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学毕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学毕业

相关日志

谢谢你,马丁
热度 2 danjon 2012-3-24 14:17
谢谢你,马丁
本人受邀参加本月底至下月初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十届马丁·加德纳聚会,这篇文章是2年前马丁·加德纳去世的时候写的,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上,发表时被编辑做了大量删改,原稿早已不知所踪,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有第八段末尾“奥数教育”前被编辑删掉的“万恶”二字。 我很晚才得知马丁·加德纳去世的消息。 最近在翻译一本他作序的书,每天带在身边,上下班坐地铁时都读上一段。世界杯开幕那天,约了帮朋友到麦当劳熬夜看球。一位北大数学系的朋友翻翻那本书,指着封底马丁的名字告诉我:马公已于上月仙逝。我无法接受,以为是在骗我,直到朋友用手机查到网页给我看才死心。 第一次留意到马丁·加德纳应该是在大四。那时闲极无聊把学校图书馆有关数学游戏的书挨个借来看,对其中两本印象深刻,一本《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另一本《意料之外的绞刑及其他数学游戏》。两本都是加德纳所作,但我只顾看趣题,只是隐约记住了作者的名字。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中准备来年考研。为练习英文,找出各种英文书来读。其中一本是小时候读过的中英文对照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前未读过英文那一半)。这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书,有大量译注,读了没几页就在译注中遇到马丁·加德纳这个名字,想了想才反应过来:我已读过此人的两本书了,原来他还为这部童话写过一个注释本。 既研究数学游戏,又为童话写注释本,此人到底何方神圣?上网一搜才知道他是数学游戏界泰斗,小时候读数学班时许多精妙的题目就是借鉴了他的杰作。 之后又读了他的《西方伪科学种种》和《矩阵博士的魔法数》。读硕士之后有了自己的博客,写过一篇介绍他的文章,称其为“老马”。硕士毕业找工作,给一家科普杂志投简历,对方要求附上一篇自己的科普文章。把博客文章筛选了一遍,最后把那篇改了改发过去,还真就去了那家杂志工作。 虽然对马丁充满景仰之情,但我从未奢望能与他发生直接联系。半年前第一次做翻译,一本关于智力玩具的书,收到书那天,随便翻了翻就发现推荐语后面赫然印着Martin Gardner的字样。若不是正在上班,我大概会像阿基米德那样蹦起来欢呼了。我的名字有机会与马丁·加德纳出现在同一本书中,实在是荣幸之至。 得知他去世消息的第二天,我在网上搜索,只有不到20个中文网页报道了此事。虽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3大科普作家之一,但马丁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及另两位科普界巨擘艾萨克·阿西莫夫和卡尔·萨根。我相信,即使是科普圈子里的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也得愣上半天。有限几篇报道中,强调的往往是马丁“运用趣味的方法”在普及数学知识和批判伪科学方面的功绩,例如有多少人受其影响成了数学家之类。将数学和游戏放在一起,在中国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我们的词典里,“玩”仍然不登大雅之堂,一定要找个冠冕堂皇的实用理由(普及某种知识,培养某种能力)撑门面。若马丁知道其毕生浸淫的数学游戏在我们这里演变成了 万恶 的 奥数教育,不知该作何感想。 马丁向以谦逊著称,由于名字发音酷似英文中的“园丁”一词,被戏称为“数学园丁”(这称谓倒是很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虽然一手打理《科学美国人》数学游戏专栏四分之一世纪,但他坦言真正自己创作的题目其实是可以掰着手指头数的,其余全拜读者所赐。 马丁的专栏就像一座桥梁,将爱好数学游戏的人连在了一起。经常阅读该专栏的人中,有大学教授、数学专业学生这样的“科班人士”,更多的却是喜欢在工作之余研究图形切割问题的邮递员之类未受过专业教育的普通人。20多年间,无数素昧平生、远隔重洋的人由于同解一道题而相互认识甚至成为莫逆之交。对他们来说,马丁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师,而是实实在在的朋友同好。《矩阵博士的魔法数》以及朋友们为他祝寿而作的《数学加德纳》,记载了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游戏爱好者用自编谜题恶搞马丁的例子。马丁一生曾获荣誉无数,但我想这才是对他最合宜的褒奖。 在英文中,数学游戏、字谜、智力玩具等统称为“puzzle”。马丁对其他puzzle也很有兴趣。他与填字游戏大师威尔·肖茨、智力玩具专家杰瑞·斯洛克姆相交甚笃,还亲自动手撰写《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注释本》。原著作者卡罗尔本就是数学教师,书中随处可见用字谜构成的机关隐喻。我本也希望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注释本》中文版出点力,谁料与马丁已成永诀。 马丁的去世标志着国际科普界那个大师辈出的“英雄时代”已渐渐远去。在《数学加德纳》一书的前言中有一段精辟的颂词:“在数学这座神庙中,供奉着欧几里得、笛卡尔、牛顿……等大神,他虽然没有叨陪末座的资格,但是,作为站在庙门口的守护神,那是少不了他的。”斯人已逝,用再多的语言形容我对他的感激之情已没有意义,只想说一句:谢谢你,马丁。
48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请剖析“大学毕业不愿工作独居中家14年终饿死”的悲剧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3-20 11:22
请剖析“大学毕业不愿工作独居中家 14 年终饿死”的悲剧 十堰某村 曾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工作, 14 年独居家中,不做事甚至不做饭,最终被人发现疑是饿死家中。 他叫 王小林 ,生于 1970 年,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 6 组人。 3 月 12 日,当邻居再次透过窗口看到他时,他的身体已经僵硬,没人知道他是哪天去世的。 据报道: 他小学时,非常聪明,很有悟性,成绩一直很好,一次数学竞赛中,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当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小时候很听话,读书很用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1994 年,他从郧阳师专毕业后又到荆州师范学院读书,其间,姐姐为了他早早辍学。在他读大二时,父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 1995 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 由于不满工作安排,没多久,他就不干了。 回到家,很少帮助母亲干农活。有一次,还因干活,而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母亲对他失望,而住到了女儿家,一住就是 14 年。 他一人独居,无人管束,更加懒惰,整日在村里闲逛。 饥饿的时候,他碰见什么吃什么。没成熟的果子,地里的花生、玉米棒子,他都拿来充饥,冬天几乎只生吃蔬菜,全是生吃。就连红薯叶也大把采着吃。甚至,想吃,就到别人菜地里拔点菜。 他姐姐每次回家,都给他买些吃的。家里东西吃完了,亲友看他可怜,有时给点钱他买方便面度日。   在村民眼中,王小林就像野人一样生存着,不用厨房做饭,就在家里堂屋用三个石头支着一个钢锅烧水。有两年时间不睡床上,夏天睡在一块木板上,冬天睡在大衣柜里。在近两年里,王小林更加反常地生存着。 但他说话清楚,和人们谈论时政时有板有眼,有理有据,一般人还说不过他,原来打牌、下棋像模像样。村民们都不认为他是患了精神病。    3 月 5 日,他的启蒙刘老师路过王他家,喊他还答应了。从窗外看到,他长发齐肩,露出又黑又瘦的脸。还给他递了一根烟。但发现他接烟的手瘦若鸡爪。 一个星期后,邻居们发现他家没有动静。刘老师再次走到他家窗户前,只见他趴在床上,四肢僵硬。村民进屋查看,发现他已死了。 村民说“好些天没见到他出门找东西吃了,多半是饿死的。”感到惋惜。   他的姐姐得知他的死讯,号啕大哭,平缓心绪后说:“我现在的心情很不好,对弟弟的死非常痛心。 14 年啊,我的心一直在痛。如果人有来世的话,我希望他做一个能劳动的人,能自食其力。” 如此的悲剧,虽是极端个案,但能说明些什么?请网友们,特别是,咱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家们,作些 剖析、研讨吧!
