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济医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健康医学发展与创业国际研讨会成功在波士顿举办
medjaden 2017-7-13 16:18
健康医学发展与创业国际研讨会 成功在波士顿举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这所由德国人宝隆博士创办的医学院迎来了110年诞辰。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会于2005年成立,为了和母校校庆配合,海外校友总会决定在美国的发源地波士顿举办庆祝母校诞辰110周年暨首次海外校友联欢会。于是,这个有着110年悠久历史学校的校友们从欧洲、澳洲、美洲、亚洲等地纷纷飞往波士顿。 6 月18日,波士顿不仅迎来了美丽的父亲节,同时也迎来了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美中医学交流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校友会共同举办的“健康医学发展与创业国际研讨会”。 大会筹备委员会 向惠云(主席)、夏华向、汪尔佳、卢刚、卜夏、覃刚健、汪策、杨晓樱、胡克勤、刘恒意、王冰、张澜静、李欢成、程汉涛,洪智勇、张克明、张政、赖志伟、沈世乾、王刚、滕嘉敏、沈四九、李百涵、章旭杰,廖端平、陈素描、蒋放、丁虎、刘红梅,向前、朱少纯 会议由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正教授、儿童创伤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著名创伤救治专家向惠云博士主持,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校友会会长、青春百岁健康管理(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先生做开场报告,希望依托校友,尤其是海外校友资源把武汉与世界连接起来,积极响应武汉市硚口区政府引智回汉号召,积极参与硚口区政府招智招商健康项目,共同打造环同济健康城。 此次会议上,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副主席夏华向表态会积极响应武汉政府,携手打造环同济健康城。夏华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客座教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客座教授、现任多位杂志主编。迄今为止夏教授已在 JAMA,Gastroenrology,Gut 等多家国外著名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17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夏教授于2005年创办高技术服务品牌——美捷登,经过12年的发展,美捷登旗下现有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易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华誉出版社三个企业,从不同方面为生物医药研发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美捷登“科研人才培养项目”正在火热招募中,志为科研学者提供更加专业、更具方向性、更有针对性指导,夏华向教授表示还将打造一个生物医药资源及学术大数据交流平台——易研通,为建“环同济健康城”作出贡献。 武汉光谷企业家合照(右一为夏华向教授) 夏华向教授发表精彩演讲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副主席、在中国武汉光谷创业成功的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夏华向教授表态说,他们会继续担当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和武汉同济校友会的桥梁,为同济医学院校友服务。 左为同济医学院消化科张锦坤导师的关门弟子郝莹与夏华向教授合影 1985级研究生同学合影留恋(右侧第一排为夏华向教授) 同济医学院80级医疗系二大班同学合影留恋(中间为夏华向教授)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 2017 年波士顿会议 致谢信 感谢所有为活动提供 Carpool 的校友们,尤其是夏华向校友连续四天陪同囯内校友张明、邱小益和曾建华并负责接送。 谢谢大家 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
4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5 ISMRP大咖专访】夏华向:“做真研究,出新成果,发好文章
medjaden 2015-11-4 09:35
2015 年 10 月 17-18 日,由华誉出版社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暨第十九期同济医学论坛》于武汉隆重召开, 324 名国内外专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盛会。 在《第一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暨第十九期同济医学论坛》上,深受丁香园站友爱戴的夏华向教授的演讲题目为《 SCI 论文与科研评价》,该报告受到参会听众的广泛好评。 夏教授指出 :原本用来评价期刊质量的《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自 80 年代末以论文质量的评价工具引入中国后,对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将发表 SCI 论文作为科研评价核心的,乃至唯一的指标。这一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产生了强烈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催生了 SCI 论文热和论文编辑公司的繁荣及乱象。显然,将 SCI 论文作为唯一、绝对的指标是不利于整体科研发展的。故有人戏称之为 “ Stupid Chinese Idea ” 。然而,纵观中国香港和其他国家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组成,我们发现 SCI 论文在世界范围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 SCI 在中国虽不能说是 Smart Chinese Idea ,也绝不是 Stupid Chinese Idea ,它仅仅是一个 Simple Chinese Idea 。 《医学研究与发表》通讯员:目前国内外的会议很多,由美捷登联合华誉出版社举办的首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非常成功,您认为举办本次大会有何现实意义? 夏华向教授 :目前国内外的医学会议和论坛很多,但大都是关于某个专科或交叉学科的,还没有举办过有关医学研究和发表的研讨会或论坛。医学研究和发表涉及到的领域和方面比较广,包括:课题设计和实施,基金申请和管理,科研管理,科研合作,科研评价,科研人才培养,论文撰写与发表,以及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医学研究和发表涉及到的部门和机构也比较多,包括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尤其是医学院校和医院科研处或科研科、研究生处以及各一级科研单位和团队,以及各类为科研实施与论文发表提供服务的公司和出版社或杂志社。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管理条例和法规,但在科研和论文发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科研水平不高、重复科研、科研评价体制欠完善,尤其是科研伦理的忽视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累禁不止。所以,这次首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云集国内外知名教授和科学家、著名英文杂志主编或副主编、大学或医院的科研主管领导、论文编辑公司的编辑和专家、出版商、医药及科研相关企业的代表以及广大临床及基础医学研究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旨在建立一个让中国医学研究工作者了解、交流和提高医学科研管理,课题设计及英文论文撰写技能的平台,并借此建立广泛的科研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期望通过强调学术不端行为给科研人员本人,单位和国家科研声誉带来的严重影响,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因此,我相信本次大会将在中国为 “ 做真研究,出新成果,发好文章 ” 发出正义的呼声,为中国医学科研和发表的进一步规范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学研究与发表》通讯员:请您简要介绍下本次高峰论坛的成果有哪些? 夏华向教授 :本次由华誉(即 Xia He )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协办的高峰论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成果: 1) 成功邀请到国际知名临床和基础医学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如 JAMA 的副主编 Edward Livingston 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编委照日格图教授、 Angiogenesis 主编 Arjan Griffioen, Current Cancer Drug Targets 主编张瑞稳教授,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Hepatolog y 主编 George Yung-hsing Wu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余超红主任, MolecularTherapy Methods Clinical Development 副主编王冰教授等。他们每个人都为听众带来了精彩且非常适用的有关论文撰写与发表的专题演讲。 2 ) 这次高峰论坛也得到了许多科研机构,尤其是大学附属医院领导的积极响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红院长,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彬院长,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何兴祥院长,以及各医院的科研处和科室主任参加了本次论坛,他们与参会代表分享了医院科研管理及科研人才培养的经验,并深入探讨了医院科研管理及科研人才培养相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 Journalof Interventional Gastroenterology 主编李兆申教授亲自制作视频祝贺本次高峰论坛的召开,并委托杜奕奇教授做了临床研究生培养的精彩演讲。 3 ) 这次高峰论坛除了主办单位华誉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协办单位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还得到了国内数家颇有声誉的科研与发表有关企业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张秀梅副总经理,广州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董事李强副总经理,西安东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晁晓东总监,上海长青藤编辑中国区张科宏总裁参加了高峰论坛,并作了医学研究与发表相关演讲。过去 10 多年,这些企业为中国医学研究与发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无疑让医学科研人员进一步认识这些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并借助这些企业的资源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4 ) 除了这次主办和协办单位来自美国和中国香港外,英国 Systematic Review Solutions 有限公司也给予了支持和赞助。而且,大部分主题演讲嘉宾来自美国,荷兰和中国台湾。因此,这充分体现了这次高峰论坛的国际性。我相信,这次会议将会为今后的《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 我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自始至终地给予了这次高峰论坛大力的支持和协助,并将之列为第十九期《同济医学论坛》。华科大副校长兼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亲自出席并为之致开幕词。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作为共同协办单位也不遗余力支持本届高峰论坛。校友会主席汪尔佳,副主席王冰和董事沈世乾齐齐参加并演讲。因此,这次论坛不仅满足了我本人长期渴望为母校做实事的愿望,更加强了母校与海外校友的联系和了解。 6 )本次高峰论坛最后,也是最有意义的成果就是在会议闭幕前成立中国英文科技论文编辑联盟( ASEC ),并现场宣读 “ 关于制订《中国英文科技编辑行业规范》的倡议书 ” 。这份倡议书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自喻。我相信,这次高峰论坛将因为这份倡议书而成为中国医学研究与发表的一个里程碑。 《医学研究与发表》通讯员:这次会议上,您演讲的题目是《 SCI 论文与科研评价》,您选择这一题目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想向大家传达一个怎样的信息? 夏华向教授 :中国一直在寻找一种客观、公正、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科研评价系统。