库八级梯级开发环境保护需要的背景下,考虑观音岩电站零坝方案,即放弃该梯级和它下面地方政府计划的两个较小梯级,以便为圆口铜鱼等物种保存生境。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遇百年大洪水几率增大 湖南部署防洪度汛(转载)
杨学祥 2009-4-2 10:34
长江遇百年大洪水几率增大 湖南部署防洪度汛 来源: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作者:刘璋景 曹慧 匡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2日 08:25   三湘都市报4月1日讯 随着雨季的临近,全省今天正式进入汛期。上午,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防大汛、抗大旱的各项准备工作。省领导周强、杨泰波、蔡力峰、徐明华等出席。   近些年,湖南省尽管局部洪涝灾害年年有,但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已多年没有发生。特别是对洞庭湖威胁最大的长江,自1870年发生10万秒立米的特大洪水后,已有130多年未发生同量级的洪水。按照一般规律,大洪水发生后时间间隔越长,重现的几率就越大。   省水文部门对湖南省江河今年汛期的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专家表示,自从拉尼娜现象在2008年初为湖南带来冰冻雨雪灾害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自2008年11月起开始维持新一个拉尼娜状态,而这次拉尼娜会持续至2009年春季,对湖南的气候会造成一定影响。综合分析气候背景、天文位相、太阳黑子活动情况等因素,预测今年汛期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降水强度集中,旱涝交替。   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要求: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重于抢的方针,确保湖区不溃一堤一垸,山丘不溃一库一坝,确保大中城市、大中型水库、重要堤坝和重要交通干线安全。省防指在防汛抗旱的应急预案、人员调配、相关工程建设和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全省14个市州在会上向省政府递交了防汛责任书。   【编辑:向文聪 】 http://www.hn.chinanews.com.cn/news/shsh/2009/0402/16782.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jimcandy 2009-3-3 19:17
为了解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我们于20042007年间在长江河口湿地设置了33个采样站点, 采用多种调查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详见: 张衡, 朱国平 ,陆健健.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生物多样性, 2009 , 17 ( 1 ): 76-81 .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2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过冬至
jxz1963 2008-12-21 23:57
今天是今年冬季以来最冷的一天,听新闻说最低温度零下8度。 一大早,妈妈就说今天是冬至,冬至就要吃包饺子。据传说,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吃了饺子的人就不会在这个冬季冻耳朵了。 因为要参加陕西省传播学会2008年年会,一大早就出了门,出得门来才感觉到了耳朵有些不同寻常的冷。 在车上时,就收到了几个朋友发来的短信,几乎是清一色的祝福冬至的短信,其中最有意义的就是H发来的:用心组成的天天快乐,喜欢你的人/聪明,爱上你的人/幸福,关心你的人/勿忘,讨厌你的人/傻瓜,忘记你的人/笨蛋,祝福你的人/是我,冬至快乐! 在会议间隙,我把她发给我的短信转发给了几位好友,同时也把我的祝愿发给了好友们。会议室里只开了一台空调,显然是有些供热不足,几位在会下嘟嚷着太冷,但主席台上正在进行的美国经济危机报告的人显然劲头十足,台上讲的热闹,台下跟着也热闹,两个小时的报告不觉在掌声中结束了,在大门口照合影时候,也让参会的代表们吸进了不少冷风人们见面没有二话,就一句啊,今天可真冷呀! 据电视上说:冬至是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而 在我的大脑印象里,1999年的冬至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让我终生难忘。 那年冬天,因为单位里一笔往来帐目在银行出现了一些差错,双方财务人员都说责任在对方,我想只有我出面到对方查询为好,因为对方是汇出银行,方便查找一些。 