个人分类: 其它|291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ge研究中心
josh 2012-3-18 01:03
我是今年八月中旬参加了GE上海研发中心的面试。应聘的是chemicaltech.lab.中的chemist.先介绍一下这个LAB的情况。里面有11个人,其中10个是海归的博士,还有一个是国内大学毕业的硕士。我发现博士名片上头衔都是sceintist,而那个硕士是chemist.所以大家在申请GE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背景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为自己是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就以为有资本来申请GE。其实,这个LAB里缺少做实验的,GE招的也是帮这帮海龟做实验的人。不管你多牛,只要是国内的硕士,在里面也是做实验的。这一点要清楚。 ' G8 E# t0 K9 {6 l. e 我到研发中心面试前经历了两次 电话面试 ,一次是一个scientist,主要问你的专业背景,并会按照你简历里的有关专业的东西问问题,因为我简历里写到会用一些新的方法制备化学品,他就问我是什么方法。一次是HR的MM,用英语问问题,包括介绍你自己,你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今后你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什么,你的优点是什么,你认为科学家具备什么素质,你对GE的认识,那个妹妹口语很好,所以你要听清楚问题。 : U9 F0 v5 i, G( v9 Z) Z) H 电话面试后,就通知我到张江高科的研发中心去面试。主要是要准备一个有关你参加的科研题目的英语的POWERPOINT,然后用英语讲半个小时。面食的时候有五个sceintist听,然后会问你有关的问题,主要是专业方面的问题。讲完之后,还要分别与这五个人单独用英语交谈,内容很杂,因为每个人关心的都不一样,有些会对你的专业感兴趣,有些会问你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每个人会和你谈半个小时。最后是人力资源的经理与你谈半个小时,问的问题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比如介绍你自己,你有什么长处之类的,是用英语。 - _9 q. C% iC; Q" X' I5 a4 v" u 感受: , a2 b6 u6 D5 p# O: p% f 1,GE很看中背景,我说的是专业背景,如果与这个职位的要求不符,就没戏。当时我认为自己发挥的很好,其中一个scientist对我说很希望我和他一起工作,HR的经理听完我用英语的自我介绍后说可以用中文了,因为你的口语很好。但我还是没有OFFER,后来去问,才知道我硕士的研究课题和他们对专业的要求不符,而我其他方面他们很是赞同。 4 W; e- ^" H' z) s$ C2 E5 O 2,英语一定要好。你的POWERPOINT,你的口语。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英语,如果你不能在几个小时内一直保持良好的英语表达,就没戏。 + o7 W) \8 ]+ \$ |2 r9 T/ b2 s 3,紧张不重要。但凡一个应聘者到GE研发中心,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面食多少会紧张的。但那个HR的经理亲口对我们说GE不看重这个。所以不要太紧张。 $ It' g, VK; Q3 W$ e2 C 4,名牌大学没有优势。和我一起面食的有两个清华,一个北大,一个海龟,结果全部没有OFFER,应聘者应该清楚一个好的理性的公司只是招最合适的人,即使你再优秀,只要他认为你不合适就没戏。因为只是一个做实验的职位,工作内容很枯燥,如果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是不会容忍这样的工作的。他们比你更清楚这一点。 8 h/ r# C! k9 }1 U3 B+ x, u 5,GE不是什么都好。应聘者要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为LAB里都是海龟,你到里面只是协助他们,所以发展的空间不大,为什么,还是你的背景。我就发现那个国内的硕士chemist就比较郁闷,可能你在小公司是挑大梁的,可能到了GE,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过着朝9晚五的生活。那些想赚钱的同学也必须知道,进入GE不一定有钱,只是你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我们面食前一天,GE请我们吃饭,和一个四十岁的LAB里的scientist聊天(还是个小头目),他每天都要乘公共汽车从杨浦区赶到公司上班,现在还没有买车,当时有人说你怎么不买,他笑说买不起,可能只是客套话,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在马路上开餐馆的小老板有钱。因为大公司讲究职业生涯(career),他们不care这些东西,如果你认为自己要发财,不如也去开饭馆。所以没有什么对与错的选择,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有些同学一直在思考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想过小白领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生活,拿着比较丰厚的薪水(你还是要为买房买车发愁),只要把份内的事做完就OK,觉得自己在大公司有尊严,活的象个人样,你应该去大公司。如果你不甘心上面的生活,想自己多接触社会,多一些历练,多跑些地方,多接触些人,有创业的冲动,就不要去了。我是针对我们这些国内的硕士说的,你或许要说,我有能力比那些海龟强,我会爬的很高,我要给你泼冷水了,原因很简单,还是你的背景。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0 个评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zhangyucui11 2012-3-15 22:19
来所里不知不觉依已然快2月,扪心自问干了些什么?改文章改文章改文章改文章,除此之外就是去几次试验站取取数据,维护一下仪器。凭心而论,自觉玩的不是很过分,周末看个电影,每周打两次球,每天吃晚饭的时候浏览一下网页,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看看闲书,然后就是中午休息,周末早上睡个懒觉,洗洗衣服收拾一下房间...可是,两个月就过去了,文章还没改完...当然在二月初,刚回来,心还没有淡定,论文也不是很好改...可是可是,2个月就过去了,也没弄出个什么来,马上就到了汇报的时候,郁闷,内疚?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写博客的时候,时间过去了;我看闲书的时候,时间过去了;我看微博的时候,时间就过去了;我在思考的时候,我在彷徨的时候,我在迷茫的时候,时间就这样白白过去了.... 哎,19年过去了,我高中毕业,23年过去了,我大学毕业,28年过去了,我博士还没毕业...别人工作了我在读书,别人谈恋爱了,我在读书,别人结婚了,我在读书,别人有孩子了,我在读书,别人孩子打酱油了,我还在读书... 然而,我悔了么?NO。然而,我以后会后悔么?I do not known;还是逍遥自在的生活着,可是,时间啊,你就不能慢点么?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5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毕业后,背包去欧洲旅行?(外一则)
热度 4 Synthon 2012-3-10 08:21
记得大概是三四年前,有一次跟导师聊天聊起毕业去向,导师很感慨的说,我年轻的时候,一心只想做出一番事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倒也确实比同龄人走的快了一步,但是到年纪大了,总觉得人生缺了点什么,所以开始抽时间玩乐。最近这几年,年轻人里面有个趋势,大学毕业以后先不找工作,先背包去欧洲旅行个半年一年的,我不说这种做法对不对,我倒是挺羡慕他们的。 今天下班路上听广播里面采访一群Emory大学(算是美国很好的大学,大概相当于厦门大学在中国这个地位)的学生关于毕业去向的问题,中间主持人问了一句,现在毕业以后背包去欧洲旅行这种选择还流行么?被采访者纷纷表示,由于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压力,现在要做这个选择很难了,那得家里很有钱才行。。。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点也不错啊。。。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其实去欧洲旅行,用“穷游”的方式倒是不太贵,关键问题在于毕业之后就要开始还助学贷款了,想要去穷游,得父母愿意帮着还贷款。。。 外一则: 我写上篇博文的时候,取标题的时候在“经验主义害死人”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两个标题中间取舍,突然想到,这俩都是毛语录上的语言啊。我比韩寒只大一岁,也没有经历过毛时代,万一方舟子因为这个原因打我的假怎么办啊?怕怕。。。
个人分类: 其他|6115 次阅读|8 个评论
旧文重贴:谈谈学习中的思考
热度 1 fouyang 2012-3-1 08:27