目前,发表在被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收录的杂志上的论文(简称 SCI 论文)已被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纳入为核心,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对此,有人表示不满,并称之为 Stupid Chinese Idea (愚蠢的中国想法)。究竟是 Smart Chinese Idea ( 聪明的中国想法 ) ,还是 StupidChinese Idea? 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国家的科研评价模式。单一模式的有英国的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 、荷兰的 Standard Evaluation Protocol ( SEP )、和丹麦的 The Bibliometric Research Indicator(BRI) system 和澳大利亚的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 ,多层次的有美国和法国,而德国则由同行评议即可。这些评价系统综合了多种科研成果。 SCI 论文及其被引用数是所有这些评价系统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尽管完全基于 SCI 论文的评价系统谈不上是 Smart Chinese Idea ,但绝不是 Stupid Chinese Idea 。目前仅仅是 Simple Chinese Idea 。 《医学研究与发表》通讯员:很多医生对科研论文写作发表感觉到很有压力,认为这是积累临床经验外的一个负担,您认为科研写作发表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两者存在矛盾吗? 夏华向教授 :我非常赞同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说的一句话: “ 医生是天然的研究者 ” 。他将医生分为三类:即临床行医者(医匠)、科学行医者(医师)和医学科学家(医帅)。虽然这三类医生都可以在各自岗位发挥救死扶伤的作用,但只有后者的科研工作才能促进医学新知识的积累,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我一向认为,在大型医院,尤其是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医生必须从事科研工作。从社会整体角度讲,如果这类大学的医生都不去从事医学科研,那么医学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从医院角度来讲,这类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必须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医院医疗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必定下降。从医生个人角度上讲,医生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必须要阅读大量国内外最新的相关医学文献。这不仅有助于医生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手段,而且更能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医生的医学新知,包括最新的诊疗技术、临床指南和共识等,并使之运用于临床工作,最终惠及病人。同时,医生在科研过程中能建立科研思维,更善于观察临床现象并能通过现象去研究本质。因此我认为,科研是大型医院的医生应尽的职责,科研和临床不存在矛盾。相反,两者可以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医学研究与发表》通讯员:近期出现了多次撤稿事件,对于科研发表伦理和学术规范问题,您对中国年轻医学科研学者有哪些建议? 夏华向教授 :近年来,在中国医学研究和论文发表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行为。今年 3 月和 8 月, BMC 和 Springer 出版公司相继撤销了 100 多篇论文,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作者。主要原因是有些编辑公司全权代理作者投稿,但在投稿过程中投机取巧,做了虚假的同行评议。不久前,听说某军医大附属医院的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并深得导师和领导的喜爱的博士生,原本准备毕业后留校的,但因其发表的论文被怀疑有虚假的同行评议而被撤,导致其博士答辩资格被取消。这仅仅是众多的极其惨痛教训的案例之一。 我常常告诫研究生和年轻的科研人员,做科研、发论文来不得半点马虎。发表出来的论文,白纸黑字,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如剽窃,虚构,篡改、重复发表等都不应存在。否则, 5 年、 10 年、甚至 20 年后都有可能被人发现和举报,尤其正当你即将功成名就,为众人关注之时。这类例子可真不少。所以,大家要踏踏实实搞研究,坦坦荡荡发论文。如果需要编辑公司的帮助,最好找信誉良好的,并且作者自己一定要对论文的学术性把关,亲自主导论文撰写和投稿的全过程。 《医学研究与发表》通讯员:作为国内论文编辑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您对中国英文论文编辑行业的发展现状有何思考?对未来有何期待? 夏华向教授 :英文论文编辑行业在国外早已存在,并为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发达的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南韩等,几乎每一位主要科研者( Principal investigator )或研究团队都会相对稳定地与某个编辑公司合作,从学术和语言上得到编辑公司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通常日本学者的口语很烂却能发表很多高质量论文的原因之一。 国内的英文论文编辑行业起始于 21 世纪初。在过去 10 多年里,正规的英文论文编辑公司为各研究单位和科研人员在论文发表上提供了实质上的帮助,并越来越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肯定。然而,目前国内已注册的和非注册的大大小小的编辑公司和论文服务网不下千家,绝大多数号称可以提供英文论文编辑服务,但实际上具有学术背景且真正有能力提供 SCI 论文编辑服务的正规公司就那么几家。许多公司并不拥有合格资质的学术和语言编辑,有些甚至就是皮包公司。这些公司先采用欺骗、误导等手段赢得客户,然后提供劣质服务,甚至从事论文买卖业务。这些公司的存在造成了中国英文论文编辑行业的乱象,助长甚至直接导致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国科研和科研人员在国际上的声誉。因此,有必要整顿中国英文论文编辑行业,使之更加成熟和规范。 这次高峰论坛最有意义的成果就是:正式成立了具有行业自律性质的中国英文科技论文编辑联盟( The Alliance for Scientific Editing inChina , ASEC )。这个联盟由美捷登,长青藤,理文编辑,意得辑,英论阁和 LetPub 6 家历史比较悠久并在国内颇具声誉的编辑公司组成。该联盟将制订《中国英文科技编辑行业规范》并承诺将严格按照该规范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科研与发表相关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我相信,其他各正规编辑公司也会积极响应该行业规范,并将之纳入到他们的业务中,从而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整个英文论文编辑行业的规范化。 同时,我也期待国内有关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正视国内科研和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重视正规编辑公司促进国内科研发展与进步的潜能以及不良编辑公司可能为国内科研带来的危害性,积极参与英文论文编辑行业的整顿、主动指导该行业的规范化,并与业届领袖一道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监管机制。 我坚信,中国科研前进步伐不会停止,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科研论文编辑服务的需求定将日益增加。而此,作为一种新型行业,中国英文论文编辑行业只会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成熟,对中国的科研发展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一句话,我对中国英文论文编辑行业有信心! 夏华向教授个人简介 : 夏华向, Journal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临床与转化肝脏病学杂志)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副主席。著名消化内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幽门螺杆菌,胃癌,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等、肿瘤、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临床试验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客座教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客座教授、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客座教授。夏教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该校获医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夏教授任曾担任 Alimentary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和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编委。现任 Medicine 和 Gene 杂志学术编辑和 World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杂志编委。夏教授是 100 多家生物医学杂志的特约审稿人。迄今已在 JAMA , Gastroenterology , Gut 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 17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50 余篇,著书 1 本,并参与编写过论著 10 余部。曾被选为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员,还受邀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担任评委。夏教授拥有非常丰富的 SCI 论文写作、编辑和发表经验。作为丁香园论坛的中级战友 (DXY-ID, 夏老师 ) ,常年坚守在丁香园论坛,其在论文版的帖子 “ 如何回复编辑和审稿人暨友情修改回复信 ” ,深受广大丁香园站友的喜爱。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ISMRP高峰论坛首倡中国英文科技论文编辑行业规范
medjaden 2015-10-30 11:15
2015 年 10 月 17 日至 18 日,由华誉出版社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美捷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国际医学研究与发表高峰论坛暨第十九期同济医学论坛》于武汉隆重召开, 324 名国内外专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盛会。 本着“做真研究、出新成果、发好文章”的理念, 34 位来自海内外的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以及国内三甲医院院长等专家教授在 17 日和 18 日的上午分别围绕“科研与发表”的主题,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基金申请,学术评价,课题设计,临床试验开展,论文写作与发表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及建议; 17 日下午共设“课题设计、基金申请与研究实施”、“论文写作与发表”、“医学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三个分论坛,从务实的角度,接地气地探讨了如何做好科研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18 日下午“科研与发表支持”的专题也吸引了对科研合作平台及医学论文编辑公司感兴趣的参会专家。 17 日主论坛会场照片 美国医学会杂志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Medical Association , JAMA ) 副主编 Edward H.Livingston 教授的演讲《 What Editors Look for in Clinical Trials JAMA for Chinese Readers 》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在演讲中, Livingston 教授介绍了 JAMA 是如何运作的, JAMA 选用的文章类型,投稿到 JAMA 文稿的送审程序,以及常见的拒稿原因等等。最鼓舞人心的消息莫过于据 Livingston 教授介绍 , 因 JAMA 有严格的评估和审稿程序,故不会受近年来出现的中国学术界学术不端事件、特别是今年连续出现的三起国际出版集团对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撤稿情况的影响,仍将继续欢迎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 , NEJM ) 唯一中国编委照日格图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审稿的要求和方法探讨》,从审稿专家的角度为大家揭示了英文医学期刊,特别是高影响力的期刊对稿件的基本要求。照日格图教授分析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医学科研的知识技能的不足,以及英语教学不系统规范、不实用。