记得当时是澳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好象是1999年12月20日),在第二天我就踏上了赶赴江苏的火车,那时西安到扬州还没有直达火车,由于没有买上卧铺票,我坐着到了镇江站时已是晚上7点多,从镇江到扬州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了扬州城时已经快九点多了,第一次冬季单独到南方城市,下车后又饥又冷,加之太晚了没有好意思给对方打电话,自个儿随便在二道桥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在旅馆旁边的小饭馆吃了一点还算热呼的东西,就急忙着去旅馆休息。 南方城市的小旅馆是没有暖气的,更没有空调了,服务员把我领进房间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冷,整个屋子里伸手一摸没有一个地方是热的,全都是冰凉冰凉的,连窗子都大开着。心想,一间房子全包了下来,盖上两个被子总该暖和一些吧!从睡觉时就开始上下牙打架,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时,两只脚还没有暖热。这个晚上可真是冷的要命呀。第二天起床,才知道是冬至(大概是12月22日),听当地广播说当天是扬州50年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冷的一天。 在扬州办事还算顺利,当天上午就办妥了一切手续,吃完中午饭后我赶到汽车站,本想着能赶上到江阴去的班车,在扬州车站时已经没有了班车,售票员让我坐去靖江的班车后再转到江阴,我没等售票员说完就上了去靖江的班车,从扬州开往靖江的班车上,我见到了许多沿途的老人们都在路边烧着纸钱,可能是江南人在冬至这一天也会祭祖先的,让祖先在这一天也能得到一些人间的温暖吧! 班车上是冷清的,我没有一点点的害怕,可是人越走越少,到终点站时车上就只有两三个人了,下车后我问一位老先生到江阴如何走,老先生手一指说:前面有一个下坡路,走下去就是长江了,到江边了买两块钱的票上货船,让轮船把你载过去就到了江阴。老人家说得很详细,但我心里一时冰凉透了,一人在外出差,前面一条漆黑的道路,走到江边要多长时间,真让我为难了!还算我胆子大,提着小包一条道黑下去,昏暗的灯光下探出一个头来:干啥?我说:过江!他说:两块钱!我递给他两块钱并撕了票,顺着江边的坡路又黑了大约两分钟才到了轮船边,还好有一块木板担着轮船的那头,我刚上了轮船不到两分钟,船就开拔了,我提个小包站在轮船向长江里望去,水波粼粼的,江岸上的灯光一闪一闪,空中的星星发出剑一样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这时在我身边停着的一辆面包车里传来了一句话:先生,到哪里去呀?的问候,我转过身才发现车里有人:我到江阴去!车里的人说:上车吧,我把你带过去,车里暖和一些!我拉开车门,坐在了车里,和司机师傅说着:你把我一会儿送到江阴,我给你们车费。司机说:我们是在靖江开出租的,现在下班了回江阴休息,顺道把你拉到宾馆吧!我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坐到车子里暖和了许多,可能是司机师傅的话暖了心的原因吧,也不觉得时间长了,一会功夫车子就开到了江阴岸边,顺着大道我住在了一家条件稍好一些的招待所。 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但在1999年冬至这一天,扬州是寒冷的,靖江的寒冷,长江虽说没有结冰,但也透着寒冷的气息,倒是江阴人的话让我感到了一股暖流。 通过江南冬至行,让我感觉到陕西人经常所说的好出门不如赖在家这句至理名言的真正含义。 只所以在今年冬至时想到这些陈芝麻的往事,是因为今天的冷有些邪乎,也同样是因为那年的冬至是扬州历史上的最冷!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3834 次阅读|3 个评论
CCTV大楼“大裤衩”大预测
yebike 2008-11-10 19:18
CCTV 大裤衩预测 很搞笑,之前来北京时看到正在建设的 CCTV 办公楼,我就给我同伴说,这怎么像裤衩啊,呵呵,没想到今日,网上热议 CCTV 大裤衩,实在有点惊人,通过知觉,以后大家都会叫它大裤衩的,嘿嘿。 我们学校有个教学楼,楼中间有个很大的球体,每当有人问我们教学楼在哪里的时候,或是问教学楼周边的地方的时候,我们总说就在那个大球或在大球里,所以好端端的一个建筑就被我们叫成大球了。 今天这么多人热议 CCTV 大裤衩,没法,我的直觉就是大裤衩,或者是网友们叫的铁裤衩。 我的道理是蝴蝶效应。从少妇用高跟鞋踩死猫猫,之后大学生残忍刽猫猫,小胖,艳照门,牛奶三聚氰胺,到现在奥巴马利用 web2.0 当选总统的事件中发现,很小很小的一件事,一经流窜到网络中,极易产生蝴蝶效应 ------ 特好或特坏的结果,所以 cctv 大裤衩,并非贬义。 还有个道理是 --- 简单就是美,简单更能长久,简单更容易流传,想想历史留下的东西就知道,并不是那些复杂的东西才能久远的 第三个道理是,网络已经宣传开了,有点隔壁王二不曾偷的感觉,大家已经叫惯了。 所以一段时间后,我倒认为,更多的网民会叫大裤衩,之后进入网下。大家拭目以待吧。( 对了,裤衩观点只是众多网民中的一言,如有蝴蝶效应般的坏处,请联系博客网博主,删除此文,本文仅为调侃,如有过分,与我无关啊,害怕啊,这个人肉搜索 ) 文章援引证据 凤凰网 ifeng.com 央视员工:大裤衩我们叫惯了 设计机构: 荷兰设计师雷姆 - 库哈斯 没给新楼起名 北京市民:多数认为大裤衩挺好的 姚明调侃:新裤子大楼 兄弟们,你们说怎么称呼呢?