【这是大学毕业前写的文章,被收入上海市高教局研究室编《大学生谈学习方法》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好比食物的消化。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把书上的知识转变为“我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并用以解决形式各异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学习中的几类思考。 最基本的一类是归纳性的思考,就是将学得的知识按照逻辑的线索进行整理归纳。在中学里,我常常在复习备考时按照参照书上的目录,把一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感到这样做对清理思路有很大好处。进大学后,我把主要课程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做了书面小结,或用图表把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几学期后,当我觉得课程内容有些淡忘时,翻看一下这些小结,就感到记忆犹新了。归纳并不等于抄书或摘要。这是因为我们用的教科书除了要把知识讲清楚外,还要考虑采用初学者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讲。而我们学懂之后,就可以选择更加简明,清晰的线索来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另外,书上通常是把基本原理和有关的推论,应用放在一起讲,但这两部分内容在总的结构中是主干和分枝的关系,在归纳时要区别对待。只要把基本原理这个“主干”抓住,推论和应用这个“分枝”也就一目了然了。可见,归纳的任务,主要是选择适当的联系线索和分清“主干”与“分枝”。而这必须在比较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例如我在学习热力学时,开始看到书上以很大篇幅引入各种热力学函数,并讨论其相互关系,就以为这些函数是属于“主干”的。后来仔细阅读教材后,才体会到这些函数是为在选用不同变量时应用热力学定律的方便而引进的,属于“分枝”。对一门课程可以进行归纳性思考,对某一较长的公式推导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那就是搞清楚它的出发点(基本假设或基本定理)和推导中用到的较特殊的技巧。以及结果的意义。这样,自己随时可以补出推导的细节。 另一类是关联性思考,就是找出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里讲的主要是方法上的联系。往往有一些知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理论系统,但处理方法上有共同之处。如数学中证明题类型是很多的,涵盖几何,多项式,三角,不等式,数论等等。但基本的证明方法和技巧相对来说就少得多了。又如,在中学物理中,利用代数方程是解物理题的重要手段。这里主要的困难是如何把物理形式变成数学形式来解答,其中包括假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在这方面,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都有一些基本方程可用,而应用这些方程的方法则是差不多的。在物理题中解方程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利用对称性简化方程,对多根的解释和取舍,未知数个数比方程多时个别未知数的求解等,都有其共性。在理论物理中,守恒律及其应用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以上例子说明,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在这方面探索一下是很有趣的。如果说我们学得的知识是一个个点,那么我们可以用逻辑联系为经线,方法联系为纬线,将它们组成一张网。这样就可以“纲举目张”,而不感到它们凌乱孤立了。 如在学电动力学时,我们学了恒稳场,似稳场和交变场问题的解法,学完后我总觉得比较乱,遇到一个具体问题不容易判断该用什么方法。通过复习思考,我搞明白了,电动力学中的逻辑线索,就是在各种条件下解麦克斯韦方程。从恒温,似稳到交变的过程,就是把方程中被忽略的项逐项添回去的过程。因此,方程复杂了,解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设法把它化为基本形式的方程定解问题就可以了。这样,就找出了各种方法的异同点。同时,我又比较了局域电荷系统的静场和波动场的多极距解法,搞清了在这两种方法中展开对象和近视条件都不同,从而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量在这里可以忽略而在那里却不可以忽略的道理。通过这些思考后,就没有“乱”的感觉了。 在中学里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事例。那时透镜成像公式是分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虚像,凹透镜成虚像三种情况,分别用相似三角形方法证明的,但结果一样,只是像距和焦距有时要取负数。我就想,这仅仅是巧合吗?后来发现,如果把像距和焦距理解为像点和第二焦点的坐标,这三个结果就真正统一了。据此,我用解析几何的方法给出了统一的证明。这样我就发现,虚像和实像的区别并没有我开始时想象得那么大,同时对几何光学中把光抽象为光线的方法理解也更深了。我想,这也可以归结成一类思考:探究性思考,即对一些看起来是巧合的现象找出比较本质的原因,把共同的现象归为共同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这类思考的价值倒不在于得到的结果,而在于通过思考加深了对所探究的现象的理解。 还有一类是对比性的思考。就是把两个相近的理论系统进行对比,如静电学和恒稳磁学。这也可以是两本书上对同一问题的叙述。通过这类思考,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基本的特征(如静电场是无旋的而磁场是无源的)是怎样起作用的,从而加深对每个理论的理解。又如,在不同教材中往往将统一理论在不同的基础上引出。通过比较其中的等价性,就能搞清楚各个基本原理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指导它们的应用。 思考,说到底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过程,它必须在信息接受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思考不能代替阅读。思考的对象来自阅读,思考的方法也来自于阅读。必须在广泛阅读和认真钻研的基础上来进行思考,因为借鉴其他专业的知识对开阔思路是有很大好处的。 由此可以看出,思考,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有值得探索的地方,而重视这个环节,掌握其中的规律,对于牢固掌握和应用学得的知识是很有益处的。
个人分类: 朝华午拾|3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
kejidaobao 2012-2-17 11:11
文/马 臻 1 没有全得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艰难的选择。大学毕业,该直接找工作还是报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还是去小城市或者去农村?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去外资企业、国营单位,还是民营企业?读研究生是跟有名望的老教授还是跟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博士毕业后应该留在导师的课题组当讲师、助理研究员,还是出国做博士后?出国深造,是去差一点的学校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还是去好学校研究自己不怎么感兴趣的课题?出国深造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工作?回国任教,是去普通大学当教授、副教授还是到“985工程”高校当副教授、讲师?自己独立建立课题组还是加入别人的课题组从事科研?这些问题常常使人陷入“纠结”和“天人交战”之中。 我相信没有一个选择是100%有利的。用一些书上的话说,“没有全得”。例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想留在上海工作。上海的医疗、教育、交通设施较好,就业机会多,但竞争激烈,房价很高。那么,有朝一日买到房子,总该轻松些吧?未必如此。我的父母搬到了新公寓,但是每次我去那里,都看到他们在反复地擦地板,说伺候不动这大房子了。再比如生了小孩,家里人都很高兴,但增加了经济负担,需要花很多时间抚养孩子,影响了工作进展。出国留学也“没有全得”:夫妻往往两地分居或者一方在家待业带小孩,并且在美国找教职困难,而找国内教职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即使当上美国大学助理教授,为了拿终身教席,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 可是很多人不明白“没有全得”的道理。他们盲目地羡慕别人的职位和待遇,既没有看到别人“成功”前的付出,也没有看到别人“成功”后的辛苦和烦恼。我有个亲戚十多年前开了好几个公司,挣了很多钱。但他工作非常繁忙,常有家不回、有孩子不抱。后来,他家庭破裂了,做生意失败了,房子被银行收走了,不得不离开了上海。以前吃喝、劳累导致的病也发作了。这说明得和失是纠缠在一起的,并且人生有起有伏,不能只看到一时的风光。 2 只有舍得 张永生编著的《珍惜·舍弃》写道:“世间,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令人难以抉择。从古至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体悟。”什么意思呢?