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施饶两位说“江湖事儿”,科技部说“面子事儿”?
book 2010-11-8 20:22
施一公和饶毅两位老师在《科学》撰文谈及中国科研经费分配问题(见科学网新闻: 施一公饶毅联合为《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在科学网和其他媒体,都引起很大的讨论,前两天有人说国务院已经让有关部门处理相关问题。 科技部网站今天给出了回复: 关于美国《科学》杂志刊文事宜的答复 。其中介绍了我国科研经费分配的类型和程序,认为施饶两位说的情况 与事实不相符合 。文中还挺有意思的谈到: 他们都承担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国家通过多个渠道对他们在科研经费和条件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会不会有点像是说:都给你好处了,怎么还有意见?)。 施饶两位说的应该是江湖事儿,而科技部说的则是面子事儿。从表面上来看,科技部说的可能也没错,项目的立项、评审、监管都是有程序可依的,也都是根据国家需求来的,怎么可能有分配问题嘛;而施饶两位想说的是江湖上的事儿,江湖事儿往往都是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潜规则。潜规则毕竟是潜规则,如果没有证据,即使大家都知道,(有关部门)自然也可以说你这是不合事实。就像证明一个科学问题,需要更多的证据。那么,这样的证据怎么找啊,谁会给出这样的证据?或者,政府部门干脆自己进入江湖,做个江湖人算了。
个人分类: 说就说|413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在肖传国案中难道就没有责任?
majorite 2010-10-20 01:30
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在肖传国案中难道就没有责任? 崔克明教授发了一篇好文章: 《中国科协是谁的家?》问得好!同样的问题亦可以问中国科技部和教育部。中国的学术腐败究竟应该由美国公民方舟子管,还是应该由中国科教管理部门管?方肖持续争斗10年之久,为什么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一直没有人出面组织行内专家学者对事情进行调查、给出结论,或还肖传国公道、或对其进行处理?直到矛盾激化,肖传国被逼犯傻报仇,警察破案,中国科协和科技部的领导才纷纷出来表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对当事人进行谴责, 好像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更有趣的是,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还说,方舟子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任由 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不说,俨然两人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多国联合部队一起向中国的学术腐败开火,光荣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科技部曾把田文华等三鹿婴幼儿奶粉作为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评为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骗得无数中国婴幼儿大量食用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相关的获奖材料迄现仍在科技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的网页上: http://www.most.gov.cn/cxfw/kjjlcx/kjjl2007/200801/t20080118_58609.htm 科技部不仅没有撤销三鹿奶粉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更没有追查有关奶粉配方和配套技术评奖与授奖有关人员的失职责任。 肖传国犯傻报仇毕竟仅伤了方舟子点的皮毛,全国每天类似程度的肌肤摩擦事件数以万计;而科技部奖励田文华等三鹿婴幼儿奶粉却害惨了无数个中国婴幼儿童,面对如此严重的事件,有谁见过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大人出面公开谴责过给三鹿婴幼儿奶粉发大奖的科技部吗?在这些大官员眼中,是不是成千上万中国婴幼儿童的生命还不及美国人腰上一小块红肿重要? ---------------------- http://www.most.gov.cn/cxfw/kjjlcx/kjjl2007/200801/t20080118_58609.htm 55 J-211-2-07 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 田文华,生庆海,王玉良,邱泉若,徐 丽,李朝旭,刘建光,张志国,贾晓江,魏 鹏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 中国科协是谁的家? 本文转载自 崔克明 博客: http://blog.51xuewen.com/cuikm/article_37240.htm 肖方案一审判决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张勤明确表态力挺方舟子,并表态应撤销肖传国的973项目首席专家的荣誉称号(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35303.html)。随即科技部也明确表态肖传国等人无视国法,蓄意破坏社会秩序, 行 为十分恶劣,自身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应予强烈谴责。不过此发言人也紧接着抽了科协领导人一个不大不小的耳光,说肖传国曾经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在2003-2008年间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3CB515300)。该项目于2003年申报,由相关部门推荐,通过三轮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项目承担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该项目于2008年结题。2008年11月,973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同意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说明此后,肖传国未再承担任何973计划项目。还特别强调需要说明的是,根据973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项目结束后就不再是首席科学家。(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35303.html) 中国科协经常在全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年会上说中国科协是科学家的娘家,可是一个堂堂的中国科协领导人竟把首席专家当成了荣誉称号,不知是项目负责人,其官僚主义可见一斑。自肖传国揭方舟子科普文章抄袭后方就一直在攻击肖的手术有效率有假,打肖的假已近十年。中国科协设有的相关道德规范惩戒机构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35303.html)介入调查过吗?肖主持的973项目就是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既然早在2008年11月就已结题,而且是经973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973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那么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当有些专家说这里的神经再生是不可能的时科技部为什么不出来做相关说明?正如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时评《科学家该到哪里讨公道》中所说,试想,假如肖传国与方舟子的论争从一开始就有权威机构介入,公正裁决,何致如此久拖不决, 最终激化为人身伤害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23373.html )。请问中国科协和科技部的官员们,不正是你们的不作为导致了这一不该发生的案件发生吗?现在你们倒装得那么有正义感,那么有同情心,可惜你们的这些正义感和同情心给错了地方。人民时评中说的科技界对位子、票子、房子、弟子等学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对学术研究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构建成一个扭曲的磁场,让身处其中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磁化:有的是不得已而就范,有的是勉力适应跟上潮流,有的则是看到了钻空子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剽窃、抄袭、学历造假、夸大成果、骗取经费、评审走过场、学术界小圈子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滋生蔓延,终至学术打假成为一种准职业行为。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23373.html ),这一切丑行难道与你们对科研经费和人才的官本位管理无关吗?出了问题你们把板子全打到科学家身上,将自己抖得干干净净,不脸红吗?多少人的文章中都提到,科研经费配置的不合理在科技部管理的项目上表现最突出,你们怎么看? 我们不禁还要问,可爱的官僚先生们,你们支持方舟子什么?你们做过深入调查了吗?肖传国哪里作假了?方舟子攻击污蔑中医是伪科学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批钱学森和钱伟长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批袁隆平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把国家核心刊物《中国烧伤创疡杂志》打成宣传伪科学的杂志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可以根据某人的一句话就要求他的单位解聘他你们也支持吗?你们的支持不仅是在支持学术打假成为一种准职业行为。而是在支持其成为一种永久的职业行为,以完全放弃你们的职责。你们这是在将中国科技界彻底打乱,毁掉中国的科技事业。 现在的中国科协到底是谁的娘家?哪个科学家遇到问题找过你们,就是找到了你们,连首席专家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我看那里已是官僚们的娘家。我还有一亲身经历作证明,有一年我参加一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奖评审,评审完发奖大会上要照一领导人与获奖小选手及评审专家的合影,工作人员将各部委领导按职位高低安排在前排就座,小选手在领导人后站在地上,让评审专家站在后边的长条凳上,我因年老行动不便拒绝站到凳子上而与小选手站在一排,有好几位比我还年纪大或相仿的专家都站到了凳子上。这时只有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一人站起来让老专家坐下,其他年轻的领导们都心安理得地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我们当然不会去坐,韦钰最后也只能道歉着坐下。在这里,我们这些专家只不过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他们是管我们的官。这不很清楚地说明了中国科协到底是谁的娘家嘛。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3997 次阅读|34 个评论
中国科协是谁的家?
Eucommia 2010-10-14 12:13
肖方案一审判决后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冯长根、张勤明确表态力挺方舟子,并表态应撤销肖传国的973项目首席专家的荣誉称号(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35303.html)。随即科技部也明确表态 肖传国等人无视国法,蓄意破坏社会秩序, 行 为十分恶劣,自身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应予强烈谴责。不过此发言人也紧接着抽了科协领导人一个不大不小的耳光,说肖传国曾经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在 2003-2008 年间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编号 2003CB515300 )。该项目于 2003 年申报,由相关部门推荐,通过三轮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项目承担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该项目于 2008 年结题。 2008 年 11 月, 973 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同意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说明此后,肖传国未再承担任何 973 计划项目。还特别强调需要说明的是,根据 973 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项目结束后就不再是首席科学家。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35303.html ) 中国科协经常在全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年会上说中国科协是科学家的娘家,可是一个堂堂的中国科协领导人竟把首席专家当成了荣誉称号,不知是项目负责人,其官僚主义可见一斑。自肖传国揭方舟子科普文章抄袭后方就一直在攻击肖的手术有效率有假,打肖的假已近十年。 中国科协设有的 相关道德规范惩戒机构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35303.html)介入调查过吗?肖主持的973项目就是 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 ,既然早在2008年11月就已结题,而且是经 973 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 , 973 计划人口与健康领域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 那么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 当有些专家说这里的神经再生是不可能的时科技部为什么不出来做相关说明? 正如 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时评《 科学家该到哪里讨公道 》中所说,试想,假如肖传国与方舟子的论争从一开始就有权威机构介入,公正裁决,何致如此久拖不决, 最终激化为人身伤害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23373.html )。请问中国科协和科技部的官员们,不正是你们的不作为导致了这一不该发生的案件发生吗?现在你们倒装得那么有正义感,那么有同情心,可惜你们的这些正义感和同情心给错了地方。人民时评中说的科技界对位子、票子、房子、弟子等学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对学术研究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构建成一个扭曲的磁场,让身处其中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磁化:有的是不得已而就范,有的是勉力适应跟上潮流,有的则是看到了钻空子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剽窃、抄袭、学历造假、夸大成果、骗取经费、评审走过场、学术界小圈子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滋生蔓延,终至学术打假成为一种准职业行为。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923373.html ),这一切丑行难道与你们对科研经费和人才的官本位管理无关吗?出了问题你们把板子全打到科学家身上,将自己抖得干干净净,不脸红吗?多少人的文章中都提到,科研经费配置的不合理在科技部管理的项目上表现最突出,你们怎么看? 我们不禁还要问,可爱的官僚先生们,你们支持方舟子什么?你们做过深入调查了吗?肖传国哪里作假了?方舟子攻击污蔑中医是伪科学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批钱学森和钱伟长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批袁隆平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把国家核心刊物《中国烧伤创疡杂志》打成宣传伪科学的杂志你们也支持吗?方舟子可以根据某人的一句话就要求他的单位解聘他你们也支持吗?你们的支持不仅是在支持学术打假成为一种准职业行为。而是在支持其成为一种永久的职业行为,以完全放弃你们的职责。你们这是在将中国科技界彻底打乱,毁掉中国的科技事业。 现在的中国科协到底是谁的娘家?哪个科学家遇到问题找过你们,就是找到了你们,连首席专家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我看那里已是官僚们的娘家。我还有一亲身经历作证明,有一年我参加一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奖评审,评审完发奖大会上要照一领导人与获奖小选手及评审专家的合影,工作人员将各部委领导按职位高低安排在前排就座,小选手在领导人后站在地上,让评审专家站在后边的长条凳上,我因年老行动不便拒绝站到凳子上而与小选手站在一排,有好几位比我还年纪大或相仿的专家都站到了凳子上。这时只有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一人站起来让老专家坐下,其他年轻的领导们都心安理得地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我们当然不会去坐,韦钰最后也只能道歉着坐下。在这里,我们这些专家只不过是他们使用的工具,他们是管我们的官。这不很清楚地说明了中国科协到底是谁的娘家嘛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3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刘华杰:科技部、科协、大学你们做了什么?
