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财富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财富

相关日志

标题:智慧是天然不可合成的财富。
a246531 2012-11-6 18:22
标题:智慧是天然不可合成的财富。 缘于人的自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魅力,个人智慧的实现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 自性和爱,物种是大自然的安排,同时大自然赐予所有物种生存的特殊天赋,以保障物种的繁衍。猫的天赋是老虎所不具备的,自然这种安排才保障了物种的共生关系。人的天性也是不同的,大自然给予了每个人特殊的智慧,就象一粒种子包含了生命的所有内涵一样,每个生灵的智慧都是不可合成的,这就是自然对生命的安排,这就是人的自性。自性是人的天性,他就是人的佛性。每个人的智慧都是独特的,人要为自己骄傲,人天生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因为您的智慧是不可复制的,他足以让您战胜所有困难,这是生命的安排,自信的走向您爱的目标,就是人最大的幸富,所以没必要去仰慕他人,因为您才是最好的。 自性是人的本体。爱是人的客体,爱找到自己的心,就是找到自己,爱和自性的结合,生命才能象树种一样,发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完成生命的过程,实现生命的价值。 人有追求财富的天性,但财富却并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激活自性的结果。财富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所以追求的方向是向自己的内心。财富的核心本质是智慧,天赋的爱是实现的形式,爱是财富运动的永恒的起点和终点,他是螺旋的向心运动。 目标是大脑智慧能量的释放,路径是走向零内世界的深处。在零内思维世界里,思维和事物进行能量交流、共鸣、爆炸,从而推动智慧向内心深处发展,不断攀登维度的高峰。零内思维和财富的共鸣机制是人类财富产生的本质原因。智慧人生的实现机制,是佛学早已阐明的高级理论。但对没有佛学修养的人,却总是人生最大的困惑,他们总是向外追求。苦海无边,会头是岸,这个岸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自性,自己的爱,这是人生的价值核心。 世界是一个点,点的扩展您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财富是一个独立的运动系统,由任务、目标、利润组成外部框架,由原因、结果、财富构成内涵,形成内外统一的整体。学习、实践、感悟到智慧产生,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精神运动发展系统。智慧是人右脑的内涵,又是世界能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全部。 人们都喜爱谈挣钱问题,但是挣钱的机制原理是什么,其本质、动力、机制和支撑点是什么,人们并不清楚。挣钱的前提是目标,有目标才能劳动创造财富。但99.9%的人都没有目标,所以挣钱的目标是空的。挣钱的核心机制是零内思维、是右脑开发对每天想发财的人更是鲜知其。理 挣钱的本质是对右脑自我开发和训练的过程,找到自己的爱,产生目标,再走向目标。人开始挣钱是给老板打工,老板安排你具体的任务,完成任务后获得报酬。任务完成量是衡量报酬高低的标准,外表上是任务、目标、利润模式。没有任务量就没有利润量,即多劳多得的劳动分配机制。但这个机制是变化的,当你的能力、手艺、智慧超过老板时,事情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不同的地域心理意识,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机制,导致了挣钱的思维差别。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老板和你成为合伙人,由此构成西方社会的制度基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学徒期满,应该自立门户当老板。东西方意识的差异,导致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在独立炉灶的时候就出现了目标,构成了完整的原始的任务、目标、利润模式。不论投资的形式是什么,资本开始了滚雪球式的发展,利润的增加使任务量增大让目标发展,人员同步增加。作坊、公司和集团的不断发展,让生产方式不断飞跃。个人生产、组织生产和系统生产的产生,同时也是封闭生产系统自然发展的外在形式。但他的本质是原因、目标和结果,人们看到的是结果,但是财富产生的原因是任务,任务才是本质原因。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目标;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心; 心是什么?心是爱;爱 是什么?爱是共鸣; 共鸣是什么?共鸣是能量的震荡放射; 能量是什么?能量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世界是什么?世界是心。心生世界构成了本质世界的发展,至此构成了一个完整封闭的零内空间系统。 通过原因和结果的八级螺旋台阶,人们终于站在了零内思维空间世界的大门口。 原因、行为、结果;情境、冲突、疑问,等物质成份从此变化为精神,开始升级为精神系统的封闭运行。 在人类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利益是共同的,利益是连接公众的纽带。如何处理公共关系,就产生了不同的制度体系,产生了凝聚力的大小。他对社会发展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每颗心都是不同的引力,区别是爱的距离,距离决定震荡的频率和能量,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爆炸释放的能量越大,吸引力越大,财富越大。另一方面,凝聚力越大,能量越大,东方文明强调个人的作用,用情感连接生产,西方强调公共利益,用制度维系生产,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能量级。 对个人来说,财富的等级就是零内思维的等级,本质上是原因的等级,就象围棋棋手的段位一样,每一个等级的区别在于悟性的高低和路程的远近,这就是人走向高端的心路旅程。实际上是爱的旅途,每个人每天都在前进,区别在前进的路程和路径,这就产生心灵的自然差距,这就是竞争的自然差距,所以爱是永恒的,共鸣是偶然的必然,起决定作用的是频率,相同的心灵追求,决定能量爆炸的等级,这是财富发展的基础,也是团队的能量等级。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爱的共鸣是团队发展的动力,就象《水浒》中的人物是各具所能目标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当你放弃利益总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团员都放弃利益共同扑向目标,走进原因的深处,产生的能量级别更高,自然就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合伙制的魅力,也是汇集财富的精髓,欧美已将其制度化了,这就是欧美发达的本质原因。 在西方 人眼中,合伙人规模是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合伙人的起点是20人,顶级公司的专家是1000人以上,这在西方很普通。他们都是合伙人,这就是资本主义财富产生的奥秘。中国的国家计划垄断经济,如果在制度设计精妙就比资本主义有更强大的生产威力,因为他的生产组织结构高一个等级,所以能量更大,这是他优越的一面,这就是中国的强势。如果中国的制度能高效率的结合个人的自性发展规律,就是完美的组合,而这就是华夏民族内源性的智慧。就组织形式而言,什么是财富?合伙人就是财富,国家计划垄断就是财富,他们都起源于个人的爱,所以爱就是财富。共同生产是一种具有巨大能量的集体智慧,这是西方的发展方式,也是中国人现在需要学习借鉴的东西。 人是大自然的神奇,他赐于每个人非凡的智慧,这就是每个人天生的自性,所谓命运就是个人天赋的实现。个人的智慧是无法合成的,只有通过学习、实践、获得感悟去开启智慧,爱是激活智慧的钥匙,技能是延伸智慧的桥梁,科学是服务智慧的工具,三者合一就让爱让智慧放射光芒。科学与智慧是两个概念,智慧是个人的本体,他是爱的结晶,爱是人的天性,永远无法合成。科学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他可以合成组合在一起帮助人实现目标。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技能,一但被激活,就具有专利性。科学是可以普及的,智慧是难以普及的,他是一层层认知膜,只能通过感悟一层层的穿越。不动脑子不学科学就是白丁,他做出的选择永远都是最愚蠢的,因为他的智慧被铅封在右脑中,有形无实。开启智慧能量的唯一方法是通过知识、实践和感悟的积累获得。 对人来说,在竞争社会缺少智慧人生是悲惨的,缺少智慧的选择永远都是最倒霉的。开启智慧之门,释放智慧的能量,实现自己的爱,才能够做命运的主人,才能享受智慧人生。 不学习的白丁终身都找不到自性,迷失自性的心灵是痛苦的。古人曰:朝闻道夕可死焉,道就是光明的路径,道就是从规律中产生的智慧,道就是佛学三十二维度空间,而最终是人的自性。因为个人的智慧是不可合成的,世界因而五彩斑斓。当众人的智慧汇集成一个集合体,就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世界因而充满魅力。基于民族的自性君子不党,中华民族的智慧就是包容而兼得天下。
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智商、成绩与财富
Bobby 2012-11-6 07:23
智商不够 150 难成亿万富豪 ? 读书成绩与未来工作之间的联系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财富与智商成正比?