“没有全得,只有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作者举例,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尊严,忍辱苟活,最终夺回了江山;陶渊明放弃了功名利禄,回到山间,得到了“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悠闲。 张永生对“舍得”二字的提示,使我想起在走向职场途中遇到的情况。2008年,有一所“985工程”高校的系主任请我加盟,当教授、学科带头人。我向以前的硕士生导师提及此事,她说:“如果你想回复旦工作,可以和我联系。”于是开始了联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同意给我研究员职位。上报学校后,得到的反馈为“请申请副研究员”。接到通知,我顿时如被一盆水从头淋到脚,该何去何从?还有个例子:2009年我联系到复旦大学教职后,妻子怀孕了。是据此向用人单位申请延期入职,一边在美国生小孩一边找别的工作,还是按照原计划和妻子一起回国(把小孩生在国内),以便尽早投入工作?再举个例子:妻子随同我回国后,生下一女。虽然她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并做了2年多博士后,但是她当时掂量自己在上海的“985工程”高校找不到副教授职位,原因是缺少署名为第一作者的“爆发性论文”。她应该放弃学术梦想而找份企业工作,或者在家相夫教女,还是坚持走学术道路,申请重点大学讲师、普通大学副教授职位,或者舍弃夫妻、母女的朝夕相处,再次出国打拼?显然,怎么做都有得有失。往往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一些东西。就看你是否舍弃得起,或者更看重什么了。 3 舍弃和放下 《珍惜·舍弃》写道:“为什么我们变得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呢?因为我们的得失心太重。为什么我们总是顾虑重重,变得犹豫不定呢?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舍不得’:舍不得让自己吃亏,舍不得放下名利,舍不得以退为进,舍不得我们的喜好。正因为我们舍不得,才难以突破心障,让我们自受其累。” 陈明星编著的《7项心志的历练》提到一个故事。1945年,美国水兵摩尔所在的潜水艇被日军舰队发现。日军布雷艇一刻不停地投下深水炸弹,整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潜艇舱室的温度达到40℃,大家都感到完了。最后,深水炸弹投完了,攻击停止了。“而摩尔的感觉就像做了一场噩梦一样,他过去的生活一一浮现在眼前,那些曾经让他烦扰过的无聊小事更是记得特别清楚:没钱买房子,没钱买车,没钱给妻子买好衣服,还有为了点芝麻小事和妻子吵架。但是,这些琐碎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摩尔对自己发誓,如果他还有机会活着的话,他永远不会为这些小事忧愁了!”看来,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些原本看似重要的身外之物已不再重要,人也更容易“放下”了。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舍不得”、“放不下”呢?有的人没有工作offer时很痛苦,有一个offer时很振奋,得了多个offer却陷入“纠结”、“天人交战”之中。有的人纠结于究竟是回家乡工作还是和爱人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有的人纠结于入职时的职称和待遇,而不是“先生存、后发展”。还有的留学生一边说自己坚决不回国工作,一边又嫉妒别人回国当教授。其原因,就在于只想着“得”,而不愿意“舍”。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句经典台词值得玩味:“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俄罗斯之声:中国所有高校将把军训列为必修课
tangminqian 2012-2-11 10:21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网页 新闻 社会 亚洲 http://chinese.ruvr.ru/2012/02/06/65408092.html 中国所有高校将把军训列为必修课 中国教育部网站今天公布的一份文件中称,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2周。公告称,应特别注意对大学毕业后将被分配到军队的学生的军事和政治培训。 《参考消息》2012.02.11第8版“中国大地”: 俄报报道 军训成中国高校必修课 【俄罗斯《消息报》2月10日报道】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孔乙己(大学教师版)
热度 1 linpandr 2012-1-25 15:30
孔乙己(大学教师版) 克莱登市的快餐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宽宽的大玻璃门,门后是一字排开的快餐台,可以随时迎客。上班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5块钱,买一个盖浇,——这是十多年前的事,现在一个盖浇最少也得十块,——坐餐台旁边,慢慢地品尝;倘肯多花一块, 便可以加一个卤蛋,或者香干,做下菜饭了,如果出到二十块,那就能买一份套餐,但这些顾客,多是所谓的打工者,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西装的,才踱进雅间,要酒要菜,慢慢地享乐。   我从克莱登大学毕业后,由于扩招不好找工作,便在镇口的咸亨快餐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高层次的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打工者,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自品尝菜的咸淡,看着饭是否足量,然后放心:在这严重兼督下,少加点荤菜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收拾碗筷这样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穿着西装吃盖浇饭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头发蓬乱,青白脸色,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西装,可是又脏又皱,似乎几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专业术语,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吃饭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涨工资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一份鱼香肉丝,加一个卤蛋。”便排出十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们绩效工资发了吧?”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猜测我们学校……” “什么凭空?我前天在电视上见领导说马上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绩效工资不是人人都拿得到……绩效工资!……领导们安排,青椒知道个鸟?”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分配制度”,什么“十级讲师”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是博士,但由于没关系做不了行政,年终考核也评不上优秀,一直耽误着没上副教授职称,又不会搞兼职;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手好本子,便努力申请课题,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和上边没关系,申请了几次,课题也没搞到。孔乙己没有法,只好替人写论文做枪手。虽然做枪手不光彩,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吃了半碗盖浇饭,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是博士毕业?”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车房都没呀?”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上过大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上过大学,……我便考你一考。大学毕业后有那几条出路?”我想,混的犹如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大学生的出路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知道罢?……我教给你,记着!将来深造的时候,用得着。”我暗想我吃饭都成问题,还深造个屁呀,而且爹妈的理想是我考上公务员,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就是考研、考公、打工、啃老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还可以直博,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饭,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孩子们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卤蛋吃,一人一口。