tian2009 2010-10-13 14:17
转一个刘华杰在新浪博客上的帖子 科技部、科协、大学你们做了什么 ? (2010-10-13 08:33:20) 标签: 肖传国 二阶打假 杂谈 现在,科技部、科协、大学都出来装人,你们可曾为保护科学家的人*权,做足了什么有益的事情?当方舟子一伙犯罪集团多年指控肖传国教授时,当方舟子使用网络暴力报复肖传国时,你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吗?你们本可以成立调查组,通过深入的专业调查,或证明肖是骗子或证明肖清白,以向媒体澄清。你们没有!你们作为组织,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失职了!你们是科学家自己的组织吗?是大学教师自己所供职的单位吗? 当方在基金会[1]资助下一次次寻衅滋事以及指控被证明是虚假指控时,你们可发表了什么声明?当法院判决下来,竟然长期无法执行(由此可见这是什么样的国度),你们可曾发表什么声明?可曾呼吁必须捍卫法律的尊严?没有,你们装聋作哑,任凭媒体继续任意败坏肖的声誉、辱骂其家人和老师。 换一个人会怎么样?把肖传国换成你,你可能还没有肖的涵养,你可能坚持不到今天,不是吗? 就算肖在无奈的情况下把自己转变成了坏人,你们难道没有责任吗?你们早干什么了?最近国际范围兴起了一轮丑化中国科学界以及整个中国的热浪,你们能逃脱干系吗?是谁在给中国科学、中国抹黑?针对剽窃、抄袭、学历造假、夸大成果、骗取经费、评审走过场、学术界小圈子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滋生蔓延[2],你们做了什么有效的努力? 有人提醒我不要过分关注肖方之争。这是个问题,需要坦率地解释。我不是过分关注,而是适当关注。第一,我要做二阶打假。没有二阶打假,打假序列就不完善。方式打假应当向王海打假转变。第二,我关注中国的司法公正。 注: [1] http://bbs.icxo.com/thread-316987-1-1.html [2]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70240/12923182.html
个人分类: 借花献佛|3391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为 “科研经费分分配管理制变革”大讨论添根草(更新)
GumpForrest 2010-9-25 00:05
我为 科研经费分配管理体制变革大讨论添根草 饶毅、施一公二位教授关于科研经费分配管理体制变革的呼吁,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发挥了些作用,为造成更大的舆论势头,朱猛进教授和孙学军老师的两篇的博文章意在科学网上点起这场大讨论的舆论之火。奈何,肖传国事件大火刚烧过(大火未息),钓鱼岛事件还在升温,把大家的柴都挪用了,这边经费分配讨论的火苗忽忽悠悠的,一时半会好像还窜不起来,阿甘这里添根草,续点火。 两位老师讲得都很好,开了个好头(像是领导点评吧?)。阿甘对行文中个别问题有些模糊的不同认识,算是加入讨论 。 1. 科研 基金的资助原则,阿甘认为要以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学术性)为最高原则。科研基金不是扶贫款,照顾弱势科学家;也不是最低生活保障金,大家都有份。任何人,无论年轻、年长的(年老的就算了),还是来自发达、落后地区的,在基金的申请上都应该是平等的(仅管绝对的平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做到);也不必向弱势群体倾斜。基金委自由申请的面上项目就是很好的模式,需要改进的可能是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鼓励年轻人的有青年基金( 美国的基金申请对初次申请的PI有一定程度的照顾,有点类似我们的青年基金, 可以呼吁增加青年基金的项目数 ),扶持落后地区的有地区基金,这个在总体资源分配时应该考虑。另外也可以呼吁专门设立小额的人才启动基金。 2. 学术价值问题。把学术价值抽象化,把学术价值和学术论文割裂开来是不妥当的。怎样判断学术价值?靠几个人一嘀咕,拍拍脑袋就行了?显然不靠谱,还得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孙学军老师认为显然把做学术论文作为学术产品是非常荒谬的,阿甘则认为把学术论文作为 一种形式的 学术产品一点也不荒谬。 好的科学研究往往是要去解决一些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的解决是学术价值的核心。科学问题的大小、重要与否、解决的彻底程度都是决定(或影响)学术价值的因素,这个只有同行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围绕某个科学问题,叙述解决方案,并提供实验证据 ( 数据 ) ,是反映学术成果的重要方式。发表了的学术论文是经过相对严格的同行评议(越是高水平专业期刊,此过程越是严格),经过了 初步 的验收,当然真正的价值还要看发表出来之后在领域(小领域以至大领域)的影响(推动作用,而非简单的新闻效应),同时还要经受广大同行的验证、认可。科学上的是非对错的验证自有一套公认的标准,不带任何价值判断,与任何人的喜好都没有丁点关系。 关于引用 。每个人的研究都是要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科研引用(正面引用),通俗地说,就是拿来前人的成果作为为肩膀去摘更高处的桃子。被人当肩膀用的越多,不就是越重要了吗?当然也会有个别极端的例子,有个别封顶之作有可能就不会再有直接的后续工作,引用也可能会很少。但是更普遍的是:科学往往是像树枝杈一样发展延伸,没有止境,越是粗壮的枝干(重要的工作),以其作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分枝就越多。学术引用并非如孙学军先生所讲的,像科学网上博文的点击率。网上某些观点,合口味的、说得漂亮的、标新立异的、甚至是出自名博之口的会得到较广泛点击率,等同于吸引眼球率,比如肖教授的最后一篇短短的博文还引得点击率直逼 红军长征的距离数 。博文点击率和学术引用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相提并论。( 阿甘刚看到有博主专门 拿博文点击率来比喻学术引用率,而且写了篇博文,很不妥当滴,阿甘就不多说的了,相信袁贤讯老师会出手给大家一个 elegant solid 论 证。) 当然,学术论文只是学术成果的一种形式,单靠数数是不够的(科研管理人员就喜欢数数,一数文章数,二数影响因子,既简单又高效的干活)。还要看你这些学术论文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否是围绕某个(类)问题的逐步深入,以及对科学问题的解决程度。 如果是东一锤子,西一棒子,缺少内在逻辑关系(当然,除非每一篇都独立解决了一个大的科学问题,但可能性比较小),那可能总体学术价值就会打折扣。这些就需要同行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评价,真正做到评价的专业性。 3. 对学术兴趣和能力的理解。学术 兴趣这东西是不可靠的,也 没 有客观指标可测量,所以不说也罢。 能力,确实需要有客观证明。一个经过正规系统科研训练的科研人员,他 / 她的能力必然是有所体现的,肯定会有客观的可以判定的指标。很难想象,一个经过系统科研训练、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没有一篇像样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这让人怎么相信你的能力?有些民间科学家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是 500 年一见的天才,愤世妒俗,阿甘愿意相信科学网上的很多年轻人 不是 这种情况。 前段时间看中央台我爱发明节目介绍几个民间爱好者研制飞机,其勇气、痴迷/执着程度让人感动,这些人动手能力也很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有多大意义?他们充其量是模仿、玩票。真正的技术创新应该是充分吸收前人工作基础上的新创造,而不是是另选块地,盖个歪歪扭扭的小土楼。阿甘认为这就是民间发明家和真正科学发明家之间的区别,科学探索也一样。 4. 针对科研基金的管理,大家公认的重灾区应该是科技部的各种大型项目,大家应该集中火力。另外关于科研基金资助要面对国际开放的提法,阿甘认为认为把问题扯得太远了。 5. 科技部大型项目的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的实质性揭露(这需要勇气,难度太大,估计没人敢出头)。 6. 科技部的职能应该是制定宏观政策,和对科研资源的宏观调配,而不应该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分配。科研基金应委托基金委这样的机构进行管理。 7.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个人局限的认识或来立场来发表意见,希望 大家最后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和意见,然后进行整合,以签名意见书的形式上呈。 8. 欢迎拍砖,但千万别学老肖打头(阿甘我本来就笨)。 补充: 有博文说我们国家基础研究基金的90%是通过竞争,数据来源? 包括973吗? 基金委的基金确实绝大多数是用于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但是基金委的所有经费才占我们国家科技投入资源的多少?不能光简单地停留在百分比例上。05年我 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1843 亿,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是 102 亿元,基金委科学基金约占 28 %,占总量的1.5% 。现在的情况我不清楚,估计变化不会太大。 如果讲分配,怎么分配?谁说了算?谁来立项?立多少项?依据是什么?基础研究又不是搞工程,可以预算,可以分工、分配,不靠自由竞争靠什么?难道你说有兴趣就分给你些钱去玩?科研基金不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也不是零花钱。 如果非讲分配,人才培育基金或科研人员启动基金可以算是分配的,这部分资源掌握在各个院校和科研院所自己手里,可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美国有很大一部分经费是从企业、私人捐赠来的,例如很多生命医学类研究所像HHMI,Sloan Kettering,Stower等研究所的PI每年都有大笔固定的科研经费,但是能够享受到这部分经费的门槛也是相当高的,不是我们想象的是科学家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人有钱花。 NIH(国家的)来源的经费主要靠申请,申请就必然通过竞争(NIH下属的实验室似乎不需要申请,每年有固定拨款)。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会产生垄断和腐败,阿甘认为这是不用讨论的,大家不必怀念老毛时代的分配制度,共产主义也一时半会不会到来。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建立真正有效保障自由竞争的制度或体制。
个人分类: 憨人憨语|4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部官员称至少五成高新企业受减税利诱造假
pikeliu 2010-8-2 19:36
科技部官员称至少五成高新企业受减税利诱造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1日 21:23 新世纪周刊   科技部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至少有五成已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的企业靠虚假材料操作上去,以享受极为优惠的税收减免   □ 本刊记者 周琼 实习记者 杨艾莉 | 文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产业政策导向,不经意间创造了新的商机。   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4月14日共同出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不论高新区内外),其企业所得税可在三年内从25%减为15%。   政策落定,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代办机构一夜暴增。其中北京的代办机构与个人达到两三百家,为全国之最;长三角及珠三角次之,每个地区也有上百家之多。海南省因对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再给予50万元的创新经费支持,亦成为中介的抢滩之地。   这些顺应国家产业调整政策而生的高新企业认定中介,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也有各种商务咨询机构、科技交流中心、科技顾问公司,还有声称与地方科技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关系的单兵作战者。它们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不仅为申报高新企业跑程序,更能为企业创造申报高新所需的条件。   伪高新技术企业相应而生。至少有五成已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的企业不合乎条件,是靠虚假材料操作上去的。科技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   中介机构:没条件创造条件   根据《办法》规定,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需要同时满足六大条件,包括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通过自主研发,也可通过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五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获得),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在3%-6%之间(不同规模有不同要求);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等。   2008年底,全国有15541家企业通过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10547家是原有高新技术企业,占新认定企业总数的76.3%。   2009年前十个月,又有2760家企业通过认定,大部分原有高新技术企业则被拒之门外。   但严格把关之下,仍有玄机。资深税法律师刘天永告诉本刊记者,2008年1日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打破传统的税收优惠空间,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定为25%;同时,过去地方给的区域性税收优惠也被一律取消,内外资企业均失去或正在失去避税空间。在此背景下,《办法》甫一出台,迅速在全国企业中掀起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来争取税收优惠的运动。有分析认为,目前全国已获得资格认定的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约七成通过各类中介完成。   据本刊记者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机构通常设在地方科技部门,由科技、财政、国税及地税四家组成评审机构,再按行业抽取相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审组。虽然评审中采取隐去企业信息、公示评审结果等具有重大改革意义的环节,但到目前为止,评审过程仍以看材料为主,材料只要编制得当,符合相关标准,基本上都会获得通过。   本刊记者以企业人士身份,向一些中介机构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事宜。有中介表示,要先对企业情况进行评估,再决定是否接单。更多中介的态度则是来者不拒,没条件创造条件,缺什么补什么。   广州圣格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旗下高新科技服务网自称与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均有交往,自2008年以来每年为十多家企业申报高新,目前还没有不成功的。该公司业务员在电话咨询中表示,知识产权是申请高新企业中惟一的硬条件,其他的都很简单,都可以在材料上操作。   但即使是让诸多企业头疼的知识产权指标,该公司也认为有办法解决,总可以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找到一些特色和有差异的地方去申请专利。实在不行,也可以牵线搭桥帮企业买一个回来,专利的价格视情况,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   一家名叫励君商务咨询的中介机构的接单员还建议,可以牵线帮企业购买软件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软件著作因申请快、价格便宜,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场上颇受欢迎。   至于《办法》中规定的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可以请会计师事务所做出来。   另一家中介告诉本刊记者,《办法》规定的技术人员及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之类的问题,都可以在表上随便填,有些省市需要社保局出具证明,但那个很容易仿造。大部分省市什么证明都不需要。   前述中介表示,视服务内容多少,每成功完成一家企业的认定收费在5万-15万元之间。   另一家在全国主要城市均设有办事点的科技交流中心,把整个做材料和买专利(或在其引导下申请专利)的过程称为对企业的培育期,这个期限最长一年,最短数周。从2008年至今,据称该中心已培育近千家企业,成功率在95%以上。   该中心一位负责人在匿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其客户以年销售额在亿元左右的中型企业居多,对这样的企业来说,税收优惠的好处较为明显。   高新企业虚假繁荣   显然,高新企业认定的实际操作尺度过于宽容,正是虚假申报存在的空间。这种宽松传统,在过去20年使中国高新企业总数和总产值一直呈现出虚假繁荣景象。   中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统计,最早于1989年在广东起步。据悉,广东省科委在1989年起草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时,最初曾希望按照国际通行的口径,即主要根据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与销售额之比,通过设置某一界定值,选择出统计对象。然而即使以较低的水平设置界值,如国际为6%,中国以2.117%为标准,当年广东符合入选标准的企业仅有86家,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就显得更加惨淡。   于是,广东提出产品法统计办法,即参照美国尖端技术产品(ATP)分类体系,设置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将计算机与通信等九大类产品纳入其中,企业的总销售额中只要有50%的产品属于该目录范围,无论该产品是自主研发还是来料加工,甚至是仿制,都可获评高新技术企业。这样,各地统计数字就显得好看多了。这时获得认定的高新企业有荣誉、无实惠。   1991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认定标准仍主要采用产品法,但规定通过认定并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从那时起,国家开始将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值增长情况列入各地政府官员政绩考核范围,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进一步放宽高新技术园区的入园条件,阿猫阿狗都可以入园,享受优惠政策。前述科技部官员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东省科技部门官员也告诉本刊记者,几年前,广东省科技厅一位领导看到报上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不高,曾斥责下属工作不力,并指示统计工作也可以变通。   1996年,国家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扩展到国家高新区外,并专门针对区外企业出台认定办法,制定了除产品外,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沿用到2000年国家针对高新开发区内的企业制定的新认定办法。   但在实际操作上,如果严格按照认定办法的规定评审,能评上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各地都采取了宽松的态度。前述科技部官员说。   截至2007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共56047家,实现产值22109.9亿元。前广东省科委副主任蔡齐祥说,有人看了数字很高兴,说我们快赶上美国了,但其实很多企业做的事根本没有技术含量,只不过是个组装工我们的很多高新企业跟人家美国的高技术企业不是一回事。   2008年出台的《办法》,尽管对技术研发投入设定更为严格的标准,也没能扭转乾坤。2009年3月起,财政部牵头,国家审计署操刀,国税、地税及科技部门配合,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116家高新技术企业抽查发现,有85户不符合条件,不合格率高达73%,其享受的税收优惠达到36.31亿元。   审计报告披露,很多被抽查企业在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等方面均不符合标准:有的企业虽已填写6项或以上知识产权,但是并无知识产权证书、转让合同或者独占许可合同予以支持;另一些企业虽然可提供知识产权证书,权利人却不是公司,也没有签署转让合同或者独占许可合同。审计还发现,企业每年研发费用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高新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未达到60%、企业申报材料上有关高新产品收入总计与专项审计报告不符等情况比比皆是。   政府角色反思   所有的罪责,似乎仅由企业,而且是造假企业中的一部分来承担。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造假盛行的局面,一场自上而下的整肃风暴正在开展。据悉,目前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已被撤销,部分企业在今年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复审。   本刊记者获得的消息显示,财政部今年对高新企业的抽查已经开始,查的范围比去年还要大。   上述科技交流中心一位业务经理说,今年以来,该中心的服务从帮助企业申报资格延伸到促其建立高科技企业发展体系,使之合乎《办法》的规定。这叫先上车,后买票。   但前述科技部官员指出,2009年的审计抽查结果不仅反映了该项评定造假成风的状况,更揭示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与动力普遍不足的事实。   本刊记者了解到,绝大部分通过五年以上独占许可的形式购买专利的企业,其目的是获得高新的荣誉及减税政策,一旦通过认定后,鲜有进行成果转化。一位代办机构业务经理告诉本刊记者:越是大企业,创新的热情越小,相反是一个小企业,在竞争压力下有创新的危机感。   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和平在2009年11月《科技管理研究》撰文称,有些企业通过购买、受让等方式拥有的专利可能与企业主营业务毫不相关,而一些新药和国家级植物种子的认定比专利认定更难,却不能作为认定高新企业的条件。他建议《办法》要明确专利应与企业主营业务高度相关,同时增加弹性,令真正能反映企业创新行为的指标或内容也得到认可。   前述科技部官员则指出,在人类发明创造活动越来越多的今天,政府已没有能力通过一些简单的指标来给企业归类,将其贴上高新或非高新的标签并给予差别化待遇。他认为《办法》的立意不错,但事实上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把企业分为三六九等,人为地干预了公平竞争环境,破坏了市场秩序,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不仅是对效率的破坏,也制造了新的腐败空间,给企业以错误导向。   一家跨国公司大中华区的研发总裁认为,如果政府一定要引导企业创新,也应鼓励真正的创新行为,无论企业的规模、盈利、高学历员工比例等情况如何。他建议中国政府将重点放在保护知识产权,构建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上。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部项目答辩
caoman 2010-7-29 16:57
