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intuition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何处找灵感? (1)
LongLeeLu 2013-4-20 08:42
Every bit of inspiration that you long for is within you. All you have to do is allow it to flow. The more you resist the more energy you block. I am a man. I don't need to learn how to be a man. I only live in this world; I don't need to learn how to behave in this world. Act by yourself, be yourself. Follow your own intuition - The compass for your life journey. 你尝试寻找的灵感, 就在你的是内在。所有你所要做的的是让它流动。你越是抗拒的能量,你越多封锁能量流出。 我本是人。我并不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人。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需要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效法自己,是你自己。
1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taiyangtu 2010-11-1 21:00
乔布斯斯坦佛毕业演讲中有一句话,感觉挺好,挺有感触,因此想写下来!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活在别人想好的条条框框里,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 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引,某种程度上它们已经知道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子,而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中的直觉
sunon77 2008-6-30 05:58
费米的第一堂物理课 费米是物理学家中很有天分的人,他在高中的时候就通读了理论物理学的一整套书籍,并深以为乐。然而他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论物理时,第一堂课既不是复习微积分,也不是谈量子力学的神奇,而是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然后让大家去思考。 他问道:我想让你们估计一下整个纽约州所需要的钢琴调音师的数量?这似乎和物理并不沾边,往往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下手。物理书上没有讲过的,也就不知道怎么办。这个问题背后的思路其实很简单:纽约州的人口大约是一千万,大概每 30 个家庭中就会有一台钢琴。以平均一个家庭 3 个人计,所以大概纽约州有 10 万台钢琴。以纽约天气的潮湿度估计,大概 3 年约 1000 天需要对钢琴做一次调音,并且一个调音师平均一天可以调两台钢琴, 通过简单的计算就知道是 50 个钢琴调音师。但是考虑到周末放假、中途交通时间,上调到最近的量级,所以概略的就可以知道整个纽约州大概需要 100 个钢琴调音师。然后,费米让大家翻一翻纽约州黄页,这个非常简单的估计在量级上竟然非常准确。这就是做物理的人所需要的直觉。其实真正学习物理的目的,是通过前人解决物理问题实例的学习,学习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物理中的直觉 钢琴调音师的估计似乎与物理有些不着边际,但是相同的思路在生物物理中导致了真正的科学发现。人体中的红细胞具有极为输送氧分子的重要的功能,它是一个两侧内陷的饼状物(Fig.1),直径为 20 微米,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红细胞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使其可以通过比起小很多的毛细血管,因此其细胞膜可以承受巨大的变形而不破裂。那么它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一般的思路是,通过X射线 散射 ,或者中子散射实验来确定 细胞 膜 的结构,因为这些都是生物物理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惯常方法之前,有没有想过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Fig. 1 red cell in human blood 其实他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 bipolar 的双分子膜(Fig. 2)。这个双分子膜的层数是如何决定的呢?这最早是由荷兰的物理学家 Gorter 和 Grindel 所确定的。他们首先通过光学显微镜数出红细胞的个数,由此计算出红细胞的表面积。然后通过化学的方法将红细胞打碎并提炼出其膜物质 (lipids) ,测量出其体积。由体积除以表面积,参考 lipids 分子的大概尺度,由此推算出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一个双分子结构。这个发现,是在电子显微镜出现十数年前就得到的结果,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大家如果仔细阅读过 Science 和 Nature 上的分子和细胞生物物理方面的文章,就会发现大多数发现并没有用到高深的数学模型(但是千万不要误会,数学模型在生物物理中很重要),真正很重要的是有一个很有创见的思路。 Fig. 2 bi-layer cell membrane 物理中的时尚 并不是仅仅在流行文化中才有时尚,物理学的研究中一样有时尚。比如在 Laplace 的年代,流行的就是写出一个物理现象的偏微分方程,由 这个偏微分方程 来解释相应的物理现象;而现在,物理中流行的是作出一个计算机模型,无论的是全球变暖的气候模型,还是即将运行的 LHC 的高能粒子物理实验,从由冷原子构成的 BEC 凝聚态物理现象,还是 DNA 复制中 RNA polymerizer 的基因复制与排错,都是写出一大串数理方程,然后通过计算机求解,并由此来解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的研究者(也包括我自己),写出数理方程,计算机求解都很上手,但是对方程背后的物理现象的本质,还了解得不够 (We still need the few years to truly understand 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 。举一个例子,这次到柏林马普所与 Mikhailov 教授合作关于 HIV 病毒功能蛋白质的动力模型,这个蛋白质我已经算了很长时间,觉得该了解的都了解了,自我感觉良好。但交流已开始, Mikhailov 教授的问题让我出了一身汗,比如蛋白质动力状态改变的蛋白质链的 Marker 是什么,有生物酶催化吗,整个过程是否消耗 ATP ?和高手过招,才了解找自己的差距。真正了解一个生物物理中的现象,往往是需要从直觉上了解中整个过程为何会如此,方方面面都要了解得很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理模型才会真正的有效。 所以,在 数理方程和 计算机模型的年代,我们反而需要更多的关于 物理直觉的考虑,不要让自己迷失在数字和抽象模型的世界。
个人分类: 生物物理-biophysics|13324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