孩子吃完卤蛋,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饭碗。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饭碗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卤蛋,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五块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 “他怎么会来?……他被辞退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不开窍。这一回,考核期到了,没混上副高,就被赶走了。”“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单身宿舍被收回去了,工作也停了。”“后来呢?”“后来,谁知道呢。”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一份鱼香肉丝,加一个卤蛋。”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身上背着一个电脑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一份鱼香肉丝。”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五块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卤蛋要咸。”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去哪深造去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读博,怎么会混成这样?”孔乙己低声说道,“读博没错,专业不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饭,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西装衣袋里摸出十块钱钱,放在我手里。不一会,他吃完饭,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背着电脑包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五块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五块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 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又去深造去了。
20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家-杜威 2009-10-05
xianlaoguo 2012-1-21 00:45
面对现在教育之现状,本博曾写了几篇关于教育的文章,读了一些相关书,建议大家特别是大学校长教育部门官员们读一下杜威的书。      以下是转贴: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家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杜威在柏林顿市上公立学校,毕业后入本地的佛蒙特大学。大学第四年,他学习了基本的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理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在中学里任教三年。1882年进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两年后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讲师。    杜威对教育的兴趣始于在密歇根的年代。他发现多数学校正沿着早先的传统路线进行,没有适应儿童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变革中的民主社会秩序的需要。寻找一种能补救这些缺陷的教育哲学,成了杜威主要关切的事。    1894年他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哲学、心理学和教育系主任。他在1896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使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得到检验,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    杜威一生学术著作甚丰,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哲学和美术、宗教等。1919年曾来华讲学,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著名的《五大讲演》。他还访问过日本、土耳其、墨西哥、苏联和南非等。中国著名学者胡适、陶行知等都曾师从于杜威。    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和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和教育》、《明日之学校》、《经验主义与教育》和《人的问题》等等。
18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必须为“学士后”正名
热度 10 changliu8888 2012-1-9 02:31
回说八十年代,世界人口是现在的60%,没有互联网,大学生叫做"天之骄子",入学率很低,出大学就有工作,大学生毕业就可以在高校留校工作.那时候高校人均工资可能是一个月一百元,院士可能有四百.那是教科书八毛钱一本,学完没有人再去卖二手书,都留着.很多老师写新教科书.学生在自习室可以专心学习数小时. 2012年,世界人口七十亿,互联网让教科书,期刊都变成鸡肋,大学生的入学率可以到100%,大学毕业需要读硕士,博士,博士后,才有可能进入学术工作.高校人均工资可能是数千元,但没有人满意.教科书数十元一本,但没有老师愿意写. 八十年代的教育水平现在回首是令人回忆的,比如那时高中生就可以操刀工作,大学生就可以主持大型项目,研究生博士生更是被人敬仰.现在,高中生毕业可能只有奥数和英语是大拿.是博士生出来还不能独立主事,博士被人当成一个"受人敬仰"的垫脚石.总之,人的成熟期在延后. 世界在变,学习制度也应该改变 . 不改变会出问题 .原有的高中-大学-研究生-学术之路,已经被太多的人踩滥.大学扩招后的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反进入很高端的研究生院作"缓冲".这些人,坏了研究生和学术的内在制度. 很多这样的研究生,对学术没有兴趣,没有直觉和天分(当然天分是有的,只是在别的方面).这些人应该不叫研究生,干脆应该叫"学士后". 大学毕业很多人会不会有工作,应不应该有工作,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应该靠把大学毕业生都送到研究生院去"深造"来解决. 建议中国认真考虑"学士后"的名号和制度 .这个"学士后"需要向学校交学费,学费可以补贴高校老师的收入,让老师安心教书.这个学费,应该是实交,不是补贴.美国高校的学费可以高到五万美元一年,这个学费下中国家庭还是大量送孩子自费留美.这说明中国的钱不是问题. 这个学士后不要做论文,只要学课就好 . 这个制度,可以给很多抱怨科学研究的学生一个解脱,给老师一点收入和尊严,给学术腐败少一个重要的理由. 教师的职业有了尊严,教师队伍的质量就会上升.学生就会满意,就会更愿意受教育,社会就会进步 ... 良性循环从此开始.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368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海大喜闻
wyc 2011-12-18 20:03
我校五名优秀学员代表赴马尔默参加世界海事大学毕业典礼 添加时间:2011-12-16 16:13:48 阅读次数: 765   12月4日,我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开展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2011届优秀学员代表林创、蹇建平、刘斌、申伟、张琳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人教处副处长吴江涛、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李九玲带队在马尔默参加了世界海事大学毕业典礼。典礼在马尔默市音乐厅举行,百余名毕业生及其家属、政府和组织代表及世界海事大学工作人员参加了典礼。典礼由世界海事大学Kjerfve校长主持。   典礼于下午1点半在马尔默皇家乐队的演奏下拉开了序幕。Kjerfve校长简短致辞后,美国海安署运营副指挥长Salerno中将、阿根廷海军指挥官Arce上将、尼日利亚巴耶尔萨州行政长官Sylva作为特邀嘉宾分别致辞,马尔默市市长Andersson代表马尔默市政府讲话。随后,世界海事大学董事会主席Mitropoulos上将做了毕业致辞。他在致辞中对毕业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给予世界海事大学资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对毕业生的未来致以了美好的祝愿。   接下来,Mitropoulos为世界海事大学2011届全体毕业学员颁发毕业证书。“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2011届的五名优秀学员代表上台领取了证书,林创作为大连校区最佳学员获得了荣誉证书。   典礼之后,吴江涛和五名毕业学员参加了冷餐会,与其他毕业生及来宾交流并合影留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陪你一起走过的人