热度 15 gfcao 2012-11-2 20:39
从广工回来的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打开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出“商海无间道”(似乎叫这个名字),其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财富与智商成正比,智商没有 150 以上,基本上与巨富无缘。”主持人列举了若干个巨富的例子,这些人大多从幼儿时期便表现出某个方面的天分来。接着有人分析, 美国是一个以科技为推动力的国家,那些巨富大多是科技人才,具有高智商一点也不奇怪,又说中国除了高智商,还有一种致富路,那就是苦干实干,例如温州人就是以吃苦耐劳换取财富的。 我听着听着不禁哑然失笑,美国的巨富是不是高智商我不知道,温州人是不是智商不高我也不知道,我疑惑的是,中国巨富除了吃苦耐劳就是高智商?很久以前与一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记不清摸样的老板一起吃饭,这个老板十分感叹现在的生意不好做,他给我说起了某个大型 D net ,这个公司的老板原先是某个高 G 的“家奴”,其弟弟开了几家与这个 D net 有关的公司,经常承揽一些相关的建设项目,在法制时代,项目需要通过合法途径才能得到,很多时候是这几家名为几家实际是一个老板的公司同时竞标,不管谁中标,结果都一样。不过也有遇到意外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不速之客参与了投标,而且大有获胜之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不速之客被请进了法院,直至投标结束后,不速之客才被放了出来。我犹如听袁阔成说书般听完这则故事,最后老板又冒出一句:“在一个权贵社会,老百姓是做不了大生意的”。我不知道这故事是真是假,实际上我是把它当成虚拟故事来听的,相信具有足够高智商的博友们也会像我一样认为如此荒诞的故事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估计是那个老板生意不顺利才酒后胡言乱语。 曾经不止一次听人胡扯,中国 85% 以上的财富集中在 5% 的人手中,依稀记得还有一种荒谬传言,中国财富过亿的三千多富人中(我相信现在财富过亿的富人绝对不止三千多),普通百姓只有几十人,其余皆官宦子弟或家属。不知有没有人了解,这些拥有中国 85% 以上财富的富商大贾们智商如何? 昨晚我又给新生党员讲了一次党课,想起曾经有两个女生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发表对政府不利的言论而向公安局举报,我真的有点担心自己一不小心也犯类似的错误,俗话说:“言多必失”,近两个小时的报告谁能保证肯定不说一句错话?当我说下面这番话时心里很是忐忑不安:“党是抽象的,党员是具体的,国家是抽象的,政府是具体的,当官员的行为代表了党的利益,听官员的话就等于听党的话,当政府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爱政府就等于爱国家。如果一个政府不能为人民谋利益,那它就不能代表人民组成的这个国家,这时候爱国与爱政府在内涵上就有区别。”我再次谈到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即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嗅觉,准确的政治判断能力。我对学生提到了张志新,也提到了文革时期蹲牛棚的牛鬼蛇神,历史地看,这些人都是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共产党员或民众。 如今的社会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很多人总是把老百姓与官员放在对立面,用一种简单的不是彼就是此的逻辑来判断是与非。我告诉同学们,作为党员,你们中有些人未来也许会当官,如果你当了官,你是否也把自己摆在了老百姓的对立面?或者老百姓把你摆在了他们的对立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个人分类: 杂文|8256 次阅读|16 个评论
美国利用美元殖民化全球1
热度 1 huangwd 2012-11-1 15:15
美国利用美元殖民化全球(一) 2012-10-18   1、殖民者使用货币掠夺财富    让我们假设,殖民者占领了一个地方,殖民者占领这个地方的目的,不外呼要从这个地方拿走财富,包括粮食,金银矿产和各种制成品等等,为了掠夺财富,还有 可能要修建住房长期居住,修建道路,方便运走财富等等。假设这个地方是一个功能完备的传统部落社会,这是西方殖民者来到非洲,遇到的主要情况,这个社会从 未有过货币、价格和市场的存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可使当地居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即使殖民者带来了金币银 币,当地老百姓也不识这些金币银币是何物,更不用说欧洲殖民者印刷出来的纸币了。殖民统治者公开宣布要招募劳动者,并愿意付出工资,显然,当地人是不会理 睬殖民者的。殖民者要实现财富掠夺,必须要搬来军队,用武力胁迫的方式让当地老百姓干活,当地老百姓也必然要反抗,从而带来殖民者的巨大损失,甚至让殖民 者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在真实世界里,殖民统治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货币引入到这个社会,让殖民地老百姓适应使用货币。具体的办法就是 通过货币来征税。殖民统治者宣布,给他们修建房屋或开矿等,工作一定时间可获得多少货币,或者说收入,给殖民统治者提供食物可获得多少收入,同时规定,每 年每个当地老百姓必须缴纳多少税收,也就是货币。显然,殖民统治者可以使用印刷出来的纸币作为货币,不需要携带原来母国的货币,或者金银,就能实现这种掠 夺。   殖民统治者发行这种货币,也无需什么发行依据,只需要殖民统治者通过法令规定,当地老百姓缴纳税收时,统治者接受就足够了。老百姓 是否用来作为日常商品交换的工具,老百姓是否信任殖民统治者印刷出来的纸币,都是无足轻重的。只要殖民地政府设立税收制度并强制执行,规定以“总督币”缴 纳,“殖民总督币”就会逐渐成为殖民地老百姓使用的货币。   你如果站在殖民总督的位置,你会看到,作为殖民总督,挣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 那本身就是你印出来的,要多少有多少。现在中国的精英相信,借美元给美国,就是拯救美国,是多么荒谬可笑的事情。也就是说,殖民总督并不需要殖民总督币, 而天长日久,当地居民习惯了以殖民总督币来缴纳税收,反而需要殖民总督币了,从而会主动出卖劳动力和物资给西方殖民统治者。   现代纸币是 从金银货币的代用券发展而来的,人们为了携带方便等原因,发行纸币,代替黄金货币,是可以到发行银行兑现金银的欠条,所以又叫信用货币,后来,变成了不兑 现的欠条,或者说债务,是政府法律规定推行的,叫法币,现在的货币都是法币。因此,在发行货币时,必须将发行的货币看成是开出了欠条,也就是发行者增加了 债务或者说赤字。在现代政府货币管理中,统治者每发行一笔货币,中央银行的帐上就会记录了一笔债务,这是政府债务增加的一种常见途径。    即使殖民地老百姓挣取的殖民总督币超过了税收,产生了赤字,殖民统治者也无需为这些赤字担心。因为人们会将殖民总督币看成是一笔财富而储存起来,这是商品 社会常见现象,在新中国建国前30年,长期以来,人们存钱成了甚至是唯一的储存财富的手段。因此,在殖民地引入货币,让殖民地老百姓将财富换成货币存储起 来,是西方殖民者掠夺殖民地老百姓财富的最佳手段之一。   殖民统治者还会以支付利息的方式,鼓励人们去积累储存这些总督币,因为增加总督 币,都是在给殖民总督增加缴纳的财富。在殖民统治者的鼓励之下,殖民地老百姓主逐渐习惯储存总督币了,也就是说,殖民总督的债务逐渐增大了。殖民总督会为 此而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殖民总督有意制造出来的结果。   殖民总督也不会担心所谓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因为利 率也完全是他一手决定的,在现代货币体系中,与此对应的是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也是统治者控制的,可以任意调整的,它决定了市场上其他各种利率水平。殖民 总督会清楚地知道,所谓利率,年增加的赤字,债务等等,甚至是商品的价格,对他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因为这一切都是他一手操控的。    对殖民总督来说,最重要的是关注当地老百姓能否向殖民者提供足够多的商品和劳务。如果他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例如,给殖民者提供的财富不足以使殖民者过 上足够好的生活,吸引不了殖民政府招聘士兵维护殖民统治,殖民总督需要增加税收。如果增加的税收超过了当地老百姓能力,让当地老百姓难以生存,从而必然带 来大规模反抗,则殖民总督应降低税收,减少掠夺。如果殖民地老百姓反抗意志足够强大,殖民者掠夺财富的阴谋是有可能实现不了的。这是曾经存在的西方在全球 进行的直接统治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   在商品生活里,人们需要商品交换,离开不了货币这种交换工具。殖民统治者通过引入殖民总督币,让人们习惯使用总督币以后,就会自发地促进人们在私人之间的商品交换中使用总督币,此外,殖民总督们还会通过法律,禁止其他货币流通,从而让总督币成为唯一的货币。    历史上非洲一些地方和亚洲的印度是有货币的,殖民者会根据当地货币使用情况,分别对待的。非洲某些地方使用贝壳作为货币,西方殖民者就运去大量贝壳,买 走当地财富,让当地贝壳货币泛滥而变得一文不值,摧毁当地货币,转而发行殖民总督币。也有一些地方使用金银货币,例如,印度,则殖民者就会通过税收拿走金 银货币,使当地金银短缺,同时发行纸币替代,从而逐步实现殖民地货币化。   殖民统治者在殖民地垄断发行货币以后,如果殖民地老百姓失业, 失业者乞求殖民总督让他们工作,以便挣去一笔总督币,而殖民总督置之不理,这显然是无知和愚蠢的。因为制造总督币是无成本的,明智的总督们总是会满足失业 者的要求,雇佣他们,让他们有工作,从而增加财富掠夺。历史上,很多西方建立的殖民地,人们很少失业,其原因就在此。西方殖民者通过货币,让当地老百姓自 愿被掠夺,心甘情愿被掠夺,这是西方殖民者的高明之处,现在全世界各国精英,无不以挣西方货币为荣,也是西方精英对全世界精英洗脑的结果。    中国的精英们从“发展就是硬道理”,变成了“挣美元就是硬道理”,这也是西方精英对他们洗脑的结果。改开以来,一大批中国精英被送到西方,学习了西方的 经济学理论。他们回来以后,将出口导向挣美元当成国策了。降低汇率低价贱卖换美元,出口退税,让商品降价换美元,实在换不到美元,就优惠吸引外资投资挣美 元,于是,美国精英拿着印刷的美元欠条,就能到中国买走商品,换来人民币,买下工厂,控制了中国经济。中国人民的劳动果实都免费送给了西方,因为中国的工 厂都被西方资本家拿印刷的美元欠条买走了,自然劳动果实就归西方资本家了。虽然中国精英们手里挣了3万多亿美元,可是西方资本家在中国的资产还超过3万 亿,精英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美元还是西方资本家的,自己是不能动用的,如果要使用,必须发行国债,从资本家手里借款,才能动用。精英们心甘情愿地落入被西 方掠夺的圈套,而不能自拔。   参考:兰德 瑞 《解读现代货币》
个人分类: 货币漫谈|9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锂电池前景依旧光明 未来或成财富符号
ylyao 2012-10-9 16:56
  未来的储能热点,不是煤炭,也不是铁矿石,而是锂。这种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却可能是未来能源格局中分量最重的资源。中国在今年启动雄心勃勃的电动车计划,将极大地拉升对锂电池主要原料锂的需求——当电动车达到100 万量时,中国对锂的需求将超过现有全球锂的供应 量。还有人声称,汽车业从石油转向锂,不过是从一种有限的资源换到了另一种有限的资源。这种逻辑下,锂显然会取代石油成为财富的符号。   考虑到全球锂矿产能的动态增长,以及锂电池随着技术提示而减少对锂的使用,上述预言或许过于危言耸听了。但在中国宏大的电动车计划里,供不应求局面已开始显现。大约有1000 多家锂电池生产商在参与中国锂产业的赤膊战,这提前预演了对上游原料的争夺场面。在最被看好的磷酸铁锂电池上游,磷酸铁锂的供应正在成为问题,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供应商天津斯特兰公司,产能也不过2000吨。中国有100 多家企业在开足马力生产磷酸铁锂,但真正能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企业不超过10 家,他们将是未来锂电池产业的上游主导者。寻找并发现他们也将是投资者最大的兴趣所在。   早在1986 年,863 计划启动时,锂电池就被视为中国的战略产业之一。但中国的研究多年停滞不前,锂电池成为日本和美国人垄断的领域。直至最近几年民营企业与专业研发机构走到一起,中国锂电池的技术才得到质的飞跃。在锂电池的关键部件如隔膜上,中国已经有少数公司可以与世界最好的公司抗衡。   锂产业只是整个储能市场的冰山一角。比电动车市场更大的,是新能源并网环节和城市里电力的削峰填谷。这三者是互为犄角的一个生态系统。储能不仅能保证在最上游的发电环节接入的新能源电力是持续而且稳定的;在能源的使用端,白天和黑夜的巨大需求差异也需要储能削峰填谷;而新增加的电动车,有专家表示,如果中国现有车辆全部转换为电动车,将等于重建一个国家电网系统,简直是灾难性的投入。最理想的状态下,电动车应不仅能作为能量的吸取方,也可将电力输送回电网以调节峰谷,这可大大减少电网为了平衡负荷增加过多的建设。在终极能源版图里,储能将成为一种分布式、智能可控能源格局里基石。而现在,储能只不过占装机总量的不到2%。这显然意味着在上述3 个方面,储能蕴藏这巨大的商业机会。   锂电池一度被认为也适用于后二者,但在最近国家电网投资的国家风光储输一期示范工程中,总量18 兆瓦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招标暂停了。原因在于其成本过高,而且当手机里的电池放大数百倍时,其电池一致性的问题仍未解决。在大型储能领域,风头最劲则属纳硫电池,其能量密度接近锂电池,而且不存在一致性问题。于此类似的,液流电池的代表钒电池也逐渐被公认更适合大规模储能应用。在前者上,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接近产业化。而后者,代表公司如普能通过收购国外领先技术拥有者,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池公司之一,并因此获得了风投三轮共计3000 多万美元的投资。   事实上,在电池领域没有完美产品。铅 酸电池,性能稳定但寿命太短,且能量密度过小;钠硫电池,必须保证300℃的工作温度;钒电池,能量密度太低。最为考验创业者的是为这些电池找到趋利避害的应用市场。如钒电池虽然能量密度低,体积大,但其液流电池的构造可以使得其反复、长期的快速充放电。所以,其天然适合对占地面积不敏感的大型新能源储能,而不是城市里的削峰填谷,更不是电动车的狭小空间;再比如,被视为落后产品的铅酸电池,因其价格 低廉,反而有可能在农村这些没有充电桩问题的市场,率先应用到初级电动车上。而随着市场的培育,这些务实的公司则有了往更高级产品升级的门票。所以,投资者在这一领域可能要警惕技术至上的原则,那些对产品应用路径有着敏锐判断,对商业模式有所创新的公司,同样也具有投资价值。   至此,我们讨论的仍只是储能解决方案里最为热点的,但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   遵循储能的原理:电力——其他能量——电力这一路径,电力可以转换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存储。其中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磁储能包括超导、超级电容和高能密度电容储能;电化学储能包括铅酸、镍 氢、镍镉、锂离子、钠硫和液流等电池储能;相变储能包括冰蓄冷储能等。   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启动,一些传统储能技术正在卷土重来。7 月初,英利新能源董事长苗连生在海南宣布,英利正在开发新一代飞轮储能。飞轮储能是将电力转换为高速转动的飞轮动能,并在需要时利用飞轮驱动发电机发电。其在1990 年代曾在日本和美国用于电力储能试验,但至今仍未有大规模储能应用。飞轮重新得到重视,得益于利用高温超导在磁悬浮方面的突破。这使磁悬浮轴承成为可能,使其可以消除轴承磨擦损耗;其二,碳纤维等高强度材料的出现,它可以使飞轮有更高的转速,从而让飞轮储存更多的能量。   而相变储能的应用前景——建筑节能更具想象力。中国建筑耗能占总耗能比例超过30%,冰蓄冷储等相变储能虽然无法储存电力,但能够调节热量。其与被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可以大规模、廉价的解决建筑节能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这是比电动车更为划算的节能减排路径。在那些对低碳经济有着克制、理性规划的地方如上海 ,建筑节能正在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容易推广的公共、商业建筑领域,相变储能显然有大把的机会。