结束了在北大的博士论文答辩后,以为此生终于摆脱这虽伴随甜蜜但终究很折磨人的东西了!熟料如今又要站在首都某宾馆的会议台前,接受数位领导和专家的审判。 比起国家科技部委技术支撑计划课题评审答辩,学生时期的答辩就是小儿科,大家展示的都是真刀实枪的本领,18个项目,64个申报单位,每个申报单位又有2-5个不等的联合体,数百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汇聚于此,其中不乏行家里手,关系到金钱、荣誉、地位、前景,没有不拼的道理,刀光剑影,好不热闹。 评审进行了2天,我们安排在第一天下午,在下午开始之前我一直没去会场,听了在现场的小情报员汇报,基本和在学校答辩一个情况,无论是多高级别的领导,还是多牛的企业家,无论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此刻都变成了毕恭毕敬的小学生,守在审判室的门外,有人出来便马上去问:有哪些专家?提了什么问题? 只想多探得一些信息而已,而出来的诸公一致向雷锋同志学习,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抿嘴不语,似受打击,无非不愿旁人占到便宜。 没到现场并非胸有成竹,更不是满不在乎,而是在苦思操练怎么赢得这场艰苦的战役,我们报的项目有六个竞争对手,实力都非常强大,属于竞争比较惨烈的一个。我们五家联合单位已经共同努力了数月,更不用说天人这些年的积累,现在大家把最后冲刺交给了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斗志被激起,事情便其乐无穷,毛主席的话还是有道理。想起蔡总(他们的课题只有他一家申报)貌似惋惜的说:以为曹总也会参与同一个课题呢。看来蔡总是觉得少了斗智斗勇的乐趣。 对于如何能赢,我在反复斟酌,如何在10分钟的时间内从一堆出类拔萃的人中脱颖而出?如何让素未谋面的专家们在短短几分钟内理解你、认可你?这真是个大的挑战,常规的讲法肯定行不通,下午三点,昏昏欲睡,没有刺激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上台马上将我们几家联合单位的看家宝本领亮出来,把我们做过的最出彩的事抖出来,这里冒了很大风险,一旦把握不好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惹人反感,但从结果来看,现场气氛确实被调动起来了,我也得以顺利汇报我们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现在虽然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但我们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团队有完善的产学研结构组成,天人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推广实力,从前期项目调研、报告编制一直到现在,团队中每个人、每个单位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我们有信心能为科技部承担好这个课题,我们也有信心将课题成果推广到市场中创造社会财富。 http://blog.sina.com.cn/tianrencaoman
个人分类: 发展规划|317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世博会拒绝瘦肉精,也拒绝转基因
蒋高明 2010-4-13 00:04
蒋高明 上海世博会严把食品质量关的信号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在山东农村,笔者了解到:以往牛贩子收牛时,专门挑那些喂 小料的牛,那样的牛肚子小,出肉率高,屠宰企业可以 多赚钱。但这次牛贩子不收喂小料的,因为上海那边不要含小料的牛肉了。以前他们听牛贩子的话偷喂小料,今天牛贩子又不要这样的牛了,这样一来,偷喂小料 的农民苦不堪言。 小料是地下交易的、饲料贩子们对臭名昭著瘦肉精的昵称。广州等城市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后,国家严厉打击瘦肉精制售,一些不法商人转而将人用盐酸克伦特 罗(也称咳喘素,制作瘦肉精的工业原粉)直接售给养殖户。这几乎是肉牛、肉猪养殖行业的潜规则。近来来,我们带领农民利用废弃秸秆养牛,因为我们不喂小料,反而卖不 上好价钱。牛贩子看到我们养的牛肚子很大,就给你压价,以14.8元/公斤(活牛)收购;而喂 小料的,牛肚子小,脂肪少,瘦肉多,屠宰后利润空间大,牛贩子给出15.6元/公 斤的高价。 同时,笔者了解到这样的信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官方网站报道:在安全健康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理念,通过在食品安全、应急防范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为食品检测、防恐反恐等方 面提供了技术手段。人群疏导预案模拟技术与系统,在计算机中构建公共设施的三维场景、模拟其中的人流运动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灾害事件,为世博会期间应对可能发生的突 发事件提供了科学、全面、可靠、高效的辅助分析手段。 食品中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成分等快速现场检测 ,已成功研制开发出多个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并已在上海 及周边地区检测机构示范应用。人脸图像采集与比对系统可在上海世博园区所有的出入口和重要场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布控,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出入口及园区内重要场 合实现人证合一。 有毒有害成分自然是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之类的坏东西。对于这个把关,牛贩子们在源头就不敢胡来了。因为,收上来的瘦肉精牛卖不到屠宰厂是他们自己倒霉。然而,让我们困惑的是,在科技部进行的世博会食品把关研究课 题中,我们发现,被中国转基因专家拍着胸脯担保即使把Bt蛋白煮着吃也不会有问题的转基因食品,竟排在了病原菌、有毒有害物质之后,在世博会这个照妖镜面前,成了问题 食品。这有些让转基因专家哭笑不得。 是科技部没有留意媒体上连续半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论?还是我们为尊贵的外宾健康考虑,让转基因食品委屈一下,等过了世博会转基因食品又是安全放心食品?接 着流通到市场,甚至转移到婴儿的米粉中!总之,这次科技部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世博科技专项行动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0年03月03日 来源:科技部 文章出处: http://www.most.gov.cn/ztzl/lhzt/lhzt2010/tpxwlhzt2010/201003/t20100302_76059.htm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为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从申博成功开始, 科技部、上海 市政府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0个部门和单位专门成立世博科技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世博科技专项行动 ,组织和动员全国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 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筹办提供科技支撑。 1、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目标 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以科技,让世博更精彩为目标,根据上海世博会建设、能源、环境、运营、安全及展示等领域的 科技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园区内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二是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生态和谐。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雨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三是实现世博会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和健康安全。上海市域范围内到达世博园区不超过1小时,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园区内信息反馈处理与应急反应时 间小于2分钟。 四是实现世博会展览展示的精彩、互动和创新。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网上世博展览,并为中国馆和主题馆提供先进的展示成果以及展示技术和手段。 五是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生态节能建筑等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的综合集成及大规模示范应用,引领和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 2、世博科技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世博科技专项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近3亿元,带动地方财政科技投入4亿多元和大量的社会投入,先后共安排实施了232项攻关项目,凝聚了全国近千家科研单位、企业 和上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取得了1000多项科技成果并已得到实际应用,为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是在世博规划建设方面,突出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形成了适用于世博会建设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和现代景观技术体系。世博园与世博场馆规划设计导 则研究项目成果,成为世博园区规划设计的主要技术指导依据。中国馆的设计和建设集成了生态、冰蓄冷、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绿色建筑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最大限 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太阳能发电进行照明,实现了中国馆照明用电的全部自给。世博轴建设融合了大跨度索膜结构、百万量级LED、江水源与地源热泵、大规模曲面视频显示、地下 空间防灾技术、地下空间建筑环境等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世博轴作为世博园区地下空间交通集散场所和重要展示空间的双重功能。主题馆实现了大跨度结构空间和太阳能 屋顶并网发电等先进功能。 二是在新能源应用方面,突出绿色世博和低碳世博的理念,重点开展了清洁能源技术的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满足了节能减排的要求。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及周边将开展200 辆燃料电池汽车、380辆纯电动汽车、500辆混合动力汽车等总计1080辆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示范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行示范。世博园区中的城市最 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全部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整个园区的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节能效果明显,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 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5兆瓦,实现了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是北京奥运会应用量的7.5倍。首批34台3MW风力发电机组正在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风 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进行安装、调试,首批3台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其他机组也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全部实现并网发电,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绿色清 洁能源,是北京奥运会风力发电量的2倍。 三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突出了生态和谐和循环利用的理念,重点开展了生态环保和资源回用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体现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针对世博园区白莲泾 河道 实施的近自然生态修复集成技术 ,实现从防洪驳岸到河面的硬质驳岸生态软化和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完善,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调节、自平衡和景观美化功能。以 智能化生态建筑技术研究项目成果为基础的沪上生态家?-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作为我国的实物案例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综合集成应用和展示了节能减 排、资源回用、环境宜居、智能高效等技术,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t,综合节能60%以上,将引领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针对世博会期间上海将经历夏季高温开展的控 温降温技术研究,从遮阳、自然风道设计、功能材料利用和水景、水雾消暑等多方面提出了解决途径。 四是在安全健康方面,突出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理念,通过在食品安全、应急防范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为食品检测、防恐反恐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手段。人群疏导预案模 拟技术与系统,在计算机中构建公共设施的三维场景、模拟其中的人流运动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灾害事件,为世博会期间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了科学、全面、可靠、高效 的辅助分析手段。 食品中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成分等快速现场检测,已成功研制开发出多个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并已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检测机构示范应用。 人脸 图像采集与比对系统可在上海世博园区所有的出入口和重要场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布控,通过人脸识别技术, 确保出入口及园区内重要场合实现人证合一 。 五是在世博运营管理方面,突出高效、便捷的理念,重点开展了园区内外交通管理,高强度客流的安全集散、引导,多语言信息汇聚与发布等科技创新。上海世博智能交通 技术综合集成系统项目已经完成并在上海交通管理中进行应用示范,通过集成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等技术,保证了交通高峰时段主城区及换乘点交通信息发布和引导更新频 率小于5分钟,为保障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的交通畅通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在上海世博园的示范演示,实现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的应用,将推动 第三代移动通信向第四代移动通信迈进。上海世博会7000多万张门票,将全部采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新型门票系统,满足了大客流高效检票处理的需要,使人均通过世博 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 六是在世博展览展示方面,突出精彩、互动的理念,开展了相关的新媒体、新创意设计等,为充分演绎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提供了技术保障。应 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构建的网上世博会已经开通,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的首次网上直播,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无国界的永不落幕的世博会。大尺寸、高清晰的激光显示技术,以 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为显示光源,满足了大色域色彩显示的需要,实现了显示技术的升级和换代。上海世博园区南市电厂的新能源应用展示厅,正在按设计方案加紧施工,将集中展 示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和太阳能、风能、江水源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集成示范。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4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海归”部长的心灵对话!(5)―― 给总理的信
热度 2 陈良尧 2010-1-12 08:37
愤怒的葡萄! 来自科技界底层的心声 诚挚感 谢饶毅 教授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对笔者的系列对话博文以及 王鸿飞 教授的博文发出了来自内心的的深沉呼应,(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4628 ),这触及到了影响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即科技资源合理分配和使用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也真实反映在约 5 年前笔者给总理的信中,也是在好望角与部长先生发生对话的原因。 5 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未见有任何被解决的迹象和改善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说明,以下给出写给总理而他并未能看到的这封信的内容,供参考。信的题目引自 Steinbeck 的书名: The Grapes of Wrath 。 ---------------------------------------------------- 愤怒的葡萄! 来自科技界底层的心声 尊敬的温家宝总理: 在犹豫了很久以后还是觉得有必要给您写这封信,来向您反映发生在科技界底层的那些越演越烈的现象和问题。这些问题正吞噬着我国宝贵的科技资源,腐蚀着科技机体,败坏了学术道德和风气。如国家投入巨资的 863 和 973 等重大科技发展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问题已对我国科技事业造成了伤害,严重挫伤了众多优秀科技人员为国家服务的积极性、热情和信心。 十五年前本人完成学业后即举家回国,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振兴国家科技事业的潮流中。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所付出的努力也时有收获,更多面临的却是重重困难,许多的心血付诸东流。在所有这些努力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无法在国家的许多重大科技活动中获得支持,如对于重大科技项目 ( 863 、 973 以及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 ) 的申请,是年年申请,年年落空。 今年已是本人与同事们第 6 次申请 973 项目,与国内许多优秀项目的命运一样,未被批准。每年要化三、四个月时间精心准备,积六、七年来 20 多个月时间对于科技项目思考的精华和努力就这样被无情地扔进了纸屑堆。过去 20 多个月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努力都被浪费了,没有人会为这种损失感到痛心和惋惜。一方面要实现政府所倡导的科技兴国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却并不珍惜我国宝贵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思想等软资源。那么是什么机制造成了这种现象呢?是研究水平良莠不齐的单位和部门为获取国家科技资源所进行的恶性竞争。那些围绕在政府管理人员以及特殊专家圈周围,以及在地理位置上最靠近科技资源源头的单位和课题组无疑有更多的机会。 在平等竞争的表象下,经常产生出离奇和难以被人理解的结果,这多半是以十分隐晦曲折的方式进行,显示出一些管理部门和专家的智慧,却不惜以扼杀优秀项目和伤害国家的最高科技利益为代价。 比如, 2004 年 973 项目申请指南中给出了信息领域中纳米信息技术的研究方向,却将与纳米尺寸无多大关联的传感器和系统列为重点,结果去年该方向上所有的申请项目都遭失败。不禁要问,难道偌大个中国科技界在对于国家科技进步至关重要的纳米信息技术方向上就产生不出一项优秀课题,进而导致在影响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最关键的硬科技 ( 设备、材料、器件和系统 ) 领域的申请项目无一不遭到淘汰的厄运?据说这些重大研究方向都是经过科技部专家顾问组认真讨论后定下来,代表了我国某一时期最前沿研究方向,凝聚在这一方向下应该有许多课题需被深入研究和解决。然而仅到了 2005 年,还未被实施的纳米信息技术方向就突然蒸发消失了,被十分草率地转到了其它更有利于某些局部课题的方向上。是什么原因促使本应该相对稳定和急需被进一步实施的重大研究方面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发生了转移?其中的奥秘当不说自明。 人类科技发展史是一面镜子。本人不相信那些犹抱琵琶半遮面,在项目名称上故弄玄虚、用尽心思和玩足花样的人会有诚实的心情对待科学研究,他们将不会对科学事业有真正的建树和贡献。其实,在许多场合,不是国家的需求,而是一些部长和司长们背后相关的单位和课题组以及一些特殊利益圈的需求决定了国家的科研方向,实在是令勤奋工作在第一线的科学家们无从适从,悲从心来。 本人组织的项目申请书有幸于去年通过第一轮书面评审,进入第二轮答辩,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答辩专家组结构。尽管同在信息领域,也是隔行如隔山。要让来自生物、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软件等领域的专家们济济一堂聚在一起,在短短半小时内犹如科普般听懂某一领域高度专业化的研究课题,实非易事,这既不现实也有违科学规律和常识。许多专家显然缺少某一领域的基础专业知识,也无充裕时间能在现场对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仔细核实和审议,至多从答辩人员的表达方式和气氛中,再依据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或许再加上专家们之间的串联议论及其它非学术因素,就对上千万元的项目作出取舍,不能不包含判断上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 863 、 973 等项目,一方面强调严谨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又采取极不科学和缺少学术诚信的遴选方式,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和悲哀。君不见,一些课题组和单位为获取项目,无不早早攻关,从科技部一直攻到专家组成员,所导致对学术风气的侵蚀和国家科技资源的浪费是极其令人痛心的。 尊敬的总理,我们国家许多宝贵的科技资源经常就是这样被随意分配和使用的,不能说是全部,却有相当部分被流失到了不合适的地方和人手里。