他进而指出英文医学期刊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审稿人的诸多要求,比如:在审稿过程承担“教育者”的角色,耐心指出稿件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使论文语言水平很差,审稿人也应耐心地阅读稿件,领会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血管生成 ( Angiogenesis ) 杂志主编 Arjan W.Griffioen 教授为大家带来了《 The Do's and Don'ts in Scientific Writing; an Editor-in-Chief's Perspective 》的演讲。 Griffioen 教授指出,一篇科学论文是为两类读者所写,一是专业的审稿人,二是论文杂志的读者们;为了被审稿人接受,同时能够为读者所用,一篇科学论文应该精确并具有说服力。 Griffioen 教授从文稿的各个部分讲起,为参会者详细介绍了一篇科学论文在论文写作、投稿与发表等重要环节中的应当注意的事项。 深受丁香园站友爱戴的夏华向教授为参会者带来了题目为《 SCI 论文与科研评价》的演讲。他分析了 SCI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 SCI 论文发表的现状,详细介绍了英国科研评价系统(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RAE )以及目前其他西方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及其优缺点,并强调了 SCI 论文在科研评价中的重要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主席,美国默沙东药物研究所资深硏究员汪尔佳教授在《为何药企主导的临床研究往往发表在高分杂志上?》的演讲中,回顾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过程,对当代生物药界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方向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与讨论了制药企业面临的三项选择:小分子药物与大分子生物药的开发选择,罕见病与常见病靶向选择,多次用药和长效药物的制剂选择。通过个案分析预测了未来十年生物医药发展的方向,同时探讨了临床研究的结果与高分杂志发表的辨正关系。 除了主论坛各位大咖精彩纷呈的演讲, 17 日及 18 日下午的分论坛也是人气爆满,各位嘉宾老师的演讲也是妙语连珠,让参会者受益匪浅。 分论坛一“课题设计、基金申请与研究实施”。 分论坛二“论文写作与发表” 分论坛三“医学研究管理与人才培养” 分论坛四“科研与发表支持” 本次高峰论坛最具重大意义的成果出现在闭幕前,美捷登主席夏华向教授宣布成立由美捷登、长青藤、意得辑、理文编辑、 LetPub 、英论阁六家英文科技论文编辑服务公司组成的 中国英文科技论文编辑联盟( The Alliance forScientific Editing in China, ASEC ) ,并宣读由这六家公司负责人签署的《中国英文科技编辑行业规范》的倡议书。这是科技论文英文编辑行业在中国首次提出职业规范化的倡议,并得到了多家业内同行的积极响应。这一联盟旨在促进中国英文科技编辑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切实提供高质量论文语言服务,使中国科研成果走向世界,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科学家找到筛查肿瘤再生细胞新方法
xuxiaxx 2012-7-16 15:18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为什么现代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通常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为什么化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 癌症 会复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 学院汪宁教授与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部分答案。其论文《软三维纤维蛋白可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筛查与生长》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在《 自然 ·材料》上发表。 这项研究是汪宁带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生物 医学工程系的细胞生物力学与再生医学实验室和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细胞分子力学实验室,以及黄波带领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肿瘤免疫实验室合作,通过细胞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 干细胞 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一种分离和培养肿瘤再生细胞的新方法。 汪宁介绍说,大部分癌细胞并不致命,癌症的致命元凶是肿瘤再生细胞,它们生命力顽强,一旦在人体潜伏下来,就会增生形成恶性肿瘤,导致死亡。肿瘤再生细胞的潜伏期和生长周期都长,并不断增生,最终形成恶性肿瘤。如果将普通癌细胞比喻为工蚁,肿瘤再生细胞就好像是蚁后。 多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利用各种办法来筛查“蚁后”。汪宁介绍说,以前筛查肿瘤再生细胞的方法都存在一定不足,而他们的新方法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他们已成功进 行 了8种不同癌细胞的实验。 他和团队在对黑素瘤肿瘤再生细胞的机理研究中发现,这些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独特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很强的抗(化学药物诱导)凋亡能力。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初步解释为什么有些癌症会复发,有望揪出深藏不露的“蚁后”,找到癌症致命的元凶。“将肿瘤再生细胞筛查出来,就可以深入研究它们,这对癌症诊治和研发抗癌药物很有帮助。”汪宁说。 来源:中国科技网
1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科学家找到筛查肿瘤再生细胞新方法
xuxiaxx 2012-7-16 15:06
为什么现代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等通常无法杀死全部的癌细胞?为什么化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癌症会复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汪宁教授与同济医学院黄波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部分答案。其论文《软三维纤维蛋白可促进肿瘤再生细胞筛查与生长》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在《自然·材料》上发表。 这项研究是汪宁带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细胞生物力学与再生医学实验室和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细胞分子力学实验室,以及黄波带领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肿瘤免疫实验室合作,通过细胞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干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了一种分离和培养肿瘤再生细胞的新方法。 汪宁介绍说,大部分癌细胞并不致命,癌症的致命元凶是肿瘤再生细胞,它们生命力顽强,一旦在人体潜伏下来,就会增生形成恶性肿瘤,导致死亡。肿瘤再生细胞的潜伏期和生长周期都长,并不断增生,最终形成恶性肿瘤。如果将普通癌细胞比喻为工蚁,肿瘤再生细胞就好像是蚁后。 多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利用各种办法来筛查“蚁后”。汪宁介绍说,以前筛查肿瘤再生细胞的方法都存在一定不足,而他们的新方法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他们已成功进行了8种不同癌细胞的实验。 他和团队在对黑素瘤肿瘤再生细胞的机理研究中发现,这些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独特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很强的抗(化学药物诱导)凋亡能力。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初步解释为什么有些癌症会复发,有望揪出深藏不露的“蚁后”,找到癌症致命的元凶。“将肿瘤再生细胞筛查出来,就可以深入研究它们,这对癌症诊治和研发抗癌药物很有帮助。”汪宁说。 来源:健康报网
1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调查称9成婴儿补钙 专家称钙蓄积增肾结石风险
xuxiaxx 2012-3-13 13:09
  【权威观点】   正常新生儿半岁内无须补钙   对此,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学教授曾繁典直言,中国人并非都缺钙,过量补钙可能蓄积过多而中毒,并增加肾结石风险。   曾教授介绍,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占人体体重的1.5%至2%。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存在于体液及软组织中。我国每天钙标准推荐量:6个月以下婴儿为400毫克,6个月至3岁为600毫克,3至11岁为800毫克,11至13岁为1000毫克。   为预防因婴幼儿缺钙发生佝偻病,首先应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每100毫升含钙34毫克,钙磷比例为2:1,较牛乳易吸收。即使是人工喂养,每1000毫升的配方奶粉应含330—940毫克的钙,只要奶粉合格,宝宝吸收正常,也没有必要额外补充钙剂。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9成婴儿   都在补钙   最近,一项调查激起诸多媒体大讨论:近九成家长会接受医生建议,在宝宝6个月前就开始给孩子补钙。在一些人眼中,中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缺钙。   宝宝咳嗽以为是缺钙,头发少以为是缺钙,半夜哭闹还以为是缺钙……九成妈妈都为孩子购买了花样繁多的钙片、钙粉、液体钙,成为当今中国一大奇观。   昨日,甚至有媒体报道,杭州多个宝宝吃了某款补钙产品后,莫名奇妙地缺钙,患上了无法逆转的佝偻病。   【专家建言】   其实药补远不如食补   协和医院营养医师蔡红琳介绍,即使需要补钙,也应优先食补或通过日照的方式。每天不妨抱幼儿日光浴2小时,只有遇深秋严冬,日照时间短,才需要口服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另外,食物补钙也是很好的途径,海产品含钙多,如鱼、虾皮、虾米、海带、紫菜;豆制品、奶制品、鸡蛋都含钙丰富,蔬菜如金针菇、胡萝卜、小白菜、油菜也可提供钙质。 来源:健康报网
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院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医药卫生学部),试试你的眼力看看谁能
fuhonghai 2011-7-3 21:11
中国工程院今天公布第二轮院士候选人名单,医药卫生学部共有21(21/69)人进入到最后的评选阶段,直到12月上旬公布结果。 1.丛斌,法医学,河北医科大学 2.樊嘉,肿瘤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韩德民,耳鼻咽喉科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4韩雅玲(女),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5黄从新,心血管病湖北省人民医院 6黄璐琦,中药资源与鉴定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7黄跃生,烧伤外科,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郎景和,妇产科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9李兆申,消化系统病,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10.罗永章,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清华大学 11马丁,妇产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2钱忠明,药理学,香港理工大学 13沈祖尧,消化系统病,香港中文大学 14田志刚,免疫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王广基,药理学,中国药科大学 16王学浩,普通外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徐建国,医学微生物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8.于金明,肿瘤学,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19.詹启敏,医学细胞生物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20.张志愿,口腔颌面外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1.赵春华,医学细胞生物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2009年医药学部共增选7人。 程 京,清华大学医学院 丁 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付小兵,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廖万清,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吴以岭,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 周良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临床工作的有廖万清、周良辅两位,分别为皮肤病和神经外科专业。 根据往年的形势今年增选人数不会超过10人,工作在临床的可能会稍有增加。试试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能最终当选!! 我先分析一下: 外科系统: 韩德民 黄跃生 郎景和 马丁 王学浩 张志愿 外科系统可能会上2个,大外科系统的会上一个,小外科上一个。我选郎景和,张志愿。一个妇产,一个口外 内科系统: 樊嘉 韩雅玲 黄从新 李兆申 沈祖尧 于金明 内科系统可能也会上2个,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沈祖尧很有戏。如果沈有戏,那么李兆申教授可能会落选。最终我选沈祖尧,樊嘉 基础医学系统: 剩余的大部分都是基础医学的,当然还有法医学的丛斌教授,可能法医学现在还没有院士入选,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罗永章,詹启敏我选这两位。 现在共有6位入选,本着一个原则相同专业的只会上一个,09年增选专业的不会再次增选。看看大家都选谁,试试你的眼力!!