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快感和幸福
热度 2 lcguang 2012-10-4 11:34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快感和幸福
关于幸福, 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幸福”的含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怎样才算幸福,或者是怎样衡量幸福? 2)幸福的原因何在? 这和生理和精神上的快感不快感有关,幸福的原因,也就是快感不快感的原因; 3)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幸福? 也就是怎样才能更多地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 避免不快感。搞清幸福的原因,就好知道怎样得到更多幸福。 幸福和快感的区别和联系 幸福和快感相关。 按照日常语言用法, 幸福一般是指较长一段时间里人的感觉和精神状态,而快感是即时的。我们可以说“这个苹果好吃”, 但是说“吃这个苹果幸福”就有点别扭。 我们可以说“我这辈子很幸福”, 但是说“我这辈子很愉快”就别扭。快乐介于幸福和快感之间,是较短一段时间里的状态。 快感强烈,持续时间长,人就幸福, 不快感强烈,持续时间长,人就不幸。 可以说幸福=快感*时间。不快感就是负的快感,不幸=不快感*时间。用高等数学的语言说更准确,那就是, 总的幸福=快感在时间上的积分。 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表示快感强度(不快感数值是负的), 那么,总的幸福=幸福的面积-不幸的面积 。 图1 幸福等于快感在时间上的积分 快感又分生理上的——比如味觉快感, 触觉快感, 和精神上的——比如荣誉感,崇高感,喜悦感(比如考上大学时的感觉)。 美感或视听快感则介于两者之间, 可能生理快感多点——比如观看盛开的桃花的感觉,也可能精神快感多点, 比如读《桃花源》故事时的感受, 情人眼里出西施时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 美感离不开形象或视听活动。不快感类似, 也有生理上的和精神上的。丑感则介于两者之间。 有人更加看重生理上快感, 有人更加看重精神上的快感,所以幸福也是相对的。 做同样的事情,比如吃西瓜,每天赚100元,挎上名牌包,一些人感到很快乐, 另一些人觉得没意思。 幸福和快感的原因 人类为什么会有快感, 没有会怎么样? 很显然, 没有快感, 人寻求追求食物、异性、富饶安全的环境……就缺少动力。 同样, 如果没有不快感和痛感,人回避有害事物就缺少动力。快感让人做了还想做, 不快感让人回避。 为什么苹果好吃, 狗屎不好吃? 一般说来,好吃的东西对人体有力, 不好吃的东西对人体有害。 人的感官是有智慧的, 它“总结”了人类祖先许多经验。 这是通过进化或自然选择实现的。 当然, 这种进化也是不完善的, 可能存在误判, 比如人因毒品产生快感。 但是如果进化继续, 吸毒的人将逐渐被淘汰。通俗说来,快感是激励符合生存行动的胡萝卜,不快感是惩罚不利生存行动的鞭子。我们的感觉功能根据以前的经验,挥动胡萝卜和鞭子。但是也有偶然误判的时候。 我们的快感强烈程度, 还和缺少有关。对于吃饱喝足的人, 西瓜面包没啥好吃的。 但是对于饥渴的流浪汉,味道就好很多。经济学上把这规律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但是为什么会递减? 经济学种没有答案。 原来快感是激励人追求的的正反馈信号,越是缺少,追求就越是必要,快感就越强烈。而不快感是抑制需求的负反馈信号。 比如饥渴了, 吃西瓜好吃, 吃多了, 快感就消失了, 甚至有不快感产生。不快感是告诉我们, 你吃得足够了, 再吃就不好了。 从这个角度看,穷人富人得到的幸福没有太多区别。 因为要产生快感,物质对象是必要的,但是自身缺少或不满足更重要, 可以我说缺少或不满足是快感的源泉。 途径变目的——人类和某些鸟类快感功能的进化 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几个层次, 吃喝等低级需求满足了就会产生荣誉、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但是,早期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种提出:在手段和目的一致的情况下,人类的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对象, 还创造了能欣赏对象的感官。但是,在手段和目的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就是创造越多得到越少的情况下,劳动就只有痛苦。和马斯洛观点最大不同的是,马克思强调需求和感觉功能是不断发展的。 我在《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 一书中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提出:需求进化一般规律——途径变目的。这也是为了解决进化论难题(后面谈及)。 这里的途径和目的都是指感性活动,目的是最终目的。和通常说的目的, 比如上大学, 不太一样。上大学是理性目的, 它不是最终目的, 因为上大学是为了赚钱和荣誉, 不是为上大学自身。 而感性活动, 比如看风景,游戏,钓鱼, 打猎 跳舞,做爱……可能是最终目的, 不为其他。 图2 人类需求进化之树 按照途径变目的理论,人类最初目的是生存, 这是自然赋予的。 围绕生存, 吃喝穿戴异性交往是途径, 后来途径变为目的,吃喝穿戴异性交往本身就成为目的。围绕这些基本的生存活动,人类又追求荣誉,甚至崇高, 后来这些追求也可能成为目的。我们的各种快感功能的任务就是促使人把一些对生存有益的活动由途径变为目的。而美感就是人类目的之树上的绿叶 。 需求之树是人的生存活动的内在成果。善于钓鱼的人,更能欣赏荷塘垂柳的美,善于打猎的人, 更能欣赏篝火的美。从小就富足并懒动的人,不会有太多的美感;无需奋斗或胆小的人不会有崇高感——低级需求再满足也不会。 我发现, 有好几种鸭子的脑袋有螺蛳的形状, 而且中国的王蓉鸭脑袋上呈现的是中国的螺蛳,北美的林鸭脑袋上呈现的是北美的螺蛳。 原来鸭子最喜欢吃的就是螺蛳。 鸭子和螺蛳之间的需求关系选择了鸭子的审美趣味——觉得螺蛳好看或美, 后来脑袋上出现螺蛳形状的雄鸭就得到更多雌性的青睐, 于是有了更多后代。雄鸳鸯的尾羽好像是伸出黄色肉身的蚌, 原来是因为鸳鸯和蚌之间的需求关系选择了鸳鸯的审美趣味。 图3. 鸭类寻求食物的活动造就了它的审美趣味 花脸鸭的花脸原来显示的是河上沙洲,鸭类对坏境的需求和审美趣味也反映在其外表上了 。可以说, 鸭类的审美趣味是它们追求活动的内在成果。要解释孔雀的羽毛就更加简单, 原来雄性展现其羽毛时,模拟的是一颗浆果累累的果树。 而孔雀最为嗜好的就是浆果——比如蓝莓。 据此,达尔文留下的性选择难题不难理解。 直接用功用解释鸟类的审美现象是困难的,因为那些漂亮羽毛并不实用。 但是用途径变目的理论来解释就容易了。 个人如何得到更多幸福 1.首先要有物质对象。太穷了, 要啥没啥, 也不会幸福。商品社会,要想幸福,首先要适当地有钱。钱不是充分的,但是必要的。 2.不能太满足, 要适当地制造不满足。太满足会削弱快感强度。吃的太多不好,要什么有什么也不好。旅游途中吃东西好吃, 就是因为活动量大了,食欲增强了。与平时不同的食物也增强了人的食欲。 3. 要多方面追求,不断发展新的需求。人要勤快, 多学习,多劳动,多创造, 需求就会丰富多彩。 4.多选择这样的活动:不但活动本身使人快乐,其结果也使人快乐。如果跳舞有助于找对象或带来荣誉, 跳舞就更能使人快乐。对于我来说,采黑莓和钓鱼就能带来双重快乐。好的结果会强化过程的快乐。换句话说,途径(钓鱼)和目的(吃鱼)相一致,途径就更容易成为目的(本身就带来快乐)。所以我建议想锻炼身体的多从事采集和种植活动,这比跑步锻炼好得多。 5. 喜爱之心能增加快乐。物质上的缺少要变成主观需求才能影响快感,人的主观心理起很大作用。俗话说,喜欢就美。 如果你带着喜欢的心情欣赏对象,美感就更加强烈;如果你相信青苹果更好, 青苹果吃起来就更有味道; 如果你相信某种中药是好东西,它对你来说味道就会好很多;如果你相信奋斗能成功或更有意义,奋斗本身就能带来快乐。 6. 正确对待失败。我们的努力有时失败,有时成功。不要因为失败过于痛苦,就当那是交学费。老是想回避回避不了的事情,就会更加痛苦。另外,过程本身也可能带来快乐, 不要太在意结果。 7. 要适当均匀地花钱,满足自己多方面需求。资金有限,因为边际效益递减,在某一方面多花钱, 在别的方面就得少花钱。有人为了住大房子或穿名牌衣服,省吃俭用,那可能很不合算。每个阶层的人买适合自己阶层的商品,所得到的快乐应该最多。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人都是以前缺什么,现在好什么(需求关系造就趣味心理)。 各人趣味不同,适度买偏高层次的商品也是可以的。 但是偏高太多,那就得不偿失, 甚至傻冒了。 8.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不要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有一种紫红色苹果叫蛇果,在中国很贵, 但是在加拿大很便宜;加拿大青苹果贵。木头房子在中国贵,砖头房子在加拿大贵。那么在加拿大住木头房子, 吃蛇果, 就享受到中国有钱人得到的享受; 在中国吃青苹果,住砖头房子, 就得到加拿大富人的享受, 何乐而不为? 城里人喜欢庭院,农村人喜欢楼房。退休了, 卖掉城里楼房, 住乡下庭院, 那是最好选择。 9. 为自己而活, 不要太在意别人看法。有人买好车, 买名牌, 主要是给别人看, 要争口气。何必呢? 黄有光教授说 , 这样会导致恶性竞争,大家都付出大代价,可能都赢不了。其实超过别人也可以少花钱,买点别人没有的东西就行了。你花200万买城里200平米的房子, 我花20万买乡下200亩林场,你的面积没法和我比。有句名言说:“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这话说得好。 有人把它改成“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打的。”这更好。走路可以更好欣赏沿途风景啊!适当的啊Q精神可以增加幸福。 总之,勤快的,有更多经历的,先穷后富的,乐观的,合理消费的,不攀比的......人可以得到更多幸福。 社会如何让更多人得到更多幸福 社会功利主义者认为,社会制度要使所有人的幸福总和达到最大。马克思认为,理想社会要让人的手段和目的一致,促使人把劳动变为享受。我接受这两种思想。 为了幸福总量最大,主要的是要增加大多数人的幸福。我们需要: 1.减少劳动异化和贫富两极分化。劳动异化是说:劳动者干得好可是成果没有自己的份, 并且创造得越多,自己就越没有地位。当今白领劳动异化更加严重 , 最典型的是,电脑程序员这个群体,他们干得越多越好, 这个群体失业就越严重,就越是没有地位。再比如,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效率越高,自己失业就越快,房子造得越好,自己就越是买不起。劳动异化加速了两级分化。在两级分化的情况下,有的人需求多钱少; 有的人钱多,太满足了,需求少。这都大大减少社会幸福总量。最近一二十年,劳动异化和两级分化严重,主要原因是,以电脑、互联网和手机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带来资源(矿山,土地,品牌,特种经营许可证等)增值 ,劳动力相对贬值(从工资占GDP比例减少可以看出),少数人占有了资源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城市化则加速了这一过程。城市化使城市周边土地增值,增值部分也被少数人占有了,大部分人得不到。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所有制问题和与此相关的分配问题。而资源和权力垄断是主要障碍。但我我们也要注意,劫富济贫可以增加幸福总量,也会降低效率,因为懒人会增加,勤快的人会减少, 创造的财富总量会减少。所以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中庸之道”。 2.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私家车占有资源多,造成污染大, 公交车相反。 所以政府应该更多扶助公共交通,让私家车特别是排放量大的私家车交更多税。住房类似,住小房子应该得到补助,住大房子应该多交税。我们的公共游泳池很少。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私人游泳池了,而私人游泳池利用效率非常低。中国应该鼓励和补助个人或公司, 让他们建造公共游泳池。现在很多高档小区私人后院很大了,但是公共足球场还是很难见到。 中国城市规划这十年有很大进步,城市绿地增加了不少, 但是还是不够。钓鱼带来的快乐可能胜过吃鱼。北美几乎所有的水面都是公用的,可以钓鱼,只是可能要买相当人民币100多元的执照。而政府也建造了不少鱼苗场, 比如三文鱼养殖场,增加野生数量。这是非常值得中国学习的。 3.改变农村太落后状况。占中国人口比例很大一部分的农民生活不舒服。和北美比,中国的大城市可能更繁华, 但是,到北美农村去看看, 你就知道中国差距有多大。 北美哪怕是只有1000人的小镇,公共设施, 比如医院,急救车,救火车,图书馆,邮局,超市,加油站等等,也都一应俱全。 中国农村如此落后, 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权不能交易。如果可以交易, 脏乱差都会消失。 因为找不到工作的人, 修修房子美化环境,就能增加自己的财富。 4.为更多人提供创造和得到财富的机会。 要提高社会幸福总量,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 我就不多说了。 喔,不知不觉,从自然科学说到经济和政治,这是难免的,没办法。 欢迎批评! 参看: 天涯帖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671049.shtml 专著:《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index.htm 我的个人主页: http://survivor99.com/lcg 黄有光和我都有这种看法,参看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6-1.htm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index.htm 参看我的《美感奥妙好需求进化》,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index.htm 参看《花脸鸭眼中的环境美》, http://beautyforum.org/j4/hjm.htm 黄有光是澳大利亚知名华裔经济学家,因研究快乐经济学出名, 其博客: http://huangyg.qzone.qq.com/ 参看我的文章《白领劳动异化——信息革命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git/yihua.pdf 参看我的文章《财富增量公式好中国经济反思》,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0/19/3822388_59928446.shtml
个人分类: 美感,需求和进化|5987 次阅读|3 个评论
送你一支棒棒糖
热度 57 weijia2009 2012-9-29 11:12