虽然有关部门会拿出许多数据争说多年来实施 863 、 973 以及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的合理性及其成绩,且不说那些无助于解决核心科技问题的花拳绣腿般的成果,仅只要仔细检验我国高科技领域的进出口产品和市场现状,尤其是我国学术界强烈依赖国际科技装备和技术的巨额进口单,就不难明白,我国若干重大科技计划实施所产生的积累性效果,不仅严重偏离了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甚至连我国科技界自身的研究基础都难以支持,即一旦脱离了来自工业化国家的高科技设备、材料和器件的无止境输血,我国许多重要的实验室和课题组将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当看到这么些年来本人和许多优秀科技界同事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活动的努力所遭受连续失败的现实时,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然而,更痛苦和遭受损失的将是您领导的政府,以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将失去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分科学家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所要承担的高品质服务和贡献的机会。 在我国最高科技管理部门工作,尤其是身处部长、司长和处长等领导岗位的公务员应该具有这样的先进性品质,应该明白,通过制定和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国家科技政策和体制,使得国家的科技资源获得最充分和合理的使用,进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来实质性地增进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实力,这将远比关心自己的课题组和项目更为重要,当属于国家的最高科技利益。 尊敬的总理,我把发生在学术界和科技界底层的这些故事告诉您,是极有风险地希望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解剖和分析,能让您有机会来亲身体会和观察到我国科技界底层的微观科技细胞的奇特活动方式。这些故事以及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已逐步演变成为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桎酷,成为耸立在我国众多优秀科学家面前一堵堵远比解决实际科技问题更为困难的高高的墙。政府可能有责任,而我国学术界更应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和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已非几篇文章和几句批评意见就能触动这些又高又厚的墙。可以预期,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和措施来有步骤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以及无数科技人员辛苦奋斗的努力都将难以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不仅会严重延缓甚至阻止在您领导下的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将对我国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建设、科技道德以及民族精神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上述意见仅供您在百忙中阅读和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本人当承担责任,并敬请谅解。 陈良尧 , 2005 年5 月5 日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
个人分类: 杂文|12947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与“海归”部长的心灵对话!(4)
热度 2 陈良尧 2010-1-5 08:35
黑匣子 --- 来自咨询组专家的困惑要求 发生在一所大学内的许多逸闻轶事,是构成这所大学文化历史和口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科技界,即通过对许多典型事例的细致观察和剖析,可深切认识和了解何以在某一时期我国科技界会产生如此众多问题的根源。 在与海归部长的 对话中,虽以事实为依据,坦率指出了 863 和 973 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毛病和问题, 但部长先生并不以为然,听不进去,而按他的三人原理和方法,只愿意听某领域三个人的意见,便能确定其指南和方向。因此,这三个人的作用就变得至关重要,如果不去影响和不与这三个人发生关系,一般来说,要获得科技部资助的胜算机会将十分渺茫。 在 973 体制中,最有可能和有机会对这三个人施加影响和作用的是咨询组成员,在每年项目启动的早期和整个过程中,都能接触和猜摩到这三人的心思和意图,并获得各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敏感信息,从而直接和间接对项目的申请和评审过程施加各种影响,是一连串黑匣子中的重要一环。 我与遥远 C 地的 K 君仅在他进入咨询组之前的某次会议上有过一面之交,由于研究背景和课题兴趣的不同,再加上地理因素,彼此间从未发生过任何研究合作关系。在那一年的 973 项目申请过程中,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本人正在组织某一课题的申请,已成为咨询组成员的他很意外写来一信: ―――――――――――― 陈 先生,您好! 久未问候,望谅。 现在正在申报 973 课题,您有什么打算。我很希望能安排教师能在您领导下接受一个子课题。您如年慨允,不胜感激! 本人因进入咨询组,不能承担或参与 973 课题,故而愿意安排教师能在您领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希望能得到您的回答。谢谢! 敬礼! xxxx, 自 xxxx (单位) ―――――――――――― 他很客气,说是久未问候,其实从未问候过本人,这是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是借问候要给他课题组安排一个子课题,一起参与 973 项目的研究,其出发点无疑有其合理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生了困难。因不宜透露 K 君的身份和意图,便很难向参与本项目的其它课题组成员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将并无研究相关性的 C 地课题组加入本项目。这触到了笔者的软肋,其实,双方心里都明白,就其担任咨询组专家的功能和信中的暗示,如不采纳 K 君的意见,那是一点成功的希望也不会有的。 于是,费了很大劲和很多时间,经多次修改,终于将他课题组的老师揉进了不同的子课题,却始终未能反馈得知 K 君对如此辛苦安排的满意度为多少。 送上去的项目通过了小同行初评,进入中评答辩阶段,却很惊讶发现 K 君竟也坐在那里,还是这次答辩专家组成员,彼此都只能装作互不相识的样子,他也不痛不痒问了几个问题,自以为有出线的希望,却是煮得半熟的鸭子飞了,依然未能出线 ,自然还包括了更高一层部长的课题组也夹在某项目内要被照顾的优先需求,把其它项目都给挤走了。 下一年,未被实施的这一方向的指南莫名消失了,只能被迫尝试在其它领域的某方向(再次上当)组织课题。谁知在刻意消去指南的原方向上(可避开一大堆竞争对手),另一单位的课题组却能活动到这三人头上,伺机立项并一次就能高效率申请成功。一般的情况是,当前次申请失利后,如无事前联系, K 君将很难确知他的课题组是否会被再次包含在下次本项目的申请书中,这极具撞车风险。不过这次他测算得很准,已很有把握不必再来问候本人,而是在无指南方向上策划问候到了另一课题组,并从中拿到了一个完整的子课题。 按 973 原理,在某一方向被安排课题后,一般在相当时期内,如至少在三五年内,将不会在该方向考虑安排类似的课题和项目。因此,这三人、 K 君、以及那课题组采用如此手法窃走该课题项目后(窃书不算偷,在中国科技界,窃项目也不算偷?),便意味着其它单位的课题组过去的一切努力,即便是更富有创新意义和价值,都已付诸东流,今后不会在这一方向有任何立项资助的机会,仅指望那些获得此项目资助的课题组, 包括 K 君,能珍惜这种机会,做出一些好成绩来。几年过去了,可追踪那些科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究竟在哪里?一切的一切,最终可看到这个项目被彻底废了,是半点解决科学问题和支撑我国科技进步的作用都没有。这是很糟糕的一群人,能够破坏自己建立并承诺遵守的所有规则而不受任何约束和惩罚,其源头的毛病就出在科技部的 973 体制和那三个人身上,已无任何科技工作者的良知、诚意和信誉可言。 在其后的某次会议上,又碰见 K 君,都心照不宣,难为情呵!也算是有个交代,他扔过来一句话:老陈,到处都是黑匣子,我禁不住 木讷地 在想,您不也就是其中的那个黑匣子么!却也理解他的无奈和解释,处于他的位置和环境,是看到了还有其他大鳄所布设更多黑匣子陷阱的阴暗面。 这就是部长先生在谈话中所说不想听五十人,而是只愿意听那三人意见的必然后果。显然,与受五十人的制约相比,控制三个人要容易得多,但另一方面则更容易让这三人通过各种迷宫般的隐蔽方式将自己单位或相关课题组的利益活动到各类项目中去。在这里,与这三人及其复杂人际网所真正追求的各种特殊利益相比,所谓国家利益、关键科学问题和目标等等,都是遮人耳目,已丢于脑后,被降至更为从属的地位,都不是最主要的。其实,在 973 项目的二、三审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外行专家,根本听不懂或看不懂某一项目建议书的内容,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作为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遴选过程,其投票表决的科学依据究竟体现在哪里?结果,不能不说许多项目和宝贵科技资源都投错了地方,投错了人,却是一茬又一茬都落到了与这三人密切相关的课题组口袋里。 王鸿飞 教授敏锐地察觉到 863 、 973 项目中的三柱香问题,碍于我国学术界的不良生态环境,只能以讲历史故事的隐晦曲折方式警示学界同仁,而在与部长先生的对话中,可获得最清晰的印证。 毋庸讳言,部长先生的三人原理及其源头腐蚀作用对我国科技界的影响是极为 深远的。 阅读连接: 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7232 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227 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223 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219
个人分类: 杂文|40541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与“海归”部长的心灵对话!(3)
陈良尧 2009-12-29 09:15
约一小时的约谈结束后,部长先生径直去了机场,我则去医院探望在等开刀的老母亲 ( 已于去年去世,终未能看到这份努力的结果 ) ,在路上便接到复旦打来的电话,有领导要找我谈信的问题。显然,这不是如部长所说仅科技部两人知道此事,而是有更多人知道,并如此迅速地有意无意让消息和压力传递到上海的朋友和一些单位,要我考虑后果。什么后果,无非是如约谈中的话,复旦拿不到或少拿科技部的项目,或是本人早点退休,以及后续一系列其它方面的报复。我也坦率对这位领导说,你不应该来谈这些问题,科技部这样做是严重违规的。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行科技体制。对于此类事情,学校领导很少能给予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息事宁人,腰板硬不起来,因为复旦科技资源的命门被捏在科技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手里。 ―――――――――――――――――――― 笔者在科学网读到 2007 年 9 月 13 日 王鸿飞 教授写的 《洪门三柱香》与申请 863 、 973 项目之秘诀一文,感慨中留下了如下的评语 : 《 洪门三柱香,确有其事,就是那领域的三个人,控制了一大帮人,决定了 973 的指南和方向,这三柱香不烧到,确实机会很小,过去就听说有这三个人,还有拜老大的故事,经鸿飞点拨,想不到竟是出自洪门堂的祖传家法,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告诉大家我与优秀同事们八年抗战申请 863 、 973 都落难的经历,以及与掌门人的世纪对话,折射出中国学术界很不光彩的一面。 参考连接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7232 这当然是在说科技界的笑话,却并非完全是捕风捉影,还真有那么点背景和味道。》 ―――――――――――――――――――― 这不过是我国科技事业磨难发展中光明与黑暗共存的一段插曲,还有更多的故事且待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444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与“海归”部长的心灵对话!(2)
陈良尧 2009-12-29 09:04
时间: 2005 年 6 月 16 日 , 16:00 - 17:00 地点:上海好望角宾馆 2102 室 ――――――――――――――――――― 程:我是程津培, 陈:陈良尧, 你好, 丁秘书:有点晚到了, 陈: 还好,但我过来,现在这个路,这个交通呵,复旦在修路,差点走错掉, (丁秘书退出) 程: 国家重大项目评审的问题,国家信访局找到了科技部,请我来听听你到意见,你的 973 、 863 项目评审中间的一些看法,听听你的意见和建议,我正好在楼下开会,顺便就让你来辛苦跑一趟, 陈:这个问题, 程: 我就管这个基础研究, 973 归我这里管, 侧重于 973 可以的,你的情况反映中你主要谈到信息领域,申报了几次都没有能够成功,可能专家里面还是公务人员在里面可能发挥了一些不正常的作用,想听听你的意见, 陈: 这个事情大家都有很多议论么, 973 是国家的愿望,也是比较好,包括 863 ,重大攻关,我都是申请过的,但是我是一次都没有成功过,这个是有很多原因,这个原因讲起来也比较复杂,都可以找很多原因,总的来说,像我们这样一群人,要得到国家的重大支持很困难,面上有些重点项目可以申请到,但是在这样一个方式里面,我觉得我们成功的机会是很少的,要让总理知道,最起码, 程: 总理怎么会看到你这个东西,到他那个办公室就转到国务院的其他部门去了, 陈: 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的话,我想我们的努力都没有什么用,化了这么多时间,精力都消耗掉,这么多时间,精力都消耗掉,这个大家都有愿望,都希望为国家作贡献,或者希望会得到国家的资源,都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然后会做很多好的研究,最后,我想国家的愿望没有最后能够做得很好,原因很复杂,每年都申请,我今年第六次了,是吗,这个申请,我当然有可能以后不一定是不是还要化这么多精力,是不是值得,但是我们是回来是真心诚意为国家,能够,希望能够做一点贡献,而且知道怎么会做事情, (被秘书进来打断了一会) 陈: 这个事情太复杂了,这个太复杂了,如果拿一些数据出来看,我想很多会说明问题的,你那么多钱,分布在什么地方,在全国的分布怎么样,这个在人群里面的分布怎么样,这个在队伍里面的分布怎么样,你的那个统计数据我想相当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是不是对个别人怎么样,有些人很好的,也是可以拿到和得到资助,还有一些人不应该得到资助,或者是不一定做得很好,他也会用各种方法拿到资助, 程: 从你六次申报 973 的经历看来,这个 973 里有一些重要的问题,从信中反映出来这里面有黑箱操作,甚至有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在里面起了一些作用,你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证据,完全没有关系啊,我觉得你信里面写了这个冒很大风险,也不一定,不一定是很大风险,没有关系的,你最多是会拿不上经费支持么, 陈: 因为具体的部门是有很多原因的,我拿不到基金,那我就少做点事情,或者是早点退休,能够, 程:你还年轻么, 陈:不年轻了,我不年轻了,不是太年轻, 50 年么, 50 年生的,今年已 55 岁了么, 54 岁 55 岁了,到年底 55 岁了,不到 50 岁就申请项目,很多年过去了,就是说我个人的事情,但学校里还没有往那里说了,学校,譬如学校,对于复旦大学写这种信,为什么要这样写,是不是打打招呼,这个所有的资源都是在国家手里面,反映国家的这些年的问题,复旦大学肯定受影响, 程: 会有影响么? 陈: 当然有影响,我去年没有申请到就想过这样的事情了,学校的领导跟我讲过的,讲过这事情的,当时我就很悲观,我说这个事情要反映反映,那学校领导也跟我讲,你说的这些事情你讲没有用的,但你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这种话都有的,虽然我是想了很长时间我来反映这件事情,这还是小事情,还有很多事情,国家体制里面,我想这个问题是基金反映出一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从国家科技部的层面和宏观的政策方面不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我们国家很困难, 程: 这个咱们要这么说,我想我要是从打官腔的角度,就是说我首先要感谢你给科技部工作提出批评意见,提出一些具体性的建议,但我不想打这个官腔,我也觉得咱俩的经历估计差不多,我会比你长两岁,我们都是老三届,我也在美国念书,回来以后在学校里当老师,前五年,嗷,五年前我到科技部,所以说我们大体走的是相同的路,我本人现在也是学者,你那信中也反映学者做官这里面有些问题,这是另外一回事情,咱们慢慢再说这个事情,总归呢我们有相同的经历,我在那里主持的时候也不是特殊身份,大的项目我也从来没有拿过,再讲我们现在是找问题,我也非常理解,你做得非常出色,应该说这个你走得比我要顺,你别看我现在的位置,在这个地方,但你前面那些该得到的东西,我从你的履历上看,你基本都得到了,全国老模啦,全国的优秀教师呵,你并且在做院长啦,杰出青年基金啦,中青年优秀人才啦,还有许多奖励啦,还有其它的应有,应有,能拿到的差不多都拿到了,这将理解在这种位置上呵,你也非常希望能够拿到国家的重大的项目,这个有这种责任去承担国家重大的课题,攻关项目,但是我们说的这个事呵,我现在正在学着,跟学者与学者之间,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现在这个机制里面呵,存在着好多的问题,好多好多的问题,我在这里做了五年,我也看到好多好多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想找的你刚才讲,你假设,你这里这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做学者呢,就是要说一种合理的推理,跟它那个事实之间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因为从逻辑上来讲呵,有很多的问题,我们在部里做公务员,特别是坐在我们这个位置的人哪,特别是想拿到那些证据,便于你去改进管理,但我回国后的这二十多年,我也感觉到这个制度呢在慢慢地变化,慢慢朝,应该说还是朝好的方向去变化,这个化钱的人更加理性地化钱,管钱的人更加理性地去管钱,我觉得慢慢是出现这种趋势,要不然要我们这些人到那里去做什么,我们这些人难道眼睛瞎掉了,怎么选这帮人去干这样的活,越整治越烂,越整越黑,这就不行,你索性干脆早早地回去,我也提前退休,也好,现在就是想找这些问题,你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特别是那些实质性的,假如说我这里有公务员,我有处长,司长,甚至到部长,存在着利用职权,营私舞弊,不说把钱拿到自己家里,但是你处理事情上不公,这非常想知道,所以你这个事情,我们,但还有第二个人知道,我们没有让你点名的人知道任何信息,你可能,因为你会担心你那多少在那个领域占点边,这个信息没有,没有让直接点到的人有任何了解,但是那有一个公务员是,除了我之外要处理这件事情,所以我们还是保护得非常好的,所以在这里面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如果我们这里存在问题的话,诚心诚意地想改,但这大的机制存在问题,跟它整个的大环境可能是有一定的关系,这个科技部也在做这工作,但不可能一天就变化,慢慢地慢慢地在朝合理的方向去推动,否则科技部要 那么多 博士干什么,要那么多对科学自己有一定了解的人干什么,另外你要了解这些人工作的精神,要了解他工作的规律,整个科学的规律你要知道,不然,如果说,我们也可以考虑另外一种情况,你这个纯碎是有管理类的人在这里面,他就不会有任何私利,这至少是对他自己的课题组不会有偏爱,他从管理出发,但那方面恐怕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就完全由管理,这些管理的人没有,缺乏了监督,也是会出现问题,如果不内行的话,恐怕出现的问题会更多,如果说有人做公务员,他自己还要从事业务工作的话,最多那个,他自己那个组肥了,谁都有个能够肥多少钱,何况还有应该说非常透明的监督,我们的公务员不允许拿这科技部的项目,即便我们走歪题,恐怕如果他还是能够基本出于公心的来进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那他工作还能继续下去,但是我不是说我们就是要保护这种你自己有工作,这个人,谁随他出现这种状况,所以,我想呢,大概想说明一个意思呢,希望能找出这些问题来,特别是在你理性的推测底下的那些具体的东西来,存在不存在,特别是 973 ,我们特别想知道,因为 973 呵,这些年来得到的赞语较多,跟 863 呵有所不同,得到赞语较多,听到批评相对少一些,所以我们想,想拿到东西,今天实际上是听意见,想改进这个工作,因为我们是,是应该目标相同的,我们在这里做工作呢应该跟你在这里做工作一样,都是为了把我们国家这个事业做好,我想你还是应该相信这个公务员的群体,还在那里做事情,不是仅仅总理一个人愿把国家做好,我想公务员的大多数原意把工作做好,将原意把国家的事业做好,国务院也在那里照管自己的权力,已很管事,我再听听你的意见,这个,但有一个情况呢跟你沟通一下,这个 973 的申报量非常大,但在最后中标的 10 %左右,是低于任何一个科技计划的中标,这是一个因素,然后,因为国家的资源非常有限, 973 是从三个亿开始的,每年增加一个亿,弄到现在呢,增加到了每年有 10 个亿了,这一个相当不小了,但是开始的时候还是蛮低的,那么这个有限的钱你想把它化好,主要在六大领域,你知道那六大领域,后来还有前沿交叉,你是不是在前沿交叉里面申请,今年, 陈: 我是在信息领域, 程: 信息领域,那属于六大领域之一,为了能把这些钱呢尽量化得好一些,就组成了一个专家顾问组,你也知道,我估计你还没有到那个层次去答辩,你是讲去年的事还是今年的事? 陈: 去年我答辩过的, 程: 今年也答辩了? 