4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会议预报----血液科 2011年
xupeiyang 2011-7-1 07:41
http://meeting.bimtdoctor.com/meeting_s.aspx?sid=11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 2011年11月24日在 湖北 武汉 召开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承办。 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血液学专家就目前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专题讲座,将就血液学基础、临床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广泛的交流,参会者可获得国家继续教育学分和论文证书... ISBT(国际输血协会)第22届亚洲地区大会 2011年11月20日在 台湾 台北 召开    ISBT(国际输血协会)第22届亚洲地区大会将于2011年11月20-23日在台湾台北市举办。ISBT大会的前一日,即2011年11月19日增设“第22届华语论坛”环节,会期一天。计划邀请全世界华人输血界同仁、专家,以华语来进行演讲,以此能为与会的华人建立一个更利吸收知识、较易沟通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希望各单位积极投稿。 ... 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 2011年11月05日在 中国 北京 召开    分子生物学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中最为先进的实验手段之一,已经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对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定于2011年11月5日在北京召开为期二天“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学技术临床转化应用研会”。会议将邀请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会议报告。 ... 第九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大会 2011年10月21日在 广东 深圳 召开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分会经批准于2001年10月成立。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著名专家王德炳教授任主任委员,郭峰、邵宗鸿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学会定于2011年10月底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第九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会期3天。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淋巴增殖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将采取病例讨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会议内容:1、淋巴细胞发育与...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血液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2011年09月02日在 广东 广州 召开    广东省医学会定于2011年9月2日-4日召开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血液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现向各有关单位征集论文和疑难病例,欢迎广大医务人员踊跃投稿。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白血病/MDS、移植/抗感染、骨髓瘤/淋巴瘤、红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等临床与基础研究有关内容。二、征文要求:1、凡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均可投稿2、论文要求全... 安徽省第十三次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检验技术与管理学习班 2011年09月01日在 安徽 合肥 召开    为了提高检验技术、实验室管理水平,提供检验工作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我省检验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经研究,决定于2011年9月召开安徽省第十三次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检验技术与管理学习班(省级继教项目,编号:2011-11-359)。参会者经考试合格后将授予省级继教Ⅰ类学分5分。征文内容:1、临床检验:血液学、体液学、细胞形态学、血液病基因诊断、血栓与止血...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学中的应用进展研讨会暨2011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 2011年07月28日在 中国 北京 召开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学中的应用进展研讨会暨2011年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兹定于2011年7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全国多个单位的著名血液学及流式细胞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会后将举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学习班,项目编号:2011-03-04-001,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具... 血液病内科急诊处理 2011年07月08日在 浙江 宁波 召开    受鄞州人民医院委托,本会兹定于2011年7月8--10日在宁波市新舟宾馆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血液病内科急诊处理”,(项目编号: 2011-03-04-043国)暨血液病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血液病专家围绕血液病内科急诊处理进行专题讲座培训,就如何正确合理处理血液病内科急诊问题及有关进展进行讨论及详细的介绍,并进行血液病临床科研... 第十一次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 2011年07月01日在 甘肃 兰州 召开    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一次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拟定于2011年7月在甘肃兰州市举行。 会议内容包括:1)继续教育: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血液病领域的最新进展;2)大会特邀报告:特邀国内外专家相关领域专题报告;3)大会报告,从投稿的论文中择优选出;4)专题发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Frontiers of Medicine 期刊简介
mojiesheng 2011-5-6 12:23
Frontiers of Medicine 是由教育部发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的 Frontiers in China 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的 Frontiers 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之一,以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于2007年1月创刊,季刊。该刊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病研究所陈赛娟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陈孝平教授。本刊为综合性英文医学学术期刊。报道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转化研究、流行病学、中医学、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政策。文章类型分Editorial (社论);News Views (新闻视点 );Reviews and Mini-reviews (综述和短篇综述);Research Articles (原创性研究论文);Case Report (病例报告)。在出版方式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Online First)形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该刊已被PubMed和SCOPUS收录。 敬请联系 编辑:莫结胜(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话:+86 10 58556319 电子邮箱: mojsh@hep.com.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5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分社(100029)
2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肖传国出狱后首次面对媒体:称没买凶不服判决
热度 1 batudick 2011-4-2 00:55
[转载]肖传国出狱后首次面对媒体:称没买凶不服判决
   肖传国出狱后首次面对媒体:称没买凶不服判决   十年缠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肖传国与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 (微博) 之争,在半年前,以一场轰动一时的“雇凶伤人”案为节点暂告一段落:肖传国被判处拘役5个半月。因为打斗中使用了铁锤,肖传国一度被媒体戏称为“铁锤教授”。3月17日,肖传国悄然出狱。十天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办公室,肖传国出狱后首度开口,接受新快报记者独家专访,回应长达十年之久的方肖之争和这半年来命运的大起伏。    仍在旧办公室上班   3月26日,几经周折,新快报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的所长办公室里见到了肖传国。尽管华中科技大学已经解除肖传国在学校担任的行政职务,但显然,所长办公室还是他的办公场所。这是他出狱之后首次面对媒体,在见完本报记者后,肖传国又急匆匆地参加一个工作会议。当记者问及其工作动向时,肖传国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查看肖传国的微博也发现,早在3月1日,肖传国尚未出狱之时,这一实名微博已经公布了美国卫生部更新记录肯定肖传国科研继续进行的消息,为肖氏手术辩护之心可见一斑。在他的微博上,有一名病人指责肖氏手术不仅没有治好女儿的大小便,还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诅咒肖传国是刽子手……而肖传国在昨日平静而自信地回复:“别着急。如果你女儿真是病人,我会帮助你的。也只有我才能帮你女儿。”    “没买凶不服判决”   “我不服判决!我没有买凶,都是媒体造谣。”说起伤人案一事,肖传国表示,首先他认为寻衅滋事的罪名有误,其次是“我从来都没有雇凶伤人,只是亲戚看不过眼,想帮忙教训一下。我没买凶。”为此,他已经对案件提出了申诉。而另一方面,方舟子也认为判决过轻,提出了申诉。   经历牢狱之灾,又身为学者,肖传国对很多非议显得宽容平和了。比如对那些认为手术无效而一直起诉他的患者,他说:“请理解与同情那些因为做了 ‘肖氏反射弧手术’而无效的病人或家属,不论他们是否被人利用,肖传国教授希望大家在网上不要再指责他(她)们的诉求和过激行为,毕竟他(她)们得这种病己经在人生的心态、心理上留下很大的阴影和创伤,我们正常人、医生都要给他们宽容的心。”但谈及“宿敌”方舟子,他表现得则有些矛盾,既会按捺不住地怨恨 ——“一条疯狗围着你十年,你怎样也要踢一脚啊”,又有些不愿恋战、只求相安无事的退却之意。分享到:    方肖微博继续“斗”   昨晚7时,肖传国实名微博称:“我从没犯罪,更没‘认罪’。