送你一支棒棒糖 贾伟 马上就要过中秋再加国庆长假了,重大节日对于国内的很多人来说也意味着要花大钱送大礼。 在社交礼仪中,送礼是一门艺术,礼物送得恰如其分,表达的情意就会很到位而又不必花费太大。说到底,礼物是一份心意,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多年来我的书房里一直摆放着一只石膏鹰,那是一位朋友送我的礼物。八九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到美国,从芝加哥转机到密苏里的途中认识了一位叫 Ruby 的(已是八十八岁高龄的)老太太,我们成了忘年交。后来我常被邀请去她家玩,那一年的圣诞节 Ruby 送了我这座其貌不扬的石膏像作为礼物,她说她共有十个孙子和孙女,每人都得到了一只这样的鹰,而我能够获得这个礼物,是因为她把我视作为家庭一员了。记得当时这位自称很传统很古板的老奶奶认真地跟我说:为什么给孩子们送这样的礼物呢?因为鹰就是美国的文化,代表了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我一辈子经历过像经济萧条、两次大战等无比艰难的时刻,但都挺过来了,我们靠的是这种精神和勇气,我希望你也拥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我不知道 Ruby 的孙儿孙女们是不是很把奶奶的这番教导当一回事,反正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这只鹰视作一件珍宝,带着它一起寻梦,一起在地球的两端飞翔。 很多时候人们情感的表达还是要借助金钱和财富的。有个段子说:操场边一低年级女生问一个低年级男生: “ 你到底爱不爱我? ” 那男生无奈道: “ 我妈一天给我 3 元钱,其中两块五都让你拿去买零食了,你说我爱不爱你! ” 以前有首民歌叫《送你一支玫瑰花》,歌词中说“哪怕你自己看得像个傻子,我还是能够看得上你”。 Well, 时代不同了,现在送一支玫瑰花就想让姑娘看上你,恐怕有点不切合实际了。 送礼也是一种人文,西方人的礼物大多简单,一瓶酒、一束花、一本书,折射出的是一种明快的心态。我们自认为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的只是现代,但厚重的历史和清雅的人文在我们今天互相馈赠的礼物中大概是很难找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感情的表达可以是一只仿青花瓷的茶杯,但更可能是一只 LV 包,最好是一台 BMW 车。 有一种说法,说大凡社会上的人都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 “ 本我 ” 是人的原始状态,是人的一种本性; “ 自我 ” 是在现实世界里芸芸众生随遇而安的庸常的生存方式; “ 超我 ” 就是具有强烈精神信仰的少数人所达到的忘我境界。我想,情感的表达大概也遵从这三个层次而不能错位。你给一个处于马斯洛第一需求期的人送《资本论》或者给一个像蒋科学那样的人送一盒精装的鲜肉月饼都是属于没有吸引力说不定还会惹麻烦的情感表达方式。 暑假里有一天我去给汽车换机油,把车开到车行后就在休息室坐下看电视,当时屏幕上正在直播奥运会田径比赛,我正激动地想看看有没有刘翔的 110 米栏,突然发觉有个黏乎乎的小手不住从哪儿伸了过来,我转头一看,一个蹒跚学步的美国小女孩嘴里吃着棒棒糖跑来要跟我玩,她的妈妈坐在远处的凳子上打电话也不管她。这个长得像个洋娃娃似的小女孩显然发现我的眼睛直盯着电视对她不关心,于是一个劲地跟我咿咿呀呀地说话,最后干脆对我发动了一轮情感攻势,她爬上了我的膝盖,做了一个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动作 – 把嘴巴里正吃着的口水滴答的棒棒糖拿了出来使劲往我嘴里塞。要知道这个小美女把心爱的棒棒糖拿出来跟我分享与李嘉诚先生要把长江实业的全部股份拿出来送给我的表达方式是一样一样的!那一刻我感动得不知该怎么办了,什么奥运会、什么刘翔都滚一边去吧!我双手齐出,一把抱起了小朋友到门外去溜一圈玩玩。她的妈妈跟我挥挥手继续讲着电话,而小女孩呢,一定是在我肩上开心得合不拢嘴了 – 因为我感觉到有黏乎乎的口水在往我脖子里流 ……
11643 次阅读|113 个评论
[转载]十位白手起家的财富巨人 命运多舛屡受挫折(图)
dongzg101 2012-9-28 17:21
http://bschool.sohu.com/20120928/n354120441.shtml
个人分类: 家庭教育|1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周远清:西北联大的宝贵财富
kexuechuanbo 2012-9-25 15:06
西北联大的宝贵财富 周远清 2012年09月19日04:28 来源: 光明日报    理清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十九世纪末期。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救亡运动相伴生的,是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举措出现的。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为完整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平津地区的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联合组成当时两个最大的大学共同体位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位于陕西汉中的西北联合大学。   相对于西南联大而言,西北联大长期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实际上,西北联大与中国其他高校一道,共同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我主持过“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等研究项目,深感缺少西北联大的研究是一大缺憾,应该把这一环补上,这对于理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脉络,完整地呈现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大学的文化自觉   西北联大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西北联大地处西北一隅,提出的“发扬民族精神,融汇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愿景,体现了大学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文化使命感。要创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我们的大学就要在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更加自觉地牢记民族的使命、文化的重任、历史的责任。   在西北联大培养的大批优秀学子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西北联大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西北联大及其继承者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其成长成才得益于西北联大的文化熏陶,他们长期扎根西部,为西部提供了基本的人才储备。   西北联大自觉推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大家从当今大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西北联大分立各校及其继承者的辉煌成就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落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西北联大的办学实践有这么几点值得重视:   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从当时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西北联大都有其独到之处。   二,扎根西北,开发西部的高远追求。西北联大分立各校及继承者基本上都留在了西北,并且自觉地依托西部特有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形成了立足西部、面向世界的学科专业布局,产生了大量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支撑的研究成果,还产生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理论创新成果。   三,光荣的办学传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西北联大及其继承者。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财富。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这种精神财富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西北联大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西北联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希望大家共同来推进这项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家庭在财富,荣誉, 和价值观上之比较
热度 51 jiangjiping 2012-8-24 07:30
中美家庭在财富, 荣誉, 和价值观上之比较 蒋继平 2012 年 8 月 23 日 最近科学网的一些博友指出目前国内一些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比较偏激, 过分注重金钱和物质攀比。 张玉秀博主的【文化重建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1 )和王修慧博主的【 没有“苹果三件套”,在大学里很丢脸吗? 】( 2 ) 谈论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 我经常奔走于太平洋两岸,对中美两国的国情和民风有一些切身的感受。在国内期间,除了公务活动外, 经常要走亲访友, 在美国生活,也要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比较一下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印象, 我觉得目前中美家庭有关财富,荣誉和人生价值观方面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本文就这个话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见所闻和感想。 先来说在国内的见闻。在走亲访友中, 国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注重物质, 已经富起来的人处处显摆他们的财富,客厅里摆放着他们心爱的财宝,言谈中总是离不开房子,车子, 和名牌等议题。 比如说, 我的一位亲戚算是一位刚刚富起来的中产阶级。我到他家里做客, 首先看到的是客厅中的红木家具和礼柜中的各种玉器。他和我交谈时总是围绕着房子,车子和名牌等议题。 有一次, 我实在忍不住, 对他说, “您的这种言谈举止可能会对您的子女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说在北京, 我的一位朋友, 算是高干子弟,到他家做客, 在大厅中看到的全部是礼品, 主要是各种马的艺术品, 总共有几百件。 因为我的这位朋友生平最喜欢马, 除了收集各种马的艺术品外, 还养了 10 几只活马,这些马有的是从国外进口的名马。这两家给我的总体印象是, 家中财富充足,书籍很少,荣誉不多,名酒不少。还有一次, 在新疆开往成都的软卧车厢内, 我与一家三口在一起, 那个男的既是官二代, 又是富一代,在乌鲁木齐做汽车经销商。言谈中, 他问我世界上最有名的巧克力是不是荷兰产的。 当时, 我注意到他们很可爱的年幼女儿( 6-8 岁左右)正在吃巧克力,并且注视着我,等待我的回答。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印象。我想了一想, 对孩子的爸爸说:“对不起, 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一是因为我自己很少吃巧克力, 二是因为我给自己的孩子们买巧克力, 从来不讲究是不是名牌。 顺便说一下我的观点, 我认为在孩子们面前谈论名牌等话题可能会给孩子们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位男士很有绅士风度, 听了我的话, 不但不反感, 而且立即表示真心的感谢, 立即拿出他的名片递给我, 并从行装中拿出从新疆带来的很有名的一大块苏饼送给我。 再来说我在美国的社交圈子中的见闻。先来说我自己家中的情况。 我家的客厅中有两个礼品柜, 一个摆放的是一些简单的艺术品, 一个装满的是各种奖杯,总共有 25 座。家中个人办公室的礼品柜中和墙上全部是各种奖牌和奖匾, 儿子和女儿的房间中都是他们获得的各种奖状,家庭起居室的大柜中全部是书。我的多数朋友家中的情况与我家的基本相似。总的来说, 我们在美国, 也会相互之间进行攀比的。 但是, 我们攀比的内容不是物质上的财富, 而是精神上的荣誉。 换言之, 我们攀比的不是房子, 车子和其他财富, 而是孩子们在学校的成绩,获得的奖状, 奖杯和各种比赛中的名次。 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们面前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来获得人们的尊重。 在此家庭环境下, 我们(指我的社交圈子中的所有中国朋友们)的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优秀。 他们为中国人争足了面子。地方主要媒体的报道中经常提及他们的名字。 中美这两种明显的差异,使我产生了一个感悟。我觉得这是人生价值观不同造成的。 简言之, 中国家庭的价值观偏重于物质财富, 也就是比较注重于实际; 而美国家庭(或者狭隘地说海外华人家庭)的价值观偏重于荣誉, 也就是注重于精神财富。大家知道, 物质财富是一种客观存在, 所以, 财富是一种实际价值; 而荣誉虽然也可看成是一种财富, 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 可是, 它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际价值, 属于空虚的东西。 物质财富虽然有实际价值, 但是也是一种负担, 所以, 中国的富人很担心自己的财富不安全, 家家都要装防盗门窗。精神财富虽然是虚无的, 但是也是轻松的,和愉快的。 当然, 因为人的幸福感来自于思想意识,所以, 注重物质享受的人们在获得财富后会觉得幸福的。 不过, 这种幸福感是在物质层面。换句话说, 这种幸福感是初级的, 也是比较沉重的。 与此对照, 建立在精神荣誉基础上的幸福感是比较高级的,也是比较轻松愉快的。 中国人目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幸福感来自于以往物质生活条件的过于贫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这种价值观会慢慢地退出人们的意识的。 (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20-602798.html ( 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603368.html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9205 次阅读|95 个评论
虽然不算成功但是尽力了
热度 11 jiangjiping 2012-8-20 07:28