陈:今年没有,今年是答辩的机会也没有了, 程: 有一个机制是这样的,就是当你想从全国选出项目的时候,你是给每一个领域分配固定的名额,还是在不同领域之间,有好的我挑选上来,不是绝对的平均化,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件事情,从开始有 973 到现在,一直是放开了,你这个领域有几个好项目,我可能就多出,那个领域相对弱一点,可能就少出,但有一个大的平衡,不会让它太悬殊,六大领域都是我们 973 最重要的领域,但有这么一种考虑,所以最终呢有一个专家顾问组,周光召为组长,这个专家顾问组是对于每一个答辩来说是最内行,最外行的一个组,而相对内行一点就是第一层次,作为专门评选,第一轮呢是这个叫做小同行,但所谓小同行在信息领域的这么大的框架底下,小同行,我是搞,干化学的,我这个小同行在国内没几个,但你要组成一个那么二三十个人的评审组的话,必然有跟我不同行的,但仍然叫小同行,我把我的有机化学叫做小同行,然后化学叫做大同行,你那个领域恐怕,我觉得恐怕比我们这个还要宽,那我们要在评有机化学这个项目里面,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同行,这是第一轮评审,叫小同行评审,好,你在小同行评审里面脱颖而出,但到了大同行的时候,这就是你有答辩机会那个,那个里面,那可能就是面对着许多的非同行,但对外面来讲还算是同行,那叫大同行,我们有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叫 973 的咨询组,这个层次再出来,那就到了最后的综合评审,那基本上全是外行,这个,你是干信息的,信息那里面我有三个专家,每个大领域我都有三个专家,这三个专家未必扣住你那个领域,所以对于你那个领域他们仍然可能是相对外行,这就那么个机制,如果我分配到你那个小领域去,那可以相当来说是同行评审,你如要从大的范围里边摘项目的话,最后呢,避免不了是外行评审,现在就是那么个机制在这里,除非我再细化到小的领域,现在我这个钱有限,有没有办法准确地选择哪个小的领域,应该给多少项目,这确存在着一个实际困难,这跟我们在美国做研究可能不太一样,因为那钱多,中标率可能会高一点,另外,几乎所有的重点领域,它都会有投入,我们的重点领域有很多会落空,这是这么个情况,假定今年设定了这个领域是需要支持的重点方向,明年就未必会设立,这,这个是由谁来设定,是由专家顾问组来决定,政府几乎没有权,照说,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部门,他对宏观的事情应该有,如果你在那里做工作,你想把工作做好的话,你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状况,国际上的趋势,和你们国家的特定的需求,应该有所了解,可以在科技项目部署上,政府这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而不象自由探索那边,主要是听专家的,这边比如说我想突出农业,我想突出信息,我还想突出健康,健康又在哪个地方更为重要,一般的来说各个国家如此,它是应该政府有一定的主导权,但是我们 973 的项目,其实是不允许政府有主导权,按我们现在的机制,那好,每年的指南基本上是由这个综合评审的顾问组,叫 973 顾问组,那个领域的三个专家来定,定下来以后,今年我要支持哪几,哪几个方向,这个,大组汇报一下,把这三个,各个六大领域出来,综合交叉那个也出来,综合交叉一般不设某一个方向,就是设定一个综合交叉这个,这个科学发展的前沿,一大块全都进去了,譬如说,你要想报,报这个综合交叉这一块,几乎就没有指南,你什么都可以报,大家硬碰硬地上,但在领域,六大领域里面,它就有今年要支持什么,明年要支持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考虑,就是他根据历年来国家的部署和整个国家在这方面的队伍的状况,他总归是工作这么多年,他对国家大的方面应该是有所了解,一般的层次呢算比较高的一些专家,他选定了以后,跟大组汇报一下,把这个单子综合上来,我的工作的确很简单,然后交给我们,我们也不能说什么都推给专家,好,由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边是不是有专家提得过多呢,有的是不是提得太细了,有,有专家自己的背景在里面,我们要对他筛选过去,然而可能譬如今年,这个,我们感觉那几方面部署还不大理想,可能政府就提出来,譬如纳米材料你就部署比较多了,连年占,你们现在还是要考虑纳米材料作为重点资助方向,那从这个基础研究司,它对全国的了解来看,恐怕纳米电子学,或者是纳米生物学方面的工作更应该引起关注,这样与顾问组考虑增加这个领域,然后我们把这个信息返回给顾问组,顾问组的领域呢当然专家要认可,认可以后,我上部务会发布指南,照这么一个过程,政府在这里面能起的作用,当专家把那单子拿过来以后,我要进行一定的筛选,他专家,有的领域专家设定的方向较少,那基本上符合要求,有的领域呵较多,那就要跟其他领域尽量平衡一些,有些重复性的东西呢,我要跟专家商量,你这可能要考虑考虑,是不是还要列里面去,然后有的过于专了,我们怀疑专家可能有背景,一般的专家应该没有背景,应该没有背景,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大环境底下,我不能保证,我不能排除这种情况,但应该说这些人较为公正,经过考验,要不然我们国家再也找不出公正的人来,这些人相对来说在社会上被大家较多的认可的,是这么一帮人在那里面,如果你看看他,这名字我们公开,你看看他们,如果他们有问题的话,我们随时都接受社会各界的这种提出来某某人有什么什么问题,等到换届的时候恐怕就要考虑,如果有突出的问题的话,那么,那么我们还要有一定的措施,一般来说呢,这些人是经过长期的考察的,比较出于公心的,这么一个组,他可能判断上未必都那么准确,他毕竟他的专业领域有限,这,你让光召去判断那个农业,是不是能够判断得那么准,你信息领域他根本不能判断,他当然信息跟,跟物理结合得比较紧,他干了那么多年的宏观的科技管理,他可能对你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敢做深入,这是,他是一个大战略的,战略性的科学家,尚且如此,其他水平少许比他差一点,但仍然属高水平的人,都有他的极限,但总的来讲,他们的资质,他们的为人,基本是能够被认可的,认为是符合这些的,基础研究几乎是最高的层次,我们不会怎样问,所以我们叫,跟他们来考虑,如果他们还提出他们背景很强的东西,我不排除里面有人是这样,特别是基金委啦,有人就是,唉,我干这一行的,我就把这一行弄上去,如果说你得对,国家特别的需求,也可以,但如果你是排他,这个我们就要修改他原来那个建议,让他把它放宽,让更多的人能够,能够竞争,这正是政府要做的事情,这些年我就在,就在盯这个,不希望专家把他自己的背景过强地带到我这个项目指南里面来,所以你所看到的这么多项目指南的所谓黑点的那个举例,我们是尽量的宽,别人是能够进得来的,很难套到某一个课题里面去,我不知道你在底下看这些指南是不是这种感觉,如果你觉得,它特别是倾向于冲某一课题组去的,那就是,那就是我们工作上的不细致,或者我们外行,我们也看不出来有那什么问题,但我们在努力做这件事情,这是政府做的,政府刚才我说的一个是条内,一个是我觉得比如说,那年就是呵,北京沙层暴特多,沙层暴这样的一个基础研究,常年的问题,无任如何进不到指南里面去,那政府,我们这个层面,我们也有,有强大的压力,这时,这国务院几位领导一再地讲,你科技要作支持,所以我们就跟顾问组建议,把风沙列入到,风沙具体列入到指南里面去,象这一类的东西,有的时候是带有点政治任务型的,那我跟专家组商量,商量被认可之后,我们也列入指南,大概就是那么一个程序,就是政府能做得事情有限,但是呢,不排除政府有可能,特别是个别的官员有可能在组成专家组的时候有倾向性,这个,我不能跟你保证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但我们的咨询组基本固定的这第二轮,第一轮尽量地选取,就根据申报的状况来选取你比较贴近的小同行,我说小同行实际上也是外行,绝大部分也是外行,但是我们让他呢基本上平均,基本上贴于你那个领域内,每一个申报的项目都应该有小同行在这里边,这,这是理想化,但可能里面会有漂,可能这里边呢有些人,这我们需要你来提供线索,如果确有人在里面操作,那,那就跟我们举报,这个现在我觉得政府在处理这种事情上不会护短,这科技部门,科技部门大部分出身是学者,这点应该说比其他部门要做的稍微好一些,是理解学者,但愿是这样,但如果说,你要说国务院各部门都要有些问题,但科技部门来说,相对地好一些,这个,这种说法是不是过一点,我不太清楚呵,因为我来看呢,我又不是你,你也不知道我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也许你讲呵,你在搪塞我怎么样,但是我,觉得我在真诚地跟你讲,表明一个情况,这我就是, 973 就这么过来的,里面还有大量的问题,我们需要管它,但你把问题给我指清楚了,怎么去弄,我来想办法,感觉是这么一种,但我非常理解这种感觉呵你有,因为几次来申报,不能中标,这个,应该说这种情况不是不普遍,有非常好的项目,上不来太多太多了,因为每一个组合基本上都是化了很大的精力,很长的时间,没有随随便便的,像基金面上这个申请有的时侯会有随便的现象,但是 973 的,随随便便地搞个 973 的组合,人不多,非常非常少,他也知道是白痴,折腾干什么,所以大家都在那里认真地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十分之一,那总体竞争是非常的激烈的。我刚刚参加一些 973 的就是最终那一轮的第三论的评审,我听了一部分项目,感觉到各个项目还是相当厉害的,但筛选下就是真正没有进入答辩,第二轮答辩那里面有非常好的项目,我也知道,有非常非常好的项目,它没有办法上,包括你们学校,包括上海那几个我都熟悉的人,项目就是没有上来,这真是没有办法,但再瞧就是怎么能让这个第一轮的专家就选得特别的准确,这是需要我们特别下功夫的地方,但也听听你的建议。 陈: 我是这样说,我们呢,就是在基层,大多数呢是在观察政府的这种做法,我想从政府角度,特别是像程部长这样,我想,反省下来,因为我们实际上如果不是把我们都作成政府的发言的话,是学者的话,这是一种心情,希望我们党和国家能够搞得更加好,出一些很好的主意,想一些很好的办法,建议么非常好,解决一些问题,是么,这个科技,这个研究呵,愿望都是很好的,但有的做得成,有的做得的不好,做得好做得不好,我觉得很关键是谁来做这个事情,怎么样来实现这目标,譬如你当家的话,你家里面有这么多钱,要实现你家里程序的话,你也有想法的,怎么用好这些钱,怎么产生最好的效果,在美国也是这样,你这个国家,管好国家,它怎么能够解决它的问题,怎么样把钱投到什么地方去,你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不同做法效果是不一样的,不管什么做法都有它合理的地方,都有它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最后我们看效果怎么样,效果不一定,我可以知道我们这个信息领域里面,还可以知道其他领域里面,这些产生的项目可能是说都很严格的,但是最后你会发现这个问题不是信息里面核心问题,怎么会产生出来的,如何到最后会批准的,最明显的是没有解决国家的急迫的核心问题么,去年几个项目不知哪个人写的么,而信息领域里面呢,纳米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怎么产生这个方向,怎么会这个方向里面没有,那个项目会遴选出来,最近发现消失了,是什么原因,我是觉得如果细致地问这些问题的话,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在哪里。 程: 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问题, 陈:唉, 程:你讲一讲吧。 陈: 我就说,这信息领域为什么举例会举到这个上面去,纳米技术,用生物传感器件作纳米技术的举例很勉强的,传感器不需要这种纳米技术,你就说你能做传感器,你讲我们也是认可的,是吗,你问问纳米的领域,许多人的意思说生物传感器,你去问问看生物传感器,哪个生物传感器现在要用到纳米技术的,是微米技术,量小了信息量不够的,而且那个生物传感器还有很多前期研究,生物的那个机理,怎么个传感方式,怎么把生物的信号变成电信号,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你答起来了,那么我们也认可了,告诉你,去年专家的评审,最后一个都没有成功,冶金所是封松林去参加的,他是做传感器的,和我们复旦大学联合的,我们是做纳米的光子,那个光学,有很好的手段可以产生纳米光谱,刻层,材料研究,这里面国家是很需要的,还有其他的,我看都是做传感器,做生物传感器, 程:你觉得他做工作吗? 陈:我来跟你讲个现象, 程:唔, 陈:是不是,就是说,为什么像这样一些,像国家封松林做的项目会比其他的小组比较强, 程: 他上去了吗? 陈: 没有呵,第二轮答辩,第三轮就没有了,第三论谁上去了,第三轮有人答辩的,怎么样的结构答辩的,哪些专家参加,怎么样的组织形式参加答辩。 程: 在我呀,跟你呀,如果这样来讲的话,因为我没有参加这个评审,但这些问题主要出在评审阶段, 陈: 不是的,评审的第一轮已假定都过了,能够去答辩么,小同行都同意了么,是不是呵,小同行对于项目都认为是好的,都遴选出来的,都上会去答辩么,答辩这些同行我只讲我反映情况,这种形式不是很好的,这么多专家在这里就听你答半小时,里面的小同行可能只有一两个,只有一个,我的同行里我知道只有一个,他还算不上同行,不是小同行。 程: 这你也是做管理,你要去贬这个事,你不是这样评审,你怎么评审? 陈: 那我是,我是跟你探讨啦,我今天不是同行不算数的,我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也训练过,我们怎么样能够选择国家好的项目, 程: 对对对, 陈: 对不对? 程: 我们也在考虑这件事,大家不是说要把事情做坏,而是想把事情做好, 陈: 怎么样能够,能够知道你这些项目,这群人能解决这里面的问题, 程: 他怎么能够理解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陈: 对对对, 程: 你要是想要让你这个小项目的人多,就给你这个小同行多,对别的申报项目就会有不公平, 他要相对有一个平衡,你要说现在一个同行不够,我们一般至少保证有一个小同行,一个方案不够,那好,增加到三个,那别的申报项目也要有差不多的这个量, 陈: 这个就是说我们体制里面的困难,用这种方式就会产生你刚才讲的困难, 程: 嘿,对, 陈: 说出来其实这个方式试下来是没办法解决的 程: 那用什么方式更合适, 陈: 我等会儿讲一个事情,如果是探讨的话,我们是可以我们一起来探讨的,你体制里面的问题,这种方式是不可能解决得很好的,这不是矛盾的么,是不是呵,你要半小时里面这么多人明白,只能够讲一些科普的,让那些, 程: 是这样, 陈: 所以说,这个形式是很难达到效果的,不达到效果,要象我们做研究一样来研究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如果我做研究不能解决,我研究做不下去的,我研究不能做下去的,因为我要解决问题,我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你们那么卡住,我是走不到头的,我们产生什么效果,我一定要,这个问题都解决的,这个科技工作也是这样的,如果你找不到好方法,那你只能选择这方法,这方法产生的问题你解决不了的, 程: 对,是这样子, 陈: 是不是呵, 程: 因为现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办法,只能用这种方式来, 陈: 这个方式,这个管理里面也是要有许多创新,也有很多新的想法,论研究,我切身体会里面,不是还是我做研究,我说我的多少经费,我来一个小组里面分配资源,我怎么样来实现我的目标,我是不是能够让大家不是这样的, 程: 你做宏观管理的话,你希望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机制来,可以, 陈: 我跟你讲,程部长,我是觉得,这么大的项目,几千万钱,管理上有成本的,管理上面如果不花成本,这个项目是管不好,没有效果出来的,发动大家跑到北京去参加,这么多年下来,弊病太多了,也不是当然你的经验,最后你可能也很苦恼,出发点很好,但是你发现实施,怎么会老会是这样,是不是呵,好多问题,可能刚才讲的是这么个问题,是怎么样一个方式能够做得更加好呢,是不是呵,这么大的项目,我可以讲,就专家层面上面来讲,如果叫我来,来认识这个项目的话,不需要这样答辩的,譬如我们组织一个小组,是委托科技部,委托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定,定的由这个方向上产生的几个项目,我们花时间来这么跑一跑,把这些人召集来开开会,听听你们在讲什么事情呵,看看你们环境怎么样,看看你人怎么样,很难躲得过去的,有些问题不明白我可直接问你的,你到底什么问题,你解决什么问题,你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没解决,你要在我层面上面,你要离开我的判断那是很困难的,但是我对政府负责,我不对你负责,我回去写一个报告,我可以你根本不知道的,我可以非常负责地,我可以把我的感觉告诉你,我可以把我们这个小组里面得到的反馈意见告诉你,至于这个领域里面这个题目谁能申请,那个情况怎么样的,他们的状态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产生效果怎么样,从我的背景搜索,对人员的搜索,对这个项目的估计,包括对它们的认识,我会形成一个很好的报告,来打上去,如果,一般我选出来的这个人,被批准的话,这些人要负责跟踪,要对你负责,要对科技部负责,发现问题立即干预,但这是要成本的,两千万,两千万的钱,或者是三千万的项目,你化百分之一的成本,还是化百分之二的成本,还是化百分之五的成本,如果不化成本,如果浪费的钱,可是比你化钱管理的钱还要多,但是我是这样随便说啦,不一定有用的, 程: 这个从操作层面上来说呵,也还是比较困难的,比较不容易实现的, 陈: 那是,那我是这样说,我们要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平时在上海的范围里面,我们上海的圈子里面, 程: 我跟你讲呵,因为我在这里做几年管理呵,我跟你讲这种形式我们采取过,但不是在 973 , 973 那个量太大,重点实验室是这样的,到地方上去看,我们十几个二十来个人,一共才评几个实验室呵,不是现在这个量呵,搞得几个专家筋疲力尽,但是表示这个成本是要付的,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大家都是非常看重,因为要淘汰的,这个方式呵,在某些情况可以用,但这个对于 973 适不适合用,那恐怕是要从管理上就是要考虑了,实际上有没有人原意去这样去做,譬如,找 陈 老师你来,你也是个知名的专家,你整天去弄这些事情,你恐怕第一年我原意去干,第二年就拜拜了,你去找别人,我老是替人家换专家,老是一天到晚换专家,他也不了解整个的这个发展链,这里有问题,评奖的时候,我们到一定的轮次呵,你前半段,因为那量太大,等到后面,筛选到一定的程度了,需要派几个人去,去看,这个我们也采取过,听听大家的反映,看看他到底做得是真的还是假的,然后呢,这几个专家回来,给大家报告,那么你也不能排除他们几个专家的倾向性,而且呢,这三位专家,或五位专家,所有的报告回来,都是支持性的,这个在中国这个大环境底下,你很难有一个专家说,我不赞成这个项目上,他没有到达获奖的水平,这个你怎么能保证没有人把你的话传给被评方,但尽管我们有严格的说法,你一旦有走漏了秘密的话会怎么样,会怎么怎么样,取消你的资格,将使你申报项目的资格都没有,但实际上没有人会跟你讲,是谁谁谁说的,所以,实际上你就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回到大的组来,每一个小的考察组都会讲同样的支持性的话,但我仍然要从里边删掉三分之一,怎么办?所以,实际上就象这样一些管理上东西,我在几个层次试过,那么什么情况可行,什么地方不可行,那还要看着,你在感觉到它可能会有问题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地方,我本来要付大的成本,几千万的项目,是需要有高成本的去考察的,但可能在实际的过程中,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我认真跟你讲,我不是非得咱们较劲呵,我是把实际的情况跟你说一说,就是我们目前的这个机制不是太理想,但是,找到比它更好一点的机制还真是不很容易耶,所以在这里边会有很多的问题,非常好的项目,因为我知道,我的朋友,非常想上项目,找了我几次,我了解他项目,非常棒, 973 ,上不来,还有你们上海某一个高校,这个书记找我多次,像这样好的人物我们从海外引进来了,他做这样的项目你也看到了,非常棒,也没有弄得上,我没有办法帮他上,他走了,这象你一样的感觉,我这个项目, 陈: 这个,这个就是我们这个机制里面的困难,我们国家本来身为部长的,好多是专业角度,这样的人非常好帮助国家,但国家却不能支持他,而不应该支持的人却倒怎么把经费活动到他头上去的,而且不应该的项目反而弄到他上面去了, 程: 这当然是,我讲是出现在评审过程中, 陈: 而且这个现象不是一次两次,是频繁地发生, 程: 是比较复杂的, 陈: 频繁地发生,这个有,我们还有, 程: 这样子,我跟你讲呵,是这样的情况,总的来说应该有一个估计,评上的项目大部分都是比较好的,恐怕,你看从你那个角度, 陈: 不是的,最后我们来看,我是觉得,科技部既然有意图,或者某些人有意图,或者某个单位有意图,要上什么项目,就明说,我们就不来申请了,你就明说,譬如我明年要申请,一个薄膜材料,他出了一个指南,薄膜材料,薄膜很广啦,薄膜,这么多膜,很多膜,什么膜,都是要做的,但是实际上当时是有意图的,后来我知道是有意图的,有人叫我去 給 谁谁谁讲,但凭我的做法,我不愿意去讲的,但是你不去跟他讲的话,我是觉得,最后,大家现在知道,不是跟某些人,不是跟处长讲,还不是专家,他说跟关键的人讲,他会有什么办法会给弄上去,结果果然弄上去了,叫什么膜,你就说这个膜,我们就不来申请了么,不相互竞争了么,你讲清楚这个项目很重要的,没什么,我们都理解,我们是觉得,我们这个一般国家需要的,有的项目没上,我们已看得很多,就在那里等么,今年不上明年上,这国家总得支持,不可能说是这个支持,结果还没有支持,结果就没了这个方向,居然,你想想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去年,这个项目虽然换了个题目,还是这个指南,还是这个,就是这个举例,不过换了个方向,纳米,没办法,好更加宽口径,而且去年发生的问题,今年早就作好准备了,早就下面作好准备了么,所以我是觉得, 程: 可能在专家层面上出现了问题了,呵,也可能是, 陈: 早就作好准备了,他们,我们上海的专家是,譬如,有些人跟我碰到都是很恼火,是不是呵,他们知道怎么找规律,都是这样跟我说的么,我们在一起吃饭就这样说,我们说我们没有意识到,早就这样,早就可合起来么,可是信誉很重要,这个团长如果不进去怎么办,跟你讲,我们是有的等了,只有这个题目已经被支持了,我们才会有机会,我是觉得呵,在我们这个领域里面做研究工作,实际上心里面都是很清楚的,包括我认识的一些咨询组跟我写信,你讲了说他们知道的,但不愿意讲,他们也看不懂,到处都是黑匣子,碰到一个就死在那边,这种情况我是觉得,现在人做事情都是很聪明的,非常聪明,保护自己,尽量对自己的影响越小越好,有可能成功,有可能不成功也没有关系,但是这个努力的做法会伤害很多人,特别是伤害国家的这个体制,伤害部长的心情,你的愿望这样,但实际上你抓不住的,现在这个做法是,否则的话我们国家不会出这么多事情,做法越来越曲折,越来越缺德,你赶不上他们,但你会知道这里面有原因的,这原因不愿意讲出来,但是你可以把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或者是请这些当事人讲清楚,为什么是这样,譬如第二轮的讨论,看专家们是怎么想的,专家们怎么会想到这种事情,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是很难理解的,在这个领域里面工作的专家都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人,我想,大家都有一个非常,除了研究以外,发生一件事情,偶然事件算了,出现两件事情,有可能是搞错了,连续地发生,就不是偶然的,这当然是可能,都心情是好的,是为了国家发展,但资源太少么,每个人都有这种心情,我想你也是这样,但是这机制里面,体制里面发生的问题,我们如果来设想一个好的方法的话,或者是有改进的话,可能是会做得更加好。 程: 唉,因为今天时间呵,你提的问题比较大,也挺复杂的,我们来探讨怎么样更合理地,公正地,透明地评价的时候呢,也遇到过好多的问题呵,最近就其中的有增加的趋势,但还是个小数,总是要改进工作么,这就是实践,我刚才讲了,好几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有什么能够替代现在机制的建议,这今天谈不完哪,咱们还可以再谈,待会儿,我让秘书给你个名片,网上有我的 email, 你还可以给我们建议,今天谈的呢我不会跟涉及到的人讲,但你的建议可能就是我会以这个科技界的建议的名义跟底下的公务员呵,会我们一起讲,看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今天还没有涉及到到底怎么去解决,你知道,我设想这里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个黑箱,你把事情呢看得比较暗,我不能说让你不这样想,因为你, 陈: 这个, 程: 你的感觉, 陈: 不是,不是我的,都是直接参加这些项目的人跟我讲的, 程: 对,那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项目呵没有评上,没有评上的人呢,从我们国家大的环境上看有那么多的问题,他会联想到科技界一定会有非常太多类型的人在那里面,那些潜规则在那里起作用,所以呢,你的感觉不好, 973 呢,总的来讲,你资源越少,拿到的人越少,可能面对这样的问题就越多,因为科学家呢,总是也要深解,你对社会上一些看法,可能涉及到我这科技上,我就说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也不能排除我们存在这样的问题,但你看什么,所以我想呢,感觉不好的人还是比较多,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这需要你更好的机制,这个机制到底在哪里,操作层面上好不好实现,这就需要听听象你这样的这个什么意见。 陈: 譬如,程部长,你有没有这种统计数字呵,这个, 973 那么多项目,有没有一个全国的分布图,有没有,有没有全国的, 程: 应该是有的,但是这全国分布图呵,你可能觉得北京的多一点呵,上海的少一点呵,那里会更少,但这不说明问题,因为你的科技工作者的,你的量在那里摆着,怎么从你的角度考虑,离北京近呢,跑得多一点,因为我专家里面也北京的多一些, 陈: 对,但是如果是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话, 程: 但是,你的这还是一种逻辑上的设想,仍然还没有提出来如何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丁秘书进来)小丁,拿一个我的名片给 陈 老师,里头有什么,我待会儿坐飞机走, 陈: 真对不起,对不起, 程: 那还要听你说, 陈: 没有没有 程: 请你来这边,蛮不容易的,路上就要化两个小时,我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很遗憾,我对你那个领域呵不是太了解,干化学的, 陈: 对对对, 程: 我做管理也是做了四五年了, 陈:不容易的,我是觉得不容易的,如果是在某一个位置上面,大家,譬如你是,可以说也是我们的代表么,有可能在不同的位置上面会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工作做一些贡献, 程: 至少说,我跟你讲呵,有一点呵,你应该,我想你应该可以能放心,至少相信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这个公务员的队伍呵,是越来越改善,从部里呵,从科技部的领导来说,对不正之风是抓得非常严的,不是拿来说说而已呵,真是在那里抓,就有那么一帮人在那里想管好事,这至少是出发点是对的,多数人是这样,那么比一帮糊涂人在那管,恐怕要好一些,至少你出发点对,然后你对科学的了解,比非科学界人出身的可能要多一点,如果你出于公心的话,如果你的判断能够真正地符合你的那个职务的要求的话,应该总的来讲呢,这个国家的事情朝越来越好的方向去走,你刚才讲的那些问题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存在,你的那些设想,我想大部分人,因为我们的大环境有很多的问题,还会讲到我这个政府里面有很多个黑暗面,专家里面也有很多个坑 , 你在美国没有坑 ? 陈: 也有呵,对对对, 程: 就是我们国家总的来讲呢也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现在监督机制不太健全,我们也希望能够逐渐地建,我们推动这件事情,逐渐建了起来,所以这个国家的事情呵,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信心,我不见得比你这成长的过程更加容易,所以我们都是有体会的,我们有共同的心情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呢,这里面出现的问题也不是仅仅凭想象,我算是,我比你大两岁, 陈: 不不不,不是凭想象,你知道的,我从来每一个想法,我都是,每一个实际上不是凭想象,不是凭想象, 程: 对,我说呵,那种说法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特别是在 973 的评审中,如果是那样一种的判断的话,总体上就不公正了,这是一个大判断,你是从你那个,或者是从信息领域,总体上来讲是不公正的,这就问题出来了,什么情况下就可以总体上略微公正一点,你是搞信息的,你要综合地分析这些信息,然后, 陈: 要增加专家的透明度,还有呢,就是要增加这种遴选的科学性的方法研究,你怎么样把国家所需要的研究领域遴选出来,我跟你讲,去年这上的项目是存储,这根本不是,这不是核心问题么,网络存储?