zilu85 2011-12-16 13:55
看过了《一天》。我的理解啊,故事是这样的: 一对原先素不相识的男女在大学毕业狂欢后滚到了床上,不知道为啥没办事儿,但是一起躺在床上聊了几句,提到了7月15日是个什么节日。BTW,这个日子在中国阴历似乎是鬼节。以后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一天以编年体展开了,女的蹉跎过,纠结过,写诗的文艺青年,端盘子的招待,与不爱的男人同居,最后选择了教书;男的喧嚣过、热闹过,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风流酗酒,结婚生子,最后总是失落。 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他们都一直保持着联系,维系着友情,或者是时隐时现的爱情。一直是相互陪伴着走过,走到一起,最后又......。 面对着这个叫Dexter的男人,忽然发现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男人的镜子。 男人其实一直生活在呵护中,Dexter有溺爱他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身边不乏追捧的女孩子,但是这些造就了他自私、和软弱。 我们都是软弱的,外强中干的,一直在寻找一个能接纳我们无所顾忌哭泣的怀抱。如果你的生命中遇到了这样的女人,你就解放了、你就不用装了、你就是幸福的了。如果没找到,或者最有资格给你怀抱的人不知道你的需求,你就只好继续你的探索,在探索,search, search, and research。 感动的一句台词,Emma在Dexter春风得意、酗酒痛哭的时候,拥抱着这个男人,在他耳边缓缓地说: I love you .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我愿意把它颠倒过来念。 I don't like you so much, but I still love you so much. 我可以不喜欢你的做派,你的生活习惯,比如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是没完没了地发短信,比如一个月不洗脚,比如打呼噜......,但是我不能不爱你,因为你一直陪我走过,让我坚强,让我成长,让我成为男人或者女人。
个人分类: 休闲|4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读书无用?儿子大学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miran 2011-12-14 17:12
[转载]读书无用?儿子大学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农民砸锅卖铁供儿上大学 儿子毕业工资不如老爸 中青报: http://video.sina.com.cn/m/fq_61553929.html 智慧能开多彩花,劳动能结幸福果 打从2002年开始,陕西农民韩培印的人生都汇聚在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上。他在上面写下 颜色不一、密密麻麻的字:有时候回忆自己的父亲,“为了我们六七个儿女费尽千辛万苦 ”;有时候又文绉绉地给自己租住的小屋编一幅对联,“智慧能开多彩花,劳动能结幸福 果”。 更多的时候,他的文字是写给自己的儿子韩胜利的。9年前,当胜利考上西安的大学, 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这个瘦弱、文静的儿子,简直成了他最大的骄傲。 他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因此,为了帮儿子凑出大学需要的学费和 生活费,他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又和儿子一起来到西安,在49岁那年,变成了一名农 民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李军虎遇到了这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并把他的故事拍成 了一部时长47分钟的纪录片。有人评价说,这部名叫《父亲》的纪录片“像片中所拍的韩 培印一样朴实、诚恳”。在2009年的第二届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上,它还获得了最佳短片大 奖。 可现实里的父亲却没有同样的好运。当儿子大学毕业,作为父亲似乎终于可以停止奋 斗坐下享受的时候,他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 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自己。 “我现在觉得上大学也没什么用,是不是?”韩培印说。曾经笼罩在他面颊上那种骄 傲的神色不见了,这位58岁的农民盯着屋顶的墙角,皱着眉头,很久没说一句话。 大家都觉得上了大学肯定有出息,有前途 “胜利我儿,如今你也上了大学……要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前途是光明的。” 小小的本子已经泛黄了,黑色的封皮也卷了起来。刚到西安的时候,韩培印就买了这 个本子。他在上面记录电话号码、记录借钱还钱的账目,也会写下一些准备跟儿子“谈谈 人生”的内容。 那些内容大多与梦想有关。当他知道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而且选择了“热门”的 通信工程专业时,梦想就伴随着骄傲一起降临到这个陕西农村的家庭里。 “大家都觉得上了大学肯定有出息,有前途。”老韩说。 他并不知道,2002这一年,全国高校展开了第四次大规模扩招,共有320万名考生进入 大学——这一数字几乎是1998年扩招前的三倍。他只是为自己的儿子自豪,毕竟,这是村 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 即使那些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也无法磨灭他的骄傲。当时,韩家四口人住在山坡上的 一座土房子里,四亩地能种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却长不出大学通知书上要求的六七千元 学费。 这让刚刚考上大学的韩胜利觉得“心里矛盾极了”。几年以后,他还清楚地记得,家 里卖掉了所有的粮食,甚至连牛都卖掉了,却仅仅凑出了3000元。 “要不然还是出去打工算了。”他说。但韩培印拦住了他。 “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钱凑够的。”这位父亲说。 没过多久,他跟所有可能的亲戚朋友借钱,凑出了儿子的学费。当把儿子送进大学之 后,他也在这座繁华的省会城市里留下来,当起了农民工。 农民韩培印的生活就这样转了个弯。每天,他不再下地劳动,而是和其他工友一起, 坐在马路牙子上,举着“找工作”的纸牌,等着有需要的人找到自己。他的工作也每天不 同,有时候是帮建筑工地运沙土,有时候是在居民楼里帮人铺地板。当然,更多的时候, 他会整天整天地等着,却没有人找到自己。 即使在城里过得艰辛,骄傲依旧显而易见地贯穿着韩培印的生活。2005年年初,当李 军虎来到韩培印等活儿的地方时,他发现,其他工人都低着头躲避摄像机,韩培印却笑呵 呵的,没有一点不光彩的感觉。 “我打工主要是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韩培印大着嗓门说,他穿着军大衣,脸在冬天 的寒风里被冻得发红,“我儿子在石油学院上学,学的是通信专业。” 这位父亲理直气壮的口吻让好几个路过的人都围了过来。在他身旁,一位扛着锄头等 活儿干的工友甚至听得“眼睛都直了”。 “我当时只了解到了一个信息,就是他很自豪。”李军虎事后回忆说。 这位西安电视台的编导正准备拍一系列关于农民工子女生存的纪录片。他找了很多例 子,但有的太过极端,有的又流于平淡。直到找到韩培印,他才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故 事。 这对来自农村的父子在繁华的城市里相依为命。很多时候,儿子会推着自行车,和父 亲一起走在城中村简陋的街道上,父亲絮絮地嘱咐儿子,“学习资料太贵了,别买太多” 。对于韩培印而言,两元钱的公交车都显得有些奢侈,所以他不常去学校看儿子,而宁可 在路边的“话吧”里花几毛钱打个电话,和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儿子说上几句。 另一些时候,这个有文化、爱写字的中年人喜欢坐在饭馆里,喝着人家的免费茶水看 电视,或者从路边捡些别人丢掉的报纸,了解一下“国家大事”。 “他用最低成本维持生活,却依旧骄傲、乐观。”李军虎说,“因为儿子成就了他的 尊严。” 在山区老家的村里,韩培印不是村干部,却毫无疑问是个有地位的“能人”。他上过 初中,是全村唯一一个会写春联的人,甚至两家吵了架,他也会出面帮忙劝和。而现在, 他又把儿子培养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一切都带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他会把这些自豪写在那个小小的笔记本上。2003年2月,在韩胜利进入大学半年后,他 写道:“胜利我儿,如今你也上了大学,那个大学也不是什么好的大学,可你考上了,有 些孩子他想考也没有考上。” “学校不在好坏,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前途是光明的。”他在最后写道 。 要学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不能再回去种地,也不能像我一样打工吃苦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 ,这是一个道理。” 在光明的前途到来之前,韩培印能够忍受很多事情。 他的工作都是纯粹的体力活。