所谓‘十万买凶伤人’,‘雇凶伤人’均属造谣、诽谤。详细内情待我将手头一些国内外病人来信回复完毕后向大家公布。中国的法律也就是个笑话。中国的媒体也就是个笑话。”   晚9时许,方舟子立即对此微博做出回应:“肖传国一放出来就矢口否认自己犯罪、认罪,‘雇凶伤人’成了谣言、诽谤,中国法律成了笑话……那些全国人民都看到的认罪视频、供词全是公安局伪造的?《检察日报》前几天还发表文章要大家相信肖传国已被改造好了呢,就是这么改造的?如此嚣张,这就是重罪轻判的后果。”   向新快报记者剖析了“打人”动机,肖传国直言:    一条疯狗围着你十年你怎样也要踢一脚啊   刑满获释才10天,肖传国已经重新开始工作。   此前,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著名的教授,是“973”国家重点的首席科学家,甚至距离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仅有一步之遥。但在5个半月前,因为迈出了“报仇”的极端一步,他付出了沉重代价。沦为了阶下囚,也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片哗然。   对于在狱中的情况,肖传国不想多提。但他显然对方舟子指责其手术作假不满,也坦然向记者剖析了“打人”动机。对话中肖传国的语调平缓,温文尔雅,却又不时露出孤傲神色。   谈工作   还要去两个国家开刀   新快报:出狱后这段时间,您在做什么?   肖传国:这段时间主要是在休息。   新快报:您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计划?   肖传国:这个不用考虑,近期还要去两个国家开刀。   谈卫生部结论   我倒希望卫生部叫停   新快报:对于这个手术,卫生部组织的专家认为脊髓神经损害患者的排尿问题是一个有临床需求、技术难度很高、国际上尚未完全攻克的医学难题。利用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解决这个难题是一项探索性研究。同时认为这个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对这个技术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还要充分的论证。有媒体解读为卫生部叫停了肖氏手术?   肖传国:没有叫停,我们还准备继续做呢,这两天又来了新病人,怎么会叫停呢?我倒希望卫生部说手术是假的,叫停,闹得越凶越好。我们已经在全世界推广开了,美国随访了多年的结果都是支持我的。方舟子是最知道这个手术的好的。这些脏水没有用,好人坏不了,坏人也好不了。   新快报:您能说说治疗情况的具体数据吗?   肖传国:我们在国内做了2000例,有400人说没有效果也是正常的,有效率达80%。国外做了几十例,也是80%的有效率。分享到:   谈"打人"事件   正常途径找不到公道   新快报:对于判决,您有什么看法?   肖传国:我不服。网上的文章没有一篇没造谣的。说我花了10万元雇凶,完全没这回事情。我没有雇凶,是我们自己的亲戚,之前他的孩子上不了大学,我们帮过他。方舟子一直污蔑我,他实在看不下去了,说要去打方舟子。他和我说了,我没拦他。法院的判决书上也写的是我接受戴建湘找人殴打“二方”的建议,你可以去查。新快报:您为什么不拦他?肖传国:一条疯狗围着你十年,你怎样也要踢一脚啊。法院的判决书上说起因是学术争议,其实他(方舟子)什么都不懂。之前我通过法律手段,起诉过他多次的造谣,但是通过正常的途径都找不到公道。   谈病人   术后无效病人还有机会   新快报:那您现在还会继续向方舟子讨公道吗?   肖传国:我们先别谈方(舟子)的事。对病人的问题我可以表达一个意思,请理解与同情那些因为做了“肖氏反射弧手术”而无效的病人或家属,不论他们是否被人利用,我希望大家在网上不要再指责他们的诉求和过激行为。我也强烈反对鼓励有效病人上网“现身说法”支持肖氏反射弧手术,因为他们将来也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要恋爱结婚等等,如果一经过媒体曝光,对他们的隐私保护与未来都没有好处。那些术后无效病人如果经检查的确无效,应该重新作一次“肖氏反射弧手术”,手术会比第一次困难,但如果我亲自去做,应该还有80%成功的把握。但是病人应该明白,肖氏手术只能解决大小便问题,对病人因为脊髓栓系而引起的双下肢问题没有什么帮助。下肢问题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与做不做肖氏手术没太大关系。   谈业内评价   不是我手术的理论性比较弱而是我们医生理论水平太低   新快报:有医学界的同行表示,您的肖氏手术的理论性不强,很多同行没有办法弄明白,导致手术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做,很难推广?   肖传国(略微激动):你听我说,不是我手术的理论性比较弱,而是我们的医生理论水平太低,你就把这个话给我写上去。我建议你采访几个更牛的专家。 肖传国出狱
个人分类: 学术争鸣|21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肖传国教授事件深度的思考
热度 6 batudick 2011-4-2 00:52
对肖传国教授事件深度的思考
就这篇文章主题而言,我假设肖氏有错,我思考的是如下种种社会怪像: 1, 利欲熏心的社会歪风邪气 :作为一个大学或学术机构,在黑色的社会金钱旋风中心甘诚愿的在利益驱动下成为巧立名目的盈利机构和充当“不法行为”的保护伞,同济医学院或华中科大等相关医疗和科研机构,它们不能独善其身,也不能置身事外,肖氏的错微乎其微,而作为监管机构的它们便是打错特错,罪不可恕! 2, 丑陋不堪的学术***: 看如下肖氏的荣誉:发明肖氏发射弧后,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各一次。个人获得吴阶平医学奖(2000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国际神经泌外最高奖——JACK LAPIDES特等奖(2003年)。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并为国内外权威教科书采纳:全国统编教材《外科学》, 第四、五、六版(附件4);《CAMPBELL’S UROLOGY》(坎贝尔泌尿外科学),P.999-1000, 8th Ed. 2002。何其荣耀,何其耀眼,何其惊愕,何其悲哀啊!难道这些评委都白痴弱智吗,难道都是三岁小儿吗,难道都是事后诸葛亮吗,难道。。。让一个学术骗子赚大钵满钵,让一个打人流氓带着荣耀光环光芒万丈,这是相关评审机构人浮于事,甚至有草菅人命之嫌,这些人你们怎么评价它们? 3, 社会百态的世态炎凉 :1999年卫生部组织成果鉴定,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多学科专家一致认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理论有突破性创新意识,其科学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东窗事发后,卫生部认为***“肖氏反射弧手术”不应临床使用,临床适用仍需论证;事前科技部给予的什么二等奖啊,什么首席科学家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资金资助,面临人声鼎沸的谴责则, 科技部发言人表示,***等人无视国法,蓄意破坏社会秩序,行为十分恶劣,自身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应予强烈谴责,科协建议撤销肖首席科学家头衔。哦 我的天啊 什么行径啊!在同济医院创建泌尿外科研究所,他的事迹被华中科大的官网和社会交流上大书特书,说他开创啥子啥子,穷竭一切华丽辞藻把人家棒到天上,而现在呢?华中科技大学解除***一切职务,并中止其所有的待遇和相关津贴补助,做出一种大义灭亲的严父形象,哇塞,青天在世哦!而媒体了?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美国*** 、美国FOX电视台 、美国7 ABC电视台 、CCTV-1 、CCTV-10 、河南卫视 、长沙电视台 等电视媒体的正面报道,以及新华网 、中国广播网 、大河网-大河报 、郑州晚报 、江淮晨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 、汉风-武汉晚报 等媒体的报道(以上来自百度百科),哟!甘多呱!搞乜嘢喆!而现在东窗事发,一个又一个电视台,报刊,广播台等媒体对肖氏都抱有质疑,谴责,审判形象对他突出个别对公众很有吸引力的大标题或特别注释,哦!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就是这样挤占原本已让公众失去信任感的生存空间吗啊?还有患者。。。算了 太多了,罄竹难书啊!上述不负责任的个别机构或个人都是什么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总不能灾难来了,拿别人当挡箭牌,一股脑儿全让人背黑锅吧,肖氏若有错,它们难逃其咎,它们曾几何时的推波助澜,或许当肖氏迷途知返的时候难以取舍,最终被它们所给予的甜头和美梦麻醉了自己的贪欲,将错就错呢!朋友们,医学同道们,我说的对吗?难道不是吗? 4 , 数英雄 论成败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评说 :这是我从雍正王朝电视主题曲里残余记忆搜刮到的,以此我认为很符合这种情况。古往今来,成王败寇,肖氏目前只能认命,姑且不评价学术的真伪,尚且尚未有权威部位做出此理论纯属伪科学的结论,就事论事而言,他错在走错了路,超前越雷池了一步,而这一步却是走进严重违背科研常规程序的死梧桐!据我阅读相关报道,方舟子和他结下梁子很久了,似乎在某时形势对方舟子而言不容乐观,具体后来怎样,不得而知,而这次,除了严肃公正的学术打假,我就不信方舟子就没有一点点私心,哪怕某些欲加之罪也说不定啊 ,人心隔肚皮,你们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们就能千分之千认定方舟子在某些方面(不是说全部)绝对的秉公处理;还有,大家在这里谈论的是肖氏的事情,怎么就把中医真伪论扯进来呢?大家读了这么多年书,总不能随心所欲的延伸和夸大吧!一杆子打到一捆人,那是不对的,那不是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的悲剧不能重演了! 同志们!我只所以对此事辩解这么多,我只想让大家怎么从这个故事得到什么感悟,而不是有失偏颇的各执一词的互相诋毁或嘲讽,以一种唯恐天下不乱之心态看问题是不可取的!我并不是肖氏的什么粉丝或派系啊 ,我跟他毫无瓜葛,只是想在繁忙工作学习之余,表达一个年轻人对当今社会尤其是医疗界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仅此而已,什么封帖的言论不可推敲的!呵呵! Batudick 2010/02/29
个人分类: 学术争鸣|3150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 贾鹤鹏 对科学新闻报道肖传国事件的反思及其他
readnet 2011-3-10 19:08
贾鹤鹏 科学打假的逻辑—对科学新闻报道肖传国事件的反思 中秋节一大早就读到新闻,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教授肖传国花10万雇凶伤人,打的两个人,一个是在《科学新闻》上多次接受采访抨击肖传国所谓“肖氏反射弧”的方舟子,另一个是在《科学新闻》主持了系列揭露肖传国报道的原本刊执行总编辑方玄昌。方玄昌被打的时候,已经加入了《财经》杂志,担任其环境科技栏目的主任编辑。 2009年,我们先后分5期刊登了8篇对肖传国的所谓“肖氏反射弧”的调查和评论报道,分别为: 谁来评定肖传国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10-26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09/10/751.html 对话肖传国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10-26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09/10/752.html “肖氏手术”治愈率:85%,还是0%?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11-23 20:6:25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09/11/822.html “肖氏手术”:寻访让志愿者震撼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11-23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09/11/823.html 众说“肖氏反射弧”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12-8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09/12/864.html 谁来监督人体试验? 来源:《科学新闻》 2010年第1期 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10/4/1015.html 这些文章刊发后,在科学界引发了广泛反响,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集中的一种观点是媒体不可能对学术争论、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争论给出正确的权威的判断和结论,所以不适合参与科学打假。 根据《科学新闻》的报道经历,我确实同意,媒体无法对专业性较强的争论给出正确的权威的判断和结论,所以不能作宣判“科学造假”的法官。但是我想这不意味着媒体就不可以报道学术争论,不可以对所谓的“科学作假”进行报道。 1.报道科学争端的逻辑 关键在于,报道要力求反映各方面的观点和声音,并不作出任何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力求避免偏颇。从我们的报道中,我们自己的记者没有做出自己的判断,也采访了被争议的肖传国教授。 我们在报道这组选题的时候,广泛采访了泌尿外科和神经科的一些医生,在调研过程中,也遵循着科学界的逻辑。在结果上,文章似乎偏向于一方面的结论,这并非我们故意如此,而是因为绝大多数采访对象提供的意见导向了这个方面。 那么,这些采访对象是否有权利评价肖传国教授的医术呢?对此,我们一开始就尽我们所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是肖传国教授的学生或者助手,所以无法按照肖传国教授指定的人选来做采访。我们能做的,主要是从这个手术在现有医疗体系中被界定的分类中寻找相关专家。我们找到、试图求证的专家数量远远大于最后愿意发言的专家数量。我们不能肯定那么多不愿意讲话的专家到底出于什么考虑,但是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证实,这些不愿意讲话的人都拥护肖教授,我们自然也会在文章中有所反映。 但是肖教授认为,他的手术是属于跨学科的创新,是神经科学和泌尿外科的结合,所以别人不懂,别的专家不适合来评判。 