存储的核心是硬件设施,一个光盘里面你看,一个平方英寸要存一个太勒比特的存储,结果你怎么会,怎么国家去,怎么存储会选了这种样子的一个方向, 程: 现在好多的问题上出现在你不可能听意见听到所有的人,然后,你的意见呢,是不是能被多数这个领域里面的人接受,这又是一个问题,所以我现在听意见,就按照现在的知识,我听三个人的意见,就 973 顾问组这三个人的意见,三个人的意见绝对不能代表全国,问题就出在这儿,但我听谁的意见,我不听意见,还是听意见,听意见听谁的,我随便听,还是听这三个人的,现在的选择只能是这样,你要说造诣,肯定是聪明人,你要考虑,我在操作上面,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办法,我肯定是听这三个人的,我不能不听意见,不听意见你一定会更盲些,那我听谁的意见,我随便找几个人听,那是我主观的意见,还是我找那几个我亲近的人,那更有这种黑箱操作的背景,我要找三个透明的人来听意见,我听五个人的意见不是更好,听五十个人的意见,就是把所有人的意见听完了,然后由我的综合处告诉我,实际上做不到,所以我现在的机制就是这三个人的意见,那三个人的意见,就会出问题了,每年,举例,那三个人解决,它一定会有问题,不是你那弄呵,可能你要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但是,它就是现在这种机制,你没有办法改变它, 陈: 为什么不能改变, 程: 不能改变, 陈: 为什么不能改变,从你这个机制,刚才讲的不能够产生,如果这个机制不能够为国家产生很好的项目的话,不能够产生解决国家的问题的话,这个机制就有问题, 程: 那你要是取代某一个机制呵,要有一个比现有的机制更好的机制, 陈: 你有这么多好的人,为什么我们五十年代,两弹一星上去,什么样的机制才能解决国家的问题,为什么十二年的纲要计划能够完成,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二十多年的努力,高科技还是这么大的差距问题,是不是呵,这些现象不是摆在那边么,要想一想的,我们在下面是无能为力解决上面,但是科技部不要解决具体,但为国家要解决宏观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毛病在什么地方, 程: 对呀,就是说去找毛病,大家一起找,我们整天在那找毛病,你也要找毛病,你找出毛病来,你不光是这种议论,呵,我建议是,我们既然是都是干学术的,我对你要求就是,不仅是在议论问题, 陈: 对, 程: 还要提出解决的问题,你不要把我当敌人,我们互相应该说是朋友呵,或者是, 陈: 没有呵,因为, 程: 大家都是想把国家的事情做好, 陈: 国家是通过一个部门来实施它的那个目标, 程: 你也不希望把我们推到敌人那边去么,是么,你也是希望把事情做好,我们也是希望把事情做好,是不是呵,你是在干活,我说你是在想象就不太合适,因为你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除了提出问题之外,还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呢,我刚才说,假使这个方法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替代,你不同意,好,那你就说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替代,好,你说,我们化更多地成本,那我讲了,操作层面上有什么问题,你还能不能再给我更好的解呢,我非常原意听,我要走了, 陈: 好的好的, 程: 堵路堵得很厉害,我在等我的司机,以后还有机会么, 陈: 不容易的,我理解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个里面有非常复杂的, 程: 就是你那微观的学院还有许多复杂的问题, 陈: 对, 程: 国家不容易呵, 陈: 但是我想我们如果努力的话,我们的基础会更加好, 程: 谢谢你呵, 陈: 这个事情呵,等我退休以后,我可以把很多故事讲出来, 程: 你不要责备这个事业,就是说不要这个把故事留到退休的那个时候, 陈: 这个社会呵,这个社会在进步当中,但产生这些问题对这个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你要知道,我们复旦还有 陈家宽 教授,也是争议很多,去年第三轮进去了,我想他也是非常不理解国家的这种做法, 程: 在任何国家的做法是专家的选择呵, 陈: 专家么,把那个责任可以推给专家啦,我想专家也有责任, 程: 我们也要承担点责任, 陈: 哪里哪里,我们这个体系呵,政府是在不断解决问题,还是机制, 程: 你有什么建议 (结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973 次阅读|9 个评论
与“海归”部长的心灵对话!(1)
热度 1 陈良尧 2009-12-29 08:56
看到 2005 年我国 973 信息光电子领域各路人马惨遭全军覆没的可悲下场,于郁愤中给部长先生的顶头上司写去一信,不过是表达了一丝来自科技界底层微弱的声音。其实在仰望天空的国家最高管理层与匍匐于泥地的基底百姓之间几乎不存在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信不可能被总理看到,但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的秘书打来电话,约笔者去好望角与部长面谈。这就是那天发生在我俩之间的对话。 他说来听我的意见或建议,更多时候我是在听他居高临下的训诫。近距离观察,可闻到他身上残存的一丝学者气息,但已浸透出饱经官场的世故。他具有被推荐担任我国最高科技管理要职的一切特征:留美博士、院士、民主党派、年龄、广泛的人脉关系,等等,唯独缺少关键的品质,就是不可能对我国科技体制的改善和进步给予任何实质性促进和帮助。他明白和看到我国科技资源分配和体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虽有改进的机会,但即使违背自己的良心也不会去研究和尝试任何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在约谈之前,部长已对本人的背景作了一番研究,说是彼此都有大致相同的经历,但我俩间的人生轨迹和理念已有很大差别,这可清楚反映在对一些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分歧方面。 本人意识到写信反映这些问题的后果。虽然与部长既不是朋友也不必成为敌人,无非是科技资源攥在部长和司长们手里,最终失去科技部资助的机会,被剥夺为国家科技事业服务的义务和权力。这些含蓄的威胁和警告都已成为事实,在以后 973 和重大科技专项申请中,所有课题都遭到被拒绝的厄运,包括所在实验室被蒙冤摘牌的惩罚。这就是我们的部长,我们的科技部,以及在部长先生领导下我国科技政策的产物。国家和社会理应用于资助我国优秀科技队伍和项目的宝贵资源已蜕化成为科技部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不仅是我和我的优秀科学家同事们多年艰辛努力的痛苦遭遇,也是急需获得帮助和发展的我国科技事业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学术不端和腐败是我国科技界的病垢,而通过制定不合理甚至错误的科技政策导致我国一系列重大和战略科技和教育目标的失败,这更将是有损国体基础的致命灾难。从与部长先生的谈话中,可细致体察和感受到我国最高科技管理层精英对这些源头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方法和措施。 海归对海归,两眼泪汪汪,是欲哭无泪呵! 这也是本人与许多热血同仁踏入回国后第二十个年头前夜的遥远回声和反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085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三鹿婴幼儿奶粉与中国科技部
majorite 2009-11-12 08:38
三鹿婴幼儿奶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仍在国家科技部的网页上挂着 -  三鹿婴幼儿奶粉作为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曾获 2007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有关材料迄今仍然在科技部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网页上: http://www.most.gov.cn/cxfw/kjjlcx/kjjl2007/200801/t20080118_58609.htm 55 J-211-2-07 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 田文华,生庆海,王玉良,邱泉若,徐 丽,李朝旭,刘建光,张志国,贾晓江,魏 鹏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 这说明,迄今科技部尚未撤销三鹿奶粉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更没有追查有关奶粉配方和配套技 术评奖与授奖有关人员的失职责任。真是不可思议!政府有关部门竟然不作为到如此地步?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3475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技部领导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7月
pikeliu 2009-10-26 12:08
万钢部长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万钢 (2008年7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联合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首先,我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代表和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的首要位置。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对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将降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这将为中国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繁荣昌盛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世界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技术的重要创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要有一批企业从经济指标上跻身世界500强,更要有一大批企业以强大的创新实力进入世界500强。要有成千上万个企业走依靠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具有强劲创新实力的创新型企业。   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新产业的兴起,新兴国家的强盛,都依赖一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商业上的成功运用。当今时代,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着研究与创新的方式。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角色。据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已超过6万个,产值约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贸易额占国际贸易额的60%,技术贸易占6070%,专利和技术许可费占98%。大批跨国公司掌握着一个或多个产业的核心技术,处于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上游,以专利和技术标准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者。一个富强的中国,也必须有一批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迅速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据初步核算,2007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70.4%,企业研发人员占到全部研发人员的68.4%。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职务申请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企业,总量达到5.6万件,占发明专利职务申请总量的69.3%。2007年,中央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总额为987亿元。在创新发展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这些企业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坚持在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打造自主品牌,跻身世界,占领市场,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企业在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许多企业还没有走上依靠创新发展的道路,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下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无论是应对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还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无论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还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只有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只有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才能打破知识产权、专利和技术标准等新的贸易壁垒;只有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形成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创新型企业。最近,刘延东国务委员也指出,要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部署的具体举措。两年前三部门认真推荐了第一批103家参与创新型试点企业,根据企业经营情况、行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与试点企业共同努力,完善创新发展战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团队和研发体系建设,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创新战略已经形成,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创新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创新型企业正在茁壮成长,在试点企业的带动下,第二批、第三批,以至于更多的企业加入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行列。我们衷心希望这些创新型企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部门联合命名首批创新型企业   2008年7月28日,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联合发布了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91家企业在开展了两年的试点工作后,经评价被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   会议由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致辞,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就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代表三部门作重要讲话,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徐振寰宣读了三部门命名首批创新型企业的决定,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国家开发银行总会计师刘大为出席了会议。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代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成效和做法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6年7月启动了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分两批选择了287家企业开展试点。三部门推动建设的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试点工作就是要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就是要通过示范作用,引导不同类型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探索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就是要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为了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引导,在试点启动之初,三部门就组织了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的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根据可采集、可分析、可比较原则,研究形成了以考察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为目标,由4个定量指标和1个定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设立研发经费强度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在资源配置上注重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发明专利指标是为了鼓励企业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工艺或服务)收入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成果应用获取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注重全面提升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益;创新组织与管理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从制定战略、完善体系、强化管理、塑造品牌、营造文化等方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5个指标的有关信息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依存度指数,既可以作为命名创新型企业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政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地引导和调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工具。在评价过程中,按照企业规模和技术密集度进行分类评价,保证了不同企业之间在依存度指数上的可比较性。   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将分批组织开展,今年评价命名的为首批创新型企业。通过试点,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不断提高。表现为:   一是创新动力显著增强。普遍以开展试点为契机,抓住试点方案的制定实施,主动系统地谋划企业的创新发展道路。   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增加。RD经费额从2005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RD投入的24.6%。企业平均的RD经费额占销售收入的6.74%,远高于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0.77%的水平。   三是创新能力建设明显加强。研发人员总量从2005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有57家试点企业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一半企业与高校、研究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四是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9300件增加到2007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著作权等授权量从638个增加到4371个,猛增了近7倍。   五是新产品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0%,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47.2%提高到51.7%。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30.5万元/人增加到2007年的36.7万元/人,增加了20.3%。   六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销售收入总额从2005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0713亿元,增长了45.9%;工业增加值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中国铝业公司和联想集团公司开展试点后进入2008年度《财富》500强。两批试点企业有15家企业在《财富》500强之列,其中首批创新型企业有6家。   围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了紧密协调配合的联合推进机制,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也以不同形式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推动工作的机制。目前,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已在全国广泛推开,有近2000家企业正在开展试点。   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的不同需求,加强分类指导,持续给予支持,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李学勇: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 (2008年7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发布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进一步部署和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刚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进展;四家创新型企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交流了建设创新型企业,依靠创新实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听后很受启发,备受鼓舞。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并受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的委托,代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对开展试点的各个企业取得的成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各部门、各地方和各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推进自主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为我们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施了服务于三农和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星火计划;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实施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受三部门委托,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谈两点意见。 