个人分类: 往事|6043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边上四大特色动物的烹饪
yebike 2008-11-6 15:25
唉,你手上那是什么鱼啊,我们经常吃,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学名,我们管它叫针钩子,那鱼味道超级棒,比在麻辣街跳着蹦着吃串串都爽啊,我们家是打鱼的,爷爷他们驾船出去,一般是水草处才能用密网捉到那些长不大的鱼,然后就在大太阳下暴晒一天,第二天就可以去卖了,价格很贵的,我也靠这上了大学啊,我经常能吃到的啊,那鱼怎么会在你们那里有呢,你文章说你是新疆的,高原也有不会吧,你们那边怎么叫的,虽然我是学生物的,可我一直不知道那是怎么称呼的。 你们那边是怎么吃的啊 ,我们是锅里放菜油,等油快沸腾的时候把鱼放进去,爆炒一会,然后放电电水,主要是为了把味加进肉体,这个时候也赶紧放调料,我喜欢吃辣的,我会放很多辣椒的,但盐绝对不能放多一点点的,那样一盘鱼全毁了,等鱼偏釉黄或金黄的时候赶紧下锅,否则一会儿就偏黑了,一点都不好吃了,看着金灿灿,火黄撩人的鱼,放在口里,觉对很爽,那鱼再来电酒,那就太爽了啊,我靠,键盘上都有水了啊, 你知道那是什么鱼吗?很纳闷你们那边怎么有呢,我一直觉得那就是我们长江边上的特产啊,那鱼味道真很爽的,只可惜那鱼就是生长周期短,不容易人工养殖,鱼拿出水面不到一分钟,再放到水里就会死去的,所以也会这么贵的,一斤 30 多元吧,我数了下的一斤鱼也就 600 多个,那都是太阳暴晒后的干重。 今天先写这个,过些天写皇姑鱼,希望能通过博客找到老乡啊,我是blog千里马,我是湖北的。
个人分类: 往事|3538 次阅读|1 个评论
长江边上四大味道不错的动物
yebike 2008-11-5 21:21
长江边上四大特色动物 我们管它叫针钩子 我们管它叫皇姑鱼 不用说了,我们河里挺多的,见了都烦 更恶心的东西,总是夹死很多水稻 明天我将写写这些动物的烹饪方法,保你看了想吃! **这里面的图片是王莎的博客的图片,看到后很惊喜,搞不懂 她们怎么也有啊。王莎的在友情链接中有的
个人分类: 往事|4014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江将变死江,谁之过?