虽然不算成功但是尽力了 蒋继平 2012 年 8 月 20 日 生活中不时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些回顾和评价,对吸取以往失败的教训,总结获得成功的经验, 调正继续努力的目标方向是有一定益处的。 这种回顾,必然会涉及到以往人生中一些磨难的经历, 悲伤的情怀, 喜悦的心情, 和激动的时刻,因而会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情趣。 随着年岁的增加, 经历的增多, 这种回顾会越来越频繁。这种回顾, 在年轻时, 多数是与别人比, 随着年龄的变化, 阅历的增加, 会变得对人生和世道的感悟。 这个周末, 给后院里的游泳池和花圃草地进行清洁和整理,整整地忙了两天,天天干得大汗淋漓。 虽然身体有些疲劳, 但是精神上还是比较爽快的。 在劳累之余, 坐在电脑前, 又开始回顾自己的往事。我对自己的评价是, 虽然不算成功, 但是, 已经尽力了。 不算成功, 是因为与那些成功人士相比, 不管在经济和财富上, 还是在权力和影响力上,我与他们都有很大的距离。 但是, 虽然不算成功, 我对自己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是因为我的身世处境与那些成功人士相比也有很大的距离。比如说,比尔盖茨在大二时从哈佛退学后, 就开始创业, 他的母亲一下子就给他十万美金的启动基金。 而我在大二时,几乎身无分文, 天天饿肚子度日。 即使十年后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把自己睡地板, 吃过期的发霉面包而千辛万苦省下来的五百美元寄给国内的亲人, 弄得我自己还是身无分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我虽然还是研究生的身份, 可是,还是尽力给父母和亲人们寄钱盖楼房等,加起来起码在几千美金以上。 结果是我自己仍然身无分文。而那个时候, 比尔盖茨的身价已经在千万美元以上了。 所以, 就经济财富上而言, 我和比尔盖茨在起步上就相差一千万倍以上。 因而, 用财富的多少作为标准来评价人生的成败, 对于我和比尔来说,是很不公正的。 要比的话, 只能相对地比。在过去的 20 年中, 相对地来说,在经济财富的积累速率上,我比比尔还要高。 因为我现在的财富和他的财富相比不到一千万倍的差距,比 20 年前的差距缩小了一点。 除了在家庭经济财富上的巨大差异外,我还是一个残疾人,耳朵听力严重受损。 在这样不利的因素下, 我在美国名校拿到了博士学位。 当然, 拿到博士学位, 根本不算成功, 因为世界上的博士很多很多。不过, 一个几乎失去听力, 而且还要在异国用第二语言同正常人一起读博士的人恐怕不是很多。我之所以能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获得博士,是因为我尽了最大努力, 付出了比一般人多出几倍的努力。 我对自己今天的生活感到满意的主要理由是这些财富和荣誉是我经过自己的独立奋斗而获得的。 我在美国买房子和买车等, 都是依靠自己, 绝不依赖亲朋, 政府和其他人。 我的人生信条是, 尽最大努力对自己负责, 对家庭负责, 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作贡献, 绝不给他人和社会增加负担。 迄今为止, 我觉得自己基本上做到了,并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这样做。 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义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5 次阅读|25 个评论
等你拥有了的时候,你又不是很需要了
热度 10 cutefay 2012-8-19 11:58
前一阵子有一位老师跟我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最需要钱、房子等的时候,但你们却没有;而像我这么大年龄的时候,其实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钱了,但是这个时候却能赚很多钱。 似乎这就是人生的规律,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人的人生历程,这就像个世世代代的诅咒。能打破这个诅咒的人,要么是年轻时就很有作为能赚大钱的人,要么是富二代。富二代在年轻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里继承来所需要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普通人,只能通过今生的好好奋斗,让子女们来打破这个诅咒了。当我们年龄大的时候,赚了很多钱,在子女最需要这些钱的时候,提供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安心去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不必总是向钱看,做出一些目光短浅的事情。有一句成语叫做“人穷志短”,还是挺有道理的,当人们连基本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做事往往就耐不住寂寞,会做出一些只看眼前利益的事情。所以,以后我希望能给自己未来的子女提供一个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在能给为了理想奋斗的年龄,没有物质上的后顾之忧。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057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10家中国科技公司上榜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
xupeiyang 2012-7-10 06:52
10家中国科技公司上榜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 http://tech.163.com/12/0709/19/860CFPT4000915BD.html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财富世界500强:73家中国公司入选 超日本(68家)
xupeiyang 2012-7-10 06:46
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的上榜公司连续第九年增加,共有7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2家。中国大陆上榜公司数量已经超过日本(68家),仅次于美国的132家,而美国上榜公司则比上年减少了一家,这是美国上榜公司连续第10年减少。包括台湾在内,中国今年共有79家公司上榜,超过了《财富》高级排行榜编辑L. Michael Cacace于2010年所预测的75家。 http://money.163.com/12/0709/18/8608NPS800253G87.html?from=index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2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2财富世界500强五大猜想
xupeiyang 2012-7-5 22:31
  财富中文网 ( 微博 )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9日晚与英文网同步全球发布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每年,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发布之后,都会引起很多的话题和探讨。今年的榜单将会有哪些新的趋势和现象呢?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    猜想一:中国有多少家公司能上榜?   最近15年,各国企业在榜单所占的席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趋势,无疑是中国公司的快速崛起和疯狂卡位。自1995年以来,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增长了15倍。在1995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只有三家企业上榜,2000年增加到了10家。2010年,中国企业的数量达到了46家,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在2011年,如果把大陆、香港和台湾算在一起,中国公司的数量一举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今年,中国公司无疑会继续快速增长的疯狂势头。但具体最后能有多少家公司进入500强,恐怕只有等到榜单正式公布那天才会真相大白了。    猜想二:沃尔玛能否蝉联榜首?前三甲公司是否会有变动?   虽然每年上榜的公司有500家,但近年来前三名的宝座一直牢牢地被三家公司所占据,只是三家公司之间的排名有所变动。2011年和2010年,前三甲的排名依次是沃尔玛、壳牌石油、埃克森美孚;2009年,排名则依次是壳牌石油、埃克森美孚、沃尔玛;2008年,前三名分别是沃尔玛、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石油。   不难看出,沃尔玛、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和埃克森美孚组成的前三俱乐部轮流坐庄,把持着财富500强金字塔的顶尖位置。今年,已经连续两年占据榜首的沃尔玛是否能继续蝉联?是否能有别的公司冲进前三名、改变旧秩序呢?    猜想三:苹果公司排名能否超越富士康?   苹果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十分亮眼。受益于iPhone和iPad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劲表现,去年苹果公司的总收入达到1082亿美元,比上一年大增66%。在今年4月初发布的2012年财富美国500强上,苹果一举从35位跃升到17位。可以预见,在世界500强中,苹果的排名也将有一个飞跃。   在去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苹果公司名列111位,大大落后于其代工企业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对苹果来说,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今年,业绩飞升的苹果能否超越鸿海值得关注。    猜想四:中资银行的排名是否能集体大幅提升?   近几年,中资银行在500强排名中也一直保持着狂飙突进的势头。去年,中国 工商银行 ( 3.95 , 0.01 , 0.25% ) 排名从87位提升到77位,中国 建设银行 ( 4.19 , -0.01 , -0.24% ) 从116位上升到108位,中国 农业银行 ( 2.57 , 0.00 , 0.00% ) 从141位上升到127位, 中国银行 ( 2.82 , 0.00 , 0.00% ) 从143位上升到132位, 交通银行 ( 4.50 , -0.01 , -0.22% ) 则从440位上升到398位。如今,世界经济一片惨淡,唯有中资银行保持亮色,排名进一步提升应该毫无悬念,唯一的悬念是到底能提升多少名。    猜想五:中石油能否超越英国石油?    中国石油 ( 9.09 , 0.02 , 0.22% ) 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历年来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两家公司。两家公司位于北京的总部仅有一箭之遥,而在500强榜单上也是如影随形。去年两家公司分别排行第五和第六,加上排名第七的国家电网 (微博) ,确保了在前十强中有三家中国公司。   在去年的榜单上,排在中石油前面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传统三强沃尔玛、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石油之外,就只有第四名英国石油了。今年,中国石油能否再接再厉,一举超过英国石油呢?这同样值得关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财富中文网及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的信息,请关注财富中文网 www.FORTUNEChina.com 及@财富中文网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fortunechina )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改革中的财富与公平
whyhoo 2012-6-28 10:54
本文是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教授赖坚立(Richard Levy)为本刊提供的专稿。文章认为,中国改革背景下的财富观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它存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内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斗争中。虽然在现阶段,主流的财富观是和谐创造、和谐分配,但如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改革开放 初期经济、社会、政治的不平等过渡到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这种财富观还不能给出充分的解释。??   本文将讨论:1.在中国的改革中,财富概念是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它服从于理论与实践间的斗争;2.在中国,理论上与实践中的财富观通常是矛盾的。某种程度上,实践中的财富观占主导地位,这可以通过政策和社会轶事得到证明;3.财富的不平等以及伴随的两极分化要求我们对财富的本性作出解释,即财富是在剥削中产生的,还是在和谐中产生的?如果说财富是在和谐中产生的,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改革开放 初期,在“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财富不是罪”等观念的支持下,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出来的?这一不平等在向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的过渡中将被如何克服? ?   马克思主义的财富创造观?   评价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和当代中国的财富观,首先要理解财富的生产过程以及马克思对此的阐释。马克思把财富的创造看作既是政治、经济和社会(而非个体)过程的组成,又是这一过程的结果。尽管市场和市场交换先于资本主义出现,但马克思构想和表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巨量价值和财富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社会关系被理解为组织社会的生产与交换的资本,被理解为对劳动力的剥削,特别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劳动力的剥削。?   这在本质上是一个零和游戏,尽管整个财富增长迅猛。但马克思清楚地认识到,物质产品的惊人增长是通过资本主义完成的,而作为财富创造者的无产阶级并没有从他们的劳动中充分受益。相反,随着情况的不同和变化,他们的剩余劳动,至少是部分剩余劳动,被他人掠夺了。因此,不管生产出的物质商品总价值如何,资产阶级利用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占有了剩余价值,而无产阶级只能得到从资产阶级的占有中划拨出来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在资本主义及其之前的生产方式中,个人财富只不过是迄今为止特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所允许和(或)确认的个别特征的结果。 因而,这种个人的、而非社会的财富只能是剥削过程的结果。这样,财富只能放在现存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结构之上作道德评判,它可能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或者,因其反人类或反社会的性质而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在许多国家里,包括那些GDP显著增长的国家, 政府 的再分配方案将资源和(或)服务从生产资料所有者那里转移到财富生产者那里,这往往代表了潜在地将零和游戏转换为“非零和”的或“双赢”的。然而,这种再分配方案是名副其实的“再”分配,因为它们没有转换分配的基础和经济、社会权力,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产品的构成,相反,它们再分配(剥削来的)剩余劳动(通常总是有赖于统治阶级的斟酌)。这虽然降低了剥削率并提高了财富生产者的生活水平,但没有改变社会结构,保留了不平等的根基。(同样必须指出的是: 政府 的再分配方案只能再分配上升趋势中的财富,不能再分配下降趋势中的财富,从而会加剧不平等。 )此外,下文中我们将讨论其他非政府程序,例如腐败,它也在财富的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创造财富的能力,即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当代中国的政治界和哲学界由于聚焦于“以人为本”、“人民是社会和生产的主人”等政治宣传,以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因而占主导地位的财富观和财富创造观也发生了改变,价值的生产和财富的生产被认为是不同的。