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12月,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2006年7月,首批选择了103家企业开展试点。2007年12月,扩大试点范围,又选择184家企业开展试点。在目前开展试点的287家企业中,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科技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也占有一定比例。试点企业中既包括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环保企业。287家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2006年12月,科技部还与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两年多来,各企业认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试点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试点企业明确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攻克关键技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发挥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企业分类指导,分别对中央企业、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的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首批试点企业的评价。围绕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面向试点企业的专题培训。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也从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被命名的91家创新型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增长,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5年的9300件增加到2007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授权量由638个增加到4371个,增加了近7倍;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74%,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从2005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24.6%;三是研发队伍不断扩大,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从2005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四是研发机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所有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五是新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六是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从2005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0713亿元,增长了45.7%,工业增加值相应地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七是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多数企业承担有国家重大项目或地方重点项目,企业处于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前列,建有5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今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试点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不少企业组织专门队伍赶往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同时,各试点企业在抗击南方雨雪灾害、落实节能减排和支持奥运等任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中表现出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2006年以来,各地方也相继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选择了近2000家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纳入规划,重点推进。二是形成了多部门联合推进的良好机制。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资委、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试点工作。三是政策措施实,支持力度大。不少地方从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地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试点开展以来,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回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历程,总结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体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全球化的眼光、市场化的意识来实现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是坚持大力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重视和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五是坚持政府引导,集聚创新要素。重在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两年多来,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天,在第一批开展试点的企业中有91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型企业行列。这是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被命名的创新型企业,只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使我国众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奇瑞等创新型企业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总体要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工作目标上,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一大批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努力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在工作任务上,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规划,按照示范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研究制定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创新的评价监测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强政策导向及动态调整。 在保障措施上,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将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制定和完善国有骨干企业创新友好型出资人政策。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展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加强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完善有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促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 五是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反映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在具有明确或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 六是促进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促进运用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促进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信贷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七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八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是建立企业创新的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企业创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 十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评价和奖励。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创新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从整体上进行考核。完善奖励办法,在科技进步奖中对优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和平台给予奖励。 在工作要求上,已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的企业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实现持续创新。要巩固试点成果,把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保障机制、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划。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制定,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保障,有条件的要牵头组建或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持续创新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各试点企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试点工作力度。要按照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和落实试点方案,要重视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实施企业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在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完善研发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效率,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早日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 各地科技管理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推进。在已有多部门联合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与协同配合,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工作规划,把它作为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措施和有效载体,认真加以推进。要加强分类指导,对试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要认真落实好各地方已经制定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集成资源,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同志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密切协作,扎实工作,把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塑造国家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切实的贡献。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2353 次阅读|0 个评论
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申请指南(转)
maokebiao 2009-9-23 08:5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引自: http://168.160.194.2/htmledit/76EE6859-C886-81FF-E186-E5E51553C853.html 一、指南说明 全球地表覆盖类型数据和陆表特征参量是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模式研究的重要基础。国家 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是针对我国研究全球变化的迫切需求,以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它辅助数据,自主研发全球地表覆盖遥感产品,为全球变化研究和地球系统模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项目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国内优势单位联合申请。本指南公开发布,将择优选择相关工程单位、大学、研究单位以及企业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和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1. 项目名称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 2. 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和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发展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遥感制图与更新的关键技术,研建实用的成套生产技术系统,研制出填补我国空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形成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服务能力,通过典型应用示范研究,定量评价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质量对气候及地表过程模拟的影响。 3.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总体技术研究:根据地球系统模式和全球变化研究对地表覆盖数据的需求,研究建立面向植被功能的全球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制定全球生态地理分区方案,确定各生态地理区的地表覆盖分类类型;设计基于遥感与多源参考数据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方法及工程化技术模式,研制相应的产品生产技术系统;研究设计适用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模式、内容及相关技术指标;研究数据精度评价模型,确定质量控制和精度评价方法。 ( 2 )全球遥感影像处理与数据集成研究 : 针对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的需要,研究解决多源遥感影像高精度配准、几何校正、规范化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发相应的海量遥感数据集成处理软件系统;收集、处理并形成全球两个基准年度的遥感影像数据集;收集整合并形成包括地表覆盖数据及其它地理信息数据在内的参考数据集;研制包含地表覆盖、影像、地形等数据的全球地表覆盖信息集成服务系统。 ( 3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研制:研究形成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的成套工程化技术;建立能满足全球地表覆盖制图需求的训练和检验样本库;利用( 1 )研制的产品生产技术系统,完成全球两期 250 米 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研制及精度评价。 ( 4 )全球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与数据更新技术研究:研究发展全球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并研制变化信息提取软件,完成全球两期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与分析;研究地表覆盖年际和季节序列数据的生成方法,选择地表覆盖变化显著的区域进行生产试验;研究地表覆盖遥感数据增量更新方法,并开展典型区更新试验。 ( 5 )地表覆盖遥感数据在地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示范 : 选择典型示范区,模拟分析地表覆盖数据分辨率、精度等对地表过程(气候、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模拟精度的影响,对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指标参数进行评估;选择气候、水文和生态模式,定量评价地表覆盖变化的气候、生态和水文效应,研究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与模式对接的参数化方案;开发相应的应用示范系统。 4. 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 1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总体技术研究 A .建立的地表覆盖分类体系能满足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便于通过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并兼容其它相关地表覆盖分类体系; B .制定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的指标体系符合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产品有关规范,方便数据共享与更新; C .研究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技术方法与规程合理实用,研制的生产软件系统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适用于规模化工程实施; D .建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能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指标体系的要求。 ( 2 )全球遥感影像处理与数据集成研究 A .两期遥感影像数据集覆盖全球陆地,时限主要为 2000 年和 2010 年左右,空间分辨率总体优于 60 米 。第二期自主遥感影像比例不低于 50% ; B .空间定位精度达到 1 : 100 万制图要求,两期影像间的配准中误差控制在 2 个像元之内; C .整合处理后的全球及局部地表覆盖、基础地理信息等参考数据集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与数据格式; D .建立的全球地表覆盖信息集成服务系统支持因特网业务化运行,具有 TB 级数据的在线浏览与下载功能。 ( 3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研制 A .利用实地调查或高分辨率影像建立的全球地表覆盖分类训练样本不少于 20000 个,每一生态地理分区内每一主要地表覆盖类型的样本数不少于 40 个; B .利用实地调查或高分辨率影像建立的全球地表覆盖检验样本不少于 20000 个,每一生态地理分区内每一主要地表覆盖类型的样本数不少于 40 个,与训练样本不重叠; C .两期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空间分辨率为 250 米 ,提供地表覆盖比例统计数据的覆盖面积不低于 50% ; D .提交地表覆盖遥感分类精度分析与评价报告,按每个生态功能区逐一进行精度评价,基于检验样本的覆盖类型总体精度不低于 70% 。 ( 4 )全球地表覆盖变化检测与数据更新技术研究 A .利用两期全球地表覆盖遥感数据提取变化区域、变化类型等变化信息,给出各大洲的地表覆盖变化分析报告; B .研制的序列地表覆盖遥感数据生成方法及原型系统能生成分辨率为 250 米 的年际和季节序列数据,在国内外不少于两个典型区分别完成 5 年逐年和 2 年季节序列地表覆盖遥感数据集; C .研制的地表覆盖数据遥感更新方法可实现增量更新,并至少在国内外两个典型区进行试验。 ( 5 )地表覆盖遥感数据在地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示范 A .根据两个以上典型示范区的模拟实验,提交地表覆盖遥感数据分辨率、精度等对地表过程模拟精度影响的分析报告,提出完善地表覆盖遥感数据指标参数的建议; B .根据两个以上典型示范区的模拟实验 , 提交地表覆盖变化所导致的气候、生态和水文效应分析报告,提出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与模式对接的优化方案; C .建立的应用示范系统能直观演示模拟结果,并具有一定的人机交互能力。 5. 项目经费及组成:本项目拟支持的 863 计划专项经费控制额为 5000 万元。 6. 项目支持年限: 2009 年 6 月 30 日 至 2012 年 12 月 30 日 。 三、注意事项 1 .本项目指南公开发布,专家评审、公平竞争。申请者须仔细阅读申请指南和 863 计划及经费的有关管理办法,按照申请指南的要求进行申请。 2 .本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整体任务,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重点项目申请书》,针对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项目申请要提出项目分解方案(包括任务分解和经费预算分解),并提出项目课题设置及承担单位建议(分解的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 8 个)。项目申请团队由申请单位自行组成(同一申请单位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鼓励用学研结合,并明确项目牵头单位和申请负责人;项目联合申请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 3 .