那么,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难道因为肖教授所讲的创新性,国内专家就无人可以评价了吗?我想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比如,我们采访到的一些专家并非从这个交叉学科本身的学理上进行评价,而是从泌尿动力学这样的角度,因为这个手术已经被肖教授广泛应用,所以对结果的评价应该远重于对学理的评价。 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主要在于,肖教授手术要解决的排尿问题,在泌尿动力学上是否能解释得通,以及腹压等手段促进术后病人排尿是否合理。 2.媒体报道思辨 也有人谈到,“任何个人在媒体面前都是无力的。当媒体卷入学术道德的争论,尤其是带有偏见的或结论性的卷入,只会把事实的真相搞乱,后果可能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对此,我们并不完全赞同。核心的问题在于,学术道德的争论是否仅仅关系到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这是判断媒体是否该介入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我们多篇对“肖氏反射弧”的报道而言,我们关注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些患者的指控属实,那么这个手术已经有可能造成对社会和对众多患者的不良影响。即使最后证明这些指控并不属实,那么也有必要在涉嫌争议的时候,暂停相关的手术,这一点,就需要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发出声音。如果被报道的对象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暂时停停又何妨? 必须强调,尽管肖传国教授已经涉嫌雇凶打人被警方控制,但是警方并没有(也无能力)宣布肖传国教授神通广大的“肖氏手术”有问题。所以我们这里探讨时,仍然愿意将之称之为一个“争议”。 再此,我还要特别强调,媒体之所以要介入学术道德领域,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在学术道德领域中所涉及的问题已经以并不符合学术规范的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我有幸倾听了肖传国教授在清华的演讲,在聆听他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发现肖教授说他是2008年4月份从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了对肖氏反射弧进行临床应用的批准,而肖教授如果表述正确,那么这个“应用”可能是非法的,因为NIH只管研究,管不到治病救人的临床应用。 就算不追究这一点,而将NIH的批准视为这一理论得到了专业的认可,那么肖教授在此前已经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了大量其科研成果的报道,很多报道甚至出现在2004年的一次鉴定会之前。在这个语境下,媒体不卷入学术的争论,是否就意味着媒体只能报道成就,而不能报道不足和争议呢? 3.判断的标准   实际上,即使纯粹就基础科研领域,肖教授的创新是否如他所说的那么大也有一定疑问。例如,在肖教授看来经典的Journal of Urology(2005, 173, 2112-2116)文章,引用数这一衡量科学重要性的金标准在到2009年最后一天为止的将近5年的时间中只有16次(另一篇肖教授认为体现其权威性的发表在 European Urology上的综述,引用数不到10),其中一半来自肖教授本人。我想如果说这是革命性的成果,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对这么低的引用量表示怀疑的,因为别人不引用你的东西,说明这个东西对于他们没有用。 一位反对《科学新闻》进行对肖传国教授的调查报道时说,“要证明肖式手术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验证。关键是看多源的、基于对比的统计结果。美国有多个中心已经或准备进行这个手术。一、两年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结果。如果证明无效,中科院和科技部有关部门一定会接受举报,彻查肖传国是否在自己声称的百分之八十几的成功率上造假。那样肖传国在河南大规模运用“肖式手术”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慎重的,他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两件事情,第一,“多源的、基于对比的统计结果”正在进行中,现在还没有出现结果,第二,肖传国教授已经在河南大规模运用“肖式手术”。 但是问题在于,只有“证明无效”之后大规模运用“肖式手术”才是不慎重的吗?难道在“多源的、基于对比的统计结果”证明“肖式手术”有效之前,大规模运用“肖式手术”进行临床治疗(据肖教授讲已经有4000多例)就可以是慎重的?如果最终是“证明无效”的,那么这已经接受治疗的4000多例患者(注意,这可不是卫生部批准的、患者要签署之情同意书的临床实验)就算白治了? 任何一种创新都应该符合一定的程序,在涉及到患者安全的时候都应该格外地谨慎。固然,如果“肖式手术”是一种成功的创新,几百万脊柱裂病人会受益,但是假设“肖式手术”并非如此,那么这几百万脊柱裂病人中的一些贸然去接受手术治疗,是否会遭遇很大的风险? 对于任何一种疗法和药品,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它可能带给人们的福利,而首先是它可能带给人们的风险。这一点正是美国FDA审批药品的原则。如果是真正的创新,何必担心会因为慎重考虑风险的因素而推迟一些应用呢?在这一点上,每年夺去成百上千万人生命的癌症,应该比脊柱裂病更加可怕,但是我们能因为强调一种新药潜在的治疗价值,就把对治病效果的追求放在安全和慎重的考虑之上吗? 尽管已经进行了多篇深入的调查报道,但是正如上面所说,警方控制涉嫌雇凶打人的肖传国教授并不必然意味着其“肖氏手术”有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获得的而不是来自肖传国教授的证据并不能支持这是一种成功的创新。 我们期望着能通过警方的调查,学界(包括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泌尿外科医生)也能系统地对“肖氏手术”进行调查与反思,从而让这个“争议”能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人: qpzeng zbt92 boxcar jitaowang Flyingriver KONGX Guoxiangyun guozhenru hty333 juchuan XUPEIYANG Bobby 陈龙珠 readnet chrujun zy88093139 远帆 gw12921314 mdzhao 举报 Scistudent 2010-10-21 06:17 贾老师组织这些报道的起心动念之处是什么?您需要扪心自问?简单地说,为什么?因为一种信念,把事实公之于众?还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恨肖?or爱方?还是为了扩大报纸和您个人的影响力?这是个问题。我们读你的报道和博客,确实感觉到要问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其它读者有没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看新闻,居然会问这个记者的起心动念的地方在哪里?因为感到有报道新闻事实之外的目的。我看过几个新闻闹剧,在地震发生,或者海外猪流感爆发之际,我们的新闻媒体大行其道,成就了最好的业绩,成功地把别人悲剧变成自己的喜剧。我想问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你贴这种照片在这里,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比较可耻,至少你心里没有怜悯,只有哗众取宠。我深信,你贴照片的这个行为本身,在读者眼中,不会为你加分。 另外,你的博客是你的个人博客还是你们报社的官方博客,这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个人的,我们想从你的文字里看到你的人品心性,喜怒哀乐;如果是官方的,我们通过你的博客了解你们组织上的意见和看法;看起来,你的文字更刚性,更多官方的表态和解释。看不出你的心性。如果是你的个人博客,你写得很失败。我读不出你的真诚,看不到你的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已经无心了,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已经完全公式化脸谱化了。那是我们读者的不幸。指望在一个老油条身上看到一个文人人性的真诚,是我自己的期望不切实际。 IP: 220.249.99.* 举报 youke 2010-10-10 16:49 这哪像科学网?对方舟子挺的太过了!肖传国不是恶魔! IP: 222.240.167.* 举报 qwerty 2010-10-4 09:36 1分钟前qwerty 美帝国主义无法作到的,方舟子作到了。学术界有假,这是事实,全世界都有,不过是中国学术界更多一些。实际上,在中国的学术界,造假的也只是少数。并且相比中国的其它阶层,尤其是政界,中国的学术界的假少多了。在中国,本来科学研究水平就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科学需要振兴。方舟子抓住学术界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大肆炒作,使中国不相信科学、怀疑科学、不尊重科学、不敬畏科学的社会风气达到极值。这是敌人想作而作不到的。从这点上,方舟子是中国的罪人。 IP: 58.38.10.* 举报 jxm 2010-10-1 00:04 973首席科学家肖传国花钱雇凶殴打二方,固然可恨,但他至少能公开发表意见。 相比之下华东理工大学催化研究所973团队的作为却更为卑鄙,在我的博客“噩梦一年间”(jxingmei1953.blog.163.com)揭露他们为泄私愤,盗窃、毁损我领导的课题组的科研设备后,又组织集体作伪证制造恐怖谣言的丑行后,卢冠忠、郭杨龙为首的973团队除阴谋进行一系列打击报复外,又鬼魅般的在我的博客上匿名跟帖进行一次比一次恶毒的谩骂、人身攻击,就是不敢实名。 方舟子被打后许多人劝我注意安全,因为他们比肖传国更阴毒。 我已坚持了二年多的孤军作战,有了方舟子们的榜样,更坚定了我为净化社会坚持到底的信念。 举报 luocun 2010-9-28 09:17 强烈赞同36楼的意见。照片的位置似乎刚好在通常”画龙点睛“之笔出现的地方嘛。照片是如何帮助说明“科学打假的逻辑”的?贾老师要不要解释一下?如果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贾老师是不是要应该考虑拿掉?不然,俺要担心贾老师的逻辑喽。谢谢! IP: 124.16.248.* 举报 863 2010-9-27 12:42 刘琳是哪里的志愿者?她不是彭建带的实习生吗?能得出公正的结论吗? IP: 122.205.21.* 举报 tj 2010-9-27 10:38 强烈建议科学院对科学新闻的贾##、方##如何策划连续多篇地攻击肖传国的文章一事进行调查,该系列文章激怒了情商较差的肖在强势媒体前的报复行为。 并建议国家对肖的理论是否是假科学进行公开鉴定。 你敢公开自己组织的过程吗? IP: 97.91.169.* 举报 yui 2010-9-26 10:00 贾鹤鹏先生,科学网这几篇报道没有一篇符合科学的.比如对肖氏反射弧效果的调查,如果找不到专业人员,至少也要没立场的第三方人员调查,哪能由与肖对薄公堂的方的律师主持.亏你还写得出这博克.是不是有点投机? IP: 141.156.167.* 举报 Mowgli 2010-9-24 22:11 咨询一下,把一个未定罪的嫌疑人的照片公开是否符合专业规范? IP: 141.156.167.* 举报 Mowgli 2010-9-24 22:03 博主说:“我确实同意,媒体无法对专业性较强的争论给出正确的权威的判断和结论,所以不能作宣判“科学造假”的法官。但是我想这不意味着媒体就不可以报道学术争论,不可以对所谓的“科学作假”进行报道。” “打假”和“被打”的个体都自然容易倾向于“极端”,当媒体介入时,如果采取推波助澜的立场,有限的冲突便迅速恶化成舆论战场上选边的恶斗。在这个大环境下,任何关注细节并有心解决问题的努力都变得不识时务,一场恶斗的结果便只剩下了你死我活的选择,打假的初衷早已不存在。 我个人认为,媒体对类似事件的首要责任是沟通 (communicating),一方面帮助公众了解质疑、被质疑、权威机构的立场,另一方面帮助质疑者、被质疑者、权威机构把他们的立场准确的传递出去,其中包括适当的过滤掉质疑者或被质疑者立场中某些无助于沟通的极端因素。 如果媒体把宣泄或煽情当做责任,就变成了"wagging the dog"(尾巴摇狗),那么一个有限冲突事件的极度恶化应该属于意料之中,媒体不过是“求仁得仁”罢了。 博主回复:"沟通 (communicating),一方面帮助公众了解质疑、被质疑、权威机构的立场,另一方面帮助质疑者、被质疑者、权威机构把他们的立场准确的传递出去,其中包括适当的过滤掉质疑者或被质疑者立场中某些无助于沟通的极端因素。" 非常赞同您的说法。 举报 侯振宇 2010-9-24 12:16 对于狗熊变成兔子的中国版,我的评论是: 警方最让人指责的地方是把两次方案链接到一起! 前一次方玄昌案做案水准达到了一般犯罪水平,所以从6月份到今天很长时间没有进展。而方舟子案则警方能力迅速上升,按警方说法是6月份方玄昌案的犯罪分子的作案水准则直线下降,方舟子这个小白脸 则可以基本无损(验伤照片与方舟子叙述根本不符合)! 对于警方水准提高,我可以理解,因为方舟子对地震局、卫生部的维护之劳! 对于罪犯的水准下降,我可无法认同两案是同一群人所为! 从利益上看,有律师声称此案罪犯顶多能判3年徒刑;从这个角度直接作案人员根本没有必要交代幕后犯罪分子,因为这种交代只能增加自己的罪责-团伙犯罪的惩处是绝对高于个体犯罪,而且不交代幕后犯罪分子会得到今后幕后犯罪分子的补偿。以此看,是警方的绝对力量使肖传国成为幕后犯罪分子! 在辩护律师可以发挥充分作用的地方,如果没有控方的刑事豁免,律师都不会建议面临轻罪指控的当事人交代幕后人士!日本山口组等黑社会组织能够光明正大的存在利益基础也是以上原因。 IP: 220.160.170.* 举报 wsm 2010-9-24 11:23 这篇文章的语法应该好好通一下,许多话都是似是而非,读起来真别扭. 博主回复:抱歉。写得有点匆忙。 举报 dsp2008 2010-9-24 11:02 “挡人财路,遭人嫉恨!”— 一个肖传国倒下去,千万个肖传国站起来,骗子事业兴旺得很啦。方舟子今后的日子还危险着呢! IP: 128.135.197.* 举报 可怕的肖教授 2010-9-24 01:36 这个虹桥科教论坛真够邪的。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topic.php?topic=105558select=forum=1 IP: 128.135.197.* 举报 好可怕的肖院士 2010-9-24 01:28 交者: WWWW 于 2009-12-25 02:30:15 每天2-3台手术加其他事,累趴啦。今天一女孩咳嗽,手术停了,只作了两台,才有空吃顿大餐再上网转转。 