例如,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认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下降,但物质财富的总量增加;虽然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财富的创造却有着多种源泉,包括土地、资本、技术和管理。 因而,他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冲突性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财富的创造在结构上、实践上、概念上都不同于其他社会,换言之,因为价值与财富在创造和拥有方面有着质的不同,所以在社会中拥有财富是和谐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而非剥削的、阻碍经济增长的。然而,他没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国外和国内的)资本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那么,财富怎么会是完全和谐的呢?此外,在一个包含有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的社会构成中,我们需要确认技术和管理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的关系,以确认这些活动是怎样促进或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的。用规劝生产管理的方法保护和增加工人的权利和工资,这能够进一步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吗?能够克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私有企业的逐利取向吗??   其他的观点,如上海财经大学马拥军教授认为,当代中国正处于矛盾之中。尽管大体上已经从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第一大社会形态,即自然经济和自然社会,走向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即商品(市场)经济或市民社会,但仅仅是处于转型过渡之中,还未到达马克思所说的第三大社会形态,即产品经济或人类社会。因而,在当代中国,与三种社会形态相对应的三种不同的财富观并存,其中,市民社会的财富观占了主导地位。 ?   可见,当代中国关于财富本质和财富创造的观念仍在不断变化中。综上所述,主流观点在诸多方面源自“三个代表”和“和谐社会”的理论框架,这在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占了主导,但并非唯一。   财富的道德属性?   鉴于财富观是一个不断转变着的现象,受概念的斗争以及概念与社会相互作用之辩证关系的影响,那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含有伦理道德成分的长久争论是不足为奇的。换言之,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批判(其中包含了对贪婪、自私、剥削、无耻、不适宜统治的批判)、资本家及资产阶级行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理论,不都是建立在一个公正概念或资本主义因其内在矛盾必然灭亡的科学分析上吗?这场争议包含的讨论是,是否马克思把所有道德都视为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或在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之内,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权利与道义的跨历史的规范? ?   不管人们对这场争论的看法如何(虽然文章的最后部分暗示了对马克思著作中公正概念的接受),显而易见的是,尽管马克思认可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但他在论及资产阶级或资本家以及他们生产财富的社会过程时,到处使用(或暗示)了道德评判的语言,这促使了财富的负面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在毛泽东领导的解放后的中国,对财富的道德评价无疑是负面的,且常常走向极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尽管对财富的评价有过些许变化,但总的来说,财富被认为是剥削性政治经济制度的非道德的、危险的结果。虽然并不总在实践中遵循,但地主基本上被视为富裕阶层,是要作为一个阶级(而非个人)而被消灭的,因为他们的财富被认为是剥削的结果。主张把地主阶层作为一个阶级、通过剥夺其财产权而彻底消灭它,意味着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结构;主张仅仅对那些特别残暴和恶劣的地主才使用非经济手段进行个别性处罚,这表示,只有那些完全依靠剥削积累财富的个人才会被个别性对待,或者说,财富的生产者只有在违反现有法律和道德规则的情况下、只有在其贪婪的个人行为在另一道德范畴中应受惩罚时,才被当作过去生产方式中的剥削角色而反对。无论富农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更多地是以这种道德上的矛盾形式出现,因为他们的财富一直被认为是剥削的结果(至少暗含了道德否定)。 当然,这种评判往往由于战术的原因而作调整。例如,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使用其技术的交换,起初民族资产阶级是被允许保留大部分财富的;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切拥有财富的人,即地主、富农、资本家,被列入黑九类,几乎被统一划为牛鬼蛇神。这一时期及改革开放时期,在诸多方面,荣毅仁个人的历史就是财富观变化的历史缩影。?   作为一个不断抗争的结果,创造财富和拥有财富的观念在改革开放30年间正经历着持续的、坎坷的转变,尽管其在观念的视角和道德的属性方面还远未达成一致。最初,这一转变的总体趋势是在许多事例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即近年来财富的观念在社会中的自我表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财富观的微妙变化。?   通常认为,这一转变始于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的讲话。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意味着摆脱贫穷,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在这一讲话中,那种与财富相关的道德负面性被部分摈弃了,个人财富成为被“允许”的。因而,邓小平的口号至少意味着对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某种模棱两可的看法。在社会中,它则反映在那些“露富”之人和那些因腐败而“藏富”之人的犹豫不决上,换言之,这个时期出现了“红帽子企业”和“皮包公司”。 ?   1986年,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的专访时指出,致富不是罪过。这虽然没有赋予财富正面的道德属性,但再次削减了财富道德观中的负面性。而随后广泛流传的,则是诸如“致富光荣”(这最初可能源自对1978年12月18日邓小平讲话的不当翻译)等毫不含糊地美化财富的观念。?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可以入党。不过,尽管有这一明确的政策声明,在中国,财富的观念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远未得到澄清。?   首先,无论在财富概念的转型之前还是在转型之中,财富观一直存有争议。但如今,党已经把富裕阶层中符合标准的相当一部分吸收为党员。例如荣毅仁,他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的党员关系直到他死后才被披露)。 其次,许多共产党员,包括党内领导人的子女,已经跻身富裕阶层,成为或公开、或暗中(通常以家庭成员做掩护)的企业家。因此,党对这些个人的“不排斥”,意味着含蓄地承认或接受了个人财富的合法性。其结果是,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承认企业家的问题,即不仅仅是允许已经积累了财富的富人入党的问题,而是通过富人让财富本身进入了党内。 因此,在相当程度上,理论与实践是冲突的。由于那些富人党员更倾向于公开支持富人入党,以作为他们自身合法化的手段,长久以来党内与社会中关于财富本质的争论不断,关于财富概念辩证性质的讨论不休。?   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大大巩固了这一问题的立场 ,这表现在他对新富更为积极的评价中。他指出,某些富裕人士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例如企业家、部分管理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有资格入党,虽然他们的社会关系仍然取决于个人的思想水平。因此,与彻底放弃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和彻底放弃阶级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思想一致,财富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个可敬的、正面道德(至少是中性)的现象。这体现在江泽民关于财产所有权概念(或财富概念)的讲话中:“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 思想政治 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 这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拥护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就可能是道德完美的,而不管他是否拥有大量财产(财富)。因而,在中国,尽管理论上认为财富的创造是由生产过程决定的,但实际上,财富成为个人的、即使不是正面至少也是中性的道德证明,从而有力地从社会生产过程中剥离出来。 ?   在农村,对财富的正面评价反映在政策和公众的态度上。例如,在许多省份,“能人”和“双强”意味着个人财富是个人技能的积累,他们正被积极促成并当选为不同层级的村委会干部或村党支部干部。在村里,那些党员企业家(有些是通过隐蔽的或默认的腐败方式致富的——见下文的讨论)固然符合“推荐干部”的标准,而非党员企业家也可以在当选了村委会干部后,通过“二选联动机制”进入党内担任村党支部的干部。 因此,无论是地方党组织还是地方政府,都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富人。这进一步促使了财富的道德赋值由中性转向正面,导致财富成为了个人能力的结果而非社会经济结构的结果。此外,随着减小农村治理规模的不断努力(很大程度上这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个措施),干部中的富人比例还会增加。例如,鼓励一人兼任村主任和村书记的“一肩挑”政策使得村级(或镇级和某些县级)政权更加向富人集中成为可能。?   其他一些因素也强化了“因富当选”的可能性,从而强化了“富裕是美德”的观念。例如,在许多地方,村干部的低工资使得许多不富裕的个人很难承担起干部的职责(虽然对许多企业家来说,当村干部可能占用了他们从事企业活动的时间)。许多相对贫困的村庄不得不仰赖富裕村民的捐款以提供主要的 公共服务 ,这使得富人当选村干部的支持率大大增加。 而且,富裕村民有实力大举拉票、买票和贿选。这种道德上的买票、贿选行为即使被发现了,一般也不会有严重后果。尽管,作为备受争议的观念,“因富当选”的积极财富观正被对腐败的指责所削弱,经济的问题和权力的滥用也使许多地方干部遭致反对,但是,政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把财富与政治权力的关联合法化了。(在某些方面,偶然地高调逮捕和审判腐败分子,多少也为财富的正面性增添了一些负面色彩。)?   富裕村民为什么会因竞选村干部而从事道德上可疑的贿票活动?他们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出于为村里(宗族和家族)做好事的动机,不过另一部分人却没有这么慷慨,因为仅仅是参与竞选就可以提升他的企业信誉度。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的观点,在中国的农村富裕地区,选举的获胜意味着能够获得大量资产的控制权,这成为买票的成本效益。 有关材料显示,在河南,企业家们通过提升企业信誉度发展了社会资本,通过与镇级、县级政府和党委的联系获得了业务增长和参政的机会。与此同时,企业家们正通过政治和经济的手段,凭借关系获取各种乡、镇、县、市级的政府职位。 ?   在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里,“财富是美德”已占主流,但在观念上仍存争议,频繁的“仇富”现象就是证明。 不过,在2004年、2005年、2009年河南省和2009年南京市的村干部、村民访谈中,我采访的大部分村民和村干部却认为,富人只要能带领全村一起致富就行,而不用理会那些对他们腐败行为的批评。另一个例子是:在民间商会发展论坛2009年年会暨中国商会法立法研讨会上,有限的讨论集中在商会的建立究竟应该由政府自上而下启动(政府主导),还是由企业自下而上推动上。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摩擦被偶然提及,私营企业正作为道德上积极的参与者出现在中国社会的构成中,由私营业主个人掌控企业的财富也正在进一步合法化的过程中。 ?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赵月枝教授对上述争议作了分析。她分析了中国媒体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间对富裕与贫穷的不同描述。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政府补贴的减少,媒体开始自负盈亏,不得不越来越以服务为导向,即面向富裕阶层和市场。毫不奇怪,这时的传媒主要报导富人,但报导的标准远未统一,有对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富人非常积极的评论,称之为“儒商”,也有对那些低俗不堪(特别在对待女性方面)的违法富人的曝光,称之为“大款”。 赵月枝指出,到了21世纪,尽管仍存争议,但对富人的评价已经越来越正面并成为主导舆论。她认为这是政策和市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道德观上,财富被认为是正面的,贫穷则被认为是负面的。例如社会生活中给孩子取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诸如百万、先富、求富的名字,可以看作是当代中国社会对财富正面评价的一个折射。 ? 财富与公平?   在西方哲学界,人们大多认为,马克思主义无论在规范层面还是在描述层面都与平均主义相关联。这意味着,人们已经潜意识地接受了一整套关于权利、道德、公正(如上所述)的跨历史的规范。但这种理解既不表示绝对平均主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中国改革的争议之处在于,平等的观念在当前严重两极分化的情况下被何种程度地推延了?怎样才能实现从不平等到平等的过渡?可是,在某种程度上,财富正被政治意识和道德实践视为和谐的、非剥削的、美德的和个人化的,且这一观念正成为主流。人们以为自己与身边的富人站在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官员除外) ,因而,从先富过渡到共富似乎不成问题。?   根据傅士卓的观点,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前所未有地强调了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距离,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题。正如反对“全民党”一样,江泽民坚持了党的最高纲领仍然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却强调了现在与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距离,如他所说,“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   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怎样分配财富?