有时,他需要甩开膀子,用铁锨一下下地把沙土铲到几 乎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卡车拖斗里;有时,他需要站在拆迁的废墟上,一榔头一榔头地把一 间房屋慢慢砸成瓦砾。而这些让他腰酸背痛的活计,能给他带来每天50元的收入。这就是 儿子胜利学费、生活费的来源。 到了晚上,他又要和其他9名工友合住在城中村的一间房子里,外墙裸露着红色的砖块 ,屋里则是一张几乎和地板同样大小的大通铺。10个人就这样并排躺在上面,枕着砖头, 盖着五颜六色却同样灰扑扑的被子,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这房子省钱,一个月大家摊下来才二三十块钱。”韩培印说。 省下来的钱,他都留给了儿子。可即使这样也不够,他常常需要借钱。在儿子上学的 4年里,亲戚、朋友、老乡,他几乎把每个可能的人都问遍了。 李军虎在纪录片里拍摄了一次借钱的过程。韩培印走进一间同乡工友的宿舍房,几个 人正挤在大通铺上准备睡觉,老韩笑呵呵地凑了上去:“我娃要交学费呢,我没挣到钱, 看你能不能借给我30块钱?” 一个还没来得及躺下的年轻人挠了挠头,说:“我也没钱,昨天干活没给钱。” “那你看看还有谁有钱吗?多少都可以。”韩培印絮絮地说着,“关键是娃来了,没 办法。” 他没有等到回答,那个年轻人已经迅速地钻到被窝里了。大通铺上的同乡们每个人都 用被子蒙着脑袋,再也不看他一眼,也没有跟他说一句话。 “太尴尬了。”李军虎事后回忆说。 可韩培印继续站在那里,脸上带着不知所措的讪讪的干笑。 那天晚上,磨了几个人之后,他最终跟一位老乡借到了10元钱。老韩接过那张皱巴巴 的钞票,马上掏出自己那个黑色的小本子,在空白处把账目记下来。 “借点还点,还点借点。”他一边写一边说,“等还钱的时候,我再把它们划掉。” 在本子发黄的纸页上,那些被划掉的账目,就显眼地穿插在他关于人生的感悟文字中 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可他依旧是充满乐观的。坐在大通铺的床上,他对着李军虎的摄影机笑呵呵地说,希 望儿子在大学里能好好学习。 “要学个一技之长,做出一个有知识的样子来。”他的脸上带着止不住的自豪神气, “不能再回去种地,也不能像我一样在这里打工、吃苦。” 当他终于凑够了儿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时,他就会打电话让儿子骑车过来。 “这里一共是200,一个月够不够?”韩培印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了换好的两张整 钱。想了想,他又把兜里剩下的零钱全部塞到了儿子手里:“一共是220,够不够?” “给我200就够了。”韩胜利说着,又把零钱塞回了父亲的手里。 “我花不了多少钱,一天四五块,一个月最多150……”韩培印说,“你在学校别吃得 太差,当然,也别吃得太好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父子俩坐在那张大通铺的床沿上。韩培印从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掏出 了从家里背来的苹果,说是“你妈非要给带的”,又问问儿子有没有考过英语四级,有没 有学好专业课。 另一些时候,他会拿出自己的小本子,翻开自己写下的内容,给儿子念几句励志的话 :“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如果不是为了明天的回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付出, 这是一个道理。” “胜利我儿,你每天都有二三十元的付出。”念到这里,韩培印停下来,扭头看看儿 子,“你想你这交学费一年4000多、住宿费800,加上书本费,一年下来就是……” 停了几秒钟,因为算不清楚,韩培印又扭过话头,继续说道:“头一年你交了7000多 元,第二年连生活费下来,八九千,将近一万元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概一算,平均 一天二三十块钱的付出……” 在他的身旁,韩胜利一直坐在床头,安静认真地听着,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想留在城市,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多了 “我儿胜利啊,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 也是不可能的……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尽管在城市里相依为命,但韩培印和儿子之间仍然有一些彼此隐瞒的事情。在很长的 时间里,胜利都不知道父亲是怎样低声下气地为自己借来了生活费;而作为父亲,韩培印 也从来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子。 李军虎拍摄了其中的一些画面。两份青菜、5两米饭、一盆绿豆汤,就是这个瘦瘦的男 生一顿午饭的内容。他给自己的伙食费标准是一天6元,隔两天吃一次肉。 班上的同学觉得他条件差,送给他西装外套;表弟有了手机,送给他一块印着大学标 志的手表,他也高兴了好几天,那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戴上手表。 即使是同班同学,他也常常觉得别人的生活不可思议。他曾经告诉李军虎,班上一位 来自温州的女生,因为不适应西安的水,干脆从超市搬回来两箱矿泉水,一箱用来喝,一 箱用来洗头发。 “你能想象吗?”他语调夸张地讲着,李军虎觉得,他“就像在描述一个神话故事” 。 事实上,对于这个来自农村的男生,这样的生活与他的距离,也真的像神话故事一样 遥远。当同学拿矿泉水洗头的时候,他却琢磨着把那些空瓶子捡来卖钱。 因为觉得“学习比较忙”,他并没有勤工俭学的打算。大部分空闲时间,他都在学校 的运动场上、天台上逛来逛去,询问喝完水的同学“瓶子还要不要了”。他甚至还时不时 地凑到宿舍边的垃圾桶里翻来翻去,从里面找出一些能卖的东西。慢慢地,班上的同学也 会把喝完的瓶子直接拿过来,放在宿舍阳台一角的纸箱里。 “一般10个啤酒瓶能挣5块钱,矿泉水瓶便宜一些。”他说。捡瓶子的时候,有人会投 来异样的眼神,而胜利就在心里“当他们没看见”。 在同学的回忆中,韩胜利并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一名同班女生甚至想不起来两人说过 什么话。同宿舍的其他5位室友有5部手机、3台电脑,还有mp3——在来到城市之前,胜利 连见都没见过这些东西,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宿舍里那部没人用得着的座机电话。 李军虎常常觉得,胜利是一个很压抑的孩子,几乎没有主动跟他说过一句话。在长达 一年的拍摄时间里,他们私下里很少聊天儿。不过有一次,在宿舍楼顶的天台上,韩胜利 捡完矿泉水瓶,看着远处的高楼,轻轻地说:“我想留在城市,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多了, 生活条件、交通、文化,都比农村好。” “你觉得你能留在这儿吗?”李军虎问。 “我想……应该差不多吧。”韩胜利说。 父亲的乐观情绪也许感染了他,也许,也让他多了些压力。韩培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 这样一段繁复缠绕的句子,有时,也会念给儿子听: “我儿胜利啊,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 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父亲再支持你,也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如果你学习 再好,父亲没有能力支持你,你也是不可能上大学的。这都是要靠你的努力,修好你人生 的道路,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这位骄傲的父亲用各种方式传递自己的幸福感,他甚至每年都会给自己和工友租住的 宿舍房编一幅对联,有时候强调“自己勤劳是靠山”,有时候希望“智慧修出光辉道”。 在2006年年中的时候,他甚至兴冲冲地把来年的对联都拟好了。 “在家创业业成就,出门求财财到手。”他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着,“大家看有什么 意见?这个切合实际不?” 在大通铺的另一侧,工友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打牌,没有人扭头。韩培印依然乐呵呵地 坐着,自顾自地说道:“横批我想写……‘感谢上帝’。” 现实就是这样,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后,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 北京去好好玩几天,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 除了无与伦比的自豪感,韩胜利4年大学的经历,也给韩家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 每次坐汽车回家的时候,韩培印都会从城里抱回来些东西,比如成箱的方便面,或者 大袋的糖果。久而久之,胜利的母亲在家里开起了全村第一个小商店,把这些城里抱回来 的东西拆着卖给邻居们,挣点小钱。 因为胜利的关系,这个商店也有了些令韩培印骄傲的感觉。他甚至直接用儿子的名字 命名商店,并且把“胜利商店”几个大字印在了商店的招牌上。 当商店的经营渐入佳境的时候,胜利大学毕业的时间也慢慢临近了。这让韩培印几乎 有一种马上要“解放”的感觉——4年的时间,一边出卖劳力,一边四处借钱,他觉得自己 已经被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现在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你像燕子一样要起飞了。”他对儿子说,“咱们农村人没 有后门,亲戚朋友也没有当官的。你要自己走出去,不能再靠别人了。” 可就业的形势却让人无法乐观。