热度 1 simonjo828 2008-10-9 16:30
  长江可谓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数十年来的工业化、筑坝和陆地物质转化成沉积物后大量流入,使得长江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据了解,目前长江流域沿江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地的石油化工基地。中国2万多家石化企业中有1万家分布在长江流域,约占全国总量35%的流域水资源创造了经济总量占全国GDP54%的成绩。   长江流域水资源量尽管占全国的35%,然而污水处理率却不足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江,2005年接近300亿吨。长江干流分布着近500个取水口,由于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地方,守在江边没水喝。事实上,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与某市一位地方官员的对话很说明问题,他问:排污究竟怎么排?对方满不在乎地回答:直排啊。章琦倒吸一口凉气:那么多污水直排长江怎么得了?官员说:没事,长江的水大,一冲就进东海了。章琦气愤的说,这就等于是在长江边设置一颗颗的定时炸弹,等有一天,长江承受不了了,怎么办?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十一五规划中,仍计划将新增、扩建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项目布局在沿江。   污染对长江水生动物的影响一直在发生,导致它们中毒、遭受病害、畸形或死亡。而在著名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看来,人为的生态破坏是导致长江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的主要原因。据悉,长江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近年来鱼苗产量持续下降,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不到4亿尾;长江近年来的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更需要指出的是,位列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在1968-1977年的10年间,年产量最高时曾有160万公斤,现在已基本绝迹。此外,国宝白鳍豚如今没有发现1只,而近日有消息披露中华鲟也将面临有去无回的灭顶之灾。   此外,近年来江河沿岸产生的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众所周知,库区沿岸是人口密集区,土壤深厚肥沃,大多数为农业种植区,土地垦殖率极高,土壤松散,不稳定。还有,三峡库区处于降水集中区,年降水量为1000-1700毫米,雨水充沛,大暴雨次数多,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存在,土壤极易随雨水而产生流失,沿岸水土流失严重,而流失的水和土离河道近,直接进入河道。而且随移民工程、经济发展工程修建、修建和改造(沿江)公路等工程,又不断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由此造成的灾害是不容忽视,特别在兴建中力求缩短里程,公路多数沿江建设,逢山开洞,挖方弃土直接倾入河道,尽管有的修建了一定的堡坎,但其拦土效果仍小,这简直是人工崩塌。   其实,莱茵河的情况和长江很相像,它也是跨界河流,流经欧洲9个国家,但为什么仅有12人的莱茵河保护委员会却成功保护好了流经9个国家的莱茵河。而流经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江,尽管有数万人管理,却出现了严重的水源污染恶化趋势,两相对比,发人深省啊。看来中国要治理江河,莱茵河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个人分类: 环境观察|26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天祭-哀悼白暨豚
泰山 2008-6-29 16:54
天祭-哀悼 白暨豚碑文 惊闻白暨豚消失,今立于长江边,浩荡江水昼夜流淌无尽处,一抹残阳,寒风凌厉,悲愤之情喷泻而出,特愚拙一文,以示警也!。 (或他日,长江边为 白暨豚树一碑,某年某月某日兹已查确白暨豚已在人间消失也。) 白暨豚者,乃化外女儿,水中精灵。喻其性,谓天山雪莲不能比之洁!谕其雅,则洞庭芙蓉难与之较 !其为女儿则沉鱼落雁不足喻其美,其为色则花容月貌不足喻其质!不谛日月造化之功,难得世间有此异物,此乃呈祥之神女,此乃万物精灵之化身。 适太平之日,天下之大,何不容一白暨豚耳! 凡世间万物,皆含日月精华孕育而生,白暨豚以宇宙千万载进化,躲过无穷之天地大灾难,方续延至今,窃思以人性之贪,何不能容白暨豚共生乎! 迄今数千万年间,白暨豚嬉戏于此。生儿育女与此。游戏迷东海,携儿恋云梦。或潜于汹涌奔涛之江心之底,或浮游碧波之上,朝日神女峰对舞,清月共峨嵋相视,期于日月共生,难料芳魂不再,不道遭此恶难,催人泪下。 人共所悲者白暨豚耳,世间一女儿乎! 人所共涕者 白暨豚耳,凡间一弱者也! 何予毒也!人之天良何在?抛恶臭垃圾于长江,泻剧毒液流于江中,其灭族大罪,何无人敢应承也! 人所叹者,难救白暨豚于水火之中,人所哀者,今灭白暨豚于江中,明日又灭谁也? 何谓鬼蜮为灾,岂神灵为愤,白暨豚无能为己述冤,此所谓冤沉江底也! 莫谓白暨豚有嘴不能述其冤,莫欺白暨豚有脑不能用其思,此灭生灵之罪过,难逃天地惩罚耳! 特作歌曰:天空旷兮独涕泣!痛白暨豚之消亡! 水苍茫兮心戗然!哭白暨豚于天际! 天地一精灵也!何如白暨豚! 宇宙一神女也!何如白暨豚! 我为之哭,我为之泣! 炫裙裾之美难与之骜, 呈羞花之貌休与之较, 卿嫣然长眠也, 岂天运之送卿于斯也! 既悄然若丧而瞑, 反其真而复演化耳! 来兮往兮, 卿独恋乎? 我今来此江边送卿行, 卿行莫恋长江水, 天尽头, 甘泉不胜处。 闻天籁之仙乐。 鸟啁啾云间, 鱼嬉游山溪, 潜水则见甘美, 浮望可视寥廓, 欲于天地间语 不亦乐哉!
个人分类: 师魂园地|3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