六指说的那事,还有NIH2.3m grant等,可以算AKQJ10里的10吧:-)。因星湖有私人信箱,早给秀才、桂铭、jimi等朋友通过消息了。 大家别抬举“科学新闻”那帮混混啦,别理它们。这就是方舟子为报法院40,000元之仇收买、组织的黑社会团伙,首恶是方是民,彭剑、方玄昌,胁从走狗是蔡如鹏、邸会利。 -------------------------------------------------------------------------------- 阅读次数:704 所有跟贴: 老肖和各位圣诞,新年快乐。顺便请教个关于印度的问题 针灸 (101字节) 12/25 12:29 (105620) 没这么可怕吧?:-) WWWW (397字节) 12/26 22:33 (105689) 老肖圣诞还那么忙,同情! 时雨 (37字节) 12/25 08:34 (105608) Happy Holidays, Everyone! (无内容) Amalgamator (0字节) 12/25 05:22 (105598) 同乐同乐 六指 (118字节) 12/25 05:48 (105603) 谢谢阅读那几个帖子 Amalgamator (625字节) 12/25 11:11 (105616) 奥,对了 杠杆 (294字节) 12/25 03:31 (105589) 杠老,你这是瞎操心呐。。 大过节的还是关心别的算了。。。 (无内容) 野狐禅话 (0字节) 12/25 05:32 (105600) 那可不是儿戏,班房的门可是开着哪 ding (1753字节) 12/25 04:51 (105595) 我以前说过 杠杆 (476字节) 12/25 05:30 (105599) 治病救人收费有啥错了?不收费你让医生医院喝西北风? ding (139字节) 12/25 05:45 (105602) 真奇了怪了,是不是中国医生里只有老昏不能在中国做收费手术 ding (132字节) 12/25 05:57 (105605) 你是傻啊,还是胡搅蛮缠? 杠杆 (92字节) 12/25 05:55 (105604) 掉了个贾鹤鹏,这混蛋介乎于首恶和胁从走狗之间。 (无内容) WWWW (0字节) 12/25 03:02 (105588) 博主回复:哈哈,感谢您的称呼。如果我们这样的“混混”能多几个人,打手也打不过来了。 IP: 116.25.86.* 举报 鄙视造假和流氓 2010-9-24 00:05 再有才,若违法乱纪,也是无耻之徒。肖暴露了其本来的面目,也不意外。 有人又拿出外行人不要乱说话的大棒,也很无耻。是非自在人心,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大快人心。 博主回复:说得好,是非自在人心。 IP: 218.103.248.* 举报 tsowungwai 2010-9-23 22:44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uyan 所谓的肖氏理论,就是第二个张颖清。 骗人的玩意。" 我是看到上貼才過來的! ∵ 系統不熟, 怕又當我無处找, 放一頓屁就走的 作假的, 和3. 讀者叫陣而非討論叫人痛心. 動手就理虧, 我看也不是好樣的。 IP: 58.31.230.* 举报 kex 2010-9-23 21:42 假先生,你也有份,你没良心,诬蔑科学家! 举报 seeulater 2010-9-23 20:35 媒体当然有权利监督科学界、学术界。但是媒体从业人员也必须对未知领域保持敬畏之心,对报道后果保持足够的警惕。 博主回复:多谢您的指导。我们还是保持了相当的敬畏心的。说实话,去年如果不是得知那么多患者的问题,我们不会投入这么大力量来报道此事。 IP: 114.245.176.* 举报 ronagu 2010-9-23 20:07 不知肖教授的“有仇不报非君子”是哪门子的理论?一个新的学术理论,总需要时间来检验其真伪,需要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也不知方舟子的打假,除了戳破了肖教授的院士梦,又对他的理论有什么影响,你的肖式手术还可以继续做下去嘛,只要是对病人有利,自然会有人对你感恩戴德或歌功颂德,难道这样还不够嘛?还不能满足其个人的成就感?看来个人私欲是无止境的。唉!~ 名利场,但愿科学界能够尽可能地远离名利场。 IP: 116.5.116.* 警惕科学界的幽灵 2010-9-23 19:46 肖与方的恩怨始于肖揭露方抄袭美国“科学”杂志文章,这是历史事实。 肖的反射弧是否忽悠,应该是学术问题,应该通过正常的学术争论解决,不应该通过媒体“打假”。肖的反射弧理论已经进入国际学术视野,假如是大忽悠,难道不相信国际学术界自身的纠错机制?非要通过媒体致人于死地? 中国社会造假成灾,重灾区在哪,根源在哪,相信许多人都心知肚明。一般中国人痛恨造假,甚至有人宣称即使流氓打假也支持他。方占据了打假道德制高点,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他已经成了真理的化身,科学的代言人。任何批评他,置疑他的人都统统被归入造假和伪科学支持者的行列。中国人就这样自己造就了这么一位打假“圣人”,一位不能被置疑的“神”。 肖的悲剧就在于,他不信邪,他要挑战这么一位“圣人”和“神”。许多被方“打假”的人都选择了自认倒霉(当然许多真造假者也是咎由自取),但肖的个性与众不同,他自己宣称“有仇不报非君子”。他自认为自己没错,没有造假,所以才这么高调反方。但他自视太高了,完全低估了方的“金刚不坏之身”的作用,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支持方打假,他要打方显然是与大多数中国人为敌,注定了其悲剧的下场。 肖的下场提示我们,在中国,只要谁拥有了“金刚不坏之身”,成了真理的化身,科学的化身,他就必定所向无敌,任何置疑他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这是中国人的幸运还是悲剧?当置疑伟光正统统被专政的年代,方的出现只不过是又一个幽灵出现在中国学界。 任何不允许置疑的东西,都是邪恶的。 博主回复:我同意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能因为肖传国而营造一个神圣的打假光环,尤其不能滥用这样的光环。 IP: 125.78.65.* 已删除 2010-9-23 18:46 此评论已被科学网删除! IP: 125.78.65.* 已删除 2010-9-23 18:45 此评论已被科学网删除! IP: 218.186.8.* kkk 2010-9-23 16:43 刚看到这里有叫亦明写的400多页的电子书,用极端详细的事实 揭开肖传国,方舟子恩怨始末: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200595.html# 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pdf 说明: 007年9月21日,我正式开始剥方舟子的壳。 2010年9月21日,肖传国被捕入狱。时乎? 肖传国与方舟子恶斗了整整十年,落下这么个下场。命乎? 有道是,祸福相倚,否极泰来,善恶必报。信夫? 谨将此书公开,纪念一位驰名世界的中国外科大夫。 笔者放弃此书网络版的版权,敬请各位广为传播。 隐恶就是助恶,扬善就是行善! ——亦明识(2010年9月21日星期二) IP: 219.140.176.* tj 2010-9-23 15:18 你认为是法院、媒体还是学术共同体来判断肖传国的手术正确性呢? 博主回复:有关手术的科学性,当然是学术共同体来判断。媒体只是传导者。当时是否雇凶打人,这个结论当然要依靠法院。 IP: 116.227.135.* mendel 2010-9-23 15:13 是risks/genefits IP: 116.227.135.* mendel 2010-9-23 15:12 【对于任何一种疗法和药品,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它可能带给人们的福利,而首先是它可能带给人们的风险。这一点正是美国FDA审批药品的原则】 这贾科学记者就是个医药盲,如何能把risk/benefit分开来谈? FDA不可能把benefit/beneit分开先后来考虑一个药物的所谓“安全性”,然后才考虑“有效性”的。 恰恰相反,一个药物只有先有了有效性,FDA才会考虑其“安全性”。 药物带来的风险是建立在病人的病情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病,任何药物带来的风险都不可行。 但是,如果有病,要根据病情来考虑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效用。 如果没有效用,FDA肯定不会去评价其风险的。 贾文盲记者所谓“首先是它可能带给人们的风险”,属于一知半解。 。 IP: 116.227.135.* mendel 2010-9-23 14:23 CCTV -4的这个新闻报道基本还原历史,从 2001年的昏教授谈起 视频连接 http://news.cntv.cn/china/20100923/100408.shtml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恩怨是就此产生的吗?不是。有媒体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在此之前,肖传国和方舟子就有过学术问题上的过节。 其实,肖传国与方舟子的“恩怨”并非只是从2005年开始。 最初斗争的埋伏,其实是肖传国首先质疑方舟子。那是在2001年,肖传国以“昏教授”的身份在网上发帖,指出方舟子在《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文章与《科学》杂志一篇研究论文基本雷同。 有媒体调查后怀疑,正是由于方舟子在2005年,发现了这位“昏教授”,就是肖传国,于是当年集中了火力,质疑肖传国引以为傲的“肖氏反射弧”手术。恰逢肖传国参与中科院院士补选,肖传国由此将自己的“院士梦”破碎归咎于方舟子的“污蔑”。5年间,肖房二人在北京、武汉打了数场官司。肖传国坚决认为,方舟子质疑的手术案例中那位患者,最后病情是好转的,而方舟子却将其列入所谓的“受害者”之列。这,就是故意污蔑。 在肖传国5次与方舟子对簿公堂的判决中,也有方舟子败诉的时候,但方舟子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表示绝不道歉。在无穷尽的诉讼中,肖传国与方舟子的积怨也日渐深厚。最终,从2005年开始的学术论战,在8月29日演化成一场社会袭击案。 肖传国落网后,有媒体致电肖传国的同事,同事们称,肖传国情商偏低。这是指肖传国在方舟子遇袭之后,还声称要向警方举报方舟子报假案,直到昨天下午被捕时,还在上海进行一场学术交流,似乎对警方的调查,毫无判断能力。 IP: 116.227.135.* mendel 2010-9-23 14:21 CCTV-4: 肖传国,颇有建树的医学专家 视频连接 http://news.cntv.cn/china/20100923/100409.shtml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昨晚我们已经报道,"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告破,落网的嫌疑人肖传国,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今天中午,华中科技大学就此事发布声明,称肖传国涉嫌故意伤害属个人行为,华中科技大学将密切关注,待司法机关作出认定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肖传国这个名字,本就有不少人关注,此刻,更是成为大众视野的焦点人物。 今年55岁的肖传国,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除了这一基础身份之外,肖传国身上还有诸多体现荣誉的头衔:他是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并在2001年起,兼任纽约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副教授,此外,肖传国还是国际一些知名医学会的会员。 这位堪称享誉国内外的泌尿科专家,和方舟子之间的学术交恶,起源于被称为“肖氏反射弧”的神经学新概念。这一概念,肖传国在1988年提出,1995年进行了临床实验。手术结果显示,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可以治疗截瘫患者大小便失控,由此引起医学界轰动。肖传国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等多个国内外权威奖项。其医学理论和成果被海外媒体详细报道。 肖传国因"肖氏反射弧"理论信心倍增,他表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有可能在五六年后获得诺贝尔奖"。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200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发出,方肖传国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在院士候选人之列,显然,这和"肖氏反射弧"理论的成就是分不开的。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篇名为《脚踏两只船 中国院士越选越滥》的文章,在科学界引起舆论大哗。 文中说到,院士候选人肖传国本人自吹自擂,其成果国际上毫无影响,在国内医学界也没有得到认可,并指责肖传国存在"脚踏两只船"、"用会议摘要冒充论文","履历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这篇文章,正是方舟子所写。在媒体纷纷转载后,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当年的院士候选人肖传国,与院士资格擦肩而过。 zy88093139 2010-9-23 14:00 在网上有人敢说中、西医都不科学,就自己科学的吗?我发的帖子别人就没有说不对的。 我甚至在丁香园医学网把西医【讨论】能把非科学说成是伪科学吗? http://www.dxy.cn/bbs/topic/16982770?ppg=1#18179974 西药【讨论】科学的医学是机体生理功能医药学的理论http://biochemistry.dxy.cn/bbs/topic/18180030 营养学【原创】科学是规律的探索不是“逗你玩 http://yingyang.dxy.cn/bbs/topic/17680074都废了,可他们也没有说不对的。 都说中医不好,我却让‘说中医不好’的人闭嘴,我在中国最有名的丁香园医学网上说: 【讨论】说中医不好的有辱祖先,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医情节 http://law.dxy.cn/bbs/topic/17456755 就没有一个说我的理论是错误的,可见在网上也是说理的。 可我在丁香园网上不论在中医、西医什么版我都是搞科普或砸场子的。如:【讨论】能把非科学说成是伪科学吗?、【讨论】人体没有免疫系统? 、【讨论循证不是包治百病的“万金油”。 就没有说我错的。 在科学网也一样,小曾已经自废武功,关闭了他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的评论.可怜见的西医药这个伪科学的荒唐的学术价值观不堪一击. 