这会导致什么结果?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组织原则,意味着按照各种生产力(包括土地、资本、技术和管理)的不同贡献来分配财富是可能的,但却导致了今天地域间和个人间众所周知的财富差距(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的越来越贵和内陆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一些地区的差距开始缩小),今天的百万富翁已将近40万人。 无论 城市 还是农村,两极分化现象比比皆是。1996年上海的一处筑有护城河的高级社区,豪华商城林立,奔驰宝马云集,与此对照的是,街头市场和小摊小贩,那些有营业执照或者没有营业执照的人正在贩卖二手手机和大量小商品;2009年上海浦东一处门卫森严、带游泳池的豪宅,售价在150万美元以上;2001年深圳附近的一个度假村,设施豪华、服务周全;2009年河南中部的农村,一个村书记(兼村委会干部)拥有一个带豪华餐厅和服务的生态园,另一村书记(兼村委会干部)拥有一家雇用了500名员工的再生纸箱制造工厂。?   尽管最近已经呼吁纠正这些不平等问题,并通过实施改善卫生、教育、 社会保障 等方案作出了努力,但中国的富人和穷人仍然严重两极分化。基尼系数证明了这一不平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显著增长,超过了4,高于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过还低于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 分层化和两极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表现在关于基尼系数近年来的下降趋势或未来下降潜力的大量分析研究当中。 ?   根据前面的讨论,中国已经生产出大量的财富,财富的创造不再是零和游戏而是非剥削的生产,这种财富道德观意味着当前的财富不会成为未来平等的巨大障碍。事实也证明,直到2006年,中国的财富集中度仍然大大低于美国, 且大多数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的事实看上去也与马克思描绘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两极分化的经济贫困大相径庭,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不是资本主义。但其中潜在的缺陷是:第一,尽管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创造了大量财富、提高了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关于财富创造是非剥削过程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属于自我定义,特别是鉴于这样一个事实: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越来越频繁的跨国联系中,美国仍然占全球化市场体系的主导地位,中国只是其中一部分。 第二,尽管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在经济上取得了进步,削弱了马克思关于两极分化的经济贫困的预测,但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贫困,包括下降(或上升)的贫困率、绝对贫困人口、贫困的形式等,仍然是有争议的,因而产生了关于这一讨论的另外一些问题。 ?   本文并非基于数据表达的完整研究,而是试图通过阐明经济不平等与政治平等(不平等)的关联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来解决问题。如前所述,在基层,新富正在村级政权(无论党的还是政府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学郎友兴副教授在一份没有公开发行的报纸上指出,村干部选举为农村的经济精英提供了进入权力中心的体制性机会,改变了农村权力的准入方式。 中央编译局何增科研究员指出,直接提名的海选方式和村委会的直接选举是对党领导下的农村领导体制的挑战。 何增科还指出,这些新富越来越愿意花大钱为自己的子女在当地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中谋职。 ?   在国家层面,新富的影响力也在增加。例如,在2002年11月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主席团成员中有17名是企业家,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也有9名企业家。 到了2004年,30%的企业家是共产党员 ,不过如上所述,许多是致富后入的党,而不是党员变成了企业家。中国的新富也跻身省级或国家级的其他领导岗位 (另一方面,200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10名基层代表当选,其中包括3名外来工 )。在国家领导层,新富有主张自己经济利益的倾向和可能性。例如张茵,据称是中国最富有的女性,她在200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修改劳动合同法,免除劳动密集型企业与10年工龄的员工签定永久性劳动合同;她建议降低个人所得税,将月收入超过10万元(1.4万美元)的个人税率从45%降低到30%;她还要求政府取消征收5至7年的进口环境治理设施的关税。 虽然她的建议没有被通过,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上,富人的作用正在增加。在新法的发展中,财富正被允许、巩固并合法化。这种趋势很可能是某个利益集团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虽然还有异议 ,但财富的合法化可能促成这一趋势。因而,关键的问题是,鉴于目前这种两极化的程度和财富的集中度(如前所述,仍远低于美国),是否仍有可能过渡到共同富裕,以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   腐败对财富分配及财富观的影响?   腐败在财富的占有、分配、持续以及在财富的潜在创造和政治权力中起着关键作用。腐败因其不正当获取资源而破坏了社会公正,破坏了经济政治过程的合法性。因此,在关于财富概念的任何讨论中,腐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由于腐败的作用取决于有关各方对腐败的社会认同和腐败本身的性质,它能够潜在地加剧或降低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而且,根据腐败的定义,腐败通常被看作是道德污点(虽然有些人认为财富在振兴边缘群体、规避不当制度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而道德的制裁可能被转向或远离不同的社会群体而使得以往非道德手段积累的财富合法化,因而腐败问题是中国改革和财富观讨论的关键。?   如何定义腐败是理解财富分配和政治权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政治权力大多由公职人员垄断,它能交换财富或控制财富的生产实体,成为财富生产的种种手段,因此,中国对腐败的定义通常是限于公职人员的范围内。但这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当腐败被聚焦在官员是否非法侵占了公共资源时,这种基于官方的腐败定义往往忽略了那些行贿官员、购买服务的个人,其实,贿买官员的企业家是更严重的贪污腐败。通常,这些行贿人员的所获远远高于公职人员收贿的所得,但却很少被指控为腐败(虽然有可能被指控为作为腐败一部分的经济犯罪)。这些行贿人员往往(虽然并不总是)能够在反腐运动的公共视野中消失,从而逃脱腐败的谴责。相对于政府腐败而言,这种腐败倾向潜在地合法化了财富的道德性。在公众层面也是如此,例如,上世纪90年代早期广东的一起走私案,当曝光犯罪团伙把从澳门船运来的货物储藏在当地警察局的地下室时,公众强烈谴责警察的腐败,但很少有人把腐败同犯罪团伙的行为联系起来。?   其次,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关系的发展,腐败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促进了腐败定义的变更。曾经的腐败行为被逐渐或突然再分类,这也潜在地合法化了以往非道德手段获得的财富。而通过腐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并不限于经济领域,它已扩展到政治和知识领域。在政治领域,无论地方选举的贿选,还是新富社会阶层购买政治保护和政治影响的努力,腐败随处可见。这意味着腐败在社会中的位置开始发生变化,从法律的实施中转向法律的制定中。?   如前所述,贿选用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取得了对资源的控制权(村级)或政治影响力(通过贿选更高层级的选举)。在许多方面,贿选有助于为新富再分配村级政权——如上所述,许多村民认为能带领他们致富的干部就是最合适的领导。直到2004年民政部发文指出“贿选获胜的选举无效”,情况才有所变化:从事贿选的人可能会失去其候选人的资格(在某些省份),获选了也不能就职。 不过,因贿选而被取消了一次选举资格的候选人,依然被允许参加最后的决选,而在决选中只要得到33%的选票就可以当选。可见,法律的软弱难辞其咎,如果不是制度上的纵容,贿选怎么会一再出现??   另一重大分歧在于,贿选是不是坏事?一些人认为是腐败,另一些人认为是贿赂(和经济犯罪),有人认为是不正之风,也有人持积极发展的态度。例如,何增科将贿选归为腐败的一种现代形式,认为它可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增加,但他指出,贿选能够使选举更具竞争性。 其他关于村民选举的主流研究也认为,虽然贿选会破坏村民对选举的信心,但是,用贿选人投资的大量资金来证明选举的重要性和选票的价值,这是 民主 进程中的培训课。而在文化、科技和发展领域,最近学术界发生的一起剽窃、代笔、造假案,不但显示了公众对隐蔽性腐败行为的模糊认识,而且还显示了支持富人以及财富分配倾向富人的趋势,同时,也潜在地破坏了中国科技力的发展以及按科学和管理分配财富的认识。 ?   综上所述,腐败已经显而易见地在财富的分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腐败是什么、如何从道德方面评价腐败的各种表现还未形成共识。可见,在分析财富观时,一个决定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被普遍忽略了,这将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对财富观的评价。? 结论?   中国改革背景下的财富观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它存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内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斗争中。虽然在现阶段,主流的财富观是和谐创造、和谐分配,但除非本文所提及的不同问题能被充分表达,否则,这种财富观是不完善的,关于如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政治的不平等过渡到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它还不能给出充分的解释。      注释?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7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指出:“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7页。?    参见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以下报告: http://www.cato.org/pubs/handbook/h 5-9.html and http://www.cato.org/pubs/pas/pa225.html。?    参见洪银兴、许光伟:《马克思的财富创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年第8期。?    参见马拥军:《财富的含义与种类——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财富观》,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关于对这一辩论方方面面的总结,参见 George McCarthy,“Marx?s social ethics and critique of traditional morality”,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Volume 29,Number 3 / April,1985,pp 177-199; A.P.Simojnds,“Marxism and Morals,”Ethics,Vol.93,No.4 (July,1983),pp.792-799; Norman Geras,“Bringing Marx to Justice:An Addendum and Rejoinder”,New Left Review I/195,September-October 1992, the writing of Louis Althusser et.al.,J.Angelo Corlett,Race,Rights,and Justice(Springer Publishers,2009),pp 146-151。?    参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参见Hao Yufan,Johnston,Michael,“China?s Surge of Corruption”,Journal of Democracy,Volume 6,Number 4,October 1995,pp.80- 94;Victor Nee,“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 Economy:Final Report,”pp.18ff.http://www.economyandsociety.org/News/China%27s_Private_Enterprise_Economy_ FinalReport_ Intro duction。    参见荣毅仁生平(2005年11月03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6/3826359.html。?      参见Cheng Tun-jen,Jacques Delisle,Deborah Brown,China under Hu Jintao:Opportunities,Dangers,and Dilemmas,Hackensack: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2005,pp.84ff。?    参见Coble,Parks M.,“Is China Going Capitalist?”,p.7;   Jia Hepeng,“The Three Represents Campaign:Reform the Party or Indoctrinate the Capitalists?”,Cato Journal,Vol.24,No.3 (Fall 2004),pp.269-270。?    参见Jia Hepeng,“The Three Represents Campaign:Reform the Party or Indoctrinate the Capitalists?”,Cato Journal,Vol.24,No.3 (Fall 2004),pp.268-269。?    参见杜明学:《 灵宝市坚持“四个结合” 选用“双强”型村干部》(2006年2月16日),http://xf.dahe.cn/dszl/t20060216_416365.htm;《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12日 第九版) :《“双强”村支书 群众致富领路人——江苏盐 城市 村党组织书记“双强”工程调查》;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情况》(2005年9月2日);王晓旭、姜明法:《中国—欧盟村务管理项目》(2006年7月12日),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3082;周炳泉:《“先富群体”竞选“村官”现象的调查与思考》,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3082;等等。?    