在项目申请的同时,需编制经费预算。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项目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 4 .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 1 )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 ( 2 )项目申请团队须具有良好的相关技术基础和条件,包括: A. 具有大型地理信息 / 遥感制图产品设计和工程实施经验,以及持续服务与更新能力,拥有产业化的生产基地和稳定持续的工程生产队伍; B. 具有丰富的全球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的数据基础; C. 具有国际地表覆盖制图、全球变化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和工程技术积累; D. 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网络及负责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经历。 ( 3 )项目牵头申请单位应具有甲级遥感制图、地理信息和测绘资质,组织完成过相关的国家级重大工程或科研项目,具有高水平的科研与工程管理的人才队伍。 5 .项目申请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2 )年龄在 55 岁(含)以下(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 ( 3 )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 4 )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 6 个月; ( 5 )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 6 )项目申请负责人由项目牵头申请单位指定,应为本领域学术或工程研究的带头人,具有该技术领域的研发背景和资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6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7 .项目、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违反以下限项规定: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人同期只能主持 1 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 863 计划、 973 计划、支撑计划)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 2 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 1 项 863 计划课题或项目。 8 .项目申请经费不得高于项目申请指南规定的 863 专项经费控制额度,并应按照项目申请指南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及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受理。 9 .申请者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项目申请书,保证项目申请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夸大和不准确的内容。同时,不得将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项目进行重复申请。 863 计划对申请者在申报过程中进行信用记录,对于故意在课题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信息的,一经查实,记入信用档案,并对单位在两年内取消其申报 863 计划资格、对个人在三年内取消其申报 863 计划资格。 10 .申报程序和要求: 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上集中申请,网址为 http://program.most.gov.cn 。申请人须在线提交《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重点项目申请书》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重点项目预算申请书》,并报送纸质材料各一式 20 份( A4 纸左侧装订,加盖申请单位公章),其中至少 2 份原件。请直接用申请书首页作为封面,不得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11 .其它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以及未尽事项参照《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申请指南》。 12 .指南发布期为 30 天,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 2009 年 10 月 18 日 17 时。 13 .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松梅 010-68529094 李加洪 010-68539083 电子邮件: songmei.zhang@nrscc.gov.cn 报送地址: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北京海淀区柳林馆南里甲 8 号楼 104 房间)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3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与应用研究”重点项目申请指南(转)
maokebiao 2009-9-23 08:5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与应用研究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引自: http://168.160.194.2/htmledit/59C78DBD-66FF-BDBB-7949-2BBF6F17CD4E.html 一、指南说明 在目前的全球变化研究与地球系统模型研发中,卫星观测没有发挥其全部潜力,迄今为止,针对全球陆面变化研究与陆面模型研发,国际陆地遥感领域仍缺乏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我国的地球系统模型研发与全球变化研究已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非常有必要集中力量,建立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产系统,支持全球变化研究与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型的研发。 本重点项目将面向全球陆面变化与陆面模型研发,综合利用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源,发展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生产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集,进而改进关键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及数据同化技术,提高陆面模型的模拟能力,开展全球陆表变化示范研究。 本项目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国内优势单位联合承担,鼓励承担单位配套支持。本指南公开发布,将通过择优方式选择其中一家单位作为项目的牵头单位。 二、指南内容 1 、项目名称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与应用研究 2 、项目总体目标 综合利用国内外卫星遥感数据源,发展全球长时间序列陆表特征参数产品生成的关键技术,研发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系统;生成全球长时间序列的高精度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发射率、下行短波辐射、下行有效光合辐射等陆表特征参量遥感产品;进而改进关键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及同化技术,提高其模拟能力,开展全球陆表变化应用示范研究,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决策提供数据基础与技术支撑。 3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 1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数据库建设:面向全球变化与陆面模型的需求,研究全球陆表特征参量遥感产品生产体系;研究全球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预处理与关联整合技术,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集入库、共享与发布技术;综合集成国内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及陆表特征参量产品,建立全球陆表遥感数据与陆表特征参量产品数据库。 ( 2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遥感提取技术:针对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发射率、下行短波辐射、下行有效光合辐射 5 个特征参量的生产需求,集成先进模型与算法并加以发展,评价优选单一卫星遥感产品生成的最佳系列算法,研究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参量产品生成技术、真实性检验技术及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建立长时间序列参量产品生产的方法体系。 ( 3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集生成系统研发与产品生成:研发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产软件系统,建成对地球观测数据综合处理和产品生产平台,生产长时间序列的全球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发射率、下行短波辐射、下行有效光合辐射产品。 ( 4 )陆面模拟系统建立:改进冠层辐射传输模型,以完善现有陆面模型中热辐射参数化方案;改进动态植被模型,提高其模拟能力;改进陆面模型,实现冠层辐射传输模型与动态植被模型的耦合;发展陆面数据同化方法,实现高性能并行计算;建立中国区域土壤属性数据集、陆面模型大气驱动数据集,开展中国区域数据同化示范研究。 ( 5 )全球陆表变化示范研究:基于陆表特征参量产品及陆面模型,分析全球陆表特征参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评估陆表特征参量产品对提升地球系统模型模拟性能的贡献,探索 1985 ~ 2010 年全球植被变化规律及中国区域陆面能量、水分与碳循环。 4 、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 1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数据库 A .收集全球 10 种以上卫星遥感数据; B .遥感数据预处理精度:几何校正与图像配准精度优于 2 个像元; C .数据管理与存储:具有 200TB 海量遥感数据库管理与可伸缩性、分布式存储能力; D .数据库服务性能:满足 100 个以上高级遥感产品生产用户的在线实时提取需要,提供快速的数据库访问接口与基于网络的数据访问界面。 ( 2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遥感提取技术 A .产品算法指标要求:集成国内外已有最优算法 90 %以上;发展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全球叶面积指数、反照率、发射率、下行短波辐射、下行有效光合辐射反演算法,产品总体精度优于现有产品精度 10 %; B .产品验证要求:验证数据应覆盖全球 5 大洲 10 个以上典型试验区,包括 20 种以上典型地表类型。 ( 3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集生产系统研发与产品生成 A .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产系统功能要求:能综合处理全球 10 种以上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遥感数据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图像配准、云检测等预处理功能,具备基于单一数据源生产参量产品、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生产参量产品的算法功能,具备全球长时间序列遥感产品时空滤波功能; B .生产全球特征参量产品:叶面积指数、反照率、发射率产品空间分辨率优于 5km ,时间分辨率 8 天,时间跨度 1985 ~ 2010 年;下行短波辐射、下行有效光合辐射产品空间分辨率 5km ,时间分辨率 3 小时,时间跨度 2008 ~ 2010 年; C .软件系统工程化要求: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培训遵从相应的软件工程标准。 ( 4 )陆面模拟系统建立 A .辐射模型功能性指标: i) 能用于地球系统模型,并能准确估算冠层与地面分别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与热辐射; ii) 能充分考虑地物单元的差异、地物三维结构及下垫面因素及空间的非均匀性; iii) 能提供与传感器通道数相对应的谱反照率的直接估计; iv) 能输出方向性分量,解译带有视角限制的反射率和方向性反照率; B .动态植被模型功能性指标:统计动态植被模型能区分不同植被功能类型并能检验和评价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植被动力学模型能模拟植被生长、周转和凋落的过程,能够模拟基于植被功能类型分类的植被分布、季节及年度变化特征; C .同化系统功能性指标:至少包括集合卡尔曼滤波、无迹卡尔曼滤波和多种的粒子滤波同化方法,并能实现高性能并行计算; D .陆面模型精度定量指标:较现有国际上最先进同类模型,模型模拟的总体精度提高 10% 。 ( 5 )全球陆表变化示范研究 A .生成 1985 ~ 2010 年全球植被物候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 5km ; B .提供全球陆表特征参量变化的趋势及时空特征的定量分析与评估; C .提供陆表特征参量遥感产品对地球系统模型模拟性能提升能力评估。 5 、项目经费及组成 本项目拟支持的 863 计划专项经费控制额度为 4000 万元。 6 、项目支持年限 至 2012 年 6 月 30 日。 三、注意事项 1 .本项目指南公开发布,专家评审、公平竞争,加速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申请者须仔细阅读申请指南和 863 计划及经费的有关管理办法,按照申请指南的要求进行申请。 2 .本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整体任务,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 重点项目申请书》,针对项目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项目申请要提出项目分解方案 ( 包括任务分解和经费预算分解 ) ,并提出项目课题设置及承担单位建议 ( 分解的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 8 个 ) 。项目申请团队由申请单位自行组成 ( 同一申请单位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 ) ,鼓励用学研结合,并明确项目牵头单位和申请负责人;项目联合申请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 3 .在项目申请的同时,需编制经费预算。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项目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 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 4 .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 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项目牵头单位须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具有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经验,拥有稳定的研发队伍、相应规模的实验、验证环境和工程技术基础条件;应具有良好的前期研发基础,并具有相应的研发条件和技术人才;若有企业参与,与企业签订有知识产权协议或成果转让协议。 5 .项目申请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年龄在 55 岁 ( 含 ) 以下 ( 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 ) ; (3) 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4) 每年 ( 含跨年度连续 ) 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 6 个月; (5) 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6) 项目申请负责人应为本领域学术或工程研究的带头人,具有该技术领域的研发背景和资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6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 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7 .项目、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违反以下限项规定: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人同期只能主持 1 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 ( 包括 863 计划、 973 计划、支撑计划 ) 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 ( 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 ) 不得超过 2 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 1 项 863 计划课题或项目。 8 .项目申请经费不得高于项目申请指南规定的 863 专项经费控制额度,并应按照项目申请指南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及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受理。 9 .申请者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项目申请书,保证项目申请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夸大和不准确的内容。同时,不得将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项目进行重复申请。 863 计划对申请者在申报过程中进行信用记录,对于故意在课题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信息的,一经查实,记入信用档案,并对单位在两年内取消其申报 863 计划资格、对个人在三年内取消其申报 863 计划资格。 10 .申报程序和要求: 项目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 http://program.most.gov.cn 。网上申报后要求报送 1 式 20 份纸质申请书,要求签字盖章,其中至少 2 份原件。申请材料统一用 A4 纸打印或复印,左侧装订成册。请直接用申请书首页作为封面,不得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11 .其它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以及未尽事项参照《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 申请指南》。 12 .指南发布期为 30 天,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 2009 年 10 月 18 日 17 时。 13 .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松梅 010-68529094 李加洪 010-68539083 电子邮件: songmei.zhang@nrscc.gov.cn 报送地址: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 北京海淀区柳林馆南里甲 8 号楼 104 房间 )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3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部面向全社会开展“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
jiangnianyun 2008-7-2 00:05
从科技部网站 http://www.most.gov.cn/ 获悉,近日科技部面向全社会开展了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 现将有关活动要点转载如下: 一、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 1、 常年向全社会公布所征集的技术难题,利用全国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全社会的技术进步,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对于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立项的参考; 3、 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服务供需各方,并通过政策、资金引导,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二、该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 、是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科技调查活动。 科技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组织开展,能够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全社会关注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探索科学民主的科技管理机制建设,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有利于促进创新主体之间和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和集成。 2 、通过这次活动,将建立一个集科技部与社会各界互动、长期征集、筛选、处理和发布于一体的长效工作平台。 具体包括:开通长效征集渠道,提供技术研发信息公共服务,建立国家技术难题库,搭建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科技部 10000 个技术难题征集工作网站将长年受理技术难题的提交。征集的技术难题经专家评估后,每年的第四季度向社会公开发布。 3 、技术难题的征集范围既包括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也包括制约企业发展的专门技术难题。 征集技术难题的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 10 个领域,同时设立其它领域,涵盖综合交叉或领域较难界定的技术难题。 4 、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和个人均可提交。 10000 个技术难题征集采用网上提交、受理、评估和入选发布方式。 提交网址为: http://www.10000.most.gov.cn/Web/HuoDongJieShao.aspx
个人分类: 传播:格物时报|3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