举报 zy88093139 2010-9-23 14:00 标题: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6673 发表评论人:zy88093139 姆剃刀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应选择最简单的那种’。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因此现在医学是瞎摸,得出的结论也应是如此吧?如:一种免疫抑制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寿命. 如:随后又在线虫中发现,DAF-16d/f可调节胰岛素/IGF-1信号转导(IIS)途径改变代谢活动并影响寿命 . 如:我国学者首次发现哺乳动物中雷帕霉素的作用靶点为STAT3/p63/Jagged/Notch信号转导级联. 你就说:这些研究为彻底查明雷帕霉素延寿的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长寿的印度高僧个个骨瘦如材,大概就是节食引起的? 为什么节食不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能减少心血管病、糖尿病? 为什么寿命的确可以通过药物而被延长?首先应该知道寿命是怎么延长的科学道理吧.就知道寿命是可以通过药物而被延长的科学道理吧? 是科学家就应该能讲出科学道理吧!这也是科学研究者要找的切入点吧! 我没有义务辅导科学家.但是布尔迪厄有言:“知识的积累并不产生优越感,它只意味着更大的责任”。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现在我说:“不仅要问人类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人类解决什么问题. 博主回复:科学家正在努力!如果你也标榜自己是科学家,你也有义务帮助人类解答这些难题啊,而不是站在很远的地方破口大骂 举报 zy88093139 2010-9-23 13:58 吴宝俊的李一与中国人二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3731 要我说:李一能把中国人都蒙了,不能说明他牛,只能说明中国人二。 ----- 张悟本、李一的养生理论和中国、世界营养学专家的理论都是基本一样的。 都是吃膳食纤维就把疾病治好了。 肠吸收营养,排出废物的功能,成了治疗疾病的器官了。 就是如此的错误,中国养生专家竟没有批评一句张悟本的养生理论。 如:最近方舟子说,养生大师张悟本搞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把绿豆价格给炒起来了,他也因此而倒下。 可见方舟子他和张悟本的养生理论都是基本一样的。 中国、世界养生学专家在报纸电视上每天都如此的宣传,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李一,张悟本点灯? 张悟本、李一的发家成名,是与媒体对张悟本、李一的宣传炒作有决定性关系的。 至于媒体对公众的责任在哪里?媒体是宣传工具而已。 媒体要宣传就要讲科学,就要听营养专家的,中国营养专家是学科学的,有科学素养,西方洋专家是代表科学的,因此中国专家就要听西方洋专家和西方洋教科书的。 只有想健康长寿的、吃饱的、尊贵的、有科学知识的人,才听营养专家的学养生。 他们的基本科学素养低吗?那是营养专家的基本科学素养低吧? 如果说中国人二。那是营养专家二吧?是西方洋营养专家二吧?总归到底是现在的营养学二吧。 举报 zy88093139 2010-9-23 13:55 方舟子是宣传伪科学吗? 方舟子说:‘我们很难给“科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却很容易给“伪科学”下准确的定义。但是却很容易给“伪科学”下准确的定义,而且非常简单,那就是:被说成是科学的非科学。 西医现阶段的医学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用最科学的结论,应用循证医学来为每个病人作出最佳治疗。选择用最新的经过临床研究机构科学评价的为证据。 直觉和不严谨的临床经验,不能作为指导临床实践的全部依据,应强调来自系统研究得到的最佳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问题是最新的论文一年也看不完,又出新的论文了,还得重新瞎摸最新的证据。 循证医学过去有西医权威证明吃鸡蛋不好,又有西医权威证明吃鸡蛋好。 方舟子说:‘西医,其实是指现代医学,也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特别是生物学基础上的医学科学’。 Medicine is a science of uncertainty and an art of probability - Sir William Osler - Jan van Gijn 。 我们按方舟子说的:‘......被说成是科学的非科学’的西医的循证医学是伪科学, 因此方舟子是宣传伪科学. 可见方舟子是搞伪科学的,他的科普书就是贩卖美国的思想和商品,进行文化和物质的奴役。方舟子写的东西和卖的书是贩卖伪科学和混饭吃的而已。 方舟子这个伪科学无事生非者,运用媒体的暴力,把一个医生逼成暴力者.媒体不值得反思吗? 举报 zy88093139 2010-9-23 13:54 张召忠教授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所思考,有所创新,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没有这些,就难以服众。” 吴冠中:“知识分子的天职:推翻成见。” 中医生理制药的理念是制药公司迫切需要新的理 西方的医学研究的理论:人体象机器一样,更换新机体(部件)、恢复新机体(部件)的医学或药物理论,就能使身体恢复正常,这是还原方法。 那生物制药的抑制机体结构异常制药是更换新机体(部件)的还原方法吗? 科学是对规律的探索,那现在有遵循规律百分之百重复的还原医药学理论吗? 奥卡姆剃刀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应选择最简单的那种’。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科学是对本身规律探索的理论。那医学科学就应是:“对人机体生理功能规律探讨的理论”,因此医学科学的理论也是‘机体生理功能’医学理论。这就是百分之百重复的科学医药学理论。 我们按达尔文的定义:“从医疗实践中总结规律”。从激素治疗疾病实践的事实来探讨整理有规律性的科学医学理论。 激素是临床治疗各科疾病的指南药,特别是治疗的疾病什么药物都无效时,就用激素治疗这种疾病, 如:非典等各种病毒性疾病。众所周知激素治疗疾病实践的事实,就是它能达到百分之百可重复的疗效,这个实践就是技术范畴的问题。 用激素治疗疾病的实践,探讨整理激素的规律,因此激素的规律是调节各种机体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理论。 因此激素治疗疾病的医学理论就是‘机体生理功能’的医学理论。可见‘机体生理功能’医学的理论,就是百分之百重复的科学医学理论。 从换器官治疗疾病实践的事实来探讨整理有规律性的科学医学理论。如心脏衰竭疾病,换个新的心脏;肺纤维化疾病,换个新的肺;肝硬化疾病换个新的肝等。 换器官治疗疾病实践的事实,就是它能达到百分之百可重复的疗效,这个实践就是技术范畴的问题。用换器官治疗疾病的实践,探讨整理换器官的规律,因此换器官的规律是调节各种机体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理论。 因此换器官治疗疾病的医学理论就是‘机体生理功能’的医学理论。可见‘机体生理功能’医学的理论,就是百分之百重复的科学医学理论。 举报 zhxfish 2010-9-23 13:54 终于看到一个不一边倒的博文 IP: 116.227.132.* 举报 mendel 2010-9-23 13:00 你们这些狗还配谈科学新闻报道?为何只字不提肖氏手术在国外的情况呢?这就是你所谓的“科学逻辑”? 博主回复:希望您说话干净一点。肖氏手术在国外的情况,样本量很少,我们在提到他论文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分析。 举报 juchuan 2010-9-23 12:35 贾老师好!我关注肖方之争是在武汉法院的离奇判决之后,以后肖传国在北京以同一事件再次诉讼却输了,让人对中国的事情无法理解。 对您文中所提到的“一位反对《科学新闻》进行对肖传国教授的调查报道”的匿名作者的文章,当时读后对此人的信口开河非常反感,尤其是此人竟主张要允许肖传国在河南大规模实施尚未能被证明有效的“肖氏手术”;毕竟用的是活人而不是实验动物!为此曾投书《科学新闻》,也承蒙刊登,虽然有较多删节。 我有过诉讼经历,对方舟子的官司应对策略有不敢苟同之处,但认为他后来走访患者,以“肖氏手术”的无效而组织集体官司的做法却是命中了要害,显然就要决出胜负了。对这事的以武力解决的结局却完全是始料不及。其实肖传国只要能出示一个成功的病例就可以大获全胜,但这次肖传国甚至没有起诉方舟子,却要干出这种事,我相信这就是说“肖氏手术”完全无效。 有关方面不制止大规模“肖氏手术”,简直是在无视草菅人命,《科学新闻》能调查和评论报道此事,实在功德无量。方玄昌先生却因此而遭毒手,记者讲点真话的确很不容易。 博主回复:谢谢您。想起来很恐怖,方玄昌当时被打得深可见骨,失血2000多CC。打手持铁棍暴打。鲜血在甘家口一带染满了街道,幸亏得到一出租车司机相助。正因为场面太惨烈,后来方玄昌说可能是肖传国雇人,我们都不相信。再怎么着肖传国也是一个大学教授,不大可能做出这等事情来。没有想到居然就是他。这也是科学网总编、本刊前社长赵彦说,他终于相信方玄昌的原因。 举报 chemicalbond 2010-9-23 12:34 没错,“不论什么标准都应该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执行”, 所以,我才提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调查的是医生和医院的操作有没有违反法规。”这应该是你们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至于调查肖的文章是否有学术水平,文章的引用率有多高,等等,那些几乎都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举报 xcfcn 2010-9-23 12:08 哈哈哈哈,好一个反思!我怎么看都觉得是辩解,而且是强辩! 肖今天的结果,你们难道不需要去反思吗?肖本是教授的呀。 一个没有反思的媒体是不会有影响力的,也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的。 博主回复:如何看待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媒体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举报 chemicalbond 2010-9-23 11:51 对于不同的疾病,安全性和副作用的考虑标准不一定是相同的。比如,对抗癌药物毒副作用的要求是要低于普通药物的。我个人就是从事新药研发的,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清楚。 对于手术,我想不同的手术要求也会有些不同,尤其是在患者没有其它办法的时候。这方面中美的法规也会有些不同。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调查的是医生和医院的操作有没有违反法规。 亦明的新书对不少科学新闻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质疑。如果真的有问题,我个人希望那些都是一些客观上的认识和经历的不足,而不是由于主观偏见或者其它原因。 博主回复:您说得对。确实要有不同的标准。但是不论什么标准都应该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执行。 举报 tuner 2010-9-23 11:24 肖传国雇人行凶,自有法律的评判。现在的情况看,他很有可能入狱。但是否因此,就证明他过去的诉讼,他的手术,就都是错的假的,而你们曾经的报道,就是公正的呢?值得大家思考。 俗话说,旁观者清。人常常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自认为公正的事。要知道,对阵双方是否公允,不是运动员自己能评判的。比如肖氏弧手术的有效性,被告方律师通过电话部分患者家属得到的“统计数字”,是否可作为科学数据参考?美国正在进行肖氏弧手术,你们是否该把美国的研究人员纳入采访才比较公允?采访国内对这种手术没有了解的个别专家,是否能说明问题?美国的手术已经有了一些结果,有效性是否跟你们引用的被告方律师得到的0%的结果相符? 小善善的情况,双方所说的差距太大。科学网也许应该进一步调查一下,典型事例应该可以说明问题。尤其是被告方指控手术效果0%的情况下,更应查明真相。 博主回复:文章中已经说过:“警方控制涉嫌雇凶打人的肖传国教授并不必然意味着其“肖氏手术”有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获得的而不是来自肖传国教授的证据并不能支持这是一种成功的创新。” 我们期望着警方在控制了肖传国教授后,学界(包括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泌尿外科医生)可以不用再有所顾忌,也能系统地对“肖氏手术”进行调查与反思,从而让这个“争议”能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这,也是学界的责任和权利。 IP: 76.255.99.* 举报 说的好 2010-9-23 11:06 赞一个 IP: 220.167.191.* 举报 liuyan 2010-9-23 10:37 所谓的肖氏理论,就是第二个张颖清。 骗人的玩意。 举报 dthome9180 2010-9-23 06:39 您辛苦了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
couragewjd 2010-1-5 13:55
今天上午,帮实验室的一个很要好的师姐办一件小事-写个证明,证明她在读研究生期间没有请过婚嫁(师姐这个月八号就要结婚啦,30岁了,不容易啊!)。我把申请写好了,给我导师签了个字,然后跑去盖章!这才让我体会到我们学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是多么让人痛心! 刘:你先到基础医学院管理科去盖,我去了 瞿:你先去找施院长签字,我去了 施:你去找刘老师,让他给我打电话,我再去 刘:怎么是我打这个电话,不打,你去找你们院的人, 。。。。。。。。。。。。。。 晕死!!! 就在不久前,我校德高望重的李培根校长还专门讲到:让我们更加关注人。这件事虽然是件极小的事,但是彻底的让这个已经在这里呆了五年的我对这个学校感到陌生和痛心!我曾经也以能考入这里而自豪过,现在我觉得这里好陌生,如果我校每个管理人员都这样来管理我们华中科技大学,我想我们华中大休矣!校长是明智的,但是哪里都是上有政策,下面照旧,毫无改善! 本人写此文绝非是不爱华中大,不爱同济!我是对我们学校的发展表示担忧!小事和细节彰显一个高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我希望我们的高校管理人员更多的应该有以人为本和服务学生的精神在,这样才能暖人心,聚精神,促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