参见Anthony Kuhn,“China?s Newly Rich Are Getting Political:Entrepreneurs Elected to local Government Blur Lines Between Public,Private Interests,” 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August 17,2004:A14。?    参见 “Rules Required to Guide Rural Elections,” China Daily,http://en.ce.cn/National/Rural/t20040412_640518.shtml。?    参见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第34页。原文为“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不惜花大价钱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司法或行政执法队伍……其目的不外是两个:一是使自己既有钱又有势,不但可以不受当官之人的欺压,而且还可以在本乡本土欺压人;二是把这作为一项划得来的投资,由自己的子女通过受贿索贿等手段再加倍地赚回来。”又见第67 页。?    参见杨恒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从致富光荣到仇富有理》,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19410.html;石述思:《中国富豪的15个特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b878a0100hs5h.html?tj=1。?    参见ZhaoYuezhi,“The Rich,The Laid-off,and the Criminal in Tabloid Tales:Read All about It!” in Link,Perry,Richard Madsen and Paul Pickowicz,Popular China:Unofficial Culture in Globalization Society,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2,pp。?    参见Zhao Yuezhi,Communication in China:Political Economy,Power and Conflict,Boulder and New York: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8,pp.89-92,262ff。?    参见http://www.upiasia.com/Society_Culture/2007/05/25/commentary_a_brief_history_of_chinese_names/ 8639/。    参见 Martin King Whyte,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on In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Fewsmith,“Rethinking the Role”,p.12.?    参见 Wang Bo,“Millionaires club expands in China”,China Daily,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09-11/20/content_9008654.htm。?    许多资料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居世界第50位,参见http://www.photius.com/rankings/economy/distribution_of_family_income_gini_index_2010_0.html。?    参见OECD:“Inequality in China Leveling off”,2/3/10,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 001424052748704022804575040814244036390.html; Chen Jiandong,Dai Dai.Pu Ming,Hou Wenxuan,Feng Qiaobin,The Trend of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China,Brooks World Poverty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109,http://www.bwpi.manchester.ac.uk/resources/Working-Papers/bwpi-wp-10910.pdf。?    据统计,2006年,美国前10%的富人拥有70%的财富,而中国前10%的富人则拥有40%的财富。参见James Davies,Susanna Sanstrom,Anthony Shorrocks and Edward Wolff,“World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Wealth”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12/5/06 http://www.scribd.com/doc/430626/2006-World-Household-Wealth-Distribution。?    参见ZhaoYuezhi,Communication in China,pp.166ff;以及 参见Zhao Yuezhi,“China and Global Capital:The Cultural Dimension,”Socialist Register,2005:65-84。?    关于世界贫困的数据仍有争议:参见 Davies,Sanstrom et.al.,“World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Wealth”;Ferreira,Francisco H.G.and Martin Ravallion,“Global Poverty and Inequality:A Review of the Evidence”,http://www.deart.unifi.it/romano/ASP/Ferreira%20Ravallion%20wps4623.pdf;http://web.worldbank. org/WBSITE/ EXTERNAL/TOPICS/EXTPOVERTY/0,menuPK:336998~pagePK:149018~piPK:149093~theSitePK:336992,00.html; “Global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20th century:turning the corner?”,http://www.treasury.gov.au/documents/110/PDF/Round2.pdf; Ingrid Robeyns,“Assessing Global Poverty And Inequality:Income,Resources,And Capabilities”,Metaphilosophy,Volume 36 Issue 1-2,(January 2005),pp.30-34,http://www.ingridrobeyns.nl/Downloads/metaphilos.pdf。?    参见郎友兴: 《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此外, Ole Odgeaard,Jonathan Unger,Bruce Dickson,J.Dearlove and Jude Howell 也做过此方面的研究。 ?    何增科:《农村治理转型与制度创新》,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3期,第74—82页。另见Richard Levy,“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Elections,the Party,and Anticorruption.Developments in Guangdong”,China Information,vol.XVII,no.1 (2003):34-41。?    参见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第29页。?    参见 Li Cheng and Lynn White,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Hu Gets What?”,Asian Survey,Vol.43,No.4 (Jul.- Aug.,2003),pp.553-597,http://www.jstor.org/stable/3557887。?    参见Cheng,Delisle et.al.,China under Hu Jintao,p.84。?    参见 Li Cheng,“The Rise of China?s Yuppie corps,Top CEOs to Watch”,Leadership Monitor,No.14(Spring 2005),http://www.docstoc.com/docs/8978765/Demographics-Li-China-Leadership-Monitor-No。?    参见“Migrant workers make a move to the Hall”,2008-3-7, http://en.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178。?    参见 Ning Song,“‘Two sessions’show featuring three migrants and a rich lady”, 2008-3-18,http://en.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29。?    参见Kellee S.Tsai,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The Private Sec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民政部:《做好2004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2004年3月1日),http://www1.mca.gov.cn/news/content/recent/2004322154804.html。?    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第43页。?    参见“Rampant Academic Cheating Hurts China?s Ambition:Chinese Academia Plagued by Plagiarism,GhostwritingandFalsifiedResults,ThreateningChina'sScienceGoals”,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10/04/12/world/main6388167.shtml。??     ( 赖坚立 著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沈斐 译)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income/Forward/201206/t20120628_145413.htm
个人分类: 经济|1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族群的财富不平等变得更糟糕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2-6-22 07:30
族群的财富不平等变得更糟糕 蒋继平 2012 年 6 月 21 日 根据美国中央新闻网金钱频道 6 月 21 日由 Tami Luhby 提供的一篇报道称, 美国的族群财富不平等正在变得更糟糕。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原文。 括弧中是我的翻译。 Worsening wealth inequality by race (种族的财富不平等变得更糟糕) By Tami Luhby @CNNMoney June 21, 2012: 5:05 AM ET The Great Recession has widened the wealth gap, and race is a major factor. (大萧条扩大了财富的差异,种族是一个主要因素) NEW YORK (CNNMoney) -- White Americans have 22 times more wealth than blacks -- a gap that nearly doubled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纽约 ( CNN 金钱) -- 美国白人的财富比黑人多 22 倍以上 — 比经济大萧条期间增长了近一倍的差距。) The median household net worth for whites was $110,729 in 2010, versus $4,995 for blacks, according to recently released Census Bureau figures. (根据最近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 在 2010 年, 白人家庭平均中位净资产是 $110,729, 而黑人家庭是 $4,995. ) The difference is similarly notable when it comes to Hispanics, who had a median household net worth of $7,424. The ratio between white and Hispanic wealth expanded to 15 to 1. ( 至于拉美裔美国人,他们的家庭中位净资产是 $7,424, 与白人家庭同样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白人和西班牙裔的财富之比扩大到 15 比一。 ) The gap between the races widened considerably during the recent economic downturn, which whites weathered better than blacks, Hispanics and Asians. (最近的经济衰退风暴, 使种族之间的财富差距更加扩大,这是因为白人比黑人,拉美裔和亚裔较好地经受了这次风暴。)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saw their median household net worth fall by roughly 60% between 2005 and 2010, while the median net worth for white households slipped only 23%. (在 2005 年到 2010 年期间, 后三个族群的中位家庭净资产下降了将近 60% , 而白人的中位净资产只下滑了 23% 。) This allowed whites to leap ahead of Asians as the race with the highest median household net worth. (这使得白人在最高中位家庭净资产的比赛中遥遥领先于亚裔。) 我的读后感想是, 不管在哪个国家, 贫富差异总是存在的。 越是在社会出现明显的危机时, 或者社会处于转型时,这种差异会变得更明显。 我的道理很简单, 那就是:那些能够积累更多财富的人一定是比较有才能的人,这些人在遇到危机和机遇时必定比一般人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地避免危机和紧紧抓住机遇。这是造成贫富差异更加明显的主要因素。 因而,光靠抱怨和发牢骚是改变不了这种趋势的,要想缩小与富人的差距,最好的办法是聪明地利用这种机遇发挥自己的特长, 使自己也成为富人家庭族群的一员。
个人分类: 万花镜|4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