李军虎说,西安每年有几十万名大学毕业生同时找工 作,对于这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内陆城市,就业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 更何况,胜利似乎并没有做好找工作的准备。2006年年初,胜利第一次参加了人才招 聘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现场,他穿着灰色的运动服,挨个走近每一个摊位,看一看,又 转身慢慢走开。两个小时内,他没有递出一份简历,甚至根本没有讲出一句话。 当他皱着眉头走出招聘会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李军虎忍不住了:“你觉得怎么样?” “还可以吧,有几家公司招通信专业的。”韩胜利说。 “可我看你一直没说话啊?”李军虎觉得自己简直恨不得揍他一拳,“你知道自己最 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韩胜利淡淡地笑了一下:“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说话,性格内向了一点。” “原来你知道啊!”李军虎很生气,可他转念想想,按照韩胜利的性格,这样的结果 也是正常的。 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找工作的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了。一直在村里留守的母 亲开始担心,儿子毕业了拿着行李再回村里劳动。“咋办啊,我的天,咱村里人都会笑的 ,说你白念了。” 曾经“热门”的通信专业也不像传说中那么好找工作了。各个学校扩招培养的学生数 量已经超出了市场需求,韩胜利听说,有些单位招自己这个专业的员工,工资只能给五六 百元,勉强够住够吃。而他想,这个数字是能够接受的。 “实在找不到工作,人家给300块也行啊,先给人家干着。”他轻轻地说,“哪怕人家 不给钱呢,先给人家干着也可以啊。” 可没过多久,他又焦虑了起来。“万一真找不到工作,你一分不要给人家干,那生活 费咋办,住宿费咋办?还要跟家里拿钱的话,说不过去。”他说着,撑大了眼睛,仿佛要 忍住眼眶里的泪水,“感觉给我爸没什么交代。” 韩培印却依旧是乐观的。他始终觉得,无论如何,“大学生”总是一个光鲜的身份, 不可能面临没饭吃的问题。随着胜利毕业时间的临近,他开始越来越细致地编织自己的梦 想,并且换掉了已经写满的笔记本,写在了一个新的黑色本子上: “明利(老韩的大女儿),胜利,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60岁前 后,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北京去,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到北京一定好好玩几 天。现在我们大家,胜利你要好好学习,明利要好好过日子,你妈好好管家务,我在西安 好好挣钱,争取有那么一天。” 他并不知道,胜利此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导购啊、服务员啊、保安啊都行, 只要别人能要我。”韩胜利说,“现实就是这样,找不到工作就要接受它。” 那时不读书,给娃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 “我不可能再活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 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不是漫长的,而是 飞快的。” 韩培印已经老了,他时常会很自然地想到死亡。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不可能再活 50岁,大概能再活20年吧。20年是多么的快啊,在我30岁以前,总觉得人生的路是漫长的 ,曲折的,可我现在才觉得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但不是漫长的,而是飞快的。” “大约再有20年,就是我人生的终点站,到那时我要说,再见了,我的人生,再见了 ,我的儿孙。写到这里,我的眼泪一点一点地落下来……” 在镜头前念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年过半百的父亲控制不住地哭了。 最终,他的美丽梦想还是破灭了。儿子胜利在毕业后找了一份去青海的工作,试用期 每个月拿600元的工资,在野外帮当地的单位铺通信光缆。老韩算了算,这收入还没有自己 在西安打工挣得多。 “我本来想着,大学生毕业了,工作肯定会在办公室里,而且有空调……”韩培印嚅 嚅地说着。 很难再在这位父亲的脸上找到先前那种骄傲的神色了,但他却没有太多时间用来哀伤 ,儿子上大学欠下来的钱还有两万元没有还清。在儿子出发去青海之后,他一个人还要孤 零零地留在这座城市里,打工赚钱。 在那个黑色的小本子上,他写下自己的姓名和详细地址。他总担心自己万一突然出了 什么意外,“谁知道我是谁?” 他开始时不时地后悔,自己为什么让儿子选了这样的专业,又后悔,也许当年根本不 应该让儿子读书。邻居们甚至时不时对他讲:“当年不让娃上学,给他买个三轮车,现在 也发了!” 这个原本贫穷的家庭正在慢慢步入正轨,连家里那个因为儿子上学而办起来的小商店 也越办越好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超市,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可儿子胜利却成了 夫妻俩心头一根拔不掉的刺。他们把招牌上儿子的名字偷偷抹掉,把“胜利商店”改成了 简单的“商店”两个字。 事实上,连韩胜利自己也似乎想抹掉过去的记忆了。当记者辗转找到他新换的手机号 ,提出希望采访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下,说:“对不起,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工作了3年之后,胜利辞职,在西安重新找了份工作,工资也涨到了1500元。不过,在 他的同学看来,这仍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数字。 这个曾经是全家最大骄傲的儿子,如今也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韩培印担忧他迟迟没 有结婚,更何况,因为高考结束后迁走了户口,他原有的9分耕地已经被收回。也就是说, 胜利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到农村种地了。 12月8日,当李军虎再一次来到韩家,拿出照相机,想拍张照片的时候,原本会对着镜 头微笑的母亲突然崩溃了,她大叫着让放下照相机:“这么丢人的事情,有什么好拍的! ” 李军虎不知道韩家什么时候能从这样的阴云中解脱出来。在纪录片《父亲》放映的过 程中,很多观众都被过去那个乐观、善良、朴实的韩培印打动了。在清华大学,一位男士 在提问交流环节“哭得死去活来”,平复了好一阵,才哽咽着举起了话筒。 “我想说,我当年来到北京时跟小韩一模一样,但今天,我是开着奥迪A8来的。”他 说,“我只想证明一件事,胜利并不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 当然,李军虎也听到了些不同的意见。一位法国影评人看完了全片,觉得匪夷所思, 连声询问李军虎,老韩“是不是疯的”,“我实在无法理解他的行为。” 李军虎想了想,告诉他:“在你们的文化里,他也许是个疯狂的父亲,但在我们中国 的文化中,他是一位勇敢的父亲。”勇敢的父亲,正是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字。 更多人对老韩手中的笔记本充满兴趣。有的观众甚至还给李军虎寄来了一些同样的黑 色笔记本,希望他能转交给片中的这位父亲。 他们并不知道,老韩已经很久没有打开那两个黑色的笔记本了,他开始怀疑,念书写 字并不是一件值得嘉许的事情。连他那个中学毕业、在深圳打工的女儿,一个月也能挣三 四千元——足足是儿子的两倍。 “以后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有人问他。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他叹了口气说。 事实上,从西安回到家里之后,他再没有写过什么东西,甚至连把笔记本拿出来都不 愿意了。年初的时候,他曾经想在本子上写点什么,再跟儿子谈谈人生,可看到大学毕业 5年后,儿子情绪低落的样子,他最后什么也没有写出来。 【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上什么大学了 上西安交大的工科专业,总能回本吧 如果二流杂牌,那就认命吧 -- 02年入学,06年出来还找不到工作、、、【 在 youngs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指望学校教你知识,但不要奢望给你智慧和勇气。 孩子的智慧,一半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半是社会上锻炼出来的 大学只是半个社会,一方面提供很多机会让你锻炼,另一方面也是避风港。 上大学前父母如果没有教给孩子足够的智慧和勇气,那孩子在大学里就只能做4年避风港里 的小船。 所以上完大学感觉无用的,一方面反省反省自己,一方面怪怪自己爸妈吧。 -- 只是父亲伟大,他儿子只是去了大学,根本没学到什么不说,自己的性格眼界根本没有拓 宽,只是想做个城里人,可惜连去做去争取的勇气都没 -- 说的好,怪爸妈,怪自己,怪学校,就是不能怪社会 存在即是合理么,饿死的都是自己活该,病死的都是自己身体素质不好 -- 物竞天择! 没办法啊!再怪社会有什么用呢?我们这些人,改变不了这个现实,那就只能接受这个现 实! 现在看到一些不平事,就只能安慰自己,也许上辈子他们欠债了吧! -- 我也在想,怎么06年就找不到工作了呢 -- 主要还是他自身的性格问题吧,不然06年那会儿,工作应该还没那么难找吧。。。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